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方向(精选11篇)
标准方向 篇1
要建设高质量的小学语文教学, 必须从变革阅读教学, 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入手。管窥去年“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这个能充分展现语文教学改革态势的活动来看, 我们正处于由课改初期的亢奋期到向语文本体回归的调整期。为了更明晰今后语文课改的方向, 我们不妨将研究的目光聚焦于该届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评课标准上。下面, 笔者谈谈对此标准的个人解读。
一、课程理念要先进
能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 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解读]
受应试教育等因素影响, 传统语文教学曾一度走入“工具”的“迷圈”, 忽略了教学中的人文内涵。新课改以后, 这一倾向有了很大的改观。然而, “不少在课程改革初期大力提倡人文教育的学者专家, 在课程走完一轮的时候却猛然惊醒:‘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在于语文课上过于人文性和人文素养的教育, 目前语文教育现状实际已经暴露了这几年人文教育力量过于强大, 和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的缺陷’ (摘自网刊《论语》) ”。已走进课改第8年的我们所拥有的理念必须与时俱进, 不能偏离语文课程标准, 要弄清楚《语文课程标准》给“语文课程”的定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这就已经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述清楚了,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人文性, 二者是统一的。用的是“统一”, 而不是“结合”, 语文教学的这两重属性, 犹如一张纸的两面, 是一个相互融合, 相互渗透的不可分割体。笔者认为,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互补的、动态的。在语文性质中, “工具性”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 但这并不是语文性质的全部, 因为“工具性”本身并不能明确表达语文教学的价值内涵和价值方向, 而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多元内涵又是渗透在语言文字中的。我们不能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看成相互平行的两个东西, 它们是互为因果, 此中有彼, 彼中有此的统一的整体。因此, 在说课或评课中常听到有些老师说“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先实现工具性目标, 后补充人文性内容”, 或者“先突出人文性, 后加强工具性”, 这两种说法都是有失偏颇的。
在语文教学中, 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 灵活处理好两者的统一。这里所谈因文、因人指导的做法, 意在说明在实际教学中, 在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时, 其侧重点及采用的方式应有所不同, 不能千篇一律。只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要准确
教学目标要明确、适当、集中、有层次;能整合三维目标要求, 突出年段语言训练目标;既有面向全体的最低要求, 又有发展学生个性的发展要求。
[解读]
阅读教学是干什么的?凭借文本的语言, 着重培养感受、理解、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 思想的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 丰富精神世界, 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语文是学习语言的课程, 阅读是学习语言的基本途径。语文姓“语”名“文”, 学语习文是语文教学首当其任的。小学语文是学习语文的起步阶段, 特点是“小”, 除了具有工具性的性质, 还有基础性的特征。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曾指出, 当前阅读教学的一大问题, 是阶段性目标不清, 各年段都在分析内容上用力。教学目标越位和不到位的问题同时存在。阅读教学低年级向中年级靠、中年级向高年级靠的倾向明显。低年级忽视朗读教学和词句教学;中年级忽视段的教学;高年级只注重分析内容, 忽视学习语言、领悟写法。整个小学阶段, 有忽视写字教学、词汇教学的倾向。崔峦强调, 只有不折不扣地达成年段目标, 体现阶段性, 才能环环相扣, 螺旋上升, 最终实现小学阶段的各项目标。
笔者认为, 如上第二条评课标准中的“准确”虽只有两个字, 要求却是非常高的。“明确”即不能模糊, 也不能宽泛。“适当”即不能拔高, 也不能降低, 要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该学段所应达到的要求, 还要符合该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 甚至是该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集中”这里指的就是一堂课的目标不宜过多。老子曾说“少则得, 多则惑”。在一堂课里, 要紧扣《语文课程标准》制定的总目标及各学段目标, 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而努力, 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有层次”既指教学目标的制定以及教学过程的展开时, 教者要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要利用语文课堂教学积极渗透德育、美育等方面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能整合三维目标的要求, 突出年段语言训练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并没有明确地提语言训练, 而这次的评课标准里却如此明确地提出了这个要求, 说明了语言训练的重要性, 这也是在新课程出现了一些错误的理解后的一次明示。相信这个评课标准的提出, 会使语言训练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的出现。当然, 作为老师要注意的是, 突出的是年段语言训练目标。无论阅读教学怎么教, 也不能脱离对文本意义的解读, 语言的积累, 能力的训练。
三、教学过程要朴实
教学环节合理、简化, 教学手段运用要简便、恰当、适度, 内容拓展适当、有效, 评价反馈及时、有针对性。
[解读]
评课标准是一个导向性相当强的东西。这条标准告诉我们, 朴实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它还告诉我们, 课堂不是表演, 不是展示教师个人才艺的舞台。有些课, 尤其是公开课, 容量太大, 节奏太快, 课件太多。知识如浮光掠影, 训练似蜻蜓点水。如此, 知识如何能内化?技能如何能熟练?因此, 不要硬给语文课加重任务, 拔高要求, 也不要脱离学生实际, 求全、求多;不要把教学环节设计得过于复杂。教学手段的运用, 内容的拓展都不宜过于花哨繁杂, 更不要让课件充斥课堂, 喧宾夺主。一切都只为学生学好母语而服务———学生的读本可以丰博, 但课堂则要简约、要瘦身。不要以为朴实的课堂就会失去亮丽, 追求自然就会流于平庸, 关键在于你是追求“意新”还是“形新”。我们应努力做到形神兼备, 对接现代与传统。
当然, 还要注重评价对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通过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语文训练要扎实
能恰当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精心预设, 注重生成;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参与面广;阅读、感悟、质疑、运用贯穿始终;写字、听说、阅读、练笔训练扎实。
[解读]
继第二条评课标准提出“语言训练”之后, 于此, 又再次提及“语文训练”。可见此次阅读教学大赛组织者对语言训练的关注, 更可看出“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 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 忽略语言的学习的这种失衡的做法, 已遭到了摈弃和鞭挞。
“精心预设, 注重生成”, 这阐明了我们对教材的研究和挖掘要有深度和广度。整个课堂因为教师“站得高”, 学生才能“望得远”, 因为师生“站得实”, 课堂才能“走得深”;因为“语文”根深蒂固, 所以阅读课堂才能精彩纷呈。也就是说有好的预设才会有精彩的生成。
“学生积极性高, 参与面广”是对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视。课堂上,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要让所有的孩子参与语文实践。
语言训练的范围是“阅读、感悟、质疑、运用贯穿始终;写字、听说、阅读、练笔训练扎实”。———其中的品词析句是触摸作者丰富的内心, 感悟作者跳动的思想, 揣摩、还原作者思维的过程。学生在教师具有张力的问题引导下, 围绕文本作者之思之情之感进行思考、品味、争论, 领悟作者的写法。
语文教学不仅要有“读”的训练, 更要有“写”的思维, 要力求通过言语形式理解言语内容, 再凭借对言语内容的理解, 品味、推敲言语形式的妙处, 领悟作者表情达意, 遣词造句, 布局谋篇的方法, 努力实现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的统一。
标准方向 篇2
电子信息工程最新就业方向,.应用电子方向:
(1)电子测量技术
现代化的电子测量是本专业学生必备的技术素质。《电子测量技术》课作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其主要任务和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现代电子测量实践中所遇到的电子学量的基本测量原理和方法,具备一定的测量误差分析和处理测量数据的能力。对现代新技术在电子测量中的应用有一定的了解。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方法,解决现代生产和科研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都是很重要的。也是为后续的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和专业课实践,打下一个良好的技能基础。
(2)EDA技术
本课程是电子类和电子信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EDA技术的基本内容,掌握EDA的基本过程,能够运用EDA软件和硬件描述语言VHDL设计实用的数字电路,并能用大规模可编程器件组成实际电路,同时配合实验,加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理论讲授为30学时,实践训练为30学时。本课程应在学习了电子线路、数字电路及计算机操作课程后进行本课程的学习。
(3)广播电视接收技术
《广播电视技术》是一门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实践性课程。作为理论学习部分,通过有关知识的学习,能使学生以已学的电子学理论、电磁学理论为基础,在分析、理解电视信号的产生、发送和接收过程中,将这些知识融为贯通,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各类电器的维护能力。结合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4)智能仪器及仪表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它介绍了智能仪器的基本组成、功能特点、发展趋势,重点讲解如何利用微处理器系统使电子仪器实现智能化,包括有关原理及具体软硬件设计方法。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理解智能仪器的功能特点、构成形式及发展,掌握智能仪器设计中常用的软硬件技术。掌握三类(电压、频率、示波器)最具代表性的智能仪器的原理及设计方法,从而建立起智能仪器的整机概念。熟悉基于图形编程的虚拟仪器的基本设计思想及方法。
2.信号处理方向
(1)信号检测与处理
《信号检测与处理》是本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动态测试与信号处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正确选用分析测试装置及系统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研究和解决工程中的动态测试问题打下基础。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应对动态测试中的基本概念、问题、理论、方法、环节、手段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并能初步运用于常见动态机械量的测试。
(2)随机信号分析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能掌握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其统计特性的描述、随机信号通过系统分析以及电子系统中常见的窄带、正态随机信号的分析,而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离散随机信号分析成为本课程的重点要求掌握内容。
(3)数据库技术
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熟练掌握SQL;培养学生学会使用关系数据库方法和SQL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后台数据库的能力。
(4)数字通信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它是通信原理等课程的后续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能够掌握有关数字通信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解决通信中的一些共性问题,为进一步学习、掌握和了解各种通信和电子系统的知识奠定基础。
电子产品无处不在,关于电子信息工程的知识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通过老师和网上的了解,要精通电子信息工程里面的所有知识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要精通一点,便可以在社会上混点什么,一专多长是最好的模式,以下是小弟在网上收集的其中一篇文章,工资的标准可能有点过期,仅供参考。
如果从工程师和研究生的专业方向来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方向大概有
1)数字电子线路方向。从事单片机(8位的8051系列、32位的ARM系列等等)、FPGA(CPLD)、数字逻辑电路、微机接口(串口、并口、USB、PCI)的开发,更高的要求会写驱动程序、会写底层应用程序。
单片机主要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开发,复杂的要涉及到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ucLinux,VxWorks,uC-OS,WindowsCE等等)的开发、移植。
大部分搞电子技术的人都是从事这一方向,主要用于工业控制、监控等方面。
2)通信方向。一个分支是工程设计、施工、调试(基站、机房等)。另一分支是开发,路由器、交换机、软件等,要懂7号信令,各种通信相关协议,开发平台从ARM、DSP到Linux、Unix。
3)多媒体方向。各种音频、视频编码、解码,mpeg2、mpeg4、h.264、h.263,开发平台主要是ARM、DSP、windows。
4)电源。电源属于模拟电路,包括线性电源、开关电源、变压器等。电源是任何电路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5)射频、微波电路。也就是无线电电子线路。包括天线、微波固态电路等等,属于高频模拟电路。是各种通信系统的核心部分之一。
6)信号处理。这里包括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这需要些数学知识,主要是矩阵代数、概率和随即过程、傅立叶分析。从如同乱麻的一群信号中取出我们感兴趣的成分是很吸引人的事情,有点人工智能的意思。如雷达信号的合成、图像的各种变换、CT扫描,车牌、人脸、指纹识别等等。
7)微电子方向。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制造分成前端和后端,前端侧重功能设计,FPGA(CPLD)开发也可以算作前端设计,后端侧重于物理版图的实现。
8)还有很多方向,比如音响电路、电力电子线路、汽车飞机等的控制电路和协议。。物理专业从事电子技术的人,一般都偏向应用物理较多的方向,这样更能发挥自己的专长。比如模拟电路、射频电路、电源乃至集成电路设计。
您要是有一定物理基础,又爱动手,应该考虑这些比较难的方向。它们虽然入门不易,但是都是非常专业的东东,5年以上经验的基本都月入1万以上(安捷伦在北京招的射频工程师月入4000美元),而且这些专业对外行人来说都是天书,做这些行业是越老越吃香。但是,这些专业需要您最好读一下该专业的研究生。
如果想找工作容易,就去学学单片机、ARM、FPGA,这种工作很多,几年经验的人收入在6000元以上。
如果不畏惧编程、不怕数学和算法,信号处理、DSP也是很好的选择,能够承担项目的人收入在8千~1万/月左右。
*你熟悉网络的话,可以做企事业单位的网管、网络维护、建网站等工作。舒舒服服的。*你能熟练使用C++编程,熟悉操作系统,你可以成为专职程序员,熟悉底层软件你还可以成为系统工程师。是比较
受累的活儿,但工资不低呀!
*你能熟练使用JAVA,可以处理面向对象的企业型的应用开发,公司企业WEB页面设计、INTERNET可视化软件开发及动画等,Web服务器手机上的JAVA游戏开发等等。很时髦的工作,工作时的心情很重要,哈哈!
*你若熟悉linux,完全可以在linux世界里自由竞争,你只需要一台电脑,连上internet以及一个好的头脑就足够了。你的linux战友们将会根据你的意见,你的代码和你的其他贡献来判断你的能力,不愁找不到工作,工作会来找你拉!
*你能熟练使用protel,可以找排线路板方面的工作,如设计PC机板卡等等。循规蹈矩,安安静静,与世无争,但不能干一辈子吧?
*你单片机熟,可以找单片机开发编程应用方面的工作。小企业,小产品多多,其中也自有一番乐趣。
*你对DSP有一定基础的话,你可以在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图像处理或者数据采集、神经网络等领域谋求一个职位。将来一准是公司的栋梁之材啊!
*你若熟悉ARM,可以成为便携式通信产品、手持运算、多媒体和嵌入式解决方案等领域里的一名产品研发工程师。哈,一个新的IT精英诞生了!
*你熟悉EDA,能熟练应用HDL语言,熟悉各种算法,如FIR、FFT、CPU等等,同时掌握最新FPGA/CPLD器件的应用,把研制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模块用于ASIC。恭喜你,你马上可找到月薪上万的工作了。
什么?你什么也不会?这四年白上了!?那就去问问你们老师怎么教的你,回来再问问你自己是怎么学的!找工作的同时抓紧时间补课吧!
专业是个好专业:适用面比较宽,和计算机、通信、电子都有交叉;
但是这行偏电,因此动手能力很重要;
另外,最好能是本科,现在专科找工作太难了!当然大虾除外
本专业对数学和英语要求不低,学起来比较郁闷
要拿高薪,英语是必需的;吃技术这碗饭,动手能力和数学是基本功
当然,也不要求你成为数学家,只要能看懂公式就可以了,比如微积分和概率统计公式,至少知道是在说些什么
而线性代数要求就高一些,因为任何书在讲一个算法时,最后都会把算法化为矩阵计算(这样就能编程实现了,而现代的电子工程相当一部分工作都是编程)
对于动手能力,低年级最好能焊接装配一些小电路,加强对模拟、数字、高频电路(这三门可是电子线路的核心)的感性认识;工具吗就找最便宜的吧!电烙铁、万用表是必需的,如果有钱可以买个二手示波器
电路图吗,无线电杂志上经常刊登,无线电爱好者的入门书对实际操作很有好处另一块是单片机、CPLD/FPGA、DSP
其中单片机是必会的,51系列单片机就可以,因为这个用得最多;找块51开发板(比较便宜)自己动手编编程序就可以了
ARM单片机、FPGA、DSP开发板都比较贵,不过这是趋势,有条件就玩玩吧编程方面:c/c++是要会的,实际上单片机/DSP应用系统就常用c语言来开发
数据结构和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软件专业最核心的课程(北大老师认为,学过这两门课就认为是学过计算机了)
大型单片机(比如ARM系列)经常使用嵌入式操作系统(比如uCLinux),因此除了windows编程外,有机会可以玩玩Linux编程
另外计算机专业的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现在太重要了,最好能学学大型的比如说
SQLServer、Oracle,也可以学MySQL、Access)、软件工程、计算机体系结构(如果你微机原理的底子厚也可不学)、编译原理(够难的)
windows编程:初学者还是用vb吧,真正开发用Delphi/C++Builder比较多,学vc花的代价太大,至于Java/C#现在离底层开发还比较远
底层方面还有一块是写驱动(WDM或Linux驱动),不过这些都比较专业,要对操作系统有很深的认识
电子工程的课程另一大块就是信号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基础,这些课程用到很多数学,学起来比较痛苦
而且我觉得本科很难把这些课程学明白(因为你的数学基础不够),不过在理论上能搞明白一些总比稀里糊涂强
其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最核心的课程是 单片机技术,EDA技术,DSP技术和嵌入式系统这四样,只要“精通”一样,就可以过上比较体面的生活喽
此外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课程,如电路CAD,操作系统等
要是真的 出去都要饭 的花 早 臭名远扬 拉 有点信心!
dsp最有前途,但数学要好,5年经验薪水8千~万元
vc结合底层和复杂计算开发,有难度,5年薪水6千~万元
单片机一般在工控领域,5年薪水4~6千
我说的都是沿海大城市工资
另外只会一样工资就很低,比如单片机,如果会上位机编程,等于掌握了整个系统的开发,工资就要多1~3千
基本上越难的东西,要的人越少,工资越高
越简单、普及的东西,要的人越多,工资就少
标准方向 篇3
【关键词】养殖业;标准化规模养殖;现代牧业;发展方向
1 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肉类、禽蛋产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畜牧业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36%。畜牧业发展对于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牧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矛盾和问题凸显:生产方式落后,畜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大宗畜产品市场波动加剧,低水平规模饲养带来的环境污染日趋加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已不能适应全社会对于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以及生态环境安全的要求,因此,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便成为发展现代牧业的首要任务。
2 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的优势
2.1 硬件完善
2.1.1 有保温设备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内都安装有冷风机和喷雾降温设备,酷暑季节可以有效降低圈舍内的温度。有的还安装了暖气片、加热板和红外灯,寒冷的冬季,圈舍内的温度也能维持在20℃左右。
2.1.2 有通风设备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内的通风系统也有冬、夏两套,既可以保证空气新鲜,还能维持室温稳定,这是传统一家一户分散养殖所不具备的条件。 2.1.3 有饲料加工设备
凡是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内 都有自己的饲料加工设备和自己生产的饲料,饲料的成分配比控制更严格,不会因饲料问题而影响生猪的品质。
2.1.4 有分类饲养设备
凡是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如配种期种公畜,怀孕期母畜,分娩期母畜,仔畜,育肥畜等处于不同阶段的牲畜都有不同的饲养管理设备。
2.2 技术完备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特别是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养殖场区都有一大批专家和高级技术人才,工作人员素质比普通养殖户高、操作更规范、手段更先进,在这种环境中饲养的牲畜生长速度更快、品质更稳定。
2.3 防疫到位
标准化规模场区的大门口都设置了消毒池,所有进出场区的车辆只能通过消毒池涉水而过。办公区和饲养区有围墙相隔,没有管理人员的准许,任何外人都不能进入,特殊进出饲养区的外人,必须经过严密的消毒程序之后才能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进入。散养户一般按季节进行免疫,在疫病防治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标准化养殖场区是根据畜禽的体质状况和疫病监测数据使用兽药,有的放矢、操作程序严格,不但能最大限度地防治疫病,还能有效杜绝用药过量导致的药物残留。
2.4 竞争力强
一般养殖户由于养殖规模较小,只能根据市场的畜禽收购价格调整存栏量,价格高时一哄而起、价格低时一哄而散的现象难以避免;而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有养殖、加工、超市配货等完整的产业链,养殖规模较大、抗风险能力强,市场价格的波动对其产生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2.5 环境净化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用现代化手段对畜禽粪便进行科学处理,采取生态养殖,对环境没有污染或污染很少,对生活也没有影响,可形成良性循环。
2.6 产品安全
一般散养户的畜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只有实施标准化养殖才能实现从产品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从而保障食品安全。标准化生产除了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之外,还要重视监管的常态化,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标准生产,才能保障食品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
2.7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用工量大,为了方便起见,一般就地吸纳当地劳动力,这样能加快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可一举多得。
3 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政策措施
3.1 加大宣传力度
要大力宣传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意义和前景。在方式上,要多层次、多手段并举,在电视、报纸等主流媒体宣传走在时代前列的成功典型,利用科普之冬培训的机会进一步宣传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技术操作规程,利用乡镇干部下乡驻村的机会贯彻有关会议精神。
3.2 加大领导力度
要把标准化规模养殖纳入牧业生产的工作日程,用行政手段进行推进和落实。政府要组建专项工作组合力抓、落实到人头具体抓,从上到下建立责任制,形成操作性强的推进方案,制定具体目标,并将其作为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此提高各方积极性,抓出成效。
3.3 加大扶持力度
出台促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的有关政策。一是在资金上给予扶持;二是在审批手续上给予简化;三是在场区规划上给予指导;四是在用地费用上给予减免。
3.4 加大服务力度
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服务,特别是畜牧业务部门要对标准化养殖场区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在引进优良品种上、在搞好疫病防治上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持和服务。
3.5 加大规划力度
从有利于生产、有利于生活、有利于环境、有利于长远的角度进行规划,使建设的场区远离生活区、远离居住区、远离污染区、远离工业区。为了便于集中和管理,在建设方式上主要规划标准化养殖小区和标准化养殖场,同时配套建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
渔业捕捞机械标准现状与发展方向 篇4
1 捕捞机械技术研究进展
捕捞机械是渔船上为配合捕捞生产而配备的专用机械,按渔船作业方式可分为拖网、围网、流刺网、定置网和钓具等捕捞机械[1]。我国的捕捞机械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渔业船只从木帆船向机帆渔船和钢质渔船转型的生产进步,捕捞机械的研究在个别进口仪器或设备的基础上开始起步,到了70年代尤其是整个80年代,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中高压液压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我国捕捞机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捕捞机械技术水平跃上了新台阶,但在控制技术和自动化方面的技术水平还相对落后,产品规格也相对较少。另外,生产企业对于捕捞机械的安全性能缺乏关注,导致渔民在作业过程中人身伤害的事件多有发生。
捕捞机械标准是我国水产行业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产行业标准由渔业环境、资源、渔船、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渔具与渔具材料、渔业机械、仪器;渔用饲料、检疫防疫和渔药等标准组成,主要应用于水产品的养殖、捕捞、加工、运输、贸易等环节[2]。虽然我国的渔业捕捞机械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早,但多以产品标准为主[3],覆盖面不够广,涉及流刺网、定置网和钓具等捕捞机械方面则严重不足。
2 捕捞机械标准的现状
2.1 拖网捕捞机械
拖网捕捞是我国捕捞产量最高的捕捞方式,是用渔船拖曳囊袋形网具,迫使捕捞对象进入网内的捕捞作业方式。拖网捕捞机械主要包括拖网绞机、卷网机和辅助绞机3类。目前没有专门针对捕捞机械技术而制定的国家标准,只有GB/T15103-1994绞盘机技术条件。行业标准有:SC/T 6004-2002海洋机帆渔船绞纲机;SC/T 6003-1999渔船绞纲机;SC/T8055-1994渔船手动拖网弹钩;SC/T 8056-1994渔船拖网弹钩滑车;SC/T 6016-1984渔轮绞纲机磨擦鼓轮;SC/T 8039-2001渔船尾部长滚筒。国外标准有:ISO 6115-1988造船拖网绞车;ISO 6482-1980造船甲板机械绞缆筒外形;BS MA53-1975船用甲板机械规范深海用拖缆绞车;BS MA 54-1975船用甲板机械拖网绞车规范;BS MA 33-1973船舶甲板机械规范绞缆机等相关技术标准。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作业渔船船体小、船龄较长,长期采用拖网捕捞方式,其配备的捕捞机械等设备相对落后。但是过度的拖网捕捞对于海洋渔业资源破坏极大,海洋渔业发达国家注重发展大型渔船,同时淘汰具有掠夺性捕捞的方式,优先发展选择性捕捞。为了保护资源,使我国渔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应加强拖网捕捞机械技术相关标准的制订、修订。
2.2 围网捕捞机械
围网捕捞是以长带形或一囊两翼形网具包围鱼群进行选择性捕捞的作业方式,是目前世界海洋捕捞的主要作业方式之一。我国围网捕捞机械主要为绞纲机、动力滑车、舷边滚筒、尾部起网机、理网机等。国内相关标准主要为行业标准:SC/T 6005-2002渔船围网起网机类型和基本参数;SC/T8011-1994渔船起重钢索滑车。目前围网捕捞一般网次产量为50~100 t,最高可达250 t左右,世界围网捕捞产量一般约占海洋总捕捞产量的1/4。由于作业习惯和海洋渔业资源的日益匮乏,围网捕捞机械难以得到推广,导致我国围网作业方式产量所占比例不高,也影响到国内相关标准的发展。对应行业发展方向,围网捕捞机械标准的制订将成为目前渔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2.3 流刺网捕捞机械
流刺网捕捞是刺网捕捞中重要的一种作业方式,特点是能对鱼体大小的选择性强,有利于保护资源,为渔业发达国家常用。由渔船系带刺网网列的一端,船和网列一起随风、流迎着鱼类运动方向漂移,使鱼刺入网目。目前,利用流刺网捕捞方式作业的占据大多数。我国从事流网作业的渔船功率都较小,且大多数在近海和沿岸作业,捕捞机械简单,一般只配备卧式或立式绞盘。用绞机收纲,而取鱼和理网由人工操作[4]。流刺网捕捞机械多参照拖网捕捞机械与围网捕捞机械标准,并没有针对性,有许多相关标准的工作需要完成。
2.4 定置网捕捞机械
定置网捕捞是利用桩、碇或锚把长带形的网列固定张设在鱼类通道上进行捕鱼。定置网捕捞可以获得多种鱼类,不必像一般渔船在大洋追逐鱼群,是一种节省能源的捕捞方式,可以和养殖网箱并用。定置网捕捞机械主要包括起网机、卷网机、起锚机和定置网打桩机等。目前,没有针对定置网捕捞机械技术的相关标准,需要加大这方面工作的投入力度。
2.5 钓具等捕捞机械
钓具使用机动灵活,渔获物多为成鱼且质量较好,利于保护幼鱼。一些发达的沿海国家为保护本国的渔业资源大力支持发展钓具捕捞,并进行不断地改革创新,注入科技含量,提高捕捞效率。具有代表性的钓具大体上有手钓、鱿鱼钓、竿钓、曳绳钓和延绳钓数种。目前,国产的部分钓具产品已可以替代进口产品了,例如小型金枪鱼钓具。其他多数钓具捕捞机械在可靠性等主要性能上,还不能很好地满足远洋作业需求,依赖于进口产品。国内钓具的标准已有立项,相关标准与科研、生产的衔接需要进一步实施。
3 捕捞机械标准存在的问题
水产标准由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组成,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又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2种[5]。捕捞机械标准主要是由行业推荐性标准组成。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扶植下,渔业标准体系有了很大发展,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标准数量增加的同时,标准内容也不断拓展。但在全球渔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下,标准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暴露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再加上标准复审、修订不及时,致使不少标准与国外先进标准相比,水平明显偏低。
3.1 标准数量少
我国捕捞机械标准最突出的问题是现行的标准不能覆盖目前市场上的所有捕捞机械产品,标准的缺口较大,没有根据当前的研究技术水平进行标准的研究立项。由于生产过程的工艺流程和实际生产设备落后,所制定的标准比较强调企业组织生产的依据,考虑技术参数、生产水平较多,对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变化考虑不够,质量安全技术标准及参数在产品标准中少有体现。随着市场需求的加大,现行捕捞机械产品标准已落后于产品的开发、生产所涉及的品种范围,与捕捞机械技术的科研和生产没有紧密的衔接。一些标准制订、修订严重滞后于生产和贸易发展的需求,许多科研项目完成后,没有得到有效的推广利用,产业化程度低。
3.2 生产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积极性不高
标准是企业组织生产、检验和经营的重要依据。企业必须建立以产品标准为中心的技术标准体系,这个体系应由相关法律法规、技术基础标准、加工全过程标准以及产品检验的相关技术标准所构成。从实际情况来看,生产企业对标准的执行不够重视,企业采标率低,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以及新成立的私营小企业,无标生产情况还有存在。由于标准化生产的监督管理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按照标准化要求生产成本高,导致生产者参与标准制定和使用标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3.3 投入与宣传贯彻力度不足
与现代渔业发展需求、市场需求和生产规模扩大相比,捕捞机械标准项目投入力度明显不足,没有形成体系,难以满足当前的行业需求。由于受到经费的制约,企业的标准化机制不完善,宣传与贯彻标准的力度不足,行业标准影响力不够,标准的实用性受到影响。
4 捕捞机械标准的发展方向
4.1 保障捕捞作业安全
目前,渔业捕捞机械行业安全标准工作还跟不上发展要求,应尽快立项开展渔业捕捞机械安全标准方面标准的制定工作,加大投入力度,重视产品的安全隐患问题,保障渔民安全生产。健全以捕捞机械安全性能、捕捞机械安全操作规范、捕捞机械安全管理规范等为主体的捕捞机械作业安全标准体系。在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金量的同时,提高捕捞机械的安全性能,以适应当前日新月益的发展形势。只有这样,我国捕捞机械企业才能得以更好地发展,才能真正有实力与国外先进产品一争高低。
4.2 与国际标准体系接轨
加大国际先进捕捞机械技术标准的采用力度,但是作为捕捞机械行业标准体系,没有可整体采标的途径,只能根据行业的实际需要,不宜盲目行事、追求数量。经常了解国外捕捞机械生产、技术贸易等相关标准技术法规,跟踪其发展动态,再对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研究,从而确定科学合理的制订、修订标准的原则,以改善我国目前的捕捞机械标准体系,缩小与国外先进标准的差距,力求与世界水平接轨。此外,还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订、修订,并提出有利于我国国情的建议。
4.3 加强标准制定与科研相结合
加强捕捞机械标准制定与科学研发相结合是提高我国标准质量与接轨国际标准的基础。充分利用当前渔业科技资源,加强捕捞机械技术标准研究,为标准制订、修订提供先进的科技基础。捕捞机械标准的制定应保证其科学合理和先进性,同时也要注重其经济性和实用性。捕捞机械标准应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并与当前捕捞机械技术研究进展相结合,应密切关注高新技术在捕捞机械技术中的应用,及时做好标准与相关科技的衔接工作。
4.4 重视标准的经济效益
发达国家的标准制定遵循市场化原则,基本形成了政府监督、授权机构负责、专业机构起草、全社会征求意见的标准化工作运行机制。这种机制可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有关方的利益和要求,从而提高标准制定的效率,保障标准的适用性和影响力。鼓励企业注重组织标准化工作,积极采用国际先进标准是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手段。
4.5 完善捕捞机械技术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应围绕一个特定的标准化目的而建立,体系的组成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才能使标准体系为实现技术和管理的有序化服务[6,7,8,9,10]。一个完善的捕捞机械技术标准体系应该是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配套,涉及跨学科的标准体系[11,12,13]。健全捕捞机械相关的检验检测标准技术规范,检验检测是衡量标准体系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合格评定程序的技术支撑[14,15,16]。
摘要:捕捞机械标准是渔业标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捕捞机械标准的基础是捕捞机械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加强捕捞机械标准化进程,实现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的结合,是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回顾了捕捞机械技术的研究进展,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捕捞机械标准的现状,概括了目前国内捕捞机械标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标准数量少、生产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积极性不高、投入与宣传贯彻力度不足等,提出国内捕捞机械标准今后发展方向为保障捕捞作业安全、接轨国际标准体系。
标准方向 篇5
本文介绍了我国现行的电气绝缘材料标准体系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建立现代化电气绝缘材料标准新体系的发展方向。
1 我国电气绝缘材料标准化的基本状况
1.1 电气绝缘材料标准体系的建设
在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的大力支持下, 我国电气绝缘材料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由全国绝缘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充分地调动了各相关行业的资源和力量,经过25年的努力,截止到8 月,已先后制定完成国家标准(GB/T)119项、国家军用标准(GJB)4项、机械行业标准(JB/T)69 项,合计192项。
基本上涵盖了现有的电气绝缘材料产品,包括:
1)电气绝缘用漆、电气绝缘用可聚合树脂和胶;2)电气绝缘用树脂浸渍纤维制品(包括漆布、漆绸、软管、机织带、无纬绑扎带、网络和预浸料等);3)电气绝缘用层压制品、卷绕制品、真空压力浸胶制品和引拔制品;4)电气绝缘用塑胶制品;5)电气绝缘用云母制品;6)电气绝缘用胶粘带、薄膜、柔软复合材料;7)电气绝缘用纤维制品;8)绝缘液体(变压器油、合成芳烃和硅油等)。
以上是我国电气绝缘材料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其对我国电气绝缘材料行业进步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1.2 电气绝缘材料标准体系现状的不足
由于受到行业技术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尽管我国已建立较完整的电气绝缘材料标准体系,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部分标准技术水平偏低。
由于所采用的IEC 标准仅仅是体现了最基本的要求,但其技术水平不高。
另外,有个别版本十分陈旧,如仍沿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电气用纤维素纸系列标准,至今尚未对其重新修订。
(2)现有标准体系标准不完整。
主要体现在:对于电气绝缘用漆和胶类产品,由于其对应的标准体系中只有通用型的产品标准,因此在制订我国相应的标准时影响到产品的完整覆盖性,目前我国在中、高压电机绝缘用的真空压力浸渍树脂、绝缘浸渍漆以及防晕漆,三防(防潮、防霉、防盐雾)漆等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
对于塑胶类绝缘材料,由于IEC 在该领域标准尚属空白,因此,我国目前基本上没有制订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其在电线电缆、低压电器等诸多行业的广泛应用,主要采用各自企标和供货技术条件(协议)来进行产品的生产和贸易。
(3)标准研制速度满足不了新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
随着新装备新技术的快速推广应用,我国在新设备引进和不断扩大自主研发化进程中,所采用的标准大多为国外知名公司的技术标准,如杜邦、西门子、东芝和三菱等公司的标准,主要原因是我国电气绝缘材料的产品水平较低,不能满足现代装备的技术要求,关键材料需要进口。
因此,电气绝缘材料要采取扩大采标范围的措施,加快采标转化的.速度,尽快地逐步完善现行电气绝缘材料标准体系。
2 进一步完善电气绝缘材料标准体系
配合国家电气装备制造业规划的进行,尽快制订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性基础标准。
(1)研究建立电气绝缘材料的市场准入制度,制订与之配套的市场准入技术标准。
我国现行电气绝缘材料标准仅仅是推荐性标准,在规范市场秩序方面的作用受限。
(2)制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电气绝缘材料标准。
优先制订节能型、环保型、无溶剂或水溶性的绝缘材料产品标准,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各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的升级换代。
(3)为重大装备的技术引进、自主研发和出口提供技术支撑。
(4)加速制订核电站用1E级低压热收缩套管技术标准,电气绝缘用玻璃毡制品、聚芳酰胺纤维纸及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等产品标准。
标准方向 篇6
“信息化”从不是大型企业的专利,从2007年国内企业信息化报告来看,占国内企业总数高达90%以上的中小企业中,绝大多数不同程度的采用了信息化手段。数据显示,80.4%的中小企业已经接入了互联网,52.3%的中小企业具有了不同程度的信息化应用,但却只是站在信息化的边缘。伴随着行业的思考,市场上已经有不少信息化服务商推出了面向中小企业的信息化产品,但是,却没有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借用信息化获利。什么样的信息化产品以及服务才适合中小企业?这无疑是业界最为关注的问题。
建设还是运营 中小企业信息化之惑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小企业司、信息产业部信息化推进司、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推广应用组联合委托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信息化测评中心,调研后发布的《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07)》显示,虽然近80.4%的中小企业具有互联网接入能力,52.3%的企业具有了不同程度的信息化应用,但是核心业务应用却不到10%,且在最为关键的信息化满意度指标和信息化功效两项指标上非常低。使得很多中小企业都在思考,企业还要不要建设网站?企业到底还要不要信息化?企业到底需要怎样的信息化?
当前市场上很多以建站为核心的中小企业信息化产品,能提供给企业的应用大多还停留在发布产品、服务信息和企业新闻,以及收集客户信息方面,而网上购销等涉及交流、交易的应用尚不足四分之一,还存在操作维护复杂、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从抽样调查结果来看,目前的中小企业信息化产品在以下4个主要方面满足不了中小企业的需求:
首先,中小企业需要信息化系统能帮助其市场和营销问题,其核心是帮助企业主了解市场信息以增强销售能力。但目前的中小企业信息化产品功能却主要集中在发布公司内部的产品信息、公司新闻,而不是帮助企业获取外部新信息。
其次,就现阶段来说,中小企业最需要信息化系统能帮助其更快、更准地发现更多新客户,筛选有效客户并促成销售。但当前市场上的很多信息化产品仍然固化于针对大型企业的信息化产品的思维,其核心放在了留住大客户和优质客户。虽然对中小企业来说留住老客户、大客户也很重要,但对每天都面临生存危机的中小企业来说更快、更准的发现新客户,并能利用信息化系统做好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分析和筛选获得销售机会更为重要。
从第三个方面来看,中小企业需要信息化解决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两个关键问题,而不是创新、生命力等长远发展因素,但很多从大型信息化软件改变过来的产品,关注的却正好是创新等长远发展因素而不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小企业需要一套“够用、能用、适用”的信息化系统来提高企业工作效率、提升竞争力,而不是一套技术等各方面都很完美的系统来作为摆设,核心要放在“怎么用”方面。从这点来说,中小企业信息化首先需要一套适合的信息化系统,其次更为重要的是希望信息化服务提供商能帮助其运营好这套信息化系统,从运营中获取价值和竞争力,而不是让系统成为摆设。但目前,很多服务商都只是提供了一套非常庞大和先进的信息化系统,而没有帮助企业去运营信息化系统。
由“建设”转向“建设+应用”已成为了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必然趋势。
“产品”到“平台”的转变
中小企业到底需要怎样的信息化系统?其实,企业在讨论中小企业需要怎样的一套信息化产品的时候,中小企业却在说“我们需要的不是一款产品,而是一个平台”。
在一份关于“中小企业希望信息化能帮助其解决什么问题”的问卷中,52.7%的企业希望解决市场与营销方面的问题,17%的企业强调对企业管理的改善,13.3%的企业则更关注信息化对客户管理的提升,11.2%的企业强调信息化对生产与研发的提高。整体来说,在各类信息化需求中,中小企业首先关注的是市场与营销,主要希望信息化可解决非常关键的企业生存问题。
但当前现状却是,不论是信息化服务商提供的还是中小企业在信息化方面投入的,都集中在简单建站,或者“网络营销产品”上,产品功能的单一性、不灵活性限制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因为,中小企业真正需要的不仅是一个网站、一款单一的网络营销产品,而是一个真正的、集成的“企业网络营销平台”。利用这个平台,企业既可实现较好的内部管理,又可得到强大的产品、品牌推广支持,还可以引入电子商务等概念成就企业的商务运作。而且,在不同的时期,企业用户还可以根据企业的所处环境、企业发展阶段、企业需求的不同,自主选择自己需要的功能模块和营销软件,真正做到“我的生意我自己做主”。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的话,企业希望以网站为载体,在企业网站的基础上融合企业管理、企业推广、网络营销、客户管理等功能到一个统一的平台,实现全面而自主的“我的生意我做主”,让网站真正能提升企业竞争力和销售能力。
产品、服务标准化是中小企业信息化新趋势
在Google中输入“中小企业信息化”或者“中小企业,网络营销平台”,不到0.1秒便会出现上百万个相关链接,这说明市场上已经有了很多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中小企业网络营销的产品和服务。同样在这个搜索结果中,“B2B平台成为中小企业网络营销主要渠道”的内容也会占据更好的位置。
标准方向 篇7
1 我国新标准对垃圾渗滤液的排放要求
近些年来, 伴随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 垃圾渗滤液中的重金属、氮、磷等含量也大大增加, 旧垃圾渗滤液排放标准已难以对垃圾渗滤液的排放起到很好的控制作, 因此我国制定了新垃圾渗滤液排放标准。与旧垃圾渗滤液排放标准相比, 新标准在保留原有排放要求基础上, 增加了对重金属、总氮磷含量、渗滤液色度等的控制, 其中一些物质的排放标准仍然按照旧标准实行, 如氨氮含量排放标准为旧标准中的二级排放标准, CODcr等的排放标准为旧标准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悬浮物的排放标准要比旧标准中的一级标准更为严格[1]。除此之外, 新标准还专门针对一些特殊地区制定了更为严格的垃圾渗滤液排放标准, 像环境承载力弱、土地开发密度高、容易发生严重环境问题、生态环境脆弱等地区均属于特殊地区, 应当严格实行新标准对垃圾渗滤液排放进行限制。新标准加大了对垃圾渗滤液的排放要求, 提高了排放标准的灵活性。
2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 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一直面临着较多的问题, 在新标准的实行下, 一些新的问题又逐渐暴露出来, 如预处理技术可生化作用不明显, 缺乏深度处理技术, 垃圾渗滤液高氨氮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 有毒有害物质、不易降解的有机物较多等。
3 新标准下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发展方向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多种多样, 在新标准实行下, 不同处理技术面临着不同的发展方向。
3.1 预处理技术发展方向
预处理是使垃圾渗滤液达到排放标准的基础与关键, 主要作用在于提高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性, 降低或消除渗滤液中的氨氮。当前, 垃圾渗滤液预处理技术对高氨氮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大多采用的是氨氮吹脱技术, 该技术存在一定缺陷难以推广应用, 因而未来垃圾渗滤液预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应是以氨氮化学去除技术、氨氮电化催化氧化去除技术、气膜吸收氨氮技术等高效除氨氮技术为研发重点, 以同时提高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的可生化性和除氨氮的高效性[2]。就提高垃圾渗滤液预处理后的可生化性而言, 目前研究的热点是以羟基自由基为基础的高级氧化技术, 并研发出了超声波氧化、电催氧化等多种氧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在实验研究中取得了非常理想的预处理效果, 在提高渗滤液可生化性方面有着显著作用, 但造价高昂成为限制其应用的一个主要瓶颈。
3.2 深度处理技术发展方向
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技术发展方向集中表现在两方面:其一, 在膜处理技术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浓缩液处理技术改进上;其二, 新的、高效实用的深度处理技术[3]。前者以现有处理技术为基础, 以增强深度处理效果为目标, 通过对现有技术加以适当的改进和优化, 来实现浓缩液处理技术水平的提升, 过滤技术、活性炭吸附技术、沉淀技术等都是改进后的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技术。后者注重对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创新, 以去除渗滤液处理后所产生的大量不易降解有机物为突破口, 加大新技术研发力度。光催化氧化、臭氧氧化等正是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技术研究的重点方向。
3.3 生化处理技术发展方向
生化处理技术属于一种新型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 目前已发展的较为成熟, 但在高氨氮垃圾渗滤液的处理上仍显不足。从垃圾渗滤液总氮去除实际情况来看, 多数垃圾填埋场的去除率均不高,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渗滤液中碳源不足和高氨氮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所致[4]。基于这方面考虑, 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技术发展方向应以弥补渗滤液中碳源和提高氨氮去除率为核心, 加大对厌氧处理技术、高效生化处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提高垃圾渗滤液可生化性。目前, 垃圾渗滤液使用的生化处理技术主要是厌氧氨氧化技术等。
4 结语
综上所述, 虽然新标准给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应用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 但自新垃圾渗滤液排放标准实施以来, 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升级改造力度不断加大, 现有技术处理效果不断加强, 新的处理技术不断产生, 共同推动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快速发展。因此,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应积极向着新标准方向发展。
摘要:在科学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指导下, 我国对垃圾处理力度不断加大, 并颁布了垃圾渗滤液排放新标准。这一新标准的实施预示着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升级改造时代的来临。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一下新标准对垃圾渗滤液排放要求, 然后分析了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现状, 最后探讨了新标准下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词:新标准,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代晋国, 宋乾武, 张玥, 秦琦.新标准下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2011, 03:270-274.
[2]杜昱, 李洪君, 李大利, 叶雅丽, 孙月驰, 肖宁.垃圾渗滤液处理亟需解决的问题及发展方向[J].中国给水排水, 2015, 22:33-36.
[3]汪广丰.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工艺评价与发展方向[J].城乡建设, 2014, 12:76-77.
标准方向 篇8
一、鞋类产品概述
鞋类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鞋类产品一般按制鞋材料可分为纺织面鞋、塑胶鞋和皮面鞋三大类。皮面鞋是指橡胶、塑料、皮革或再生皮革制外底, 皮革制鞋面的鞋靴, 主要包括皮鞋等;塑胶鞋主要包括防水塑胶鞋和其他塑胶鞋两种, 防水塑胶鞋是指用橡胶或塑料制外底及鞋面的防水鞋靴, 其特点为鞋面不是用缝、钉、旋、塞或类似方法固定在鞋底的, 其他塑胶鞋是指橡胶或塑料制外底及鞋面的其他鞋靴, 主要包括雨靴等;纺织面鞋是指橡胶、塑料、皮革或再生皮革制外底, 用纺织材料制鞋面的鞋靴, 主要包括运动鞋靴、拖鞋及室内鞋等。另外, 从款式及用途可分为正装鞋、休闲鞋、工作鞋、运动鞋以及拖鞋等, 按照穿着对象的不同还可分为男鞋、女鞋和童鞋。
二、我国制鞋行业概况
我国的鞋业生产地理分布集中趋势明显, 制鞋业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区。目前, 我国制鞋业已呈现产业集群式发展态势, 主要分为四大产业集群, 被誉为“三州一都”四大制鞋基地。一是以广州等地为代表的广东鞋业基地, 主要生产中高档鞋。二是以温州、台州等地为代表的浙江鞋业基地, 主要是生产中低档鞋。近几年来, 区域渠道之争仍是温州鞋企树牌的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温州发展得好的, 树牌最成功的, 在行业发展速度最快的, 如奥康、红蜻蜓、意尔康、康奈、蜘蛛王等品牌都在抢渠道, 放水养鱼, 不断地用人、财、物以及优惠的销售政策等去支持加盟商, 并通过自营店大行扩张之势。三是以成都、重庆为代表的西部鞋业基地, 主要生产女鞋。四是以福建泉州、晋江等地为代表的鞋业生产基地, 主要生产运动鞋。市场定位内外销兼顾, 石狮主要生产皮鞋、休闲鞋, 内销为主;莆田主要生产运动鞋、旅游鞋, 外销为主;福州以生产运动鞋为主;一些周边区县以生产沙滩鞋、塑料鞋为主。
三、我国鞋类标准有害物质限量情况
目前国内鞋类产品的主要质量指标由物理机械性能向物理机械性能及化学有害物质检测方面转变, 正逐步在标准上与国际领域接轨。以前的鞋类产品重点关注的是产品物理机械性能, 如:皮鞋、皮凉鞋、旅游鞋标准中对成鞋的耐折、耐磨、剥离强度等项目;胶鞋标准中的外底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磨耗量、粘附强度等项目。然而,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需求的提高, 人们不仅仅关注鞋的穿着性能, 更重视其安全性。
从表格鞋类标准对有害物质限量要求来看, 主要有两个特点:1、有害物质限量项目不断增多。QB/T 2955-2008《休闲鞋》和GB/T 22756-2008《皮凉鞋》仅仅对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和游离甲醛进行了限量, 而于2011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GB 25038-2010《胶鞋健康安全技术规范》和GB25036-2010《布面童胶鞋》新增了p H、含氯苯酚、N-亚硝基胺、重金属限量要求。2、标准由推荐性转化为强制性。可见, 我国标准化有关部门对危害到人身健康安全的有毒有害物质的高度重视。
四、国外贸易技术壁垒
在贸易全球化的今天, 我国制鞋工业形势严峻, 时常面临国外技术壁垒的挑战, 近年来欧盟、美国对我国产的鞋召回事件时常发生, 对我国出口的鞋类产品影响很大。国外贸易技术性措施主要表现在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和非强制性的技术标准。各国都通过立法和行政机关制定法律、法令、条例、规则、章程等形式, 直接引用标准使技术措施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成为贸易保护的工具。强制性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安全项目和环保项目, 而非强制性的技术标准被法律法规引用后则也赋予强制性。欧盟有关鞋类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限制主要来源于欧盟76/769/EEC《关于限制危险物质使用和经营的指令》及其一系列修订指令。目前该系列指令限制的鞋类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主要有:六价铬、甲醛、多氯联苯、镉及其化合物、铅的碳化物及其硫化物、有机锡、镍及其化合物、五氯苯酚及其酯类、阻燃剂、禁用偶氮染料、蓝色染料、短链氯化烃、增塑剂、壬基酚、乙氧基化壬基酚等表面活性剂。欧盟2009/251/EC指令又对富马酸二甲酯 (DMF) 进行了限制, 该指令明确规定:含有DMF的产品不能进入欧盟市场。另外, 由于鞋面材料经常使用纺织面料, 而欧盟对纺织品目前采取了诸多的技术壁垒 (如生态纺织品标准, REACH体系等) , 这些要求往往又被应用到含有纺织类材料的鞋产品上, 从而使鞋类产品面临更多、更广泛的潜在限制。
五、国内外标准体系差异
我国目前已基本建成了一套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组成的标准体系或标准框架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标准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1、方法标准:
目前国内鞋类方法标准中, 侧重于成鞋的检验如GB/T 3903.1《鞋类通用检验方法耐折试验方法》、GB/T 3903.2《鞋类通用检验方法耐磨试验方法》、GB/T 3903《鞋类通用检验方法剥离强度试验方法》、GB/T 3903.4《鞋类通用检验方法硬度试验方法》、GB/T 3903.5《鞋类通用检验方法外观检验方法》等方法标准, 这些常用检测方法标准在国内普遍采用。而在相关的国际标准中, 侧重于部件如帮面、衬里、内垫、内衬、外底的试验方法, 在其技术报告中也均为对部件的性能要求。目前ISO鞋类标准与欧盟鞋类标准同步进行, 为了与国际接轨, 减少贸易壁垒, 制鞋标委会已逐步对ISO标准进行转化, 从而完善鞋类标准化体系。我国自主研制的检测方法, 具有中国特色, 方便实用有效, 而且得到英国SATRA、德国PFI和韩国皮革研究所等国外同行的认可。
2、产品标准:
欧盟与鞋类有关的标准绝大部分是方法检测标准, 除安全防护鞋产品标准外没有鞋类产品标准。而在国内, 鞋类产品标准是现行不可或缺的标准类型, 无论是在指导企业生产还是规范市场, 以及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适应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状态, 应该完善有关鞋类产品标准体系, 以满足需求。在制定鞋类标准化体系时方法标准着重研究和采用国际标准, 产品标准则需要根据国际和国内现状, 制定适宜的产品标准。
六、鞋类检测趋势
随着我国鞋类产品对外贸易的快速增涨, 在鞋类产品舒适性即物理性能检测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今后鞋类测试的发展主要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
1、健康安全性能
鞋类健康安全性能是当今鞋类发展的生命线, 且随着欧盟REACH法规的实施和更新, 中国鞋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产品中涉及具有风险性的化学品量大、面广、种类繁多, 加上出口欧盟的鞋企对国外标准、法规等重视不够, 使得中国出口鞋业时常出现通报或召回事件。因此, 对于鞋类有害物质的关注始终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2、开展鞋类功能性检测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需求的提高, 海内外市场对鞋类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人们也越来越关注鞋类产品的功能性和舒适性。在鞋类产品安全健康的基础上, 鞋类产品的功能性和舒适性是未来我国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 开展鞋类产品功能性检测是顺应产品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章献忠.我国鞋类出口面临的绿色壁垒及应对策略[J].西部皮革, 2009, 6:38-41.
[2]石诗琦, 董伟, 罗杨, 何有节, 等.皮革及其鞋类有毒有害物质检测现状及标准[J].皮革与化工, 29 (2) :16-19:2012.
[3]《中国鞋业大全 (上) ——材料·标准·信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8.
[4]GB25038-2010胶鞋健康安全技术规范[S].
标准方向 篇9
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数据包络分析)是一种基于被评价对象间相对比较的非参数技术效率分析方法。这一分析方法由美国的Charnes、Cooper和Rhodes于1978年首次提出[1]。由于DEA适用范围广,特别是在分析多投入、多产出的情况时具有特殊的优势,因而其应用范围迅速拓展,目前已涵盖工业、农业、商业、行政、教育、卫生、体育等各个领域,DEA已从最初的一种分析方法发展成为一门融汇了数学、运筹学、管理学、计量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工具[2,3]。
DEA效率分析结果与投入和产出指标所采用的单位无关,即单位不变性,是其优点之一。单位不变性是指效率测量的无量纲(dimensionless )特征,它是DEA效率测量方法需要满足的条件之一[4,5]。CCR、BCC等径向DEA模型[6,7,8]和SBM(slack based measure)等非径向DEA模型的效率测量均符合单位不变性的要求[5,9,10,11]。方向距离函数模型是对径向模型的推广[12,13,14]。在方向距离函数模型中,可以由研究者自定义被评价DMU往前沿上投影的方向,在欧氏空间中,该方向由方向向量所决定。通过定义不同的方向向量,可以使被评价DMU投影到前沿上的任意一点,当定义的方向向量指向坐标系的原点时,方向距离函数模型等价于径向模型。方向距离函数模型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可以由研究者通过定义方向向量来指定投入和产出指标改进的方向;二是能够方便地处理存在非期望产出(undesirable outputs,例如生产过程中废气的排放)的情况。但方向距离函数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到目前为止,其效率测量尚未解决单位不变性(units invariance)问题。单位不变性问题是制约方向距离函数及新的DEA效率测量方法发展的一个障碍。本文提出的DEA数据标准化方法是解决DEA效率测量的单位不变性问题的通用方法, 不仅适用于方向距离函数的效率测量,也适用于任何新的DEA效率测量方法,这为方向距离函数模型的应用和DEA效率测量方法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 DEA数据标准化方法及其性质
径向DEA模型对效率的测量之所以不受投入和产出单位的影响,是因为效率的测量采用的是被评价DMU与其目标值相比,各项投入或产出需等比例改进的程度。在非径向模型中,效率测量放松了“等比例”改进的限制,但效率测量采用的仍然是比值,是各项投入或产出需改进的比例的平均值,所以非径向模型的效率测量结果也不受投入和产出单位的影响。
DEA的效率测量一般采用算术平均方式,虽然对其他的计算方法,例如二次平均和广义平均,也有探讨,但是受到DEA线性规划方法和单位不变性问题的限制,效率值的算法难以实现[15,16]。如果在建立DEA模型之前,对数据做适当的无量纲化变换,则采用变换后的数据所建立的DEA模型的效率测量结果一定是与投入和产出数据的单位无关的,这可以为拓宽DEA模型效率测量方法的发展消除障碍。这种无量纲化数据变换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数据变化后,现有的径向和非径向DEA模型的效率测量结果应保持不变;
②对于具有单位不变性的DEA模型,采用变换后的数据建立的DEA模型的结果应能够进行反变换,经过反变换后的分析结果与采用原始数据建立的DEA模型的分析结果完全相同;
③变换后的数据所代表的意义应易于理解。
从上述思路出发,本文建立以下DEA数据标准化方法:
假设有n个DMU,每个DMU都有m种投入和q种产出,被评价DMU的投入和产出向量分别为x0和y0,任意DMUj的投入和产出向量分别为xj和yj,标准化之后为
j=1,2,…,n
上述DEA数据标准化实质是投入和产出数据分别采用被评价DMU的投入和产出数值作为测量单位,可以看作是投入产出数据单位的改变。因此,凡是具有单位不变性的DEA效率测量方法(包括径向和非径向模型),在采用标准化数据后,其效率分析结果保持不变。
与一般的数据标准化方法“一对一”的变换方式不同,DEA数据标准化采用的是“一对多”的变换方式,每个DMU均有各自的标准化数据集,如果有n个DMU,就相应的会有n个标准化数据集。
DEA数据标准化具有以下性质:
①DEA数据标准化是无量纲化变换,即对于同一数据集,无论投入和产出指标采用什么单位,其标准化数据是相同的。
②被评价DMU的投入向量和产出向量标准化后变为所有元素均等于1的向量。
③针对同一数据集建立的径向DEA模型和非径向DEA模型,采用原始数据和采用标准化数据的效率值相同,其松弛变量存在固定的数量关系:
s:采用原始数据的松驰变量;
④DEA数据标准化在被评价DMU的投入产出改进值、目标值(投影值)和效率值之间建立了明确的关系。
采用原始数据的投入导向CCR模型表示为:
采用原始数据的产出导向CCR模型表示为:
在径向DEA模型(例如CCR模型)中,投入指标的径向改进值和松弛改进值表示为负值,产出指标的径向改进值和松弛改进值表示为正值。投入和产出指标的原始值、径向改进值、松弛改进值和目标值之间的关系为:目标值=原始值+径向改进值+松弛改进值,即
Xλ=x0+(θ-1)x0+(-s-)
Yλ=y
采用标准化数据后,投入导向CCR模型表示为:
采用标准化数据后,产出导向CCR模型表示为:
在采用标准化数据的径向DEA模型中,由性质(2)知,被评价DMU的各项投入和产出指标值均为1,从而有
在投入导向模型中,各项投入指标的径向改进值相同,等于1-θ; 在产出导向模型中,各项产出指标的径向改进值相同,径向改进值等于φ-1。
采用原始数据的混合导向(non-oriented)规模收益不变(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CRS)非径向(slack based measure,SBM)模型表示为:
采用标准化数据后,混合导向CRS-SBM模型表示为:
在采用标准化数据后,非径向模型的无效率程度表示为松弛改进的平均值。
表1用示例数据说明了DEA数据标准化的方法及其分析结果。共有7个DMU,两项投入(x1和x2)和一项产出(y)。以投入导向CRS模型,被评价DMU为G为例,数据标准化方法为所有DMU的投入、产出数据除以G的投入、产出值,即x1j标准化为x1j/x1G, x2j标准化为x2j/x2G,yj标准化为yj/yG. G的投入和产出向量在标准化之后各元素均为1。采用原始数据和标准化数据的效率值相等,在径向模型中,径向改进值(-0.31)表示无效率的程度,在非径向模型中,松弛改进值(-0.20和-0.50)的均值(-0.35)表示无效率的程度。
3 方向距离函数模型的效率测量方法
方向距离函数模型是对径向DEA模型的推广,其线性规划方程定义如下(v和u分别表示投入和产出方向向量):
在方向距离函数模型中,不同方向向量决定着无效率DMU的投入和产出指标不同的改进方向,进而获得不同的目标值(在前沿上得到不同的投影点),从而得出不同的效率值。方向向量的方向同时也反映了在效率测量中各项投入产出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图1以采用标准化数据的投入导向CRS方向距离函数为例演示了不同方向向量对效率测量的影响。横坐标代表单位产出所消耗的x1的数量,纵坐标代表单位产出所消耗的x2的数量,当方向向量与横坐标平行时,例如v=(1,0),改进指标仅涉及x1,同时效率值完全取决于x1的无效率程度;当方向向量与纵坐标平行时,例如v=(0,1),改进指标仅涉及x2,同时效率值完全取决于x2的无效率程度;当方向向量由(1,0)向(0,1)过渡时,例如由v1改为v2, x1的作用逐渐减小, x2的作用逐渐增加。
在对方向距离函数的实际应用中,通常取被评价DMU的投入和产出向量作为方向向量,这种情况下,方向距离函数模型与径向DEA模型等价,反映无效率程度的β值满足单位不变性的要求。当方向向量取其它数值时,β值不满足单位不变性要求,目前国内外文献中还没有提出满足单位不变性要求的效率测量方法,这限制了方向距离函数的应用。
DEA数据标准化为建立满足单位不变性要求的方向距离函数效率测量方法提供了条件。在此基础上,将采用DEA标准化数据的方向距离函数模型效率值的测量方法定义如下:
式中, βv和βu表示投入和产出向量的无效率程度,在计算投入和产出的无效率值时,采用了其算术平均值。方向距离函数模型是径向模型的推广,在式中当投入方向向量v取被评价DMU的投入数值,即v=(1,1,…,1),产出方向向量u取0向量时,方向距离函数模型等价于采用标准化数据的投入导向径向DEA模型,效率值θ=1-β; 当投入方向向量v取0向量,产出方向向量u取被评价DMU的产出数值,即u=(1,1,…,1),方向距离函数模型等价于采用标准化数据的产出导向径向DEA模型,效率值θ=1/(1+β)。采用方向距离函数(8)计算的效率值与采用径向模型(1)~(4)计算的效率值完全一致。
定理1 针对同一数据集建立的方向距离函数模型,如果改变方向向量的长度而保持向量的方向不变,则效率值保持不变。
证明 设投入和产出的方向向量由v和u分别变为变为bv和bu(b为正实数),在欧氏空间中,向量的方向没有改变,长度变为原来的
用α=βb做替换:
式(10)与式(9)等价,故得出的效率值保持不变。
定理2 针对同一数据集,式(8)与式(11)等价。
证明 在标准化数据中,被评价DMU的投入和产出向量元素值均为1,由式的约束条件可得出
在β的取值范围内,式(11)的分子是单调递减函数,分母是单调递增函数,故在β的取值范围内,θ是单调递减函数,式(11)与式(8)等价。
式(11)为非线性规划,所以在实际应用中应采用式(8)计算方向距离函数的效率值。在式(11)的基础上,还可以对投入和产出指标在效率测量中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进一步加权处理:
w:投入的权重向量;h:产出的权重向量。
上述效率测量方法可以推广到存在非期望产出的情况,具有非期望产出的方向距离函数模型定义如下:
q′:非期望产出向量维度,即负面产出指标的个数;h′:非期望产出的权重向量;u′:非期望产出的方向向量;ω:期望产出指标的总体权重;ω′:非期望产出指标的总体权重。
4 算例
利用表1中的示例数据,以投入导向CRS方向距离函数模型为例,给出采用不同方向向量时各DMU的效率值。分析工具为MaxDEA 5.0软件,效率计算采用式(8)。
5 结束语
单位不变性是DEA研究领域所公认的DEA效率测量方法需要满足的条件之一。由于DEA标准化数据是无量纲化的,具有单位不变性,即无论投入和产出指标采用什么样的单位,其DEA标准化数据保持不变,所以采用DEA标准化数据后任何形式的效率测量都能符合单位不变性的要求。DEA数据标准化方法是效率测量保持单位不变性的通用方法,它为新的DEA效率测量方法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以此为基础建立的方向距离函数效率测量方法,在保持了与径向和非径向模型效率测量结果一致的前提下,解决了方向距离函数效率测量的单位不变性难题。
标准方向 篇10
1 做好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准入工作的重要意义
高职学生一旦进入顶岗实习阶段, 就将直接面临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与体验的综合性等诸多在学生时代不曾熟悉的变化。而在实习前, 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对实习工作和生活过于理想化与浪漫化的想法, 从而对远离家人、初入社会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问题与不适应缺乏足够心理准备, 以至于在实习工作中稍遇不适应, 就会显得灰心丧气、闹情绪, 有的甚至退出实习工作[2];而也有部分同学则由于惧怕进入社会, 或者对自己能力认识的不自信, 在心理或者行为上也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抵触, 从而影响其顶岗实习的效果。
顶岗实习准入, 即各专业基于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 在学生已经学习完成在校期间基本理论知识并掌握一定实践能力之后, 且在正式进入顶岗实习阶段之前, 通过一系列综合培训与考核, 让达到合格标准的同学优先进入顶岗实习阶段, 而继续针对不合格同学予以强化训练与教育, 直至其达到顶岗实习的基本要求才予放行。积极做好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准入工作, 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之前学过的理论知识达到温故知新, 并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为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提供了提前检验机会;另一方面, 通过对学生开展迎接挑战、处理人际关系、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可为学生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和提高全程毕业实习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2 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准入工作的开展现状
从目前国内的现实情况来看, 由于作为医生这个职业的相对特殊性, 在医学类院校开展实习前类似于岗前准入的做法较多[3,4,5,6];而在其他院校和专业, 往往或是仅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 或是仅注重某一项实践操作技能强化, 具体执行体系也相对不够健全和成熟, 还处于一个摸索发展阶段[7,8,9]。
王增强、陈开君认为, 要做好机械制造专业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工作, 必须很好地完成顶岗实习前“机加工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固定工种专项技能强化训练”和“机加工专业生产实习”等内容, 练就扎实基本功, 提高操作技能水平, 增强实战技能, 从而为顶岗实习奠定良好基础[10]。刘勇、王永波等认为, 做好实习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可以使学生对实习有较充分的思想准备, 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拥有一个正确的心态, 从而保证顶岗实习工作顺利完成[7]。王一刚、雷正桥采用抽样法对即将毕业参加顶岗实习的机电专业学生进行了一项情绪调查, 发现抑郁、焦虑等典型负面性情绪在学生中普遍存在,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负面性情绪与即将毕业顶岗实习有关。因此, 他们据此提出班主任、实习教师和专业教师应齐心协力引导广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加强心理辅助工作, 切实减少减轻负面性情绪给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8]。而徐新玉则通过长期的顶岗实习探索与总结, 认为针对实习教学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关键点, 建立一套由学校、企业、学生共同配合, 涉及实习前、中、后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式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非常重要[11]。
3 高职园林专业施工方向学生顶岗实习准入的考核方式与标准研究
高职学生的培养, 一是要满足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要求等自身定位需求, 二是要与用人单位等市场需求相结合。近几年来,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教师开展了大量的社会调研, 通过走访许多园林相关的设计公司、施工企业及建设单位等, 较好地掌握了园林行业发展动态, 确定了专业建设方向, 并根据市场与社会对本专业的需求情况, 将专业学生的培养总体上分为园林设计和园林施工两大方向。而园林专业施工方向学生的培养, 注重以就业为导向, 以培养学生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及管理能力为主线, 以园林实用施工技能为核心, 突出“鲁班文化”的人文素质教育, 培养具有扎根一线、吃苦耐劳和敬业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根据需要, 园林专业在学生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前, 特别预设了一个“顶岗实习准入制”环节, 也即在第四学期大二课程结束之后, 专门留出两周左右时间开展集中的强化培训与考核。自实施以来, 已取得了良好成效。
3.1 顶岗实习准入的强化内容
在集中培训阶段, 根据每一个年级和班级学生的具体学习掌握情况, 授课老师会针对性地讲解并强化一些工作内容。而针对施工方向的学生而言, 第一步是告知学生开展毕业顶岗实习的重要性, 以及一些职业道德、为人处世的基本要求,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需要做好与必须遵守的学校和企业的管理制度等。
第二步是全面讲解园林施工环境、工作特点、有关要求、发展前景以及施工单位的相关情况等, 让学生预先了解并熟悉有关细节, 并可根据自身情况作一适应性调整, 做到有的放矢, 在之后搜寻工作单位和工作岗位时更有针对性, 也更有利于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
第三步则是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的“温故知新”与重点提炼, 这对于学生更好地系统总结已学知识和熟悉操作技能非常重要, 有利于他们找出自己的薄弱点, 从而加强针对性的训练和提高。一方面, 老师重新提炼《园林施工技术》、《园林工程项目管理》以及《园林工程招投标和预决算》等已学主干课程的关键知识点, 并以某一园林工程实际项目为例, 从招投标到现场施工等流程予以详细阐述;而另一方面, 则是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践基地和平台的作用, 让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 可以进行相关实践操作, 从而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
3.2 顶岗实习准入的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
在对园林专业施工方向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与提高后, 还需要对其进行“顶岗实习准入制”环节的考核。考核以中小型实际园林工程项目为依托, 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自主编制完成“××园林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并侧重于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在开展作业的过程中, 指导老师随时予以跟踪和解答, 并根据学生平时的作业表现、接受与理解程度、对专业与今后岗位的认知程度以及最终作业的质量情况来综合评判该生是否已经基本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 是否已满足准予顶岗实习的最低要求等进行打分, 综合评分60分以上者可直接进入顶岗实习阶段, 60分以下者则需要重复进行上述强化与考核过程, 直到满足最低要求为止。
因为设置了最低合格要求,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以往平时不注意学习或者学习掌握程度不够理想的学生在顶岗实习准入环节高度重视和强化学习与提高, 否则必须花费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到重复学习中, 对此部分学生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从而使绝大部分学生在进入顶岗实习阶段都可以较好的适应企业环境, 并在较短时间内承担起相应工作任务。
4 小结
做好顶岗实习准入环节, 努力提高工作质量, 从岗位任务、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心理认知等角度出发, 构建一套科学完善、操作性强的顶岗实习准入环节的强化培训与考核评价体系, 对提高高职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学生在高职顶岗实习阶段的质量均有着重要意义。
摘要:做好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准入工作, 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学生在高职顶岗实习阶段的实习质量均有着重要意义。在全面阐述目前国内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准入工作的开展现状基础上, 我们以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园林专业施工方向学生开展“顶岗实习准入制”环节为例, 介绍了其顶岗实习准入的强化内容、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等内容, 希望可以为构建一套更加科学完善、操作性强的顶岗实习准入环节的强化培训与考核评价体系提供有益借鉴。
标准方向 篇11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刘哲秘书长到会讲话,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贾亚利总工程师, 江西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章雪儿总工程师, 南京市市政管理处郭苏杰处长, 中国建筑业协会安全分会张颖秘书长, 中国模板协会原秘书长糜加平同志,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顾泰昌主任,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所吴广彬,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张云富总工程师, 北京市市政建设总公司焦永达总工程师, 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冯永强总经理, 中国新兴建设 (集团) 总公司王晓玲副总经理, 中国新兴保信建设总公司严芳同志, 内蒙兴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马政同志, 广东一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李智旭技术副总监, 北京星河模板脚手架有限公司姜传库总经理, 北京奥宇模板有限公司刘国恩董事长等3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模板脚手架委员会主任缪长江主持。他指出, 目前我国建筑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产品生产市场混乱、租赁行业管理失控、搭建施工管理缺失、价格竞争惨烈、行业龙头企业凤毛麟角、工程项目管理班子职能定位错误和理论研究、标准规范和政策法规制订滞后等。工程模板及支撑体系发展与改革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的一场深刻革命, 必须要用大视野、大思维、大思路来推动改革与发展。他强调, 一是要加强国内外的调研, 进行国内外比较, 取长补短, 实现资源配置的国际化;二是要对工程模板及支撑体系的改革实行顶层设计, 切实服务于施工需要;三是要用系统化观念研究改革的思路, 要着眼于研发、生产、租赁、设计、施工、监理、跟踪检查和评价等整个链条与各环节、各层次应承担的改革责任和来考量, 并侧重于施工领域;四是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近期与远期相结合, 用宏观指导微观。一方面要强化标准规范和政策法规的研究制订工作, 为政府指导工作提供服务;另一方面要认真开展好七个方面的课题研究, 即中国工程模板及支撑体系现状与发展、中国工程模板比较研究、支撑体系的比较研究、建筑工程模板及支撑体系事故的分析、国际工程模板及支撑体系的研究、国家模板工程标准、脚手架支撑体系的国家标准等, 研究在国内逐步取消扣件式脚手架的发展思路。
关于下一步的工作, 缪长江主任指出:一、要将模架技术含量实施前移, 生产阶段即实现完善, 到施工现场只需进行简单装拆, 努力探索软件设计标准化、产品生产工厂化、模架结构模数化、现场施工装配化;二、要做好将生产、租赁企业延伸至施工阶段的监管, 要加快模板 (脚手架) 生产、租赁和施工一体化企业准入标准研究和制定切实可行监管办法;三、筹建国际工程模板脚手架协会;四、整合并完善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 并成立相应的工作组, 统筹开展工作。
会议还对《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 (征求意见稿) 》进行了讨论。会议认为该标准规定了我国建筑施工脚手架设计、施工、使用和管理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 使我国建筑施工通用金属脚手架的应用具有了统一性和协调性可参照标准, 有助于规范我国脚手架市场, 推广技术先进, 确保安全性强的脚手架在施工中广泛应用。但是, 该标准草案过于笼统, 包罗万象, 可操作性较差。会议建议, 标准应更加突出安全技术要求, 大幅度精简内容, 只保留通用性、综合性和共性内容, 其他内容留给其他专业脚手架支撑体系标准, 同时也为未来新兴支撑体系标准的出现留有发展空间和余地。该标准与专业标准形成母子关系, 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