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需求

2024-09-16

评价需求(精选10篇)

评价需求 篇1

考量一个地区农机化水平的同时, 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在农机装备与作业需求上寻求供需平衡, 保障农机作业人员的经济效益。

农机万亩总动力配比指标, 是反映农机装备动力量的绝对值, 对考量一个地区农机装备与农业发展是否匹配,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但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尤其是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出台之后, 农户购置农机具的积极性不断提升, 农机装备总量增长迅猛, 动力量由20世纪长期以来的不足状态, 逐渐趋于饱和, 个别地区甚至出现农机装备总量过多的情况。

因此, 以传统农机总动力量来衡量一个地区的农机化水平, 已经不能满足新时期对农机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的目标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衡量分析一个地区农机装备水平时, 不能再单纯以总量多少加以评判。

为此, 2012年, 国家农业部推出了农林牧渔综合机械化水平作为农机服务水平的考量指标, 以反映农机服务领域水平的高低。

然而, 因各个地区农业总量和作业情况的差异, 在作为基础性指标的万亩总动力配比已不能准确反映各地农机化水平时, 农林牧渔综合机械化水平指标由于考量计算难度, 也难以达到准确测算农机化综合水平的目的。

我们在考量一个地区农机化水平的同时, 应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在农机装备与作业需求上寻求供需平衡, 保障农机作业人员的经济效益, 避免国家补贴资金的浪费。

因此, 能否本着以最少量的动力量, 达到最好的机械化水平的原则, 充分考虑农机装备总量与作业需求、机械化水平之间的关联, 找到一种能较为科学地反映农机政策引导方向的判断依据, 是我们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通过对比分析与思考, 笔者提出以千瓦动力服务率作为万亩动力配比率的替代指标, 并结合机械化水平进行加权计算得出农机综合服务率的试想。

即:千瓦动力服务率=总耕地面积÷总动力千瓦数;农机综合服务率=千瓦动力服务率×农机综合机械化水平。当然, 如果要更为准确, 可将种植业、林业、渔业等按照各自产值比重替换, 并结合各行业机械化水平进行加权计算。

其中, 千瓦动力服务率将农机作业需求与装备量进行了综合考量。千瓦动力服务率越高, 表明单位动力量的作业面积越大。为消除可能出现的某地区农机总量确实严重不足, 但千瓦动力服务率较高的假设错误, 结合农机综合机械化水平进行加权。

那么, 就可以进行以下评价:如果千瓦动力服务率较高, 实际机械化水平也较高, 基本可以确定该地区作业需求与装备供应达到了最优、农机整体服务领域较宽、综合服务效率很高的良性发展状态;如果动力服务率较低, 而机械化水平较低, 说明农机装备处于利用不足、作业效率较低的状态;如果动力服务率较高, 机械化水平较低, 说明农机装备动力量处于不足状态;如果动力服务率较低, 机械化水平较高, 说明农机化管理经营方式较为粗放, 需要进一步优化调整装备结构, 且可能存在装备总量过剩的情况。

还有一项因素需要注意的是, 因跨区作业动力流入和流出量的影响, 实际计算方式应该考虑跨区作业影响, 即调整后为:千瓦动力服务率=总耕地面积÷ (农机动力千瓦数+跨区作业引进农机动力千瓦数-跨区作业输出农机动力千瓦数) 。

评价需求 篇2

【关键词】需求分析 专门用途英语 评价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069-03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既具有专业知识,又能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多。但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毕业生中很多人无法将所学到的英语知识熟练地运用在工作中。究其原因,往往在于没有学习过专门用途英语(ESP)。高职院校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与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探索有高职特色的专门用途英语(ESP)评价体系对高职ESP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专门用途英语概述

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简称ESP)是按照对学习者制定的特定学习目标以及根据特定需要开设的特殊英语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知识开展与工作有关的交际能力。这种英语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是与特定工作或特定职业密切相关的。如文秘英语、商务英语、计算机英语、旅游英语等。专门用途英语不仅涉及语言知识,还涵盖相关的学科专业知识。Strevens的ESP定义更为详尽,包括四个根本特点和两个可变特点。根本特点包括:需求的对象是具有某些特定目的的学习者;教学内容与某些特定职业或专业有关;教学重点是教授与特定职业和特定专业相关的词汇、语法、句式以及篇章结构;与普通英语相比形成鲜明对照。可变特点包括:着重于培养和训练掌握某种语言的运用技能;可按需要选择某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国际上对ESP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国内各高职院校开展了各种形式及不同内容ESP英语教学,以适应人才市场需求。

二、ESP需求分析理论

从上述ESP的根本特点可知,ESP的教学内容完全是根据学习者的需求确定,开展ESP教学首先要进行需求分析,这既是理论的需求,也是开展ESP教学的基础性工作。需求分析可保证ESP教学的目标和效果得以实现,是进行ESP课程设计与评价的前提条件。Hutchinson和Waters在1987年提出的两个概念就是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这两个概念的内容是以学习者作为中心。以下就从这两个方面论述需求分析。

(一)目标需求。目标需求是指学生在目标情境中学习必学的知识与专业技能。目标需求可以分为“必学”、“欠缺”和“想学”三种知识。必学知识是指学生为实现自己的特定目标必须了解和把握的知识;欠缺知识是指学习者目前具有的知识水准与要达到的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想学知识是指学生在特定情境中产生学习欲望的那部分知识。高职院校开展ESP课程的目的是为学生在未来的职场竞争目标中做好职业选择的准备。所谓目标需求分析,就是根据目标情境对不同学生在学习中所体现出的不同态度作出分析。目标需求分析所针对的是关于语言应用,同时还要对目标情境当中所需要的知识与专业技能作出分析,并分析学生处于目标情境当中应用语言开展工作时出现的差距,还要分析学生自身产生的需要。

(二)学习需求。学习需求是指学生对需要掌握某种知识的需求。进行学习需求分析就是要分析目标情景下要求学生具有的学习能力,学生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就ESP而言,学习需求分析包括英语知识需求分析和技能需求分析,还包括对学习中的情感需求与环境需求进行分析。分析学生的英语需求实际上重点是分析英语知识需求和英语技能需求。学生由于在个体方面存在差异,所体现出的对英语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有的学生目标是到酒店工作,那么他们对交际需求可能就会强些。在英语学习需求分析上,对情感需求的分析针对的是学习的过程,例如部分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希望得到帮助和激励,也有的学生希望自己学到的知识能够有机会展示;环境需求的对象是英语学习所处的环境,专业差异导致对英语学习环境要求也存在差异,例如导游专业的学生喜欢到实际岗位练习英语,与外国人直接交流,这样取得的效果会更好。

三、基于需求分析的ESP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

进行ESP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程的评价,利用评价形成的反馈信息来改革教学方式。高职院校的ESP教学中,需要对ESP学生的能力进行界定,这就涉及评价手段。招聘单位针对ESP学生也有相应的能力界定标准。所以,高职院校在开展ESP教学时,需要建立起独立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而需求分析可为建立该评价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一)建立ESP课程评价标准。一般有以下三个标准。

标准一:以学生为主体。科学的教学方式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ESP课程也不例外,以学生为主体构成了ESP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评价ESP课程教学时应用学习需求分析可了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状况。ESP课程评价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是学习者的动机和目的。高职院校的ESP教学目标因学生的专业和能力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性质是不能改变的。ESP教学设计的初衷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这也应该成为ESP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学生具有的学习需求可能会同目标情境中的需求产生冲突,也可能目标情境中的需求满足不了学生的自身需要,在进行ESP教学评价时,要坚持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无视学生的自身需求,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将受到极大影响。

标准二:专业性。ESP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具有明确的目标性与实用性。ESP的教学对象是未来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如会计专业、导游专业、电工专业和金融证券专业等人才,这些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作为未来工作的必要工具。进行岗位与职业需求分析得出的结论是,ESP同职业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性,所学语言的内容因专业的差异而出现显著变化。学生所学内容应是未来职业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在ESP学习中,学生既要学习与专业有关的词汇、句型和文章风格,还要对行业内所需的知识体系有详细了解。目标情境需求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专业英语知识与专业技能在目标情境中加以熟练运用。例如,在外贸专业学习的学生只有掌握与外贸相关的英语词汇和常用语体,以及篇章结构,才能在未来涉外行业有效开展工作。因此,ESP教学评价必须依据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的职业特点来开展。

标准三:真实性。ESP教学评价不可忽视的一个标准就是真实性标准。目标需求分析表明,真实的语境有利于提高ESP教学效果。ESP课程设计的依据是职业需求与技能,进行ESP课程评价是为了检测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的语言使用能力。所以,评价时应了解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以及使用语言所要完成的任务,以此来制定ESP课程评价大纲,并为学生提供自己在真实语境中需弥补的不足。真实性标准可以确保ESP课程评价效度。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进行ESP课程评价应引进行业评价系统,这主要是考虑到用人单位通常也具有自己的一套评价标准来对需招聘人员英语能力进行界定。目标需求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知识本身来自社会,再应用到社会中去。学校评价标准与企业评价标准相结合,才是一种科学评价特殊职业素质与技能评价系统。

(二)确定ESP课程评价内容。ESP课程的目的是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这也是评价ESP课程取得成效与否的标准。ESP评估就是对依据学生需求所设课程进行检测,了解课程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学校评价与用人单位评价的结合,来对ESP课程展开有效的评价。这两种ESP课程评价模式可以更好提供出反馈信息,为ESP教学的有效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ESP对于学生的评价可通过终结性评价得到结论。所谓终结性评价主要是指考试模式。教师是终结性评价的执行者,终结评价的对象是学生。通过考试,教师可对学生的ESP课程学习效果有一个大致了解,同时也可了解到教师对需求分析得当与否、学生的能力能否胜任未来职业要求、学生对教学方式方法所持有的态度等。考试可了解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同目标知识和目标技能之间的差距,并了解学生还具有哪些潜力。

但是,终结性评价也存在不足。这种评价模式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发生冲突,是对学习需求的轻视,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标情境需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因此,ESP课程的评价过程也应具有动态化。终结性评价这种固定化的评价模式无法对动态目标情境中的学习者具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查,所以,应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性评价具有动态性,它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如考核学生的出勤率指标、课堂成绩指标、实际交际能力指标和学习动机指标等,最终作出公正的评价。由于不同专业对英语内容需求各不相同,对英语水平的要求也不一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各自所占的比例可以根据专业需求来确定。

2. 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评价。由于ESP课程具有职业性和专业性的特点,进行ESP课程评价必须有用人单位的参与,因此,在ESP课程设计阶段就要作出整体性规划,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英语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可让学生到用人单位接受专业英语的实际训练,达到有针对性地学习英语知识,掌握语言应用技能。学校也可请用人单位参与教学活动,使用人单位将其用人目标注入教学之中;学生通过这种学校与用人单位结合的方式,有效地与实际需求接轨。

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的这种评价模式可有效评估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实际素质,并及时反馈到教学之中。学校利用ESP考试方式来考查学生掌握英语专业的知识,再利用模拟情景操作方式考查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企业通过学生的实习表现和英语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对学生进行打分。这种双向评价模式可有效检验出作为学习需求者和知识使用者的学生的学习需求的满足程度。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评价这种模式使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达到有机统一。利用这种模式,学校可了解到用人单位对ESP课程的具体要求,并对教学方案进行充实和改进,将培养人才的目标分解到每个教学环节与教学内容之中。

高职院校的ESP课程评价依据的理论是需求分析理论,采用的模式是形成性评价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的模式、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评价模式。应将上述理论和评价模式贯穿于ESP课程的设计、实施的全过程,并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使ESP课程更具有针对性,更好地满足学生与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Stevens,P.ESP after Twenty Years:A Re-appraisal[M].Singapore:SEAMEO Regional Centre,1988

[2]李华.ESP教学中的专业需求与学生需求分析与整合[J].科教园地,2008(11)

[3]刘润清.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4]秦秀白.ESP的性质,范畴和教学原则[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3(4)

【基金项目】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B424)

【作者简介】阳艳萍(1977- ),女,广西荔浦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评价需求 篇3

一、开展“阳光班主任”评价活动,关注教师专业发展

在我校班主任队伍中有着一股年轻的力量,他们给班主任队伍带来了活力,但是,也因为缺乏经验,他们在班级活动设计和学生培养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只有帮助这支队伍快速成长才能有效促进我校班主任队伍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我校通过“阳光班主任”的评价活动,产生了一批校级骨干班主任,发挥他们在各年级组中的影响力,促进班主任队伍的和谐发展。在对这一活动资料的回顾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第一届活动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进行了几个方面的评选:有计划的制定,有个案的撰写,也有班队会的说课。活动的评选最后是由全校师生打分。这样的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但是经过总结,我们认为存在问题: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到底是落实在说课上、教学设计上,还是日常的实践中为好?因而,在第二届“阳光班主任”的评价过程中,我们有了侧重点,虽然还是这几个部分,但是我们将更多的权重放在评价班主任日常的实践活动上,年级组相关负责教师对于班主任的评价、班级学生整体的综合能力都成为了评选的指标。最后,我们还让各个班级的学生给自己的班主任进行了评分。更重要的是,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加强了“阳光班主任”之间的沟通,通过有效互动促使“阳光班主任”对于其他班主任的工作开展起到一定的辐射作用。

例如,我校班主任第一梯队的周老师在开展班级民族节日教育活动时,就带动同年级组的其他教师一起参与,一起指导班级学生做灯笼,开展探究性学习。与此同时,我们还引进了专家资源,请专家点评我校的班主任计划制订工作,请专家来我校听课、评课并为我们指导,还请他们为青年教师开设讲座。

两届活动的成功开展,引发了我们对第三届活动的思考。在吸取前两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又将本学期提出的学生发展目标融入其中,将特色中队、个性学生的打造与培养作为评价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再次将班主任的眼光聚焦到学生培养与发展上来。第一轮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制订已结束了,在此项比赛中有不少班主任脱颖而出,如王燕老师在计划制订中对班级部门结构分配做了详细分析,对学生活动能力给予了总结,将学期培养目标具体落实到了每一个学生身上,关注到了学生个体的培养。又如,单秀文老师根据低年级学生年段发展的目标,注重了岗位、小队的系列研究,使低年级学生自主活动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计划的制订是整个学期活动的基础,但关键还是如何才能真正落实。所以,在接下来的评价活动中,我校将继续关注班主任工作计划的日常落实情况,将个性学生培养、特色中队打造作为对班主任工作评价的重要内容,并且关注过程中的亮点,及时捕捉、绽放亮点,使我校第三届“阳光班主任”的评价活动能尽显其价值。

二、开展“阳光少年”评价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五色洵阳星”曾伴随着我校无数学生成长,也是我校学生培养的一大特色。但这一评价体制有其局限性,它从五个不同方面来衡量学生,号召学生积极争取在每一个方面都表现优异,在表彰时,也只是给荣获三星、四星、五星的学生颁奖。为了要取得更多的“星”,学生只能在一学期有限的时间内将自己的精力尽量地分散开来,以完成各项争星活动,长此以往,在某一领域深入发展的学生便少之又少,一些在某个领域有个性特长的学生自然得不到重点培养。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校调整了评价思路,围绕16个字的学生培养目标,即“明理笃行、乐学善思、强体健心、怡情励志”,开展“阳光少年”的评价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培养内容。随之,我校又出台了具体的评价标准(详见下表),让每一个学生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将自主发展的权利真正还给了学生。

“阳光少年”的培养还需要各种活动来打造,我校在少先队工作中就设计了不少富有挑战、彰显能力的活动,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挖掘潜能的舞台。

1. 开展自主创设的活动,绽放更多的精彩瞬间

为了进一步发挥学生自主性和自觉性,我校创设了丰富的平台帮助学生展示自我。

例如,本学期的红领巾广播由3至5年级的学生轮流承担。围绕“迎世博,树新风,展风采”的主题活动,广播站的学生们关注到了“世博与中华文化”,希望通过生动活泼的讲座、小品、演奏等形式展现中华民族与世博会的渊源,展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又如,有的班级的学生开展了“丝绸之路”活动,让学生了解到中国古代与亚欧各国已有了密切的贸易往来。其中,“荣记湖丝”曾在世博会上夺得了金奖。图文并茂的PPT由校信息技术社团活动队员亲手制作。

再如,五年级一班在大队干部的带领下,用委婉的古筝、深邃的二胡、清脆的笛子讲述着中华民族乐器的发展史,让课余钻研乐器、有特长的学生着实露了一手。另外,“团扇”“中华美食”等活动也与学生们一一见面,新颖活泼的形式为学生们喜闻乐见,更是让每一个中队都积极行动了起来。我校调动各班的各项资源,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们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

在临近世博会时,我校大队职能部又向广大队员推出了一个全新的午间播报栏目——“小小看世博”新闻广播,每周一、三午间开播。在大队部的号召下,3至5年级各中队都积极响应,轮流承担了播报任务。播报内容、撰写主持稿、训练主持人、现场播报等都由各中队的干部自行负责,中队辅导员只提供一些建议,我们发现这样的活动形式很不错。

2. 打造富有特色的中队,增添成长中的一抹亮色

在新的评价导向下,各班班主任详尽分析了班级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了符合班级发展的计划,并以活动为载体实现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通过努力,在2010学年,我校共有13个中队荣获了“阳光中队”的表彰,获奖比例达59.1%,较2009学年上升了14%;2011年获奖中队的比例继续稳步上升,达到了66.7%。原本在行为规范上并不出类拔萃的班级因其学习出色或活动表现突出也进入了表彰领域,使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信心有了很大提升。

在我校开展的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中,大队辅导员在征询了各班级学生的意见后,请他们自行设计活动。之后,学生们在2011年4月的艺术节队列操汇演中露了一手,令在场观众们刮目相看。在此期间,学生们还参观考察了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生们还自发参与,发动家长解决了用车的难题。尤其是本次“寻访红色根据地”的游园活动,是学生们智慧的结晶。所以,学生们在活动中可谓群策群力,自发上网寻找根据地地点,利用中队会讨论根据地活动内容、游戏方式、分工准备道具等,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游园活动中,五(1)中队表演了京剧《沙家浜》,学生们听着阿庆嫂与刁德一的对唱,仿佛成为了春来茶馆做秘密情报的传递员,体验了一回地下工作者;四(4)中队的“宁冈行”活动,让大家感受到了翻山越岭走红路的艰险;二(1)中队的“让子弹飞”节目,集智慧与娱乐为一体,深受学生们的喜欢。学生们自主设计、研发调整的活动成为了我校本次游园会的最大亮点。

评价需求 篇4

关键词:设计评价 驱动要素 项目需求 量化评价

0、引言

当前,创意设计处在了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语境中。它被纳入到一个远比设计本身或产品系统更为复杂的关联域中。在这个复杂的关联语境中评价一件产品或一个设计,除了其本身的功能、造型、材料、色彩、质感的因素之外,还与整个社会的生活世界发生种种关联,与整个生活世界中的参与群体发生着各种层面的关系。尤其是面向中小型企业的项目时,其设计评价的内在驱动要素必然会发生变化;同时,关联域中的其他要素也会发生变化。

1、面向项目需求的设计评价

1.1 设计评价一般驱动要素

产品的设计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不完全确定的、创造性的设计推理过程,它表现为一连串相连的问题求解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方案设计评价,它是产品方案设计过程决策的重要依据。所谓设计评价,一般是指按照明确目标测定对象的属性,并把它变成主观效用(满足主体要求的程度)的行为,即明确价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将评价的事物与一定的对象进行比较,从而决定该事物的价值。

设计评价是一种带有明确指向性的验证、决策活动,在不同的应用阶段或面向不同的评价对象,评价的目的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换句话说,评价的对象不同,目的不同,采用的评价方法以及所使用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在一般情况下,我们谈以人为本的设计,就是将用户需求摆在一个显眼的位置来作为设计评价的主要指标,所有的评价标准都是围绕用户的需求展开定义的。除此以外,可以作为设计评价活动一般驱动要素还包括:需求要素、创新要素,功能要素,美观要素,可行要素,经济要素等六个方面。如图1-1所示

1.2 项目需求驱动的设计评价

对于企业的新产品设计项目而言,不仅要保证新设计最大程度的接近目标用户的需求,还要确保设计的方案顺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方案质量得到全面保证,生产需求得到充分回应。其决策过程非常复杂,而且各评价产品的结构层次不等,既包括人机、色彩、形态、装饰,又包括社会、经济等评价因素,甚至还包括项目任务评价。所有的这些对于一个企业决策者而言,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不是一件轻松办成的事。因此,绝大部分时候,所谓的设计评价无非是企业决策者的拍脑袋想法,或个人喜好,缺乏有效的事实依据和技术支持。

针对中小型企业在新产品项目设计评价时普遍存在的疑惑,提出本文的核心观点一一面向项目需求的创意设计评价方法。所谓面向项目需求的设计评价,其核心思想是以阶段式的,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特定项目各阶段输出的设计结果;以项目开发流程中相关利益方的需求为导向,进行评价样本选择,评价指标树构建,评价权重设置,评价方法定义以及评价结果统计的逐渐聚焦的评价过程。

近年来,许多详细具体的面向新产品项目的开发流程模型被提出。比如1982年由Booz、Allen和Hamilton提出的BAH模型;1993年,urban和hauser提出的U&H模型;以及由Cooper于1984、1994、1996、1998年开发的“Stage-Gate”模型。在这些流程中也不乏新颖的评价方法与逻辑。但是其中的方法应用指向性强,很难直接应用于传统中小型企业的项目。

本文并不想就上述流程本身多做讨论,而是尝试从项目参与者所代表的相关利益方在项目不同阶段的需求入手,将“对不对”、“好不好”以及“合适不合适”这三个最常见的普适评价标准引入到项目方案的评价活动,以这三个关键词来定义新产品项目方案评价的阶段,如图1-2所示。

首先,“对不对”指向了项目设计任务的一致性需求。相关利益方主要面向设计公司和委托企业;主要是针对设计输出与项目任务目标的吻合度的评估,以确保设计是顺着正确的方向深入。其中评价约束指标V1以项目双方认可的设计项目书为依据确立。

其次,“好不好”指向了项目设计质量的需求。相关利益方主要面向专家评委和目标用户,主要是针对设计输出结果在形式属性层面,功能属性层面,以及文化属性层面上设计质量的评估。其中在形式属性层面包括造型美观、色彩协调、比例舒适、布局合理等;在功能属性层面包括结构合理、功能实用、安全性高、舒适型强、效率高等;在文化属性层面包括时代感强、创新性高、品牌特征明显、个性鲜明等约束条件。

最后,“合适不合适”指向了市场可行性的需求。相關利益方面向委托企业,该评价指标,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改善设计方案的生产有效性,为最终产品方案定稿提供修改意见,一般包括成本、利润率、可行性、生产周期、市场价值等。

2、客观评价关键技术现状综述

如果说,本文第一部分将评价过程和标准细分是基于方法规则的思考,那么本文的第二部分则是讨论如何通过量化数据的手段来提升设计评价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一直以来,评价是一种相对主观的思维认知过程。两个方案哪个更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观意愿。于此同时,周边环境对于评价结果也会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造成评价结果严重脱离事实。中国成语中的“口是心非”、“人云亦云”,很好的形容了这种认知状态,特别是当与权力话语人处于同一环境进行评价时,其评价的真实有效性需要打上一个巨大的问号。这种现象在国内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最终的评价结果往往严重失实。

伴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眼动、脑电等生物信号数据应用于人类认知行为的研究广泛开展。

2.1 视线跟踪技术

眼动是视神经受到一定的信息刺激而引发的刺激反应,利用眼动仪记录人眼动轨迹变化规律,捕捉并记录下诸如眼跳、注视点、注视时间、注视次数、眼跳距离、瞳孔大小、视觉轨迹等人眼的任何一个细小动作并提取相关数据,通过对这些眼动数据的解悉,我们可以客观地研究受试个体的内在认知过程,从而总结人眼在看某个东西时的视觉反应和规律。具体来说,通过眼动记录可使我们清楚地了解被试对注视材料的某一部分注视了多长时间,对注视材料的哪一部分感兴趣。

视线跟踪技术在设计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应用是一个相对成熟的技术类型。近年来,已经有众多专家学者使用眼动仪对图形识别,人机界面,产品设计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通过www,cnki.com.cn知网空间进行文献搜索,以“眼动仪与设计评价”为关键词,得到86篇相关文献;以“视线跟踪与设计评估”为关键词,得到195篇相关文献;以“视线跟踪与工业设计”为关键词,得到195篇相关文献。基于这些已有文献的研究,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可应用于设计评价系统的眼动技术指标主要包括:注视点序列、注视时间(注视持续时间Gaze Du ration)、平均注视时间、注视次数(Number of Fixation)、平均注视次数等5组数据。

(2)眼动指标与观看者的主观评定之间有着很大的一致性,尤其是注视次数。观察者主观评定喜欢的外观,注视次数也多;其次,注视总时间和瞳孔变化也是非常敏感的评价指标。因而,在产品设计中,特别是效果测评中,利用眼动仪进行实验室实验,从而了解使用者的心理活动,寻找最优的产品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因此眼动数据可以作为判断产品外观设计优劣的参考依据。

(3)在设计评价中,眼动数据可以反映主观判断的部分内容,而不是全部。因此眼动数据可以支撑主观判断的有效性,而无法独立说明设计结果与任务目标间的差距。其特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根据眼动数据中对于预设兴趣区域注视的时长(Area of Interest,AOI)和热辐射图(Hotspot),可以反映出人脑中对于该区域的思维活跃程度,以此可以判断受试者对该区域的关注程度。

根据眼动数据中的视线扫描路径(Scanpath)和兴趣区域的注视频率,可以反映出人脑中对刺激样本的敏感程度,以此判断出刺激物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眼动数据无法代替人判断出刺激样本影响关注度和敏感度数据波动的原因,因此也无法代替人脑判断出刺激样本设计质量的优劣。

2.2 脑电波扫描技术

在设计评价中,情绪的变化是判定设计结果与预期目标吻合程度的另一个重要参数。所谓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主要指个体与情景的交互作用关系,特别是脑内的活动过程,具有较大的机动性、情景性和暂时性。

情绪过程既有内部反应又伴有一定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行为,因此,可以将有机体的生理和行为变化作为情绪的指标加以测量和记录,将心理过程与实时相应的神经过程联系起来。日本学者已经通过诸如视觉、嗅觉、触觉刺激在脑电、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的反应,来说明愉快和不快情绪在生理上的不同[4-6]以及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脑电变化。

同样利用文献搜索手段,以“脑电波分析与设计评价”为关键词,得到193篇相关文献;以“脑电波分析、应用”为关键词,得到749篇相关文献;以“事件相关脑电位”为关键词,得到1473篇相关文献。基于这些已有文献的研究,在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活的人脑会不断放电,称为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简称EEG),也叫做自發电位,脑电的产生与变化是大脑神经活动的实时表现。

(2)就产品造型而言,不同造型诱发下的脑电话动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而且被试者对于产品造型的选择在脑电图中也有明确体现,基于脑电认知的产品外观造型评价方法的提出,可以运用于实际造型设计工作中,对产品外观的分析、评价及设计工作流程将产生较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3)事件相关脑电位(ERP)是认知神经科学中最为成熟的脑扫描研究工具之一,它借助稳定的内源性脑电生理指标,结合行为学数据,能够研究传统的外显评估技术难以涉及的认知过程。国际上诸如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普遍侧重点在注意、信号感知、分析判断、决策及工作记忆内容更新等认知过程相关联的事件相关电位成分。有关情绪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是事件相关电位研究的一个方面,近年来也逐渐为科研人员所重视,如探索处理情绪图像时大脑的活动过程、情感图片引发的事件相关电位成分等。此外,事件相关脑电位实验的刺激物,可分为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

2.3 基于生物信号采集的设计评价可能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眼动数据和脑电数据等生物信号应用于设计评价以提升整体评价的可信度是可行的,尤其是在图形识别和人机界面领域已经有相当成熟的应用。

其次,眼动和脑电信号可以告诉我们是什么,但无法解释为什么。这可能也是目前大数据研究领域的一个难题。在大部分情况下,大数据的挖掘的目的,也许只需做到是什么就可以支持后续工作。但是在设计评价领域,我们除了了解是什么,还需要知道为什么,这样才能有效指导设计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最后,在产品设计领域,尤其是三维实体产品,还需要——对应生物信号与评价指标的关联性。但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少有人为之,值得深入探讨。

因此,在面向中小型企业项目需求的创意设计评估研究中,我们的构思是在评估系统中加入了眼动和脑电波数据采集的接口,通过计算机比对受试人员生物信号与主观选择结果的匹配度来判定该项评价结果的有效性,从而提升设计评价结论的可信度。如图1-3所示。

3、面向中小型企业项目需求的创意设计评估系统实例

畅思chance创意设计评估系统是一款可用于创意设计方案评估的应用产品。如图1-4所示,系统面向中小型设计企业实际项目需求,通过“对不对”、“好不好”、“合适不合适”三个层面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全面考量项目的设计目标,设计意向,设计质量,以及市场价值等因素,确保最终优选方案的准确性、合理性以及可行性。有效解决了一般评估活动目标不明确、评估标准不一致、评价结果缺乏可信度等问题。同时,系统预留眼动仪、脑电探测仪等外部数据接口,通过计算机比对评价人员生物信号与主观选择结果的匹配度来判定该项评价结果的有效性,从而提升设计评价结论的可信度。最后,本系统成型后将面向创意产业园实施,基于第三方管理服务模式,依托系统自建评估指标体系和专家库资源,系统可独立为各类中小型企业提供创意设计方案评估服务。

相较于传统的评价系统,chance创意设计评估系统希望达到以下几项指标:

(1)实现分阶段评价,系统通过将评价行为从末端分散到设计环节中,以阶段性评估的方式确保对项目的设计目标、设计意象、设计质量、市场价值进行有效控制。

(2)实现复合评估数据采集,通过引入设计师,专家、目标用户、企业代表等角色参与评估,同时提供权重设定功能,确保最终的评价结果全面、真实、可信。

(3)实现第三方评估管理服务。从最初任务书、评估指标、评估样本、到最终的评估意见输出均可进行预设模版的管理,降低评估活动的进入门槛,降低系统操作难度。

(4)实现底层数据接口,可与知识管理与预测数据对接,实现评估指标和评价意见描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评价需求 篇5

交通拥堵是现代城市,尤其是大城市,不可避免的交通问题。对路网进行交通拥堵状态的评价是改善其运行质量的前提和依据。目前,大多数的道路拥堵状态评价方法都是针对单个路段所处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价,缺少从微观路段到宏观路网的分层次路网交通拥堵状态的评价方法。因此,本文采用交通需求作为交通拥堵的影响因素,建立基于交通需求加权的交通拥堵评价模型,并对北京市五环内路网的拥堵状态进行评价。

1 交通拥堵指数评价指标

1.1 分层次路网交通拥堵指数

国内外对于交通拥堵状态的评价指标研究已经非常丰富,该类指标给出了对拥堵强度的判断和量化标准,比如:美国德州交通研究院提出的道路拥堵指数(Roadway Congestion Index,RCI)[2],Lindley提出的拥堵严重度指数(Congestion Severity Index,CSI)[3]等。但是这些指标都仅仅是衡量交通通行能力满足交通需求的程度。

由于交通拥堵是一个感觉量,它不仅仅与交通需求和道路通行能力有关,而且与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关[4]。因此,本文提出既能够反映拥堵强度,又能体现出行者对交通拥堵强度的感受的指标,即交通拥堵指数(Traffic Congestion Index,TCI)来对路网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价。

交通拥堵指数(TCI)是指将特定区域特定时刻的单个路段、某等级的道路或整体路网的拥堵强度量化后的相对数,该指标值可以体现从单个路段到整体路网的交通运行状态和拥堵强度,反映其运行质量,无量纲。交通拥堵指数是一个连续变量,定义其取值范围是0~5。指标值的大小代表了不同的交通运行状态和拥堵强度,值越大则评价时段内的道路运行状态越差,拥堵强度越大;反之,道路的运行状态越好,拥堵强度越轻。本文中将出行者对交通拥堵强度的感受划分为5个等级,分别为:严重拥堵、中度拥堵、轻微拥堵、畅通、非常畅通。

针对单个路段、某等级的道路、整体路网,交通拥堵指数分别包含“点—线—面”3个层次:路段交通拥堵指数(TCIlink)、道路交通拥堵指数(TCIroad)、路网交通拥堵指数(TCInetwork),分别可以反映某一条路段、某一等级道路、整体路网的运行状态和拥堵强度。

TCIlink值为出行者对拥堵强度的感观判断值(1,2,…,5),对应的拥堵强度等级如式(1)所示:

交通拥堵指数从路段向某等级道路以及从某等级道路向路网过渡时,采用加权法进行集成。TCIroad和TCInetwork的理论计算公式如式(2)所示:

式中:TCIlinki表示该等级道路中路段i的交通拥堵指数;TCIroadj表示第j等级道路的交通拥堵指数;Ai,Bj分别表示路段i或第j等级道路重要性的权重;n表示某等级道路的总路段数;m表示路网中总的道路等级数。

TCIroad、TCInetwork与拥堵强度等级的对应关系定义如下所示:

1.2 路段交通拥堵指数的标定

人们描述道路运行状况一般不用具体的数值来定量的描述,而用“堵”或“畅通”等来表达出行感受。对于本文定义的路段拥堵强度等级,也有类似的变量测量尺度。这类变量属于多分类变量,通常按1、2、3等整数序列编码,在反应变量的各类中都有明确的从低到高的排序。Logit模型同其他模型相比,具有能以分类变量作为反应变量的特点。

因此,本文结合了对北京市各等级道路的拥堵强度主观感受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来进行路段交通拥堵指数的标定。在进行拥堵强度主观感受调查时,调查车辆上安装GPS记录仪装置,分别在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运行,记录每分钟的车辆速度。同时,调查人员每分钟记录自身对道路拥堵强度的主观感受(1表示非常畅通、2表示畅通、3表示轻微拥堵、4表示中度拥堵、5表示严重拥堵)。

以调查员对拥堵强度的判断值为因变量,车速为自变量,可以得到各等级道路的拥堵强度与车速之间的函数关系。于是,根据路段平均行程车速即可确定该路段的交通拥堵指数,对路段的拥堵强度进行评价。

2 基于分层抽样技术的最低样本量确定方法

分层抽样又称类型抽样,是先对总体各单位按标志差异大小分层,然后再从各层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方式抽取一定数目的样本单位构成总的样本,用来推测总体目标量的方法。当层平均数之间的差异较大,而层内各元素的差别较小时,分层抽样能降低抽样平均误差,从任何一层内抽取少量的单位就能获得层内平均的精确估计;而且分层抽样可以解决在不同的层内采用不同抽样方法的问题。

受数据采集技术的限制,在计算道路网交通拥堵指数的过程中不可能采集到任何时刻全部路段的交通流数据。同时,道路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多个等级的道路组成。对于不同等级道路的路段,其交通流特性,如流量、速度、交通流密度等都有所不同。而同一等级道路的路段,其特性具有相似性。因此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将不同等级道路的路段各作为一个层来看待,采用分层抽样技术来降低采样量,计算最低路段抽样样本量,在指定的精度要求下尽可能提高模型计算的效率。

最低抽样路段的样本量主要是由路段特性参数(比如:路段行程速度)、置信度、可接受的误差决定[5,6]。其中,路段特性参数可以采用速度的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作为衡量指标。假设路网包含了K个等级的道路,各等级道路拥有无限数量的路段,总体平均值抽样的相对误差为e,置信度为1-α,抽样容量计算公式如式(4)所示:

其中,zα值可从标准正态分布表中查得,当置信度为95%时,zα值为1.96。CVK表示第K等级道路的速度变异系数,等于所有样本车辆的行程速度标准差除以行程速度平均值。

实际上,各等级道路的路段数是有限的,因此,需要对式(4)进行修正。最终得到各等级道路的最低抽样路段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nK表示对于第K等级道路的最低抽样路段数;n0K表示第K等级道路拥有无限数量路段时的抽样路段数;NK表示第K等级道路中的路段总数。

3 基于车辆行驶时间的路网交通拥堵评价模型

3.1 车辆行驶时间(VHT)

交通拥堵具有一定的时空特性,在时间上体现为拥堵持续时间,通常采用交通系统处于拥堵状态的总时间或出行者在拥堵时段的总出行时间来量化。交通拥堵发生时,对于出行者而言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出行时间的增加。

车辆行驶时间(Vehicle-Hours of Travel,VHT)是指路段上平均交通量与车辆平均行程时间的乘积,包含了路段长度和交通拥堵的双重影响。VHT同国外采用的车辆行驶里程(Vehicle-Miles of Travel,VMT)类似,是对道路交通负荷和交通强度的体现,同时也能够反映出出行者对于道路的交通需求。国外的Robert和Theodore研究发现[7],基于道路长度的评价方法(如VMT)计算得到的拥堵强度以及空间影响范围比较小,而采用基于行程时间的方法(如VHT)进行评价,主干路的拥堵强度明显增加,尤其是对于高峰时段的路网拥堵状态比较敏感,评价结果与人们的感受更加相符。因此,本文采用VHT来表征交通需求。

对于某一条路段,在统计时段内其VHT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VHTi表示统计时段内路段i的车辆行驶时间;qi表示统计时段内路段i上的平均交通量;Ti表示路段i上车辆的平均行程时间。

对于不同等级道路,在一定时期内的拥堵总持续时间相对稳定,因此可以认为在统计时段内,对应的VHT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值。某等级道路的VHT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VHTK表示第K等级道路在统计时段内的车辆行驶总时间;n表示第K等级道路的平均车道数;qK表示第K等级道路在统计时段内的单车道平均交通量;TK表示第K等级道路在统计时段内的单位里程平均行程时间;LKi表示第K等级道路路段i的长度。

3.2 基于VHT的综合评价法

综合评价法是根据指标重要性对指标进行加权处理,得到相应的评价结果。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不再是具有具体含义的统计指标,而是以指数或分值来表示参评单位“综合状况”的排序。

本文所采用的综合评价法是以不同等级道路的车辆行驶时间(Vehicle-Hours of Travel,VHT)作为权重来加权,求取评价道路运行状态的综合指标Index。评价方法如式(8)所示:

式中:VHTi表示某等级道路或路段在评价时段内的车辆行驶时间;Indexi表示某等级道路或路段对应的评价指标值。

3.3 路网交通拥堵评价模型

建立路网交通拥堵评价模型时,以交通拥堵指数作为评价指标,用VHT作为权重,采用综合评价法进行建模。路网交通拥堵评价模型分为微观、中观、宏观3个层次,分别用路段交通拥堵指数(TCIlink)、道路交通拥堵指数(TCIroad),路网交通拥堵指数(TCInetwork),从“点”到“面”对整个路网的交通拥堵状态进行评价。

路段交通拥堵指数TCIlink值如式2所示。

道路交通拥堵指数(TCIroad)的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VHTroadk表示该等级道路中路段i的车辆行驶时间。

由于TCIlink取值并不是连续变量,非常畅通强度等级的TCIlink取值非[0,1]区间,当且仅当全部的路段处于非常畅通状态时,计算出TCIroad的才能取到最小值1。因此,由式(9)计算所得的TCIroad取值区间为[1,5]。可以说,利用式(9)计算出的TCIroad值分布范围较小,路段的状态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出来。比如:对于实际上处于非常畅通状态(TCIroad值应为0~1)的路段,用式(9)计算出的TCIroad值是大于1的,可能会被判断成该路段处于畅通状态。因此,在用式(9)计算出初步的TCIroad结果后,将各等级道路的TCIroad的[极小值,极大值]区间分别做相应的映射,使其取值范围处于[0,5]之间。具体的映射方法见下式:

式中:max表示极大值,min表示极小值。

最终得到整体路网的交通拥堵指数评价模型,公式为:

式中:VHTroadK表示第K等级道路的车辆行驶时间。

4 实例应用

以北京市为例,研究对象选取北京市五环内道路网,包括: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以北京市浮动车数据为主要数据来源,选取2006-03~2007-03工作日各一天的浮动车数据,对路网的交通拥堵状况进行评价。

以北京市为例,采用95%的置信度,5%的相对误差值对各等级道路的交通流数据分别进行计算,得到各等级道路的最低抽样率和最低抽样路段数,如表1所示。

根据Logit模型对路段交通拥堵指数的标定结果,可以用浮动车速度数据计算出各路段的TCIlink。通过对北京市浮动车数据(2006年4个月,2007年1个月)进行统计,得到快速路的极值取值区间为[1.0,4.5],主干路为[1.7,4.7],次干路和支路为[1.8,5.0]。根据式(10),分别对各等级道路的值做区间映射。

2006年和2007年工作日高峰和平峰时段各等级道路的对比情况如图1所示。工作日高峰时段,次干路和支路的运行状态最差,主干路最好。2007年同2006年相比,各等级道路的拥堵程度均有所加深,快速路、次干路和支路的拥堵恶化情况较为严重。工作日平峰时段,次干路和支路的运行状态最差,快速路最好,各等级道路的拥堵程度变化幅度较小,拥堵状况基本保持稳定。

综合不同的数据源(浮动车、检测器、核查线、GIS数据)对各等级道路的VHT值进行计算。高峰时段VHT的比例系数为:快速路13%,主干路46%,次干路和支路41%;全天VHT的比例系数为:快速路13%,主干路43%,次干路和支路44%。

计算得到北京市工作日整体路网全天不同时段的交通拥堵指数如图2所示。工作日全天路网的最差运行状态为严重拥堵状态。

工作日高峰时段和平峰时段路网的对比情况如图3所示。工作日高峰时段,路网处于严重拥堵的状态,路网的交通拥堵指数从4.01升到4.24,变化幅度为6%,拥堵程度加深;平峰时段,路网处于轻微拥堵的状态,交通拥堵指数从2.58降到2.55,变化幅度为1%,拥堵状况基本保持不变。

根据一天中不同时段路网的交通拥堵指数值,统计得到各时段路网所处的交通拥堵强度等级以及相应的持续时间,如表2所示。工作日全天路网处于拥堵状态的总持续时间为12~13 h。2007年工作日与2006年同时期相比,拥堵状态的总持续时间增加了25 min,其中严重拥堵持续时间增加了50 min,路网的拥堵程度加深。

h

5 结语

鉴于交通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交通供需不平衡,在交通供给一定的情况下,交通需求是导致交通拥堵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引入了交通拥堵指数评价指标(TCI),以表征交通需求的指标作为加权模型的权重,建立了基于车辆行驶时间(VHT)的交通拥堵指数评价模型,从微观路段、中观某等级道路、宏观路网3个层次进行路网交通拥堵状况评价。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能够为日后交通管理部门研究分析城市交通系统的拥堵现象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李维生.大中城市交通拥挤堵塞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4,6(2):81-82.

[2]Boarnet M,Kim E.Measuring Traffic Congestion.I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No1634: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series,TRB,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C].Washington,D.C.,1998:93-99.

[3]Lindley J.A Methodology for Quantifying Urban Freeway Congestion[M].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1987:1-7.

[4]姜桂艳.道路交通状态判别技术与应用第1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52-53.

[5]Turner S,Lomax T,Levinson H.Measuring and Estimating Congestion Using Travel Time-Based Procedures.I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Record,No1564: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series,TRB,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C].Washington,D.C.,1996:11-19.

[6]Turner S,Holdener D.Probe Vehicle Sample Sizes for Real-Time Information:The Houston Experience.Proceedings of the Vehicle Naviga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 Conference[C].Seattle:IEEE,1995:3-10.

评价需求 篇6

一、德育课考核职业化

中职学校的德育课应按不同的专业充实行业行为规范的教学内容, 加强职业道德素养教育, 并采用笔试和日常考查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同时要侧重对学生在专业实习实训中的表现进行全面考查, 为培育高素质劳动者, 促进学生高端就业做出积极的努力。

二、文化课考试层次化

面对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差, 普遍厌学的实际, 在认真执行《教学大纲》, 基本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 设置以激励和调动学习积极性为目的的分层考试。增加主观性, 减少客观性试题, 并在一份试卷中拟出难易差别明显的选择题, 供不同层次的学生选做, 让每位学生在考试中体验成功, 激发起学习的积极性。

三、专业基础课考试模块化

将内容较多、难度较大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整合成不同模块, 按模块教学并分别考试, 评价学生各阶段学习结果。这一过程性评价, 既循序渐进, 降低了学习难度, 又给学生一个调整自身学习状况的机会, 避免了“一锤定音”。可以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进行引导, 比如:通过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例, 让学生明白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平时成绩, 这种考核方法非常有助于学生踏实地掌握所学知识, 而不是期末考试时突击复习, 考完就忘记。当然平时成绩是由多次实操小考和作业等成绩构成的, 这样做, 学生平时成绩的压力要大一些, 但是有了平时的扎实基础, 期末时就会相对轻松些。

四、专业技能考核项目化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内容, 并融合行业工种的技能等级考核内容, 确定考核项目进行考核, 为学生毕业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奠定基础。此项要根据专业关键能力的要求, 反复论证关键能力的体现形式, 并针对关键能力的形成过程确定各学科的考核形式, 根据专业要求把握考核的范围和难度, 应由理论考核和操作考核两部分组成, 各占一定的比例。操作成绩的比例可稍大些, 但不高于70%。

五、实践能力考核校企合作化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综合职业能力考核要以学生实习单位为主, 学校在考核项目、标准、方式及方案制订方面密切配合, 通过双方的合作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进行全面准确的考核评定。

学校和各专业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学生评价考核方式, 有效发挥其助推和导向作用, 就能够强有力地促进学校学生的职业化发展。

六、评价体系一体化

为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还应将包括课程设置的评价、教学实施过程的评价和教学效果的评价三个方面的等级评价整合在一起, 建立一体化质量评价体系;并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共同提高”作为评价体系的指导思想, 用企业满意度倒推教学全过程作为评价体系的具体做法, 它是教学改革的不竭动力, 因而也是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工作的难点。

课程设置的评价———最重要的是企业对毕业生能力的企业评价和学生是否适应企业的毕业生评价, 学校要设立专门的就业部门, 深入企业, 了解企业对学生的评价, 进行企业评价分析, 了解学生在企业工作的感受, 查找学生不适应企业的原因。通过这一评价, 查找学生能力是否完全符合企业的需要, 对于学生欠缺的能力进行原因分析, 研究课程设置中该项能力的培养目标是否设立, 培养过程是否完善, 从而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学实施过程的评价———从三方面进行, 即专家组及同行的听课评课评价、常规检查考核评价和学生评价。由有关领导、教学管理部门、部主任及教研室主任组成听课小组, 进行听课、评课等活动, 进行常规教学检查, 开展公开课、观摩课等活动, 都是检查教师教学水平的手段,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增进教学效果;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学生是否能够喜欢或接受教师的教学, 是检查教学过程的重要因素。因此, 教学管理部门应深入班级了解学生学习的感受, 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 进行学生问卷调查, 反馈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每学期考试的成绩分析和学生能力分析, 以及毕业生综合测试等方式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检验每一学科是否完成了本学科的教学目标, 学生是否具备了相应的能力, 从而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考核是在课程体系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专业关键能力的要求, 反复论证关键能力的体现形式, 并针对关键能力的形成过程确定各学科的考核形式, 根据专业要求把握考核的范围和难度, 各学科的考核方式可采用多种考核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突破原有的单一以试卷考核学生的方法, 在平时考核中更多地采用灵活的考核方式, 比如答辩、制作、演讲、写作等等, 重点考核各学科的关键课题, 按比例计入学科成绩当中, 从而建立起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突出技能的评价体系。

总之, 课程改革需要全方位、全过程、多维度质量评价的相辅相成。构建并不断完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必须进一步深入探索以确保其更加科学、客观、全面, 更加有效地促进育人质量的不断提高。

摘要:针对中职学生的评价体系存在诸多弊端的现状, 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构建指标多维、方法多样、主体多元的评价体系, 发挥评价的激励引导作用, 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通过由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 实现学业评价、德育评价、技能实训评价以及社会综合适应性评价之间的互补与互通, 促进中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评价需求 篇7

1 方案形成的方法

方案要素是指形成的解决军事需求问题方案包含的组成部分、结构和内容。军事需求的领域、性质、层次不同,解决军事需求问题的方案必然存在差异,方案中包含的要素和方案内容也可能有所不同。方案要素和内容,应该根据军事需求的领域、性质和层次,以及分析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一般而言,一个解决军事需求问题的备选方案应该包括定义对象系统、系统概念分析、系统现状风险、系统目标分析、系统环境空间分析、系统功能分析、系统结构分析、系统质量分析、系统数量分析、系统成效分析、系统优化分析、提出解决具体军事需求问题的构想等。

1.1 定义对象系统

定义对象系统是指对分析研究对象进行内涵、概念、边界的具体界定和基本属性描述。研究对象是形成解决军事需求问题方案首先要定义的问题。由于军事需求的领域、性质、层次不同,只有定义清楚具体研究对象的概念和边界,才能把握分析对象的本质,对军事需求的实现起到根本导向作用。定义研究对象就是对军事需求所处的领域、性质、层次进行明确界定,对具体军事需求的内涵、概念、边界、要求以及达到的目标作出清晰而确切的定性描述,使抽象概念具象化,形成可以识别和把握的具体对象表示。

1.2 分析各种要素

分析各种要素是形成方案的核心内容,也是军事需求分析的重点和难点工作。要素分析要遵循系统分析理论和系统工程基本思想,按照军事需求分析的一般过程,以军事需求分析方法论为指导,运用具体军事需求分析方法,围绕论点,寻求依据,对各种条件、因素进行客观而公正的可行性分析、风险分析、综合分析和权衡优化,形成结论性意见。

(1)现状分析。现状分析是指对具体军事需求的当前所居状况的分析,通过对国内外近似或同类军事需求现状的对比分析,达成对研究对象的科学定位。

(2)目标分析。目标分析是根据未来的任务和能力需求,对具体军事需求应达到的境界、水平和要求的分析。通过目标分析,确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总体目标以及表征总体目标的具体指标。

(3)环境空间分析。环境空间分析是指对军事需求所处各种环境及其时间范围、空间范围、适用范围的分析,通过环境空间分析,了解环境空间的各种客观因素和条件对军事需求的影响与制约,确定克服影响与制约的策略和措施。

(4)任务分析。任务分析是依据军事需求所处领域、层次、性质和使命任务特征,在军事任务或作战任务约束下,对具体军事需求进行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的分析。通过任务分析,确定完成任务所具备的结构、能力、质量、规模的要求和指标。

(5)能力分析。能力分析是对军事需求(体系、系统)应具备能力最低要求的分析。能力分析是把任务指标转化为能力需求,并通过功能、质量、数量表征军事需求能力。通过功能、质量、数量、规模大小的分析和综合平衡,共同体现军事需求能力,确定具体军事需求的能力指标。

(6)结构分析。结构分析是对军事需求的要素组成、结构区分、相互关系和作用方式的分析。通过结构分析,确定军事需求要素种类和性质,确定各种要素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区分要素属性,理清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方式,调整要素关系,优化系统结构,为系统功能设计和系统控制奠定基础。

(7 )成效分析。成效分析是对军事需求成本和效益的分析,主要是从经费与各种资源投入的角度对军事需求成效进行的综合分析,重点是分析预期目标与可投入经费和资源之间的关系。通过成效分析,研究投入与收益的关系,运用数字标度费用与效益的重要程度,得出成效分析结论,为决策提供参考。

(8)系统构想。在分析各种要素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要素的分析结论和意见,设计通过不同技术路线实现军事需求的系统构想,为形成方案提供思想基础。

1.3 形成备选方案

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分析结论和意见,提出解决需求问题的构想,形成多个备选方案。各个备选方案应具有通过不同途径、方法、手段和技术解决军事需求问题的差异,并对各个可行方案的总体效能、薄弱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实现的制约条件、经济承受能力、技术成熟度、可能遇到的风险等进行预测,提出解决需求问题的方案集,并对各个备选方案进行排序,以供决策参考。

在形成方案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规范。需求分析人员要理清思路,拟定撰写提纲,力求做到要求明确,论据充分,层次清楚,文字简练,图表规范、数据准确,格式符合国家军用标准规范要求。二是实用。军事需求分析要以满足军事需要和要求为基本前提,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并能保持一定时间段内军事需求的相对稳定性。三是多样。寻求解决方案的过程是一个消化材料、深化认识、构思假说、研究酝酿、寻找解决方法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需求分析人员要开启思维,利用获得的各种信息资料和经验,运用发散思维和创造性的想象能力,进行条理、联接、变换、组合和研究,设想各种各样的可能性,提出各种各样的方案,力求形成多样性方案。

2 评价方案的方法

军事需求分析所形成的多个备选方案,各个备选方案在满足军事需求目的的程度上必然存在差异,这就需要对各个备选方案进行评价,以选择一个各方都可接受的满意方案。依据方案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合适的评价方法和模型,从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满意方案的方法,称为方案评价方法。

2.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的方案评价通常要有一个指标体系。指标是评价方案的依据,是衡量系统总体目标的具体标志。指标体系是从表征军事需求解决方案的众多指标中选择出具有代表性、与军事需求目标密切相关、相互间存在内在联系、对方案进行客观公正评价的重要指标,按照特定的逻辑结构有机组成的指标集合。由于不同领域、性质和层次的军事需求解决方案内涵存在差异,指标的选择和确定要有针对性、有效性、实用性和客观性。因此,指标体系建立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概而论之,评价解决具体军事需求方案的指标体系包括一致性指标、有效性指标、可行性指标、先进性指标和经济性指标。

(1)一致性指标。用来表征方案中所陈述的具体军事需求的目标、体系、结构、功能、重点与决策者或上级意图、未来一定时期军队建设、国防发展战略、国际发展趋势等一致性程度的指标。

(2)有效性指标。用来表征方案中所陈述的具体军事需求的目标、体系、结构、功能、重点等能否达到预期目标要求的有效程度的指标。

(3)可行性指标。用来表征方案中所提军事需求在经济承受能力、技术支持能力、时间范围、环境条件约束下实现的可行程度的指标。

(4)先进性指标。用来刻画方案中所提军事需求在关键技术、高新技术、技术构成、质量性能等方面合理利用先进技术,表征技术水平高低的指标。

(5)经济性指标。用来刻画方案中所提军事需求的实现既可满足预期需要又使得各种资源投入耗费最低,表征成本和效益合理性的指标。

2.2 指标的量化

评价解决军事需求问题的方案指标包括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是以文字说明为主要特征的指标,属于可评估类型指标,这种指标对问题易于全面、深刻而微妙的描述,但是不易把握;定量指标是以数值特征为主的指标,属于可测试、可计算类型指标,这种指标对问题描述比较直观明确,易于把握。

指标量化是对定量指标通过测试、计算或统计确定指标值,对定性指标通过经验判断、分析评估进行量化处理,确定指标值。由于各种指标的物理意义和量化方法不同,使得各种指标的量纲、数量级以及优劣趋向各异,难以进行综合处理和合成计算,需要对指标值进行必要的处理,使指标在量纲、数量级和优劣趋势上取得一致,这就是指标的规范化处理。规范化处理的基本思想是把所有指标的属性值都转化为无量纲的[0,1]区间的一个值,从而使各个指标具备可共度性。

指标的规范化包括归一化处理和指标变换:指标归一化主要采用直线型归一化、折线型归一化和曲线型归一化方法处理,经处理得到的指标值均满足[0,1]分布。正向指标是指标值越大越好的一类指标;逆向指标是指标值越小越好的一类指标;适中指标是趋于理想值的一类指标。指标变换是根据指标的趋向不同,对指标进行的变换处理,主要采用线性比例变换和极差变换的方法处理,经变换得到的指标值均满足[0,1]分布,且正向指标和逆向指标都变换为正向指标,最优值为1,最劣值为0。

2.3 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对其相关上层指标或目标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当衡量各项指标对其相关上层指标或目标的贡献时,用权数的大小表示指标贡献(重要程度)的大小,用权数大小表示一个指标重要程度的数值,该数值就称为指标的权重。指标权重的确定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从含有的信息量确定权重。指标含有有关的信息量多,权数就大,含有有关的信息量少,权数就小;二是从指标区分对象的能力考虑。指标区分对象能力强,权数就大,区分对象能力弱,权数就小。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主观赋权法是指由评价主体依据对评价客体各属性或指标的主观偏好程度而赋权的方法。通常采用专家调查法、环比评分法、成对比较法等具体方法进行赋权;客观赋权法是指由评价主体利用评价客体各属性或指标提供的客观信息并进行数学推理而确定权重的方法。通常采用熵权法、离差最大化、基于方案贴近度等具体方法进行赋权。

主观赋权法确定的权重反映了评价主体的偏好,存在主观随意性;客观赋权法确定的权重虽然利用了客观信息和数学推理,但是基本没有反映评价主体的偏好,因此这两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的评价操作中,为了兼顾评价主体的偏好,减少随意性,达成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基于理想方案的主客观综合赋权方法兼顾到了评价主体的偏好和评价客体的客观真实性,把主观和客观两类权重信息结合起来,既反映了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各属性或指标的偏好程度,又充分利用了评价客体各属性或指标提供的客观信息,是一种较好的赋权方法。

3结束语

作者根据多年的军事需求开发的经验,总结了军事需求问题方案的方法和其评价方法。仅代表个人观点,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也期望更多的人来关注和研究军事需求问题的研究,为军事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奉献微薄之力。

摘要:达成军事需求目的就是要形成可行方案,文章深入研究了军事需求问题方案形成的方法,对方案要素进行了详细阐述,给出了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量化的方法。对从事军事需求研究的科研人员、教师和学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评价需求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于2005年根据卫生厅下发的《临床护士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开始对全院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本次访谈选择历年参加过院内5年规范化培训的具有代表性的各层级的17名护士进行访谈, 研究者逐一征求参与者的访谈意愿。通过及时整理访谈资料, 及时修订访谈提纲, 在达到信息饱和时终止单独访谈过程。平均访谈时间约20 min。访谈者信息见表1。

1.2 研究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中的半结构式访谈法。在约定的访谈时间、场所内进行, 签署知情同意书后, 以事先起草的访谈提纲为指引进行讨论。访谈问题主要有4个: (1) 你认为医院现行的在职培训对于你的专业成长帮助有多大? (2) 你认为你现在掌握的专业知识是否胜任当前的日常工作? (3) 你更迫切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内容?层级培训需要增进哪些内容? (4) 你是否有自己的职业成长规划?

1.3 资料的分析方法:

所有访谈均进行了现场录音、笔录, 在24 h内进行文字转录并初步分析。主要步骤为:转录文档资料, 反复阅读全文, 对高频出现词汇进行统计, 结合现场语境回忆, 确定每段文字表达的深层意义, 最后将同类主题词及语句聚类, 提炼出主题观点。之后, 将分析提炼的主题进一步比较、讨论, 确认统一的主题[2]。

2 结果

通过主题类属分析, 从访谈资料中提取以下主题:

2.1 主题1:

现行的层级培训只考虑大众层面, 未细化个人真实水准。现在各大护理院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 同是专科或本科毕业, 个人专业水平也大相径庭。而我院层级培训计划制定的初衷仍然只是按照工龄、学历等基本信息进行划分, 并未将护士的综合能力水平考核入内。以至于同一层级的护士有些对培训内容只要求了解基础知识, 而有些护士则更侧重于专业性更深层次的内容及学科发展。如:同样是N2级护士, 护士A:我们科室很少发生急救事件, 我想多掌握一些急救方面的操作技能;护士B:我们科室的微创、介入手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想参观并学习这些前沿术式的手术路径, 从而了解术后护理要点, 为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处理积累经验。

2.2 主题2:

职责分派还要考虑个人真实能力, 培训的目的更是要培养护士独立工作的能力。同样以N2级护士为例, 有些N2级护士已经分担科室大部分重要临床工作, 甚至可以胜任责任组长的工作, 而有些N2级护士仍然只能从事临床基础工作, 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 实际动手能力也显著薄弱, 缺乏批判性思维, 处理应急事件不能举一反三, 仍然需要紧抓基础培训。如N2级护士C:我能够独立完成日常护理工作, 同时还能做好实习护生的临床带教工作, 每次遇见棘手的护理问题, 我总能主动查阅文献, 请教高年资护士,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护士D:我还是喜欢和高年资护士搭班工作, 遇见突发或棘手问题, 没有高年资护士在场我心理发憷, 因为有些学过的知识会在慌乱中遗忘, 不过, 完成一些按部就班的工作还行。

2.3 主题3:

培训要兼顾多学科发展, 从培养护士的核心能力着手, 重视临床实践能力。临床实践能力一方面为临床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是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主要反映在个体通过细微观察、深入思考、认真总结、进行反复实践以达到理论或技术上的革新, 这是临床实践能力的深层体现。侯铭等认为临床实践能力是护理人员将所学知识、技能转化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所必需具备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护士培训除了要完成专业知识的培训外, 还要注重延伸学科的学习, 培养其自主、主动学习的氛围。如护士E:我的性格比较内向, 我最怕刁蛮的病患了, 对于他们的责难我总是不知如何沟通, 还间接影响了我一天的工作情绪。护士F:我在大学已经达到专业英语6级了, 可是上班之后总感觉英雄无用武之地, 以前业余时间我还想继续深造英语, 现在越来越觉得无所谓了, 学习英语的劲头也消磨了。护士G:我从未想过我想学习些什么, 医院安排什么培训课就学什么呗!护士H:护理科研?那是护士长的事吧, 我连论文格式还搞不清楚咧。护士J:我觉得培训应该多安排一些医师讲解, 因为医师对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比我们护士理解层面更深入, 讲解角度也不同, 单纯高年资护士来讲太片面。

2.4 主题4:

培训目的未考虑护士的职业发展规划, 护士职业成就感低。培训计划应兼顾护士优势延伸及需求发展, 将绩效管理融入到培训中, 为护士量身制定职业发展规划, 使护士学有所得, 学有所趋。如护士G:我工作的目标就是不出差错, 不扣钱, 患者不投诉。护士I:我其实特别想当一名静疗护士, 但是我发现有关静疗的学术会议护士长都安排个别高年资护士去参加学习了, 我总是没有机会参与其中。护士F:我的英语很好, 我在临床科研中可以帮忙查阅外文文献, 可是大家好像都不以为然, 没人找我参与。

3 讨论

3.1 建立健全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并组织落实。

应根据护士受教育的学历、工作资质、核心能力、临床缺陷设置不同的培训内容、时间段。培训内容应注重多学科发展, 重视护士能力的外延, 培训层级的分配要考虑个案情况。鼓励各层级护士参与计划的制订, 制订前应于医院、各临床学部、医技科室等多部门沟通, 对有专科能力及需求的护士参与培训教学, 这样大大减少了培训中随意性和盲目性, 杜绝重复教学, 能激发护士浓厚的专业兴趣, 培养良好的职业态度, 增进了护士主动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可制定培训制度的规范化、带教老师的整体化、个性化, 教学质量可控化。加之有效的管理, 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3.2 培训计划的制订应以培养护士核心能力为主要目的。

刘明[3]等根据国际护士会 (ICN) 2003公布的“护士核心能力框架”, 结合我国的国情, 构建出《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 (Competency Inventory for Registered Nurse, CIRN) , 该量表包括7个维度58个条目, 具有很高的内部一致性。白玫[4]采用Delphi法, 总结出我国护理人才必须具备12项能力:沟通合作能力;临床护理实践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实践相适应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事物的能力;护理科研能力:运用外语的能力:护理管理能力;护理教学能力;社区护理实践能力;专业发展的能力。护士的能力培养除了要能以临床岗位责任要求去完成本职工作, 还要培养以上多维度能力, 培训的课程计划要涵盖其中。

3.3 培训课程的安排应与绩效挂钩, 对于积极参与课程设计与安排的护士应予以绩效奖励。

除了常规形式的书面与操作考核外, 定期组织沙龙式的学习讨论, 构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总结学习经验, 验证学习效果, 听取意见和建议, 及时整改课程内容及形式, 调动护士主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及能动性, 增强职业成就感。

3.4 科研培训与发展应争取行政支持:

目前临床护士工作繁忙, 缺乏时间进行护理科研, 是影响临床开展生命质量护理的因素之一。因此, 应保障一定的时间, 鼓励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科研, 并通过专项课题、经费支持、物质和精神奖励等激励措施, 提高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指导和帮助护士结合岗位开展科学研究[5]。

3.5 对护理继续教育形式的建议:

在网络化飞速发展的今天, 护理继续教育也应该以网络化形式存在。本次研究中, 大部分护士希望护理继续教育应该采用网络化的形式, 只要拥有帐号和密码, 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参加培训。网络化教育具有教学时空的延伸性、教育资源的共享性、教学手段的交互性、教学媒体的集成性和教育对象广泛性等特点[6]。不仅为护士提供灵活的、丰富的学习内容, 而且护士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专业、层次选择学习内容。可以预见, 护理继续网络化教育的形式在未来护理继续教育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临床工作的特点是要求护士在错综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将正确的事做对[7]。护士规范化层级培训是护理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护理队伍的建设和护理人才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本次研究, 建立一套科学有针对性的培训模式, 提高学习兴趣及参与率, 对拓宽专科知识面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促使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改变以往培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以及群体性培训, 培训内容的合理性为培训效果奠定了前提和基础, 为今后开展不同层级的护理培训和建立及完善培训模式提供科学的依据。

4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本项研究的资料来源于本院在职护士, 研究结果在反映不同地域、不同等级医院的护士对护理继续教育需求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下一阶段计划在查阅文献并结合质性研究的基础上形成问卷, 对不同地域、不同等级医院的护士进行护理继续教育需求的问卷调查, 以全面了解护士对护理继续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俊.不同层级护理人员在职培训内容与方式需求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 (9) 274-275.

[2]张艳, 张占香.在职护理研究生参与模拟毕业答辩体验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6 (17) :5-8.

[3]刘明, 殷磊, 马敏燕, 等.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结构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3) :204-206.

[4]白玫.我国不同学历层次护理人才能力的研究[R].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4.

[5]Marschelke E.How to avoid the abyss between theor y and practice[J].Pf lege Z, 2014, 67 (2) :94-97.

[6]杨俊茹, 蒋维连.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继续教育需求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 29 (8A) :23-25.

评价需求 篇9

关键词:服装专业 能力 实践

一、企业评价调查概况

我院服装系2013届毕业生共6个专业,394名毕业生,分别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152人,服装艺术设计专业84人,服装设计与营销专业53人,服装设计与展示专业20人,针织服装设计专业50人,人物形象设计专业35人。2013年1月服装系下发《广东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问卷》(以下简称《调查问卷》),本次调查问卷的设计上,采用了标准题和开放题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针对企业中层主管人员。由录用服装系毕业生的企业填写的《调查问卷》共涉及毕业生评价的13个方面,包括毕业生职业道德、事业心与责任感、专业素质、诚信度、工作能力、吃苦精神、人文素质、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协作精神、竞争能力、工作实绩等,同时企业可向服装系提出关于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本次调查一共发出394份,2013年5月共回收385份,其中无效问卷8份,有效问卷377份,有效率96.7%。

二、企业对服装系毕业生的评价

(一)企业对服装系毕业生的积极评价

通过对回收问卷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服装系毕业生受到用工企业的普遍欢迎。企业对服装系毕业生总体评价优秀或称职率为100%,不称职率为0%。其中,优秀率达68%,称职率32%,表明服装系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肯定和认可。其中企业对服装系毕业生评价较高的是职业道德、事业心与责任感、诚信度、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协作精神、工作实绩等方面,这些项目企业的满意率达到95%以上(含“很满意”“满意”“较满意”选项)。仅有一家企业对一名毕业生的人文素质评价一般,这从侧面反映出服装系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是比较高的,企业满意度高。这说明我院服装系毕业生经过短期的岗前培训,很快表现出较强的工作和业务能力,迅速适应企业的环境,成为企业中的骨干,独当一面。这也是我系近年来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的成效,通过教學改革,我系培养的毕业生较好地契合了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

(二)企业对服装系毕业生的负面评价

从调查企业反映的具体问题来看,有的毕业生职业道德不高,反映在工作中就是不顾企业利益,只关注个人得失,凡事讲报酬不讲奉献;敬业精神差、责任感不强,工作中敷衍了事,缺少认真踏实的精神;有的毕业生缺乏合作精神,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同事、领导的有效交流,做事情我行我素,个性也十分任性骄横,引起同事和领导的反感;有的毕业生知识面比较窄,只懂得服装专业的相关知识,对法律、经济、管理、营销等知识知之甚少,尤其是组织管理能力的欠缺,这也直接导致了学生不能综合性地发展,在企业中不能得到提拔重用,职业生涯受到很大的局限;有的毕业生外语能力较差,随着企业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顾客来自全世界各地,外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很多毕业生语言不过关,不能准确了解国外顾客的想法,招致企业的不满;有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专业基础薄弱,不了解服装行业的发展和前沿性的知识。高职教育是为社会一线培养大批高素质、实践能力强的人才,毕业生动手能力差对其工作前景带来很大的影响。有的企业反映毕业生文字水平有待提高。服装专业毕业生很多从事一些文秘工作,负责企业日常行政工作,涉及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公文的书写,但很多学生文字水平差,写作格式不规范、逻辑不清晰,甚至还有很多错别字。

综上所述,从调查结果看,我院服装系所培养的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能在岗位上发挥自身才干,同时服装系毕业生也出现了一些急需改善的方面,这为服装系以后的教学工作指出了改革的方向。

三、企业对服装系人才培养工作的建议

(一)不断优化服装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从调查看,多数企业希望我院服装专业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对现有的课程进行改革和调整。企业建议本专业课程改革主要基于学生将来适应的主要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来开发课程,以“适当、够用、实用”为主要目标,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淘汰旧知识、旧内容,将符合现代化要求的最新技术、适合市场需求的课程融入课堂教学中去。如针对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开设内衣设计课程等,再如“加强对面料的认识及印绣花等方面的知识”等。同时考虑到高职学生长远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一些辅助课程,例如公关礼仪、形体训练等,强化学生的气质及素养,开设礼仪课程,既可以为企业提供庆典、答谢会等会议服务,又可以增加学生的礼仪知识和增强实际应用能力,以便为他们将来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基本素质

从企业对毕业生应具备素质的调查来看,企业最看重对我系毕业生的素质分别是敬业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艺、创新能力。有企业指出:“工作态度远胜于工作能力,技能培养是基础,建议贵校可以在文化素质上加以提升,培养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学会换位思考,有服务意识,感恩,培养阅读习惯;在学校是基础教育,踏入社会后需重新学习,自我成长尤为重要。”还有企业指出:“对一个企业来说,员工的团队合作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而且要适当训练学生的沟通技巧,有时候,一句话换一种方式表达,会达到截然不同的效果,这些都能加快学生在公司的成长。”这需要我们加强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与团队协作精神的培育。尤其是我系学生进入企业后属于高学历人才,很多学生都会走上管理岗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不仅需要专业知识,更需要综合素质和能力,这就需要我系对学生进行诸如行政事务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培训。

(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希望毕业生入职后经过较短的培训期就正式进入工作岗位,甚至不需要企业培训就可以满足岗位需要,这将大大节省企业的培训成本。因此,企业对我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企业建议我系在授课过程中,将实践教学当做主要环节和特色部分,在教学当中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办法,使学生在做中学习。同时建议学校让学生多去企业实习,甚至有企业提出应大学二年级就安排下厂实习。很多企业也表示愿意与学校合作,给我院的服装系的学生提供这样的实习岗位。不仅是学生,教师也可以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一方面,可以增强教师的实践技能。只有教师具有相应的实践能力,才能教出合格的学生。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给企业一些建议和指导,这是双赢的结果。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一名合格的服装专业毕业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唯有如此,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不断适应环境和挑战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乔丹,于薇.如何在教学中加强高职学生能力的培养[J].价值工程,2010(8).

[2]王春明.关键是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论加强高职专业的建设与改革[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7).

[3]蒋小燕,周奕.关于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的数据分析与思考[J].科技传播,2010(8).

[4]李丹.高职院校如何做好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工作[J],2010(8).

作者简介:

吕梅婷(1981- ),女,广东省佛山市人,在职研究生。

评价需求 篇10

而目前国内对于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评价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有:董宇欣等人(2007)以学生多元化发展为目标的高校双语教学评价体系研究;杨劲松等人(2005)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教”双语教学的交际型评价体系研究。上述研究总体而言,大多数研究者对双语教学评价的研究集中在课堂教学这一环节,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且缺乏高职院校开展双语的岗位技能等特色,所以探索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高职双语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十分必要。

一、高职双语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一体化

高职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不仅仅是评价内容指标的多元,更是主体的多元,包括学生、教师、行业专家,同时主体的系统相关性以及全过程性又将多元化主体形成一体。首先,就学生主体而言,要以高职学生的发展为本,了解学生需求,平等地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创造和成功的机会,体现在评价指标中即教学过程中的“学生参与”程度。其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量规表,并利用反馈信息,适时地调整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发挥教师在评价体系中的作用。再次,根据职业教育的岗位技能要求引进行业专家的意见和反馈,有效地将他评引入包括高职院校管理层和专家在内的评价机制。最后,只有三者有机结合,才会产生公正的评价结果和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

由于所持立场不同以及由于受学识和眼界的局限, 学生评教与教师自评、同行评价、专家评价往往有一定差异。在实践中我们注意到一个问题:这种差异在高职院校中对双语课程的评价显得更为明显。其原因在于:首先,高职学生第二语言运用能力的不足使得学生认为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为学生往往选用以母语进行教学的课程为参照系从而进行双语课程的评价(但根据调查显示, 多数学生希望增加双语课程的科目数,这与他们对双语教学的总体评价偏低显得自相矛盾)。其次, 在对双语课程进行评价时,行业专家的意见与教师的意见有差异。事实上,行业专家往往既能从双语教学对学生以后就业和发展所需要的综合竞争力的角度出发进行评价,更具有岗位贴近度;而任课教师的评价往往从教学的科学性出发,强调语言与专业能力并重。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校情, 建立起学生评教、行业专家评价、同行互评、教师自评等相结合的立体化、多层次的双语教学评价体系。

二、双语教学评价内容以岗位技能需求为导向

(一)评价双语课程的设置是否与岗位技能要求相一致

双语课程的设置应该体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即掌握及运用相关岗位的技能要求。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岗位对学生在跨文化背景下开展业务的能力要求,其中该业务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与技能。通过双语教学,将语言应用于专业知识的获取,以专业教学来推动外语水平的提高,并通过专业教学来培养学生在跨文化交流时的思维方式和应对能力,从而培养学生以外语语言或外语技能支撑的专业技能。以国际商务专业为例: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双语课程的设置是基于国际商务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设置课程时,需要破除原有的“知识储备”观念,以岗位技能为基础编制出能更好地与工作体系相对接的课程体系。根据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专业近年来开展的双语教学的实践,在设计课程体系时,遵循“渗透、整合、思维”的渗透式双语教学模式,以外贸类工作岗位的需求为导向,把课程体系分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单元,构成有机统一的,动态的双语教学课程体系,具体而言,可分为以下三个单元:

第一,岗位基础能力单元:开设与外贸岗位要求的基础能力相对应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双语教学,如国际贸易等国际商务专业的基础双语课程。

第二,岗位核心能力单元:开设与外贸岗位要求的核心能力相对应的专业双语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外贸英语函电以及单证实务等。

第三,岗位支撑能力单元:开设与外贸岗位要求的辅助能力相对应的双语课程,如外贸商务谈判、商务沟通等;以及专业实训课,如国际贸易的双语实训课程。这三个单元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支持,相互渗透,有机统一的关系。

(二)评价双语教学的准备工作是否体现岗位技能要求

首先,评价双语教学目标是否能够体现高职课程目标。换而言之,课程目标能否内化为具体的双语教学目标。以高职《商务沟通技巧》(双语)课程为例,课程目标可以表述为培养学生在双语环境下处理商业信件、会议安排和商业信息的能力。可以内化为:在双语环境下策划商务文件的能力;在双语环境下整理商务文件的能力;在双语环境下起草商务文件的能力等具体的教学目标。

其次,评价双语教学组织和设计是否体现高职学生现有的语言和专业水准。学生第二语言水平参差不齐是制约高职双语教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采用“一刀切”的授课方式不符合客观情况,因此,评价高职双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双语教学设计是否体现了高职学生的特点:一是在教学组织上是否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生本人的意愿进行选择,实施了分层次教学;二是在教学设计上是否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确保双语教学的质量。

再次,评价教材的选择是否体现高职特色。双语教材是双语教学开展的必要物质载体,是双语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双语教材有四种类型:外文原版教材、国内改编原文教材、原版翻译教材及中文教材。原版教材难度较大,改编原版教材可适当降低英文阅读的难度(卢晓冬,2001)。评价一本教材是否适合双语教学的需要,要根据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本土化要求而定。对于那些国际通用的课程,例如统计学、商务英语、国际市场营销,使用原版教材是可以接受的;而如本土化要求较高的课程例如沟通技巧、进出口实务等,则要看是否使用了适合高职特色的双语教材特别是校本教材。

最后,评价双语教师的备课情况,即常规的教案、授课计划、教学大纲和多媒体材料的

准备情况等,重点在于安排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教师实际情况的适切度:即教学内容是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同时教师的外语的驾驭能力能否胜任双语教学任务,此外,教学内容能否体现双语教学的优越性, 是否能够体现双语教学一举多得的要求。

(三)评价双语教学的实施过程是否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过程

首先要评价双语教学的授课策略,主要从整个课堂教学结构设计、教学思路以及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等方面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过程来评价(高明,2007)。目前,高职学生普遍对传统教育模式存在反感情绪,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处于从“求学期”向“创造期”的过渡阶段,在这当中,学生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协同发展,其中发散性思维占有明显的优势,而学生在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中,其想象力逐渐从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过渡,运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适应高职学生的心理与思维的特点,所以评价的重点在于教师是否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创造“学习情境”并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认知工具”,充分发挥了高职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

其次,评价双语教学整合度如何?整合度是指在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的情况下,汉、英两种语言的最合适比例,怎样的比例才适合学生?通过实践,我们发现:这一方面取决于课程本身对专业和语言的要求;另一方面还取决于高职学生的语言水平。

(四)评价双语教学的效果是否已经达成岗位技能的要求

双语教学效果评价应该评价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的目标是否已经达成,高职双语教学一方面能够提供学习外语的环境,另一方面还肩负着提升专业教学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是否已经满足相关岗位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要求;二是是否已经满足岗位对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三是是否已经满足岗位对学生在跨文化背景下开展业务的能力要求。通过双语教学,学生是否能够开始打破思维定式,从新的角度、相反的方向、不同的途径看问题,使思维的变通性、灵活性尤其是发散思维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从而服务于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要求。

三、基于岗位技能要求的高职院校双语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在调研、参考了各方面意见以后,笔者构建了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高职双语教学评价体系:

从上述评价过程来看,该评价体系基于高职院校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多元一体化的双语教学过程评价体系,岗位技能要求渗透到学习的每一个阶段和过程,准确地考察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专业能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高职学校对双语教学的管理水平。由于该公正多维的全过程评价体系,多元主体参与及评价,避免因为评价主体的过于单一而造成的评价“失真”现象,使得评价过程通过对高职双语教学准备、实施和效果等各个教学环节的评价,更好地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中岗位技能要求。

参考文献

[1]W.F.麦凯,西格恩.双语教育概念[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2]董宇欣,印桂生.高校双语教学模式与评价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探索,2007,(6)16-17.

[3]杨劲松,雷光和.关于构建双语课程“学,教”评价体系的思考[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33-35.

上一篇:新“三农”下一篇:语文教学理念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