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资源整合

2024-07-20

IT资源整合(共11篇)

IT资源整合 篇1

随着信息化在大中型企业的高速发展, 各企业都会遇到硬件采购数量剧增、机房空间急剧膨胀、可靠性考虑较少等问题。因此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 对相应的业务系统硬件部署进行整合设计、高效利用并共享硬件资源;在不牺牲应用系统性能的前提下节约硬件投资、简化管理, 降低未来的运维压力。基于上述原因, 很多企业都开始尝试进行IT软硬件资源优化整合工作, IT软硬件资源整合目前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分别为:中间件、数据库、服务器、存储, 下面将分别介绍。

1 中间件优化整合

目前中间件主要采用的是Weblogic, 所以本文以Weblogic为实例。

1.1 中间件与硬件结合的整合方式

中间件与硬件结合的整合方式, 主要依赖于硬件系统的分区或者虚拟化技术, 将系统资源进行合理分配, 在不同的分区上安装Weblogic实例, 再应用部署到不同的Weblogic实例中去, 从而实现整合。

1.2 完全的中间件整合

对于完全的中间件整合方式, 重点是在同一个Weblogic Domain中部署多个应用, 具体的说, 就是一个Weblogic实例运行多个应用程序, 从而实现整合。这里提出的一个Weblogic实例, 可能是一个单机实例, 也可能是由多个实例组成的一个集群环境。

从整合难度来说, 完全的中间件整合难度大于中间件与硬件结合的整合方式。其原因为, 后一种方式对现有应用基本没有影响。然而, 完全整合难度虽大, 但也带来了“标准化”的附加值。从长远考虑, 完全整合方式对企业中间件层面的影响更加深远也更有价值。

2 数据库优化整合

目前数据库主要采用的是Oracle, 所以本文以Oracle为实例。

2.1 O racle单机多实例多用户主备模式

该模式采用单机的Oracle软件, Oracle采用双机的主备模式, 当数据库服务器主节点发生故障之后, 备节点可以自动切换, 采用操作系统级高的可用软件实现切换。

对于Oracle软件本身, 可以采用多实例或者单实例系统。如果是应用系统的数据库类型一致 (即都是OLTP类型) 、并且SQL的复杂度类似, 就可以采用单实例的Oracle, 各应用系统的数据库表、索引、触发器等采用用户 (Schema) 的形式进行区分。如果是数据库类型不同, 或者SQL复杂度差别很大的系统整合, 建议采用多个实例的形式。

2.2 O racle R AC多用户共享模式

该模式为Oracle RAC多用户共享模式。根据业界的最佳实践, 一般三个节点以上的RAC系统各自节点之前会消耗内部通讯的资源, 所以建议RAC多用户共享模式采用RAC双节点完成。

多用户共享RAC实例。各个整合的应用系统在该模式上建立不同的用户 (Schema) 区分各自的表空间、索引、存储过程等。

2.3 O racle R AC单用户独享模式

该模式为Oracle RAC单用户独享模式的整体架构类似于Oracle RAC多用户共享模式, 其主要的不同点是单一用户独享该数据库系统, 这种模式主要用于处理类型比较特殊的应用 (例如一个存OLAP系统) , 或者是关键程度很高的应用可以采用该模式进行整合。

3 服务器优化整合

服务器优化整合从整合程度上来考虑可分为如下两种方法:物理整合和逻辑整合。

*物理整合:将分散于多个地理位置的服务器集中并部署在一个地理位置, 通过构建密集机架或刀片服务器的方式实现物理整合。

*逻辑整合:通过服务器虚拟化技术, 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建立多个虚拟服务器, 并分别部署多个应用。

以上两种方法实现的整合程度不同, 所需要的投入和获得的收益也各不相同。其中, 逻辑整合可以获得最大的收益, 并且可以最大程度提高资源使用率和标准化水平, 同时, 相应的整合所承担的风险、投入和难度也最高。

3.1 物理整合

服务器物理整合通常采用如下两种模式。

(1) 地理集中。多个地理位置的服务器集中并部署在同一个地理位置, 实现服务器的集中管理和监控。

(2) 高密度机架或刀片。同一地理位置的服务器通过构建密集机架或刀片服务器的方式, 实现空间和能耗的降低。

3.2 逻辑整合

在逻辑整合模式中, 通常考虑采用如下两种模式。

(1) 服务器资源池。服务器统一采购, 统一部署, 统一使用和统一管理, 构建统一的服务器资源池, 各种应用部署于不同的服务器群上。

目前信息系统大部分都是基于B/S的三层架构应用系统, 即在前端与用户进行通信的Web层, 基于中间件系统的处理业务应用逻辑的应用层, 和后台用于数据的存储和处理的数据库层。因此, 服务器整合时, 可分别建立数据库、应用和Web服务器群, 用于集中部署各类服务器。服务器资源池可以访问和共享统一的数据存储和存储网络。

(2) 服务器虚拟化。即通过在硬件或软件级别上的虚拟化技术将多台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以虚拟服务器方式整合到一台或几台高端服务器上。

目前服务器硬件平台主要为UNIX小型机和PC服务器, UNIX小型机上的虚拟化技术主要为逻辑分区和物理分区技术, PC服务器上常用的虚拟化技术有VMware、Xen等多种。使用虚拟化技术, 可实现更高层次的服务器虚拟集中, 对于负载较低的前中端服务器, 可以通过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创建多个虚拟分区, 安装和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和应用, 虚拟分区间逻辑完全独立, 硬件 (CPU存储, I/O) 可采取完全独立或者分享部分资源的方式, 实现虚拟分区的高可用性, 通过服务器虚拟化技术可以有效和充分的利用服务器资源, 减少服务器数量和采购, 管理, 维护成本。

4 存储整合

存储整合目前主要方向就是存储虚拟化, 虚拟存储就是整合各种存储物理设备为一整体, 提供永久保存数据并提供能被用户调用的功能, 即在公共控制平台下存储设备的一个集合体。即在不同项目的实施中采购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存储设备, 需要通过虚拟化手段才能进行统一管理和使用。

虚拟存储一般分成如下三类:基于主机或服务器的虚拟化、基于磁盘或磁盘子系统的虚拟化和基于网络的虚拟化:

(1) 基于主机层的虚拟化

基于主机 (应用服务器) 上的虚拟化一般通过运行在存储管理软件加以实现。一般常见的管理软件如逻辑卷管理软件 (LVM) 。逻辑卷, 一般也会用来指代虚拟磁盘, 其实质是通过逻辑单元号 (LUN) 在若干个物理磁盘上建立起逻辑关系。逻辑单元号, Logical Unit Number (LUN) , 是在一个基于SCSI的标志符, 用于区分在磁盘或磁盘阵列上的逻辑单元。

(2) 基于存储设备和存储子系统的虚拟化

虚拟化技术也可以在存储设备内部或存储子系统内部加以实现。比如说磁盘阵列就是通过磁盘阵列内部的控制系统进行的虚拟, 同时也可以在多个磁盘阵列间构建一个存储池。这种基于存储设备或存储子系统的虚拟通过特定的算法或者映射表把逻辑存储单元映射到物理设备之上。最终实现的就是卷独立于其所属的存储设备。根据采用的方案不同, RAID、镜像、盘到盘的复制以及基于时间的快照都采用了此类虚拟化。通过虚拟化, 虚拟磁带库、虚拟光盘库等都得以在存储子系统中加以实现。

(3) 基于SAN的虚拟化

与基于主机和存储子系统的虚拟化不同, 基于SAN的虚拟化功能是在网络内部完成的。具体的虚拟功能的实现可以通过控制SAN交换机的路由来实现。在服务器层面看, 带内存储容易产生性能瓶颈。

基于交换机或路由器的虚拟技术还属于起步阶段, 基于交换机或路由器的虚拟技术的优势就是不需要在主机上安装任何代理软件。基于交换机或路由器的虚拟技术的另一个优势体现在安全性上, 该层次比前面的虚拟应用对外来的攻击有更强的防护。其劣势主要表现在单个交换机和路由器容易成为整个系统的瓶颈和故障点。

IT资源整合 篇2

以信息化为目标,这个过程中需要得到各种资源,最为首要的是进行人员调整或者进行信息化的教育,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能够支持信息化进程,企业信息化成功的案例都可以看到“一把手”领导、全员行动的痕迹,事实上如果信息化遭遇到来自各方面抵制的话,要想成功推动的确是不现实的,解决企业员工的素质问题、信息化的教育问题,是CIO的重要职责所在。

IT与信息部门的人才需求结构

信息资源管理人才需求结构是根据信息管理人才需求的层次、行业和人才类型结构通过一定的关联方式和比例关系所构成的动态综合体。这种需求结构是一个企业对于信息管理人才需求的综合反映。

单一结构到多层结构的层次结构

结构合理的信息资源管理人才队伍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证。这包括学历层次,专业层次,管理层次等多方面的结构,

不同能力层级的人才可以形成优势互补的专业人才群体,并通过专业分工下的团队来共同达成企业的信息化目标。

具体来说,管理层次上需要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综合素质高,具备丰富业务、技术知识,能驾驭全局的信息管理人才,不但善于研究信息管理,也善于研究企业管理。在专业层次上则需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技术过硬,并具有现代技术应用推广和开发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在企业岗位层次上需要精通企业业务,熟悉档案管理,信息内容与情报管理的专职人员。应该说,多层次的人才结构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走信息化道路的基础与根本。

在职教育与持续性学习的人才培养

信息化建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也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职业。从中国目前人才现状与人才培养来看,符合企业需求,并有丰富信息化经验的高端人才十分紧缺。尤其是高端的信息管理人才与规划人才,能够驾驭信息战略并与企业战略和企业发展相匹配的人才。

因此,在企业中通过实践,通过持续学习则成为企业信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这种形式不但具有费用低、收益大、实用性强的特点,尤其在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产生的效果是正规院校所不能比拟的。

复合型应用人才为主的需求

IT资源整合 篇3

自工业革命以来,流程管理这个课题已经被人们从各个角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进行了大量阐述。知识管理也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随着经济与社会、IT技术与管理的快速发展,如今,这两者的概念在国内越来越热,流程管理与知识管理似乎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必然要求,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展或正要开展流程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尝试与实践。

然而,流程管理、知识管理在大多数企业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很多企业花大量资金聘请咨询公司或内部自我组织开展流程体系建设、流程梳理与优化等方面的工作,但是结果往往只留下一堆流程文件束之高阁,或者要么是“有流程,不执行”,要么是执行效果不佳;而大多数企业的知识管理也还只是停留在文档管理的层面上,还有一些企业刚开始上知识管理系统的时候热热闹闹,后来却雷声大雨点小,慢慢地就没有人再使用建成的系统了,IT系统不给力,不能很好的支撑业务。

究其原因,其实大多数企业割裂了流程管理、知识管理、IT三者的关系,没有系统地对三者进行体系设计与应用层面的有效整合。

流程管理、知识管理、IT三者的含义

业务流程是把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为对顾客有价值的输出的活动(迈克尔·哈默)。流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的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流程管理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容,分别是业务流程规范、业务流程优化和业务流程重组。业务流程规范是对现有的流程进行梳理并编写标准的流程文件,并在一定范围内达成共识;业务流程优化是通过对现有的流程进行分析、评估,对某些环节进行重新设计,以节省更多的成本或达到更好的效果;业务流程重组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戏剧性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和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哈默与钱皮)。

因此,从本质上来讲,流程管理的目的是让人们按照公司统一的流程去执行,“做正确的事”。

知识管理的含义

知识是“被认为能够指导思考、行为和交流的,正确和真实的洞察、经验和过程的总集合”。

AMT认为,知识管理是协助企业组织和个人,围绕各种来源的知识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知识的生产、分享、应用以及创新,并在企业个人、组织运营、客户价值以及经济绩效等诸方面形成知识优势和产生价值的过程。知识内容不但局限于已有的知识文档还要加强对已有知识的提炼、加工。知识只有被应用才能产生价值。

从本质上来看,知识管理是帮助企业建立知识积累及共享应用的机制,其目的是使人们在执行流程的过程中、在做事的过程中通过知识的获取与使用,从而“正确地做事”,促进组织业绩的提高。

IT的含义

IT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及管理软件等先进技术手段对信息进行存储、处理、传输和应用,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工作的自动化,从而改变管理方式和信息沟通方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信息化本身不是目标,它只是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一种实现目标比较好的一种手段。因此,IT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沟通媒介,是一种工具。

流程管理、知识管理与IT的联系

1.流程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

(1)流程标准化是重要的知识。

流程标准化包括流程活动之间的关系和每个活动的工作标准两个层面,流程活动之间的关系一般通过流程图的形式表示,每个活动的工作标准是经验积累形成的,如操作手册、检查单、作业指引、报告模板等。

(2)在流程中应获取和应用知识,实现“流程管道、知识活水”。

流程的执行过程中,伴随着知识的获取、应用和创造。例如在项目开发中,以前做的同类型项目的技术文档、经验是重要的知识,如果能在项目开发流程执行的环节中方便获取、应用已有知识(包括不同阶段的交付物和工作经验等),并把产生的新知识及时储存供以后的项目借鉴,将有效实现知识的不断复用,持续提高项目开发效率,避免“重复发明轮子”。

按照流程梳理知识,明确流程各环节的输入、输出和参考的知识,并明确知识的储存位置,在知识管理审计时,就可以监督流程各环节是否及时把应该输出的知识上传到公司级的知识管理系统中,从而方便在流程执行中获取以往的知识。

2.流程管理与IT的关系。

(1)通过IT固化流程,提高流程执行的刚性,促进流程运作的规范化。

如果没有IT系统支撑,流程的执行还要依赖于流程执行人员对流程的理解,无法保证完全按照流程执行。通过IT系统支撑,流程执行人员必须在IT系统中按照约定的程序和规则进行,提高流程执行的刚性,促进流程运作的规范化。例如提交费用报销申请时,系统能在流程执行中自动读取相关预算目标数据、预算执行数据,并对比是否超预算,一旦超预算,不用上级来发现,信息系统可能就已经报错或拒绝,成为一种“硬”约束。

因此,当IT系统成为业务流程运作的平台,尤其是和企业规则融为一体后,将会对促进规范化管理产生巨大的应用价值。

(2)利用IT手段实现流程绩效评估。

如果流程在信息系统中运行,将很方便地搜集流程运行的数据和指标,解决了人工搜集数据的方便性和准确性问题。

3.知识管理与IT的关系。

IT系统是开展知识管理重要工具,即使没有IT系统的支撑,企业也能够针对各自业务需要、开展知识管理工作,但是有了IT系统,企业开展知识管理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1)知识的储存与共享需要IT支撑。

知识管理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显性知识管理与隐性知识管理,显性知识管理侧重于文档管理,其主要目的是实现文档集中存储、共享、有序分类、快速检索;隐性知识管理侧重于交流沟通,其主要目的是实现交流的及时方便,同时使交流内容可记录可查询。

IT系统为知识管理提供了有效支撑手段,知识管理需要通过IT系统来落地。如通过知识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文档的集中储存和有序管理,可以有效积累和管理国家政策法规、行业分析、竞争对手动态等各种资料,使内外部相关知识文档、内部工作文档等能够得到及时共享。另一方面,聊天工具、BBS、网络会议系统等的使用可以促进知识经验分享、保障良好的交流沟通。

(2)知识可以推送到业务系统,实现“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出现正确的知识”。

基于业务开展知识管理,实现知识管理系统与业务系统集成,即把知识嵌套到业务系统中,在执行流程中相关知识会自动地推送到流程环节,或者在流程执行过程中方便地对知识进行查看和应用,让员工在业务运作中不断从知识管理系统吸收营养,让知识支持流程决策,从而实现“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出现正确的知识”。

(3)通过设计平台和设计工具的应用,降低知识的使用门槛。

在知识型企业的产品或工程设计中,将标准化的知识嵌入到设计平台和设计工具中,可使员工不必掌握设计的原理知识,即可按照标准工作程序进行产品设计或工程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知识的使用门槛。例如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中,公司可以把通用的功能模块做成标准的构件,程序开发人员可以直接引用构件而不需要了解该构件如何编程的知识。

流程管理、知识管理与IT的整合如何推进

基于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不论是流程管理、知识管理还是IT,都属于企业组织管理体系(结构资本)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流程是为了“做正确的事”,知识是为了“正确的做事”,IT则是流程和知识有效运转和应用的必备“工具”,只有将三者正确地整合在一起,发挥协同效应,才能真正创造企业价值。在企业组织设计中可建立一个部门,承担流程管理、知识管理与IT管理三项职能,可更好地促进三者的有效融合和建设,更好地促进企业管理提升与企业发展。

流程管理、知识管理、IT的整合推进也需要循序进行,一般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流程浮现:指把组织背后的流程通过流程文件进行显性化描述。

固化流程:指通过信息系统固化流程,确保流程的刚性执行。

知识化流程:搜集和应用流程执行过程中的知识,培养员工的流程执行能力。

智慧化流程:把知识嵌套到业务系统中,在执行流程中相关知识会自动的推送,同时,把知识固化到设计平台和设计工具,减低流程的执行难度。

在以上四个阶段中,有些阶段可以同步进行,在流程、知识、IT三者中,流程是基础和核心,知识管理和IT都是为了保证流程的高效运作,企业管理都是围绕业务开展的。

IT资源整合 篇4

关键词:云计算,IT资源整合,报业私有云,循环渐进式整合

1 云计算的本质和意义

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型计算模型的出现,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这个阶段的一种必然的商业化趋势,云计算模型的基础技术: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网格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都存在和发展了较长时间,也是相对比较成熟的技术形式,云计算的提出和普及,将这些技术手段充分地整合在一起,面向具体的商业用户提供可伸缩、可定制的IT服务,从某一方面来说,云计算本身就可以理解为一种IT整合的手段。[1][2]。

另外,云计算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重点发展的信息技术之一,其产业化也将得到重点的支持,因此在我国云计算的普及和应用是可期待的一件重要的事情[3],其意义在于使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选择更多样化,IT资源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具体情况加以灵活配置。

在当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改革、大发展的良好机遇下,报业企业在实施跨媒体、跨地域、跨行业的发展战略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和要求都大幅提升,传统计算模式目前也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分散“烟囱式”的配置模式,即每个业务部门、每个业务应用都配置专门的硬件设备,据统计在该模式下,硬件资源平均利用率比较低,无形中提高了经营成本。针对该问题,本文从报业业务的角度,对云计算在IT资源整合方面的应用作出了一定的探索,另外也研究了公用云平台和企业私有云分别合适于报业什么类型的信息系统。

2 报业企业应用系统类别及特点

自从数字化浪潮以来,报业企业的绝大部分业务都实现了信息及流程的数字化处理,建立了不同的管理信息系统,这些应用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

2.1 专业类应用

是指和企业日常业务非常相关的专业信息系统应用,比如采编、组版、传版印刷、广告、发行、财务、资产管理、网站、资料检索服务等等。由于历史和技术发展的原因,大多数报业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都有分散配置的特点,而非比较集成化的ERP类,就是说各个业务系统各自独立,有各自的专用硬件和软件平台,分别维护,被称为“烟囱式”的配置模式。

2.2 通用类应用

是指和企业业务流程不太相关的比较通用的周边辅助类应用系统,比如电子邮件、OA、即时通讯、文件共享、论坛、防病毒等等。

3 不同类型的应用系统如何选择云计算模式

显然,在考虑采用云计算模式的时候,必须要考虑业务应用,根据业务的特点、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来“对症下药”,而不是为了云计算而云计算。

3.1 公用云:面向广域的IT资源整合

公用云可以看作是面向广域范围内的IT资源整合架构,比如面向整个互联网的、流行的云服务就包括搜索引擎、电子邮箱、网络存储、在线文档、在线杀毒等等,实际上这些应用很早以前已经存在,在云计算出现以后,这些流行应用的基础架构和服务模式也逐渐云计算化,资源整合力度、服务质量和性价比都大幅提高,不仅可以面向个人用户,也可以面向企业提供更高级别的商业服务。对于报业企业而言,当购买这些云服务比自己构建相应的系统要便宜、当众多企业将自己的某些通用类应用转向这些公用云服务的时候,实际上也就实现了在一个广域范围内的IT资源整合。

3.2 私有云:面向企业内部的IT资源整合

但是,就目前云计算的发展状况和成熟度,以及相应的网络基础设施而言,不论采用哪种服务模式SaaS、PaaS还是Iaas,公用云无法解决全部企业应用,对一些中大型企业的专业类应用而言,公用云可以说既不经济、难度也大[4]。因此,对于报业企业而言,要想自己全部信息系统,特别是专业类应用,享受到云计算模式的优势,势必要构建企业内部的私有云,而企业私有云的建立也从架构上解决了企业内部IT资源整合的问题。

4 如何利用私有云进行企业内部的IT资源整合

在中国报业企业数字化的发展史中,有众多的原因造成了目前所谓“烟囱式”的配置模式,即每个业务部门、每种业务应用都配置专门的硬件设备和系统平台,而非一整套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据统计在该模式下,硬件资源平均利用率比较低,平均不足20%[5],所以有很大的整合利用空间。

4.1 传统”烟囱式”配置的问题

总的来说,传统”烟囱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各专业应用系统独占各自的IT资源,不能相互利用空闲的硬件资源,特别是目前主流服务器配置已经远远超越某些小型专业应用需求时这一特点更加明显;

(2)系统维护成本较高,硬件要分别管理、维护,数据方面需要分别备份;

(3)由于独立硬件扩展不方便,因此一般在事先购买的时候考虑业务峰值都超出平均需求很多,从而造成大量计算资源闲置。

(4)对整合异构应用束手无策。

4.2 云计算解决整合问题的技术要点分析

对于上述传统数据中心存在的问题,利用云计算架构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云计算的主要支撑技术:虚拟化技术、分布式处理技术、自动管理和监控技术等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虚拟化能实现物理资源的逻辑抽象和统一表示,其中服务器虚拟化可使一台物理计算机或服务器虚拟化为多台逻辑的计算机或服务器(1:N方式),可以解决异构应用的共存,另外,也可将多个分散的物理计算资源动态整合为一个功能更强的虚拟计算机并实现动态负载均衡(N:1方式),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存储虚拟化可使分散的存储资源集中到一个大容量的存储池,统一管理并实现数据多份备份,提高可靠性。

分布式处理技术能实现计算机群组的动态负载均衡、群组管理调配和容错技术,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集群的计算能力并达到高可用性。

自动管理和监控技术可以快速定位硬件故障或失效,将应用系统进行迁移,提供不间断的服务,以保证业务的连续性;并能按照业务需求,方便地调整部署。

4.3 资源整合的可操作性分析和研究

对于报业企业而言,实现基于私有云模式的资源整合,建立一个合理的、可操作的步骤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信息系统的投入成本分析在报业经营中是必需考虑的因素。纯粹为了云计算而”革命式”的重新建立一套数据中心往往意味着比较大的投入,而且不一定有好的整合效果。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循环渐进式”的云计算整合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4.3.1 云计算平台的初始化

4.3.1.1 选择好时机

不建议为了云计算而云计算,以需求为主导,这种迁移需求可能来自于硬件(比如硬件使用时间过长需要更换)、也可能来自于应用软件本身的新建和升级要求。

a、旧应用的硬件平台需要更换的时候,将旧应用迁移到云计算平台上;

b、建立新应用或者升级现有应用需要购买新硬件的时候,将新应用建立在云计算平台上。

4.3.1.2 选择好平台

软件方面选择成熟度和扩展性较好的产品,比如主机虚拟化软件可以考虑VMWare和Xen。硬件方面选择与虚拟化软件搭配的比较好产品。

4.3.2 云计算平台资源池的扩展和收缩

这是一个不断循环的步骤,直至整合完毕。

4.3.2.1 扩展

a、建立新应用或者应用扩展需要购买新硬件的时候,直接对云计算平台资源池进行扩展,以符合新应用的资源需求;

b、旧应用的硬件平台需要更换的时候,直接对云计算平台资源池进行扩展,将旧应用迁移到云计算平台上,之后将替换下来的旧硬件加入云计算平台资源池中作为备用扩展。

4.3.2.2 收缩

如果云计算平台中的一些硬件资源损坏,那么就要将这些硬件移出资源池报废。

4.3.3 平台整合完毕

当整个资源系统陆续整合到云计算平台之后,整合过程完毕,之后进入云计算平台的管理过程。

5 总结

在报业企业的大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合理选择和使用对报业经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传统数据中心结构资源利用率较低这一问题,本文在资源整合的方面提出了一种“循环渐进式”的云计算整合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此外,对于报业企业的各种信息系统应用,本文也提出了分别通过公用云平台解决通用类应用、和企业私有云解决专业类应用的资源整合的观点。

参考文献

[1]邓倩妮,陈全.云计算及其关键技术.高性能计算发展与应用.2009,No1(Vol26):2-6

[2]百度百科.云计算.http://baike.baidu.com/view/1316082.htm

[3]王荣.云计算“十二五”规划草案初成.中国证券报,2011.10.21.

[4]赛迪网.云之战: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公有云与私有云.2011.8.29

IT资源整合 篇5

近年来,如何提高IT运维管理(ITSM)水平,增加IT投资的回报率,降低IT运营的风险,保障企业业务稳定、高效运行,逐渐成为CIO甚至CEO关注的焦点。因此,相比IT基础建设等领域从高速增长到增速减缓,ITSM市场一直保持较快增长速度,2009年中国ITSM市场规模达到 29.8亿元,增长24.1%,预计2011年ITSM市场将增长27.8%,达到59.2亿元。

据卡西亚中国区总经理陈永畅介绍,ITSM市场发展多年,目前市面上其他厂商确实能提供一些功能独特的解决方案,但却很难实现面面俱到,用户往往需要费尽心思寻找不同的工具,并进行测试和整合。而另一方面,市场上的同类产品一般系统庞大,维护成本高、难度大,需要固定团队的支持,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价格和学习维护成本都难以承受。

IT资源整合 篇6

近年来, 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 (以下简称济南分行) 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 信息化工作取得了可观的成效。但是,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济南分行省级数据中心需要维护的应用系统数量越来越多, 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一) 机房资源日益紧张

随着机房的服务器设备数量日益增长, 机房空间日益紧张, 机房UPS电源和空调负载压力也进一步增加, 并接近极限。

(二) 科技人员运维工作压力增加

随着机房的设备数量增长, 服务器的日常维护包括系统日常巡检、更换故障硬件、搭建冷备环境、设备报废之后更换新设备的系统迁移等工作, 给科技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三) 系统整合程度低, 计算能力浪费严重

以往自行开发建设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版本众多, 造成相当多的系统只能是“一个系统一台服务器”的计算部署模式。经过济南分行科技人员的研究观察, 发现大多数系统的负载都不高, 服务器设备的计算能力浪费十分严重。比如工资信息管理系统单独占用一台服务器, 但是该服务器的CPU利用率长期处于1%以下, 网络利用率长期不超过0.1%。

综上所述, 济南分行信息化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一方面是应用系统和设备数量增加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另一方面是设备计算能力的严重浪费。在此种情况下, 济南分行科技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尝试采用多应用加载结合虚拟化技术实现部分系统整合, 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二、通过多应用加载实现部分系统整合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通过多应用加载实现资源整合, 降低系统硬件维护成本和管理难度, 规范应用系统的开发和部署的工作思路, 济南分行科技处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软件开发规范——省级数据中心系统开发约束》 (以下简称《济南分行开发约束》) , 作为今后济南分行省级数据中心软件开发的规范, 并且按照该规范采用多应用加载的思路积极进行系统整合工作, 先后实现了自行开发以及总行推广的多个系统共用一台服务器设备。近几年将技术路线为Windows+ASP+SQL Server的应用系统, 通过多应用加载整合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 包括青年志愿者管理系统、文明单位建设管理系统、干部职工思想状况调查分析系统。

同期将技术路线为Windows+ASP.NET+SQL Server的应用系统通过多应用加载整合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 包括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系统、利率报备系统、岗位任职资格考试成绩查询系统、纪检监察系统、科技信息管理系统。今后新系统开发将尽量采用J2EE技术路线, 以Websphere和TOMCAT为平台, 实现多应用加载。

三、通过虚拟化技术实现进一步的系统整合

济南分行科技处通过认真研究分析自身信息化现状, 认识到济南分行存在大量过去建设遗留下来的应用系统, 由于多应用加载是最近才提出的概念, 过去并没有多应用加载的概念, 因此这些系统所采用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版本繁杂, 很难通过多应用加载技术进行整合。济南分行科技处通过研究得出结论, 就是系统整合除了采用多应用加载技术之外, 还必须借助虚拟化技术来实现。原因在于虚拟化技术投资小、成本低、灵活性高, 不但可以整合正在开发和将要开发的系统, 也可以整合已经开发上线的不符合多应用加载规范的系统。

因此, 虚拟化技术是多应用加载技术有益和必要的补充。在此情况下济南分行科技处开始尝试使用多应用加载和服务器虚拟化技术来实现进一步的系统整合, 将已经通过多应用加载整合到一起的系统迁移到虚拟机上, 即通过多应用加载实现了系统整合后又通过虚拟化技术整合了一次, 也就是二次整合,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虚拟化系统为一台Dell R900服务器, 软硬件配置为:CPU为2颗XEON 7460, 内存为64G, 存储为内置磁盘阵列RAID5可用容量900G, 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08 Datacenter Edition 64-bit, 虚拟化软件为Hyper-V。

目前该主机上运行了10个虚拟机, 其中8个虚拟机运行Windows Server 2003 32-bit, 一个运行Windows Server 2008 Datacenter Edition 64-bit, 一个运行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10 SP2 32-bit。共有以下16个应用系统:会计电子对账系统、工资管理系统、ABS/TBS异地备份系统、反假币系统、岗位任职资格考试成绩查询系统、纪检监察系统、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系统、科技信息管理系统、利率报备系统、青年志愿者管理系统、文明单位建设管理系统、干部职工思想状况调查分析系统、内审监督检查系统、人事年度考核反馈辅导分析系统、财务综合管理系统报表模块、法律事务信息管理系统。其中, 会计电子对账系统、财务综合管理系统报表模块、干部职工思想状况调查分析系统是总行推广, 其他系统是济南分行自行开发建设。

因此, 济南分行采用多应用加载和虚拟化技术二次整合的做法实现了很高的系统整合程度。经过估算, 如果不采用多应用加载和虚拟化技术二次整合而是采用过去一个系统买一台服务器或者两三个系统买一台服务器的做法的话, 上述16个系统至少需要10台服务器, 投资40万元, 而济南分行通过多应用加载和虚拟化技术二次整合的做法仅仅投资15万元购置了一台高档的服务器, 就满足了上述系统的计算要求。仅仅服务器购置费用一项就节约资金25万元, 此外由于减少了9台服务器, 按每台服务器每天直接耗电6度计算, 每年节电2万度。由于服务器数量减少, 空调负载减轻, 空调每年还可以节电7 000度, 上述两项合计, 每年节电2.7万度, 按一般工商业用电每度0.69元, 每年节约电费接近2万元。

四、系统整合带来风险

如前文所述, 济南分行科技处采用多应用加载和虚拟化技术二次整合的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实现了很高的系统整合程度, 在一台服务器上整合了16个系统, 但是系统整合程度的提高也带来了风险的增加。目前16个系统全部运行在一台物理服务器上, 数据和应用都保存在服务器的内置磁盘阵列上, 一旦服务器故障, 带来的损失会比较大, 且存在较大的风险。

五、如何化解系统整合程度提高所带来的风险

针对前文所述的问题, 济南分行科技处经过认真的研究和市场调研, 规划了省级数据中心多应用加载及虚拟化高可用性方案, 计划将现有Dell R900服务器操作系统升级为Windows Server 2008 R2 Datacenter Edition 64-bit, 另外购买一台服务器也安装Windows Server 2008 R2 Datacenter Edition 64-bit, 两台服务器通过光纤SAN连接共享存储设备, 通过利用Windows Server 2008操作系统带有的故障转移群集功能实现Hyper-V虚拟化高可用性, 实现多应用加载和虚拟化技术二次整合之后系统的“零停机”高可用性, 彻底杜绝风险。其项目方案结构如图1所示。

在该方案中, 多应用加载的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全部部署在虚拟机上, 已有的无法多应用加载的旧系统也迁移到虚拟机上。虚拟机分为两组, 两台主机各运行一组虚拟机, 配置故障转移群集, 一旦一台主机故障, 另一台主机可以通过心跳线检测到, 之后可以自动接管故障主机上运行的虚拟机, 实现高可用性。除了非预期的系统迁移之外, 系统管理员还可以根据两台主机的负载情况进行手工的系统迁移, 充分利用主机的计算能力, 避免忙闲不均的情况。

今后济南分行自行开发的系统严格按照《济南分行开发约束》进行开发, 整合在高可用性群集上的虚拟机中, 过去开发部署的不符合多应用加载规范的系统迁移至虚拟化高可用性群集上, 依靠虚拟化技术进行系统整合, 无需再购置新服务器更换原系统的旧服务器。该方案的优点包括以下几点。

(一) 同时兼顾历史和未来

由于历史原因, 济南分行存在大量过去建设遗留下来的应用系统, 仅仅依靠多应用加载技术是无法整合, 必须结合虚拟化技术来实现系统整合。依靠这种多应用加载和虚拟化技术二次整合的做法, 过去建设遗留下来的仅仅依靠多应用加载技术无法整合的系统可以依靠虚拟化来整合, 未来开发的系统尽量纳入多应用加载规范, 依靠多应用加载规范来整合, 这样就能同时兼顾历史和未来。

(二) 简化了高可用性的实现难度, 降低了成本

由于依靠虚拟化的高可用性实现了应用系统的高可用性, 避免了采用昂贵复杂又并不十分可靠的群集软件来实现高可用性, 从而极大地简化了高可用性的实现难度, 降低了高可用性的实现成本。

(三) 节约了今后的信息化投资

由于今后系统上线无需再购置服务器, 无需再往机房里添置硬件设备, 从而实现了极大的节约, 主要体现在降低了机房电力消耗 (包括服务器耗电和空调耗电) , 节约了添置UPS、空调的费用, 节约了机房空间和购买备机的投资等。

(四) 减轻了科技人员的工作量

由于今后系统上线无需再购置服务器, 因而无需进行服务器招标采购、机房网络布线、搭建备机等工作。此外, 服务器老化之后更换服务器的系统迁移工作量, 包括重装系统和应用程序、数据迁移等也取消, 只需将虚拟机文件迁移到新设备即可。

(五) 简化了应用级灾备的实现方案, 为应用级灾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应用级灾备设想如图2所示。

在该方案中, 运行在本地虚拟化高可用性群集上的系统正常时由本地的双主机实现高可用性, 同时通过存储设备自带的镜像功能, 将本地存储设备上保存的虚拟机状态实时复制到位于同城灾备中心的灾备存储设备上。同城灾备中心部署用于灾备的虚拟化主机, 一旦本地机房被毁, 则灾备中心的主机自动加载灾备存储设备上的虚拟机, 这样本地的应用系统就迅速迁移到同城灾备中心, 可以达到理想的RPO和RTO等级。

该方案简化了同城应用级灾备的实现方案, 降低了同城应用级灾备的实现成本。据测算, 如果不采用多应用加载和虚拟化技术二次整合的方案, 假设为了实现N个应用系统的本地高可用性和同城灾备的话, 则N个应用系统本地需要部署双机, 同城灾备中心需要部署灾备用主机, 需要的服务器数量为N的3倍, 即N×3。可是在多应用加载和虚拟化技术二次整合的方案下, 实现同城应用级灾备需要的服务器数量仅仅为3台。

IT资源整合 篇7

学习语文不能仅仅只停留在文字、声像、读物所提供的知识和内容上, 学生认识和理解语言文字, 常常离不开现实生活, 只有“读万卷书”, 没有“行万里路”, 对生活, 对反映生活的文字、声像、读物的理解就是十分有限的。所谓“行万里路”, 就是在实践生活中去加强生理体验的过程, 所以, 在学习过程中, 对读物的理解, 建立自身的认知结构, 就需要学习者和外部世界建立必要的联系, 而语文与IT的课程整合就是通过计算机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将计算机看作是语文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卡特和米勒在研究中指出, “成功的整合, 意味着学生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 而不是作为基本技能的机械训练的传递系统。”从而在教学中真正实现大语文观。

计算机在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利用, 易将枯燥、冗长的文字变得生动有趣, 化抽象为具体, 变复杂为简单, 使学生对教育信息更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使语文课堂呈现出多样化。为学生创设一个形象生动的“光影环境”, 创造出逼真的虚拟对象, 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地接收环境的信息, 从而有利于建立一个“真实”的人机环境。比如, 我在教授《安塞腰鼓》时, 针对学生缺少现实生活积累的情况, 适时的播放安塞腰鼓视频, 让学生身受感染, 然后再去读课文, 学生就自然体会出课文的主题是在赞美黄土高原的后生, 赞美生命的力量。

计算机和网络日渐成为教育的重要工具, 它提供了友好的界面、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 储存了丰富的图文声像并茂的信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使学生能够快速便捷地获取大量课本以外的信息, 从而与课堂语文教学相辅相成。IT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还有助于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的研究性学习。可以针对学生实际情况, 将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扬弃。

IT资源整合 篇8

IT与课程整合的一般理论文献颇多、研究成果丰硕, 大多集中于教育技术学领域, 且以中小学教育阶段的课程整合为主。关于IT与课程整合理论的核心内容最具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是要解决3个问题: (1) 为什么要整合———“IT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意义) ; (2) 什么是整合———“IT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实质) ; (3) 如何进行整合———“IT与课程整合”的途径 (方法) 。任何一种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都必须能够对这3个基本问题作出科学的分析与回答, 并且这种回答应能够通过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实践的检验。可见对这3个基本问题的研究及其结论就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核心内容[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 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信息化的教学环境, 该环境应能支持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对前述3个问题的回答, 研究结论认为: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要达到的目标, 就是要落实大批创新人才的培养。这既是我们国家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 也是当今世界各国进行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 同时, 也是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大力倡导与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因所在。 (2)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的内涵, 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 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 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 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3) 如何进行整合?要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 (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 来指导“整合”;要紧紧围绕“主导—主体型”教学结构的创建来进行整合;要运用“学教并重”教学设计理论进行“整合”课的教学设计;要努力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 (这是实施“整合”的先决条件) ;要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创建能支持新型教学结构的教学模式[1]。

教学模式属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范畴, 但又不等同于教学方法或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或教学策略一般是指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单一的方法或策略, 而教学模式则是指教学过程中两种或两种以上方法或策略的稳定组合与运用[2]。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 按课内、课外标准将其分成了两大类5种教学模式: (1) 课内整合模式包括“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和“探究性”教学模式; (2) 课外整合模式包括“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Web Quest” (基于网络探究) 教学模式和“Ji TT” (Just-in-Time Teaching) 适时教学模式。

2 IT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再思考

2.1 课内整合模式的特征与比较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特别强调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虽然关注, 但有不足。探究性教学模式的特征是“主导—主体相结合”———既重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又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具体表现在:当前探究性学习的对象要由教师确定;探究之前的启发性问题要由教师提出;探究过程中要由教师提供多方面的帮助与指导;探究过程完成后要由教师帮助总结与提高;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 以及在此基础上实施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比较而言, “传递—接受”式要比探究性教学模式节省时间, 教学效率更高一些, 而后者对于学生而言可以较深入地达到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更有利于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2.2 课外整合模式的特征与比较

2.2.1“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特征

“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强调学习的研究性、实践性、体验性、自主性和开放性, 即 (1) 学生的知识获得与能力培养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探索过程中来完成; (2) 学习与研究的主题必须具有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3) 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感受和亲身体验, 以完成认识的3个阶段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指导实践) 和2个飞跃; (4) 从开始选题、收集资料、撰写研究报告到成果展示和答辩、交流、总结的全部学习过程, 都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现的过程; (5) 学习的主题和由该主题展开的学习内容不是已经确定的知识体系, 也没有相关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专用教材, 而是与时俱进的、不断更新的、涉及领域极为宽广的开放性问题。

2.2.2“Web Quest”教学模式的特征

(1) Web Quest的主题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一个需要完成的项目”, 即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这一特征和“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性”特征完全一致; (2) 学生使用的全部或大部分信息都是从网上获得的”, 所以Web Quest能有效激发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的积极性; (3) Web Quest为教师提供有固定结构的教学设计流程模板和一系列的指导信息, 这就相当于为一线教师提供了一种便于掌握、运用教学设计新理念的脚手架, 从而使广大教师易于实施。

2.2.3“Ji TT” (适时教学) 模式的特征

(1) 基于网络的学习任务:学生在课前必须在网上完成教师指定的预习任务并用电子邮件向教师提交反馈材料, 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前提交的反馈材料, 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做出适应性调整 (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当前的授课内容、方法策略与教学进度做适当的调整) , 实施有针对性的、比较切合实际的教学 (谓之适时教学) ; (2) 学习者的主动学习课堂:教师利用课堂开展各种各样的讨论与辩论———包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全班性的或小组的讨论、辩论、角色扮演、操练与练习、演示或实验等活动, 以充分调动每一位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 学生在课后开展的基于网络的“难题探究”活动, 其作用主要是促进学生高级、复杂认知能力的发展。

2.3 IT与课程整合模式在会计学科的应用分析

上述5种IT与课程整合模式在高校会计学专业的适用情况各有不同。“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优点是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强调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巩固性和直观性等, 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里比较迅速地掌握人类长期以来积累的大量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 有利于系统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和学习。从知识传授的角度来讲, 它是一种比较经济、高效的教学模式。同时, 也是比较符合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师较容易接受, 因此, 它是目前高校会计学专业课堂采用较多的整合模式。“探究性”教学模式因其确立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利于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所以, 这一模式应将成为高校IT与会计课程整合模式的主流发展趋势。

问题与答案是高校会计学专业教与学过程中的一对统一体。这一对统一体在本科阶段、硕士阶段和博士阶段的教与学过程中, 可以概略、形象地比喻为本科阶段是“有问题有答案”的教学过程, 即系统性知识的传授过程。这一过程中, 如果只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那么对应的教学模式就是“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如果同时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那么对应的教学模式就是“探究性”教学模式。无论是那种模式均是典型的课内整合模式。硕士阶段是“有问题无答案”的教学过程, 即问题由导师提出, 要求学生去寻找答案, 导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这就是典型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博士阶段是“无问题无答案”的教学过程, 即导师只提供研究的方向, 问题与答案均由学生去探寻未知的领域、寻求创新的问题、追求卓越的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导师给予必要的研究方向和思路的指导与调整。这是典型的“Ji TT” (适时教学) 模式。至于“Web Quest”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在“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和“Ji TT” (适时教学) 模式中引入了网络技术手段, 是这两种教学模式的延伸和补充。

当然, 上述关于IT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在高校会计学专业适用情形的划分主要是为了说明两种课内整合模式和3种课外整合模式的具体应用, 并不是刻板划一的一一对应。只要能达到创新思维、素质教育的会计教育目标并结合会计学科各层次人才培养特征和各门课程的特点, 无论哪种教学模式或教育技术手段都应服务于会计学科的教学效果和教育目标, 毕竟我们不能舍本逐末, 为模式而模式, 就技术而技术。

2.4 IT与会计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指导思想

现有的最具代表性的理论观点及其指导下的教学模式, 如何运用于IT与会计学科体系内的课程整合?其中, 有非常科学、合理的部分, 值得我们借鉴。如前所述, 可以推论, IT与会计一体化教育模式的终极目标是:利用IT来营造一种会计信息化的教学环境 (而不是把IT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 , 以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为目的, 造就企业信息化管理进程中的信息化项目顾问角色和企业决策的参与者角色 (会计职业角色的转变) , 实现会计的控制职能。据此, 可以把IT与会计课程整合的目标定位于: (1) 优化会计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2) 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信息素养、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以及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达成这一目标的指导思想为: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 “以学生为中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一理论指导下, 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 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 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 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 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显然, 在这种场合, 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等4要素与传统教学相比, 各自有完全不同的作用, 彼此之间有完全不同的关系。但是这些作用与关系也是非常清楚、非常明确的, 因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另外一种稳定结构形式, 即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3]。

3 IT与会计课程整合的现实应用

3.1 IT与会计课程整合的问题及对策

前述关于“IT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及其教学模式”的探讨, 同时引发了“IT与会计课程整合”的切入点的思考。以问题为起点, IT与会计课程整合的切入点在哪里?值得深入探讨。

IT与会计课程整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遇到的主要问题是 (1) 课堂上的“满堂灌”以及学生的被动接受; (2) 现有的教材体系、教学计划和IT与会计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不相匹配; (3) 大多数会计专业教师还不能适应IT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 甚至毫无意识。显然, IT与会计课程整合在现阶段的成功实施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是对传统会计教育模式的一场变革, 其难度可想而知。但是, 为了达到IT与会计课程整合的目标、实现最终的价值, 我们只能遵循“迎难而上、曲线变革、潜移默化、成就整合”的16字方针, 把不可能变为现实。其中, “迎难而上”是毅力和精神, “曲线变革”是政策和策略, “潜移默化”是方式和方法, “成就整合”是目标和价值。

这里仅就会计学专业本科阶段的教学模式变革讨论对策。针对上述问题 (1) (3) , 主要牵涉到对会计学专业教师关于IT与会计课程整合教学模式的目标、意义、理念和技术、方法方面的培训和影响, 这就取决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意志和决心。这是IT与会计课程整合所面临的大的会计教育环境的问题, 是解决这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的必要性的问题, 这在“IT与会计一体化教育模式研究”系列论文之一中已有论述 (发表于《中国会计研究与教育》第5卷第1辑, 2011年5月第1版) 。我们在此只是呼吁, 不做深入讨论, 因为各位从事会计信息化教育的同行专家深谙此道, 毋庸赘言, 竭力推动, 乃是正题。

这里所说的正题就是针对该项浩大的系统工程的可行性问题的解决方案, 即针对问题 (2) 的对策。问题 (2) 牵涉到教材体系的变更和教学计划的更改, 这同样是一项浩大的的系统工程, 尚待时日与实质性地解决必要性问题并驾齐驱, 这也是“IT与会计一体化教育模式研究”系列论文后续的研究重点。那么, 解决问题 (2) 的可行性和解决方案在哪里?本文的观点是:在不改变现有会计学科教材体系和教学计划的前提下, 能否探寻到一种IT与会计学科相融合的、一体化的教育、教学模式?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以“曲线变革”的策略, 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找到IT与会计课程整合的框架, 最终“成就整合”的目标和价值。在此期待与同行的分享、交流与指正。

3.2 IT与会计课程整合的框架分析

IT与会计课程整合的框架应遵循的原则是: (1) 运用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指导课程整合的实践; (2) 根据会计学科特点构建整合的教学模式; (3) 根据会计教学内容选择整合策略; (4) 依据“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进行会计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 (5) 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受教学计划和时数的限制, IT与会计课程整合框架的设计思路是融信息技术于会计专业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之中。结合ERP系统在会计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该整合框架的初步设计方案如表1所示。

注:ROP—Re-order point (再订货点) , MRP—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 (物料需求计划) 。

该整合框架是否具有可行性?实现的途径是什么?这就需要从该整合框架的理论基础、解决方案和实施平台3个方面做进一步的考察和分析[4]。

3.2.1 财务业务一体化流程再造理论为IT与会计课程整合框架奠定了理论基础

财务业务一体化流程再造的基本思想是:在包括网络、数据库、管理软件平台等要素的IT环境下, 将企业经营中的3大主要流程, 即业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管理流程有机融合, 将计算机的“事件驱动”概念引入流程设计, 建立基于业务事件驱动的财务业务一体化信息处理流程, 使财务和业务数据融为一体。在这一指导思想下, 将企业的经营信息按使用动机不同划分为若干业务事件;业务事件处理器按业务和信息处理规则, 将企业的财务、业务和管理信息集中于一个数据库 (财务和非财务数据) 。当业务事件发生时, 利用事件驱动来记录业务;当需要信息时, 具有数据使用权的各类“授权”人员通过报告工具自动输出所需信息。财务业务一体化流程再造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数据共享, 实时控制经济业务, 真正发挥会计的控制职能。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中的业务流程分析与诊断、业务流程的再设计、业务流程重组的实施正是IT与会计课程整合框架的理论基础。而业务流程重组的主要方法, 例如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合并相关工作或工作组、工作流程的各个步骤按其自然顺序进行、模糊或跨越组织界限等等, 正是摆脱传统会计教育模式束缚、破除条块分割的会计教育的利器。从理论到方法, 财务业务一体化流程再造都和IT与会计课程整合框架的设计初衷相吻合。

3.2.2 动态会计平台IT模型设计原理为IT与会计课程整合框架提供了解决方案

在此, 有必要对动态会计平台原理做一简要介绍。要构建财务业务一体化流程, 除观念创新、流程优化外, 核心方案是利用IT构建一个支持一体化的动态会计平台, 才能保证财务和业务信息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该平台是能够自动将业务单据转换为记账凭证并进行实时控制的IT模型, 如图1所示。它是包括事件接受器和控制器、凭证模板、生成器和实时凭证的动态会计平台。

事件接收器和控制器的功能是当一项经济业务 (事件) 发生时, 该事件通过经营业务模块驱动事件接收器接收事件信息。事件信息包括以下基本特征:发生了何事、涉及哪些资源 (业务类型) ;何时发生;涉及何人、充当何种角色;事件发生的地点;事件发生时为什么出错、风险是什么。可以看出接受信息的特征已基本上能够概括企业所发生的业务事件。所采集的信息不仅能满足企业对外报告的需要, 而且还能满足企业各个部门管理的需要 (可生成不同的管理视图) 。

凭证模板是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的策略之一, 是实现自动生成凭证的桥梁, 是企业财务人员根据经济业务, 严格按现行会计制度、准则和法规的要求设计的、反映每种经济业务转换成相应会计借贷科目和金额的规则。财务管理人员根据企业经济业务在财务上的核算需要设计若干个凭证模板保存在数据库中, 每一项经济业务事件对应一个凭证模板;凭证模板设计得越多, 经济业务转换成记账凭证的自动化程度就越高, 会计人员转抄和计算错误的概率就越小, 会计信息的准确度就越高。

生成器的功能是根据经济业务事件信息和凭证模板生成记账凭证的规则, 利用计算机系统, 自动生成实时凭证并传递到总账系统。这不仅保证了实时将业务信息转换为财务信息的处理速度, 而且保证了会计信息质量 (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

实时凭证又称机制凭证 (即计算机自动生成的记账凭证) , 是财务业务一体化核算模式下的输出结果和总账系统生成账簿和报表的基础[5]。在动态会计平台支持的一体化模式下, 只要业务信息生成会计信息的规则制定正确, AIS就能实时、高效地同步生成、实时更新会计信息。企业得到实时信息的支持就能追溯业务事件, 对经济环境变化作出实时反映, 进行实时决策和控制, 从而, 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上述原理为IT与会计课程整合框架提供了解决方案, 即围绕集成数据处理与控制平台, 将ERP系统模块与会计和财务管理相关的专业课程融为一体 (或融合成一个综合的多学分的核心课程) , 按照会计信息的生成、利用及控制来设计IT与会计课程整合框架, 以培养出具有高综合能力的会计人才。

3.2.3 ERP产品及其教学软件为IT与会计课程整合框架构建了实施平台

“会计信息化”概念的提出, 丰富和发展了延用了20余年的“会计电算化”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国内管理软件公司的ERP产品正在迅速走向成熟。目前, 许多企业开始接受ERP的理念, 并正在或开始实施ERP环境下的信息化工程, 也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与此同时, 相应的ERP教育软件产品亦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例如企业经营实战模拟系统, 大学生管理信息化应用技能培训系统等等。这一切都为IT与会计课程整合框架构建了实施平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ERP产品及其教学软件在业务管理方面, 业务部门使用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存货核算等业务子系统, 同时启用合并报表、财务分析、决策支持等功能, 完成报表合并工作并为分析决策提供依据。在角色分工方面, 改变了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人员相互分离的状态, 将两者进行适当的整合。财务人员的工作也不再局限于会计问题的处理, 而是延伸到业务问题的处理, 利用实时信息控制经济业务如采购、销售业务, 真正将会计工作的控制职能发挥出来。具体地, 按照企业相关联的业务, 将企业的实际部门或虚拟的组织设为一个角色, 并进行相应的授权。由指定人员将业务事件信息输入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预先设计的业务流程规则和信息处理规则, 使信息在公共的数据库中同时触发多个事件驱动程序, 同步生成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真正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这些流程化、功能性软件都可成为IT与会计课程整合框架的实施平台。

4 结语

本文认为, 无论哪种教学模式或教育技术手段都应服务于会计学科的教学效果和教育目标。在IT与会计课程整合的现阶段, “迎难而上、曲线变革、潜移默化、成就整合”是引领IT与会计课程整合进入现实应用的基本方针。当IT与会计课程整合在“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下进行时, “成就整合”的目标和价值的一切活动都将成为一种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习惯性活动, 正所谓由“自然王国”向“必然王国”的迈进之路。

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 IT与会计课程整合框架的理论基础是财务业务一体化流程再造理论, 其解决方案基于动态会计平台IT模型设计原理, 其实施平台搭建在ERP产品及其教学软件之上。至于IT与会计课程整合框架中的具体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步骤是怎样的?如何处理和协调现行会计学教材体系、教学计划、教学师资与该整合框架所倡导的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如何使它们相吻合?如何将这一整合框架运用于具体的课内整合实践?在《IT与会计一体化教育模式研究》系列论文的后续研究中, 笔者将结合上述IT与会计课程整合的框架应遵循的原则和IT与会计课程整合的案例分析进行深入、具体的论述。

摘要:本文是“IT与会计一体化教育模式”系列研究论文的第四篇。这组系列研究论文包括对IT与会计一体化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方案设计、课程设置、教材体系变革、教学对象和师资、教学内容和形式、实验教学、实践环境建设、运行维护机制、考核形式变革和考核评价标准等一系列研究。本文则以IT与课程整合理论及其深入思考为起点, 分析了IT与课程整合模式在会计学科的应用以及与会计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指导思想, 着重对IT与会计课程整合的问题、对策及整合框架等做出较为深入的论述。

关键词:IT与会计,教学模式,课程整合,问题与对策,整合框架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对美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的分析思考和新整合理论的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 2008 (7) :1-2, 6-10.

[2]何克抗, 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研究之一[J].现代教育技术, 2008 (7) :6.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EB/OL].中华心理教育网, http://www.xinli110.com/xxlp/xgyj/200710/58766.html, 2007-10-22.

[4]周国钢.IT会计一体化教育模式研究——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中国会计研究与教育, 2011 (5) :140-142.

IT资源整合 篇9

在产品的生产销售环节当中, 拥有品牌的一方可以实现最大比例的收益, 而环节中位于底层的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只能获得整体收益中的较少部分, 因此品牌是企业持续赢利的关键, 品牌本身就能给公司带来很大的收益。IT企业的产品与一般消费品不同, 具有国际化、科技含量高等特点, 其客户结构复杂, 涵盖了企业、政府和一般消费者。

自20世纪80年代创立至2003年, 联想一直以国内市场为主, 其产品一直使用“联想LEGEND”这一标识。为了满足联想国际化的需要, 2003年联想集团启用了集团新标识“Lenovo联想”, 以“Lenovo”代替原有的英文标识“Legend”, 并已在全球范围内注册。中文品牌“联想”没有任何变化, 联想集团在国内将保持使用“英文+中文”的标识;在海外则单独使用英文标识。

企业品牌是建立在产品基础上的, 消费者的忠诚度也是建立在对产品的功能与价值熟知基础上的选择性行为, 因此产品品牌是与消费者沟通的基础平台。IT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为实现利益的最大化需要不断扩大其产品的市场份额, 其中常用的手段就是进行同类企业的并购。2005年5月联想完成收购IBM全球PC业务, 使“Think Pad”和“Think Centre”两个原属IBM的产品品牌纳入联想旗下, 从而使联想的国际业务实现了一步到位式的发展。在成熟的消费市场中, 针对细分客户群体的子品牌对于企业的销售有很强的促进作用。Think Pad和Think Centre所代表的高品质商务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这对联想商用电脑的国际竞争十分有利。

二、整合与创新

企业为了提高整体的竞争力, 品牌设计要努力迎合企业本身的需要——生存竞争、企业形象、系列化的产品设计, 还可以提高品牌推广效率, 帮助塑造企业整体形象。因此IT品牌不能单一的考虑目标客户, 同时还要让品牌保持系列化和延续性。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加速发展, 使得IT产品种类增多、目标客户群细分、普及化态势越发明显, IT产品更多的适用于一般消费者、家庭消费者, 因此为了争夺更广泛的客户, 产品的品牌必须强化差异。跨国IT企业不断地进行品牌整合和创新, 甚至根据细分市场的定位推出新的品牌。

联想电脑的Think Pad和Think Centre品牌销售目标是政府和商务客户, 产品风格是严肃、成熟、稳重, 这种在消费者心中已经根深蒂固的风格不适合消费电脑市场的需求, 而联想在国内已有的家悦、旭日等家用品牌不具备国际化的条件, 无法在国际上与竞争对手展开竞争。联想目前迫切的需要一个消费电脑品牌。因此联想于2008年4月正式发布了针对时尚、娱乐和教育用户的品牌Idea Pad和Idea Centre。新品牌的命名保持了原有国际品牌的系列化和延续性, “idea”字母使用彩色的字体设计体现了时尚和娱乐的定位, Idea系列和Think系列的明显区分满足了差异化要求。新品牌的发布, 使得联想旗下拥有了可以满足不同目标客户的4个国际化电脑品牌, 组成了完整的国际品牌构成。

三、执行与管理

1、审视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种从实际从事经济活动的组织之中形成的组织文化。它在整个项目中起着引领的作用, 对企业品牌形象有决定性的影响。IT产业是技术主导型的行业, 决策部门需在比较充分理解企业的整体战略和技术发展趋势再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品牌规划。除了调查本企业的文化形象和战略定位外, 还要调查整个行业的设计背景和其他竞争对手的形象定位。例如, 联想的企业文化注重“渐进创新”, 这符合IT行业强调个人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强调“90%的继承, 10%的创新”有利于品牌形象的建立并在众多同行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把握品牌定位

在充分调查和了解的基础上, 品牌形象设计才可进入更深入细化的第二层次。联想集团在企业文化上表现为:踏踏实实, 从点点滴滴做起, 为用户提供可靠、稳定的设备及技术;在市场上表现为:技术上的领导者, 占据高端商用市场, 经营战略上由于对IBM的PC部门收购的完成, 企业发展跨度较大, 表现为变化性大, 以市场压力与技术的发展为牵引, 那么所有这些都可以成为品牌理念总结的依据, 从而进一步成为品牌形象的根源。

3、调整发展方向

在企业文化和品牌风格方向得到确定和深入了解之后, 品牌管理工作仍有必要进行宏观调控。IT企业的国际化程度高, 品牌推广和产品销售范围广, 因此一套品牌必须经得起长时间的考验, 而且要符合国际客户的文化理解和审美。[3]在品牌体系建立后, 需要企业去评审品牌是否可以长时间、大范围的推广, 并在需要的时候对其进行适当的更新。近年来众多跨国IT企业如思科、华为和英特尔的标志都进行了重新设计, 都是为了满足企业国际化的需要并注入新的理念与内涵而进行的品牌标识更新。

结语

深入了解企业文化是进行品牌整合与创新的基础, 把握品牌定位是整个环节中最具体细化的一项, 而跟踪和调整品牌发展方向让企业在高速发展中不会偏离最理想的轨道。只有把握好IT行业的特征和设计背景, 企业文化才能通过品牌形象得以建立和传播, 只有将创新贯穿于整个品牌整合过程中, IT企业才能在竞争中迅速成长、屡创新高。品牌形象的塑造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需要企业全体员工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企业只有塑造出良好的品牌形象, 才能迅速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 实现IT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在竞争激烈的IT行业中品牌对于IT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 因此分析IT企业品牌管理的背景与现状、讨论品牌体系的整合与创新、研究品牌决策的执行与管理, 有助于IT企业品牌的健康发展, 对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IT企业,品牌管理,品牌创新

参考文献

[1]王永虎.从联想更换标识看品牌国际化.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16卷第5期.

[2]凌继尧, 徐恒醇.艺术设计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创业资源整合四技术资源 篇10

国的微软公司和苹果公司,最初创业资本都不过几千美元,创业人员也只有几人,它们之所以走向成功,就是因为它们拥有独特的创业技术。所以,创业企业成功的关键是首先寻找到成功的创业技术。

案例1 技术资源的取得应与科研院所合作

案例说明:

1989年桂林广陆数字测控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桂林广陆量具厂建立,2001年整体变更为股份制公司,科技人员约占现有员工25%,注册资本为2210万元人民币。

桂林广陆目前是全国生产测量范围在500mm以上的专用(非标产品)电子数显量具量仪的主要厂家。公司的生产规模已达30万套,90%以上的产品出口到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 以上,产量、出口量、销售量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案例分析:

桂林广陆从无到有,从原先年产值约200万元的小企业做大做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彭朋感慨地说,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技术资源的整合,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推动产业化,探索产学研结合的新道路。

桂林广陆在建设一支139人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同时,还主要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整合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各种技术资源。目前,广陆已与中国计量学院、航天部303所、上海交大、哈工大等10多家院校、研究所都有着密切的合作联系。并根据市场需要,已投资研发新型电涡流传感器及防水型电子数显长尺研制,以及新型电感式传感器及高精度电子测量显示仪等科研课题。

整合不是最终的目标,整合是为了创新,为了进行国产化自主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打破外国的技术垄断,我们对该核心部件进行了多年的攻关研发,在1996年获得成功,并取得国家专利。在此基础上,又研发出高精度容栅角位移传感器,主要用于对角度的精密测量。”彭朋说,这项再次获得国家专利的技术,表明桂林广陆在掌握容栅式数显量具的核心技术方面同世界先进国家已站在同一平台上,从此摆脱了在别人后面被动尾随、受制于人的局面。这些辉煌成就的取得与合作科研院所的技术资源是分不开的。

案例启示:

创业企业成功的关键是首先寻找成功的创业技术。其原因有三:一是创业技术是决定创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获利能力的根本因素。二是创业技术核心与否决定了所需创业资本的大小。对于在技术上非根本创新的创业企业来说,创业资本只要保持较小的规模便可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营。三是从创业阶段来说,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因此管理及对人才的需求度不像成长期那样高,创业者的企业家意识和素质是创业阶段最关键的创业人才和创业管理资源。

做成功企业的核心是要有好的产品,而企业的产品必须做到专业化,这非常重要。要做到产品专一,在同一领域内做到最专,技术上要一直领先。一个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没有实力一直保持这样技术优势,那中小企业该如何突破技术这个发展瓶颈呢?桂林广陆启示我们必须整合企业之外的技术资源,尽可能地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因为那里有技术上前沿人才,而且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人才也很愿意把自己的技术资源转化为产品,实现技术成果的转化。

案例2 技术资源整合是为了技术的不断创新

案例说明: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由1988年负10万元发展到现在盈利10亿元的高科技、高成长、高效益的国家重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现有总资产15亿元,净资产10亿元,年销售额超10亿元。公司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之一,世界第三大维生素E、维生素A生产基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乙氧甲叉产量已多年雄踞世界第一。

2004年6月,浙江新和成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中拔得头筹,成为令人瞩目的中小企业第一股而载入史册。

案例分析:

1988年,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借款10万元创办起来的民营企业创办当年就盈利10万元。初尝成果后,浙江新和成主要创始人胡柏藩并没有停滞不前,他意识到废酒精回收技术含量低,企业难以做大,而化工企业发展的关键点在于整合技术资源以达到技术的不断创新。

经过多次的市场调研,他发现我国生产抗生素原料药氟哌酸的中间体乙氧甲叉完全依赖进口,他决心整合人才资源和技术资源攻下这一目标,于是就冒着风险、顶着压力筹资30万元投入试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上百次化学实验,终于在1991年开发成功,成为新和成第一项国家级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还打入了国际市场。

胡柏藩利用技术资源在高科技产品开发中脱颖而出,为了在科技创新中继续攻坚啃硬,他不惜巨资为科研开发创造优越的条件。1999年,他拆重金3000万元,建成了现代化的科研开发中心。2000年又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吸引了一大批长期从事医药研究和科研开发的行业专家、资深人士。目前公司的技术中心已成为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审定的国家级技术中心,也是浙江省为数不多的国家级技术之一。

为了不断积聚技术资源,新和成快速发展后,胡柏藩坚持15年不建办公大楼,而在科研开发上却平均每年按销售额的2%~6%投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地动力。富有远见的眼光造就了东方的“巴斯夫”。

胡柏藩还通过广泛的技术信息交流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与全国各大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把科研基地“搬”到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有的则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创办实验室,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

案例启示:

IT资源整合 篇11

从资源视角来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是打开企业这一黑箱的有效方法,因此,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资源观理论得到了较快发展。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形成了各有侧重的基于资源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观点,总体来说,资源观形成了两个重要的学派:一派是以Wernerfelt、Barney和Peteraf为代表,他们构建了具体的基于资源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分析框架,识别了能够产生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源特性,指出了基于资源获取与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分析方法;另一派以Prahalad、Hamel、Teece为代表,他们分析了企业利用资源创造价值的能力与过程。为了便于区分,本文将这两种观点分别命名为:传统资源观和能力观。

二、传统资源观与能力观的比较

(一)相同点

传统资源观与能力观都是为了回答“企业为什么不同”和“企业如何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这两个基本问题。由于这个原因,两种观点在有关假设和分析方法上具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这两种观点都突破了以往产业组织理论关于竞争优势的形成模式,认为竞争优势的根源在企业内部。在这一基本假定下,两种观点都从影响企业的投入产出的关键要素出发,来寻找竞争优势的源泉。而且,两者都强调异质性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

(二)不同点

传统资源观和能力观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研究对象、创租机制以及动态性三个方面。

1、研究对象的差异。

传统资源观以企业资源为研究对象,资源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这些资源有一个显著特征,它们可以通过某种交易方式发生所有权的转移。而能力存在于组织和组织的业务流程中,是企业特有的、难以发生所有权的转移,只能在组织内培育。

尽管资源观对资源的定义非常宽泛,包括了资产、知识、能力和组织流程,但是,部分学者还是对资源与能力进行了区分。Grant(1991)认为,资源是基本的分析单位,是生产过程的输入,企业的资源包括资本装备、员工技能、专利、品牌、财务等。能力是企业应用这些资源来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能力。Amit&Schoemaker(1993)指出资源是企业所控制或拥有的、参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来满足人类需求的所有投入要素。而能力是企业调用和部署资源的能力,能力的发挥通常要依靠物质、人力和技术等资源来完成特定的任务、活动。0zsomer&Genctürk(2003)指出能力将资源捆绑在企业中,使资源能够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能力是在资源使用的过程中组织行为的可重复模式。能力深深嵌入在组织的惯例和实践中,它不能被交易,也很难被模仿。能力是组织独特的、可重复的行动,能力通过调用资源来获取竞争优势。

2、创租机制的差异。

传统资源观强调资源获取机制是创造经济租的主要机制,一个企业能获取经济租是由于该企业能够比竞争者更有效地选择资源;而能力观强调能力构建机制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企业能获取经济租是由于该企业能够比竞争者更有效地配置资源。

资源获取机制认为企业获取能够产生经济租的资源的有效途径是唯一的,企业必须通过应用其资源获取能力在资源市场上胜出,能够比竞争者更准确地预测资源的未来价值。传统资源观有一个重要的假定就是:资源获取机制创造经济租是在实际获得资源之前就发生了,即拥有优势资源获取能力的企业能够识别那些关键的成功资源要素。能力构建机制更加关注企业的过程和行为在获取竞争优势中的作用,企业管理者通过设计、构建组织体系以提高企业获取资源的效率。能力观认为只有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才能产生经济利润。相比较而言,能力构建机制仅仅在资源获取后才对企业经济利润产生作用,它在资源的具体配置时才发挥作用。

3、静态与动态的差异。

传统资源观主要采取均衡分析。如在产品市场均衡状态下,拥有稀缺的优质资源的企业可以获得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在竞争对手所有的模仿努力停止后仍然可以持续。但这种观点忽视了环境的动态性。现实中的经济形势更多地表现为非均衡状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势资源的价值会不断地被侵蚀,这就需要企业在不断加强对原有竞争优势保护的同时,也要注意开发新的优势资源,二者是一个交叉并进的过程,只有这样,企业的竞争优势才能持续。

而能力观,特别是动态能力观,充分考虑了市场环境的动态性。Teece,Pisano&Shuen(1997)将动态能力定义为企业整合、塑造和重新配置内外部能力以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的能力。借鉴创新经济学和演化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能力观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自身卓越的管理和组织过程、特定资产构成的位势以及企业演化的路径依赖性。

(三)述评

传统资源观和能力观既有相同点也有差异。两种观点都认为竞争优势的根源在企业内部,并且都强调异质性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但是,两种观点也有显著差异:传统资源观以静态的、有形或无形的资产为研究对象,强调资源获取机制是创造经济租的主要机制,一个企业能获取经济租是由于该企业能够比竞争者更有效地选择资源;而能力观重点研究企业内部动态的过程或行为,强调能力构建机制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企业能获取经济租是由于该企业能够比竞争者更有效地配置资源。理解传统资源观与能力观的差异,可以帮助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区分资源与能力,认清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进而为优化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三、IT资源与IT能力的关系辨析

(一)IT资源、IT能力的概念界定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识别了多种IT资源,并考察了不同的IT资源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但是,这些文献大多在资源观的基础上,直接使用了IT资源的概念,并未明确对该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基于Amit&Schoemaker(1993)对资源的定义,结合Bharadwaj(2000)和Wade&Hulland(2004)对IT资源的描述,本文认为IT资源是指在创造、生产和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企业使用的所有与IT相关的有形和无形要素的总和。IT能力是企业调用和部署IT资源的能力。简单地讲,IT资源是企业拥有的资产;而能力体现的是企业如何去做。

(二)IT资源与IT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

动态能力观对资源和能力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Grant(1991)认为企业拥有的资源的类型、数量和质量可以直接影响企业的能力。资产位势会直接影响能力的开发。虽然能力嵌入在一个或多个组织的过程中,但是,这些过程和构建竞争优势的机会受到企业拥有的资产和演化路径的影响。Ravichandran&Lertwongsatien(2005)指出IT资源会直接影响IT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张嵩和黄丽华(2006)总结了前人的研究,认为IT资源主要由四种资源构成:IT基础设施、IT人力资本、IT文化资源以及IT使能的无形资源,这四种资源在特定的时间有助于IT能力的获得。况志军,郑淑娟和宋夏云(2007)指出企业IT能力的培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涉及组织特有的惯例和独特的资源以及各种内外部环境因素等。构建组织的IT能力需要持续的管理者支持及用户参与,在资源、惯例和环境这三个维度上执行一系列有效的行为并进行持续的组织学习。李正锋,叶金福和蔡建峰(2011)探讨了IT资源和IT能力的关系,引入核心竞争力来构建IT资源、IT能力与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系模型,但并未进行实证研究。

(三)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1、概念模型。

基于现有研究,本文认为IT资源会影响IT能力。本文将IT资源分为IT基础设施、IT人力资本和IT关系资源;并将IT能力分为开发式IT能力和探索式IT能力。本文认为,开发式IT能力和探索式IT能力的培育和提升,需要依靠IT基础设施、IT人力资本和IT关系资源这三种IT资源,即这三种IT资源对两种IT能力的培育和提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2、研究假设。

IT基础设施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实体的IT资产构成了企业IT基础设施的核心,包括计算机和沟通技术,共享的技术平台和数据库等。软件平台为企业提供更快的、更低成本的IT解决方案。可重用的数据和应用资产能够促进与老系统的集成,进而加快应用软件交付的速度。柔性的IT基础设施可以增强企业快速、准确地提出技术解决方案的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的IT能力。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假设:

假设1:IT基础设施对企业的开发式IT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IT人力资本是企业IT能力形成的重要条件。IT活动通常是知识密集型的,需要专用的技术技能;有效的IT服务也需要适当的业务和人际技能。因此,拥有高技能IT人员的企业可能形成更高水平的IT能力。由于能力总是嵌入在组织的惯例中,因此,开发IT能力也需要企业专用的知识。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假设:

假设2:IT人力资本对企业的开发式IT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IT服务需要IT部门与企业的管理者保持良好的关系。IT员工与企业的管理者能够相互理解彼此的工作环境,这种相互理解对IT能力的培育是非常重要的。另外,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得企业内部的IT部门不可能非常有效地掌握最新技术,有效的IT解决方案的知识和其他资源可能存在于企业外部,因此,企业需要建立良好的关系来获取这些知识和资源。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假设:

假设3:IT关系资源对企业的开发式IT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开发式IT能力一样,探索式IT能力的培育和提升同样需要一定的IT基础设施,包括:基础的技术设施、网络平台、应用软件等。借助于这些IT基础设施,企业的中高层决策者可以获取更多的决策信息,同时利用一些专业的分析软件可以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分析处理结果有助于高层管理者的决策。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假设:

假设4:IT基础设施对企业的探索式IT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开发式IT能力相比,探索式IT能力的形成需要更多的人的辅助。优质的人力资本可以帮助企业更有效率地整合IT与业务规划过程;可以形成效率更高的核心应用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可以促进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沟通、交流和协调工作;可以预测企业未来的业务需求,创新更有价值的新产品特征。人力资本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与经验的积累相关,技能和专用性知识都是隐性的,通常需要多年的积累,并具有很强的组织专用性。对于大型的应用开发需要IT员工之间的相互配合。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假设:

假设5:IT人力资本对企业的探索式IT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改善内部关系资源,IT部门员工可以从其他业务部门了解到更多业务需求信息,形成个性化的探索式IT能力,用以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提供商具备更专业的技术、服务及相关知识,本企业的IT员工与提供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更低成本、更快捷地培育和提升探索式IT能力。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假设:

假设6:IT关系资源对企业的探索式IT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四、研究设计与假设检验

(一)数据与样本

本文以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向企业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被调查对象是在企业任职三年以上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或者IT高层管理人员。问卷与回收发放采用了笔者自行发放和委托联系人发放两种方式,工作历时两个月,共发放问卷455份,回收问卷225份,其中有效问卷178份。

(二)变量测度

本文以现有研究为依据,设计问卷中各变量的测量指标,题项设计采用Likert七级量表。本文将IT资源分为IT基础设施、IT人力资本和IT关系资源,IT基础设施包括:网络和平台设施、数据和核心应用设施;IT人力资本包括:IT技能和IT人力专用性;IT关系资源包括:IT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关系和IT部门与IT服务提供商的关系。本文使用电子订单处理能力、电子配送能力和电子库存管理能力3个指标来测度开发式IT能力,使用产品销售趋势和顾客偏好电子预测能力、产品质量和服务改进能力、电子协同定价能力和电子库存控制能力4个指标来测度探索式IT能力。

(三)信度与效度检验

本文使用SPSS12.0对问卷数据进行题项分析,分别计算每个变量的题项-总体相关系数(CITC),同时计算该变量的一致性指数(Cronbach’s),以评价变量测度的信度。本文变量的Cronbach’s值均大于0.70,并且Item-Total Correlation都在0.5以上,表明本文相关变量的测度整体具有较高的信度。

本文以因子分析来检验构思效度。用因子分析提取测度题项的共同因子,若得到的共同因子与理论结构较为接近,则可判定测度工具具有构思效度。本文分别对IT资源和IT能力的题项进行主成分因子分析。这些测度题项的Bartlett球体检验统计值通过显著性检验(p<0.001);并且,这些测度题项都较好地负载到其预期测度的因子之上,KMO值均大于0.7,各题项的因子载荷系数均大于0.5。

(四)假设检验

1、IT资源与开发式IT能力。

为验证IT基础设施、IT人力资本、IT关系资源与开发式IT能力之间的关系,即假设1、假设2和假设3,本文以开发式IT能力为被解释变量,以IT基础设施、IT人力资本、IT关系资源为解释变量,以企业规模(销售总额)为控制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模型中IT基础设施的回归系数为正且显著异于零(P<0.01),表明IT基础设施对开发式IT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1通过验证。IT人力资本的回归系数为正且显著异于零(P<0.1),表明IT人力资本对开发式IT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2通过验证。IT关系资源的回归系数为正且显著异于零(P<0.001),表明IT关系资源对开发式IT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3通过验证。同时,模型在统计上是显著的(F=45.042,P<0.001),这说明了上述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IT资源与探索式IT能力。

为验证IT基础设施、IT人力资本、IT关系资源与探索式IT能力之间的关系,即假设4、假设5和假设6,本文以探索式IT能力为被解释变量,以IT基础设施、IT人力资本、IT关系资源为解释变量,以企业规模为控制变量,建立回归模型(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IT基础设施的回归系数虽然为正且但不显著异于零,表明本文实证结果未能支持IT基础设施对探索式IT能力的正向影响,假设4未通过验证。IT人力资本的回归系数为正且显著异于零(P<0.05),表明IT人力资本对探索式IT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5通过验证。IT关系资源的回归系数为正且显著异于零(P<0.05),表明IT关系资源对探索式IT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6通过验证。同时,模型在统计上是显著的(F=24.525,P<0.001),这说明上述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五、结果讨论

(一)IT资源与开发式IT能力

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开发式IT能力的培育和提升需要企业具有较好的IT基础设施、IT人力资本和IT关系资源,这一结论与Ravichandran&Lertwongsatien(2005)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首先,企业需要建立基础的技术设施、网络平台等,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的具体业务开发核心应用,这是培育和提升开发式IT能力的基础前提。同时,开发式IT能力的培育和提升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IT员工需要具备良好的系统操作或开发的相关技能同时,IT员工需要熟悉企业的业务流程和基本制度,使得企业的IT资源真正嵌入到组织流程中,最终形成企业独特的组织能力。最后,企业开发式IT能力还需要企业的IT部门建立良好的内外部关系,包括IT部门与企业内部业务部门的关系,以及IT部门与外部IT服务提供商的关系。只有针对企业的具体业务形成的IT能力才能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IT项目开发过程,需要业务部门的紧密配合与参与,IT部门与业务部门的良好关系可以保证IT项目所需要的关键信息的获取;同时,企业需要寻求专业的IT服务提供商的支持与帮助,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IT部门需要明确阐述自己的需求,并主动配合IT服务提供商来完成IT规划与开发。

(二)IT资源与探索式IT能力

探索式IT能力的培育和提升同样需要一定的IT人力资本和IT关系资源,这与Subramani(2004)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与开发式IT能力相比,探索式IT能力需要更多的人的参与。企业的IT员工必须能够运用一些基础的IT软件从企业内外部获取信息,并能够熟练运用一些分析软件对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分析出顾客需求的偏好,通过顾客的抱怨找出产品存在的缺陷等等。同时,探索式IT能力的形成需要良好的关系资源,IT部门与业务部门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帮助IT部门获得更多的业务需求信息,为IT的系统规划提供基础。同时,与IT服务提供商建立良好的关系,企业可以以最低的成本满足企业的需求,最终形成企业核心的IT能力。

但是,实证研究结果并未支持IT基础设施对探索式IT能力的正向影响,这说明静态的IT基础设施并不能显著促进企业探索式IT能力的提升。由于探索式IT能力需要更多地借助人的参与,仅仅基础设施的投资是不够的。只有当这些基础设施被企业充分利用,提高了企业的员工技能,改善了部门之间或者企业之间的关系时,其作用才能充分发挥。调查中发现,多数企业都建立了局域网,并采用Email或邮件系统等进行企业日常业务的处理。这些网络平台和系统软件等基础设施只是企业形成探索式IT能力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这些基础设施并不能独立形成组织能力,而只有当这些基础设施被员工充分利用,加强了企业的人力资本,增加了企业的关系资源时,才能显著促进企业探索式IT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1]Peteraf,M.A.The Cornerstones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AResource-based View[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3,14(3):179-191

[2]Grant,R.M.The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CompetitiveAdvantage:Implications for Strategy Formulation[J].CaliforniaManagement Review,1991,33(3):114-135

[3]刘晓敏&刘其智.整合的资源能力观----资源的战略管理[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6):85-90

[4]Teece,D.J.,Pisano,G.&Shuen,A.Dynamic Capabilitiesand Strategic Manage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7):499-503

[5]Bharadwaj,A.S.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 on InformationTechnology Capability and Firm Performance: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MIS Quarterly,2000,24(1):169-196

[6]Wade,M.&Hulland,J.Review:the Resource-Based View and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Review,Extension,and Suggestionsfor Future Research[J].MIS Quarterly,2004,28(1):107-143

[7]Ravichandran,T.&Lertwongsatien,C.Effect of InformationSystem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on Firm Performance:A Resource-based Perspective[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2005,21(4):237-276

[8]况志军,郑淑娟和宋夏云.IT资源、IT能力与持续竞争优势[J].科技管理研究,2007,(1):101-103

[9]李正锋,叶金福和蔡建峰.IT资源、IT能力与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关系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4):147-151

[10]吴增源、伍蓓,企业信息技术能力研究综述与展望[J],科技管理研究,2009,(5):481-483

上一篇:高考诗歌鉴赏下一篇:煤矿物资供应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