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议

2024-07-01

方向议(精选11篇)

方向议 篇1

电梯作为一种代步的工具, 成为人类文明的标志, 其技术的发展正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文明。

电梯在高层建筑中不可缺少的垂直运输设备。每幢大型高楼都是一座独立的城市, 如上海浦东88层的金贸大厦, 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 60台电梯、18台自动扶梯在这座集金融、商业、办公和旅游为一体小型城市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研究与发展电梯技术以及开发新产品的标准。就我国电梯技术发展的几个主要趋势提出一些看法, 以供参考。

1 电梯的智能化

当今社会所需要促使计算机、通讯技术发展, 产生了能使世界的信息大量汇聚一起并且快速传递的智能系统。垂直交通工具电梯, 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想要使智能化的电梯成为安全舒适、高效优质的服务工具, 与消防、保安、楼宇设备控制等系统交互联系, 就要与大厦的所有自动化信息系统联网。目前的电梯控制系统中大量运用的串行通讯, 具有布线简单, 信息传输量大等优点。微机接口板上输入和输出电路的去掉, 减少了井道、机房中的布线数量, 大大提高其可靠性、安全性。实维护和维修电梯变得更加简便、省时, 很大降低了出错率。

从电梯运行的控制智能化角度讲, 要求电梯有优质的服务质量。控制程序中应采用先进的调度规则, 使群控管理有最佳的派梯模式。现在的群控电梯算法很多是单一地以“乘客等候时间最短”为目标, 部分电梯则是采用将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像模糊理论、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等吸收到群控系统中去的方法。在这些因素中既有影响乘客心理的因素, 也有对即将要发生的情况作的评价决策, 是专家系统和电梯当前运行状态组合在一起的多元目标控制。以此设计的电梯控制系统, 将会使电梯的服务质量越来越好, 但是现阶段的智能化也仅仅是建立在控制程序预先设定好的基础上, 仍是一种周期性的系统自动控制, 虽然在服务上更加的完善, 但很多情况下, 电梯仍会空载运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真正的智能化, 是应能根据轿厢内的情况和各层的候梯信息, 自动制定每次最优的运动速度和停车政策, 要求电梯有自动安全检测功能, 让电梯自己能够检测到电梯的故障所在, 并及时报警予以排除。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有待进一步发展。

电梯困人故障一直是电梯日常使用中的常见问题, 很多电梯厂商对电梯增加了远程监控系统, 在电梯轿厢内装设摄像和通讯系统, 被困轿厢中的乘客可以同大楼的监视人员建立联系。由于这种设施只限于电梯所在大楼, 且由保安或其他兼职人员负责, 一旦电梯困人, 还得通知专业人员来解困, 虽然现在的电梯安装方一般会培训使用方救援方法, 但使用方毕竟并非专业人员, 没有相应资质, 极容易操作不当引发二次伤害事故;而现在集通讯、故障诊断、微机处理为一体新兴的远程监控服务系统在远程监视系统上更进一步, 它可以将电梯的实时运行信息和故障信息通过市话线或是光纤传递到远程服务中心 (即电梯远程监控维修中心) , 使维修人员迅速了解电梯运行状况, 知道电梯问题所在, 甚至可以进行远程协助控制排除故障。远程服务对用户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 电梯的远程监控 (集故障信息音频视频为一体) 使用户享受到一整套的服务, 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被承包的电梯始终在远程维修监控中心监控下, 随时可以知道电梯的运行状态和发生故障的属性, 维修人员去维修之前就已知道该维修的项目, 减少了维修服务的成本和时间, 这种预保养式的售后服务方式在国外是深得用户信赖的, 也在我国部分地区试点开始实行, 是我国电梯工业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2 电梯的节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 不可再生资源的日渐短缺, 生活中各种电器、交通工具等, 都在向节能、低碳方向发展, 电梯自然不应该例外。

减少电梯能耗的措施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选择高效的驱动系统;减小电梯机械系统的惯性和磨擦阻力等。

(1) 现在已经开始大量使用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 从永磁同步电机工作原理可知其励磁靠永磁铁提供.不需要定子提供励磁电流, 因而电机的功率因数可以达到很高。与此同时, 转子无电流通过, 没有转子耗损问题, 一般比异步电机降低一半左右的耗损。由于没有了蜗轮蜗杆传动轴其中的摩擦阻力, 能耗还能进一步降低。

(2) 在某些流水线紧凑的工厂中, 一些货梯可以实现一个主机驱动两个轿厢分别上下运行, 即取消对重块, 两边同时进行货物的上下运输。而减少能耗的另一途径是电梯运行过程的能耗控制。利用电梯空载上行、满载下行时电机处以发电状态的特性, 将再生能量反馈给电网, 这种节能措施在高速梯上效果显著。

(3) 对于曳引驱动电梯来说, 当电梯轿厢重量小于电梯对重重量时, 电梯上行时对重块势能转化为电能, 即发电运行;电梯下行时需要电动机拖动负载作功消耗电能, 即电动运行。反之, 当电梯轿厢重量大于电梯对重重量时, 则上行为电动运行, 下行为发电运行。在发电运行中, 变频器将电梯产生的电能消耗在制动电阻上, 浪费了大量的电能, 同时也产生大量热量。由于此产生的电能无法直接输入电网, 会造成电力污染, 所以应采用一定的控制方法, 将电能储存在一个大电容中供其它设备用电, 或经消除谐波等处理后反馈给变频器。

(4) 由于目前国内电梯机房大多在楼顶 (高层小区住宅更是如此) , 利用太阳能作为电梯的补充能源也会是将来的发展方向。

除此之外, 如何减轻甚或消除电梯使用中造成的油污染, 包括液压油、传动油、润滑油等, 以及降低运行噪音, 降低变频器运行中产生的电磁辐射、减轻对周边用电设备和仪器的干扰, 这些研究和发展都是很有必要的。

3 结语

现代的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便利是人人所乐见的, 人们也一直在追求更加方便、简单的生活, 但我们应预防和控制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等问题, 只有统筹兼顾, 方能实现社会文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共同发展与进步。

摘要:随着时代与社会的进步发展, 电梯数量必然会迅速增长, 本文主要对电梯的未来发展方向及总体趋势提出观点, 希望将新技术尽快普及、民用化。

关键词:电梯,智能,绿色,环保,节能

参考文献

[1]赵碧涛, 徐忆平.浅谈能量回馈在电梯中的应用[J].中国电梯, 2009, 20 (23) .

[2]施波宁.浅谈电梯技术的发展[J].福建农机, 2007 (3) .

方向议 篇2

近些年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以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四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水利建设管理机制正在逐步健全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作为我国基本建设领域三项改革制度之一,于1996年由国家计委在《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中明确加以规定。从近几年实践情况来看,项目法人责任制对建立投资资责任约束机制、提高投资效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水利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改革将如何推进,朝什么方向发展,值得深思。

一、水利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简述

(一)水利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背景

1992年国家计委颁发了《关于建设项目实行业主责任制的暂行规定》,并随后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1995年开始,水利行业开始全面推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水利部相继颁布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试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新开工的生产经营性水利项目原则上都要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有偿服务性和社会公益性(准公益性和公益性)水利项目应积极创造条件,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基础设施项目,除军事工程等特殊情况外,都要按政企分开的原则组成项目法人,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由项目法定代表人对工程质量负总责。”所以,水利建设项目,不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都必须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

(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内容

国家计委《暂行规定》规定,项目法人责任制是指按照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的项目法人,由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策划、决策、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的制度。

(三)、水利建设项目法人的组建形式

根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国有单一投资主体投资建设的项目,应设立国有独资公司;两个及两个以上投资主体合资建设的项目,要组建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以独资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其它项目建设组织为项目法人。《暂行规定》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若干意见》,明确地提出了项目法人的组建要求,应该是有限责任公司性质的组织。但工程项目法人又不同于一般的有限责任公司,它的服务对象是具体的某一个项目,因项目产生而组建,因项目竣工而解散,表现出临时性、短期性的特性。

水利建设项目多由政府投资兴建,在实践中也很难组建符合《暂行规定》要求的项目法人,仍延续了计划经济体制年代的组建方式:先从各有关单位抽调人员成立“××工程指挥部”,由政府(或部门)领导兼任指挥,部门(或其下属单位)领导兼任成员,待工程竣工后,将工程移交给管理单位,指挥部解散。这种模式在当前工程建设项目中仍然普遍存在,有的虽然改成了“××建设项目部”或“××公司”的牌子,但是其人员组建以及具体运作方式都与“××工程指挥部”无多大区别,仍然属临时机构,不属于法人或者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法人。简而言之,现阶段组建的各种形式的项目法人,无论符不符合《暂行规定》的要求,实质上都是一种非职业化的项目法人,在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的过程中,有着先天上的不足。

二、非职业化的项目法人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性不强,履职能力不足

由于水利建设项目法人具有区域性、行业性、短期性和临时性的特点,法人单位负责人多为兼职,人员以临时从政府或事业单位抽调居多,工程建设管理经验缺乏,有的项目法

人也从社会上聘用经验丰富的建设管理人才,但占项目法人工作数量的比例都较小,在机构中担任的职位也不太高,很难发挥自己的特长。

(二)、责任缺位

首先,责任主体不明确。非职业化的项目法人,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具有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组织。

其次,责任难以评价。由于水利工程的个体差异较大,工程建设管理水平高低无法用某一个统一的标准衡量,也没有权威的专职部门对项目法人工作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

第三、约束和监管困难。由于水利工程多为政府投资,项目法人与政府监管部门关系密切,甚至有的项目法人负责人本身就是政府监管部门的上级领导,权力集中却监管无力。

第四、公益性项目法人没有资本金,风险意识淡薄。水利项目多为政府投资,项目法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投资人,没有资本金,没有资金的自我积累能力和向外部融资的能力;一些地方项目法人负责人把工程建设当成“政绩工程”,只关心工期按期开工、完工和外部面貌,不思考自己在工程建设中担负的责任,不注重节约工程成本和投资的效果,风险意识淡薄。

第五、没有有效的激励机制,项目法人投资者的主人翁意识不强。水利建设项目法人人员多为兼职,其人事关系大多留在原单位,有的项目法人本身就与原单位合署办公。这些人员一边进行工程建设管理,一边从事着原单位的本职工作,个人的考核、晋升也依其在本职工作上的表现。同时项目建成后项目法人没有工程的所有权,工程投资的增值部分也不属于项目法人所有或者支配,项目法人通过正常渠道在项目建设成本中列支的管理费用和开办费用不能反映其为管理项目所必须的开支,其职工的住房、医疗、养老保险、奖金等无合法来源,没有激励机制,也造成项目法人工作人员办事不积极,主人翁意识不强。

(三)、项目法人责任制实质上是行政领导责任制。从目前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以及推动项目实施情况来看,仍具有极强的政府行为,各级政府在公益性项目建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项目法人领导班子大多由各级行政领导和主管部门负责人组成,项目管理仍以行政手段为主,辅以经济手段。项目法人责任制实质上是行政领导责任制,项目法人与参建各方的关系实质上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并不是平等民事主体间的合同关系。

(四)、不利于整个社会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由于工程项目的一次性,项目法人多为临时抽调组建,工程竣工后,工作人员便不再从事建设管理工作;有些项目限于条件以原来的工程管理单位为基础组建项目法人,项目法人缺乏建设管理人才和经验,在建设过程中管理水平不高,在建设完成后这些人又重新回归工程管理岗位,建设管理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或教训难以作为以后项目建设管理的借鉴,不利于整个社会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发展方向

由于上述问题和弊端,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改革势在必行。笔者认为最好的出路是实现项目法人职业化,将项目法人划分为项目投资法人和项目建设法人,将项目建设全过程或分阶段的建设管理工作委托职业化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企业。现在不少地方已经在试行“代建制”,事实上就是项目法人职业化的雏形。实行项目法人职业化有如下优点:

(一)保障项目法人责任的落实。

1、使项目法人成为真正意义的法人。

职业化的项目法人,必将是按照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形式的项目法人。

2、可以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工作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保证项目法人责任的落实。项目法人职业化后,政府可以更好的担任裁判的角色,而不是担任裁判和运动员的双重角色。不仅项目投资法人会全心监管项目法人工作情况,政府的其他监管机构如质监部门、监察部门、纪律部门监管起来也没有牵制。

3、可以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保证项目法人按章办事。

项目法人职业化后,项目建设法人与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地位平等,项目法人在其他参建各方的制约和监督下,只能按章办事,按合同办事,消除现阶段普遍存在的各参单位对项目法人出错的敢怒不怒言的状况。

4、可以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风险约束机制,促使项目法人保证工程质量和节约工程成本。

项目法人职业化后,项目法人收益与建设管理绩效挂钩,管理节约的资金按一定比例归项目法人所有,可以促使项目法人科学管理、全面管理,节约投资;项目管理不善,投资超过合理的比例或工程质量达不到约定的标准,将由项目法人负责赔偿。能够保证工程质量,消除当前流行的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现象。

(二)能保障工程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和合同管理制的落实。

1、能保障监理单位的独立的第三方地位。职业化的项目法人,与工程监理单位地位平等,都为独立的社会中介机构。一方面能避免现阶段政府性质的项目法人对工程建设活动的过多干预、越俎代庖,使监理单位形同虚设。另一方面,项目法人也会加强对监理的管理,促使监理单位按规范开展工作,避免现阶段监理力量薄弱,事实不作为,甘心当配角的现象。

2、可以大大消除工程招投标领域的不正常行为和腐败现象。项目法人职业化后,一是由于受到业主(项目投资法人)等多方监管,且原来权力过分集中的项目法人权力分化,项目建设法人不易通过幕后操作等手段,人为控制招投标结果;二是由于项目建设法人与施工单位平等,一旦招投标活动中出现人为操作现象,受害的施工单位必会毫无顾忌地申诉和索赔。同时项目建设法人对项目投资法人也会产生约束和监督。三是由于项目投资法人与项目建设法人分离,投资法人也无法直接控制招标行为。因此,整个招投标活动必将逐步按招投标法规和建筑市场规律运作和开展。

3、项目法人职业化后,由于身份地位的改变,与参建各方在法律上和事实上都是平等主体的民事合同关系。其与参建各方和管理行为不可能再是过去的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其实施管理的唯一依据只能是依靠与参建各方签订的合同。

(三)有利于整个社会建设管理水平的提高

项目法人职业化后,项目法人工作人员将长期从事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工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不仅可以成为今后工程建设管理的借鉴,同时也使项目法人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从而使整个社会的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持续进步和提高。

(四)有利于工程建设管理目标的实现

浅议养老住区发展的模式与方向 篇3

通过研究发现,中国老人在生活方式的选择上有三个重要关注点:纽带关注、生命关注和自由关注。纽带关注指的是关注基于血缘关系的家庭化生活方式,和基于熟人关系的社区化生活方式;生命关注指的是关注围绕健康保障、生命延续展开的生活方式;而自由关注则是体现在对个体心理愉悦、精神自由的强烈追求。

对老人生活方式关注点的全面实现是构建理想老人社区的重要目标。但对于不同区域或者文化背景的老人,或者在老人不同的生命阶段,他们的关注点会在三者之间偏移变化。此外,针对不同养老住区项目,存在不同的外部开发条件与内部资源特点。这就迫使我们必须充分考虑项目的自身特点,同时寻找与老人生活方式的匹配项目形态。

为了更好的分析项目的开发形态,我们从众多影响养老住区开发的因素中,提取了三个核心要素,组成分析模型的三个象限,分别是项目区位,居住形态和目标客群。其中:项目区位分为市区型、郊区型与景区型;居住形态分为借居型、长居型与短居型;目标客户群分为照护型、活力型与混合型。通过将这三个象限中的各要素组合后,可以帮助我们梳理项目核心开发要素,寻找合适的项目形态和项目定位。

而从老人的生活方式出发,我们梳理出三种具有市场想象力的养老住区开发方向,一种是基于老人纽带关注的全龄混合社区,一种是基于生命关注的专业护理社区,一种是基于自由关注的养生度假社区。

全龄混合社区的目标客户群是全年龄段的人群,除了老人,也包括年轻人与儿童,它是一个大型的成长型活力社区。此类项目一般具有较大的建设规模,同时也将会作为居住人群的第一居所所在地。针对现今中国各城市的发展情况,能具备这些要求的土地供应,主要出现在城市的近郊位置。同时,考虑到全年龄段人群的多样化生活服务需求,及近郊公共配套设施及服务水平相对滞后,要求开发企业建设综合性的配套设施,包括各类养老设施、教育设施等,并通过持有、委托运营等方式为服务品质提供持续保证。

这种模式对于现今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产品升级和完善具有重要启示。我们从杭州万科随园嘉树项目可以看出,正是依托于良渚文化村整体的生活环境和设施的持续打造,才造就了该项目租售两旺的局面。同时也可以从该项目宣传口号——“邻里式养老社区”可以揣摩到万科对于老人“纽带关注”的把握。

专业护理社区的目标客户群为有一定照护需求的老人。这类老人(或家属)有强烈的生命关注度,这就要求社区除了提供完善的专业护理医疗服务,最好项目周边具有优势的医疗配套设施。现在中国大中城市优势医疗资源相对集中于市区或成熟的生活区,引发了相对较高的项目开发成本或租赁成本,也导致社区规模一般比较小。当然在项目小规模、高成本运营的同时,老人客源比较充沛,产品也具备较高的溢价能力,持续盈利或获得中长期回报机会较大。

这种类型对于地方政府通过完善现有城区机能,应对城市老龄化趋势有重要意义,同时发展专业型照护连锁机构具有广大的市场前景。我们可喜的看到,在某些大型城市的类似机构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迅速,在逐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积极探索服务标准化流程,为规模化、连锁化发展打下基础。

养生度假社区的目标客户群主要针对活跃型老人及家属。此类项目一般位于自然人文资源丰富的旅游目的地,或者位于环境相对较好的城市远郊,作为老人或家庭的第二居所。由于其目标客户群体强烈的度假需求,要求项目配建完善的休闲设施,在做好基本的医疗保障的同时,可以考虑配建特色的养生、康复保健设施。

这类项目对于拥有良好环境资源优势的地方政府具有启示意义。同时也能引发传统旅游地产的进一步产业细分或升级。细分体现在对老人群体的关注,升级体现在服务配套的优化组合。如果我们将这类项目与酒店行业作类比,我们倾向于从一站式的度假酒店寻求启发,例如地中海俱乐部(Club med),对家庭成员的需求做了很好的组合。所以我们必须在考虑全年龄段度假需求的基础上关注老人的特殊需求,我们也可以把这类项目看成全龄混合社区在度假领域的细分。

以上三种模式貌似老生常谈,但我们如果仔细去考察验证,必然会找到其存在与发展的内在逻辑与外部驱动条件。随着我们对中国老人生活方式研究的不断深化,必然衍生出基于这三类社区的细分产品,发展出各具特色的中国式养老社区模式。

浅议养老住区发展的模式与方向 篇4

通过研究发现,中国老人在生活方式的选择上有三个重要关注点:纽带关注、生命关注和自由关注。纽带关注指的是关注基于血缘关系的家庭化生活方式,和基于熟人关系的社区化生活方式;生命关注指的是关注围绕健康保障、生命延续展开的生活方式;而自由关注则是体现在对个体心理愉悦、精神自由的强烈追求。

对老人生活方式关注点的全面实现是构建理想老人社区的重要目标。 但对于不同区域或者文化背景的老人,或者在老人不同的生命阶段,他们的关注点会在三者之间偏移变化。 此外,针对不同养老住区项目,存在不同的外部开发条件与内部资源特点。这就迫使我们必须充分考虑项目的自身特点,同时寻找与老人生活方式的匹配项目形态。

为了更好的分析项目的开发形态,我们从众多影响养老住区开发的因素中,提取了三个核心要素,组成分析模型的三个象限,分别是项目区位,居住形态和目标客群。其中:项目区位分为市区型、郊区型与景区型; 居住形态分为借居型、长居型与短居型;目标客户群分为照护型、活力型与混合型。通过将这三个象限中的各要素组合后,可以帮助我们梳理项目核心开发要素,寻找合适的项目形态和项目定位。

而从老人的生活方式出发,我们梳理出三种具有市场想象力的养老住区开发方向,一种是基于老人纽带关注的全龄混合社区,一种是基于生命关注的专业护理社区,一种是基于自由关注的养生度假社区。

全龄混合社区的目标客户群是全年龄段的人群,除了老人,也包括年轻人与儿童,它是一个大型的成长型活力社区。此类项目一般具有较大的建设规模,同时也将会作为居住人群的第一居所所在地。针对现今中国各城市的发展情况,能具备这些要求的土地供应,主要出现在城市的近郊位置。同时,考虑到全年龄段人群的多样化生活服务需求,及近郊公共配套设施及服务水平相对滞后,要求开发企业建设综合性的配套设施,包括各类养老设施、教育设施等,并通过持有、委托运营等方式为服务品质提供持续保证。

这种模式对于现今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产品升级和完善具有重要启示。我们从杭州万科随园嘉树项目可以看出,正是依托于良渚文化村整体的生活环境和设施的持续打造,才造就了该项目租售两旺的局面。同时也可以从该项目宣传口号——“邻里式养老社区”可以揣摩到万科对于老人 “纽带关注”的把握。

专业护理社区的目标客户群为有一定照护需求的老人。这类老人(或家属)有强烈的生命关注度,这就要求社区除了提供完善的专业护理医疗服务,最好项目周边具有优势的医疗配套设施。现在中国大中城市优势医疗资源相对集中于市区或成熟的生活区,引发了相对较高的项目开发成本或租赁成本,也导致社区规模一般比较小。当然在项目小规模、高成本运营的同时,老人客源比较充沛,产品也具备较高的溢价能力,持续盈利或获得中长期回报机会较大。

这种类型对于地方政府通过完善现有城区机能,应对城市老龄化趋势有重要意义,同时发展专业型照护连锁机构具有广大的市场前景。我们可喜的看到,在某些大型城市的类似机构在政府的支持下发展迅速,在逐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积极探索服务标准化流程,为规模化、连锁化发展打下基础。

养生度假社区的目标客户群主要针对活跃型老人及家属。此类项目一般位于自然人文资源丰富的旅游目的地,或者位于环境相对较好的城市远郊,作为老人或家庭的第二居所。由于其目标客户群体强烈的度假需求, 要求项目配建完善的休闲设施,在做好基本的医疗保障的同时,可以考虑配建特色的养生、康复保健设施。

这类项目对于拥有良好环境资源优势的地方政府具有启示意义。同时也能引发传统旅游地产的进一步产业细分或升级。细分体现在对老人群体的关注,升级体现在服务配套的优化组合。如果我们将这类项目与酒店行业作类比,我们倾向于从一站式的度假酒店寻求启发,例如地中海俱乐部 (Club med),对家庭成员的需求做了很好的组合。所以我们必须在考虑全年龄段度假需求的基础上关注老人的特殊需求,我们也可以把这类项目看成全龄混合社区在度假领域的细分。

方向议 篇5

关键词:传统媒体App;应用;问题

中图分类号:G206

从2006年至今,传媒业正在面对大变局,中国移动互联网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市场份额和市场规模在不断的扩大,到了2014年已取得了爆发增长。与此同时,传统媒体则呈现出式微的迹象,比如:报纸和期刊等的印刷量处于平稳的状态,没有多大的波动。

人们的注意力分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在移动互联网上所花费的时间和在印刷媒体上所化时间比为10%、7%。到了2016年,全球可支持的智能平板和手机(IPV6协议)会有16亿台。目前,进入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入口主要是手机APP应用程序(简称APP)。据初步统计2014年在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每天使用APP访问移动互联网的成熟用户以及新用户分别占到81.9%、71%。

据启汇网络统计,2012年只有46%的人会选择去报纸亭买新闻报纸;2013年上半年只有40%的人会选择去报纸亭买新闻报纸。数据能说明,到2015年的时候,去报纸亭买新闻报纸的人肯定寥寥无几,而各报社也会更改报纸的发放方式,通过网上订阅完成报纸新闻的阅读。

目前,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共有5种分别是IOS、Android、Windows Phone、Symbian、BlackBerry,但使用量最大的Android和IOS。

APP内容主要来源于以下四大流派:互联网公司(搜狐、网易及新浪等互联网公司)、传媒集团(时尚、南方以及新华社等媒体集团)、技术开发团队(主要工作是对移动阅读技术进行开发)、其他(个人、品牌公司以及政府门户网站等)。此外,互联网门户对移动阅读入口进行了激烈的争夺,比如:腾讯、太平洋、新浪以及网易等。

1 传统媒体APP应用的问题

为了解决新闻同质化的问题,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运用原创新闻。可以说,原创新闻不仅可以增强核心竞争力,吸引用户,此外对于媒体品牌形象的树立具有重大的意义。原创性考据是体现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在新媒体时代移动移动中也同样被强调。此外,笔者也进行了另一份研究和调查,发现在网络媒体开发的新闻APP中,“原创条数”是0占到的比例是58.8%。

移动互联时代对于“有质量新闻”的基本要求是:广度、深度、实时性。我们发现在移动应用中,虽然新闻信息的数量很庞大,但在质量上欠佳。此外,信息的趋同性也非常的大,这样人为搜寻信息的成本会增加不少。并且缺乏对移动用户习惯的关注度。传统媒体移动应用在信息更新方面和“实时”有一定的距离,传统媒体新闻应用在“零点”和“晚上9点”实施更新的比例分别是33%和42.6%。而网络媒体开发的新闻类APP的更新速度比较快,比例分别是52.9%和64.2%。无论是“定时推送”还是“定时更新”都和运营者的“运营”理念有着很大的关系,更需要技术的支持。目前,传统媒体APP的“运营”还没有深入人心,和传统的网络媒体比较,传统媒体高峰时段的更新速度有待提高,此外更新频率也在下降。

移动终端特点发掘不足,内容缺乏个性化。对UGC(user generated conten的缩写,即“用户生产内容”)的整合仅仅存在于12%的传统媒体新闻之中,也就是说传统媒体移动客户端的主要模式依然是使用“Push”方式。对UGC的整合可以有效的增强用户对应用的粘度,而许多媒体对此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只有一家客户端可以根据用户的浏览记录来推荐相应的新闻功能,因此个性化推荐还是比较空缺的。

在用户体验关注方面,呈现出“整体性缺失“状况。尽管目前APP开发的主要瓶颈已经不是技术,然而传统媒体的APP应用表现不太令人满意、特别是用户的友好性体验,比如:在字号选择、阅读模式以及夜间模式等方面还是比较欠缺的。举个例子,针对环境选择一项,笔者选取了188个传统媒体手机客户端,之后发现只有7家具有该功能,所占比例仅仅只有3.7%。

2 APP运营的方向

多款APP解决移动产品布局,而不是一款APP。此外,操作难度要降低,让用户掌握到更多的主动权。目前,以下几个因素和用户评价有着很大的关心:能不能对新闻进行分享、新闻界面是不是多媒体呈现、有没有新手指导界面、有没有新闻收藏功能、有没有栏目导航、放大内容是不是可以自动适应屏幕等。

结合社交,尽量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阅读需要。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Pinterest,其成功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值得借鉴:瀑布流布局机制、高质量的用户群、注册即分享模式、视觉体验上冲击以及强制简化的互动等。

参考和结合local属性的本地化运营,争取给用户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有大众点评、财新网以及无线苏州等。使用大众点评可以在网上查看周围的餐饮,而无线苏州和财新网则做得更好。二者是“2012年中国新媒体30强”的上榜应用。“无线苏州”是由苏州广播总台打造的,属于新闻生活类城市应用客户端,其提供的信息也是多样的,囊括了:天气、公交、路况、资讯等方面的内容。而财新网是由财新传媒建立的,主要提供的服务包括基础金融信息服务、财经资讯等。其中财新网for iphone是专门为iphone用户制定的,这样用户就可以及时的获得到高品质的原创财经新闻,也可以随时的享受到专业的资讯服务。“无线苏州”和财新网代表了属性不同的用户,前者的属性是苏州本地(local),而后者则是集合了“无疆界”用户,只要这些用户并对财经资讯有极大的阅读兴趣。此外,在用户深度经营上也有很大的不同。从用户体验上角度来看,“无线苏州”具有跨平台注册功能,无需重新注册账号,也就是说可以使用腾讯微博、人人网、开心网、新浪微博等五种形式登陆,因此使用门槛比较低,不得不说这是建立在对用户心理的深度研究的基础上的。

3 结束语

App意义在于:

3.1 为第三方软件的提供者提供了方便而又高效的一个软件销售平台,使得第三方软件的提供者参与其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适应了手机用户们对个性化软件的需求,从而使得手机软件业开始进入了一个高速、良性发展的轨道;

3.2 App的推广使用有利于宣传企业、树立企业形象,方便用户浏览新闻、增加用户数;

3.3 App的广泛应用让传统媒体不得不做出调整,笔者对传统媒体App应用的问题和方向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传统媒体的发展具有帮助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蕾.逆势扩张的媒介发展之路——新媒体时代贵阳传统媒体发展状况分析[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2]邹明.凤凰新媒体的发展之路[J].中国广播,2010(07).

[3]刘戈宇.新闻贵在发现 报道贵在创新——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闻报道的挑战[J].新闻知识,2011(03).

作者简介:王成宇(1974.01-),男,本科,电子技术部运用开发主管,工程师。

浅议医院预算现状及发展方向 篇6

随着社会公众对医院服务及管理的关注日益增加, 国家也在医疗改革方向上不断地努力探索, 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医改政策。经济社会大环境日益变化, 是对医院管理的一个极大的考验和挑战。墨守成规的旧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而预算作为财务管理环节的重要起点以及医院未来经管活动的指导杆秤, 必须加以重视做好预算管理工作。

预算是指特定核算主体在未来一定时间内财务、经营、资本等各方面的收入、支出、现金流的总体计划。预算是以货币形式把未来各项经济业务活动数量化出来一个可执行目标, 反映着该主体未来活动范围和方向, 为执行业务活动和完成财务目标提供了指导计划。

预算很明显的两个特征是数量化以及可执行性, 是一种有利于经济业务执行、控制经济活动按既定目标发展的具体计划、是保证医院达成目标的有力工具。做好医院预算工作, 对医院整体而言, 能起到指南针作用, 积极引导医院未来总体的经济业务活动及成果; 对具体科室而言, 能明确科室的目标与方向; 而在领导管理层面上看, 预算的数据目标还能作为评价各个科室部门工作的考核标准, 辅助医院领导做出合理正确的决策。

2 公立医院预算的一般现状

2. 1 预算管理工作的被动性

目前大部分医院的预算工作都是被动进行的, 流于形式急于配合完成上级任务, 从而难以发挥预算管理的真正作用。一般情况下由财政局下发文件, 主管卫生部门发起预算工作, 基层单位再开展预算工作, 在上级规定期限内反馈上报, 经财政部门审核批复, 逐级下达到医院执行, 也就是一种自上而下发起、又从下往上汇报的开展模式。由此可见, 医院的预算工作基本算是对上级部门的报告, 被动性大, 主要是为了申请业务经费和完成上级布置的预算任务, 而不是为了内部管理的需要自发而成的。还有一种普遍的不足是医院的预算工作往往只是几个财务人员填数字, 并没有做到全员参与。预算管理在医院的重视程度不足, 没有发挥真正的管理监督作用。

2. 2 预算过于简单, 编制方法不够科学合理

有调查显示, 目前中国公立医院的财务人员财务综合能力还普遍不高, 预算工作也没引起足够重视, 加上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较为落后等历史因素影响, 不少医院的预算工作较为草率, 编制方法不尽合理。例如, 不少医院就是简单地取一个过去几年度的总平均增长率, 再乘以相应的基数作为本年度的预算目标。这种编制方法比较省人力物力, 也浅显易懂容易操作, 但是笼统的一刀切, 不做到具体项目具体分析, 预算精准度比较差, 不适应现代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发展要求, 缺乏科学性和指导性。

2. 3 预算缺乏事中控制

医院财务制度规定, 医院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定期将执行情况与预算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及时发现偏差, 查找原因, 采取必要措施, 保证预算整体目标的顺利完成。但实际上大部分医院配合卫生主管部门完成预算编制工作后, 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并没有利用预算数据监控和指导经济业务的发生, 缺乏事中控制。预算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但现实很多医院的实际管理常脱离自己编制的预算目标。

2. 4 预算缺乏事后评价

预算三部曲, 事前预算, 事中控制, 事后评价。只有切切实实做好事后评价, 从过去的业务活动中不断总结,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到位的事后评价工作, 能更好地指导医院未来的发展。然而, 目前很多单位的预算工作, 就止步于完成上级卫生部门下发的任务并取得财政业务补亏经费后。大部分医院单位都缺乏一个比较完善的预算考评体系, 缺乏相应的预算考评奖惩措施, 医院预算的执行结果不了了之, 没发挥出其应用的指导作用。

3 预算管理工作的发展方向

现代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 在我国新医疗改革政策之下, 面临着更严格的要求, 对医院财管工作影响深远。为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预算在像以往流于形式, 应该进行全面预算管理, 结合单位实际作出详细的收支预算、专项经费预算及各种物资采购预算。医院的全部医疗活动均需要发挥预算的计划指导作用, 医院的部门预算与总预算相互结合, 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的管理作用。

3. 1 提高相关人员的财务综合素质

改善预算机制需要多方面进行, 但首先管理层观念要转变, 思想引领行动, 有了决策领导的重视, 才能由上而下地推动全院预算工作。为此, 上级部门可以规定基层医院实行预算法人负责制, 通过外力强迫提升医院预算的重视性严谨性, 培训和加强医院领导层财务意识。其次, 需要从医院内部改进, 培训及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改变事业单位落后的作风, 积极学习新的预算理念和方法, 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制和人员。由于全面预算工作涉及医院一切医疗经济业务领域, 需要在各部门之间采集大量的相关数据。因此, 在做预算工作之前, 医院领导要起到鼓动士气的作用, 动员单位中全员参与配合预算工作的开展, 特别是各中层与基层管理者要积极参与, 这是保证预算工作顺利完成的必备条件之一, 这样里外提升, 才能更好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帮助医院的发展。

3. 2 引进全面预算管理概念, 实施全面预算

面对竞争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 医院要可持续发展, 加强精细化管理, 那么全面预算管理势在必行。比起预算, 全面预算的概念侧重于“全面”, 在对医院各项经济活动做预测时, 更注重全过程、全员、全方位的参与编制与实施的预算管理模式。预算全过程, 是指对于一切经济活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均纳入预算管理。而全员, 顾名思义则是医院所有部门, 所有岗位人员都要一起积极配合预算工作的编制与管理工作。最后全方位就是指全院所有的经济业务活动都要纳入预算管理当中。全面预算管理, 是单位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有效手段。它自从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的通用电气、杜邦、通用汽车公司产生之后, 由于其管理的先进全面, 很快就成了大型工商企业的标准作业程序。对于医院而言, 需要向先进企业学习, 实行全面预算管理。

首先, 要建立一套可执行的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 这样才能保证预算的科学合理性。编制预算时, 要具体项目具体分析, 根据预算编制的具体内容, 分类别选择适宜的预算编制方法, 不能笼统出数据。预算的具体方法有很多, 主要有固定预算、弹性预算、增量预算、零基预算、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六种。对于一些固定费用或者数额比较稳定的预算项目, 如一些比较稳定的修缮工程, 可以采用固定预算方法。不同业务水平费用会显著不同的项目, 例如医疗耗材款、药品采购费用等与医疗业务收入有直接关系的专项就可以采用弹性预算法。在往年成本基础上, 再结合本年度业务管理需求调整费用的项目可用增量预算法, 例如保安费清洁费等物管费用。不需要考虑以前年度费用, 今年结合实际需要从零开始预算费用金额的项目, 可用零基预算, 如业务招待费差旅费等项目。总之, 医院的预算编制要分门别类, 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制定预算目标。如果需要更精准的编制预算收支情况, 还可以适当考虑当年的GDP增长因素以及CPI的影响。

其次, 有了科学的方法, 还需有健全的预算体系保障它的运行。体系基本涵括两大模块, 途中做好预算事中监控, 工作结束后做好事后评价。预算本质上属于一种控制手段。制定预算目标后, 要把各预算目标具体落实到归属科室执行。科室行政领导对预算目标负责制。业务开展过程中, 各科室要定期监察执行情况, 若有偏差, 要及时找出原因, 并采取纠正措施。通过预算监控机制, 帮助指导和修正医院的业务发展, 这正是编制预算的基本目的。另外, 医院要有合理的预算考评体系。预算考评是对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的考核和评价, 是医院预算管理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医院可设立一个专门的考评机构负责分析、考核与评价预算执行结果, 同时制定相应的预算考评制度与指标, 作为预算考评的依据。建立以医院全面预算为主导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同时在考评当中去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从而更好指导医院下一年度的发展。

总之, 全面预算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为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环境, 实现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公立医院需要不断改进学习预算管理, 真正发挥财务管理作用, 大力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为社会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徐美婷.浅析医院预算管理[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2 (5) .

[2]吴中, 汪义锋, 游在农.实行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看法[J].中华医学丛刊, 2004, 4 (9) :124-125.

[3]封厚莉, 潘秦莉.对医院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思考[J].中国新医药, 2004, 3 (9) :131-132.

浅议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篇7

一、企业信息化的含义

企业信息化就是利用IT技术, 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 实现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决策支持的智能化和商务运营的电子化, 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及运行效率, 从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首先, 在战略层面上明确企业信息化的目的与意义, 明确其与企业未来的方向目标、企业产品线的种类、企业制造基地的布局、企业人员的素质与人员种类构成等的关系, 从而了解企业信息化的需求, 通过对企业现状、企业未来的发展研究, 对症下药, 着眼于企业目标制定整体企业信息网络、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机器、技术路线、软件商选择、实施与咨询队伍选择、信息化实现步骤等等一系列完整的规划, 使企业在未来的信息化运作过程中不至于走弯路。

其次, 在管理层面上明确企业信息化不是让一个计算机系统去全面适应传统的、手工的企业管理操作方式, 成为传统手工模式的替代品, 而应是在转变管理理念基础上, 将先进管理思想、管理方法融入到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对企业业务流程及组织机构进行调整, 使信息系统与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达到完整统一。同时, 需要明确这一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企业信息化绝对不可能一次到位。

第三, 在技术层面上明确企业信息化是一个管理软件系统实施的系统工程, 包括网络基础设施、数据库及应用软件等软、硬件及数据环境建设。在整个的系统实施过程中必须做好信息资源规划工作, 其中包括数据标准化建设、信息资源的整合优化、业务流程优化以及系统建模等。同时, 需要清楚地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优质高效的软、硬件环境, 一支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企管经验、前沿的管理技术、持续二次开发能力等综合素质的企业信息化实施队伍更为重要。

二、企业信息化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企业管理 (Business Management) 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及执行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这一概念包括三层含义, 首先, 说明了企业管理采用的措施是计划、组织、控制及执行等;第二层含义是第一层含义的目的, 即利用上述措施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资源;第三层含义又是第二层含义的目的, 即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是为使整个组织活动更加富有成效。然而, 不论哪个层面都离不开有效的企业信息管理, 只有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对信息和信息活动进行有效管理, 实现企业信息资源合理、高效率地配置和使用, 才能保障企业各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 才能保障各级各类组织活动的成效, 最终得以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 因此, 搞好企业信息化建设是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企业信息化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信息化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工作效率;企业信息化实现网络办公, 营造新型的企业文化;企业信息化是带动企业技术创新实现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企业信息化促使业务流程重组, 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企业信息化促进产业结构的更新与改造, 进而优化产业结构模式;企业信息化加强企业市场反应机制, 使企业面对多变市场能快速做出反应;企业信息化能为企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企业信息化能推动服务创新, 提高客户满意度。

三、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认为是企业管理理念、方法与计算机技术共同发展的过程, 在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被最初用于军事与科研领域开始, 计算机技术渐渐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领域, 并与之建立了不解之缘, 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带来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巨大变革。见图1。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是MIS系统阶段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管理信息系统阶段, 此阶段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是企业信息管理的初级阶段, 主要是记录一些数据, 方便查询和汇总, 功能结构比较简单, 协调性较差。

二是MRP阶段 (Material Require Planning) 。物料需求计划阶段, 此阶段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是对产品的构成进行管理, 通过借助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及系统对客户订单、库存物料及产品构成的管理能力, 实现依据客户订单需求, 按照产品结构清单展开并计算物料需求计划, 实现减少库存, 优化库存的管理目标。

三是MRPⅡ阶段 (Manufacture Resource Planni ng) 。制造资源计划阶段, 此阶段是在MRP管理系统的基础上, 增加了对企业生产中心、加工工时、生产能力等方面的管理, 实现计算机进行生产排程的功能, 同时将财务的功能囊括进来, 在企业中形成以计算机为核心的闭环管理系统, 这种管理系统已能动态监察到产、供、销的全部生产过程。

四是ERP阶段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企业资源计划阶段, 进入此阶段后,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企业级的管理系统更为成熟, 系统增加了包括财务预测、生产能力、调整资源调度等方面的功能。配合企业实现准时制 (Just In Time) 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和生产资源调度管理及辅助决策的功能。成为企业进行生产管理及决策的平台工具。

四、企业信息化的未来发展方向

ERP的发展和应用, 逐步实现了对采购、库存、生产、销售、财务和人力资源等业务的管理, 使内部业务流程和处理实现了自动化, 为企业内部纵向一体化管理奠定了基础。然而, 传统的ERP更多强调企业内部资源的计划与优化,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传统ERP在供应链的跨企业横向一体化管理方面力不从心。全球领先企业在经过若干年的ERP应用后纷纷引入SCM (供应链管理) , 将ERP拓展到整个行业的所有物流环节。

Internet技术的成熟为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增加与客户或供应商实现信息共享和直接的数据交换的能力, 从而强化了企业间的联系, 形成共同发展的生存链, 让信息和流程贯穿整个供应链, 使得企业和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 能够跨越企业的时空间隔来让计划、组织、控制及执行都同步达到最佳效能。在生存竞争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基础上, 使整个供应链能更快速地响应市场情况及客户需求, 进而创造更高的价值, 使决策者及业务部门实现跨企业的联合作战。

因此, 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必然表现为企业供应链的协同信息管理, 将企业内部的信息集成、功能集成向过程集成、企业间的集成和网络集成的方向发展, 整合企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部门的信息传递关系, 把各个企业的信息系统集成起来, 由核心企业负责组织和管理整个供应链信息系统, 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信息共享, 为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的预、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企业供应链协同信息管理提供了技术基础, 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企业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基本上弥补了原有基于Client/Server结构信息管理系统的不足, 为企业之间信息交换与共享提供良好的基础, 促进企业间合作、共享资源、优势互补和企业生产模式的转变, 使企业可以建立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和全球市场竞争的现代化经营组织模式。在电子商务势不可挡的今天, 做好企业信息化建设, 理顺企业供应链关系, 做好企业供应链协同信息管理, 是电子商务尤其是B2B电子商务业务活动顺畅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龙腾.我国企业信息管理现代化进程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08 (4) .

[2]唐业富.B2B电子商务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与应用[D].江西理工大学, 2008.

[3]梁权.信息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企业, 2005 (3) .

[4]王天扬, 王斌峰, 倪寅凌, 左贝.SAP最佳业务实践[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5.

浅议工程质量监督模式的发展方向 篇8

关键词:交通工程,监督模式,出行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交通工程等基础设施进入了投资建设高峰期,继而对交通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讨转变工程质量监督模式,进一步提高监督管理成效已经成为当前工程质量监督模式研究的热点。

邓建勋针对当前我国质量监督模式的弊端,提出了引入工程质量保险制度的建议[1]。贺子瑛、李毅卉针对当前质量监督的法规不完善、监督方法不科学等不足之处,提出了建立健全质量监督法规体系、由定点监督向巡查监督转变、构建全社会重视工程质量监管的舆论环境等建议[2]。王孟钧等提出了组织开展创国优活动、监理单位独立行使权力、建立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等建议[3]。戴晓军提出了建立监督告知制度、预见性与服务性有机结合、实体监督与行为监督并重,并将随机检查作为日常监督主要方式等建议[4]。王文铮、董松提出了质量管理标准化、监督手段科技化、监督系统网络化、实行媒体曝光制度等建议[5]。王荣村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实现间接管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作用的建议[6]。杨旭提出了工程质量监督由无区别化监督向差别化监督转变、大力发展工程咨询业、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等建议[7]。

研究工程质量监督模式的转变,一方面必须能够更好地为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目的服务,其目的已经在我国一系列的工程质量监督法规的总则中进行了精准地阐述;另一方面还必须紧紧跟随交通工程的发展方向,通过转变质量监督模式,主动地顺应交通工程发展的客观需要。为此,本文首次提出了将交通工程的发展划分为三个层次:1)满足基本出行需要的层次;2)满足出行效率需要的层次;3)满足享受出行需要的层次。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较低等级的交通需要层次被满足后,更高一层次的需要就会出现。

下面将从分析交通工程发展的三个层次的不同特征出发,探讨交通工程质量监督模式的发展方向。

1 满足基本出行需要的层次

该层次处于交通工程发展的初级阶段,目的是使得人们的日常出行需要不至于受到地理条件的影响而被迫中断,可以形象化地表述为:出行有路,过河有桥。其基本表现特征为:人、畜、非机动车和机动车等交通工具采用混合交通方式,日常出行范围较小、通行效率较低,是我国当前大多数农村、小城镇的主要交通出行方式。该层次的交通工程发展方向是:在越来越多的河道上,修建了中小桥梁、涵洞等,方便人民群众的日常出行,以满足基本出行需要。

该层次的交通工程具有投资规模较小、结构形式简单、施工工艺复杂程度较低、工期较短、参建单位水平也相对较低等特点。因此,工程质量监督模式的发展方向是:以单一的实体质量监督模式向综合地采用实体质量监督和行为质量监督的模式转变,这也恰恰是我国当前大多数经济不太发达地区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所普遍采用的监督模式。

2 满足出行效率需要的层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流和物流得到快速增长,人们的出行范围越来越大,距离越来越远,城市交通的拥堵现象越来越普遍、越来越严重,人民在日常出行上花费的时间成本越来越高,继而对当地经济发展所造成的隐性损失也就越来越大。当这种隐性损失、出行效率、交通建设的投资成本等达到某一个临界点时,不加大交通工程建设的投资规模,不修建更多的交通大动脉,将会极大地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甚至在特定环境下,有可能会演变成为严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

该需求层次的基本特征是:交通拥堵造成的社会隐性损失远远高于为解决拥堵而修建的交通工程的投资成本。在该需求层次,一般都会出现交通工程建设投资的持续井喷期,交通工程投资规模快速递增、实体结构更加复杂多样、工程技术含量较高、施工周期较长、参建单位的综合素质也较高。

交通工程的发展方向是:在依靠科技进步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道路功能的分工,道路功能越单一,通行效率就越高。例如,在我国许多地区,已经将非机动车和机动车实施了物理隔离,许多大中城市还修建了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高架环城路等;在交通拥堵较为严重的城市,甚至还修建了机场、地铁、BRT(快速公交系统)等。进一步趋势是对客运、货运按功能进行单一化隔离,部分城市已经将一些道路功能按时间段进行了细分,例如限制货车进城的时间。在一些物流压力较大的城市,甚至还会修建货运大动脉等交通工程。

在我国交通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由于受到人员编制的严格限制,继续采用传统的监督模式和有限的监督资源已难以适应交通建设井喷期的需要。因此,依靠科学、依靠管理,实现监督手段科技化、监督系统网络化、监督管理精细化、施工的质保体系标准化、激励机制市场化、强化工程领域信用评价系统的建设等,将成为该层次的交通工程质量监督模式发展的主要方向。

3 满足享受出行需要的层次

在满足出行效率需要层次得到基本满足的基础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出行将不再仅仅是为了某一个地点的到达,出行更是一个过程体验甚至是一种享受。出行体验的好坏,不仅会极大地影响到人民群众对一项交通工程的评价,甚至还影响到城市的形象、吸引力和竞争力等。因为对于一个城市的第一印象,多数人都是从该城市的交通景观、文化特色上得到的。

本需要层次的基本特征是:交通工程融入了区域文化,建设成一路一景、一桥一景,甚至一步一景的景观工程和文化工程,并充分实现了交通工程、自然环境、区域文化等的水乳交融,使得人民群众的出行过程体验得到较大程度地满足,并逐步实现享受出行的目的。由于该需要层次强调了人民在精神方面的需求,所以交通建设工程在本需要层次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本需要层次的交通工程发展方向是:将“以人为本”作为交通工程的服务核心,引入工程景观学,使区域文化特色充分地渗透到交通建设工程中,通过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出行的过程体验,满足享受出行的需要。

由于本需要层次的交通建设工程将不再仅仅是一项结构工程,还是一项给人以美感的景观工程和拥有浓郁区域文化特色的文化工程。因此,本需要层次的交通工程质量监督模式的发展方向是:在基本实现了监督手段科技化、监督系统网络化、监督管理精细化等比较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监督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美学修养、人文修养等综合素质的要求。

4 结语

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的模式发展,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交通建设工程。本文在提出交通工程发展三个需要层次的基础上,分析了各个需要层次的交通工程的相应特征,继而分别探讨各需要层次对应的交通工程质量监督模式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邓建勋,周怡,黄晓峰.引入保险机制的工程质量风险管理模式研究——国外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建筑经济,2008,305(3):13-15.

[2]贺子瑛,李毅卉.浅析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模式[J].山西建筑,2010,36(4):233-235.

[3]王孟钧,宇德明,张飞涟,等.高速铁路工程质量管理模式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0(1):19-24.

[4]戴晓军.完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与管理模式[J].中华建设,2008,35(4):79-80.

[5]王文铮,董松.新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执法模式探讨[J].工程质量,2006(4):5-7.

[6]王荣村.新时期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探讨[J].安徽建筑,2004(4):11-12.

方向议 篇9

关键词:心理咨询技术,社会思潮,本土化

学校心理咨询的根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为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的学生提供心理援助。显然, 学校心理咨询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学校心理咨询技术———作为咨询员为了达成助人的目的所使用的种种手段———是完成咨询任务的一个必要条件。通过咨询技术的运用, 我们才能将咨询时所发生的那些复杂的交互影响引导成条理分明的内容;通过咨询技术的帮助, 才可以使咨询过程向前发展。因此, 学校心理咨询员在具备爱心的前提下, 还必须掌握最新的心理咨询技术, 才能更好地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我国学校心理咨询从20世纪80年代正式开展以来, 经过20多年的准备和积累后, 开始步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学校心理咨询技术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着。那么未来的心理咨询技术将如何发展?显然我们还没法预测新技术的完全面目, 但我们却可以推测新技术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 学校心理咨询技术的发展方向应该体现以下几点:心理咨询技术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革新;心理咨询理论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思潮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 并迅速反映到心理咨询技术的革新上;我国心理咨询工作者在引进西方先进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的过程中, 应不断地探索适合本土文化和实际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

一、心理咨询技术伴随新科技的应用不断革新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不断为心理学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方法和手段, 也为心理咨询提供先进的、精密的工具和仪器。如在心理治疗和咨询中, 计算机被直接用于临床信息与数据的收集与存储, 成为心理诊断的组成部分。许多临床研究用计算机分析与记录临床EEG等生理指标, 并通过计算机协助行为治疗, 进行自动监测和反馈,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 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一直在促进心理咨询技术的发展, 而计算机科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心理咨询技术的影响最为明显。

一些西方心理学家预测:在当前使用的38种心理治疗技术中, 虚拟现实技术 (VR技术) 和计算机辅助治疗将会成为未来10年内最重要的心理治疗技术, 分列第3位和第5位, 一些传统的治疗技术, 将会急剧减少。1993年起, VR技术被应用于心理治疗领域, 该技术突破了以往心理治疗技术的局限性, 具有逼真的现场感和趣味性以及可控的个性化训练环境, 在心理治疗中有较强的仿真感和安全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 VR技术将更完美地模拟现实, 价格更加低廉, 应用更加广泛。

近年来, 网络心理学的服务已经迅速发展起来。有心理治疗专家预测, 通过互联网开展心理咨询在未来10年内将成为第二大快速增长的服务领域。广义的网络心理咨询包括求助者通过专业网站提供的信息, 学习掌握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 被咨询者通过网站的各种互动功能向求助者介绍心理学知识、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心理援助的一种活动。网络咨询的显著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易于记录和保存、有利于督导和研究。

二、心理咨询技术伴随社会文化与思潮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在心理学史上, 伴随社会文化与思潮的不断发展, 心理咨询理论流派也不断涌现, 如传统的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学派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些学派都有自己的咨询理论和技术侧重, 如心理分析学派强调释梦的技术、自由联想法等, 行为派多使用放松训练法、系统脱敏法、角色扮演法等, 人本主义学派则强调人际关系技术等, 认知派大多强调认知重构法、高级同感法等。社会文化和思潮的不断前行, 必然迅速反映到心理咨询理论中, 而心理咨询理论的发展, 也必然推动心理咨询技术的变革。

20世纪末, 世界进入所谓的“后现代社会”。后现代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发展的一个新的取向, 它强调心理现象的建构特性和心理知识的文化相对性。这一取向贯彻到心理咨询领域, 就出现了新的理论模型。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是后现代世界观中的一种治疗观点, 它强调来访者的事实, 而不争论这种事实是否真实合理。在治疗过程中, 他们把来访者当做自己生活领域的专家, 采用合作伙伴的治疗关系。

人和环境的问题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 这实际上涉及生态观的问题。生态心理学认为, 人类行为乃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患有心理障碍与疾病乃表示个体行为与环境配合不良, 是生态系统失衡的结果。心理咨询就是帮助人们解决个体和环境之间的适应与发展、平衡与失衡、共生与竞争等问题。近年来广为流传的认知行为疗法及家庭治疗便是应用此理论的典范。可以认为, 生态观将成为21世纪心理咨询发展的大趋势之一。

三、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的本土化

心理咨询中占主导地位的体系是在欧美发展起来的, 一经产生便是面向欧美的, 而不是面向全世界的, 更不是面向中国的;心理咨询理论无不打有文化的烙印, 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 不同文化塑造的心理咨询人员和来访者具有独特性。因而作为舶来品的心理咨询在中国的运用需要一个结合中国实际加以改造和消化的过程, 即本土化的过程。本土化的最终目的是发展一种以中国人为对象的、适合中国文化特点的心理咨询体系。

实现心理咨询技术的本土化, 有专家建议以下方式是可行的:一是洋为中用, 发展中国特色。对心理咨询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文化的适应性检验, 而后对不符合中国文化习惯或不易被中国人所接受的地方加以适当的变动。二是根植本国, 总结升华。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心理学思想 (如道家的清净无为与知足知止、气功治疗等) , 对中国传统的心理咨询思想及实践去伪存真、去芜存菁, 同时有选择地结合当代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 有针对性地进行咨询和指导,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最终形成自身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体系。三是立足实务, 提炼创新。在心理咨询实务中, 直面求询者的心理问题, 在不带预定理论套路的情况下, 不断观察一些有效咨询的实际过程, 实事求是地提炼和概括出新的符合国情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

四、传统的咨询理论和技术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传统心理咨询流派是在不同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这些理论集中反映了心理咨询理论对正常心理和心理障碍的认识, 也是心理咨询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支柱。

精神分析理论是当代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 其理论对理解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根源及矫正这些偏态心理、行为都有重要的意义。

行为疗法是建立在行为学习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治疗方法, 它包括一切通过学习和训练治疗心理疾病的方法, 具体的治疗方法是很多的, 如系统脱敏法是行为疗法中的一项基本方法和技术, 该方法在矫正不良行为时有明显的效果。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个别谈话治疗, 一般用于有心理冲突或心理疾病的患者;二是通过“交朋友”小组进行小团体治疗, 主要解决交往障碍和生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此外, 罗杰斯、马斯洛的健康人格理论在青年心理咨询体系中也有重要的地位。

虽然当代心理咨询技术发展迅速, 但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心理咨询技术。当代的心理咨询技术早已融入了传统的心理咨询技术的优秀成分, 很多新的心理咨询技术本身就是传统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整合发展而来的;传统心理咨询技术在对应的心理障碍和疾病时具有自身特有的优势, 是其他咨询技术所不具备的。因此, 在学校心理咨询实践中传统技术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新的学校咨询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往往需要到传统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中汲取养分。

参考文献

[1]郑日昌.心理辅导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 2000, (5) .

方向议 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审计;内部审计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7283(2009)04-0143-01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是商业银行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采用系统严谨的方法,独立、客观、公正的对商业银行的内部活动和监控系统进行审查,并提出指导性建议。同时,内部审计在银行公司治理、银行再造中处于及其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它是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其他部分的主要力量,因而其在强化内部控制方面应发挥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1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现状

1.1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管理混乱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隶属的层次,层次越高,其独立性也越强。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ⅡA)《内部审计实务标准》的建议,内部审计在组织上应该保持足够的独立性。从国外银行的经验看,内部审计部门往往是对董事会而非行政管理者负责,可以在没有管理层的干涉下执行委派任务,自由的报告审计发现和评价,其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相对较好。而我国商业银行大多尚未建立起垂直、独立的内部审计体系,内部审计只是作为内部稽核的重要力量向各级行长报告工作;即便是已经设立规范“三会”的银行,内部审计也往往是作为银行经营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对经营管理层负责,这就直接导致了内部审计的权限受到限制,内部审计工作所需的条件包括经费、必要的设备和办公条件及用车等没有真正得到保证,同时,审计人员的合法权益也未得到保障和较好的解决,难以减少后顾之忧。

在多年的管理实践中,人们意识到一个银行内部不同部门或不同业务的风险,有的会相互叠加放大,有的则相互抵消减少。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风险管理。因此,风险的考虑不能仅仅从某项业务、某个部门的角度出发,必须根据风险组合的观点,从而达到管理的目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已成为国际化商业银行谋求持续发展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方式。而我国国内商业银行管理起步比较晚,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还不到位,管理者注重的是业绩,而忽视了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只能根据管理者的好恶来取舍,缺乏对风险管理的监督、评价的驱动力。审计的层次低,因而在风险管理中作用小。所以当务之急是要通过提高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乃至整个银行中的地位,提高内部审计的目标定位,促进其作用的发挥。

1.2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技术落后

现在内部审计观念陈旧,内部审计内容比较狭隘。随着内部审计执业环境的变化与发展,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将内部审计的角色重新定位为一种旨在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营运的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率,帮助实现组织目标。内部审计体系不合理,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根据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建议,内部审计再组织上应该保持足够的独立性。从目前的经验来看。内部审计部门往往只是只对董事会负责,对其他非行政部门并没有履行其责任。因此可以再没有管理层的干涉下执行委派任务,自由地报告审计和评价,所以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相对来说还算可以。而我国商业银行大多尚为建立其垂直、独立的内部审计体系,内部审计只是作为内部审计体系,内部审计只是作为内部稽核的重要力量仅仅向各级行长报告工作而已。即便有些银行已经设立了规范“三会”的规范。但内部审计仅仅只是作为银行经营管理体系的一部分,因此内部审计并不能发挥它的全部作用,其作用也可见一斑。国内的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仅仅是对管理层负责,这就直接导致了内部审计的权限受到了一定限制,内部审计工作所必须的条件:如经费、必要的设备、办公条件及用车等等一些条件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保证。因此,审计人员及其合法权益也未能得到保障和安全,不能得到良好的解决。因此影响内部审计的应当发挥的作用。因此内部审计人员的合法权益的保障和较好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内部审计作用的开展,对解决内部审计工作带来的麻烦都有巨大的帮助。

2加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对策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是商业银行内在的监督约束机制的有机组成的部分,也是商业银行兼职现代化的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内部制度及其风险管理机制。因此我们应该结合我们国外的先进的内部审计经验与我们国家内部商业银行的现状相结合分别从:(1)更新内部审计理念,扩展内部审计范围;(2)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体系,完善内部审计机制;(3)完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电子化,改进创新审计方法;(4)加快内部审计人员队伍的建设,规范及其内部审计人员,从而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从以上四点出来,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将会有一个巨大的提高,早日与国外先进的体系接轨。

方向议 篇11

一名党报记者, 比之其他非主流媒体的工作者更加需要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坚持从党的工作全局出发把握定位, 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在实际工作中尊重新闻传播规律, 创新方法手段, 力争将好的新闻作品呈现出来, 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特别是在新形势下, 党报记者不仅要用好纸媒这个传统的新闻传播载体, 更要懂得借助和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来开辟更多更具传播力的新闻传播媒介, 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做好、做实、做新、做到位, 引领社会主旋律, 占领社会舆论阵地制高点, 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和精神财富。

众所周知, 党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党报记者要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就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 牢牢坚持党性原则。从发挥好党和人民的喉舌作用这一点出发, 党报记者需要紧跟党和政府的指导思想和大政方针, 要保证与党中央的高度一致才能将宣传好、报道好、服务好党和政府各项事业付诸实践, 并取得实效。从这个意义上说, 党报记者一定要站在党性原则立场上, 因为“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 必须姓党”, 这是一条显而易见的道理, 也是一条党报记者工作实践的守则。党报记者要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 才能履行好本职工作。党报记者的工作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 维护党中央的权威, 维护党的团结, 做到爱党、护党、为党, 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需要党报记者用心、用情贯穿到实实在在的具体工作过程之中。

党报记者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就需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党性原则与人民性原则相统一并不矛盾, 因为我们的党是代表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党, 党的意志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 党的主张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张, 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就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权威, 维护党的团结就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团结, 党报记者一样要爱人民群众, 护人民群众, 为人民群众服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 我们的党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领导核心。因此, 党报记者必须要坚持党性原则与人民性原则相统一。怎样才能将党性原则和人民性原则统一起来呢?这就需要党报记者及时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又要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 上通下达, 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 把人民群众紧紧凝聚在党中央周围, 也让党和政府惠及人民群众的好政策及时有效地宣传到人民群众身边。党报记者需要新闻敏锐性, 更需要政治敏锐性, “坚持政治家办报”的道理就是如此, 只有政治上过硬, 才能真正坚持党性原则和人民性原则相统一。在任何时候, 党报记者都要摆正政治方向, 如果方向错了, 那么再多的努力都是枉然, 甚至会给党和国家造成不可挽回的不利影响和损失。

党报记者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做好宣传报道工作, 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党报记者必须成为这条最高守则的“循规蹈矩”者, 不能突破新闻真实性这条红线, 否则新闻报道将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成为令人唾弃的假新闻或失实新闻报道, 不仅有辱党报记者的个人声誉, 也会给所在单位和行业带来耻辱, 更会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给人民群众制造出有毒有害的精神食粮。要做一个有益于党的党报记者, 有益于人民群众的党报记者, 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党报记者, 就必须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努力改造主观世界, 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自我, 也用来审视周围的人和事, 做一个客观公正的党报记者。

从技术层面来讲, 党报记者把握“时度效”, 也是一个很关键的能力。宣传报道是有规律性的, 党报记者在把握新闻舆论规律性的同时, 也要把握事物和事件的规律性, 适时、适度、有效的新闻报道才能发挥舆论引导的最大效力。实效性是新闻的一个特征和特点。另外, 笔者认为这个“时”还应该包括适宜性、适时性, 不能为求新奇快而轻视或忽略党报记者服务大局的党性原则。须知,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 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党报记者要时刻坚持正确新闻舆论宣传立场, 在“姓”什么的问题上丝毫不能犹豫和动摇。有力、有度、有据的新闻报道才能使人信服, 才能牢固树立党报的公信力。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社会成员的角色各有不同, 党报记者在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时, 一定要掌握好“度”, 这个“度”把握不好就很可能出现过犹不及或者言不达意的情况, 不仅起不到正面宣传的作用, 反而还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 党报记者要牢牢坚守基本方针, 从做好正面宣传的最终效果出发才可避免剑走偏锋。

新形势下, 党报记者需要与时俱进, 紧跟时代节奏, 创新理念和报道的方式方法, 探索研究新媒体传播优势, 并借助新媒体的优势, 做好宣传报道。在这个过程中, 自然离不开学习, 只有坚定不移地学习, 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党和人民群众的舆论宣传新需要。我们要向报刊、电视、网络汲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 需要向书本学习亘古不变的真理和规律, 也需要向中央媒体学习, 更需要将这些学习的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来加以实践和总结, 但是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正确的舆论导向基础上, 离不开“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

【方向议】推荐阅读:

定位方向07-20

创新方向10-19

新型方向05-09

培育方向05-17

改变方向05-18

投资方向05-20

明晰方向05-24

岗位方向06-02

办学方向06-02

运动方向06-19

上一篇:电子焊接下一篇:粮油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