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作业三部曲

2024-07-18

自主作业三部曲(精选4篇)

自主作业三部曲 篇1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 我越来越感受到孩子们身上的担子不是如人们想象的轻松了, 反而沉重了。由以前的必考科目两门, 变为三、四、五门。科科都很重要, 门门都得过关。可当代儿童大都有很强的依赖性, 因而出现了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困的不良循环现象。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我试着从学生天天都要面对的作业入手, 让学习轻松起来!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更没有智力等量的两个个体。因而, 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有益的延伸部分———作业, 其设计思路就应当突破以往整齐划一的内容及形式的局限, 适度开放, 向课外延伸、与生活接轨, 让学生自主, 使作业个性化。所谓自主性作业就是让学生在作业训练过程中对作业设计、布置、评改处处有自主权, 充分体现学生在作业训练中的主体地位。

新学期, 当我把这个想法提出来, 征求孩子们的意见和建议时, 他们欢呼雀跃, 他们春风得意。是啊, 他们都是具有主动性、独立性的个体, 尊重让孩子们激情四射。果然, 不出所料, 学生的家庭作业不再统一, 不再单一, 不再模式化。在各具特色的作业精彩纷呈的同时, 孩子们的学习效率提升了, 学习劲头更足了, 家长的夸奖不时传入耳中, 树立了积极创新的班风。

试行了一个月后, 在津津乐道的学生作业当中我也发现了一些瑕疵。像吕浩东、王佳豪等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孩子, 家庭作业在自主的情况下往往训练程度过于简单, 抄写性和积累性作业较多, 长期下去, 势必又进入以往单一化的作业模式中去。看来完全放手不适合全体学生, 指导势在必行!下面我就如何指导学生设计自主性作业与大家做粗浅的交流。

一、预设作业

自主性作业的“自我能动性”是主要特点。那么应如何正视自己的优缺点, 确定自己学习的重难点?首先要注重课堂学习效果的自我反思。一节课结束, 指导学生总结, 哪些内容还处于似懂非懂阶段, 这就是巩固点, 需要通过课后作业形式进一步强化知识。其次, 针对将要学习的新课预设该掌握些什么, 可以提前进入预习状态, 反映在作业中。再者, 和其他同学交流作业中取得的经验与启发也可以通过自主作业反馈。当然, 自己在生活中的独有资源更可以成为家庭作业宣扬与展示的一部分。这样, 有了预设, 学生的自主作业便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二、生成作业

为了确保作业质量, 在指导学生可以从字、词、句、篇章四部分入手外, 我还在量上明确化。每天的自主作业要保证在5个字、5个词、2个句子、1篇文章 (可以是日记形式, 也可以是片段练习等) 的范围内。形式不限, 可以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等进行自主选择, 内容不限, 可以依据自己的学习效果、生活阅历或家长的建议等来安排。这样就可以避免个别学生因惰性而造成知识与能力的再差异。毋庸置疑, 班级中的优生在生成作业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创新性, 如, 用五个成语描述一天学习生活的心境或得失, 同样一句话, 在不同境遇中, 不同的人说话语气是怎样的等。尤其是篇章部分, 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在每日生活中捕捉到新颖的材料, 或叙事, 或记人, 或点评, 或实感……精彩纷呈, 各具特色。每日坐在办公桌前去品读孩子们的“美味佳肴”已成了我最大的享受。

三、反馈作业

播种的学生最期待收获, 这收获首先表现在每日作业的课堂反馈中。大量的“优秀作业”被展示, 大量的优秀作业者被表扬, 成为大家羡慕和学习的对象, “写作高手”的篇章品读点评, 更成为同学们渴望的“食粮”。每天我都会定时定点地“展示学生的作业”。午读时的美文赏析和放学前十分钟的听力训练皆选用孩子们的篇章。每次, 他们都会凝神倾听, 认真记录, 积极思考。无论是作品选用者, 还是品评者, 眼神中的真诚与幸福直逼人心, 再精彩的课堂都难以容纳这么多的创意与实践。你看吧, 第二天的作业中我们就不难找到模仿的痕迹。天长日久, 孩子们的写作水平普遍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其次, 表现为每日的自主作业家庭反馈。借助“校讯通”这个良好的平台, 我每日及时地把孩子们的作业情况通报家长, 有创意者、进步者、书写美观者等点名表扬, 邀请家长一并给予鼓励。与此同时, 极个别特殊需要家长关注者也及时与家长沟通。孩子得到了家长最有力的督导与帮助, 使自主学习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当他的名字也出现在表彰一栏时, 那自信便会再一次跃然纸上, 作业会一次比一次精彩!

总的来看, 小学自主性作业形式, 更好地解放了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 真正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就这样, 在家校通力合作下, 在师生共同建构下, 在生生齐心努力下, 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家庭作业真正成为孩子们主动增长知识, 提升能力的展示台。在这个自由呼吸的空间, 每一个学生都在努力地内化着知识, 巩固着学习的重难点, 勇于创新, 挖掘能力, 制作着“美餐”。而自己就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 差异在一步步缩小, 个性在一次次飞扬!不过, 这种学习形式更适合于已经有了一定学习经验, 具备了一定学习能力的中高年级学生使用。

改变作业的“老面孔”, 把它演化为富于创意的实践活动, 变“教师设计, 学生完成”为“学生自主设计, 自己完成”, 使教师教得美, 学生学得乐。可见, “施教之法, 贵在启导”, 只要教师“取利避弊”, 学生的成长就会更快乐、更幸福!

杜绝小学生抄袭作业之“三部曲” 篇2

一、舒缓前奏:调查与认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对于抄袭作业现象的调查, 并且对数据进行小组讨论分析, 开展相应的班会宣传, 做好互相督促作用。结合已学习的数据调查统计, 我将本班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进行两个调查:一是“班上抄袭作业的现状与原因”, 二是“社会诚信情况调查”。

我把学生的调查结果制成课件公之于众:班上有半数以上的学生有过抄袭作业的现象, 多集中在比较难的数学应用题和思考题上, 有时语文的问答题也有, 第二天早上到学校抄的较多, 课堂作业主要在下课老师离开教室后抄, 人数较少。经过展示和分析, 孩子们统一了认识:抄袭不仅仅有损自己的个人形象, 无益于自己的成长发展, 还将贻害社会。我还向同学们做了补充说明: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考试舞弊的学生一定要被开除, 没有任何回旋余地, 尤其是司法与医疗专业;现在可以抄作业, 考试呢?剽窃意味着失败的开始。之后, 双胞胎姐姐居然带领班干部组织了一次主题班会:“拒绝抄袭, 从我做起”。听着她在讲台上沉痛地检讨自己的错误, 并保证不再抄作业, 还号召同学们远离抄袭, 做诚实守信的人;看着同学们一双双真诚忏悔决心改进的眼睛, 我无比的感动, 都说孺子可教, 不怕孩子们犯错, 只有学生犯了错误老师才有教育的机会呀!我们不应过多责备孩子的过错, 而应感谢他们的本色。

在调查中需要老师先分好大组, 再精选小组, 选一个能干的当组长进行组织和管理, 有困难的时候还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帮忙。在分析数据时应该多让学生自己说说感受和体会, 让班干部带头号召, 创造浓厚的“拒绝抄袭”作业氛围!

二、铿锵主旋律:宽容与求助

1. 容许学生作业出错。

我明确规定, 新课学习第一次作业允许有十分之一左右的错误, 不会受到老师的批评;第二次复习学习后进孩子才可以出现尽量少的错误;到单元检测时基本达到百分之百的知识正确率, 尽量避免粗心造成的失误。

这样有层次的区别对待学生学习情况, 是以前“爱之深责之切”的老师没有尝试过的, 给了心智还不够成熟的孩子以足够的信任与耐心, 获得了同学们普遍的认同。

2. 宽容作业出错学生。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何况小学生。当学生作业因为各种原因出了错时, 我建立了双重宽容途径:

第一, 小组同学帮帮他 (她) 。不能嘲笑同学, 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改好了作业, 仍然算正确, 不扣小组竞赛得分。当然, 全对一次加分表扬。这样既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 又强化了集体合作意识, 还有效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第二, 老师个别谈话。大部分孩子还是吃软不吃硬的, 还是听话懂事的, 特别是女孩子。所以, 当犯错误的时候, 不需要每次都大发雷霆, 只需找她聊聊天, 沟通几句, 就能明白道理, 水到渠成, 轻轻松松解决问题。

3. 提供学生求助渠道。

仅仅容许学生出错和宽容出错学生还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我们要想尽办法为学生提供畅通的求助渠道, 及时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孩子。我为班上的孩子打通了五条求助途径:

(1) 向书本求助。对于语文学习来说, “字典是沉默的老师。”对于数学学习来说, 书上的例题就是灯塔。当在学习上遇到拦路虎的时候, 首先应该从书本上寻找答案。

(2) 向同学求助。小学生的伙伴学习能力远远高于成年人, 特别是处于青春萌动期的孩子。学生的抄袭作业现象就是典型。我们要正确引导, 善于组织学生自觉参与小组学习, 互帮互助, 形成良性循环。主要形式是“一帮一”。

(3) 向老师求助。“师者, 传道, 授业, 解惑也。”老师既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 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首席参与者, 更是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必不可少的帮助者。老师鼓励、欢迎学生提出不同见解, 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向亲人求助。人是社会的人, 在自己的亲人中不乏学识渊博的、见识广博的、见解独到的、经验丰富的……遇到了困难向他们求助也应形成习惯。

(5) 向网络求助。资讯日益发达的今天, 网络将世界连成一家, 只要输入自己的问题, 马上就可以搜索出好几个答案供自己选择参考。只要爱学习, 哪里有学不会的东西呢?

三、绕梁余音:表彰与等待

我们大人都喜欢被人表扬和表彰, 更何况是小学生呢?所以, 学生一般都喜欢被老师表扬, 然后才会喜欢上课, 喜欢做作业, 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所以, 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的心理, 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育, 不同的表扬与等待。

每一个星期我们都要评选出“一周之星”, 有礼仪之星、学习之星、当然也有诚信之星等等, 黄馨怡就长期是大家欣赏的班级明星, 龚乐也从开始从抄袭作业变成了班级诚信之星, 她的妈妈还专门打电话来报喜, 说孩子的爸爸就算不在家孩子也不再向以前那么着急生气, 而是井井有条地自觉学习了, 渐渐地两双胞胎姐妹的学习态度得到了全班同学和各科老师的肯定。当我们统一了学生的认识, 提供了求助的渠道, 余下的所有智慧就是要学会等待。

自主作业三部曲 篇3

1. 明确要求, 让自主预习有方向

进入中高年级之后,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 他们已经不必完全依靠教师的引导和点拨来进行语文的学习。因此, 提前性的预习已经成为了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 更是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历练途径。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预习指导必须为学生提出明确的方向与要求。

如在教学《郑成功》这篇课文时, 教师除了常规性地要求学生预习课文生字词、朗读课文之外, 设置了这样的预习要求:1.收集资料, 了解郑成功的生平事迹;2.朗读课文, 感知课文描写了郑成功的哪些事?3.对比这两件事, 你认为作者在描写两件事情上有什么不同的方法?这三项预习任务, 分别指向了三个不同方向:第一题, 旨在引领学生自主收集课文之外的材料, 为全面深入地感知人物形象奠定了基础;第二题, 将学生的视野定位于文本整体, 引领学生自主把握课文内容, 对学生概括能力是极好的历练;第三题, 引导学生针对收复台湾、建设台湾进行深入对比, 形成两项对比, 为学生的辨析性探究奠定了基础。

2. 充分落实, 让自主预习有实效

在传统教学中, 很多中高年级教师都意识到预习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但遗憾的是教师并没有能够将学生的预习落实到位, 而仅仅停留在布置的层面。这就要求教师务必要能够让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 将学生的预习融入到教学实践过程中, 才能将学生的认知真正落在实处。

还以上述案例中的预习任务为例, 教师则可以引领学生在充分关注课堂实践中, 将自己收集的资料与其他学生分享, 并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在辨析揣摩的过程中真正了解郑成功的生平经历;而对于课文内容的概括, 教师更是为学生搭建了展示预习成果的平台, 并在教师的点拨与引领下, 逐步形成简练概括的能力。

二、激发思维意识, 在深入探究中历练自主能力

1. 创设核心问题, 让自主学习有路可循

一篇文本包括万象, 不仅在内容上给予学生充足的人文涵养, 还蕴藏着丰富的语言价值点。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 教师根本无法真正地将所有的教学价值点进行深入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从文本内容出发, 为学生设置能够涵盖整篇文本的核心问题, 通过极具开放式的文体来激发学生自主性探究思维的运转, 真正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

如在教学《金子》一文中, 很多教师喜欢引领学生进行提炼所谓的关键词, 感受彼得与其他淘金者之间的不同, 从而将课堂教学版块进行人为地割裂, 学生的思维始终被教师所牵绊。而笔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 则为学生设置了这样的主问题:彼得是凭借什么才能取得成功的呢?从而将学生的思维全部引入整篇课文中去, 深入洞察彼得在整个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一言一行, 真正感受人物的坚持不懈与适当变通所起到的真正价值。

2. 交给适切方法, 让自主学习有法可依

除了外围形式的搭建, 学生自主性实践能力的提升必须要借助一定的方法才能得到落实。因此,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文本的不同类型, 给予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 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发展。其中, 批注对于学生而言就是一种扎实有效的方法, 将学生的思维浸润在文本的世界中, 自主而灵动地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盘托出, 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提供扎实的表达渠道。

如在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中“深情送别”这一语段时, 教师在学生整体性阅读语段的基础上, 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性, 并将自己的感受与成果进行评注。很多学生分别从“吟唱送别曲”“赠送礼物”“深情回望”三个不同的板块展开批注, 一句句肺腑之言随着学生自然流淌, 有的对肖邦师生感情表达赞叹, 有的对肖邦爱国情怀表达钦佩。学生正是在这种表达自主空间的过程中, 实现了对文本的深入感知。

三、玩转多种形式, 在成果展现中历练自主能力

1. 紧扣文本表达特质, 让自主汇报紧贴教材

在践行自主性学习过程中, 很多教师常常都会将教学的重点放置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而对于学生学习成果的关注则相对较少。不少教师还美其名曰“重过程, 轻结果”。事实上, 如果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没有充分地重视, 久而久之势必对学生的认知成果形成一定的障碍。因此, 教师可以从具体文本的特点入手, 为学生创设成果展现的实践平台, 为学生的语言实践奠定基础。

如《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 作者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将火星的特点介绍得淋漓尽致。教师在引领学生进入自主性学习之后, 并没有将教学戛然而止, 而是引领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创设了这样的平台:教师创设了火星研究人员针对火星研究情况的新闻发布会, 引导其他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自己对火星最感性的语言, 邀请这些“研究人员”进行现场解答。在这一形式中, 学生提出问题是对学生把握学生考量文本、把握文本的检测与反馈, 而“研究人员”的现场回答, 则是对文本内容的详细复述。这种“新闻发布会”的形式相对新颖,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方式与课文“科普”的形式紧密相关, 有效地唤醒学生的内在认知, 对学生自主性汇报过程进行了有效地夯实。

2. 契合学生认知特点, 让自主汇报彰显魅力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 更是主体, 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研制的重要载体。因此, 在探寻学生汇报形式时, 我们不仅要关注文本的特点的, 更要从学生认知规律和自身的认知需要入手, 从而夯实学生内在的认知需求, 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发展。

如在教学《詹天佑》一文“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之后, 教师则引领学生在自主学习自后, 将自己的阅读感知成果以图文汇报的方式进行汇总, 创设了“方案竞标”的形式, 要求学生将詹天佑设置的方案, 在边画图边语言描述的过程中加以呈现。而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可以引领其他学生做评委, 对学生汇报的方案进行点评。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始终都保持着极高的参与兴趣, 讲述着结合图片, 充分整合、运用了文本的语言, 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文本内容, 尤其是最后的评委点评环节, 将这种方案的种种优势都一一点明, 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 极力倡导的学习方式。而这种学习方式的呈现与能力运用, 都必须要以自主的方式加以呈现, 才能真正打开学生内在的思维意识, 为学生的语文学习迎来一片蓝天。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力求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付给学生, 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 运用自己的认知能力掌握学习的方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明晰课堂教学, 真正落实学生自主性探究的学习方式, 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性效益。

关键词:强化预习,深入探究,成果展现,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自主作业三部曲 篇4

关键词:参与-体验-感悟,育人模式,自主发展

中山中专在办学过程中,提出了“参与-体验-感悟”的育人新模式。在长期的育人实践中,我们发现了这一模式的独特魅力。

首先,从哲学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学生认识一种事物或者获得一种书本知识,也必须经过活动发展而来,并经过头脑的加工、变形、重新组合或再创造。主动参与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窗口;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情感体验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它不仅对学习过程有重要的启动、激励、维持、调控作用,而且与学生态度的形成、信仰的确立、个性的完善息息相关;再次,从教育改革的发展来看传统的教育改革着眼于知识与能力的传授,较少顾及个体的情感因素。这种教育模式早在80年代就受到批评,被称之为“非人性的教育”,妨碍完整人格的实现。在人本主义理论中,有一种称之为“自我觉醒和自我发展的课程”,这是旨在唤起学生对于人生意义探求的教育。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术,而且要为学生人格的发展提供经验,帮助学生逐步确立完善的人格,从他律走向自律,以达成自主发展。

一、认清“参与—体验—感悟”育人模式和自主发展的内在联系

虽然每堂课、每次谈话、每次活动等的内容千差万别,但是我发现那些引发学生有效育人过程背后隐藏着某种规律,经过自身的提炼和概括,使我逐渐清晰了我校的“参与-体验-感悟”育人三部曲的内涵,及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内在联系。

第一阶段,寻找活动的本源

皮亚杰说:“活动一词是含混不清的,它既可以指根据兴趣所进行的行为,也可以指某种运动性质的外在行为”。即活动有内隐的和外在的两种。传统育人活动主要以学生被动地跟随,听从老师的安排,完成布置的活动等形式,而这里所说的活动是指学生主动参与式的活动,教师创设一系列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教育所阐述的理论,把间接经验更好地转化为直接经验,使其真正把课本的东西转换为自身的东西。记得有一句谚语深刻地体现了活动在学生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告诉我,我忘记了;给我看,我记住了;我参与,我理解了。”事实正是如此,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并亲自体验知识的内涵,才能使其理解和掌握,学习才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阶段,分清体验和经验之间的差异

体验与经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验是个体立足于客观世界,建立在感官知觉上的对事物的认识和反映,是人类和个体认识成果的积累,具有普遍性、可传授性和间接性。就经验而言,主体与客体是分开的,可以说是“有所觉知”,是主体获得的知识。体验以经验为基础,立足于精神世界,个体对事物的意义进行自我建构,是“对经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味、反刍、体味。”(童庆炳,1993:55)它通过个体的想象、移情等使经验生命化和个性化,在体验世界中,一切客体都是生命化的,都充满着生命的意蕴和情调。体验具有过程性、亲历性和不可传授性,是充满个性和创造性的过程。就体验而言,主体与客体浑然一体。因此学生只有将外在的知识和价值体系融入到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情感体系之中,才能成为主体真实的自我需要。而当前德育工作中往往拼命地灌输社会规范和道德要求,恰恰忽视了学生原有的内在需求,造成心理体验不足,主客体脱节,教育流于形式的尴尬局面。

第三阶段,注重感悟的获得

感悟是人的智慧和品格发展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但由于它的潜隐性和长期性,常常被忽略,但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感悟却是我们教学的真正落脚点。感悟是头脑对事物的重新组合、选择和建构。因此,每个人原有的认识能力、情感体验不同,感悟水平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正如道德心理学家研究表明,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水平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前世俗水平、世俗水平和后世俗水平。以此类推,个体的感悟水平也有层次性,即德行的高低参差不齐。感悟支配着学生的后继学习和道德实践。感悟是所学的或所要遵守的规则赖以拥有生命力的源泉。感悟的东西是不会遗忘的,因为这来自个体内心的觉醒。感悟的程度越高,实践的动机越强,取得的突破越大。学生的成长正是在不断感悟中提升自身的潜力和生命的意义。

第四阶段,整合三者的内在联系

人类学习的活动好比是一种刺激,而感悟是一种反应,有时这种反应是外显的,个体会用语言或行为表达出来,而有些可能是连自己都不能描述清楚的“愤徘状态”。体验则是介于活动和感悟之间的一种内在活动。体验作为中介变量,牢固地连接着两端,它的一端连着活动,另一端连着感悟,从而当个体获得感悟后就会尝试一种新的活动,产生新的体验,整个过程犹如环山公路一样,螺旋式上升发展,当然有时也会出现上下起伏的现象,最终构成一个复杂的行为运作系统,从而达到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

总之,三者之间紧密联系,任何一个环节都影响着整体的发展,它们彼此制约,又相互促进,使个体的德行不断得到升华,以形成稳定的态度和价值取向。

二、“活动—体验—感悟”育人模式的艺术展现

育人本身是一门艺术。一次有效果的育人活动不仅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而且让教师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实现和升华。因此,我们把构建“活动—体验—感悟”课堂的过程看作让学生观看一出精彩绝伦的戏剧。

序幕:活动导入,创设情境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三观”,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能够准确判断,自觉行动。而要使高尚的精神植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光靠说教是无用的,必须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而学生的天性即是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充分展露自我的本性,亲身体验生活的真谛,从而调整自身的态度和情感。

德育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里列举在德育课或者班会课中常用的三种典型活动:

第一,主题讨论。结合学生实际,提出一些具有争论性的话题,让学生畅所欲言。比如,针对学生在竞争中的不良心态,让学生开展主题辩论,21世纪更需要竞争意识还是合作意识,学生在正反方的激烈交锋中互为补充了各自的观点。此时,教师适当的点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二,角色扮演。通过学生自己去扮演角色,在角色活动中理解角色的情感和想法,自觉地认同或改变原有的观点,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比如,在上《二千年前的哲言》时,由于学生离诸子百家的年代久远,学生会感到陌生而不愿意接近,而教师让学生做一次时间隧道的穿梭,由学生自己扮演古代哲学家,和他们进行一次心灵的谈话,一下子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原来二千年前的思想是那么具有时代性和传承性;第三,游戏活动。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设定的游戏,把抽象的理论化为简单易行的活动。如朱老师讲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时,学生不易理解,教师便设计了一个发散性思维游戏。请学生们想一想一个书包的用途究竟有多少,当学生们绞尽脑汁想出几十种后,教师利用信息交合法启发学生意识到人类思维的局限性,并进一步迁移到真理的相对性概念,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了原理的内涵。

这就是活动,它让教学充满了乐趣,也使学生不再受生搬硬套的说教而无可奈何。创设一个自然、轻松、平等的情境,不仅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而且使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有所体验。

展开:体验为主,分享感受

在对主题的认识的形成过程中,仅仅对事件原则以及事件背后的规范的认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对这些道德原则、道德规范有坚信无疑的态度,而这种信念的产生必须通过个体的情感体验才能实现。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体验具有很强的增力作用,它促使个体按一定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行动,形成道德习惯。消极的情感体验将阻碍、抑制学生按照道德准则行动,无法实现道德内化,给个体道德发展带来难度。情感体验是伴随着活动的产生而产生的,这里提供三种常用的体验活动为例,来进一步说明体验的特效。

第一,生活体验。其实学生的日常生活是最好的德育素材。比如适度消费和合理消费的问题。学生们虽然都知道这些道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仔细留意过自身的消费情况。此时,教师结合本身的特点,让学生坚持记一个月的家庭账目表,包括自己的或全家的,并列出双向细目表。当一个月结束时,既可以让学生做价值指标的计算,又能让学生体验到自身消费的现状。有的学生感慨道:“没想到,我一个月花销那么大,爸妈养我真不容易。”也有的学生发现原来自家的消费结构欠合理,于是准备回去和父母一起商量如何改进呢。第二,两难问题体验。利用柯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开展德育教学,不仅使学生提高了道德判断力,而且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情感体验。比如有关人生价值的讨论,当学生对关于“学生救老农而不幸牺牲”的事件提出质疑时,教师并不急于提出过高的道德要求,而是留给学生充分讨论的空间。在小组讨论模式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学生们往往偏爱那些比自身高一阶段的道德推理判断,这就是著名的布莱特效应。同伴之间思维火花的相互碰撞和分享,已无形地促动了个体深层次的思考。教师在其中更像一位“精神助产师”,潜移默化地推动学生道德的发展。第三,移情体验。随着生活条件的日益优越,而学生的情感却日益淡漠。如果要学生真心实意地表达出对他人的关怀之情,就必须从移情开始培养。所谓移情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彼此在情感上的相互作用。比如在外出参加社区服务主题课上,开展信任之旅的活动,学生们通过扮演盲人和聋哑人的亲身体验,深刻感受到了残疾人的痛苦,而此时教师引导他们为特殊人群开展有效的服务,就不再是高谈阔论,学生们设计出一个个颇具创意的实用性项目。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正是有了真正的情感体验,所以他们不再把德育作为教条,而成为心灵深处的一种内在需求。

落幕:感悟人生,付诸行动

实践表明,当个体的思想被深厚的情感渗透时,便会引起积极的注意、记忆和思考。也就是说,深刻的情感体验会引起学生积极的感悟。当然,不同学生感悟程度有所差异,我们并不急于统一化,而是把更多的发言机会和思考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领悟、去实践。比如,有一次,我摘录了一篇网上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大肆抨击的评论文章。课后一些学生主动要求我把这篇文章拷贝给他们,原来他们准备把这篇文章贴在自己的写字台前作为人生警醒,时刻提醒自己要好好学习,为中国人扬眉吐气,振兴中华。由此可见,在当今信息、多元化的时代,教师再不能简单地告诉他们,这样是对的,那样是错的。学生只有通过提高自身的感悟水平,才会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确立正确的人生道路。

三、化平凡为神奇的点睛之笔

结合我校的“参与—体验—感悟”育人模式,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是借鉴了许多同行教学经验而逐步完善的,而它的关键之处不在于如何操作,因为大多数教师都在无意识地使用这一育人模式。其实,它的难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它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设计活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主要在于活动的导入,所以,如果教师完全按照教参的方式来设计活动,那么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毕竟德育渗透更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要真正用活这一模式,教师必须首先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大胆实践的能力;其次,它要求教师转变原有的角色定位。过去教学活动中,教师总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一下子拉大了师生的距离,而活动教学极其需要一种平等的氛围。教师应放手让学生活动,不要急于引导,应遵循“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准则。可能,有些学生的想法离德育的目标较远,千万不能用指责的口吻全盘否定学生,这种消极的情感体验会使学生对德育产生疏远感甚至是逆反心理;再次,它需要同伴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分享。过去教学中的一问一答,常常发生在教师和单个学生中,学生彼此之间并不善于聆听,很少有相互分享体验和感受的过程。西方企业界常常采用团队头脑风暴的活动提高企业的效率。那么,学校、课堂又何尝不是彼此启发、共同进步的一个理想环境呢?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积极聆听同伴的想法,并予以积极的回应,会使课堂效率倍增。

总之,我们认为“参与—体验—感悟”的育人模式,本质上就是证实和尊重了人的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人的潜在性的客观事实。它给学生提供了面对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成功和自信心理体验的空间。这样的知识学习再也不是凝固在表面,而是通过内心的感悟,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命空间,不断实现心灵转换,不断创造新的自我,最终内化为道德的提升和人格的自主发展,即“自我认识———动情晓礼——策略运用———反思内化———形成品质”,学习过程伴随学生人格的成熟,正是教育的真正意义,这也是我校一直追寻的让学生自主发展之道。

参考文献

[1]让·皮亚杰.人文科学认识论[M].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

[2]童庆炳.现代心理学[M].中国社科出版社, 1993.

[3]汪芳.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J].中国教育科研论坛杂志, 2009 (7) .

上一篇:故事漫画下一篇:实验前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