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心律失常五法

2024-06-29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五法(精选6篇)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五法 篇1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主要病变为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肝脏间质炎性浸润,以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厌油、腹泻腹胀;肝区痛、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病例有发热及黄疸,少数病程迁延或转为慢性或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笔者通过几十年的临床研究,运用中医五法即清热利湿法、扶正固本法、疏肝解郁法、活血祛瘀法、灭澳抗癌法,治疗乙肝取得较好效果,现分述于下。

1乙肝的病因病机

1.1湿热相博,不得外越。湿热蕴结,滞留于肝,留恋不去,湿热郁久不解,蕴结成毒,毒邪羁留则为HBV复制,病毒感染标志为(HBS-Ag,HBC-Ab,HBe-Ab)阳性;再度感染湿邪,导致血虚邪恋,胆汁外溢,发展为黄疸乙肝。

1.2肝气不舒,气机郁结,血行不畅,气机阻滞,肝失疏泄,功能失常,肝病及胆,气瘀日久。耗伤胆汁,可发展为无黄疸型肝炎。

1.3瘀血阻络,血行不畅,肝络受阻,气滞不通,瘀血阻滞,致肝功新陈代谢失常,肝血瘀久,形成痞块,可发展到肝硬化,严重的发展为肝癌。

1.4血气虚弱,湿热未尽,拖延日久,木郁乘土,肝损及脾,延及于肾,阴损及阳,阳损及阴,致肝脾肾三脏俱虚,正虚邪恋,湿邪深伏于里,发展为慢性乙肝。

2乙肝的中医治疗五法

2.1清热利湿法

主要针对湿热蕴结,留恋不去,再度感受湿邪的患者,症见胁痛,口苦而粘,脘痞泛恶,面垢甚则发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滑而数,常用药物:蚤休、虎杖、山豆根、白花蛇舌草、大青叶、板兰板、蒲公英、土茯苓、黄柏、黄芩、苍术、栀子、龙胆草、连翘、厚朴、白豆蔻、山楂肉、神曲各15 g,大黄10 g,茵陈25 g,银花18 g,滑石、金钱草各20 g等(小儿酌减药量)。这些药能够清利肝胆湿热,解除肝胆热毒,消除肝脏炎症和降酶,能抗炎、抗病毒。抑制体液免疫反应,可使HBV和DNA阳转率达35%~45%,HBS-Ag和DNA-DY阳转率达62%~70%,有可能更有效地抑制和杀灭HBV,有利于慢性肝炎病理活动减退。

2.2扶正固本法

针对人体正气亏虚、肝脾肾三脏俱虚,功能失调,不能维系于肝,加之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易犯此病,症见倦怠乏力、气短懒怠、纳少不思饮食、腰酸背痛、头晕、耳鸣、胁痛、遗精,舌淡苔薄白,脉细弱,常用药物:党参15 g,黄芪60 g,茯苓20 g,白术、菌灵芝各12 g,刺五加、何首乌、女贞子、大枣、黄精、仙灵脾、菟丝子、旱莲草各15 g,枸杞、生地、熟地各20 g等都能够扶正祛邪,大补元气,调补肝、脾、肾三脏,助脏腑元气,增强和调节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以达祛除病邪的目的,增强细胞免疫及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调节免疫作用,促进抗体的生成,使慢性肝炎患者IgG下降,使CASD和C3明显升高,并能促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淋巴细胞功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T细胞梅花结形成率,提高细胞内CMAP的浓度,诱发机体产生干扰素,抑制病毒繁殖,促进再生肝DNA合成以及抗体生成,不仅对细胞免疫有影响,且对HBV-DNA有抑制作用。

2.3疏肝解郁法

主要针对肝气不舒,木郁乘土,气机郁结,横逆肝胆而设,症见右胁或两胁胀痛,情志波动后加重,烦躁易怒,头晕,乏力等。常用药物:柴胡、白芍、枳壳、佛手片、青皮、陈皮、赤芍、郁金、台乌、砂仁、山楂肉、白术、薄荷各15 g,香附、当归各12 g,茯苓18 g等(小儿剂量酌减),这些药都能够疏肝解郁,理气止痛,增加胆汁分泌,调节幽门括约肌的功能,增强消化和吸收功能,解痉止痛;同时有健胃祛风、促进肠蠕动和排除肠道气体的效应,在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方面,具有抗乙酰胆碱、促进肝组织循环和调节的作用。

2.4活血祛瘀法

主要针对瘀血阻络,血行不畅,瘀血停聚于肝脏而设,主症:右胁刺痛、痛有定处,胁下有痞块,面色黧黑,舌暗有瘀斑,脉弦涩,常用药物、当归、川芎、丹参、三棱、赤药、莪术各15 g,三七、穿山甲、红花各10 g,桃仁、土鳖虫、蛾虫各12 g(小儿用量酌减),这些药都能够活血祛瘀,软坚散结,能抑制肝纤维组织增生。降低纤维细胞活性,减轻门脉压力,改善肝内微循环,增加组织灌流,使肝脾回缩变软,表面纤维结缔组织减少,血管曲张减轻,纤维素堆积减少,电镜下见到粗面内质网脱粒和线粒体肿胀明显减轻,细胞间纤维组织减少或消失,临床可见血浆白蛋白提高,脾脉管径及脾脏体积显著缩小。血清单胺氧化酶(MAO)活性降低,抑制胶原架桥,提高肝组织胶原酶活性,促进肝内胶原降解,胶原代谢产物层粘连蛋白(1aminin)及Ⅲ型前促胶原肽(P-Ⅲ-P)含量下降,尿排泄量增加,对血液流变学有双相调节作用,有利于肝的恢复,亦能防止转变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

2.5灭澳抗癌法

主要针对乙肝病毒高,经久不愈,病情加重的慢性乙肝。主症:右胁下部绵绵作痛,头晕,身软乏力,胁下痞块,腰酸背痛,舌淡、苔薄白、脉弦细,常用药物:白花蛇舌草、山药、半枝莲、菌灵芝、土茯苓、五味子、菟丝子各15 g,三七10 g,黄芪30 g,西洋参12 g,满天星20 g,枸杞25 g,穿山甲6 g,甘草5 g等(小儿用量酌减),都具有灭澳抗癌,减少乙肝病毒量,促进肝脏新陈代谢,致使肝细胞内核糖核酸的糖原含量明显增多,肝脂肪性变减少,肝细胞肿胀消退,肝窦渐见显露,肝微循环改善,降低肝炎转氨酶,减轻或修复肝细胞结构与功能,对HBV病毒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再度抑制体液免疫,提高肾上腺素皮质功能,消除HBV和DNA病毒,达到灭澳、抑制杀灭体内癌细胞的作用。

3五法的临床今用

乙肝无论是急性或是慢性,采用五法治疗,主要根据肝胆感受湿热或脾肾运化失常,脾不化湿,湿浊内生,深伏于里,湿郁久化热,湿热蕴结肝胆;疏泄障碍,气机郁滞,气血运行不畅,久则血瘀,瘀血阻滞肝胆易犯此病,另加之治疗不当或延时治疗,拖延日久变肝硬化或肝癌。临床上只要抓住病因病机,辨证准确,治疗效果是满意的。但在治疗中要注重病症的错综复杂,不断变化,现今运用五法治疗不是单一的,有时需要联合运用,例如治疗湿热蕴结证兼有肝郁气滞证,运用清热利湿药兼疏肝解郁药;又如瘀血阻络证兼肝脾阴虚证,在运用活血祛瘀药基础上,要用滋补肝阴药。这样依此类推,效果更佳。

4病案举例

患者,男,45岁,平素个性急躁,1995年8月患乙肝,经县、市级医院治疗两年,服中西医治疗无效,于1997年9月10日来笔者所在科室就诊,生化检查为大三阳,肝功能谷丙转氨酶108单位,主诉:两肋胀痛、头晕、身软、乏力、纳差、厌油、烦躁易怒,伴耳鸣,腰背疼痛,舌淡苔薄白,脉弦细。诊断:乙肝,证型:肝郁气滞兼肾阴虚。处方:自拟疏肝活血祛瘀汤加味。药物:柴胡、白芍、当归、川芎、郁金、水蛭、山豆根、菌灵芝、五味子、青皮、白花蛇舌草各15 g,满天星、枸杞各20 g,仙灵牌、菟丝子、紫河车各12 g,甘草6 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380剂后,诸症减轻,复查肝功及两对半,肝功能正常,两对半还有两项阳性,继服210剂,诸病痊愈,化验一切正常。随访两年未见复发。

摘要:本文初步探讨了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运用中医五法治疗以达到清热利湿、疏肝解郁、扶正固本、活血祛瘀、灭澳抗癌的作用。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五法,再度感染

心律失常的中医药治疗体会 篇2

关键词:心律失常 中医药治疗 体会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79-02

临床上按发作时心率的快慢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前者常见过早搏动、心动过速、心房和心室颤动等;后者以常见窦性缓慢性心率失常和各种传导阻滞。中医根据临床表现归属于“心悸”、“怔忡”、“惊悸”和“脉结代”范围[1]。近些年来,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得到了深入的发展,详细报道如下:

1 症候研究情况

尹克春等[2]研究表明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的中医辨证分型排列依次为痰浊阻滞、血瘀气滞、心脾两虚、肝肾亏虚、水饮凌心、心阳不振。同时不同证型血管病变支数有差异,虚证主要为三支血管病变,实证则主要为双血管病变。陈英等[3]研究发现各分型的心律失常发的发作高峰时间均为23∶00~1∶00,而室上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室上速发生频数最低点在9∶00~11∶00,由此证明了中医“心病者,日中慧,半夜甚、平旦静”的科学性。

2 辨证分型

谢心等[4]总结心律失常治疗包括3个方面:①心病从肝论治,肝火疏泄不及或太过的治疗原则不同。如肝脏疏泄不及,则主张以刚克柔,采用疏肝活血、疏肝理气、疏肝清热等方法使其气血和调、气机条畅、心脉通畅。如肝脏疏泄太过,则主张以柔克刚,采用平肝熄风、平肝潜阳、清肝泻火等方法使其肝体充实、肝气冲和、气血畅通。②心病从肾论治,根据患者肾中阴阳盛衰情况分别给予温肾阳、补肾气、滋肾阴治疗法,可选用二仙汤、二至丸、真武汤等方剂。③针对心悸本虚标实的基本病机,提倡益气养阴。

3 各型心率失常的中医药治疗

3.1 补养心血法。适用于心血不足,血脉不充实,脉气不连续。症见心悸不安、面色不华、头昏目眩、健忘少寐、脉细弱而数、舌淡红,选用炙甘草汤加减,方含熟地、党参、炙甘草、麦冬、当归、白芍、阿胶等。兼阳虚者加桂枝,兼血瘀者加丹参、川芎、红花、郁金,兼痰火者加竹茹、赤芍、瓜蒌。

3.2 补益心气法。适用于心气不足,不能鼓动血脉的正常运行。症见心悸不宁、神疲体倦、气短疲乏、自汗、苔薄白、舌淡、脉结代,选用五味子汤加减,方含五味子、黄芪、党参、麦冬、丹参、柏枣仁等。气虚伴湿阻者加厚朴和苍术,气虚兼血瘀者加红花、丹参和赤芍,气虚痰阻者加石菖蒲、法半夏、天南星和云茯苓。

3.3 健脾养心法。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气血生化乏源、心血亏损,不能贯注心脉。症见心悸怔忡、神疲乏力、面色不华、腹胀便溏、食欲下降、舌淡嫩、脉结代,选用归脾汤加减,方含党参、黄芪、白术、茯神、当归、桂圆肉、熟地、丹参、生姜、大枣、桂枝等。腹胀者加厚朴和枳壳,便溏者加茨实和薏苡仁[4]

3.4 温补心阳法。适用于心阳不振、心失温煦、血脉运行不正常,症见心慌、心悸、气短乏力、手足不温、形寒怕冷、腰膝冷痛、舌淡苔白、便溏浮肿、脉沉细结代,选用参附汤加减。若心阳虚衰加剧,阳虚水泛,肢体浮肿不能平卧,选用真武汤。若阴虚欲脱,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脉结代或者细微欲绝,选用四逆汤加减,回阳救逆。

3.5 滋阴降火法。适用于阴液不足,阴不制阳,虚火亢盛,扰于心脉,导致心脉运行不正常。症见心悸不宁、五心烦躁、头昏耳鸣、口干欲饮、舌红苔少、腰膝酸软、手足心热、脉细促代等,选用天王补心丹加减,方含柏枣仁、天麦冬、沙参、当归、元参、生地、苦参、五味子、龙齿等。

3.6 豁痰通脉法。适用于心脉郁阻,痰浊阻滞,血脉运行失常。症见心悸怔忡、咳嗽咳痰、心胸痹闷、呕吐、脘痞食少、苔白腻、舌淡红、脉沉滑迟缓或结代,选用温胆汤加味,方含陈皮、茯苓、半夏、菖蒲、郁金、雍白、瓜蒌、枳壳、丹参等。痰热者加竹茹和黄连[5]

3.7 化瘀通脉法。血瘀导致心律失常者,往往继发于心气或者心阳亏虚。气为血帅,心气或者心阳不足则无力运行血脉,不利血行,继而瘀血阻滞心脉。症见心悸、气短、心胸疼痛,严重者胸痛彻背、背痛彻心、面唇暗紫、舌有瘀斑、脉细结代,选用血府逐瘀汤合丹参饮加减,方含桃仁、丹参、红花、川芎、赤芍、郁金、檀香。气虚者加人参和黄芪,阳虚者加桂枝和附子,气滞者合用四逆散。

3.8 清心泻火法。适用于心脉失宁、心火亢盛。症见心悸、心烦易怒、头昏失眠、面赤口渴、口舌糜烂、小便短赤混浊、便秘、舌尖红、苔黄腻、脉小滑数,选用泻心汤或导赤散加减,方含生地、竹叶、麦冬、黄连、栀子、苦参、甘草梢、莲子心等。

3.9 清热解毒法和宁心安神法。

3.9.1 清热解毒法。适用于外感风热邪毒或者外感风寒暑湿,郁而化火,扰于心脉,导致心律失常。症见怕冷发热、心悸、胸痛、胸闷、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数或疾或促或结代,选用银翘散加减:连翘、大青叶、板蓝根、银花、蒲公英、丹皮、紫花地丁、苦参、丹皮、赤芍。

3.9.2 宁心安神法。适用于因情绪刺激、惊吓而导致的心律失常。症见心悸不宁、坐卧不安、善惊多恐、胸闷不畅、多梦易醒、舌淡红、苔薄白、脉数或疾或促或结代,选用安神定志丸加减,方含党参、远志、茯神、珍珠母、磁石、龙齿、朱砂等。

虽然抗心律失常的西药不断更新,但是临床上单纯西药治疗始终不能完善其不良反应的缺陷,西药几乎都有负性肌力作用,有些甚至能导致新的心律失常。众多研究表明中药制剂能有效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且无毒副作用。中药分子量大,具有多靶点特性,不影响离子通道,能调节离子通道功能,相比西药疗效更佳。我院在中药方剂治疗心律失常方面,临证用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沛田.快速性心律失常中医辨证需注意什么[J].中医杂志,2008,49(5):471

[2]骆琼,叶瑞林.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30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7,39(7):23~24

[3]王武军.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室性期前收缩65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8,40(3):49~50

[4]唐潤莲,周凡力.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7,25(9):72~73

心律失常中医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篇3

1 心律失常治疗的现状

现代医学对心律失常的治疗,不仅仅依据症状,更取决于对病因的判断。目前针对心律失常病因的治疗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为化学药 物 ,如抗凝剂的应用 、β受体阻滞剂 、胺碘酮等 。非药物治疗主要有射频消融术和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植入术,它作为器械辅助治疗,是药物治疗的重要补充。但无论是药物还是器械辅助治疗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良反应[1]。射频消融术虽然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特发性室速和心房扑动的有效方法,但近年来有关其术中引起的并发症也屡见报道; ICD的应用是预防室性心律失常猝死的重要武器,但因医疗条件的限制、价格昂贵等,并非每个患者都能适用[2]。因而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治疗心律失常的最好方式仍然是抗心律失常药物,但人们也认识到,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包括引起用药前没有的新的心律失常和使原有的心律失常恶化加重,抗心律失常药物大多有负性变力性作用[3]。抗心律失常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不能有效地防止心律失常复发和病情进展,甚至导致尖端扭转型室速而致使患者死亡率增高。此外,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脏器毒性作用也束缚了其在临床上的进一步使用,尤其是胺碘酮,它除了对心脏本身的毒性作用外, 对全身其他脏器都有明显甚至严重的毒性作用[4]。目前可选择的抗心律失常化学药物的品种有限,加之已发现的不良反应,还有长期和大剂量使用时的疗效不尽如人意,使得临床上对抗心律失常化学药物的应用复杂和难以掌握。此外,在一般情况下,心律失常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不同的患者可能有不同的基础疾病和并发症,其心功能与肾功能状况及年龄差异也很大,可供选择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也就更有限。

基于目前心律失常现代医学治疗的局限性和不良反应,如何提高疗效,控制和降低死亡率,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成为当前临床和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系列的研究显示,中医治疗或中药制剂可能有效地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亦或减少抗心律失常化学药物的用量,降低毒副反应,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 中医对心律失常的认识

心律失常临床表现以阵发性反复发作或持续发作为特点,患者自觉心中急剧跳动或缓慢跳动,心慌不安,并伴有胸闷、气短、眩晕,甚至出现喘促难卧等症状,严重者或可发生一过性晕厥或猝死,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中医学并无心律失常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当属于心悸、怔忡、脉结代、厥证等范畴。现代医家对心律失常病因病机的认识,各家虽有不同,但不外乎本脏自病、它病及心,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病后虚损等引发,皆可归于气血阴阳亏损,血瘀饮停。本病病变主脏在心,与肝脾肾关系密切。病机分虚实两证,多为虚实夹杂,以虚为主。实证多为痰湿阻滞、肝经郁火;虚证多为气阴两虚、阳气虚衰、阴血不足等[5]。

中医对心律失常的认识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 依据脏腑功能的整体性、经络气血的整体性以及“证” 的整体性。与此同时,中医对心律失常的诊治所体现的也是整体观念,从整体上考察,而非侧重于单个脏腑的要素。中医辨证论治心律失常主要从症状表现和舌脉相结合来进行。血脉是全身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活动变化的反映。血脉的正常运行,必须依赖脏腑功能活动的正常发挥,因此,脉象的变化则能反映脏腑气血功能活动状态的变化。这种变化也是整体性的变化。 心律失常患者所表现的心慌、胸闷、气短、眩晕、甚至晕厥等都是机体在特定的病理状态下表现出的特异性变化,这些变化很难从一脏一腑的局部要素来说明,而是全身阴阳气血变化的集中体现。中医治疗心律失常, 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证”为中心,依证立法,方随法出, 调节脏腑功能和气血盈亏,恢复机体整体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6]。

3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循证医学证据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已有小样本的临床试验开展,观察中药复方对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结果提示中药复方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同时对单味中药如苦参、人参、三七、延胡索、甘松、附子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研究。到20世纪八十年代,研究者尝试应用中西药联合治疗心律失常,中药以辨证论治汤药为主,研究结果显示中西药联合应用疗效优于单一应用西药。对中药附子提取物(附子1号,消旋去甲乌药碱)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研究也显示出较好的疗效[7]。自20世纪九十年代起,国内相继开展了中成药或中药注射剂与抗心律失常药物联合应用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显示了一定的疗效,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报道也偶有发生。21世纪伊始, 较大规模的中成药治疗心律失常的随机对照试验纷纷开展,结果显示中西药联合应用对于各类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近年来,抗心律失常中成药的开发也成为药物研究的新热点。检索目前已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的系统综述或Meta分析,共获得15篇综述(检索日期截止到2014年12月),其中中成药治疗心律失常的系统综述/Meta分析10篇(稳心颗粒5篇,参松养心胶囊5篇),其余5篇为辨证论治汤药或辨证法则应用(如炙甘草汤加减,益气温阳法、补气活血法等)[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但鉴于系统综述/Meta分析纳入临床试验本身方法学质量上的缺陷、试验之间异质性较大、系统综述/Meta分析样本量较小、系统综述/Meta分析报告不完整等原因,使得研究并未得出可靠的结论和临床可推广应用的循证医学证据。

中医在药物治疗心律失常的同时也采用推拿、针刺、穴位贴敷、埋线等非药物治疗方法辅助治疗[23],在临床上达到了一定的疗效,在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例如,有病例系列研究报告,以手指直肠法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达到较高转复率;运用针刺治疗心气虚型心律失常也取得了较好效果。但鉴于药物治疗仍然是心律失常治疗的主要手段,加之当前已获得的研究资料的证据强度不高,中医非药物治疗心律失常的应用和研究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4 心律失常中医治疗的展望

中医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8月我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82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分为对照组与中药治疗组, 每组41例患者。对照组:男24例, 女17例, 年龄48~68岁, 平均年龄 (51.4±6.1) 岁, 病程1~5年, 平均病程 (1.8±0.6) 年, 其中早搏22例, 心房纤颤6例, 房室传导阻滞5例, 束支传导阻滞8例, 其中13例为单纯心律失常, 17例伴心脏肥大, 11例伴心力衰竭;中药治疗组:男25例, 女16例, 年龄47~69岁, 平均年龄 (52.1±6.2) 岁, 病程9个月至5.5年, 平均病程 (1.9±0.7) 年, 其中早搏21例, 心房纤颤5例, 房室传导阻滞6例, 束支传导阻滞9例, 其中12例为单纯心律失常, 17例伴心脏肥大, 12例伴心力衰竭。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抗凝、降血脂、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同时配合辅酶A、三磷酸腺苷、肌苷等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同时加用中药治疗, 中药组方为琥珀5 g (研冲) 、珍珠母30 g、甘草6 g、赤白芍10 g、桂枝6 g、五味子3 g、麦冬15 g、人参10 g (另煎) 、生龙牡各20g (先煎) 。阳虚患者组方加远志、附子各10 g、桂枝12 g;阴虚患者组方去掉桂枝, 加龟板15 g、生地黄、百合各20 g;血气虚弱患者组方加柏子仁10 g、烧枣仁15 g、夜交藤15 g。用水煎服, 每日1剂, 每日2次。2组患者连续治疗30 d,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生命质量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对比其临床疗效。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所得数据,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生命质量情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状态与生命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用药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状态与生命质量得到不同程度改善, 且中药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3.2%, 明显低于中药治疗组的临床疗效 (92.7%) (P<0.05) 。见表2。

2.3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2例舌唇麻木、1例头痛、2例恶心呕吐症状、1例便秘,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中药治疗组患者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临床西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虽然疗效确切, 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状态, 但是会使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而临床通过除颤器、起搏器等介入治疗不仅会对患者造成创伤, 还存在费用昂贵等问题, 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1]。近些年来, 随临床医学的不断进步发展, 对临床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研究逐渐深入, 中药治疗方式在此类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医认为冠心病心律失常属于怔忡、心悸范畴, 因情志失调、饮食不当、年老体虚以及外邪入体导致患者心神不宁、心脉气血运行不畅, 引起患者心悸。本病患者多以本虚为主, 因虚致病, 病位在心, 可累及患者脾、肾、肺, 气血运行不通畅出现心脉痹阻而出现心神失养、心脉失常;临床多以调和阴阳、双补气阴为主, 以活血通脉为辅、扶正祛邪为基本治疗原则[2]。本研究显示, 中药治疗组患者加入琥珀、珍珠母、甘草、赤白芍、桂枝、五味子、麦冬、人参等中药组方进行治疗, 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而且患者心功能状态及其生命质量较对照组得到显著改善 (P<0.05) 。

综上所述, 在临床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在常规治疗基础加用中药治疗, 可显著增加临床治疗效果, 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值得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 评估在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中医治疗的疗效价值。方法 将82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中药治疗组, 每组41例患者, 分别给予传统常规治疗以及加用中药治疗, 连续治疗30 d,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生命质量以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 中药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达92.7%, 明显优于对照组 (73.2%) , 且患者心功能状态及其生命质量较对照组得到显著改善, 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P<0.05) 。结论 在临床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在常规治疗基础加用中药治疗, 可显著增加临床治疗效果, 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冠心病,心律失常,中医治疗,疗效评估

参考文献

[1]吴秀锋, 曾庆德, 张新彦, 等.中医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电子版) , 2013, 13 (5) :26-27.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五法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从2012年8月~2015年2月接收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86例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30~72岁;实验组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32~7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采用口服的方式,服用15 mg/次,2次/d,连续治疗60 d;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进行治疗,采用热水冲服的方式,服用9 g/次,3次/d,连续治疗60 d。治疗期间,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检测患者的心电图。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作情况。

1.3.2 疗效判定标准[2]

显效:患者的各种症状表现均消失,心电图结果表明,早搏次数比治疗前降低幅度>90%;有效:各项症状表现有很大的改善,心电图显示的早搏次数比治疗前降低幅度>50%;无效:患者的症状没有改善,心电图显示的早搏次数和治疗前相比,降低幅度<5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4.42%;实验组显效28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每天心律失常发作(11.21±3.41)次,对照组平均每天心律失常发作(23.26±5.47)次,实验组平均每天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现代人的生活不规律,导致了很多的冠心病患者来院治疗,而且年龄层不断下降。普通的成年人心率介于60~100次/min,而不在这个范围内且长期如此,就属于心律失常症状。心律失常是患者心肌缺血和缺氧,神经兴奋等引起的心肌受损情况[3],心率不规律,不在正常范围内,患者发病后会有呼吸困难、胸闷、乏力等症状,导致了患者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营销,其健康受到了非常大的威胁。

中医对冠心病研究认为是心悸和胸痹之症,患者的发病时由于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因此治疗主要是养阴、活血、祛瘀[4]。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使用中药稳心颗粒,该药物包含的药材有甘松、三七、党参、黄精,甘松是可以增加心肌耐受性的药物,通过抑制心肌细胞钙离子通道,发挥治疗效果,党参补气补血,对冠状动脉的血流情况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黄精降脂,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速度,三七可以扩充血管,这些药物均是针对冠心病的病理来进行治疗,调和使用,针对性比较强[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4.42%;实验组显效28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每天心律失常发作(11.21±3.41)次,对照组平均每天心律失常发作(23.26±5.47)次,实验组平均每天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美托洛尔和稳心颗粒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美托洛尔治疗效果,中医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还是比较优秀的。

总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可以选择中医治疗方式,其效果好,安全性高,患者的症状改善明显,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律失常使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实验组采用美托洛尔和稳心颗粒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4.42%;实验组显效28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每天心律失常发作(11.21±3.41)次,对照组平均每天心律失常发作(23.26±5.47)次,实验组平均每天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可以选择中医治疗方式,其治疗的有效率比较高,发作频率改善明显,安全可靠,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中医,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胡乃浩,赵文静.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徐州医学院学报,2010,30(1):14-18.

[2]吕洪雪.浅谈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及心率失常.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46-47.

[3]雷斌,王海文.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72例观察.浙江中医杂志,2013,48(12):882.

[4]陈松涛,吕晓鹏.中医治疗快速心率失常75例疗效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269-270.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五法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收治的128例胸椎小关节紊乱诱导心律失常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68例, 女60例, 年龄17~62岁, 平均 (30.2±2.3) 岁;窦性心动过速32例, QRS波异常58例, P波异常3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50例, 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正骨治疗, 首先采用整脊手法, 具体包括: (1) 膝顶复位:患者于高度适宜的凳子上端坐, 交叉双手放置于颈后部, 自然向前弯曲上身, 医师一脚屈曲, 一脚直立, 髌尖顶于有紊乱病变的脊椎棘突旁或棘突尖, 双手在患者上臂前内侧穿过, 搭于前臂背侧, 握住前臂并固定, 嘱患者自然呼吸, 全身放松, 轻摇上半身1~2圈, 双手向后提拉, 膝向前顶, 骤然协同用力, 听到一咔嚓声, 患者胸背痛消失或立即缓解提示成功复位; (2) 双手叠按法:协助患者俯卧, 取一薄枕垫于胸前, 医生于左侧站立, 双手掌根重叠, 按压病变处脊椎棘突, 嘱患者深呼吸, 以寸劲于吸气末呼气初按压, 听到关节弹响声则表明关节复位成功。上述手法隔天应用1次, 若棘突有偏移者, 可再行手法治疗, 共2周; (3) 中药汤剂:瓜蒌10g、生姜3片、枳壳10g、陈皮10g、法半夏10g、甘草5g、丹参15g、茯苓30g, 每日1剂, 以水煎服, 共用3~6剂。

对照组患者口服倍他乐可25mg, 早晚各1次, 7天为1个疗程, 共用2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2]

心电图正常标准:采用国际通用常规12导联体系, 行心电图检查, 室性ORS、房性P波、心动过速均消失。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 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恢复正常76例, 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患者心电图恢复正常25例, 总有效率为50.0%, 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n)

3 讨论

胸椎小关节由肋横突关节、胸肋关节、胸椎关节突关节构成。交感神经椎旁节分布在脊柱两旁, 椎前节分布在脊柱前方, 胸交感干分布在肋骨小头前[3]。自主神经均相邻胸椎小关节, 患者胸椎小关节发生紊乱时, 可激惹椎管内外的交感神经, 进而诱导交感神经症状产生。胸1至胸5脊髓侧角细胞柱是心脏支配的交感神经低级中枢,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自此发出, 随脊神经从椎间孔向外, 上行达颈部, 在机体颈上部、中部、下部神经节内转换为神经元后, 由节后纤维发出, 构成心上、心中、心下神经, 进而支配心脏。胸椎小关节发生紊乱时可诱导椎间孔变窄、变形, 导致骨质增生、椎周软组织病变, 进而对椎间空内走行的交感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诱发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时, 主要表现为P波、QRS波群、心率异常[4]。

胸椎小关节紊乱致心律失常以心慌心悸、肩背疼痛、胸闷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属于祖国医学中“胸痹”“心悸”范畴, 多由脏腑气机失调、气血不通所致, 治宜活血止痛、宽胸理气。中医正骨法可纠正脊椎小关节错位, 增宽变窄的椎间隙, 解除软组织痉挛, 促进固有的生理解剖结构恢复, 解除心交感神经压迫[5], 促进炎性介质吸收, 消除水肿, 发挥舒筋活络、调畅心脉的功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 经过治疗, 观察组患者心电图恢复正常76例, 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患者心电图恢复正常25例, 总有效率为50.0%, 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提示采用中医正骨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引发的心律失常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 消除心律失常, 促进心电图恢复正常,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仍军, 李伟, 付伟.“半握拳”复位手法配合微波照射治疗慢性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J].中医正骨, 2014 (11) :45, 47.

[2]M LEVI, M NIEUWDORP, DPT VAN, et al.Metabolic modulation of inflammation-induced activation of coagulation[J].Semin Thromb Hemost, 2008, 34 (1) :32-36.

[3]郑付华.脊柱正骨手法配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症[J].中外健康文摘, 2013 (38) :257.

[4]刘晓东, 祁卉卉.手法复位与理疗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10) :1107-1108, 1138.

上一篇:锅炉汽水下一篇:山羊脑包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