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电子商务应用模式(精选10篇)
农业电子商务应用模式 篇1
收录日期:2013年3月7日
一、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分类
(一) 信息联盟服务商务模式。
农业信息具有季节性、地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在这样一个目前信息尚缺乏科学分类和标准的农业领域, 任何一个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都会感到束手无策。解决这样的问题, 只有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优势, 在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支持下, 科学分类、制定标准, 建立农业网站信息服务联盟, 构建农业领域综合信息平台, 联合国内各区域、各部门的涉农网站, 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利益均沾、共同盈利。
(二) 农民信息服务商务模式
1、短信商务模式 (如中移动农信通) 。
农业信息短信服务模式伴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 主客体包括信息内容提供商 (ICP) 、网络服务提供商 (ISP) 和手机客户 (即农民或广大涉农生产经营者) 。目前, 这种模式在我国许多地方广泛运行, 如安徽农网和移动通信公司联合开展此项业务。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 可服务内容丰富, 直接面向农民, 减少了中间环节, 投入较小, 产出效益较大。
2、农村经纪人商务模式 (农村经纪人网) 。
我国农村经纪人在农业经济活动中非常活跃, 在传播信息、促进农产品流通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农村经纪人一般具有接受新事物快、交流广泛、熟悉市场、了解政策、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等特点, 他们对信息的需求比普通农民要强烈、执着, 也有能力为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支付一定的费用, 可以预计, 农村经纪人将是农业信息服务的主要对象。
3、会员商务模式。
主要是农业网站面向广大的农村市场, 建立网站会员制度吸引农村经济组织、经纪人和农民的积极参与。要创造机会, 让会员得到实惠。将会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他们必然会积极主动和涉农相关部门合作, 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农业信息内容, 而且会验证这些信息的真伪性, 对客户负责。急需这些信息的客户们只需花很少的钱就能获得全部信息内容, 从而获利, 实现双赢。
(三) 综合服务商务模式。
前三种模式主要是提供服务, 不涉及物流。而综合服务模式是以信息流为先导, 结合物流的一种商务模式。其核心内容是信息流和物流相结合, 利用企业传统的物流系统, 加上农业网站先进的信息流系统, 组成商业联盟, 网站会员购买联盟企业的产品实行优惠加积分制, 每年根据积分多少, 给予会员一定的报酬。
二、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分析
探讨农业电子商务模式, 还需要搞清楚农业电子商务服务对象以及服务对象的性质。就农业电子商务服务对象而言, 包括农民、农产品加工和贸易企业、农用生产资料生产和贸易企业等。农业电子商务服务或模式的研究要始终瞄准这些客户或对象。
(一) 直接销售模式, 这种模式是最严格意义的电子商务。
从上游批来货品 (或者自己制造) , 放在网站上面销售, 赚取差价。这是电子商务的最正统、最核心的模式, 也是其他所有模式的基本形式。
(二) 黄页模式, 这种模式把用户感兴趣的商家信息罗列, 供用户使用。
它的特点是信息可穷举、更新少。比方说, 在一个城市, 餐馆的数量是可以估计的, 并且按照点评类网站的估计, 餐饮业每年的更新比例为10%, 其他的行业会更低一些。这种模式的盈利主要以登录收费为主。
(三) 打折券模式。
这种模式和黄页模式非常类似, 但是打折券模式的信息是活的, 更新频繁;黄页模式是死的, 不可变。而且打折券模式的信息更加多样, 更加有时间性, 也就导致信息变得不可穷举。打折券模式并不一定会出现打折券, 比如新店开业、促销、新品等信息的发布, 给传统黄页模式注入新的元素。
(四) 佣金模式。
这种模式并不直接销售, 而是通过汇集用户, 向其他电子商务模式的网站提供订单的用户, 并且按照某种事先或者事后约定的规则, 获取佣金。
(五) 预定模式。
这种模式和佣金模式非常类似, 不同的是, 这种模式在佣金模式中的用户和商家之间, 硬生生地插入了一个服务层来。通过提供优秀的预订服务, 让用户先付钱到网站, 然后再分给下游。
(六) 市场模式。
这种模式其实就是平台模式, 或者C2C模式。目前, 我国农业电子商务模式主要是信息服务模式。这是我国开展农业电子商务采取的最主要和最常见的一种模式。具体表现在:通过手机短信、手持终端机、电话机附加信息传输功能、电视机加机顶盒等方式来实施信息服务功能。商务对象主要面向农民, 也有一部分兼顾涉农企业。
参考文献
[1]牟静.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25.
[2]侯晴霏, 侯济恭.以区域为核心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J].农业网络信息, 2011.5.
农业电子商务应用模式 篇2
实践10 电子商务在农业的应用
一、实践目的:
了解农业的电子商务用用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发展趋势。
二、实践要求:
能初步使用第三方农业电子商务平台。
三、实践内容:
以农业产品或农业企业为例,试分析其在电子商务的应用。
包括:
一、二、问题)
三、要求:
请同学们基于网络调研为主,进行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提供一份电子商务在农业的案例分析报告(图文并茂,提到相关网站要有截图和网址说明,字数不少于500字)。
题目:电子商务在农业的案例分析报告
——以XXX企业或XX农产品为例
农业电子商务应用模式 篇3
[关键词] 电子商务 农业产业化 农产品物流体系
一、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电子商务通常缩写为EC(Electronic Commerce),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易用性、广域性和 互通性,实现快速、可靠的网络化商务信息交流和业务交易的一种全新的商务活动模式。据OVUM(电信、软件、IT服务咨询机构)报道,Internet电子商务目前在全球发展很快;平均大约每九个月其交易额将翻一番。据美国行政服务部及国防部联合主持的跨12部的联邦电子商务项目小组测评:到2002年美国国内的Internet网上电子商务逾3000亿美元,2003年~2004年企业间电子商务交易额将占全部交易额的9%,达13000亿美元,到2006年全球网络上的年交易额达到18000亿~20000亿美元的规模,Internet电子商务的市场达到5000亿~8000亿美元。
2.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应用。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正处于起步阶段,农户、农业组织搜集、捕捉、分析市场信息能力差。电子商务的有效应用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有机结合到一起,解决了农业生产与市场信息之间的不对称问题,促进了科技在农业中的推广转化应用。据统计,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国内已有涉农网站5000余家,其中有4500家左右基本能保持运行,涉及农业商务的网站有400余家。各省市普遍建立起自己的农业信息网,还涌现出类似“中华十亿农副产品网”、“南京白云亭”等一些大型网上市场。农村供求信息服务系统、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一年来已有注册会员35000家,每月颁布信息8000条,内容详查达25万条。
二、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分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农村社会的核心问题。若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我国的长治久定。加入了WTO,我国农业已向世界敞开市场,在机遇与压力中,更多的是压力,因此要实现我国农业的高效现代化,电子商务的作用不可忽视。
1.加速农业信息流通。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使农业生产者之间基本上不存信息交流,农户以经验来进行生产,这种被动产销局面使农民收入徘徊不前。电子商务的运用,使农产品供需双方可以跨跃时间和地域的界限,做到及时沟通,依据市场信息情况合理定产,避免了市场波动带来的效益不稳定,降低了农业生产风险。
2.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尚不健全,产品销售渠道窄、环节多、交易成本高、供需链之间严重割裂。通过建立电子商务网上交易平 台,实现了产业化带动下的农产品流通的规模化、组织化,一方面使交易双方处于信息对等的地位;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 农产品销售方式,让供求双方可以直接进行交易,降低交易成本。
3.创新农产品营销方式。长期以来,现代商品营销中的市场调查分析、评估与预测、市场定位、产品品牌包装、 服务与促销等环节与手段并没有在农业产业化中得到充分运用。通过创建电子商务网站,进行网上广告、订货、付款、客户服务和货物递交等销售、售前和售后 服务,以及市场调查分析、财务核算及生产安排等多项商业活动,将有利于带动起与农产品销售相关的金融、物流、交通、运输、电信等第三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加快农 业产业化的进程。
三、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提速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农业电子商务要发展,观念要先行。其发展的难点不是技术,也不是资金,而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管理理念的更新。商务意识是根本,创新意识是关键,信息技术是手段,只有对农业电子商务有了正確的、积极的认识,才能实事求是的接受它,因为不能正确看待信息化,就不能将其转化为生产力。
2.扶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调查报告显示,截止到2006年,全国网民已经超过1亿,然而农民只占1.4%。网络是农业电子商务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当农民可以方便、价廉的用上互联网,农业电子商务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加大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紧迫。
3.优化、重组传统物流体系。农产品物流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专业从事物流配送的企业,往往不注重电子商务活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优化、重组传统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农产品物流供应链中的作用,提高数字化交易、拍卖、支付、配送等服务的便捷优势。
4.大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在我国,农民的文化素质整体偏低,信息技术、网络知识就更不用说了,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现有教育不平衡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大力实施远程教育。充分发挥中央和各级党校现有远程卫星教学网络平台,以及各种农村远程教育渠道,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强化农民的信息意识。
5.重视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农产品作为特殊的产品,其生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特殊性,加大了其在特征、质量方面的度量标准制定的难度,而标准是农业电子商务得以广泛开展的一个先决条件,没有标准,就不能对产品进行对比,就没有衡量产品质量的准绳。因此,首先要对农产品进行标准化管理和相关内容的研究,只有解决了农产品的标准化问题,农业电子商务才能做到质的飞跃。
6.建立规范的信息数据库系统。信息时代,谁最先获得信息、谁最先运用信息,谁就能获得市场、获得利润。我国要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创建高效、规范的信息数据库系统,建立起一个良好、高效的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数据库网络,是优化农村自身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张磊等:中国农业产业化与电子商务;世界农业;2001
[2]吴玉刚 黄世祥:农业电子商务网站建设;计算机与农业;2000
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研究 篇4
学术界对电子商务模式的研究已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一般而言, 电子商务模式有7种分类方法:基于价值链的分类, 基于参与主体的分类, 基于原模式的分类, 基于新旧模式差异的分类, 基于控制方的分类, 基于Internet商务功用的分类和基于B2B和B2C的分类。基于价值链的分类是企业进行电子商务模式选择和创新的有效方法, 因为成功的商务模式有效识别了价值链中的核心要素, 通过价值链中控制方的价值主张与实现, 最终实现盈利并获得可持续的发展, 这是一种商务模式成功的关键。
作为电子商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我国很多学者对农业电子商务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工作。如赵霞指出我国现有农业电子商务模式的主要类型包括:信息联盟服务商模式、农民信息服务商模式、企业信息服务商模式以及综合服务商模式等。张娇则在基于参与主体分类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F2B是适合我国农村市场的全新电子商务模式。张党利等分析了我国农产品生产的特有模式和农产品生产的分散性特征, 并指出不能照搬消费品和工业品的电子商务模式。胡亚会等对前期研究成果进行了有效梳理, 从交易特征、发展路径分析出发, 提出了基于商务主体主导和匹配的视角的模式特点。但总体而言, 农业电子商务的研究依然停留在将电子商务模式简单对接到农业领域的前期探索上, 并没有针对当前农业的产业特征、发展阶段及国情特点形成体系化的研究成果。除了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内涵、类型的研究, 更多学者及从业者、行业监管者将研究视角转向农产品网络营销体系构建、平台建设方案、分区域分行业的电子商务模式实现策略等应用领域的研究上, 没有解决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创新这一根本性问题。本文拟从农业电子商务模式的核心要素分析入手, 探讨模式创新的递进思路及创新策略, 为农业电子商务厘清发展思路, 提供适应新网络时代发展需要的现代农业组织、运营与盈利模式。
2 农业电子商务模式的要素分析
借鉴商业模式研究的理论成果, 农业电子商务模式的基本要素应包括价值定位、核心环节、业务内容、收入模式等四个方面, 其核心要素是价值创造与利润实现途径。创新的关键在于把新的电子商务模式引入传统农产品、农业、农村社会的生产体系, 为农业产业链上的客户和自身创造价值。新引入的商业模式, 既可能在构成要素内涵方面进行全新的诠释, 也可能在要素间关系或者动力机制方面革新了原有商业模式, 创造了全新价值实现途径。因此, 有必要重新梳理与定义要素的内涵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为创新方向寻找基石。
2.1 农业电子商务模式的价值定位分析
完整的商务模式首先必须有明确的价值定位, 而做好价值定位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客户定位、需求定位、目标客户价值定位。这需要清晰界定客户群的边界、数量及稳定性, 明确客户群的需求及偏好, 分析自身的竞争优势。创新的关键就在于一种商务模式能否满足客户的迫切需求, 且这种需求是可持续的, 难以取代的。
从供应链的角度看, 由于我国农产品生产及流通有分散性、非标准化、区域差别大、物流要求高的特点, 且农产品流通环节长、交易成本高, 交易链及其通路较复杂且透明度不高, 交易信息的对称性较差, 导致整个供应链的成本高、效率低、成员间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因此, 通过引进电子商务模式来降低农产品中间环节成本, 减少农业生产的盲目性, 有效调节产能与需求之间差异的方法成为了众多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及大量涉农企业的价值诉求。
不同的主体在参与农业电子商务过程中有不同的价值定位。涉农主体既有零散型的农户, 也有规模化组织、企业;既有提供农产品的企业, 也有提供信息服务的企业, 即使同样的零散农户, 因产品或区域的不同, 适应的电子商务实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当众多主体将电子商务作为载体, 必然有多样化的、不同层次的价值定位, 在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不同阶段, 其价值体现层次也不相同, 这也是创新多种商务模式的先决条件。
2.2 农业电子商务模式的核心环节
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前景良好, 但并非蓝海。目前, 大多数涉农网站的收入来源以信息服务费、会员费为主, 且众多网站存在独立运营的“信息孤岛”现象, 信息来源局限大, 割据竞争情况严重, 这进一步阻碍了农业信息化的高效与共享, 同时也恶化了该模式的盈利机会。在寻找新的模式时必须拓展除了信息服务以外的收入来源。从农业价值链要素来看, 采购物流、采购、生产、销售物流、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研发等环节都是创造产业价值的主要要素。电子商务模式下, 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物流配送的高效协同、支付环节的方便准确、销售环节的可控可追溯是核心环节。这些核心环节为不同的价值链成员寻找盈利模式提供了创新机会。
完整的产业链包括采购、生产、销售、营销、管理、研发等各个环节。在创新农业电子商务模式时, 首先要厘清在当前背景下对价值创造影响最重要的环节。对中国农业企业来说, 分销、物流环节是实现增值的重要环节, 农业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则应针对该环境合理分析参与主体、明确盈利模式, 实现创新。
2.3 农业电子商务模式的业务内容
农业电子商务涉及的业务内容应是在市场端与客户端呈现出巨大价值的产品与服务, 包含价值提供、价值主张、价值实现。要实现模式上的创新, 意味着新的模式必须为市场创造出价值, 难度并非在技术与产品端, 而主要还是在客户端, 要看该模式所提供的业务内容可以为顾客创造哪些价值, 这些价值是否是迫切需要、无可取代的。
从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过程来看, 目前电子商务模式的业务内容从提供农业信息服务开始, 逐渐向网上撮合服务、电子交易实现及供应链整合管理的方向发展。提供各类农业信息服务的模式依然占主流地位, 自1996年我国成立第一个农业信息网站以来, 到目前在我国近20000个农业类电子商务网站中, 约80%的网站以提供电子商情、广告发布、交易洽淡为主体, 从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商流等环节实现的全程农业电子商务模式仍是少数, 高层次的第三方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缺失, 整合供应链的电子商务模式尚未出现。互联网将商务模式与营销模式紧密结合起来, 为供应链的整合创造了新的机会。
2.4 农业电子商务的收入模式
目前, 我国大部分涉农网站提供的电子商务实现形式是按照传统农业经营的思路, 提供农产品供、求双方信息交换的平台, 帮助交易双方完成磋商、签约、成交的基本环节。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侧重点, 如政府投资的“农信通”、“农民信箱”、“金农通”等全国性平台以提供综合信息服务为主;2004年成立的全国最大的农业门户网站“农博网”, 推出了包含信息发布、企业网店、竞价、资讯服务等全方位的电子商务平台;商务部主办的“新农村商网”以开展促进农产品网络贸易的网上贸促会等形式帮助农副产品实现交易。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农产品也通过龙头企业或行业互助的形式创办垂直电子商务平台, 如由广州芳村茶叶市场园区发展建立的“茶商网”提供及时精准的茶叶行情报价及其他综合服务。其他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如阿里巴巴开设了专门的农业频道, 提供相应服务。但总体来说都是零散的服务, 即使是综合性的平台也以信息提供为主, 借助电子商务B2B、B2C经典模式较多。
3 农业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方向
3.1 紧扣终端需求, 创新服务型、商务型农业电子商务模式
我国农产品供应渠道过程长, 生产者与需求者之间距离过远, 导致终端需求不满现象严重。消费者承担供应链主要成本, 获知的农产品信息不完整, 差异性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产品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不能有效调节的问题成为需求端主要的利益诉求, 也正是供应链各方借助电子商务实现模式创新的根本价值诉求。创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必须能够帮助涉农企业与个人借助无边界的互联网来消除时空因素对农业生产流通的限制, 减少流通成本, 提升价格与产品信息透明度、识别有效细分市场, 最终在满足终端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价值实现。
因此创新的主要方向应该是在进一步提升现有模式信息服务水平与平台功能的基础上, 结合行业、区域的特点, 针对现有农业电子商务实践中遭遇的瓶颈, 向服务型、商务型的方向创新。针对目前农产品期货交易需求强烈、但缺乏平台的现象, 可建设专业的互联网期货交易平台, 以解决时间限制导致的期货交易不活跃现象;针对标准化程度较高、配套功能健全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可尝试建设农产品网络拍卖平台, 以加快农产品的流通速度、增加成交机会;针对某些农产品已形成较强的品牌效应, 关键创新点则是通过互联网强化品牌推广力度, 完善销售及售后环节, 创建与运营独立的B2C品牌商城可成为该品牌受益人创新的一种选择。创新的形式不拘一格, 以能解决终端需求中核心需求为要。
3.2 梳理核心环节, 构建具备明晰收入来源的农业电子商务模式
3.2.1 在生产环节, 以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或龙头企业为主导, 探索农产品的信息化标准化模式。
“小农业、大市场”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通过政府引导、农业自愿方式组建的农业合作组织能够解决单一农户在面向大市场时遇到的各种困难。专业的合作组织能有效整合市场需求信息, 建立连接市场与零散农户之间的平台, 解决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供求不平衡的问题, 从而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更符合商业社会标准化的需要, 而农业龙头企业在商业化生产要求下实施农产品的信息化、标准化更有优势。在政府的引导下, 通过龙头企业与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共同努力, 实施与推广标准体系, 以互联网为主要平台, 向上为农户标准化认证、质量检测等服务, 与农户结成利益同盟;向下为农业经纪人、农产品服务企业、终端市场提供信息检索查询、管理等服务, 既创建了自身的盈利模式, 又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实施电子商务的致命短板———非标准化农产品导致的高效运作困难。可以推出专业性更强的信息发布平台, 同时为更多行政村建设专业网站, 做到移动信息发布面向整个互联网环境, 特别是加强信息检索智能信息系统建设, 让搜索引擎更容易搜索到各地农产品信息。
3.2.2 在流通领域, 充分整合网络营销平台, 尝试模式多样的网销路径。
农业的电子商务模式不应该完全照抄电子商务既有的模式分类, 无论是B2B、B2C还是C2C都不是针对传统农业定制的模式。销售领域的关键是构建起最明晰的产销关系, 即产品需求信息如何成功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在目前农业信息化进程中, 要积极尝试各种有效的网络营销工具与平台, 针对目前农业信息化建设尚处起步阶段的现象, 在现有的农业专业网站建设基础上, 要充分运用已经成熟的综合网销平台, 如各类门户网站, 综合类论坛、社区, 整合各类网络营销平台来发布、收集、管理信息, 这些平台的营销功能日益完善、活跃用户更多, 在整合营销理论下, 消费者的需求是不可割裂的, 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与其他产品的需求高度融合在一起, 因此利用综合平台来实施网络推广更加有利于开发出可持续的需求。运用网络搜索引擎优化、网络广告、社会化网络等工具开展推广活动也有利于农业品牌效应的形成, 形成农产品供应方与需求方的良性互动, 尤其是社会化网络如微博、社交网站与游戏平台在构建网际关系方面的天然优势, 能够帮助重建消费者与农产品之间的亲密关系, 有效化解现代农产品尤其是食品生产的信任危机。
3.2.3 创新以功能完善的独立物流服务商为主体的物流模式。
长期以来, 农产品物流的低效一直困扰着整个产业链, 也使得承担物流环节的批发商、经销商成为整个产业链中获利最丰的组织, 但与中间商能将物价上涨的风险分摊到终端消费者上的优势相比, 农业生产者不仅很难转嫁成本风险, 也因为中间环节过多的原因导致利润分配上的弱势。东亚以及欧盟的农业电子商务模式成功都与功能集全、现代化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仓储加工中心、集配中心等物流服务商的运作密不可分。政府首先应大力支持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培育面向农业的、独立的、多层次的物流服务商参与到供应链中来, 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健全的物流服务。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政府在现有区域型的大型农贸市场的基础上建设配套设施集全、综合服务能力更强的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承担着本地农产品物流中心的主要任务。通时引导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在价格发现机制、信息服务、仓储服务、配送服务、检测服务、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参与合作, 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及信息化平台, 解决单一农户在电子商务实施中的物流瓶颈, 高效使用物流资源, 提高电子商务实现的产品标准化、价格发现合理化、配送高效化。
3.2.4 支付模式的多元化创新。
现有的农业电子商务主要支付形式依然停留在线上信息交换、线下现金交易的初级阶段。传统农业的销售方式主要以现货交易为主, 现金交易成主流, 且交易不透明、成本高、效率低, 客观上很不利于电子商务的推进。电子商务的支付环节是价值实现的核心环节, 要根据不同的应用基础, 开发出多元化的支付模式, 形成以第三方在线支付平台、自建支付平台、传统支付工具共存的支付环境。针对依然处于以力量单薄、信誉累积度不高的初级电子商务企业, 借助成熟的第三方在线支付平台如中国银联在线、支付宝、快钱等平台来打通线上支付环节, 既便利于消费者, 又免去自建平台的成本。如众多农户通过网络营销工具推广产品, 再通过链接的淘宝网站完成交易与支付环节的方法目前已成为中小农户实现电子商务的高效途径。对已具品牌效应、特色鲜明、或有政府资信的电子商务模式, 自建支付平台, 支持物到付款、第三方支付、网银支付、会员费用支付、电话支付等多种支付工具是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与探索[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
[2]占锦川.农产品电子商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3]林中燕.电子商务视角下的产业链优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8.
[4]严定春, 汤亮, 吕佳乐.信息农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5]王树进.电子商务项目运作[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6]孙惠合, 程海松.实用信息技术与农产品网络营销[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农业电子商务应用模式 篇5
有线通信技术是通过两个不同空间的电子设备作为传送数据的媒介,其优势在于传播数据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等。在农业生产领域常用的通信技术主要有RS-232/422/485、Field-bus、Ethernet等。RS-232/422/485在农业生产早期应用较为广泛的有线通信技术受到地势、距离以及环境的影响,其安装以及维修的成本较高,当受到恶劣天气或是环境变化的影响事,容易导致电子通信设备受损,从而降低其传播数据的质量,因此这种通信技术逐渐被农业生产所被淘汰。Field-bus技术在农业发展的几十年间不断研究和创新,在40多种技术中最具代表性的有CAN、PROFIBUS、FF等。它取代了传统的分布式控制系统,实现了用户的互操作性、网络的开放性、通信网络的全数字化。虽然这种技术可以节省成本及硬件数量,但其受到距离的`限制,要依靠Ethernet和信息网的骨干Inter-net进行传送数据,这两种通信技术的融合对实现全球化生产以及精细化生产起到促进作用。
2.2无线通信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无线通信技术根据所需通信距离可以氛围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和长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包括无线局域网以及无线个域网,长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包括无线广域网和无线城域网。无线广域网主要采用GSM,GPRS,CDMA,GPS和3G等常见的全球化通信技术;无线城域网采用WiMAX(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通信技术,可以利用天线向地面设备提供高效的互联网连接;无线局域网就是生活中最为普遍的WI-FI,用户只需简单的操作和小小的投资就能获得良好的网络资源。但是Wi-Fi受距离限制和环境的干扰而产生信号强弱变化,其路由器电子设备耗电量大;无线个域网主要包括Bluetooth,IrDA,RFID等技术,小范围下的个体间传播数据的网络通信技术。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建设中,无线广域网在大型农业设施及其管理领域中获得极大的收获,例如,根据GPRS、GPS、GSM等技术为设计基础的土壤信息实时监测系统、农田水样数据监测系统、温室大棚控制系统等。方便农户实时掌握农作物状态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随着通信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研究的深入,无线个域网在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研究下也取得了许多成果,例如基于红外线技术为基础的变量磷肥施肥系统、以蓝牙技术为基础的温室环境控制系统、对农作物灌溉水量的控制系统等。无线通信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较有线通信技术的应用更为广泛,因为无线通信技术在设备的建设和维护方面的资金更为低廉、组网操作便捷、扩展更为灵活,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需求使用不同的无线通信技术,促进我国农业设施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2]。
3结束语
电子通信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不同的农业生产需求可以选择与之相对应的通信技术,在合理使用现有通信技术的同时,加大对新型农业装备通信技术的研发力度,促进我国精细化农业的发展,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新的现代化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涛,郑承云,张宾.无线通信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12):174-175.
农业电子商务应用模式 篇6
关键词:广西,农业信息化服务,电子商务,模式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业信息服务领域的科技化水平也不断提升,其中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一系列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影响并促进着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的提高。广西是我国西南重要省区,也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农业地区,且地形复杂,农业人口比重较高。受地理因素、人口因素等影响,广西农业信息服务水平相对比较落后。提升广西农业电子商务水平,无疑是促进广西农业信息服务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1 农业信息服务中推广电子商务的重要性
1.1 农业电子商务的含义
农业电子商务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中心而发生的一系列电子化交易活动,包括农业生产的管理、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电子支付、物流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农业电子商务是以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网络系统为支撑,对农产品从生产地到顾客手中进行全方位管理的整体过程[1]。可见,农业电子商务基本上渗透到农业产供销等各个领域,可以说,没有农业电子商务,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信息服务。
1.2 广西农业信息化中推广电子商务的重要性
在广西农业信息化中推广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2.1 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农业信息技术逐渐普及,农业的生产方式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不断转变,同时,电子商务系统的应用也使农业知识和技术的传播得以突破时空限制,大大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因此,农业电子商务作为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方式,成为农业生产方式变革的必要手段。
1.2.2 了解需求信息,生产有的放矢
广西作为蔗糖、热带水果等农副产品的主产区,开展农业电子商务,可以让农副产品的生产者能够通过新的途径更快捷地了解市场需求信息,并根据市场合理组织生产,降低市场风险。另外,广西农业生产指导部门可以借助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广泛开展,运用农产品的期货交易等金融工具,更好地规避国际尤其是东盟地区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
1.2.3 健全市场价格机制,降低农民交易成本
建立起完善的农业电子商务网络,有利于完善市场价格机制。通过该网络平台,广西区内外乃至东盟地区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均能相互连通,形成区域性的农产品流通大市场。另外,农产品虚拟市场可以容纳大量的交易者,实现交易的集约化和市场的规模化。除此以外,电子商务的自动化也大大减少人工成本和人为干预,不仅降低交易的边际成本,而且让每位交易者都享有平等的信息获取和交易机会,保证了市场的高度透明性和公平性。
2 广西农业电子商务服务现状
2.1 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初见成效
1999年2月开通的广西农业信息网标志着广西农业发展进入了电子商务信息化服务时代,它也是目前广西规模最大、信息最全、辐射人群最广的农业信息服务综合公益性网站。在十几年的发展中,广西农业电子商务网站信息数量稳步增加,信息质量稳步提高,访问量稳步提升,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带动了广西农业质量标准网等17个行业网站和14个市及80多个县农业网站的发展,形成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网站集群,网站群以鲜明的行业特色、极具针对性的内容、突出的地域特征、个性化的服务吸引了大量行业用户,与广西农业信息网相辅相成、相互辉映,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农业农村经济信息。据不完全统计,广西农业信息网开通运行以来,已发布各类农业信息40万条,自2003年6月以来,网站访问量达到2200多万人次,目前日均点击量约20 000人次[2]。
2.2 对已有的电子商务网络利用率较高
广西农业信息服务中心通过网络连接小生产和大市场,获取价格信息,扩大了销售渠道。现在广西区内的经济作物、热带水果不仅销往周边省份,还在整个东盟地区热销,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尤其是广西食糖中心批发市场电子商务试点的成功,为广西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该交易市场及其运作方式在全国已有了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已发展交易商近400家,实现网上年交易白砂糖500多万t (日交易量突破3万t)[3]。
3 广西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影响农业电子商务推广
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中,物流担当了实体运输配送存储等多项具体职能,可以说,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物流这一重要保障,农业电子商务亦如此。由于广西的物流企业起步较晚,物流管理思想相对滞后,缺乏系统的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从服务内容看,一般只承担仓储、运输、装卸等物流服务,很少有物流企业提供包装、配送、单证等综合服务。从经营方式看,大多数物流企业普遍采用单车承包、个体挂靠、融资租赁等形式分散经营。再加上目前广西区内物流管理权存在条块分割和部门分割情况,极大地降低了广西物流管理的工作效率。
3.2 电子商务支付体系建设亟待加强
首先,广西农业电子商务支付平台体系的构建主要依靠县乡一级的商业银行和农业信用合作社等,目前,这些金融机构多以提供传统的金融业务(如柜台业务)为主,尚未开通或健全电子支付业务。其次,广西农业生产者的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对电子商务支付平台的认知和认同水平不高,应通过专业的农业信息技术人员加以引导并推广。再次,电子支付的认证系统和安全体系并未建立。
3.3 缺乏专业的农业电子商务人才
广西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劳动者素质较低,信息意识薄弱,这也是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现有条件下,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大力实施远程教育,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强化农民信息意识,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另外,广西农业信息化服务人员的整体学历水平较低,专业化层次不高,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信息化服务的专业人才,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农村信息服务队伍。
4 建立适应广西农业信息化的电子商务模式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广西农业电子商务服务虽然已起步,但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包括结构性调整等),而且广西的信息服务规模和水平都比较有限,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综合的电子商务模式,如图1所示。
在这个模型中,基于电子商务的广西农业信息服务具有综合化、一体化的特征。它在网络平台的基础上整合了产、供、销等所有农业生产环节,并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进行有机结合,是真正意义上的“农业价值链体系”。当然,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式,其前提是在广西农业资金、农业技术、农民素质等方面有一定的积累。通过该模式,生产同一产品的农户及农业企业完全可以借助网络突破时空界限,以同一产品的生产经营为纽带,形成一个集生产、加工、销售、储运于一体的新型农业合作组织。这种新型农业合作组织从根本上改造了整个农业的经营模式。小规模的生产者与经营者可以通过电子商务进行联结整合,通过专业化分工,农民可以集中精力于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可由综合的电子商务服务公司与相关机构协助解决,从而实现生产规模扩大化,并营造出一个高实用性、高可信度、高互动性、低风险的农产品虚拟大社区,这也为广西农业提高竞争力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5 结语
广西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省区,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广西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广西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农业信息产业,尤其是在电子商务技术的带动下,使广西的农业信息化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赵俊杰.对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几点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5(1).
[2]李祖培.广西农业信息化十年(1999—2009)实践与思考[J].广西农业科学,2009(7).
农业电子商务应用模式 篇7
绿色产业链模式是农业电子商务运作模式创新发展的体现, 也顺应了当今绿色农业的发展方向, 是一种创新型的农业电子商务运作模式, 强调的是在整个农业产业链当中, 推动各个环节的绿色发展, 将科技环保以及节能作为主导方向, 推动农业产业链不同环节和社会、自然的良性互动, 实现短期和长期利益的统一, 推动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产业链运作模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融入了绿色环保以及循环经济的先进理念, 并且借助产业链来协调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在绿色产业链模式中的应用需要将农户、农业企业以及消费者紧密联系起来, 形成一个统一整体, 积极构建稳定和谐的合作联盟, 并在这一模式的运作下, 发布生产和相关的农资信息, 为农业发展提供丰富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也让广大农民感受到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带来的优势, 有效拓宽销售渠道, 确保农民的增产增收。农业电子商务的绿色产业链运作模式具体的运作方法如下:在互联网的联系下, 农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以及农产品消费者联结起来形成一个产业链, 从而进行供求信息的发布, 提供有效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及时完成资金结算等活动。消费者在对农产品有了新的需求后可以利用网络下订单, 由农产品的销售企业接受消费者的需求订单, 之后直接向加工企业提出采购请求, 再由农产品的加工企业组织农户展开产品的生产, 最后再将生产合格的农产品供应给销售企业, 由销售企业送达消费者手中。为了积极响应绿色农业的要求, 农业电子商务的绿色产业链运作模式要求农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之间根据农产品的绿色生产需求, 展开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 提升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二、龙头企业自建特色网站模式
龙头企业自建特色网站是创新型农业电子商务运作模式的一个重要体现, 主要是利用农业领域的龙头企业来对其他同行产生示范和引导作用, 有效规范农业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农业龙头企业结合自身发展需求以及农业行业的特征建立电子商务网站, 不仅仅能够展现出企业的品牌价值和文化内涵, 还能够吸引消费者广泛浏览, 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 有效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电子商务运作当中的主导者作用。而且农业电子商务的运作和实施也需要有一个主导者来带动整个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其中农业龙头企业是首选, 并且能够恰如其分地担当好主导者重任。同时, 农业龙头企业往往实力雄厚、人才充足,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时间较长, 各项技术条件非常成熟。
实施农业龙头企业自建特色网站的农业电子商务运作模式对于企业以及整个农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能够增大农产品的宣传范围。在互联网这一崭新的市场当中, 网站是企业农产品最为详细的说明书和纽带, 广大消费者以及企业合作伙伴可以在网站中获得详细的产品介绍。第二, 能够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影响力。网站是企业进行宣传的平台, 能够将企业的优质产品和服务展现在大众面前, 让大众了解企业的文化, 并获得他们的肯定和认同, 以此来提升企业的形象和品牌价值。第三, 能够实现客户和企业的无障碍沟通。网络平台能够实现客户和企业之间的在线联系, 有效缩短沟通时间, 节约成本。第四, 将电子商务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融合起来, 形成一种创新型的农业电子商务运作模式, 从而提高企业的效益。
三、P2G2B模式
P2G2B模式是一种以政府作为主导的创新型的农业电子商务运作模式, 政府在农业电子商务的运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P2G2B模式当中, P指农户, G指政府, B指有农产品需求的企业。在这一运作模式指导之下构建的农业电子商务网站是由中央以及地方政府对农民需求进行全面综合了解后而逐步建立起来的, 有了政府公信力的保障, 网站的认可度较高, 对于农业电子商务运作模式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来说意义重大。由政府出资构建的创新型农业电子商务运作模式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广大农户以及对农产品有着极大需求的企业都需要通过政府网站来进行电子商务和农产品的流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建设中起着重要支撑作用。为了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提高信息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广泛应用, 必须对农业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进行创新改革, 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特征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创新型农业电子商务运作模式, 推动农业电子商务以及农业经济的发展。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在国家建设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当中起到支撑作用。为了推动农业的发展, 加快农产品的流通水平, 必须加强对电子商务的有效应用, 借助现代化的电子商务模式来突破传统农业发展当中的难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还需要不断探究和创新农业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 提高不同环节的运作效率, 实现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关键词:农业,电子商务,创新型,运作模式
参考文献
[1]吴小平.安徽农村电子商务的创新发展探讨[J].商业时代, 2015 (18) :105-107.
[2]边胜男.安徽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启示[J].农业经济与科技, 2012 (1) :96-99.
农业电子商务应用模式 篇8
一、建设目标
以某地农业特色产品为基础,以初具规模的“特色农产品网”为切入点,通过整合和开发,搭建一座集技术信息、产品展示、商务洽谈、产品交易、网上支付、物流配送、安全认证于一体,立足当地、辐射全国的统一开放的电子化农产品交易支撑平台,为本地区乃至全国的农村种植养殖专业户、涉农加工企业、涉农批发及零售商、涉农经纪人等提供方便、快捷、廉价、实用的网上“找商机、交商友、建商铺、看商情、促交易”的服务,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生产流通服务体系,以促进当地及周边地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加快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建设内容
1. 电子商务平台
特色农业商务平台囊括了以前各网站的信息服务,并以宽带网络、短信、邮箱、信息交互、人工专线等现代通信技术为基础,为特色农业提供了一个新型低成本、高效益的营销环境。该平台作为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为农民和涉农企业在各个特色农业网站上,构建商品购销和供需见面的“电子农贸市场”,为买卖双方提供商务服务。
(1)会员服务。通过企业身份认证提供电子交易的会员服务,可面向买家、卖家、经济人提供。正式注册的会员可拥有一个诚信会员商铺,可发布供求和产品信息。
(2)信息服务。面向买卖双方及其他用户,提供信息的发布、浏览、搜索服务。并通过手机短信、E-mail、电话等多种通信方式,便于买卖双方对比交易,模拟建立网上市场,按照产品类别和目录,提供每一种产品的厂商、规格、参考价格、报价方式等信息。
(3)交易服务。这是电子商务平台的核心业务流程,严格按照分级管理,照顾各用户级应得的利益。交易服务分为三个模块:网上填报系统、订单系统、交易系统。
(4)物流和资金流服务。物流企业和银行系统,通过与电子商务平台连接,既实现产品的物流配送又实现网上支付系统,实现交易资金流和物流的统一协调运作。
(5)沟通交流服务。提供商友会、网交会、商家论坛、商家博客等,开通视频交流系统,商家可通过网络实现面对面的交流。
(6)分析和管理服务。所有的交易记录、产品信息、行业数据信息均可以按各种组合进行分析统计,并可生成报表,以指导销售或进行销售月结、年结算。
(7)安全保障。通过C A认证等安全措施,提供商家在交易、谈判、合同、运输、支付等环节的安全。同时帮助用户了解电子商务平台的使用、注册、交易流程、平台结构,提供交易产品质量的追溯方式,公布主办单位的联系方式,保障特色农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安全与可靠性。
2. 涉农信息资源开发
通过建立信息库和知识库,深度开发涉农信息资源,通过村委会、种植养殖大户、农村经纪人服务站、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商业连锁超市等多种服务机构,将各种数据汇集成有用的信息,借助农业网、信息机、农信通、农业在线、电视农业频道等农业服务网络,到达农户手中。
(1)开发与“三农”紧密相关的本地信息。向广大农民提供农副产品和农资产品等市场信息、种植养殖实用科技信息和以提高信息技能为主的教育培训信息。建立城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数据采集交换机制,推进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实现数据大集中和“一库多用”。
(2)加强农业信息员队伍建设。通过农业信息协会等形式,完善工作机制,提高人员素质,将农业信息员队伍建设成为促进全市农民增收的智囊团和助推器。
(3)开设全市农业专家热线,实施“农信通”业务工程。分别利用各自的网络和技术优势,设置统一对外的农业专家服务热线。农民群众通过手机拨打统一服务号码后,根据语音提示转接相应专家,从而实现农民与农业专家随时随地直接对话咨询。
3.“进村入户”渠道建设
通过建立多种信息服务渠道,重点解决“最后一公里”进村入户问题。
(1)利用电视、电话、电脑“三电合一”模式,为农民提供全覆盖、廉价、灵活的获取信息的方式。
(2)推动宽带进村入户工程,2007年年底达到全市宽带行政村覆盖率100%。加快农村有线电视、数字电视入户步伐,不断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
(3)建设农村市县乡村户五级信息网点。保证网络进村入户,让农民享受到互联网带来的便利。
(4)全面启动特色网站建设。利用我市统一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一乡一站”、“一村一站”,形成我市特色农业产品网站群,发挥规模效益。在网站建设的同时,启动“百万农民建邮箱”工程,为全市每户农民建一个电子信箱,实现农民与市县农业专家信息互动。
4. 运行机制
推进农村特色经济信息化工作,按照“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以网养网”的原则,探索、创新建设运营模式,实现农村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希望通过搭建一个集信息技术、产品展示、商务洽谈、产品交易、网上支付、物流配送、安全认证为一体的农产品交易平台,为农村种植养殖专业户、涉农加工企业、涉农批发及零售商、涉农经纪人等提供方便、快捷、实用的网上服务,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特色农业,电子商务,流通
参考文献
[1]林华.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途径和措施[J].农业与技术,2005,(3):97-99.
[2]黄浩.我国农村信息化及实现途径的探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4):15-18.
农业电子商务应用模式 篇9
关键词:重庆市忠县,农业,电子商务,应用,竞争力
一、重庆市忠县电子商务缺失情况
(一) 农产品信息化步伐落后
重庆市忠县的整体经济水平较周边发达地区有一定的差距, 而农业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由有着明显的不足, 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人员素质和认知上都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当前忠县改革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农村发展与生态涵养还不同步, 产业安全与产业增效还有差距, 提高效益与农民增收任务繁重。综合来看重庆市忠县的农业信息化缺失主要表现如下:第一, 科技信息化的基础设备匮乏, 和网络的连接密度较低, 造成了整个农业信息的汇总交流有障碍;第二, 没有良好的信息资源库, 不能够有效的整合信息资源, 对于一线的农业信息不能够第一时间进行采集分析;第三, 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人才, 在重庆市忠县没有专业的农业和信息技术精通的综合型人才;
(二) 电子商务应用程度低
在重庆市忠县电子商务的应用程度很低, 从生产到销售的环节还是延续创痛的农商模式, 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忠县农业的主导产业有柑橘、笋竹、肉兔、大豆、肉牛、粮油等, 农副产品有派森百橙汁、豆腐乳、白酒、汤圆粉、草莓、大豆等, 这些产品在网上均有销售, 但是销量和竞争力都有所不足, 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忠县农产品销售渠道比较狭窄, 很多时候会造成农产品的积压, 最终低价销售致使利润下降, 无法达到营收效益的最大化。整个重庆市忠县缺乏农产品信息交易平台和咨询模式, 无论是农户还是经销企业都无法在战略上进行布局, 这样就不能够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来把握最新的农产品市场脉搏, 在交易环节上也无法和最新的供求信息接轨, 从而令人力和物力无法做到充分的发挥。
二、发展重庆市忠县电子商务的举措
(一) 建立电子商务网络集散中心
重庆市忠县需要建立起一个电子商务的网络集散中心来整合区域内的资源, 将整个县区内的农户、农产品做到有机的整合, 从而在电子商务的网络虚拟市场能够令买家和卖家一目了然, 根据市场需求来和终端生产做到相互呼应, 这样市场上需求什么企业和农户就能够去销售什么, 从而赚取最大的利润。针对重庆市忠县目前的电子商务情况一定要进行改变和创新, 起初一定要令销售企业实时的把握市场的需求, 从而将信息第一时间传达到农户, 进而能够在市场指导下完成生产和销售。同时在重庆市忠县一定要建立起一个区域性的电子商务网站, 不但是内部使用, 同时令外界的需求能够第一时间传达过来, 再辅以重庆市忠县的资源优势获得不断的发展。
重庆市忠县在电子商务的应用中一定要不惜成本的大力改革, 引进即懂农业又明白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从而在建立电子商务平台的伊始就能够获得优势。还需要在忠县区域范围内不断的增加用户数, 令大家都能够体会到电子商务的便利性和实用性, 通过电子商务的模式来引导企业和农民进行网络交易, 这样能够做到有机的整合资源, 为生产和销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电子商务网络集散中心并不仅仅是生产和销售, 同时能够通过电子商务网站来获得第一手的农业信息, 新技术、新渠道、新产品都能够令企业和农户耳目一新, 从而衍生出更多的附加产业, 为长期发展奠定了基石。
(二) 企业直接与农户对话
目前重庆市忠县新发展县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 着力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3个市级、3个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加快建设市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工程, 积极申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在这样的利好形势下完全可以改变落后的产销模式, 利用日趋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来推进产业的发展。一旦重庆市忠县能够大力的在农业方面应用电子商务, 完全能够令销售渠道和终端的最终受益提高20%以上乃至更多。具体到电子商务网站的应用下企业完全能够把握市场的需求, 从而做到直接和农户进行订单的签订, 将零散的农户统一的组织起来进行生产, 而后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大额订单的交易, 这种模式能够极大的减少了中间环节的资源浪费, 令企业能够指导农户提高生产效能, 保证销售, 最终实现双赢。
重庆市忠县有许多从事农业生产、销售的人才, 应当善于利用这些有经验的人来推动区域内的电子商务应用。作为行业领头人可以通过其影响力来在电子商务应用初期进行新生产、销售链条的重组, 例如粮油、肉类的生产并不一定要固定在某个产值上, 应当第一时间在掌握市场信息需求的前提下和农户进行沟通, 不要令农户瞻前顾后的害怕损失, 一旦在几笔交易成功下农户尝到了甜头势必会遵循某一个方向来不断的发展, 这样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不但能够令农户获得了切身的利益, 同时对于区域内的经济推动也有着良好的作用, 在最短的时间内令农户的产品找到买家, 令资金流动更为的顺畅, 保证了最终的收益。
三、结论
综上所述, 重庆市忠县目前限于区域内的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应用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因为在全面的推行农产品电子商务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结合实际, 不能够盲目的生搬硬套其它地区的成功模式, 尤其是在整体经济实力比较弱的情况下要提高信息技术水平, 还要大力的吸引高素质人才, 这样才能够改善忠县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和销售方式落后的根本局面。现阶段忠县农业电子商务处于初级阶段, 在未来企业一定要整合信息资源和生产资源, 从而进行有效的组织规划, 将整个生产流程和销售流程有机的结合, 匹配整个大市场环境进行管理及约束, 最终实现忠县电子商务的全面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探析[J].经济体制改革, 2008年06期
[2]李干琼.打造农产品经营“王国”--农业电子商务[J].农业网络信息, 2005年09期
[3]任丽君.加快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业产业化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 2007年11期
[4]张维海.浅谈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业方面的应用[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 2008年06期
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篇10
一、电子商务在我国农业领域中的作用
自加入WTO以来, 我国的农业市场呈开放式特点,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今天, 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现代电子商务的优势实现我国农业发展的高效化。电子商务的利用, 可以加速各类农业信息的快速交流, 打破传统家庭作坊式的小规模生产经营的信息闭塞格局, 使各类农产品的供需双方跨越时间与地域的限制, 根据市场信息做出合理的生产计划, 从而大大降低了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同时电子商务的使用, 可以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通过建立一个科学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来实现农产品流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 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可以进行网上订货、付款、服务以及市场状况调查分析和生产安排等活动, 它对带动农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我国农业领域中的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以上分析可知, 电子商务对我国农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就目前其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现状来看, 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解决和完善。
(一) 存在着较大的网络安全隐患。
电子商务是依托于网络来实现信息的互通, 实际上它是一把双刃剑, 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存在着风险。在农业领域的电子商务技术使用过程中, 存在着很大的网络安全隐患, 主要表现在网络认证和电子支付等方面, 信用体系的不完善成为当前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二) 农业电子商务人才匮乏, 发展基础比较薄弱。
农业电子商务是一个近年来新兴的专业, 工作人员需要建设和维护农业网站、及时采集和发布农业信息以及分析和反馈市场行情, 因此, 农业电子商务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 我国农业领域的电子商务应用起步较晚, 在国际化经济发展的今天, 我国的农业电子商务还只是停留在农业网站的建设与维护以及简单信息的发布层次上, 由此可见, 发展基础比较薄弱。
(三) 农业电子商务制度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从实践来看, 目前我国的农业电子商务并未完全进入农产品的物流体系之中, 各大农业网站依然要与物流公司合作才能保证物流体系的正常运行。同时, 传统模式下的小作坊、小批发市场仍然比较活跃, 组织化程度较低, 相关法制法规不健全, 使得现代农业电子商务的应用步履维艰。
三、加快农业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对目前我国农业领域电子商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本文认为, 要实现农业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 就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 建立健全法制法规,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2012年1月16日,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1年12月底, 中国的网民规模业已突破5亿, 达到5.13亿, 全年新增网民数量为5580万;截至2011年6月底, 中国农村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31亿, 占全国网民数量的27%, 较2010年底增长了4.9%。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随着我国农村互联网接入的条件不断改善, 农村网络硬件设备也变得更加完备, 农村网民规模将会持续增长。农民利用网络进行电子商务活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这就要求建立健全法制法规,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创造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
(二) 提高农业电子商务的使用意识。
据调查数据显示, 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村网络的普及率在逐年上升, 但农民真正利用网络从事农业电子商务活动的比例并不高。因此, 要从根本上让农民意识到电子商务的使用益处, 只有让农民让农民对现代农业电子商务有了正确的认知和熟悉, 接受它, 才能真正发挥其功效。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转变农民的传统观念、真正接受并使用电子商务技术是推动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
(三) 加大投资力度, 培养农业电子商务人才。
就目前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而言, 人才的匮乏是制约其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基于文化水平的限制, 农民根本不可能完全掌握农业电子商务的各种使用方法, 这就要求农业商务管理人员根据农民的知识水平, 努力构建一套适合我国农村使用的电子商务平台。在此过程中, 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和物力, 因此相关部门应做好扶持工作, 加大资金的投资力度, 多培养专业农业电子商务人才, 为我国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保驾护航。
四、结语
总而言之,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飞速发展, 农业生产也正在进入信息化时代, 农业电子商务作为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商业贸易方式之一, 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面对我国当前农业领域的电子商务使用现状, 我们只有从实际出发, 认真总结经验并借鉴外国的先进做法, 才能实现农业电子商务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逐渐进入到农业领域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 在我国现有的农业物流体系中发展电子商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本文将对我国农业领域中的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促进其快速发展的建设性建议, 以期为我国电子商务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农业领域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业领域,商业运营
参考文献
[1].付海辰.现代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1
[2].吴军艳, 陆田生.浅析中国农业领域电子商务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3].李霞.电子商务在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4].张驰捷.电子商务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农业电子商务应用模式】推荐阅读:
农业电子商务新模式08-13
新型农业电子商务平台06-17
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对策10-05
安徽省农业电子商务07-08
物流电子商务应用模式10-28
农业应用07-06
农业模式10-10
农业用水模式06-27
服务农业模式08-05
农业保险模式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