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管理

2024-09-09

道德管理(精选12篇)

道德管理 篇1

学校管理道德规范就其功能与价值而言,具有他律性和自律性。道德规范的他律性根源于道德规范的外在约束力,是道德规范调节管理行为的表现形式之一。学校管理道德规范的自律性根源于道德规范的内在约束力,是学校管理道德规范内化为管理者的道德意识和道德习惯,从而“自动”调节学校管理行为的又一表现形式。学校管理道德规范的他律性,无非是客观的社会道德关系和客观的社会道德要求对进行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学校管理者的一种基本节制或限制。这种节制或限制对管理者来说,是一种具有约束力的社会力量,管理者只有接受这种社会力量的约束,才能获得道德实践的相对自由。学校管理道德规范的他律性,就其外在约束力而言,不仅表现为社会对学校管理者行为的“防范”,而且更表现为对管理者行为的价值导向功能。也就是说,道德规范的约束力,不但能保证管理者不做什么,同时也能保证管理者应当做什么。即在约束学校管理者某一行为的同时,也在引发、激励另一行为,譬如道德规范在约束校长不能任意侵犯教师与学生权力的同时,还在于引发、激励校长保护教师与学生权益。需要注意的是,学校管理者服从道德规范只是社会意志对其进行的外在性控制,还未升华到管理者个人意志自觉调控的境界。此时的学校管理道德规范,还是一种外在于学校管理者的“异己”力量。实践表明,只要学校管理者尚未将管理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人格,尚未完成从他律到自律的道德转化,管理道德规范的功能就不是完整的,就不成其为严格意义上的学校管理道德规范。所以,从他律与自律结合处说开来,每一个学校管理者,都要自觉、主动地按体现社会道德理智的规范行事,在规范的指引下自觉勇于承担教育管理责任。

道德管理 篇2

为切实加强“道德讲堂”的管理,使之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使“道德讲堂”成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成为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实践,成为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道德素养的有效载体,成为社区居民感受道德、践行道德、彰显道德的课堂,特制定本制度。

一、紧紧围绕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主义文明程度为目标,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四德”建设为重点,强化宣传教育,促进知行合一,引导公民“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自觉成为道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二、道德讲堂按照“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原则,做到以德育人、以文化人,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

三、道德讲堂实行每季度开展一次制度,每次开讲都设定一个道德实践主题,开奖前由主持人认真准备活动方案。

四、道德讲堂的内容实行“五个一”流程,即:唱一首励志歌曲,诵读一段经典,观看一部短片,讲述一个故事,做一番分享。

五、道德讲堂宣讲员由专门培训过的宣讲员、先进模范、身边群众组成,认真搜集和发现我们身边的好人好事,吸引广大群众讲自己、讲他人、讲身边的道德故事,使群众成为道德宣讲的主人。

六、道德讲堂日常管理由警务保障室负责,保持室内整洁,努力营造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的讲课环境。严禁开展与弘扬道德实践无关的各种集会活动。

“道德讲堂”学员管理制度

一、学员参加道德讲堂活动时须保持安静,听从主持人安排,不得大声喧哗、随意走动,须将手机调至震动或者关机状态。

二、学员要专心听讲,认真做好笔记,讨论时踊跃发言,积极分享学习心得。

三、学员进入道德讲堂要衣着整洁、严禁衣冠不整者进入道德讲堂。

四、爱护环境卫生,严禁在道德讲堂内吸烟。

个人道德与信用管理 篇3

摘要:近年来信用发展规划的相继出台与社会违信行为的层出不穷形成了鲜明对比。信用评估走到了自己的十字路口,是继续沿着传统路径向更先进的方法、模型和评价技术演化,还是进行一次涉及到评价理念与灵魂的颠覆性变革?文章将尝试给出答案。作者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考察了个人信用评估指标体系,将诚信度和道德因素纳入其中,以增强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公正性和客观性。加入道德因素的新模型可以有效提高信用评估的社会影响力,督促人们更加重视自己的信用分数,优化社会信用体系,重建中国社会的信任文化和道德体系。同时,对于个人诚信行为、社会信用体系和社会道德体系的讨论也首次将经济学与社会学结合,以跨学科、更全面的方式给出个人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个人信用评估;指标体系;道德因素

一、 引言

随着2013年3月《征信业管理条例》的颁布与2014年国务院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我国信用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未来10年,随着信用一词进入国家规划和立法体系,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必将越来越重视信用这一社会资本,与此同时与信用相关的各种行为,例如信用评估,征信等也定将蓬勃发展。

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严峻的。对国家信用建设效果的学术性考察存在难度也为时过早,但可以明确的是近年来不断有违信失信事件见诸报端。大到假药、毒奶粉、黑导游;小到缺斤短两的螃蟹、塞满黑絮的棉被和装备精良的乞丐团伙。我们不禁质疑:为什么如今层出不穷的违信失信事件与国家越发重视信用建设的主导方针背道而驰?为什么越发成熟的信用体系和信用评价方法却仍无法客观的考量个人信用水平?为什么互联网大数据可以挖掘个人深层的商业行为记录但却无法有效约束个人的信用行为?是否传统意义上信用评估理念已经过时或者说主流个人信用评估的发展路径存在根源上的偏误?在本文的研究中,作者探讨将个人诚信道德评估加入信用评估的指标体系中,意图抛砖引玉,对个人信用评估的基础与理念进行变革式、创新性的思考与研究。

我国的个人信用评估起步较晚,主要是由各个商业银行根据自己的指标体系独立完成的,目的也仅仅是发放贷款和信用卡循环授信,其指标体系有几点先天不足是不容忽视的:(1)指标体系没有考虑社会因素和道德因素。在经济稳定的环境中,忽视两者尚不会过于影响信用评分的客观性。但是,当整体经济环境受到严重冲击时,社会信用体系也会受随之恶化,很容易出现违约——社会信用水平下降——更多违约的恶性循环现象。此时仅仅以践约能力来评价个人信用能力会严重影响评估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进一步讲,在经济环境遭受沉重负向冲击时,个人的践约能力将不足以支撑个人完成信用履约行为,此时,诚信度等道德因素将是保护个人远离违约的最后底线。(2)现在国内的贫富差距较大,财富在社会的分配水平严重不均,因此将人口学特征(比如教育水平、户口类别、性别等)纳入信用评估指标似乎有所不妥。诚然,这类指标可能间接影响个人的收入水平或偿债能力,但是其造成的变相社会歧视与贫富矛盾恶化也不容忽视。同时,这类特征与个人的道德水平也基本没有关系,所以是否将人口学特征纳入信用评估体系有待进一步考量。

本文试图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考察了个人信用评估指标体系,将诚信度和道德因素纳入其中,以增强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和客观性。同时,对于个人诚信行为、社会信用体系和社会道德体系的讨论也首次将经济学与社会学结合,以跨学科、更全面的方式给出个人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的优化建议。

文章结构如下:第二章为文献回顾,第三章是将诚信度等道德因素纳入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综合讨论;第四章为新个人信用评估体系中诚信度指标的简单框架;第五章给出结论。

二、 文献回顾

对于个人信用评估模型的研究,主要分为两方面:对指标体系中指标的特征选择研究和使用已有指标特征的信用评分技术研究。

在指标特征筛选方面,孙亚南(2008)使用列联表方法筛选特征变量,认为列联表方法重点考察了每个指标的独立性,从而更有效的剔除坏的选择以保持精确性;丁东洋(2010)提出使用贝叶斯网络模型概率模型中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实际违约数据缺失的问题。

以上研究都是从技术上分析统计方法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对信用评估正确性、适用性、简便性和客观性的影响,技术含量之高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针对指标筛选技术的研究,也没有将个人诚信度等道德因素和社会因素纳入备选范围,从而使以上研究有失偏颇。

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后,以美国三大评级机构:标普、惠誉和穆迪为代表的国际评级机构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国内外也有很多文献讨论了金融危机中评级机构的决策和行为错误。闫屹(2010)指出评级机构在开展评级业务的同时,对评级对象开展咨询服务,可能造成潜在利益冲突,即评级机构可能会根据评级对象是否购买其咨询服务而决定评级的结果。赵国君(2011)则认为美国政府对三大评级机构存在的“监管特许”致使三大机构形成了“评级霸权”,却没能形成针对信用评级机构本身的监管机制,这种错位制度为评级机构出现问题埋下了隐患。

从以上的研究可以明显看出,国内外学者普遍把评级机构的问题归结于对信用产品风险的判断失误、利益冲突和监管不足上。而对于经济冲击对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影响却鲜有提及,同时对次贷危机中个人信用评估的漏洞所造成负面影响也研究甚少。在之后的教训和对我国信用评估的建议中,大部分学者也集中在加强监管、确保评级机构独立性和提高信用评级透明度等方面,缺乏对类似于个人道德因素和社会影响力因素的阐述。

三、 综合讨论

在中国,血缘家族信任模式是中国人人际信任建构的核心,形成了对亲人完全信任,对友人比较信任,对熟人有条件信任,对外人基本不信任的差别对待格局,这种格局的根源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长幼有序”,“修齐治平”体现的绝对支配权反映了依附于血缘关系和身份关系的中国社会信任结构。

新中国的成立逐渐淡化了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中国社会道德体系,但是却没有新的道德体系或指导思想出现,从而造成了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道德体系的真空。现代人虽然保留了“非亲属不信”的儒家传统信任结构,但却放弃了儒家中精髓的“三纲五常”的道德标准(何怀宏,2013)。近年来,很多人指出是社会环境、大众舆论、价值观和文化氛围等宏观因素造成了社会道德体系的恶化,但包括诚信度在内的个人道德缺失却是社会信用几近沦陷的根本原因。

对于上述问题,国内外大量的社会学学者都在进行讨论,并给出大量对策和建议,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和讨论。具体到个人信用评估领域,笔者认为,将诚信度等社会道德因素和特征纳入信用评估体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和意义有以下几点:

1. 将诚信度等道德因素纳入指标体系符合三维信用论的客观要求。吴晶妹(2013)认为信用评估应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诚信度、合规度和践约度。国内现在所用的个人信用评估指标大多借鉴国外经验,由践约度指标和一部分合规度指标组成,涉及第一维诚信度的指标少之又少。故将其放入指标体系可以有效提高新模型的完整性。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次贷危机使国际上各种先进的个人信用评估模型饱受质疑,之前表现卓越的信用评估体系在一夜间轰然崩塌,其原因在于指标体系未考虑大幅度的经济负向冲击对整个指标系统而不是每个个体的影响。换句话说,评估模型整体过于弱小,在经济和社会环境突然恶化时,仅仅考虑践约度特征的指标体系将出现大幅度的偏误,这是由于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践约度已经无法支持个人完成信用履约行为,而诚信度等道德因素将代替践约度成为防止人们失信的最后一道屏障,在高信任度社会的美国已经如此,更何况在低信任度社会的中国。因此将道德因素纳入指标体系不仅提高了信用评估模型的完整性,也提升了其客观性和抗冲击能力。

2. 将诚信度等道德因素纳入指标体系可以提高人们对信用分数的重视程度。中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注重内心修养和道德情操的国家。即使当今社会有着大量的失信行为,大部分人们仍然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因此如果信用评估中体现了更多的道德因素,这将唤起人们可能沉寂多年,甚至封存已久的道德意识。将一种概念化并极度的模糊的道德意识具象化、分数化,即是将人们心中仍有的一丝道德感从其内心深处,甚至连自己都不曾感受到的地方挖掘到可以看到,可以数字化的一纸信用分数报告上。正是由于道德意识是人们不受控制的潜意识行为,所以人们必定更重视自己的信用分数:没有人希望自己的道德水平比其他人低,因为这会带来社会的蔑视、旁人的嘲笑,更重要的是:这一定会招致个人内心潜意识中长时间的愧疚与自责。

3. 将诚信度等道德因素纳入指标体系可以有效减少法律,行政条文和经济契约中的事务性成本。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健全程度和覆盖面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社会信任和社会道德的缺失,政府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调查、研究和制定监管法规,法规颁布后还要花费海量的成本监督和管理社会经济行为,这种高事务性成本的行为无疑是对社会和经济资源的极大浪费。将诚信度等一系列道德因素放入指标体系可以加深人们的信用意识,提高社会信任水平,从而使法规和监管不必细致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和细小琐事,这为国家节约了大量人力财力,国家也可以将节省出的成本用到更有意义的地方。

4. 将诚信度等道德因素纳入指标体系是我国当代文化环境的必然要求。与西方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全部以践约度指标组成相比,中国的信用评估体系完全照搬西方模式是不可取的。在西方高信任度社会中,人际之间的潜意识信任关系已经深植于西方文化之中,任何人从出生即受到这种高信任文化的熏陶与影响,这种环境的潜意识教育模式效果更好、印象更深,由此也形成了良性循环。因此国外的评估体系默认了文化环境影响的有效性和全面性,即默认了人们普遍的高道德水平,不需要再专门进行包括诚信度在内的道德评估。然而在低信任度社会的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环境并未提供这种良性和积极的潜意识教育行为,相反,一些诸如浮躁、粗俗、功利甚至恶劣的道德特征已经慢慢融入到文化之中,并影响到每一个公民,代代相传。如果对这种恶性趋势不加重视,将严重破坏已经摇摇欲坠的中国社会道德文化和社会道德体系。基于上述情况,笔者认为,文化和环境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只能诉诸于其它途径,而将道德因素评估纳入个人信用指标体系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5. 将诚信度等道德因素纳入指标体系对社会道德体系重建有重大意义。将个人诚信度联系到社会道德体系主要通过以下的传导机制:

上述的过程图示中,第一步也就是将个人道德指标纳入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相对于其他两步比较容易实现,且用时较短。由于只是涉及到个人的微观层面,故只用将道德指标纳入诚信度评估中,并将现有的指标体系扩大和优化即可。第二步的个人信用评估到社会信用体系的优化由于涉及微观到宏观方面的转换,过程可能相比于第一步更为复杂,见效时间也较慢,但是只要个人信用评估在社会上影响逐渐增大,人们对信用评估更为重视,其对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优化作用自然是水到渠成。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第三步,也就是社会信用体系的优化过度为最终目标:社会道德体系重建是这三步中最为艰苦和漫长的。从表面上看,社会信用体系在规模、内容和影响方面明显无法与社会道德体系相比,且信用也只是道德的一方面,所以如何能以小搏大,以社会信用体系的优化来促进社会道德体系重建呢?答案就在信用文化上。文化是一柄“双刃剑”,它既能铸造一个民族也可以摧毁一个民族,这取决于它的内容和使用方式。信用文化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和社会道德体系之间的杠杆将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果能以社会信用体系的改善促进社会信用文化的发展,并将信用一词淬于文化之剑上,则必能披荆斩棘,将社会上的失信行为斩草除根,并直击社会道德体系的核心,去糟取精,去伪存真,为重建社会道德体系贡献一份属于信用自己的力量!

四、 指标框架

本节将根据上文中的观点尝试把个人道德评价指标放入个人评估模型中。值得一提的是,下面给出的新个人信用诚信度评估模型只是一种范例,目前学界也有很多评估道德水平相关文献和类似研究,对包括诚信度在内的道德指标体系研究,也是今后个人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研究的一个方向。

何怀宏(2013)认为一个稳定发展的社会,必须是合乎道德和正义的。如果人们相当广泛地认为这一社会严重不合乎正义,或者基本不合乎道德,改革乃至革命的时候就要来临。他提出以“新五常”作为衡量中国人道德水平的基本指标,从而“既上接传统,而又可以开启我们的未来”。本文也将基于此指标,并做细微调整,以适应个人信用评估的需要。

对于诚信度评估,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拒绝使用人口学特征,避免或多或少会产生的社会歧视行为。而且在各行各业,许多的普通人,甚至目不识丁的老人们,她们对家人不图报答的关爱;她们对陌生人由衷的善行和善举;她们朴素的生活和对物欲的节制,都永远令我们感动,直到今天都是我国道德文化宝库中璀璨的瑰宝。

五、 结论

当今社会,完全照搬西方个人信用评估指标体系,仅仅以践约度和少量合规度作为指标特征衡量个人信用水平已经脱离了时代要求,无法做到评估的全面、准确和客观。根据三维信用论将道德因素纳入诚信度指标中,并将上述指标放入个人信用评估指标体系可以有效提高个人信用评估与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的契合度,使模型结果更准确、更全面、更客观。同时,加入道德因素的新模型可以有效提高信用评估的社会影响力,督促人们更加重视自己的信用分数,优化社会信用体系,重建中国社会的信任文化和道德体系。

当然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一些尚待改进之处,比如:(1)由于数据的缺乏和概念的模糊使社会信用边际只停留在假设和概念阶段,实证分析将比较困难;(2)由于道德特征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对社会的影响不尽相同且不同指标也会产生大小不一的影响,因而文末对道德体系指标选择的讨论可能存在片面之处。以上都是笔者今后继续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吴晶妹.现代信用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创与创造经济繁荣[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3] 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M].北京:三联书店,2003.

[4] 郑也夫,彭泗清,等.中国社会中的信任[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5] 何怀宏.新纲常——探讨中国社会的道德根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3.

基金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点项目(项目号:14JGA006)。

作者简介:吴晶妹(1964-),女,汉族,北京市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信用管理、货币银行学;冉辰阳(1988-),男,汉族,北京市人,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信用管理、风险控制。

论图书馆管理道德 篇4

1 图书馆管理道德价值的特点

1.1 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管理道德的价值和特定的文化氛围相联系, 任何一个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因此, 每一个管理者的思想理念都深深受到他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影响。特别是社会意识形态, 直接影响和制约图书馆管理道德的价值和实践。我们这里所说的“意识形态”, 不仅指一般政治意义上的“意识形态”, 更主要的是指民族、阶级、专业、职业、教派、政治团体等群体的观念、信仰、思维方式等。因此, 图书馆的管理者有必要了解价值观的演变, 以便理解管理道德价值发展的基本力量, 从而有效地控制管理道德的实践活动。

1.2 图书馆管理道德价值具有社会性

在一个确定的管理系统中, 都具有交互主体性。一个人或一个组织, 它既是管理者, 又是被管理者。在图书馆, 馆长、馆员、读者这三者之间是交互主体。管理道德的交互主体性要求把对方看作与自己平等地位, 有着相同作用的主体或客体。图书馆管理活动的主体和客体交互作用的过程是:馆员管理读者, 读者以馆员工作条例或职业道德规范来监督馆员;馆长管理馆员, 馆员以行政管理规范监督馆长;馆长同样也要抽时间管理读者, 读者以人性化管理和管理条例不完善、不合理为由, 要求修改管理条例, 改善服务环境等, 同样也督促着馆长改变工作作风, 改善服务环境。可见, 图书馆管理道德价值, 绝非某一主体或个人所能创造的, 而需要馆长、馆员、读者乃至社会的共同努力、参与。这就是图书馆管理道德价值的社会性。

1.3 管理道德价值的二重性

现代社会的管理活动要求将伦理道德作为一种扩展意义上的管理秩序, 并形成为调整管理行为规范体系。管理道德价值是管理实践活动指导思想的准则, 而管理活动作为社会实践是管理主体, 即图书馆管理者的工作内容。管理的目的是为社会服务、为读者服务, 也就是说, 为满足社会的需要、读者的需要而获得社会效益。否则就没有什么价值可言。这种为满足社会客体的需要, 也就是对社会、对读者具有价值性。只有实现了价值的社会性, 进而才能实现馆员的自身价值。这就是图书馆管理道德的二重性。没有第一个对他人 (读者) 、对社会有价值, 也就没有第二个对自身有价值。其实, 在图书馆的管理活动中, 管理道德价值的社会性与馆员的自身价值是同时实现的, 二者不分先后, 不能分离。

1.4 图书馆管理道德价值的创造性

图书馆管理道德价值是一种创新活动, 是通过管理活动过程中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 对馆内各种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条件进行变革、调整、重新组合, 获得新的管理绩效, 实践管理道德的新价值。在图书馆管理活动中, 馆员的个人奋斗目标和爱好, 决定了管理道德发展的内容和方向。如果馆员对电脑及其自动化等方面很感兴趣, 那么, 他在工作中就会自觉地利用网络、多媒体等工具进行管理活动的改革与创新, 为读者服务。从而实现了管理活动的目标:在服务管理中创造了管理道德的价值。也就是说, 在管理活动中实现了图书馆管理道德价值的创造。

2 如何提高图书馆的管理道德

为了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 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就必须加强图书馆的管理道德建设, 提高图书馆的管理道德水平。提高图书馆的管理道德呢, 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2.1 提高领导、馆员的道德素质

要改善提高图书馆的管理道德, 就必须提高领导、馆员的自身素质, 一方面, 在管理岗位上的领导、馆员有一定的职权, 权力能否正确运用,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馆员的良心、良知。另一方面, 图书馆管理道德水平的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馆员个人道德修养。为了避免职权滥用, 最好的办法是提高领导、馆员的各种素质, 主要是道德方面的素质。同时, 要求领导在管理活动中尊重馆员的价值, 适应和满足人性要求, 其本质在于激励馆员的积极性, 发挥馆员的创造性, 引导馆员们去实现预定的目标。因此, 我们倡导把民主理性化思想贯穿于管理全过程, 管理面前人人平等, 实现以权为中心的管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转变, 每个人都在按规则履行着自己的岗位职责, 把自己看成是图书馆的主人, 让馆员们体会到工作过程是自我管理的过程。

2.2 必须以身作则

在图书馆里, 领导、馆员的言行起着建立某种文化基调的作用, 这种文化基调同时具有示范和启蒙作用, 并常常向广大读者传递和暗示某种信息。领导管理道德风范对馆内纪律和风气的重要影响, 馆员在对读者的管理中也要多从读者角度去思考问题, 要以身作则, 要求读者做到的, 馆员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如果馆员在阅览室里大声说话, 随意用手机打电话。这样, 就会给读者这样一种印象。图书馆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安静。所以, 领导、馆员作为管理者, 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严于律已、宽以待人, 只有这样, 才能严肃纲纪、管理有方。

2.3 增强职业道德修养

要提高领导、馆员的道德修养, 就必须加强对他们职业道德的教育和训练, 只有进行经常性地教育和训练, 才能使职业道德的规范, 准则转化为领导。馆员的内在品质和行为习惯, 职业道德的教育和训练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不论是领导还是馆员, 一方面要努力学习, 树立起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道德信念与道德良知, 另一方面亦应该结合自己具体的职责、任务和活动方式等, 分别进行各种不同层次的人生观道德信念、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自我反省和彻底改正自身不良的道德行为。馆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了, 图书馆的管理道德水平毫无疑问地会同时提高。

加强图书馆的管理道德建设, 说到底是图书馆现代化管理的实践需要, 图书馆管理道德体系一旦建立起来, 将会很好地理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 将会使读者在良好的环境中利用图书馆, 从而较好地达到图书馆的管理目标。

参考文献

道德讲堂管理制度 篇5

二、道德讲堂要根据《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及上级文明办的工作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安排好月度和年度活动计划。

三、道德讲堂实行每月一讲制度,要因人、因事、因需制宜,精心策划好每堂课的内容和形式,并做好活动记录、宣讲资料、音像图片等收集、归纳、保管工作。

四、道德讲堂要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群众教育群众”、“身教与言传相结合”等原则,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为主要形式,整合道德建设资源,提升公民文明素质。

《道德经》与现代管理 篇6

清静之治即无为之治,老子主张以静处事。在十六章中说:“归根曰静”。他注意到清静优于躁动,这个静不是不动,而是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不是人为的,自然是大道,是万事万物的总根源。就是要按照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来管理国家和社会各项事务。在二十六章云:“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轻”和“躁”是指事物的具体形态和世俗的常见的心态。“重”就是大道为重,“静”就是大道本身之性。在四十五章认为“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的观点。“躁”是动的意思,“寒”是消灭的意思。大道是清静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在六十一章认为“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天下”。“牝”是雌性动物为静。“牡”是雄性动物为动。在他看来,管理事务宜静不宜躁。大国常以静、以柔、以下,来处理邦交关系。在六十章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一个大国犹如烹饪一条小鱼一样,务必慎之又慎,掌握好火候,不可轻举妄动,而要一心一意。圣人无为,使人各安其自然。可见,无为之治乃自然之治。在老子看来,自然之治是最高。老子在五十七章引述圣人治世心得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自化”即自然顺化;“自正”即自然端正;“自富”即自然富足;“自朴”即自然淳朴。鸟不教而自在空中飞;兽不驯而自在山上跑;鱼不学而自在水中游;人自然父慈子孝,君正臣忠。在三十七章指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化。……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没有任何思欲和情妄,至为清静、纯粹。它是自然的,能调理一切纷乱。能持守这一体性,身自修,天下自然太平。在六十六章说:“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老子之所以极力倡扬无为之治,根本目的是为了民众能够自然而然地生活。所以,在六十四章告诫统治者:“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人若无私无为,内充道德,外之以柔弱谦恭,必得人钦崇而尊之。

不争之治。在传统政治观念中,功名利禄皆由争斗而得。在老子看来,这是很不明智的观念和做法,争斗必然有胜有败,老子在六十八章提出“不争之德”。对人要虚怀若谷,谦虚处下,要有道德胸怀。这就是善于用人的力量所在,就是征服人心的特殊人格。他在二十二章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这里的“一”就是“道”,古人云:“得其一,万事毕。”守住这个道,万事万物、社会人事都不离道,把握了大道、自然,即可充当天下万民之楷模。不自以为是,从道的观点看待事物,才能看得明白。不夸耀自己,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就。不骄傲自满,才会有新的突破和长进。老子无为无不为的原则,表现在处世之道上,就是无争。关于圣人的不争之德,在八十一章明确提出:“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不争是人类社会某种约束、和谐、统一、安定的要素。圣人之道,为万物造福而不求报,为天下奉献而不索取。在八章以水为喻,说明不争合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夫唯不争,故无尤。”至高无上的善,像水一样滋润万物,世间万事万物,都离不开水,没有水就没有人的生命。卑下低洼的地方,是人们最不愿处之地,唯独水性向下。水性滋润万物而不居功,助万物之生长。七章说:“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在老子看来,不争方能平静、自然、和谐、淳朴。

柔弱之治。老子认为,柔弱是人对道的无为方式的效法、运用。在三十六章强调说:“柔弱胜刚强。”柔弱是立世之本,刚强是惹祸之胎。狂风吹不断柳丝,齿落而舌长存。笫五十二章又云:“见小曰明,守柔曰强。”任何事物都是由小至大,由微小而著发展而成的。只有持守柔弱的人,才真正是最刚强者。所以老子在七十六章断言:“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坚强处下,柔弱处上。”坚强的事物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事物属于生存的一类。因此,如果用兵逞强于天下,就必然会遭到正义力量的奋勇还击而灭亡;如果树木强壮高大了,就迟早会被砍伐而折断。凡是强大的事物,总是处于下降衰弱的趋势;凡是柔弱的事物,总是处于上升发展的趋势。在七十八章又提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是柔弱的,处下,随遇而安,老子要我们以水为师,滴水石穿。在六十七章指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认为,“慈”为勇之途,“俭”为广之源,“后”为先之法。在六十六章告诉人们:“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老子经常以水喻道,水就是道,处下就是道。像水一样甘心处下,尊重民意。江海甘心处于百谷之下,才能容纳百谷之水。主动处于万民之下,才能成为百姓的首领,才能稳固而永久。在六十一章指出:“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所以,大国以处下的姿态对待小国,就可以取信于小国;小国以处下的姿态对待大国,就可以取容于大国。所以,或处下以取信,或处下而取容。大国处下不过是希望取信于小国,小国处下不过是希望取容于大国。这样,大国小国都可以各自达到自己想达到的目的,其中大国更应该处下。老子认为,人君贵柔守弱、居后处下,就要勇于为国耻世患承担责任,以贱为本,以下为基,弃荣守辱。在二十八章指出:“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老子在六十八章指出:“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配天,古之极。”这里,善为士者、善战者、善胜者、善用人者,都是指得道之人。得道的人不用武力征服人,不凭与敌人交锋而得胜利。得道的人,依道行事,以无为治天下,不用武力征服天下。得道的人,不发怒,不感情用事。得道的人,顺大道,得民心,有正义,爱百姓,不同敌人正面交锋,就自然而然取得胜利,这就叫做“不与”。为道的人,主动处柔,处顺,处下,以得到多数人的信仰、信任和拥戴。这叫做“善用人者为天下”。为道的人,顺于大道,对人虚怀若谷,对人谦虚处下,这就是“不与人争”的道德胸怀。这就是善于用人的力量所在。这就是征服人心的特殊人格。这样做,就是同于大道,就是最大、最久、最好的治国之道。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

以上这些浅论,可归纳为“虚无、自然、朴素、恬淡、平易、清静、无为、柔弱、不争”,内里深蕴着中国道教博大的治世处世、成人成事的精深的哲学智慧。思之、悟之,法自然而行之,于现实事务之管理,为人处事之成就,善真大焉!

道德管理 篇7

(一) 管理。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学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产生的, 它的目的是:研究在现有的条件下, 如何通过合理的组织和配置人、财、物等因素, 提高生产力的水平。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以下列举中外几种有代表性的定义或阐释:

1、管理是一门艺术。

戴维·R·汉普顿认为管理“是艺术的艺术, 因为它是智慧的组织者”;美国管理思想史家丹尼尔·A·雷恩把管理称为人“对利用自然和人力资源实现目标的指导艺术”。

2、管理是组织的某一专业职能或综合职能。

如,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奥地利的米歇尔·霍夫曼认为“管理是为达到定义明确的目标而承担的个人最终全部责任”。

3、管理是一个能发挥多种作用, 具有一定持续性的动态过程。

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编的《管理科学》认为, “管理是一个决策、控制和创造自组织学习的过程”;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在其第九版《管理学》中说:“管理就是创造一种环境, 使置身于其中的人们能在集体中一道工作, 以完成预定使命和目标”。

4、管理是对组织资源或要素进行协调以达到目的的活动。

如, 美国管理学家小詹姆斯·H·唐纳德等人认为, “管理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的人的活动, 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而进行的活动”。

(二) 道德。

道德, 是一定社会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管理道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一般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劳动和工作过程中应遵守的与其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道德”一词出现于老子的“道德经”。依老子而言, 道, 是本源的意思;德, 则是指规律。可见, 道德本来就不是什么空洞的说教, 而是符合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东西。儒家的道德准则, 在中国封建社会是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它的形成与发展, 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孔子提出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 在“仁”的统辖下, 还有“孝悌、忠信”、“礼”、“勇”等道德规范。孟子把孔子提出来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进一步系统化, 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三套德目。西汉董仲舒提出“三纲” (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 和“五常” (即仁、义、礼、智、信) , 并使其系统化、宗教化, 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同行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三) 管理道德。

管理道德是管理者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 是在社会一般道德原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它是通过规范管理者的行为去实现调整管理关系的目的的, 并在管理关系和谐、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实现管理系统的优化、提高管理效益。

20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 西方企业界出现了一系列的管理丑闻, 引起了企业界和社会公众的不满。管理丑闻大多涉及伦理道德, 所以被称为管理伦理道德问题。对于管理伦理问题, 学术界的学者反应尤为强烈, 他们积极进行企业调查, 讨论企业究竟应该遵循什么样的道德问题, 并呼吁建立一种企业伦理行为科学以规范企业行为。在此背景下, 管理伦理学应运而生。

二、管理者道德问题的分类

现代社会, 领导产生的道德问题很多, 但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 在家庭内部产生的道德问题。

管理者 (尤其是男性) 在事业小有成就的情况下, 往往会追求享乐主义, 寻求刺激, 产生“婚外情”或者“一夜情”, 进而造成家庭的破裂。也有的人往往工作中的压力难以排解, 在家庭里发泄自己的情绪, 久而久之, 家庭暴力就会产生, 并且愈演愈烈。除此之外, 还有在能力范围许可的情况下, 却对自己的父母不尽赡养义务。从这些简简单单的“家事”, 却体现出管理者道德的缺失。

(二) 在企业内部产生的道德问题。

在企业内部, 管理者在对待员工的问题上有时会有欺骗或者不公平的现象。例如, 在承诺某些条件后却未履行, 或者根据私交远近而决定员工的薪水或者晋升人选, 不能公平对待每一个员工。盲目追求利润, 不顾员工生存和工作环境, 侵犯员工的隐私、专横的对待员工, 等等。

(三) 在社会中产生的道德问题。

管理者在对待诸多社会上产生的道德问题往往已经触及法律, 例如挪用公款, 行贿受贿, 为自身利益不择手段的种种做法也可称为道德问题。

三、管理者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 自身修养。

因为自身修养而引起的道德问题占绝大多数, 或者说所有管理者道德问题的产生都少不了自身修养的因素。有很多管理者是由于文化水平不高, 也有的为了职位晋升只注重了文化或者学历的提升, 却很少对自己的道德问题考虑。自以为在家庭中的行为只是属于“家事”, 跟自己的工作根本没有联系, 但是一个人是一个整体, 肯定是不能简简单单用“工作”和“家庭”把自己分割开来。

(二) 社会风气的影响。

诚然,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西方文化的入侵, 许多原本是伤风败俗的事情变得越来越无伤大雅。社会风气有不良的方面, 它使许多人的思想起了潜移默化的改变。但是, 社会风气毕竟只是影响的因素, 真正要为自己道德问题负责的还应该是管理者本身。

(三) 利益的驱使。

为了能够使自己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 为了能够满足自己的贪婪, 很多管理者对“不义之财”伸出了手。这些人往往是被一时利益蒙蔽了双眼, 只图自己享乐, 置他人的利益于不顾。

以上的三个原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 而是彼此互为因果, 相互联系的。在大多数情况下, 领导者产生道德问题的原因都是比较复杂的。

四、管理者道德问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管理者通过权利、个人威信影响力在管理活动和组织信念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管理者是管理活动的主体, 作为管理者应该是具有吸引力、具有人格魅力的人, 享有极高声誉的人, 管理者自身的素质将深刻影响到他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思想, 并且一旦管理者道德问题出现, 必定会对人力资源管理造成不良影响。

(一) 管理实现难度增大。

由于道德问题而使管理者在广大员工中威望下降, 管理难度必然增强, 命令下达后执行的速度和完成结果也一定会下降。而且如果有员工因为管理者的不公平对待而跳槽, 对企业也会带来一定的损失, 如果跳槽的是技术人员还有可能产生企业技术机密的流失。

(二) 对员工道德潜移默化的影响。

所谓“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管理者的道德问题也一定会使员工在潜意识里认为管理者的某些做法并不是那么不可接受, 长此以往, 广大员工在遇到一些道德问题时也会仿照管理者的做法, 而使整个企业的风气下降, 管理混乱, 进而形象受损。

五、解决方案

针对领导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 解决的方法不外乎以下几种:首先, 社会风气的整体提高对领导认识并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有着积极的作用, 但社会风气的提高这个目标的实现需要很大的努力和付出。其次, 领导者自身素质的提高无疑是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领导者能够获得大家认同的价值观念来增强大家的道德意识, 促使员工也能自觉地守法遵德。威信的影响要比权利影响重要得多。管理者的道德素质和他在员工中的威望是成正比的。因此, 管理者在加强自身知识水平和管理水平提高的同时, 应该注意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使自己在员工中具有更高的威信。

六、结论

现代社会里, 一个企业如果想谋求长期的发展, 必须谨慎地对待管理者的道德问题。这不仅仅是对整个社会负责的做法, 也是避免由于道德问题给企业和管理者自身带来损失的有效途径。毕竟, 由于管理者不道德而造成企业受到舆论的谴责、形象受损进而业绩受挫的实例并不少见。管理者要想谋求与员工、顾客、利益相关者的全力合作、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就需要认识到自身道德的重要性, 并以身作则, 以德促使企业和自身的长足发展。

摘要:目前, 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而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道德等问题却一直未能得到足够重视, 现代社会里有很多管理者在道德问题上出现了偏差, 因而导致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一系列问题。本文介绍了管理、道德、管理道德等学科的基本概念, 并通过对领导者道德问题的具体分类、产生原因、不良影响各个方面进行分析, 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浅谈商业道德与战略管理 篇8

一、基于商业道德的战略制定

1. 必须要用商业道德观念来指导确定企业愿景和使命

企业愿景和使命就是企业未来将成什么样子、任务是什么、业务是什么?企业愿景和使命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是企业存在的意义, 有什么的企业愿景和使命就会有什么样的企业。企业愿景和使命必须驾驭在商业道德之上, 做一个有商业道德的企业, 否则终被社会抛弃。

企业确立愿景和使命不仅要关心自身的经济利益, 也要考虑企业相关者的利益。除了要承担企业相应的社会责任外, 还需要对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 同时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期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才富有竞争力。

如何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这种期望?怎么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杆衡量标称, 这杆标称就是商业道德。商业道德是各个利益参与方必须遵循的准则和底线, 任何一方都不能逾越和破坏, 否则将遭到惩罚。企业愿景和使命必须遵守商业道德, 否则企业在起跑线上走错方向注定企业必然失败。

2. 战略目标必须建立在商业道德基础上

战略目标必须建立在商业道德的基础上, 任何战略目标都必须坚持这原则。因为战略目标是建立在企业愿景和使命的基础上, 企业愿景和使命是战略目标的出发点, 同时也是战略目标的终点, 战略目标的实现最终也是要让企业愿景和使命实现。企业愿景和使命是建立在商业道德的基础之上, 因此, 战略目标也必须建立在商业道德之上。

3. 从商业道德角度来评价和选择最佳战略

战略目标实现有许多途径会产生多种方案, 如何评价并从众多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这是战略制定阶段最后的工作, 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关系着实施手段。

我们从多个角度去评价方案, 但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能违背企业愿景和使命。企业愿景和使命就是企业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同时满足企业相关方的利益最大化, 产生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只能用商业道德这杆标称从备选方案中选择各利益相关方最满意的备选战略作为最佳战略!从短期和表面上看, 企业在经济利益上受损, 但从长远大局看, 社会更和谐稳定, 这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企业的收益更大。用商业道德来评价和选择最佳战略是一个双赢的结局, 对企业和社会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

二、基于商业道德的战略实施

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去保证。如何才能确保战略目标能够实现?

1. 企业职能部门在制定策略时要恪守商业道德

企业的战略目标是靠职能部门去执行实现的, 职能部门目标是战略目标的分解, 所以企业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键是最低层的职能部门战略目标能否实现。职能部门在制定战略目标策略时必须恪守商业道德, 不能因为职能部门目标只是战略目标的小部分, 个别职能部门为了追求近利不惜放弃商业道德原则, 这种做法会伤害到企业的信誉, 破坏企业的形象, 对企业造成很坏的影响, 甚至会给企业造成致命的打击, 要坚决杜绝这种现象。职能部门制定策略时要坚持与企业愿景和使命一致的原则, 以企业战略目标为方向, 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好策略。

2. 在实施过程中要坚守商业道德原则

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做到“基业常青”, 必须有一种核心价值观指导, 这种核心价值观之一就是商业道德观。在战略实施过程中, 企业应将这种价值观转化为企业的战略、组织、制度、流程、领导风格、责权体系等, 然后再把这些商业道德观念及商业道德标准转化为行为, 实现理念与行为的统一。

战略实施是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难度最大的一个阶段。不同的企业, 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具有突发性、偶然性、不确定性。因此, 战略实施者必须在商业道德观念的指导下, 对企业战略进行完整的全过程动态权变管理。根据各种纷繁复杂的、具体的情境灵活地、创造性地采用恰当的手段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3. 要培养一种商业道德文化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企业文化是战略实施的关键, 企业有了好的战略方案后, 需要全体员工齐心协力地去贯彻实施。这就需要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去激发员工热情、积极性使得目标得以实现。怎样企业文化才有凝聚力?企业核心价值观必须得到企业成员的认可并形成共同价值观念。能获得企业成员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前提是必须有道德的, 任何没有道德的核心价值观是得不到社会公众认可的。

三、基于商业道德的战略评估

战略评估是一个系统工程贯穿于整个战略管理的全过程。战略的好坏应该有一个标准来评判, 这个标准就是商业道德。商业道德是战略管理过程中的指导思想, 从企业愿景和使命的确立到战略的制定与选择、实施和控制整个过程中商业道德都起到指导决定性的作用。

商业道德是战略评估的评判标准, 企业的愿景和使命决定企业必须做一个讲商业道德、有社会公德心的企业;战略目标也必须是建立在商业道德之上;在战略制定与选择过程中必须遵守商业道德, 在满足自身利益同时最大满足各相关方利益力求产生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不能做任何违背商业道德的事情从而使企业最终目标得以实现。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商业道德在战略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如果企业以损坏别人的利益为前提, 虽然可以得到一时的赢利, 但是终究是不长久, 最终会导致企业的失败!因此企业要获得生存的空间, 进而长久立足于社会, 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商业道德观, 并把这道德观上升到企业战略管理的层次, 指导着企业的战略制定、实施、评估整个战略管理过程。

关键词:商业道德,战略管理,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张建涛:现代企业战略管理创新.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7

浅析金融行业道德风险防范与管理 篇9

一、金融行业的道德风险

金融行业面临的道德风险不容忽视的, 道德风险所造的影响和后果也是不容小视的, 所以应该对金融行业道德风险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找出原因, 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目前, 金融行业道德风险的问题主要有银行类道德风险、保险类道德风险和投资类风险等, 下面就对这几类进行详细的讨论与分析。

(一) 银行类道德风险

银行类道德风险主要指由于银行从业人员违反职业道德, 对银行的资产, 信誉以及发展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和影响。银行的道德风险主要分为三个层次:银行决策层 (如董事会成员) 的道德风险、银行管理层 (如总分行管理级员工) 的道德风险、银行经营层 (如操作/执行人员) 的道德风险。

1. 银行决策层的道德风险

在目前我国的银行管理体制下, 决策层拥有的权利与自己的产权并不对等, 从而导致决策层并没有足够的产权去负责自己决策的结果或者只能负到很少的责任, 这也是道德风险在决策层出现的根本原因, 具体表现在对高级管理层的约束性强度不够、非市场化的决策行为以及对违规行为查处不够及时等。

2. 银行管理层的道德风险

决策层的道德风险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管理层的道德风险, 例如管理层为了“迎合上意”并没有从实际出发做出正确操作, 决策层对于管理层没有强制约束力导致下级不同形式的越级经营。

3. 银行经营层的道德风险

银行的经营层是信息的最初来源, 同样也是拥有信息量最丰富的层次, 由于获得的信息量最大、最准确, 如果管理层没有对经营层给予强制的约束和监督, 那么发生风险的概率便会大大增加。

(二) 保险类道德风险

保险类道德风险是指保险的受益人 (被保险人) 由于明知保险合同上规定的赔偿金或利益给付而故意违背道德规范, 甚至故意犯罪而引起的风险。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对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而言, 道德风险可以分为事前道德风险和事后道德风险;另一类是相对于保险标的不同而言, 道德风险可以分为人身保险的道德风险和财产保险的道德风险。

1. 事前道德风险和事后道德风险

事前道德风险是指被保险人在预防保险损失方面的警惕性有所下降, 例如, 驾驶员明知发生车祸会得到足额赔偿, 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 不警惕驾驶, 从而加大了车祸发生的概率, 以便获得赔偿。

事后道德风险是指被保险人的行为在减损方面产生了背离, 例如投保人对于自身财产投保, 但在发生事故时, 他明知自己可以获得足额赔偿, 而不去及时保护自己的财产, 以便在保险公司得到赔偿。

2. 人身保险的道德风险和财产保险的道德风险

人身保险的道德风险是指受益人 (被保险人) 为了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 从而隐瞒实际情况或不将实际情况告知保险公司, 编造虚假的材料或证明, 以便骗取保险公司的赔偿。

财产保险的道德风险是指收益人 (被保险人) 为了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 从而编造虚假的材料或虚假的事故原因恶意欺诈、故意破坏自身财产或在财产已经发生损坏时任由其继续遭受破坏而不制止的道德风险。

(三) 投资类道德风险

投资类道德风险主要是指风险投资导致的道德风险, 风险投资的主要流程是风险投资者将自身的资金委托给投资机构进行投资, 风险投资专家通过对事实情况的分析, 不断筛选, 从而得出风险最低的投资方案, 将资金投入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或公司, 并同风险企业共同管理企业或公司, 从而获得高额的投资回报, 再将这些资金分配给风险投资者或投入新的项目从而获得更大的利益。这一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道德风险, 这些可能发生的道德风险主要分为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的道德风险、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的道德风险, 风险投资中中介机构的道德风险。

1. 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的道德风险

风险投资者与风险投资家的道德风险一方面是风险投资家在吸引风险投资者投入资本时, 故意编造自身的业绩或夸大自身的能力, 从而骗取风险投资者的资金。另一方面是风险投资家在利用风险资本时, 滥用职权从中牟利、不努力工作或不安实际要求工作等所造成的风险。

2. 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的道德风险

风险投资家的道德风险首先表现在风险投资家不遵守诺言, 不履行对风险企业的增值业务, 其次表现在倾向于机会主义, 为了自身利益选择不合适的投资方案或者泄露商业秘密所造成的风险。风险企业家的道德风险主要指在资金的控制上使用不当或者能力不够, 不足以承担责任所造成的风险。

3. 风险投资中中介机构的道德风险

中介机构的道德风险主要是指中介机构不能保证公平公正、独立诚信行事, 为了自身利益对于资金出现隐瞒和编造的行为, 导致投资中出现了风险, 并造成了损失的道德风险。

二、金融行业道德风险的管理

目前, 我国出现的道德风险主要有银行类道德风险、保险类道德风险和投资类道德风险, 然而出现这几种道德风险的主要原因还是对主要机构或人员的管理力度不够, 下面就金融行业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我国金融风险的管理模式提出讨论。

(一) 金融行业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 我国金融行业风险管理所需要的外部环境还不成熟

在西方的金融行业以诚信原则为客户服务, 他们向客户提供的不仅仅是是一种服务, 更是一种信任, 这也体现了在西方金融行业客户在金融行业的重要地位。但目前在我国, 完善的服务体系和信用评估体系尚未建成。我国目前的信用体系还不够完善, 针对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中介体系还没有在全国的金融行业普及, 不仅对客户的信用审查造成了困难, 而且也造成了社会普遍缺乏信用道德规范和信用意识。

2. 我国金融业的风险管理理念较为陈旧

在西方金融行业, 将风险收益匹配原则放在首位, 对于控制风险和创造利润都十分重视。但我国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 对业务发展和风险管理这两方面没有协调好。一方面, 一些业务人员或操作人员认为风险管理与业务发展是相对立的两个方面, 不能正确的评价风险, 认为风险管理会阻碍发展业务。另一方面, 部分风险管理人员不会去仔细的研究市场和业务, 认为控制风险的唯一方法便是少发展业务, 通过否定业务从而降低风险, 这也是很多业务得不到充分地发展, 反而降低了金融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对于风险管理, 金融行业应该树立其理念。

3. 我国金融行业内部控制机制失灵

目前, 我国金融行业的业务流程普遍存在问题, 如信息不对称、信息反馈不及时、职能不够清晰、缺乏对制度执行的有力监督和内部控制管理不到位。金融行业内部虽然有严格的规章制度, 但是金融行业内部并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业务流程, 这样会导致风险的出现。金融行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往往是事后控制, 当问题出现时, 才去解决问题, 这也助长了风险事故的发生。

4. 我国金融行业的激励机制不健全

在西方金融行业, 管理者经常通过工资、股权、奖金等去激励员工, 不仅有短期的激励, 也有长期的激励。但在我国对于员工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甚至是受限制的。但是目前经济快速发展, 每个金融行业的工作人员都会有任务指标, 由于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导致员工的积极性不够, 很难完成指标和任务, 在这样的情况下, 员工便会弄虚作假, 不守诚信, 从而导致金融风险的发生。

(二) 金融行业风险管理模式

目前, 我国仍处于转型过程, 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 金融行业的发展仍不够成熟, 我国金融业对风险的重视程度更倾向于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对于道德风险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这也是我国金融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相对较弱的原因。我国目前的管理模式中, 基本上建立了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等风险管理决策系统, 风险管理的监督系统基本上是以稽核委员会为主, 风险管理的实施部门以授信部门和风险资产管理部为主。目前风险管理体系中依旧采用对信贷风险的控制模式, 但是并没有完善金融市场风险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 还没有完成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全面风险管理模式, 我国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与外部环境还还有待改善。

(三) 金融行业风险管理措施

1. 构建金融职业道德体系

对于金融行业的工作人员, 要严格要求自己, 树立良好的道德规范, 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 努力维护金融行业的市场秩序。且要建立健全的日常道德风险防控体系, 对于重要岗位的从业人员和部门要严格执行检查监督, 严格规范工作流程, 同时强化日常的监管。要建立健全预警体系, 及时发现有可能发生的道德风险, 从而规避风险。

2. 完善金融行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金融行业要加强从业人员对规章制度的学习, 增强其自律意识。对重要岗位加强监督, 实行双人双岗和岗位轮换制度, 从而避免某些从业人员的不法行为, 起到规避风险的作用。同时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追究制度, 对于不同的违规行为, 要有相对应的处罚方法。对于发生道德风险的员工, 要给予处分, 甚至开除。

3. 要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衡量金融企业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便是风险管理体系是否健全, 我国要加大道德风险的防范, 就应该健全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体系应该建立在企业对于风险偏好的基础上, 企业要在承担风险的水平、收益期望和对风险的容忍水平一致的前提下, 体现总体和部分承担风险的能力。其次, 风险管理政策体系应该覆盖各个业务, 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 但又要体现分类管理和因地制宜的差别化原则, 针对不同业务和地区的特点在风险管理方面区别对待。

目前, 道德风险在我国金融行业普遍存在, 要抓住问题的本质, 仔细分析原因, 建立完善的道德风险管理体系, 努力降低道德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从而规范金融秩序, 有效促进金融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宏.浅析金融行业道德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1) .

[2]彭金隆:金融控股公司——法制监理与经营策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3]黄俊宁, 刘忠强.试论新形势下金融道德风险的防范[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 2006 (03) .

[4]杨大光.中国银行业反垄断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建构有效的企业道德管理模式 篇10

1 理论之厘定

企业管理道德, 就是以企业行为为主体, 以企业管理的道德理念为核心, 企业在处理内外关系中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实践活动的总和。只有符合道德上的合理性和正当性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 才能得到社会、顾客的认可和支持, 才能实现企业目标, 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如果企业在其管理活动中道德沦丧, 把企业目标仅仅归结为追求利润最大化, 不讲诚信, 不重信誉, 不择手段,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信息传递日益迅速的今天, 这样的企业必然是没有长远发展前景的。

那么, 人的道德是否可以管理?如何将企业的道德要求转换为员工个体的道德行为?

根据伦理学的原理, 人是有道德需要的, 人的道德需要是人之本性的客观要求, 这就使对人的道德管理成为可能。讲到人的道德需要, 一般都从人性的角度加以分析。在中国历史上, 人性论概括起来主要有儒家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等。马克思主义认为, 研究人性, 最起码应分两个层次: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 然后要研究每个时代人的本性的变化。所以, 从人性的角度探讨道德和道德的教育管理问题, 是中西方历史上的一个共同传统。归纳起来, 他们将道德需要的意义和作用分为两种:道德目的论者和道德工具论者。前者认为道德为人所独具, 是人的本性的要求和根本体现, 故欲求道德追求德行是人生的要义和最大幸福。如柏拉图、康德等。后者认为人之需要道德乃是由于道德有助于幸福生活的获得。如伊壁鸠鲁、穆勒等。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本是动物之一种, 之所以获得万物灵长的优势地位, 就在于人的社会性, 在于人的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既然人只能在社会群体中生存和发展, 一旦脱离群体就无法成为一个人, 那就必须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否则他将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更谈不上发展和成功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就潜在地向人、向人的需要体系提出了一种客观要求。这种要求就是道德需要。

2 模式之建构

根据上文论述, 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的标志之一是人具有道德需要, 因此, 研究人的道德需要, 构建一个合理的道德教育管理模式, 提高企业道德管理效益, 将企业的道德要求转换为员工个体的道德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 笔者认为该模式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 集体主义的管理目标, 这里所说的“集体”是指企业集体。集体主义目标要求员工必须以企业整体利益为出发点, 维护企业的集体权威, 对企业忠诚奉献;树立“企业为我、我为企业”, “厂荣我荣、厂衰我耻”, “以厂为家”等思想。如果他们不维护企业的信誉, 我行我素, 胡作非为, 唯利是图, 那么他们不仅毁了企业, 也葬送了自己。

(2) 职业道德的管理内容, 即把职业道德作为道德管理的主要内容。企业应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让他们认清自己在企业中的角色及其重要性, 以及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 应包括如下内容: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责任意识;忠诚企业、服从大局的集体观念;互敬互爱、互帮互助的团结精神;诚实守信、公平公正的职业操守, 等等。

(3) 诚实信用的管理原则, 即道德管理的诚信原则。诚, 指真诚待人, 货真价实;信, 指恪守信义, 履行合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坚持诚信的道德原则, 视诚信为生命, 有助于正确履行契约, 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 实现交易双方的利益追求;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巩固和提高自己的市场地位, 增强竞争力。

(4) 榜样示范的管理方法。榜样示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注重发挥企业领导者的表率作用。企业领导者是企业的精英, 是高层管理者, 其模范、表率行为对其他人管理道德的形成具有更直接的效果。企业领导人应大公无私, 公平公正, 勇于负责, 不计得失, 以身作则, 讲真话、办实事、“言必信、行必果”。树立领导者良好的管理道德, 对推动整个企业管理道德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是树立典型人物, 做好舆论导向, 发挥引导作用。大力宣传典型, 有利于使员工以典型人物为榜样, 学习典型人物的人格, 促进自己道德水平的形成和提高。

(5) 渗透式的管理方式。道德管理, 除了开展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以外, 以环境渗透的方式, 往往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教育的意图隐藏起来, 是教育艺术重要的因素之一。”渗透式的道德管理方式, 就是将管理道德的内容和要求渗透到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 让员工自己去体验、去感悟, 在没有意识到被教育的状态下受到教育和陶冶。这种“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道德管理模式所产生的效果往往更深刻、更持久。这就要求我们利用周围的环境, 构建一种朝气蓬勃、催人向上、团结和睦的环境氛围, 给人一种潜移默化的心灵感染。曾看到教育界有这么一个事例:南京金陵中学将从本校毕业的“名人”、“大师”的照片集中在学校的一块“名人墙”上, 在这些名人照片的后面留出一个空白。该校学生每当面对这个空白时就会浮想联翩, 激情澎湃, 他们暗下决心, 这个遗憾的空白将由自己去填补。于是, 一种自信、一股力量油然而生, 鞭策他们去拼搏, 且成为他们以后人生奋斗的不竭动力。

时代的发展呼唤着道德, 社会的进步呼唤着道德,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要想适应社会, 求得生存并获得可持续性发展, 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不仅要探索和利用先进的技术, 自觉遵守法律, 而且还要把自己置于道德的约束之中, 使自己各项活动符合当前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加强现代企业道德管理, 是企业管理的灵魂, 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摘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往往会导致企业管理道德的缺失。道德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灵魂, 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建构有效的道德管理模式是提高企业道德管理效益、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保证。

关键词:企业,道德管理,道德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重视经济管理 篇11

【关键词】会计;会计职业道德; 作用会计是伴随人类生产实践和经济管理的客观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其本质是对一定单位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并通过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作出预测,参与决策,进行监督,并实现最优经济效益。会计的基本职能是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工作虽然专业性很强,需要具有相当专业知识的人才能够掌握,但它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企业其他的管理工作一样,存在着道德问题。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它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不仅决定于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也决定于其道德状况。

1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较多关注公众利益的特点。

2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

2.1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活动中的各种经济关系日趋复杂,这些经济关系的实质是经济利益关系。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各经济主体的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时常发生冲突。会计职业道德可以配合国家法律制度,调整职业关系中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会计职业道德允许个人和各经济主体获取合法的自身利益,但反对通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而获取违法利益。

2.2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会计职业道德是人们对会计职业行为的客观要求。从受托责任观念出发,会计目标决定了会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尤其是随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会计不仅要为政府机构、企业管理层、金融机构等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而且要为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服务。

2.3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是为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服务的。市场经济的客观性是通过价值规律表现出来的。任何社会和个人,对于客观经济规律,只能在认识的基础上,去主动适应、掌握和运用它,而不能去改造它,更不能违背它。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作为对单位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会计,会计标准的设计,会计政策的制定,会计方法的选择,都必须遵循其内在的客观经济规律和要求。正由于人们面对的是共同的客观经济规律,因此,会计职业道德主要依附于历史继承性和经济规律,在社会经济关系不断的变迁中,保持自己的相对稳定性。没有任何一个社会制度能够容忍虚假会计信息,也没有任何一个经济主体会允许会计人员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商业秘密,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是会计职业的普遍要求。

3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

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提高素质的内在要求。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会计职业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体现。一个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当做到爱岗敬业、提高专业胜任能力,这不仅是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也是会计职业者遵循会计职业道德的可靠保证。倡导会计职业道德,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并结合会计职业活动,引导会计职业者进一步加强自我修养,提高专业胜任能力,有利于促进会计职业者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3.2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制度的重要补充。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会计职业道德是对会计法律规范的重要补充,其作用是其他会计法律制度所不能替代的。例如,会计法律只能对会计人员不得违法的行为作出规定,不宜对他们如何爱岗敬业、提高技能、强化服务等提出具体要求,但是,如果会计人员缺乏爱岗敬业的热情和态度,没有必要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则很难保证会计信息达到真实、完整的法定要求。很显然,会计职业道德可以对此起很重要的辅助和补充作用。

3.3会计职业道德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动机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动机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会计行为是由内心信念来支配的,信念的善与恶将导致行为的是与非。会计职业道德对会计的行为动机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如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等,引导、规劝、约束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遵循职业道德要求,从而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

3.4会计职业道德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从会计职业关系角度讲,会计目标就是为会计职业关系中的各个服务对象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能否为这些服务对象及时提供相关的、可靠的会计信息,取决于会计职业者能否严格履行职业行为准则。如果会计职业者故意或非故意地提供了不充分、不可靠的会计信息,会严重背离会计目标,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使服务对象的决策失误,甚至导致社会经济秩序混乱。因此,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约束着会计人员的职业行为,是实现会计目标的重要保证。

要警惕企业管理人员的道德堕落 篇12

道德是一定社会人们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以善与恶、荣誉与耻辱、公正与偏私、正义与非正义来评价人们的行为,依靠社会习惯、传统习惯和个人内心信仰来调节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现阶段社会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等等。这些基本规范和主要内容是企业政工人员都应该遵守的行为规则。但是,企业政工人员有它的职业特点和社会对其工作的道德要求,根据目前的社会现实,他们特别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道德修养,提升道德层次,起到表率作用。

坚持真理,抵制错误

目前我国面临着一个严重问题是信仰危机。而信仰的崩溃和道德的失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道德的源头是信仰,没有信仰的社会必然是正义失落、道德匮乏的社会。我国频频发生的多起没有道德底线的事件,说到底是这些人失去了信仰,没有了正义感和责任感,因而无所顾忌,无所敬畏。一些官员贪污腐化,也是由于丧失了信仰,因而变得寡廉鲜耻,为所欲为。在当前形势下,政工人员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企业政工干部的必修课。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学习和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忠实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党纪、政纪和国法。要在坚定信仰的烛照下,辨别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对的就要坚持,错的就要抵制。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目前在一些党员和干部中存在着一股假话、空话、套话之风,一些人喜欢说一些八股腔调的话,喜欢说与人民群众实际生活格格不入的话,喜欢说政治上永远正确的废话。作为企业政工干部,倘若不讲真话,怎么能在工作中坚持原则,与不良风气和腐败现象作斗争?一个言行不一、说谎成性的人,是不可能在思想上行动上求真务实的,是不可能在工作中去为人民服务的。企业政工干部,本来是做别人思想政治工作的,是给别人讲道理的,如果你所讲的都是空话套话假话,那所造成的社会危害尤其严重,人们会由此对思想政治工作产生反感,从而对党和政府产生不信任感。说假做假成为风气,必然会导致社会秩序失范,必然会导致社会道德沦丧。

淡泊名利,甘于寂寞

毋庸讳言,企业政工干部在一些地方存在形象不佳的问题。政工人员整体文化程度不高,绝大多数是“半路出家”,欠缺良好的“专业背景”,理论水平相对较低。究其原因,一是政工岗位“入口”宽松。政工工作被视为“打杂”工种,几乎所有人员都能够胜任。在机构改革中,政工岗位通常被视为“闲置人员”的“收留所”;二是政工人才“出口”不畅。现在有年龄较大的政工人员,多数人是“从政一生”,专业技能范围比较窄小,岗位交流比较困难。企业政工人员较难在实际工作中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久而久之,其工作积极性往往受到影响。有的年轻政工干部希望通过个人努力考取工程师、经济师、会计师等资格证书,以改变自己的专业和处境。面对这种状况,政工人员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劳动性质和特征,要明确自己工作的意义所在。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学说,财富与价值是由各种劳动者共同创造的。在一个企业中,政工人员虽然不直接创造财富,但并非与企业财富无关。企业政工人员的劳动是一种高层次、综合性、奉献性的复杂脑力劳动,其劳动过程具有创造性、风险性、复杂性、潜在性、综合性、延长性等特征。政工人员借助一定的手段、方式和方法,解决职工思想问题,提升职工思想认识,以此调动职工生产与工作积极性,促进了企业物质财富的创造。

企业政工人员既然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那自己首先应有高尚的思想情操,要耐得住寂寞,正确对待名利得失。要耐得住职务升迁的寂寞,耐得住经济上的寂寞,要有甘作人梯的精神,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

联系群众,服务大局

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与市场机制的不适应,一部分企业出现暂时困难,职工下岗和再就业矛盾突出,使得一些地方不够稳定,发展滞缓,各方面矛盾大量汇集,群众告状、上访的比较多,给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影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一些党员干部作风不正,宗旨观念不强,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严重,党的方针政策及措施在他们那里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没有及时有效地把握群众的心态,群众情绪得不到及时疏通,从而形成梗阻。一些党员干部对待人民群众态度相当冷漠,对群众意见和诉求极不耐烦,往往以种种借口或托词打发找上门的群众,有的采取踢皮球的办法将他们踢来踢去。有些人当了“官”就忘了人民,对群众的疾苦冷暖麻木不仁;有的私心重,遇事先替自己打算,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严重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作为企业政工干部,一定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群众,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诉求,查摸群众的思想脉搏,要做到以诚相见,以情暖人,以情感人。听取群众反映问题,一定要有耐心,好听的话、刺耳的话都要听,要让群众苦有处诉,冤有处伸。要关心群众切身利益,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上一篇:童年那点事下一篇:公路改建设计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