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有效

2024-08-04

科学有效(精选12篇)

科学有效 篇1

近年来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且有了一批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但就笔者所见, 这些研究大多是针对高中教学的, 而针对在初中科学这样的综合性课程中实施科学方法教育的论述却较少。怎样结合教学的实际, 有效地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是当前初中科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 探讨怎样根据初中科学教学的内容、初中学生的特点, 有效地实现科学方法教育, 对于实际教学中常见的疑难问题, 比如如何处理思维方法教学, 如何处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关系, 实践中怎样进行显性教育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一、科学教学中科学方法教育的特点及应对

要在科学课程中有效地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必须始终把握科学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初中学生的特点, 即我们所教授的课程是物理、化学和生物三门学科的综合, 课程教学对象的年龄仅有十五六岁。要把科学方法教育的一般原则、规律与这些特点密切结合起来组织教学, 将科学方法教育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

1. 根据课程的特点进行教学

科学课程中包含的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知识内容, 都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 因此所涉及的科学方法就有自然科学所共有的一般研究方法;由于研究对象的不同, 这三个学科又有各自特殊的研究方法, 即使在同一学科中, 也包含多种科学方法的运用。

面对科学课程的这一特点, 我们必须突出重点的科学方法。在科学课程教学中, 首先通过分析教材内容, 挖掘隐含在其中的科学方法因素, 在对教材中的科学方法教育目标层次、目标要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突出在三个学科中均有体现的自然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 比如观察、实验、科学抽象、数学、归纳法、演绎法、分析和综合等。

在各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中, 突出该学科最重要的那些方法, 特别要注意从整体上把握各学科的规律、方法和思想。比如生物知识教学中, 要凸显“生物与环境相适应, 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思想。化学知识教学中, 需着力体现“组成、结构决定物质性质, 性质又决定其存在、用途和鉴别方法”“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决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决定收集方法”两大规律。物理知识教学中, 对概念, 重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对规律, 注重归纳、演绎;对实验, 则侧重“据实验目的, 确定实验原理 (可用公式表示, 比如密度、电阻、电功率、机械效率的测定等) , 制定实验方案, 选择所需的器材, 理清实验步骤, 设计实验记录表, 确定减小误差的方法”这一思维路径。

2. 根据初中学生特点进行教学

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心理特点、思维规律、理解能力是不同的, 高中生与初中生甚至初中不同年级的学生都是有区别的。因此, 在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时候, 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选择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说, 有如下几点。

(1) 在对初中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时候, 要特别注意教学方式, 选择合适的时机和适宜的知识载体, 要充分考虑并依据初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接受水平、学习能力, 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 做到量力而行。

(2) 科学方法教育应体现不同的层次性, 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循序渐进。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科学方法的学习往往不是一两次的涉及就能完成的。为了达到学习目标, 需要精心地进行设计, 力求具有典型性, 具有适当的反复、变式和梯度。循序渐进也体现在对科学方法教育的要求上, 要在适当时机引导学生讨论、总结这些方法特点及其应用要点等, 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地深化, 逐步地实现科学方法教育由隐性方式向显性方式过渡。

(3) 考虑学生的特点, 也意味着要兼顾到学生的发展。为了与高中教学相衔接, 突出在整个中学乃至学生将来深造所需要的科学方法, 比如理想化方法、数学方法、控制变量法等, 它们虽然在初中科学中出现的频率并不算很高, 但到了高中阶段却是很重要的方法, 因此有必要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个深厚的基础。

二、科学课程中有效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实践

1. 似墨染宣纸, 渗透科学方法

在中学阶段各学科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主要方式为渗透, 考虑到初中学生的特点, 要更加注意渗透的方式。

例如, 观察方法是科学方法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进行“观察方法”的教育时, 考虑到初中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 因此在上七年级生物绪论课时, 可以从激发他们的好奇开始, 介绍科学观察的基础知识;在后续的生物课程学习中, 可以结合相关的生物学实例, 进一步简介有关科学观察的基础知识, 结合有关生物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典型实例, 指出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客观性、全面性以及要积极思索。

随着学习的深入, 继续在其他场合进行“观察方法”的教育, 在教学中应该把出于好奇的观察提高到有目的的观察。

以化学实验为例, 在实验过程中, 尤其要培养学生观察的条理性、敏锐性、精确性, 使学生掌握观察技巧, 领悟科学方法。要训练的观察方法和技巧是:能按一定程序进行系统观察。对于化学反应能按“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程序观察;对实验装置能按“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进行观察。如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的观察, 先从整体到部分:从左到右由发生和收集装置两部分组成;再从部分到整体:每一部分从下到上由什么仪器组成, 如何连接在一起。能通过对比观察、重点观察和重复观察来突出观察目的, 强化观察效果。对现象变化不很明显、区分度差的观察对象, 如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后的颜色变化, 通入澄清石灰水出现的浑浊现象等, 能通过对比观察, 获取清晰的效果。

2. 借学科综合, 融会科学方法

由于科学课程内容的多学科性, 决定了课程中的科学方法也呈现兼融互渗的特点。这里所说的“兼融互渗”包含两层意思:同一方法在多学科、多场合的应用和一个科学知识内容牵涉到多个方法。

(1) 同一方法在多学科、多场合的应用

近代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揭示了物质的不同存在形式和运动形式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本质联系, 发现了原来被分割开的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共性, 以及各门学科所共有的最基本、最本质的概念。在这种综合中, 自然界的本质进一步得以显示。[1]

科学课程给我们提供了揭示、体会这种本质的舞台。在课程中往往存在着一种科学方法对应着三个学科中不同知识点的情况。如观察法在物理、化学、生物的中均有应用。因此要充分利用好课程的特点, 在教学中让学生整体地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与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特点。

(2) 同一知识内容渗透多种方法

科学课程中还经常遇到在一个知识点中体现了多个科学方法的情况, 这是因为每一个科学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应用, 都是多种科学方法综合运用的结果。如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 同时用到了观察法 (观察弹簧测力计示数) 、转换法 (把测量滑动摩擦力转换成测匀速拉动时拉力的大小) 、归纳法 (把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和面积的关系进行归纳) 和控制变量法 (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有关时控制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 等方法。这时教师要将各种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从而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 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提高思维品质, 提升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 展思维过程, 揭示科学方法

思维方法是科学方法教育的重要内容, 初中科学教学应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思维方法, 如比较法、分类法、类比法、归纳法等。教学中, 要充分重视思维方法的教育, 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由于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水平的限制, 思维方法的教育是个难点。要克服这个难点, 教师对每一个知识点, 都要设计出合理的、适合初中学生特点的思维程序去组织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 有时候甚至有意识地故意暴露一些错误的思维过程。比如一些一流的科学家在上课的时候往往是尽情地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分析、演绎、推导, 在此过程中, 给了学生一个思维模仿的平台, 即使出现了错误, 也使得学生知道了是怎样出错的。

比如对概念教学,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 一般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抽象思维的方法揭示出事物本质属性的过程, 而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初中学生而言, 无疑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突破这一思维方法教育的难点, 笔者在概念教学中, 采用“断词断句法”, 即把概念中的重点字句抠出来, 展示自己的理解过程, 因为这些字句或揭露了事物的本质, 或指出了事物变化的范围和条件, 或反映两个事物的区别与联系, 通过这种方法克服难点, 同时再辅以相应的实验或者事例, 促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如“电磁感应”的概念:“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 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 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这里, 笔者就分划线部分字词并设计相应的实验加以突破。又如“反射”概念, 生物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作出的应答性反应, 对划线部分字词笔者则设计了相应问题并展开实例分析。

久而久之, 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了这种本领, 当学习“酶”的概念时, 他们就能拆解提炼概念中的关键词“活细胞制造”“有催化能力”“蛋白质”而大做文章了。因为是“催化剂”, 所以在“反应前后, 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因为是“蛋白质”, 所以和“激素”差不多, 在食用后, 可被“消化分解为非蛋白质成分”。

展思维过程, 不仅要在概念教学中运用, 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及习题乃至探究活动中都要运用, 且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如在习题教学中, 教师不能只注意问题的解决, 而更要注重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 让学生学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思考, 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4. 重显性教育, 应用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教育可以分为隐性方式和显性方式两个教育阶段。科学方法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内化、自如地应用科学方法, 这应该是我们教学所追求的重要目标。而实现此目标的重要步骤, 就是进行科学方法的显性教育方式。

(1) 进行显性教育方式的基本策略

首先要把隐性渗透的文章做深做透。对于初中低年龄的学生, 要通过隐性教育的方式, 使他们感受科学方法, 受到科学方法的启蒙和熏陶, 初步体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这也为下一步显性教育创造条件, 又避免过多地增加信息量和教学的抽象性。[2]

在隐性渗透的基础上适时地进行显化。根据科学方法在教材中出现的频数、重要性以及学生对该方法掌握的程度等, 及时地选择一些特别重要的、常用的方法, 如观察法、控制变量法等, 不惜浓墨重彩, 明确地强调、给出该方法的特点、用法及操作过程, 让学生掌握。在这个过程中同样要注意学生的特点, 不能离开知识讲方法, 要循序渐进, 不能一步到位。将这些方法固化在学生的头脑中, 并形成学生的思维品质。

(2) 从隐性到显性教育方式转变的实践

在前面讲到“观察”方法的时候, 实际已经体现了从隐性到显性教育方式转变的过程:在初始阶段采用的是隐性方式, 而到了八年级化学实验时, 就开始明确提出了该方法的特点、内容和观察的技巧,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应用该科学方法, 从隐性教育方式转变到显性教育方式。以下再以“控制变量法”的教学为例。

首先, 在七年级上研究“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时, 我们只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在研究液体温度对蒸发快慢的影响时, 能有意识控制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快慢两个因素相同即可。在这个阶段, 我们所做的仅仅是让学生感受“控制变量”的作用, 初步认识“控制变量法”, 体会研究问题的的方法和策略。在此阶段, 配合精选练习, 强化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感受。

到了八年级下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线圈匝数、有无铁芯和电流的大小的关系”时, 则可以有意识地将“控制变量”引入整个探究环节, 包括由探究目的确定自变量、因变量, 并据此设计实验记录表, 学会科学地描述实验结论。

在九年级上, 则可自设探究主题课“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指导重点放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上。课中, 老师可通过一系列问题, 如“我们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做这个研究, 要改变什么”“改变这个条件, 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等, 引导学生理清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 尽可能全面、详尽地分析应控制相同的无关变量, 通过对随机分组 (挑选健康饱满的活种子并等分成5组) 、设置对照 (排除偶然性) 、条件适宜 (垫上细沙, 恒温25℃, 置于等大培养皿中, 定时、定量加等量水或溶液) 、重复实验等无关变量操作策略的指导, 使学生深刻领会“控制变量”的内涵。而方案评价上, 可通过对实验结果预测的评价, 使学生分清结果与结论的不同。通过对实验记录表的评价, 发现三个变量在表格中的地位, 并在对由自变量确立实验组数的技巧上做出详尽的指导。

在对方法的掌握有了一定的基础后, 就可以对方法进行总结。同时, 教师要创设情境, 尽可能地结合实际问题, 例如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在活动中解决问题, 这不仅需要拥有科学知识, 而且更需要运用所学的科学方法。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探究活动的指导, 让学生主动地观察、思考、实验、讨论, 使之沿着科学的思路逐步掌握其中的科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廖伯琴, 张大昌.物理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18-19.

[2]巫亚珍.初步探讨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D].苏州:苏州大学, 2009:22-23.

科学有效 篇2

教无定法,学无定式,只要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能有效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贯彻实施自主互助合作型的课堂教学模式都是值得推广与借用的优秀课堂教学模式。近几年来,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在教改实践中形成了多种教学模式。

一、激情导入,创设氛围

每一节科学课的课前导入是必不可少的,好的导语能深深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像一场精彩的戏拉开了序幕,那样就容易扣动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它是科学教学至关重要的步骤。也是科学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导语的设计不能离开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无论设计何种类型的导语,都要针对教学目标。

二、展示目标,明确要求 有了目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才能有追求和学习方向。教师设计目标要追求简洁、精要,要明确这节课所学的任务,学生在目标的引导下,才能明确自己要学的主要内容。才能使这堂课的有效性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三、拓展延伸,扩大外延

课本的课文仅仅是个例子、是个典型,在我们充分利用好这个例子的同时,我们要适当地做好课本的延伸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视野。拓展延伸要以文本为依据。我们要避免脱离文本。

科学教学中挖掘科学史的有效途径 篇3

[关键词]科学史 探究能力 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2-079

当今,科学史知识对科学课程的重要性已普遍受到重视,但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将科学史以阅读资料的形式呈现,作为记忆性的知识传递给学生,仅仅让学生去记忆科学家的姓名而已,这种单一的学习方式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笔者就如何挖掘科学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将科学史知识融入课堂教学

科学史的涵盖面很广泛,在小学阶段的科学史教育中,我们要有计划、有条理地将科学史融入课堂中。在学期初,对本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统筹规划,看看科学史的涵盖面如何,能否全面地囊括科学史的多项作用。在每节课前,教师要作精心的准备,考虑史实材料对学生来说是掌握其科学方法,还是去了解科学发现的继承关系。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科学史典型案例和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1.课始导入故事

每一项伟大发现的背后总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在课始的导入部分引用科学家的故事能将学生的思想聚焦起来。如,在教学“电和磁”一课中,可这样导入:在100多年前,电与人类的生活是完全无关的,只在科学实验中偶尔会用到它。直到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才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那奥斯特到底做了什么实验?这一悬念的设置,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促使学生迫切想知道实验的名称,迫切想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

2.课中融入故事

(1)实验过程“重演”

科学史教育重在让学生通过了解科学的发展过程进而了解科学知识、理解科学本质。在科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历或“重演”人类科学发展史过程中关键性、突破性的科学探究活动,是学习科学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在研究“电和磁”一课中,在导入后教师给学生提供指南针、小灯泡、电池、电池盒、导线、开关这些材料,让学生先猜测可能会发生什么现象,再进行动手实验。通过实验,部分学生会发现:把电路中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上方且与磁针方向一致,接通电流,磁针发生偏转,断开电流,磁针复原。接着从多角度来分析思考观察到的现象:电流越大,偏转角度越大。最后告诉学生:“电流产生磁性就是当年奥斯特的重大发现,今天的实验我们重演了当年的那一幕。紧接着向学生介绍关于奥斯特研究电和磁的经历:早期他经历了十几年的研究,一直没有获得科学证据。有一次在给学生做演示实验时,无意中发现了磁针的转动,这次偶然的发现在无数次的验证中得到了证实。

学生的猜测与当时科学家的心路历程相符合,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重演”发现科学的过程。通过“重演”,学生体会到科学的发现需要有心人,需要潜心钻研、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穿越对话,角色扮演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当我们遇到某些理论性很强、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很遥远的知识点,或当学生的注意力开始下降时,可设计穿越活动让学生扮演相应的角色,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展开讨论学习,通过对不同观念的比较鉴别,化抽象为具体、化疏远为贴近,从而掀起学习的热情。如,教学“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一课时,本节包括四块内容:一是“托勒密的地心说”;二是“哥白尼的日心说”;三是“讨论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异同点”;四是“修正对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对于两种学说书本中一条一条地罗列得很清楚,如果老师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在讲台上就书本上的观点照本宣科地讲给学生听,对于如此抽象的概念学生往往听得含糊,容易分散注意力。因此在讲到这块知识时,可为学生创设一个场景:请大家穿越时空去古希腊、波兰走走,请一位同学扮演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请另一位同学扮演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先请两位“天文学家”现身说法,分别阐述自己的主要观点,再由他们引领其他同学讨论两种观点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最后修正对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这样一堂课,学生完全自主地展开学习,学生学得快乐,教师教得轻松。科学史的内容贯穿整节课,学生仿佛亲临科学历史的长河。

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唤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听课效率,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通过科学史教育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批判质疑的科学精神,有利于形成崇尚理性、独立思考的意识。

3.课尾引入故事

以科学史收尾,既能激发学生对科学新知的关注,更能开拓学生的课外探索活动。如,在学习了“磁铁”单元后,教师布置作业:随着科技的发展,磁铁更多地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其中有一种交通工具就是应用了磁铁的特性设计建成的——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究竟应用了怎样的原理呢?课后同学们可到阅读资料库或网络上搜索答案,寻找自古以来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这样,进一步引导学生课外继续探究,使其初步体验到科学、技术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开拓新渠道,拓宽科学史领域

1.在专项研究中学习科学史

学生在科学课堂中掌握的科学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报刊杂志等途径来搜集整理专题性的科学史展开学习。如,在学习“微小世界”单元后去搜集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史;在学习“宇宙”单元后去搜集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在学习“时间的测量”单元后去搜集计时工具的发展史;等等。这些材料搜集后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展示,如:在班队课中作交流介绍、开展科学史知识竞赛、编写科学史小报、撰写科普小论文等。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直接面向科学史,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展现了科学史教育的价值,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在专项阅读时间中学习科学史

俗话说:“读史明理,以史为鉴。”科普读物广泛普及科学史,它往往由浅入深,通俗易懂,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乐趣,提高人们各方面的知识素养。首先,教师可在一学期中给学生设定几本必读书目,如法布尔的《昆虫记》《科学的发现》等。让他们每天中午抽半小时来阅读科普读物,以加深对多方面科学史的了解。

3.在“第二课堂”中学习科学史

体验是亲历,是分享;感悟是收获,是成长。校外科普场所(所谓第二课堂)架起了课内外沟通的桥梁,帮助学生开辟了获取最新科技信息的渠道,为他们提供了动手、动脑、显露才华的舞台,如参观博物馆、科技馆,名人故居等。通过聆听专业人员的介绍,通过阅读馆内大量的文字介绍,通过体验石油勘探、污水处理等活动,能较好地了解科学史,有些活动还能与课内教学无缝链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整合教材学习科学史

小学阶段各学科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整合学科进行教学能使科学史教育锦上添花。如,在教学“地球的卫星——月球”一课时,可与“科学泰斗钱学森”一课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的伟大贡献。又如,学习“能量与太阳”时,结合乡土教材学习本市丰富的矿产资源“硅藻土”;学习“形貌各异的我们”时,结合乡土教材了解人口学家、教育家马寅初的事迹。通过这些史料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科学是理性的,历史是人文的,我们要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让他们在品味科学史的同时,感受科学史的精神,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发展科学素养。

科学有效 篇4

一科学记录与科学价值的概述

1. 科学记录

由于小学阶段的科学学科学习属于学生的启蒙阶段, 故而教师对学生学习思考方式的培养就变得尤为重要了。有效地运用科学记录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在科学实践过程中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思路与知识获得的途径方式。同时, 学生在科学记录过程中, 还可养成对问题分析解决的能力, 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使学生得到全方面发展。科学记录不仅可以辅助实现科学学习的价值, 更是为课堂教学的实验与实践过程赋予意义。

2. 科学价值

小学生对科学知识及实验的认知可以通过科学记录, 即绘制简图和记录文字的方式反馈给教师。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实践结果表达阐述的能力就是科学学习的价值。所以, 科学价值的体现离不开科学记录的支持。科学价值还包括学生学习和进行科学实验过程中的情感态度。而情感态度对学生学习和实验过程都有很大影响。积极的态度对科学学习有导向作用, 而消极的态度则制约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 从而制约了科学学习价值的体现。因而, 教师想要有效地运用科学记录来体现学生科学学习的价值, 就不能不兼顾诸多因素的影响。

二影响科学记录有效运用的现状与问题

1.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条件制约

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既能实现学生分组讨论, 又能留给全班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时间, 是所有教师需要在教学设计环节精心安排设计的。尽管大部分教师已经意识到科学记录的重要, 但往往只将重心放在对实验报告问题的设置上, 所以组织教学和分组讨论就占据了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然而, 小学生写字的速度以及独立思考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导致了课堂时间不够用的现象。另外, 倘若学生在分组讨论时出现了问题, 教师是否预留了时间为全班学生进行解答分析也成了影响科学记录的关键。

2.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条件制约

小学阶段, 学生对科学学科的学习主要是依靠对知识点的兴趣, 而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以及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的能力还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步培养。另外一点不容忽视的制约在于, 小学生写字速度慢, 并未掌握对目标进行科学记录的方法。依据调查, 小学生在进行实验记录时不注重过程的描述, 而偏重于对结果现象的表达, 而更多的学生则不理解为何要进行科学记录。除去学生完成科学记录速度慢的原因, 在课堂上学生对知识点或教学内容的态度也成为制约因素之一。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 学生主动思考与被动思考并得出结论所用的时间不一样。另外, 学生对错误观点的态度也会影响到科学记录的效果。

三有效运用科学记录实现科学价值的方法与策略

为了有效运用科学记录反应小学科学价值, 教师不应当硬性规定科学记录的唯一标准答案。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 学生用固有的思维模式认为, 教师在课堂上讲到并反复提出强调的都是考试重点和标准答案。科学记录的灵魂在于体现学生对同一问题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否则, 这样的科学记录也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另外, 教师还应当重视对学生绘制简图能力的启蒙和培养。通过简单的实验设计, 图文并茂地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培养学生勤于动笔、敢于表达的能力, 也是实现课堂教学科学价值的表现。

面对没有思路、无从下笔的学生, 教师应当避免用消极的语言对其进行批评和否定。反之, 应当消除学生对科学记录的畏惧感, 引导这类学生多观察, 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现象用口头形式表达出来之后再组织语言, 完善成文字形式或者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科学记录, 这就需要教师合理安排利用课堂时间, 兼顾到进度慢的学生, 从而实现科学记录的优化。

四结束语

科学记录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方法, 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反馈, 需要教师注意的不应当只是一个形式。培养学生进行科学记录的能力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 作为学生对科学记录的启蒙与能力培养, 教师需要兼顾多方面的利弊因素, 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对过程与结果进行记录为主, 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完成科学记录。

参考文献

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篇5

课前预习: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对于提高学习成绩起到一个关键的作用,在通过预习中,首先对课文已经有了一个相对的认识与熟知程度,然后带着对课文上的问题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分析,这样学习就如鱼得水了。

认真听课: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积极举手好言,做好课堂笔记,抓住课文的学习重点,理清思路,如遇到不懂的问题,课后主动求老师与同学解决。

认真做作业:做作业是巩固课堂知识的练习,所以老师布置的作业要高质量的完成,学生自己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适当的增加一点作业。

复习很重要:课后要及时回忆老师所讲的内容,把重点和难点拿笔勾出,这样课后阅读时就可以很快找到重点部分。然后把课堂笔记与参考书互相对比,及时吸收和消化知识,不拖拉到下节课。

切实可行 科学有效 篇6

摘 要 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高中体育有效教学的需要,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因素,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愉快学习,健康发展。体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充分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体验成功,可以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对学情进行认真地分析,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 高中体育 层次化教学 激发兴趣 教学目标

高中体育教学在高中教学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有效载体。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高中体育有效教学的需要,是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需要,是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需要。让学生喜欢并热爱体育运动,形成终身自主体育的习惯,充分享受体育活动带给学生的兴趣。面对高中阶段紧张的学习生活,怎样才能发挥体育课的功能,调节学生紧张的神经和情绪、增强学生的体质,是高中体育教学的一个永恒课题。怎样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下面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有四要素,其中之一就是学习环境的因素。学习环境是学校活动的客观因素,是辅助学生学习的外围条件。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因素,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愉快学习,健康发展。大量科学研究事实表明,学生在情绪平稳的情况下,其学习效率是最高的,学生在情绪愉快中的创造性是最强的。不仅仅是体育课程,其他课程一样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是朋友式的融洽关系。

比如在进行足球运动的教学中,上课一开始,可以和学生一起谈谈世界杯,谈谈我们国家的足球,然后对足球的感受。教师以自己从小对足球热爱的生动事例,焕发学生对教师和对足球的喜欢,引发他们童年生活的共鸣。然后在进行新课的教学,讲解一些关于足球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了解足球,掌握足球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技巧。而不要开始上课就讲解足球相关知识,给学生一种枯燥乏味的印象。

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的生活学习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中体育教学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是广大教师普遍欢迎和大量实践的教学模式。多媒体集声音视频为一体,具有声光色的全面特点。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

三、激发兴趣促进学习主动性

(一)充分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促进学生体验成功。高中学生来自不同的初中,来自不同的家庭,接受的体育教育也不同,老师要认清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为他们的学习助力。体育教学中,实施针对性教学可以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于一个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确定不同的层次的学习目标,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设计一个教学目标,对于中等学生设计一个教学目标,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设计一个教学目标。这样不同的学生都可以体会到达到教学目标的愉快,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高中学生他们的心理素质依然是处在青春期,活泼好动,喜欢体育运动依然是他们的天性。所以他们一旦对体育运动发生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我们常看见下课期间,学校的篮球场上,总有那一少部分学生在一起玩篮球,他们这种学习态度,就是因为兴趣使然,自主、自发、积极地进行自我锻炼。他们已经形成了一种意识和一种习惯。试想,如果每个学生都能这样积极主动地学习,那么学习效果怎么能不提高呢?

高中学生他们具有求新求异的天性,教师要迎合他们的心里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新颖的教学模式,科学的教学方法,都可以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体现学生个性求新的特点,体现出体育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另外体育课可以采用游戏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采取竞赛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于球类运动。如:篮球的传球训练,可以采取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技能掌握后以后,可以组织小组竞赛,利用输赢来刺激学生的顽强拼搏精神。然后教师要适当进行评价和评判,对于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优缺点都应该明察秋毫,在讲评阶段予以纠正和发扬。评价多用鼓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优化教学模式

高中体育是在小学、初中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开展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初中、来自不同的家庭、具有不同的遗传因素,所以在体育学习中表现出不同的水准。教师要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对学情进行认真地分析,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肯定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共同规律性的同时,也承认每个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教师为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只有在自己的目标范围内,就可以确定为优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被教师关注,体会到学习成功的愉悦,充分发挥各自的潜能,形成每一个学生特有的特长和兴趣爱好。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对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尤其如此。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第一生产力,是学校发展的物质基础。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目标,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针对性的教学,分层次设定教学目标,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这是我对提高高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的体会。

参考文献:

[1] 丛文胜.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研究——高中体育教学方案探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1).

[2] 张海清.浅谈自主性学习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德宏教育学院学报.2012(01).

[3] 钱秀香.自主性学习在我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体育健康知识画刊.2012(02).

让科学探究更有效 篇7

一、注重情感目标,达成有效探究

课程标准将科学学科总目标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个领域进行分解,但在实践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功能有更基本更广泛的含义。一个人对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他的科学素养的核心,若他对科学没有兴趣,表现冷漠且价值判断经常出现错误,即使他的科学知识、技能、方法再强又有何用?

四年级《怎样加快溶解》一课,有关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事情,但学生并不曾有意识地以学习的形式去研究,把这些问题摆在课堂上,让学生亲自去研究,学生感到既熟悉又新鲜,学习热情就高。然而教学的目的并不是单纯让学生知道搅拌、用热水、碾碎的方法可以加快溶解,而是以这些知识的认知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行探究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师有意识地将这一目的告知学生,使学生明了这一知识学习的意义,使学生像科学家研究课题一样去尝试探求知识。学生从情感上认同教师的良苦用心,体会到科学探究的学习价值,心中有了这杆秤,探究活动就变得可近可亲,探究的有效性也有了情感保障。如果我们在其他课的教学上,也能考虑到学生的这份情感态度,再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最佳的陈述方式让学生投入地进行探究,可以想象学生的探究热情肯定是始终如一的,探究活动肯定能产生最大效益。当然无论采用哪种情感目标达成方式,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可体现的,而且学生的情感态度能贯穿整个科学学习过程。

二、激发探究动机,达成有效参与

小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自我意识和自控学习能力有待发展,他们的学习动机更需要依靠教师去激发和调动。如果科学课上学生有了恒定的、持久的探究动机,那么他们的探究活动就不再是强制性的,也不需要外在条件的诱惑,而是自觉的、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就能得到保证。

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学生有了好奇心,凡事都会问个“为什么”、“怎么样”的时候,教师应像发现课堂中的“闪光点”一样,这会使学生加深对科学这门课的兴趣。笔者在实验课教学时,会首先让学生说出他们所认识的材料和师生准备的辅助材料,并继续追问这些材料能帮助我们探究什么?此时,学生的注意力会集中过来,他们会对这些材料与本课要完成的探究问题产生好奇心,这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其次,教师在激发学生的这种好奇心的同时,无形之中形成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强烈求知欲。在动机的驱动下学生会主动参与到探究中去,此时的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探究。师生共同完成探究任务,使科学课堂的探究活动成功开展。

三、营造和谐课堂,达成有效互动

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民主的管理方式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为了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教师要创设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气氛,在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争辩和合作,教师要耐心地聆听学生的想法,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引导。

三年级第一学期时,笔者按照学生的特长给他们分好组,并分好工,有操作员、观察员、记录员、材料保管员……可是几次活动下来,就有人反映:“×××总是不记录的。”“×××老抢着做。”“×××不和我们一起讨论。”……如果像这种情况出现,那我们的一节课时间又能利用多少呢?小组合作在一节课中影响到课的成败,于是笔者从优化小组入手,使其发挥出最大的功效。首先,除了给每一位成员分配具体的任务职责外,笔者给他们分析每一任务的重要性,让他们懂得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缺一不可。其次,提供机会,不断演练,在不断实践中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再次,每一个月让每个成员的职责任务轮流换一换,既激发他们的兴趣,又能让他们体会到每一职责的艰辛,使他们能更好地珍惜和重视自己所担任的职责。最后,每一次的成果展示、表扬、奖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样,使学生真正尝到了小组团结协作的“甜头”,进一步增强各个成员在小组中的工作热情。有了小组的合理分工,小组合作有条不紊,我们还会再担心一节课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率吗?

四、形成探究程序,达成有效建模

学生的学习要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去探索未知,最终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保留一些使人兴奋的观念”,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它”并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学生要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实验,使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笔者在执教《各种各样的锅》时,课前布置学生去调查家里的锅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在课始进行交流,学生在观察参与中产生了问题,发现了问题,产生了兴趣,并确定了研究问题的方向。接着让学生对问题提出假设,并制定探究的方案,在方案交流中完善各自的方案。再让学生进行实验验证,明确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依据,假设推测都要用事实来验证。最后经过学生的亲自操作,得出结论,来验证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从而学习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虽然这是众多探究实验课中普通的一课,但学生如果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探究课,就能将探究程序化,而且通过积极的探究学习活动将探究程序不自觉地运用于解决生活问题之中,也为后续学习科学知识铺架桥梁,建构起模式化的科学探究方法。

科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篇8

当前的科学课堂提问中经常存在这样一些问题:课堂提出的问题缺乏探究性, 引发思维价值不大;问题的提出过大, 不够清晰, 缺乏指向性;问题的提出时机不够合适, 随意性较大;问题的提出只针对个别, 没有面向全体;还有是问题转换过快, 缺乏思考的时间;甚至有些问题问得过于简单, 缺乏思考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等等, 影响科学课堂探究的有效性。因此曹金雁老师提出:“课堂提问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 要善于在 ‘度’的多层次中选择最佳切入点, 注意课堂提问的实际性、 启发性、探究性和趣味性。” [2]

针对以上科学课堂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和专家的观点, 笔者提出以下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问得有价值, 引发思维, 具有探究性

探究性的问题是需要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或查找资料等方式得到信息, 再经过分析、综合、归纳等复杂的心理活动而获得的答案。这类问题更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如在教学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热往哪里传”这一课我这样创设情境, 一群小朋友在喝热水, 引出一个话题:这么热的水怎么喝呀?怎样使水凉得快一些?从而引出“热从哪里传”的探究任务, 为以下的探究提供了方向。

2.创设认知冲突, 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例如, 在教学四年级“声音的产生”时学生通过之前的摩擦、撞击、压、挤等方法让物体动起来, 发出声音, 学生知道了动起来能让物体发出声音。接着教师创设情境, 演示一个慢慢移动的瓶子, 此时不发声;再迅速上下移动瓶子, 让其发出声音。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 同样是动, 为什么有时听到声音, 有时听不到声音呢?从而提出下面的探究问题:那要怎样动才能产生声音呢?

这样为下面要进行实验探究而提出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 学生需要通过接下来实验的观察、记录、归纳等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二、问得清晰、紧扣要点, 具有指向性

问要清晰、准确。如教师在课堂中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 “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的现象?”等问题则缺乏指向性, 不够清晰, 虽是一个知识点, 但不易把握, 答案要么过于肤浅, 要么超出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如在前面的课例中, 教师创设情境:在一杯水里不断地加盐, 它能不断溶解吗?一杯水里能溶解多少食盐? 教师继续问: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这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显然过大, 他们无从入手, 教师应该把问题准确、具体化。

我们可以尝试这样来提问: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明确问题:一杯水有多有少, 盐的多少怎么算?明确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再让学生设想实验需要的材料, 考虑实验方法;最后将“问题、材料、方法、步骤”各要素统一到研究计划的制订当中, 逐渐形成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问题的设计必须清晰、准确地表述, 提问必须清楚问什么, 学生方知如何回答。如“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则不够清楚;“疾病是由什么引发的?”则不够准确……可调整为“上节课在**课中我们学习了什么?”**疾病是由什么造成的?

三、问得适宜, 把握时机, 具有时机性

课堂提问具有时机性, 教师要考虑提问的时机:什么时候问, 问什么。如果教师想什么时候问就什么时候问, 就会使得课堂较为松散, 较随意, 甚至起不到提问的作用和体现提问的价值。所以课堂的提问一定要认真斟酌, 要提在点上, 要精心设计, 把握课堂的每个提问点, 实现提问的时机性。

1.为激发兴趣而问

就是提问能够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对问题产生探究的兴趣。如在教学“浮力”一课时, 教师通过铁钉演示, 在水中下沉, 而图片出示同样是钢铁制造的万吨巨轮却浮在水面上。教师提问:同样是钢铁制造成的物品, 为什么有的沉有的浮呢?

2.为突破疑难点而问

在教学时, 教师要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问, 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时,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借助外物观察鼓面和音叉的振动现象, 由于它们的振动现象是不明显的, 应该怎样办呢?教师提问: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让我们明显地观察到音叉或鼓面振动的现象呢?接着教师演示在鼓面上放些泡沫, 鼓面发声时, 泡沫在振动, 从而证明鼓面在振动, 再让学生自主设计音叉的实验, 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3.为引发思维而问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这就要求在提问时强调求异思维, 为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空间。如在教学“使沉在水里物体浮上来”我们在让学生知道橡皮泥揉成团时就下沉时, 提出:橡皮泥在什么情况下能上浮?先让学生思考。有的学生说:“橡皮泥捏成薄片能上浮。”有的学生回答:“橡皮泥捏成船的样子能上浮。”等等, 学生在思考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四、问得适度, 面向全体, 具有广泛性

教学内容有难有易, 问题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相符合, 但不能太过简单, 不能让学生简单地回答对与不对。要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原则, 让学生经过努力, “跳一跳”就能摸得着。问题要让大多数学生经过思考、实验后能回答, 而不能只面向个别优秀学生。如问题有一定难度, 则可以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或做些铺垫性问题, 化难为易, 达到面向全体的效果。

如在教学“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时, 教师提问: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让糖溶解得更快, 学生通过讨论能得出“加热”或“搅拌”等方法, 但比较难说出“碾碎”的方法。教师可以先提一些铺垫性的问题, “方糖能马上溶解吗?”不能;“那方糖是怎样溶解的?”一点一点地溶解。“那是里面先溶解还是表面先溶解呢?”表面。“那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让表面积变得更大呢?”慢慢引导学生提出碾碎或切碎的办法。只有适度的问题, 才能引发学生思考, 通过一定时间的思考学生才能更自信地回答;而只有面向全体学生的提问, 才是有效的、有价值的问题, 才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

有效的科学课堂提问还不仅仅于此, 它还包括其他一些影响因素, 如教学有效的问题反馈, 有效的提问方式, 有效的引导等等。但无论如何, 只要教师提的问题是有价值的、有思考性、启发性、趣味性, 面向全体学生的就是有效的问题;只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不断调整, 问题问得更加具体、更加贴近学生实际, 更加能训练学生的思维, 实现问题的价值, 那就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鲁建国.优化科学课堂提问的策略[J].科学课, 2006 (12) :20.

科学有效 篇9

纵观目前的幼儿园科学活动, 不少存在枯燥与乏味的现象, 甚至在科学活动中呈现出小学化的现象。我们目前的幼儿科学活动是不完美的, 既没有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 也没有在科学活动这方面经验丰富的教师, 特别在科学活动的准备上, 存在着教师准备不充分、忽视幼儿的心理状况, 无法吸引幼儿兴趣等现象, 这种不良现象的恶性循环, 造成了我们的幼儿开始对周围的事物失去了兴趣。

2 如何做科学引路人?

教师如何做好幼儿科学的引路人, 提高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培养幼儿关注周围事物的习惯, 需要教师在活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本文以幼儿的《有趣的藕》的科学活动为例, 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教师如何做好科学的引路人。

2.1 让自己更强大

做好充分的科学活动的准备, 教师需要从物质准备和知识准备两个方面着手。在物质准备上, 物质准备包括科学物品以及相关的图片和音像等, 布置好活动的场地。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 不同的活动内容需要布置不同的场地, 准备不同的物质资料。在引导孩子认识水稻的这个科学活动中, 教师必须在课前准备与藕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并且摘取一两颗具有茎叶藕, 从准备的实物和电子资料中, 幼儿可以清楚地了解藕的基本组成结构, 熟悉每一部分的位置和具体的外在特征。条件允许下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去池塘中亲身感受藕的生长环境。活动前充足的物质准备不仅可以帮助幼儿了解藕的基本构造、生长过程等自然科学知识, 达到科学活动的教学目的。

另一方面是知识准备。教师可以在活动前向幼儿布置任务, 向父母请教藕的相关知识, 在第二天的科学活动中全面的收集幼儿的准备情况, 鼓励幼儿自由的发言展示准备成果。这样可以给幼儿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和平台, 提高自信和胆量, 活跃的课堂气氛自然会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2.2 与家长手牵手

优化科学活动课前准备还必须取得与幼儿家长的密切合作, 获得家长的积极配合。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不仅仅是教师和幼儿的任务, 家长的配合和积极的参与是科学活动顺利完成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所在。在开展《有趣的藕》这一科学活动之前, 我将第二天的活动内容告诉孩子们, 要求他们在家里作相关准备。当天晚上我通过家校路路通给各位家长说明情况, 希望家长能积极配合, 帮助孩子完成这项任务。大多数的家长对我的建议非常的赞同, 也积极参与到了科学活动的准备工作中来, 少数的家长对我的建议表示不理解, 他们认为向孩子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是教师的责任, 也是他们送孩子进幼儿园学习的目的所在, 若还需要耽误家长的时间来教育孩子这些科学知识, 那么教师便没有了存在的意义。果然, 在第二天的科学活动中, 一部分幼儿表现出明显的准备不充分的现象, 对我提出的问题一问三不知, 而另外一部分幼儿则积极的发表了他们对于藕的认识, 有的说藕必须生长在淤泥里、是荷花的变态根状茎, 还有的幼儿说藕可以吃, 切开来可以看到很多洞洞, 会有一根根丝连着……对于藕的不同认识纷纷地跳了出来, 我明显的感觉到了家长配合程度对幼儿上课表现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

2.3 与幼儿肩并肩

进行科学活动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大中班的幼儿, 他们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都比较强, 喜欢思考问题, 爱问为什么, 而且这时的孩子对于自然科学是比较感兴趣的, 所以这一阶段加强对幼儿的学习管理, 对于引导幼儿进入正轨的小学学习十分重要。

科学活动不像其他的课程, 整个课堂的气氛是非常热闹的, 一般情况下在课堂的前十分分钟幼儿都处于不受控制的状态, 因为单纯的几张图片完全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这个时候就需要, 创造新的课堂兴趣点。在《有趣的藕》的科学活动中, 当幼儿失去兴趣之后, 我开始让幼儿们自由的发言, 展示他们的准备成果。确实, 最后对幼儿的发言作出肯定, 并且评出了本次科学活动的“小小科学家”, 对准备充分和表现积极的幼儿奖了大红花。

3 结束语

完美的科学活动不仅让幼儿学习了自然科学知识, 而且给幼儿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提升自信心的机会。科学活动的实施过程是教师充分开展创造性工作的动态过程, 这与教师的职业能力与专业素养都有重要的关系, 需要教师在科学活动前进行充足的准备, 与幼儿的家长进行紧密的沟通, 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同时还要加强对活动过程的干预和控制, 引导幼儿自我控制, 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的习惯。

摘要:幼儿园的科学活动是幼儿进入小学进行自然科学学习的基础和前奏。在我从事幼儿教育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发现当前幼儿的科学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 尤其是在准备活动上表现出明显的不足。

关键词:科学活动,物质准备,知识储备,班级管理

参考文献

[1]陈燕.让幼儿科学教育回归生活[J].教育艺术.2011 (01) .

[2]钱秀莲.挖掘幼儿科学活动的“四美”[J].山东教育.2011 (12) .

[3]董玉妹.区域角活动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科研论坛.2006 (03) .

[4]展春花.科学教育与生活融为一体[J].新课程学习 (基础教育) .2010 (08) .

[5]唐红梅.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J].新课程学习 (基础教育) .2010 (08) .

[6]刘慧.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能力[J].小学科学 (教师) .2010 (01) .

探究“行知”有效的科学课堂 篇10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核心课程, 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过程的本质特征, 它是一门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我们要循着科学探究这条主线, 注重科学操作、实验等活动内容, 放手让学生参与活动, 在感受科学活动的乐趣中, 发现事物的本末, 学到相关科学知识, 使活动的作用尽可能地发挥出来, 真正做到陶先生说的“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

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中, 陶行知先生阐述道:“‘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因此, ‘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 (1) 行动; (2) 思想; (3) 新价值之产生。”因此在小学科学的课堂上首先是做到放手让学生去动手操作, 让他们真正地、大胆地实践。

但在具体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常常把手过严, 怕学生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难以控制亦或担心学生有磕磕碰碰不好处理。因此教师事先把一切教学工作准备好, 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及做法模仿操作, 而不是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独立操作。这种“严谨”的教学方法虽有利于学生较快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但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培养的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实这是“形似神不似”。形式上看, 学生确实动手实践了, 但实际上学生只是扮演着依附的角色。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理论中说:“我们需要的教育, 要能造就会用脑指挥手, 手开动脑的人。”在用脑的同时用手去实践, 用手的同时用脑去想, 手脑一块用是创造教育的开始, 手脑齐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这就是“做”的第二个特征———思想, 其实也正充分阐明了动手操作与思维之间具有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的辩证关系。

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的《动物的卵》中, 大部分老师都以鸡蛋为例, 寻找鸡蛋外部和内部的生命特征, 我也不例外。当讲解要打开鸡蛋壳探究壳内有什么生命特征时, 我事先提供了学生必要的材料:手持式显微镜, 放大镜, 培养皿, 陶瓷碗, 镊子, 学生记录单等, 但我不是急于让学生毫无目的地去实验, 而是先让学生说说需要怎样才能打开鸡蛋?需要什么工具来观察?看似挺简单的提问, 但我还是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思考, 通过学生的交流, 介绍了常见的科学的打鸡蛋和观察的方法。当学生说完后我再适当地向学生介绍显微镜、放大镜、镊子、培养皿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最后要求他们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课堂中教学非常有序, 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地去操作, 即使出现了一些小问题, 他们也会联想起刚才老师讲过的要点再进行纠正。这样的动手操作不是使学生的科学探究更有效吗?

三、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做是发明, 是创造, 是实验, 是建设, 是生产, 是破坏, 是奋斗, 是探寻出路。”实践、探究的过程是创新的过程, 要让学生去创新, 就必须放手让他们大胆实践、自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提出实践方法以后, 就该放手让学生分小组, 结合足够数量的材料围绕中心问题进行实践、探索。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办法进行观察实验, 尽可能地多发现自然 (科学) 事物的各种现象和各种属性。通过充分的实践和探索, 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初级的、创新的感性体验, 为进一步研究和深入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和三年级的学生共同探讨放入冰块的杯子外壁水珠从哪里来, 当我们科学地排除其他种种可能, 把焦点聚集在冰块上时, 我设计了谁能更有效地证明水珠是否由冰块通过杯子壁渗出的课后实践作业。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 同学们奇思妙想:在放冰块的杯子中滴入颜色鲜艳的墨水, 有同学甚至把橙汁或者是高乐高饮料凝结成的冰块……这样用吸水纸吸到的杯子外的水珠颜色一对比, 显而易见地就解决了这一问题的争论, 继而探讨其根源。可见, 学生的创意是无限的, 只要大胆地让他们尝试操作, 思维的火花就会迸发。

初中科学有效教学刍议 篇11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大的收益,一定离不开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自觉投入有关学习的巨大推动力,更是鼓励学生勇敢、积极迎接学习的难关的重要助手。因此,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善于利用身边的事物、时代进步的事件、周围的教学设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事物的消化与吸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个卡通人物模仿人类吃东西,然后进行消化、吸收的一个动态Flash教学课件。在为学生展示趣味化的教学动画之后,教师可这样开展教学:

师:大家今天中午吃了什么东西?

生1:米饭。

生2:土豆。

(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

师:中午吃完饭的时候大家是什么感觉?

生1:撑。

师:那么现在呢?

生1:有点饿,想吃东西。

师:那么,为什么人吃完东西后会突然觉得饿了呢?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样,在动感而形象的卡通动画下,学生被深深吸引了,随即教师进行与教学相关的发问,一步步地启发学生思考,一步步地诱发学生去发现并且理解这样的一种现象。这样一种趣味化、生动化、逐渐渗入的教学方式也必然可以有效地激发出学生对初中科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很多人认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实就是学习的兴趣。其实不然,学生的兴趣只是学生对每一门学科具有一定的喜爱之情,而学生具备学习积极性则是指学生能够自觉而主动地投入到相关的学习之中。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关联性,同时又有一定的区别。因为学生的兴趣一旦得到激发,那么学习积极性也将更好地被调动起来。

此外,一旦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学生就能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更愿意,也更主动地和教师与同学进行交流,这样有利于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的形成。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有效教学的实现奠定重要的基础。再者,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明显地感受到自己得到了重视,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继而实现有效的教学。

例如,在《事物的消化与吸收》的教学中,学生在课前提出“自己动手进行唾液的提取以及验证唾液中淀粉酶的催化作用”这一实验要求,此时教师可以一改传统的“教师实验,学生观察”这一教学方式,带领着学生一边实验一边进行观察。

这样无疑可以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必然可以更好地实施《事物的消化与吸收》的教学,继而实现初中科学的有效教学。

三、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为教学提供情景再现,也可以将更多的非课本因素引入到课本之中,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层次。当然,教学情境的创设还将有效地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探究情境等来开展情境教学。

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地诱发学生的思考,逐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生活情境的创设则可以将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带入课堂,从而让学生产生一种亲近感,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效地缩短学生与科学之间的心理距离,进而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拓宽学生看待问题的视野。而探究情境的创设则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思维的发展。

例如,在《物质的溶解性》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糖”“盐”“醋”“油”等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带入课堂。然后将这些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并且进行搅拌,然后要求学生进行观察。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很好地借助生活的经验来学习,而教学的有效性也必然会获得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爱娟.例谈初中科学课堂活动有效教学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3(7).

[2]戴华锋.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J].新校园(上旬),2013(6).

[3]汪滨.初中科学有效教学之我见[J].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2013(4).

预设因把握科学而有效 篇12

一、加强学情分析, 是科学预设的有效保证

“学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和特点的具体情况。在解题教学中, 要求教师在教学预设中, 既要预设各种具体解法, 又要预测思路的探索过程;既要预设通性通法, 又要预测巧解特法;既要预设正确解法, 又要预测错误解法;既要预设教师的解法, 又要预测学生的解法;既要预设解题中的分析, 又要预测解题后的反思;既要预设解题过程和方法, 又要预测教学过程和方法。这是一种不同于制造标准化、统一性的解题方法为主的教学预设。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弹性预设越周密, 考虑越详尽, 教学就更具针对性, 就能为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学情分析是科学预设的有效保证, 它包括分析学生学习的准备状态、学生原有知识与经验等等, 其核心是建立学生数学学习的平台。这个平台是教与学的起点, 创建这个平台, 是为了更深层次地了解怎样教和怎样学。因此, 教师备课时不仅仅要钻研教材, 了解课程标准, 还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 尽可能多地分析学生、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现代教育理论要求教师设置问题和学习活动时候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两者之间的矛盾, 推动学生的发展, 学生的发展不仅仅是指当下的发展, 更是指学生未来的、终身的发展, 是学生未来适应能力、继续学习能力、接受挑战并改造环境能力的发展) 。因此, 在教学程序设计方面, 教师应着眼于宏观设计, 将教学流程中的各个环节和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设计成活的板块, 为教学的动态推进和有效生成创设条件。

二、编写教学预案, 前位延伸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前位延伸正是引导学生自己去预习所要学习的知识, 是帮助学生做好“摘桃子”的准备, 满足“最近发展区理论”。课前预习通过教学预案, 这一载体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去了解本节课的知识内容、重点、难点, 使学生带着问题上课, 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教学预案是教师对学生知识水平了解的重要途径, 因此, 编写教学预案, 也是教师提高预设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数学学科的课前自主预习, 不能采取松散的“放羊式”, 让学生回家看看书就可以了, 而应该把预习当成一种家庭作业, 精心设计预习方案, 引领学生做由浅入深的思考, 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 让学生对新知识自主分清“会—疑惑—不会”三个等次为标准, 切实为课堂教学服务为目的,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具体设计中, 应注意把握以下三点:

1.精。预习方案要提前印发给每个学生, 当做课后作业的一部分, 内容一定不能过多, 不能增加学生的课后负担。所以, 教师在设计时一定要精心研究教材, 设计的问题要精练, 设计的内容要有挑战性, 要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欲望。

2.细。预习是学生自主认知的过程, 学习过程中会遇到来自主观和客观方面多种因素的影响, 不注意很容易造成预习的终止。所以在预习方案中设计的问题, 特别是有点难度的问题, 跨越性不要大, 要细密, 一定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 让学生的思维环环相扣, 不出现“知识断层”, 使学生顺着问题的“台阶”一步步走进我们预设的“轨道”。

3.新。预习方案中设计的问题要新颖, 不能是课本内容的简单重复, 要进行变式设计。特别是考察学生对定义和公式的理解问题, 不要问“什么叫函数”“什么叫中心投影”“完全平方公式是什么”等等, 让学生从课本上抄到预习方案中, 这既是学生不喜欢的重复劳动, 又考查不出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这些内容, 达不到我们的目的。所以, 我们可以改成让学生举一个现实生活中关于函数的事例, 也可以教师举几个事例让学生进行判断。

三、教学预案的实践价值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 就必须狠抓“预习”这一环工作。预习是学生自己摸索, 自己动脑, 自己理解的过程, 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预习的收效分析如下:

(一) 强化学习动机, 提高学习积极性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在预习过程中,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一种强烈的求知欲驱使我们认真读书, 积极思维;在听课的时候, 自己到底解答是否正确, 教师和同学将对自己的解答如何评价, 一股强烈的好胜心又促使他们认真听课。整个学习过程, 学生都处于亢奋状态。学生只要有了动机, 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 而执著追求。

(二) 自我的探索, 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

学生通过预习, 初步进行了探索, 什么地方已学懂, 什么地方还不会, 心中有数, 促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难于理解的知识上, 而加强了听课的目的。这样, 在学习中对不懂的地方, 他们会听得更专心。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为上课创造了有利的心理状态, 打好了注意定向的基础;用教育学的理论说, 带着问题上课, 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 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

(三) 及早掌握了学习信息, 教学有的放矢

学生在进行预习时, 教师巡视了解;预习结束后, 教师进行检查。在这期间, 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教师还可以从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中测知学生的知识基础。因此, 教师就可以抓住重点、难点, 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避免了平均使用力量及主观主义的倾向。教师针对学生的难点教学, 效果也就会更好了。

(四) 人人获得了练习机会, 学习素质提高

不安排学生预习, 直接进行讲读分析, 课堂上往往只有几个优等生得到练习的机会, 大多数学生只是“陪客”。一些中下生还未思考成熟, 优等生早已举手发言, 把正确的答案告诉了大家;还有一些懒惰的学生根本没有动脑。吃现成包子的人永远也学不会做包子, 不经过自学实践, 永远也提高不了自学能力。自学能力低又何来提高学习素质呢?进行了预习, 学生根据学习目标, 自学提纲, 自己动脑动手练习。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训练的机会, 学习的素质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五) 过程前移

上一篇:多功能滤波器下一篇:中学生八荣八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