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引导学习

2024-11-03

问题引导学习(共12篇)

问题引导学习 篇1

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途径是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就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再创造。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情境, 让学生能够自行提出数学问题, 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新知、对数学知识再创造的兴趣, 这对于学生学习新知识, 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 以及对新知识的学习价值的认识, 都有很深刻的意义。尤其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下面我谈谈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一、创设操作性问题情境

好动, 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动手操作, 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 调动学生的思维, 从中发现问题。如, 在教学“相遇问题”时, 我事先让每个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汽车模型, 上课时, 同桌合作操作汽车, 进行单车行驶、双车相对行驶的活动。在进行了几次操作之后, 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我第一次采用这做法时, 发现全班学生一下子提出十多个数学问题, 很多学生不需要老师提示、说明、讲解, 就能正确、迅速地解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这个问题, 有的学生还把解题的策略、算理表达得清清楚楚。惊喜之余, 我借一个班级又上了这节课。这次, 在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之后, 对于“两车经过几小时相遇”这个问题, 我没有让学生口答, 而是要求学生直接在练习本上解答, 发现大部分中下等生也能求出正确答案。课后, 我找几个学生座谈, 学生说:“我能提出这个问题, 自然就会解答。”“××同学能提出这个问题, 我能不会做吗?”“我在推汽车时, 就发现两辆汽车是怎样行驶的, 要经过几小时相遇。”……由此可见, 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学具的情境, 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进而激起学生探索、获取新知的强烈欲望。

二、创设生活性问题情境

如果数学问题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上产生的, 学生就会觉得这个数学问题亲切、有趣, 并乐于探究, 有助于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如, 我利用一次卫生大扫除的活动创设了问题情境法。我说:“前些天, 学校组织了一次卫生大扫除, 谁记得我们班是怎样分工的?”学生抢着说。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全班42位同学, 留下10位同学打扫教室卫生, 5位同学帮助隔壁班的同学打扫卫生, 其余的同学打扫公共卫生责任区。”然后让学生根据这几个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各种各样的。

如果学生面对的是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其思维能很快地与生活经验对上号, 激活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 产生探索新知的主动性。从而形成各种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自主发现新知, 建构数学模型。

三、创设原始性问题情境

创设原始性问题情境, 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充分地调查、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中的一些情况, 对这些素材进行筛选, 为学生提供原始的材料, 在动态中生成, 便于学生探索新知的情境。比如, 我在教学“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时是这样做的。我说:“教师看到××同学用的那支钢笔既便宜又好用。××同学, 请你告诉大家, 那支钢笔多少钱?”“谁能把‘一支钢笔5元钱’在黑板上写出来?”“老师想给我们班3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一人买一支, 要买几支?”“谁会写‘买3支’?”“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怎样列式计算?”在学生解题的方法之后, 再让学生理解“单价、数量、总价”。然后, 让学生自编以日常生活中购买东西为素材的题目并解答。经过这个过程, 学生很容易发现“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及这类问题的解题策略。

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为创设问题情境积累可资利用的资源, 再加以开发和发掘, 为教学服务。

通过教学实践, 我深深体会到创设问题情境对于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价值, 也体会到要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再创造, 必须做到:

1. 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发现问题、探索新知的时间, 不能操之过急, 要耐心地期待、及时地引导、有效地点拨、积极地合作, 真正做到师生民主、和谐、互动。

2. 创设的问题情境应尽量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为基础, 且具有激趣性、挑战性, 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 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尤其是要保护学习较差学生提出问题、探索新知的积极性。即使提出的问题对于学习新知的价值不大, 也不要嘲笑、讥讽,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总之,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学习, 能够让学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 体验成功, 从而深刻地理解、掌握、应用新知, 培养问题意识, 激发创新的火花。

问题引导学习 篇2

21世纪是学习型社会,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习的革命》也指出,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著名的当代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学会如何学习本身要比‘学会什么’来的更重要的多”。美国未来科学家约·奈比斯指出:“在不断变动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门或一套课程可供在可见的未来使用,或可供你终身受用。现在需要的最重要的技能是学会如何学习”。教师不仅要研究自己的教法,更重要的是研究学生的学法,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他们今后知识的更新和终身教育打下牢固的基础。

因为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不同,所以每个学生在依据学校设置的课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形成的活动经验和思维品质等都会显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决定仅仅依靠课堂教学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小学生课堂数学学习的策略方法教学问题诊断与引导就是基于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产生的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的各种指导策略的研究,使得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

得不同的发展,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许多专家认为知识同化有两个重要过程:其一,知识同化是新学习的观念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二,知识同化是把新学习的内容纳入原有数学认知结构,并使原认知结构得到补充、改造或完善的过程。上述两个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用原有认知结构去同化新知才能完成的。我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上述过程,而有的学生则不能顺利地完成上述过程,除了我已研究的如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等原因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能顺利同化新知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采用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从而促进了知识同化的进行。因此,这几年,我又在原有研究基础上,对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进行了初步探索。

在学习过程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学习活动,都可称为学习策略。我在同化理论的指导下,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以下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

一、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的学习策略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往往后继学习的知识是前期学习的知识的发展或加深。如能采用把后继学习的知识转化为前期学习知识的策略,不仅可以加快学习的速度,而且能提高知识的区分度。如学生已知道了一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当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时,要求学生利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获

得新知。

二、“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的学习策略

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可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不仅记住书上的语言文字符号或数学符号,而且能理解这些符号所代表的实际内容,这样的学习是有意义学习。反之,学生如仅仅记住符号的组合或词句,即死记硬背,并没有理解其中的实际意义,这样的学习就是机械学习。可见“知识同化”是建立在有意义学习的基础上的。例如解“白气球有12只,白气球比红气球少5只,红气球有多少只?”这类题时,学生就会错解为12-5=7(只),而一些采用有意义学习策略的学生,首先对“比较关系”的词句进行分析,认为上题是白气球与红气球比,白气球比红气球少,那么红气球就比白气球多,所以红气球应是12+5=17只。教师7在指导学生时,应强调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实际意义。

三、“举一反三”的学习策略

“举一反三”是学习概括性或包摄性程度较强的概念或规则的一种有效策略。例如:“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的学习就是先通过几个概念的例证,再概括成概念的。

“举一反三”的认知策略在解题中更有其实际意义。例如学习“几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可以拼成的长方形”,我们就启发学生用上述策略学习解答,先想想正方形的特征,在想想长方形的特征,从而获得新知。

我们在帮助学生学习上述策略时,在“举一”上比较下功夫,从

教师举例到学生自己独立举例。

四、适时地形成知识网络的策略

前面曾提及,知识同化是把新学习的内容纳入原认知结构,并使原认知结构得到补充、改造和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也就是知识网络形成的过程。这一学习策略可以包括两个方面的学习内容:一是找出已学知识的内部联系,二是与其相关的知识结构的相互结合与沟通。知识网络形成,有助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记忆,也有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球和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建立知识网络结构,使学生学到的不是一个个个体,而是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概念和关系。

五、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的策略

陈述性知识是指对有关事物的名称或符号的知识,或是对简单命题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是一种有关“怎么办”“怎么解”的知识,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概念,当在运用这些概念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就需要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学生通过一定的分析过程,使问题得以解决,而一些缺乏转化能力的学生,往往在解题中不是束手无 策就是出差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把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我们在教学中极其重视两种知识转化能力的培养,经常要求学生在解题后说出其分析、操作过程。例如在学习被减数是两位数的减法竖式时,我们用下面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操作:“数位要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从个

位先相减,个位减完再减十位。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 问题情境 原则 策略

思维起源于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创新教育需要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异精神,培养和发展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思维。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抓住教学的有利契机,巧妙地创设带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活知识储存,触发思维的动力,诱导创新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探究新知识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促进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一、问题情境创设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紧扣教材的中心及重点、难点设疑,使学生能顺利地获取和领会有关信息,并积极作出反应,主动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通过问题的解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启发性原则

问题情境中的问题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再现,也不是靠常规操作就能完成的,需要较多的创造性。问题情境富于启发性才能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分析、理解、解决当前的问题,从而实现数学认知结构的重新构建。

3、发展性原则

问题情境创设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具有开放性、挑战性和探究性,给学生留有探索和创造的空间,有助于提高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数学思想,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体现问题的发现过程,体现问题解决的再创造过程。

4、层次性原则

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尽可能设计一组有层次、有梯度的问题,用问题组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从而深刻理解有关知识,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思路和掌握知识的整体结构。

二、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知学习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伊始就使学生处于一种问题情境中,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状态,让学生自主地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出新知识的本质属性的过程。因此,教师应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激起学生思维的振荡,唤起学生思考的欲望,催生出乐于学习的积极情感。使灵性得以迸发,潜在的悟性得以唤醒。

如,在学习平方差公式时,先让学生做下列各题:①(X+2)(X-2),②(1+3a)(l-3a),③(x+5y)(X-5y),④(y+3z)(y-3z),然后让学生观察运算结果,提出“两个二项式相乘,积可能有几项”的问题作为课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转化与过渡,完成知识的顺利迁移,并培养学生的归纳与类比的思维能力。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

“问题”是开启思维和发展思维的源泉。因此,在引入新知后,教师要创设一个能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引发学生的强烈的探究知欲与创新欲,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创新地发现新问题、获取新知识、提出新观点、探求新方法。

如,全等三角形的证明一课教学,在揭示课题后,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1)只给一个条件(一组对应边相等或一组对应角相等),画出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2)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分别按下列条件做一做:①三角形一内角为300,一条边为3cm.②三角形两内角分别为300和500.③三角形两条边分别为4Cm、6cm。问题的创设激起了学生的兴致,学生大胆猜想,分组讨论、探索、归纳,踊跃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观点,使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最充分地发展。

3、创设问题情境,检验学习效果

课堂练习是学生在一节课内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情况的一种检测,是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从中反馈出的信念可以得到及时评价和调整,促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内化过程。创设课堂练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质疑、去探究、去思考,在问题情境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生成新的资源,从而深刻领会知识,加深对知识理解。

如,学习勾股定理后设计以下习题:

①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两直角边长分别为 3,4,则第三边长为多少?

②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有两边长分别为 3,4,则第三边长为多少?

③已知一个三角形中,有两边长分别为 3,4,则第三边长能确定吗?能否用不等式列出范围?

④已知一个三角形中,有两边长分别为 3,4,且第三边长为整数,则第三边长为多少?

这样的设计,不仅体现出知识结构的严密性、科学性、条理性,给学生以清晰的层次感,而且使学生通过练习,有效地检测所学知识,促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形成。

4、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反思提升

课堂小结是一堂课的“画龙点睛”处,它能使一堂课所讲知识及体现出的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方法系统化,初步形成认知结构。教师在小结时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不仅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引导学生概括本堂课内容、重点、关键,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对自己数学思维过程、问题解决过程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反思和思维的自我调整,形成良好知识认知结构和培养发散性思维。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信息反馈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置问题,创设有利于喚起学生创新意识,产生深入思考的急切心理的问题情境来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点燃创新的火花,激发创新的灵感,开发创新的潜能,以促进学生思考,引发讨论,拓宽视野。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参与数学教学全过程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吕传汉,汪秉彝.论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的数学学习.数学教育学报,2001.11

[2]华志远.创设问题情境引动学生探究.数学通报,2003.7

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学习 篇4

由此可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非常重要.好的数学问题情境, 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和热情, 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学习既是一门科学, 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的数学实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以问题来引导、指导学生探究知识, 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愿望和技能.然而,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一些教师根据创设的问题情境进行实际教学时, 出现了不少问题和偏差, 比如, 有的问题情境创设过于简单直白, 有的问题情境创设脱离教学重、难点, 往往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甚至有一些问题情境制约了学生的思考, 抑制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数学课堂中创设的问题情境首先要能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这就要求问题情境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 同时, 创设的问题情境应指向数学的学习, 问题情境应符合数学学科特点.

下面谈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科学、适当、合理地创设问题情境,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在问中学, 在学中问, 由“要我学”变“我要学”.

一、通过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学习

数学是一门重要而应用广泛的学科, 被誉为锻炼思维的体操.但数学自身所具有的抽象性常常使一些学生误认为数学脱离生活实际, 高深莫测, 从而使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 遇到数学问题缩手缩脚, 没有解决的欲望.《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素材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其他学科现实相联系, 应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要学习内容的数学理解.”创设数学应用性问题情境能调节学生的心理倾向, 激发兴趣, 引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利用数学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来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 把抽象问题具体化.这样的情境创设, 既能提供学生探究知识的思路, 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 在“黄金分割”教学中, 我预先设置问题, 让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各种图形或者被分割的形状, 并量出相关长度求出比值, 学生的兴趣很大, 结果找到很多.如课桌的宽和长的比、自己肚脐到头顶的长度与肚脐到脚底的长度比、家里房门的宽和长的比、汽车两个轮子分别到车前、车后的距离比等.在接下来的课堂活动中, 他们自己画出草图并标出比值, 直观地展示、交流、比较、欣赏.由此, 我适时提出:哪些比值最有欣赏价值?再结合书本上的内容, 得出“黄金分割”的概念.在接下来的探究黄金分割比值的问题时, 学生的学习欲望很浓, 不知不觉进入了主动学习状态, 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中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的兴趣, 不仅获得了知识, 也发展了能力.

二、通过创设探索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课堂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数学课堂中, 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受, 也不是按部就班, 而应是一个激情四射的活动.学生应当表现出极大的信心, 争先恐后地投入到数学问题探究中去.在数学课堂中创设一个探索性的问题情境, 可以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在观察、思考、验证、提升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探索性问题能引起学生已有知识和新认知的冲突, 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心态,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更好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 在过程中体验思维的快乐.

例如, 在“三角形三条边之间关系”教学时, 预先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任意三根细木棒 (其中自然有些能组成三角形有些不能组成三角形, 也可在小组活动时任意抽出3根) .在课堂上让学生根据以下问题自己探究:1.动手试一试, 你能把手中的三根木棒摆成一个三角形吗? (有些能, 有些不能) 2.为什么有些能, 有些不能, 什么情况下三根木棒能组成三角形?3.量一量自己手中的三根木棒的长度.在学习小组中, 把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根木棒的长度写成一列, 把不能组成三角形的三根木棒的长度写在另一列.分别比较他们之间的关系, 你有什么发现?这样的开放性问题,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充分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通过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恰当的问题, 引导学生自主、全面参与数学学习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前提, 只有在参与中, 学生才能得到发展, 学生能力才能提高, 这就要求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具有趣味性.趣味性的问题总能吸引人, 特别是初中生, 趣味性的问题可引发他们对问题的探究, 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我们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认真学习.

例如, 在“有理数的乘方”教学时, 可以这样一个故事引入:财主巴依是一根骨头都要熬过汤之后再分成两截喂狗的吝啬鬼, 穷人们向他买粮食, 总是克扣分量.一天, 阿凡提骑着小毛驴经过, 就想惩治巴依.阿凡提拿出一大袋金币向巴依买粮食.巴依问买多少粮食, 阿凡提在地上画了64个方格, 在第1个小格里放1粒麦子, 在第2个小格里放2粒, 第3小格放4粒, 以后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 只要巴依把这样摆满所有的64格的麦粒给他就行了, 巴依一听认为没多少粮食, 觉得阿凡提是个傻瓜就飞快地答应了.同学们, 你们认为巴依财主是赚了还是亏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 学习效果很好.

四、通过创设疑惑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学生数学的学习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 面对纷至沓来的数学新知识, 学生常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疑惑, 我们可精心选用疑惑性问题, 通过创设疑惑性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深入钻研, 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例如, 在“用列举法求概率”教学时, 提出这样一个既有趣又让学生感到疑惑的问题:概率研究的问题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一天, 小明很早起来, 发现停电了, 黑糊糊的伸手不见五指, 他记得床头柜上有两双袜子, 一双黑袜子, 一双白袜子;小明随手一摸, 摸到两只袜子穿上了, 这两只袜子正好颜色相同的概率是多少?这样一个令学生很有疑惑的问题一提出, 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都专注地投入到主动的学习中去.

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方法很多, 但必须做到科学、适度、有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时教师应依教材内容、难易程度、学生接受水平以及教材前后的关联来选用创设情境方式, 要把握时机适时创设情境, 并有利于学生解决所涉及的数学问题.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 篇5

一、加强自身修养。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那么我们这个师傅该怎样把他们领进门,该领进哪个门呢!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怎么做才能教好学生呢!有人曾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所以我们老师更应该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同时还应该摆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要去扮演一个引导者而不是一个教育者,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灵活运用策才能促使学生从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能有动力,愿意去学习,才能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是一种享受,一种需求;才能学会学习,并在学习中发现无穷的乐趣。如何使学生对英语产生一种浓厚的兴趣呢?我认为,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因地制宜的结合教材实际内容和特点,创设各种语言情景。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体验成就感。

成就感是指一个人力求实现有价值的目标,以便获得新发展的一种内在动力。每个人都希望成功,每个人都希望被表扬,如果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表扬有进步的学生,相信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会被激发。当然并不是一味的表扬为主,在表扬之后能在对他的学习进行辅导,更能引导他到学习中来。再者,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尊重和关心爱护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帮助学生。

四、激发学习情绪,实现角色转换,提高教学质量。

学生在课堂的表现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效果,课堂上,学生不仅能听到老师对知识的讲解、分析,而且能听到其他同学的见解,通过课堂练习可以巩固知识,掌握技能,锻炼思维。激发学生在课内高涨的学习情绪,实现角色转换,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问题引导学习 篇6

【关键词】 小学生 解决问题 反思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5-034-01

0

一、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培养反思学习的习惯

在解决问题时,要对解答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这是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但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忽略这个教学环节,忽视了学生反思意识和反思学习习惯的培养。人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关注了这个问题,把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学习作为学生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呈现出来。在低年段,解决问题时呈现的步骤是“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中高年段呈现的步骤是“新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不同年段学生的数学认知发展水平不同,低年段学生主要是对结果的正确与否进行反思,中高年段则反思解答的过程、方法等诸多内容,但重视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进行反思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能力和习惯,是其共同的要求。这一点,是我们今后教学中要加强的内容。

二、引导小学生反思答案的合理性,学习检验的方法

解决一个问题后,答案是否正确?如何进行检查?这是解决问题教学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进行曲反思性学习的意识。在小学阶段学生对问题答案进行检验主要有以下方法:

1. 将结果作为条件进行检验

这是检验的基本方法,如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53页)检验用除法解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时,将结果作为已知条件,带回原情境,检验由此推出的结果是否符合原有条件,判断答案正确与否。

2. 画图检验

通过画图,直观展示答案与题中的数量关系是否相符,如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70页)用画图法验证铺满储藏室所用的正方形方砖是否合适。

3. 从不同角度检验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检验,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72页)检验所拼的图形是不是钝角时,可以用直角比一比,也可以用道理加以说明。

三、引导小学生反思解决问题过程中运用到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1. 在反思中总结概括规律

如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52页)用乘法计算解决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时时,及时引导学生对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总结反思,归纳出“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

2. 沟通知识之间联系

如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62页)教学利用反比例解决问题后,及时引导学生对正、反比例的数量关系进行反思,总结其中的异同:两者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一致的,都是先列出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式,找出其中的不变量,再判断相关联的两个量成什么关系,列方程解答。

四、引导小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方法,归纳解题策略

通过解决问题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解题策略,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儿童哪些基本的解题策略呢?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为例,教材主要安排了这样一些内容:

画图。画图是解决问题时的一种重要策略,小学生利用画图解决问题时,主要有两种水平的策略,一种是画实物图,如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98页)解决“求原来有多少个”这个问题时,引导学生通过画实物图,利用实物图直观,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另一种是画线段图,如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79页)解决相遇问题时,引导学生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帮助分析题意。虽然但二者都是用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分析问题,但线段图比实物图更为抽象,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也更高。

尝试——调整。尝试——调整是解决问题常用的一种策略。当明确要达到的目标后,通过初步尝试,得到一个结果,再比较初步的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然后进行调整。如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58页)解决“13元可以购买哪两种杂志”这个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任意选两种看结果是多少,再根据结果调整其中的一种杂志的价格。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15页)解决“六个年级的同学是否坐得下”这个问题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根据估算的结果,及时调整估算的方法。

有序思考。帮助有序思考的方法比较多,如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解决“3个同学一共折了多少个小星星”(教材77页)这个问题时,采用了列表法。而二年级上册知道物体的一个面形状猜物体时,则可以引导学生将学过的几何体逐一分析,用排除法解决问题。

五、引导学生反思问题的不同情境,展开讨论,把结论从特殊推广到一般情况,拓展学生的认识

运用问题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篇7

关键词:优质问题串,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

一个恰到好处的优质问题, 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 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地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情景中.反之, 一个低效的问题, 则使学生茫然、无所适从,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 它使学生精力分散、进入无绪的遐想中.因此教师要善于提问, 一方面所提出的问题能促进学生发展, 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有提高的, 并且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

一、优质问题串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

设计优质问题串, 要从课标要求出发, 将问题设计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才能激活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走进课堂的时候不是一张白纸, 而是带着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经验、技能参与的, 而当学生接触新知识的时候往往会把新知识信息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进行同化.例如, 在学习乙烯化学性质时, 为了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根据学生已有知识, 我设计了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1:乙烯的燃烧与甲烷的燃烧现象有何不同, 为什么? (提示:燃烧的明亮程度与烃的含碳量有关) 问题2:乙烯通入少量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若溶液褪色, 分析褪色原因. (注意酸性高锰酸钾性质) (分析反应类型及反应产物) 问题3:乙烷不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 但可以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 若乙烯和Br2的CCl4溶液会反应, 又是怎么反应呢?提供资料卡: (1) 乙烯分子中碳氢键键能413 k J/mol, (2) 乙烯分子内碳碳双键的键能 (615 k J/mol) 小于碳碳单键键能 (348 k J/mol) 的二倍, 同时双键中两个键的键能不相等.根据有关信息分析乙烯与Br2的CCl4溶液反应实质, 推断反应过程中乙烯分子中哪条键最易断裂?反应过程中又如何成键, 概括该反应特点, 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可用结构式表示) .问题4: (1) 书写乙烯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水、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可以用结构式表示有关物质) (2) 乙烯分子间能发生自身加成反应吗?若能, 试写出2个乙烯分子间的反应.设计这些问题是充分考虑了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最近发展区, 通过这些层层深入的问题串激发学生思考, 帮助学生认识乙烯性质, 实现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构建新知识.

二、优质问题串的设计要重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优质问题串的创设要让学生有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实验等活动的空间和机会, 让学生在具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中去研究、去探索, 从而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的精神、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 在学习葡萄糖化学性质时, 我考虑到学生已经具备比较全面的有机化学知识, 特别是官能团的性质,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探究能力, 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串为学生建立学习支架:问题1:请学生根据葡萄糖的分子式C6H12O6, 从不饱和度和含有氧元素两个角度, 猜测葡萄糖的结构和官能团, 并说出检验官能团的方法?问题2:先选择何种试剂检验何种官能团, 理由是什么?学生思考讨论后得出结论, 先检验羧基, 再检验醛基, 后羟基……动手实验检验葡萄糖结构.实验中, 学生发现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滴加葡萄糖后成绛蓝色溶液, 我抓住时机提醒学生思考可能什么原因产生此现象, 并鼓励学生动手实验验证猜想.教师创设问题, 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为学生创造探究机会, 营造动手实验氛围, 充分发挥化学学科特点, 使学生真正感受化学思想和方法.在确定葡萄糖中含有的官能团后, 提醒学生思考能得出葡萄糖结构简式了吗?通过优质问题串引领学生用已有知识去探索未知的知识, 感受科学家探究过程, 培养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在思考中成长, 真正学会学习, 并掌握有机物的学习方法.

三、优质问题串的设计策略

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 把教材中既定的观点转化为问题, 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串, 促进学生思考, 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在学习化学反应的限度时, 学生初次接触反应原理, 理论抽象学生难理解, 为了让学生不停留于书本的表面, 激发学生思维, 我设计了如下问题带领学生去发现知识的真谛:问题1:可逆反应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2Fe3++2I-=2 Fe2++I2是可逆反应?思考: (1) 证明该反应是可逆反应的关键是证明哪一个反应物还存在? (从反应物用量的角度考虑) (2) 如果用过量的Fe3+与少量的I-反应, 证明I-还剩余行吗?激发学生思维, 不停留在表面. (3) 本实验加CCl4的作用? (4)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2Fe Cl3+Cu=2Fe Cl2+Cu Cl2是一个可逆反应?问题2: (1)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 其反应速率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反应物的浓度如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如果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SO2和1mol O2,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SO2+O2=2SO3, 如果把向右进行的反应称为正反应, 用v (正) 表示, 向左进行的反应称为逆反应, 用v (逆) 表示, 现在如果用SO2的消耗速率代表v (正) .SO2的生成速率代表v (逆) , 那么请大家在坐标图中画出v (正) 与v (逆) 的变化趋势图. (2) 能否在另一坐标图中画出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1]高中平.化学教学对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探索.化学教学, 1998.10.

引导学生学习发现问题的方法略谈 篇8

一、在解题过程中学习质疑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化学教学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学会了解决问题,才会发现问题,质疑又是发现问题的基础。

在备课时,我总会有这样的感觉,钻研越深要讲的问题就越多,问题越多,越怕学生弄不懂,影响教学效果。有一次上课讲解以下题目:我国科学家成功地合成了3mm长的管状定向碳纳米管,长度居世界之首。这种碳纤维具有强度高、刚度大(抵抗变形的能力)、密度小(只有钢的四分之一)、熔点高、化学稳定性好的特点,因而被称为“超级纤维”。下列对碳纤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是制造飞机的理想材料%%B.它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

C.它的结构与石墨不同%%%%D.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碳纤维显然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正确,D错误。由于碳纤维具有“强度高”等特点,显然A正确。由于碳纤维的物理性质明显不同于石墨,所以它们的结构不同,C正确。故答案为D。

这是正常的思维过程,找到答案,任务就完成了。能否再挖掘该题的价值呢?我启发学生改造这个题目:一是将其改成填空题;二是针对四个选项将其改成简答题,增加了设计问题的难度;三是针对题干所给信息,请学生思考从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学生亲历了“答题—解惑—质疑”这一过程,思维开放了,解题能力也提高了。

质疑的前提是对化学有一定的知识准备。在学生基本掌握所教知识的前提下,我常常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思考:可不可以补充或替换?能否有另外的解法?这个例子可否换一个其它的?可不可以从反面想想?如果不按老师分析的情况去做,会怎样?可不可以完善?能否为老师的讲解再增加一个理由?可不可以找到特例?真的像书上说的那么绝对吗?等等。学会质疑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正如一位科学家所说:“打开科学大门的第一把钥匙,无疑是问号。”

二、在观察实验中学习提问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关系到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挥。要想让学生学会提问,养成提问的习惯,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要有民主的氛围。

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教师不要计较问题的质量,要理解他们的幼稚。

2. 养成争辩的习惯。

当课堂中有争议时,教师不急于回答,而将问题推给大家去思考,学生通过互相交流、探究,往往理解得更加深刻,这也是创造意识培养的过程。

3. 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

在引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意从知识整体结构的高度来研究每一局部知识的地位和作用,挖掘他们中间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与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因素,从而使学生形成学习化学的能力。

三、巧设“陷阱”,让学生感受问题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我在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时,根据学生易犯的错误,巧妙地设置“陷阱”,故意将学生诱入其中,使学生由于被陷而顿悟,从而感受问题。

在刚学习pH值时,因为思维定势的因素,学生总是感觉数字大则酸性强,而事实恰好相反,溶液酸性越强,pH值越小。设计题目:将pH值=5的稀盐酸加水稀释100倍后pH值变大还是变小?学生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变小。这时,教师不是立即指出其错误,而是继续发问:pH值=5和pH值=6的溶液那个酸性强?待学生回答pH值=5的溶液酸性强时,5与6这两个数据能让学生感受pH值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

研究方案的不完整也是让学生感受问题的又一“陷阱”。

例:向澄清石灰水和NaOH溶液中分别通入CO2,前者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有位同学提出了疑问:CO2与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为了得到答案,他设计了如下方案,请你帮他完成。

方案1:取少量通入过CO2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现象是%%%%,表明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方案2:取少量通入过CO2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现象是%%%%%,表明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方案3:取少量通入过CO2的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没有变红色,表明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该方案可行吗?%%%%%(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问题从哪里来?通过对方案可行性的研讨,感受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问题就会源源而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日积月累,学生就会感到自己的成长,就会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四、设置困难,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源于困难。教师要启发学生思考,就必须设置“困难”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或是提供给学生适当的研究性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各种措施来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让学生认识到能提出问题就是参与创造,由此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养成良好的质疑习惯,逐步达到“会问”、“善问”的境界。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生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问题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阻碍学生发现问题的因素,一是未养成主动寻找问题的习惯,二是不具有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对某些问题可能会熟视无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创设困难情境,唤起学生关注问题的意识。如:向学生展示化学知识形成的背景材料,让学生面临新的、有待解释的化学现象或事实;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使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产生质疑;拓展化学知识的应用领域,引发更多新的、综合性的化学问题;为学生提供似乎无法解释的“困难情景”,产生认知冲突等。

例:学生都知道二氧化碳能灭火,然而教学时教师演示金属镁在二氧化碳中剧烈燃烧的实验,这一现象所揭示的化学事实与学生具有的常识不一致,一下子就在学生的内心产生冲突,从而激起疑问、好奇及想知道究竟的愿望。这类问题通过揭示教材或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的矛盾,导致学生认知心理上的不平衡,进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自觉形成问题意识。再如:日用化学洗涤剂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不管是在公共场所、豪华饭店,还是在每个家庭、大众小吃摊等,我们都可以看到化学洗涤剂的踪迹。每天的新闻媒介如广播、电视、报刊上也在大量地做着化学洗涤剂的广告。在这些被包装得多彩多姿的化学洗涤剂的使用过程中,人们正在不知不觉地如同吸毒般地依赖着它。在不能自拔地使用着化学洗涤剂的同时,化学污染便通过各种渠道对人类的健康进行着危害。所以有些科学家以对人类负责的精神,提出对化学洗涤剂进行再认识的问题。如日本的权威团体———日本消费者联盟经过20多年的调查、实验,根据对消费者的伤害报告,大声疾呼:“化学洗涤剂不能再用了!”不用化学洗涤剂,怎样让我们的生活更“干净”?这是一个生活中的问题,但对学生来说,要解决这个问题是有困难的,它将激发学生学习,寻求解决困难的知识———日用化学洗涤剂是什么?日用化学洗涤剂为什么可以去污?经常使用日用化学洗涤剂对人体是否有害?有无可以替代的环保洗涤剂?这样,不仅能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刺激学生去探究、创新。

无论从哪种角度设置困难,都应考虑到: (1) 要适合学生的知识程度,使困难落在学生的思维区域,学生既需要深思熟虑,又力所能及; (2) 要切合学生当前或未来的需要,以引起他们解决困难的兴趣。 (3) 要有教育价值,使学生在解决困难中能够获得有用的知识,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4) 困难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让具有不同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在课堂中教师还要关注生成资源,把发现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我们不必在意学生结论的正确与否,而应关注学生发现了问题,发现了问题的结论,至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只要在学生想到了这个问题以后,共同想办法把它解决就行了。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探究的机会,更要给予学生发现问题的权利,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发现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摘要: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进行变革。教师在学生基本掌握所教知识的前提下, 应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深入思考问题, 善于启迪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发现问题。

问题引导学习 篇9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 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战略, 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终身发展的愿望和终身发展的能力, 具有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从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 学生应尽量摆脱以前被动学习的方式, 而要主动去学习, 感兴趣去学习, 这样, 学生一定会快乐的学习, 快乐的成长。下面我来谈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感受:

一、怎样使学生对自主学习感兴趣

先说说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一个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概念, 是对学习本质的概括, 是高品质、高质量的学习。一般指在教学条件下学习主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

1. 变被动教育为主动学习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教什么, 学生就学什么;教师如何教, 学生就如何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占的是主导地位, 学生是次要地位。而如果我们改变这种模式, 将教学模式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过程, 那么学生就不再是被“填鸭”的一方, 而是真正动脑筋的一方。另外, 这种模式中的老师并不是彻底退出教学环节, 而是要起一个方向引导的作用, 可以在大方向上对学生进行把握。譬如, 可以对一节课先设出一个任务, 这个任务中要用到已经学过的知识, 也有在本节课内要学习的新知识, 但不能直接告诉学生这个知识, 而是让学生在自己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自己去补充、学习新的知识, 老师在学生有困难时给予帮助。这样, 学生既完成了任务, 取得了成就感, 又学到了新的知识, 那么学生会非常乐意的将被动教育转变为主动学习。

2. 老师的引导

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 不能做甩手掌柜, 要给予恰当的帮助;但又不能做保姆, 什么都帮, 要拿捏一个度, 这个分寸, 还需要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长期的摸索。

3. 学生能自我控制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不是所有人一开始就能适应的, 为什么不能适应?因为过惯了老师讲知识的日子, 要让他自己去动脑子, 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当有学生没有办法控制自己去学习发现、去学习新知识的时候, 那么他就会放弃学习, 转去做其他无关的事情, 所以在这一点上, 老师需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没有学习的自控能力, 那么所有的一切都将是空谈。

二、为什么学生要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 (cooperative learning) 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 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

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个体之间是有差异性的, 有的学习比较省事, 俗话说“脑子比较灵光”, 有的学习比较费劲, 就是传说中的笨。如果将会学习的同学和不会学习的同学放在一起学习, 那么学生与学生之间会有一种无形的竞争性, 不会学习的同学也会比平时个人学习的压力和自觉性都来得高, 学习效果比平时要有所提高。另外, 不会学习的同学还可以请教会学习的同学, 学习一些好的学习方式和思路, 对他以后的学习也有帮助。

三、怎样有效率的组织学生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人类对学习活动不断认识, 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可定义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 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得知识、提高技能、优化思维、培养情趣、习得方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思想是让学生在“重新发现”和“重新组合”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倡导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1. 提出问题, 学习者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

探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而展开的。探究性学习以问题为导向, 通过提出问题, 促使学习者卷入学习;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促使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以问题解决为目标展开教学活动, 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性学习中的问题既要有一定的难度, 又要有一定的可接受性。一个有难度又可接受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丰富学生的探究活动, 把探究性学习引向实质和深入。

2. 收集数据 (证据) , 扩展和解释问题

在探究性学习中, 学生需要搜集用于解释和评判问题的证据。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动手操作等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 可以从教师、教学材料、网络或其他途径获得实证材料, 对他们的探究进行扩展和补充。

3. 形成解释, 学习者对所探究问题作出回答

解释是将所体验到的直接经验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学习新知识的方法。解释要超越现有知识, 提出新的见解。对学生来说, 解释意味着对现有理解的更新和知识的增长。

4. 评价结果, 学习者对自己的解释进行评价

学生通过比较其他可能的解释, 特别是那些体现出科学性理解的解释, 或通过进一步观察和实验等对自己的解释进行求证和评价。在探究性学习中, 学生须要面对不同的解释结果并展开讨论, 通过比较各自的结果, 或者与教师、教材提供的结论相比较以检查自己提出的结论是否正确、推理过程是否科学合理等, 以保证学生在他们自己的结论与适合其发展水平的科学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5. 检查结果, 学习者交流和论证他们提出的解释

让学生交流他们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其他人提供问题、检验实证材料、找出错误的推理、找出资料所不能证明的表述以及根据同一观察资料提出其他不同解释的机会。交流结果能够引入新问题或者加强在实证资料与己有的科学知识以及学生提出的解释之间已有的联系, 结果是学生们能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矛盾, 或引发新的问题, 导致进一步的探究或最终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共识。

参考文献

问题引导学习 篇10

一、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

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抱怨:上课总是那几个人举手,太没劲了!结果老师在上面讲得天花乱坠,多数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这种情况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是课堂气氛不够好,学生缺乏回答问题的自信心。

学习氛围,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教师要在课堂上和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到老师可敬、可亲、可信,才能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悦感,才会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才会爱学与乐学。如果老师“唯我独尊”,学生有的只是紧张和依赖,根本不可能对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有自我探究的意识,何谈有自己的看法呢?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打造一个开放、充满活力的课堂,学生才不会在课堂上循规蹈矩,亦步亦趋。

二、借助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课堂上常常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教学手段比较单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产生疲劳感和厌倦感,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多媒体教材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种状况。由于声像效果带来的刺激,信息量的大幅增加,学生的学习情绪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他们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在教授《安塞腰鼓》这篇课文时,由于江南水乡和黄土高原文化的差异,江南学生无法对安塞腰鼓这一表演形式产生强烈的兴趣。如果仅仅是读一读,议一议,无法让他们体会到安塞腰鼓特有的魅力。于是,我先给学生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的盛大场景,学生一下子被它的豪放、粗犷、强有力的节奏震撼了,他们兴奋了,陶醉了,于是很主动地沉浸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自主地感悟、探究文章语言文字的表现力,感染力。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有的学生甚至想来一次远行,亲自去观赏一场安塞腰鼓!

多媒体技术的合理使用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主动作用能得到更好地体现,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大大增加。

三、指导学生自我探究的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学一篇文章,能掌握一类文章的学习方法。注重培养他们触类旁通的能力,多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规律性的东西,这样会让学生的自信心大大提高,学习的兴趣就会日渐浓厚。如“语言品味”这一块,是阅读中的重头戏,《课标》也有明确的要求:7—9年级的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文章主旨,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据此,我专门设计了一组“记叙文中语言品味”的阅读材料。如“树林的确是个好地方,阴凉很厚,而且有风,把疲惫一点一点地舔了去。”“地平线上,出现一片眩目的灯光,这是地上的星云,是人间的彩霞,是烂漫盛开的光之花,是奔流飞动的七彩瀑布。”引导学生归纳解题的方法:(1)写了谁?写了哪方面?什么特点?(表层信息)(2)表现了谁的什么情感?(隐含信息)(3)修辞的判断及作用(表达效果)。之后,多数学生果然能够举一反三。

可见,帮助学生找到一把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会让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大大提高。

四、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单单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教师对学生日常的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多采用激励性评语。从心理学上讲,学生最大的学习动机是成功动机,所以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特别是对暂时落后的学生要降低要求,经常不断地给他们积极的心理暗示,这样才会激发他们潜在的力量。对学生的欠缺和不足要包容;学生富于创造性的个性表达,教师要及时鼓励,并激励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如此才能让所有的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才能够更好地挖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自主学习在于引导 篇11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421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引导他们“合作、探究”学习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加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才能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才能为学生今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那么,语文教学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不妨谈点浅陋的看法。

一、构建自主学习模式

在构建课堂教学模式时,教师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放在首位。要设置一个适当的自学环节,为学生创设自学的环境,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自学,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根据教学实践,我们将自主学习环节分为两步进行。首先是课前预习,即在学习新课之前,先让学生预习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初步感知。课前预习要有目的性,教师要提出明确的预习任务和要求,使学生知道预习什么?怎样预习?如让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把课文读流利,搜集与课文学习有关的资料等等。然后是课上自学,即在课前预习之后学习新课时,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一步感知。如让学生体会词句所表达的情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让学生说出课文的大意,浏览课后思考题中有关问题看看读懂了什么等等。课上自学可采用个人自学、小组研究等形式。

二、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良好的自学习惯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语文自学能力的结构特点,应该使学生养成以下几种习惯:

1、自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要指导学生能自觉、正确、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掌握自学工具。

2、自觉欣赏、品味妙词佳句的习惯。课文中的妙词佳句含义深刻,富于概括性和表现力。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自觉欣赏、品味的习惯。使学生一接触课文就能自觉感受到这些妙词佳句的美,因而爱不释手,乐于咀嚼。

3、用自己的话解释词语的习惯。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词语,而不是死背字典、词典和学习资料。

4、注意倾听别人发表意见的习惯。教师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注意倾听别人就某一问题发表的意见,并对别人的发言做出评价。

5、善于概括段、篇的主要内容,捕捉重点词句的习惯。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归纳或对重点词句的理解、鉴赏能力,取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强弱。越是自学能力强的学生,对段、篇主要内容的归纳、概括能力越强,对重点词句的捕捉也很敏锐。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独立概括段、篇的主要内容,准确捕捉重点词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6、阅读课外书,做读书笔记的习惯。阅读课外书,做读书笔记是学生对课内知识的运用和消化,是课堂自学环节的延伸和补充。教师应多加鼓励,并在学习中给予指导。

三、着力培养感悟能力

感悟,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学习内容进行感知、品味的实践活动,是学生主动地自觉地调动多种心理机能参与知识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就要指导学生对课文语句的感知、品味、领悟和吸纳。在这个认识过程中,既有观察、想象、思维等智力因素发挥作用,又有情感、兴趣、性格、注意力等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学生感悟语句的过程就是自主学习的过程,培养感悟能力就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感悟能力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绘画展示。如理解“孤峰突起”、“云横秦岭”等词语,教师可在黑板上画一幅山峰耸起,云绕山腰的画,或让学生亲自动手画画,以达到直观感悟词义的目的。

2、动作演示。如理解“众星拱月”一词,可让几名学生到讲台上演示,以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3、借助媒体。如理解“饱经风霜”一词,教师可用投影仪打出车夫经历坎坷、困苦的外貌画面,使学生对词义心领神会。

4、播放音像。讲解“浑为一体”一词,可播放风吼沙鸣的音乐或录像,使学生领悟词义。

5、读中求悟。对于一些含义较深的句子,可采用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或教师范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以领悟句子的含义。

培养感悟能力,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提高。因此,培养感悟能力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灵魂、核心。作为语文教学要高度重视。

四、搞好课堂教学延伸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说到底,就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将教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进行课堂教学的延伸要注意两点:

1、布置探究性作业。布置作业要精心设计,要注意科学化,要有探究价值,能够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乐于动口、动手、动脑。

2、布置课后(或家庭)作业,要形式多样,少精活实,要让学生对作业有新鲜的感觉。可采用听、说、读、写交叉进行的办法,使学生对作业的形式感到新颖、有趣,而不是厌烦乏味。

教学实践证明,将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体现了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较好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综上所述,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除了设置自学环节,养成自学习惯,着力培养感悟能力,搞好课堂教学的延伸外,营造自由、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对好、中、差学生分层管理,分步指导等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恳望同仁能畅所欲言,共同商酌探导,为尽快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建言献策。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7.

2、《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对联 篇12

对联,不唯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文体,而且,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奇珍。因为在世界各国的各种文字中,只有中国的优秀方块汉字,才能形成对联,才能竖立写联读认,其他横写横读的文字,是不可能竖联成对的。所以,对联是世界文学当中独一无二的一种文学样式,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奇珍。

为了使这一奇珍在我国更为发扬光大,就必须后继有人。这个责任应该落到我们教育者的肩上;这个目标应该落实到青少年的身上。为此,特拟就了这篇《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对联》的稿件,以便逐步进行。

一、应引导学生对对联有所认识,提高他们对对联的兴趣和爱好

应该告诉学生们,对联在我国的发展已有近千年的历史,而且是非常贴近人民生活的;它不单只为上层文人学士所爱好,同时更为广大百姓所应用。在过去,无论城乡,每逢喜庆的日子,都要在家屋前门两边,用大红纸写上对联贴上,表示喜庆团圆,增加精神希望。尤其是每年的春节,百姓们都叫“过年”,人们除了准备许多食物享用外,还要为孩子们购制新衣,但最重要的,还得买好红纸,在节前请有文化的人编写对联,于春节前一天,贴在屋前大门两边,家家皆此,使得一城、一村、一街、一巷,都是一片红色喜气,安乐景象。虽说现今城市的民居建筑已无前庭后院之式样,多是高楼大厦,不易贴对联,过年庆节贴的人家少了,但在乡村贴的人家还是很多的。喜庆节日的气氛还是不减。这说明对联这一文化已深入百姓生活之中,成了生活文化、大众文化。再说,中国的优秀汉字和众多的精美词语,能在对联这一文体中广泛应用,灵活多样,这对学习祖国的语文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在高考时的语文试题中,有时也有对对联的试题出现……等。

能引导学生对对联的学习有兴趣,他们对学习对联这一文体,就会采取主动方式,多方接触,容易进步;而且更会逐步深入,成为对联这一文体的能者。

二、必须引导学生懂得一些对联的基础知识

对联必须是两双配合成对互联,对联称为“副”。一副对联的两条,分别称为“上联”及“下联”。对联的字数是没有限度的,最少的只有二至三字,最多的可到几百字甚至千字。但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上、下联所用的词语,必须要与所描述的事物内容相吻合,要能表达一定主题。而对句要求对仗工稳,上、下联的词语一定要相对,词性一定要相对或相同。句式一定要一致,即上联某句是两个字,则下联同一位置的某句仍须两个字;若是三字或四字,则下联同位句式仍须三字或四字。另外,上、下联不能用相同的字混杂使用,要用相同的字,必须同在一定的位置上。如果上联中有数字性的字句出现,那么下联中也要对上数字性的字句才行。其中包括拾、百、千、万、亿等字句。总之,上联中有何种形式的词句出现,那下联中也一定要对上相似的词句才行。

三、平仄要相对

这是对每个字音声调的要求,使对联念起来有抑扬顿挫之感,具有一种音乐美。汉字有四个声调,分为平声、仄声两类。仄,通“侧”,就是不平的意思。古代四声,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后三声是仄声。普通话四声,是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前二声是平声,后二声是仄声。一般人,将平声和仄声都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即平声为“一”,仄声为“I”。

诗词和对联,讲究声调要和谐铿锵,在语句里就要平仄声适当搭配。如果一长串的平声字或仄声字,声调势必显得单调乏味。对仗,上下联相对应的字,如果平仄声完全相同,平对平,仄对仄,也会显得单调乏味,因此要求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不重要或次要处的字,平仄可以不拘。重要处(如节奏点所在和句末停顿处)平仄要合乎规定,基本上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就是说:在一副对联中,上下联一三五等单位置里的字音,可以不相对,相同的声律也不论;但上下联二四六等双位置里的字音,一定要相对,声律不能相同,平对仄,仄对平必须分明,必须讲究才行。此外,对联还有一条铁律,就是上联末尾字(即上联脚)必须仄声,下联脚必须平声。这是不得违反的。初学对联的人,对有些汉字难于分清平仄,这可查阅现行出版的“学生字典”、“新华字典”等词书,就知道了。另外应该知道,现时的诗词对联等文体的音律中,多提倡应用普通话的现代音律,所以词书上都标明的。

对联创自我国,是我国独特秀美的一种文学文化。长期以来,它为我国各族人民所喜爱,贴近人民生活的各个部分。融入了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形成了对联的许多类别,如:1.节日联:节日联里又分春联、其他传统节日联、现代节日联等。2.喜庆联:喜庆联中又有婚联、寿联、其他个人贺联、团体活动贺联等。3.挽联:挽联有挽伟人、名人、烈士等,挽亲友联包括挽祖父、祖母、外祖父母、父、母、岳父、岳母、伯、叔、舅、姨、夫、妇、兄、弟、姐、妹、子、女、老师、朋友、学生等。4.行业联。5.胜迹联。6.宅室联。7.题赠联。8.谐讽联:包括两类:讽刺联、谐谑联。9.杂题联,不属于以上八类的对联,统归入杂题联。如文艺联、某些集句联以及其他。

最后,特录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楹联教育委员会主任谷向阳先生的一幅题联于后,说明对联在中国文学史上所占朝代发展的重要性:

汉赋唐诗明朝小说;宋词元曲清代楹联。

摘要:文章通过介绍对联的特点和对联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对联的兴趣,使学生对祖国的这一奇珍有所了解,对初学对联者有引导作用。

上一篇:乳房疾病下一篇:非牙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