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手段(共12篇)
多媒体技术手段 篇1
摘要:多媒体技术自诞生以来以其便捷、灵活、生动、互动的特性而在教学、办公、商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颠覆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传统方式, 实现了信息呈现的多样化、综合化和集成化, 适应了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获取方式的要求。文章介绍了多媒体关键技术和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教学
(一) 现代多媒体关键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构成多媒体系统的关键, 是促进多媒体系统发展、完善多媒体应用的推动性要素。多媒体关键技术在多媒体技术中具有核心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根据相关研究和分析, 构成多媒体关键技术的主要有六个方面:1.数据压缩与编码技术。多媒体系统要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 同时, 还要处理大量的数字视频、音频信息。多媒体系统数据量大、处理难度高的特点要求多媒体技术必须能够对如此海量的信息进行压缩。当前, 常用的压缩标准有JPEG (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和MPEG (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 两种。JPEG有两种基本的压缩算法, 一种是采用以预测技术为基础的无损压缩算法, 另一种是采用以离散余弦变换为基础的有压缩算法。MPEG是用于动态图像压缩的标准算法, 主要包括MPEG影视图像, 是关于影视图像数据的压缩编码技术;MPEG声音, 是关于声音数据的压缩编码的技术;MPEG系统, 是关于图像、声音同步播放以及多路复合的技术。2.数字图像技术。数字图像技术又称为计算机图像技术, 即对图像进行计算机处理, 使其更适合人眼或仪器的分辨。计算机图像处理的过程包括输入、数字化处理和输出。输入即图像采集和数字化, 是对模拟图像抽样、量化后得到数字图像, 并存储到计算机中以待进一步处理。数字化处理是按一定要求对数字图像进行诸如滤波、锐化、复原、重现、矫正等处理, 以提取图像中的主要信息。输出是将处理后的数字图像显示、打印或以其他方式表现出来。3.数字音频技术。多媒体技术中的数字音频技术包括声音采集及回放技术、声音识别技术、声音合成技术。声音识别技术的主要研究是语音识别, 声音合成技术主要指语音合成和音乐合成技术。4.数字视频技术。数字视频技术包括视频采集回放、视频编辑和三维动画视频制作技术。视频采集及回放需要有图像采集卡和相应软件的支持;视频编辑是对磁盘上的视频文件进行剪辑、逐帧修编、加入特技等处理;三维动画视频制作技术是运用相应软件, 将静止图像转换成为动画视频图像。5.多媒体网络技术。多媒体网络是指可以运行多种媒体的计算机网络, 数字化的多媒体网络将多媒体信息的获取、处理、编辑、存储融为一体, 并在网络上运行, 这样的多媒体系统不受时空的限制, 多个用户可以共享网上的多媒体信息。此外, 多个用户还可以同时对同一个文件进行编辑。6.超媒体技术。超媒体是收集、存储、浏览离散信息并建立和表示信息之间关系的技术, 是多媒体用链接而组成的网络技术, 用户可以对该网进行查询、浏览等操作。这种非线性网络结构由节点和链组成, 其中节点是存储信息的单元, 而链代表不同节点中所存信息之间的联系。在任意两个节点之间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路径,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二)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多媒体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尤其是多媒体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完美结合, 使人类社会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沐浴着它所带来的阳光, 新技术所带来的新感觉、新体验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想象的。1.多媒体数据库和基于内容检索的应用。多媒体数据库支持文字、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的集成管理和综合描述, 支持同一媒体的多种表现形式, 支持复杂媒体的表示和处理, 能对多种媒体进行查询和检索。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的应用使多媒体信息检索系统、多媒体数据库、可视信息系统、多媒体信息自动获取和索引系统等应用逐渐变为现实。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文本检索系统己成为近年来多媒体信息检索领域中最为活跃的研究课题, 其中, 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是根据其可视特征, 包括颜色、纹理、形状、位置、运动、大小等, 从图像库中检索出与查询描述的图像内容相似的图像, 利用图像可视特征索引, 可以大大提高图像系统的检索能力。2.多媒体演示系统的应用。多媒体演示系统是目前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 课件光盘的制作、公司和地区多媒体演示、引导及介绍系统等。但现在多媒体开发工具相关技术相对来说已经非常成熟, 在很多时候只是内容上的变化, 所以不再单纯属于多媒体技术要解决的问题。这方面的发展, 更多的是需要实现技术和创新两个方面的结合。演示系统在多媒体诸多技术的应用中占有主要地位。多媒体演示系统是把文字、声音、动画、图像、特别是运动图像 (影视图像) 存放在光盘 (磁盘) 中, 在播放时, 通过人机交换方式进行选择, 通过显示器显示图像和通过扬声器放出声音。近几年来, 只读光盘容量的不断提高和计算机运算速度的增长, 更加促进了多媒体演示系统的发展和广泛应用。3.多媒体通讯系统 (多媒体会议系统) 。多媒体会议系统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会议室的视频会议系统, 另一类是桌面视频会议系统。前者主要用于会议室, 在室内设一个节点 (终点会议室) , 当然也可以把全部会议设备安装在移动的支架上, 在不同的会议室来回移动。桌面会议系统是基于微机的会议系统, 既可以作为会议系统使用, 也可以独立作为微机使用, 比较方便、灵活。4.多媒体远程教育。多媒体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 将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 是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现代化、终生化和国际化的新型教育形式和必然途径。同时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发展, 为多媒体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条件。
(三) 多媒体技术教学的优势
1.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以其生动、形象的图示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工作, 更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一改传统单一、僵硬的黑板教学模式, 采用视频、音频、动画、图片相结合, 以生动、直观的方式, 展示最前沿、最丰富的知识, 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
传统课堂教学上需要大费口舌来解释的现象、定理, 现在通过一个简单动画, 一段录像就可以形象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眼前, 在节省有限课堂时间的同时还加强了学生的印象。
3. 有利于增加课堂教学有序性和信息量。
多媒体的展示能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 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同时, 由于多媒体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教师设计时预置好的, 一方面可以使课堂教学循序渐进, 另一方面可以大大减少老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板画的工作量, 提高教学效率。
(四) 现代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机要适宜。
事实上, 就使用的方便性和效果来说, 常规教学媒体要更好一些。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展示的应该是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一味地追求使用多媒体, 会导致多媒体计算机成为教学的干扰因素。
2. 防止学生兴趣迁移。
教师必须对画面上的信息加以限制, 否则, 过分追求视觉形象, 反而会分散学生注意力。降低教学效果, 把多媒体形声化的优点变成缺点。
3. 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
多媒体计算机在丰富表象、补充文字教材不足方面具有很大作用。但是表象不能代替经验, 不能忽视语言逻辑的作用, 要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
4. 建立多媒体教学网还可以使教师和学生足不出户地进
行教学、交流和讨论, 他们可以充分利用教育信息资源, 共享人类文明成果。但是, 无论多媒体功能如何先进, 将它引进教学领域却是渐进过程, 其发展速度和规模, 受制于教材开发的好坏管理方式是否合理、学校财力能否承受、投入与产出 (效果) 比例的大小、使用者的素质和使用的方法等多种因素, 忽视任何一个方面的存在都是片面的。
5. 虽然多媒体教学有着许多显而易见的优点, 但是如果没有第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探讨, 多媒体教学很难展开。
多数教师已经习惯多年不变的教案和教学模式, 多媒体教学的到来, 会让他们感到压力, 他们需重新学习计算机的各种使用技能、重新树立起以信息为主导的教学观念, 计算机所提供的庞大的快捷的信息资源和全新的交互功能, 使他们必须重新认识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本身就是一次自我认识的革命。
(五) 对策与建议
1. 应当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关系。
按照教育学原理, 教师、学生、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三要素, 现在多了一个多媒体要素, 可以把课堂教学要素归纳为教师、学生、教材、多媒体四要素, 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必须处理好四要素之间的关系。现在所用的多媒体是创设学习的情境, 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和完成知识意义建构的认知工具, 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突出多媒体的辅助功能, 这才能使得课堂教学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不断进步。
2. 多媒体教学应当与传统媒体教学有机结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所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而忽视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 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 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要充分吸收传统媒体 (粉笔、黑板等) 教学的优点, 使传统媒体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 决不能迷信或过分依赖多媒体手段。
3. 应当适时、适量、适当使用多媒体。
要上好一门课, 作为教师首先要在深入的研究教材的基础上,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针对课程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内容, 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多样性,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适时地制作一些主题鲜明, 重点突出的课件, 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教师在设计制作课件, 在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辅助作用的同时, 尽量避免过多追求课件的华丽而忽略其实效的做法。
总之, 恰当的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能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具体直观,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体的画面与抽象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挖掘教材的内在实质, 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开拓学生的视野, 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胡晓峰.多媒体技术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2.
[2]龙毓.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教学与管理, 2005, 5.
多媒体技术手段 篇2
运用多媒体手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科学应用,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变化,语文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生动、可知可感的形象,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景,提供多方位的外部刺激,把教学信息直接、形象、具体、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对激活语文教学和推进语文教学改革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多媒体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只有充分发挥其各方面的优势,才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其自主学习,积极参与,从而使学生得到锻炼、得到提高、得到主动发展,构筑起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大厦,才能创造出学习过程的最高境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学领域,因其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优势,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多媒体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关键词:多媒体应用 课堂教学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学领域,因其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优势,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多媒体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在语文教学中正确运用多媒体对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综合处理特点,充分创造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手段来优化语课堂教学呢?
一、科学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这一精神力量是推动学习的动力。多媒体语文教学根据自身声像并茂、视听结合的特点,以直观、形象的图像、艳丽的色彩、逼真的音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保持高度的参与热情。再加上适时适度的点拨,学生对探究学习内容充满着兴趣,就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语文教学既有生动的一面,又有枯燥的一面,教师如何将这些抽象的教学内容变成可见可听、可知可感的形象,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造性地造就语文教学艺术。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手段而言,它更直观新颖,更能有效利用音像演示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学生潜能。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之后,才会主动参与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激发起其内在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愿望,唤起他们探索的欲望。多媒体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容量增大,教学内容充实形象,并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气氛中获得信息,掌握知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教学情景,尽可能地把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这样,就会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二、发挥多媒体优势,取得最佳教学效益
多媒体技术能超文本、超链接组织管理各种教学信息。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课本不同的文体特征,采用不同的手段进行组合,以求最佳的教学效果。语言相对于实物来说较为抽象,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把难懂的文字表达转化为生动的形象,使学生能够较为容易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学习。尤其是对中下等学生,避免了想学而无从学起的尴尬局面,使他们能够面对鲜活的内容,轻松参与到学习中去。像《苏州园林》这篇课文,层次分明、语言精练,但又有不少难懂的词语的建筑术语,成为学生理解课文的障碍。于是,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搜集有关苏州园林的资料,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剪辑整理,制作成配有文字说明的风光片。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还使他们轻松地深入到课文中,把难懂的词语和术语形象化,解决了疑难问题。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地改变了传统教学手段耗时多、效率低的现状,它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的传授给学生,还增大了课堂容量,节省了教学时间,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直观、形象、准确,而且速度快、效率高。它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全体学生参与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发现、探索,并以多种形式为学生创造乐学的环境,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创设多样化教学情景,刺激学生求知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紧张压抑的情绪是阻碍学生智力发挥的主要因素。人的情感往往是在情景中产生的,学生的情感容易受到具体事物的支配。因此教师创设生动有趣、富有启发的教学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多媒体教学系统能充分合理地结合运用视听感官,可以形象、生动、直观、动态地提供图文声像等综合信息,让学生在图文声像等多维刺激下,产生关于学习的多层次兴趣。首先,它具有呈现客观事物的时间顺序、空间结构和运动特征的能力,如英雄人物、名胜古迹、自然风光和历史事件等都可以用多媒体生动地展示出来,以加深影响,提高记忆效果。其次,它能提供模拟演示功能,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提高学习积极性。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还能有效突破重、难点,更好的培养泩的思维创造性。
四、运用多媒体,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形式,它是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思考,从而获得答案的思维形式。只有在教学中坚持改革开放,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地提问题,主动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主动地运用已学的知识解答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变式训练,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就必须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材料。计算机多媒体就恰好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素质教育提倡要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要想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就离不开想象和验证。因此,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展开丰富想象和验证的机会。在课堂适当的机会提出问题,让学生大胆地去想象,去猜测,并选择有代表性的方案,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一起验证、修改、完善。这样教学,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印象,并培养了他们发散思维,进一步开发了的创造潜能。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能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教学情景,丰富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多种感官接受刺激,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将各种图像、音响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快速刺激学生的眼、耳、脑等器官,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走进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去。其次,在一堂课中是否要使用多媒体,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教学设计得好,多媒体手段使用得恰当,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运用多媒体上语文课,可以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可以纵贯古今、横跨中外。因此,有的课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特别好,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多媒体技术手段 篇3
一、多媒体技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强烈的求知欲。
兴趣和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心理学家指出:“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想象力只有平时的二分之一,而当情绪亢奋时则能激发出少有的智慧火花。”学生一旦对所学的知识发生兴趣,就会精神亢奋,在课堂上就能够全神贯注,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就能积极思考,勇于回答。基于以上原因,老师应该利用多媒体创造生动有趣的情景,从文字、声音、动画等方面地展现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探究的学习情绪,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启动认知的有力措施。
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用电脑设计出鲜艳的红领巾,逼真的钟表,漂亮的折扇,还有五角星、剪刀、三角板等,然后显示在屏幕上,让学生找出这些实物图形中的角,再用电脑闪现这些角的轮廓。由于图像逼真,渲染了气氛,创造了意境,学生兴趣盎然,情绪高涨。又如:上“圆的周长”一课。开始就在屏幕上显示了一只蓝老鼠和一只黄老鼠沿着一个圆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跑一圈,问谁跑的路程多,引人入胜。在学习圆的周长计算时,把圆的周长沿着直尺滚动一周成了一条直线,量出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说明这个三倍多一点是一个常数,引出圆周率π。最后教师又提出: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不可以是正方形或椭圆形吗?学生经过讨论,知道是因为圆心到圆周上各点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也就是同一个圆的半径都相等的缘故。教师用CAI课件进行验证,学生清楚地看到了圆形、方形、椭圆形的运动轨迹。如此动感而逼真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在配有标准的语言解说中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形,如临其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吸引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的实践活动中来。这样他们整节课的精神都很振奋,注意力都非常集中,教学效果好极了。
二、多媒体技术能增大课堂的时空和教学的真实性,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教法中,以‘一张嘴、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为主,以教师为主导,展示的大多是静止的场景。而许多数学问题却是动态的,有很多知识动用实物进行直观演示又不太可能。这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材中静态图形动态化。上课时,首先利用课件有意识地创设情景,帮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直观的形象中学习,较好地为学习新课,突破重、难点扫清障碍。直观教学证明,人的感官和知觉,对教材感知得越多就越能促使学生牢固地认识、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规律。
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多媒体计算机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的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能使课件渗透在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上,让学生身临其境,可加强学生学习的自我参与性,使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一只板擦,一枝粉笔”的老做法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另外,这种人机交互方式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这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都是十分重要的,极大得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效率。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能拓宽授课的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更有优势,可以加快教学的进度,完成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高要求、高质量。由于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减少教师不必要的板书时间,增加新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时间。因而,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赢得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巩固、消化、理解。一般来说,一堂课如果采取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不到三分之二的时间就可完成,让教师赢得了对优等生的引导、对中等生的指导、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教师可以因此及时获取教学信息,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地矫正、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提高掌握教学情况的灵敏性,增大教学的灵活性,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多种感官并用的学习。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的障碍在计算机的作用下被化解、消失了,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教学重点得以顺利解决。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从多层次、多角度,用大容量的练习来巩固知识,省时、多变、高效。如在学生理解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概念后,再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设计了这样的判断练习:若给出三角形三个角中的一个角,能判断出是什么三角形吗?①露出一个钝角;②露出一个直角;③露出一个锐角,让学生依次判断。在对“露出一个锐角”的判断中,有的学生说是锐角三角形,对此,故意让屏幕显示一个直角三角形,当学生说是直角三角形时,却让屏幕显示一个钝角三角形。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因为三种三角形都有锐角,所以,只露出一个锐角是不能判断是什么三角形的,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从而培养了學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任何其他媒体所没有的。多媒体计算机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的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能使课件渗透在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上,让学生身临其境,可加强学生学习的自我参与,使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一只板擦,一枝粉笔”的老做法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另外,这种人机交互方式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单一的刺激,而是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它的应用对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是十分重要的,且更有利于数学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不难说明电教手段只有溶于课堂教学之中,才能显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在同样的教学时间内,学生能成为思维的主体,师生又处于积极互动状态,电教手段还能加大知识信息量的输出,加大思维信息量的反馈,加大课堂的密度,节省课时,减轻了没有必要的师生负担,最大限度地取得了教学的最佳效果,为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借助多媒体手段指导推铅球技术 篇4
一、用多媒体演示铅球的握法和持球方法
推铅球的握法和持球的技术要领是:握球的手五指自然分开, 将球的重心放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根处, 大拇指和小拇指自然地扶在球的两侧, 手指分开。如果设计成PPT动画, 教师通过设计动态画面来演示动作, 可为学生反复播放动作, 让学生全面、细致观察动作, 把握技术要领。学生可以灵活掌握的是: (1) 手指分开的距离可根据手指力量的大小而定; (2) 腕关节必须放松才能托住球。教师可在PPT页面插图上的对应部位配上文字说明, 让学生好学、好记、好练。
二、用多媒体演示滑步前的预备姿势
推球前的预备姿势主要包括: (1) 球握好后, 背对投掷方向站在投掷圈的后沿; (2) 右脚尖同投掷方向相反 (或内拘10~20°) , 身体重心放在右脚上, 全脚着地, 左脚放在右脚后20~30 cm处, 并偏左15 cm; (3) 左脚放松, 以脚尖点地, 维持身体平衡, 上体放松, 并保持正直; (4) 球处于右脚前外侧 (右脚小拇指上方) , 左臂弯曲上举和躯干构成一定的角度 (120~180°) 或自然下垂, 身体左侧肌群拉长; (5) 这时应该放松平衡, 集中精力, 头部正直, 眼看下方5~6 m处, 为后边的整个滑步动作做好准备。
预备姿势的这五点包括面部朝向、左右脚站法及作用、左右臂应采取的姿势、持球身姿及状态、头部和眼部的配合。这些动作要领对于初学推铅球的学生来说, 身体各部位的姿势要求很零碎, 尤其是各部位协调和配合方面, 学生很难一次性做到位。教师用PPT动画手段,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每一个动作分解开来反复播放给学生, 再把要领用文字分步穿插在身形图中, 逐张插入身形变化需注意的提示文字;让学生随机反复练习, 循序渐进直至完全熟练。这样, 便于学生把握细节, 预备姿势就能既规范又科学了。
三、用多媒体演示团身动作
练习团身动作是推球的核心环节, 直接决定着推出的成绩。然而, 团身动作是由预备姿势到滑步的一个过渡动作, 它要求使球处在整个用力的最低点, 球将由团身开始上升到出手的最高点。 (1) 开始时, 上体前俯 (也可稍向右扭转) , 左腿放松弯曲向后上方举起, 向外伸展; (2) 身体重心向右脚掌过渡, 同时曲右膝, 根据腿部的力量, 右大腿和右小腿形成一定的角度 (男子100°左右) , 左右臂都放松, 重心下降; (3) 伸展的左腿向回收, 尽量靠近右腿; (4) 左髋尽量向右大腿靠拢, 肩轴、髋轴与地面平行 (上体可向右扭转) , 左肩接近右膝的位置。
由于这个动作技术节点较多, 又需瞬间完成, 学生仅凭短时间的观察很难看清重点, 练习并掌握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采用PPT手段, 把不同的难点分解成多张图片, 再在图片中插入文本进行说明、提示, 让学生对照播放的每一个动作和说明文字反复练习, 再结合生生、师生的互相交流和评点, 练习起来就比较容易了。需要注意的是:整个团身动作过程中, 躯干和地面的角度是核心, 腰的动作不仅要放松, 而且要伸展。教师可通过PPT在课件中对此逐项进行强调, 突出动作要领, 这样就便于学生掌握动作了。
四、用多媒体演示滑步过程
滑步的作用是获得加速度, (1) 滑步开始时, 摆动腿—以大腿带动小腿用力向后摆出; (2) 左脚尽量沿着地面滑行, 左脚略微向外翻, 落在底板中央, 稍微偏左, 左侧胯关节随着左脚向外转动; (3) 在腿摆动的同时, 身体重心尽量长时间维持在右腿上, 让整个身体重心平稳地向投掷方向移动, 右脚内扣落在圈内和投掷方向成20~45°; (4) 肩轴与地面保持平行, 由左腿摆动完成滑步, 左脚积极落步, 滑步结束后, 髋轴和投掷方向垂直, 和地面平行, 右髋可稍高于左髋10~20°; (5) 双脚落地的过渡时候, 双膝关节向外展, 头眼一直向后, 让球的垂直线落在右脚外侧。
滑步是瞬间完成的动作,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时, 若单靠动作示范很难让学生看得清、吃得准, 掌握要领也有一定的难度。若采用多媒体手段, 把每一项需要掌握的技术分解开来, 在页面中把连贯动作转化成分解动作, 并在动作中插入技术要领的文本提示。这样便于学生明晰技术重点, 也便于他们对照页面进行反复练习。
五、用多媒体演示最后用力动作
滑步结束后, 没有任何停顿马上进入最后用力动作, 这个衔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加速过程, 是用力是否到位的关键。用力推出铅球的整个过程需0.5~0.6秒, 右腿要在0.2~0.3秒内完成2次用力动作, 一次是滑步中的蹬伸, 另一次是最后用力。 (1) 用力时, 右腿落地后, 右膝、右髋向外做蹬转动作; (2) 髋先发力, 给地一个反作用力, 转髋带动上体, 头随上体走, 髋关节向前转动用力、挺出; (3) 左肩、肘尽量放松, 右肘下垂, 挺胸, 身体向前, 重心向左移动; (4) 头部略向后仰, 两腿同时蹬直, 投掷臂给以最后的加速, 以40°左右由身体的后仰和腿部蹬起自然地把球推出 (而非由手控制推出) ; (5) 出手后, 迅速换腿, 左腿向后方抬起, 身体向左转 (确保平衡) 。
最后用力方法是决定成绩的终结动作, 这个动作的技术要领必须做得准确到位。由于教师很难在零点几秒间示范得清楚、规范, 也无法把动作分解开来。所以, 采用多媒体手段是较理想的选择。教师可以通过动画页面让学生进行认真观察, 掌握具体的技术要领, 通过反复练习, 把自己的力量全部发挥出来。
多媒体技术手段 篇5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师施教的主阵地,要使教学质量得到有力的保障,关键是教学的效率。怎样优化课堂教学呢?重要的就是依托多媒体教学手段。
一方面,尽管传统的教学方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我们的社会已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教育教学的理念、观念不断更新,冲击着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教学的内部也正经历着一场信息化的革命。另一方面,多元信息直接冲击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对信息的迫切掌握远远超过了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时代,他们更想知道课本以外的种种知识。而且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能力比以前大大提高了,他们已不满意传统教学过多的约束,作为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如果达不到应有的信息容量和学生的需求,教学的质量就难以保证。
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手段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
1、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的一切认知、求知源于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依据教学内容对教学媒体进行优化组合,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过去的课堂,教师讲得多,学生记得多,抽象的并未形象,静态的仍是静态。而多媒体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可以化静为动,增强感性认识。这样,画面直观了,声音和谐了,过程明朗了,把学生带到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带学生走进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此时,学生的兴趣得到了很好的激发。
2、增加了教学的容量,节省了时间。
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发现,教师写得少了,讲得少了,学生记得也少了,但学生接触得多,思考得多,动手、动眼、动耳、动脑、动嘴的频率大大增加。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去考虑如何节省时间,增加容量的问题;考虑怎样利用最有效的手段,让学生掌握知识、探究知识。
3、更有利于创设发现问题的情景。
运用多媒体,可以创设更接近实际的虚拟化实验,更便于创设情境。通过制作课件,可以在电脑平台上构建一个个问题情景,教师或学生只要进行适当操作、控制,就能通过各种情景的变换,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验证结论、体验本质,归纳和发现新结论。
4、更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创新自学提供了一个较大的自由空间。运用多媒体,学生可以验证学过的知识,还可以验证自己想到的问题。在不断的验证中,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多媒体提供的文本、图画、动画、视频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直观、逼真,而且可以互相组合,并凭此来创设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情景。
总之,多媒体教学一改过去课堂教学的困顿与死板,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转换了教师角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在多媒体教学中,师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得到了培养,观察、判断、探究、发现的过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走捷径”的机会。多媒体在现代课堂教学转换越来越多地发挥着优势。
那么,究竟怎样利用多媒体手段优化课堂教学呢?
1、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媒体教学方式有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交互性强等特点,而且文、图、情、音并茂。但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根据教学内容有所取舍,这就要求因地制宜地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为多媒体教学而教学,而要运用辩证的眼光看待问题,持这样一个态度:有利则用,无利则舍。
2、应遵循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原则。
多媒体运用的目的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整合各类资源,充分把握其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增加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资源的含金量,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3、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的结合和分离。
多媒体教学手段尽管有许多优势,但它绝不能代替教师的言传身教。它毕竟只是虚拟化了的真实,与现实生活有着质的差别,而且这个差异是永远不能消除的。传统的教学手段也有一定的优势及可取之处,是多媒体所代替不了的。如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可以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道德品质、人生观,在言传身教中,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全发展。又如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独立、内在的思考更为重要,多媒体手段的作用就不大。
4、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加强备课。
教材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学生是不断发展的,而且教学的路径
是多样性的,学生有着较强的求知欲,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教学中,如果不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不在备课上下功夫,毫无精心设计的多媒体教学,会使学生的兴趣由热变冷,积极性由主动变成被动。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加强备课,以使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达到多媒体运用的最优化。
5、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的技巧。
运用多媒体手段强化化学教学 篇6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以实验形成概念,以实验反映物质与化学变化的规律。实验有助于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而有些实验因实验条件的限制,反应速度快,或多种现象并存,学生可能无法一次观察仔细,多次重复实验又要考虑成本因素,如果能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就可以克服传统教学的不足,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既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又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有哪些积极作用呢?
1.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运用录像片或多媒体课件,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进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从《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历史讲述,到《化学平衡》探究的情境创设,从有机化学键的断裂重新组合,到硫酸的工业生产流程,使得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繁杂的问题简单化。多媒体不仅给课堂增添了活力,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突破教学难点。
在高一化学《化学键》的学习中,化学键这个概念涉及原子结构及微粒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作用等,既复杂,又抽象,很难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此部分内容向学生讲解清楚,但是借助多媒体将发生反应的过程制作成动画,清晰明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带来了方便,更重要的是借助多媒体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3.利用多媒体弥补实验不足,增强实验演示效果。
电解CuCl■溶液实验时,运用投影手段,同学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阴极的碳棒上有一层红色的铜覆盖在表面;在阳极的碳棒上,有气泡放出。有些实验速度过快,不易观察,我们可以事先将其录像,上课的时候直接播放视频,多次重复观看,这样不仅节约了药品,而且帮助学生理解了概念的要点;运用电教手段进行化学投影实验,弥补了传统实验中的不足,增强了演示实验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方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劣势分析
凡事都必须有一个“度”,当然,多媒体辅助教学也不例外。若超过了这个“度”,多媒体教学就会表现出它的劣势。
1.盲目追求多媒体的表现形式,忽略了它仅是一种辅助手段的本质。
化学学科最鲜明的特点是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室能做的实验,我认为不宜用多媒体模拟实验替代,否则就会失去学生自主参与实验探究、体会的机会,也会错过非常重要的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机会。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认为,人们学习知识,一是通过自己直接经验获得,即注重过程而获得的经历;二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这说明,如果学生能够自己直接动手,亲自体验,就不必用多媒体模拟展示。
2.过分追求“短、平、快”,忽略学生思维所需要的时间停顿。
多媒体“短、平、快”的教学,不是引导学生思考,而是代替学生思考。快速放映,学生记忆中暂留的时间太短,导致刺激不够强烈,印象不够清晰,就像脱离了知识的载体在凭空认识知识,这无疑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难度,长期这样,学习效果必然不好。
3.过分追求材料的直观形象,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根据认识论中“最近发展区”的教学原理,在教学中应重视思维活动的“最近发展区”,以使学生能够达到“跳起来摘到桃”的最佳学习心理。化学教学过程处理得过于直观、形象,过分依赖多媒体的展示功能,会降低学生的思维水平,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导致学生“长不大”。
经过多年的实践体验,我认为最有效的化学课堂应该是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互结合。具体来讲,结合教学内容可以这样做:(1)重点、难点、难记忆的部分,在屏幕演示,同时以简练的板书形式写在黑板上,并加以口述讲解,有利于学生消化接受。(2)在播放课件演示的同时,尽量伴随教师的肢体语言,进行深入讲解提示,交流教学信息,调节课堂气氛。(3)需要学生做笔记的地方,放慢演示速度,为学生记录提供时间。(4)抽象、冗长的内容,尽量减少板书,应制作课件进行表达。(5)大容量的复习内容,宜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且最好事先把需要学生做笔记的知识打印出来,课后发给每一个学生。(6)备课必须充分。对两种教学方法的结合使用,教师的备课工作量更大,要备内容、备形式、备时间、备顺序、备板书、备整堂课的教学流程的设计,课件运行、测试、提问等在哪个环节插入都要事先合理分配时间。(7)课后小结应作为课件内容投影到屏幕上,帮助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完成知识总结。
多媒体技术手段 篇7
关键词:多媒体,美术教学
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我通过多次课改实践探索,感受到了多媒体技术手段介入美术教学的魅力,下面就应用多媒体进行美术课堂教学的优势谈点体会:
一、多媒体的应用,改变了师生的教学理念
用多媒体辅助美术教学,首先有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更多的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美术教师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创设逼真的教学情景,把传统的教学形式和计算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美术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其次学生自己会从多媒体中主动找到自己所需的知识,也会有了成功的体验,学得更有积极性,有利于创造性的发挥;又容易互动,更能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学生身在课堂,鼠标一点,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艺术长廊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现代社会是信息大爆炸的社会,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各种新知识的不断涌现,美术教学需与时俱进,多媒体成为教师获取知识信息最得心应手的工具,通过多媒体可以进行信息访问,可以收集到最好的图文并茂的教材,可以根据教学效果对教材很方便地进行动态组织和修改,对学生也可以根据其掌握的程度调整进度,从而做到因材施教,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教师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扑捉到最新资料,从而进行良好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的应用,提高了学生对美术的理解能力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它是指将计算机、录像机、投影仪、VCD教学软件等多种媒体集中于一体,由老师根据不同课型的要求,灵活地用相关的媒体进行教学,具有感觉、表示、显示、存储、传输的作用。它可以用来设计全新的整体教学过程和交互性、个性化的训练方式,展示教师的教学构思和新的创意,促使教学过程发生根本的变化,促使学生改变传统的被动学习方式,形成师生教材和教学方式的新组合,它是现代美术教学技术的组成部分。它需要教师制作大量的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演示学习。多媒体的课件中融观赏、趣味、形象、知识为一体,有利于发掘学生的艺术理解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并提高美术课的课堂效果。
三、多媒体教学技术能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引导他们入境入情
当美术教材中出现重点、难点,需要学生去探索理解、主动掌握,而学生“启而不发”、“思维受阻”时,教师可借助电教媒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再现情境,把教材与教师所讲和学生思维融在一起,帮助学生使其受阻思维顺畅发展,达到对事物深刻理解、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进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强理解效果的教学目标。如:在教学《夏天》一课时,由于学生经历浅,知识面窄,记忆力、观察力和审美能力都不够强,因此,对夏天的认识也很浅显。如要让学生了解春天的自然特色,就得尽可能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探索、考察、参观、实践,但由于时间、地理条件的限制,这一梦想难以实现。为此,依据本教材中的知识点和重点、难点,用电脑制成动画情景:太阳高照,大雁挥动翅膀,田园里绿油油的庄稼像绿色的地毯,树林里有各种各样鸟叫,声音令人陶醉,当这些大自然的美景动画,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再现在学生面前时,学生的思维顿时豁然开朗,他们沉浸在夏天美好的意境中,情感处于最佳状态,加入娓娓动听的语言启迪,学生们在观看过程中,其思维产生丰富的联想,脑海中同时再现了夏天的自然美景和生活趣事,从而解决了本课重点,突破了难点,并使学生在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愫的滋润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掌握了新知,开扩了视野,提高了他们的认识能力,为学生的绘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学生素质的提高创设了有利的条件。
四、多媒体的应用,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评价
作业的评价是进一步深化审美情趣,提高创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打上一个优、良、及格即可,学生不知自己的优缺点,不利于能力的提高。多媒体引入美术教学后,利用多媒体,使全班同学都能看到自己的作业,有利于每位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好的作品在讲评中,全班都受益,不好作业的讲评,使每位同学了解了失败原因,提醒自己少犯或不犯相同的错误,不仅提高了每位同学的鉴赏水平,也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同时,以前一般是学生把作业交给老师,老师在课外批阅。现在,转变成了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自己评价与同学评价相结合,再加上老师的鼓励,使评价成为美术课堂教学环节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五、多媒体的应用,有利于激活美术课堂气氛
多媒体介入美术教学后,为欣赏打开了窗口,学生可以在网络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图片或画面进行欣赏。学生欣赏的就比较充分,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表象的丰富就好像是为想象插上了翅膀,从而使学生能取百家之长,酿自家特酿;更何况,通过欣赏,还能提高学生的艺术感染力,鉴赏能力和创造力。电脑美术设计操作灵活多样,可朔性强,有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业完成后产生成功感、自豪感。对于造型能力、创造能力尚低的中学生来说,运用电脑设计可以弥补手绘基本功的不足,还可以加强创意、想象、欣赏、评论等能力的培养,渗透情感教育,总体上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很有利的。
在多媒体电脑绘画中那种近乎游戏的手法,特别适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尤其是对绘画基础薄弱的学生,会减轻心理压力,甚至会激发起学习的热情,把美术学习作为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这样,我们的美术教育才真正实现了愉快教育。
多媒体技术手段 篇8
一、导课部分
一堂好课要有好的开头, “先声夺人”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 兴奋点贯穿于整堂课。例如:在二氧化碳一课中, 一开头用声情并茂的语言, 配上动画讲《屠狗洞》的故事, 设下疑问:“屠狗妖到底是谁?”或者呈上当地最近的一溶洞景观影视片断, 配上导游的简介音, 然后教师设下疑问:“到底是哪一位能工巧匠把大自然雕刻得如此美丽呢?”。又如:在讲物质溶解时的热效应一课时, 我们是在网上搜索到姚明与中国男篮进行伤愈后的首次合练时使用冰袋的新闻图片, 课一开头就把该图片和商用冰袋的图片同时展现在学生面前, 然后教师设下疑问:“起降温作用的冰袋里就是普通的冰吗?”。还如:在上爱护水资源一节中, 一开头, 用美仑美奂的九寨沟风景与黄河断流的影片同时展示在屏幕上, 形成鲜明的对比, 教师设下疑问:“同一地面上, 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大的落差呢?”。上述这些课的开头是传统教学中的挂图和语言描述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充分运用, 使导课部分声图并茂, 不仅趣味性、直观性强, 而且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系统找到最新的、与当地实际生活有联系的实物图片、新闻图片或者是动画故事、影像材料, 展现在学生面前, 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求知的欲望, 使学生一开头就会处于一种主动积极学习的精神状态, 就能在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 以最佳的状态接受和理解教学信息, 记忆也会牢固, 学习效率会得到较大提高。
二、探究部分
教育、心理学分析:参与学习的感官越多, 感知、理解、记忆效果越好, 先请大家对比看下列表项:
学习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 从以上表格看出, 教学上要充分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 起用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内容丰富、活动的对象比内容单调、静止的对象引起注意稳定的时间上要长。在探究教学中, 多媒体的优势为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起了传统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例如:在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 传统的教法往往提前一周准备实验, 上课时把实验结果 (三支试管) 展现在学生面前, 对比得出结论。但现在我们可以把试验过程制成影片, 配上音, 把探究铁生锈的整个实验过程的情境在课堂上再现给学生, 与传统教法相比, 调动学生感官量就大不同了, 而且资源可重复利用。
三、联系生活实际部分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 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体现学以致用的重要目标。例如:在讲燃烧与灭火一课中, 我们把火灾过程中如何自救的情境, 用动画呈现在学生面前, 并配音解释, 比传统的只凭教师文字描述的教学效果就不同了。在“学习化学研究些什么”的知识时, 可以在网络上搜索拉瓦锡的有关实验图片、我国化学室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蛋白质的图片等, 呈现给学生, 让他们感受化学家的研究成果;通过观看"南极臭氧空洞"的图片, 环保部门对大气检测的资料片;用高能燃料推进火箭的过程, 以及机动车辆尾气排放图片、工厂排放废气而产生“浓烟滚滚”的景像等, 都会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认识到只有学好化学知识, 才能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另外新闻报道中的内容, 学生有一种新鲜感, 阅读与了解其中内容的欲望比较强, 因此, 从中选取相关的内容, 创新情境, 非常方便, 而且教学效果好。
四、微观世界部分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能真实、形象、生动地再现化学中的微观世界, 而且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增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例如, 在探究“原子内部的奥秘”时, 运用电脑动画, 从内到外依次演示原子内部的原子核、质子、中子、核外电子各个部分, 并通过模拟“α粒子轰击金箔"的情境, 使学生对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了非常深刻的感性认识。课后有学生还撰写了具有卡通色彩的我心中的原子“科幻”作文。这样的情境不仅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还提高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又如:对“微粒构成物质”核心概念的形成, 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演示水的电解和氧化汞的分解过程情境, 通过对比, 学生马上提出问题:为什么汞原子直接聚集成物质了, 而氢原子、氧原子没有呢?学生从而知道原子、分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也进一步理解了化学变化的实质。实践证明, 直观情境的创设, 能使枯燥知识生动化, 抽象知识形象化, 它是激发学生兴趣, 优化探究途径必不可少的机缘。
多媒体技术手段 篇9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语文教学
0 引言
当前科技发展迅速, 教育理念日益更新, 新的课程标准也对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媒体信息技术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 已经成了重要的教学方式, 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各种功能融为一体, 例如运用信息技术我们可以综合文字、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技术, 形成一种立体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这种教学方式为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支撑, 也是我们学校积极实践的教学方式, 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适合新的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
1 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结合的优势
我们应该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 更新教育理念, 把先进教学手段充分运用于教学实践, 充分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我认为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或者优势。
1.1 多媒体信息技术适应语文教育的基础性和综合性
语文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学科, 体现出语文知识的知识性、趣味性, 我们知道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信息量大和速度快捷的特点。这一特点对于语文教学的基础性、综合性的特点有着积极有益的补充和充实。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 查找一些关于语文教学方面的一些相关资料, 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并且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 提供详实的指导, 为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提供了迅捷的途径。
1.2 多媒体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直观更高效的教学 方式
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将图像声音视频动画融为一体, 这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对于语文教学提供了着很大的便利。我们通过信息技术, 让学生可以立体画面中的学习中各种感官都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体会, 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3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互动性能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 地调动起来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互动性, 参与性, 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提供了一个参与的平台, 这种交互性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2 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方法和措施
2.1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在学习当中往往缺失了兴趣, 才导致了厌学和畏学, 我们的语文教学更是如此。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兴趣, 只有这样, 才能起到好的教学效果, 才能帮助学生形成语文学习的好习惯, 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 在调动学生兴趣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 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传递教学内容, 调节教学气氛。
2.2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场景再现, 加深理解
多媒体课件能化抽象为具体, 多媒体以其极强的表现力,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 文学作品的本质是始于感情而终于感情的, 通过塑造动人的形象, 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 达到教育、启智的目的, 同时, 教师加以引导, 学生对课文所要表达的主题更为理解, 通过多媒体进行场景再现, 使学生对文字的表达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如《斑羚飞渡》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 透过课文题目, 我们常常可以看出文章的内容、中心主旨等, 体会为什么要“飞”, 怎样“飞”, “飞”的结果怎样?从而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接着多媒体演示:“通过大屏幕展示的三幅画面, 飞渡前, 飞渡中, 飞渡后。伤心崖、用画面生动再现斑羚飞渡的悲壮场面。斑羚群凭借娴熟的跳跃技巧, 以牺牲老斑羚的生命代价, 成功地完成了山涧上的飞渡。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 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通过学生多媒体视觉上的冲击, 使学生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撼, 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会让每一个读过这篇文章的人受到精神的震撼, 会启发人们重新认识这个万物共生的世界。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2.3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激发情感
将音乐, 图片等来创设与课文有关的情景, 以便让学生真正融入课文所表达的意境中, 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主动地进行学习。
如:在教学《土地的誓言》中, 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在教学中, 合理、有效地使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并进行教学, 课前安排播放了歌曲《生我养我的土地》, 激发学生对土地产生了热爱之情, 在同学生阅读课文同时我把艾青《我爱的土地》当作背景音乐, 以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的旋律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并且还播放了课文视频《土地的誓言》, 学生很快就被声、光、图片、动画、文字所震撼, 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 加深了学生的感受, 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 还把学生的学习欲望推向高潮。尤其是展示了当年日军轰炸东北三省的图片, 那一幅幅悲惨的画面, 更激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仇恨, 增强了学生的形象感受, 那一声声爆炸, 更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心。激发了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 而且也提高了学习效率。
2.4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 加大容量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不仅能起到强调的作用, 而且节省了大量时间, 通过了解作家及相关的作品, 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 而且网络资源的丰富性是一般书籍所无法与之相比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让教师和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启发、点拨、讨论以及拓展上,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利用多媒体技术, 展示教学内容, 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增加课堂容量, 比如我在教学《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时, 根据课前的彩图制作了一组动画, 并配上一曲动听的钢琴曲, 让学生根据动画展现的变化无常, 姿态万千的云, 口头描绘, 各云彩暗示了什么样的天气现象, 课堂中学生积极发言, 讨论中学生并且还用“云交云, 雨淋淋”等谚语来归纳有关的天气情况。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课件中的晴朗的天空, 白云朵朵;暴雨来临时, 阴云密布……一系列的画面帮助学生认识云的种类, 形状, 直观形象, 学生对云的识别能力大大增强。有效地解决了学习中的难点问题, 加大信息容量, 提高了课堂效率。
3 必须切实提高教师的计算机水平
由于计算机的技术性比较强, 那么体育教师要想实现多媒体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的整合, 就必须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 包括视频的剪辑, 动画的设置、课件的制作等等。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的, 切合教学实际地制作自己的课件, 当然语文教师只有更好的掌握了计算机技能, 才能建立自己的体育网络平台, 建立主题学习网站, 共师生交流探讨, 从而实现语文课堂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不仅仅是单纯的运用多媒体技术, 更重要的是将二者完美的结合起来, 探索发现可能的利用方式, 同时也必须持之以恒的探索挖掘语文课堂中的切入点,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 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 使语文教学生动形象, 多姿多彩, 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 在新课改环境下, 我们要巧妙运用多媒体, 达到激情引趣, 寓教于乐, 提高中学语文教学质量, 开辟中学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2]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述》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3]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索[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1.
多媒体技术手段 篇10
1 多媒体技术手段, 为课堂注入了音乐般的愉悦
音乐是人间的一股清泉, 音乐是心灵的一串风铃。多媒体技术手段是新型的教学手段, 为课堂教学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撮香料。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 既整合了文本内容, 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是教学中不能或缺的辅助教学手段之一。例如,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教材中一首词, 描写的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漫步于黄沙道上, 所见所闻到的是明月清风, 鹊惊蝉鸣, 稻花飘香, 蛙声一片的美景, 表达了词人丰收在望时的内心喜悦和激动之情。如何才能把词中所描写的情景通过课件烘托出来, 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的情感与词人情感达到共鸣, 从而也生发出由衷的喜悦之情。笔者在课前通过查阅大量关于本首词的教学案例和资源, 通过整合和借鉴, 制作了配有不同背景音乐的图片:明月清风、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让学生通过Flash播放的图片, 轻轻地读上阕, 在画面和音乐的感染下, 不但理解了词意, 而且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美感, 他们似乎完全陶醉在黄沙道的美景之中, 那种唯美的情怀, 与词人的心境不谋而合, 真有一种“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的感慨, 为课堂注入了音乐般的美感和愉悦。此时, 不需要教师太多的语言去点缀, 而多媒体教学手段, 把课堂装点成美不胜收的黄沙道, 激发了学生对美的感受体现。这样的美景, 为词的下阕学习奠定了丰富的情感基础。
2 多媒体技术手段, 为课堂增添了图画般的色彩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文本的研究, 使教材文本中需要丰富的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放大和生动描述, 这样不但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还可以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例如,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 ( 苏教版 ) 一年级下册中的《奶奶的白发》, 通过描写奶奶与孙子的对话情景, 彰显了两代人之间的亲情。课文主要写了奶奶和孙子之间的一段对话, 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亲情。为了唤醒学生对“奶奶”的熟悉程度, 笔者在课前拟将用“图片猜游戏”的方式, 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伊始, 笔者用多媒体Flash软件放了2张图画, 然后让学生根据图画内容背诵上学期学过的儿歌 (《紫葡萄》、《变只大雁往南飞》) 。小学生在图片色彩的刺激下, 纷纷想表现自己, 小手不停地晃动。在孩子们的儿歌声中, 轻松地进入了“奶奶的白发”的新课学习中。这一情境的设置, 既调动了学习热情, 又集中了学习注意力, 何乐而不为?又如, 《东方之珠》一课给我们介绍了香港的浅水湾、海洋剧场、铜锣湾以及香港的夜景。课文语言优美, 把这几处描写得淋漓尽致。但是, 如何把这些平面、静止的文字演绎成一幅幅具体、真实的画面呈现给学生, 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软件播放“飞机起飞”的相关影片, 引导学生通过视频资料走进香港, 真正感受香港的繁华和美丽。这样一来, 学生进入到了学习的状态之中, 而且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 多媒体技术手段, 为课堂带来了诗歌般的朦胧
诗歌的美在于朦胧, 也在于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新课标下多媒体技术手段的出现, 为传统课堂教学笼罩了一层朦胧之美, 让学生在多媒体情境创设中更喜欢学习语文, 使语文的工具性得到了极大的体现。例如, 在《长江之歌》朗读教学中, 为了能调动学生的情感, 理解对长江母亲的“情怀”, 此时可以播放歌曲《长江之歌》作为调动学生情感的最好调料。学生在音乐的烘托下感受“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的情感。读前一句时要酝酿感情, 读出深情和感恩, 而读后一句时要读出对长江母亲的赞美和无限的依恋。如果有些学生依然读不出来这种感觉, 那么教师还可以播放长江三峡江水滔滔不绝的画面视频资料, 以及卫星图片上长江流经我国各省的曲曲弯弯情景, 来激发学生对长江母亲的热爱之情, 也能够理解词语“哺育”、“挽起”的真正含义了。所以读这两句时, “哺育”、“挽起”要重读, 以增强情感色彩, 调动学生的情感, 渲染一种淡淡的朦胧之美。课末, 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苏轼的《念奴娇》, 以扩展阅读文本的视野, 使长江之歌更加嘹亮和久远。
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生物教学 篇11
关键词:生物教学;多媒体手段;辅助
随着多媒体设备在各个学校中的普及推广,多媒体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生物作为一门实验学科。实验教学是生物教学的第一手段,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生物课堂中的作用也绝不可忽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形象、直观、大容量等特点可以使我们的生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从而切实提高生物教育教学质量。
一、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生物是实验学科,很多内容必须出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观察、自主学习,才能更好地获得知识。但由于生物学科的特点,有些实验往往“做”而不“灵”,也有的“灵”而不“显”,这就需要我们合理配置电教媒体,发挥其优势来弥补实验的不足。有的实验并不是一节课的时间就可以完成的,如演示实验“观察血液的组成成分”,需要较长时间(一般几小时)才能出结果,而且即使出了结果,稍一触碰,血细胞又会重新混合在一起,就算没有碰触,效果也很不明显;还有的实验会涉及到解剖活体动物,与现在的和谐发展和环保政策又有相悖的地方,如“搔扒反射”等实验,这时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就显得非常适合。
我在讲解“血液”一节内容时,为了使学生更清晰地观察血液中的组成成分,掌握所学内容,我将原本要在课下做好的实验搬到了课堂上,在进行一番操作以后,我又将事先准备好的已经明显分层的血液展示给同学们。但由于盛放血液的容器较小,学生依然反映看不清楚,只有坐在教室最前面的几个同学说能看到,而且不是很清楚。这时,我打开事先录制好的血液分层过程中拍摄的几个主要过程,对已经分层成功的最后画面,我还特意进行了近景拍摄和放大处理。这样所有的学生都能很清楚地看到哪一层是血浆,哪一层是血细胞,各部分的比例大约是多少,这一相应内容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
在讲解“非条件反射”一课时,“搔扒反射”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但是由于青蛙已经被列为国家保护动物,且此实验要求把活生生的青蛙头部剪去,手段比较残忍,不适合在课堂中呈现。但若没有此实验,学生又很难理解已经没有头部的青蛙还会自己将贴在身上的沾有硫酸的纸片搔扒掉。我在辨这节课的时候,最开始总是用口述的方法来讲解这段内容,但语言再精彩也不如亲眼所见的更容易让人信服,学生也很难相信这个实验的真实性,于是我查找到了搔扒反射的实验视频,在讲这一内容时随堂播放,学生都表现出惊奇的表情,并且很容易地理解了“搔扒反射”并非是由大脑控制,而是由脊髓控制的神经反射。
二、利用多媒体手段突破生物教学重点、难点
生物教学的课程特点决定了有些内容学生是不可能亲自看到和体会到的,而这些知识往往难以理解,内容要么枯燥,要么难以掌握。这些相关内容的学习也就成了学生在掌握生物知识过程中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和相关的教学重点,笔者认为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非常适合的方法。
如课本中的“绿色植物的双受精作用的过程”这一部分内容。是绿色植物繁殖中的重点内容。课文对此部分内容虽然采用组图的方式讲述,可以比较直观地让学生了解绿色植物的双受精过程。但图片毕竟是死的,画面呆板,学生学习时兴趣不高。总会有学生在观看的时候心存疑惑,而这一过程又是不可能通过实验完成的。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我设计和制作了“绿色植物双受精作用过程”的nash动画课件,用动画的手段形象地演示了绿色植物双受精过程,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顺利地让学生掌握了绿色植物的双受精过程这一知识内容。
三、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生物课堂上,学生获取知识主要靠“听”、“看”、“动手”种方式,任何一种方法的单独使用都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最好的方法就是将三种方式结合起来。多媒体教学就可以将这三种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准确性。
如我在讲“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这节探究实验课时,为了上课时达到一定效果,我提前一周就开始以家庭小实验的方式布置学生进行此实验,但很多学生嫌麻烦,或觉得这个实验的趣味性不高。没有动手去做。结果,在讲这节课的时候由于很多学生并没有亲自动手实验,他们对实验过程的了解程度很不理想、幸好我早有准备,利用实物投影,将我事先准备好的多组不同条件下完成的实验结果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看。实验组和对比组效果明显。哪些种子萌发了,哪些种子没有萌发,同时配以种子萌发条件的相应视频片段,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了萌发的种子具备了哪些条件、没有萌发种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知识,顺利完成了此课的教学任务。对于第一次接触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概念,学生在看过相关视频片段后,也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了。
在这一节课中,将学生动手做、动眼看、动耳听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课堂效果非常好。
多媒体技术手段 篇12
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远远超过老师的督促和说教.所以,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数学是一门发展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推理能力的学科.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对数学教学中遇到的一些抽象问题感到教起来非常困难, 因而使许多知识难以进入课堂.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于一体, 能以形象、生动、直观的形式向学生传递信息, 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主动地获取知识,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才会有学习上的创新, 达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这充分说明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数学教学过程, 事实上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 继而对其进行延拓、创新的过程.于是, 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 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而问题又产生于情境, 因此,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情景就是组织课堂教学的核心.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情景资源.例如:我在八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的教学中, 利用Flash制作动态的演示课件 (如图所示) , 教师通过鼠标可以移动C点, 计算机就会动态地显示出CA+CB的数值, 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索, 发现了C点移动到左边和右边时, CA+CB的数值都会较大, 移动到两者之间会出现一个最小值, 教师就可以马上引导这个C点原来是通过本节课所学的作轴对称图形所得到的.
由此可见,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
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辅助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 分散难点.只要点击鼠标, 就可以进行大量演示, 在课堂中无论一位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 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 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教学中的过程再现等操作, 便可以轻松解决问题, 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八年级上册“平方根”的教学中, 利用Flash制作动态的演示课件 (如图所示) , 调用计算器与学生一起通过计算来逼近使学生明白按这样的办法可以将的数值无限逼近而且小数点后的数字没有规律, 从而更好地理解姨2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的这个概念.
事实上, 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1.41421356…
可见, 这样的教学, 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又给学生丰富的感知、表象, 化难为易, 学生掌握得较扎实, 教学效果良好.
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有利于帮助学生获取技能和经验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最大差异之一在于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而不是强制性的灌输式学习, 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 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地学习, 主动发展, 使学习在掌握数学知识的速度、深度、广度上更上一层次, 使学生在课后可将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再次利用多媒体读取, 对不理解的内容部分反复观看、思考, 还可以在网络上交流, 完成作业等, 甚至可观看其他教师的教学课件, 还可以在线与其他远程终端的名师进行交流、讨论, 学生在这交互式学习环境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 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的主动作用, 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学习.例如:我在讲解“勾股定理的证明与应用”这一节内容之前, 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勾股定理的资料, 通过整理资料, 探究勾股定理有关的实际问题, 通过课件演示, 学生归纳出了勾股定理的定义, 同时揭示了勾股定理的内涵.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自我学习的过程中, 更好地激发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更好地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技能.
五、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有利于实现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 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 互联网为教师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 为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随着电脑技术的飞速发展, 远程教育网校的建立, 给广大教师创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空间, 各种的练习型软件和辅助测验软件的出现, 让学生在练习和测验中巩固、熟练所学的知识, 决定下一步学习的方向, 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和分层式的教学.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的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功能就体现出来了.
总之, 数学教学的现代化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法的更新, 更重要的是把信息资源带到了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合理、机动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 给学生提供视觉、听觉和创新思维, 丰富学生的想象, 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主动发展, 创新的能力.这样, 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被激发出来, 创造潜能就会被充分挖掘出来, 其各个环节的优化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摘要: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并进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 使人们对数学本身及数学教学方法的认识有了根本的转变.本文通过自己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 谈谈在教学中得到的几点启示, 并通过具体教学实践体现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数学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何克抗.网络教学结构与网络教学模式探讨.教育技术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