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模式

2024-05-20

公平模式(共12篇)

公平模式 篇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要求必须对现行的中考政策进行改革。在一定意义上讲, 中考制度的改革可以表现新课程改革的落实情况, 是考查新的教育理念是否落实的重要措施。

一、改革命题制度, 促进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

1. 命题应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

在学校教育当中, 考试无疑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理念的落实情况;考试命题的内容和重点决定着教师的实际教学方式, 由于考试命题主要涉及考哪些内容, 所以考试命题也就决定着初中阶段的教学应该教给学生哪些内容, 以及采用什么办法。因此, 要改革中考制度, 首先要改革考试命题制度。在新课程标准中, 注重提出应该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践能力, 考试命题不能超出教学大纲的要求, 考试试题要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重视考查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重视考查学生的研究能力, 尤其应该重视考查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以后的命题中, 要重视考查学生综合不同学科知识的能力, 也就是考查学生的整体能力, 不应出现偏题和难题, 重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2. 命题应在总结中不断提高

在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 初中阶段的教学普遍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全面贯彻素质教育, 以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指导教学行为。在中考命题中, 也逐步形成了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的命题思想和命题原则。要求做到:中考命题应该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考试命题范围不能超出课程标准的要求, 所出试题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重视考查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查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 考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在特定的环境中设置问题, 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考试命题要逐步体现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 出一些综合性试题, 用来考查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 坚决不允许出现偏题和难题, 在命题中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二、改革考试性质和方式, 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前的中考考试, 一次考试定终身, 主要为了选拔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 给学生造成了沉重的精神压力和学业负担。所以, 在改革中考制度时, 要改变这种模式的考试办法, 不能将三年的学习成果用一次考试来衡量, 应该分为每年一次的“学业水平考试”。具体操作办法是:在每年的6月份组织初中阶段的学业水平考试, 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九个学科, 三个年级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科目参加考试。考试命题要以新课程标准为基本要求, 考查学生初中阶段的全部内容。在评定学生考试成绩时, 首先运用分数来体现, 公布时以等级形式展示, 等级分为A、B、C、D、E五个等级, 在学生毕业和升学时以此考试结果作为主要依据。假如学生对于自己的考试成绩不认同, 可以继续参加考试, 公布成绩时选取两次考试中分数较高的一次。对于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等科目的考试, 运用平时成绩和最终成绩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评定, 以上考试由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在学生的毕业和升学时, 以上考查成绩必须“及格”。“学业水平考试”重视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 可以表现学生的实际能力。这种考试有下面这些优点:第一,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参加考试的时间和科目, 如果考试成绩不满意可以第二次参考, 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精神压力, 使学生带着轻松的心情参加考试, 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贯彻实行;第二, 在公布学生的成绩时以等级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不以具体分数表现学生的成绩好坏, 可以使学生不因自己的排名落后而感到自卑, 使学生在考试中不再有思想压力, 同时也缓解了很多家长的精神压力, 使学生的心情得以放松, 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第三, 促进了学生的自由发展, 实行等级制, 可以使分数差别不大的学生位于同一级别, 可以突出表现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能力,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改革评价方式,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 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学校在招生时, 不但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 而且重视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 尤其是学生的个性发展情况。因此,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 要努力创造多种条件,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不少学校在制订新的教学计划时, 都增添了新的教学内容。

2. 重视全面评价学生

在学生的评价方面, 重视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运用学生自评、教师评、家长评、同学评相结合的办法, 从而促使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关注自己的行为。初中阶段的教育要适时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 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可以采用周评价与学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使评价过程起到应有的作用, 指导学生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四、改革录取方式, 鼓励学生个性化成长

在高中学校的录取方面也要进行改革, 不应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划定分数线, 应该将录取招生的权利下放到各个高中, 由高中学校自己操作招生步骤:由教育局制订《高中招生录取指导纲要》, 规定高中录取的基本原则与办法, 由高中学校组织有家长参加的录取委员会, 进一步详细制定录取的办法和依据。在录取时要坚持以综合考评为主、择优录取的原则, 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情况、综合素质评定情况, 采用多元化录取形式, 可以运用综合录取、特长录取和推荐录取等形式, 综合录取主要依据学生的水平测试和素质评定情况;特长录取重点考查学生在音体美等方面的特殊能力;推荐录取是由两名以上可信度高的教师推荐学生, 高中学校对推荐学生再次进行考查。多种录取方式的运用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将招生考试权利下放、运用多种录取方式, 可以使家长和学生不再片面追求中考分数的提高, 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促进了学校的改革创新, 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董建民, 王存柱.中职学校践行成功教育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1 (15)

[2]吴群峰.也谈中职教育的发展瓶颈与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0 (14)

公平模式 篇2

【拼音】gōng píng jiāo yì

【简拼】gpjy

【近义词】公平买卖、童叟无欺

【反义词】欺行霸市

【感情色彩】褒义词

【成语结构】偏正式

【成语解释】公平合理的买卖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8回:“公平交易,又不化他,又不抢他,何罪之有!”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公平合理的买卖

【例子】我们需要市场的公平交易,才能保证市场繁荣。

【英文翻译】a fair shake

【产生年代】古代

公平还是不公平 篇3

一、两分法

若一个游戏或活动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 游戏或活动的结果只有两种;2. 游戏或活动的任一结果只有一种情况.则可以直接得出这个游戏或活动是公平的.以上方法称为两分法.

例1在一些体育比赛(如足球赛和篮球赛)中,裁判通常在比赛开始之前用抛硬币的方法来决定比赛双方的场地和首先发球者.请问:这样做对比赛的双方来说公平吗?

解析: 抛硬币满足两分法,因为硬币的正反两面代表两种结果,各种结果都只有一种情况,并且随机事件“出现正面”发生与不发生是相对的,随机事件“出现反面”也是如此.出现正面和出现反面的机会都是1/2,故这样做是公平的.

评注: 比赛中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比赛双方的场地和首先发球者,随机事件“出现正面”如果发生,其结果只有一种情况,并且要么发生,要么不发生.随机事件“出现反面”也是如此,故符合两分法.两分法适用于相对比较简单的情况.而在如投掷骰子的相对复杂的游戏中,随机事件“投掷两枚普通正方体骰子,掷得的点数之和为3”若发生,可能会是(1,2)或(2,1),也就是随机事件发生的结果不仅仅是一种情况,我们就不能用两分法来处理.

二、列举法

列举法是指游戏或活动的结果不止一种,并且每种结果出现的情况可能也是不止一种,但又是有限的,可以一一列举出来,我们就将所有结果(一种结果对应一个随机事件)可能出现的情况分类列举出来,以便进行比较.

例2投掷两枚普通正方体骰子,把两枚骰子的点数相加,则“第一枚骰子的点数为1且第二枚骰子的点数为6”是“两枚骰子的点数之和为7”的一种情况,我们记为(1,6).如果我们在游戏中规定,掷出的两枚骰子的点数之和为7则甲方赢,掷出的两枚骰子的点数之和为9则乙方赢.这个游戏公平吗?如果不公平,它偏向哪一方?

解析: 从这个游戏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出现(1,6),(2,5)等情况甲方都会赢.我们可以用列举法解决这个问题,如表1.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出现“两枚骰子的点数之和为7”的情况多一些,故该游戏不公平,偏向甲方.

评注: 如果随机事件有两种或更多种情况,又是可以列举出来的,我们就不妨将各个随机事件可能出现的情况全部列举出来.哪个随机事件可能出现的情况多,则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大.列举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但是要注意,在列举时要考虑全面,不能遗漏.

三、递推法

递推法是利用想要出现的结果逆向分析,从而得出在游戏或活动中获胜的机会大小的方法.

例3桌子上放着20颗糖果,小明和小军玩游戏,两人商定的游戏规则为:两人轮流拿糖果,每人每次至少要拿1颗,至多可以拿2颗,谁先拿到第10颗糖果谁就获胜,获胜者可以把剩下的10颗糖果全部拿走.这个游戏公平吗?为什么?

解析: 要想拿到第10颗糖果,就必须要先拿到第7 颗,把第8颗或第8颗和第9颗留给对方.要想拿到第7颗,就必须要先拿到第 4颗,把第5颗或第5颗和第6颗留给对方.要想拿到第4颗,就必须要先拿到第1颗,从而把第2颗或第2颗和第3颗留给对方.由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明显偏向第一个拿糖果者的游戏,因此游戏不公平.

评注: 递推法是一种相对有效的方法,主要考查同学们的推测能力,要求是同学们在思考的时候思维一定要严密.

公平模式 篇4

一、图书馆服务新模式相关概述

1. 服务对象。

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体曾在相关文件中指出:“社会上的每一位公民都具有享有图书馆服务的权利, 且不受任何非客观原因限制。一些特殊群体如监狱囚犯、医院患者、残疾人或少数民族用户等不能正常接受图书馆服务时, 图书馆有义务向对方提供特殊服务和资料, 不同年龄的用户群体都能准确找到与其需求相关的资料。”相关文件还明确强调了平等享受和每一个人等概念, 任何公民都有权利享有图书馆公开、公平、共享服务。尤其一些特殊弱势群体在图书馆服务新模式中更是有着不同的含义, 如果不能充分保证这些特殊群体享受图书馆服务, 那么实现“全民公开、公平、共享服务”则是空谈, 这也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现实问题之一[2]49。公共图书馆的性质就涵盖着社会公益性, 它可在一定程度上将弱势群体转化为非弱势群体。弱势群体也被称作社会弱者群体和社会脆弱群体, 弱势群体根据人的社会地位、生存状况来界定, 而非生理特征和体能, 它在形式上是一个虚拟群体, 也可涵盖为社会中一些生活困难、能力不足或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散落的人, 也是社会人群中处于劣势的人群。这些弱势人群中包含有外来打工者、下岗职工、失业和无业人员或老弱病残群体。我国目前弱势群体的规模为1.4亿人~1.8亿人, 是我国社会中一个规模庞大的群体[3]92。所以,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点则在深化弱势群体援助的广度和深度, 促进他们的知识文化水平的增长, 从而在此基础上建立图书馆服务新型服务模式。

2. 工作内涵。

完整的文献保障体系是保证全民都能获得平等有效服务的基础, 使不同用户群体都能找到所需文献资料。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 图书馆应不以任何理由收取服务费, 坚持免费服务, 涉及复印等图书馆服务成本费应全部应用于图书馆建设。 (2) 在公民身边设立图书馆, 按居民所在区域建设, 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能及时获得信息资源。 (3) 在图书馆涉及的范围中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信息化, 消除数字阻碍是当代图书馆服务应有的改变, 因此图书馆也应全面实现无线网络, 让民众在信息化的推动下更好地进行知识阅读。 (4) 取消进入图书馆的一切限制, 简化图书证办理过程。 (5) 各级图书馆之间应做到有效贡献信息资源, 任何一个图书馆之间应通过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来充分满足读者所需。 (6) 为满足一些农村、山村及文献资源获取匮乏人群的信息需求, 图书馆应设立阅读辅导员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 让这些人群能更快捷地享受到知识信息的乐趣。

3. 服务体系的创建和其组织构成。

图书馆在面对不断创新服务模式的今天, 应不断丰富其服务内容, 切实履行图书馆应有的职责, 建立公开公平的图书馆服务新模式。图书馆服务体系是由诸多服务体系构成的多功能、多层次的有机整体, 涵盖了如用户教育服务、参考咨询服务、文献外借、馆内阅览等多种服务。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组织构成共分为三级, 依次排列为市级公共图书馆、区县级图书馆、街道/社区图书室[4]154。第一级 (市级图书馆) 是其服务体系的重点, 影响着服务体系的正常运行。在城市公共文化体系中区县级图书馆有着不同的文化功能和特色的文化服务, 含有重要的意义, 不仅能指导社区/街道图书室的日常业务, 还影响市级公共图书馆服务。

二、实现图书馆全面公开、公平、共享的必要性

1. 全面公开、公平、共享服务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藏书量是目前考察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标准,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考察标准才出现了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在图书馆建设初期并没有充分考虑读者需求和高校自身的性质, 一旦经费达到相关建设标准, 就会不断增添图书, 但从来不考虑增添图书性质和是否重复, 不可避免地出现“你有我有, 你无我缺”的现象, 从而导致不能完全满足基层读者教学科研工作需求, 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率较低, 原本拨给图书馆建设的经费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益。所以, 各个高校的基层图书馆应有效连为一体, 不仅可以实现各个图书馆之间整体信息资源的合理使用和有效配置, 相关文献之间的信息资源还可互通有无, 大幅度提高文献信息保障程度, 从而降低图书馆建设成本。所以, 各个图书馆可以通过这种公开、公平乃至共享服务来扬长避短, 使更为优质的图书馆服务深入广大读者内心。

2. 全面公开、公平、共享服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本出路。

一个国家图书馆事业发展水平是否能跟上整个国家的发展, 则看其自身信息图书资源对全民公开共享的服务程度, 也是提高图书馆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保证了图书馆有限资金的效益最大化。实现图书馆全面公开共享服务也是建立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 是创新图书馆服务新模式的途径, 有效解决了因馆藏不足和知识信息剧增出现的矛盾。新模式服务还有效缓解了图书馆文献资源重复建设和建设经费短缺问题, 使广大读者和社会民众有效合理地利用了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 充分扩展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公众对文献信息需求, 从而进一步实现国家所拟定的可持续发展, 有效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3. 全面公开、公平、共享服务是促进信息公平的重要途径。

创新图书馆服务新模式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信息主体充分实现公共信息资源利用权利, 也代表了国家社会公共文化利益, 也实现了图书馆应有的价值体系。图书馆中所涵盖的信息资源属于社会公开资源, 公民有权利对其进行查阅, 因此图书馆要积极向社会民众进行信息资源共享, 合理配置图书馆的信息资源, 在平等自由的环境下让社会上不同阶层的民众都可享受图书馆服务, 获取自身知识所需[5]86。考量一个国家是否做到信息面前人人平等, 可观察其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信息共享程度, 甚至还可以观察其信息公平程度, 因此, 图书馆有义务为社会民众提供优质服务和信息权利获取保障, 促进公共图书资源共享。

三、构建图书馆服务新模式的措施

1. 坚持大众化服务。

公民基本文化权利来自于自由、公平获取社会公共知识, 而图书馆的基本责任也是利用公共信息资源来服务社会大众, 体现图书馆服务社会、实现社会公平目标的价值。图书馆是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聚集地, 图书馆在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同时要明白“为谁服务”问题, 因此图书馆要坚持大众化服务, 面向社会民众, 满足社会大众对知识信息所需。近年来, 不少图书馆通过改革各项服务方向来不断融入社会和服务大众, 使社会形成了良好的秩序。图书馆要深刻贯彻为社会民众服务的思想, 做到信息资源公开、公平、共享的大众化服务, 才能彻底普及图书馆, 提高图书馆在大众心中的存在价值。

2. 建立图书馆信息共享法律保障体系。

图书馆信息共享需要联合多个图书馆共同完成, 不同图书馆间的利益和职责都有所不同, 为了有效协调不同图书馆间的利益, 应制定相关法律保障体系来平衡各方行为, 规定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义务和权利, 根据相关共享原则来制定统一运作的标准规范, 以此带动图书馆资源公开共享服务的活力。

3. 建立基层图书馆服务网点。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普及, 民众因共享工程获取文化信息的效果也越来越好, 但距离问题仍困扰着一部分读者无法实现共享[6]167。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计算机并不是大多数群众都会熟练操作;传统图书馆的各种服务及阅读氛围无法通过共享工程实现;图书馆和文化馆是共享工程的主要依托, 一些县级城市的基础图书室无法实现共享工程。所以, 合理规划布局公共图书基层网点使其共享服务遍及更多区域,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 创新图书馆服务新模式是社会发展所需, 社会中的每一位公民都有自由获取知识的初衷, 而图书馆的至高责任则是帮助社会民众实现此愿望, 以此来推动高水平的知识信息服务, 因此图书馆应改善基本服务薄弱的现状, 尊重人的平等与发展, 调节社会办馆所需, 合理配置知识信息资源和知识信息服务, 以此来调动图书馆的活力, 让社会民众享受到更为全面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郭海明.信息共享空间下图书馆服务共享空间构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 (, 12) .

[2]郭正武.公平与效率视角下的图书馆服务全民共享[J].图书情报工作, 2009, 53 (13) .

[3]吴彩凤.和谐社会中信息公平与公共图书馆服务[J].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8, 17 (2) .

[4]Bailey R, Tiemey B.Information commons redux con-cepte volution and transcending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J].The Journal of Academic is Librarianship, 2002 (, 05) .

[5]彭一中.试论图书馆作为文化公共空间的社会价值[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12, 32 (4) .

公平和不公平的散文 篇5

红尘俗世,有人的江湖,就有不公平。

一个社会,凡是当口号提出来的东西,也往往是这个社会最缺的东西。

而当口号提得最多的恐怕就是公平二字。

然而,可悲的是,自从有了有历史典籍记载的人类社会从开始到现在,处处都有防不胜防的不公平。

没有人不渴望着公平,但不公平却都是由渴望着公平的人制造的。

一些人一方面报怨着社会的不公平,一方面又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不公平。

波澜壮阔的每次农民起义或权力政变的历史画卷中,到处画的也是追求公平最后享受着不公平的画。

好像还没有人在全人类实现过公平的梦想。

看来人类追求公平的脚步会永无此境,永不停歇。

而我想人类要想实现公平真是天方夜谭。

当孙悟空喊出“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时,也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爬上权力的顶峰去享受不公平。一个以实现不公平为梦想的人一但爬上权力顶峰,他会去想着为他人实现公平,那只能是站在不公平底下的善良的群众美好的愿望。

但有愿望总是好的。现实生活,还真需要心灵鸡汤的麻醉剂,麻醉自己面对不公平待遇时能够心安理得,逆来顺受。

你贫穷,是你懒惰造成的。不过现在早已改了说词。你贫穷是你安逸现状,不努力,不思进取造成的。

现在社会,日新月异,你不努力,你不去不断的追求新知识,你只会落伍,到时候被人踩在脚下过苦日子,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然而,可悲的是,有多少善良的普通人一天打着两份工,干十五六个小时的活,也只拿着菲薄的工资,在城市的窄小一隅带着一家人艰难地生活着。

难道你说他们懒惰,不勤快,不努力。

人们常常习惯于不认真思考,伴着网上流行的`看法走,只要自己思想不落伍就行。

而往往这种不落伍不掉队的思想是最没用的思想,是最没主见的思想,是最缺乏自我的思想。这种思想最大的后果就是把自己变成有很大弹性的橡皮人,将一切不公平都能忍下来,因为他根本未考虑过他人生悲剧是由不公平制造的。

一病返贫,一房致贫,教育投资致贫,失业致贫等等致贫的原因都是自己命不好造成的。

而人不这说,又能怎样说呢!

一千种人一千种活法,但至少有九百人没办法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是无可耐何的被生活。

谁去想了造成这一切的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不公平。

你的努力也只是最大限度地去爬上享受不公平待遇的制高点。

其实,还真没有人愿意享受不公平。

人人最愿意看见的是公平的世界。

公平不公平——“四体联动” 篇6

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在会上指出,当前,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额从2000年的4743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4221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面临的贸易摩擦也明显增多。进出口公平贸易工作要按照《“十一五”规划》的要求,完善公平贸易政策,增强应对贸易争端能力,更好地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努力为中国今后一段时期内的经济发展营造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

高虎城表示,近年来中国进出口公平贸易工作取得扎实进展。进出口贸易法律体系日益完备,商务部围绕《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了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立案、调查程序、贸易壁垒调查等一系列部门规章。应对贸易摩擦,维护出口环境的能力不断增强。商务部、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行业中介机构和涉案企业间的”四体联动”应对机制日趋完善,一批重大案件的应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中国产业运用国际规则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水平日益提高,有力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国还积极参与了多哈回合谈判中关于反倾销规则修订的磋商与谈判。

高虎城强调,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贸易增长方式,督促企业认真履行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劳工权益等企业社会责任;在处理贸易摩擦工作中,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从源头上减少贸易摩擦;进一步增强规则意识,完善“四体联动”工作机制,增强运用国际规则发展和保护产业合法权益的本领,加强进出口公平贸易工作的能力建设。

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王世春局长对近两年来全国进出口公平贸易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就今后一个时期内进出口公平贸易的工作安排作了部署。

会议对全国22个进出口公平贸易工作先进集体和18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公平模式 篇7

1土地使用权交易制度身份化之体现

1.1发达的国有土地使用权交易制度

目前, 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在国家设立的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上公开自由流通, 用于批准用途的各种开发项目建设, 交易价格通过市场竞争形成, 交易方式几乎不受限制, 只是存在进一步加强规范和制度完善的问题。如国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 一般采取招标、拍卖方式, 其承包经营权可以转让、抵押等。

1.2贫困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交易制度

对于集体土地使用权交易, 我国现行采取的是重控制、轻流转, 重自用、轻经营的总体立法思路。a.集体农业用地使用权交易制度。根据《土地管理法》第63条的规定, 集体农业用地使用权除依法批准转为企业建设用地的两种情形外, 禁止任何改变用途的出让、转让或者出租。另据《担保法》第34条规定, 承包的荒地使用权可以抵押, 但需经发包方同意。2003年的《农村土地承包法》把农地承包分为家庭承包和其他方式的承包, 虽然实际上承认了集体农业用地的一定市场化承包经营, 但仍然设置了诸多限制。b.非农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制度。《土地管理法》第63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但是, 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 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除外。”另据《担保法》第36条规定:“乡 (镇) 、村企业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单独抵押。以乡 (镇) 、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 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

2土地使用权公平交易模式构建

2.1公平交易模式构建的法理依据

2.1.1权利制约权力。“要防止权力滥用, 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我国土地使用权交易制度的身份化及导致的分配不公, 就是选举机制和政府失灵情形下滥用征地权的典型。因此, 要有效制约政府滥征地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构建公平的土地使用权交易制度, 让农民有足够强大的权利来约束政府的权力。当他有能力捍卫自己的权利和利益时, 他的这些权利和利益才不会被人忽视, 人们越是有自保的力量去进行自保, 他们就越能免遭他人的侵害。

2.1.2公民的基本权利。集体土地属于农民目前仅剩不多的最重要物质财产, 集体土地所有权构成农民财产权的核心, 因而也构成国家必须尊重和保护的宪法基本权利。平等性是集体土地财产权的核心价值, 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切实维护农民切身利益的前提和基础。

2.1.3宪法授权。我国《宪法》第10条第4款后段明确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这是我国土地使用权进行转让流通的直接宪法授权规范。该条规定的土地使用权没有特指国有土地使用权, 当然应包括集体土地使用权。这是构建我国土地使用权公平交易模式的根本法律依据。

2.2公平交易模式的基本原则

2.2.1用途区分原则。“从来没有哪个制度否认过宪法的征收权, 重要的是对征收的法律限制。”因此, 我们不能因为现行过度征地而导致的分配不公就全盘否定这项制度。明智的做法是严格区分土地的公共利益与商业用途, 按照不同的正当法律程序进行规制。

2.2.2规划许可原则。集体土地直接涉及国家宏观经济、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 为实现集体土地资源的有效配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对集体土地使用权交易设计国家强制规划许可证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2.2.3平等交易原则。集体土地使用权平等身份的取得, 是有效实现公平收益权能的前提和基础。经依法规划许可后进入市场交易的集体土地使用权, 与国有土地使用权在市场准入、市场定价、交易方式、税收政策和证照手续等方面完全平等。

2.2.4公平分配原则。土地使用权公平交易模式制度构建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有效制度设计, 充分实现农民的土地公平收益权, 并有效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最终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在交易过程中, 要遵循公平合理的土地市场交易原则, 较好地平衡、协调农民、集体、政府和土地使用人的利益。

2.3公平交易模式的主要内容与正当程序

由于我国集体所有的土地主要集中在城市郊区和广大农村, 集体土地特别是基本农田除了属于市场经济中的一般商品外, 还承担着供养相应农业人口的社会保障功能。因此, 对集体土地平等进入一级市场交易进行合理的限制性立法规范是土地公平交易模式的主要内容和正当程序。

2.3.1许可申请与批准。根据土地使用权交易规划许可原则, 划入国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范围内的集体土地, 必须由所有人申请并经依法批准取得正式交易许可证, 方可正式进入市场交易。凡是未获得正式交易许可证的土地, 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进行交易, 自私进行交易的, 结果违法无效。

2.3.2交易主体与标的。集体土地使用权交易的双方当事人是土地使用人和集体土地所有人乡农民集体、村农民集体和村民小组) 。土地使用人种类不受限制, 可以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等。集体土地交易的标的是集体土地的使用权, 而非所有权, 且是附有期限的使用权, 具体期限可在法律限制范围内自由协定。

2.3.3交易定价与方式。交易价格由双方当事人按照市场化方式协商确定。国家应建立规范化的土地市场交易中介机构, 并定期发布土地市场交易行情, 为当事人进行有效市场交易提供参考。交易只能以公平市场价格进行, 不得以低价、赠送或其他变相方式等逃避国家的税收。

2.3.4交易纳税与分配。集体土地使用权交易所得依法归集体土地所有人和全体农民所有, 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截流、挪用或其他方式占有、支配集体土地使用权交易收益。土地成交后, 土地所有人应依法向国家交纳土地使用权交易税, 具体缴纳比例和方式由国家立法确定, 税款由交易主持机构依法代扣代缴。税后所得, 应在集体与农民之间进行实际分配。

2.3.5登记公示与生效。土地使用权交易结束, 双方当事人应依法向土地交易登记管理机关进行登记并公示, 交易行为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结束语

公平模式 篇8

社会保障是社会公平的产物, 其制度设计的出发点是要通过收入转移对低收入或无收入者提供帮助, 降低社会风险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就其初始意义而言, 社会保障更强调的是公平。然而,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推行普遍福利政策, 由此而酿成福利危机。这给各国政府提出了一个警示信号, 并导致其对社会保障制度的重新审视。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取向和方案选择之所以举步维艰, 正是在公平和效率的关系中必须不断地改革、调整并做出选择。因此, 公平和效率之间的权衡和取舍就左右了一个国家对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像高福利型的国家瑞典和英国, 在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上主要注重于公平, 以全体国民的福利为根本目标;而新加坡等国家在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上实行的是一种强制性储蓄的社会保障模式, 这种社会保障模式主要注重效率, 公平方面却做得不够好, 缺乏代内、代际转移机制也不共担风险, 难以体现社会保障的共济实质;在公平和效率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是像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选择的社会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 这种保障类型把社会保障作为发展社会经济的目标之一, 追求的是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

二、各国社会保障模式的比较

目前, 世界各国典型的社会保障模式主要有四种:社会保险型模式, 国家福利型模式, 强制储蓄型模式, 国家保障型模式, 除了第四种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模式已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外, 其余三种社会保障模式恰恰是从公平和效率的三个权衡角度来讲的:第一, 公平和效率方面最为均衡的模式是社会保险型的社会保障模式, 这种模式也叫投保自助型社会保障模式, 实行的是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相协调的机制, 强制与自愿相结合, 保险金由雇主、雇员和政府共同负担。其社会目标是通过“人人为大家, 大家为人人”的互助互济原则, 保证大多数人员不陷入贫困, 以达到既保护私有财产, 从而维护经济发展的活力, 又尽量保证劳动者的权益, 保证他们在现有的社会秩序中都有所得, 使其不致因贫困而无法生存下去。这种保障类型把社会保障作为发展社会经济的目标之一, 追求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但其弊端是采用现收现付筹资模式, 面对人口老龄化高峰期, 企业及在岗职工均难以承受沉重负担。这种模式最早发源于德国, 随后美国、日本、荷兰、奥地利都采取这种模式。第二, 最注重公平的模式是国家福利型保障模式。其最大特点是以公民权利为核心确立福利普遍性和保障全面性原则。以国家政府为最主要的责任主体, 个人交费只是象征性的, 作为领取资格的认证, 并以充分就业、收入均等和消除贫困为目标。其基本原则是“收入均等化, 就业充分化, 福利普遍化, 设施体系化”。国家以提高全民福利作为社会保障实施的目标, 根据福利普遍性和统一性原则, 对全体国民提供从生、老、病、死到衣、食、住、行等社会保障待遇, 即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无所不包的福利服务。其资金筹措方式是课税资助下的现收现付制。其弊端也是十分明显, 即过多的福利开支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 从而削弱国际竞争力, 又易于形成一种“养懒汉”的机制。属于这种类型的国家主要有英国、瑞典、挪威等北欧国家。第三, 最注重效率的模式是强制型储蓄模式, 也叫自我保障型模式, 其实质是一项强制性的储蓄计划, 政府只是充当一般监督, 而由官方或半官方的基金管理机构负责管理。公积金除了用于支付利息和正常的行政开支外, 主要在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 投资房地产、股票、公共设施和对外投资。在这种社会保障制度中社会成员之间没有互助互济, 也不共同承担风险, 缺乏代内、代际转移机制, 难以体现社会保障的共济实质, 而且对贫富悬殊问题难以发挥有效调节作用。它属于自助型的保障模式, 以新加坡、智利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为主。因此很大程度上, 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就是对公平与效率之间做出的权衡。

三、社会保障模式选择中应处理好公平和效率两个关系

(一) 社会保障中的公平和效率的定义

效率指的就是资源配置效率, 即在给定物质、技术的前提下, 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社会保障制度中体现的效率也是在这个基础上的一种解释。公平则是一个涉及价值判断的问题, 也就是主观对客观合意性的判断, 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不同的阶级、社会集团及个人因其社会地位、阶级地位及个人的认知能力不同, 对公平的理解和取向也就不一样。我们这里要讨论的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公平主要体现的是社会公平, 也就是说, 社会保障通过收入的转移, 对低收入或无收入者提供必要的帮助, 减少社会成员的风险及遭遇风险时的损失, 来体现社会公平。

(二) 如何在社会保障的制度设计中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1、在社会保障的公平方面:

首先, 社会保障确保机会公平, 机会公平就是起点公平, 强调的是每个人起始的

由陕西省财政厅社保处支持开办

权利要对等。社会保障在进行制度设时强调, 社会成员参与机会的公平, 只要符合法律规定条件, 都能获得社会保障的机会, 而且, 随着社会保障程度的提高, 这种社会公平性体现得愈充分;其次, 社会保障保证起点公平, 社会保障的目标是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 从而使社会成员在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前提下, 能有一个参与竞争的公平起点, 而不至于一开始即先天不足而陷入生存困境;再次, 社会保障维护过程公平, 这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扶持以及在社会范围内分摊风险, 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循环;最后, 社会保障缩小结果的不公平, 社会保障所具有的收入再分配功能和社会保障基金的预提积累式的延期支付, 在一定程度上能缩小收入分配结果上的不公平。

2、社会保障的效率包括两个方面:

其一是社会保障的社会经济效率;其二是社会保障自身的效率。社会保障的社会经济效率表现为:首先, 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保障通过其机制缩小贫富差距, 缓解社会矛盾, 解决社会问题, 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前提条件;其次, 解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 调动其生产积极性, 这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率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性条件;再次, 保证社会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的供给, 社会保障不仅是简单地维持劳动者的生活, 而且也是劳动恢复和补充的重要条件;最后, 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完善, 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有序的流动, 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配置, 这是提升其社会经济效率的重要一环。

3、公平与效率都是社会保障追求的目标, 抽象地争论是效率优先还是公平优先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 公平必须以效率为基本前提, 没有效率的公平是无源之水, 真正的公平是有效率的公平;同时, 公平又是效率的保证, 如果收入分配非常不公, 则经济发展将面临动荡的社会环境, 这样效率也只能是空谈。因而, 对公平与效率的取向要落实到社会保障的不同项目及不同的层次, 那些完全由或主要由国家财政支撑的项目如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更倾向于公平, 或者是公平优先;而强调用人单位缴费、个人缴费的社会保险则在一定程度上倾向于效率。当然这也只是相对的, 而并非绝对意义上的偏重。所以能使公平和效率达到一种均衡的社会保障模式才是一个好的社会保障模式。

四、对我国社会保障模式选择的启示

严格意义上讲,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模式属于混合型社会保障模式, 国家保险型和强制储蓄型相结合的社会保障模式。我国社会保障目标的选择是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例如基金筹集方式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变, 管理体制为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社会保障对象以普遍性的全面保障为目标, 待遇给付标准不一。但这种社会保障模式因为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和中国现阶段的特有国情和状况而远没有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均衡, 真正要实现公平和效率的均衡, 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 选取正确的价值取向

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以及制度的制定都是政府在一系列限制条件下抉择的结果, 也就是说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是人为的, 显然这就依赖于做出决定的政府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是支配和制约社会保障实践活动的基本信念, 不仅涉及制度与模式的选择, 还决定着制度的出发点、发展路线和目标的实现。我国社会保障的价值取向, 在模式选择与重构过程中曾经误入歧途。国家保险模式虽然理论上选择了社会公平与人道主义, 但现实中追求劳动成果的平均分配, 体现的是平均主义。在体制转型与模式转轨的大背景下, 人们对于新模式的基本价值理念尚缺乏明确的选择与必要的共识, 价值取向移植了经济领域内的效率优先。于是, 从绝对平均到忽视公平, 从无视效率到效率至上, 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当然,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是在否定分配领域的“大锅饭”与平均主义的背景下进行的, 改革进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矫枉过正难以避免。但是效率优先作为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和改革目标, 既违背了现代社会保障的基本规律, 也偏离了共同富裕的总目标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追求。好在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政府观念的转变, 认识到了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的重要性, 因此在社会保障的价值取向上我们看到了制度的进步, 现阶段较为合理的价值取向应该是在不严重损害效率的基础上更注重于社会公平, 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保障的内涵。

(二) 增强市场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

当务之急, 需要建立健全多种形式、多层次的保障制度, 增强市场在社会保障中的作用, 努力探索和建立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多形式社会保障体系, 即国家建立起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基本保障, 又要大力发展商业保险和民间互助, 通过商业保险对社会保障体系的介入, 构筑一个法定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 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全方位、多渠道服务的社会保障体系, 做到公平与效率的兼顾。这样有利于建立低保障、高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加大市场在抵御社会风险方面的作用, 减少国家财政负担。同时通过鼓励企业为职工选择商业保险投保, 有利于企业增强吸引力, 在市场上争夺优秀人才, 这样才是对公平和效率很好的诠释。

(三) 逐渐实现社会保障的法制化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对社会保障所覆盖的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没有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这就如同不完全契约一样导致了事后的交易成本过高, 导致效率和公平双方面的缺失。而社会保障一旦法制化, 在公平方面只要符合法律规定条件, 都能获得社会保障的机会而达到机会公平, 又能依法处理社会保障中出现的问题而达到过程公平, 还可以在再次分配中规范政府的行为而到达结果公平;在效率方面, 社会保障的法制化、规范化其实就是一种契约精神, 这种契约可以提供一个较为稳定的制度环境, 使人们的经济活动变得可以预期, 一切按照既定的规范规章进行, 消除投机行为, 降低交易成本, 也有利于保护竞争, 促进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作用, 充分实现社会保障中的效率原则。因此, 无论从公平还是效率来讲, 社会保障的法制化都是尤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庄志杰.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2]王真.中国现代化模式的选择和定位.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0 (11) .

[3]李雪.社会保障模式研究.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2008 (7) .

[4]苗丽静, 孙茜.社会保障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启示.财经问题研究, 2000 (4) .

[5]王曼.浅析社会保障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行政论坛, 2004 (3) .

[6]许康平, 温贤武, 刘星宏.借鉴国外社会保障模式经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大众科技, 2008 (10) .

[7][美]萨缪尔森.经济学.商务印书馆, 1980.

[8]吕学静.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1.

[9]郑秉文.OECD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及其比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4 (5) .

公平模式 篇9

1. 强烈的时代意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的‘时代’, 指向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大的发展阶段, 是一个用以表征人类社会发展轨迹的动态概念, 其内涵随着人类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准确把握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前提和依据。列宁早就指出, 只有“首先考虑到各个‘时代’的不同基本特征 (而不是个别国家的个别历史事件) , 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订自己的策略;只有了解了某一时代的基本特征, 才能在这一基础上去考虑这个国家或那个国家的更具体的特点”。

进入新时期, 邓小平、江泽民以及胡锦涛不断深入认识和把握“和平和发展”的时代主题并结合中国发展各阶段的具体实际, 提出了“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改革开放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中华民族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2. 强烈的问题意识。找准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起点和基础。问题是时代的呼声,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问题。马克思早就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谓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 它是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回答重大问题中实现时代化, 并在回答重大问题、指导实践中彰显其价值。

3.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理论、解决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关键和核心。邓小平曾讲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 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 从而也发展马克思理论本身”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大价值功能在于指导不断变化的实践, 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要充分发挥其指导实践、解决时代问题、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 必须进行理论创新。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改革开放的理论等, 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开启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公平正义模式的创新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应重视以下几点:

1.强化“问题”研究。回答并解决好当代现实重大问题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关键。为此, 在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过程中, 要以回应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切入点, 加大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力度。在当代由于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 使得当今时代中国的问题、世界的问题和人类的问题相互制约, 历史的问题和现实的问题相互纠结, 各种矛盾紧密交织, 错综复杂。可以说, 能不能从现阶段的国情和世情出发, 解决好时代提出的中国社会的重大现实问题, 不仅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推进, 而且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前途和命运。为此, 要拓展思维和视野, 要在横向和纵向的综合分析中加大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

2. 不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先导。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在改革开放的历程中, 我们在实践上的每一个重大发展, 理论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 工作上的每一个重大进步, 都是解放思想的结果。当今, 面临时代的变化和挑战, 中国共产党人需要拿出大无畏的勇气, 敢于担当历史重任, 要善于打破僵化的思维定势、教条式的思维定势、封闭的思维定势, 不断解放思想。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才能为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和时代化的马克思理论的产生提供方法论借鉴和思想保证。

3. 在实践中创新。尊重实践, 在实践中创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路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律, 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是理论的来源, 离开了实践, 就没有理论, 也不会有理论的发展, 而理论对实践又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是实践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尊重实践, 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动力, 在实践中创新, 才能彰显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价值功能。为此, 我们应该不断深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 不断深刻总结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 不断深刻总结当代人类社会的发展经验, 在实践中创新, 在创新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

参考文献

[1]速继明.时代主题的变迁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内在逻辑[J]思想理论教育, 2011, 1:44.

[2]列宁全集, 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0:14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2:289—290.

[4]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46.

公平模式 篇10

一、公平补偿标准的中美比较

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对土地所有人进行公平补偿 (Just Compensation) 是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确定的基本原则。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规定:“没有经过公平补偿, 私人财产不能被征收用于公共用途 (nor shall private property be taken for public use, without just compensation) ”, 该条款事实上解决了之前联邦和州政府在征收私人土地用于道路等公共设施建设中没有合理补偿的问题, [5]阐明了政府征收 (Eminent Domain) 必须满足的两个条件:公共用途 (Public Use) 和公平补偿 (Just Compensation) 。

1.美国土地征收中的公平补偿

关于公平补偿的定义, 法官Brewer在Monongahela Navigation Co. v. United States (1893) 案中表述为“公平补偿就是补偿的金额正好等于 (Full and Perfect Equivalent) 被征收财产的价值”, 同时还特别强调, 该补偿是“针对财产本身, 而不是针对财产的所有人 (For the Property, and Not to the Owner) ”, 自此确立了美国土地征收中采用客观市场价值进行补偿的原则。

在Olson v. United States案中, 最高法院进一步明确了公平市场价值 (Fair Market Value) 是作为计算公平补偿的主要依据。所谓公平市场价值是指在双方都完全掌握目标财产全部信息, 且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强迫交易的情况下, 买卖双方自愿交易形成的交易价格。在确定公平市场价值时要考虑以下因素对土地交易价格的不利影响, 还原真实的土地市场价值:一是包括土地现有用途和可能的最佳用途等在内的各种用途;二是土地的用途 (Zoning Restriction) 限制或其它限制措施, 以及改变这种限制的可能性;三是合理充足的交易时间。

2.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公平补偿

2011年新颁布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条例》首次明确了城市房屋的征收补偿原则为“公平补偿”, 并且规定了公平补偿的标准为“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评估办法》中定义房屋的市场价值是:“被征收房屋价值是指被征收房屋及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在正常交易情况下, 由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以公平交易方式在评估时点自愿进行交易的金额, 但不考虑被征收房屋租赁、抵押、查封等因素的影响。”

从对公平市场价值的定义上看, 中美两国已经十分接近, 都强调排除外界偶然因素对市场价值的影响, 从而得到被征收财产完全、真实的市场价值。

二、集体土地征收的公平补偿标准

实务中之所以出现土地增值收益如何分配的问题, 实质上是理论界对农民土地权益的认识仍然存在争议。农民对土地到底拥有什么样的权益, 立法和实践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理论上, 农村的土地归集体所有, 但实践中, 由于缺乏集体土地所有权流转的相关法律规定, 再加上农村承包经营权对集体所有权的约束, 以至于有的学者提出可以淡化集体土地所有权, 强调集体土地使用权, 甚至提出将集体土地全部国有化, 农民只有“永包权”的主张。[6]正是根源于实践中这种忽视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思想, 才使得部分地方政府漠视农民的土地权益, 肆意低价掠夺农民的土地, 也使得现行的土地征收标准明明有失公平却迟迟得不到修订。

1.美国土地征收中的最佳用途原则

美国评估价值基金会 (Appraisal Foundation) 制定的USPAP2002 (the Uniform Standards of Professional Appraisal Practice 2002) 标准中定义财产的最佳用途 (Highest and Best Use) 方式为“法律上、物理上、财务上均具有合理的可能性的, 能够产生最高价值的用途 (The reasonably probable and legal use of property that is physically possible, appropriately supported, and financially feasible, and that results in the highest value) ”。[7]在评估土地的市场价值时, 除了现有用途外, 还要考虑能够在可预期的时间内给土地所有者带来更大收益的可能的其它合法用途。土地可能的最佳用途应该满足以下四个条件:[8]

(1) 该土地用途是合法的 (Legally Allowable) 。

实务中, 评估专家或法院会审查目标土地的各种可能的合法用途, 只要存在合理的变更可能性 (通常50%以上) , 就可以认为该用途变更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2) 该土地用途在物理或地理上是可以实现的 (Physically Possible) 。

涉及的土地在大小、形状、位置以及附属设施等方面都应当具备该用途必须的物理或地理条件。比如现有的一块农用地, 如果其附近土地已经用于住宅, 相关的基础设施已经建设完成, 则该地就具备了转变为住宅用地的客观条件。

(3) 该土地用途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Financial Feasibility) 。

土地在该用途下应当具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 即扣除拆迁费用和开发成本后, 改变该土地的用途仍然能够实现更高的经济价值。

(4) 该土地用途实现的是最高的市场价值 (Maximally Productive Use) 。

如果一块土地既可以用于农业种植, 也可以用于工业生产, 或者用于商业开发, 那么扣除掉进一步的开发成本后, 产生最大利润的用途便是该土地最佳的用途。

值得注意的, 土地的最佳用途有可能是现有用途, 或者是以前曾经出现的用途, 也有可能是将来的可能用途, 评估专家和法院在确认最佳用途时重点关注的是该土地被用于该最佳用途的可能性。

2.现行征地补偿标准的实质

现行《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征地补偿标准是基于被征土地前三年的平均产值, 其中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 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 而安置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 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并规定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

该补偿标准被认为严重侵害了农民的土地权益, 实践中的补偿通常都超过了按照该标准计算出来的补偿金额, 故被征地农民即使觉得补偿偏低, 也无法通过诉讼的方式获得救济。甚至有的律师建议当事人只能利用征地程序上的瑕疵来迫使地方政府提高补偿金额, 而不能直接去法院起诉补偿标准偏低, 这也是现实中地方政府在补偿方面总是显得理直气壮的原因。

该标准实质是土地现有用途下, 根据土地的年收益计算出的土地现有价值。在没有成熟交易市场能提供对比价格数据的情况下, 要确认被征收财产的现有价值可以通过成本法、收益法和重置法进行测算。现行标准就是按照收益法计算的土地现有的价值, 即土地的资本化现值=土地的年净收入/资本化率, 如果不考虑地方政府确定平均年产值方面的误差, 以及农产品价格飞涨的因素, 该标准事实上反映了土地的资本化现值。[9]

有专家采用收益法, 选择美国十年国债利率作为资本化率, 以农用地的市场年租金作为年净收入计算了伊利诺斯州从1986年到2010年的农用地资本化现值 (Capitalized Value) , 并与市场交易价格进行对比, 得出的结论是二者基本吻合, 通常情况下农用地的资本化现值只比市场价格低5%左右, 并且2010年的农用地资本化现值还高于市场价格。[10]利用同样的公式计算我国土地的资本现值, 以财政部2011年第二十四期记账式附息十年期国债的3.57%利率为资本化率, 可以得出土地的资本化现值应当是土地年租金的28倍, 而现行征地补偿的一般标准是年产值的十六倍, 最高可达土地年产值的三十倍, 故现行的标准事实上能够反映集体土地作为耕地使用时在成熟流通市场上的市场价值。现行补偿标准之所以广受指责, 根本的原因不是损害了农民的现实耕种利益, 甚至将来耕种利益, 而是将农民的土地权益限制在农业用途, 否定了其在征收时点的最佳用途, 使得集体土地所有权变成了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

3.基于市场价值的集体土地征收公平补偿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缺乏法律的界定, 理论界通常用“合理补偿”、“适当补偿”等概念来表述。既然国有土地上房屋的征收已经界定为“公平补偿”, 故没有任何理由将集体土地的征收补偿排除在市场价值标准之外。至于公平补偿的定义和标准, 由于没有集体土地所有权流转市场, 无法完全照搬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的补偿标准, 但仍可以正视土地的用途限制导致土地市场价值降低的事实, 建立一套基于现行法律框架, 体现被征收土地市场价值的公平补偿标准。

土地的市场价值不能单纯理解为现有用途下土地的价值, 而是应当借鉴美国法院在征地补偿过程中确立的最佳用途原则, 排除土地区域限制对市场价值的影响, 使得集体土地的补偿真正体现其市场价值。如果该土地在征地前后的最佳用途都是农业用地, 则不存在改变土地用途的问题, 比如在偏远地区征地后用于水利建设、道路建设等情形。如果征地后用途变为工业、商业或住宅用地, 土地的最佳用途就可能发生变化。由于国有土地的用途受到城市规划的严格限制, 土地征收后的规划用途往往就是该土地在征收时或其后合理时间内的最佳用途。

出于对农村稳定的考虑, 地方政府大都采取“征地补偿+安置补偿+社会保障”的补偿模式, 强迫失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障体系。这种补偿模式表面上一次性的征地补偿费用低, 而隐性的社会成本却很高, 事实上让社会公众分担了征地的长期成本, 而征地时的地方政府官员则获得了直接的行政利益。与此同时, 否定了农民自主选择的权利, 模糊了权责之间的界限, 不利于政府职能的转变。土地承包经营的经验表明, 没有任何“父母官”能够比赋予农民自决权更能保护其合法权益。

集体土地公平补偿应当按照市场价值确定补偿标准, 然后政府通过征收土地增值税、所得税、社会保障税以及公共设施配套费等形式进行税收调节, 同时提供收费的就业培训、就业指导等公共服务, 以做减法的形式让被征收人在实现其土地市场价值的同时承担相应的社会成本。

三、基于土地增值税框架的征地补偿模式

1.现行的土地增值税框架

现行的土地增值税主要针对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时所产生的价格增值量征收的税种。计算土地增值税的公式为:应纳土地增值税=增值额×税率, 其主要有以下特征:

(1) 以土地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土地的“增值额”为纳税人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收入减除扣除项目金额后的余额。

其中纳税人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收入, 扣除项目包括: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开发土地的成本、费用;新建房及配套设施的成本、费用, 或者旧房及建筑物的评估价格;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财政部规定的其他扣除项目。

由于增值额中扣除了取得土地的成本和建设开发房地产的费用, 实质上就是针对土地增值收益部分的征税, 实现了国家对土地增值收益的分享。

(2) 采用了超率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是把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量划分为若干级距, 分别规定相应的税率, 在征税对象比率增加, 需要提高一级税率时, 仅对增加的部分按规定的等级税率计征。采用超率累进税率能够很好地实现税收对居民收入的调解功能。

现行土地增值税实行四级超率累进税率, 按照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的比例, 税率分别为30%、40%、50%、60%。

2.基于土地增值税框架的征地补偿模式

(1) 以同区域同类型土地的平均“生地价”作为公平补偿的依据。

公平补偿的标准原则上应当是土地的市场评估价值, 但由于计算土地从农用地转变到国有建设用地的成本十分复杂, 并且一块地的最终市场成交价会受到政府土地出让方式、后期配套建设等因素的影响, 故可以选择各地的同区域同类型的平均“生地价”作为土地的市场评估价。所谓“生地”, 指已完成土地使用批准手续 (包括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 可用于建筑的土地, 该建筑用地无基础设施, 或者有部分基础设施, 但尚不具备完全的“三通” (通路、通水和通电) 条件, 同时地上地下待拆除的房屋、构筑物尚未拆迁。“生地”价格体现了土地的区域价值和规划用途价值, 反映了被征土地用途变更后的初始价值。征收后用于公共基础建设的土地应当比照其相邻土地的非公共基础建设的用途计算其最高市场价值。

(2) 政府征收土地增值税。

虽然现行的土地增值税仅用于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 但其确定的增值共享的原则和比例同样可适用于集体土地所有权转让。计算增值额时, 以征地后的市场评估价作为收入, 以征地前的评估价值作为土地的成本。

土地增值额=征地后的市场评估价-征地前的评估价值

其中, 征地后的市场评估价=同区域同类型土地的平均“生地价”, 征地前的评估价值=最佳农业用途下的土地资本化现值。

税率仍然采取超率累进税率, 但由于土地由农业用途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后增值幅度很大, 可以适当加大高增益部分的征税比例。

(3) 征地补偿费的分配。

现行的征地补偿规定中, 将土地补偿费归于集体所有, 而土地的承包经营人只能获得安置补偿和一些青苗损失。采用市场化价值基础上的公平补偿后, 由于土地承包人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是独享土地被征收前的全部收益的, 故其应当获得相当于土地资本化现值的补偿。而土地的增值收益由于来源于土地所有权, 应当由集体所有。

土地承包人获得相当于现有用途下土地市场价值的补偿款后, 等于一次性获得了该土地的耕种价值, 不再享有其它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益。如果失地农民愿意转为城市居民, 可以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增值收益为其缴纳相应的社会保障费用。身份转变后, 该农民仍然享有集体剩余土地增值收益的权益, 但不得继承, 其子女也不再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集体享有的土地增值收益除了用于失地农民的社保安置或公共设施建设, 剩余部分应当全部进行分配, 不能以发展集体经济的名义截留土地补偿款。围绕着土地补偿款的争议表明, 以发展集体经济为名截留征地补偿款已经成为了农村干部腐败的根源。[11]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要靠农民个人的集资合作, 自下而上地形成, 而不能由集体强行进行组织。将土地补偿款用于发展集体经济是与土地承包经营理念背道而驰的, 不利于农村的和谐稳定。

3.可行性分析

政府通过税收的形式分享土地的增值收益, 比通过降低补偿价格, 直接剥夺农民的土地权益更符合法治的精神。基于土地增值税框架的土地征收补偿模式, 事实上是还原了现行法律体系 (《土地管理法》除外) 下应然的补偿路径, 具有合法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1) 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实现了集体土地所有权。

现行的补偿标准中将土地的补偿款归为集体所有, 而失地农民只获得一定的安置补偿, 事实上是把应当属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收益的未来耕作收益当作了土地所有权收益, 实质上是否定了集体的土地所有权, 将其变成了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如何保障集体土地所有权, 真正实现“同地同权”?不同于有些专家提出的建立集体土地所有权流转市场, 让集体经济组织直接参与建设用地流转的激进式的改革建议, [12]基于税收分享的征收补偿模式既能避免对现行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大的变革, 防止集体土地的非理性流转, 又能将征地补偿与土地的市场价值结合起来, 保障集体土地所有权在征收过程中的合法收益。

同时, 将征地补偿同土地的市场价值相结合还能规范地方政府的征地行为。由于征地的补偿标准不能低于该土地的市场评估价值, 限制了地方政府低价转让土地的行为, 并且征地补偿标准会随周围的地价不断提高, 这样能促使地方政府提前做好征地规划, 减少“城中村”的出现。

(2) 兼顾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

国家通过税收分享了土地的增值收益, 集体获得了基于所有权的收益, 而土地承包人也获得了全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补偿, 兼顾了三者的合法权益, 既符合物权法精神, 又能贴近部分城市的征地补偿实际, 很好地反映各方主体的实际诉求。

以下是以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征收土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2012]第3号公布的补偿标准为例, 初略估算基于土地增值税的补偿模式下土地征收的补偿和分配情况 (该土地公布的平均年产值为3065元/亩) 。

①现方案确定的补偿金额:

补偿总额=土地补偿费+安置费=3065×10+3065×6=4.91万元

②基于增值税的补偿模式下的补偿金额:

以十年期国债利率为资本化率, 则

每亩土地的资本化现值=3065/3.57%=8.58万元 (忽略了土地产值和土地净收入的差别, 由于平均产值本身不代表土地最佳的农业用途, 且由于中国土地的稀缺性较美国更甚, 资本化率应较国债利率低, 故该估计可以反映土地的资本化现值)

该区域2011年住宅地基准地价=177万元/亩, 则

土地平均市场价值=基准地价-征地成本=177万元-8.58万元=168.42万元 (估算时不考虑相关开发成本)

土地增值税=168.42×60%-8.58×35%=98万元

营业税及附加=168.42×5.5%=9.3万元

所得税= (168.42-98-9.3-8.58) ×20%=10.5万元

故该集体土地征收实际获得的补偿总额=168.42-98-9.3-10.5=50.62万元/亩

其中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从中获得的补偿为:8.6万元/亩

比较两种模式下的补偿金额可以发现, 基于土地增值税的征地补偿标准比现行标准提高了大概十倍左右, 符合当下的补偿实际和公众对“《土地管理法》修改后会提高十倍补偿金额”的预期, 具备较高的可行性。

四、结论

本文的研究是建立在现行法律和税收框架内的一种合理应然的补偿模式, 为提高集体土地的征收补偿标准提供了具体的法律依据。《土地管理法》的修改中无论以何种比例提高征地补偿标准, 如果不能将其与征地后的土地市场价值相结合, 就不能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建立一种长效的征地补偿模式, 也就不能真正保护集体土地所有权。本文的研究还比较粗略, 期望能为集体土地的征收补偿改革提供可行的思路。

摘要: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偏低已经成为理论和实务界的共识, 改革的方向就是如何建立土地的市场价值补偿机制。本文主要介绍了美国法院在处理土地区域限制时采取的最佳用途估价原则, 分析了现行补偿标准与公平市场价值标准的差异, 构建了一种基于土地增值税框架的征地补偿模式, 实现了现有法律体系内的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共享, 从而确保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真正实现。

课堂公平:教育公平的底线 篇11

一、让学生分享平等的课堂资源

课堂是由教师、学生、课程和教育设施构成的多维教育空间,物质资源的公平是实现课堂公平的基础和条件。作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大力推进学校现代化教育步伐,做到课堂教学设施、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教育教学资源均衡到位,保证师生从事教学活动的基本物质需求。在实施国家课程同时,再根据当地学生的兴趣、需要、特长的个性化,设计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增强学生个性化学习体验,发展学生的智能优势和特长爱好。

师生分配公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保障和前提。课堂公平关键是教师资源配置要公平,要严把教师准入制度,提高教师地位,把最优秀的教师吸引到教书育人的岗位上来。对教师合理搭配,根据合格层次和年龄、性别、学历、职称等差异分配。对于班主任的选定,要从道德品质、岗位能力、责任心和事业心等综合考虑。学校要尊重学生的性别、个性、智能、特长等差异,根据差异均衡编班,让学生互帮互学、互勉互督,全面提高。

师生关系是课堂公平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师要做到公正公平地关爱每个学生,建立互尊互爱互信的师生关系,要维护学生的尊严和人格,要因材施教,不能因“财”施教,特别是后进生,教师更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保障每个学生平等参与课堂的权利。学生座位编排要公平,要遵循“成绩互补,性别搭配,性格互助,帮教方便,照顾生理”的原则。定期对学生座位进行合理调整,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心理需求。

二、让学生悦纳同等的课堂教学技艺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到面向全体,区别差异。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特性采取适合学生个性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冲刺最高的学习水平。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认真分析本学科对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所在,让课堂教学贴近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要研究课标,吃透教材,把准内容。摸清学生实际水平,掌握学生特长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设计,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评价等方面着手,为每个学生设置合适的学习任务,创造合适的学习机会,让认知不同、情感体验各异的学生都有充足的发展。在预设的同时,还要关注教学过程的动态变化,积极把握教学中的生成资源,做到动态生成和静态设计完美结合。

让学生学习过程公平。既要体现教学要求的统一性,又要尊重学生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起点,不同的性格爱好,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布置层次不同的作业。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完成不同层次的作业。对实验操作和反映运动技能的练习,要保证每个同学都有同等的操作机会。教师要对每个学生及时予以不同的帮助,让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师生互动要公平。师生互动是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形式。在对象上要每个学生有参与互动和交流的时间,教师不能对偏爱的提问多,性格外向的互动多,学习成绩优秀的对话多,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同等的对话机会。在互动内容上要做到“因人设问,难度各异”。教师在运用讨论式教学时,分组要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利于学生互帮互学。在发言时,要杜绝优秀学生的“霸语权”“垄断权”,做到由浅入深,集思广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不同的发展。教师在辅导时,要特别关注基础薄弱的学生,让每个学生既有展示自己的自信,又有帮助别人的快乐。

三、让学生倾听全面的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是基于事实而做出的价值判断,为此,评价主体要公平,要建立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之间平等和悦的互动关系。让课堂评价成为师生分享智慧、共同成长的手段。要改变单一的教师评价学生的做法,做到师生互评,生生互评,把学生评价教师的结果作为学校考核教师的参考。对班主任的评价,不能把成绩作为考核的唯一指标,学校应根据班主任工作条例,综合性地评价班主任。评课者和被评者共同参与课堂分析与评价,评课者根据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态度、教学过程、教学结果来综合考虑,同时允许上课者提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杜绝评课“霸权”现象。

教学过程的评价既要关注教师的“教”,还要关注学生的“学”,要本着学有收获、教有长进的目标,把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单元、不同课时特征,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辩证关系。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了后进生。在评价教学时,不仅要看教者把握教材的高度,还要看对应教学的实然程度。既要看课堂实景,还要聆听教师的说课和教学反思,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技艺,提升教育实践的能力。

对于教学结果的评价,不仅要关注成绩,更重要的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需求,尤其要为学困生“解困”,要从三维目标整体评价学生,不仅要看“智”,还要看“德”“美”“体”等,不能以一概全。课堂管理评价要到位,班级干部的产生要充分体现学生的意愿,变指定任命为民主选举和动态轮流,让每个学生都有自我教育的机会和权利。班级布置每个学生要参与其中,提高学生锻炼机会。表扬和批评要公正,不偏爱优生,不歧视后进生。在课堂上每个教师都要承担起既“育分”又“育人”的责任。

当然,真正的课堂公平,不能牺牲“效率”,要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潜能,为他们提供“最需要”“最适合”的教育需求。

公平模式 篇12

一、质量公平:城乡义务教育的新议题

1. 城乡教育机会公平基本达成

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国家政策及法律的引导,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有了显著的发展。就城市学校来看, 其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日益上升, 无论在教师学历、管理和培训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教育经费的投入也受到国家机制的保护, 减轻了城市部分家庭的负担;在学校建设方面, 不断优化办学设施,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孩子自身的受教育权利也得到了相关法律的严格保障。与此同时, 国家把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 而曾经有关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巨大的说法也渐渐消减, 和城市相似农村孩子也能在义务阶段平等地接受教育。近年来, 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机制越来越完善, 经费投入也逐年增多, 教师队伍逐渐壮大, 农村孩子不仅在入学方面受到保障, 国家免除学杂费, 同时还对农村家庭困难学生提供一定补助, 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形势喜人。

我国对此做出承诺:到2015年, 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将达到93%, 实现基本均衡的县 (市、区) 比例达到65%;而到2020年, 全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 实现基本均衡的县 (市、区) 比例达到95%。[2]当然, 在城乡义务教育都取得一定数量的成绩时, 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仍旧存在的问题。城乡适龄儿童在接受教育的机会方面已经基本上达到了平等, 然而机会平等就代表着一切平等吗?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在教育质量方面也达到了吗?

2. 城乡教育质量公平成为时代新议题

当义务教育的机会公平问题得到少许缓解时, 教育质量水平问题却日益突出, 具体表现在:教育资源的配置出现失衡, 尤其表现在城乡教师资源的分配上;区域间 (尤其是城乡间) 义务教育水平差距仍旧明显, 学生的家庭与社会教育环境不一, 而城乡课程、教材设置却无差别统一。此外, 国家有关义务教育发展的政策在实际施行中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缺憾。由此可见, 教育的机会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初级阶段, 是一种表面的公平, 而要理解教育公平的内涵, 则需对教育质量公平问题以及引起教育质量公平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探讨。

(1) 城乡师资资源分配不合理。国家多年来一直着力于提高城乡中小学教师数量, 而教师数量的提高并非一定能带来教育质量的提高。国家在增加教师数量的同时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主张, 对于教师学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然而, 严格的标准却并不是城乡教育质量同等提高的保证, 据调查可知, 城市普通初中专任教师中, 拥有硕士学位者占拥有硕士学位教师总人数的65.5%, 而农村拥有硕士学位者仅占11.2%;而城市小学专任教师中, 拥有硕士学位者占拥有硕士学位教师总人数的68.6%, [3]而农村拥有硕士学位者仅占14.9%。[3]从以上数据我们发现, 高学历教师大部分集中于城市, 而农村高学历教师却寥寥无几。此外, 城市教师参加职业培训和学术性交流会的机会明显多于农村教师, 间接导致了农村部分教师的知识与现今多元化社会脱节, 自然对教育学生也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且城市教师在教师工资、福利水平以及工作条件方面优越于农村教师, 这也决定了城市教师生活方式与农村教师生活方式大相径庭。城乡教师在学历、受训机会、工作、生活条件等方面有如此差异, 又岂能安心本职教学工作, 城乡教育质量公平又如何保证。

(2) 城乡教材设置不合理。据我国教育部相关规定, 从2001年起, 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材建设, 完善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 提高教材编审质量。教材的改革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进而使学生加强对校外世界的了解, 也对提升教育质量有着显著的作用。而现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使用的教材, 其内容设计与城市的生活结合紧密, 版本多样, 更新频繁。然而, 教材内容过度与城市生活结合, 忽略了农村生活, 使教材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城市化”倾向中, 这种倾向会造成城乡学生的认知差异, 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城市学生有着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生活经验, 他们对于这些内容的接受就容易、更深刻一些;而由于现实条件的制约, 农村学生较少有机会能亲身体会这些新鲜事物, 相对来说, 他们对于教材内容的接受比较浅薄, 农村学生正在为教材的“城市化”买单。[4]与此同时, 关于城乡教师的授课方式也引起了争议, 城市教师多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设备配合教材进行教学, 使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课本内容, 更深入理解学习内容;而农村学校的教学设备虽配备齐全, 但使用率低,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仍偏重于照本宣科。而正是这种有差别的教学方式, 导致了学生接受知识程度不一, 也因此影响了城乡的教学质量公平。

(3) 城乡学生教育环境不一。社会、学校和家庭为学生提供的教育环境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个性、道德发展的重要因素, 自然也是决定城乡教育质量公平的重要筹码之一。家庭环境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等其他家庭成员的受教育水平会影响到孩子的受教育水平, 对形成孩子的性格、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城市学生的家长从事的职业多种多样, 对于学生接受不同的社会文化有着促进作用;而农村学生家长多数是农民或进城务工人员, 他们很少有机会和时间让孩子接触更广泛的世界。并且, 城市学校通常会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外出游学实践, 参观博物馆、天文馆, 并与当地大学结对子, 由大学生到校内和中小学生进行互动等, 而农村的学生却很少有机会参与上述活动。

(4) 教育政策执行不严。随着我国对教育事业重视程度的增强, 各种教育政策纷纷颁布, 以保障我国教育的发展。当然, 在现实社会中, 教育政策执行不力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表现较为明显的是教育政策“缺席”和教育政策“无能”。教育政策“缺席”是指迫切需要教育政策来进行管理的教育教学活动却没有相应的政策来规范和引导。我国的教育政策往往是教育问题发生后制定的, 具有滞后性且缺乏时效性;而教育政策“无能”是指已经制定的教育政策经过一段时间实施后, 由于政策自身的局限性或是在执行过程的失误, 造成该政策预想的效果无法实现。如“撤点并校”政策, 该政策其出发点是为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而忽略此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学生上学安全隐患, 因而实施困难。教育政策“缺席”和“无能”会直接损害受教育者的权利, 自然也会影响教育质量公平的实现。

二、公平转型的必然趋势:从机会公平走向质量公平

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也是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而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伴随着教育机会公平的稳定实现, 教育质量公平的问题渐渐浮出水面, 成为全国上下讨论的热点。教育质量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实质和深层次要求, 近年来我国教育公平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但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甚至学校之间, 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差距, 教育质量的公平深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努力实现所有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的问题,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4]

三、多方作为:走向教育质量的公平

目前城乡义务教育在教育质量公平方面还需努力, 我国应从实际出发, 倡导教育公平必须兼顾教育机会和质量, 教育机会公平和质量公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证人人入学的情况下, 国家和教育部门才有资格提出均衡教育质量的措施。而同时, 教育质量公平又反作用于教育机会公平, 不断提高的教育质量对教育机会公平提出新要求, 义务教育从机会公平走向质量公平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

1. 加大教师资源配置力度, 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要保障教育质量的公平, 最重要的是做到提升教育资源配置力度, 合理配置教师资源。首先, 要进一步改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提高教师入职的“门槛”, 从源头上保证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素质, 避免师资力量的良莠不齐;在此基础上加强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 实行城乡学校“一对一”互助模式;并为广大教师, 尤其是农村教师提供固定的在职培训机会, 使其教学能力和师德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与此同时, 国家尤其要注重对农村教职工进行政策倾斜, 在工资待遇和工作生活条件上为他们提供保障, 以免除农村教职工的后顾之忧, 也可以对其他教师产生一种无形的“吸引力”, 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走进农村, 为农村注入新的生机, 城乡教育质量公平也随之得到保障和改善。

另外, 加强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的交流与合作, 还要发挥远程教育的作用, 建立网络教学平台, 充实城乡的教学资源, 加速城乡教学信息的整合与协作。这对于扩大城市学生视野和改观农村学生认知有着重要的作用, 使得城乡学生都能平等地享有社会各式各样的教育资源, 感受社会的美好和多元。

2. 完善教育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我国要加强对教育公平的政策保障, 不断探索、制定更多、更合理的政策以保证城乡教育质量达到公平, 并尽力避免教育政策“缺席”和“无能”带来的危害。在“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已经普及的地区要赋予其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让其根据当地教育实际自由发展, 并以达成和维持教育质量公平为中心, 总结经验和教训, 为实现全国性的义务教育质量公平提供示范。而对于“普九”制度尚未完全完成的地区, 国家要给予政策倾斜, 加大教育资源与经费的投入, 免去其发展的后顾之忧。

3. 构建合理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教育质量最终是否达到公平, 不是某个学者或者教育部门就能断定的, 因此, 构建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成为必要。因此, 有学者建议:教育部门要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确定合理的监控目标, 明确各部门职责, 对教师资源的建设、教学设施的配置和教学经费的投入进行相应监控。此外, 还要注重发展“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体系, 因为只有教师才明白自己到底教的怎么样, 也只有学生才知道自己到底学到了什么, 让教育教学活动的两个主体一起来判定教育质量是否达到了公平。当然, 我们还要建立独立于教育部门以外的监控体系, 给予社会各行各业对教育质量监控的权利, 使监控结果更透明、更清晰、更直观, 并将其监控结果积极反馈至教育教学活动中来, 进一步确保教育质量的公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19/200606/15687.html, 2006.

[2]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EB/OL].http://www.gov.cn/zwgk/2012-09/07/content_2218783.htm, 20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0[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公平模式】推荐阅读:

公平还是不公平09-13

公平07-14

环境公平06-08

公平问题06-14

过程公平06-25

程序公平07-12

交易公平07-26

公平视角08-03

补偿公平08-13

公平激励08-26

上一篇:问题教学情境下一篇:企业领导品牌设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