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兴趣培养

2024-08-04

体育教学中兴趣培养(共12篇)

体育教学中兴趣培养 篇1

进步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提出了兴趣中心论,他说:“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兴趣显示着最初出现的能力。”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英语,不断提高英语水平。因此多方面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英语教师进行教育的关键。

一、用爱心去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用爱心来对待学生的天性,多关注学生身上所具有的那种自我提高和完善的内在需要和倾向。多关心学生,相信学生的确潜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不要对学生求全责备,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并且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宽松的教学氛围。用言传身教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让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亲其师而信其道,唤起学生对教师所教学科的好感,并逐步培养出对该学科学习的兴趣。

二、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逐渐进入课堂,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增强了人们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多媒体不仅能消除课堂的单调感、枯燥感、疲劳感,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利用多媒体能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学生学习的是一种外国语言,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我们要尽可能地把这些语言材料设计到各种情境中去,调动学生的眼、耳、脑等各种器官协同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不是语言的机械记忆和储存,而是语言交际的实际运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

三、用幽默的语言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语言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手段。幽默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词汇的理解,提高记忆效果。幽默的语言使学生感到快乐和轻松,注意力水平随之提高。用幽默将新旧知识有效结合,从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理解能力和记忆水平。

四、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吸引学生

教师可用实物、卡片、图片等教具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形象直观的实物给学生一目了然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名词egg,orange,apple时,教师可以用实物展示。教形容词比较级时,可以让三个胖瘦不同的学生站在讲台上,根据其胖瘦去讲解:“A is fat.B is fatter than A.C is the fattest of all.”教风、雨、云等词,可以边讲边在黑板上画简笔画。这样的直观教学可以把平淡无奇、索然无味的课堂变得充满吸引力,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新知识,激起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五、用做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求知欲高,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模仿游戏。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消除紧张和疲劳,还能让学生举一反三,有利于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例如把一些单词写在纸条上,把纸条按座位让学生传递下去。其中一名学生在讲台上拍手,拍手一停,纸条传递到哪位学生手中,哪位学生就要立即站起来用英语翻译纸条上的单词。一张纸条上写几个单词,老师可根据教材确定。不能全部译出的,要给全班同学表演节目;全部译出的,给该生小组加分,以示鼓励。这样全班一起参与活动,既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六、用课外学习活动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教学上要重视对全体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搞好课外学习,要求全体学生参与。包括主动进行课外阅读,积极参加社会英语活动。抓住一切用英语交流的机会,有利于提高英语的表达能力。课外学习还能有效地使课内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内所学知识的理解,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激发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培养自学能力与习惯,增长英语交流的才干。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我们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让学生乐学、爱学、会学。

体育教学中兴趣培养 篇2

一、初中生地理学习现状

初中阶段的学生兴趣仅仅是停留于“喜欢”“好玩”的单纯层面上,初中地理课程对于学生们来说略显枯燥,尤其是学地球的知识时,学生还没有空间立体思维概念,学起来比较吃力,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因此教师必须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初中地理兴趣教育,采用轻松、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地理教学活动。

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策略

(一)精心设计,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良好开端。中学地理包罗万象,知识面广,生动有趣的课堂能使学生精神振奋,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新课程教育理念要求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着眼点应该是通过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为此,在平日地理课堂教学中我时常关注生活,设计情景,激发兴趣。如讲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时,我创设“加拿大某中学留学生Lisa来我校交流学习”这个情境,需学生通过地图带领她参观莲花湖,这个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Lisa向大家提问怎样判断莲花湖的方向以及距离,解决了本节的`关于判断地图方向和比例尺的重难点,而且简单的几句话,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引发出来了。

教学中可以利用很多诗句,把学生带入到诗的意境当中,使学生们有身临其境之感,比如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清明时节雨纷纷”来让学生了解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学生才能理解为什么天气指的是短时间而气候是长时间的大气状况。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地理兴趣。

教学时应注重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学习应牢固记忆的知识时,教给学生们喜欢和容易接受的口诀、诗歌来记忆,同时注重学科整合,使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有时还增加点音乐、视频来进行知识拓展。

复习课的兴趣培养同样重要,怎样复习是每个教师都面临的难题,地理学科亦然,尤其地理这种偏理科的学科,不能通过死记硬背或者简单练习来复习记忆。复习是对之前课堂学习的记忆与巩固,学生对问题有了独立思考和初步想法后,他们就愿意与同学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将课堂上学生被动的听讲变为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把自由挥洒的空间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每节课由一名学生开头,自主选择提问他想要提问的同学,被提问的同学回答完毕之后可以再提问他想要提问的同学,这种方法每节课都“引爆课堂”。学生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更是为学生创建自我能力展现的舞台,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舞台上体验学习的乐趣,这种做法也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三)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如此。地理教学更离不开实际生活,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是学生学得有兴趣,学得轻松愉快,更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获得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地理教学中多用身边的例子进行学习,使学生意识到地理知识可以看得见、摸得着,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只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生活离不开地理,只要联系实际学习就会感觉到地里非常实用而且有趣味性。

七年级上册学习天气与气候时,联系每天看到的天气预报,了解天气符号以及卫星云图的知识;学习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时,联系生活实际,学生了解到了夏天和冬天的昼夜长短区别以及一天和一年中影子长短的变化。地理课联系了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密切了师生关系,也更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为学生预留自主学习空间,自行发现兴趣点。

实现学生的自我价值最重要的是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最重要的环节是预习,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空间,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价值发现的平台,结合我校要求讲20分钟练20分钟,我采用了“自主预习法”,自主预习是学生学习的“导航”,是帮助学生提前形成课堂上充分展现自我价值的根本方法。自主预习中注意问题的层次性,突出本节课重难点,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留下时间和空间,以填空的形式展示在课件上,每位同学可根据课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习,摒弃以前上来就讲的做法,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己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知识的喜悦。是学生能够做到的,就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学生经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展示,再经教师的点拨,不但对知识的理解加深了,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变主动了,感兴趣的部分会认真听老师讲解。

如在上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时,我采用“自主预习法”的教学策略,给学生创设充分自主学习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去学习、去搜集相关的资料。通过“找一找,划一划”学生了解了人口增长趋势,人口分布特点,人种划分标准以及三大人种分布特点。在这种自主学习环境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深了,并表现出惊人的学习潜力和创新能力。这种模式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还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兴趣。

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地理的知识载体和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地理教学目标中知识与能力的目标首要的是培养地理的读图分析能力,运用地图来记忆地理知识是最准确、最牢固、最有效的记忆方法。七年级下册教学中,多利用多媒体课件中的地图,充分学习掌握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更有助于学生多地理知识的理解。在扩大学生的地理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结论

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非智力因素中最活跃的一个,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自觉地学习,而且能开发学习的潜能。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通过教师激发,引起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形成教育学的良好循环。任何学生学习的成功,都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对兴趣这个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兴趣是成功之母,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要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兴趣这个因素,从而更好地打造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喜秀丽,地理兴趣培养与地理教学,学科纵横。

体育教学中兴趣培养 篇3

关键词:英语;对话;兴趣教学;教具;情景;版面;活动;表扬;课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257-01

心理学家指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它以探索某种事物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教育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最多不超过二十分钟,注意力极易分散。一但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死板,节奏慢,就会出现说话等不良习惯。因为小学生有着爱说爱闹的孩子气,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胜心强烈,而且他们最关注有趣味的事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能否结合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表现好趣味性强的事物的特点,利用无意注意的特点,因势利导,尽可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化成深动的形式,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求得学习兴趣的发展和创造意识的树立,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谈一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通过教具,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不断探索,不断追求,不断总结,不断改进。如初学,巩固和复习得方法就不一样。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比如教“足球(美式)”Foot ball,可直接指着足球问:“Whats this? Its a football.football、football再重复问答2次,这样足球的音形意就深深印在学生脑子里,以后,看到足球就会脱口而出football,football,而不需要汉语翻译作中介;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可用思维型, 让学生进行“Guess”,例如教学时复习bell,football,pen,book,car,jeep等名词时,就把准备好的小实物、图片、模型放在讲台上,先让学生看一下,然后放到讲台下,把那些已准备好的小实物放在一个准备好的大袋子里,然后拿出,用学生已学过的句型问:

T:Whats in my bag?让学生猜,然后回答

S:Its a football. 如果答错了,老师这时就说

T:No,it isnt.接着问另一个学生。

T:Whats it?学生猜答

S:Its a book. 如果学生说对了一半,教师就应鼓励这个学生说

T:Yes,youre right. 还可进一步说

T:Yon are very clever.

然后再换一实物继续进行。如此操练等等,既复习了单词,也熟悉了句型,既练了听,也练了说,而且学生不以学为苦,而是兴趣浓厚,轻松愉快地学习。

利用直观教具使外语教学过程变得生动、形象、直观,加深学生的映像,强化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等器官都参加活动,容易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通过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创设情景,除了利用实物,图片,挂图,环境等进行教学外,还可以利用其他不同的方法,如,在学生学习一两周后,给每个学生取一个英文名字,使每个学生都感到兴奋,自豪。每次直呼学生的英文名,都给课堂增添一点“洋味”,使学生更能置身于英语学习的气氛中。同时,在课堂上注意英语教学的交际性原则,少说汉语,尽量用简单的英语配合相应的动作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漫漫的理解老师所要表达的意思。另外,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时,要从听开始。先听老师说或听录音,反复多听几次,当学生知道怎样说,以及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时,便会跃跃欲试想说话了。当他第一次说出他学会了的话,看到了对方的适当反应,达到了他预期的目的,便会感到高兴。一方面对自己学说话有了信心,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强烈的想说话的愿望。

三、通过丰富的版面,激发学生兴趣

有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住百分之二十五,如果把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能记住的知识就高达百分之六十五。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首先,板书时要注意版面设计。写什么字,画什么画,写或画在什么地方,哪些先写,哪些后画,都要事先计划好。有了条理的,清晰的直观的,扼要美观的版面,加上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一目了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同时,教师板书时学生仔细观察,又为他们提供了怎样“写”的示范。其次,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图画(简笔画)与教师的讲解,配合板书。简单的图画不仅使学生一目了然,有助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总是从雷同的,甚至单调的方式机械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就会感到学习是一钟负担,是在老师逼迫之下进行的,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教学中,如果能穿插游戏活动,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帮助学生在体力,脑力,交际能力,感情等方面得到发展。无论是导入新课,还是巩固运用新知识,都可采用游戏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穿插游戏活动,如猜谜语,顺口溜,绕口令,唱歌比赛或进行实物表演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口,手等器官,通过视、听、说、唱、演等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使他们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从而使他们产生盼望上英语课的感觉,这样,教学就会达到成功的目的。

地理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篇4

一、感情投资, 激发兴趣

若学生对教师感兴趣, 对他所任教的这门课也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 教师应该对学生多进行感情投资, 做到处处关心学生, 爱生如子。同时课余时间应多深入到学生中去和他们聊天, 讲讲地理领域中各种各样的趣闻;帮助他们解答生活中的一些疑难问题:如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为什么集热板要朝向南方?从我国开往加拿大的船只传统的航线为何走低纬度地区?为什么过年南方人吃汤圆而北方人吃饺子?这样做学生自然会喜欢老师, 进而喜欢这门学科,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精心设计提问, 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地理教材既不同于科普读物, 也不像文艺作品那样感人, 而文字简洁, 综合性强, 往往引不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因此教师在讲课时务必针对教学内容、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 精心设计问题引导思维, 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我们讲“洋流”一节时提出这样的几个问题:我国明朝时的三宝大监郑和下西洋时为什么选在冬季出发, 夏季返航?为什么从英国出发的邮船通过大西洋要比从美国出发的邮船多花时间?1992年一艘从香港出发的货轮在太平洋海域遭遇风暴, 船上近三万只塑料玩具鸭坠入大海, 漂浮在海面上, 形成一支庞大的鸭子舰队, 并随波逐流。随后几年, 玩具鸭先后抵达印尼、澳大利亚、美洲等地, 平均每天漂流七英里。有人预测, 其中的一万多只玩具鸭组成的小鸭舰队在海上漂流了15年后, 将于2007年抵达英国海岸。是什么动力使得这些玩具鸭从太平洋漂到英国海岸的?对这些饶有兴趣的问题, 学生们都会乐于思考并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语言生动形象, 通俗有趣

地理教学, 无论用什么形式或方法, 几乎同时都要有教师的生动语言。在地理教材中, 许多地理事物是未经感知过的, 在教学中需要用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引导学生想象, 引起学生的兴趣, 从而使他们正确理解地理事物的特点。我在教学中抓住区域地理相互联系的规律, 编成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歌诀, 学生颇感兴趣, 记忆较快。另外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一些诗词, 则能把一堂课上得诗情画意, 使课堂教学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 增强学生兴趣, 令学生神往, 达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在学“水循环”时, 我用了杜甫的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引入新课。引用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来说明山地垂直地带性。引用“才从塞北踏冰雪, 又向江南看杏花”来说明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适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 通俗易懂, 易生趣, 并且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利用直观手段, 激发兴趣

地理研究的对象, 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 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 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 必须借助各种直观教具, 或者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等手段, 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方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教学, 可根据教学需要将要表现的对象由小变大、化远为近, 可使反应过程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 可将事物的本质要素突出地展现于学生面前。如讲解“地球的运动”这一知识难点时, 播放利用电脑制作的模拟演示教学软件:地球在自转的同时, 绕太阳公转, 黄赤交角的存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配上简洁的解说词, 再辅以一些形成性练习加以巩固, 学生注意力集中, 印象很深, 学得兴趣十足, 掌握得也比较牢固。

五、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一个思维过程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思维过程, 在这个互逆过程中, 存在着正、逆思维的联结。所谓逆向思维, 是指和正向思维方向相反而又相互联系的思维过程, 即我们通常说的“倒着想”或“反过来想一想”。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水平, 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具有重要作用。例如, 当我们讲解“地球的公转”时, 不少学生对地球公转的特征及其产生的意义感到理解困难, 一些空间想象力差的学生更是如此。为此, 我在讲完有关的内容后, 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黄赤交角为0, 地球公转的特征及意义如何?”在学生思考、议论的基础上, 再进行演示讲解, 学生的疑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五、注意对地理规律的总结和归纳, 强记忆, 提高学习兴趣

地理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地表一定空间位置上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 我们通过阅读观察就会发现地理事物的形成规律。因果依属关系普遍存在, 因此, 要善于启迪学生通过由因导果, 由果索因的方法, 具体总结它们的因果规律;善于分析地理成因、因果规律, 就能巩固分布知识, 避免死记硬背, 掌握知识就会得应手。例如, 对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分析, 寻找内在联系, 赤道低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终年以上升气流为主, 形成赤道多雨带和温带多雨带;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高压带终年以下沉气流为主, 形成副热带少雨带和极地少雨带;西风带来充沛降水, 信风往往使天气晴燥等。这些规律的形成, 为我们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供了一个必然的记忆条件。

六、善用地理比较方法

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不仅在教学中, 在总复习中也被广泛应用, 这是地理课的特点所决定的。因为地理课题研究的地理环境虽是一个有机整体, 但又极具地域差异, 在地球上不会有完全相同的区域, 区域内的各自然要素、经济发展也有明显的不同。运用比较法, 目的是寻求同类事物的异同, 在掌握共性的同时, 突出个性的特征。也有利于减少头绪, 减轻学生负担, 以加深印象。如复习秦岭—淮河这条重要分界线时, 就可用综合对比来复习。如下表:

通过比较既能帮助学生复习所学, 深化所思, 又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使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全面和深刻, 从而激发了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体育教学中兴趣培养 篇5

一、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小学体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体育教学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引导学生学习体育锻炼技能。据调查表明,我国儿童的身体状况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平均每200个学生只有35个学生坚持每周锻炼3次以上。这表明,小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不高。很多学生不能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体育教师没有探索新型的体育教学方法,仍然用粗放的体育训练进行教学。这导致很多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倦心理。

二、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率低下

目前,很多小学体育教师仍然没有将体育教学与全面的健康理念相结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体育教师仍然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落后的体育训练模式。很多体育教师具有十几年的教学经验,但是每次上体育课都是运用一种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先做动作示范,然后学生跟着做,等学生基本学会之后就让学生自由锻炼。这种传统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师最钟爱的模式,因为操作起来非常简单,学生也容易学会,教师教学也省去了很多精力。其中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难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更加起不到引导学生树立全面的健康观念。很多学生都把体育课作为“偷懒”的契机,甚至消极应付训练。比如,在一次学习广播体操的教学课上,教师做了一套示范动作,学生就跟着老师做两遍。做完之后,教师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已经掌握了,就让学生去自由活动。可是当第二次上课,教师让学生复习前面学过的动作,很多学生都不知所措。这说明上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并没有让学生记住,学生也没有真正认真回味各个动作的技巧。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教师没有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一味的生搬硬套,固守传统的体育教学的方法,忽略了教学方法的创新,这就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二)体育教学理念落后

现阶段,体育教学的理念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过去的片面的体育观念已经不符合现代体育教学要求。现代体育教学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的健康观念,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体会到运动的快乐,健康的珍贵。然而,还有一些小学体育教师仍然没有更新教学理念。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越俎代庖,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一些体育教学过于看重学生的体育技巧,而忽视了学生的健康意识,不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终生运动的意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过多地示范,而不是让学生都去参与运动。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三、小学体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一)创新教学教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体育教学改革的出路就在于教学方法的创新。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及人们的健康观念的转变,体育教学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分析体育教学的实际以及学生身心状况的差异性,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在体育训练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作为热身运动,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当学习新的运动技巧时,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主参与学习,教师可以将班级分为几个小组,组员之间可以相互合作,共同学习,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这种合作竞争的教学方法既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比如,在教授投篮技巧时,教师可以先进行花式投篮运动,从中挑选投篮技巧娴熟的学生,并将这些投篮技巧娴熟的学生分到不同的小组。然后让他们带领组员学习投篮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再组织小组投篮比赛。这就大大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学生也能够更快地学习到投篮技巧。

(二)设计体育游戏激发兴趣

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传授体育技能的活动,更是培养学生树立全面的健康观念的活动。在新的教学背景下,体育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引导学生树立全面的健康观念。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训练中。同时,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游戏。比如,在教授学生学习短跑技巧时,教师要明白每个学生的跑步姿势和习惯都不相同,不同的学生的身体状况也不一样。所以,教师要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游戏,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助跑、加速,只要是学生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就可以让学生采用这种方法。

四、小结

长久以来,由于教学方法的单一和教学理念的滞后,体育教学的效果也难以提升,学生得到的锻炼也非常少。这不利于体育教学的长效发展,也不利于引导学生树立全面的健康理念。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育教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也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指导作用。小学体育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体育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体育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优化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韩夫苓.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普修课相关动作教材体系及其教法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浅析地理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篇6

关键词:地理教学 兴趣

地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跨世纪人才的中学教育中,地理应该占有一席之地。但在目前的大气候条件下,中学地理却出现了学校不愿管、学生不愿学的状况。如何摆脱困境。再现地理教学的春天呢?唯有一条路:让学生喜欢地理,自觉地学好地理。而要想达到这种境界,教师就必须认真、持久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只有有了学习兴趣,才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才能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知识,才能让他们认识到地理有趣、有用、值得学!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正如教育家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意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提高教学成绩,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是一条重要的途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缩小师生距离,以真挚感情培养学生兴趣

情感关系是师生心理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教学效果有着重大影响。教学过程并不是一个机械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移植到另一个头脑中去的过程,而是一个师生间心灵的接触与交往的过程。因此,融洽的师生情感。可以促使师生间缩短空间、心理距离,产生友好、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真挚的师生情感,是教学中的一种催化剂,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过程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提高。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亲身体会到,教师良好的情绪,会使学生精神振奋,教师不良的情绪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学生在友好、和悦、轻松、互助合作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效果就好,在紧张、对抗的课堂气氛中学习效果就差。这说明师生间情感相互交融、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作用。所以。我认为,学生扎实地掌握知识,绝不是靠多次的重复,而是靠兴趣、靠理解、靠师生间的情绪状态而达到的。

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准确地把握自己的角色、努力培养师生间的真挚情感,缩小师生距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二、精心设计课堂引言

地理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用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状态。如讲海水的盐度时,可这样导入新课:“不知你是否见过浩瀚的大海,是否在海滩上寻觅海贝,尽情玩耍。这时你用手掬起一把海水,仔细品尝海水的味道。你会发觉海水的味道又苦又咸。那么,为什么海水又苦又咸呢?”接着按教材内容往下讲,经过这样的导人,学生兴趣盎然。已做好接受新知识的心理准备。

三、巧用地图,激发兴趣

(一)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

由于地理研究对象的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的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方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但是学生的兴趣不是天生的。在学习地理课以前,学生对地图有一些认识和了解,对地图很好奇,如不加以引导很快就消失了。老师要引导他们,促使他们喜爱地图。对地图产生兴趣。为此,老师应适时提出一些能激发同学阅读地图兴趣的问题,如在绪言课上让同学看地图册找出。亚洲在东西半球中的哪个半球,中国在亚洲的哪一部分,河南省在中国的什么位置。有时结核时事提出问题。香港刚回归不久。让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出香港的位置,京九铁路刚通车时,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京九铁路的位置,以引起同学们阅读地图的兴趣。在讲地图时我注意先让同学们利用已有的读图知识讨论如何看地图,同学们发言很积极,各抒己见。在同学们发言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注意让其区分地图和一般的图画有何不同,适时提出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三个基本要素的问题。并逐一认真讲解,打好基础。然后要求同学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同学们从潍坊乘火车去上海旅游可以走哪些路线,经过哪些省,大概有多远。去桂林旅游向什么方向走,沿途经过哪些大山、大河。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地图的兴趣,也提高了阅读地图的能力,巩固了地图三要素的知识。

(二)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并且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加强教学语言艺术,在语言美中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主要载体。一位教师即使拥有很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最终也必须借助教学语言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因此,地理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语言修养,在语言美中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如在讲述《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时,为提高学生兴趣,在概述部分可进行这样的描叙:“我国有许多大江大河,源远流长,奔流不息,浩浩荡荡,注入海洋;更有许多小溪小河。穿过原野,绕过山冈,一路欢歌。悠悠流淌。我国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湖泊,犹如镶嵌在大地上的一颗颗明珠。有的湖面广阔,烟波浩淼,水天一色,蔚为壮观;有的群山环绕,湖水如镜,山水相映,景色秀丽。”通过贴切形象地描述,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当然是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使学生急于想了解我国河流湖泊的具体情况,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五、利用地理漫画教学

教学中结合讲授内容,选用适当的地理漫画作辅助,既生动形象、寓意深刻,丰富课堂活动,易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如在讲解森林资源利用问题时,选用一幅“小鸟的悲哀”的漫画。画面上,小鸟哀求:“请把我带走吧!”然后找学生回答:这幅图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由于滥伐森林,造成了环境严重恶化,使生活在森林中的野生动物失去了理想栖息地,产生了生存危机,所以,小鸟要伐木工人把它带走。

六、引用歌谣谚语教学

地理教学中恰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讲内蒙古时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运用歌诀记忆地理事物不但巩固了地理知识,激发了兴趣而且也培养了学生跃跃欲试进行地理歌诀创作的热情。

语文课堂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篇7

一、设置悬念, 激发兴趣

悬念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理,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会很快把注意力和精力转到课文的学习上, 设置悬念时, 一定要抓住文眼。比如, 教《死海不死》时可先从神奇的传说讲起。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海边, 可是一个也没淹死,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下边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一起去解开这个千古之谜吧!再如教《卖炭翁》的导入语可这样设计: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体验, 某一个冬天突然下起了大雪, 你穿的衣服不多但有无法回去加衣, 这时, 你就希望天气?不要太冷。 (学生回答) 教师问:有没有衣服不多却希望天冷的?没有。 (学生答) 教师话锋一转, 然而许多年前, 一位缺衣少食的老人, 却实实在在是这样想的。为什么呢?这自然就激起了学生的强烈的兴趣, 好奇心更使学生急切地进入到课文内容中去。

二、由面到点, 课前激趣

灵活多样的导语, 可以把学生注意力牢牢吸引住, 教师可根据教材, 从已学过的知识面上入手, 拓展学生想象力, 最后回归到所讲新课上, 激发学生很快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如在教郁达夫《故都的秋》时, 为了提高学生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课前可这样设计导语:一提到秋, 硕果累累, 天高气爽, 款款落叶的景象就会出现在人眼前, 不仅会给人丰富充实的想象, 也会令人产生忧伤萧条的感受。请同学们想一想, 古往今来, 文人墨客是如何描绘秋天的呢?比如王维在《山居秋暝》、欧阳修在《秋声赋》、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 他们都是如何描绘秋的生机, 秋的肃杀、秋的收获……随着这一连串的提示, 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同学们背了一首又一首, 唤起对已学知识的回忆, 千姿百态的秋景呈现在眼前, 这时, 因势利导, 进入郁达夫《故都的秋》, 学生自然兴趣浓厚。

三、从疑入手, 以疑带趣

学生质疑是探索学习的重中之重, 善于从课文之中找出疑点, 这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好方法。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孔雀东南飞》一课, 兰芝被遣的原因是婆婆不喜欢她。“此妇无礼节, 举动自专由。”但在课文内容上不攻自破, 不能成立, 因为兰芝是一个“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 十六诵诗书”的知书达理勤劳能干的女子。盛装打扮一节, 更是把兰芝写的是貌若天仙, 如此德、才、貌三全齐美的媳妇, 婆婆怎的不喜欢呢?由这个疑点入手, 激发学生对人物性格命运的兴趣, 结果学生们积极思考后得出结论, 兰芝婚后二三年没有生孩子, 封建社会,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这更显示封建礼教、封建制度的罪恶。这样, 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把课文引向了深层次的挖掘。

四、巧设疑问, 激起兴趣

提问是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 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如果善于从教学实际出发, 设计高质量, 富有技艺性的提问内容, 就能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等各种能力。课堂提问, 必须由浅入深, 一步步走向课堂的高潮。善于启发, 更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如教《祝福》时, 老师可以在串讲分析完课文后巧妙地启发提问学生:“为什么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学生们讨论后, 把发生在春天的事件联在一起:阳春之日;丈夫夭折, 早春之时, 被迫改嫁;暮春之时, 痛失爱子;迎春之时, 一命归天, 丧夫、再嫁、失子、归天这几个重大情节都安排在春天, 揭示一个处在人生春天的祥林嫂不仅被葬送了春天, 更被剥夺了生命。这样的提问既升华了主题, 更培养了学生学会分析、综合驾驭课文的能力, 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五、展开讨论, 激活兴趣

对于人物形象鲜明, 有一定故事情节的课文, 我们可展开讨论,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悟出问题的根源。教师只掌握讨论提纲, 做到该收的时候, 及时点拨总结。要放得开、收得拢。如教学《愚公移山》时, 可把学生讨论回答分为两派, 认为愚公笨的为一派, 认为不笨的为一派, 然后根据课文内容, 把读与思联系起来进行争辩。结果, 认为笨的是说愚公方法笨, 认为不笨的是说愚公精神不朽, 笨有笨的道理, 不笨有不笨的理由, 既锻炼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可谓一箭双雕。

六、表情朗读, 唤起兴趣

优美的、抒情性强的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 可采用朗读教学法, 声情并茂的朗读比滔滔不绝的讲解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更易使他们沉浸在对美好境界的向往中。如《荷塘月色》, 我们可先用舒缓, 愉悦、亲切而略显低沉的柔声朗读全文, 在悠扬、抒情的声调里, 学生沉浸在荷塘月色那静谧、和谐清丽而又典雅的意境中, 在柔柔的氛围中, 学生自己便可品味出作者那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伤, 情感和声音塑造的美景紧紧交融在一起, 以声激趣, 以趣带情, 以情感人。

七、精心结尾, 延续兴趣

语文教学切忌虎头蛇尾, 前边的课堂教学中, 提问、悬念、朗读有声有色、气氛活跃, 而结尾时千万不要只干巴巴做练习, 而应精心设计, 力争控制住学生已有的兴趣, 让他延续下去, 使其对整个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教沈从文小说《翠翠》一文时, 课文中优美恬淡的湘西风景和纯朴、善良的人物, 自然吸引了学生的目光, 主人公翠翠的命运更牵挂着学生的心。为了让他们的兴趣延续下去, 可布置续写一篇有关翠翠今后命运的作文, 让学生展开讨论, 充分想象, 到底翠翠的人生结局是什么呢?这样学生会依然沉浸在课文的氛围中, 对主人公会久久不忘, 甚至终生难忘。总之, 培养学生的兴趣是一种教学艺术, 在教学实践中, 是把趣味性和知识性、思想性、艺术性融为一体, 往往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兴趣是一种意志趣向, 是求知的动力, 如何提高学生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达到寓教于乐, 增长知识的目的, 是每个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所追求和探索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不妨从以上几方面做一些尝试。

钢琴教学中兴趣的保持与培养 篇8

一、兴趣的培养

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怎样使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 钢琴教育也是如此。培养学生的钢琴学习兴趣, 教师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在授课过程中, 即要有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授课内容, 也要注意授课方式的多种多样, 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正确的教态与恰当的授课语言, 另外, 在教材选择等其他方面也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钢琴教学这个以技术训练为主的教学实践活动, 包含着大量的实际习练操作。但是, 技巧习练过程对于任何一个学生来说, 是十分枯燥的。为了提高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 教学中应采取启发、诱导、激励的方法培养和加深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来配合技术学习与练习。

首先, 钢琴课内容要丰富多彩、生动有趣, 授课方式要多种多样。要让学生对钢琴学习产生兴趣, 对钢琴课产生兴趣, 在教学上, 要以学生为中心, 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授课堂内容, 教师应该增加内容的趣味性, 同时注意要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对于初学者, 应使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理解能力的方式, 用示范、比喻等方法激发学生想象力。在上课时, 当强调手的掌关节支撑时, 可以把手比喻成一把撑开的伞, 手的各个关节就像折叠伞伞骨的连接处, 如果手的任何一个关节瘪了, 例如折指、掌关节塌陷等等, 就好像折叠伞的伞骨坏掉了。在讲解连音的弹奏时, 可以用“走路”来形容音与音的连接, 把两个手指比做人的两只脚, 一只脚落地, 另一只脚抬起, 而如果段开弹奏就不是走路, 而是蹦跳了。尤其对于年龄小的学生, 他们主要的学习方法就是模仿, 教师还应该运用正确的范奏给学生对某个乐曲与知识点的最直观的印象。还要注意教学方式的多种多样, 给课程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 让它永远充满吸引力。

其次, 要注意运用正确的授课态度与恰当的授课语言。一位好的钢琴教师, 除了要传授学生正确的弹奏方法与音乐知识以外, 还要把握好钢琴教学的特殊性, 多与学生进行交流, 而不能仅仅局限在一字一句地讲课。教师应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调整授课的内容与方向。同时, 要运用正确的授课态度与恰当的授课语言, 给学生创造亲切、自然的课堂环境。教师应该用生动的语言,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用有感染力的情绪帮助学生树立学好钢琴的决心。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以爱心与耐心并重, 同时对学生进行相对严格的要求。对于学习认真、反应快、兴趣高的学生, 教师应对学生给予真诚的表扬。对于那些不太认真、学习积极性不强的学生, 教师要多注重引导, 上课时要引导学生多动脑, 多给学生提问题。对于教学中的难点重点要反复强调, 需要教师上课时有耐心。一些学生由于理解能力、反应能力、动作协调性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产生一些学习效果不显著、学习进度慢等现象。有的教师在教授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急躁情绪, 由此而产生了许多不正确的教学方法。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和语言修养, 用生动的语言去吸引学生, 让他们真正的理解音乐并真正投入进去。

最后, 还要注意给学生选择适当的习练乐曲。想要激发学生对钢琴学习的兴趣, 给学生挑选适当的乐曲作为作业也是很重要的, 选曲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 寻找难易程度适中同时又为学生所喜爱的乐曲, 先给学生进行一遍范奏, 让学生对乐曲有个直观的、大体的印象, 并且被乐曲所吸引, 这种吸引力会让学生在课下练琴时会对乐曲投如极大的热情, 对练琴、学琴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不同学生对音乐会有不同的喜好, 有的学生喜欢诙谐的乐曲、有的学生喜欢抒情的乐曲、还有的学生喜欢欢快的乐曲, 教师给学生留作业时, 要对学生喜好的乐曲有所侧重。也可以在留作业时, 教师为几首乐曲都进行范奏, 让学生自己找出那首自己最喜欢的来练习。以上的这些方法都不同程度地对钢琴学习者兴趣的培养有帮助。

二、兴趣的保持

兴趣的保持是教师在学生钢琴学习过程中需要持续进行的一项工作, 教师可以利用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比较以及上台演出、观摩音乐会等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保持下去。

首先, 要给学生创造相互学习的机会。一方面让水平相似的学生互相观摩学习, 一起讨论, 让学生通过发现别的学生的优缺点来改正自己的不足。在这些活动中, 学生会把自己与其他演奏者在内心做比较。与那些钢琴弹得不如自己的学生进行比较, 他们会觉得自己更有自信;对于钢琴弹得比自己好的, 他们会对其产生崇拜, 自己也会在心中设定相应的学习目标, 这无形之中对钢琴学习的兴趣保持也起到了间接的作用。教师可以安排水平相似的学生一起演奏。在配合演奏时, 学生会注意到对方的进度、强弱、起伏, 在精神高度集中的情况下演绎作品, 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的不同于寻常的优美音乐。学生自己也会被这样的音乐所感染, 从而驱使着更大的学习兴趣的发生。以上这些都给学生创造了相互学习、相互配合的机会, 即培养了合作意识, 也增加了学生的进取心, 从而对学生兴趣的保持起到了作用。

其次, 可以用组织小型的音乐会或音乐演出、参观等活动达到保持学生兴趣的作用。让学生以“演奏家”的身份上台表演, 受到老师、家长与同学的鼓励, 让学生体会到辛勤的耕耘得到了收获, 以后会更加努力练琴来获得更多掌声。不但可以维持学生的钢琴学习兴趣, 而且可以通过上台演奏来锻炼学生的舞台演奏心理, 可以多搞一些小型的音乐会。有的学生最出上台演出, 心里非常害怕, 由于紧张、拘束而脑子一片空白, 弹奏中出现许多错音, 整个乐曲断断续续。也有的学生由于心理过于紧张, 平时练习得很成熟的乐曲在舞台上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 甚至忘谱。还有的学生, 虽然能够流畅地把乐曲演奏下来, 但是演奏中, 听不出要表达什么感情, 表现什么内容, 只是单纯地把音符弹了出来, 没有表现出音乐的实质, 更谈不上音乐的情感与表现力。但是通过几次音乐会锻炼并加以正确指导, 学生们越来越大胆, 演奏越来越成熟, 对钢琴学习自然也会越来越热情, 还能够对自己的演奏充满信心而更具表演欲望, 这也正是学生在展示自我的过程中慢慢树立自信心的过程。同时, 多让学生听音乐会也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好方法。钢琴演奏名家的音乐会对学生来说, 不但是高水平范奏的过程, 更会让学生被艺术气氛所感染。参观他人的舞台演出, 对学生本身是就是个一个激励, 现场舞台效果带给学生的震撼, 会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所学专业的魅力, 也会对自己未来的学习效果充满希望。大部分学生听了音乐会都会有“我要是也弹成这样多好”“以后我一定好好练琴”等想法。多听音乐会能给学生学琴、练琴以动力, 同时也实现了对学生钢琴学习兴趣的保持。

参考文献

[1]王冰.怎样培养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J].《钢琴艺术》, 1997年第1期:44-45

[2]黄立凡.演奏者过度紧张心理的探析与调节[C].怎样提高钢琴演奏水平 (三) .北京:华乐出版社, 2003年5月:114-118

中学生体育学习中兴趣的培养 篇9

一、发挥学生自主性, 培养学习的兴趣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发展的领路人, 而学生本身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中学生对某项体育运动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兴趣, 不需要教师启发和诱导就能自觉地产生主动参与意识, 因此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自愿地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 让他们通过自身参加体育运动的实践, 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 培养起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如果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示范、讲解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会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提高自我锻炼能力的方法, 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二、根据生理特点, 培养学习的兴趣

现在的中学生其共同点就是接受能力比较快, 但自身的力量和耐久力差, 而且由于偏食出现了一些“肥胖”和“瘦弱”的学生, 还有就是独生子女存在的自我意识强、性格内向、怕苦怕累等现象, 根据他们的特点和身体差异, 在教学中就要求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 选择好突破口, 利用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 调动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如在教跳“山羊”的分腿腾越动作中, 教师为预防学生两手撑箱时间过久, 而影响到第二腾空,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 将“箱体”比喻成“烫手的铁板”, 学生们两手一触及到箱体就会迅速推开, 这样既形象又生动, 学生们在练习时就会兴趣盎然。此外, 体育教师还要考虑到一些心理素质差的学生, 由于这些学生在做动作时, 怕自己完成不了, 而被同学们笑话或怕教师指责, 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除降低难度外, 还要采取帮助、鼓励和课外辅导等措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逐步增强学生的体育兴趣。

三、丰富形式和内容, 培养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有一个规律, 凡是单调的刺激过多, 就会引起心理疲劳现象, 往往造成学习者的动作质量下降, 损伤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采取新颖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也才能不断地诱发学生们对体育课的兴趣, 这一手段对中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如做准备活动时, 每次都是慢跑, 学生就会产生抑制, 提不起兴趣, 教师若能运用一些花样跑或活动性游戏等手段, 学生的情绪就会高涨, 其效果就会更好些。如在快速跑教学中, 教师可采用追逐跑的比赛、迎面接力跑的比赛、圆圈接力跑的比赛等, 让学生们与家长一起比赛, 从而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注意教学的趣味性, 培养学习的兴趣

优秀的体育教师都善于利用风趣、幽默的课堂语言和各种教法手段 (对比法、比赛、游戏法等) 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情绪。竞赛的方法特别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竞赛是体育运动最突出的特点。体育教学中, 无论是提高学习热情, 还是营造快乐氛围, 竞赛性方式总是最有效的, 但应注意竞赛的方式要使各类学生都有获胜的机会, 不然会使不善于此项目的学生常因失败而丧失信心。比如说进行男生、女生的对抗赛, “强强”对抗赛, “弱中”追逐和“中强”追逐等竞赛性质的训练方法, 都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兴趣。如在快速跑教学中, 教师可采用十字接力跑比赛、追逐跑比赛、迎面接力跑比赛, 使教学气氛变得轻松愉快,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只要课中出现新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学生就会精神振奋, 跃跃欲试, 利用青少年学生的这种心理就能有效地诱发学生兴趣。

六、在运动实践中, 培养学习的兴趣

体育教学中兴趣培养 篇10

1 影响当代高校体育训练兴趣的因素分析

1.1 教学条件较差

高校体育训练的主要方式包括体育教学、体育课外活动、体育馆锻炼等几种方式, 良好的教学条件是开展体育训练的基础, 但是从当前的高校体育训练情况来看, 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学条件较差, 严重打击了学生的训练兴趣, 导致训练效果不佳。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 高校招生人数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高校在体育训练方面的投资较少, 大部分资金都用在了与文化课程相关的设施建设方面, 学校的体育训练设施不够完善, 原有的体育训练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训练需求, 训练场地和锻炼器材缺失现象严重, 教学条件较差, 体育训练设施配置与学生人数失调, 学生没有足够的机会进行体育训练, 逐渐失去训练兴趣和锻炼热情。

1.2 训练认识不足

要想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 首先就需要老师加以正确引导, 但是很多高校的老师因为缺乏对体育训练的深刻认识, 对体育训练的真正作用和目的认识不足, 不能做出正确的理解, 难以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学生对体育训练缺乏浓厚的兴趣。高校体育训练目标不明确, 大多数老师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教学, 没有对体育训练的深层目标进行剖析, 缺乏创新意识, 思维固化, 不能起到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没有调动学生的体育训练热情和积极性。学生没有认识到体育训练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 往往是迫于学校课程安排进行体育训练, 处于被动接受地位, 有些学生将体育训练作为一种消磨时间的娱乐方式, 缺乏训练兴趣, 在体育训练方面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比较少的。

1.3 训练教学方法、形式单一

从当前高校体育训练情况来看, 大多数高校仍然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 缺乏专业性的教材, 大多数体育训练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 学生了解体育知识的途径较少, 训练教学方法和形式单一,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体育课已经成为了高校的一门规定课程, 但是很多高校对这门课程不够重视, 没有专业的教材课本, 大多数老师基本是依靠教学经验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的, 学生只能跟着老师的口令和动作完成体育训练, 无法做到对专业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老师和学生之间缺少互动, 课堂氛围比较沉闷, 学生自由交流和活动的机会比较少, 在老师传授体育知识的时候经常出现跑神现象, 无法沉浸在体育训练教学中, 缺乏学习兴趣。

2 培养高校体育训练兴趣途径探索

2.1 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完善的体育训练设施是开展体育训练教学的基础, 能够提供基础物质保障, 满足了大学生的体育训练需求, 为大学生了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对于激发大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应该加大对体育训练教学的重视力度, 明确体育训练的真实作用和意义, 加大在体育训练设施方面的投资, 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完善体育训练基础设施, 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训练场地和锻炼器材, 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到体育训练中;利用各种各样的体育设施和器材吸引学生的眼球, 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使学生在与之接触的过程中产生浓厚的兴趣, 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训练中。

2.2 强化训练课作用和教育目的

俗话说“身体是一切活动的本钱”, 对于大学生来说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 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促进全面发展, 所以在高校体育训练中要强化训练课作用和教育目的, 提高学生对体育训练的认识, 激发其学习兴趣。高校首先应该对体育训练进行深层解析, 挖掘出其真实价值和目的, 明确体育训练教学在现代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将体育训练进行落实, 对体育训练结果进行考核, 在体育训练中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增强学生体质、锻炼学生意志, 使学生养成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2.3 丰富教学方法、内容

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是激发学生训练兴趣的主要途径, 对于当前体育训练中单一的教学方法以及落后的教学内容, 需要不断进行丰富、创新, 增加体育训练的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展体育训练教学的时候, 老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方法, 结合生活实例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 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采用分组对抗教学方法, 利用学生的好胜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训练中。同时老师还需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多方面情况进行充分了解, 制定科学的、具有针对性的体育训练内容, 丰富教学内容, 满足学生多样的体育训练学习需求。

2.4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老师是体育训练教学的实施者, 学生是体育训练教学的对象, 通过加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建立一种公平、和谐的关系, 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老师应该对自身和学生进行准确定位, 确立学生的核心地位, 从学生角度对体育训练教学进行考虑;加大对学生的关心力度, 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刺激学生的学习动力, 提高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

2.5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校体育训练教学过程中, 通过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 对学生进行适时鼓励,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更加乐于学习。在平常的体育训练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肯定, 发现学生的优势所在,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出现失误或者错误现象时, 不能采取严厉批评的说教方法, 要引导学生对自身的不足进行分析和总结, 找出问题的根本所在, 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消除学生对体育训练的畏惧心理, 激发学习兴趣。

3 结语

从当前高校体育训练教学情况来看, 教学条件较差, 训练认识不足, 训练教学方法、形式单一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主要因素, 通过完善相关配套设施, 强化训练课作用和教育目的, 丰富教学方法、内容,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措施, 能够培养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 对于提高高校体育训练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

摘要:高校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各项建设活动, 在高校课程中开展体育训练, 能够增强学生体质、磨炼学生意志, 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很多大学生缺乏对体育训练的兴趣, 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 导致体育教学难度较大, 无法实现预期的训练效果, 所以必须培训大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文章针对影响当代高校体育训练兴趣的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 探索讨论培养高校体育训练兴趣的具体途径, 希望能够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体育训练,兴趣,影响因素,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易晟江.探讨高校体育训练中兴趣的培养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 2014 (15) :152.

[2]袁永彦.探讨高校体育训练中兴趣的培养途径[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5 (4) :73-74.

[3]穆道魁.高校大学生体育训练中兴趣培养途径对策研究[J].卷宗, 2015 (10) :228-229.

浅析地理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篇11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地理教师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关于周围和社会上所关心的地理问题的讲解,并进行分析,使他们觉得学习地理知识确实有用。这就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地理知识的需要,引发他们学习地理的积极性。生活中遇到一些事情,试着从地理角度去思考。比方大家吃水果,发现新疆的瓜果特别香甜,原因是新疆气候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其次记地理知识按自己的思维编顺口溜。比方要学三江并流是那三江。我总结的是:从四川盆地自西过横断山区,拾了一块金子(金沙江),发现是烂的(澜沧江),便发怒了(怒江)。再举例说明:“日月星辰为什么每天都东升西落?为什么冬天冷,夏天热?为什么有的地方是高原,有的地方是平原?为什么有的地方人少,有的地方人多?有的地方经济发达,有的地方经济落后?等等。要想懂得这些地理内容和人地关系,就要好好学地理知识。地理生活化、趣味化会促进学地理的积极性。

二、教学语言艺术化

语言是传授地理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工具。地理教师教学能力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水平的高低。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表达准确,精练通俗的语言固然重要,但如果再适当运用一些趣味语言,那么就可以使地理课堂教学妙趣横生,满堂生辉。

1.民谣,谚语的妙用:地理教学中恰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且易生趣,并且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如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歌谣讲解我国西北地区大陆性气候温差大的特点,形象逼真,富有感染力。引用“一山不存二虎”谚语讲解生态平衡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特点,言简意赅,富有启发性。引用“不违农时”、“抢季节”谚语,可使学生充分理解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讲内蒙古时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美好意境去理解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这样的教学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由此创设听课之最佳境界,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基矗如讲气候时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夏);“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讲气候垂直分布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地球公转自转时用“醉时不觉乾坤转,醒来才知星斗移”、“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讲地形地势用“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讲沧桑之变时用“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吴空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等,都能起到最佳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1.歌曲的借用

在课堂中适时引入歌曲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引起学生的思考。如在讲季风之前,让学生听一首孙南的《风往北吹》,这时学生的兴趣全部都调动起来了。因而想多了解她的知识。

除直接播放歌曲外,我间接引用了一些大家都非常熟悉的通俗歌曲,如田震的《黄土高坡》“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接着我就问:“黄土高坡上是否有西北风、东南风?分别盛行于哪个季节?为什么会有这些风?”因此很自然地把季风引进来讲了。

2.穿插趣味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大多是喜欢听故事的,尤其是中学生。在地理教学中,可以穿插一些相關的趣味小故事,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学生又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知识。例如,在讲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时,我讲了粤菜与湘菜在不同地域不同气候条件的影响下形成清淡与辛辣的特点。学生听得津津有味。通过小故事也使学生明白了气候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坚定了他们学好气候这一章的信心。

在讲“世界的陆地与海洋”一课时,我就讲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故事,并启示学生:哥伦布所以能完成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地理大发现,除了他具有坚定意志和熟练的航海技术之外,他还拥有渊博的地理知识。他对当时人们所能掌握的地理知识了如指掌,对欧洲、非洲及大西洋沿岸的风向、海流及气候等自然地理知识也十分熟悉。正是这些地理知识,帮助他驾驶帆船,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的美洲。明白了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热情格外高涨,课上得很顺利。

3.充分利用电教化手段--投影、幻灯、录像的直观优势,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自制的投影片作为一种直观性、实用性、形象性的地理教学软件,解决了很多传统教学形式解决不了的问题,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长江内容时,笔者精心制作了一张看似简单但内容丰富的投影片,导入新课以后,笔者以投影的形式给学生展示一条“W”形的长江干流图,然后边讲边画:首先注出长江的源头,注入的海洋及长度;其次,干流图上截下划分上中下的三点(宜宾、宜昌、湖口),并在下面配有括号,要求标明所在的省级行政单位。再次,标注三个重要的港口城市(重庆、武汉、南京)。第四,画出长江的重要支流,同时借助干流图强调哪几条支流在上、中、下游,并解释各段的特征:上游“水流湍急,水力丰富”;中游“河道弯曲,容易泛滥”;下游“江阔水深,便于航运”。最后红笔点出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这样下来,通过投影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就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直观的图像显示,深化地理概念,并形成空间概念,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4.利用课外活动小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课堂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只有把课堂教育和课外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完成地理教学任务。通过课外活动,不但能加深学生对地理课本知识的理解、消化,帮助解决一些课本上疑难问题,巩固课本知识,而且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体育教学中兴趣培养 篇12

一、借助游戏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最大特点是爱闹、爱玩, 只有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所以游戏法是小学体育教学中最合适的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的优点是生动、灵活、有趣, 教师可充分利用该教学法的优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 在教授跑步项目的课程中, 教师可设置这样的游戏:“百变跑步王”。 在游戏中, 学生要根据教师不断变换的口令, 进行快跑、慢跑、加速跑、减速跑, 让学生在趣味性十足的变速跑中快速掌握跑步技巧, 并逐渐喜欢上体育课程。 再比如, 在教授跳绳项目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组织一个“花样跳绳”的比赛。 由于传统的跳绳方式比较单一, 很多学生不愿意参与这项运动。 因此, 为提高学生参与跳绳活动的兴趣, 教师可引导学生自编跳绳动作, 以千变万化的跳绳方式吸引学生, 提高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在课堂上, 当小学生听说让自己编排跳绳动作之后, 非常兴奋地尝试各种跳绳动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 很多学生不仅一口气能跳完两百多下, 并且掌握了很多种跳绳的新玩法, 一些以前不喜欢跳绳的学生也因为“花样跳绳”游戏而喜欢上了该运动项目。 由此可见, 在传统教学中很多小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 并不是游戏项目本身的问题, 而是教师没有注意到学生的心理特点, 没有恰当选用游戏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因此,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发挥游戏教学法的积极作用, 让小学生爱上运动、爱上体育课。

二、借助比赛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决定了他们都具有很强的好胜心。 因此,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 尽可能多地组织一些比赛, 让学生在比赛中掌握更多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 为赢得比赛, 小学生在比赛中一般都情绪兴奋、 思维灵活, 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提升自身运动能力。 因此, 教师以比赛形式组织教学活动, 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得学生兴趣满满地参与教学活动, 最终取得高效教学效率。 并且, 在体育比赛中, 有很多需要学生共同合作才能完成的环节, 因此还可提升学生的团队精神及合作能力。比如, 在篮球项目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也可借助比赛形式组织教学活动。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随机将学生分成人数相同的多个小组, 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投篮比赛, 借助学生感兴趣的比赛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可有效激发学生投篮训练的积极性。 通过比赛形式组织教学活动,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投篮水平, 而且能让学生在比赛中享受胜利的喜悦, 从而激发学生以更浓厚的兴趣投入体育教学活动, 最终强化教学效果。

三、采用语言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直接决定学生对该门功课的学习积极性, 如果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察觉学生的微小进步并给予真诚鼓励的话, 则不仅可使学生更深刻理解体育知识, 而且可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信心, 进而提高其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 因此, 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高高在上的姿态, 以朋友的平等身份与学生一起探究体育知识与体育技巧, 以学生最能接受的语言进行授课, 积极与学生沟通学习感受, 在沟通中大胆赞扬学生的优点与进步, 以肯定的态度认可学生的付出与配合。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能从教师语言里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认可、赞赏与肯定, 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 比如, 在小学体育的立定跳远项目教学中, 预备动作非常重要, 小学生只有掌握了起跳要领, 才能用力得当跳出好成绩。 在具体授课过程中, 教师应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起跳动作。 当学生基本领会起跳技巧后, 教师可及时夸赞学生理解能力强, 并鼓励其继续努力一定会取得更大进步。 一般情况下, 小学生在得到教师充分认可后, 会更加热情地参与以后的教学活动。 因此, 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不可吝惜自己的言辞鼓励, 应以学生的微小进步为切入点以语言鼓励为途径, 尽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此外, 在体育教学中, 即使有的学生一时领会不了立定跳远预备动作的要领, 教师也应安慰学生不要着急并分析其预备动作中的不当之处, 详细为其讲解注意事项, 并亲自为学生做起跳示范, 在示范时教师应刻意放慢动作使得学生在观察中发觉自己的问题所在, 最终掌握正确的预备动作要领。 小学生在得到教师的特殊辅导与鼓励后, 很快能掌握运动技巧并能享受成功的体验, 最终将这种体验内化为继续学习的力量, 进而提高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

总之,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并恰当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最终提升教学成效, 确保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摘要:小学体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实际教学中, 不仅可增强学生的体质, 而且可促进学生团队合作、创新思维、抗挫折等能力的提升, 对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有积极作用。本文详细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策略。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培养,疏导分析,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陈余军.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J].好家长, 2015, 04.

[2]陈圣福.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策略[J].新校园 (阅读) , 2015, 08.

上一篇:WSN网络下一篇:贫困家庭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