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画技能

2024-08-30

儿童画技能(共8篇)

儿童画技能 篇1

智障儿童由于先天或出生后大脑受到损伤, 导致智力缺陷, 从而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存在各种障碍。不仅智力低下, 生活劳动能力也非常有限。而生活劳动技能是个人生存的最基本能力。换句话说, 生活劳动技能是适应一切的基础, 是智障儿童适应社会生活必须掌握的技能。另外, 生活劳动技能的训练还能补偿和矫治智障儿童的身心发展, 不仅能使智障儿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而且能够挖掘智障儿童的潜力, 促进其智能的发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劳动技能教育对智障儿童的重要性

当今智障儿童教育的基本目标和首要任务是:尽早对智障儿童进行教育干预, 挖掘和利用智障儿童的智能潜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生活、劳动和社会适应能力, 并尽可能地发展、培养其积极的个性品质, 从而使其今后能够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合格自尊的公民。劳动技能教育是特殊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在特殊教育中是劳动技能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总称, 智障儿童劳动技能课是对智障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和劳动技能训练的一门课程。智障儿童活动的基本内容和形式就是劳动和生活, 智障儿童心理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的重要一环就是学会劳动和生活。另外, 劳动和生活的教育和训练过程, 对智障儿童的认知、情感、自我控制、情绪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 在整个劳动活动过程中, 不仅可以提高智障儿童对劳动和生活的适应能力, 而且对其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丰富其生活的知识经验, 促进其积极人格的发展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通过劳动技能教育, 不仅可以培养智障儿童的劳动观点、劳动态度, 进行劳动技能训练以提高他们适应家庭、社会生活的能力之外, 还有助于矫正和补偿他们的身心缺陷, 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 促进智障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劳动技能教育的实施

智障儿童多是大脑受损害且智力发展有障碍的儿童, 其智力水平比同龄人要低, 发展速度也较缓慢, 通常会伴有适应行为方面的障碍。这些儿童多数不会洗衣做饭、乘车购物、害怕与人交往、甚至连简单的生活都无法自理, 如叠被、穿衣、吃饭、拧瓶盖等。这些现状不仅阻碍了其与人的正常交往, 还影响了其自身的生活和学习。如何通过劳动技能教育, 让这些智障儿童健康成长, 并在将来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 是对智障儿童进行劳动技能教育的重要意义之一。

1. 树立自信心。

大部分智障儿童由于智力低下, 产生心理自卑, 在生活中也会以失败的心理对待面前的任务。我们常常听到他们说“我不会做”或“我做不来”, 这些都是缺乏自信的表现。面对智障儿童, 我们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 使之逐步树立自信心, 信心来自于懂得如何做事情。这将是一个良性循环, 有信心才敢去做, 做好了, 成就感和满足感又会带来更多的信心。在开展劳动技能教育之前, 要根据不同智障儿童的特点, 让家长寻找生活中不被他们发现的劳动方面的成功事例。例如, 有的智障儿童在不经意间模仿家长拿筷子, 或是端了碗, 穿了衣服, 扫了地等, 而经过这样重复的模仿, 他或许已经能够独自熟练地完成这些事情了, 但家长还没有发现, 也有可能发现但没有重视, 因此, 智障儿童本来具有的模仿积极性也被挫伤了。因此, 家长对智障儿童各方面点点滴滴的劳动成功事例, 一定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这样智障儿童会为自己能独立完成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而感到高兴和满足, 自信心也就自然地树立起来了。

2. 激发兴趣。

兴趣是开启学习大门的钥匙, 而智障儿童通常没有自主学习动机。提高其学习动机, 激发智障儿童的学习兴趣, 不仅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还是劳动技能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智障儿童的自我服务技能发展缓慢, 在家里, 父母包办是常有的事, 形成了他们的懒惰心理, 进入学校后, 大多数儿童都缺乏必要的生活技能, 不会穿鞋、不会系鞋带、不会系纽扣等。在激发智障儿童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时, 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采取物质奖励、语言表扬的方式, 这不仅激发了智障儿童的劳动积极性, 还激发了他们的劳动兴趣, 使其想参与劳动。另外,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是一条有效途径。培智学校可以组织多样的活动, 比如, 可以组织“我是小管家”的活动, 让智障儿童在稍有竞争的环境下积极进行比赛形式的劳动教育, 大家可以做一些如扫地、擦桌、擦窗户等家务劳动, 最终组织活动的教师可以对表现好的智障儿童进行表扬或物质奖励。也可以带领智障儿童组织“小小野炊家”的活动, 锻炼其烧饭的能力。活动多种多样, 重在激发智障儿童的兴趣, 提高参与程度, 最终达成教育的目的。

3. 因材施教, 个别化教育。

智障儿童是个体差异极大的群体, 他们不仅与正常的同龄儿童存在差异, 就是智障儿童之间也存在很多差异, 有的沉默寡言, 有的多动烦躁, 有的消极被动, 有的兴奋无法自控等, 近些年特殊儿童教育一直提倡个别化教育, 针对不同的智障儿童实施不同的教育计划、方法。在劳动技能教育中一样要因材施教, 进行个别化教育。特殊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分析每个智障儿童性格上、心理上的缺陷, 正确把握分寸, 因材施教, 千万不要千篇一律地教条式地施教。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智障儿童各自的特点, 进行分层教学, 布置他们完成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交代清楚劳动任务后, 教师要进行具体示范, 使其了解什么需要做、如何做。让智障儿童听明白再做, 这样成功几率就大, 成功了就会带来愉悦的感情,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方式应该遵循直观性教学的原则, 生活劳动技能是指合理运用身体各部分进行劳动的能力, 也是非常直观的动作。因此, 在劳动技能训练时, 必须坚持做好示范。而针对智障儿童感知、记忆、思维能力较差的特点, 需要运用小步子、多循环的方法让他们较好地掌握生活劳动技能。最后, 在进行劳动技能训练时, 一定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 家庭学校相互配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 父母对于智障儿童的教育更为重要, 智障儿童的家长更应积极参加生活劳动技能训练的活动。家长在面对智障儿童时, 有些怀着内疚的感情, 有些则无法接受事实, 整天唉声叹气, 还有些家长对智障儿童一肚子怨气, 有些家长觉得亏欠了孩子, 整天忙于工作赚钱, 希望通过钱弥补智障儿童, 把所有的教育都推给了学校。家长的这些心态都是不健康的, 智障儿童的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 但智障儿童更需要家长的关爱和支持。这种关爱不是宠爱、溺爱, 也不是在生活上大包大揽、不闻不问。要正确鼓励智障儿童自己处理力所能及的事情, 俗话说:“勤能补拙”。家庭是智障儿童生活的主要场所, 没有了这个特定的环境, 就谈不上生活劳动能力的形成, 那么劳动技能课堂教学也只能是一纸空文。首先, 家长要有信心, 有的家长课后训练孩子失败后, 就很难坚持下去, 或是不知如何引导、激发孩子实践、训练。这时, 培智学校和教师的配合是关键。教师应给予家长指导和支持, 必要时如有条件, 可以给予家长心理疏导。通过这种家校联系, 学校可以给予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指导儿童参与劳动的一些指导或建议, 并加以辅导和训练。特殊学校可以把课后作业安排为在家中实践学校学到的生活技能, 而家长要做好记录, 学校再根据反馈, 针对每个智障儿童进行表扬和鼓励。家庭和学校的相互配合是智障儿童劳动技能教育成功的关键。

劳动技能训练可以促进智障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不仅可以使他们扩大和加深对某些食物的认识和理解, 还可以促进他们的感知协调能力的发展, 另外, 还可以增强其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自信心。实践证明, 通过劳动技能的训练, 智障儿童的劳动技能得到了发展, 缺陷得到了补偿, 与人相处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语言能力得到了发展, 能够更好地与人交往, 为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做好了准备。

智障儿童的教育是一项艰苦的工作, 智障儿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掌握最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 将来能在社会上自食其力。对智障儿童进行劳动技能教育的最终目标是通过系统而科学的教学方法, 训练指导智障儿童掌握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 使其最终能适应社会生活, 成为残而不废的、能自立社会的有用人才。

摘要:劳动能力的培养对于智障儿童有效融入社会非常重要和关键。智障儿童接受的以适应生活为中心的劳动技能教育, 对其思想品德的形成和智力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智障儿童进行劳动技能教育, 可以使他们自理自立、自信自强, 更好地适应家庭和社会, 并终生受益。

关键词:智障儿童,劳动技能教育,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11.

[3]徐娥.弱智儿童素质教育与课程设置的思考.现代特殊教育, 2000, 1:35-36.

[4]谢明.感知觉统合理论与实践[M].天津:新蕾出版社, 2010.1.

儿童画技能 篇2

把问题变为要学习的技能,这句话真是值得点赞,以前我们发现孩子有什么问题时,我们首先做的就是查找原因,然后就是如何解决问题。现在要是碰到问题就把它转换成孩子所需要学会的技能,那样不仅我们容易操作,孩子也更容易接受,对自己更有信心。如何找到问题背后所要学习的技能是这个方法的重点,也是最难把握的。技能是你要学会做什么,而不是需要停止做什么。就比如我家孩子喜欢咬手指,现在我想到的就是他需要学习如何用指甲钳剪指甲的技能,我相信孩子只要学会了这个技能,一定会有所改善。至于孩子如何学会这项技能,就正是我们后面的步骤所要学习到的了,期待着后面的步骤。

商定要学习的技能,我发现孩子有问题时,一般会找下原因然后就要求孩子怎么去改正,而且是必须改正,这样做的结果基本都不是很理想,看了本节后我是茅塞顿开,把问题变为学习技能后,和孩子一起商定学习哪些技能,并和他一起商定学习技能的方法,让他了解学习此项技能给家人和自己带来的好处,这样孩子会觉得被尊重会更容易的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孩子给技能取个名字,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好的感觉到这是他自己决定的学习技能,并且是自己想办法学会的技能。而找一个魔法宝贝是鼓励孩子在学习技能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想自己所喜欢的偶像是如何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这样更便于孩子坚持下去。

今天我就试用了一下这个方法,就是让孩子学习如何在做作业时坐正和坐的住,并告诉他坐正的好处是字写得好看,对眼睛好不会近视,而坐的住好处就是可以快速做好作业,做完作业他就可以去玩他所喜欢的东西了,同时我让他给这项技能起个名字,他告诉我说叫“超级技能”,如此之后直到做完作业前他都没有离开过位置,偶尔坐的不好时我就提醒他“超级技能”他马上就能坐好,比我之前的提醒他坐好(提醒三次就要罚站十分钟)的效果好多了。这让我对《儿童技能教养法》更有信心了,努力学习,加油加油加油!!!

招募支持者,在孩子开始学习技能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能够得到别人的鼓励和支持。支持者对于我们来说也很重要,不管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时,有很多人支持你和关心你时,期待你成功时,我们总是会更努力的去完成这件事,特别是遇到困难感觉坚持不下去时,想到背后有那么多人支持你,都会为了让你的支持者不失望而咬牙坚持下去。而如何选择支持者,也很重要,首先应该是选择了解孩子和孩子很亲近的人,还有就是孩子的好朋友好同学及关心孩子的人,这些人的加入我想一定会为孩子学会技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邀请支持者,我感觉书上所说的要孩子自己写邀请信这方法很好,这个方法首先锻炼了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其次还锻炼了孩子的组织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孩子的“仪式感”,真是一举多得。

建立信心,其实通过前面几本书的学习,这个方法已经在用,只是没有这本书所写的这么具体。还记得有一次背诵一篇比较难的古诗,背了好长时间都没背会,孩子失去了信心和我说“我怎么这么笨,我肯定背不会了”,这时我把他抱在怀里使用“一公里管教法”说到:“爸爸相信你,你是最棒的,你一定可以背会”,可是这样效果也不好,直到我说到“你在我们家玩游戏是最厉害的,这说明你一点都不笨,只是这首诗比较难,你可能要多花点时间”,这之后过了没多长时间他就背会了。就像书上说的一样,不能单纯的说“你很棒,我相信你”之类的话,而是要说出相信你的理由。

策划庆祝的方式,这个对于孩子来说应该是很有吸引力的,能大大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同时这本身也是可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相信一定能学会此项技能,因为我们大家已经在讨论庆祝会的形式了。庆祝方式的确定这一环节一定要孩子参与,孩子感兴趣的庆祝方式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技能下个定义,孩子们虽然嘴上说学习这个那个技能,可也许他们并不知道这些技能学会后要怎么去做。请孩子想象一下后再去让孩子们练习表演一下,这样也会有利于孩子知道学习技能的好处。

广而告之,让大家知道孩子正在学习什么技能,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大家鼓励和帮助孩子去学习技能。虽然广而告之有这样的好处,但是有些让孩子尴尬的“技能”,比如如何让孩子学习憋尿不尿裤子这类的功能如何广而告之,广而告之到什么范围都应该和孩子沟通好,应该尊重孩子的决定,不然我感觉反而会伤害孩子的自尊。

练习技能,要想孩子学会一个技能,就离不了练习。而练习的最好方法就是演练,孩子每学习一个技能都喜欢表演给我们看,而有时候我们确没有耐心下来看孩子的表演,总是敷衍了事,看了本节后知道这是有多打击孩子的信心。练习不仅要话费时间,更要讲究方法和循序渐进,而让孩子自己想出练习的方法会让孩子更容易学好技能。当孩子学会一个技能后,我们一定不能吝啬自己的赞美,而赞美最好的方法应该是三重赞美发即“惊叹、承认难度、请求解释”,同时“透过传闻称赞”也是很好的方法。具体你的孩子适合那种称赞方法还需要自己掌握并把持好尺度。

提醒技能,提醒孩子忘记的技能,最好是要问孩子自己,让孩子自己告诉你忘记所学的技能时希望我们如何提醒他,这样做的好处是让他感觉到我们是在帮助他而不是指责,并会提高孩子学习技能的积极性。早知道孩子忘记技能出现忘记是正常现象,我们大人首先自己不能感觉到气馁,要调整好心态。

庆祝成功,当孩子学会一个技能以后,一定要开庆祝会。首先这是培养孩子的“仪式感”,中国古代是很看重“仪式感”的,现在重视的已经不多了,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好孩子的“仪式感”。同时在庆祝会上感谢所有帮助过孩子的人,这也是一个培养孩子“感恩心”早知道学会感恩是以后走上社会一项重要的技能。

把技能教给别人,通常我们最关注的是孩子是否学会了一个技能,而很少会想到让孩子把学会的技能传授给别人。其实孩子们天生便有为人师的需求,把技能传给别人不仅对别人有益,对孩子自己也是一项帮助,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巩固技能。要知道真正掌握一项技能是不仅自己会还要会传授给别人。前段时间妹妹带着他的孩子来家小住,侄子只有三岁比较调皮,经常把家里弄得一团糟,每次玩耍结束后我便让儿子带着侄子一起整理玩具,开始侄子不怎么会,儿子就耐心的教他和他一起整理。从这以后,我发现儿子每次玩好玩具后都能把房间收拾好,这说明了教别人技能同时也是帮助自己更好的掌握技能。

着手下一个技能,孩子们被允许学习下个技能是对孩子已经学会前一个技能的肯定。而且这个方法对大人也很有用,想到孩子要学习下一个技能,你就不会把孩子想成问题儿童,而只是一个需要学习技能的孩子。孩子每学会一个新技能后,也更有信心去学下一个技能。至此《儿童技能教养法》十五个步骤已学完。下面就该学习如何用这些方法处理孩子的常见问题了。

孩子一般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坏习惯和攻击行为。我家孩子就有咬东西的坏习惯,他一旦专心做一件事时就会手里有什么东西就咬什么,不管提醒多少次,一会就忘记了。学习了《儿童技能教养法后》,我知道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孩子缺少某种技能,下面我会着手孩子学会新技能而改变这些坏习惯。

抑郁,失落和悲伤。孩子本来很喜欢画画的,这个学期帮他报了个水彩画,每次去接他,我都很恼火,说他是这个学习班身上最脏的,以至于现在他告诉我他不想学习画画了。后来我和他深深沟通了一次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保证之后不会再这样说他,可是效果并不好他还是没有改变主意,只好后来放弃了。现在学习了《儿童技能教养法》后,才知道我是错误的把这当成是孩子的问题,如果当时我把问题转换成“需要学习保持身上干净”的技能,那样不仅我会很好的控制好自己,孩子也肯定会继续快乐的学习水彩画。

恐惧和噩梦,孩子这段时间在练习独自睡觉,每天到入睡时都让我陪他,不然他就害怕。和他沟通过后才知道,应该是小时候晚上我们经常吓唬他不要讲话赶快睡觉不然老虎或者怪兽就会来抓你了这个原因。了解了原因后,我就决定让他学习“独自入睡”技能,这个技能首先是要培养自己的勇气,孩子很喜欢铠甲勇士,我就告诉他怪兽没什么可怕的,因为有“铠甲勇士”会守护你,消灭怪兽。至于老虎,我就告诉他老虎的生活习惯,老虎一般都不会出现在城市,还说起以前带他去动物园看老虎关在笼子里的事情。至此以后,他就好多了,最多也就是睡觉时我去看他几次就可以了。

孩子有些问题其实是我们自己教育方法不对造成的,所以要想教育好孩子,首先我们自己要先努力学习,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

《儿童技能教养法》不仅教我们方法,还列举了很多常见的例子,真的很实用。

耍性子,孩子或多或少的都会耍小脾气,以前碰到这种情况,我都会大声呵斥,后来学习了前几本书后,改变了方法,采用不管他让他自我调节。学习这本书后,我才知道这是可以转化成学习技能。了解孩子耍脾气的背后原因,然后转化成孩子要学习的技能,这样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儿童注意力缺陷及多动障碍,我家孩子就有比较严重的多动症现象,这也可能跟我们在孩子专心做一件事时老是打扰他有关系。现在孩子在参加注意力训练,比以前的状况已经改善了好多。现在再加上《儿童技能教养法》后我相信孩子一定会学会这项技能。

儿童美术教育:能力比技能更重要 篇3

我看过孩子以前画的画,她画的房子和花只是一些程式化的符号,既没有感知,也没有思考,更没有创造。但孩子现在画的房子和花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成为表达一个情节与思维过程的手段,说明孩子的心灵被激活了。

那一次,我用了很长时间,给孩子的父母讲“有观察、感受加上创造画的花和房子”与“没有观察、感受加上创造画的花和房子”之间的区别。

儿童美术教育重在关注孩子内心的成长

在美术教育方面,很多家长崇尚速成、立竿见影的“教”画画,而受不了那种漫长的培养过程。他们会说:孩子还小,在画画方面一点基础都没有,总得教点什么吧,比如素描、国画之类的。但我要说,你讲的这个基础就像人穿的衣服一样,必须要有一个身体来穿。对于一个人来说,他的心灵就是那个身体,比如感受力、欣赏力、观察力、创造力等等,而表达心灵的技术,像你说的素描呀国画呀就是衣服。教育孩子不能舍本逐末,心里只想着衣服而忘记孩子首先要有一个结实的身体。换言之,不能只要求技术的学习而忘记关注他内心的成长。

我在课堂上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这边,我教孩子画一只简笔画的鸟,先画一个椭圆一个正圆,加上几个三角就是一只鸟;那边,我让孩子去观察鸟、自己画鸟。这边的孩子用几分钟就学会了画鸟,画得还很像;那边的孩子可能会把这鸟画成一团乱麻。但这边的孩子完全是照着别人的样子画的;那边的孩子观察并用自己的方式画了一只鸟,并且由于没有使用公式化的绘画语言而画出了一只独特的鸟。

尽管可能因为成人在自己以往的经验当中找不到这样的鸟,对孩子的“胡写乱画”不认可,但是孩子得到了观察、思考、创造这样的表达形式,得到了眼、脑、手之间的配合与训练。这是孩子按照科学方法观察和画的鸟,即使在你看来画得很糟,也是不应该扼杀,而是应该保护的——孩子得先有观察、思考、创造的实践经验,然后才需要获得一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在绘画“转型”期,“渗透”式技术教育是必要的

有人说,“李跃儿教育”就是让孩子乱画,什么也不教,意思是说我从来不教孩子技术。其实,我是把技术看得很重的,不过,我认为技术是以渗透的方式输入的,不让孩子感觉是在教技术,不然就会引起他们对技术的过分关注。因为知识与技术是用来表达思想、心灵的工具,要是过分强调它,就会使孩子把它看成“惟一”,惟恐做得不能与老师讲的一样,这就封闭了孩子的心灵通道。

我曾给家长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我让家长们先跟我画一个小女孩,然后,我给他们讲了一个故事,让他们把故事中的人物画出来。结果,他们的第二幅画全都受了我的第一幅画的影响——每个人都在嘲笑自己受了愚弄。我说,这叫思维侵略。我先教你们东西,再让你们想的时候,思维就会被教的東西控制了。我的教育为什么不只用教的方式就是出于这个原因。如果我只会教,孩子们的思维就会被我控制了,没有个人的空间,没有想象,没有创造。就像孙悟空落到了如来佛的掌心似的,怎么跳都跳不出来。

知识的获取必须要有一个认知的过程。老师的技术输入要根据进度,根据孩子的需要,不能死板地照着预先的计划定点、定时完成,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势利导,见缝插针。首先,教师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环境,再给刺激,使他产生对于知识的渴求,通过思考和老师的点拨,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学到的知识就有认知参与其中,是活的知识,是智慧。

我曾经打比方说,孩子来到沙滩上,不但对制造城堡的技巧一无所知,甚至还不知道需要铲子这样的工具。在造的过程中他们就会体会到没有技巧的无奈以及缺乏工具的不便,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渴求。这时,我们将铲子悄悄放在他们手边,他们就会自然地拿起,忘情地使用。而且,每个孩子,由于个性不同,会以不同的方式创造性地使用铲子,技巧就这样产生了。

当城堡完成后,再与孩子一起讨论,铲子怎么使用效果会更好?这时,他们会发现,铲子在使用上还有这么多的窍门!要是我掌握了这些,下一次就能造出更棒的城堡了!放手让孩子去探索,他们才会面对问题,并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一旦发现怎么努力都不行,便会产生强烈的对知识、技术的渴求,他们就会来请教,稍加点拨就会恍然大悟。

我们引导孩子感受、思考,可在这个过程中寻找机会使他们产生对知识与技术的需求。不会画脸,我告诉他脸的画法,不会画什么,我告诉他什么。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你不让他关注技术他也会关注的。

孩子大约在12岁以前对于技术是不太在意的;12岁以后,便有了强烈的追求技术的愿望。他开始觉得自己是成人了,开始瞧不起儿童画。这个时候,你再让他画“大怪鸟”,他会认为这是小孩画的画,他的内心很佩服把画画得跟真的一样。他开始追求这样的效果,对于自己画不像、达不到效果很不满意。这个时候他会认识到:绘画语言要达到好效果,要达到艺术的层面,就要有技术的支撑。

因而,在这个“转型”期,及时对孩子进行“渗透”式技术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不然,孩子就会长时间停留在一个低层次状态,由于审美的提升,技术跟不上,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就会失去表达的兴趣。但需要注意的是:既让孩子进入技术,不使他们感到乏味,还要尽量不破坏孩子的智慧因素。

(李跃儿 儿童教育专家,“李跃儿芭学园”创办人)

教育游戏与儿童社会技能 篇4

按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泛指未满18岁以下的人。我国法律目前尚未对“儿童”概念作出法律界定。由于我国已批准加入《儿童权利公约》,所以,儿童也可指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

儿童年龄范围的争议: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儿童是指多大的人?社会和人们公认儿童的年龄段为0-14岁,因为此类人群都是正处学龄前和小学阶段,而且年龄比较幼小。一些儿童活动都是针对这个年龄段的人群的。

本文将研究的儿童界定为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包含幼儿园阶段、小学阶段、中学阶段的所有学生。

2社会技能的内涵

“社会技能”也称为“社会交往技能”,是指个体介入、适应和处置社会关系的本领,也是指个人影响和操纵他人的一种本领。儿童熟练掌握社会技能能够使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以一种和平有效且有意义的方式进行人际交往,能够以合理的方式对待与自己思想观念不一致的人,能够与老师同学形成一种和谐的关系,能够同他人和平共处,并且能习惯性地关心身边所有的人。

社会技能包括认知、行为以及情绪三种成分,其中行为成分主要指儿童日常社会交往中经常使用的一些行为;认知成分主要包括人际问题、解决策略和社会感知;而情绪成分指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个体的相关情绪,三种成分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3社会技能对儿童的作用

1)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人际交往是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阳光和雨露,是其立身处世的大智慧,也是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倾向。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 他们所获得的社会支持主要是由有亲密关系的父母、同伴、老师和亲戚等提供的,它包括情感、信息、工具等各个方面。熟练掌握社会技能的儿童可以从其自身的人际圈子里获得更高水平的社会支持。儿童拥有足够的社会支持后,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就能很容易得到解决,心情也会变得轻松愉快,而得不到足够社会支持的儿童便容易出现担忧、焦虑等问题,心情沉重压抑,久而久之便容易引发心理和精神上的问题。因此,良好的人际交往是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

2)有效的社会技能是儿童走向成功未来的保证

一个人在社会上行走,要想达到无往不胜,首先要懂得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个人在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各方面顺利与否很大程度上由其“人缘”好坏决定。儿童在经历了从幼儿园、 小学、中学以及大学的教育历程后,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学生走进社会,只有那些拥有良好的社会技能的人才能通过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积极的社会支持,从而较快的适应新的工作、 生活环境,而那些社会技能欠缺的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去争取他人的帮助,从而影响到工作的顺利进行,生活也会倍感吃力。因此,培养儿童良好的社会技能,有助于儿童走向成功的未来。

3)我国社会现状要求加强儿童社会技能培养

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大部分学龄儿童都是独生子女,在长辈的过分宠爱下,这些独生子女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能里,在社会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自私、自我等极端的个人主义现象。

我国的教育非常重视儿童的学科知识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但很少有教育机构将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当做重点教育内容,因此,相当一部分儿童熟谙学科基础知识,但却不善于交往和表达,最终导致人际交往的事变,这直接影响着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及未来的发展。

4什么是教育游戏

教育游戏是一种有别于教育软件的游戏,它是以游戏为依托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计算机软件及其相关产品。它是娱乐与知识的相融合,能够让玩家愉快地获取知识,并促进他们深度学习,有效的获取知识、技能;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和其他学习能力。目前教育游戏没有明确的定义,教育游戏和非教育游戏之间也并没有特别鲜明的界线。

在《中国远程教育》市场研究室提供的《教育游戏产业研究报告》中,把教育游戏“定义”为能够培养游戏使用者的知识、技能、智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计算机游戏类软件。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游戏研究中心的恽如伟、 李艺教授提出教育游戏的概念为:教育游戏是电子化的软件, 由游戏设计和制作人员创作、承载着具体的教育和娱乐目的, 它的运行状态可为游戏者提供包含教育内容的游戏环境,游戏者在此环境中可进行游戏活动。

5教育游戏与儿童社会技能

教育游戏对提高儿童社会技能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 教育游戏在选取适当的教育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创设合理的游戏情境可以全方位地培养儿童的社会技能。儿童在游戏模拟的社会交往情境中,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这比起传统的社会技能培养方式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1)教育游戏的虚拟情境为儿童提供社会实践的情境

儿童因为认知和身心的水平发展处于初级阶段,他们不可能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体验和实践所有的角色和规范,而教育游戏为儿童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提供了一个适当的平台,它采用数字化虚拟情境表征真实的社会交往场景,从而能够使儿童免于承担因不当行为而带来的现实后果。

2) 教育游戏为儿童提供虚拟交往情境

传统的社会技能培养方式一般是通过讲故事和展示图片的形式,为儿童创设相应的社会交往情境来促进儿童情绪体验和感情移入,教育游戏则是通过应用各种有效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儿童创设更为直观的社会交往情境,在这种情境中儿童可以体验到游戏中同伴的情绪反应,让一个处于“自我中心”发展阶段的儿童在游戏中体验他人的情感,那么他的“自我中心”的思想和观念就可以通过游戏逐步得到克服,养成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

3)游戏角色有效促进儿童社会行为、认知及情感技能的迁移

角色扮演可以让儿童把已经习得的社会技能付诸实践进行演练或练习,从而能够让儿童将所学社会技能应用于现实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通过角色扮演,认知他当前扮演角色的认知和思维的变化过程,儿童可以通过对游戏中人物角色的情绪情感体验更好地理解现实生活中他人的情绪感受和想法。

4)游戏任务的合理创设能够培养儿童社会认知技能

在培养儿童社会技能的教育游戏的设计过程中,理应巧妙设计游戏任务供儿童对社会问题进行界定并产生恰当的社会问题解决方法。

5)教育游戏的反馈与奖惩机制促进儿童社会行为技能提升

儿童社会技能的行为培养模式中,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操作性反应方法强调儿童社会行为技能的培养要重视积极强化的作用。反馈和强化对于儿童社会行为技能的培养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在进行教育游戏设计的过程中应要特别重视反馈机制和奖惩机制的设计,将反馈和强化融入到教育游戏的设计当中,通过及时反馈让儿童及时了解自己的社会技能学习情况,通过适当奖惩给予儿童正向强化以促进其外显行为的改变。

6基于儿童社会技能发展的教育游戏结构探究

儿童社会技能的培养一般从认知、行为和情绪三个方面展开,与之相应,培养儿童社会技能的教育游戏主要包含的要素有:反馈机制、奖惩机制、游戏任务、游戏情节及游戏角色及游戏界面、游戏交互等。

1)反馈机制

游戏反馈机制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可接受程度,要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并以儿童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反馈。当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对社会问题进行界定并选择出其认为可行的解决方法时,及时的反馈可以告知儿童该方法正确与否,从而激励儿童继续下一环节中社会问题的解决或鼓励其再次对本环节中的社会问题进行探索。

2)奖惩机制

在促进儿童社会技能发展的教育游戏中,适当的奖惩不但有效增加教育游戏的娱乐效果,而且可以激发儿童的探索欲望和好胜心理。

3)任务设计

游戏的任务是儿童游戏过程中的目标,游戏必须给儿童提供任务说明信息,儿童看到游戏任务说明后明确自己在游戏中要做的事情。游戏任务需符合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儿童在现有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努力完成。任务难度要随儿童的闯关成功而一次次难度升级,具备挑战性。在一个游戏中,儿童随着技能的熟练,对游戏会有更高的要求,所以要提高游戏的相对难度来抵消学生增长的游戏内经验,否则游戏过程在他们看来只是无聊乏味的重复过程。

4 )情节设计

游戏要发生在特定的故事情节中,生动的游戏故事情节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投身游戏当中。

5)角色设计

游戏的角色设计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特征进行分析, 儿童在执行游戏任务的过程中要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旁白、文字提示或按钮进行交流,可以支配自己简单的行为。这样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才能和游戏中角色的感情相融合,心理状态也会随着游戏中角色状态变化而变化,实现情感移入,有利于儿童社会情绪技能的培养。

6)界面设计

游戏界面的设计主要包含视觉设计与听觉设计。无论是视觉设计还是听觉设计都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呈现一个全面的,一致的外观。

7)游戏的交互设计

《儿童技能教养法》读后感 篇5

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或多或少的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随着孩子的成长会自动消失,而有的问题却会持续很长时间。这个时候,家长们就会想各种办法来解决。我们都是第一次做家长,孩子几岁我们其实就是几岁,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立刻马上找对正确的解决方案,需要不断摸索成长――

有幸最近参加了《儿童技能教养》的线下读书分享会,收获颇多(真的好久没有好好的静下心来读过一本书了,通过热身游戏还发现原来和孩子还可以这样有趣快乐的方式相处),在这里也忍不住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干货――

所有的孩子(不管任何年龄)在他们的成长某个阶段都会经历一些问题,作为家长都很迫切的希望短时间内最有效的去解决问题。然而,你真的解决问题了吗?你是通过say no(不可以干嘛.......)或者下命令(“不要大声喊叫”,“不要乱扔东西”,“不要欺负别人”......)来解决吗?孩子真的能消化吸收并且改变问题吗?孩子真的理解什么是可以做什么是不对的事情吗?我想答案并不一定――当你用不要来要求孩子的时候,通常是没有效果的或者说效果不大。有时候还会刺激到孩子,故意继续这么做。

儿童画技能 篇6

随着小学年级的升高,部分同学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厌倦,导致学生学习技能低下,这些问题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为鼓励学生能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数学学习的技能,特开设儿童银行,制定科学的评价细则,对学生数学学习表现通过金币的奖惩进行评价。

一、数学学习上的不良表现

通过观察和分析,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存在以下几种问题:

1、学习习惯不好,很多同学没有预习的习惯,课堂生听讲很容易走神,导致一知半解,不会主动问老师问题,学习上遇到困难也不会向同学和老师求助。家庭作业往往在看完电视后匆匆完成,作业质量不高。

2、学习态度不积极,做作业拖拖拉拉,别的同学当堂课完成的作业,他到放学还不能交上来,不喜欢看书,凡事都要老师催,得过且过,老师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喜欢抄作业。

3、学习方法不恰当,计算能力差,不喜欢钻研,做作业的时间很多,但效率不高,平时不喜欢举手发言,对学习有畏惧感,生怕老师叫到,没有自信。

二、原因分析

我认为学生在学习上出现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家庭教育缺失,家长对学生学习问题的指导不够,对孩子学习上不够关心,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家长也无法感知,久而久之,学生在学习的的问题就日益突出了。

第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对学习成绩过分注重,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忽略了对学生情感上的教育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导致学习成绩不良,学生对学习心存畏惧,信心不足。

第三,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对自己的学习马虎对待,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又采取回避的态度,不会主动去请求别人的帮助,学习习惯较差。

三、儿童银行的设立和实施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教育,但是仅仅凭老师的一张尖牙利嘴是完全不行的,需要有针对性的管理和评价制度保障。为此,我们设立了儿童银行,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在儿童银行的机制下运行。学校以班级为单位开设道德银行,班主任担任行长,下设六个柜员,由学生担任,负责银行的日常运作。每个学生都是银行储户,向儿童银行申请开户、注册,和银行签订信用合同,并领取“儿童银行存折”。学生将良好的学习表现以金币的形式进行奖励,反之,则上缴金币。当学生的金币上较多时,就可以通过柜员存入存折。(见表1)

金币的奖惩只是一种手段,儿童银行通过日评、周评、月评、期评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评价,我们注重对结果的评价,更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习惯的改变,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方法的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数学学习上有提高,有进步,这才是实施儿童银行的最终的目的。

四、实施的效果

儿童银行经过一年的实施,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数学学习习惯的改变

自从开设儿童银行以来,数学预习的习惯已经养成,经过预习,数学课堂经常能听到学生通过预习而提出的问题,有些问题就是本节课的所要把握的重点,这对课堂效率的提高很有帮助;不用再督促他们订正了,使得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研究,更好地提高教学。

2、数学学习态度的改变

平时数学课堂懒散的情况消失了,更多的是对知识的渴求,老师讲得越多,学生越兴奋,为此,我还在班级中设置了每周一题的课外数学研究活动,绝大部分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并完成,这对学生学习数学,提高数学学习技能有很大的帮助。

3、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自从推行了儿童银行,每位同学都提出了自己的学习目标,有学习成绩要达到预定分数的,有每周解决一个数学难题的,也有同学把巩固知识。另外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形多了,小组合作更和谐了,课堂上精彩的发言也比比皆是,从学生的作业情况来看,学生的解答缜密,科学,对题目的研读更仔细了,理解也更透彻了。整个班级的数学学习能力有很大提高。

儿童画技能 篇7

以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为例, 对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以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为目的, 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 努力实现“教学做”合一的办学理念。学前儿童文学课程经过了三届学生的教学改革, 教学从过去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模式, 改为“理论讲授———指导学生———课堂模拟训练———幼儿园教学实践”的教学模式, 加强了学生的教学实践训练, 使学生的教学技能逐步增强, 学前儿童文学教学课程充分体现了基础性、实践性、职业性的特点。

夯实学生儿童文学课程理论基础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 在《儿童文学》课程的学习中, 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 又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 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儿童文学基本理论知识, 更要具备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形成教学技能的水平, 即做到具备师范教育的“双基”, 具备一个合格的师范教育学生所具备的能力。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身份的特殊性, 这就需要教师打破常规教学模式, 教学既要注重师范教育的特点, 又要体现职业教育的要求, 夯实理论基础与加强实践技能训练并重。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更要强调教学内容的适用性, 理论知识既要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本质和特点的理解, 又要能很好地指导实践教学。所以教师要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体现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 《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两大模块, 第一模块为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教师教授理论时要大量结合儿童文学作品, 不仅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 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鉴赏儿童文学作品, 使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

加强学生校内儿童文学实践能力训练

教学内容的第二模块为儿童文学的各种文体实践及模拟教学训练, 教师要做好教学指导与点评, 让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儿童文学》实施模块化教学, 体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路。在儿童文学的各种文体实践及模拟教学训练中, 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教学技能为主要教学任务, 在教学中教师指导和学生教学实践并重。学生通过课堂模拟教学训练, 培养学生的讲授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 将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技能, 体现“理论指导实践, 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渐进过程。

根据儿童文学作品各种文体的不同特点和表达方式, 对学生进行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技能训练。例如, “儿歌”这一文体, 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运用较多, 根据幼儿动态审美、感性审美的特点, 应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情境朗读和表演训练, 使其带动幼儿“寓教于乐”, 在活动中快乐地学习儿歌。“童话”这一文体富有浓厚的幻想色彩, 角色特点鲜明, 应加强学生的情境讲述能力训练, 指导学生讲故事要准确表达出不同角色的情感, 塑造出生动丰富的形象, 带领幼儿走进童话故事的世界, 让幼儿感受童话的快乐。

结合课程特点的实践训练, 不仅能加强学生的教学技能的培养,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符合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2011年10月颁布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 (试行) 对幼儿教师的基本素养的要求。

加强与幼儿园教师合作,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中指出, 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 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

以锡林郭勒职业学院为例,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制为三年, 学生每学期见习两周, 第三年为顶岗实习, 学生教学实践的机会比较多, 对学生儿童文学的教学技能要求也比较高, 仅靠专业课程教师指导还不能完全吻合幼儿园阅读教学的实际要求, 加强与幼儿园专业教师合作, 充分利用幼儿园优秀教学资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为使学生深入了解幼儿园课程教学的特点, 在儿童文学的实践教学中, 可聘请幼儿园的优秀教师给学生上小、中、大班的阅读教学示范课, 和学生一起交流如何做好一名称职的幼儿园阅读课教师, 解答学生对幼儿园阅读教学中的一些疑问和困惑, 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了解一线教师必须具备的个人教学能力, 从而有目的、有步骤地逐渐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 学生在幼儿园进行见习和顶岗实习时期, 可聘请幼儿园专业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实习给予指导, 让学生切实获得在幼儿园情境教学中的教学能力。

通过丰富的活动, 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指出, 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要想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达到这一要求, 丰富学生的儿童文学课内课外生活, 让学生切身体验作品的经验和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实践内容。

一名优秀的幼儿园语文教师需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她们了解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 会选择适合幼儿接受的教学方式, 擅长运用语言的魅力, 并辅之以音乐、舞蹈、绘画等手段, 把幼儿带入丰富多彩的儿童文学世界。因此, 配合儿童文学课教学, 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 朗读比赛、讲故事比赛、儿童戏剧表演比赛、教具制作比赛等,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加强学生实践训练, 丰富学生的经验和生活,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修养, 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专业教师跟踪指导做好学生见习、实习教学指导工作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 要“加强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培养模式改革”, “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 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

为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 体现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见习、实习期间, 不仅要派教师管理, 还必须派专业教师定期对学生的幼儿园教学工作进行指导, 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好见习和顶岗实习的教学机会, 要求学生做到备课充分、小组试讲成功才能授课, 专业教师要深入幼儿园听学生的阅读课教学, 及时反馈意见并加强教学指导。

改革考核方式

经过教学改革的实践, 为了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 学前儿童文学的考核也要做出相应的改革, 考核内容要注重体现学生实践能力, 如技能展示、教案编写、活动参与、实践教学等都要占相应的比例。

总之, 要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必须要有精心设计的课程理念、明确的课程教学目标、优化的教学内容、得当的教学方法、深入的教学实践、有效的考核方式、课内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而且学前儿童文学教学的效果, 还取决于一个教学团队的努力, 课程必须与前导课程、后续课程等相关课程协同配合, 做到校内学科间的有效整合。同时, 必须稳固校外学生见习、实习基地, 聘请优秀的幼儿园教师和管理者加入到教学团队中, 打造校内校外相结合的优秀教改团队, 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改革效果。

摘要:儿童文学课是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在教学中既要夯实学生理论基础, 理论指导实践, 又要加强学生实践教学训练, 以培养学生教学技能为最终目的。本文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提出了“夯实学生学前儿童文学理论基础”、“加强学生校内儿童文学实践能力训练”、“课程加强与幼儿园专业教师合作”、“专业教师跟踪指导, 做好校外见习、实习教学指导工作”等行之有效的途径, 旨在提高学生儿童文学教学实践技能。

关键词:儿童文学,课程改革,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1]隋立国.基于工作过程的儿童文学课程设计[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10 (7) .

[2]王玉芳.儿童文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

儿童画技能 篇8

【关键词】儿童英语 教学技能 模拟课堂 五位一体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18-01

一、开设该课程的背景

本世纪初,英语课程在小学阶段开始全面开设,随之出现小学英语师资严重不足的情况,在农村小学更是如此,因此,大量的其他学科的教师改教英语,近几年的调查显示,小学阶段的英语师资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水平普遍较低,本身英语水平有限,发音不准,教学方法单一,根本无法满足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要求,更无法保证小学阶段英语学习的质量,且有让小学生“误入歧途”之嫌。除此之外,近年的高职英语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的英语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不高。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的教学质量堪忧,主要因为高校扩招导致高校门槛降低,特别是高职生的入学成绩更低,面对这种生源状况,如何从课程设置入手,使高职课程的开设符合社会的需求,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使课程设置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这些是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院在英语教育专业上进行了大胆地尝试,根据该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开设了“儿童英语教学技能”这门课程,其目的在于对学生直接进行英语教学技能的训练和培养,成为让学生从掌握英语教学技能向具备较强综合教学能力转化的重要课程。

二、该课程的设置和实施

从2006年开始,在英语教育专业中开设“儿童英语教学技能”课程,这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属于首创。该课程主要包括十项基本技能:英语语音、课堂英语、英文书法、简笔画辅助教学、英语歌曲与歌谣、英语游戏、英语故事、英语短剧、课堂教学设计、说课。该课程以教学岗位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学生为中心,以技能和能力培养为本位,突出实践教学的理念,强化学生通过模拟教学直接体验英语教学的意识。

该课程秉承“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原则,运用教、学、做、习、评五位一体的LIPIA教学模式,将教学的整个过程,以模拟课堂和真实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掌握每个教学技能,在“习”的过程中,熟练运用教学技能。第一位:(Lecture) 精讲示范。教师向学生精讲英语教学技能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结合放映一些英语教学片段或亲自示范,引导学生观看、分析、讨论;第二位:(Imitation) 观察模拟。学生通过观看教师的示范、优秀示范课录像,和见习等,总结归纳教学技能要领,然后进行教学技能的模拟;第三位:(Practice) 体验反馈。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课堂模拟教学训练。模拟课堂可采取分解模拟教学、微格模拟教学、“五步”综合模拟教学三种形式进行。通过模拟课堂训练,学生基本掌握了各英语教学技能并能利用各技能进行初步的教学。通过自己的模拟教学录像不断进行反思和修正。第四位:(Internship) 顶岗实习。学生由课堂走上教学工作岗位,课堂上老师创建的学习情景毕竟不同于真实的岗位,学生只有通过顶岗实习的方式走上真实的教学岗位,才能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成真正的教学能力。第五位:(Assessment) 学习评价。采用多元评价,即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理论和实践评价结合,用人单位和指导教师评价结合,构成了对学生学业的多元评价。该评价体系充分体现了全面、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多元评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

该课程的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是技能学习和课堂模拟训练阶段,采用技能模块化训练方式,在校内实训室、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等完成,达到熟练掌握教学技能的程度;第二是校外顶岗实习阶段,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主要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感受英语教学,同时验证英语教学技能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熟练运用教学技能,逐步练就综合教学能力。

该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课程教授与学生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的有机结合。校内实训主要通过模拟课堂教学完成,校外实习通过我院实施的三段式实践教学模式实施,即,大一见习,大二短期实习,大三顶岗实习。

模拟课堂是校内重要的实训方式,通过该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和感悟教学的过程,在“做”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各教学技能,然后走出校园,进入真实的课堂,把书本上学到的技能运用到真实课堂上,让模拟课堂和真实课堂有机地融合。模拟课堂是一种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而真实课堂则是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真刀实枪的历练。通过两种课堂对学生进行教学技能训练和职业能力培养,使他们不仅掌握各种英语教学技能,而且亲历了真实的教学场景,逐步培养了他们的英语教学能力,最终使他们毕业后能尽快适应教师工作岗位,成为优秀的儿童英语教师。

三、该课程开设的效果和课程发展展望

经过近6年的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们使用的备课材料经过两年多的整理和编辑于2008年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教材采用了课程名称“儿童英语教学技能”作为书名。该课程于2009年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我院该专业的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和小学生们的欢迎。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该课程,使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培养教师核心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首先,我们要完善该课程的内容,如将“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儿童英语教师礼仪”等内容纳入该课程。

其次,我们规划建立培养学生作为小学英语教师的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群,初步打算建立内含三个层面的课程群第一个层面是教育理论,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师礼仪等课程;第二个层面是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主要有儿童英语教学技能、英语教学法、计算机辅助教学等课程;第三个层面是教研能力,以儿童英语教学科研课程为主。通过这三个层面努力建成一个完善的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群,为社会打造出优秀的儿童英语教师。

参考文献

1.华国盛 微格教学与技能训练[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02

2.尹会会 2l世纪英语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技能[J],《学周刊》,2011,26

上一篇:矿井建设项目下一篇:配制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