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头孢地嗪钠

2024-10-01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精选4篇)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 篇1

本品为半合成第三代头孢霉素, 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均有抗菌活性, 对β内酰胺酶稳定, 对头孢菌素酶和青霉素酶极稳定。链球菌属、肺炎球菌等敏感菌所致的肺炎、支气管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肾盂肾炎、尿路感染、淋菌性尿道炎、胆囊炎、胆管炎、妇科感染、败血症及中耳炎等。采用HPLC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的含量, 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实验

安捷伦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G1311A输液泵;G1315B DAD型检测器;G1322A脱气机;G1329A自动进样器;Sartorius CP225D型电子分析天平;乙腈为色谱纯试剂, 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钾为分析纯, 水为超纯水。头孢地嗪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对照品含量为80.0%) ;样品由哈药集团制药总厂提供。

1.2 色谱条件

色谱柱:Thermo ODS 5um 4.6*250mm;流动相:以磷酸盐缓冲液 (取磷酸二氢钾0.87g与无水磷酸氢二钠0.22g, 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摇匀) -乙腈 (920:80) ;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62nm;进样量20ul。理论板数按头孢地嗪峰计算应不低于1200, 头孢地嗪峰与相邻杂质峰之间的分离度应符合规定。

1.3 实验方法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 精密称取约25mg, 置50ml量瓶中, 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精密量取5ml, 至25ml量瓶中, 加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精密量取20ul注入液相色谱仪, 记录色谱图;另取头孢地嗪对照品适量, 同法测定, 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出供试品中头孢地嗪的含量。

2 实验结果

2.1 线性关系

精密称取10.02g头孢地嗪对照品, 置于50ml量瓶中, 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作为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1、2、3、4、5ml头孢地嗪对照品溶液置于10ml量瓶中, 加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在色谱条件下分别进样测定, 记录色谱图, 以峰面积为横坐标, 以质量浓度为纵坐标, 得到一个基本通过原点的直线。可得出结果, 在20ug/ml~100ug/ml范围内, 峰面积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Y=6.7755E-06X+3.8871E-03相关系数r=0.99996, 结果参见表1。

2.2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本品适量约25mg, 置50ml量瓶中, 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精密量取5ml, 至25ml量瓶中, 加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其中三份分别加入对照溶液5、10、15ml, 按1.3实验方法进行测定, 计算回收率为99.3%。

2.3 精密度试验

取同一对照品溶液, 连续测定5次, 结果见表2, RSD为0.47%, 表明精密度较好。

2.4 重现性试验

取同批号样品6份, 按1.3实验方法进行测定, 结果见表3。

平均含量为89.5%, RSD为0.029%, 表明重现性较好。

2.5 样品分析

按色谱条件, 测定3批样品, 所得结果见表4。

3 结论

采用HPLC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的含量, 方法简便, 结果准确可靠, 重现性好, 适用于检测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的含量。

摘要: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的含量。方法: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磷酸盐缓冲液 (取磷酸二氢钾0.87g与无水磷酸氢二钠0.22g, 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摇匀) -乙腈 (920:80)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262nm, 流速为1.0ml/min。结果:该方法在20ug/ml~100ug/m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线性方程为Y=6.7755E-6X+3.8871E-03 (r=0.99996) , 回收率为99.3%, 重复性实验RSD=0.47%, n=5, 结论:方法简便, 快速, 准确, 适用于该产品质量控制。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注射用头孢地嗪钠,含量测定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 篇2

1 仪器与药品

1.1 仪器

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电子PHS-3F酸度计 (上海电子光学技术研究所) ;电热恒温水浴锅 (北京医疗设备厂) 。

1.2 药品

头孢地嗪钠对照品 (纯度为98.1%, 河北省药物研究所提供)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 (规格:1.0g, 山东鲁抗医药集团鲁亚有限公司, 批号:0731701) ;5%葡萄糖注射液 (简称5%G S, 批号:070413) ;10%葡萄糖注射液 (简称10%G S, 批号:070609) ;0.9%氯化钠注射液 (简称N S, 批号:070427) ;以上3种输液均来自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射用水 (批号:20070801) 为本院制剂室自制;乙腈为色谱纯, 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配伍方法与结果

2.1 配伍方法

配伍临床用药浓度, 取注射用头孢地嗪钠各1.0 g分别加入到4种输液40mL中混合均匀, 在25℃下放置0、1、2、4、6、8h, 分别考察配伍液外观、p H值和含量的变化。

2.2 外观和p H值的考察

各配伍液在8h内均澄清, 无沉淀及混浊发生, 也无颜色变化, pH值明显变化结果见表1。

2.3 含量测定

2.3.1 色谱条件[2]

色谱柱为Kr o ma si l C1 8柱 (2 5 0 mm×4.6 m m, 5μm) , 流动相为乙腈-0.01mol/l磷酸二氢钾 (10:90, 磷酸调pH5.5) , 检测波长260nm, 柱温25℃, 流速1.0mL/min, 进样量20μL。理论塔板数按头孢地嗪钠峰计不低于2000, 头孢地嗪钠与相邻峰的分离度>1.5, 色谱图见图1。头孢地嗪钠 (tR=8.8min) ;A.对照品;B.供试品

2.3.2 线性关系的考察

精密称取头孢地嗪钠对照品适量, 加流动相制成6.44mg/mL、12.88mg/mL、25.76mg/mL、51.52mg/mL、103.04mg/mL的溶液, 按“2.3.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 记录色谱图。以峰面积 (A) 对浓度 (C) 进行回归, 得回归方程为A=2.378×10-4C+1.804×10-3 (r=0.9999) , 即头孢地嗪钠在6.44~103.04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3.3 回收率试验

取处方比例量的辅料, 按标示量的80%、100%、120%定量加入头孢地嗪钠对照品, 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40mL, 摇匀, 过滤。按“2.3.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 计算回收率 (表2) 。

2.3.4 含量测定

精密称取注射用头孢地嗪钠适量, 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25mg/mL的溶液做为供试品溶液, 进样20μL, 记录色谱图, 读取峰面积积分值, 按外标法计算含量。并以0h时的含量为100%, 计算其他时间的百分标示含量。结果见表3。

3 讨论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的含量及考察其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操作简便易行, 结果令人满意。

结果表明,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5%GS、10%GS、NS和注射用水的配伍液, 25℃下8h内溶液澄清, 外观均无变化, p H值变化在1之内, 含量维持在96%以上, 含量测定时未见其它色谱峰的出现, 说明无分解产物生成。可见,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上述4种输液配伍后, 在8h内未发生明显的物理及化学变化, 可以与上述4种输液配伍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67.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治疗组病例65例, 男10例, 女55例, 年龄12—80岁, 其中急性膀胱炎39例, 急性肾盂肾炎20例, 无症状性细菌尿6例。对照组64例, 男8例, 女56例, 年龄13—79岁, 其中急性膀胱炎36例, 急性肾盂肾炎21例, 无症状性细菌尿7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1]。

1.2 方法:

所有病例住院前均未使用抗生素, 治疗组使用头孢地嗪钠2.0g静脉滴注, 每日1次, 疗程10~14d;对照组使用头孢拉定注射液4.0g静脉滴注, 每日1次, 疗程10~14d。

1.3 疗效观察:

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均做尿细菌定量培养, X线胸片, 血尿常规, 肝肾功能检查, 记录用药后患者的症状、体征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1.4 疗效判断标准:

临床疗效标准按照卫生部1998年制订的《抗生素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判断。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 细菌清除;显效:病情明显好转, 但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尿细菌培养中有1项未恢复正常;进步:病情好转, 但上述4项中有2项未恢复正常;无效:用药后72小时病情无好转或恶化。痊愈和显效为有效。

1.5 细菌学疗效判定标准:

(1) 清除:治疗结束后所取尿标本中没有细菌生长; (2) 部分清除:在原有致病菌中仅有一种被清除; (3) 未清除:治疗结束后原有致病菌仍存在; (4) 再感染:治疗结束后第一天分离到新的致病菌且出现临床症状和体征。

1.6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72% (47/65) 和

22% (14/64) , 有效率分别为92% (60/65) 、53% (34/64) , 两组间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ρ<0.01) 。

2.2 细菌学疗效治疗组65例共分离出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克

雷白杆菌、产气杆菌、沙雷杆菌、产碱杆菌、粪链球菌等致病菌60株, 对头孢地嗪钠、头孢拉定、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83.3% (50/60) 、66.7% (40/60) 、58.3% (35/65) 、53.3% (32/60) , 清除致病菌56株, 未清除4株, 清除率93.3%;对照组64例共分离出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产气杆菌、沙雷杆菌、产碱杆菌、粪链球菌等致病菌56株, 对头孢地嗪钠、头孢拉定、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分别为83.9% (47/56) 、67.9% (38/56) 、57.1% (32/56) 、53.6% (30/56) , 清除致病菌50株, 未清除6株, 清除率89.3%。

2.3 不良反应两组病例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尿路感染是泌尿内科常见疾病, 其最常见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 (占70%以上) , 其他依次是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产气杆菌、沙雷杆菌、产碱杆菌、粪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 头孢地嗪钠为第三代注射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发挥杀菌作用, 本品对多种G+和G-菌、厌氧球菌有效、本品对大多数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稳定。本实验结果显示, 头孢地嗪钠与头孢拉定相比, 临床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头孢拉定, 使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 篇4

关键词:头孢地嗪钠,HPLC,配伍,稳定性

头孢地嗪钠 (cefodizime sodium, Cef) 为注射用第3代亚胺甲氧基头孢菌素, 其结构, 抗菌谱, 抗菌活性与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相似, 但结构中有一硫噻唑侧链, 使其有独特的免疫调节作用, 并使其半衰期延长。头孢地嗪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及厌氧菌具有较为广谱的杀菌作用, 对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亦有效, 对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及其他链球菌感染有较好疗效[1]。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 尿路感染, 脑膜炎及妇产科、外科感染等, 亦可用于淋菌性尿道炎等。因此, 本药常用于临床。本实验运用H PLC法观察注射用头孢地嗪钠在室温 (2 5℃) 时与生理盐水 (0.9%N a Cl注射液) 、5%葡萄糖注射液 (5%G S) 、1 0%葡萄糖注射液 (1 0%G S) 等三种临床常用液配伍后溶液的稳定性, 为临床配制输液提供依据, 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仪器和药品

1.1 仪器

日本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电子酸度计 (上海电子光学技术研究所, 型号PH S-3 F) 。

1.2 药品

头孢地嗪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批号1 3 0 5 2 0-2 0 0 5 0 1) 、头孢地嗪钠注射液 (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 0.5 g/支, 批号:1 1 0 6 1 8 1) 、5%葡萄糖注射液 (5%G S, 天津百特医疗用品公司, 批号:C1 1 0 2 1 7 2 A) 、1 0%葡萄糖注射液 (1 0%G S, 批号:1 F 9 5 G 1) 、0.9%氯化钠注射液 (0.9%N S, 山东鲁抗辰欣药业, 批号:1 1 0 7 2 3 6 0 2) , 乙腈 (色谱纯) , 水 (超纯水) ;其余试剂 (分析纯)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实验方法

2.1.1 色谱条件

色谱柱:Hypersil ODS2色谱柱 (4 6 2 5 0 m m, 5 m) ;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液 (pH=6.5) ;乙腈:冰醋酸 (9 2 0:8 0:0.4) ;流速:1.0 m l/m in;检测波长:2 6 2 n m;进样量:2 0μL;柱温:室温。

2.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头孢地嗪对照品适量, 置于5 0 m l容量瓶中, 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摇匀, 配成浓度约为2 m g·m l的溶液, 作为对照品溶液备用。

2.1.3 标准曲线的制作

分别取对照品溶液置于5 0 m l容量瓶中, 用水分别稀释成浓度为4 0、8 0、1 6 0、3 2 0、6 4 0μg/m l的系列溶液, 在2 6 2 n m波长下分别进样2 0μl, 进行测定, 并记录色谱图, 以峰面积 (Y) 对浓度 (X) 进行回归, 得到回归方程:Y=7 7 0 0.2 7 2 X-2 1 9 7 9.7 1 7, r=0.9 9 9 7, 在浓度为4 0~6 4 0μg/m 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1.4 精密度测定

取适量对照品溶液, 用水稀释成浓度为8 0μg·m l-1、1 6 0μg·m l-1、3 2 0μg·m l-1 3个浓度的系列溶液, 按2.1.1项下的色谱条件分别在1 d内重复进样5次, 测日内精密度R S D (n=5) , 结果分别为1.0 4%、0.6 2%、1.4 3%;再同法配制上述低、中、高3个浓度的对照品溶液于5 d之间分别重复进样, 测日间精密度R S D (n=5) , 结果分别为1.1 3%、0.7 2%、1.2 5%。

2.1.5 回收率实验

取适量对照品溶液稀释成浓度为8 0μg·m l-1、1 6 0μg·m l-1、3 2 0μg·m l-1的系列溶液, 依照2.1.1项下规定, 在2 6 2 n m下分别进样2 0μl进行测定, 每种浓度均测定5次, 并记录峰面积, 计算平均回收率, 结果分别为 (1 0 1.0±0.5) %、 (9 9.7±0.4) %、 (1 0 1.1±0.1 3) %。

2.2 稳定性实验考察

2.2.1 供试液的制备

取注射用头孢地嗪钠1.0 g, 分别与0.9%N a C l注射液5 0 m l、5%葡萄糖注射液5 0 m l、1 0%葡萄糖注射液5 0 m l进行配伍, 得A、B、C三种供试液。

2.2.2 样品溶液外观、p H的观察

测定A、B、C三种供试液配伍后0 h到8 h各时间段溶液的p H值的变化、观察溶液色泽是否加深及相关可见异物的检查[2], 配伍后, 结果溶液的澄明度和颜色均无明显变化, 溶液的p H值有轻微上升, 但在8 h内变化不大。结果见表1。

2.2.3 含量的变化情况

取样品溶液适量, 在2 5℃下测定各自在0、1、2、4、6、8 h时的峰面积, 并以实验开始时的百分含量为1 0 0%, 计算各取样点的相对含量, 结果表明:三种溶液随着时间变化, 含量变化均不明显。结果见表2。

3 讨论

头孢地嗪 (Cefodizime, CDZ) 为半合成第三代头孢菌素, 对β内酰胺酶稳定, 对头孢菌素酶和青霉素酶极稳定。临床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肺炎、支气管炎、肾盂肾炎、尿路感染、淋菌性尿道炎、妇科感染等, 是目前唯一兼具广谱强力抗菌和免疫调节活性双重作用的头孢类抗生素。因此, 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3]。

在本研究中,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0.9%N S、5%G S、1 0%G S配伍后, 在室温 (2 5℃) 下观察其在第1, 2, 4, 6, 8 h配伍溶液的颜色, p H值、药物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配伍溶液的颜色未发现明显变化。其p H值、药物含量、虽有轻微的变化, 但变化并不大, 放置8 h后, 各项检测结果均在合理范围内。通过以上稳定性研究来看, 注射用头孢地嗪钠与生理盐水、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注射液等液配伍后, 在室温条件下放置, 在8 h以内, 其相关检查项目 (外观、性状、p H值、含量) 均无显著性变化, 与相关研究报道一致[4,5], 可以配伍使用, 但尽量现用现配, 并在8 h以内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67.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2005年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附录, 66.

[3]胡玉兰, 张琳英, 段娜英.头孢地嗪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中国药业, 1999, 8 (1) :53.

[4]田静, 王钦晖, 李良.头孢地嗪钠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J].中国药业, 2008, 17 (4) :23.

上一篇:诗歌作品集下一篇:自然流产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