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视角(精选12篇)
公平视角 篇1
近年来, 国内外企业管理学者对组织公平性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他们普遍认为, 如果员工觉得自己受到公平的对待, 就会对企业产生好感, 并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组织是一个市场, 员工通过付出自己的才能和努力, 以换取所需的有形 (如工资) 和无形 (如自尊) 的回报, 而员工的付出是否能换取有利的回报, 取决于组织的公平性。因此, 适度的公平是保障激励效率和组织公平感的前提条件。公平理论阐述1.分配公平理论公平理论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 他认为, 在组织中, 员工对自己是否受到公平合理的对待十分敏感, 他们有时更关注的不是所获得报酬的绝对值, 而是与别人比较的相对值。人们往往不断地与他人进行比较, 并对公平与否的程度作出判断, 从而对自己工作的积极性产生影响。根据这一理论, 不公平会导致不适感, 而个体会努力消除这种不适感, 通过调整自己或参照对象的实际投人和产出, 或改变对投入和产出的主观感知, 以改变不舒适的不公平状态, 达到满意的公平状态。由于亚当斯的公平理论侧重于对分配结果的比较, 因此被人们称为“分配公平”理论。2.程序公平理论一些国外学者通过研究法律程序中的公平问题, 提出了“程序公平”理论。他们认为只要人们有程序控制的权利, 不管最终判决结果是否对自己有利, 人们的结果公平感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通过过程控制 (指在处理争议过程中, 个体通过举证来达到有利于自己的目标) 和决策控制 (指个体对决策的结果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 对制定决策具有发言权, 从而达到对最后作出决策起到控制作用) 可提高组织公平感。有学者将程序公平理论用于组织情境, 进而提出了判断程序公平的六条准则:一致性、无偏向性、准确性、可修正性、代表性和道德性。3.互动公平理论国外学者根据分配结果反馈执行时的人际互动方式对公平感的影响, 提出了“互动公平”理论, 指出互动公平也会影响结果公平。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互动公平, 是指员工在与上级的人际交往中所感受到的公正待遇的程度, 管理人员真诚、礼貌、平等地与员工交往, 能够提高员工感觉中的交往公正性。一些国外学者还提出将“互动公平”理论分为“人际公平” (主要是指在执行程序或决定结果时, 权威或上级对待下属是否有礼貌、是否考虑对方的尊严、是否尊重对方) 和“信息公平” (主要指是否给当事人传达了应有的信息, 既给当事人提供一些解释, 如为什么要用某种形式的程序或为什么要用特定的方式分配) 两种理论。以上三种公平理论, 从最初的仅仅关注结果公平, 逐步发展为关注程序和互动中的公平, 公平理论在逐步完善。而且在某种意义上, 这三种理论还存在一定的联系, 虽然侧重于不同的视角, 但是彼此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公平理论视角下的组织管理1.分配公平理论的组织管理亚当斯最早提出的公平理论认为, 个人不仅关注自己努力工作所得到的绝对报酬, 而且还关注自己的报酬与他人的报酬之间的差别。他们以对工作的投入, 如努力程度、工作经验、教育程度和能力水平等为根据, 比较其如薪金、晋升、认可等因素。当他们的投入—结果比率与其他人相比不平衡时, 就会产生紧张感, 特别是当自己的投入—结果比率低于他人时, 这种紧张感会转变为不公平感, 而这种不公平感对于员工的行为有重要影响。不同员工的投入和结果是很难准确测量并进行公正的比较, 他们不仅各自所选择的投入与产出的标准不同, 而且比较的对象也存在差异。因此, 实现分配结果的绝对公平对企业来说是不可能的, 但是企业可采取各种方式和手段, 改变员工选择比较的对象, 努力消除他们对于分配结果的不公平感。譬如:在同一层级中选择标兵, 对他的投入和结果赋予不同的权重从而进行量化, 同时激励层级中的其他员工以此为标准, 将自身的结果与产出在赋予相同权重的前提下进行比较。如果员工的投入—结果比率低于标准, 组织应帮助他们分析比率低的原因。如果员工的投入—结果比率高于标准, 应将此员工的这一比率作为下一个标准。如果有许多员工投入—结果的比率高于标准则选取最高比率作为下一时期的标准, 在选取标准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使原来高于标准而未被选为下一时期标准的员工继续向新的标准奋起直追, 在组织中营造一种竞争的氛围。2.程序公平理论的组织管理对于程序公平理论与分配公平理论之间的联系, 国外一直有很大的争议, 主张公平单因素论的学者们认为, 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之间的联系太紧密, 以至于无法在实证上将两者加以区分, 因此认为公平的结构是单维的。但是也有学者认为, 程序公平与分配公平两者之间可以区分, 只是彼此之间的影响存在联系。有学者发现, 在分配结果不公平时, 只有在程序不公平的情境下才会产生不满意感。还有学者认为, 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交互影响, 人们总会把高薪酬看成公平的, 只有运用了公平的程序才会使人们把低薪酬看成是公平的。如果员工得到公平的分配结果, 不管分配程序是否公平, 他们都认为分配程序是公平的。但是当员工在得不到公平的分配结果时, 他们有时会对分配程序进行审查。一旦确认分配结果不公平的原因在于组织的分配程序不公平时, 他们就会对组织不满意, 如组织承诺感降低, 更有甚者可能使员工离职。这样, 不得不思考两个问题:第一, 如何使员工在分配结果不公平的条件下, 认为分配程序依然是公平的。在认为分配结果不公平后, 员工一般很难分辨分配程序是否公平, 尤其是在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中, 组织的决策是层层下达, 员工很难辨析所下达的命令本质上客观, 只是由于层级机构过多而导致扭曲, 还是命令本身就带有某种不公平色彩。第二, 在分配程序公平的条件下, 即使员工认为分配程序公平, 并相信分配结果会逐渐公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员工内心对分配结果公平的期望值会逐渐降低, 如果一直得不到公平的分配结果, 最终会产生更加消极的影响, 他们会认为自己过去所感知的程序分配公平只是组织所营造的假象, 并深深怀疑组织的公信。此时员工的不公平感会比单单只有分配结果所产生的不公平感更加强烈, 对组织的不满会日益放大, 作出离开组织的决定。组织在制定决策时, 一定要保障制定决策过程的透明、客观;在进行绩效考核时, 要保障考核的程序和标准的公开、公正, 使员工感知到决策过程、考核程序和标准公平, 同时更加准确的理解将结果的不公平看成组织决策或绩效考核的失误。在下达某项命令时直接告诉员工, 让他们更加直接明确地理解组织的意图。此外还要建立有效的反馈通道, 使员工能够将结果不公平的认知反映到组织中, 组织应及时地对员工的不公平认知进行调查分析, 如果是由于程序不公平使结果不公平, 则要对决策过程或考核程序进行改进;相反, 如果决策过程或考核程序是公平的, 造成员工不公平感的原因是决策过程或考核程序中的失误, 那么组织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弥补这种失误, 纠正因失误所导致的结果不公平。通过反馈还能使组织更加了解员工对于所下达命令的接受度, 有效地纠正员工认为命令不公平所产生的负面情绪。3.互动公平理论的组织管理国外学者在详细地考察了人际和信息公平的作用后认为, 个体在决定如何对权威形象 (上司) 作出反应时依靠人际和信息公平知觉。还有学者在此理论基础上指出, 人际与信息公平能够预测与管理者有关的后果。因此, 互动公平理论更多的关注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公平感, 有人称之为交往公平理论。在组织中, 互动公平主要是指上级领导与下属交往之间的公平。当员工感到不公平时, 他们往往会先从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对这种不公平进行归因。当分配结果与分配程序这两种客观事实无法对不公平感进行解释时, 员工往往会从主观上寻找原因, 在很多情况下他们会认为这种不公平的产生是由于组织的“偏心”所造成, 如认为领导者对待自己比对待他人苛刻, 而且在工作中提供的帮助少于他人, 因而虽然自己投入比别人大, 而报酬却比别人少, 使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失衡。企业管理人员在与员工交往和交流过程中, 应多关心他们、尊重他们, 尽力创造一种公开、互动的氛围, 及时、准确地为员工传递绩效评估、薪酬分配、职位晋升的相关信息。当部分员工在企业决策中受损, 管理人员应及时与他们沟通, 耐心地向他们解释企业的决策过程和结果, 并指出这么做完全出于组织的需要, 而不是针对个人的行为, 消除他们在与管理人员交往中的不公平感。同时, 还应多倾听员工的意见, 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这样, 员工即使未得到满意的分配结果, 也会认为他们在企业里还是受尊重的, 他们的价值还是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企业也可弥补分配不公或程序不合理所造成的员工对企业的不信任感, 增强他们对企业的承诺。此外, 企业还应多为员工提供参与的机会, 例如让他们自主选择福利、奖金的发放形式, 参与企业的发展战略、晋升制度、考评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等。员工在与上级互动中感知人际公平和信息公平, 在与整个组织互动中感知分配公平和程序公平。由于组织、员工、领导对于企业来说是统一体, 所以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彼此相互影响。分配不公平不一定是程序不公平或互动不公平所造成, 但是程序不公平和互动不公平, 一定会对分配的公平性产生影响, 员工也可能因分配不公平而反思程序和互动是否公平。互动不公平往往使员工对程序公平产生怀疑, 也会由程序不公平而反思互动的公平性。在组织管理中, 一是应培育公平、公正的组织文化;建立以诚信、公正、和谐、平等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 形成融洽的工作氛围。二是实施透明度高的制度, 完善制定决策和考核标准的公正性。实施公开制度, 不仅可使员工更明确企业的制度流程, 在大局上协调自己的工作, 而且还避免了一些暗箱操作带来的弊端, 减少产生腐败的渠道, 消除员工的误会、猜疑和不公平感, 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工作动力。三是建立高效的沟通机制, 并经常以座谈会或面谈的形式与员工沟通, 使员工可借助高效的沟通渠道表达自己在互动中所感受到的不公平感。双方通过有效的沟通, 可最大限度地消除员工主观上的不公平感。■
公平视角 篇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
讨班上的讲话中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基于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在构建和谐无锡与法治无锡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专题研究,结合无锡实际和依法治市的内在要求,探索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可行路径和有效方式。
一、社会公平正义的内涵
在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富有挑战性的话题。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正义有着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a protean face),变幻无常,随时可呈不同形状并且有极不相同的面貌”。①社会公平正义的标准是历史的、具体的,内涵是十分丰富和不断变化的。从社会学和经济学角度讲,社会公平正义要求社会成员的经济收入、消费水平和社会地位比较接近,不至于差距过大。从法学角度讲,社会公平正义是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相统一。从伦理学角度讲,社会公平正义是一种个人美德或者是对人类需要的一种合理满足。胡锦涛同志关于“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的论述,概括了当前我国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要求。具体来说,社会公平正义包括权利平等、分配公平、机会均等和司法公正等多方面。
二、构建和谐社会、法治国家与维护、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辩证关系
社会和谐的根本、法治的精髓都在于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法治国家最基本的原则。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一定要公正。不公正,就破坏了秩序,破坏了和谐,这是最大的恶”。当前,在构建和谐无锡与法治无锡的过程中,必须全面认识社会和谐与公平正义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辩证统一、协调互进。
(一)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法治繁荣的重要前提和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法治国家是一个把公平和正义作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社会。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公平正义的社会,必须把社会公平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与法治国家过程中进行制度安排和创新的重要依据。只有遵循公平正义原则,制度安排和创新、各项决策和措施才能取得各界广泛认同、广泛支持,法律才能得到普遍服从,社会资源才能得到有效整合,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才能从中受益,真正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与法治繁荣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法治国家,公平正义是题中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没有公平正义,社会就不可能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同时,也要认识到,只有在和谐社会与法治国家中,公平正义才有可能实现。
(四)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与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我国改革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社会不公的现象,如贫富、城乡、区域差距较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和谐稳定。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通过经济发展,同时也需要通过法律途径。因此,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当前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危害性
构建和谐社会与法治国家,必须直面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些不和谐因素。我国改革开放20 多年来,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不公平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分配不公。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富民政策包含了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但有些地方不讲辩证法,造成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过大。中国社会科学院《2003 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一书的相关调查显示,在领导干部对2002 年所存在的社会问题的判断中,收入差距问题被列在第一位。
(二)就业和用人不公。就业过程普遍存在着一些歧视性的做法,如性别、户口、生理等方面的歧视,安徽芜湖就曾发生过受到各界广泛关注的“乙肝歧视案”。买官卖官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已构成职务犯罪,如近两年查处的少数党政领导干部贪污贿赂犯罪,以权谋私,买官卖官,造成权力和地位方面分配不公。
(三)教育不公。主要表现为:不同社会群体在各级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入学率上的不公平,同一社会群体的个体在发挥其潜能方面的机会不公平,高校尤其是重点高校农民子女所占比例下降,贫困生比例上升。就无锡而言,在高等教育方面,既享受不到北京、上海等地的高入学率,也享受不到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低入学标准。同时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更为突出,贫困农民和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严重。
(四)社会保障不公。相对而言,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情况逐步改善,而非国有单位的职工,尤其是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进展缓慢,很不理想,政府提供的相应保障非常有限。可以说,农村基本上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看病难”、“因病返贫”问题相当突出。有的地方国家机关医保改革比较“彻底”,但配套措施并没有跟上,同时有的单位仍实行老办法,医疗保障不公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
(五)立法不公。主要表现在:立法机关人员构成不够合理,相当一部分人员是从政治、经济和知识精英中产生,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色彩比较浓厚,以贫困农民、民工和失业下岗人员为主体的弱势群体很难直接参与立法过程,不利于有效维护其合法权益。有的法律规定与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要求不相适应。
(六)司法不公。有些地方不严格执法、不重视程序和人权的问题时有发生。突出表现为:有案不立,有罪不究,以罚代刑,违法采取强制措施,超期羁押,有罪判无罪,重罪轻判,罚不当罪,罪刑不适应,权钱交易,以钱抵刑,徇私、徇情枉法,违法办理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如近年来检
察机关在某市中级法院就查处了多起法官职务犯罪案件,其中反映的司法不公、不廉问题令人深思,发人深省。
(七)私权保障不力。在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以公共利益为名,侵占私人权益和私人财产,或在私权受到侵犯后不能及时提供有效的司法救济。如有的地方政府以国家和公共利益的名义,低价征用农民土地,再以低价转让给开发商,或虽然按公开的市场价格将农民土地转让,但从中获取差价,从而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四、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对策思考
深入认识和分析当前无锡经济社会结构和利益关系的发展变化,完善地方性法规与政策,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当前加快推进和谐无锡与法治无锡构建进程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树立科学的和谐正义观。所谓和谐正义,就是“为了达到万有存在共同体的和谐发展而调适互为对象性存在的诸方面关系的共同法则。集真善美于一体的和谐正义是平衡万物价值的金规则,是整合程序上的和谐正义和实质上的和谐正义的平台”。②具体来说,要着力做好三点:一是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升公平的实现程度。把经济社会和法治发展的过程作为追求和实现公平的过程,在动态发展中提升公平的实现程度。二是以强化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监督是文明社会进行社会关系调适的最基本的手段,它的发挥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程度。针对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种种侵犯社会公共资源的行为和一些人利用社会公共权力谋取个人私利的非正常现象,必须建立完善的社会监督体系”。通过有效的监督,逐步消除实现公平和正义的政策性障碍和人为性障碍,同时加大反腐败力度,降低因以权谋私行为对贫富差距和弱势群体的心理带来的消极影响。三是全面认识公平的历史性和相对性,防止把公平等同于平均主义,或脱离具体历史条件追求公平。
(二)把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放到社会发展更为突出的位置。“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分配的公平属于生产关系领域的问题,权利平等和司法公正主要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问题。因此,一个社会的公平状况如何,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③而且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司法体制改革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在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深化各方面改革的同时,必须把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放到更为突出的位置来抓。只有把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好、实现好,经济社会和法治发展才具有坚实的基础。否则,就难以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影响经济社会和法治的健康发展。
(三)维护和实现行政公平。市场行为是实现效率的主要手段,政府行为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手段。“从市场经济的逻辑上看也应如此。因为真正的市场经济逻辑是:效率由市场去安排,公平则由政府管理”。④实践表明,政府不主持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就会严重缺失。当前,应重点做好四个方面,即:将注意力由集中于国有企业改革转向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建设,注重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从制度上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及相关问题,如三农问题和土地、财政、税收体制改革问题等;协调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从源头上解决好初次分配问题,强化国家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在法治建设中率先垂范,公平正义需要通过政府来维护和实现,而政府能否依法行政关系到公平正义的实现。
公平视角 篇3
[关键词]教育公平;高考制度;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32.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16-0077-02
高考对中国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都有广泛的影响。如何完善我国的高考制度,提高民众对高考的满意度,高考公平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全民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入,以及高校扩招政策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的受众从精英群体向大众群体过渡,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高质量转化,社会对高考的关注几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我国高考制度概述
从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考制度一直处于不断变革与完善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中国高考制度,具体特色如下:第一,考试内容遵循考试大纲的要求。第二,在考察学科能力的同时注重考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第三,科目设置上实行“3 + X”的考试方案。三门大科语文、数学和外语为所有考生必考科目。“X”为自选科目,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六个学科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第四,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增加能力型和应用性题目,考查学生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当前的高考现状可以看出,在考试类型上,主要分为理科和文科综合,或者为大综合、大综合+1等形式。在考试时间上,在原有基础上改革,提出进行两次高考,分别在春季和秋季。
尽管高考招生一直在发展和改革,但是在公平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应试教育的死板,造成了发展畸形的学生群体,造就了我国技能人才紧缺和理论人才过剩的不良人才格局。第二,户籍限制下异地高考和高考移民问题。大规模人口流动频繁,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就近高考受着户籍制度的限制,另外地区间高考发展不均衡也导致大量的高考移民问题。第三,各地区的高考招生不平衡,高校对所在地招生名额的分配不均衡,导致各地区高校招生差异巨大、高考机会不平等。第四,“一考定终身”及其他高考制度的不合理。在对于这些问题的怨声日显严重的今天,对高考进行分析,肯定高考在我国教育事业历史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正视其不足及局限性,积极努力探索高考制度的改革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根据相关高考的政策文件和规划纲要,可以看出,在教育公平性方面,应该主要强调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应该通过一切有效手段来保证教育机会的公平性,尤其要在实施高等教育方面。进行相关试点的改革和发展,特别对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义务教育应该重视,他们的升学考试方法应该得以有效解决,不断为农民工子女的异地高考而努力。
二、我国高考制度的合理性分析
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社会环境、观念都已经发生很大改变,但高考模式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应试教育依然是中小学教育的主流。为此民间有不少声音,认为高考是素质教育的绊脚石,希望参照欧美大学的招生方式,废除高考制度。同时有更多人反对,认为在目前体制下,没有什么制度能够比高考更公正、公平。高考制度的合理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理解:
一方面,对于教育公正性的理解应该更为具体,应落实在受教育群体的机会均等方面。比如,香港高校在内地的自主招生,为避免高分低能,学生要通过一项重要的考官面试。但2005年香港中文大学招生取消了这一环节,因为经过实践调查,面试对于城市富裕家庭的孩子更为有利,因为面试的费用对于较为贫困的家庭是一笔不小的负担,因此参加面试的,几乎全部都是家境相对优越的城市孩子。
另一方面,高考能够有效提高人才选拔的效率,并且为优秀的人才提供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近年来,为满足不同地区的教育现状,高考由原来的统一命题改为各个省市自主命题和国家命题并存的局面。一些教育大省(市),如广东、上海,实行自主命题,而相对落后的一些省份,如甘肃、海南,仍然使用国家卷。近年来,高考录取制度也一再改革,为高分考生创造了更好的选择高校的空间。从报志愿方面来看,由原来的估分报志愿到现在的实分报志愿,消除了考生冒险估分的风险;志愿方面,由原来的按顺序排列志愿到现在的平行志愿,减少了考生滑档的风险;每个批次的志愿公开征集,不但关照到滑档考生的意愿,也提高了录取率,为高校提供了更多的生源。
三、我国高考制度的不公平、不合理现象分析
(一)评价体系过于单一
自恢复高考以来,高考的评价体系一直是以学校开设的主要学科课程为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这些学科一直是高考内容,学校也以这些学科为中心教学。一些边缘学科偶尔涉足高考,如音乐、美术、体育等,选择这些学科的学生需要自己学专业课,学校只管文化课。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非常单一,考试集中在3~6门学科上,分数的高低决定了考生的命运。评价体系单一的考试必然会引起学生过大的心理压力,更容易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
虽然各地教育部门都要求淡化高考状元现象,禁止炒作高考成绩和升学率,但社会的普遍价值评判直指成绩,升学率必然成为社会的关注热点。
(二)高考加分制度的不合理之处
纵观我国的高考加分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鼓励性质的加分,主要包括奥林匹克竞赛的获奖者、优秀学生干部、省级三好学生以及国家二级运动员等奖励;二是照顾性加分,这部分主要是从特殊群体的考生考虑,包括山区、少数民族、台湾籍、海外华侨的考生,还包括烈士子女以及因公牺牲,或者具有一到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等;三是相应的政策性加分,农村独生子女可以在高考时加10分。
当前,针对相关的高考加分政策,各个部门正在进行有效规范和调整,包括的范围主要涉及到文体美特长生、科技竞技类竞赛等加分相关的资格。对于保送资格进行一定的调整,对于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的学生,获赛全国决赛一等奖还有保送资格,其他类型的竞赛以及奥赛省区的一等奖学生就没有相应保送资格。另外,相应的省级招生委员会有相关的加分政策的解释权。
(三)高校自主招生制度不完善
我国高校的自主招生从2003年开始,大约为5%左右的名额,试点学校具有较大的自主权,为了能选拔优秀学生,可以自己制定相关的招生内容,这种很大的自由选择权利也存在一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根据清华大学在2012年的抽样调查显示,农村家庭的学生几乎没有享受到应有的保送资格、高考加分以及自主招生的优惠措施,相比于城市的学生,他们获得的机会和名额少之又少。对于那些直辖市的学生来说,他们获得的机会则相对要多。
在进行高考自主招生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不同的高校对于不同地区学生的态度,这些自主招生的范围大都是省示范性高中、市重点高中,在这些学校的生源中,城市学生占大多数。另外,在进行自主招生考试中,学生需要到高校去考试、面试,这中间的费用对于农村家庭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学生综合能力是面试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在这方面,与城市学生相比,农村学生在英语口语表达、沟通能力以及阅历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了更为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在2012年进行了一定的试点改革,比如,从2011年开始,在大陆地区,台湾高校可以进行自费生的招收,复旦大学正在进行相应的“去高考化”的改革。这些都对自主招生的公正性和科学性提出了新的挑战,自主招生中的不公平问题亟需改革。
(四)户籍制度对高考公平的制约
分析我国的高考招生政策,可以发现,其录取比例是根据各省高教资源以及考生情况进行分配,并没有过多地考虑学生实际数量的影响。这样的分配机制也会造成各个地区的考生具有不同机会的录取情况,这就必然存在一定的地域歧视问题,妨碍进行公平的招生。当前,随迁人员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大部分人都赞同进行高考户籍制度改革,这种改革方式正是基于我国存在2亿多离开户籍、异地生活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实际情况所提出的。高考户籍、高考移民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这就说明应该进行有效的改革。
进行具体的制度改革,需要一定的时间。就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还不可能做到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存在需要克服的大量困难。其中,取消高考户籍最大的障碍则是不均衡的教育发展资源,同时,如果盲目地对于户籍限制进行取消,则可能会带来更大的教育不公平问题。
(五)高考招生区域差异严重
对于我国的高考招生来说,具有明显的地区性质,各个省市的录取名额并没有考虑学生的数量,公平地按照比例划分,即便对于同一套试卷的各个地区来说,也具有较大差异的录取线。
对于大部分高校所在地区来说,一般往往具有较多的招生人数,这种做法能让高校更加容易受到地方政府的照顾,保证当地招生的比例,但是,这种比例有点不合理的偏高,就会造成一定的社会问题。
从民主视角看我国的教育公平 篇4
一、民主与教育
民主是个褒义词, 在英文中是democracy, 16世纪由法语的democratie引入英文。Democracy是由demos和kratos两个词根组成, 前者的意思是“地区”或“人民”的意思, 后者是“统治”或“权力”的意思。从词源上看, 民主意味着“由人民直接地或通过分区选出的代表来治理或统治国家”, 就是“人民的统治或权力”的意思。民主的产生最早是与政治联系在一起。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描述当时社会政治制度时最早提出这个概念。一般意义上将民主定义为: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 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是对于“强者权力”的一种限制, 对“弱者权力”的肯定与保护。
谈教育与民主, 就不能不谈“教育民主”与“民主教育”。教育民主化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 就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方向, 直到今天, 世界各国仍在为之而努力。
1. 教育民主
如果我们对教育民主一词比较陌生的话, 那么对政治民主应该熟悉, 政治民主的核心内容是尊重, 是对人的社会权利等的尊重, 而教育民主的核心内容同样是尊重, 是对受教育者的尊重, 尊重其享有均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民主不是一种静态的结果, 而是一种动态的过程。随着教育的发展, “教育民主化”的使用率渐渐地高于“教育民主”, 因为“教育民主”是一个静态的名词性短语, “教育民主化”是一个动词性短语, “教育民主化”是实现“教育民主”的实际过程。“教育民主化”的含义可以概括为:指人们越来越多地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和充分的民主教育。教育民主可以说是一种制度, 也是一个需用其他制度来保障实现和达到的社会发展目标。实际上, 教育民主化的过程也是社会实现教育公平的过程。
教育民主化坚持平等、参与、自主、宽容四项原则。平等原则, 指在教育资源的配置、利用及教育关系的建构方面, 所有的人, 不论其肤色、种族、性别、财富、地位、智力等, 都应享有同样的机会和权利, 或受到同样的对待, 反对任何形式的特权、歧视或排斥;参与原则, 指在教育实践的各个环节, 决策、咨询、制定目标、课程改革、教学组织、发展评价、学校管理等方面, 最大限度地调动各个社会机构、组织、家庭及个人的积极性, 使更多的人成为教育改革、发展和评价的主体, 改变传统教育教学和管理权力过于集中的现象, 使教育事业真正成为一种由绝大多数人所参与的公共事业;自主原则, 指在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 要充分地尊重教育或学校的相对独立性, 充分地尊重校长、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及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通过重构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 重构教育的外部与内部的关系, 使之更加符合民主的要求;宽容原则, 指在教育实践活动中, 多样的观点、制度和行为方式, 如果没有威胁到多样性本身的话, 就应该得到允许、尊重、鼓励和保护。
2. 民主教育
随着教育民主化不断推进, 社会教育民主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 原来保证受教育者均等享有受教育机会的教育民主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人们更期待教育内容的民主, 即民主教育。民主教育是向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传播民主理想, 培养他们健全的民主意识和态度, 帮助他们掌握合理的民主知识结构, 引导他们在民主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民主生活能力, 并树立某种程度的民主信念, 以最终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民主公民。现实中的民主教育, 更多地还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系列有关民主精神的教育, 包括平等、自由、法治、宽容、妥协以及公民意识的教育。民主教育的实质, 是把受教育权利还给受教育者, 教育过程变为民主的活动方式, 受教育者的地位受到尊重, 发展变得自由, 使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民主教育是一种大众教育, 面向大众的教育, 而不是面向少数人的精英教育。
二、影响我国教育公平的因素
1. 国家经济政策因素的影响
党的十四大以来, 在“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思想引导下, 东南沿海地区以及工业基础较好的大中城市发展迅速, 成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由此全国经济由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差别形成并逐渐拉大, 区域内部的城乡也同样存在着差别。此时, 发达地区人们的思想和意识获得前所未有的解放与发展, 并开始认识到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 而人才的培养又需要高质量的教育。因此, 这些地区将大量的财政资金投入到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 这着实地促进了当地教育的飞速发展, 但同时造成了全国南北、东西区域间教育财政投入的不均衡。例如, 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教育水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而相对落后的西部贫困地区还在为九年义务教育的达标而艰苦奋斗, 两者差距十分明显。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 享受的却是差别化的受教育权利。
2. 国家制度性因素的影响
政府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近年来, 尽管我国教育经费有了很大增长, 但相对于飞速发展的教育事业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国家投入的教育经费仍然不足。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提出实现教育经费的支出占到国家年GDP4%的比例, 之后的近20年间, 只有2012年教育经费投入首次占GDP的4%, 仍然低于4.5%的世界平均水平。
首先, 重点学校制度和教育收费制度的影响。改革开放前, 没有重点学校, 原则上都是就近入学, 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改革开放后, 地方政府将优秀教育资源集中到某些学校, 刻意办重点学校。当下, 重点学校成了家长施展“钱”、“权”的地方, 成了“拼爹”、“拼娘”的场所。重点学校制度是造成当前基础教育畸形发展的关键。重点学校享受很多特殊政策和待遇, 如将成绩拔尖的学生录取, 所谓“摘豌豆尖”;招收“跨片生”和“关系生”, 学校增加经济效益;教师待遇、政策优于普通学校, 等等。重点学校的“费用门槛”和“关系门槛”都很高, 许多农村和贫困家庭的子女当然无缘于重点学校而拒之门外了。对于取消重点学校以及收费的规定政府虽已出台, 但令出却行未止。
其次, “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 也是导致教育不公的一个重要原因。它忽视城乡差距, 以城市的经济、社会和市民的思维模式、价值观为出发点来考虑问题。例如, 忽视城市和农村儿童、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教育环境、教育资源的差异, 更多地以城市学生为教育对象来制定全国的统一大纲、统一教材和统一标准。调查表明, 由于学习难度大而导致农村学生辍学, 是除经济负担之外第二个重要原因。
再次, 我国现行的高校招生制度有待改革。首先, 在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上, 我国的大学特别是重点大学, 大多集中在大中城市或省会城市, 尤其直辖市最为集中, 而我国现行的高招制度实行分省定额、划分录取和重点大学录取名额向所在地倾斜制度, 没有考虑生源分布比例等现实因素, 这无疑加剧了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已经存在的教育不公平问题。目前我国现行的招生指标体系是上世纪计划经济的产物, 而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和教育的发展, 现行的高校招生制度也早该放入历史博物馆。
三、实现教育公平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问题
1. 公平与经济的关系
“人口多, 底子薄”这是我国基本国情, 所以有人认为, 目前谈教育公平是过于奢侈, 实际上这些人是受“经济基础决定一切”思想的误导, 是把经济总量与它的合理使用混为一谈了。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只有2012年才刚刚占GDP4%, 达到4.5%的世界平均水平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尽管总量再少, 它的百分比也是现实存在的, 道理很简单。世界银行早在2005年8月在《中国经济季报》中就提出建议, 建议政府开支从投资转移到包括医疗卫生、教育和社会安全等领域的社会保障措施上, 重点是放在农村地区的公共财政, 这样可以提高老百姓的购买力, 从而扩大内需, 既兼顾了社会公平又保证了经济增长, 实现了双赢。历史经验证明, 许多发达国家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公共教育制度的建立, 并非是在经济发达之后才实现的, 而是在财政还相当困难、经济还未发达时就建立了。
2.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 “经济基础决定一切”的思想在人们心中已根深蒂固,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的经济学理念自然成为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 而事实上, 教育领域的公平与效率有着不同于社会、经济领域的自身特殊性。教育产业的发展确实创造了价值, 但不能理解成单纯的“市场—效率”, 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上。义务教育就是政府提供教育服务, 面向每一个公民 (儿童) 的无偿的基础性教育, 一种全民教育, 就像“民主教育是一种大众教育, 面向大众的教育, 而不是面向少数人的精英教育”一样, 这是政府的职责。而社会、经济领域的“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为某些地方政府“盗用”纳税人的钱提供的“公共产品”, 变成了有偿服务, 使弱势群体和阶层享用免费公共服务的机会和权力被剥夺。这种具有竞争性的、选拔和淘汰功能的等级化教育严重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宗旨。因此, 坚持“公平优先”才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唯一选择。
教育改革中另一个基本矛盾是“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 即如何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新中国成立之初, 教育就面临艰难选择:既要扫除文盲, 普及教育, 又要为国家实现富强而培养急需的高级专业人才。新中国采取了优先发展高等教育, 建立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的措施, 这种为升学服务的精英主义路线可以说延续至今, 从而导致了国家教育在推出部分“精英”的同时, 也造就了大量的“差生”或“失败者”, 导致这些人辍学流失。作为面向大众教育的民主教育, 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包括平等、自由、法治、宽容、妥协以及公民意识的一系列有关民主精神的教育, 加强民主教育, 才是使中华民族真正富强、文明的教育。贺拉斯·曼认为:“估量科学或文化造福于一个社会, 不应过多地着眼于这个社会拥有少数掌握高深知识的人, 而在于广大人民掌握足够的知识。”
3. 公平与优秀的关系
作为教育的一个本体性问题, “公平与优秀”的矛盾更显深刻、复杂。在取消中小学重点学校、重点班制度的意见中, 有人说这是“限制优秀”、“等待差生”, 是“削峰填谷”, 会使优秀学生“吃不饱”, 是对优秀学生的不公平。实际上, 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 义务教育是由国家和政府提供的, 保障公民平等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公平。在《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 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办重点学校, 学校不得举办重点班、尖子班。也就是说, 我国的义务教育本身不具有选拔和淘汰功能, 也不承担培养尖子和优秀的功能。义务教育是均衡地配置教育资源, 做到义务教育面前所有学生平等。一般来讲, “多元尺度”的公平是建立在“同一尺度”公平基础之上的, 即只有在保证“义务教育面前所有学生平等”的基础上, 才能满足那些优秀学生。也就是说, 实施基础教育均衡化的政策总体而言不仅是公平的, 也是能够保障优秀的。
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需要新的教育理想, 改革需要奠定清晰的价值和目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促进教育公平不仅是一种理想, 也是一个现实的发展目标。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的情况下, 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有条件去追求理想的教育、好的教育, 教育公平的道路是曲折的, 但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
[1]李镇西.民主与教育.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7.
[2]刘亚敏, 师东海.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公平的基本理论研究探析.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7) .
[3]郭立秋.浅谈农村辍学问题.现代交际, 2011 (11) .
[4]刘平秀.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选择.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 (11) .
[5]朱晓慧.和谐社会下教育公平问题探析.社科纵横, 2009 (24) .
公平视角 篇5
一、多维视角下的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的理念由来已久,早在先秦和古希腊时代,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人就提出了教育公平的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超越了身份制、等级制等将教育视为少数人特权的历史阶段之后,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作为基本人权,已成为现代社会普世的基础价值。[2]但是对于教育公平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于教育公平的理解应该是多维度、动态性的。
1.教育公平是个历史性的概念
公平在任何时代都不是抽象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发展变化着的。教育公平作为公平的一个层面也不例外。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关于永恒的公平的现象,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一个人有一个的理解。”[3]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里,人的受教育权利是与其所属的社会等级相一致的。教育资源的分配是看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为判据的。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把现实的物质利益和迫切的政治要求上升为普遍的、理性化的“自由”、“平等”、“人权”,倡导“人人生而平等”。这种“人人平等”的公平观反映在教育上,就是人人获得了形式上的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不过,这种“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却受着金钱的限制。如今,人们认识到,接受教育是一个人不可让渡的权利,不应受财富、权力、家庭等社会因素的限制,而应以受教育者的学习能力为准则来分配教育资源,追求教育的“能力”公平。总之,公平的内涵及与其他诸多问题的关系只有放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的社会结构变动之中,即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去考察才能获得合理的解释。因此,对待教育公平问题首先要看到它的动态性、时间性。
2.教育公平是个过程性的概念
教育是一个过程,教育公平也应当是一个过程性的,具体可包括这一过程的三个阶段,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起点公平是指教育机会的平等、入学机会均等,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公平要求,在实践中尤指保障儿童接受基础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过程公平,又叫参与公平,是指个人或群体在教育的不同部门和领域内经历和参与的性质、质量,以保障每个人都能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教育;结果公平,是指最终体现为学业成就、教育质量的平等,是一种实质性的、目标层面的公平。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经由教育过程然后才进入社会的,因此个人的教育公平就是其日后社会公平的基础和保障,个人教育公平的终点就是其社会公平的起点,如果教育公平无法保证其全过程的公平,那社会公平也就无从谈起。对教育公平的把握也要建立在对其过程性的全局理解之上,只有每个阶段的教育都做到了公平,真正的教育公平才能实现。既要积极推进教育公平各阶段的实现,也要认识到历史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可搞大跃进,盲目发展。
3.教育公平的倡导并不必然导致教育效率的下降
长久以来人们有一个认识的误区,即过于强调教育公平的实现会导致教育效率的下降,从而影响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则会更好地发展教育事业。其实对于这一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从教育学的视角来看,教育本身是具有特殊性的社会现象。教育是保障社会起点公平的重要工具,是经济社会正常运转的保证。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其目的就是让所有适龄人群接受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融入社会、工作、生活的最基本素质,而这些则是现代社会正常、有效运转的基本前提。所以,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决定了教育的公平与效率是完全统一的,教育公平在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真正贯彻和实现就是教育效率最大的发挥。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教育属于准公共物品,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在这里会“失灵”,因而建立在市场自由竞争基础之上的效率概念也不能简单套用在教育之上。教育的准公共物品的属性使其必然需要由政府进行供给,因为其有很大的外部效应,但同时教育是准公共物品而不是纯公共物品,其到达一定程度之后还是会出现竞争和排他性的,所以,效率问题还是存在的。不过从教育的层次来看,基础教育因为其基础性,公共物品的属性更强,在这一阶段之上保持教育公平,社会获得的正效益更大,因此这一阶段让每个人都公平地受到教育是最重要的;而在高等教育层次,其私人物品的属性更强,个人因此获得的正效益更大,所以这一阶段实行的是教育成本的分担机制,教育效率的强调也更重一些。
二、教育公平与基础教育的差异化均衡
教育公平是一个多维度、动态的概念,同样,在教育公平指导下的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也不应该是静态的、线性单一的。在中国搞基础教育均衡更是忌讳简单的平均主义、一刀切,因为各个地区都是不同的,有一些还差别很大,所以杀富济贫式、削峰填谷式的均衡发展都是不对的,也是与教育公平理念不合的。要想真正推进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需要对我国的基础教育进行现实和理论上的分析。
首先,从客观现实来看,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整体的教育发展水平也较低。我国基础教育学校历史条件、社区环境、师资水平等的不同决定了学校发展过程中彼此差异的存在。但差异不是差距,差异是和谐的前提,正是学校间彼此的差异才使基础教育的和谐发展有了可能。因此无论是基于我国的国情还是基于均衡发展的本然意蕴,基础教育的均衡都应该是一种差异均衡。其次,从理论上分析,基础教育的“基础”应是促进人的发展、培养合格公民、打下“成人”的基础。基础教育是“底线合格”的教育而不是“培育英才”的教育,是“打好人生成长基础”的教育而不是“社会分层流动”的教育,是“素质教育”而不是“考试选拔教育”。[4]基础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具有最基本生活能力的人,是为成为未来的合格劳动者做准备。当然,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可以培养“最杰出的人才”,但那不是它的本然目标。对基础教育的“基础”要有科学的理性判断,促使基础教育在真正的意义上良性均衡发展。
实行一种底线均衡的差异化均衡发展模式是比较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即以基础教育的“基础”为底线,针对我国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注重学校内涵发展的教育均衡发展模式。它在现有经济条件下保证教育质量底线发展的均衡,追求教育发展基本条件的满足和基础教育最低目标的`实现。底线均衡的差异化均衡发展模式奉行“合格即优秀”的教育标准,它将目标定位于基础教育的底线,而不是将目光定位于所谓“优质”、“第一流”发展的顶线。它不仅重视政府对基础教育适当的经济投入,更重视基础教育学校的内涵式发展,通过学校的内涵发展促进办学质量的提高。它重视的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底线,每一个区域、每一所学校的发展都要达到一个底线标准,每一个基础教育学校毕业的学生都要在底线上合格。同时,这一发展模式还更多地着眼于以差异的特色来研究基础教育,承认差异,在差异中寻找特色,通过特色实现基础教育的底线均衡,追求一种在现有物质条件下的“低位高水平”(物质条件的相对低位和学校发展的高水平)的发展。差异均衡视角下的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城市学校和乡村学校、贵族学校和农民工子弟学校都应该保持教育基础底线的一致,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管理评价都应该具有共同的底线标准。这一发展模式也正科学地诠释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5]
三、推进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
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应该是在多维教育公平观指导之下的、立足于基本国情和基础教育基础性之上的差异化均衡发展。推进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应该把握好几方面的内容。
1.基础教育的整体均衡
一般认为,基础教育主要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三部分。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应该是其内部各要素的全面均衡。因为这三部分是基础教育的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的均衡与否都直接决定了下一阶段的起点公平,而每一阶段的均衡也都会对上一阶段能否均衡产生很大的影响。比如一个地区,普通高中的发展如果不均衡,有的学校特别好,占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多,而有的学校却十分薄弱,这必然会产生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想向优质高中涌入,从而造成优质高中人满为患,薄弱学校无人问津的情况,这反映在中招考试中就会使得初中教育受制于中考的指挥棒,不得不实行应试教育,推行“重点班”,讲求“效率优先”。这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必然也就导致了整体基础教育的资源配置偏向于优质学校,产生马太效应,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基础教育的整体均衡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当然,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很多地区还无法实现这种整体的均衡,但是以义务教育均衡为主体,向上下延伸的均衡发展模式在各地都已经推行开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基础教育的整体均衡一定能够实现。 2.基础教育的底线均衡
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决定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应该是底线均衡。我国各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都各不相同,不能整齐划一地划定一个均衡发展的线,但是基本的教育公平是要保证的,因此基础教育的良性均衡发展就要实行底线均衡。
基础教育底线均衡的这一底线就是培养合格的公民素质。底线均衡就是在保证学生底线合格基础上的有差异的均衡。基础教育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优质合格的社会公民,学校要保证学生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业后实现底线上的优质合格,合格底线上的优质就是优质学校的主要特征。夯实基础、保证底线是基础教育底线均衡的基本任务。底线均衡的内容包括:学生具有优良的公民素质;学生在优良公民素质基础上实现有差异的自由发展。这就要求基础教育学校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能够为每一个学生的和谐成长提供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的合适的课程和教学。课程设置要在保证国家课程标准彻底落实的基础上建设好有差异的校本课程,选择运用有差异的教学方法。基础教育学校的培养目标是育人成人,它不应当过分承担人才选拔和输送的任务,但它并不排斥培养知识基础牢固、创新能力强的“精英学生”,这些“精英学生”的成长是在底线均衡发展上的有差异的发展。不过,基础教育学校不能为了“精英”而实行所谓的“精英教育”,更不能为了“精英”而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健康成长。
3.基础教育的过程均衡
基础教育均衡的实现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既包括基础教育内部每一阶段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公平,也包括基础教育内部各阶段的公平与均衡。这就要求我们秉持一种内生性的面向过程的教育均衡发展观,注重教育过程的监测与反馈,保证教育质量的全面均衡提高,坚决杜绝目标导向的只重物质条件和考试结果的教育发展观。
影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过程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学校的基础设施;二是师资力量;三是学生素质。这三个因素中的第一个因素主要是由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具有区域性和外部性,因为这不是单纯的教育改革和发展所能左右的;第二和第三个因素则是内生性的,学校可以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来提升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通过学校的课程和教学改革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第二、第三个因素也是推进基础教育良性均衡发展所要重视和着力把握的。
4.基础教育的特色均衡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差异中的均衡,而不是千校一面、整齐划一、平均主义的均衡。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多民族杂居、城乡二元化发展的社会之中。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就应该顺应这一差异,凸显出有特色的均衡发展,而不是一味追求统一和标准化。例如,新农村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就不必也不应该简单效仿城市化,而是可以凭借农村学校文化与城市学校文化的差异创造特色均衡。更重要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贫困地区未必就意味着它的教育也欠发达或者贫困,这些地区的教育完全可能凭借特色优质发展,纵横考察古今名校,许多恰恰与经济不发达相关而许多享有盛誉的教育家也是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办出了享有盛誉的学校。
教育差异也可以是人才培养特色的不同。首先,基础教育在严格履行教育责任,保障绝大多数学生因全面合格而优秀,实现底线均衡发展的基础上,可以根据人发展的不同特色实施差异教育,形成培养不同人才的特色发展。其次,我国基础教育在一定区域内的不均衡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把客观存在的教育个别差异人为地制造成了教育群体差异,把不同发展水平和发展特点的学生差异制造成了不同学校的差异。应该根本上改变这种现象,让不同学校承担培养不同人才的教育责任。例如,对一所生源质量不高、学生成绩较差的学校可以确立“考试成绩合格就是优秀”的评价标准,激活“全面合格才是优秀”的发展趋向,让它培养的大多数学生理直气壮地报考职业技术学校;而对一所生源质量优异、学生成绩较好的学校,在“全面合格才是优秀”的底线评价标准基础上,可以让它培养的大多数学生报考普通高中。
总之,如果教育评价部门能够以底线均衡的差异化均衡发展标准来评价基础教育的发展,如果各类高等院校能够不拘一格选人才,为不同人才公平地敞开大门,那基础教育良性均衡发展就能够获得持续、稳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指标及测算方法[J].教育研究,2006,(3):16-28.
[2]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2.
[4]吴亮奎.寻找失落的基础:基础教育“基础”的反思[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0,(7):1-4.
公平视角 篇6
[关键词]教育公平;职普不平等;批判性思维;社会学范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4-0015-03
为了做好教育部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效度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我们不仅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职业教育政策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梳理,还对每年的职业教育发展变化情况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相关数据进行了详细的统计。经过初步分析,我们发现,虽然政策对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相对而言,制度的影响则可能更为直接、更为深刻。以制度为基础进行政策研究,一方面可以更透彻地对政策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则可以使政策研究更具生命气息。因此,为了拓展研究的视野,探求多变政策背后的制度根源,我们将思考的视角从政策研究转向了制度研究。由于我们是在“十五”期间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平等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制度创新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继续研究,所以本项研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公平性视角
职普不平等是职业教育公平问题的核心,职业教育的一系列公平问题都是由此引发的。科学是规律的呈现形式,技术是科学的开显手段,技能是技术的实现方式,并由此催生了普通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科学是学术教育的基础,与普通学术教育相对应;技术和技能是应用型教育的基础,与职业教育相对应。职普不平等问题之所以长期存在,我们认为科学与技术的不平等是其根本原因,即作为职业教育理论基础的技术出现了价值的“旁落”,导致了职业教育地位的“失落”。虽然我国有令世界惊叹的四大发明,但由于我国传统文化中“重道轻器”“重学轻术”的思维惯性,使得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平等这一问题有了深厚的文化根基。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科学以其强大的威力,为我国政治地位的提升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人为之自豪和骄傲。而技术作为科学的“幕后力量”,一直在默默无闻地为科学、为人类奉献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古训导致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是“低层次”“边缘化”的代名词。诚然,没有科学的支撑,技术就没有进步的基础。但同样也可以说,没有技术的支撑,就难有科学的快速繁荣。正是由于技术的不断革新,才使科学变革的步伐不断加速。“神十上天”“蛟龙下海”是科学的杰作,但是谁又能否认技术的力量呢?非常幸运的是,2014年笔者在澳大利亚访学期间,聆听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天文物理学家布莱恩·保罗·施密特先生的演讲。他在分析自己成功的因素时专门点明了技术的重大作用。他认为,如果没有技术的进步,就不可能有他今天的成就。技术应该具有与科学同等的价值,相应的,职业教育应该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的地位。因此,本书立足于科学与技术平等的视角,分析和审视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和制度根源,凸显科学与技术平等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职业教育公平奠定理论基础。我们坚信,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技术与科学并肩携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驾齐驱的那一天终会来临。
二、批判性思维
如果说科学与技术的不平等是一种深层次的社会和文化现象,由此导致的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我们暂时无力改进,那么表现于我们的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政策与制度设计上的不公平,我们则难辞其咎。我们的不少职业教育政策或制度的设计不是缘于职业教育规律,而是依赖于个人意志或者外在的现实需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就是最典型的证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集中表现为教育部1994年的“三改一补”、1998年的“三多一改”、1999年的“三不一主”、2000年的高职院校审批权下放,直到后来的学制改革和1年实践期等。从表面上看,这些政策都是为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但是在表象之下均暗含了限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歧视性政策,表现出了动机与目的的背离,在起点、过程和结果上均出现了明显的不公平现象。实质上,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不仅仅在于其高技能人才或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更重要的是其在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中发挥的“基地作用”以及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发挥的“引领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绝非是低层次高等教育的“代名词”。
此外,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着价值取向方面的“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的冲突、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的区域性悖论以及强烈的“规模情结”、对口升学的工具性利用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悖于职业教育规律。正是由于本项研究缘于我们对职业教育问题的分析,所以难免带有批判性思维。但批判不是目的,批判的最终目的在于促成新的建构,期待我国的职业教育在新的建构中日臻完善、科学。
需要说明的是,这部分内容可能由于一定的主观感情色彩而影响了客观效果:一是我们所批评的问题主要是“过去式”的具体政策问题,并非制度本身,因此容易引发歧义和追问;二是只分析了“问题”,没有呈现出当前党和国家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方面所做出的卓有成效的努力,容易引发读者的排斥甚至反感而难有共鸣和深思,存在一定程度的正能量不足的遗憾。考虑再三后之所以保留下来,是想在轰轰烈烈的职业教育改革实践中引发一些“冷思考”意识。
三、社会学范式
职业教育是社会性最强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脱离社会就等于脱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正是职业教育与社会关系的最适切反映。因此,本书所谈的职业教育,是生动的社会实践中的职业教育。我们在分析职业教育问题时,尽量从更广阔、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寻找其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源。比如,“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宏观制度分析”这部分内容,就是针对外在宏观社会制度对职业教育的影响而展开的思考。这些虽然不是职业教育自身的问题,但却是社会问题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深刻反映。此外,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哲学教给我们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那么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表象下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本质呢?原来一直归罪于我国传承千年的儒家文化,所以将转变观念作为发展职业教育的先导;后来又归因于体制机制的制约,遂将体制机制改革作为关键;再后来又归咎于体系的断裂,将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抓手。此外,还采取了诸如中职生奖助学金政策、免费学习政策等等。但是,这一系列改革均未有效解决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问题。
西方发达国家虽然有成熟、先进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和办学经验,但也同样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问题。也就是说,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是一个跨越时空的全球性难题。因此,从跨文化的观念层面和体制机制层面难以寻找到合适的答案。学习西方社会学理论后我们豁然开朗,我们认为社会学领域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场域”“惯习”“资本”“象征性符号”“符应原则”“符码理论”等,是解释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问题的最有效工具。这些理论通过分析社会分层与社会变迁中的关键元素、关键手段和关键环节,揭示了职业教育具有先天性的边缘化特质。因此,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不是一次职业教育改革就能解决的问题,而必须进行一场全方位的制度变革。这些理论虽然植根于西方社会的土壤,但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无借鉴意义。我们将这些社会学理论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基础,单列为一个部分,试图通过引入西方社会学理论,为未来我国职业教育更深层面的改革提供更宽广的视野。但由于我们已有的知识体系中缺少相关的社会学知识,所以我们只是对这些社会学理论和观点进行了“拿来主义”甚至是“对号入座式”的借鉴,不完善、不准确甚至不科学的现象在所难免。此外,我们还使用了实证的方法。让实证结论说话是我们在思考和写作时一直坚持和努力的方向,比如职业教育主体的公平问题、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等,都是用实证方法进行的研究。总之,该项研究中对职业教育的研究不仅立足于社会现象,分析职业教育的社会问题以及社会问题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表现,而且立足于社会学理论,使用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因此,“社会学范式”也是本项研究的特征之一。
公平视角下的个人所得税改革 篇7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公平,征收,改革
一、目前我国的个人所得税
1、个人所得税简介
个人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个人 (自然人) 取得的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统一适用于中国公民和在我国取得收入的外籍人员。征收对象是个人所取得的应纳税所得。税法列举的应纳税项目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以及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个人所得税是现代政府公平社会财富分配、组织财政收入、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 在国际社会享有“经济内在调节器”和“社会减压阀”的美誉, 并成为大多数发达国家的主体税种。
2、我国个人所得税现状与发展状况
1 9 8 0年个人所得税在我国开征, 1994年新的《个人所得税法》颁布实施, 它已成为我国的第四大税种。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是一种具有较少综合性的分类所得税制, 即将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划分为11类, 对不同的应税项目实行不同税率和费用扣除标准, 实行按年、月或次计征。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起步晚、尚不成熟, 随着国际税收竞争的加强和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城乡、行业、地区贫富差距的扩大, 个人所得税在组织财政收入、调节收入分配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同时也面临着全面的改革。
二、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突出问题
1、现行税制模式难以体现公平
现行分类个人所得税制模式不能实现“调节高收入, 缓解个人收入差距悬殊矛盾, 以体现多得多征, 公平税赋”的立法原则。
例如:一对夫妻每人月收入1 5 0 0元, 不用缴个税, 而某个家庭只有一个人又收入3000元, 却要缴税, 总收入一样生活水平相近的两个家庭, 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却有较大差异。另外, 一般工薪阶层的收入来源比较单一, 按照某项税率缴税, 可是收入来源较多的富人却只要按不同项目的税率进行缴税。最终, 富人享受的税率水平相对于他的收入水平来讲较低, 税收没有起到调节收入的作用。近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中, 近50%的收入是来自工薪收入, 工薪阶层作为个税主力军的畸形事实, 使得个税法被指责为“劫贫济富”的逆向调节。有资料显示,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已由改革开放前的0.16上升到0.48。早已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0.4, 引起相关方面的注意。
同时, 现行个人所得税制起征点的确定对经济的变化缺乏弹性。由于工资具有很强的刚性, 并不能随着CPI的增长而同步提高, 所以人们希望个税的改革能够考虑到通胀率和收入水平。
2、税收征管制度不健全, 征管手段落后
我国实行的是代扣代缴和自行申报两种征收方法, 但其申报、审核、扣缴制度等都不健全, 征管手段落后, 难以实现预期效果。自行申报制度滋生甚至助长了偷税漏税行为。税务机关执法水平不高,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税款的征收。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与税收制度建设的滞后以及税收征管乏力等诸多问题, 使得我国个人所得税应有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3、纳税人的权利有限
在国外, 公民的“纳税人”的意识很强, 他们可以对于政府的决策表达自己的意见。而在我国, 人们一般不会有这种想法, 大多数人认为政府的钱怎么花自己管不着, 也和自己没关系。同时, 政府在做许多决策时, 并不征求或听取纳税人的意见, 同时官员贪污腐败让纳税人不想把钱交给政府。法律上规定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 纳税人缴税后有权知道政府将要怎样“花”这笔钱。
三、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政策建议
1、适当提高起征点, 结合家庭经济实力确定扣除费用
目前实施的2 000元标准, 对于北京、上海等东部省市有些偏低, 但对于中西部地区并不低。所以最近许多学者纷纷提出要根据不同地域经济发展状况, 确定起征点。随着CPI的变化, 工资的普遍刚性导致居民的购买力发生变化, 所以个税起征点也应“水涨船高”。为了避免将来老需要讨论起征点的问题, 可以现在确定一个较为满意的起征点, 以后按照这时的CPI指数变化情况来确定起征点。
目前, 家庭在我国起到重要的社会保障功能。家庭的赡养负担不同导致教育、医疗卫生、基本生活等方面的支出也不同, 所以有学者提出以家庭为单位申请缴纳个税, 根据家庭的纯收入来确定纳税部分即扣除生活基本费用后的剩余部分按税率缴纳个税。相当于实行一揽子减税计划, 保护和提高“穷人利益”, 实现税收的“削峰补谷”的作用, 调节收入差距。
2、建立严密有效的征管机制
在既定的制度框架内, 个人所得税公平功能的发挥程度取决于执行力度。税收征管可以看成是法令上的税制和实际进行中的税制的联结。
(1) 建立健全双向申报制度, 即代扣代缴与自行申报相结合的制度, 是由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义务人分别向主管机关申报个人所得及纳税情况, 在两者之间建立交叉稽核体系。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抽查, 审核缴纳情况。加强执法力度, 对于偷税漏税一旦查实, 处以1-5倍罚款, 辅以政府的强制力保证实施。
(2)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可以给每个人确定一个纳税识别号, 并以家庭为单位建立档案, 实现“一户制”税收缴纳, 并根据具体情况对档案信息不断进行补全和更改, 保证税收的公平性, 同时便于管理, 降低征收成本。
3、营造良好的自行申报外部环境
我国公民的纳税意识较薄弱, 纳税服务的优化不得力, 要完全落实自行申报制度困难很大。首先, 通过网络等各种形式宣传使纳税人明了较具体的规定。其次, 开展正反典型的宣传教育。实施“阳光税法”, 扩大纳税人的知情权。此外, 在全国建立起个人信息制度, 对诚信纳税的人给予奖励而对于偷税漏税之人信用进行降级披露, 从法律和道德双重层面进行约束, 促进公民依法纳税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徐真, 刘琼琼.以家庭为单位征个税的相关思考[J].view..2008, (10) .
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分层课程研究 篇8
一分层课程简介
基于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美国盐湖城的一名中学教师Kathie F.Nunley开发了一种差异教育的教学模型——“分层课程 (layered curriculum) ”。Nunley博士认为, 一个班里有听觉学习者、视觉学习者、触觉学习者和一些不愿意学习的学生, 有时还会零星散落几个患有注意缺陷紊乱和多动症的学生。所谓听觉学习者, 是指那些通过收听信息可以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的学生, 而视觉学习者和触觉学习者分别指通过观看信息和实务操作才能获得最好学习效果的学生。在传统的教学中, 学生多被教师主观地圈定为听觉学习者, 其实不然。在课堂上, 大部分的学生是触觉学习者。 (1) 而且, 学生的能力、学习方式等各不相同。由于美国社会的特殊性, 学生们还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所以, 要尽可能地为不同的学习者开展各种学习活动。
分层课程将一个教学单元分为3个层级, 分别是C级、B级和A级。C级任务包括种类繁多的任务选择, 内容涉及一些基本的概念、技能、词汇等, 要求学生对教学主题有简单的理解。B级任务会提供一个项目分类, 要求学生能够对C级任务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进行实践论证, 也就是对其能够掌握和应用。而A级任务则要求学生对真实世界中与学习单元相关的一个现实问题进行批判性的分析, 也就是要求学生有批判性的思维。每一种任务都有相对应的分数, 学生根据个人的分数需求, 自主选择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而任务类型包括听讲、 (2) 视频观看、 (3) 课本阅读、海报制作、计算机项目、橡皮泥制作、棋盘游戏、艺术品制作、问题解决、实验、论证和研究等。
二分层课程的实施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分层课程的实施可以分为五个步骤:
1. 将课程计划提前告知学生
每两周向学生出具一份包含课程目标和多种任务选择的单元表。其中, 完成每一项任务都能在某种程度上达到课程目标。而依据其复杂程度和时间需求, 每一项任务都有一个分值。
2. 将单元表分为三个层级
单元表中的每一个层级代表了本单元主题学习的一个水平或深度。最低一层的任务叫做C级任务。之所以称为C级任务, 是因为如果学生只是按照这一层次的任务要求学习, 最终本单元的学习成绩只能得到一个C。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的学习任务, 可以一个, 也可以多个。最终教师将各任务的得分相加, 但学生的最终成绩不会超过C。
这部分的学习代表了对某一课程主题的基本理解, 任务的设置要保证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而班里的学生越是多样化, C级任务就要越丰富。其中, 有为触觉学习者准备的动手实践活动;有为视觉学习者准备的视频观看和艺术项目;有为听觉学习者准备的听讲活动;有为倾向于传统学习方式的学习者准备的课本阅读;还至少会有一项必须使用非英语语言完成的任务等。另外, C级任务还包括美术、诗歌或历史方面的任务。如写一首诗来描述两栖动物世界中的冲突。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将知识进行跨学科的融合。在各级任务中, C级任务所占的比重最大。此类任务设置的总量大约要3倍于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数 (如果要求每个学生完成至少5项C级任务, 教师就至少要设置15项任务供其选择) 。
3. 创建B级任务
B级任务要求学生能够操作或应用C级任务学到的知识, 从而使基本的理解得到进一步的深化。所以, 此类任务要求更加复杂的思考类型, 要求学生能够“玩转”他们刚刚学到的知识。学生可以对基础知识进行构建、设计、应用、创造等。B级任务可能包括跨学科的研究, 如历史博览、新词应用、对比对照的创造性展示等。在一个单元的学习中, 教师通常列出四到五个问题。如果学生有自己的想法, 也可以在得到教师的允许后自主选择其他问题。而任务的完成一般需要做一个“问题解决实验”。学生必须写出实验的假设和详细的步骤, 并且需要搜集所需的材料。在写出实验步骤之后, 教师会帮助学生搜寻材料。而在这之前, 教师通常不会给予其任何有关实验程序设计的信息或帮助。
4. 创建A级任务
A级任务是最高层级的任务, 它需要最复杂的思维——批判性思维。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 学生要将传统研究与价值观、道德、个人见解等互相融合。A级任务会向学生提供几个真实世界中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但目前仍有争议的问题。学生必须利用文献搜索找到三个近期的相关研究, 然后针对问题写一份批判性的评价。而最终的成果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 例如, 一封针对某个环境问题而向立法者发出的建议信, 或者一个维护个人立场的两分钟演讲。
5. 评价学生的口头答辩
分层课程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就是对学生就其任务完成进行的口头答辩给予评价。学生每完成一项任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教师要一对一地与学生进行探讨, 看他们究竟学到了什么。基于之前设定好的目标, 教师会向学生提问几个关键问题, 帮助学生明晰自己的想法, 并检验他们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
三分层课程的评分标准
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 教师心中必须明确, 要求是什么, 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同时要确保学生和家长清晰地知道教师对每项任务的期望和要求。换句话说, 教师必须为每项任务制定具体明确的评分标准。如此一来, 学生就可以了解教师看重哪些方面, 期待什么样的结果。而教师最终打出的分数, 也不会让学生感到诧异和不满。
在制定评分标准时, 每一类任务参照一个标准即可。例如, 所有的实验项目满分都是15分, 评分标准也一样, 只是实验的内容会有所变化。而在描述具体的打分要求时, 语言一定要非常明晰。避免使用“好”或“创造性”之类的词语, 因为大家对这样的词语很难诠释。“创造性”可以理解为作品是原创的, 也可以理解为作品源自对多种素材的改编。而“好”的意义则更广泛, 就一件艺术品而言, 有的人认为形状奇特是好, 有的人认为色彩丰富是好, 而有的人则认为制作工艺复杂是好。下面是一则实验任务的评分标准: (1) 15分:实验报告结构完整, 有明确的问题、假设、过程、数据和结论。实验报告页面整洁, 书写工整。实验过程包含充足的细节, 以便他人能够轻松地重复实验。实验出自个人的初始调查。学生能够自信地描述他们对实验的期望以及实验中发生的情况。 (2) 10分:实验报告包含问题、假设、过程、数据和结论, 但各部分划分不明确, 不容易被识别。实验过程不完整, 以至于不能被他人重复操作。实验非原创 (学生的想法来源于书本或其他同学) 。学生就其实验回答出的问题不超过2个。 (3) 5分:实验报告成分缺失, 字体潦草。实验非原创 (学生的想法来源于书本或其他同学) 。学生就其实验回答出的问题不超过1个。
四几点启示
1. 教育过程的公平
第一, 真正地关注学生的需求。“一个生物课堂通常有45~50名学生。有时候, 你会感觉好像其中的44个人有行为问题。” (4) 换句话说, 教师的教学方法可能只能适应1~6名学生的需求, 而当其他学生的学习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时候, 就会表现出教师眼中一系列的行为问题。归根究底, 是教师单一的教学方法抑制了学生本性的发展, 而并非学生故意为教师制造麻烦。在Nunley博士的课堂上, 不仅有一般类型的学习者, 包括听觉学习者、视觉学习者和触觉学习者, 而且还可能有一些特殊的学习者, 例如患有注意缺陷紊乱和多动症的学习者, 残疾人学习者和母语非英语的学习者。学生是一个多样化的群体, 学习需求和倾向性自然各不相同。而类型丰富的学习任务, 给予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 将学生的地位从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地选择。例如, 听觉学习者可以选择收听讲课录音, 视觉学习者可以选择观看学习视频, 触觉学习者可以选择完成某项动手实践活动。而对于患有注意缺陷紊乱的学生而言, 在一般的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是很难吸引其注意力的。但是, 在使用分层课程的教室里, 专门的听力小站配有双耳式的耳机, 可以隔离其他学生发出的噪音干扰, 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
教育过程公平, 并不是在教育过程中使用同样的方法对待所有的学生。学生的个性、气质、能力和性格各有差异, 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的需求不尽相同。公平的本质在于合理性, 使用整齐划一的方法去应对需求各异的学生, 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不公平, 是一种对学生本性的扼杀。分层课程的实施, 正是从“公平”的角度出发, 真正地关注每一名学生的需求,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让学生各取所需, 从而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第二, 真正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 教学过程中一直强调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常表现为让学生自主选定主题, 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自主解决问题。但是, 值得关注的是, 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和同学的作用被弱化了。日本著名教育学者佐藤学博士将这种现象称为“主体性”神话。“主体性”神话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教材以及学习环境等割裂开来, 让教育成为仅仅针对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学生自身的性格取向来进行的神话, 成为把学习理想化为只由学生内部的“主体性”来实现的神话。 (5)
在分层课程中, 各种类型的学习任务都是由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制定的。如果学生想要选择其他任务, 也必须经由教师许可之后方能实施。如此一来, 教师就可以对学习主题的范围和内容加以限制, 从而更加有效地完成学习内容。而在学生就其学习任务制定出详细的操作步骤, 并列出所需的材料之后, 教师会帮助学生找寻材料。在找寻材料的过程中, 教师也会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素材, 把握学习的方向。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参与过多会抑制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创造性的发展;而指导过少则会使学生我行我素, 误解主体性发挥的真正含义。就教学而言, 除了学生和教师, 还包括资源和环境两个要素。学生自立、自律的学习必须在与教师的互动中, 在与同学和学习环境的关系中加以认识。在分层课程中, 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伴随着与教师的互动, 与资源和环境的互动, 各种因素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下有效地运转起来, 从而真正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而学生主体性的真正体现, 则是教育过程公平的一个重要表现。
2. 教育结果公平
本文所讨论的教育结果公平, 主要是指评价标准公平。评价标准公平, 意为评价标准明确、具体、公开、公正, 让评价标准成为“可观察的术语”, (6) 可以清晰地描述出学习者将要达到的程度。通常,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或评价标准时经常会使用“理解”“掌握”等词语, 但是, 这样的词语并不能明确地描述出学生具体学到了什么。如学生能理解实施紧急救护的步骤。那么, 怎样才算是理解呢?能看懂也是某种程度的理解。如果将其修改为, 学生能遵循消毒技术进行一次伤口包扎, 评价标准就变得具体、明确。在分层课程中, 教师对每一个分数段的评分标准都有明确的描述, 同时避免使用“好”“创造性”等没有具体标准的词语。而且, 教师在针对不同类型的任务制定出评分标准后, 就会将其张贴出来, 学生可以参照评分标准对自己完成的任务进行打分。一般情况下, 学生依据评分标准进行的自我评估和教师最后给出的分数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从而最大限度地做到评价标准的明确、具体、公开、公正。
摘要:教育公平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 其内涵主要包括入学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美国学者Kathie Nunley博士倡导的分层课程, 真正地关注学生的需求,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并且做到评价标准的明确公开, 从而有效地促进了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
关键词:教育公平,分层课程,教育过程,教育结果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公平而差异是基础教育的必然选择[J].上海教育科研, 2007 (9) :4~5
[2]A Overview of Dr Kathie Nunley’s Layered Curriculum[EB/OL].http://help4teachers.com/how.htm
[3]Rubrics[EB/OL].http://help4teachers.com/grading.htm
公平视角 篇9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深刻认识和正确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从观念、行动、路径和制度安排等方面协调处理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全面落实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经济活动的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基础, 而经济活动能否和谐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 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针对当前面临的诸多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提出来的, 这些不稳定因素概括如下:
第一, 社会结构微观层面的矛盾集中, 必然要求公平与效率协调发展。自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到目前阶段, 我国的市场机制还没有成熟和完善。在体制转轨时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产生了巨大的摩擦, 同时, 在社会控制系统上也产生巨大的脱节, 原有的管理体系已经力不从心。在市场影响下, 多元的利益主体开始产生, 追求利益的欲望被激发出来。甚至有些个体开始不顾规范的约束、不择手段地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市场的各种弊病开始产生, 社会失范开始出现。在这样一个时期, 社会不稳定, 不和谐的因素在增长。信访数量的激增便能有效地证明这一点。从1978年到1982年, 全国法院处理民事申诉来信39800件, 接待申诉来访43900人次, 两者相加共83700件 (人次) , 到2003年至2007年, 全国法院共接待处理群众来信采访1927万件 (人次) , 上升了近250倍。这一数据是惊人的。如此大规模信访, 表明在社会结构的微观层面蕴藏、积压着大量人际矛盾和社会矛盾, 也是社会结构基础层面不够稳定、不够和谐的信号, 已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定, 构成了社会不和谐的重要根源, 这就必须要协调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注重公平正义的维护与实现。
第二, 社会结构宏观层面的矛盾突出, 必然要求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发展。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看, 目前我国社会结构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政治矛盾导致的危机和风险。这种风险源于腐败。腐败虽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 古今中外, 概莫能外, 但中国共产党作为能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存在这种现象, 往往会导致人民对执政党和政府权力的认同度降低, 不信任感增加, 易产生政治和精神的危机。二是经济矛盾导致的危机和风险。这种风险源于下岗和失业。下岗和失业的往往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为改革开放付出了更多的代价, 他们的利益受损更易于使其他社会成员产生同情。三是社会矛盾导致的社会风险。这种风险源于贫富差距的扩大。—些社会成员容易产生一种被剥夺感, 产生心理危机和社会危机。以上矛盾表明:伴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社会不公平已构成和谐社会这个木桶上的一块短板, 可能危及和谐社会这个整体。因此, 要采取有力措施, 扩大公平力度, 努力构建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关系。
2.我国现在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出的又一重要因素。在这个时期, 效率问题必须继续关注, 但公平问题更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是处理公平与效率这对矛盾的困难阶段, 必然要求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发展。国际经验表明, 从人均1000美元到3000美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 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阶层结构等都要发生深刻变化甚至于剧烈变动。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达到1000美元, 这意味着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开始进入向人均3000美元阶段跨越。根据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实践, 这一时期存在着两个特点与两种可能性和前景。两个特点主要是指, 这一时期既是黄金发展期, 又是矛盾凸显期。两种可能性和前景主要是指, 如果执政党和政府能认清形势、举措得当, 那么就能推进经济继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前进;如果执政党和政府头脑发热, 应对失误, 那么就会导致经济徘徊不前甚至倒退和社会动荡不安等。我们要保证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发展,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争取实现经济继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前进。
3.和谐社会的内涵要求公平与效率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需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谐社会的内涵, 这也就是将和谐社会的目标进行分解, 然后予以落实的问题。从机制的角度说, 和谐社会应当是“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从其形态看, 和谐社会也是充满活力、互利共存、稳定有序的社会。而目前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 我国社会的不稳定与不和谐因素在增长, 贫富差距在增大, 各种社会问题与矛盾日益突出, 严重影响与制约着和谐社会构建的进程, 这必然要求我们要解决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二、构建公平与效率协调关系的原则
公平与效率是社会发展的两大目标,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既要追求经济效率, 又要体现社会公平。
1.在经济领域要注重经济效率, 优化经济公平环境, 促进经济效率提高
在经济领域, 中心工作就是促进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切有利于促进经济效率与公平的制度、管理方法、运行方式都可以借鉴吸收。提高经济效率要在经济公平的环境里进行, 经济公平环境包括经济体制、运行规则的一系列建构, 包括产权制度、分配原则、交易市场等的完善与健全。总之, 经济公平环境是以公平经济制度为核心的良性循环体系, 正是在这样一个制度公平的环境里, 资本与劳动的所有者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激励下, 遵循公平的原则, 最充分地发挥了经济资源的潜力, 增强了市场的活力, 提高了经济效率, 把社会公平, 尤其是收入分配方面的社会公平引入经济领域, 是公平与效率概念不对称的一个重要表现。
经济效率遵循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 其结果必然会产生两极分化, 但这样一个作用机制恰好是符合经济公平的, 缩小收入差距, 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核心, 需要在经济成果极大提高的基础上加以社会调节来实现, 而按生产要素分配作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分配原则, 应作为经济领域的主要分配原则, 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否定按劳分配、劳动, 特别是智力劳动将成为未来生产要素的主要组成部分, 同时, 按劳分配也不等同于或必然产生收入分配的公平, 实现收入差距的缩小即社会公平只能通过社会领域的手段来实现。
2.在社会领域要注重社会公平, 提高社会效率, 加大社会公平的调节和投入力度
在社会领域, 我们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经济良性运行、社会有序发展、人们和谐相处和安居乐业的社会, 维护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题中应有之义,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社会效率促进社会公平的正面意义是毋庸置疑的, 实现社会公平的能力技术也是社会效率高低的一种反映, 同样, 社会效率的低水平也会损害社会公平, 如政府的低效率增加了社会交易成本, 削弱了社会效益等, 此外, 也可能因政策分析失误造成公平措施的扭曲效应, 因此, 提高社会效率不仅要注重物质投入、制度建设, 也要分析政策实施的最终结果, 实现真正效率意义上的社会公平。
公平与效率概念不对称的另一重要体现就是把经济效率原则滥施于社会领域, 如片面追求政府计划经济条件下社会职能的市场化, 在没有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之前匆忙实行全面改革, 摆脱社会包袱, 借社会化之名行损社会利益之实。社会效率是否提高的根本标志是社会公平的实现程度,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公平不是绝对的、单向的, 但最基本的层面也要保障社会成员生存权、发展权的公平;社会公平也不是完全抹杀经济领域的“经济公平结果”, 而是通过政府的调节, 使社会成员有机会再次进入经济领域生存、发展, 这也是促进经济良性运行的内在机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一些人无钱就医, 家中坐忍病痛;流浪人员无衣食保障, 终日乞讨;贫困学生无缘大学;煤矿工人无安全保障等现象触目惊心, 不仅有违最起码的社会公平原则, 也违背社会主义的基本道义, 因此, 在基本生活物品、教育卫生等公共物品的提供上, 政府必须扩大投入, 预先完善保障网络, 保障基本的社会公平, 以免引入市场机制对社会贫困成员基本生活、发展权的冲击。
三、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出发, 实现公平与效率协调发展的措施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根据统计资料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倒U形理论, 即在经济发展的早期, 效率与分配结果公平基本上是一致的, 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 效率提高, 它与公平的矛盾也加剧了, 但经济发展到高水平后, 效率与公平又会趋于一致, 可见公平与效率是内在统一的, 二者不可偏废。没有效率, 公平就缺少了物质基础;没有公平, 效率就失去了社会意义, 有效率社会才能发展, 有公平社会才能稳定, 低效率必然导致落后, 落后必然影响发展和威胁生存。不公平导致不稳定, 严重不公平必然导致社会动荡, 因此, 我们既不能因为追求效率而牺牲公平, 也不能因为讲求公平而丧失效率, 当前我们必须结合我国的现实状况, 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出发, 努力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关系。
第一, 切实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 维护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的内容很多, 包括生存权、就业权、受教育权、社会保障权等等, 当前, 要在政策上切实维护弱势群体就业、最低生活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保护、贫困家庭子女享有受教育权等基本权利。
第二, 大力推动社会的机会公平, 机会平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目前, 我国在户籍、教育、就业和身份等方面都存在机会不公平的问题要建立和完善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的户籍管理制度, 制定城乡并重的就业制度, 认真解决外来人员子女受教育问题, 制定保护和促进残疾人受教育的法规。
第三, 切实解决分配不平等的问题。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涵, 也是评价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准, 要进一步完善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着力解决拖欠劳动者工资问题, 完善体现社会公平分配的税收政策。
第四, 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加大对欠发达地区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采取多种形式推动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 下放管理权限发展县域经济, 产业布局要向欠发达地区倾斜, 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 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五, 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 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效率;要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 进一步提高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要加强和改进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 进一步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建立健全公共减灾体系, 增强政府危机处理能力。
第六, 全力推动实现社会正义, 实现社会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要大力营造崇尚法律的精神, 依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 有效化解人民内部矛盾, 强化法律监督和审判监督, 健全和完善对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制度,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邓小平文选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
[4]温家宝.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N].人民日报, 2004-3-1.
[5]胡锦涛.深刻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扎扎实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N].人民日报, 2005-2-20.
[6]马继前, 王民.弱势群体的心理困境[J].瞭望新闻周刊, 2005, (17) .
[7]王芳恒.公平与效率并重: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5) .
[8]傅如良.综论我国学界关于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研究[J].理论参考, 2006, (3) .
[9]吕艳红, 陈建辉.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综述[J].宁夏党校学报, 2007, (2) .
[10]许培栓, 刘富有.对公平与效率的本质及其关系的澄清性思考[J].社科纵横, 2007, (1) .
[11]顾文兵, 邱华德.试论和谐社会中的公平与效率[J].理论界, 2006, (4) .
公平视角 篇10
一、通过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保持效率与公平的均衡,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我国产业分布中, 东部地区已经形成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及其产业链, 中部地区承接相关形成相关的配套产业链, 而地处西部地区的陕西应发展服务于东部的休闲娱乐、生态优秀的旅游、休闲的中国后花园, 形成东西中梯次分工的区域功能布局, 这要求陕西应重点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使效率与公平保持均衡。
1. 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可以解决陕西省人与自然的矛盾
陕西省是黄河、长江上中游重要的生态屏障, 是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主战场。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森林植被极端匮乏, 水灾、干旱、风沙、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严重制约着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稳定, 也影响着我国现代化目标的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中,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所以, 陕西省绿色生态状况关系到整个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同时, 陕西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对缓解黄河水土流失、首都北京的风沙灾害, 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安全, 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2. 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可以打造更强势的陕西旅游品牌
可以使旅游产品体系趋于优化和完善。政府可以历史文化、人文景观为主体, 强抓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展示, 加快秦始皇帝陵博物馆、唐华清宫芙蓉园、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墓壁画馆、黄帝陵等旅游景区景点的深度开发, 有步骤地推进周、秦、汉、唐四大文化旅游区的建设。依托秦岭和黄河、长江两大水系, 合理发展自然旅游景观, 建设了华山、太白山、乾陵、朱雀森林公园、南宫山、秦岭植物园等一批景区旅游设施, 开发了黄河壶口瀑布、洽川、瀛湖和南湖等自然风景名胜区。这样形成以西安为中心, 陕北红色经典和黄土风情文化、关中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陕南汉水文化和绿色文化三大板块联动的旅游业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3. 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使陕西传统优势产业得以进一步拓展
绿色生态产业使陕西水果生产区域优势更加明显。渭北27个苹果基地县面积460多万亩, 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集中连片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苹果优生区面积由63%提高到77%, 产量由74%提高到86.5%。在无定河以南到渭河以北的河流沿岸可建成酥梨基地, 在黄河沿岸可建成红枣基地, 秦岭北麓和汉江流域可建成猕猴桃基地。同时, 绿色生态产业也使畜牧业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牧业主产区的比较优势可得到发挥, 可形成关中奶畜、禽蛋, 渭北肉牛肉羊, 陕北白绒山羊, 陕南瘦肉型猪四大畜产经济带, 区位特色更加突出, 竞争力明显增强。
绿色生态产业的主导发展, 对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 壮大县域经济, 促进效率与公平良性互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 实现陕西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通过科技等产业, 化解效率与公平的对立, 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
陕西是我国重要的科研和生产基地, 也是高等教育发达的省份, 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因此, 陕西要进行跨越性的飞跃, 必须依赖于陕西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人力资源, 形成大规模的人力资本和科技附加值高的科技产业、创意产业和能源产业, 利用智力资源和高新技术缓解对传统经济生产要素的依赖, 化解效率与公平的尖锐对立, 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
1. 发展创意产业
陕西应充分发展创意产业, 通过智力资源减少对传统生产要素的依存度, 把科教大省的优势充分释放出来。创意产业的出现是知识、文化在经济发展中地位日益增强的结果, 它特别强调的是创新。它是一种在全球化的消费社会的背景中发展起来的, 推崇创新、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的理念、思潮和经济实践。创意产业的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 对于提升陕西产业发展水平, 优化产业结构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陕西应利用自身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深厚的文化与现代科技人才的有机结合, 使陕西形成文化创意的竞争力, 形成极富规模的创意产业。
陕西具有发展创意产业的强大优势。首先是自身有深厚的文化资源优势, 西安是世界文明古都之一, 拥有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积淀, 这些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为创意产品的开发, 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其次是人才资源优势, 西安有众多的高等院校, 在校大学生80余万人, 人力资源丰富;再次是具有雄厚的产业支撑优势西安是国家信息化、国家制造业信息化等方面的试点城市;它有应用基础优势, 先进的IP宽带网、数字电视网、移动通信网, 为以动漫游戏为主的创意产业, 提供了强大的网络技术支持;最后是具有成本优势, 陕西的人力成本、生活成本和物业成本, 均比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低, 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2. 继续加大科技项目的研发投资
科技是现代大工业生产中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这可以使产业进行跨越式发展。陕西对科技投入一直都相当重视, 陕西省所投入的研发经费支出在GDP中的比重较高, 基本都在2.8%~3.4%之间, 是国家平均水平的2~3倍。这种稳定而持久的研发经费支出是陕西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基础性要素, 由此带动较高的全要素生产率才会对未来我省经济质量的升级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科技项目的投资布局上, 陕西省应制定以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建设为重点, 加快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软件及软件出口、航天航空和新材料与环保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的策略。最终要使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成规模, 成为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增长极, 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促进一批有竞争力、有优势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形成和规模化发展。
3. 利用能源产业实现超常规发展
2000年, 陕北能源基地开发取得重大进展, 陕西省石油产量达到全国第三, 成为我国石油大省。陕西应以陕北能源化工基地、渭北能源接续区为重点, 加快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资源开发, 推动煤电一体化、煤化一体化、油炼化一体化发展, 努力构建能源化工大省。这样, 预计到2010年, 能源化工产业增加值达到1200亿元, 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8%。在此基础上, 推进陕北煤炭、天然气、石油资源和汉江水电的规模化开发, 形成“西电东送”、“西煤东运”、“西气东输”的新格局, 可使陕北成为我国21世纪重要的能源接续地和重化工基地, 为陕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附加值高的科技、创意和能源产业所占陕西经济的比重和拉动作用越来越大, 这些产业群对提升经济运行质量的作用力正在逐步显现, 有效地化解效率与公平的尖锐矛盾, 加快陕西跨越式发展, 从而促进陕西人与社会的和谐。
三、通过制度创新与财政政策, 调整效率与公平的分配领域, 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对于陕西省这个经济综合体, 必须在一个有效率的经济体中增进公平, 提高效率就意味有增进公平的机会。但是, 再次分配尤为重要, 它最大限度地抵消社会各个阶层的“累积性不平等”, 实施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 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1. 实施制度创新, 缩减城乡差别
从下表分析, 近年来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逐年增大, 生活水平差异明显,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表现突出, 已经导致居民整体消费水平增长缓慢, 影响到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十五”期间陕西省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一直高于农村, 按照“十五”的平均速度来计算, 陕西省城镇居民每提高1000元大约需要2年, 而农村居民每提高1000元收入则需要将近10年时间。城乡收入比由2001年的3.61上升至2005年的4.03, 一直高于全国水平。陕西必须实施制度创新缩减城乡差别, 否则直接影响“和谐陕西”的建构。
制度创新首先要改革传统的城乡户籍制度, 消除附着在户籍制度上的不平等的权利安排, 使乡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享有平等的国民待遇;其次陕西要建立城乡统一的教育体制和政策环境, 改革现行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 增大农村的教育投入, 大力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 让每一个农村青少年都享有平等的国民教育机会;还要加快建立陕西统一的社会保障机制, 在农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同时, 要深化农村财政体制改革, 增加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和农村公共服务, 深化土地征用制度改革。
2. 实施财政政策, 缩小经济发展差距
“十五”期间, 陕西省十市一区经济发展都实现不同程度的快速增长, 但增速地区间差异明显, 陕北地区两市GDP年均增长超过15%, 陕南不足10%, 关中地区年均增长同陕西平均水平 (11.5%) 大致相当。从人均GDP来看, 西安市一直保持在10000元以上, 2005年之前都远远高于其他市区, 2005年延安异军突起, 达到17670元, 比西安高出1745元, 列全省第一, 宝鸡以11126元排在第三位, 其他市区都不及全省平均水平 (9878元) 。市区之间人均GDP极差在逐年扩大, 相对极差在最近两年才稍有回落。这说明陕西省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非常明显, 区域间发展不均衡和协调程度不足的状况已经十分严重。
因此, 陕西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扶持性财政政策来缩小地区差距。省上应通过大规模的财政转移支付支持落后地区发展;对落后地区进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投资, 改善地区基础设施条件;通过减免税收、贴息等货币税收政策支持当地经济建设和东部产业转移;在落后地区实施优惠的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和土地政策等, 吸引外商和东部投资;对于落后地区加大信贷投入, 设立地区开发金融机构等等。
这样, 通过发展绿色生态产业, 保持效率与公平的均衡,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通过科技等产业, 化解效率与公平的对立, 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通过制度创新与财政政策, 调整效率与公平的分配领域, 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从效率与公平的视角构建了一个立体的“和谐陕西”。
参考文献
[1]胡锦涛《: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htm
[2]宋圭武:公平、效率及二者关系新探.江汉论坛, 2005年第9期
[3]奥 肯:《平等与效率》中文本.华夏出版社, 1987年版
公平视角 篇11
关键词:MOOC;教育公平;优质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001-01
一、引言
MOOC是 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的缩写,意为大规模网络在线开放课程。MOOC 也可以看作是网络教学的一种新型态。它有时也基于某所大学的特定课程开展,校内学生与校外学生共同学习,校内学生在完成学习后获得学分。2012年MOOC在美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Coursera, U dacity, edX三大课程提供商兴起,给更多学生 提供了系统学习的可能。(张铭,2013)
在学术领域,有关远程教育资源共享以及促进区域内教育公平的学术文章也很多,但是MOOC作为全新的远程教育形式,其相关的研究成果还为数不多,更缺乏教育公平的视角探讨的研究。从国家角度说,教育公平是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的合理性的规范和原则;从接受教育的学生角度说,教育公平是人人有机会获得同样优质的教育资源。(高丽,2009)如何应对客观存在的教育不公平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将具体阐述MOOC的特点以及对现实教育的意义,从而进一步论证MOOC对教育公平实现的启示。MOOC这一全新的远程教育形式由于其大规模免费共享性,教学行为的时空分离性,学生自主参与性等特点,在教育公平的实现上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从教育公平视角分析MOOC的特性
1、大规模免费共享性
教育的不公平性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城乡教育之间的差异,地区教育之间的差异,学校之间的差异。总体而言,这些教育的不公平可以总结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所导致。经济条件不同,造成了不同地区教育投资的不均衡,学校基础设施,办学条件差别明显。(文继奎,2006)教育的普及的成就从根本上取决有有效的教育质量,尤其也要重视教育的普及和公平。而教育资源的短缺和不合理分配会直接导致部分受教育者无法接受的优质的教育。
MOOC可以使得大规模地通过网络进行彼此联结成为现实,“大规模”意味着对同时参与学习的学习者数量不做限制,一门课程的学习者可以成百上千,“开放”意味着任何感兴趣的人都可以注册学习,而且免费。(樊文强,2012)在信息化不断发展的21世纪,非盈利性质的开放课程让受教育者不受资金等资源的局限轻松的获取优质的教育资源。
2、教学行为的时空分离性
MOOC 有利于满足弱势群体的学习需求。传统的教学形式是师生在特定的空间特定的地点进行的活动MOOC这一远程教育模式是突破了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的时空限制,这对一些弱势群体的学习意义重大。现阶段特殊教育发展迅速,但是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硬件设施的不足使得一些残疾儿童不方便到学校集中学习,而MOOC 能够突破这一传统教育的空间局限性,满足了特殊群体的学习需要。
MOOC也有助于促进终身学习的实现,21世纪的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人们仅凭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就足够使用的年代已经不复存在了。因而,终身学习的概念产生了。但是成人没有大量的时间在学校接受教育,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碎片化的学习更加符合现实的发展需求。MOOC的在线课程虽然也会制定比较详细的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时间要求提交作业等要求,但是具体的阶段学习任务的时间分配可以由学习者来控制,因此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进度。MOOC这类的远程教学具有时空分离的特性,有利于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
3、学生自主参与性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的目的在于影响和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教育关注的是人自身的发展,也就是要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随着每一次的社会经济变革,教育也会随之发生变革。21世纪数字化时代要求学生要更具创造力和各种新的能力。
新时代中教育应该尽可能多的提供给学生优质的学习资源和途径,青少年依照自己的自由和学习兴趣进行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需要选择相应的资源进行学习,对于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MOOC会提供个性化的支持服务。MOOC的这一特点也将惠及另一个常被人忽视的弱势群体,学习的后进生,也可以称之为“隐形的弱势群体”。(文继奎,2006)MOOC使得后进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并能随时随地得到帮助。这样,后进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远程教育机构的帮助,也能够掌握相应的知识,这些都能够有效地减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为后进生提供了人文关怀。
三、结论
MOOC正是在信息化发展中凭借为大规模的用户提供开放的优质教育资源而得以兴起壮大,而且它具有了大规模免费共享性,教学行为时空分离性,学生自主学习性的特点,让弱势群体得以公平享受优质资源,为建设终身学习社会提供了保障。总体而言,现代信息技术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新兴发展起来的MOOC更是为中国教育公平的实现以及教育优质资源的更好利用指出了全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樊文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远程教育杂志,2012(3):32
[2] 高丽.教育公平与教育资源配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9
[3] 文继奎.探析教育公平视野下远程教育的意义[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1):21
[4] 张铭.微课- 唱响中国MOOC的前奏[J].计算机教育,2013:9
公平视角 篇12
(一) 个人所得税的定义
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 (居民、非居民人) 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 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主要分为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而对于居民纳税义务人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和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而对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需要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征收个人所得税, 而且在有些国家, 个人所得税还是主体税种, 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对经济有着较大影响。
(二)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历程
1950年7月, 政务院在公布的《税政实施要则》中, 就曾列举了“薪给报酬所得税”。但是由于受到我国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的限制, 群众工资普遍不高, 该税种一直没有开征。
1980年9月10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最终公布。至此我国正式建立了自己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1993年10月31日,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的修正案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得到了通过, 并规定了对于所有居民无论其收入来源均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同时将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发布。
1999年8月30日,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在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得到了通过, 并决定开征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2005年10月27日, 《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在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进行了审议, 并最终表决通过, 这次修正将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提高为1 600元, 于2006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
2007年12月29日,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在这次会议中将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由1 600元又提高到了2 000元。
2011年6月30日, 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中进行表决并最终通过。决定将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由现在的2 000元再次提高到了3 500元, 同时, 决定实行7级超额累进税率, 且降低了最低税率。
二、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问题
(一) 分类征收制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世界上采用的个人所得税税制类型主要有三种:分类征收制、综合征收制和混合征收制。现如今我国所采用的是分类征收制。分类征收制主要是根据纳税人所得的来源与性质的不同, 分别规定不同的税率进行征税。虽然这种税制曾经在多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它的缺点也逐渐暴露出来。一方面, 分类征收制的实施造成了税源的流失。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 收入的种类也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虽然现阶段我国在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过程中将收入细分为了11大类, 可以说是囊括了所有可能的收入类型。但是, 在实践过程中, 仍有一些收入无法确定其具体的归类。另外, 即使能确定某一项收入的归属, 但是由于对于不同种类的收入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的费用扣除和税率也不同, 也就使得收入可以在不同的收入种类之间进行转换, 使纳税人最终达到少缴税的目的, 这样必将产生大量的偷税漏税现象;另一方面, 分类征收制有可能造成税负不公。在我国现行的税制下, 对于不同的纳税人, 即使他们的收入相同, 但因为收入的来源不同, 就会按不同的费用扣除标准和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就使得面对相同的收入, 税负却不同。
(二) 税率结构复杂, 不适应现有形势
现阶段我国征收个人所得税主要采用的是超额累进和比例税率, 在2011年进行的个人所得税改革, 将个税的税率由原来的九级降为了七级, 而且最低档的税率也降为了3%。但是, 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六级以下税率来说,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结构仍然比较复杂, 无法适应现有的经济形势。
(三) 费用扣除设计不尽合理有失公平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 按照不同的征税项目主要采用了定额和定率两种扣除方法。首先, 对于个人的基本扣除, 我国采用的是统一的3 500元的扣除标准, 并没有考虑到对于不同的纳税人来说, 即使收入相同, 但是由于个人的偏好不同, 支付能力也是不同的。因此从支付能力来说, 这样的税负显然是不公平的;其次, 费用扣除标准的确定忽略了经济变化带来的影响。比如说在通货膨胀时期, 由于物价的上升, 个人为维持基本生活所需要的收入也会随之增加, 在不变的费用扣除标准下, 纳税人所需要缴纳的税费也随之变多。因此这种长期不变的费用扣除标准, 就不能更好的适应经济的不断变化;最后, 对于国内外居民工资薪金所得的税前扣除也标准不同。目前我国国内居民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税前的扣除标准是3 500元, 但对于那些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外籍居民税前的扣除标准是4 800元。这种给予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地区人员优惠待遇的方式明显违背了税收的公平原则。
(四) 税收征管体系不够健全
个人所得税与我国的其它税种相比较来说, 是纳税人数最多的, 因此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也面临着更大的困难。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个人的纳税意识比较淡薄。二是代扣代缴的质量不是很高。三是现金交易和隐形收入的存在使得大量个人所得税流失。在现实生活中我国居民进行生活消费主要使用的是现金, 这就使得税务部门无法完全的监控个人的收入情况;此外, 随着经济的发展, 居民的收入也越来越多元化, 随之隐形收入也在不断增加, 这也造成了个人所得税的大量流失。
三、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思路
(一) 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征收模式
众所周知,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极大的区域性差异, 东南沿海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与此对应, 不同地区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也呈现出巨大的不同, 倘若我国继续实行分类所得税征收模式, 必将会导致富裕地区的居民生活更好, 福利水平更高, 贫穷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恶化, 福利水平也进一步下降。此外, 分类征收模式也使得富人更容易逃税。因此, 考虑到我国个人收入来源的多元化与复杂化的发展趋势, 必须加快税制模式的改革。而综合征收制采取反列举的方法列举出不征税的项目, 对于未予规定的项目全部需要纳税。这样对富人而言, 无论他们收入的来源是什么, 类型是什么, 以及无论是否合法, 只要不属于免税项目, 则都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样就可以遏制他们通过转移收入来避税的行为, 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工薪阶级与富人之间税收失衡的状况, 将有利于改善我国的收入分配状况, 调节贫富差距。
(二) 科学调整税率
就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实行的税率来说, 其具有种类多, 档次多, 不利于征管等缺陷。因此在设计税率的时候, 我们应当秉承低税率, 少级次的原则, 考虑将七级超额税率降低为五级, 相应的税率可以调整为5%, 10%, 15%, 20%, 30%。通过对税率的调整, 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 同时加大高收入者的税负, 以缩小收入差距。另外, 还可以根据经济的发展状况设计灵活的税制要素, 并让各省市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税率, 使得高收入地区多缴税低收入地区少缴税, 以便更好的调节个人收入水平。
(三) 优化费用扣除标准
对于费用扣除制度的改革应当以税制改革为前提, 即将现有的分类所得税制改为综合所得税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在个人所得税制的设计上也应该与时俱进, 对于税前生活成本的扣除不仅仅需要满足人们的基本温饱, 还应当满足老百姓更高层次的生活需求。在国际上一般把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分为生计扣除和一般扣除, 而与国际通用的费用扣除法相比, 我国个税费用扣除采取的是定额扣除与定率扣除。但是这两种扣除方式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居民生活与社会经济形势的改变, 因此必须尽快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制度。而在优化与完善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制度的时候, 应综合考虑纳税人的年龄, 婚姻与子女情况, 赡养情况, 同时也应考虑到教育、住房、医疗、养老等一些特许扣除标准的健全。
(四) 健全税收征管体系, 加强税收征管力度
在我国, 由于现金交易比较普遍, 使得个人的收入情况和财产情况并不能完全的被税务机关所掌握,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可以说是困难重重。因此, 我们应尽快健全我国的税收征管体系, 加强税收的征管力度。一要建立健全计算机征管体系。通过对计算机网络的运用, 创建一个全国性的税务征管系统, 将税务的登记与申报、税款的征收以及信息的收集合为一体, 同时通过与其它网络的联系以便更好的了解个人的收入情况, 以防出现偷税漏税等现象。二要加强对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技能的培训。对于税务工作人员来说具备一定的相关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是必须的, 另外只有通过上岗资格考试的人才能正式上岗, 而对于在岗职工来说, 定期进行的各种技能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充分地胜任其工作。三要加强代扣代缴制度。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缴纳主要实行的是代扣代缴制, 因此应当进一步地明确代理代扣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另外, 对于那些依法履行义务的单位还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 而对不积极履行义务的单位给予处罚。四要加强纳税知识的传播, 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相比于其他国家而言, 总体上我国居民的纳税意识并不是强, 因此必须加强纳税知识的传播。可以通过网络、报刊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宣传政策、讲解纳税程序及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同时通过对政府预算开支的公开等以扩展公民的知情权范围, 提高公民的纳税意识, 防止国家税收的流失。
四、结语
虽然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还存在着许多的不完善之处, 但是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在对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 依据我国的经济社会环境, 然后再结合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循序渐进的进行改革,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不断完善。
摘要:个人所得税是大多数国家征收的主要税种之一, 它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调节社会分配等方面意义重大, 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在实践中逐渐曝露出诸多问题。对此, 我国个人所得税已经历六次改革, 整体上有所成效, 但仍存在根本性缺陷, 导致功能发挥受限。因此我们需要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重新审视、分析其根本问题, 对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进行深化改革。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公平,税制改革
参考文献
[1]崔志坤.中国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1.
[2]李敏.关于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建议[J].财会月刊, 2013 (7) .
[3]苗振青.个人所得税改革探究--基于社会财富公平再分配视角[J].金融与经济, 2012 (8) .
[4]赵发花.浅析个人所得税改革策略[J].法制与社会, 2014 (5) .
[5]崔志坤.配套制度和措施--个税改革的重要一环[J].税收经济研究, 2011 (4) .
[6]王玲.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2013 (8) .
[7]刘剑文.理性看待个人所得税法改革[J].中国税务, 2011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