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合理分类

2024-09-02

药品合理分类(共8篇)

药品合理分类 篇1

药品管理作为医院药剂科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关系到每一个患者的用药安全。因此, 医院药剂科必须严格遵照国家的有关规定, 全面制定药品分类管理制度, 尤其是对于处方药的监督与管理, 加强对执业药师的业务素质的培养, 提高其服务意识, 避免患者由于滥用、误用药物导致生命健康受到威胁。

1 加强对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标签管理

依据有关资料, 2009年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总共收到超过80万份药品不良反应病例的报告, 而处方药的不良反应则占绝大多数的比重, 其数据高达97.4%, 其不良反应与严重程度远远大于非处方药, 其重要原因是非处方药的滥用, 尤其是滥用抗生素类药[1]。早在2001年, 我国就已经制定了药品分类管理的办法, 不断加强对麻醉类的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类药品、放射性药品进行另行的管理, 同时也强化医院与零售药店关于药品分类的管理, 确保处方药的监管工作达到有效控制。为有效消除及避免出现不合理或者滥用药品, 必须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关于药品的法律法规, 在进行药品采购时, 必须加强对药品标签的核对工作, 仔细检查其使用说明书与内外包装的标识, 如果非处方药上没有明显标明非处方药专用的标识, 则不可以采购。在药房管理中, 均已“OTC”标识作为分类的标准,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必须分开进行摆放, 另外, 在处方药出必须设置“仅凭处方销售”醒目标语, 让人一目了然。

2 严格控制抗生素类药品的凭处方销售

如今抗生素药品的使用越来越多, 导致很多病菌出现耐药性, 促使很多患者也出现针对抗生素的抗体, 造成一些抗生素类药品的药用效果逐渐减弱。因此, 国家采取一些措施, 规定从2004年7月1日开始, 没有列入非处方药目录的抗菌类药物要凭借处方进行销售。然而, 目前的医院都是采取“以药养医”管理模式, 抗生素类药品的需凭借处方销售依然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 尤其是某些药店, 为了追求利益, 泛滥的销售或者变相销售抗生素类药品;部分医生由于诸多原因, 滥开抗生素药物, 导致患者用药安全存在很大的隐患。因此,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必须严格检查, 对于违规销售抗生素类药品的单位或药店与不按照有关规定滥开抗生素类药品处方的医生进行严厉的惩罚[5]。药事工作者要有很高职业道德, 高度重视药品管理工作, 认证执行执行凭借处方销售抗生素类药品的规定, 如果遇到不符合有关制定的要求, 必须严厉拒绝, 同时要对患者不合理用药给以科学的解释, 确保抗生素类药品安全流通。

3 增强执业药师的业务素质

执业药师作为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者, 在我国, 执业药师有以下的职责:第一, 必须对药品质量负责, 确保人民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第二, 严格执行我国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及其他有关的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违法行为或者违法决定, 提出劝告与制止, 同时要拒绝执行或者向上级进行汇报;第三, 在执业范围之内, 还要负责药品质量的监管工作, 同时要参与药品质量管理的制定与实施, 且对于本单位违规行为进行处理;第四, 负责处方的审核以及监督调配。第五, 还要提供用药咨询及相关信息, 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积极展开关于药物治疗的监测工作, 并对药品的疗效进行评价等。由此可见, 执业药师的良好素质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与发展。因此, 必须规矩《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标准, 加强对于执业药师的培训以及管理, 增强执业药师的业务素质与职业道德, 培养其良好的服务意识, 坚持以患者与消费者最为中心, 开展幼稚的药学服务, 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给以适合的用药指导以及健康咨询;加强其依法执业能力以及业务水平, 严格履行职责, 维护众多人民群众的利益, 确保人民安全、合理、有效用药[3]。

4 加强对零售药店药师的管理

首先, 要加大执业药师的规模, 进一步加强对药学人员培训与教育, 增强药学技术人员、特别是执业药师的社会地位以及生活待遇, 鼓励药学人才积极投身于药品零售行业中来。其次, 把更多的药品分类以及管理知识归纳入到驻店药师的教育中来, 指导一些资历较高的培训院校对驻店药师进行进一步的教育与培训。最后, 规范管理药师的行为, 并且规定零售药店于正常营业的时间内, 要有执业药师或者的得以认可的药学技术人员在岗。

5 药检部门加强对于药品广告的管理

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要严格遵照国家制定的《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关于药品广告审核的相关的, 对药品广告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认真确认, 禁止恶意进行隐瞒或宣传, 不可以利用一些医药科研单位、相关学术机构、医疗研究机构、专家、医生或者患者的名义作为药品的证明[2]。对已经获得批准的药品广告依然进行继续监督与管理, 防止出现篡改经过批准的药品广告, 进而实施虚假宣传。经过检查属于违法的药品广告, 应及时撤销其药品广告, 并通知工商行政部门进行处理。

6 加强对于药品分类管理的宣传

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广泛的宣传药品分类管理, 例如利用电视、互联网、报纸及杂志等公益广告的形式进行宣传, 为了树立民众安全合理用药的观念。同时, 制定一个固定的时间点, 邀请职业道德高、行业得到认可的专家学者通过电视与广播等形式进行专项知识讲座, 介绍有关合理用药知识, 如何正确辨别不正当用药以及假劣药物等。这类节目必须是公益性的, 避免商业介入, 以及商业广告费等。

7 普及患者的科学用药常识

由于诸多原因导致我国很多患者对于用药知识相当缺乏, 把抗生素当做“万能药”, 去药店都会习惯性地购买抗生素药物, 用药不恰当与胡乱搭配药品造成诸多不良反应以及用药事故。因此, 药事工作者要提供药品知识宣传与指导, 在诸多患者中大力普及科学合理使用用药, 让患者了解处方药与非处方药非区别于应用, 尤其是对抗生素类药品的普及, 令患者明白为何要凭处方购买, 如果随意服用抗生素类药品会出现怎样的不良后果[4]。同时, 要知道患者会看药品说明书, 了解其中慎用、忌用、禁用的一些区别。另外, 大力普及患者用药的先后规定, 明白为何有些药物蓄饭后服用, 有些饭前服用, 或先中药后西药、先外用后内服等。通过大力普及医疗常识, 让患者培养起科学的用药认识, 进而提高人民的用药安全与用药效果。

8 结语

药品分类管理是一项科学的合理的药品管理模式, 可以有效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药品分类管理的有效全面管理及实施需要长时间的探索, 这需要全体社会地不断努力, 加上众多药事工作者的不断参与与努力, 药品分类管理必定能早日落到实处, 为众多患者提供有利保证, 确保患者能够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

参考文献

[1]沈超.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J].中外医疗, 2011, 30 (16) :135.

[2]张琳琳, 李杰.国家药物政策与合理用药[J].医药导报, 2009, 28 (2) :271.

[3]张绪跃, 杨世民.进一步加强药品分类管理的研究[J].西北药学杂志, 2010, 25 (4) :135.

[4]张倩, 林菲.我国药品分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7 (19) :177.

[5]何辉余.做好药学服务安全合理用药[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 20 (23) :80.

药品合理分类 篇2

1.为了药品的安全、有效、方便使用,根据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原则,依其品种、规格、适应症、剂量及给药途径等的不同,将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分为甲、乙两类。

2.经营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的零售企业必须具有《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其授权的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其它商业企业可以零售乙类非处方药。

3.非处方药的包装印有国家指定的非处方药专有标识,必须符合质量要求,方便储存、运输和使用。每个销售基本单元包装附有标签和说明书

药品合理分类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使用西药房药物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药品合理分类改革前 (2011全年) 作为对照组, 对药品合理分类改革后 (2012全年) 作为试验组, 制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 每月随机调查100例患者, 每年收集1 200例患者, 共2 400例进行满意度调查。

1.2 方法

①患者角度:对2011年和2012年调查的2 400例患者进行系统的统计, 项目包括患者的满意度及投诉率, 并对药品进行合理分类管理改革前后进行对比;②管理者角度:在实行药品合理分类管理后, 按照药品贮藏条件存放药品, 加强药品有效期管理, 保证药品的现代化需求, 建立药房的多信息管理系统, 结合商品名和通用名等进行信息检索, 方便准确, 其次还要对管理人员进行一系统的药品管理培训, 定期开展药品健康教育及活动, 必要时邀请专家讲解有关药品知识, 提高管理者的防范意识。保证医院的硬件投入及药品的科学管理, 管理者还需定期分析药品分类的合理性;此外, 还可通过相互沟通学习, 逐步完善管理制度, 不断提高综合业务素质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投诉率。满意度分为3个等级, 满意:对药房服务及利民便民的制度很赞成;基本满意:对药房服务及利民便民的制度基本赞成;不满意:对药房服务及利民便民的制度从不赞成。总满意度 (%) = (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收集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满意度比较

由表1可知, 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 (94.0%) 明显高于对照组 (90.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患者投诉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投诉率为0.08% (1/1 200) , 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投诉率的0.42% (5/1 20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本研究中, 药品合理分类及加强药品管理改革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改革前患者的满意度;且改革后患者的投诉率明显低于改革前患者的投诉率。说明药品合理分类及加强药品管理改革后与改革前相比有满意度高、投诉率低。究其原因, 改革之前, 由于药品摆放未使用现代化管理模式, 药品的分类比较单一, 无特殊性, 使管理者的工作比较烦琐, 信息化尚未落实, 造成患者排队购买药品耗时耗力, 而且类似药物的管理无特殊标记, 也无其他是否适合特殊人群的禁忌等标识, 很容易造成混淆, 导致药品发放差错, 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而改革后, 药房依据药品的类别、品种、规格、用法、包装、用药频率及用药的安全性等对药品进行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类管理, 对药架进行了合理的布局;一些常用药品就近固定摆放,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配方的劳动强度, 减少了药品调配的差错率, 加快了配方的速度, 减少了患者取药时间,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对特殊药品 (如须低温保存的药品、须避光保存的药品、贵重药品、高危药品、麻醉和精神药品等) 设立了相应的管理区域及其管理制度, 在药架上分开摆放并进行了标示;对于一些相似的药品也进行了细微的分类, 如看来相似、听来相似、容易混淆的药品等都进行了合理的分类管理, 在药架上分开摆放并进行标示;发药时需对患者详细讲解药品的用法、用量;高危药品在发放的同时需要3人同时核对;设立药师咨询台, 由资深药师为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咨询服务, 并设有咨询服务热线, 患者可通过电话联系、咨询问题等措施, 保证患者用药合理、安全、有效。此外, 管理者需定期抽查已配好的药品, 定期汇报近期出现的差错, 并对临床出现的差错、药品质量事故和药物不良反应等及时统计反馈, 并根据相关规定及时向医院药事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汇报[4]。所以, 加强药品管理改革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药品发放的差错率和投诉率,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 医院在对药品合理分类及加强西药房的管理改进后, 保证了患者用药的合理、安全、有效, 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降低其投诉率, 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促进药品的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摘要:目的 探讨药品合理分类对医院西药房管理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西药房的药品进行合理分类管理, 将药品合理分类改革前 (2011全年) 作为对照组, 对药品合理分类改革后 (2012全年) 作为试验组, 两组均以国家相关规定及药品说明书等为参考, 观察药品合理分类改革前后患者的投诉率及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 (94.0%) 明显高于对照组 (90.0%) , 试验组发生患者投诉率 (0.08%) 明显少于对照组 (0.42%) 。结论 通过强化西药房药品的合理分类管理, 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同时对减少医患纠纷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药品合理分类,医院西药房,管理

参考文献

[1]罗春梅.电子处方系统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应用的意义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19) :756-757.

[2]韩庆礼.医院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J].当代医学, 2011, 17 (10) :34-37.

[3]楚冬梅.门诊西药管理中的问题及改善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2, 14 (20) :363-363.

浅析我国药品的分类管理 篇4

关键词:药品,分类管理,问题及思考

1 药品分类管理的发展背景

世界上最早实行OTC的国家是美国。美国工会于1951年通过一项修正案, 规定了处方药与OTC的分类标准, 创建了药品分类管理制度, 美国对处方药的销售管理非常严格, 处方药通常专门陈列于一个房间内, 消费者一般是看不到药品的。凡是处方药, 都必须由生产厂家在药品标签上印上“Rx only”字样, 同时也方便对处方药加强管理。对与非处方药, 管理则较为宽松。

2 我国药品分类管理的发展情况

80年代末, 我国医药管理部门开始对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和探讨,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这一管理模式作为药品政策立法议题;1995年5月原卫生部药政局委托中国药学会进行有关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技术工作;到了2005年底, 药品分类更加规范。全部药店销售的处方药必须凭医生处方购买。

3 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取得的成就

药品分类管理的实施已将近7个年头了, 在这短暂的几年里, 我们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1) 初步建立了药品分类管理的法规体系, 构筑了药品分类管理的基本框架; (2) 在上市药品中进行了非处方药的遴选, 初步对药品进行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分类, 改变了以往除特殊药品 (毒、麻、精、放) 均可在零售药店销售的状况; (3) 大力开展了宣传培训, 向群众普及药品分类管理知识, 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知识培训, 法规宣传, 使各方面的认识有了提高。总的来说, 通过我们的努力, 人民群众对药品分类管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

4.1 政策法规, 宣传力度不够

目前《药品分类管理》, 《执业药师法》尚未出台, 这就给药监部门在执行监督管理职能时造成困难。

4.2 处方的管理尚不规范

我国现行的医疗卫生体制, 医疗保险制度导致医药难分家, 大部分医疗机构“医药养医”使得处方很少能够流向药店。

4.3 零售执业药师的数量不够, “角色错位”现象严重

按中国现有人口计算, 我国需要执业药师80多万才能满足市场需要, 因此应该大力改革现有的执业药师的考试制度和管理制度, 加大培养力度和执业药师的认定制度。

4.4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标签, 摆放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我国对非处方药, 必须要求生产厂商在其标签, 包装上印有显著的非处方标识, 即“O T C”样标识。

5 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的时代意义

实施药品分类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出发所作出的这项决定, 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和深化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完善药品监督管理体制, 降低国家和个人医疗费用的实际需要、是推动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增强人们自我保健、自我药疗意识, 满足人们在不同层次上对医疗保健消费需求的客观要求, 是充分发挥和合理利用社会医疗卫生资源与药品资源, 实现了我国到200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健”的重要保证, 是加快医药行业产品结构调整, 提高药品质量, 促进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机遇。

6 药品分类管理对一些部门的影响

6.1 对生产企业的影响

对企业而言, 实行OTC管理制度后, 国内制药企业面对的首要问题是来自国外大型制药公司及国内三流企业的竞争, OTC药是一个高度竞争市场, 特别在入世以后, 许多国外公司也对中国市场表现出了极大兴趣, 纷纷抢占中国市场, 然而, 国内企业尚未认识和把握这一机会。

6.2 对经营企业 (零售药店) 的影响

从目前情况来看, 80%以上的处方药是由医院药房售出的, 而医药不分业的现状使处方不能外购, 造成零售药店无处方来源, 严重挫伤了其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积极性。

6.3 对医院药房的影响

(1) 医院药师分流明显。药品分类管理后, 社区大药房将会逐渐普及, 医院门诊药房转为零售企业药店, 医院制剂室也会逐步萎缩, 这将极大加速医院药师分流。 (2) 医院药师的服务模式转变。科技含量增大, 医院药师的重心将转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科研教学、信息咨询、新剂型开发、药物经济学评价、药物配伍实验等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中去。

6.4 对医院药学发展的影响

6.4.1 有利于开展药学监护工作, 据有关资料统计, 我国药师人数约19.

5万人, 其中94.2%在医院工作。OTC制度实施后, 随着社会药房和药店的增加, 医院的门诊量将减少, 可使医院药师从繁重的事务型和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6.4.2 有利于促进药师增强社会责任感, 充分掌握药品信息和

专业知识, 以指导合理用药和提供药疗学服务, 提高医院药师工作的社会效益。

6.4.3 有利于拓展医院药师的职责范围, 随着OTC使用量增加, 病人需要更多的药品信息帮助他们选择药品并安全有效地使用。

参考文献

[1]芦柏震.我国药品流通领域法律法规现状浅析[J].海峡药学, 2005, 5.

实施药品分类管理确保安全用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药品分类管理内容

1.1.1 处方药管理规则

处方药是指一类需要凭医师开写处方, 在医师、护士、药师或其它专业人员监督指导下方可使用的药品。属于以下情形之一的列为处方药:易致药物依赖性的药品、因毒副作用大或使用时需要医疗专业人员参与 (如注射剂) ;而不宜用作公众自我用药的药品;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为“药试字”的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口服及注射用抗生素等;有关法规规定的需凭医师或医疗专业人员开写处方的药品。

1.1.2 处方书写规定

处方按规定格式用钢笔、圆珠笔填写, 要求字迹清楚, 不得涂改。处方如有改动, 应由医师在修改处另行签字或盖章始有效;药品名称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中外名书写, 也可用其通用名或商品名书写, 不得任意简写、缩写或以化学分子式书写;更不得自造简化字, 不得字迹潦草, 形成误解。

1.1.3 非处方药管理规则

非处方药是指一类不需医师或其它专业人员开写处方的药品。具备以下特征的药品, 可列为非处方药:药品成分及其含量在确保安全性、有效性的范围内, 作用缓和, 毒副作用小、药品的适应证为预防或治疗轻微病症, 或维持和增进健康、药品适用于公众凭自我判断作出诊断的病症, 用药者能清楚地感觉到症状好转, 能减轻轻微病症的初始症状或防止恶化、药物不会在体内蓄积, 不掩盖其它疾病,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1.2 药品分类管理方法

严把握进药关, 对处方药、非处方药必须具有药品批准文号;非处方药标签和说明书除符合规定外, 用语应当科学易懂, 便于患者自行判断、选择和使用;非处方药的标签和说明书必须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非处方药的包装必须印有国家指定的非处方药专有标识, 必须符合质量要求;每个基本单元包装必须附有标签和说明书, 保证使用的便利。

1.3 药品安全提示

几年我院药剂科非常注重对患者进行安全提示,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熟知各类药品的适应证、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我们重点掌握有: (1) 使用抗生素需注意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中过敏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有:皮疹、荨麻疹、哮喘、水肿、过敏性休克、变态反应等;胃肠道反应主要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腹泻等;另有致白细胞减少等造血液系统毒性的不良反应。 (2) 氨基糖苷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包括绿脓杆菌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 同时, 它们也具有剂量依赖性的毒性反应。在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中涉及的主要药物有: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硫酸庆大霉素片等。临床主要表现有:耳鸣、头晕、心悸、肝功能异常、胃肠胀气、皮疹等。建议医疗机构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使用期间, 患者要作有关肝、肾、耳毒性观察及检查, 并要在血药浓度监测下使用。 (3) 三类药不良反应:抗抑郁药是消除病理情绪低落、提高情绪, 用以治疗抑郁症性疾病的精神药物。根据我们掌握资料, 发现有患者服用米氮平片导致水肿的, 之后, 我们及时向用此药患者提示;抗结核药物具有肝脏毒性, 处理不当, 可危及病人的生命, 如利福平片、吡嗪酰胺片、异烟肼导致肝功能异常患者可以慎用;抗肿瘤类药物甲氨喋呤片、氟尿嘧啶注射液、注射用顺铂导致骨髓抑制, 此类药长期使用可引起肝、肾损害等, 建议患者用药期间应监测血象。 (4) 解热镇痛药是日常使用最多的止痛药, 但是也有许多不良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荨麻疹、恶心、呕吐、头晕、心律失常、腹泻、眶周水肿等。 (5) 降压药对人体有不同的不良反应, 可能出现皮疹、咳嗽、痛、头晕、面部潮红、踝部水肿等现象。

2 结果

几年来我医院药剂科实施药品分类管理, 注重安全用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 大大的提升了我们医院在社会上的知名度, 同时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讨论

实行药品分类管理, 是安全用药的前提和保障, 其核心目的就是有效地加强对处方药的监督管理, 有利于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 药品是特殊的商品, 它有一个合理使用问题, 否则不仅浪费药品资源, 还会给患者带来许多不良反应, 甚至危及生命, 有的还会产生机体耐药性或耐受性而导致以后治疗的困难。实行药品分类管理, 有利于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推动医药卫生制度改革, 增强人们自我保健、自我药疗意识, 促进我国“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实现[1];实施药品分类管理, 关系到医院的各个环节, 各部门必须群策群力、协调一致、共同推进, 才能确保此项工作扎扎实实开展起来, 把安全用药落到处。

参考文献

麻醉药品合理用药的临床分析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12月麻醉药品的312张处方作为依据, 其中男211例, 女101例;年龄18~65岁, 平均年龄 (31.5±5.3) 岁。

1.2方法:

所有研究资料以处方为依据, 通过电脑及麻醉药品账册收集数据, 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与比较。

2结果

经统计与汇总后发现, 除由于手术原因芬太尼使用量过大外, 吗啡缓释片及控释片的金额和用量最大, 且符合麻醉药品用药原则,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小于盐酸吗啡注射液的用药总量, 为合理用药, 均符合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 见表1、2。

3讨论

麻醉药品是临床上必不可少的镇痛药品, 盐酸芬太尼注射液是一种疗效较强的镇痛药, 作用同吗啡相似, 但其镇痛效果及价格大约为吗啡注射液的100~180倍。虽然其具有起效快, 达峰时间短等优点, 但是临床上用于单独镇痛的很少, 主要用于全麻复合和麻醉辅助麻醉用药[1]。盐酸吗啡注射液主要用于常规镇痛药无效的急性剧痛, 例如:癌症晚期、手术、大创伤等的镇痛, 为强效镇痛药, 镇痛强度大约是盐酸哌替啶的10倍。由表1及表2不难看出, 因麻醉手术量大的原因, 使得芬太尼类注射液需求量较大外, 吗啡缓释片及吗啡控释片在用药金额和用药数量上较其他麻醉药品大。吗啡缓释和控释片主要适用于癌症晚期患者镇痛, 二者为口服用药, 具有成瘾性小, 用药方便, 药效作用时间长, 不良反应小, 安全性高等优点, 口服吗啡缓释或控释片被誉为治疗癌症疼痛的最佳方法。根据WHO推荐的《癌症疼痛三阶梯比痛治疗指导原则》中关于用药个体化规定, 可以对由医师根据病情及耐受情况决定癌痛患者镇痛使用吗啡剂量,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取消癌症患者使用吗啡的极量限制[2]。临床上也主要采用吗啡缓释或控释片, 按时给患者用药, 这样可以避免血药浓度出现过高峰值, 有效降低了成瘾事件的发生。缓释片是利用特殊技术将药物在体内能够缓慢释放, 从而维持体内血药浓度的正常, 使药物得到充分的吸收。控释片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可以保持恒定地释放药量, 使血药浓度维持恒定, 其作用较常规吗啡片更持久。

近年来, WHO已将盐酸哌替啶不作为治疗癌症疼痛的小剂量推荐药物, 理由是: (1) 盐酸哌替啶的作用与吗啡相似, 但其镇痛疗效与价格仅为吗啡的1/10; (2) 其代谢产物中甲哌替啶清除半衰期较长, 且有潜在的肾毒性和神经毒性; (3) 口服盐酸哌替啶吸收慢且利用率低, 注射给药不宜于癌症疼痛等慢性治疗[3]。阿片类药物一直被人们认为在使用过程中最为容易成瘾的麻醉药品, 但是经过大量临床研究证明, 其在规范合理试用下, 疼痛患者几乎不会有成瘾现象的发生。此外, 研究发现成瘾发生率不仅与给药量有关, 还与药物给药方式有关, 直接静脉注射会使血药浓度骤然升高, 增加了成瘾率。吗啡缓释或控释片在治疗癌症疼痛中, 因为药物在胃肠道缓慢释放, 所以血药浓度能够保持在恒定范围内。对于服用吗啡缓释或控释片剂量小且效果好的患者, 应视情况逐渐增加给药剂量, 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能缩短给药间隔, 因为给药次数过频, 会增加患者的成瘾性。采用恰当辅助用药在规范和足量使用吗啡镇痛后, 不仅能有效地缓解疼痛, 而且能够减少吗啡的不良反应, 从而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麻醉药品的合理利用与管理尤为重要, 对医院的麻醉药品的管理和应用要定时进行检查, 防止不合理利用及滥用情况的发生。

医院麻醉镇痛药品处方是反应其是否合理用药的重要依据, 因此要严格记录并管理处方。我院以312张麻醉药品处方作为依据进行研究, 对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列表, 用以分析我院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从表1发现, 我院用药金额最大的是芬太尼类, 磷酸可待因片用药金额最少, 余下依次是吗啡缓释片 (控释) 片,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 盐酸吗啡注射液;从表2可以看出, 从麻醉药品用药量最大的是芬太尼类, 余下依次是吗啡缓释 (控释) 片,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 盐酸吗啡注射液, 磷酸可待因片;综合两表内容发现, 除由于手术原因芬太尼使用量过大外, 吗啡缓释片及控释片的金额和用量最大, 且符合麻醉药品用药原则, 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等小于盐酸吗啡注射液的用药总量, 为合理用药, 癌症镇痛用药均符合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 因此证明我院麻醉药品应用基本合理。

综上所述, 麻醉药品的使用必须按照规定合理用药, 癌症患者运用麻醉药品镇痛, 必须符合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 合理运用麻醉药品不仅能够解除患者的持续疼痛, 而且可以降低其成瘾的概率;若滥用麻醉药, 会给患者的经济带来损失, 给身心带来巨大的痛苦, 因此要求医务人员严格按照规定使用麻醉药品。

参考文献

[1]王明星.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11 (31) :323-324.

[2]郝素芳.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及合理用药分析[J].当代医学, 2012, 23 (10) :1120-1121.

常用化学试剂药品的分类储存管理 篇7

目前国内化学试剂药品在分类管理还停留在相对粗放的管理状态, 尚缺乏清晰的分类管理体系。我国于2012 年颁布了《易燃易爆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有机过氧化物储运安全规范》 (腐蚀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等分类管理的技术标准。总的来说目前危险化学品分类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

《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 (GHS) 是以联合国分类标签制度的为基础[1], 创建的一套科学的化学品分类标签制度, 提出了适用于分类管理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化学品分类管理的整体思路。文章在此基础上, 检索万方医学网从建库至2015 年4 月相关文献, 对常用化学试剂药品的存放及使用进行归纳整理, 为化学品分类管理提供有益的思路。

1 化学试剂药品分类及管理

药品分类管理就是根据药品品种、规格、剂型、适应征、剂量及给药途径的不同, 对药品储存和陈列等进行分类的管理。化学试剂药品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 文章按化学试剂药品的性能分为非危险试剂和危险试剂[2]。

1.1 按危险试剂和非危险试剂分类

基于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标签制度 (GHS) 原理, 参考《危险化学品分类及包装技术》, 设计建立了化学试剂药品危险试剂和非危险试剂分类表 (表1) 。化学试剂药品的管理应根据其不同的特点, 以不同的方式妥善管理。这种分类既注意到实用性, 又考虑到试剂的特征性质, 既便于实验人员者使用时安全操作, 也便于安全存放。

1.2 危险化学试剂药品分类管理

根据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标志》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类:第一类: 爆炸品;第二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三类: 易燃液体 (如乙醇、天那水、白电油等) ;第四类: 易燃固体、自然固体、遇湿易燃物品;第五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六类: 有毒品;第七类: 放射性物品;第八类:腐蚀品。石燕燕等[1]结合GHS中化学品危险性分类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适用于分类管理的危险化学品有19 类:⑴爆炸品;⑵易燃气体;⑶有毒气体;⑷易燃液体;⑸易燃固体;⑹自反应物质;⑺自燃与自热物质;⑻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⑼氧化剂;⑽有机过氧化物;⑾腐蚀品;⑿有毒品;⒀生殖细胞突变性、致癌性、生殖毒性物质 (CMR) ;⒁刺激性物质;⒂呼吸或皮肤过敏性物质;⒃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毒物;⒄吸入危害性物质;⒅水环境危害物;⒆臭氧层危害物。通过对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储存保管, 以减少或避免其对环境的影响及对人体的危害。

1.3 特殊药品和毒性化学试剂药品分类存放管理:从管理环节角度出发, 分类管理的应体现便于识别、记忆, 又便于贮存、取用[3]。根据特殊药品和毒性化学试剂药品的性质特点设计了分类存放管理 (表2) 。

2 管理策略

2.1 国外化学品分类管理体系

针对化学品的分类管理澳大利亚颁布氧化剂f AS4326) 、易燃和可燃液体 (AS 1940) 、有机过氧化物 (AS2714) 、有毒物质 (AS/NZS 4452) 等一系列标准, 对各类危险化学品分发、储存、处理和废弃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对活性化学品美国化学品过程安全中心 (CCPS) 采用系统管理的模式进行管理[1], 体系要素见图1。

2.2 国内危险化学品分类管理策略

根据每类化学品在使用、储存、废弃等环节中的特点, 在各类危险化学品管理指南的基础上, 通过体系管理的思路, 对各类危险化学品的生命周期实施安全管理[1], 国内危险化学品分类管理策略见图2。

3 化学试剂药品分类管理要点

依据不同的试剂, 采取不同的方法[4], 主要包括: (1) 密封保管; (2) 避光保管; (3) 活泼元素的保管; (4) 易燃易爆剧毒药品应采取特殊方法保管。

3.1 化学试剂药品的储存

化学试剂药品保管不善, 就会容易失效变质, 影响实验效果, 并造成一定的浪费。化学试剂药品有的是易燃易爆危险品, 大部分具有一定的毒性, 对于易燃、易爆危险品及毒剧药品实行专人专柜管理, 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法规。储藏室应保持低温、通风、干燥的环境, 室内应设有灭火器、湿度计、温度计[5]。

定期检查包装是否完好, 试剂有无变质及有无安全隐患等现象, 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保管过程中必须保持瓶签完整无缺, 对没有标签的试剂未经确切验证之前不能使用。特别是剧毒、强腐蚀及易制毒化学试剂药品, 若保管存在漏洞, 稍有不慎可能会引发一些危害社会及他人的事件发生[6,7]。对易燃易爆试剂在操作过程中不慎发生泄漏、渗漏后或未及时清理干净, 外泄试剂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 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或遇到高温、明火可能引发爆炸或火灾, 造成严重后果[8]。对长期闲置、变质或漏液的试剂做及时的处理。

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 (GHS) 规定, 化学品存放时, 非危险试剂按分类特点存放于一般的柜体中。危险试剂一般应储藏特殊柜或地下室。对于易挥发性试剂, 为减少蒸发所致的挥发性组分的流失, 需要低温储存;对于相抵触或易发生危险反应的试剂应隔开存放;药品柜外应标明柜内存放的试剂名称及种类。

3.2 化学试剂药品入库管理及出库管理

化学试剂的储存单位:如工厂、化学试剂公司、高校实验室、药品检验所等在接收、发放、保管危险化学品时, 应将危险化学品使用指导书放置于使用现场, 并按要求进行标识、使用, 明确责任者。

化学试剂药品入库时应严格对试剂的品名、包装、品质、规格进行核对, 检查试剂瓶口有无破损、松动、标签是否清晰, 有无渗透, 粘贴是否牢固, 有无试剂变质现象。危险化学品出库时, 仓库管理人员须检查危险化学品包装容器是否密封完好, 若发现有异常情况, 不得对外发放。任何人使用试剂时必须严格登记制度, 需要登记的内容有:试剂名称、数量、取出时间、使用人签字, 以及归还时间、归还人签字、保管人签字等[5]。

化学试剂保管员每月应向行政中心提供一份危险化学品仓库管理状况报告, 以反映危险品贮存状况。报告内容包括:危险种类和每月进出库存量;存在的问题及所采取的对策。

包药机药品合理填充的体会 篇8

1 包药机药品的合理填充

1.1 保证条码统一

每部包药机药盒为498个, 操作时要做到药品条码, 药盒条码, 药盒落位条码, 三个条码统一[1]。常用药品均有储备药瓶, 储备药瓶上的条码也要与药盒条码一致, 保证添加药品的准确无误。由于两台包药机经常交替使用, 为了方便更替药盒, 因此两台包药机药盒条码也要保持一致, 尤其是个别新增的备用药盒。

1.2 合理分布药盒

相同药理作用药片的药盒应相邻摆放, 以便于查找和添加;中成药多为体积较大的胶囊, 应使用大容量药盒;对那些体积特别大的药品如:达喜 (铝碳酸镁) 片、凯思立D (碳酸钙D3) 片应不设药盒用药袋另外分装。新设的备用药盒放在包药机的4号药柜, 方便更新。

1.3 规范药盒标注

每个药盒标注要清晰, 本院相同通用名的药品具有两种商品名的情况较多, 填充时很容易混淆, 需要提高警惕。可借鉴其他医院的做法:剪取原外包装盒上商品名粘贴于药盒下方, 不但形象直观且易于区分使之一目了然。对于易氧化、受潮的药品要标注少加字样, 以免浪费药品。

1.4 避免粘药与裂片

某些药品因自身剂型工艺遇热或受潮后会软化、粘连, 从而影响包药机出药。处理方法:利用中央空调和抽湿机保持包药间的恒温、恒湿。定期用75%乙醇擦拭药槽、漏药斗, 个别易软化和受潮的药品如麻仁胶囊、安多霖胶囊, 要经常把药盒拆卸清洗, 药盒里的干燥剂定期更换, 这类药品的储备量不宜过多, 随用随拆分。此外有些药品容易出现裂片现象, 如美卓乐 (甲泼尼松) 片、雅施达 (培哚普利) 片。处理方法:定期检查该药品的药盒, 筛除裂片[2]。防范包药机因无法辨认药品的裂片, 间接影响了药品校对的速度。

1.5 提高填充效率

虽然包药机优化了药品调剂的流程, 提高了工作效率, 然而人员的配备也随之减少了。特别是双休日, 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极大。例如本院中心药房一位工作人员要负责两台包药机的填充和包药工作。这时可先把包药工作完成, 减少包药机停顿的时间。出现备用盒缺药替换药盒后把空盒放置一边, 最好等包好药后集中补充, 在很多情况下备用药盒的补充是同种药品不同剂量的分片。包完药后两台包药机的药品填充可同步进行, 例如:把两台包药机的1号药柜同时拉出, 取出空药盒放在药车上, 相同的药盒可同步填充药品。对于瓶装的药品可直接填充到药盒, 易氧化、受潮的药品。如:拜糖平 (阿卡波糖) 片、美卡素 (替美沙坦) 片和需要冰箱2~8℃保存的药品培菲康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胶囊等要减少填充量。这样即可节约填充时间也保证了药品质量。

2 小结

包药机的引进改变了药房工作的模式, 由传统模式变成集约型模式。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 且可减少差错, 实现了医院药品供应部门在药品的分发和传递方面的现代化、智能化[3]。由于包药机每天的用药量极大, 致使药品的填充成为包药机分装药品的重要环节。随着人员配备的减少, 如何优化药品合理填充显得极为必要, 这要求在工作中不断实践并借鉴同行间的宝贵经验。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如果这种自动化设备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将有利于提高对人们医疗服务的质量。

摘要:论述合理填充包药机药品的重要性。结合中心药房的工作实践, 从统一条码、标注药盒、合理分布药盒等多方面进行论述。包药机的引进使得药房工作由传统模式转变成集约型模式, 实现了医院药品供应部门在药品分发和传递方面的现代化、智能化。包药机药品合理填充尤为重要。

关键词:包药机,药品,合理填充

参考文献

[1]金雪, 寿张轩.我院住院药房使用全自动单剂量包药机的体会.中国药师, 2011, 14 (10) :1556-1557.

[2]朱慧丹, 许俊信, 钱建畅.我院全自动包药机的风险控制.中国药房, 2013, 24 (37) :3495-3496.

上一篇:当代校本课程管理制度下一篇:网络文学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