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方向

2024-06-25

作用方向(精选10篇)

作用方向 篇1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高速发展和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 医院后勤实行社会化管理, 已成为近年来医院改革和广大职工关注的热点问题。医院后勤管理何去何从?它的作用至今何在?现就近年来医院后勤管理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如下探讨。

1 医院后勤管理的方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化, 使医院后勤社会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这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后勤机制的改革涉及到后勤职工的切身利益, 势必出现后勤职工转岗分流或直接面临下岗的问题。

我院后勤科十几年来未招收一名正式工, 25年工龄以上的职工占了1/2以上, 平均年龄在50岁左右。面对改革浪潮, 普遍对改革形势认识不足, 对转岗分流、环境转变心理准备不足, 缺乏工作危机感。有些同志认为自己在事业单位工作了多年, 是上了“保险”的铁饭碗, 转岗下岗轮不到我, 再说过几年就要退休了, 平平安安,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已经不错了, 把自己置身于改革之外。医院要发展、要前进, 就必然要顺应社会改革的潮流, 要与时俱进, 紧跟时代步伐。

我院早在2002年新病房大楼启用后, 洗衣房大部分洗涤业务和医院的水、电、气均实行了社会化管理。当时洗衣房和电工班的职工面临转岗分流和可能下岗的现实, 思想波动较大、工作消极被动, 经过院领导反复做思想工作, 使他们逐渐认清了形势, 分别转岗分流到电梯和消控中心等新的岗位上去, 没有一名下岗职工, 稳定了后勤职工的队伍。随着医院的迅速发展, 我院的电梯维修、保洁、护工、职工食堂等也相继实行了社会化服务,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打破“医院办社会”、“大而全”、“小而全”的繁琐格局, 减少医院后勤职工队伍, 节省医院的人力物力, 使医院领导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医疗工作和医院发展上去。 (2) 管理有章可循, 服务优质快捷。后勤服务社会化由院方和社会实体用合同的形式签约, 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便于管理。改变了以往后勤工作懒、散、拖、推的作风, 有力地保障了医院工作的正常运转。a) 我院的水电维修工作几年来一直由社会专业团体通过竞争机制进行承包, 24 h全天候服务, 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坚持每周主动到各病区进行巡查, 征求意见。同时, 由于合同的约束, 只要工作需要, 不论是休息时间还是深更半夜, 随叫随到, 几年来未出现大的故障和因修理不及时而影响临床工作的现象。b) 职工食堂几年来实行经济责任承包制后, 原食堂职工就地消化, 促使他们增强了主人翁意识, 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明显提高;饭菜增加了花色品种, 还可小炒小酌, 随意方便;同时延长了营业时间, 以往过了进餐时间就吃不到饭, 更吃不到热饭热菜, 现在不论何时都有饭菜供应, 方便了职工, 方便了患者、家属。同时调动了食堂职工的积极性, 堵塞了管理上的漏洞, 节电、节水、节气效果显著, 设备修理费用明显下降,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满意度明显上升, 每年可为医院减少支出10余万元。c) 医院保洁实行社会化后, 环境面貌整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当患者走进医院的每个科室、病区, 第一感觉就是窗明几净、清爽宜人。

综上所述, 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是推动医院发展的动力, 是医院改革的必然产物。但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 在现阶段有些条件尚不成熟, 有的部门社会化了以后反而暂时会增加医院的开支, 医院内部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有些是社会上的服务行业所不能替代的, 但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是大势所趋。

2 医院后勤管理的作用

医院后勤机制的改革, 对后勤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 后勤管理在整个医院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实践证明, 后勤工作是现代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疗质量的提高无一不与后勤工作密切相关。从医院的整体来看, 后勤系统属于非医疗技术保障系统, 是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物质保障部门, 包括水电气暖道、被服供应、膳食供应和宿舍管理等等。在医院工作中, 后勤既处于服务地位, 又处于制约地位, 没有后勤也就没有医疗业务顺利开展的条件。

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以后, 对后勤职工采用只出不进的办法, 尽量使用合同工、劳务工, 以适应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大环境。医院实行后勤服务社会化以后, 后勤管理部门是否还要设置, 是否减少或加强管理, 成为摆在医院管理者面前的敏感问题。

从我院的实际情况来看, 回答是肯定的, 即只能加强, 不能削弱。应从原来大量的事务性管理转为对后勤保障工作的协调和监督检查等行政管理, 要注意培养高素质的后勤管理人才, 提高管理水平。我院水电气暖道虽然实行了社会化管理, 但病房每天的运转离不开后勤管理部门的监督和协调, 因为他们不熟悉医院内部的管理, 水电气暖的消耗与他们的利益无关, 诸如漏水、漏气, 用电用气的时间控制等等都需要管理人员的检查和监督。

我们对社会化服务部门按合同内容制定了考核标准, 按月对他们的工作质量、服务态度进行考核, 并与奖惩挂钩。如我们对水电维修服务部门制定了工作职责、工作制度、考核标准, 对维修材料的领用、消耗都有严格的审批、登记制度, 以堵塞材料领用中的漏洞。每月到病区请护士长为修理部门的工作质量、服务态度打分 (90分为合格) , 并检查他们的每周巡查记录、维修记录、耗材记录。以上这些, 都需要我们后勤管理人员的严格管理和监督, 才能保证临床工作的正常开展。

作为后勤管理人员, 要在新形势下不断学习科学的管理知识。目前后勤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远远跟不上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速度, 迫切要求后勤管理人员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 发奋学习, 以适应现代医疗设备迅猛发展的需要。

后勤机制改革在不断深化, 我们要重视后勤管理的作用, 不能把后勤工作当作包袱, 要把搞好医院后勤工作作为改善医疗环境、保障医院正常运转的阵地, 只要医院存在, 这块阵地是绝对不能丢掉的。

作用方向 篇2

摘要

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铁路货物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和巨大的优势。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商品供应和交流日益丰富,现代物流随之高速发展,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大运输方式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伴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体制改革的推进,铁路货物运输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将结合铁路货物运输的特点,初步分析目前我国铁路货物运输在各种货运方式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结合目前铁路货物运输改革,分析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网建成后,为增强铁路货运竞争力,货运改革的发展方向。

1.铁路货物运输的地位及作用

1.1铁路货物运输

铁路货物运输是一种陆上运输方式,利用铁路进行货物运输,即利用铁路设施、设备运送货物。铁路运输可以比路面运输运载同一重量客货物时节省五至七成能量。而且,铁轨能平均分散火车的重量,令火车的载重力大大提高。

1.2铁路货物运输的特点

1.2.1铁路货物运输生产的特点  铁路货物运输产品的特殊性

铁路货物运输的产品是货物的“位移”,它是一种不具有物质形态的非实物性产品,不改变货物的属性或形态,只是使货物的空间位置发生改变,表现为一种经济效果。这种“位移”产品具有生产、消费的同步性,“产品”不能储存,能力也不能储存的特点。

 铁路货物运输劳务的广泛性和延伸性

随着物流概念的引入和运输市场营销的发展,过去单纯的“位移”产品概念被“位移”前后的服务扩大和延伸化了,这就要求铁路运输企业应从站到站运输逐步转向“门到门”运输,并逐步开展仓储、配送、装卸、包装等综合物流服务。 铁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协调、统一性

随着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综合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各种运输方式应从相互竞争逐步走向联合,积极展开多式联运,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并提高整个社会的总体效益。铁路要积极开展铁公联运、铁水联运和国际铁路联运,从联运中获得更大的效益。 铁路货物运输过程的复杂性

铁路货物运输过程包括货源组织、运输计划编制、托运、承运、保管、装卸、编组、挂运、中转、到达、交付等多个环节,需要路内、外诸多部门的协调与配合。

1.2.2铁路货物运输的技术经济特征  适应性强

依靠现代科学技术,铁路几乎可以在任何需要的地方修建,可以全年全天候不停业的运营,受地理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很少,具有较高的连续性和可靠性,而且适合于中长途和不同品类货物的双向运输。 运输能力较大

铁路是大宗、通用的运输方式,能够负担大量的货物运输。一般货物列车每列运送货物超过3000t,远大于汽车和飞机。 安全程度较高

铁路广泛采用了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高新技术,安装了列车自动停车、列车自动控制、列车自动操纵、设备故障和道口故障报警、灾害防护报警等装置,有效地防止了冲突事故,大大减轻了行车事故的损害程度。 列车运行速度较高

常规铁路货物列车运行速度一般为60~80km/h,少数快运货物列车的运行速度可达140~160km/h,未来我国干线普通货物列车的速度将提高至120km/h。 能耗小

铁路运输轮轨之间的摩擦阻力小于汽车和道路路面之间的摩擦阻力。铁路机车车辆单位功率所能牵引的重量约比汽车高10倍,在节能降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电气化铁路还可以把对油的直接消耗转变为对煤和水能资源的间接消费,有利于能源的合理利用。 环境污染程度小

铁路运输对环境和生态平衡的影响程度较小,是环境友好型运输工具,贴别是电气化铁路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更少。 运输成本较低

铁路运输成本与运输距离的长短、运量的大小密切相关。运输距离越长、运量越大,单位成本就越低,远低于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 灵活性较差

由于受到运行线路和车站位置的限制,铁路运输难以实现“门到门”运输,灵活性较差。

1.3铁路货物运输的地位和作用

铁路在我国货物运输中的骨干地位,纵然有其必然性和可能性,但我国交通发展以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综合运输体系为目标,要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形成相互衔接、互相补充、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统一完整的交通体系。因此,铁路虽然作为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骨干,但是不可能也不应该垄断、包办货物运输的所有领域,应与其他运输方式合理分工、有序竞争、联合协作、协调发展。

在我国货物运输中,铁路应正确定位、找准重点发展方向,以便集中全力,利用有限的资金和能力,分层次、有重点地发挥铁路货运的独特优势及作用。 中长途货运、省区间物资调运中,铁路是运输的骨干和主力。

中长途货运是铁路最大的优势所在,这是交通部门和社会各界早已形成的共识。我国资源丰富、经济总量较大,而区域经济发展和资源、原材料分布又不平衡,决定了运量大、运距长的货运需求将长期存在,铁路因运能大、运价低的优势,是中长途货物、区域及省际间物资调运的首选运输方式。

 在国内运输中,铁路是大宗散货运输的骨干和主力,是当时期内其他运输方式不能完全替代的。

大宗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历来是铁路货运的强项。目前在铁路承运的货物中,能源、冶炼、建材等大宗物资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仅钢煤木油四大类能源、原材料物资就占铁路货运总量的3/4,其中煤炭运输一直占铁路货运量的4成以上,全国煤炭产量的6成以上由铁路调运。 在联合运输中,铁路是港口集疏运系统的骨干。

港口不仅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窗口,外贸进出口90%以上通过港口进出,而且也是我国沿海地区能源等大宗散货调运的重要通道。港口作为多种运输方式交汇的枢纽,对集疏运有着较强的依赖性,哪个港口集疏运系统齐全、顺畅、通达程度高,其经济腹地就深远、辐射范围就广,港口发展前景就奸。铁路作为港口集疏运的重要方式,较公路、水运、管道等其他运输方式有着突出的优势,不仅可深入内陆广大腹地,而且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全天候、成本低等优势,与港口吞吐的大宗散货、集装箱等主要货类相匹配,铁路成为港口集疏运系统的骨干理所当然。

2.铁路货物运输改革

随着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逐步发展和完善,过去相对薄弱的公路、水运尤其是海运等现代运输方式,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把握机遇,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了快速的发展,打破了铁路在货运中的垄断地位,合理分流了部分铁路货流,扩大了货运市场份额,改善了我国货运市场结构,应该说这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交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反映出铁路发展迟缓、机制僵化、缺乏创新,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由此而造成的市场份额缩小、市场占有率大幅下降,应该说这些并不是交通发展的必然,与铁路自身发展策略、管理体制、营销方式、服务能力等方面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正常运行有密切关系。因此,铁路货运改革势在必行。

2.1我国货运改革的内容

 改革货运受理方式。

通过简化手续、拓宽渠道、敞开收货,实行“实货制”,为广大客户提供最直接、最简便、最快捷的服务。所谓简化手续,就是取消货运计划申报、请求车、承认车等繁杂手续,客户只要提出运输需求,铁路客服人员就会直接帮助客户办理完成货运手续,客户无需再联系其他部门和人员。拓宽渠道是指客户可以选择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联系发货。敞开收货是指铁路对煤炭、石油等大宗稳定货物,通过协议运输方式给予运力保障;对工业机械、电子电器、日用百货等其他货物,客户随时提出需求,铁路随时受理,做到随到随办。 改革运输组织方式。

根据客户的运输需求编制运输计划,及时安排装运,提高运输效率。 清理规范货运收费。

对所有收费实行“一口报价、一张货票核收”,做到所有收费严格执行国家的运价政策,坚持依法合规、公开透明收费,靠铁路的运价优势赢得市场。 大力发展铁路“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

构建“门到门”接取送达网络,实现“门到门”全程“一口价”收费,推动铁路货运加快向现代物流转变。

同时,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网建成后,铁路货运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客货分线运输,从根本上释放货运能力。

新建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后,同方向既有线的运输能力得到很大释放。东部地区主 要干线将逐步实现客货分线运输,从根本上解决了既有线货运能力不足的问题,为货物运输的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优化运输组织,全面提高货物运输效率。

货运能力的释放为铁路运输部门优化运力资源配置、创新生产组织拓展了更大 的空间。一是结合新增通道能力,统筹优化车流径路,大幅减少车流迁回运输,缩短货物运行距离。二是推进集约化、规模化运输,提高直达运输比例。三是优化调度指挥,加快机车车辆周转,减少列车在途停留时间。这些都可以大大提高路网整体能力利用率,加速货物列车运行,压缩货物运抵时间,满足客户对于货 物运输时效性的要求,减少客户资金占用,全面提升运输服务质量。

铁路货物运输改革在现有改革的基础上,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路网建成运营后,可进一步推进客货分线运输,优化运输组织。除此之外,为进一步加强铁路货运的竞争力,货运改革还应在信息化、市场化上有所作为。

运输需求尤其是货物运输需求是一种派生性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度极高,经济社会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会产生不同水平和种类的货运需求,因此,交通运输部门只有深入研究和把握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主动满足和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才能使之得以持续发展。铁路在大宗、中长途货运中优势明显,为保持和发挥这些优势,更应深入研究市场需求,以巩固和发展铁路在我国货运中的骨干地位。要巩固和提升铁路货运骨干地位、大幅度提升铁路货运的效率和质量,必须加快铁路货运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先期可把运输组织、营销服务、经营管理作为铁路货运系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完善货运营销辅助决策系统、信息服务系统、运力配置系统以及货运安全管理系统等,逐步建立具有技术先进、功能可靠、保障有力的铁路货运信息系统,提高货运服务的电子化和网络化水平。

作用方向 篇3

摩擦力的本质是限制相对运动,或者可以认为是一种约束作用,这一点无论滑动摩擦力还是静摩擦力都是一样的,其作用效果关键要看外界的影响:外部的推动力大,摩擦力不能够彻底地阻碍相对运动,那就是滑动摩擦力;外力不太大,摩擦作用能够阻碍相对运动,那就是静摩擦力.根据作用效果可知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而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一、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作用效果

1.滑动摩擦力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如图1,一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左做直线运动,且受到向右的外力F的作用.在这个问题中,分析滑动摩擦力方向时,很多同学会主观认为:物体受到向有的外力F作用.故滑动摩擦力方向必定向左,与F反向.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他们对“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的理解存在误区.此模型中,滑动摩擦力是产生于物体和水平面间的,故以水平面为参考系时,物体是向左运动的,受到水平面对其滑动摩擦力方向应该向有,与是否有外力F或者外力F的大小、方向均无关.此时,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阻碍物体运动,充当阻力的角色.

2.滑动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同,推动物体的运动

如图2,传送带以速度Vo顺时针转动,物块轻轻放上传送带的A端,随传送带运动到B端(假设传送带足够长).在这个物理模型中,物块轻轻放上传送带,故初速度为0,传送带有向右的速度,物块相对于传送带向左运动,根据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可知,物块受到传送带对其向有的滑动摩擦力,如图3所示,在这个向有的滑动摩擦力作用下,物块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推动物体运动,充当动力的角色.

3.滑动摩擦力与其它力构成平衡力,物体静止

如图4,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用细绳将A物体拴接于竖直墙上,两物体的接触处不光滑,现用水平拉力将物体B拉出,在拉出B物体的过程中,由于A对B的滑动摩擦力是水平向左的,根据牛顿第三定律,B对4的滑动摩擦力就是水平向右的,此时4物体受绳子拉力和滑动摩擦力而平衡,可见,并非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受滑动摩擦力,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滑动摩擦力.

总之,分析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要以施力物体为参考系去研究,找出受力物体相当于施力物体的运动方向,抓住“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这个点人手.

二、静摩擦力的方向与作用效果

两物体间出现静摩擦力作用时,二者是相对静止的,但它们相对别的参考系可能是运动的,而且速度相同.有不少初学者认为,静摩擦力是产生于“静止”的物体之间,运动的物体不会受到静摩擦力,其实不然.

如图5,用手握住玻璃瓶,让玻璃瓶呈竖直状态.不管运动与否,手和玻璃瓶之间都有静摩擦力作用.当手和玻璃瓶向上运动时,玻璃瓶受到的静摩擦力向上,此时静摩擦力是动力;当手和玻璃瓶向下运动时,玻璃瓶受到的静摩擦力向上,此时静摩擦力是阻力;当手和玻璃瓶不运动或一起在水平面内运动时,玻璃瓶受到的静摩擦力向上,但在力的方向上位移为零,此时静摩擦力既不是动力,也不是阻力.可见,静摩擦力对物体产生的作用效果,关键是看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和它运动方向的关系.

1.从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来判断

所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就是假定物体间没有摩擦力时相对运动的方向.

如图6,用水平向右的力F推桌面上的木块A,但是没有推动,分析A与桌面之间静摩擦力方向.可假设A与桌面间光滑,力F作用后A一定会向右运动,从而说明4有相对桌面向右运动的趋势,桌面对A有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对桌面有水平向有的静摩擦力.

2.从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相对静止的两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根据平衡条件,物体间的静摩擦力与除静摩擦力之外的其它力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如图7,质量为m的物体放置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上,且在沿斜面向上的外力F的作用下始终保持静止状态,试分析,当F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方向.

此题如果还是按照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的思路去考虑的话,可能一下子很难讲清楚.尝试换个角度,从物体所处的状态“静止”出发去研究.既然静止,平衡状态下,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0.所以,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我们会发现,需要分情况讨论:

①若0≤F

②若F=mgsinθ,斜面方向上拉力和重力的合力为零,则静摩擦力f=0.

③若mgsinθ

(2)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

对处于相对静止的两物体其加速度不为零,即处于非平衡态时,其静摩擦力的判定,首先是根据运动状态,确定加速度方向,然后分析物体受其它外力情况,对物体运用牛顿第二定律来判定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综上所述,摩擦力总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对于地面上的观察者来说,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垂直或摩擦力作用下物体并不运动,这将是同学们在后面学习能量问题时要讨论的摩擦力对物体可能做负功、做正功和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作用方向 篇4

流体动力回路中的方向控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液压系统的运行质量, 流体动力回路中的方向控制阀具有对流束的开、关和方向改变作用。本文通过介绍开关理论观点, 将其与液体动力回路中的方向控制作用联系起来, 并进行了理论分析。

1 开关理论的观点

开关理论是以布尔代数为基础的, 布尔代数能提供一种方法将逻辑回路简化成最简单的形式, 并由布尔方程式可以很快地组成一个回路, 以进行所需逻辑运算。在布尔代数中, “乘”被专门用来表示“与”功能, 符号AB的正确读法为“A与B”。函数AB=P的意义是说只有当A与B都存在时, 输出P才存在。“加”被专门用来表示“或”功能, 符合A+B的正确读法为A“或”B。函数A+B=P的意义是说A或B两者中的任何一个存在, 就有一个输出P。开关理论涉及的是两个状态的变量, 该变量不是处在这种状态下, 就是处在另一种状态下。这里把一个量的存在状态用“1”表示, 另外一种状态 (即意味着非1) 用“0”表示。

在流体动力回路中, 一个两通阀类似于一个流体开关, 阀芯有两个位置:一个位置是关闭流体经过阀的通道, 回路断开;另一个位置是使流体通过阀, 回路接通。则用布尔代数语言, 接通回路的情况以1表示, 未接通回路的情况以0表示, 该规定适用于任何阀的连接口状态。这两种状态是互不相容的, 即一个阀的连接口不是断开状态就是接通状态, 但不能既断开又接通。

这里指出, 只要信号大的足以完成其工作, 开关理论是不考虑信号的强度的, 当信号 (例如压力) 等于或超过临界值 (即完成任务所必须的最小值) 的任何强度时, 就表示接通;当信号不存在或低于其临界值时, 就表示断开。

2 用布尔方程表示方向控制作用

这里用字母P代表一个二通阀下游管路中的信号 (压力) , 字母A代表阀的状态。例如, 在常闭式二通阀中当无操纵信号时, 其状态是0 (阀的连接口被关闭) , 因而如有输出P, 就必须有一个操纵信号。于是方程式P=A或“P对应于A”就描绘了阀的功能。换句话说, 当一个操纵信号加到阀上时, 在阀的出口就有压力存在。符号“=”不含有相等的意义, 它读作“对应于”, 表示方程左边项是右边项的体现。为加深理解, 我们用图1所示的几个阀进行说明。

图1 (a) 中, 常开二通阀没有动作时 (当A断开或A=0时) , 阀的连接口处有一压力P, 该状态的方程式为, 意味着P对应于“非A”。即表示:当阀的操纵装置上没有信号作用时, 阀的出口处有压力, 系统工作。

同理, 图1 (b) 是一个常闭二通阀, 状态方程式可表示为P=A;图1 (c) 是一个常闭三通阀, 状态方程式可表示为P=A;图1 (d) 是一个常开三通阀, 状态方程式可表示为。

图1 (e) 是一个二位四通阀, 是一个能“保持位置”的阀, 阀芯能保留在原来的位置, 直到有信号将它换向为止 (这类阀也叫存储元件, 因它能记忆最后一个信号的来源) 。对于图1 (e) 有: (1) 当电磁铁A通电而电磁铁B不通电时, 有一个压力输出P1; (2) 无论A发生什么变化, 只要B不通电, 就继续有压力输出; (3) 无论B发生什么变化, 只要A接通 (P1A) , 就继续有压力P1。用布尔方程式可表示为

图1 (f) 是一个三位四通弹簧对中中开式阀。对于图1 (f) 有: (1) 当电磁铁A通电而电磁铁B不通电时, 有一个压力输出P1, 用布尔方程式表示为 (2) 当电磁铁B通电而电磁铁A不通电时, 有一个压力输出P2, 用布尔方程式表示为; (3) 当两个电磁铁都不通电时, 既无P1也无P2, 用布尔方程式表示为。

3 开关理论与方向控制作用的联系

3.1 用布尔方程反映流体动力回路的工作状态

图2为三位四通阀与缸直接连接。图2中, 若将与缸相连接的三位四通阀通到缸活塞端的压力记作P, 到缸杆端的压力记作。阀移动时, P和是互补的并且同时变化, 只要滑阀不控制其他元件只控制一个缸, 布尔方程式就可以这样表示:

图3为两个常闭二通阀控制活塞杆伸出和缩回, 是在图2的基础上改进的, 用限位阀 (或开关) 控制活塞杆伸出和缩回的终端位置。图3中用了两个凸轮控制的常闭两通阀, 缸的伸出和缩回的布尔方程式可以用图2所用的方法来列出。现在信号C对应于缸的缩回位置, 除了缸缩回之外的全部状态都为。同理, D对应于缸的伸出位置, 所有其他状态都为。这样, 就可以说D=P和。于是就可以严格地根据开关信号写为:

3.2 用布尔方程对复杂流体动力回路简化表述

假定有一个多缸回路, 在此回路中, 必须维持缸A的伸出位置, 而缸B、C和D可变化。我们用图4的表格表示这些状态, 其中, 1=缸伸出状态, 0=缸缩回状态。

根据布尔代数基本原则分析, 开关方程式可写成:。依据开关代数法则即。这样便把一个回路简化成用布尔方程表示的最简单形式。

3.3 用布尔方程优化流体动力回路逻辑设计

图5是一个流体动力回路图, 根据开关理论布尔代数原则, 方程式可表示为:P=A (A+B) 。接通此通路, 必须将阀1通电, 并使阀2和阀3之一通电, 而使阀1通电的同一信号A也使阀2通电, 这样就完全不需要阀3了, 开关代数法则A (A+B) =A就说明了这一点, 它能提供一种流体动力回路逻辑设计的系统方法。

4 结语

通过分析, 我们在具有流体动力回路的基础知识上, 合理地将开关理论与流体动力回路中方向控制作用联系起来, 为流体动力回路的设计和系统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并可更直观地用来解决流体动力回路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拉塞尔W亨克.流体动力回路及系统导论[M].河北机电学院流体传动与控制教研室,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5.

作用方向 篇5

教育不仅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的事业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和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且直接承担着人才的培养和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任。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其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事业中顺理成章、理所当然或者说逻辑性地亦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事业中的作用。

1、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方面:

胡锦涛指出:在此项工作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和居于“优先发展”地位的教育,一是加大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力度,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二是要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在全社会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的学习培训,使每个人都不断获得新知、增长才干,跟上时代前进步伐。

2、在培养优秀人才方面:

胡锦涛对优秀人才提出了三个标准,即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弹性学习的制度、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的教学手段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将会极大地提高学员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是在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方面,职业教育相比其他教育部门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而在优秀人才的培养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在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方面: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25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100多万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如果在对如此庞大数目的学生或学员进行教学或培训时,加强对他们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很显然,在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方面,职业教育将会起到十分巨大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事业中的发展方向

1、在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应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的学习暗训,使每个人都不断获得新知、增长才干,跟上时代前进步伐。

“素质教育”提出的时间不长,但论述甚多,胡锦涛指出的“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的学习培训”进行素质教育的这一办法,却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长。

从现代教育学的意义上来说,高等职业教育是普通高等教育的产物,也就是说他是普通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但其实,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关系的理论角度来看,作为上层建筑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产生是生产力特别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产物。传统的以培养“通识博学、具有高度教养和全面发展的通才”、“吸收高深领域知识”、以培养“社会精英”为目标的“象牙塔”式的普通高等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现代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于是,高等职业教育应运而生。但也许是由于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先来后到”的关系或者说“师承关系”,也许是由于人的思维定势或者行为习惯,我们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时候,不自觉地就照搬、照抄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如果说我们现在的工作有那么点进步,那就是我们正在设法从普通高等教育的“巢臼”中摆脱出来。本人认为: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区别最大的特点应该是其具有普通高等教育所不具有的“多种形式和渠道的学习培训”制度。比如刘淳、龙雁二位就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提出了如下设想:从高职培养目标定位分析,高职课程设计应采用四级模式结构:基本文化素质、专业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岗位技能培训。其中:文化素质教育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专业基础理论是培养学生的发展潜力:专业技能是高职教育的核心模块,是培养学生的特定技能,这个模块的课程要根据特定专业对应的就业岗位群对能力的要求来设计:岗位技能培训主要通过校外实习、有针对性的模拟岗位培训来完成,旨在培养学生适用岗位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在培养优秀人才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应加强如何培养有创新能力人才的研究。

胡锦涛提出的人才标准是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应该承认,高等职业教育在如何培养有学习能力、特别是有实践能力的人才研究方面,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成就,也有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我们也必须坦率地承认:在如何培养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同时又有创新能力的学员方面,我们的研究工作却显得相当苍白,

本人认为,胡锦涛提出“创新能力”的背景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自主创新提到了实现科学发展、推动民族振兴的战略地位,那就是“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显然,国家着力自主创新,当然有赖于其国民的创新能力。只有大量的有创新能力的国民的出现,国家才能拥有自主创新的能力,才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处于领先和不败的地位。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创新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仍遵循“实践——认识(包括学习)——再实践”的发生和发展模式。所以,从逻辑上说,如果我们能找到加强学员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我们就一定能找到提高学员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因为,我们已经有了提高学员创新能力的基础。如果我们还没有找到,那只是我们还没去找或者说还没努力去找的缘故。

3、高等职业教育必须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学生、学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胡锦涛在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讲中,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但本人认为:加强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最为基础的工作。因为,诚如教育部副长陈小娅所言: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体现在德智体美各个方面,是一个人看待自己行为和评价他人行为的基本准则,也是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古人云:不知荣辱无以为人。一个人只有知荣辱,懂羞耻,才能在行为上做到有选择,有取舍。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人的高素质的起点,也是“人才”能为社会作出进步贡献的前提。

对太极拳发展方向及作用的探讨 篇6

明末清初创造的太极拳,由于时代需要不同,当初是偏重于技击性的。目的虽为技击,但它本身就包含着疗病保健的因素。随着时代的进展,陈王廷所创造的拳套,既有继承典型的一面,也有创造发展的一面。百年前,由于火器的演进,拳技之勇在战场上的作用逐渐缩小,促使武术家们重新考虑练习武术的目的和发展方向的问题。因此,太极拳家开始提出了“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口号。显而易见,这是太极拳开始从技击转向保健的启蒙思想。运动量较大、难度较高的武术套路,对于老年人来说,即使是锻炼有素的武术家到达老年也是不能适就的。这是太极拳套路动作上必然要引起变化的另一发展规律。

各式新创的太极拳,各具特点和风格,架式虽然有繁简大小的不同,但其锻炼原则均主张由松入柔,运柔成刚,要求达到刚柔相济。这些新创的太极拳都是经过前辈勤学苦练,下过一番推陈出新的功夫,几经修改而最后定型的。因此,只要能遵循因人而异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它们都能分别适应于疗病保健、增强体质和练习技击等不同的要求。太极拳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它具有这种广泛的适应性。陈氏新架、赵堡架、杨架、武架、吴架和孙架等,都是根据陈氏老架太极拳第一路改编而成,所以架式虽有不同,可是套路的结构程序仍然按照第一路老架,它的演变痕迹是很显著的。陈式老架第一路也经陈发科于晚年作了些修改,使之更利于普及。

太极拳套路和双人推手方法,历来就是相辅而行的。随着拳套的发展趋向,推手方法在内容上也有了变化。新的推手方法着重发展了练习皮肤触觉和内体感觉灵敏的沾连粘随,并乘势借力而放劲的一面,使人练习时感到兴趣盎然,同时,并可在避免伤痛的条件下各分胜负,因此,为很多人喜爱。一般体弱者也爱好这种推手方法,表现为胜者色喜,负者欣然,真是一种交谊性的体育游戏运动。如果规定不许压迫对方,不许牵动对方重心,那么,这种推手方法应用到医疗、体操上,必可吸引患者的兴趣而提高其疗效。至于技击性强烈的推手,以力量、耐力为基础始能发展技巧,推手时消耗体力较大,仅适宜于年轻力壮者,如果规定比赛方法,可以作为竞技运动项目来推行。因此,太极拳的推手方法发展到目前,可以分别应用于医疗、体育游戏和运动竞赛三方面。由于推手方法的适应性广泛,练习时又不需要护具、场地设备和特制服装,两人随时随地皆可搭手练习,因此非常便于开展。

太极拳器械传习到现在的仅有短兵的刀、剑和长兵的枪。这些练法在各家套路中也有繁简的不同,其中不少是吸收其它拳种的器械套路,再用太极拳柔和圆转的特点加以改编而创造的。双人对练的粘枪,是太极拳种的创造,对练时仅需蜡杆两根就可进行。但目前练习者较少,技术上缠绕粘随、封逼、摔、抖、掷放等技巧较易失传,有待于培养接班人。

如上所述,在百年前,太极拳的发展着重在技击方面,而近百年来则向医疗、体育游戏和竞赛三方面平行发展。特别在陈氏十四世陈长兴这一时期,是太极拳发展的转折点。这在太极拳的发展史上是一件大事。随着目的任务的改变,太极拳学源有继承,又有创造,派中衍流,流上分流,丰富了太极拳的内容,成为不分男女老幼都可练习的一项体育活动,这样就为太极拳普遍发展创造了条件。

2 太极拳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

2.1 一种行之有效的健身手段

太极拳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的创编主要是结合古代的导引、吐纳气功之术和中国的经络学说,并不断吸取其他各家学说精华而成,从而使太极拳蕴涵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养生文化精髓。由于太极拳能够有效地调节人们的身心“和谐”,目前,国内外约有数千万人以太极拳为主要健身康复手段而常年参加练习。大量文献资料表明,练习太极拳可以提高人们全身各系统器官的机能,增强体质,达到有病治病,健身防病的作用。因此,太极拳既是一种合乎生理和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又是一种疗病治病的有效手段。同时,练习太极拳对场地、器材的要求较低,练习者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变化练习的内容和方式来进行。一般来说,练习太极拳受时间、季节影响也很小。太极拳较之不少体育运动项目具有更为广泛的适应性,这也正是太极拳盛行的原因所在。实践充分证明,太极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健身手段,它必将为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发挥出无限的能量。

2.2 对现代人心理调节的作用

全民健身不仅要强其“身”,还要健其“心”。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肩上负担的加重,给现代人内心施加了无形的压力,出现了诸如忧患、焦虑、精神失落、孤独、寂寞等不良症状,严重干扰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人,必将为社会所抛弃。古老的太极拳“取象于天”,要求“心静用意”,使人处于一种极宁静、极松弛的状态。要“气沉丹田”,“以虚灵之心,养刚中之气”,“以浩然之心行气,无往不宜,”强调中气贯于肾中,收于丹田。在“致虚极,守笃静”的意念下,通过调心、调息、调身,进入“抱元守一”的太极功能状态,最终达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最高境界。太极拳奉行的这种“身心合一”、“形神兼修”的原则,是一种积极的、有着广泛的社会意识的健心方法。通过太极拳的长期习练,不仅对身体健康起着关键的作用,还十分有利于消除现代人的烦恼和缓解内心的冲突,使人们从失衡的心理状态中走出来,达到人生的自我感悟,人性的自我净化,人格的自我完善,内心的自我更新,从而克服现代人的心理障碍。太极拳的“健心”功效,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接受和运用,并取得显著成效。

2.3 修身养性的教育作用

太极拳的学艺和练功历来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并要求常年不懈,坚持有恒。通过太极拳长期系统的锤炼,不仅可以练就强健的体魄,而且可以培养勤奋进取、刻苦耐劳、坚韧不拔、勇敢无畏、振奋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未曾习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明德”,是太极拳练习的首要条件。陈鑫说:“拳为小道,而太极大道存焉。”练习太极拳还要追求“和谐”的价值取向,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提倡武德,处理人际关系时强调宽厚、容忍。因此,通过练武习德可以培养尊师重道、讲理守信、见义勇为、不凌弱逞强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2.4 娱乐观赏,增进交流的作用

太极拳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美学的熏染,表现出浓郁的民族特征的美,具有很高的娱乐观赏价值。赛场上,各式太极拳淋漓尽致的发挥,无不充分展示了运动员浑厚的功力和娴熟的演练技巧。观赏太极拳表演时,会使人享受到形的飘逸,力的风采,健的英姿,神的韵味,能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启迪,在欣赏太极之美的过程中精神得到陶冶和升华。通过太极拳的习练,还可以为人们提供切磋技艺,交流思想,增进友谊,加强交往的机会,让人们在增进太极拳技艺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到和谐的发展。鉴于太极拳此种重要的作用,国家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过程中多次推荐太极拳,希望太极拳这一古老的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热潮中大放异彩。

2.5 产业化作用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让人们认识到体育是一种生活消费,与衣、食、住、行一样,已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已逐渐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起来,体育消费已由福利型向福利与消费型相结合的方向转变。太极拳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响应《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提出的“建立起产业化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框架”,借全民健身热潮的大好契机,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太极拳产业化的开发应集科研、培训、竞赛于一体,除了走太极拳馆校、旅游景点、服饰、器械、音像、书刊多渠道并进发展的道路外,还应建立太极健身俱乐部,组织俱乐部之间的交流与比赛,与国外的健身俱乐部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互派教师、学员,逐步实现自负盈亏,成为太极拳发展的物质支柱。目前,通过各种有力的手段和措施,我国太极拳产业化已初见成效,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发展前景十分乐观,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

3 结论与建议

(1)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从它的起源和演变来看,是一种集健身、修身养性于一体的行之有效的健身手段,通过长期系统的练习,可以使人身心得到全面的、健康的发展。通过分析讨论表明,太极拳运动可以在全民健身运动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广和普及。

(2)太极拳练习不需要特殊的场地和服饰,且受季节、时间影响较小,花钱少,易于开展,特别是在基层单位体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广泛开展太极拳健身,可以起到投入少,收效大的明显效果。因此,建议社会各界都能因地制宜地广泛开展太极拳运动。

(3)在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中,建议加大太极拳的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太极拳运动,发挥太极拳的优势,将有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实施,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有利于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振奋民族精神,有利于丰富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增进交流,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全民健身计划纲要[S].新体育.1995(8).

[2]编写组.武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3]王岗.太极拳对现代人心理调节的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1).

[4]郭静如等.太极拳运动对改善老年人运动功能作用初探[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6(4).

作用方向 篇7

1 正确认识校园网络文化

正如网络世界上的缤纷繁杂一样, 对校园网络文化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技术造就了传播和沟通, 而传播和沟通的改变则产生了文化的质变[1]。

校园网络文化, 顾名思义是高等学校在教育教学、培养人才的过程中, 基于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创造的一切财富和精神的总和。具体说,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以高校校园为空间, 以学生、教师为主体, 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融合为物质基础, 以数字化互动媒体 (如BBS、QQ群、手机短信等) 为载体, 有时代特点的一种群体文化。很多学者认为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向网络的延伸, 是校园文化在网络社会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文化, 它和传统的校园文化互相交错互相渗透并互为补充;笔者认为校园网络文化的是网络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结合, 网络文化的发展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 而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叉融合逐渐形成了校园网络文化。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文献检索、网络检索以及查阅图书馆资料等方式, 笔者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的相关刊物和著作。

国内对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研究, 大部分都是以校园网络文化的双刃剑特点为研究对象, 进而对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产生的一些影响做一些初步的研究。总体上可以分为从宏观层面研究和从微观层面研究。如陈志兵的《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2], 通过对网络文化的内涵及其功能的分析, 论述了校园网络文化对现代大学生生活的影响。

在关于中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宏观研究中, 一方面, 许多学者关注东西方文化差异引起的西方文化对笔者国文化的渗透, 通过网络向中国倾销自己的文化, 大学生受到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强力冲击等问题;另一方面, 高校校园网络化促进了传统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和转化。大部分的学者都认为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抵制, 并且抢占有利的网络阵地,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 从而更好的弘扬中国文化。如吕戎在他的文章《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3]中提到我国网络文化信息的明显劣势使大学生受到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强力冲击。

在关于中国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微观研究中, 现在的相关研究有四类:第一类是倡导在网络时代的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做法, 如姜旭的《校园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4];第二类是研究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如彭晓波的《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影响及对策研究》[5];第三类是校园网络文化对校园传统文化的冲击, 如曾黎明的《网络文化对大学校园传统文化的冲击及对策》[6];第四类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挑战及对策, 如栗琴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挑战及对策》[7]等研究, 都从微观上研究了校园网络文化。

统观国内学者关于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影响的研究可以发现, 目前研究都停留在分析及采取的措施上, 还没有关注到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未来发展方向的引导作用。

关于国外对校园网络文化的研究, 从目前搜集到的资料来看, 研究大多集中在校园文化的研究层面, 分别涉及到各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等等。纵观这些研究结果发现, 国外的这些研究并未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来探讨。面对暴力、犯罪、自杀等众多的校园问题, 国外学者也越来越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美国卡耐基促进教学教育基金会在题为《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的报告中指出:“大学教育成功与否与校园生活的质量有密切关系。它与学生在校园内度过的光阴和他们所参与活动的质量有直接关系。”

经过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是缺少对“未来发展方向”、“引导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因此笔者从这方面着手, 为这方面的研究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由于笔者主要目的是研究校园网络对大学生未来发展方向的引导作用, 所以在此避开其消极影响。

3 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群体积极的影响

3.1 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 解放了学生的思想

现在各大院校的校园网都开辟了BBS论坛、贴吧等平台交流方式, 且深受学生的喜爱。通过这些平台, 大学生们可以自由的交流观点和信息, 真正做到激扬文字。网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 使大学生更好的认识世界, 增强了他们的全球意识, 提高了大学生的思维能力。

3.2 开辟了大学生学习的途径, 改变了教学环境

因特网的互联使得网络和教学资源的整合成为了可能。作为校园主流文化和大学精神的传播阵地, 校园网络文化让高校的教学方式更加多元化。大学生群体从网络环境中得到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 从而使大学生群体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3.3 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营造了校园科学创新的氛围

计算机网络所推动的社会的迅速发展, 向大学生群体展示了科学技术的力量, 有利于其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通过校园网络文化, 大学生群体可以多方面的了解国内外的科学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沿, 摆脱其对公众权威的盲从, 有利于其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提高创新能力。

3.4 在政治价值观上, 增强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

目前, 我国已经建立政府门户网站超过4.5万个, 75个中央和国家机关、32个省级政府、333个地级市政府和80%以上县级政府都建立了电子政务网站, 各种政府网站日益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 公民参与程度有了大幅度提高, 作为大学生也可以参与到这些活动中去, 登陆政府网站, 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 为政府建言献策, 发挥大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3.5 在生活价值观上, 改变了大学生的交往方式

人生活在社会中, 就要与他人交往, 互相帮助, 增进了解、建立友谊。在网络出现之前, 人们的交往只能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网络的出现使大学生可以跟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民族的人交流, 拓展了交往的范围。在网络空间里, 大学生可以跟明星老师在线探讨学术知识, 也可以跟自己的老师、同学、朋友聊天, 谈论学习、生活、工作问题, 还可以通过网络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 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然, 如果没有积极引导校园网络文化, 那么其消极一方面也是不可忽略的。比如西方价值观的强力冲击;网络文化构建的虚拟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人格带来直接侵害;信息泛滥造成的大量不良信息充斥网络, 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对网络的依赖, 使得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大量减少, 造成现实中过分封闭自己的恶果;网络使得知识更加容易获取, 从而也导致作品抄袭不断。

4 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未来发展方向引导作用的研究的价值及研究过程和结果

大学生正处于一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长成熟的阶段, 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能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校园网络文化已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立场、思想观念、道德观念及行为方式, 因此对大学生未来发展方向的引导面临严峻的挑战。

针对大学生群体所具有的群体成员多样化、学习方式灵活化、心理素质成熟化等特点, 校园网络文化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引导其在思想层面, 热爱祖国, 拥护党的领导;在科研层面, 遵守学术, 规范自觉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在生活层面, 尊重师长, 热爱生活, 关心社会发展。

为了更好地研究目前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群体的引导作用现状, 笔者于2012年2月13日以网络问卷形式在某调查网站上展开了调查, 利用专门的调查网站、邮件、qq群等工具发放问卷, 历时三个月, 共收回168份问卷, 其中有效问卷143份。

笔者的调查问卷显示, 有57.1%的大学生认为校园网络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发展了其兴趣爱好;有57.1%的大学生认为其未来理想职业与其平时上网浏览的信息有关;有71.4%的大学生经常查阅资料;有42.9%的大学生每周上网时间在30个小时以上。由调查可知, 通过校园网络获取学术信息的大学生比重较高, 大学生群体通过校园网获取信息的频率很高, 充分表明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群体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发挥着一定的引导作用。这说明, 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未来发展方向有重要作用, 进而, 正确的引导作用对大学生未来发展方向有重要的研究价值①。

5 建立相关机制, 引导大学生未来发展方向

加强政府和社会对学校文化的引导作用, 要弘扬时代主旋律, 紧跟时代步伐, 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通过教育, 不断提高青年大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是非鉴别能力, 自觉抵制消极、腐朽思想的渗透和影响, 抵制低级文化趣味。在大学校园里, 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大力提倡尊师重教、敬业奉献、文明诚信、团结互助, 用主流的、健康的校园文化去抵制网络消极文化, 为大学生正确的未来发展方向奠定基础。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文娱活动, 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 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因此, 先进的校园网络文化必须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重要位置, 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

学校应开展相关的宣传活动, 呼吁大学生远离网络垃圾信息, 拒绝不良诱惑, 增强自制力, 积极响应学校号召, 一起维护校园网络文化的净土, 为大学生未来发展创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大学生不但要自律, 自觉远离虚拟世界, 还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帮助沉溺于虚拟世界的同学走出来, 使其展现出大学生应有的青春与活力。对于开展的活动, 既要力求高品味、多层次、重参与、求实效, 又要注意对思想意识类、科学知识类、文化娱乐类等各类活动的分类引导, 以增强活动的针对性。

面对网络文化的消极影响, 一味地采取消极的堵截方式是不明智的, 也是行不通的。积极的对策应该是在利用网络促进教育发展的过程中, 尽力做到扬长避短, 兴利除弊, 使校园网络文化在青年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发挥其积极作用, 从而达到其对大学生未来发展方向的引导目的。

总之, 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校园网络文化目前还处于发展期,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 人们对校园网络文化的进一步整合和教育工作者对校园网络文化的引导作用的注重, 将来校园网络文化一定能为大学生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更好的引导作用。

由于笔者时间略显仓促, 水平有限, 该调查问卷结果仅代表个人观点。

摘要:随着社会的信息化, 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交叉融合形成的校园网络文化, 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方向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根据前人的研究方向, 笔者从其积极的作用入手, 分析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未来发展方向引导作用的研究价值, 进而提出一些建议, 以期发挥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未来发展方向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校园网络文化,大学生,未来,引导

参考文献

[1]爱德华·A·卡瓦左.赛博空间与法律[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58-89.

[2]陈志兵.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0:181-184.

[3]吕戎.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J].辽宁教育研究, 2003, 08:85-87.

[4]姜旭.校园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5:142-144.

[5]彭晓波.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影响及对策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 2008, 06:106-108+115.

[6]曾黎明.网络文化对大学校园传统文化的冲击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 2004, 12:67-68.

作用方向 篇8

高量程加速度计是搭载在导弹武器系统上的数据采集和记录设备, 能实时对瞬态、随机、复杂的导弹动态参数进行可靠记录, 为导弹系统的设计改进提供技术依据, 是武器型号研制阶段主要的测试手段之一[1]。在弹体冲击过程中, 电路板与芯片之间的细小焊点连接成为最容易发生破坏的关键部位, 研究焊点在冲击过程中的力学行为成为电路焊接可靠性研究的重要课题。对于焊点可靠性的研究通常有实验方法和数值模拟方法[2]。但是实验测试过程耗费较大人力物力, 而且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采用数值模拟不仅经济省时, 还可以提供实验中难以测量的数据, 数值分析越来越受到更大关注。

目前, 在国内、外现有的侵彻加速度测试技术中, 较多采用弹载存储测试技术[3]。研究电路板失效主要集中在电路板冲击作用下的结构响应, 而忽略了焊锡接点在各种方向冲击作用下的失效。本文应用ANSYS/LS-DYNA对测试电路板受到不同方向冲击力作用下焊盘失效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

1 高冲击有限元模拟

借助有限元软件ANSYS和显式动力分析软件LS-DYNA[10], 对焊盘断裂进行在高冲击下的仿真分析, 该方法能方便快捷地评估焊点的冲击动态性能。

数值模拟实验中弹体与混凝土靶板网格单元均采用ANSYS/LS-DYNA内部提供的三维Lagrange算法, 该算法使网格单元附着在材料上并随着材料的流动而产生单元的形变。

建立芯片和PCB板结构的几何模型时, 对仿真过程中作以下假设[10]:

(1) 芯片和PCB板均视为均匀连续的, 均视为刚体, 无初始应力, 不计边界效应。

(2) 各个方向作用力在作用时均垂直作用, 不计重力作用。

(3) 整个仿真过程是绝热的, 不计空气阻力, 不计芯片和PCB板振动影响。

1.1 PCB组件几何建模

研究考虑 各个轴向 冲击下 , 电路板中焊 盘受力情 况 , 建立的有 限元模型 如图1所示。2 0 m m×1 0 m m×1 m m的芯片通 过焊盘 (4mm×2mm×1mm) 连接于PCB板各材料参数如表1所示[2,4,6]: (25mm×13mm×1mm) 。使用的模型考虑了电路板、焊锡节点、芯片等细节。在建立过程中只考虑FLASH这种外形较大的芯片, 外形较小的电压转化芯片等不予考虑。

1.2 材料参数

建模采用mm-g-s尺寸。数值模拟中PCB板的材料为线弹性正交材料Orthotropic, 芯片为线弹性各向同性材料Isotropic。电子元器件在服役过程中收到冲击时, 微小焊盘作为元器件和PCB板连接的关键部位, 受到装置机械惯性的作用, 使焊点在冲击载荷作用下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率相关特性。选用考虑弹塑性材料模型Plastic Kinematic, 方程如式1所示[4]:

1.3 冲击载荷

在冲击实验仿真中, 为模拟电路板受到不同方向的冲击, 建立一个硬度极大质量块以相同速度分别从横向、纵向、法向撞击电路板, 观察焊点受力情况。图2 (a-c) 给出了质量块从不同方向撞击电路板的示意图。

2 结果讨论分析

图3 (a-c) 给出了质量块从不同方向冲击电路板时, 一排 (六个) 焊盘的应力曲线图, 对于三种撞击情况。横向和纵向冲击均到达焊料的屈服应力 (50MPa) [7,8]焊盘发生断裂, 到达应力峰值在第一个波峰处。法向冲击焊料所受应力最大值为38.2MPa, 未到达屈服应力, 应力峰值到达方式前面两种冲击不同为震荡上升, 这样更有利于能量均匀地从焊盘传递至芯片。

图4分别给出了横向与纵向冲击中受力最大的两个焊盘应力曲线图, 对比发现纵向到达屈服应力总时间为5?s, 横向到达屈服应力时间为7?s, 说明焊料受到横向冲击时塑形形变时间更长, 焊盘更易脱落。

3 结论

不同方向相同冲击力时, 抗冲击能力依次为法向、纵向、横向。研究结果对高量程加速度计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冲击来自于PCB板的哪个方向对焊盘是否断裂有较大影响。PCB板能够承受来自法向更大的冲击力使焊盘不至断裂, 纵向与横向能够承受稍小的冲击力。纵向与横向对比发现相同冲击条件下, 横向冲击更易使焊盘脱落。

基于以上因素, 建议在设计电路时, 应尽量使高冲击方向垂直于电路板平面, 以提高整个测试系统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李长龙, 马喜宏, 刘俊等.高量程加速度计测试电路板的可靠性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2, 12 (36) :9989-9993.

[2]杨雪霞, 肖革胜, 树学峰.板级跌落冲击载荷下无铅焊点形状对BGA封装可靠性的影响[J].振动与冲击, 2013, 32 (1) :104-107.

[3]徐鹏.高g值加速度作用下晶振的失效机理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31 (4) :424-428.

[4]金超超, 许杨剑, 梁利华.板级电子封装跌落的失效分析[J].机电工程, 2013, 30 (5) :565-569.

[5]蒋玉齐, 程迎军, 张鲲等.高量程MEMS加速度计灌封后的动态响应[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004, 10 (4) :498-502.

[6]安彤, 秦飞.跌落冲击载荷下焊锡接点金属间化合物层的动态开裂[J].固体力学学报, 2013, 34 (2) :117-124.

[7]安彤.跌落冲击载荷作用下焊锡接点的力学行为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 2009.

[8]牛晓燕.微电子封装中无铅焊点的实验研究与可靠性分析[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 2009.

作用方向 篇9

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最有效、最直接、最主要的形式, 也是国家调节经济的一项重要举措。个人所得税, 是以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对象征收的一种税, 是世界上各个国家普遍设置的一个税种, 最早于18世纪产生于英国, 到20世纪,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设置了个人所得税。在有些国家, 个人所得税是主体税种, 在我国, 个人所得税属于第四大税种, 有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和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近年来,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也越来越显著。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以及社会财富分配相对集中现象, 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于此, 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二、个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机理和参与调节的必然性

市场经济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但由于在分配上是按照要素的质量和多少进行分配, 往往会造成收入分配的巨大差距, 从而影响社会协调和稳定, 进而损害效率。为缓解收入分配的不均衡性, 政府可以采取多种财经政策, 而税收政策作为其中之一, 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通过税收手段, 不仅规范性强、形式简明, 而且有相应的管理手段作保证。就调节个人收入的税种而言, 个人所得税、财产税、消费税、社会保障税等均有调节功效, 不过比起其他税种, 个人所得税最能有效调节收入分配, 调节力度也最大。一方面, 个人所得税直接对纳税人的货币收入征收, 另一方面, 个人所得税实行累进税率制度, 在累进税率下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 个人所得税适用的边际税率不断提高, 从而低收入者适用较低的税率征税, 而对高收入者则按较高的税率征税。这有利于改变个人收入分配结构, 缩小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发达国家的个人所得税征收实践表明, 个人所得税作为一种直接税, 因其不易被转嫁, 更能很好地发挥对居民收入的调节作用。故其在西方国家被称为“罗宾汉”。我国不少学者通过研究, 也认为个人所得税政策工具对城镇居民收入不均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就我国的现实情况而言, 个税参与收入分配调节具有其必然性。当前我国在收入分配领域出现的分配不公、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等问题, 已经对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治理收入分配不公势在必行。收入的再分配只能通过直接税来实现, 作为一种主要的直接税, 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功能最强, 被广泛认为是可以矫正不够公平的初次分配的有效手段, 要解决我国收入分配严重不公的现实, 必须有效发挥个人所得税收入再分配功能, 以逐步实现公平收入分配, 缩小收入差距, 促进社会和谐, 这也是市场经济下我国财政政策一直追求的一个目标。

三、现行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上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方向

1. 现行个人所得税在调节收入分配上存在的问题。

我国自1980年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 迄今已有30多年的征收历史。30多年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累进税率等征收标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近年来对个税税法进行了三次较大的修订, 将个税免征额从800元逐步调增到1600元、2000元和3500元, 将工资薪金所得的9级超额累进税率缩减至7级。从个人所得税实际征收效果和社会反响看, 个人所得税在居民的收入分配调节、促进社会公平、防止贫富差距扩大方面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但由于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历史短, 与西方国家200多年征收历史相比, 我国个人所得税无论在制度设计还是征管等方面尚存在诸多不足, 没能发挥出理想的调节效果, 其主要问题如:个人所得税收入来源高度不均衡, 工薪所得税负比重过大;征管信息缺失, 隐性收入征管难, 无法掌控高收入群体的多样化收入;资本所得未得到有效调节;公民的纳税意识薄弱;没能体现对弱势家庭的照顾等。这些问题表明, 目前的个税改革已严重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亟需调整。

2. 个税改革方向。

作用方向 篇10

关键词:住房公积金制度,积极作用,发展方向

住房公积金是一种专项使用的住房储金,由职工个人和其所在单位共同缴存。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范围越来越广,且归集额也在不断增加。据相关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1年12月,我国住房公积金累积缴存达3. 9万亿元,且发放贷款数额达1万多亿[1]。在该制度的实施、发展中,目前成为住房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下文主要分析其积极作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1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积极作用分析

1.1有助于深化住房改革

随着人口的增长,住房问题日益紧张。对于收入水平不高的职工来讲,解决买房或建房的难度较大,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若职工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往往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后,职工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同时,充分借助单位资助,形成住房公积金的积累。当职工需要购买、翻建具有所有权的住房或是偿还贷款本息时,都可以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作用,申请提取账户内的余额。这样一来,就有助于扩大住房消费,转变住房分配体制,在分房时,从实物转向货币,进一步深化住房改革。

1.2强化职工的住房消费观念

当职工在单位就职时,购买住房公积金后,要求职工每月从工资中挪出一部分存入公积金账户中,将其定向用于购房。一部分人认为会额外增加职工的生活负担,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它只是让职工拿出一部分收入,不会超出职工的经济承受能力。目前,在住房福利政策存在的环境下,虽然职工的工资里没有将公积金纳入其中,但住房由国家和单位分配,单位同样为职工缴纳公积金,所以职工实际上享受了较大一笔住房资金。自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明确住房是商品的问题,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住房同样需要遵循商品经济规律[2]。但是,目前有很多职工缺乏对住房消费的规划,很多家庭存款并非用于住房消费。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强化职工的住房消费观念。

1.3职工可享受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

职工参加住房公积金后,不仅在住房方面拥有良好的保障,而且还可享受政府的其他优惠政策。1公积金缴存时的资助。职工购买住房公积金后,每月从工资中拿出一部分存入公积金账户的同时,单位同样需要缴纳一部分数额的资金进行资助。2贷款利率优惠。职工在就职时购买住房公积金后,当其需要购买、自建住房时,个人资金不够需要贷款时,公积金贷款可享受低息优惠,低于一般市场利率,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职工的还贷负担。3税收优惠。根据我国相关规定,指出职工、单位缴纳住房公积金后,可免征个人所得税,且存入公积金账户所得的利息同样可享受上述优惠。4享受保值增值。

2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方向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住房公积金制度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在后期发展中,可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努力。

2.1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限制

目前,由于各地实际情况存在差异,住房公积金贷款限制方面也各不相同。但从总体上来讲,限制较严,比如贷款数额、贷款申请人等[3]。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贷款数额与目前的住房价格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甚至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因此,为了有效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作用,需要适当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的限制,在贷款申请人的审核方面可以严格限制,但可以适当放宽贷款数额的限制。这样一来, 就可以对无房户、少房户等产生积极影响。当然,放开后会存在一定的漏洞,此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应对,比如加强金融检查、审计等。

2.2加大住房公积金的缴交率

在科学技术水平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明显提升,社会、经济取得重大发展与进步,企业效益提升后,职工收入随之增长。针对这种情况,需要逐渐加大住房公积金的缴交率。就目前情况来看,自从各地停止福利分房后,政府也实施一系列的房改新举措,在住房补贴方面,从之前的暗补转为明补,单位以货币的方式来增加职工的住房消费资金含量。在后期的发展中,可将住房公积金与住房补贴结合起来,即将住房补贴折算成工资,然后以一定的比率共同存入职工的个人公积金账户中。这样一来,既能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还能免去发放住房补贴的烦琐。

2.3扩大公积金的覆盖面

住房公积金制度最早实行于国有企业中,要求职工在就职时购买住房公积金。近年来,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企业职工也逐渐开始购买住房公积金[4]。但是,目前仍有一部分职工处于住房公积金的覆盖面以外。比如城市的下岗职工,这部分人群同样存在解决住房的问题。因此,政府需要创造条件,为他们排忧解难。 比如在发放基本生活保障费时,让这部分职工同样可以从住房公积金中受益。此外,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需要加以重视,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进而有计划、有目的地扩大住房公积金的覆盖面,促使社会职工可以享受到住房公积金的优惠政策。

2.4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

随着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实施,我国每年的住房公积金归集量较大 ( 达到数百亿元) ,后期会越来越多[5]。因此,在以后的住房公积金发展中,需要加强管理,使其正常、有序地运行下去。1定期审查。由专门的人员来定期审查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的使用、经营、管理等,确保该制度得以良好地贯彻、落实。这样一来,既可以改善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的效率,提高其独立性、权威性,同时还能预防违规操作事件的发生。2建立风险管理体系,确保住房公积金的资金安全。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其一,在住房公积金的流转、业务运作等环节中,工作人员树立良好的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健全的监督和制衡机制,提高内控水平; 其二,结合目前的情况,建立住房公积金跨区域流动机制,树立整体效益理念,提高住房公积金的整体使用效益,促进住房金融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3结论

【作用方向】推荐阅读:

定位方向07-20

创新方向10-19

新型方向05-09

培育方向05-17

改变方向05-18

投资方向05-20

明晰方向05-24

岗位方向06-02

办学方向06-02

运动方向06-19

上一篇:组培快繁下一篇:毒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