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问题(精选12篇)
公平问题 篇1
一、教师管理公平的涵义
教师管理公平指的是教师管理体系中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度量, 教师管理公平关注的是教师与教师管理者、教师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教师管理公平是教育管理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教师是教育系统的重要劳动者, 他们的辛勤劳动给学校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和精神基础, 也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与永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所以如果离开了教师管理公平, 教育管理公平也就无从谈起。
二、教师管理不公平带来的负面影响
1. 身心方面的影响。
由于教师不公平问题, 造成教师压力过大, 产生职业倦怠和主观幸福感流失等现象, 首先最为直接的表现在教师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等三个方面:从生理层面看, 教师的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内分泌混乱, 从而导致精力衰竭、消化功能紊乱, 引发一系列疾病;从心理层面看, 教师心理上产生不稳定的情绪, 引发诸多负面的情绪反应, 如莫名的焦虑、压抑、忧郁、暴躁、沮丧、不安、悲观失望等等, 从而致使教师的道德和情感准则削弱, 自我效能感下降;从行为表现来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消极行为增多。这使得他们易冲动、精力不济、情感失常、兴趣和热情减少等等, 严重者甚至出现消极怠工、跳槽和幻想提前退休等状况。教师管理不公平对教师的生理、心理和行为这三方面的消极作用又彼此产生影响, 因此这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又造成了新的恶性循环。
2. 对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影响。
教师管理不公平问题也会对他们的专业成长与发展造成持续而深远的影响。如果教师长期处于消极的心理状态之中, 那教师的专业发展必然是无从谈起了。从教师现有的文化与知识结构来看, 大部分教师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等文化还有待提高, 而教师管理不公平的现状却让很多需要获得成长机会的教师失去了在培训、进修等方面应有的权利与机会, 从而影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另外, 教师管理不公平的现状所造成的消极影响远远不止于教师本身, 从更深的层面上看, 它还会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由于教师的积极性受到了很大影响, 表现在其行为上, 则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 最终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不良的后果。
由此可见, 由于教师管理公平问题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绝对不容忽视, 它不仅会对教师本身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 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 降低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而且还会给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潜在的危害, 进而影响整个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三、造成教师管理不公平的原因
1. 学校管理理念落后。
学校管理理念是学校管理者进行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是他们实施管理行为的行动指南。学校的一切管理行为, 都会受管理理念的影响和制约, 目前很多学校普遍存在的是官本位管理思想, 在学校党政管理工作、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利益分配及干部任用制度等多个方面, 过多地以领导意见为主, 通过行政命令开展工作, 完全忽视教师作为学校主体应该发挥的作用。学校行政管理者掌握学校的人、财、物等各项资源, 制定教学、科研、利益分配等各项规章制度, 教师变成行政权威的附庸。
2. 规章制度不完善。
学校实行的规章制度虽然出发点是好的, 也想在最大程度上去实现公正、公平, 但与学校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相比, 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现代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 学校的制度建设明显滞后于学校自身事业的发展。在现代教育体系内, 无论是行政治校还是学术治校, 都必须有制度治校作为前提条件。学校的制度建设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完善的规章制度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聚合教师群体的力量, 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良好学风和校风的树立, 从而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因此, 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 要尤其注重培养民主管理的舆论氛围, 树立和强化广大教师的主人翁精神, 强化他们的责任感, 使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得以充分发挥, 更好地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保证。
四、实施教师管理公平的对策
1. 在教师管理中坚持公平理论的应用。
克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倾向, 逐步形成校内竞争激励机制, 这是实施公平管理的重要条件, 对激励教师多做工作, 做好工作, 逐步做到各尽所能、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有较明显的效能。从学校实际来看, 要想打破大锅饭的局面, 仅用强制手段是不可行的, 必须通过公平竞争机制来实现多劳多得, 奖优罚劣。另外, 还应依据工作任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奖励方式, 以满足各方面人员的竞争需要。比如有些教师极易把自己的劳动投入估计得过高, 把工作报酬估计过低;或者把自己所做的工作看得重, 把别人的工作看得轻。在工作安排以及报酬方面误认为学校分配制度的不公平, 时常产生不满情绪。
2. 学校领导者要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
学校领导者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 公正无私地对待每一位教师, 尤其是在教师最关注的问题上能坚持一视同仁的态度, 这是保证教师产生公平感, 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的基本前提。但仅有办事公正的愿望是不够的, 还需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来保证这个愿望的实现。领导者必须通过周密的调查、分析和研究, 针对教师的需求状况, 掌握本单位、本岗位教师对各种奖酬分配的公平标准, 根据多数教师能够接受的标准科学地制定合理的奖酬制度。掌握科学的管理知识, 提高学校领导者的管理水平, 改善、加强和完善教师管理工作, 消除当前学校中常见的由于领导能力欠缺而造成的不公平现象。
3. 建立正确的公平观, 培养公平文化, 以提高组织承诺。
在学校内要做到绝对公平、人人满意是不可能的, 学校管理者应当帮助教师正确认识公平的内涵, 合理度量其投入和收益, 让教师不但能得到满意的物质回报, 而且还能看到学校为其提供的发展空间、工作氛围、提高机会以及荣誉、地位等精神方面的回报, 努力降低教师的不公平感, 调动每个教师的积极性。要建立公平的教师管理理念, 将公平观念融入到教师的价值观当中, 为广大教师创造一个公平的工作氛围和环境, 从而实现教师组织承诺的提高。
4. 建立完善的沟通体系和反馈机制。
由于教师们往往站在个人的角度来判断其投入和产出, 而对学校方面的投入和产出情况则带有主观臆测的成分, 因此难免会因信息把握不准确造成认识方面的误差失误。所以学校管理者应与教师之间建立一个完善的沟通体系, 包括决策民主化和制度透明化等, 帮助教师全面、客观地评价学校与教师之间的投入产出情况。完善的沟通体系还应包含一套有效的反馈机制。因为学校管理者无论如何努力, 也难免会存在不如人意的地方, 因此应该提供机会和渠道让教师倾诉和释放对不公平状态的不满情绪, 将由教师因不公平感而带来的不良影响能够降到最低限度。沟通的最终目的, 是让教师的组织公平感与客观公平事实本身尽可能协调一致。当下最为突出的沟通管理是学校的政务公开制度。政务公开制度虽然较之以前确有很大进步,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在政务公开往往只流于形式, 并无相应的监督机制, 依然存在想公开什么就公开什么, 想什么时候公开就什么时候公开的弊端。另外, 此种模式多是从上对下的, 与传统管理套路实质上是换汤不换药, 只不过改变了信息传播途径而已, 并未真正搭建起上下级之间流畅的沟通平台。
5.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系统。
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系统是实施公平、合理薪酬制度的基础和前提, 但仅有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是不够的, 还需要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建立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主要考虑以下两个方面:内部公平和外部公平。内部公平是要按照教师的岗位和业绩, 将教师的薪酬分门别类, 形成一套内部的薪酬系统, 让教师在相互比较时, 感受到分配公平;外部公平则主要是遵从市场经济的法则, 尽可能使社会上相同或可比的岗位具有相似的薪酬, 如果差距太大, 就容易使教师产生跳槽离职的念头。学校建立的薪酬体系必须要同时考虑到内部公平和外部公平, 这样就增加了学校在市场中的竞争性, 从而提高经济承诺。
在教育管理活动中, 教师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求公平是社会人普遍存在的一种正常的心理需要, 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种标志。管理学研究表明, 物质刺激量的大小, 与劳动者积极性的高低在总体上不存在正比关系。因此, 在教师管理过程中如果忽视了公平, 只是给教师增加物质待遇的刺激, 最终仍不能很好地达到调动教师积极性的目的。总之, 管理者在制定有关政策条规及相应的措施时, 必须充分意识到公平因素的重要性, 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 使教师们口服心服, 这样才能提高工作绩效。因此, 在教师管理中实现管理公平是极其重要的, 探索教师管理中的公平问题, 有助于增强教师组织公平感, 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有助于保障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教师工作满意度, 从而保证教师队伍稳定。在理论上来说, 教师管理公平理念有助于开拓教育管理者的视野, 把公平问题引入教师管理中, 从而完善教师管理领域的相关理论;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教师公平观, 形成校园文化及教师共同的价值观, 践行和丰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参考文献
[1]杨大平.学校常规管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2]瞿葆奎.学校管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公平问题 篇2
第七课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民富)
1.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2.为什么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①公平是效率的保证。只有分配公平,才能维护劳动者权益、激发劳动者生产积极性,增加社会财富。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②维护社会公平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整体消费水平,引导生产,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③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投资、出口、消费协调拉动经济增长。
④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会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
⑤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是社会主义本质体现,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3.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民富)
(1)最根本的是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增加人们的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4)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5)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通过税收调节,控制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
(6)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扩大就业,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公平”是个大问题 篇3
姐姐问:“妈妈,我今天能抱小栏杆睡觉吗?”
小栏杆是姐姐很喜欢的一个布娃娃。我想都没想就说:“可以啊!”
话音刚落,妹妹尖叫起来:“这是我的小栏杆!给我抱!”
姐姐对妹妹说:“你已经送给我了呀!”
“没有,我没有送给你!”妹妹说。
“你明明送给我了,你说话不算话!”姐姐生气极了。
妹妹说:“这是我的,我没有送给你!我不要送给你!”
“小栏杆到底是谁的?”我被搞糊涂了。
“小栏杆是爸爸送给妹妹的生日礼物,有一次,她说送给我了。现在她又想要回去!”姐姐说。
我总算有点明白了。于是,我说:“妈妈明白了,小栏杆本来是爸爸送给蓉蓉的,后来,蓉蓉又送给了姐姐。”
“我没有送给姐姐,我不要送给姐姐!”妹妹歇斯底里地大叫着。
“你耍赖,我不理你了!”姐姐也大声尖叫起来。
估计是在某一次愉快的游戏当中,妹妹把小栏杆送给了姐姐,姐姐当真了,但妹妹可能没想真送,也可能是送过忘记了。批评谁都不合适,而且正在情绪宣泄过程中的姐妹俩也不可能被说服。
于是,我说:“妈妈说过了,当你们为了一个玩具争吵的时候,妈妈要出面暂时保管这个玩具,等你们俩商量好怎么玩,妈妈才还给你们。”
“不要,妈妈,小栏杆给我抱!”妹妹开始不依不饶。
“我先说的,给我抱!”姐姐说。
很明显,小栏杆只有一个,我不可能做到公平。姐姐不会撒谎,妹妹说的也是心里话,说服任何一方对另一方来说都是不公平的。
于是我说:“你们两个都是妈妈的宝贝,但是,家里的玩具不可能总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你们需要分享玩具。如果为了某一个玩具而争吵,妈妈觉得这个玩具就不应该呆在我们家。”
孩子们呆呆地看着我。我说:“你们是希望小栏杆离开我们家,还是想个轮流玩的办法?”
姐姐说:“这样吧,我先抱一会儿,然后让妹妹抱着睡觉。明天开始我抱一天,妹妹抱一天。”
妹妹一听可以抱着睡觉,就爽快地同意了,姐姐因为自己可以先抱一会儿,心里也就平衡了。当然,更重要的是,姐姐先做了退让,妹妹因为感受到了姐姐的退让,因此也做了退让。“小栏杆风波”终于风平浪静。
如果家里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孩子,如何让孩子感受到公平,端平一碗水对每一位父母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我也曾想尽量做到公平,无愧于任何一个孩子。但是,我很快就发现,根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我不可能什么东西都提供两份,这种刻意强调形式上的“公平”,往往会适得其反,孩子们可能会过分追求公平而失去了真正的姐妹感情。生活中充满了不公平,如果我们总是为公不公平所累,将无法真正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于是,我决定让孩子们学会接纳不公平。当然,我也想让姐妹俩明白:如何在面对不公平的时候化解争执,找到让双方都满意的处理方式,将成为她们俩的人生历练。
不要觉得愧疚而补偿孩子
有位妈妈对我说:“都说护大不护小,我每天下班回家时,总是先去抱大的,再去抱小的。可是,我发现,有时候我无意中先抱了小的,大的就会生气,这要怎么办?”其实,当我们下班回家时,可以先去抱大的,也可以先去抱小的,不必拘泥于什么“护大不护小”。
有一段时间,我因为很理解姐姐作为老大的“丧失之痛”,所以会不自觉地时不时就做出补偿姐姐的一些行为。没想到,姐姐反而更多抱怨,总对我说:
“妈妈,你傍晚的时候总是陪妹妹,太不公平了!”
“你早上总是送妹妹去幼儿园,不公平!”
“妈妈,你晚上总是陪妹妹睡觉,不公平!”
我一下子就觉察到聪明的姐姐意识到了我的这种愧疚之情,进而想以此来控制我的行为,谋取自己的利益。于是,当姐姐又一次向我申诉所谓的“不公平”时,我平静地对姐姐说:“是的,是不公平。生活中本来就有许多不公平。”
姐姐愣愣地看着我。
我继续告诉她:“虽然妈妈因为要照顾妹妹,少了许多时间来照顾你。但是,妈妈并没有亏欠你太多,妈妈每天都在尽力抽时间陪你、照顾你,对吗?”
听我这么说完,姐姐当时的表情很复杂,既有不好意思的愧疚,又有不知如何收场的尴尬。
于是,我轻轻地搂了她,说:“妈妈知道你只是希望妈妈多陪陪你,妈妈有时间一定会多陪你的。”
“妈妈,我知道每天中午你都陪我的。”姐姐轻轻地说。
不要觉得自己因为要照顾小的孩子而没时间照顾大孩子,而对大孩子有愧疚心理,孩子绝对能够感受到大人的情绪,他们会从你的眼神、表情中感知到你的情绪和意愿。也不要因为有愧疚心理而对大孩子做出很多补偿行为,不妨坦白地对孩子说清楚你的难处和想法,聪明的孩子会理解的。
引导孩子觉察自己的真正需求
姐妹俩在同一个房间睡觉。
“妈妈,为什么晚上睡觉的时候总是听妹妹喜欢的故事,太不公平了!”姐姐又抗议了。
“你现在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我问姐姐。
“我都困死了,我想早点睡觉!”姐姐说。
“是啊,你想早点睡觉,你就不用什么故事,你想听就听一会儿,不想听就不听,闭上眼睛睡觉就可以了。”
“可是,你总是放妹妹喜欢听的故事,这不公平!”
“妹妹白天在幼儿园睡过觉,现在还没有睡意,如果你想早点睡觉,我们就得让妹妹安静下来,有什么办法能让妹妹安静地躺着?就是让她听她喜欢听的故事。这样,她听她的故事,你睡你的觉。两个人的愿望都能够满足。”
姐姐想想也是,就不说话了。当她听到“愚公移山”的故事时,她说:“妈妈,这个故事我虽然听过,但有点忘记了,再听一遍也不错!”
可见,我们需要将孩子的关注点转移到孩子的个人需求方面,让孩子明确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不是被公不公平的表象所迷惑。
满足孩子的个体需求,而不要企图做到绝对公平,追求完美的公平只会让我们和孩子更加失望。当姐姐想要一个文具盒的时候,妹妹可能还不需要文具盒,我们完全可以给妹妹提供她需要的东西,而不是一模一样的文具盒。如果妹妹哭闹着想要文具盒,我们可以提醒她,她可以得到她想要的东西。满足孩子的真正需求,远比满足孩子追求的表面公平更重要,对孩子来说,也更能够获得爱的能量。
如何破解农村教育公平问题 篇4
当下农村教育公平难题亟待破解,它已严重阻碍了教育均衡发展。要想实现教育公平,最关键的是人才外流的问题。教育越不公平,人才外流现象越严重。想必每一位关注教育的人都知道,一些边远地区,交通比较落后,学校基础薄弱,地域较大而生源不多,撤并不能,投入也不能。特别是随着人口流动加快,农村已产生了空壳学校、麻雀学校,而城市学校生源爆满。尽管刚毕业的老师能到农村学校任教,但不几年,他们通过各种关系纷纷调走了,学校只好分派老教师在这些学校把守。我目睹了自2000年来我校区小学由原来的108名老师减少到现在的65人了,流向城区学校的有12人,到中学的有17人,到其他部门的有8人,自然减员6人。而在剩下的65名老师中,45岁以上的有34人,占总数的52%。在农村工作三十多年,我还没有看到城里老师往农村跑的,即使有这样的现象,那肯定也是新闻材料。尤其让我吃惊的是城区一所规模很大的学校,师生比为1:10,有部分老师虽然上班,但基本上不带课。农村也出现师生比一样的现象,学校规模虽然小,但是班级数和课节数却没有减少,一周几乎没有一节空堂。相比之下哪来教育公平,又何言教育均衡?我们坚信,这一现象不仅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看到,而且是领导者都明白的事实。
一年前,我与县里一位分管教育工作的领导一起就餐,在谈到教育时,他深有感触地道出了我们的老师在层层拔高,小学老师往初中跑,往城里跑,往镇里跑,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一部分学校教师人满为患,而一部分学校师资匮乏。政府曾出台政策来扼制这一现象的蔓延,可效果甚微。究其原因,这些年来舆论宣传教师待遇丰厚,全社会都在关注教育这块大肥肉,想来分一杯羹的人太多,一股无形的力量让一部分业务精湛而又兢兢业业的老师内心不再平静,他们走出书斋,要到能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城区学校去,不想屈居农村;还有一部分人虽不是教育精英,但考虑到就医、子女受教育等情况而动用各种关系调往城区学校。有人总是指责学校一边浪费教育资源,一边又使教育资源非常紧缺,指责校长和行政管理人员在干什么,应该做好多和少的对立又统一的协调工作。可他们哪里知道,我们农村校长只有在那些没有所谓活动能力的老师面前才有自主权,根本就扛不住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你就是不放人吧,能调走的人已经到新的学校上班去了。当然,城区学校领导在学校已超编的情况下不会再接受老师调进,可来自上面的压力,也只好姑且说借用安顿,这样城里学校超负荷地养教师。
两年前,我参加县里新招聘人员接引工作会。教育局一位领导在致辞中的第一句话就是说,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代表全县奋战在教育战线上的老师们感谢政府为我们招聘新老师,给我们注入新的血液,充实我们的队伍。看到那位领导激动不已的样子,我也激动,继而又真想拍案而起,为教育补充老师倒成了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施舍。我不要你施舍,只求你别把我辛辛苦苦培养起来的老师调走就行。也许有人要说,你作为学校领导不签字放人,你的老师怎么能被调走。也许还有领导告诫我们农村学校领导,要想方设法留住人才。作为各级领导要是能充分认识这些现象,就能深刻解读农村教育公平问题,也就能寻求到促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可行性方法。
如何来推进农村教育均衡发展
我作为一名农村学校的校长做了许多的尝试,取得一些成绩,现整理如下。
1.激活用人机制,促进人才流通,促进校区教育均衡发展
在穷国办大教育的思想影响下,农村与城区教育差距越来越大,硬件设施一时还是无法均衡,而以教师为主的软实力达到均衡是完全有可能的。
如前文所说,我校区小学现在编在岗教师65人,学生近1800人,按照国家核定的师生比计算,老师还是相当紧缺的,尽管在这样的形势下,每年依然还有想要调走的人员,也还有相当多的老师强烈要求进中心学校本部,而在中心学校本部的老师没有一个要求到条件更艰苦一些的村小任教。在中心学校本部的老师工作积极性也不高,他们认为在本部工作多年,每年看到的只有上调的,没有下派的,老师们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面对这一情况,为了激活中心学校本部教师的工作热情,我们对中心学校本部和村小教师实行互动交流制度。制度规定二级机构正职及以上者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不列入支教人员中,其余凡在本部连续工作6年以上者均列入自愿申请支教人员之列,支教时间为一年,支教人员享受中心学校教师的待遇,且每月给予一定的下乡补助。下乡补助分为基础性和奖励性两部分,基础性部分规定每一位到村小支教人员均可享受,奖励性部分根据全校区教师年度考核量化评分表结果达到优秀等次的人员方可享受;村小教师也是通过申请上挂锻炼两年,只要达到考核为良好等次也享受支教人员一样的待遇。这样一来,缓解了一些边远学校教师的短缺问题,促进了人才流通,也促进了城乡之间、同一校区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我们之所以把互动支教作为学校的一种制度,就是实施近三年来我校教师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倘若上至一个县,甚至是每个县都能这样,又何言缺编呢?而且让城里老师能体会到农村老师工作的艰辛,农村老师开阔了眼界,激发了学习的热情。校校在以教师为主的软实力上就较均衡了。
2.规范办学行为,向课堂、科研、管理要质量
当前教育形式化问题特别突出,学校办教育失去了教育的本真。这源于教育管理者行政水平很高,业务能力相对太弱,不明白如何按教育规律去办事,乃至把学校教育工作定性为对上级负责,而不是对人民负责,更不是对学生负责。特别是教育官员总是行政化,这样他们很难静下心来研究、思索解决学校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质性问题,如师生的诉求。他们希望开会,希望搞一些形式而没有什么效果的活动,于是大家都很忙,忙得不亦乐乎。我们也深感领导真的很忙,我要问,忙什么呢?忙得让人想见你一面都很难,更别说汇报工作、探讨工作。特别是现在教育机构庞大,达到精细化分工,各部门层层落实,最后真正落实到学校、落实到老师。于是指标性工作一项接着一项,老师们无心研究课堂、无心研究教学,更别说科研。许多看似高标准、严要求又很有意义的工作只好应付。以致我们的办学行为随机性很大,无规范可言,最后都流于形式。人人都知道教育是大事情,是关乎人的成长、发展的大事情,既然是大事情为什么就不能静下心来认真去做呢?最本质的东西往往是最简单的东西,而要把最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就是办大事情。按规律办事就是回归本质,回归简单,我们为什么总要放弃最原始的甚至是原生态的东西去追求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呢?
基于这些认识,我们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政策来办学,来规范办学行为,改变评价机制,关注过程,倡导做人从扫地开始,读书从写字开始,力求把每一位老师都能做的事情做好。虽然近年来学校办学各有特色,都在创新特色,而我们追求适合我校区老师发展的管理,上好课堂四十分钟的课,不允许加班加点。各校或各年级组开展课题研究。所谓课题也很简单,就是大家在教学中、班级工作中碰到的具有类似性的问题,提交学校,学校再组织相关人员搭建平台进行研究,结题以研究结果达到课题组人人满意又经全校区推广可行可用为标准。大家为了共同的问题常常聚在一起,而管理者和组织者也与研究人员一起研究并做好研究的服务工作,从而做好、做细管理,向管理要质量。
我国学前教育公平问题探析 篇5
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姓名:郭清
摘要:本文旨在探析我国学前教育的公平问题。首先,我们要明晰学前教育的概念,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其次,我们要弄清楚教育公平的含义及重要性;再次,我们需要厘清当今中国学前教育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和问题;最后,我们要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文中阐述了当今中国学前教育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主要有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的差异与不足、幼儿园教师工作学习机会及待遇的不平等、幼儿入园机会及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又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大力发展经济,减小社会差距;学前教育公共资源的投入向弱势群体倾斜,发放学前教育券;提高学前教师的教师待遇,完善幼儿教师的聘用和培训制度;将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的范畴中;拓宽道路,多渠道开办学前教育机构;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幼儿园的管理。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育公平;不公平现象;问题;对策
1.学前教育
要分析我国学前教育中存在的公平问题,那首先就应该厘清一个概念,什么是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是指什么年龄段的教育?而学前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又处在一个什么地位,有着怎样的重要性呢?
1.1 学前教育的概念
学前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学前教育是学前教育或说早期教育的后半阶段,前面与0-3岁的婴儿教育衔接,后面与初等教育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
[1]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
学前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如幼儿在成人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等,都可说是学前教育。而狭义的学前教育则特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我们在研究的时候,特指的是狭义的学前教育,即隶属于学校教育系统中的幼儿园教育。
1.2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时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时期,美国心理学家杰明斯的研究指出,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对一个18岁的孩子达到的正常智力水平来说,其中50%的智力是4岁以前获得的,30%是4-8岁获得的,20%是8-18岁前获得的。从杰明斯的研究结果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一个人的智力发展以及最后的智力水平与其在学前时期的智力开发有着很大的关系,50%的智力是4岁以前获得的,这让我们看到学前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智力乃至人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开始的时候,也是人梦想、创造、智慧和思维的开端。这一时期的教育活动可以说是启迪学前思维和智慧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方式,从家长、幼儿园教师、到幼儿园再到政府和国家都应该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将学前教育的地位摆正到与义务教育平齐的位置,或者也可将其纳入到义务教育的范畴。不论是何种方式,重视和正视其发展和地位才是基础与根本。
2.教育公平与学前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教育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关系到教育质量和教育成果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所以,明晰教育公平的概念十分有必要。而本文研究的是学前教育的公平问题,所以界定学前教育公平的概念也是研究的需要。
2.1 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人人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促使自身
[2]的潜能得到最充分的自由发展。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辩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好的教育、公平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为多数人提供同等机会同等优质服务的教育。
2.2 学前教育公平
学前教育公平是指在学前教育领域中主体及其行为之间等利(害)交换的社会关系的[3]度量和评价。其中,学前教育领域中的主体指的是幼教机构、教师及幼儿等。而目前学
前教育公平的深层内涵也应该从主体的这三个层次来进行分析。
第一个层次即是:对幼教机构的公平。政府不能因为地区的差异、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高低来给予不同幼儿园差别化的投入,应平等的为各个幼儿园提供财政支持以及人力、物力方面的支持。
第二个层次也就是对幼儿园教师的公平。这主要体现在:幼儿园教师获得工作机会的平等、获得晋升和进修机会的平等以及获得工作报酬的平等。
第三个层次则是对幼儿的公平。这主要表现为学前教育起点、过程及结果的公平。起点方面即是“有教无类”,每个幼儿不受任何条件的影响,都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过程方面即是学前对有形资源的占有及接受教师公平对待的权利。而结果的公平则是幼儿要成为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并保证每个学前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3.我国学前教育公平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以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由于学前教育位于教育供给链的底端,所以已被视为教育公平的“起点”。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公平”一词出现高达18次之多,而且首次正式提出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并将其作为学前教育第一发展任
[4]务。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在教育方面的延伸,实现教育公平是政府是社会是幼儿家长的共同期盼,但要实现教育的真正公平并不容易,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程和任务。所以在当今的中国仍然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和问题。
3.1 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的差异与不足
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存在差异和不足,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分析。从横向看,主要表现为政府对不同地域的幼儿园投入的差异以及对同一地区不同幼儿园投入的差异这两个方面。不同地域的差异主要指的是东西部差异和城乡差异。同一地域的差异则是表现为对重点园和非重点园投入的差异、对公办园和民办园投入的差异等等。近年以来,我国地域的经济发展的差距呈渐渐扩大的趋势,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发展较落后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是造成我国现今学前教育失衡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从各省市学前教育事业“九五”发展指标就可看出这种差距:第一片9省市发达地区学前三年教育一般在80%以上。如江苏浙江两省学前三年的入园率2000年为80%,浙江学前一年的入园率为95%,农村正推行学前两年和三年教育;第二片13省市为中等发达地区,如河北、湖北等地,学前三年教育基本上在50-70%,农村学前一年教育在50-70%左右;第三片9省、自治区是欠发达地区,如内蒙、广西、宁夏等,学前三年的入园率基本上只能定在35—50%,没有
[5]农村学前一年教育指标。从纵向方面看,学前教育的经费在全国教育经费的总量中所占
比例过小,教育资金的分配是向着高等教育倾斜的。地域经济之间的差距以及政府支出的有限教育经费难以支撑中国庞大的学前教育事业。
3.2 幼儿园教师工作学习机会与待遇不平等
其实在这个大标题下,包含了幼儿园教师在学前教育公平问题上存在的三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幼儿园教师在工作机会上的不平等。在现实里,由于受到地域的限制以及性别、年龄、家庭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具有相同能力与学历的学前园教师并不能获得同等的工作机会。其次,幼儿园教师在获得继续学习和深造方面的机会也不平等。当前,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及学习机会和条件还没能得到很好的保障。相对于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民办幼儿园,东部发达地区的城市经济效益好的公办幼儿园的教师就能获得更多的培训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也能让个人获得更好的发展。最后,幼儿园教师待遇方面也存在着不公平的问题。由于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工资、编制以及医疗等方面缺乏应有的保障。近些年来,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现实中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各方面待遇仍然偏低,尤其是农村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的教师。
3.3幼儿入园机会及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
幼儿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所涉及到的条件很多,再加上各种主客观因素,所以这一方面存在的问题很难做绝对的判断,具有复杂性和广泛性。
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学前教育因经济的落后往往被忽视。大部分的幼儿被家长采取一种“放养”的方法呆在家中,接受的教育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他们在成长的起跑线上就输给了同龄的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幼儿。还有一个群体的幼儿,即是进城务工人员的学前,他们的家长收入微薄,无法缴纳昂贵的教育费用,所以这些幼儿的教育问题也成了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另一个问题则是幼儿性别差别大。这主要集中在经济较落后的山村,家长和教师都对女童不大关注,不能平等地对待男女幼童。而在教育过程中也有对幼儿的不公平现象,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和个性等,教师也存在很多的主观观念,受这些因素的制约,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很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幼儿。而另一方面,各类的幼儿园还未能按照国家的规定配备教职员工,幼儿园的师幼比例是很低的。教师的职能很容易会陷入“保姆”这一角色之中。在这种情况之下,教师怎么能因材施教呢?学前教育的结果的公平又如何来实现呢?
且不说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就连在我的家乡九江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九江市的中心幼儿园是一所公办幼儿园,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都很好,在九江市民当中的口碑也不错,学费大约在每月500元左右。因为办学规模有限,所以每年招收的幼儿数量也很有限,很多幼儿家长就只能到处找关系,想把小孩排上队报上名入园学习。有关系的家庭当然好说,如果没有关系没有门路的家庭又该何去何从呢?九江市另一所小金星幼儿园是一所私立幼儿园,教学设施和娱乐设施众多,开设的课程也很多样,蒙氏数学、英语、陶艺、绘画、舞蹈等等非常丰富,在师生比上也完全做到了1:12的师生比,也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两教一保”,但每月的支出大约要1000元以上。根据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做的统计,九江市2010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水平为2062元,如果要将孩子送到这所教学质量好的幼儿园,每月孩子在幼儿园的开销就达到了工资水平的一半,这对于工薪阶层的父母着实是很大的开支和负担。那如果父母的工资水平达不到平均水平呢?家中若是只有一个劳动力或是父母都没有劳动能力呢?仅靠着每月政府发放的低保金生活的家庭呢?他们又怎么负担得起呢?位于九江市城乡结合部的好苗苗幼儿园也是一所私立幼儿园,教学设施很有限,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每月的学费大约在200元左右。以上的三所幼儿园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条件,虽然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但是有的孩子就能去“价廉物美”的公立幼儿园,有的孩子必须支付高额的学费去上好的私立幼儿园,有的父母无法支付和负担,就只能将孩子送往教学质量和收费都偏低的私立幼儿园,可以说,这样的幼儿园更类似于“托儿所”。当然,好苗苗幼儿园地理位置虽是城市边缘,但最少与城市沾边,再往外延伸便是农村了,笔者曾在农村老家生活,不要评说农村幼儿园的质量,就是过去了20年,九江市周边的农村还是基本没有几所像样的正规幼儿园,幼儿园一般开设在大队里,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都很薄弱。还有的农村孩子因为经济原因负担不起入园的费用,就在田间地头放养着长大,这怎么能和生活在城市里,接受着正规学前教育的孩子们相比呢?从接受教育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又怎么能实现教育的公平性呢?
再来谈谈农民工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我的一个朋友,夫妻两人都来自农村,现在在浙江打工,育有一子,学前教育的适龄幼儿。夫妻二人将儿子带到浙江,想让儿子上城市的幼儿园,接受好的学前教育,慢慢的融入城市生活。怎料,公办幼儿园需要有城市户口、私立幼儿园收费高昂,农民工子女幼儿园收费偏低但教学质量不敢恭维。思来想去,夫妻俩还是将孩子送回了农村老家,将孩子送到了家旁边的一所私立幼儿园,这个私立幼儿园就在一栋民居内,一楼是幼儿园,二楼是民居,楼前的空地上摆了个小滑梯,这便是一个幼儿园了?它的教学质量可想而知了。所以为什么农民工子女想要上好的幼儿园就那么难呢?这就是教育公平的结果吗?
4.实现学前教育公平的对策
诚然,在我国目前的国情和教育体制之下,要想短时间的实现教育公平确实是不太现实的,而且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公平也是不能实现的。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实现一种相对公平。我们可以保证达到一个底线,避免从学前教育时就开始存在严重的不公平。我国学前教育中的种种不公平现象和问题,主要是因为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不高,学前教育的供给总量十分短缺。所以,在现阶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改变这种现状。
4.1 大力发展经济,减小社会差距
众所周知,现代的公平是建立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这不仅要求社会经济总体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更要缩小地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阶层之间的差距,平衡地域经济,减小贫富差距。并且,减小贫富之间的差距不仅仅指居民和地区政府收入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要减小教育差距,尤其是学前教育的差距。
4.2 学前教育公共资源的投入向弱势群体倾斜,发放学前教育券
我国学前教育公共资源短缺,如何分配这少量的教育经费就成了一个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是让这些本就不多的经费流向条件本就优越的为社会优势群体服务的幼教机构,还是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幼教机构呢? 试想,如果我们想要社会稳定,想要人人得到平等的教育权利,想关注社会弱势的利益和学前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那我们不应该将资源配置给弱势群体吗?
政府在划分教育公共资源的时候,应该先划分给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对城市中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加大投入力度,对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入园提供政策上的帮助和支持。均衡城市与农村学前教育的资源分布。
此外,我们还可以由政府发放学前教育券。学前教育券是政府发放给学前家长的一种代币券,学前在入学时可以凭券抵扣学费的部分或全部。学前教育券制度的最初实践在美
[6]国。在中国的实践主要包括台湾、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和山东省淄博区。从形式上看,学前教育券是改变了政府教育经费下发的其中一个环节,即是由“政府—幼儿园—幼儿”转变为“政府—幼儿—幼儿园”。形式上看只是做了一个小的调整,但实际上却是将教育的选择权还于消费者、将办学的自主权还与幼儿园、将资源的配置权还于市场。学前教育券的价值就在于提高了资源的配置的效率,有利于促进学前教育的公平。
4.3 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师待遇,完善幼儿教师的聘用和培训制度
众所周知,幼儿教师是学前教育质量的保证,也是促进学前教育公平中的关键一环。所以,必须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这样才能吸引更多高学历、高能力、高素质的人才从事幼教工作。因此,我们需要完善幼儿教师待遇和基本权利方面的立法工作,依法保障幼儿教师聘用、培训进修、待遇、社会及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扩大和稳定幼儿教师的队伍。此外,我们还应该严格的执行幼儿教师的聘用及继续学习和培训的制度,以此来保证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
4.4 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中
试想,假如我们将学前教育也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中,使其成为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那这样就可以让义务教育成为一个从学前教育阶段就有主个体可持续发展的完整教育体系,也更加有助于实现教育的起点公平。我们如果能通过立法将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之中,这将有利于国家和政府建立并完善针对弱势群体尤其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的贫困学前的资助体系,更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4.5 拓宽道路,多渠道开办学前教育机构
政府除了加大对学前教育机构的投入之外,还应该鼓励及支持社会多种力量开办幼教机构,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发展学前教育,为更多的学前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不仅是政策上支持,还应在财政上支持,给予帮助和扶持。首先要大力扶持和鼓励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开办幼儿园;其次,还应以社区为依托,以基层部门为中坚力量,合理利用场地、人力和设施条件,充分的发挥社区软硬件资源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满足更多学前受教育的需要。只有拓宽道路,多形式、多渠道的开办各类学前教育机构,才能实现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更早实现。
4.6 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幼儿园的管理
国家出台的有关幼儿园的和学前教育的政策非常少,关于针对幼儿园管理的法规只有1990年开始施行的《幼儿园管理条例》、2003年《关于幼儿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指导意见》、2011年12月31日印发的《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幼儿园管理条例》针对的是幼儿园的管理,但是发布的时间距今已有20余年了,有很多的问题表述的并不明确,也不够贴合当今的现状。而幼儿园教师的管理办法国家并没有出台,只有各省市的一些暂行办法和法规,这对于幼儿园教师的管理和约束是不够的。而国家也未对幼儿园的设施有具体的规定,在《幼儿园管理条例》中,第二章第二条“举办幼儿园必须具有与保育、教育的要求相适应的园舍和设施”,我们应该怎么去界定这个“相适应”呢?什么样的设施和园舍才是相适应的呢?第二章的第三条“幼儿园园长、教师应当具有幼儿师范学校(包括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程度,或者经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合格。”这样的学历标准能否满足现今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呢?标准里是不是应该包含“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证书呢?这些都只是举例,但这对于学前教育的规范可能都是不利的。所以,国家应根据现今学前教育的现状和要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出台相应的政策,进一步规范幼儿园的管理,促进学前教育的公平。
参考文献:
[1] 谷红斌.从教育公平角度论学前教育[A].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72-1217(2009)02-0178-02.[2].谷红斌.从教育公平角度论学前教育[A].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672-1217(2009)02-0178-02.[3] 张瑞芳.透视我国学前教育公平现状[J].学前教育(研究与探索).2005-12.[4] 彭云.促进学前教育公平的对策研究[J].教育导刊(探索.研究)2011-02.[5] 肖瑛,魏九花.学前教育公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A].科技咨询导报.1673-0534(2007)01(c)-0246-
01
教育公平与民生问题初探 篇6
关键词:教育公平;教育政策;民生问题
教育公平是当前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民生问题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把“优先发展教育”问题“优先”放在了第一位。因此,大力促进和逐步实现教育公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形势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一、教育公平与民生问题
受教育的权利,是现代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之一。对于公民个人而言,人力资源是第一发展资本,教育机会是最重要的发展机会,教育平等是最重要的平等。在现实社会中,能够改变人们的命运,成就其未来的正是教育。因而,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无论是贫困还是富有,自一个新生命呱呱坠地开始,每一个家庭莫不把相当的精力与钱财投入到孩子的教育及后续的发展上。
人力资源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泉,同时也是民生问题的核心要素。从人口的质量角度看,中国已经成功走出了穷国办教育的阶段,并逐步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公平问题较为突出,这不仅制约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健康有序发展,而且严重影响到了国民整体素质的完善与提高。
就业乃民生之本,这决定着每一个家庭的生计,而拥有社会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则是实现就业的基本前提。只有让人人都享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我们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的难题,才能实现和保障每一个家庭的就业权益,进而真正做到民生的改善。因此,解决教育问题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民生之一,并且它和就业问题的解决息息相关。
二、教育公平是教育政策的民生价值取向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教育政策也逐渐从关注效率到注重公平,这无疑彰显出教育政策的民生价值取向。教育政策的民生取向主要在其价值选择上要更多地体现出“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四个方面。2003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摆在突出的重要位置,并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的一项基本教育政策来抓,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而且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战略性地指明了教育发展的民生路径。
1.大力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将农村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全面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建立起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06年,国家率先对西部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了免收学杂费的政策,并于2007年进一步扩展到全国农村的义务教育学校,惠及农村学生达1.5亿人次。中国的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近年其教育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重视农民工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近年来,根据“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方针,各地积极采取措施,使进城农民工子女就学保障状况得到很大改善。同时,各地把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护工作列入本地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并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健全动态监测机制,系统地制定了有效的教育与管护措施。
2.坚持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在过去的五年当中,各级各类教育迅速发展。坚持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积极推进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这些工作都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很好的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也进一步促进了教育公平的发展。
3.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大举措,着力推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设,使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不断完善,体系不断健全,覆盖面不断拓宽。
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寄宿生活补助费制度的建立也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各级政府对农村地区373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对其中的780万名寄宿学生进行了生活费补助,这些资助措施大大减轻了经济困难家庭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经济负担,有力地促进了义务教育就学率的提高。
建立健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我国基本形成了以国家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为主体,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有机结合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2006年,国家启动了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助学金制度。这项具有普惠性的国家助学金政策,其资助对象覆盖了所有在校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一、二年级学生每生每年资助1500元。
三、进一步实现教育公平,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我国正迈入一个关注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关键发展阶段,现实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而且不太平衡,尤其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期容易导致利益群体诉求多元化和矛盾对立化的局面出现,因此,教育公平问题还面临着诸多难题与挑战,对策的提出将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理论支撑。
1.坚持教育的公益性。教育问题如今已不仅仅是国家民族兴盛的基础,而且是事关普通百姓的民生大计问题。十七大报告再次突出强调了教育的公益性,并明确将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教育具有不容置疑的公共性、公益性,无论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是如此。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对义务教育的公益性认识模糊,教育的公益性不时面临着教育产业化带来的诱惑。这些年来,“教育产业化”的口号喊得震天响,但在利益驱使下,许多公办学校不顾自身办学条件的制约而大量扩招,最后的结果是学校层层升格,疯狂圈地,而这一切费用大都转嫁到学生的头上。所以,在这种大背景下,强调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就显得十分必要。
保障教育的公益性,关键是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而要消除教育不公平现象,关键在于调整和完善教育政策,所有的教育不公平问题最终都可以通过政策修订和制度创新来进行调节。合理、有序、规范地扩大教育供给,增加教育投入,以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是保证人们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得到最大程度实现的根本途径。
2.确立均衡发展教育理念,合理分配教育资源。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应当确立新的资源配置理念:在发展中缩小差距,增加公平。在照顾各地历史形成的实际差距时,应当将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作为重要原则之一。在投入导向方面,教育資源应向弱势地区和人群倾斜,特别是向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城乡贫困家庭子女倾斜。各级政府应尽可能从资金、信息、生源等方面给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以必要的重点扶持,以改善教学设施,提高教育水平。我们的教育领导者要改变重城市轻农村、重高等教育轻义务教育的传统指导思想,改变以往教育资源过于集中,投向少数重点小学和大学的局面,在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间,在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之间,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义务教育之间等等,都应有合理的比例。
课堂教学公平问题值得关注 篇7
1. 课堂空间资源的分配不公平
教室的空间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的外部世界, 如果加以精心组织, 就能够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空间形态基本呈现为“秧田型”格局, 即学生与学生前额对后脑, 左肩邻右肩, 全班学生横成行, 竖成列, 统统面向教师。按照场概念的物理学原理, 场对周围影响强度的大小取决于距离场源的远近, 那么, 前排与后排以及中间与两边的学生接受教师影响的效果就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因而学生在课堂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就对学生的有效学习产生着影响。怎样安排学生在课堂中的空间位置?这是一个涉及课堂教学是否公平的问题。过去, 一般的做法是根据学生的高矮, 从前到后排列, 一段时间后, 再左右学生对调, 这样, 高个的学生就会长期处于较不利的课堂空间中。不过, 这种学生座次的排列并无优待与歧视的寓意, 虽然课堂空间客观上存在着有利与不利的位置。但现在, 一些教师却常常把他 (她) 比较喜欢的、较为优秀的或是与自己有特殊社会关系的学生排在前排、中间等便于与教师交流的地方, 而把不喜欢的、成绩较差的学生排在后排、两边或教室的角落里。语文教师A老师解释为“这样是为了更好地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但这样一来, 学生座次就成了班级中学生地位和身份的标志, 教师在课堂中一般对后排的学生管理和交往较少, 这些学生接受教师的诸如暗示性期待等潜在性的影响也相对弱得多。同时, “秧田型”的排列阻碍了学生之间的交往, 对学生社会性的发展、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的掌握都难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课堂空间安排带有明显的歧视劣势学生的倾向, 劣势学生基本上被排斥在课堂教学之外, 只要他们不扰乱课堂教学秩序, 教师就会对他们不闻不问。
在课堂观察中, 我们发现, 在许多班级, 座位轮换时, 有的学生的座位是不动的, 进一步了解得知, 这几个学生都是班里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 说明在课堂空间安排上存在教师对学生的流放角。
2. 学生与教师的课堂互动不均衡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通过课堂交往, 创造积极的师生关系, 可以使学生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体验, 引导学生主体性人格的生成与确立。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在交往过程中往往采取选择性交往, 与优势学生的互动频率较高, 而与劣势学生则很少进行平等交流。教师们也坦言:“学生又多, 教学时间又有限, 又要完成教学任务, 不可能给予每个学生同样的机会, 只能是有选择性的。”然而, 正是这种选择性, 反映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公平性问题。从互动对象的职务上看, 教师与学生干部的互动明显多于与非学生干部的交往;从互动对象的地位上看, 班级地位中较高的学生与教师交往的机会要比地位低的多得多;从互动对象的成绩上看, 教师更倾向于和成绩好的学生进行交往。如在课堂提问方面, 由于劣势学生对老师的课堂提问往往不能较好地回答, 有些老师便认为提问他们是浪费时间, 索性就不提问或少提问。语文教师L老师说:“学习成绩好的那些学生往往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知识面也广, 有的想法比较新颖, 很让我惊讶, 所以, 一些比较难的问题一般就让他们回答, 能够和我的教学很好地配合, 也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那些差生就不行, 不是回答不上, 就是胡说一通, 耽误时间, 即使提问, 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字、词、句的记忆性问题也就可以了。”据有关统计表明, 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 10%左右的所谓差生被提问的次数只及班级平均次数的一半, 只及班内10%左右优等生的四分之一。教师为了维持课内活跃气氛, 防止冷场局面, 往往将课内80%的问题请约占学生总数20%的思维活跃者来回答, 约有30%的学生没有被提问的机会。
在交往的具体内容和方式上, 对不同成就水平的学生, 教师往往采取不同的互动方式。通过持续的课堂观察, 发现许多语文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反馈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第一, 对于学生正确的问题回答, 教师倾向于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作出积极的反馈;对于学生错误的问题回答, 教师倾向于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作出消极的反馈;第二, 对于学生部分回答的问题, 教师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具有耐心, 往往给予概括、扩充或者进行提示, 倾向于作出肯定的评价, 而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普遍缺乏耐心和信心, 倾向于作出否定的评价;第三, 教师对学生问题回答能力的信心具有明显的区别, 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问题回答错误之后, 一般不再提问其他学生, 而是教师自己进行阐述;但在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问题回答错误之后, 教师往往还会提问其他同学。这说明教师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能力更有信心;第四, 教师更尊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问题回答错误之后, 教师往往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作任何反馈, 漠视学生的反馈需求, 而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即使他们回答错误, 教师也会作出一定的评价。遇到有争议的问题, 教师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之间是进行商议, 而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之间则是独断。可见, 教师与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之间形成的师生关系并非是一致的, 而是有所区别的。教师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形成的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 而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则更接近于权威-专制类型。
3. 课堂教学内容不能照顾到学生差异
教学内容是学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按照多元智力理论的观点, 社会需求是多样的, 学生的才能类型也是多样的, 我们的教学内容应满足多种发展方向。因为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并不一定只看他是否能够取得高分、考上大学。
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由于班级授课条件下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实际需求, 所有学生都是毫无选择地面对几乎完全相同的教学内容。而且长期存在的重科学知识轻人文知识、重技能训练轻素质培养的弊端, 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每个学生来说, 由于兴趣、爱好不同, 对所学内容理解程度不同, 他们从教学内容中获得的实际发展机会和发展程度也有区别。对于劣势学生来讲, 教师放弃对他们的关心是不公平的;而对那些优势学生来说, 教师采取“吃小灶”的形式, 给他们更多更深的内容来学习以求得更快的进步, 可能会使他们的身心过于疲惫, 这对于他们来说同样是不公平的。即使学生自愿的学习行为, 老师也对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截然相反的评判。如语文教师L老师曾经对学生额外增加作业量的行为提出公开表扬:“大家应该向W同学学习, 他的作文之所以写得这么好, 这次语文月考得了全班最高分, 是因为他平时看了很多课外书, 练习册里老师没有布置的题目也全做了, 有的同学连老师布置的都没有完成, 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呢?”
作为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的传授者, 教师极易被学生视作学习的楷模。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应注意向学生展示现代社会标准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 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 教学目标往往被限定为认知技能的接受, 师生关系主要围绕知识的传授和接受而形成, 教师是知识技能的占有者和代言人, 教师注重的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 而忽视了教师作为教育者是学生成长引路人的角色。这种课堂学习内容的窄化同样是与课堂教学公平精神相悖的。
4. 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方面的不公平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讲解和学生听讲与练习相结合, 教师依照教学进度, 把课本内容依序讲解给全班学生听;学生则经由上课专心听讲或练习, 以及课后的复习来熟练掌握课本与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班级授课制强调统一化、标准化、同步化。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和相应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师面向全体学生, 在授受现成知识方面是极其有效的。但另一方面, 学生却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 仅仅是接受知识的容器, 而不是自主的知识获得者。对于知识掌握层次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来说, 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对待具有不同资质禀赋和个性的学生是一种实质上的不公平。虽然, 我们一直强调要因材施教, 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往往流于形式。在访谈中, 几位中小学语文教师都说:因材施教真正落实不太可能, 讲得难了吧, 大多数学生接受不了, 讲得简单了吧, 学习好的学生又吃不饱。很难啊, 只能是针对中等水平的学生, 对那些劣势学生, 只要他们不捣乱就行了, 反正升学率也不能指望他们。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用多重眼光看待社会公平问题 篇8
一、社会合作眼光:社会公平的必然性
社会是公平自由人的联合体。社会契约论者卢梭认为:“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 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卢梭主张, 尽管没有哪个社会确实经历其全体成员的签约过程, 但社会必然需要每个人的公平合作才能存在。社会契约的最大特点是公平性和自由性。公平性强调组成社会的每个人都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社会约定, 类似于市场经济中买卖契约双方的公平。自由性则强调社会成员的自愿性, 每个社会成员都可以自由地签订契约进入社会, 成为社会的一员。既没有签约又不愿意离开的人, 说明他默认了社会契约, 也必须遵守契约社会的各项规定。公平性与自由性是社会契约的基本精神, 也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精神。
既然社会是一个平等人的联合体, 那么社会的基本权利就应该公平分配。人的社会权利大致有两类:基本权利和非基本权利。基本权利是维护人格尊严所必需的各种权利, 如基本物质生活保障、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言论自由等。基本权利应该人人平等、完全一样。非基本权利是每个人的能力发挥所体现出的各种权利, 如领导权、著作权等, 能力强的人可以拥有, 能力弱的人就不能拥有。为了维护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 适当的削高补低就具有价值合理性。其依据在于, 有利者、不利者、中间阶层的成员都是社会的平等一员, 所有人共同合作组成了一个社会。有利者在社会活动中较多地使用了所有成员共同创造的社会资源——社会合作, 才获有了比其他人更多的财富, 一般处于社会的有利地位;相反, 不利者较少地使用了社会合作资源, 创造了更少的社会财富, 一般处于社会的不利地位。这样, 使用社会资源较多的有利者就应该以所得税的形式, 将个人收入的一部分交给社会, 由社会通过再分配给其他社会阶层, 这是公平的。否则, 有利者就不可能获得成功。固然, 有利者的贡献离不开他们自身的巨大努力, 但反之, 如果没有不利者等其他社会阶层的合作, 有利者将一事无成, 更不要说创造巨大的财富了。所以, 有利者因其较多地使用了社会合作这一共同资源, 就应该对较少使用这一资源的其他群体尤其弱势群体做出补偿, 这才是公平的;相反, 不做出补偿, 则侵犯了其他群体尤其弱势群体的权利, 则是不公平的。
基本权利的不公平可能产生各种不良的社会后果, 其中之一就是, 社会成员间差距的扩大, 必然破坏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 从而破坏社会合作, 使得人类有回归动物界的危险。罗尔斯指出:“每个人的福利都依靠着一个社会合作体系, 没有它, 任何人都不可能有一个满意的生活。”强调随着社会差距的日益扩大, 随着弱势群体尊严的逐步丧失, 他们将会采取各种措施报复社会, 危害他人。这样, 不仅社会有利者的事业可能被毁, 而且其幸福生活也将难以为继。所以, 罗尔斯认为, 社会或政府应该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 尽可能地缩小差距。社会公平最理想的状态是平均, 但这不可能, 也不现实。因此, 社会应该将其成员间的差距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让每一个参与社会合作的成员都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二、意识形态眼光:社会公平的必要性
世界各国各执政党都在致力于社会公平的推进, 社会公平推进得好, 执政就稳定;反之, 推进得不好, 执政就不稳定。所以, 从意识形态建设来看, 社会公平具有必要性。这种必要性具体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不公平削弱执政党的执政基础。不公平是社会动乱的重要根源之一, 也是削弱政党执政根基的重要因素之一。拉美国家曾经创造了战后经济发展的奇迹, 然而, 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成员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拉美国家的富人并没有像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的那样, 把财富用于国内投资,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带动所有成员共同发展。相反, 大多数富人把收入消费在奢侈品等其他领域, 对国内市场没有拉动。许多人的生活在贫困线上下徘徊, 导致拉美国家动乱不断, 政局不稳。
另一方面, 不公平危及执政党的执政地位。这为许多国家的政治实践所证明。印度人民党执政期间, 曾推动国家大力发展软件产业, 使印度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软件出口大国, 从而令国民经济摆脱了长期维持在3.5%以下的印度速度, 连续多年实现了7%左右的高增长。然而, 富裕起来的仅是少数白领阶层, 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仍旧处于贫困状态。由于印度政府对农村、农业、农民不重视, 使得许多生活在牛车经济中的人们因绝望自杀的现象屡见不鲜, 印度人民党在接下来的议会选举中也毫不意外地失掉了执政地位。同属于南亚的泰国泰爱泰党, 在执政期间, 针对泰国社会不公平的现状, 实行了扩大内需与增加出口双向型战略。在这种战略的指导下, 泰国经济多年连续以5%左右的速度增长, 尤其是, 泰国政府针对农民贫困的实际情况, 将农产品价格提高一倍, 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 社会差距不断缩小, 泰爱泰党也成为泰国历史上第一个干满任期后连续执政的政党。在欧洲, 德国社民党执政期间, 认为国家经济疲软是高福利政策造成的, 于是, 降低税收, 弱化福利, 拉开社会差距, 企图以此增加社会活力。然而, 社民党的这一举措触及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 许多党员纷纷发表脱党声明, 社民党在国内议会选举中也节节败退。相反, 瑞典国家曾经发展很不平衡, 西北边疆地区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严重滞后。执政的瑞典社民党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促进弱势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比如, 实行全国统一的教育、医疗、养老保险制度, 鼓励国内企业到西北地区发展, 引导外资到西北地区投资, 并通过累进制税收、二次分配等手段, 不断加强西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人民的收入, 西北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社会成员间的差距不断缩小, 瑞典社民党也成为世界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社民党等等。以上实例, 从正反两方面都说明, 社会不公平问题是社会的基础性问题, 如果不加以解决, 必然引发各种各样的社会危机, 威胁执政党的执政地位。
三、世界眼光:社会不公平的普遍性
不公平问题是世界性问题, 不是某些国家、某一民族特有的现象, 用世界眼光认识公平问题可以发现, 社会不公平在世界各国都广泛存在, 具有普遍性。
世界各国之间普遍存在不公平现象。当前世界各国的健康、教育、收入、发言权的不公平已经被全球所公认。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指出:“虽然我们的世界与以前任何时候相比都无比富有, 但它却依然是一个充满着极度剥削和惊人不公平的世界。”他认为各国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公平是全球化的中心话题。在世界经济上, 恰如俄罗斯总统普京所言:美国是全世界的寄生虫。美国掌握着美元的发行权, 通过掌控世界贸易规则, 把其他国家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攫入美国, 美国越来越富, 相比之下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却越来越穷。同时, 在世界政治上, 少数大国更是掌握了联合国大会的发言权, 对其他弱小国家指手画脚, 不断干涉他国内政;更有个别大国, 以人权高于主权的借口, 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号, 鼓动支持这些国家内部的持不同政见者发动内乱, 想方设法颠覆、支配他国的政府和政治。在世界文化上, 西方大国依靠经济、政治的强势地位, 向他国推销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逐渐吞蚀他国的民族文化, 试图从思想精神上制约他国。因此, 国际不公平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不仅如此, 世界各国内部甚至发达国家内部也普遍存在着社会不公平。上文指出了拉美国家、印度等国内部广泛存在着不公平问题。实际上, 在经济社会比较发达的国家如美国也存在不公平。后金融危机时代, “占领华尔街”、“占领华盛顿”的示威抗议活动就是明证。在美国纽约, 金融家们通过操纵虚拟资本, 进而控制着全国甚至全球的经济命脉。这些金融家将目光聚焦到美国的房地产市场, 通过买空卖空的形式, 使美国的房地产泡沫越做越大, 最终破裂, 美国经济几乎陷入瘫痪状态, 进而影响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金融家们赚足钱财之后, 一走了之, 把巨大的经济负担转嫁给广大中下阶层, 引起了民众的强烈不满, 于是, 不断在美国上演群众游行活动, 抗议金融行业对人民的剥削, 抗议美国社会的不公平。总之, 不公平问题并非中国独有, 而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难题。当然, 这并非意味着社会不公平就具有合理性, 仅仅说明消除不公平、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自由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方向。
四、辩证眼光:社会公平的复杂性
社会公平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由于人们的主观性和社会公平自身的属性, 对待同一事物, 主体的公平感往往不同, 解决公平的策略也多种多样。社会公平问题的辩证眼光就是用辩证的方法看待社会公平问题, 揭示其复杂多样的本性, 为全面推进社会公平奠定了认识基础。
首先, 社会公平具有主观性。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一件事情本身已经很公平了, 但人性的弱点使得当事人仍然感到不公平。Fehr&Schmidt简称FS曲线, 通过建立不公平厌恶模型 (inequityaversion) , 分析了人的三种不公平的主观偏好, 其中有妒忌偏好、同情偏好。妒忌偏好认为, 甲乙两人, 当乙比甲好时, 甲会生出妒忌心, 会产生不公平感, 要求社会公平;同情偏好认为, 当乙不如甲时, 甲顿生同情之心, 也会产生不公平感。人总是拿自己与他人对比, 自我比他人好或者自我不如他人, 自我都会产生不公平感, 希望公平, 这就是FS曲线的核心精神, 深刻揭示了社会公平的主观性。
其次, 社会公平具有相对性。公平是相对的, 不是绝对的。一是起点公平是相对的。每个人先天的智力水平、体力素质、肤色性别等许多自然条件不可能一样, 绝对的先天公平是不可能的;而且家庭背景、社会阶层、生活地域等不同, 绝对的起点公平也是不现实的。因此, 人的起点公平具有相对性。二是过程公平也是相对的。社会生活过程是复杂的, 不可能每一件事情上都能绝对公平。即使社会规定了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但受当事人的主观偏好的影响, 很难做到时时、事事的公平合理, 社会只能尽可能地保证每个成员机会均等地参与社会竞争, 同一职位尽可能向所有希望得到它的成员开放。三是结果公平也是相对的。由于起点和过程不可能实现绝对公平, 因此, 一个人发展的结果也不可能绝对公平、完全相同。即使人们的能力水平、家庭背景等客观条件一样, 但是, 主体努力的程度不同、价值观不同, 社会生活的结果也大不一样, 结果公平只能是相对的。即使社会努力保证每个人的结果公平, 但也仅保证其基本物质文化生活条件的公平, 是低层次的相对公平, 而非绝对的高层次的公平。
第三, 公平具有具体性。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对象, 有不同的公平规则。比如, 经济领域的公平就不同于狭义上的社会领域的公平。经济领域的公平指机会均等、公平竞争、优胜劣汰, 目的是社会通过这样的公平, 激发主体活力, 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狭义的社会领域的公平是包括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在内的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能够享受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 能够享受同等的医疗条件、教育机会、就业权利、养老保险、失业救济等, 目的是使每一个人都能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都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因此, 不能把经济领域的公平观念及其规则用于社会领域, 也不能把社会领域的公平观念及其规则用于经济领域, 公平问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 针对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策略。
五、历史眼光:社会公平的可能性
社会公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个历史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公平的发展史,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再到资本主义社会, 最后到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每一个新社会、新制度的建立都大大推进了人类公平。在奴隶社会, 奴隶仅是会说话的工具, 不是人;奴隶主、自由民才是人。可以说, 奴隶社会是最不平等的社会, 其制度也是最不公平的制度, 于是封建社会颠覆了奴隶社会人与人之间绝对不公平的制度。在封建社会, 农民 (农奴) 是人, 农民租种地主的田地, 缴纳地租后所剩下的劳动成果归农民 (农奴) 所有, 所以, 农民 (农奴) 有一定的生产资料, 有一定的人格尊严。然而, 农民 (农奴) 对地主仍然有着很大的人身依附, 人们还很不自由;而且封建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 士农工商中“士”是最高的社会阶层, 人与人之间仍然存在深刻的不平等, 于是, 资本主义社会用自由、平等、博爱的道德理想, 摧毁了封建社会的人身依附关系和等级制度。尽管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把人类自由、公平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但是仍然有很多缺陷。在资本的统治下, 无产阶级只有劳动的自由, 没有享受的自由;只有出卖劳动力的公平, 没有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公平, 本质上, 资本主义社会仍然是一个不公平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取代了资本主义社会, 进一步推进了人类公平。在社会主义社会里, 人人都是国家的主人, 享受了真正的政治公平;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这是一个人人普遍受益的过程, 人们享受到真正的经济公平;人们劳动权、受教育权、医疗权、养老权等都能得到基本保证, 享受到真正的社会公平。诚然, 受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和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的影响, 完全的社会公平还不能实现, 于是, 成熟的共产主义成为人类奋斗的目标。可见, 社会公平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社会公平实现的历史过程并非意味着, 社会公平的推进必须依靠制度的更迭。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可能是这样, 但是, 在阶级矛盾不再是主要矛盾的社会里, 社会公平可以通过改革、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加以推进。通过改革推进社会公平, 不仅社会主义社会有, 封建社会也有。清朝雍正年间, 社会存在严重的不公平, 税收按人头收取, 富人、穷人交一样的税;劳役由穷人负担, 富人、有地位的人不负担等等。这使得社会差距不断扩大。针对这种情况, 雍正进行了改革, 将人头税改为按拥有田地的多少征税, 穷人和富人都有承担劳役、兵役的社会义务。通过改革, 推进了社会公平, 缓和了社会矛盾, 促进了社会和谐。雍正皇帝的成功实践说明, 改革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在社会主义社会, 人民当家做主, 阶级矛盾弱化, 改革成为推进社会公平的最重要举措。在中国, 取消了农业税, 农民种粮有补贴;实施了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 社会医疗、养老保险全面推进;西部大开发,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等。一系列的改革举措把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公平正义不断向前推进, 因此, 历史眼光表明, 社会公平的实现又是可能的。
探析中国个人所得税公平问题 篇9
个人所得税既是筹集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又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 发挥聚集财政收入、公平收入分配的重要功能。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 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迅猛增长, 缴纳个税的人数也急剧增加。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由1994年的73亿元, 增加到2008年的3 722亿元, 14年净增加3 469亿元, 翻了将近51倍, 成为中国第四大税种。在部分地区已跃居地方税收收入的第二位。由此可见, 从1994年税制改革后, 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但是近年来, 出现了一个怪现象:越是有钱人缴税反而越少, 而中低收入阶层 (工薪阶层) 却成了缴纳个税的主力军。据国家税务总局统计, 2004年, 全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为1 737.05亿元, 其中65%来源于工资、薪金所得, 2005年, 工薪阶层为个税总收入贡献了60%的份额。目前国家对个税税基的监管, 只是对工薪阶层的收入比较完备, 而靠工薪以外其他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富人阶层则基本上属于监管之外, 据有关方面统计, 2005年中国14万亿的存款总量中, 人数不足20%的人们占到储蓄总额的80%, 但其所交的个人所得税仅占总量的不到10%, 为此中国个人所得税普遍受到违背公平原则的批评。如果不能解决好个人所得税的公平问题, 不仅会拉大贫富差距, 还会造成税负群体不公, 从而动摇一部分人对社会公平的信心, 动摇社会稳定的基石———公正。
一、中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目前对个人所得税实行分类所得税制模式, 对纳税人不同性质的所得实行分类征税, 对不同的项目采用不同的征税标准和方法。这种税制模式虽然操作简单易行, 有利于推行源泉扣缴制度, 但却不能全面衡量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 不能区别纳税人的各种负担状况, 不利于纵向公平, 容易造成应税所得来源多、综合收入高的人不纳税或少纳税, 而应税所得来源渠道单一、综合收入少但相对集中的人却要纳税的现象, 无法充分体现“税负公平”和税收原则。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 相同金额的所得, 分属不同类别, 税负明显不同
个人获取相同的所得金额, 但由于分属不同类别, 按现行税收征收标准测算, 个人所得税税收负担水平不一致 (见表1) 。
从表1可以看出, 其一, 月所得在4 000元以下时, 各类所得的税收负担率最高的为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其他依次为劳务报酬所得, 稿酬所得, 中方人员工资、薪金所得, 生产经营和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而外方人员的工资, 薪金所得则不必缴税。随着收入上升到25 000元时, 则劳务报酬的税收负担率最高, 其他依次为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中方人员工资、薪金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外方人员工资、薪金所得, 生产经营、承包经营所得和稿酬所得。其二, 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同为纳税人的劳动报酬所得, 但两者适用的税率形式和实际的税收负担却存在较大的差别, 由于劳务报酬所得的适用税率为20%, 且一次性收入畸高时, 还要实行加成征收, 致使多数时候劳务报酬所得的税负重于工薪所得。可见, 相同金额的所得额属于不同的类别, 税负明显不同。无法体现“多得多征, 公平税负”的原则。
(二) 按月、按次分项计征, 容易造成税负不公
现实生活中, 由于种种原因, 纳税人各月获得收入可能是不均衡的, 有的纳税人收入渠道比较单一, 有的人则可能从多个渠道取得收入。有的人每个月的收入相对平均, 有的人的收入则相对集中于某几个月。而依照现行的税法规定, 实行按月、按次分项计征, 必然造成对收入渠道单一的人征税多而且容易, 对收入渠道多的人征税少而且困难, 从而造成税负不公。如月收入同为3 000元, 若都是工薪所得, 应缴纳税款为75元, 若3 000元所得分别为工薪所得2 000元, 劳务所得800元和稿酬所得200元, 则不必缴纳税收, 对每月收入平均的人征税轻, 对收入相对集中的人征税重。又如某人全年稿酬所得3 000元为一次所得, 需缴纳税款308元, 若分三次分别取得1 400元、800元、800元, 则只需缴纳税款84元, 少缴税款224元。显然, 这种分类税制, 容易造成纳税人通过“肢解收入”, 分散所得, 分次或分项扣除等办法来达到逃税和避税的目的, 导致国家税款严重流失, 纳税人之间税负不平衡。
(三) 不同的奖金发放方式导致税收负担不平衡
国税发[2005]9号文件规定, 纳税人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 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 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 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一规定, 将会使同一金额同一性质的奖金由于发放方式的不同, 承担不同的税收负担。假设2008年某人每月工资5 000元, 准备全年发放奖金48 000元, 费用扣除额为每月2 000元。如果奖金按月平均发放, 则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为:[ (5 000+48 000/12-2 000) ×20%-375]×12=12 300元。如果奖金全年一次性发放, 则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为:[ (5 000-2 000) ×15%-125]×12+ (48 000×15%-125) =10 975元。如果每月发放奖金2 000元, 年终再一次性发放24 000元奖金, 则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为:[ (5 000+2 000-2 000) ×15%-125]×12+ (24 000×10%-25) =9 875元。可见, 在全年奖金总额为48 000元的情况下, 奖金全年一次性发放、按月平均发放、部分按月发放部分年终发放这三种不同的发放方式会导致不同的应纳税额, 给纳税人提供了较大的避税空间, 税收负担不平衡导致税收不公平。
(四) 费用扣除不合理, 造成税负不公
个人所得税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对纯收入征税, 体现量能负担原则。因此, 征税之前, 首先应扣减纳税人为取得收入而花费的合理消耗和支出。现行所得税制的费用扣除方法, 采用定额和定率相结合的方法, 过于简单。首先, 未考虑纳税人的赡养费、抚养费、教育费等必要的费用支出, 因而不能很好的体现量能负担原则。其次, 如此简单的扣除方法, 也为纳税人通过分解收入、多次享受扣除进行合理避税提供了便利条件。如两对夫妇, 总收入都是4 000元, 一对夫妇, 妻子失业, 丈夫月收入4 000元, 如果扣除2 000元的免征额, 另外2 000元要缴个税175元;而另一对夫妇各收入2 000元, 两人的收入都达不到个税起征点, 他们则不需要缴税。同样收入的纳税人家庭, 交纳的所得税数额却不相同。
费用扣除简单, 标准统一, 未能体现税收公平原则。2008年3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将中国居民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免税额定为2 000元。这个免征额对中国的任何一个居民都是一样, 看上去似乎是公平的, 实际上并不公平。首先, 它忽视了地区之间收入、物价水平差异大的特点, 统一免征税额标准不尽合理。目前中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居民收入、支出水平差距也很明显。2 000元的免征额在西部不发达地区属于高收入阶层, 但在东部沿海地区只能维持基本生活需要。因此, 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实行统一的免征税额不能真正达到调节贫富差距的目的。其次, 因为人们的生存条件及社会保障有很大的差异, 例如, 对农民的免征额是2 000元, 对国家职工的免征额也是2 000元, 对农民来说这是不公平的。因为国家职工有良好的社会保障, 有稳定的医疗福利等, 个人收入是实实在在的净收入;而农民的就业保障、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等制度仍不是很健全, 落实情况也不是很好, 加上已办妥养老保险的一些农民因为户籍而产生转移难等问题, 让能享受这一块税前扣除费用的人数又大大减少。所以, 这是公平中存在的不公平, 不能体现“量能负担”的原则, 与个人生计以及家庭抚养有关的项目均未能考虑在内, 其公平性也就无从体现。
(五) 分类税制下税基过窄造成的税负不公
分类所得税税制即以十一类所得为税基, 以个人为基本纳税单位, 以代扣代缴为主要征收方式, 这种课税模式使中国个人所得税税基较窄, 不能适用个人收入渠道多样、名目繁多的现状, 从而在中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中存在“真空地带”和一些不正常现象:如所谓的公关行业和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收入如灰色收入、黑色收入就很难将它纳入应税所得。不仅使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大量流失, 而且使真正的高收入者成了个税的“漏网之鱼”, 而并不富裕的工薪阶层却成了个税的主要承担者, 目前中国出现了一大批综合收入高的人不纳税或纳税少, 而所得来源少、收入相对集中的人交税多的现象。
二、针对现存问题所能采取的措施
(一) 明确征税对象和范围
应根据“量能纳税公平税负”的原则, 对现行个人所得税制中的十一类课税项目按性质进行合并调整。建议将所得项目分为以下几类: (1) 劳动性所得, 包括工资、薪金所得, 劳务报酬、稿酬所得; (2) 经营所得, 包括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包括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3) 资本性所得, 包括利息、股息和红利所得; (4) 租赁及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5) 财产转让所得; (6) 竞技、竞赛及偶然所得、主要包括参加竞技、竞赛运动获得的奖金及中奖奖金等; (7) 其他所得。按照中国目前现状对不同所得宜采用混合所得税模式, 对应税所得进行合理分类后, 如应税所得属于投资性的、没有费用扣除的应税项目, 如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股票转让所得、偶然所得适于分类所得征税;属于劳动报酬所得和费用扣除的应税项目, 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承包承租、稿酬、特许权使用费、财产租赁、财产转让等项目, 适于综合征收。
(二) 实行按月预缴、年终汇算清缴的征收办法
要改革按月和按次征收的方法, 实行以年度为课征期更符合量能纳税的原则。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统一实行按年综合所得计征、按月或按次分类预缴, 年终汇算抵扣清缴, 多退少补的征收方法。这样做既可以保证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防止偷税行为发生, 又有利于公平税负, 减少征税成本, 方便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申报计税。
(三) 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的完善
1. 将速算扣除数理解为12个月的速算扣除数。
为消除奖金临界点附近税负变化不均衡的现象, 应依据国税发[2005]9号文件规定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算法, 在把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的同时, 应把计算公式中的速算扣除数相应乘以12, 以达到平衡。按照这种算法, 当年终一次性发放6 000元奖金时, 应纳税款仍为300元。但当年终一次性发放6 012元奖金时有所不同, 应纳税款等于6 012×10%-25×12, 最后结果为301.2元, 这样的话, 年终奖6 000元和6 012元所缴个人所得税相差只有1.2元。由此可见, 在计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时, 把计算公式中的速算扣除数相应乘以12较为合理。
2. 调整个人所得税的计税期间。
在目前个人所得税改革不能一步到位的情况下, 要消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征收中存在的不合理、不平衡现象, 关键是要把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税期间从按月征收调整为按年征收, 同时通过提高费用扣除额、降低边际税率, 以减轻税负, 公平税收。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现个人所得税征收中减轻税负、公平税收的目标。
(四) 调整费用扣除标准, 引进生计扣除规则
允许扣除的费用通常分为两类: (1) 为取得收入所必须支付的成本费用; (2) 为养家糊口的生计费用。各国对费用扣除大都制定有详细明确的规定, 如英国按不同的所得类别分别在六个分类表中规定了费用扣除标准, 并通过叛例法作出具体的规定。而中国现行人个所得税的费用扣除只区分所得项目, 对部分所得采用定额和定率两种方法, 过于简单。因此, 应规范费用扣除办法, 科学设计扣除额, 引入生计扣除, 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法应当充分考虑纳税人的婚姻、年龄、赡养人口等情况以及住房、医疗、教育等费用, 在实行有差别的生计扣除、家庭扣除和社会扣除, 扣除额的大小应该随着工资水平、物价水平以及各种社会保障因素的变化而调整。根据纯所得的大小量能课征, 实现税收结果公平。
(五) 借鉴美国做法采用综合所得税税制
随着居民收入来源日趋多样化, 分类征税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 与综合税制模式相比, 分类征税模式难以全面、完整地体现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美国采用综合所得税制, 美国税基相当宽, 除了税法中明确规定的几项免税项目外, 其余来源于各种渠道的收入均应计入个人所得, 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些免税项目为:联邦政府及地方政府债券利息;职工取得的社会保障所支付的收入;退休老兵补贴;雇主支付给雇员的养老及健康、福利和人寿保险退回收入。相比中国个人所得税的税基宽得多, 一方面, 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若干规定等都对个人所得税项目给予了减免税的优惠, 减免项目繁多。另一方面, 中国税法对个人应税所得采取了具体列举的方式, 共列举十一类, 这十一类之外的个人所得则不要纳税。很显然这样不可避免地有很多个人所得收入游离于个人所得税之外, 导致国家税款流失。如果仿效美国做法, 采用综合所得税制, 则将个人所取得的所有收入都涵盖在其中。从而实现实质上的公平。
结论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 不仅为国家积累资金、调节收入, 缓解社会分配不公, 而且在社会安定团结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和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形势下, 中国公民收入渠道增多, 收入水平显著提高, 个人所得税法与时俱进的修改、完善, 更有利于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赋负担, 促进消费和拉动内需。这不仅是中国税收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 更是发挥个人所得税的“调节器”作用、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白晓革, 黄键.中国个人所得税制中的公平性问题研究[J].改革与战略, 2009, (2) .
[2]马诗阳.对中国个人所得税公平性的探讨[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 (12) .
[3]张瑞稳.和谐社会下的个人所得税公平性问题探讨[J].职业圈, 2007, (3) .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思考 篇10
所谓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辨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规模逐步扩大,办学形式日趋多样化,高等教育公平问题也日益突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充分显示了我国政府促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决心与追求。
二、高等教育不公平现象分析
1. 高等教育起点不公平
教育机会平等是全世界所有国家最关心的教育民主化问题的核心内容。目前我国地区间、城乡间的教育差距较大,教育机会不均等。在全社会5 800多亿元的教育投资中,占全国总人口60%以上的农村却只获得23%。因此,应进行教育改革,使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人都可以平等地接受教育。
(1)城乡之间的差距
受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教育制度、文化制度、社会阶层、人口发展、地域等外界因素的制约,我国城市和农村学生在参与高等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不公平现象。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的越来越来少,而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地方性高校却聚集了较多农村学生。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教育差距。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据了我国人口的绝大部分,但农村学生入学的比例明显低于城市学生。20世纪80年代,城市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乡村的9.6~12.8倍;90年代,城市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乡村的5.8倍。1994年,我国农村学生在国家重点院校中只占28.7%,而大中型城市学生占40.2%。相反,在地方高等院校中农村学生占50.2%,大中城市仅占22.4%。这一数据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2)地区之间的差距
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严重失衡。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民生活较为富裕。因此,东部沿海地区高等教育规模、水平均高于西部地区。2002年,东部地区高校在数量上占全国高校的50%,而西部地区却占不到20%。从高等教育规模的绝对量分布看,东部沿海地区高等教育学校非常密集,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为稀少。全国范围内高等教育集中于人口规模较大的大型城市。由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教育经费的投入也不一样,从而使教育条件和教育质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可见,高校地域分布的不平衡产生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2. 高等教育收费不公平
据2004年《人民日报》报道,“2004年大学的学费比1989年增加25~50倍,而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2.3倍。大学学费的涨幅是同期居民收入增幅的10倍。事实上,高校的学费标准已经接近或是超过了不少家庭的承受能力,学费过高是引发高等教育不公平的因素之一。现阶段,我国大学生费用支出,包括学费、住宿费等所有开支平均在1万元以上,而农村居民收入仅够大学生费用的支出,西部地区的农民收入更低,这就意味着客观上将一批优秀的农村学生排除在大学门外。
3. 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将高校划分为“重点“与“非重点”。为了培养关系国家前途的重点学科、高端人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时采取了向重点大学、重点学科倾斜的政策。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启动了“211工程”、“985工程”精英教育战略,使教育资源分配不平等。如在“985工程”中,北大、清华两所高校各获得19亿元的经费。由于重点大学经费投入多,生源质量高,而一般大学经费投入少,生源质量相对较差,这就造成了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不平等。这样只会导致出现富校越富、贫校越贫的现象,形成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
4. 民办高校的地位不公平
民办高校的文凭受不公平对待。目前,社会上的各个招聘单位对民办高校毕业生还存在着歧视倾向,使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在招生方面,民办高校无法与公办高校相抗衡。公办高校在招生与招生计划上往往占有先机,民办高校只能在隙缝中生存。因此,民办高校的生源质量低于公办高校。在教育经费上,民办高校几乎很难得到国家的资助。与之相比,我国公立高校的学生获得的人均公共教育资助每年在6 000~8 000元之间。
三、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对策思考
1. 完善法律制度,合理配置现有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一方面,国家要制定比较完备的教育法律,通过实现教育法制化,保障教育资源的公平性。另一方面,要坚持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特殊照顾相结合的原则。对少数民族学生、偏远地区及居住地区分散的学生、贫困学生、身心发展有障碍的学生和女童,采取实际措施给予更多关注和财政拨款。
2. 加大高等教育资源投入
高等教育资源是实现高等教育质量公平的基础。我国高等教育开始大众化以来,国家对高等教育投入在不断增加。但是,与大众的要求相比,教育投入的力度偏小,整体投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大高等教育的投入不仅是为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且还要填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历史亏欠。政府积极推动是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公平的有力保障,加大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最重要的是加强政府的责任,政府在制定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教育经费投入比例。
3. 积极推进社会各阶层的流动
阶层流动学认为,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相互、稳定、持续地流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长治久安。同时,通过教育,在社会上形成一种竞争机制,激励人们为进入更高的阶层而努力。因此,采取更加积极稳妥的对策去应对和追求教育的公平状态,积极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早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式和实质公平的目标。
4. 政府应当树立“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政府要建立和完善国家对弱势群体、特别是城乡贫困家庭子女、残疾人等就学的资助体系,如国家助学贷款、高校内贷学金、国家奖学金、学校奖学金、勤工助学、社会助学金、困难补助等,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政府应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确保教育公平的实现。实现高等教育公共财政投入的均等化。
第一,从政府层面上。政府要转变职能,加强对高等学校的宏观调控,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政府应从战略上、宏观上、微观上、体制上对实现高等教育公平加以重视。
第二,从高等学校自身的层面上。高等学校作为一个独立法人实体,在享有充分办学自主权进行发展的同时,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自我约束机制,以保证学校能够面向社会依法办学。加快高等教育的自身改革,改革目前的招生体制,真正实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课堂教学公平问题值得关注 篇11
1.课堂空间资源的分配不公平
教室的空间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的外部世界,如果加以精心组织,就能够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空间形态基本呈现为“秧田型”格局,即学生与学生前额对后脑,左肩邻右肩,全班学生横成行,竖成列,统统面向教师。按照场概念的物理学原理,场对周围影响强度的大小取决于距离场源的远近,那么,前排与后排以及中间与两边的学生接受教师影响的效果就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因而学生在课堂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就对学生的有效学习产生着影响。怎样安排学生在课堂中的空间位置?这是一个涉及课堂教学是否公平的问题。过去,一般的做法是根据学生的高矮,从前到后排列,一段时间后,再左右学生对调,这样,高个的学生就会长期处于较不利的课堂空间中。不过,这种学生座次的排列并无优待与歧视的寓意,虽然课堂空间客观上存在着有利与不利的位置。但现在,一些教师却常常把他(她)比较喜欢的、较为优秀的或是与自己有特殊社会关系的学生排在前排、中间等便于与教师交流的地方,而把不喜欢的、成绩较差的学生排在后排、两边或教室的角落里。语文教师A老师解释为“这样是为了更好地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但这样一来,学生座次就成了班级中学生地位和身份的标志,教师在课堂中一般对后排的学生管理和交往较少,这些学生接受教师的诸如暗示性期待等潜在性的影响也相对弱得多。同时,“秧田型”的排列阻碍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对学生社会性的发展、能力的培养以及知识的掌握都难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课堂空间安排带有明显的歧视劣势学生的倾向,劣势学生基本上被排斥在课堂教学之外,只要他们不扰乱课堂教学秩序,教师就会对他们不闻不问。
在课堂观察中,我们发现,在许多班级,座位轮换时,有的学生的座位是不动的,进一步了解得知,这几个学生都是班里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说明在课堂空间安排上存在教师对学生的流放角。
2.学生与教师的课堂互动不均衡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教师通过课堂交往,创造积极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体验,引导学生主体性人格的生成与确立。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交往过程中往往采取选择性交往,与优势学生的互动频率较高,而与劣势学生则很少进行平等交流。教师们也坦言:“学生又多,教学时间又有限,又要完成教学任务,不可能给予每个学生同样的机会,只能是有选择性的。”然而,正是这种选择性,反映了教师课堂教学的公平性问题。从互动对象的职务上看,教师与学生干部的互动明显多于与非学生干部的交往;从互动对象的地位上看,班级地位中较高的学生与教师交往的机会要比地位低的多得多;从互动对象的成绩上看,教师更倾向于和成绩好的学生进行交往。如在课堂提问方面,由于劣势学生对老师的课堂提问往往不能较好地回答,有些老师便认为提问他们是浪费时间,索性就不提问或少提问。语文教师L老师说:“学习成绩好的那些学生往往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知识面也广,有的想法比较新颖,很让我惊讶,所以,一些比较难的问题一般就让他们回答,能够和我的教学很好地配合,也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那些差生就不行,不是回答不上,就是胡说一通,耽误时间,即使提问,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字、词、句的记忆性问题也就可以了。”据有关统计表明,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10%左右的所谓差生被提问的次数只及班级平均次数的一半,只及班内10%左右优等生的四分之一。教师为了维持课内活跃气氛,防止冷场局面,往往将课内80%的问题请约占学生总数20%的思维活跃者来回答,约有30%的学生没有被提问的机会。
在交往的具体内容和方式上,对不同成就水平的学生,教师往往采取不同的互动方式。通过持续的课堂观察,发现许多语文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反馈呈现出这样一些特点:第一,对于学生正确的问题回答,教师倾向于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作出积极的反馈;对于学生错误的问题回答,教师倾向于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作出消极的反馈;第二,对于学生部分回答的问题,教师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具有耐心,往往给予概括、扩充或者进行提示,倾向于作出肯定的评价,而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普遍缺乏耐心和信心,倾向于作出否定的评价;第三,教师对学生问题回答能力的信心具有明显的区别,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问题回答错误之后,一般不再提问其他学生,而是教师自己进行阐述;但在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问题回答错误之后,教师往往还会提问其他同学。这说明教师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能力更有信心;第四,教师更尊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问题回答错误之后,教师往往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作任何反馈,漠视学生的反馈需求,而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即使他们回答错误,教师也会作出一定的评价。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之间是进行商议,而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之间则是独断。可见,教师与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之间形成的师生关系并非是一致的,而是有所区别的。教师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形成的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而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则更接近于权威-专制类型。
3.课堂教学内容不能照顾到学生差异
教学内容是学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按照多元智力理论的观点,社会需求是多样的,学生的才能类型也是多样的,我们的教学内容应满足多种发展方向。因为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并不一定只看他是否能够取得高分、考上大学。
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由于班级授课条件下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实际需求,所有学生都是毫无选择地面对几乎完全相同的教学内容。而且长期存在的重科学知识轻人文知识、重技能训练轻素质培养的弊端,大大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每个学生来说,由于兴趣、爱好不同,对所学内容理解程度不同,他们从教学内容中获得的实际发展机会和发展程度也有区别。对于劣势学生来讲,教师放弃对他们的关心是不公平的;而对那些优势学生来说,教师采取“吃小灶”的形式,给他们更多更深的内容来学习以求得更快的进步,可能会使他们的身心过于疲惫,这对于他们来说同样是不公平的。即使学生自愿的学习行为,老师也对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截然相反的评判。如语文教师L老师曾经对学生额外增加作业量的行为提出公开表扬:“大家应该向W同学学习,他的作文之所以写得这么好,这次语文月考得了全班最高分,是因为他平时看了很多课外书,练习册里老师没有布置的题目也全做了,有的同学连老师布置的都没有完成,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呢?”
作为社会文化、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的传授者,教师极易被学生视作学习的楷模。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应注意向学生展示现代社会标准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往往被限定为认知技能的接受,师生关系主要围绕知识的传授和接受而形成,教师是知识技能的占有者和代言人,教师注重的仅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教师作为教育者是学生成长引路人的角色。这种课堂学习内容的窄化同样是与课堂教学公平精神相悖的。
4.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方面的不公平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讲解和学生听讲与练习相结合,教师依照教学进度,把课本内容依序讲解给全班学生听;学生则经由上课专心听讲或练习,以及课后的复习来熟练掌握课本与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内容。班级授课制强调统一化、标准化、同步化。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和相应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在授受现成知识方面是极其有效的。但另一方面,学生却处于被动应付的地位,仅仅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不是自主的知识获得者。对于知识掌握层次不同、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来说,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对待具有不同资质禀赋和个性的学生是一种实质上的不公平。虽然,我们一直强调要因材施教,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往往流于形式。在访谈中,几位中小学语文教师都说:因材施教真正落实不太可能,讲得难了吧,大多数学生接受不了,讲得简单了吧,学习好的学生又吃不饱。很难啊,只能是针对中等水平的学生,对那些劣势学生,只要他们不捣乱就行了,反正升学率也不能指望他们。这显然是不公平的。
同时,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它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性质和方向。现行学校教育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过于强调知识的掌握,虽然也提到要发展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但在实际实施中却不能真正贯彻。由此,导致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不能顾及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这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来讲是不公平的。
职业教育公平问题之研究 篇12
1 职业教育公平的内涵
职业教育是教育分流的产物, 由一定的机构或组织通过某种公开的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向不同年龄的人提供从事某种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作或职业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的、不同形式的教育服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 它是一种面向更多社会群体和人终身的教育, 实现人的“生存权”是它的首要目标。
职业教育公平是指职业教育平等地满足每个人在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不断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需求的基本平等和对差异发展的尊重, 以保障个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实现和自由幸福的生活。职业教育公平危机是指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较而存在的不公平对待;本文职业教育公平概念的提出, 是从它与普通教育相对应的角度, 即相对于目前我国学者提出的“义务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公平”而言的特殊公平。
2 职业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分析
2.1 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低。
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是指职业教育及其结果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被接纳程度。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低, 既是一个历史问题, 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既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中, 也存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2.1.1传统观念的影响。职业教育观念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不公平的一个重要原因, 即使在职业教育发展比较成功的国家, 如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等, 在人们的观念中, 职业教育的地位也不如普通教育高。2.1.2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有密切关系, 而且更制约着职业教育的现实发展。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直接关系是通过就业状况体现的。2.1.3职业教育质量的影响。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低, 与职业教育自身的质量问题也有密切关系。在我国, 接受职业教育的人都是普通教育选拔后淘汰下来的人, 中等和高等层次都是如此。生源质量难以保质职业教育的质量。
2.2 职业教育经费存在公平危机。
在我国, 由于国家对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投资采取的不公平政策, 导致了公民受教育权利的不公平, 也导致了职业教育的不公平发展。2.2.1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合理。一般来说, 发展中国家职业和技术学校生均成本通常比普通中学生均成本要高153%。而我国职业教育生均教育经费低于或基本与普通教育持平。我们没有经费的保证就很难有质量的保证。2.2.2职业教育经费地区不平衡。由于我国地区和城乡之间差距很大, 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呈现出严重的地区间不均衡。这种教育投资的地区和城乡差异, 无疑加剧了,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形成恶性循环, 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2.2.3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由于职业教育投资不足, 投资渠道不畅, 不少职业学校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相当滞后, 传统专业普遍落后, 新兴专业实习基地更不适应技能教学和实习需要, 有的新专业根本没有实习基地;投资不足导致职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特别是教师自身的技能欠缺, 严重地制约着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3 职业教育自身发展不公平。
2.3.1片面发展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应该是一种多形式、多类型的教育, 与普通教育相比, 它应该更具多样性以满足不同人的职业教育需求。但实际上, 我国却存在着明显的职业教育形式单一, 不能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情况。2.3.2缺乏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实质关怀。一般来说, 城市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要比农村偏远落后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得好, 这与职业教育中所提倡的职业教育为当地生产发展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思想有关。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一直落后于城市, 这与我国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低, 职业教育还没有能力培养出更多的创业者有关。2.3.3忽视对处境不利群体的职业培训。我国职业教育政策重视学校职业教育、城市职业教育, 而忽视了残疾人和妇女、少数民族、农民工和城市下岗职工的培训。职业教育是“人人的教育”, 而在我国现有的教育政策和制度中, 还没有充分体现这样种思想。
3 职业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策略
实现职业教育公平正成为我们的共同策略和价值选择, 针对目前职业教育的现状我们还任重而道远。本文提出以下几点解决职业教育公平的策略。
3.1 政策和法律的保证是职业教育公平的关键。
国家在政策和法律建设上, 应该制定能够对实践产生有效指导的、具有很强可操作性的指导职业教育公平的条款, 尤其对弱势群体的关照性政策。我国职业教育公平的对象不仅只有城市下岗职工和农村人口, 由于我们传统观念的限制, 女性在利好性政策方面一般处于被忽视。另外, 少数民族和残疾人也应该是职业教育公平的对象群体。
3.2 优化机构设置经费保障职业教育经费。
我国应该尽快成立职业教育机构和专门的拨款机构, 加大国家在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职业教育是公共性产品, 在职业教育的管理中, 设有专门的机构以确保工作的顺利和有效, 在机构人员的构成上, 包纳了与职业教育有关的各个部门的人员。
3.3 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进行远距离职业教育, 打破地区和城乡差别。
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进行远距离职业教育网络的建设。这一方面与经济发展所提供的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另一方面, 也与政府部门的政策价值选择有关, 要实现职业教育的公平, 不仅要提供经费上的保障, 而且要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 加快职业教育中的远距离学习网的布局建设是一种有效促进职业教育公平实现的途径。
3.4 大力加强职业教育的评估机制和各种统计工作。
职业教育数据库建设能为职业教育公平研究提供翔实资料, 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我国目前关于职业教育的很多资料, 政策文件和各种规定的内容比较全面, 而统计资料中还有一些方面没有包括在内:职业教育中男女学生数据、残疾人受职业教育数据、接受职业培训的人数和男女比例等。
3.5 加快经济建设, 做到公平和效率的和谐发展。
国家只有合理经济发展规模和方式, 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提高工资待遇, 才能使有质量的职业教育真正实现它的公平使命。职业教育公平发展必须坚持平等与效率和谐的发展原则。只有当国家在很多牵涉到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制度上为职业教育的公平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提供各种保障时, 职业教育的公平才能很好实现。实现职业教育公平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职业教育公平任重而道远。
摘要:“教育公平”和“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中的两个热点问题。在“公平”的理念下对职业教育进行研究, 丰富职业教育理论和教育公平研究, 有助于人们改变职业教育观念, 制定出更好的职业教育政策, 促进职业教育价值的全面实现。本研究主要探讨三个问题:一是职业教育公平的内涵;二是职业教育公平问题的现状分析;三是职业教育公平问题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职业教育,公平,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郝文武.平等与效率相互促进的教育公平理论[J].教育研究, 2007 (11) :25-29.
[2]郝克明.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 2000 (9) :3-8.
[3]南海, 董华.论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16) :27-29.
[4]杨金土.教育公平与职业教育公平[J].教育与职业, 2004 (7) :4-7.
【公平问题】推荐阅读:
教师管理公平问题09-20
社会公平正义问题09-12
教育公平问题研究09-29
西部农村教育公平问题06-09
公平与效率的问题09-21
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探究06-17
社会公平问题的经济法08-25
浅析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06-04
企业薪酬体系公平性问题研究管理论文07-02
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问题调查报告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