批判与建设的力量

2024-09-17

批判与建设的力量(共6篇)

批判与建设的力量 篇1

美学作为一门理论学科, 曾经盛极一时。今天, 曾经有过的全民美学热潮似乎已经偃旗息鼓, 但在城市建设领域, 美学, 冠以城市美学的名义, 却日益变成一个很受各界欢迎的话题。

关注的出发点出于日益提升的文化和审美意识与当前大规模城市建设现状带来的反差, 但各方所论城市美学的内在含义和立场却区别甚大。俞孔坚在他的《城市景观之路》 (2003) 一书中, 抨击了盛行于中国大地的“城市美化运动”。周干峙为此书所作的序言认为, 像书中指出的那样搞美化运动的, 确实不只是个别城市。在我国当前还并不十分富裕的情况下, 在城市中普遍大拆大建, 超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那些只顾外表、不管实用的形式主义做法, 既不是经济建设的方向, 也不是文化建设的方向。他指出, 不少形式主义倾向的始作俑者不是专业技术人员和老百姓, 而是有决策权的领导人。作者以《与市长们交流》作为该书的副标题, 是很中肯的。

虽然由于基本美学和艺术素养的缺乏, 即使在传统美学和艺术的形式美的基本规律层面上, 我们当前的城市也尚未达到合格的要求。但同时, 我们看到以城市美学的名义, 拆除了珍贵的旧建筑, 清除着城市的生活气息, 城市建设宝贵的资金和资源, 被投入于与时代美学观念背道而驰的结果中。因此, 我们在不得不为当下城市基本的美学和艺术素养补课的同时, 还要认真辨析在城市美学的名义下, 究竟应该提倡一种什么样的城市审美价值观, 以及在此之下倡导一种什么样的城市美学!

这可能是中国城市所面对的尴尬境地, 我们在为城市美学的重视而高兴的同时, 却又在担心城市美学的热潮一方面没有建立起基本的品质, 同时却在制造着新的破坏。这正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所在。

一、美学的消沉与重新振兴

美学理论的消沉不仅在中国, 而且在世界上也经历了同样的历程。所幸的是, 在新的时代美学正以新的面貌重新振兴, 而这种振兴伴随着的是美学, 也是城市美学的新视野。

传统美学的任务, 是研究艺术作品作为“美”的永恒不变的标准。19世纪中叶以后, 美学发展流派纷呈, 但总的来说有一重要倾向, 即逐渐脱离了“美是什么”的纯哲学讨论, 而侧重于“在美感经验中我们的心理活动如何”这种审美心理的描述, 由此带来了美学的新发展。但上个世纪后期世界范围内的美学沉寂, 有来自诸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哲学领域中流行的语言分析的方法, 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语言分析占统治地位的时期, 只有关于艺术的美学讨论, 很少出现关于自然和日常生活的美学讨论。因为我们只有足够的关于艺术的批评, 而没有足够的关于自然和日常生活的批评, 因此我们只能将美学等同于艺术哲学, 而不可能有关于自然和日常生活的美学。这种将美学极端狭隘化和不切实际化的倾向, 必然导致美学的沉寂。[1]

中国上个世纪80年代曾出现轰轰烈烈的美学热, 对当时的学术界、艺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到了90年代之后, 这股美学热再也没有当年的热烈和影响, 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与当下的社会发展越来越脱节, 不能够有效地对新的艺术问题作出回应, 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新世纪以来美学的振兴, 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上看出它的变迁。

1、美学的知识生产模式变革

20世纪末开始, 在西方思想界出现了一股从总体上反思人类知识的潮流。吉朋斯等人合作出版的《新的知识生产:当代社会中科学和研究的动态性》 (1994) 中, 专门探讨当今社会知识生产模式的变迁。他们提出了模式一和模式二两种知识生产模式, 并且指出由于社会的变迁, 知识生产模式正在由模式一向模式二转型。模式一的知识生产, 只受学术兴趣的指导。在这种模式下生产出来的知识, 被认为是一种纯粹的科学知识, 与这种知识之外的社会不发生任何关系。相反, 模式二的知识生产, 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应用目标的生产。在这种模式下的科学, 不再具有自律的特性, 而是与整个社会密切相关, 受到政治、文化、商业利益等方面的限制。

受模式二知识生产方式影响, 今天的美学研究越来越呈现出跨学科的趋势, 不仅体现在与哲学各分支学科之间的交叉, 而且体现为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和法学等哲学之外的学科之间的交叉。当前国际美学的繁荣局面, 与美学研究由模式一向模式二的转向有关。因为模式二美学极大地扩展了美学的研究范围, 美学正在同诸多学科一道去解决今天这个审美化时代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 不仅有艺术的问题, 而且有社会的问题。如同威尔什 (1997) 指出的那样, 这样的美学“已经失去作为一门仅仅关于艺术的学科的特征, 而成为一种更宽泛更一般的理解现实的方法。这对今天的美学思想具有一般的意义, 并导致了美学学科结构的改变, 它使美学超越了传统美学, 成为包含在日常生活、科学、政治、艺术和伦理等之中的全部感性认识的学科。”今天的美学之所以兴盛起来, 原因正在于它已经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2]

2、“生活美学”的兴起

当代国际美学的前沿是“生活美学”的兴起。“生活美学”本身具有包容性, 当代环境美学在整体上也出现了回归生活的趋势, 从“艺术超越生活”到“审美回归生活”呈现了当代美学的新走势。正如国际上最重要的美学杂志《美学与艺术批评》主编苏珊�费金所言:“今天, 美学与艺术领域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 就是美学与生活的重新结合。在我看来, 这个发展趋势似乎更接近于东方传统, 因为中国文化里面人们的审美趣味是与人生理解、日常生活结合一体的。”“生活美学”要走出康德美学, 超越“审美化”观念, 尤其要解构两种西方基本美学观念——“审美非功利”与“艺术自律”。

为什么生活美学会成为中外美学家所共同关注的话题?这首先是由于, 当代文化和艺术在全球范围内业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生活美学的兴起就是对这种最新动向的一种直接的应对。在全球化的境遇当中, 东西方的人们都正在经历当代审美泛化的质变, 它包涵双向运动的过程:一方面是“生活的艺术化”, 特别是“日常生活审美化”孳生和蔓延;另一方面则是“艺术的生活化”, 当代艺术摘掉了头上的“光晕”逐渐向日常生活靠近, 这便是“审美日常生活化”。[3]

二、城市美学的重新认识

正是由于生活美学的兴起, 城市美学在今天的时代具有了新的内涵。在传统的概念里, 城市美学是一门内容涵盖面十分广泛的学科, 它涉及研究城市、建筑、大地景观等领域的美学规律。而在新的语境里, 城市美学包含在环境美学里, 成为生活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 生活美学和环境美学, 是国际美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著名美学家阿诺德·伯林特在一种更为宽泛的意义上理解环境, 就是“拓展到广阔的环境里面, 这些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城市环境和文化环境。”在第18届世界美学大会与新近的环境美学发展当中, 我们看到了环境美学发展的重要新方向: (1) 走向“应用环境美学”; (2) 走向“生态学美学”; (3) 走向“社会美学”。但是, 这几个方向的共同指向却是一致的, 那就是回到“生活美学”。其根本的理由, 就在于“审美尺度”已成为了环境与生活的共通标准。按照伯林特的理解, 审美不仅可以成为衡量环境优劣的高级标准, 而且, 审美也成为了“衡量我们日常生活质量的中心标志”。在本届世界美学大会上, 环境美学家们正在形成某种共识, 他们所共同关注的主题几乎都是环境美学的“生活化”问题, 无论他们所走的是应用的途径还是理论的道路。由此, 城市美学具有了新的视野和角色。[4]

1、城市体验

环境美学的开拓者之一, 阿诺德·伯林特用体验的种类、意义和其特有的价值来定位环境美学的研究。他提出城市是一个在它成为任何别的东西以前的体验环境。无论城市体验可能是什么, 它都可能是组成城市的多维度中最重要并最有力的一个维度。应把都市体验当做可供分享的环境, 一个凝结在一起的却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一部分来探究。在城市体验的基础上建构起城市美学的内涵, 进而通过分析城市的变迁, 探寻理想的都市体验样态, 以及都市美学在这种都市体验中的意义。

在对环境的日常经验中, 审美和道德不免发生纠缠, 甚至发生价值冲突, 如何达到审美与道德的共存, 是实践面临的问题。阿诺德·伯林特提出:由于所有的人类体验存在于感官知觉之中, 或起源于感官知觉, 并且就作为美学核心的感觉而言, 美学领域永远和体验的基本道德目标牵连在一起并因此成为美好的生活。如果再加上亚里士多德学派的假设, 即人类是社会性的、有文化教养的动物, 这种受美学影响的目标必然能在社会环境中得到实现的说法就会随后产生。于是, 谈美学时顾及到伦理学是得当的, 讲到城市美学时言说城市伦理学同样也是妥当的。[5]

2、城市美学作为一种应用美学应具有的责任

城市美学作为一种应用美学, 具有“应用美学”的特征。对于“应用美学”而言, 其首要涵义当是“‘实践的’美学” (区别于中国当代美学界多样的“实践美学”) 。在英美美学界, 冠以“实用主义美学”头衔的“应用美学”同样具有强烈的“实践”指向, 这种指向关涉于一个审美原则在具体的审美实践中的意义及可应用性问题。一个具有“应用性”的审美原则就是对于特定的审美经验可兑现其“美”的承诺原则, 相应的对“审美判断”的判断, 也是要就其在审美经验中是否具有可实践性而定。实践性因而指称着应用美学的基本理论品质。就审美生产来说, 其中, “审美立场 (方法、生产) ”处于基础地位, 是审美生产的必要条件, 也是应用美学的最低纲领;“审美共通感”是中介环节;“审美境界 (理想、产品) ”则是应用美学的最高纲领, 具有学理及实践上的普适性和终极性。[6]

三、城市生活与生产之美----一种批判性的城市美学

我们认为, 不同的语境和价值观体系中, 对城市美学讨论的话题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当前, 首先需要明晰城市的价值观, 在此基础上辨析城市美学的基本框架和立场, 否则, 难以从本质上改变当前我国城市美学的混乱局面。

城市是都市生活的场所, 是我们的生活家园, 城市又是都市产业的载体, 是我们的生产发展所依, 这是我们对城市本质的认识。由此为我们建设和发展城市提出了一个好城市的目标, 就是宜业宜居。宜居需要关注生活民生, 尊重多元个性, 宜业需要具有生产集聚, 追求创新活力。新城市美学的讨论也正是在这种语境下展开。

1、城市美学的审美对象

城市美学所对应的“城市”概念, 至少应包括了城市环境、城生活、城市生产和城市文化多方面的含义, 城市美学的审美对象同样也包括了这四个方面。

城市环境是城市美学关注的传统主题, 尤其是恢弘的建筑群体和壮阔的城市景观。但我们今天所论的城市环境已延展为一个涵盖广泛的系统, 无论是背街小巷的幽深, 小品细节的精致, 花季盛开的缤纷, 绿色生态的持续, 都是注重生活品质时代的城市美学所要关注的问题。

如果一个城市只有环境而没有人们的生活和生产, 那就是一座死城。城市的主角, 实际上是其中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城市正是由于其丰富多彩的生活和蓬勃生机的生产, 才具有变幻无限的魅力。如果你作为旅游者第一次走马观花一个城市, 你可能会为城市那些旅游点的表面景观所满足。但当你一次次再去走访那座城市, 你会觉得那些形象只是一个城市的表面, 你不再愿意甚至厌烦再去那些景点, 那个时候你才有可能真正进入到一个城市的内心, 去穿过大街小巷接触城市的生活, 触摸这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当我们去深入地探访一座城市, 小街深处的风俗小店, 创意街区里的惊艳, 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 遇到的每一件事, 可能会让我们对这个城市留下深刻的记忆。

而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也才会深深地触及到显性或隐含在城市环境, 生活、生产活动中的城市文化, 那是这个城市深厚的灵魂, 也是让我们为一个城市所深深感动的源泉和原因所在。

2、城市美学的审美体验

正是基于我们对城市内涵的丰富性的理解, 城市美学的关注点, 已经从物质环境的形式问题转移至城市的丰富内涵的审美体验上来。城市的审美体验是人对城市的经验和感受, 这种经验和感受是多种维度的。从审美主体来看, 包括本地市民的不同阶层或族群, 也包括外来者和旁观者;从审美活动来看, 既体现在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角度去经历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 也包括从旅游观光者角色去或浅或深地游历这座城市, 还可能包括旁观者从影像、传说中去了解欣赏这座城市, 研究者从各种研究手段中去分析这座城市。所有这些都构成了对城市的丰富体验, 并在其中得到了各种各样的不同的理性和感性的知觉。

作为一座生活着的城市的主体, 我们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城市中的生活和生产经历的实际过程体验。即使如此, 在其中的经历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生活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从搭乘交通工具及其之间的换乘, 到达目的地之前的最后步行过程是一个连续性的系统问题。尤其在今天, 城市在经历者中已经被割裂为由交通工具串联起来的众多碎片, 这种碎片化的极端, 便是导致城市外部公共空间中生活乐趣的丧失, 连续的空间内容、休息呆留之所都是需要重新正视的问题, 关注城市公共空间中步行经历的体验是检验城市生活品质的一个重要的视角。

从生产者的角度来体验城市, 城市的组织和氛围是否激发了这种生产的热情和集聚, 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从可持续的生产来说, 环保和生态也是要考虑的。

对这座城市的文化的发现和体验来说, 文化不应该只是在博物馆里或者是公共艺术品的点缀。城市的文化如何融化在各个方面得以显现, 落实在生活和生产的具体的特定的方式、内容和环境里, 这无论对这个城市的记忆, 还是发现这个城市的与众不同的魅力和吸引力来说, 都是极为重要的。

2、城市美学的审美价值

当我们以这样的城市内涵和城市体验去讨论城市美学时, 我们会发现由于城市文化、城市生活、城市生产和城市环境的丰富性, 不同人群、不同阶层、不同视角的城市体验, 必然使得城市美学话题显得极为庞杂, 多元和冲突。从而使得一种简单的城市审美价值是否能够达成成为一种疑问。

我们在城市建设中经常遇到两种情况, 一种是把城市美学视为灵丹妙药。但把城市美学问题和城市其他方面问题割裂开来, 似乎城市的美学问题只是由专业人士给城市的物质环境套上一件美丽的衣裳就可以解决。甚至把城市美学变成城市建设和整治过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 当一座新区的建筑群体的主体工程即将完工时再来组织讨论美学问题, 似乎城市美学问题就是改个立面、选个颜色和材料那么单纯。比较积极地做法是在建设之处就开始关注城市规划和设计, 精心选择城市的模型和鸟瞰图, 严格规定到每一幢建筑物的颜色和材料, 甚至立面风格。另一种情况是把城市美学问题当成是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对立面, 把城市美学问题讨论和呼吁当成是城市建设的批评者和城市发展的阻碍者, 认为城市美学倡导者只顾形式, 不考虑生活和生产发展的现实。而往往这样的批评者自身也是把城市美学视为超然于城市的生活与生产之上的阳春白雪, 去追求一种传统的永恒不变的美学理想。

这两种看似相反的现象, 其内在的城市美学观其实是一致的, 就是把城市美学视为狭隘的城市物质环境的形式美学, 与城市的生活和生产相脱离。在这样一种城市美学观念下, 我们也就不难发现本文开始所提及的“城市美化运动”的缘由, 以及由此而来的影响着我们当下城市建设的一些城市审美价值观。如追求城市形式秩序之美, 追求城市新面貌之美, 追求城市大建筑、大广场、大景观之美, 追求城市主要区域、主要街道、主要建筑之美。然而, 当我们真正进入到这样塑造出来的新城市里, 我们会发现这样的城市看似气势恢宏, 实质缺乏生气, 原来理想化的建筑群和城市街道被后来生活生产需要而添加的广告、设施、加建、变更等变得面目全非, 彻底失控。新建的城市又不得不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整治与改造。

新的城市美学价值观首先从体认城市文化之美、城市生活之美、城市生产之美出发, 承认它们是城市之美的生机和源泉所在。如果我们能从城市的日常生活细节之中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文化之美, 从城市的生机勃勃中感受一座城市的生产之美, 并由此关注其与所在生活与生产环境间那种相互支撑之美, 由此放大至整个城市的文化和环境, 我们会对整个城市生活与环境的多元丰富性具有全新的审美价值判断。我们可能会重新思考秩序和多元, 纯净与丰富, 新与旧, 大与小, 主与次这些矛盾的概念。城市的价值和力量在于它的多元混杂, 城市的魅力和持续在于它的丰富变幻,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 城市之美和生活之美是一致的。城市, 本来就是城市生活和生产的产物。

正如城市的生活和生产中充满了矛盾和冲突一样, 城市之美也充满了矛盾和冲突, 我们如何作出协调是一个无时不刻需要回答的问题。因此, 城市美学的审美价值判断, 实际上与城市乃至生活的价值观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 和一座好的城市的标准是紧密相关的, 与城市的宜居性与宜业性的价值判断紧密相关。

要回答这些问题, 我们首先要建立起城市之美是一种多元融合的基本价值观。正因为如此, 这也使得城市美学问题比我们想象得要复杂, 这也正是新城市美学观的一个真正的开始。

同样的, 这样的城市美学问题不可能等到最后一道工序再来解决, 也不是城市环境的形式问题所能解决的。城市美学的问题是和城市建设一开始, 是伴随着城市的生活、生产和文化问题一起进行整体思考、探寻和完善的, 同时也是伴随着城市发展不断地调整、再调整和持续发展的。

这样的城市美学是否具有可能?

四、营造城市生活与生产的场所----一种建设性的城市美学

我们所讨论的新的城市美学观是对城市环境、城市生活、城市生产、城市文化的综合体验的一种多元融合, 这使得城市的美学问题变得前所未有的庞杂。

作为一种应用美学和实践的美学, 城市美学是一种复合体系, 它贯穿在城市的方方面面, 是以多元融合的审美价值为出发点, 以生活和生产环境塑造为载体, 以城市活态审美体验为目的的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工作体系。

我们可以大致勾勒一下这种城市美学的工作框架, 至少包括城市文化理念的认识、城市生产和生活体验策略的研究、城市环境美学建构和城市活态体验的推动四个方面。

1、城市文化理念的认识

每一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个性, 但今天这种个性正在被迅猛的建设大潮所遮蔽。我们不得不从城市的历史长河的发展脉络中对其环境、生活、产业和文化的各个方面去仔细地辨析和体认。通过对这样的城市故事的认识和研究, 我们可以逐步触及到这座城市与其他城市不同的个性特色, 这种特色正是这个城市独有的文化资源和魅力基础。

未来能够让这种资源和魅力的运用更加有效的工具是城市品牌理论, 通过城市品牌的确立并以此去推动城市美学的实践, 是比一般的城市定位和特色讨论更有效的工作方法。

2、城市生产和生活体验策略的研究

城市的成长、发展和维系始终面临着区域乃至全球的竞争和挑战, 城市生产策略研究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与此相辅相成的是城市生活策略研究, 明确的城市生产策略和生活策略不仅与城市美学紧密相关, 城市美学实际上也是这种策略里重要的工作, 这主要体现在对城市生产和生活的体验维度的策略上。

城市的生产策略不仅要立足城市的资源和优势, 同时也要在竞争中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 否则便会在竞争中失去优势而导致产业衰落, 城市美学不仅关注城市的生产策略如何能够发挥历史文化和现状基础的优势, 并转化为吸引产业的传播魅力和凝聚力。更重要的是如何营造一种促进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新的城市美学不是与产业功利无关甚至妨碍的东西, 而是让城市产业形成城市魅力, 让城市工作变得美丽的一种努力。

城市的生活策略是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产业和特色如何转化为生活的体系和丰富的体验。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城市宝贵的资源而不仅仅是博物馆里的展品, 因此它要化为融于城市生活的一种特色体验。城市的不同产业发展需要相应的生活策略的支持, 而一种好的生活策略本身就可能成为城市产业的一部分。尤其在正在到来的后工业社会和创意城市中更是如此。

从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和品牌定位, 到生产和生活的体验策略, 是一种重要的转换过程, 这种转换如果不能达成城市生活和生产的真正体验, 让城市文化和特色定位变成与实际生产和生活毫不相干的标语牌式的符号。让相应的城市美学努力变成文化的枯燥的、死板的、纪念碑式的图解, 生活和生产的策略也变成了失去城市文化灵魂的全球化大潮中又一个标准模版的复制品。

这种转换的实现, 不仅需要丰富的创意想象能力, 同样需要建立在扎扎实实的城市田园调查和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的科学研究基础之上。

3、城市环境的美学建构

城市环境的美学建构, 是实现与生产和生活策略相适应的环境体系, 实现城市文化和特色定位的再一次转换。它建立在对城市独特环境语汇和独特空间结构的梳理和应用上。最终, 城市环境的美学建构落在以各种交通工具和步行体验构成的外部环境的丰富体系和细节品质之中。

环境无疑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活动而生, 但实现的路径是多种多样的。我们不仅要考虑到使用人群的可认同性, 也要为城市带来新的活力和激情。这里既有严谨的环境心理学的研究, 也有充满创意的设计梦想。

城市环境的语汇 (色彩的, 材料的, 符号的) 和城市空间的结构是延续城市环境文化和可认知性的重要手段。

城市历史发展所形成的曾经的和现状的城市环境, 已经形成了这座城市特色的共同记忆, 它的色彩、常用的建筑材料, 特有的建筑符号是这个城市家园的共同记忆和语汇。对这些语汇的研究整理, 是城市环境美学建构的重要依据。而城市空间的结构, 是让城市环境更加容易辨析和认知的重要手段, 也是指导下一级层次城市环境美学建构的重要依据。

越来越大的城市已经被各种交通系统割裂为换乘的片段。我们循着进入和游历于这座城市的各种交通路径和换乘系统来理解城市体验, 从而进一步塑造城市空间的结构和场所。其中最主要的是我们以步行经历来体验城市的公共场所连续系列。

城市的公共场所由其界面和类型构成, 可分为由建筑界面、景观地面、植物配置、小品与城市家具、商业与信息导识和公共艺术构成的连续系统, 由此需要在上述六个系统基础上进行专项和系统的规划设计, 由此逐步实现城市环境的美学建构。

4、城市活态体验的推动

作为以城市体验为目标的城市美学, 城市环境的美学建构构成了支撑城市生活和生产的场所, 但并不能说城市体验就因此而自动实现和完成了。实际上今天我们对城市体验的丰富性和细致性的要求, 使得城市的活态体验成为城市美学营造的重要内容, 它不仅在城市建设完成以后持续进行, 甚至在未来城市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后, 更多的城市体验提升不一定非要通过物质环境的拆建来达到, 而可以探寻通过城市活态体验提升的角度来进行, 也就是注重城市内涵提升的城市美学软策略。

显而易见, 活态体验在城市美学中即是主观又是客观的。在当下消费主义文化浪潮之中, 节日抑或活动, 不再是一种被动的体验, 而是一种主动的发明和创造。对于活态体验的关注, 源自美学的本源和传统, 正是体验这一环节, 城市美学获得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城市美学是一个充满诱惑又充满危险的词, 它很容易被用来作为形式主义表面文章和推行不合时宜的城市价值观的一种高贵的借口。我们对其的复杂性的辨析, 希望成为正视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问题, 并期望去积极地突破和提升的一种线索。城市是都市生活和生产的场所, 是我们不可摆脱的生存和发展的家园。作为一种应用美学和实践的美学, 城市美学是一种复合体系, 它贯穿在城市的方方面面, 是以多元融合的审美价值为出发点, 以生活和生产环境塑造为载体, 以城市活态审美体验为目的的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工作体系, 是走向宜居宜业的好城市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彭锋《在争论中发展的当代美学》, 《哲学动态》2009年第4期

[2].彭锋《在争论中发展的当代美学》, 《哲学动态》2009年第4期

[3].刘悦笛《从当代艺术、环境美学到生活美学》, 《艺术百家》2010年第5期

[4].刘悦笛《从当代艺术、环境美学到生活美学》, 《艺术百家》2010年第5期

[5].阿诺德·柏林特《远方的城市:关于都市美学的思考》,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6].王旭晓谷鹏飞《我国应用美学:现状、问题与出路》,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批判与建设的力量 篇2

阅读课在英语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批判性阅读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阅读,它要求读者从语篇的高度着手,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阅读文章中的信息进行分析、质疑、评价和提出自己对文本的观点和看法。尤其在信息与网络飞速发展的当今,拥有批判性阅读技能、学会用批判性思维来分析、解决问题更加重要,更符合当今时代对先进人才的需求。

长久以来,我国偏重于英语的工具性需求,恰恰忽视了英语的人文性。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在语言的单词、语法及重点句型结构等浅层次的表层信息的讲解。而对于语篇文章的深层次信息的分析、质疑、评价与反思非常欠缺,尤其缺乏引导学生对文章作者的观点、态度及写作意图等方面的学习,这也导致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弱,严重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而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需要批判性的阅读习惯,根据批判性的思维来分析辨别他们日常所获取的信息是否真实可靠。再者《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将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主张内部的认知过程。建构主义的主要观点是知识是由学习者自己构建的,主张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理念。学生在批判性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的组织信息,完成一个大脑内部信息不断整合、加工、同化和顺应的过程,进而通过思维的构建,呈现英语语篇理解的层次,从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英语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

2.批判性阅读理论。批判性阅读是“对文本的高层次理解,要求读者区分主要信息与次要信息;区分事实与观点;确定作者的目的和语气;推理文本来弥补文本蕴含的意思,得出结论。”在批判性阅读过程中读者不但需要对文章进行表层字面意思的理解,而更应该对所阅读的文章提出更高层次的审视与质疑。

三、批判性阅读与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以某种标准为参照对信息甄别和评判的考量过程和思维级别,是思维的高级形式。批判性思维需要批判者对信息进行储备、智力、逻辑等活动的参与,也是一种高级的思维过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读者对所阅读文章的信息进行理解、评判和处理,批判性思维更能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语言阅读材料中,从而深刻的理解阅读材料并得出新的结论和观点,有助于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养成。

批判性阅读是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是作者、文本、读者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桥梁,读者要通过文本查找文本表层意思,理解隐含的深层次信息并形成自己合理的观点。批判性阅读是以表层阅读来促进深层次阅读的过程;是将材料内容与个人已有的价值观念、态度联系起来,设立假设,提出问题,综合分析,对文本内容做出超越文本本身的评论性反映;是批判性阅读教学和批判性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提出批判性阅读课的建议

1.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需制造和谐友好的氛围。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和同学和平相处,努力营造出和谐民主的氛围。学生不是一味的接受文中的观点,学生在英语阅读课中敢于提出质疑,勇于向文本与权威提出挑战。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总结与文本中作者的观点相融合并提出自己的新观点。

2.培养学生的学与思相结合的能力。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基础的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怎样思考,如何思考的能力。学生不仅要学会思考,更应该养成独立思维的习惯,并在独立思维的养成中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信息时代和未来的竞争中学会辨别真伪,立于不败之地。

3.批判性阅读需充分理解文本的字面意思。在进行批判性阅读前,教师应着重讲解文本的基础知识,包括学生不懂的词语、术语、概念讲透,并鼓励学生学会用工具书学习,以期弄清其最准确的含义。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了解材料相关的背景资料,学会批判性阅读。对文本进行有选择的质疑与反思,而不是全盘否定文本。要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五、总结

批判与建设的力量 篇3

两年后, 作者“自身的困惑”未能得到消除, “有效教学”这一概念仍在盛行, 似乎也没有得到“前辈的指点”。作为晚辈, 笔者也基于“自身的困惑”, 斗胆对《批判》一文谈谈自身的看法, 并求教于李、刘两位先生。

一、《批判》一文

1.作者通过研究国内外关于“有效教学”概念的界定, 觉察到存在着共同的不足之处——无论是取向还是类型, 抑或是借助其他学科, 都忽视了“有效教学”这个概念本身。因此, 作者认为对“有效教学”这个概念本身进行语义和逻辑的分析是概念界定的基础, 而且更应该“抠”“教学”这个概念。

2.作者通过“抠”“教学”这个概念, 认为只要称之为“教学”就应该是“有效”的, 不存在“无效”的教学, 而在“教学”这个本就有“有效”之意的词前加上“有效”二字, 是企图寻回“教学”的本真意义。因此, 在学理上, 不存在所谓的“无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提法在逻辑上也是值得质疑的。

3.作者通过解析“有效”的涵义后, 提出自己的质疑——“教学能不能以追求‘效率’和‘效益’为目标, 其‘有效’仅仅用‘效率’和‘效益’来衡量?‘教学’能够被量化到什么程度?‘教学’更应考虑短期效益还是长期效益?一旦涉及长期效益, 那么, 怎么衡量眼前的‘有效’?”因此, 作者认为作为复杂的社会活动, “教学”是不能用“有效”或“无效”这类全称判断的词来形容的。

综上, 作者在对“有效教学”这一概念进行语义和逻辑的分析之后, 认为“有效教学”的提法值得商榷和推敲。这就是《批判》一文的逻辑框架和大概内容。

二、我看《批判》

1.作者所觉察到的国内外关于“有效教学”概念的界定“都忽视了‘有效教学’这个概念本身”, 这个定论似乎有点言不副实。尽管“有效教学”的概念系统至今仍不统一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单论国内就有学者无论是从“概念解析”还是“层次结构”的角度, 都曾对“有效教学”概念本身进行过深入研究。仅笔者有限的涉猎, 诸如, 姚利民的《有效教学涵义初探》便是先研究“有效”和“教学”两个概念, 再研究“有效教学”的;龙宝新和陈晓端的《有效教学的概念重构和理论思考》则是从“有效教学”的内部结构入手, 从表层、中层和深层三个层面对“有效教学”进行结构化分析;唐子江的《语文“有效教学”批判》更是在语文领域, 以分析教育哲学为理论基础, 对“有效教学”这个概念本身进行了“澄清”。可以说, 从“有效教学”概念本身去界定“有效教学”是有必要的, 当然也是相对缺少的, 而作者的“都忽视”在这里有些过于武断, 从学术研究上来看也显得不够严谨。

2.作者在“抠”“教学”这个概念时, 认为“教学”就含有“有效”之意, “有效教学”的提法在逻辑上值得质疑。在现代汉语词典中, “有效”之“效”基本含义有三个, 一为效果”;二为“效率”;三为“效益”。此处, “有效”之“效”作者只按“效果”之意解。当然, 与“有效” (有效果) 相对立的是“无效”, 无论是从教学实际还是学理上来讲, 绝对的无效” (效果是零) 都是不存在的。但我们在讨论“有效教学”这个概念时容易将其简单化, 从而反使问题复杂化。比如将“有效教学”纯当作“有效果的教学”时, 可能会只论显性的、当下的教学效果, 对于隐性的、长期的效果则会“按下不表”。笔者认为, 没有考虑到“有效”还包含着有效率”和“有效益”另外两层涵义的理解是不全面的。教学“有效果”只是考查和衡量教学的一个方面、一个维度, 它关注的是教师的“教”这种行为有没有引起、维持与促进学生的“学”, 并产生了结果。将“有效教学”纯当作“有效果的教学”, 既没有考虑到在单位时间内, 在一定的教学投入条件下, 学生获得多少的进步或发展 (即“有效率”) ;也没有联系到教学产生的效果是否与特定的社会和个人利益相吻合 (即“有效益”) 。

作者认为在“教学”这个本就有“有效”之意的词前加上“有效”二字, 是企图寻回“教学”的本真意义。这就涉及到“有效教学”研究的动力来源。一般来说, 关于“有效教学”研究的动力来源可以有如下三种:一种是基于“教学的事实”, 关心的是“有效教学是什么”;一种是基于“教学的价值”, 关心的是“有效教学应当是什么”;还有一种是基于“教学的规范”, 关心的是“有效教学应当做什么——怎么做”。在这里, 作者只关注到“可能在现实教学实践中, 存在着教学质量差的情况”, “企图用‘有效教学’寻回‘教学’的本真意义”, 这是基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的理论反思 (即“教学的事实”) , 却忽视了基于“什么样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问题的价值追问 (即“教学的价值”) 和基于“好的教学必须符合哪些逻辑上的必要条件”的理性规范 (即“教学的规范”) , 这样的理解同样也是不全面的。笔者认为, 应该将上述三种理解方式结合起来, 才能更好地诠释“有效教学”, 或者提出自己的质疑。

3.作者在解析“有效”的涵义时, 也注意到“有效”之“效”可按“效率”和“效益”之意解。但其质疑的一连串问题的核心并不在“有效教学”的概念本身, 而是“有效教学”的评判标准。确实, “现实中对于是否‘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的评判, 除了传统的学业成就测验外, 其余的仍然比较模糊, 或是过于主观、流于形式”。在这种情况下, 解决的办法要么是给予“有效”一种新的解释, 要么是完善目前“有效教学”的评判标准。而作者所采取的是一种否定态度——“教学”不能用“有效”或“无效”这类全称判断的词来形容。这种做法可以说是全盘否定却也失之偏颇。笔者认为, 教学可以以追求“效率”和“效益”作为其中的目标, 否则教学中的“低效”和“负效”将会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潜在危险。但也不能只限于追求“效率”和“效益”, 像“效果”、“效应”等也可以是教学所追求的。至于“效率”和“效益”如何来衡量, 这就需要专家、学者、一线教师通过理性的反思、理论的建构和实践的探索来逐步完善。在现实中, 学校总不会因为目前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完善, 而放弃日常教学吧?同样, 我们也不能以“目前‘有效教学’评判标准不完善”这样的理由, 来全盘否定“有效教学”本身。

三、批判与重构

在汉语中, “批判”一词的原有意思是“解读原文, 发表意见, 辩明源流, 作出评价”。而在英文中, “批判的 (critical) ”一词则是起源于拉丁文“eriticus”, 意思是“能够识别 (eapable of discerning) ”、“能够区分 (eapable of distinguishing) ”、“能够讨论 (eapable o fdiscussing) ”及“能够判断 (eapable of judging) ”。从中外“批判”一词的词源可以看出, 其基本含义就是“解读”、“评价”、“识别”、“区分”、“讨论”或“判断”。“批判”在于识别或区分正确的和错误的或有用的和无用的。但是, 对任何教学研究而言, “批判”不是最终目的, 任何教学研究均应超越“批判”而达于“重构” (即“批判”的建设性向度) 。“真正的教育研究者, 不是那种仅仅通过构造一个又一个虚假问题而发表一篇又一篇空泛议论的人, 而是以教育发展和理论建设为目标而不断地进行批判和建构的人。”

在《批判》一文中, 我们看到的是作者从语言符合论出发, 将“有效教学”的问题归为语言概念问题, 进而进行全方位的概念辨析, 致力于“区分”出“有效教学”提法的正确和错误, 实质所研究的并非教学实践中紧迫的问题。当然, “抠概念”本也无可厚非, 因为概念本身是“有效教学”的理论起点, 澄清概念可以使“有效教学”理论科学化, 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作者也认为, 对“有效教学”概念本身进行语义和逻辑的分析是概念界定的基础。但是, 全文自始至终只有所谓的“语义和逻辑的分析”, 结论也只是“‘有效教学’的提法是值得商榷和推敲的”, 既没能给予一种新的提法, 也没有进行概念的界定或重构。这充其量只是在玩“概念游戏”乃至“文字游戏”, 其“批判”并无建设性可言。要知道, 比批判更重要的是建设。

在笔者看来, 尽管“有效教学”的提法存在着可疑之处, 但是追求“有效性”仍是教学的永恒主题。与其一味对有效教学”概念进行“批判”, 莫不如对其概念进行“重构”, 为理论研究提供更广阔的思路和视角。与其一味抓住“有效教学”这个词不放, 还不如脚踏实地探讨如何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实质问题。

对“有效教学”概念本身的“批判”, 本意应该是想提醒我们澄清概念, 统一认识, 从而更好地建构理论, 这种“批判”提醒是可贵的, 甚至说是及时的。就这一点而言, 作为晚辈的我对作者怀有足够的敬意!在此与作者坦诚“商榷”, 意在抛出引玉之砖, 共同期盼“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参考文献

[1]姚利民.有效教学涵义初探.现代大学教育, 2004 (5) .

[2]龙宝新, 陈晓端.有效教学的概念重构和理论思考.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5 (7) .

[3]唐子江.语文“有效教学”批判.教育学术月刊, 2008 (5) .

[4]刘万海.“有效教学”辨.全球教育展望, 2007 (7) .

批判与反思:挫折教育的内涵 篇4

(一) 挫折教育不单是一种教育活动

笔者认为, 我们可以说通过一种活动对学生进行了挫折教育, 但不能因此认为挫折教育就是指一种教育活动。如果把挫折教育当做活动来搞, 注定是要失败的, 因为这样的话, 当我们要进行挫折教育时就必须考虑时间、地点、周详的安排等活动要素, 这就加大了进行挫折教育的经济成本。同时挫折教育一旦被定位为活动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向形式化。尤其是在学校教育中, 当是否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挫折教育被简单的量化为组织的活动时, 就会导致部分人为了活动而活动, 学校领导的注意力也可能会转移到组织活动的形式、次数以及相关的证明材料上, 而活动到底是否达到了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目的就会退居其次。故此笔者认为挫折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活动, 它更应该是一种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意识或指导思想, 体现或渗透于教育的方方面面, 这才是挫折教育的真正内涵。

青少年的挫折教育应该是从家庭生活的细节开始的, 但我国相当一部分家长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缺乏对其进行挫折教育的意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 有些家长, 尤其是独生子女或经济条件优越的家长, 对孩子百般顺从, 并且成为孩子的全权代表, 使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18世纪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就曾在《爱弥儿》中提醒过:“妇女过于关心孩子, 使孩子沉浸在温柔舒适的生活里, 实际是在给他们准备苦难。”国外一些国家, 把“挫折教育”作为一个社会问题, 不仅在教育界广为关注, 而且普遍渗透于家庭教育之中。例如, 英国的绅士风度就是在家庭生活的细节和严格的教养中形成的, 在英国的家庭中, 绝对看不到对儿童没有理由的娇宠, 犯了错误的孩子会得到纠正, 甚至是惩罚;在日本, 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灌输一种“不要给别人添麻烦”的思想, 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的精神;澳大利亚人奉行“再富也要穷孩子”。由此可见, 我们不能把挫折教育仅局限在特定的教育活动中, 挫折教育应作为一种理念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 唯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

(二) 挫折教育不等同于吃苦教育

在我国有些人认为挫折教育就是吃苦教育或磨难教育。诚然, 身体上遭受的磨难, 比如饥饿、极度劳累等是人遇到的挫折情境之一, 但这种把挫折教育完全简化为吃苦教育或磨难教育是有失偏颇的。事实上, 与吃苦教育相比, 挫折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要丰富得多。抗挫折能力是对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的整体要求。在个体成长过程中, 挫折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人们所面临的挫折情境要比想象中复杂得多, 尤其是在现代社会, 青少年所面临的挫折已经不是由简单的物质资料的匮乏或是对身体承受能力的极限考验而引起的, 青少年的挫败感更多是由一些心理需要无法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因此, 提高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过程, 简单的吃苦训练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人的体质和意志力, 它无法从根本上提高人应对所有挫折的能力。

把挫折教育等同于吃苦教育或磨难教育会导致挫折教育功利化。比如为了迎合那种希望通过吃苦训练来提高青少年耐挫能力的想法, 有些学校或社会机构创办各种形式的“挫折夏令营”、“吃苦班”, 这些活动从本质上是一种打着挫折教育的旗号而赚取家长金钱的商业活动。虽然我们不能完全否定这些活动的教育意义, 但希望通过这种活动来增强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的想法是不现实的。况且有的活动在创设过程中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甚至是违背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的, 《甘肃经济日报》记者赵文学曾就此现象发表文章《挫折教育刚上路就迷路》, 作者在文中对此现象进行了批判, 同时他还呼吁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需要进行科学的筹划, 让孩子能够承受得起, 否则这种活动不但不能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 反而会带来一些不可预测的严重的后果, 比如矫枉过正, 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总而言之, 挫折教育不能等同于吃苦教育或磨难教育, 否则, 可能会是南辕北辙, 事与愿违。

(三) 挫折教育应关注的是真实挫折情境

目前很多人认为挫折教育就是通过创设困难情境, 让青少年在与困难作斗争的过程中经受磨炼, 从而提高他们战胜困难、应对挫折的能力。然而,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 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呈现出来, 生活于其中的当代青少年不但不缺少挫折, 而且恰恰相反, 家庭的不稳定因素、应试教育的盛行、多元价值观的存在以及就业压力等这些具有时代特点的问题更容易使青少年产生挫败感。我们应该潜心研究青少年真实情境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寻找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 从而达到更好适应生活的目的。

在我国现阶段, 青少年的教育主要是在学校中进行的, 因此教师也承担着对其进行挫折教育的责任。每个学生都不可避免地会遭遇挫折, 比如自然灾害、意外伤害、家庭变故、考试失利等等, 但当学生真正面临挫折情境时, 有的教师对其进行象征性的慰问;有的教师置若罔闻;更有极个别教师会戴上“有色”眼镜来看待他们。此外对于那些遭受巨大挫折的学生, 相关部门往往会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和政策上的宽待, 但很少有人能对当事学生进行科学、及时、有效的疏导教育, 帮助其真正走出挫折情境, 满怀信心地面对新的生活, 并以此为题材对其他学生进行教育, 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做好心理准备迎接随时可能会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各种挫折。因此我们应关注青少年所遇到的真实的挫折情境, 对处于挫折情境中的青少年进行科学人性的关怀、教育, 这比轰轰烈烈地创设挫折情境——“无中生有”要有意义得多。

批判与建设的力量 篇5

20世纪一来,西方国家开始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展开了大量的研究,而结果却不容乐观。刘东虹(2005)研究大学生的英语写作,发现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受制于权威观点,很少能发表个人的见解。黄源深 (1998:2010)评价外语专业学生“思维缺席”。严峻的现实表明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高职院校主要为社会培养应用型的人才,长期以来高职校的教育研究重视如何培养出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而当今社会对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因而高职院校也应该着力于有批判性思维人才的培养。

二、批判性思维

The Delphi Research ( Facione 1990)指出批判性思维包括批判性思维技能(critical thinking skills)和批判性思维倾向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两个方面。Kneedler指出批判性思维包括三大方面12种基本技能。三大方面分别包括了定义和明确问题,判断相关信息,解决问题与做出结论。而Halpern(1998)认为批判性思维倾向包括乐于参加一个复杂的任务并愿意坚持,习惯制定计划并能制止冲动行为,灵活而开放,愿意自我纠正并放弃低效的策略,意识到在显示面前要作好妥协的准备。

由此可见,批判性思维是一个既包含了思维技能又有思维能力的复杂心理概念。而学生只有掌握了批判性思维能力,才能积极利用批判性思维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批判性阅读

阅读是目前可证的培养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思维是批判性阅读的重要条件。(陈则航,2015)。批判性阅读指的是在阅读中纳入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它要求的是阅读者对文本的高层次理解。它包括解释意义和评价两个层面: 解释意义层面指的是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即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评价层面指的是对文本所传递的观点、态度等进行评价,表达读者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在批判性越多的过程中,阅读者需要调动起批判性思维技能里所包括的诠释、分析、评价、推理、解释、自我调节等能力。

四、批判性阅读教学的模式初探

传统阅读教学通常分为阅读前、阅读中与阅读后三个环节。这种教学模式是经过大量的理论和时间研究证明是科学合理的。批判性阅读的教学并不是推翻一切重头再来的教学,而是在前人模式的基础上,更改教学的理念,使得教学取得更好的成果。为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结

合文本,将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各项微能力结合到阅读的三个环节中,引导学生对文章展开预测、提问、假设等积极的心理活动。具体可操作如下:

1.阅读前学会提问,积极思考。结合教材与现有知识, 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标题、图片、关键词、网络搜索等对文章内容作出预测。这一阶段头脑风暴的方式是十分有用的,学生就文章好题进行讨论,并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将所有的观点列举出来,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宽度和广度。

2.阅读中学会分析和归纳。传统的阅读教学在这个环节主要注重文章主要意思和结构的掌握,再将语言点一一罗列。学生是被动的吸收教师所讲,没有机会进行自己的思考。批判性阅读的教学要求让学生通过诠释、分析、推理和解释理解文章大意和主要结构。教师应该训练学生提炼、归纳、比较文章的观点,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合理性和连贯性。

3.阅读后学会总结。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文章的主要观点,并将它们与阅读前的讨论所得出的观点进行比较,评价作者的观点。最后要将这些思维的成果以书面的形式呈现。可以包括就同一话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学习作者的方法就相似话题进行论述。在这个阶段,学生在阅读的环节中的思维结果得以呈现,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回顾并不断修正这个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也可以通过写作深化思维的内容。

五、结语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教师应该在批判性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同时,教师自身也需要有批判精神,要成为具有批判性的阅读者,与学生一同成长。

摘要:批判性思维是当代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在英语学科中,学生将接触到大量阅读材料,如何通过阅读培养批判性思维,并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是值得高职校教师研究和探讨的。

霍布斯的启蒙与宗教批判 篇6

1642年3月, 英国国王和国会之间爆发内战。1646年查理一世被捕, 第一次内战结束。一年后, 查理一世逃走, 二次内战爆发。1649年, 克伦威尔击败王军, 查理一世被处死, 二次内战结束。同年2月, 议会通过决议, 废除上院和王权。5月, 英国宣布为共和国。据史家描述, 这场内战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 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专制王权之间的大搏斗。通过这场战争, 封建势力受到沉重打击, 专制王权被推翻, 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确立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统治地位。这场内战对整个欧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因而一般将战争开始的1640年作为欧洲近代史的开端。

1642年4月, 霍布斯在巴黎发表《论公民》, 启蒙思想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启蒙意味着祛除蒙昧, 摆脱天生的无知状态。如果承认苏格拉底的说法, 一切恶都是源于无知, 那么启蒙就是摆脱邪恶、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

霍布斯发现了两种黑暗, 自我认知中的黑暗, 与宗教和哲学中的黑暗。

自我认知中的黑暗, 需要首先认识人性, 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霍布斯在《利维坦》引言中号召读者要“认识你自己”:由于一个人的思想感情与别人的相似, 所以每个人对自己进行反省时, 要考虑当他在“思考”、“构思”、“推理”、“希望”和“害怕”等等的时候, 他是在做什么和他是根据什么而这样做的;从而他就可以在类似的情况下了解和知道别人的思想感情。

因而, 霍布斯首先提出了一套自然状态理论, 来描述未受社会侵染时人性的本来面目。在霍布斯看来, 人天生并非政治动物, 因为人追求的东西只有两种:对感官有效的利益和对心灵有效的荣耀。人与人聚在一起, 除了追逐利益, 就是炫耀自己或嘲讽别人以获得愉悦。人如果不是为了恐惧, 绝不会选择联合。“就自然状态而言, 所有人都有为害人的意愿。如果是出于自卫的目的, 就是正当的;如果是为了胜过别人获得荣誉, 就是不正当的。但这种争斗无法避免, 因为人只有在压倒别人时才能感到愉悦。

霍布斯实际上指明, 人性黑暗之处, 就是这种邪恶的愉悦, 霍布斯称之为虚荣自负的激情, 这一条就是“自然欲望公理”。如果放任这种激情, 就会导致无休止的战争, 从而毁灭自身。“而哪怕是一个体质最弱的人, 要杀掉比他强壮的人又是多么的容易。”在死亡面前, 人人平等。所以, 一旦看清了人性的邪恶和后果, 人就会幡然悔悟, 不再陷入胜过别人的虚幻满足中, 而是承认对方与自己平等, 认识到“已所不欲, 勿施于人”。启蒙首先就是从这种虚幻的激情中摆脱出来。

每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 而在各种自然的恶中的至恶就是死亡———死亡的发生就其真正起于自然的必然性而言就如同石头必然要下落一般……因此, 自然权利的首要基础就是:每个人都尽其可能地保护他的生命。这一条霍布斯称为“自然理性公理”。这条公理是被理性认识到的, 但死亡是首恶, 却是激情确认的, 也就是恐惧先于理性, 人是被死亡吓醒的, 而不是一开始就明智。人最初的状态是蒙昧无知, 活在试图胜过别人的激情中, 直到死亡的威胁出现, 他才幡然悔悟, 与他人携手进入政治生活。

如果这真的是公理, 那就不需要霍布斯来启蒙, 人人都应该能认识它并成为共识。但是在现实中, 并不是每个人都被死亡惊醒, 总有人顽固地试图颠覆社会的正常秩序, 他们对自己的生命麻木不觉, 而只活在虚幻的激情中。即使是有理性的人, 也未必能时刻记得死亡的警告, 一旦出现某些意外, 就会陷入激情不能自拔, 忘乎所以地投入战争, 而忘掉了保存生命才是人的第一要务。这样一来, 霍布斯的启蒙就不是一次能完成的, 而是要在人的一生中时刻牢记, 并以更明显的威胁来震慑, 彻底摆脱虚荣自负的激情才行。国家存在的理由不是别的, 就是震慑人的虚荣自负。

霍布斯的逻辑貌似合理, 但我们仍然发现了一个问题:死亡是首恶是激情而非理性确认的, 人是在恐惧这种激情的主导下才摆脱了虚荣自负的激情, 从而进入理性状态。但霍布斯却没有进一步追问, 理性人是否仍然确认死亡是首恶呢?

从古典哲学中, 我们早就知道, 斯多亚派最明显的美德就是不怕死。苏格拉底和小加图能成为美德的典范, 正是因为他们在死亡面前无所畏惧。哲学教导人们无需对死亡过分恐惧。怕死是非常愚蠢的激情, 任何哲人都要克服。被霍布斯启蒙的人告别了一种虚幻———虚荣自负, 却投入了另一种虚幻———死亡的恐惧。启蒙教育出来的应该是理性, 但实际上却是披着理性外衣的激情。我们不得不疑惑, 究竟霍布斯是在启蒙, 还是在蛊惑?

古典的德性观之所以教导人无需怕死, 是因为死亡并非人最重大的事情, 有比死亡更重要的价值, 比如美德、智慧、公正、信仰等。但霍布斯提出自然状态理论, 就把这些价值统统清理了出去。这个自然状态脱离一切宗法习俗, 撕掉一切文明的装饰, 让人赤裸裸地暴露在严酷的自然中, 除了生死抉择, 再也找不到别的意义。

我希望你们认识到, 与其陷入战争, 不如安享现状 (尽管它也许并非最佳) ;若是你们被人杀害或高寿而终, 也能让后人过上更好的日子。至于那些既不服从官吏, 又想摆脱公共义务, 却仍要呆在国内受其保护、免遭暴力和不公侵害的人, 但愿你们把他们视为敌人和破坏分子, 切莫上当受骗, 把他们公开或私下对你们所说的话当作上帝之言。

如果每个人都接受了霍布斯的启蒙, 那么, 就再也不会爆发内战了。功利主义的“最大幸福”理论就采纳了霍布斯的推论方式。而罗尔斯《正义论》中的博弈论, 也无非是更精细的版本, 并没有超越霍布斯。经济学上的“理性人”设想, 也同样源于霍布斯的人性论。可以说, 霍布斯的自然状态理论, 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理论最核心的原则, 塑造了资本主义的人性论。那么, 霍布斯的人性论是真实的吗?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指出, 中产阶级是优良政治的基础, 他们比其他阶级更倾向于稳定, 既不会像穷人那样觊觎别人的财富, 又不会像富人那样招来嫉恨。但霍布斯给传统的中产阶级灌输了更“现实”的观念:死亡大于一切;从而造就了比传统中产阶级更稳定的人:资产阶级。

洛克领悟了霍布斯的言外之意, 所以在他笔下, 自然状态的人不再互相争斗, 而是平等独立地交往, 他们天生就具备理性, 因而承认对方的权利, 当他们觉得有必要时, 才订立契约组成政府;而一旦政府侵犯了个人的基本权益, 人们就会选择推翻政府, 并重新回到自然状态。洛克的自然人正是已经被霍布斯启蒙了的资产阶级, 他们无需利维坦的恐吓就明白自己的限度, 并承认他人的权利, 因而只需要一个最小政府的管理, 就能实现最大的利益。利维坦既然已经不再必要, 而且还妨碍人的自由, 就可以合理地改造它。可以说, 自由主义正是沿着霍布斯的理路发展起来的。

对自由主义而言, 自然权利有多重含义, 但霍布斯首先强调的是生存权, 为此可以做任何事情;但生存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权利, 比如自由、尊严、正义、财富等, 这些恰恰可能与生存权构成冲突, 比如认为“不自由, 毋宁死”。自由主义的基础究竟是哪种权利, 后来的理论家始终没有阐释清楚。这种含混可能是蓄意的, 只有含混的权利才能匹配各种正当性, 一旦阐释清楚, 就会带来相应的质疑, 因为没有哪种权利可以无可置疑地成为所有人的第一要求。

霍布斯非常清楚这一点, 所以把一切不承认生存权的人指责为虚荣自负, 这种人是所有人类社会的敌人, 是一切动乱的源头, 霍布斯“启蒙”的目的, 就是让这类人认清自己的真实利益, 不在于“自由、平等、尊严、正义、财富”, 而在于生存。这样人才肯俯首屈膝, 去订立契约, 服从国家这个利维坦怪兽, 获得生存的条件。

但启蒙和霍布斯开了一个大玩笑, 在启蒙中呼声最高的恰恰是“自由和平等”, 而不是“服从”, 启蒙带来的是愈演愈烈的暴动革命, 而不是强大专制的国家和服从的公民。霍布斯真正影响所在是契约论带来的国家神圣性的破灭和人权的至高无上, 作为利维坦的创建者, 公民高于国家, 但实际上公民又要服从国家, 人性的虚荣自负就表现在, 他一旦认清了自己的伟大, 就绝不肯再服从低于自己的存在物, 国家一旦丧失神圣, 就沦为一台人人厌弃的恐怖机器, 没有人肯为之牺牲自己一丝一毫的利益。

为王权辩护的霍布斯失败了, 他试图用死亡的威胁来压制人的虚荣自负, 实际上却纵容了人的傲慢。但为资产阶级代言的霍布斯却成功了。资本主义的人性观随着资本的扩张, 迅速在全世界蔓延开来, 国家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保障个人的安全和福利, 对国家和个人而言, 除了他们自身, 就没有更高的价值。

启蒙并没有教会人如何驯服虚荣, 它最成功的地方, 其实是对传统宗法习俗的破坏。这一点, 在霍布斯那里同样显著。

二、霍布斯的宗教批判

启蒙第二个要克服的是宗教的黑暗。“最激烈的争斗是同一宗教的不同教派之间以及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派系之间在教义或公共政策上发生分歧时的争斗。”如果不能统一人们的意见, 就不能平息纷争。

欧洲中世纪以来, 一直存在两种权力的冲突:教权与王权。教权的基础是上帝的权威, 王权则是世俗的权威。当两种权力发生冲突的时候, 一个人究竟应该服从教会, 还是服从国王?

如果按照基督教的教义, 教会是上帝在尘世的代表, 人当然应该无条件服从, 因为人只应该有一个主人, 那就是上帝。国王的权力来自上帝, 但他只是一个牧羊人, 绝非人民的主人, 当国王服从上帝, 也就是服从教会的时候, 人民才服从他;否则, 国王就丧失了正当性, 并失去人民的效忠。但这只是按教义如此, 在现实中, 除非教会强大到让国王臣服的程度, 否则, 国王并不愿意低头。也就是说, 国王不肯放弃他的世俗权威, 完全臣服于代表上帝的教会。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 人民何去何从。这就会引发宗教与世俗的战争。国王为了肯定自己的权威, 必然否定教会可以代表上帝实行统治, 他可以借用传统, 证明教会只是统治人民的精神, 而国王则统治人民的肉体。因而在世俗层面只有国王才是唯一的权威, 教会不应该干涉世俗, 这也就是政教分离的起因。

尤其考虑到, 现实中教会内部的各种腐败问题, 以及层出不穷的教义纷争, 教会本身就面临着各种内在困境, 因而国王有很多手段来抵制教会。维护权威总是比摧毁权威更加困难。当教会不肯让步的时候, 战争也就无法避免。

《论公民》在结构上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论人的自然, 第二部分论国家的起源, 第三部分通过解读证明这种理论与《圣经》并无违背。后来的《利维坦》更坦率地披露了自己的意图, 除了这三部分外, 还增加了第四部分:论述因对《圣经》的误解而产生的种种“黑暗”。

《利维坦》第一部分“论人类”, 首先谈了感觉、想象, 表明想象的基础是感觉, 阐释的目的是为了批判:鬼魂之类属于人的想象, 并非真实。预言无非是对经验的总结。传统对上帝的描述是错误的:

我们不能想象任何事物会全部在某一个地方、而同时又全部在另一个地方;也不能设想两个或更多的事物一次并同时存在于同一个地方。原因是这样的事物没有一件曾经出现在、或可以出现在感觉之中。这些只是利用人们的轻信、从受骗的哲学家以及骗人或被骗的经院学者那里取来的毫无意义的荒唐话。

接下来谈语言和推理, 分析语言和推理的各种误用, 为后面解读《圣经》和批判教义做铺垫。霍布斯在此基础上, 裁定了知识和推理的真假标准:所有教义中无法理解的词语, 都是无意义的荒谬。《圣经》必须在这样的理性之光下接受检验, 并给予重新解释。现代考据式的《圣经》研究就是从霍布斯开始的, 斯宾诺莎在《神学政治论》中推进了这一方法, 在启蒙中引起轩然大波, 成为后来所有宗教批判的基石。霍布斯在《利维坦》第三部分中, 开始质疑《圣经》的作者, 通过历史考据和文本比较, 认为《摩西五经》的作者绝非摩西, 而是后人记录;进而认为《圣经》是多人记录, 因而前后说法充满矛盾, 最终《圣经》就丧失了绝对的神圣性, 而是需要人们去辨别研究。这样, 霍布斯的阐释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指导人们研究的范本。

霍布斯指出, 宗教的起源是人对未知的恐惧, 宗教的自然种子有四种: (1) 对鬼的看法; (2) 对第二因的无知; (3) 对所畏惧的事物的敬拜; (4) 将偶然事物当作预兆。对第二因的无知导致异教神崇拜, 对第一因的无知, 则导致对上帝的信仰。但这二者唯一的区别就是, 人们有没有考虑自己的命运。除非作为原始推动者的上帝, 并非人格神, 但这就不是光靠探究原因能知道的了。耶和华是由于《圣经》才为人所知的。通过探究原因只能认识自然, 却无法认识超自然, 探究原因恰恰排除了恐惧。但如果根本没有第一因, 那么也就不需要上帝。实际上, 霍布斯否认上帝是推动因。宇宙不存在推动因, 自然本身是自足的, 物质是永存不灭的。

在前现代的西方, 宗教最大的敌人曾经是伊壁鸠鲁的唯物主义。伊壁鸠鲁否认神与世界存在任何关系, 因而世界只能根据自己的原则来解释。只要掌握了物质的运动规律, 世界就没有任何神秘可言。但伊壁鸠鲁仍然承认原子的运动存在偏离, 因而承认世界存在偶然。偶然无法被彻底驱除, 给古代唯物主义者留下了遗憾。因而, 为了彻底地否定宗教, 现代启蒙主义者首先是一批机械唯物论者, 他们不承认存在偶然, 坚持原子的运动必然能够被彻底把握。在这种激情的推动下, 概率论最终解决了偶然不可把握的问题:虽然在个体上存在偶然, 但宇宙在总体上却可以把握, 因而能够预测。唯物主义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目标, 把神秘彻底消除。

霍布斯最反感宗教的地方, 就是其对彼岸的关怀超过此世, 而彼岸终究是虚幻不实的, 人对彼岸的关心实质上恰恰让他活在黑暗中, 遗忘了自己真实的善。所以启蒙把宗教说成“精神鸦片”。但启蒙教授的是真实的善吗?

幸福就是欲望从一个目标到另一个目标不断地发展, 达到前一个目标不过是为后一个目标铺平道路。所以如此的原因在于, 人类欲望的目的不是在顷刻间享受一次就完了, 而是要永远确保达到未来欲望的道路。因此, 所有的人的自愿行为和倾向便不但是要求得满意的生活, 而且要保证这种生活, 所不同者只是方式有别而己。

幸福在于不断的满足, 因而这个过程将永无尽头。幸福没有终点, 人不可能一直保持在幸福状态, 而是不断获得同时又不断失去;因而, 为了获得幸福, 人就不得不像西西弗一样, 徒劳地去满足自己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幸福成为一刹那的感觉, 任何人都可以声称自己幸福, 但也无人能真正拥有幸福。

摘要:启蒙意味着祛除蒙昧, 摆脱天生的无知状态。霍布斯启蒙的实质, 是教人服从怕死的激情, 从而克服虚荣自负。但这非但没有给人带来幸福, 恰恰摧毁了幸福。另一方面, 霍布斯的宗教批判, 把世界彻底祛魅化, 从而导致了虚无主义。但古代哲学追求却不是启蒙, 而是超越世俗的永恒之物, 要克服虚无主义, 就必须重新检审古今之变。

关键词:启蒙,虚荣自负,幸福

参考文献

[1]霍布斯.论公民[M].应星, 冯克利, 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2.

上一篇:措施方案编制下一篇:水压试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