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方向

2024-08-08

监管方向(共7篇)

监管方向 篇1

1 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面临的困境

近几年商品质量问题频繁出现, 国家相关部委也下了很大力气进行整治, 但根本问题为何一直未能解决。尤其是苏丹红、孔雀绿、毒奶粉、三聚氰胺等食品质量问题屡屡发生, 严重地危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对这些恶性事件进行分析发现, 商品质量问题均是在消费领域大量暴露之后才得到监管部门的重视和采取补救措施。不合格的商品, 总能够轻易地逃过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双重监管而流入到消费领域。而政府监管的有效性, 一次又一次地受到质疑和抨击。

流通作为生产和消费间的桥梁与纽带, 是社会商品质量监管的重要环节。同理, 商品流通领域作为距离消费者消费行为最近的一个环节, 在保障商品质量方面也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从历史沿袭来看, 一直由质监部门对生产和流通领域进行商品质量监管。在实际工作中, 质监部门的工作重心在生产领域, 对流通领域的监管相对来说要薄弱一些。2005年, 国务院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职能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划归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行使。其变动主要是考虑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本身是商品经营者的主管部门, 而且工商行政管理有“脚”——其工商所遍布各地。正是基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优势, 流通领域商品监管工作就移交过来。此后,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制定了《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办法》作为其监管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监管手段是商品质量抽查与市场巡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然而, 流通领域具有什么特点并如何根据其特点设计有效的监管体系, 这一问题却未得到重视。其管理的思路基本沿袭了质监部门在生产领域的做法。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由于在商品质量监管的技术、设备和经验等方面比较缺乏, 监管的效果并不让人满意。而社会舆论更是多次批评整体效果, 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如何发挥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的效率和效果, 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而研究这一问题, 最核心的就是研究的角度和方法。在以往的研究中, 更多的是流于就事论事, 尚未建立一个整体的分析框架。我们认为, 基于新机不对称理论来看待和剖析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问题是最有效的方式。

2 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的分析

2.1 基本理论回顾

(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体系构建研

究》 (07BZZ017) 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邓志旺 (1975-) , 男, 湖南郴州人, 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

现任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副教授, 主要从事政府管制研究。

信息不对称这一现象早在70年代便受到三位美国经济学家的关注和研究, 它为市场经济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信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 指的是在日常经济活动当中, 某些参与人拥有其他参与人所不拥有的信息, 由此造成的在不对称信息下进行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的经济理论。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 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 而信息缺乏的人员, 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信息不对称现象在经济和社会领域普遍存在, 已经成为研究经济和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和研究视角。信息不对称是市场经济的弊病, 要想减少信息不对称对经济产生的危害, 政府和企业均要通过各种手段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这一理论为很多市场现象如股市沉浮、就业与失业、信贷配给、商品促销、商品的市场占有等提供了解释, 并成为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 被广泛应用到从传统的农产品市场到现代金融市场等各个领域。

2.2 流通领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

信息不对称理论最初的研究对象就是商品质量 (“二手车”市场) , 而且经济学家将该模型扩展到整个商品市场, 并指出存在“逆向选择”问题——差的产品赢得市场。这就说明了假冒伪劣商品对市场的破坏作用:它们以低价出售, 有可能将好产品挤出市场, 并摧毁消费者对市场的信任, 导致市场的萎缩, 从而最终降低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但是, 无论是生产优质产品的厂商还是消费者, 都在努力找到更好的传递信息和搜索信息的途径。

尽管信息不对称理论涉及到商品质量问题, 但是在我国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方面却没有得到重视。事实上, 流通领域与生产领域相比, 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更严重。首先, 负责流通领域监管的工商部门本身对商品质量监管问题没有经验, 且并没有建立如质监部门类似的一套技术手段;其次, 流通领域的主体更多, 稳定性更差, 主管部门想要获得信息更难。我们下面专门对商品流通领域的信息流通进行分析。

商品流通领域是指从“厂门到家门”之间的领域, 也就是商品从批发到零售所经历的过程。我们延伸一下, 把整个商品的流通归纳为“商品生产者——商品批发商——商品零售商——消费者”, 看看这一过程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情况:

(1) 对于商品生产者——商品批发商关系来说, 商品生产者是卖方, 商品批发商是买方, 因而批发商属于信息贫乏方。考虑到批发商往往是专业从事某类甚至某一品牌的批发活动, 其与生产商有大量的接触并可通过自有的专业设施设备或通过购买专业的质量鉴定服务来获得比较充分的商品质量信息, 因此在生产者与批发商之间往往信息比较对称。

(2) 对于商品批发商-零售商关系来说, 批发商是卖方, 零售商是买方, 因而零售商属于信息贫乏方。考虑到零售商往往大批量进以对商品质量有较好地把握。但是对于规模较小、销售品种变化较大的零售商来说, 其技术手段、经验落后或缺乏, 可能导致其质量辨别能力有限。

(3) 对于零售商—消费者关系来说, 零售商是卖方, 消费者是买方, 因而消费者属于信息贫乏方。对于消费者来说, 其商品专业知识比较贫乏, 信息渠道有限, 往往是对商品信息无法把握。口碑相传、品牌、广告、现场感知、以往经验和销售人员的介绍是其做出商品质量判断的主要信息来源。

可以看到, 商品质量的信息在从生产者到最终的消费者这一链条中逐级衰减, 信息不对称状况越来越严重, 尤其是对末端的消费者来说。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信息分析, 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 商品质量信息随着商品不断转移而衰减是必然的一个客观事实。要保证质量信息百分之百地从批发商到达消费者, 既不可能, 也没有必要。

(2) 商品质量信息在整个传递过程中, 批发商到批发商或者批发商到零售商过程中由于这些主体具有专业工具和手段去鉴别上游企业提供的商品的质量, 而只有零售商到消费者环节中消费者往往不具备这一能力, 因此这一环节信息衰减的幅度最为厉害, 也就是说受信息不对称影响最为严重的是消费者。因而, 作为政府来说, 如何让消费者有更多渠道获得其做出判断商品质量所需要的信息是消除商品质量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入手点。

(3) 政府监管时面对品种繁多且快速变化这一状况, 也面临信息不对称。在这一状况下, 如何保障监管的有效性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3 构建新监管模式的方向

正如前文所分析, 商品质量信息随着商品不断转移而衰减是必然的, 政府要规范的是保证必要的信息能有效地传递到最终消费者, 以保证消费者的权益。消除或者说减弱信息不对称, 是政府监管工作的重点。

目前监管部门的直接监管对象为商品, 主要的手段是商品抽检。这种方式的有效性值得怀疑。由于流通领域具有商品品类多、变化快的特点, 通过抽检方式来获得全面的商品质量信息往往不能并可行。而且, 负责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的工商部门本身对商品质量监测技术和设备都不了解。从发展的眼光来看, 监管部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构建新的监管模式:

3.1 监管对象的重点应该从商品转向商品经营者

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制定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测办法》所认定的, 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主要以商品抽检 (后改为监测) 为主要手段, 监管的直接对象是商品。这一思路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流通领域商品品种品类繁多且变化极快, 在抽检人员和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根本没有办法预见性地发现质量问题并提前做出部署。从最近数年来看, 重大的商品质量问题均不是工商部门因抽检而发现的, 反而是消费者遭受重大损失后通过媒体曝光后反馈到工商部门的。二是工商部门本身在直接的商品质量检测等方面没有专业、设备和人员优势, 其专业能力和经验主要体现在管理商品经营者方面。

如果监管对象重点放在商品经营者身上, 有两个好处:一是商品经营者相对商品来说, 其稳定性高、数量少, 而且能结合工商部门的年检等工作, 操作起来成本更低、手段更丰富;二是商品质量问题泛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商品经营者对进出货控制不严, 甚至有意

建议工商行政管理管理部门未来日常监管的重点从原来的商品监测转向商品经营者的经营行为。

3.2 建立严格的商品准入制度, 通过准入条件规范商品质量信息, 减少信息不对称

无论是商品经营者进货, 还是消费者选择商品, 或者监管部门监管商品, 都需要降低交易成本。因此, 规范商品外包装的商品质量信息, 是一个有效途径。如商品包装、商品说明等方面提供真实可靠、可追溯的相关商品信息, 鼓励优秀企业以自我声明的方式提供更加充足的市场信息。

通过对批发环节 (批发商) 、零售环节 (零售商) 设置准入制度, 要求其建立规范的进出货制度, 保障进入流通领域的商品达到质量标准。

3.3 通过多种渠道直接对消费者进行消费教育和提示

根据我们的调查, 消费者感知商品质量所依靠的信息主要有舆论信息、场所识别信息、商品品牌信息、商品外包装信息、商品感官传递信息, 其中特别要重视舆论信息。目前各类媒体一般都有商品质量方面的信息报道和披露, 而且影响面广。以深圳市政府为例, 每个月都定期在主要报纸发布商品质量监测报告, 通过这些报告在媒体公开发布可以有效地向消费者传递信息。

3.4 利用质量监督相关机构优势信息, 构建多方参与的监管体系

作为监管部门, 无论怎样努力, 能获得信息都是有限的。而实际上, 在整个社会体系中还有很多主体因其职责而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很遗憾的是, 目前这些信息并未引起重视并用来预警。

(1) 新闻媒体部门。事实上, 三聚氰胺等事件正是媒体的长期跟踪报道才最终引发了主管部门的关注。因此, 如何建立与媒体间的商品质量事件的信息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2) 大型流通企业。大型流通企业对商品质量往往把关比较严格, 在商品入场时大批量重复抽检能及时发现某类或某一品牌产品存在质量问题。但目前这种信息为内部信息, 并未被质量监督部门利用起来。

(3) 大型质量检测机构。受企业、政府、消费者个人等委托进行商品质量检测的专业机构, 其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商品质量信息。这些信息对于监管部门确定监管重点、建立预警机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M].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0.

[2]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者保护理论与实务[M].工商出版社, 2000.

[3]李东贤.日本现代流通产业[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监管方向 篇2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案例中,其中50%以上都由食品加工小作坊造成的,食品加工小作坊已是当前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重要隐患之一。国家质检总局把小作坊监管列入食品监管工作的重点、难点,提高到关乎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成败的高度,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工作的意见》,允许食品加工小作坊在农村地区和限定区域有条件地生存。南沙区正处于全面开发建设期,在这种背景下,对我区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模式进行探索,确保辖区食品质量安全,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食品加工小作坊现状及存在原因

(一)食品加工小作坊现状

2007年,国家质检总局明确将小作坊监管的范围界定为:10人以下,有固定生产场所,生产条件简单,从事传统食品生产加工活动(不含现做现卖),没有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品生产单位和个人。南沙地区的食品小作坊的现状,主要表现在:

1、数量多,分布隐蔽。一方面,食品加工小作坊数量多,主要集中在白酒、豆制品和烧腊3个传统行业,其中白酒、豆制品和烧腊小作坊各有20余家;另一方面,生产地点比较隐蔽分散,多在城区僻静处、城乡接合部、集镇偏僻处及农村,不易发现。

2、生产条件差。生产设备简陋,管理水平低,生产环境普遍较差,卫生状况不佳是辖区食品小作坊的共有特点。这些小作坊的生产管理以经验为主,没有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多数处于无产品标准或不按标生产、无检验设备和人员、无管理制度等三无状态。

3、从业人员素质低。员工多以家庭成员为主,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正规和必要培训。

4、产品质量差。产品质量控制存在缺陷,产品出厂检验欠缺,产品合格率不高。质量抽检合格率相对偏低,07年进行执法抽样发现,3家豆制品企业就有1家微生物项目不合格,1家河粉企业二氧化硫残留超标。

5、经营理念落后。多数作坊为赢得市场,拼命降低价格,压缩生产成本,而不是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工夫,形成恶性竞争。少数分经营者甚至为了经济效益,不求产品质量,不讲诚信经营,恶意造假,恶性竞争,惨淡经营。

(二)食品加工小作坊存在原因剖析

南沙区作为一个新区,大部分地区仍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仍然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就业的重要手段。它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1、与生产力水平发展不平衡相关,有其必然性。辖区“城乡二元结构”分治格局还未有效破除,现实生活中仍存在着多个“二元化”的问题:

一是在市场环节当中,长期以来,没有形成有效的市场准入制度,一方面以超市和百货公司为代表的规范营商者,严格执行准入制度,另一方面,集市式或墟场式的集贸市场,则处在一种宽松的管理状态。二是在食品加工生产的环节,由于种种原因,还存在着大量的无证无照、有照无证的生产“企业”作坊,这些作坊游离于监管之外。由于数量庞大,生产着诸多安全隐患的加工成品,形成了庞大的市场势力。三是由于消费者生活水平偏低,虽然关心食品质量安全,但在消费选择上只管价廉,不论物美,导致大量食品小作坊有其生存的土壤。

2、与消费者需求密切相关,有其合理性。从行业特点看,食品花样繁多,由于消费者口味多样化,大企业产品往往大而不全,小作坊经营灵活,变更迅速的特点,对食品社会消费需要是个有益补充。另外,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农业社会时期,中国农民的一些简单食品都是通过自己动手制作而成,并有风味的独特性和传统的工艺性。如南沙酿造的米酒,因为其独有的水源、工艺、气候等因素,形成自身特有的风味,深受当地群众喜爱。事实上,中国很多名优食品,都是出自小作坊,也正是因为有了小作坊,才让一些名优食品的工艺得以传承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二、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的困境

(一)关于小作坊监管的法律空白。首先,由于我国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存在,导致了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长期迷失在这种“二元”结构当中。07年,国家质检总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按照“全面监管、分类监管、重心下移、打扶结合”的工作原则对的小作坊实施监管,允许无证小企业小作坊存在并生产。但这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第一章第五条、第二章第九条、第六十九条的规定相抵触,这意味着小作坊监管这个命题本身就面临不合法的困境。其次,中央虽然已确定了“分段监管为主”的食品监管分工原则,但是对每一个监管部门管辖环节具体界定及各个环节的相互衔接还不够明确,操作性不强。由于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存在前店后厂、即做即卖、时停时开、流动频繁的特点,同时具有生产、流通、餐饮的性质,容易造成部门间相互推卸监管责任。此外,在食品小企业小作坊上,存在卫生、工商、质监三个部门的许可发证,而且许可的条件要求各不相同,使得小作坊不知所从,部分经营者干脆逃避办理证照,导致大量食品小作坊无证无照经营现象。

(二)中央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管理目标的差异化。2004年国务院23号文就明确提出来在食品安全问题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要求,但从具体实施的保障机制来看,中央政府部门更多考虑安全性和宏观管制,地方政府则要更多地承担经济增长和就业等任务,中央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管理目标存在差异,责任难以落实到位。食品小作坊主要分布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食品安全工作必须依赖街镇一级政府开展工作。而街镇政府主要关心经济发展、就业、社会稳定等工作,对食品安全工作重视不够,也无相应的专门机构设置。

(三)管理要求高,有效监管手段少。近年来,食品安全监管要求越来越高,措施越来越多,制度越来越严,从监督抽查,日常巡查、生产报告、公开承诺、限制销售、添加剂备案到全过程监管,似乎监管部门已对企业生产全过程实施了监管,但食品安全问题仍然层出不穷。而小作坊数量大,分布散,以有限的行政资源对数量庞大的小作坊实施全程监管只能使基层疲于应付、业绩浮于表面,这不但削弱了基础性工作,而且也影响了基层有限资源的最佳运用。

(四)违法成本远低于监管成本。小作坊生产条件简单,质量风险成本过小,有利可图。比如,在监督抽查中,检验费用动辄几百数千元,如发生质量问题,处罚额度可能只有几百元,违法成本远低于监管成本,行政处罚往往不足以使其受到重创或者引以为戒,使得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企业中很多在违法与守法经营的抉择上,倾向于违法经营。

(五)传统文化的负效应,引发大众对饮食安全的漠视。传统文化同时具有正面作用和负面效应。我国是个饮食文化大国,各地饮食文化差异很大,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强调食品的美味,而忽略食品的卫生与安全。

三、加强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的建议

从上述食品加工小作坊的成因及发展规律来年看,食品加工小作坊还将在一定区域、一定时期内存在。我们认为,应从监管确保安全和引导发展做强两个方面入手,加强帮扶,保证安全,疏堵结合,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保护传统特色食品,促进食品加工小作坊健康发展。

(一)加强政府监督,保障辖区食品安全。

对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齐全并符合一定条件的小作坊,纳入正常监管范围;对无证无照或证照不齐的,坚决查处。

1、街镇协管,部门联动,筑牢食品安全联防线。(1)构建街镇“一把手”负总责、街镇安全办、村食品协管员为主体的街镇小作坊监管组织管理体系。充分发挥街镇政府、质监协管员的作用,发挥协查协管作用,有效担负起本街镇小作坊的调查、排查、协查和情况报告和食品质量安全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2)健全各部门间无缝沟通协调机制。小作坊监管只靠质监部门不行,只有多方联合,联动协办,才

能事半功倍。首先,健全监管网络,不留缝隙。质监、工商、卫生等相关部门要建立信息通报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实现部门联动。一是对新生小作坊,需经质监部门审核后,由工商部门给予主体登记,规范主体资格;对不完全符合条件,需要进一步改进的,给予一定宽限期,督促整改,条件符合后,准予工商登记;对经营环境差,完全不符合登记条件的坚决不予支持,防止“先天不足”的小作坊开办。二是在无证照查处上,进一步明确监管边界,杜绝推诿扯皮。对存在职能交叉的,应报当地政府牵头,协调有关职能部门联合执法,共同查处取缔黑窝点。三是积极将质监工作动态信息通报相关部门,争取在区食品安全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协调工商、卫生等部门加强市场流通、餐饮消费领域市场准入,严防不符合条件的小作坊食品进入市场。

2、建立有效实时的小作坊监测网络体系。食品安全检测监测体系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支撑,也是实施预警的主要信息来源。针对食品小作坊的分布特点,由区县局制定小作坊抽样计划,充分利用有关装备资源,加大小作坊产品质量检测力度,对检测中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进行执法抽样,送法定技术机构进行检验。要利用有关的实验室、检测中心、科研单位等检测资源,采取招投标的方式来购买检测服务。要根据季节特点,产品安全风险系数采用不同的抽查频次。检验项目应从整体上覆盖包括动植物疫病、有害生物、食源性人类传染病、转基因食品及原料、饲料、农残、食品添加剂、及各种食源性病原体等。所有监测结果由区食品安全委员会进行总结分析,为小作坊监管提供决策依据,并定期将食品安全信息向社会发布,充分发挥食品安全预警功能。

3、严格日常巡查,把好七个关键环节。食品小作坊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也是食品安全责任的最终落脚点和受益者。食品小作坊签订安全责任承诺书后, 又该如何履行安全责任、把好食品质量安全关呢? 如何自律? 通过大量的调查和分析,笔者认为食品企业及小作坊还要从微观做文章。为此,在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的全面分析的基础上, 按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人、机、料、环、法”五要素要求, 提出对七个关键环节,以记录控制的监管模式, 做到责任落实、留有记录。

一要把好食品添加剂备案关。向企业人员介绍、培训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知识, 督查企业建好添加剂进货台帐,落实索证索票制度,并将添加剂使用情况交由区质监局备案。对滥用添加剂的违法行为,要坚决予以处罚, 绝不姑息。

二要把好食品原材料控制关。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巡查检查, 促使企业严禁使用非食品用的原辅料加工食品;严禁使用非食品用化学物质;严禁使用违反规定的过期、失效、变质、污秽不洁的、回收的、受污染的原材料;严禁掺杂掺假。

三要把好食品包材关。用于食品包装的材料必须清洁安全, 并加贴印标签,标签内容包括:食品名称、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关键点是严格要求企业购买有生产许可证的包装材料, 与食品原料一并管理, 并建好进货台帐。

四要把好食品设备、场所条件关。食品小作坊必须具备合格的场所环境要求, 设备设施要齐备, 卫生条件要保证, 环境污染要杜绝。关键点是对不能满足要求的要坚决取缔。

五是把好食品工艺要求关。检查食品加工小作坊那个工艺流程的合理性, 对生产加工过程易产生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污染的环节要严格规范。关键点是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工序必须制定工艺规范性的自律文件,并在生产中按此文件执行。

六是要把好人员素质关。食品加工小作坊人员必须具有健康证,持证上岗,并定期接受卫生知识培训,提高人员整体素质。

七是把好产品出厂关。坚持实施产品出厂必须经检验合格, 鼓励企业自建、联建检验室, 对无检测能力的企业要求采取依托附近大企业检验室,每个月开展一次检验,同时每个季度送检一次,委托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委托检验。对检验合格的出厂产品食品加工小作坊必须要求只能简易包装并标明销售区域, 建立售货台帐。

(二)加强帮扶指导,设立“软门槛”,引导小作坊做大做强

1、增强从业人员素质。一是加大培训考核力度,强化小作坊基本能力建设。要建立《企业人员能力基本要求考核办法》, 针对不同的食品加工行业,制定出企业人员能力的基本要求, 然后通过培训、考核、评价, 逐步提高企业人员的基本素质, 实现统一提高。二是积极宣贯法律法规,设立“软门槛”。通过宣传法律法规、政策要求、技术难点,提高小作坊负责人法律法规意识,督促不具生产条件和能力的食品小作坊“自动”退出食品加工领域。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宣传的重点应放在政策、法规和技术层面, 让小作坊业主自警自醒。实施“红黑榜”制度,对基础设施设备比较好、基本能力比较强、从业人员素质比较高、长期保持产品质量合格的食品小作坊, 要大力宣传, 树好典型, 引领生产和消费;对长期产品质量不合格、安全隐患凸显、又无力做大做强、群众反响强烈的食品小作坊, 要坚决予以曝光, 逼其退出市场。

2、提高食品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积极探索各种新型模式加强对食品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兼并和整合提升减少小作坊的数量,通过技术改造提升小作坊的生产条件,引导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联小做大、整合做强,促进传统食品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公司+ 散户型”发展模式。鼓励规模大的食品龙头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吸纳小作坊,把小作坊变成大企业的半成品车间, 若小作坊生产的产品发生了质量问题,由这个龙头企业承担责任。所有散户的产品由龙头企业统一工艺,统一价格,统一包装,统一把好出厂检验关。这种模式既保证了食品散户的产品质量,又保障了龙头企业的原料来源,促进企业做大做强。二是“ 联姻型”发展模式。通过成立行业协会、建立合作社等形式,引导生产类型相同的成片小作坊走集体投入、联合经营的道路。联小做大,推动小作坊整合起来,促进传统特色食品质量的提高。三是区域集中模式,就是对区域特色相对明显的食品加工小企业小作坊实行“五集中”,即:集中建房、集中生产、集中排污、集中管理、集中检测,在加工区域内联合建立食品检验室,促使食品加工小企业、小作坊履行原材料进货和产品出厂检验义务,把好产品质量关。

(三)注重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培育食品加工小作坊健康发展。

对食品加工小作坊的监管应发挥市场自身调节作用,依托市场经济手段,在法律、经济和技术三个层面上共同推进,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

1、探索安全食品优质优价的途径。加强监管只是提高产品质量水平的外因,而内因是实行优质优价,使优质产品生产者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直接在市场竞争中淘汰食品加工小作坊。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在提高全社会诚信度的基础上,鼓励生产者通过设立专销区、连锁配送和进入超市等营销方式,逐步建立起质量信誉;二是提高质量认证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并建立食品标签制度,提高优质产品的知名度;三是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采用组织消费者参观企业生产现场、曝光黑作坊产品质量问题等方式,使更多的消费者能够区分质量的优劣,促进优质产品的销售。

2、加强农村食品流通网络建设。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立健全农村食品供应网络和连锁续配送体系,鼓励大型食品流通企业利用现代流通方式改造农村食品经营网点,逐步实现农村食品流通连锁化、网络化、规模化、规范化,实现村村有“放心食品便利店”的目标,保障安全优质食品供应,减少当地居民对小作坊食品的依赖,压缩食品小作坊的市场空间,减少小作坊的绝对数量。

监管方向 篇3

对业内热议的借款额的规定,《暂行办法》划定了明确的借款上限。王晓婷介绍,《暂行办法》对以大额借款标的为主的网贷平台及部分较高金额的借款业务影响较大,面临业务转型的局面,例如一些平台中的房贷抵押、高端车辆抵押业务等。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可以有效防范风险过度集中的问题,保护投资者的权益。但针对限额规定,需要行业内尽快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系统,因为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很多借贷信息难以确认。

关于资金存管问题,《暂行办法》规定,平台应对客户资金和网贷机构自身资金实行分账管理,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客户资金实行第三方存管,对客户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资金存管机构与网贷机构应明确约定各方责任边界,银监会将尽快发布网贷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具体办法。王晓婷表示,各平台都期待具体办法的出台,进一步指导平台与银行在资金存管业务活动中更加顺畅地运行。

监管方向 篇4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增长、调结构的有关要求, 根据《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 国家质检总局决定调整目录, 自8月15日起, 对1, 507个海关商品编码项下的一般工业制成品不再实行出口商品检验。这是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发展的大势所趋, 是检验检疫机构从具体商品检验事务中解脱出来, 告别自身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契机, 也是政府商检职能转变的强烈信号。因此, 检验检疫机构应顺势而为, 尽快将具有社会性、行业性的微观商品检验职能让渡给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 (以下简称“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 , 转而加强宏观检验监督管理。因此笔者认为, 在检验检疫法检制度大幅改革的当下形势中, 基于宏观质量管理理论研究如何对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更加有效合理监管, 从而提高我国总体进出口产品质量是当前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我国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是接受对外贸易关系人或者国内外检验机构及其他有关单位的委托, 办理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的中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的检验鉴定机构, 以第三方的身份独立、公正地从事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 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目前, 在我国从业的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主要有外资、中资两大类。外资机构基本上是跨国检验集团在我国设立的检验公司, 中资机构则有大型公司和仅在一个行政区域内从事某一个或几个领域检验业务的小型公司。无论是外资检验机构还是中资检验机构, 其市场服务模式包括样品检测、验货、口岸检验鉴定、工厂检查、装运前检验等五种模式中的一种或几种;市场运营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小规模公司, 即只有一个公司, 在一个行政区域范围内运作;二是大型公司, 以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形式运行, 在不同的检验鉴定服务领域内分设独立的子公司, 并分获国家质检总局的许可而运作;三是大型公司, 以总公司与分公司的形式运行, 在我国境内以一个法人对外, 其他分公司持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给总公司的许可证书从业。

目前在我国从事第三方检验鉴定工作机构存在的问题有管理体制不完善、人员业务培训不到位、检验鉴定水平参差不齐、违法违规现象时有发生等。

二、基于宏观质量管理理论的几个维度的研究

宏观质量管理着重寻找影响一个区域总体质量水平的综合性因素, 并通过对总体质量状况的研究, 促进一个区域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应到第三方检验机构监管这个领域, 重点在于维护一个地区总体的第三方检验鉴定秩序, 提高检验鉴定质量, 从而促进产品质量的总体提高。

(一)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分析。

质量供应者主体 (在本文中即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 一般拥有对产品 (提供的第三方检验鉴定服务) 质量更多的私人信息, 这一主体会权衡信息搜寻和发布的收益和成本来有限制地搜寻和发布信息, 可能故意隐瞒不利于自己的总体质量信息, 而不被其他主体所知晓 (就如上文中所述, 为了争取业务, 承担机构本身没有能力或并不擅长的业务) 。同时, 质量需求者 (需要检验鉴定服务的公司或个人) 这一参与主体, 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完全的总体质量信息, 但是基于收益和成本的权衡, 会限制性的搜寻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往往会造成以下两种局面:1、需要检验鉴定服务的公司或个人不计成本一味寻找品牌大公司合作, 造成检验鉴定成本过高, 自身利润受损;2、在外贸合同或协议约定的条件下, 寻找价格最低的检验鉴定机构, 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 引起不必要的外贸纠纷, 因小失大。因此, 合理有效解决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和其服务对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二) 市场质量监管、社会质量监管、政府质量监管三方的构成。

在一个国家和区域内, 构成宏观质量管理体制的主要部分包括三个方面:市场质量监管体系、社会质量监管体系和政府质量监管体系。市场质量监管, 就是依靠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 主要是一些市场中的盈利性机构, 通过质量的检测或认证客户的反馈及社会评价的影响等方面对质量的供应方所构成的事实上的监管。社会质量监管, 就是指一些非盈利的社会组织, 从事的对质量监管的行为。在我国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从业时间不长, 尚未有相关社会组织出现。政府质量监管是强制性的, 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管体系。在我国目前的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的管理进程中, 政府质量监管无疑是占据主导作用的。

不同的质量监管体系都具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独立存在的价值。在我国尚未完全发展成熟的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市场中, 政府质量监管体系以其强制性, 构成了对质量安全领域的有效监管, 也占据了绝对主导的地位。但是政府质量机构的运行, 有其特有的程序性, 会影响质量信息的快捷传递和及时的处理。政府质量监管机构的行为, 也不是完全中立的。在质量的供应者和消费者之间, 由于前者有更强大的财力和游说能力, 使其能够对质量监管机构进行某种程度上的“俘获”, 进而导致监管行为失效。市场质量监管, 以其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 的确能够构成对质量供应方的更低成本的质量监管。也就是说在中国欣欣向荣发展的第三方检验鉴定市场, 有效的充分竞争的市场, 对于更高质量的服务输出起到正确的选择和筛选作用。但是, 由于不对称信息的存在, 市场在短期内对质量信息的反映, 都有可能是不平衡的, 甚至有可能是误导的。这就会导致短期内市场质量信息反映的不正确, 并进而误导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选择。从这个角度分析, 市场对质量监管也会存在严重的失灵, 特别是某些有强大势力的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 更会隐瞒对其不利的质量信息, 如某些老牌检验公司完全有可能因为利益驱使对服务对象作出他本并不具有资格的某商品领域的检验工作。面对这种状态, 社会质量监管对于弥补市场的失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社会质量监管以其成员利益的一致性, 特别是其分布的广泛性, 使其有足够的动力对不良的产品进行监管。社会组织中的成员, 往往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不良的质量信息, 并通过对不良质量信息的传播, 以其自身的快速行动, 构成一个分布广泛的质量监管体系。但是, 社会质量监管由于其组织相对松散、组织成员分散和不易达成意见一致的缺陷, 会致使其缺乏对质量监管的行动能力。在我国第三方检验鉴定市场活动中, 社会质量监管目前仅仅存在于个别利益受损企业向政府质量监管部门投诉这个层面上, 是一种完全被动、间接的质量监管, 没有对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起到直接的威慑作用。因此, 培育我国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市场中的社会质量监管团体显得尤为重要。总体来说, 对总体质量的宏观质量管理体制, 必须是一个不同监管体系共同构成的完整系统, 三种监管体系都有各自的监管长处, 同时也存在着监管上的短板, 只有三种质量监管体系的协同配合, 才能构成对总体质量进行有效监管的宏观质量管理体制。

三、政策建议

(一) 合理有效的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利用市场机制缓解信息不对称。基本思路是在交易者之间加强信息沟通, 即设想在政府或相关监管部门的引导下, 建立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信息交流品台。在平台中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需详细地向服务对象公布自己历年的经营年报、具有检验鉴定资质的领域及其配备的从业人员资格人数等、相关认证机构给予的认证时限、检验鉴定时限、申述反馈机制等。需要寻求服务的企业可在此平台上动态发布企业寻求服务的信息, 具体可包括:需检验鉴定的产品、检验鉴定时限的要求、服务价格的期望区间等等。政府或相关监管部门需全力监管此平台信息的真实性, 尤其是重点监管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信息的真实性, 一旦发现, 严厉查处。

(二) 规范市场质量监管。

目前我国市场上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发展尚不成熟, 检验鉴定机构大小不一, 检验鉴定服务领域差异较大, 机构之间存在恶性竞争、超范围经营、倒卖证书等不良行为。因此, 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应积极引导营造一个竞争、有序、健康的第三方检验鉴定市场。政府监管部门应从舆论上正确引导, 推进检验鉴定机构诚信建设。1、组织检验鉴定机构开展以“诚信为本、准确公正”为主体的诚信承诺活动等;2、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行业协会等, 促进双方面对面交流, 在信息更加透明的情况下, 让市场自由选择“优胜劣汰”。

(三) 提升政府质量监管。

在现有第三方检验鉴定市场的监管体系中政府质量监管无疑是占据主导作用的, 在积极引导市场发挥自身监管作用的同时, 政府质量监管部门应着力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开展检验鉴定机构走访活动, 摸清市场状况。要摸清合法机构运行情况, 为完善监管机制, 规范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市场行为提供决策依据。摸排检验鉴定市场存在的无资质检验鉴定机构情况。全面掌握检验鉴定机构的运行情况;二是加强监管机构人员能力建设。组织监管系统学习相关知识, 提升监管水平;三是从严整治违法违规。开展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专项行动, 规范第三方检验鉴定行为, 整顿第三方检验市场秩序。发挥系统合力, 从严从重查处非法检验鉴定机构, 同时进一步规范合法机构的行为, 促进检验鉴定市场健康发展。

(四) 培植社会质量监管。

作为对市场质量监管及政府质量监管的有效补充, 社会质量监管的作用不容忽视, 但在我国尚未发展成熟的第三方检验鉴定市场中, 社会质量监管尚处在起步阶段。随着法检制度的改革, 中国的第三方检验市场也将越来越大, 社会质量监管也同样需要政府及监管部门的扶持, 组件行业协会、成立地区性的行业委员会等等都是可以进行的探索。社会质量监管也是基于宏观质量管理理论研究第三方检验鉴定市场监管方向最亟须解决的问题。

四、结语

随着法检制度的改革, 中国第三方检验鉴定市场这块“大蛋糕”将吸引越来越多的检验鉴定机构竞相追逐, 政府质量监管机构将从以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角色中转变出来, 从宏观质量管理的视角出发, 合理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 积极引导市场质量监管机构和社会质量监管机构的发展。相信在“三足鼎立”、“齐抓共管”的局面下, 我国第三方检验鉴定市场必将健康有序的发展, 从而带动产品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品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程虹.宏观质量管理.湖北长江出版集团,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9.

[2]姚利民.现代市场中质量信息不对称及其管理初探.浙江经济, 1997.6.

[3]张裕, 申申, 申晓萍.第三方检验鉴定机构的培育与合理利用.中国纤检, 2014.12.

监管方向 篇5

政策监管的“靴子”何时落地,这是众多P2P网贷平台老板最为关注的话题。近日有接近央行的人士表示,《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随时可能会发布。不少P2P行业内人士认为,P2P平台可能会调整业务方向。

有消息称,目前敲定的监管方向包括:不会进行牌照监管而是采取备案制,确定P2P的最低注册门槛将介于1000万-5000万元,平台不能进行项目担保、资金必须进行独立托管以及必须向监管部门披露逾期数据等。

新浪支付资金托管项目组分析认为,《指导意见》对P2P网贷平台的角色有了清晰的定位——央行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位为传统金融的补充,强调传统金融是主流,互联网金融作为补充。“也就是说,以P2P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并不是要‘革银行的命’,而是回归其普惠性,服务银行覆盖不到的中小微企业群体,即取之于民,用之于小微企业。”

新浪支付资金托管项目组同时认为,今后P2P网贷平台的业务方向可能会面临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从新浪支付资金托管项目组近期的监测数据看,不少此前做大额借款项目的平台开始向小额的消费贷款业务转移。其中,某知名P2P平台以前主要做上百万元的企业贷款,现在正逐渐开展几千元的大学生消费贷款。

监管方向 篇6

连云港出口加工区于2003年3月10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2003年7月15日通过国务院八部委联合验收并封关运作。近年来,连云港出口加工区不断加大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基础设施配套日臻完善、环境品质得到较大提升,园区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大开发、大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主要工作成就及做法

连云港出口加工区封关运作以来,一直坚持“三为主、一致力”的发展方针,即以提高吸收外资质量为主,以发展现代制造业、物流业为主,以优化出口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区内海关、检验检疫、物流、报关等办事机构健全,各项管理规定、服务措施和操作实务相继出台,初步形成了以新型材料、信息基础、医疗用品、装备制造为主的产业导向。

(一)建设了一个项目承载平台,硬件设施配套完善。

连云港出口加工区规划面积2.97平方公里,分一期、二期两部分开发,一期占地面积0.51平方公里,已于2003年7月封关运作;二期占地面积1.98平方公里,2009年12月通过验收。按照海关总署对出口加工区的监管要求,我区高标准、高规格的完成了基础设施和监管设施建设:区内实现了道路、供电、供水、排水、排污、供气、电话、电视、宽带和场地平整的“九通一平”;建设了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隔离围网、监管仓库、查验场地、永久性检查卡口等监管设施;建有现代化标准厂房26栋、面积16万平方米。

(二)引进了一批外向型企业,外资企业成为主导。

区内共引进项目28个,其中外资项目18个,投资总额2.88亿美元(合同外资1.3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878万美元。区内主要有总投资5400万美元的韩国重山风力设备有限公司、总投资1750万美元的艾业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等投产项目15个;有总投资3000万美元的万航物流、总投资1200万美元的加拿大丹枫建材等在建项目12个。

(三)培育了一个开放型经济体,进出口贸易稳步增长。

封关运作以来,出口加工区进出口贸易稳步增长,进出口总额由2004年的432万美元增至2009年的1.6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由164万美元增至1.2亿美元,进口总额由268万美元增至4017万美元。

封关运作以来,出口加工区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3亿元;完成税收总额2476万元,其中工商税收1276万元,海关税收及代征税1199万元;固定资产投资额6.5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3.6万元;批准投资企业28个,实际运营企业16个,其中加工贸易企业22个,仓储物流企业6个;批准投资额2.8亿美元,其中合同利用外资1.3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878万美元,实有外资企业18个;进出口总额6.1亿美元,其中出口4.5亿美元,进口1.6亿美元。

(四)搭建了一个保税物流基地,物流业务多元发展。

2008年底,国务院批准出口加工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连云港出口加工区成为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一。出口加工区管理局围绕“扶优引强、服务制胜、多元发展”的思路,不断加快建设保税物流平台,重点扶持潜力型物流企业,多触角扩大保税物流业务。区内建有保税物流仓库1.3万平方米,搭建了出口加工区辅助管理系统信息平台。累计引进保税物流、检测维修项目7个,其中投产保税物流项目4个,投产检测维修项目1个。出口加工区初步成为以保税加工为主,保税物流为辅,以及研发、检测、维修业务等功能齐全的综合型保税区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区内企业生产链条短、与区外企业关联度低,辐射和扩散作用不明显。

连云港出口加工区现有的加工贸易企业多为“两头在外”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企业,如艾业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倚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生产性原辅材料,产品全部出口,只是在国内采购部份辅助性生产和消耗性材料。区内企业普遍存在加工环节少,生产链条短,增值率低,与区外企业关联度差等状况,出口加工区起不到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扩散作用。

(二)产业导向需进一步明确,项目质量有待提高。

从产业导向和实际运作情况看,较为适合进入出口加工区的企业有三大类:一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激烈,接到订单后要求短时间交货的企业;二是原材料、零部件品种繁杂,在区外运用加工贸易手册极为繁琐的企业;三是出口产品的龙头企业,产品总装在加工区,配套在区外。其中,龙头企业对出口加工区功能优势的发挥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效应尤其突出,而我区目前落户的项目以中小规模为主,在行业上比较分散,有医疗用品、电池组装、机械模具,也有发电设备、新型材料等,没有形成“航母级”的龙头企业和支柱型产业集群。

(三)企业市场发生转型,二期封关面临困难。

出口加工区二期于2005年开工建设,招商引资工作也同步开展。项目在选择进入加工区二期之初,都明确表示符合以产品出口为主的加工区相关政策。但经过几年发展,合力玻璃纤维、中澳铝业、中亚塑料等投产企业,于2009年开始陆续将产品销售转向国内市场。一直以风力塔架出口为主的重山风力设备有限公司,也于今年开展了国内市场调研,并计划开拓国内市场。现加工区二期已投产的企业均倾向暂缓封关,仅在建的保税物流项目希望封关,出口加工区二期封关面临较大障碍。

三、“十二五”发展目方向探讨

(一)园区产业布局及发展定位

1、园区产业布局

“十二五”期间,连云港出口加工区将立足于建设全国一流出口加工区的目标,以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制造业、科技信息密集型的保税物流业和知识密集型的研发行业为主,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型材料、精密机械、保税物流等四大产业,着力引进投资额高、投资强度大、出口额高、附加值高的大型工业项目;加快培育大型物流企业,吸引跨国生产商、贸易商以及物流企业设立区域性物流中心,形成物流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

2、产业发展定位

连云港出口加工区将与开发区的开发建设在规划上统筹协调,功能上互补,政策上融合,配套上同步,竞争上错位,使连云港出口加工区的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与开发区的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新型装备制造等“四新”产业实现叠加放大效应,加快形成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先进出口加工和国际贸易企业集聚的苏北地区高端产业示范区和现代物流服务中心区。

(二)园区产业发展思路及重点

1、建立高效服务平台,打造精细化服务优势

按照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秩序井然、通关便捷的园区发展目标,建立含园区开发、建设管理、服务受理的高效平台,充分发挥海关、检验检疫等政府部门的优势,加强沟通、协调配合,争创具有亚欧桥头堡特色的一流出口加工区。

完善企业服务机制,建立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建立企业联系人制度,确保企业与管理局信息传递畅通无阻,严格办理时限和办理成效,做到件件有回复,事事有结果。完善部门合作机制,实现与职能机构的良性互动。进一步建立定期企业回访、定期政企联席会以及定期信息发布会等制度,使企业在生产经营、通关报关、市场把握上都能得到适时的、前瞻性的政策指导,不断帮助企业降低通关成本,为园区营造有利企业发展的软环境。完善公共服务机制,营造和谐社区氛围。搭建区内企业与银行、航空、货代、社区等联系平台,增进金融机构、代理机构、社区与区内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引进商业服务设施,积极开展政企联谊文体活动等,努力丰富企业员工社会、文化生活。

2、全面拓展保税物流功能,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随着保税物流及研发、检测、维修功能的拓展,出口加工区由单一的加工贸易实体经济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拉长、物流成本降低、附加值提高的方向转变。“十二五”期间,在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信息平台等软件设施已经完善的基础上,加快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硬件设施的开发建设,力争“十二五”期末,海关查验场站投入使用;二要大力开展保税物流业务。加快培育大型物流企业,吸引跨国生产商、贸易商以及物流企业设立区域性物流中心,形成物流产业集群化发展态势,力争将出口加工区建设成为一个服务区域物流、国内物流、国际物流的物流集散中心,满足东陇海产业带、苏北、鲁南等地区物流发展的需求。

3、突破龙头项目引进,尽快形成特色支柱产业

全力以赴引进具有较强支撑、拉动作用的龙头项目,充分发挥核心企业的带动作用,拉动配套产业,形成企业群体规模。加强对世界500强等大企业在我国投资的信息收集和跟踪调查,及时掌握和了解企业的发展动态、投资意向等,建立世界大企业投资意向项目库,建立与500强企业之间有效的信息沟通和服务机制,主动出击,吸引世界大企业前来落户。

4、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园区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监管方向 篇7

关键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课程体系,食品监管

食品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第一大产业, 为保证食品质量稳定和安全可靠, 必须提高社会整体的食品监测能力和构建基于整个食物链的食品质量控制体系[1]。我校处于中国食品名城漯河, 食品企业众多。2012年我们对漯河及周边地区食品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发现,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食品企业的工业现代化程度和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 企业急需大批食品监督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 尤其是大专学历的食品质量监管人才。因此, 该地区迫切需要优秀的食品监督管理专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自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开办以来, 根据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试行) 》, 该专业分食品监督管理和药品监督管理这两个方向进行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目前, 全国已有40多所高校相继开设了该专业, 我校于2014年开设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由于这些高校依托的行业背景不同, 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因此各校在人才培养方向、目标定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材选用上各有侧重, 培养方案千差万别。在众多高职高专院校竞相争办该专业的情况下, 如何扬长避短, 办好我校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在调研的基础上, 结合我校的优势、软硬件情况, 我们做了如下思考和尝试。

1 课程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课程设置是由培养目标决定的, 因此必须以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为依据, 同时结合自身条件进行课程设置[2]。我校在食品专业建设方面已具有一定的基础, 已开设有食品加工技术和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 培养的学生多为漯河食品企业服务。基于这样的条件和认识, 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 (食品监管方向)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 掌握食品质量安全监测、控制与管理的专业技能和基本理论, 从事食品产业链生产经营相关环节安全控制、质量监控、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直接反映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3]。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 树立能力本位、岗位目标的课程观, 根据岗位能力的要求, 科学合理地构建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既要考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性, 又要考虑专业 (职业岗位群) 的针对性[4]。

2 课程体系的建设

根据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 从培养的人才规格方面考虑, 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 和专业实践课程。

2.1 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教育的目标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和国家的公民[5]。我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 (食品监管方向) 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职业规划、创业指导、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体育、英语、计算机应用、军事理论与实践。

2.2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学习专业课和训练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 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是不能替代的[6], 它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 (食品监管方向) 基础课程设置包括: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应用化学、食品营养与健康、食品包装材料与安全、食品添加剂安全与应用。

2.3 专业核心课程

高职专业核心课程是符合专业培养目标, 区别于其他专业, 体现本专业职业岗位关键能力, 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富有该专业特色, 以该专业以及相对应的岗位群中最核心的理论和技能为内容的课程[7]。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 (食品监管方向) 核心课程设置包括: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食品质量管理技术、食品生产与经营管理、食品检测技术、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加工技术、食品感官检验技术。

2.4 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选修课是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学习的课程, 课程知识覆盖面广, 扩大了学生选择学习课程的范围和领域, 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8]。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 (食品监管方向) 开设的选修课包括专业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专业限定选修课设置包括:素质拓展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沟通艺术、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基础拓展课程:食品职业道德与伦理、食品专业英语、高等数学;专业拓展课程:优秀员工职业素质训练、现代食品营销学、行政管理学、办公自动化。任意选修课由学校统一设置, 学生可以随意选择, 包括人文社科类、信息类、营养健康类、医学类、体育类等40多门课程。

2.5 专业实践课程

高职毕业生除了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外, 还要具有较强的职业综合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因此,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 (食品监管方向) 设置的专业实践课程包括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毕业论文设计和顶岗实习等。

3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 (食品监管方向) 课程体系建设的特点

(1) 依岗开课, 加强专业能力培养。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之前, 我们充分利用漯河食品企业众多的区域优势, 首先深入食品企业调研企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 然后与企业人员和校内教学专家一起充分研讨建设课程体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 (食品监管方向) 培养的学生在食品企业主要从事的工作是食品质量监督管理、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和生产管理, 为此设置了针对岗位的课程:食品质量管理技术、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食品生产与经营管理和行政管理学等, 还开设了一门辅助管理的课程———应用文写作。

(2) 以德育人, 提高学生职业素养。食品行业是道德行业, 从事食品行业工作的人, 要遵守职业道德, 遵纪守法。为提高学生这方面的素养,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 (食品监管方向) 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食品职业道德与伦理、食品标准与法规和优秀员工职业素质训练, 这4门课分布在4个学期中, 从而把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

(3) 加强实践, 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 (食品监管方向) 设置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在第4学期开设毕业论文设计, 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 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练习。在第4学期最后两周开设专业综合实训课, 以巩固专业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及提升就业能力。在第5、6学期, 安排学生到食品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综合运用该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进一步获得感性认识, 掌握操作技能, 学习企业质量监督管理和生产管理的知识与技能。另外, 为了提高学生的企业实习积极性, 学校与企业签订实习协议, 商定实习学生与企业员工同工同酬。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 (食品监管方向) 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根据食品企业人才需求情况不断完善的过程, 因此,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必须紧跟食品企业发展动态, 深入调查研究, 从食品企业岗位所需能力的角度来建设课程体系, 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使课程体系逐渐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刘翠红.西藏农产品加工现状及对策分析[J].商品与质量, 2012 (10) :15.

[2]许喜林, 吴晖, 石英, 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J].现代食品科技, 2007, 23 (11) :99-101.

[3]马虎银, 郑晓兰.谈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1998 (3) :33-34.

[4]傅伟, 柳青松, 邓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专业建设内涵探析[J].职教论坛, 2010 (9) :40-42.

[5]李屏.我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4 (11) :15-16.

[6]高武, 张宝成.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师专业融通的探讨[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4, 31 (6) :547-548.

[7]闫晓前.浅谈高职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建设与实施[J].广州化工, 2014, 42 (14) :216-217.

[8]杨磊, 张炳祥.安徽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对比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27 (3) :140-143.

【监管方向】推荐阅读:

定位方向07-20

创新方向10-19

新型方向05-09

培育方向05-17

改变方向05-18

投资方向05-20

明晰方向05-24

岗位方向06-02

办学方向06-02

运动方向06-19

上一篇:高速公路路面排水问题下一篇:合作式英语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