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档案

2024-09-19

美军档案(精选7篇)

美军档案 篇1

一、高度集中管理

尽管美国国家档案工作属于分散式管理, 但联邦政府内部档案工作却实行集中式管理。作为联邦政府的一部分, 美军采用了集中式档案工作管理体制, 而且集中程度更高。

1. 军队档案工作与联邦政府档案工作的集中。

联邦政府所属各机构形成的档案, 不论来自国防部、司法部还是财政部, 不论属于军队档案还是非军队档案, 均由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统一管理。而美军负责档案工作的高级代表需从政府各部部长、参众两院图书委员会代表、国会图书馆馆长、国家档案馆馆长等成员中产生并组成档案委员会, 协助国家档案与文件署署长领导和管理联邦政府的档案工作[1]366。

2. 文件管理职能与档案管理职能的集中。

由国家档案与文件署履行联邦政府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的双重职能;由国防部及各军种部所属的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履行各自管辖范围内的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的双重职能。双重职能机构的职责通过法规形式确立, 确保了档案工作与文书工作的权威性、计划性、有效性、统一性和协作性。

3. 档案保管机构的集中。

所有美军生成的具有档案价值的永久性文件 (档案) 均保存在国家档案与文件署所属的国家档案馆及其12个地区分馆中, 与联邦政府其他机构形成的永久档案保存在一起。除了少量高度机密的军事情报文件需移交到指定的存贮地点以外, 其余所有美军文件均需移交和保存在国家档案与文件署所属的15个联邦文件中心或海外美军基地的临时性文件暂存中心。

4. 档案管理门类的集中。

与我军档案分为文书、科技、专门三大门类分别进行管理不同的是, 美军档案管理不分门类, 不设专业档案馆, 对所有专业的档案进行统一管理。通过文件创建命名规则区分不同专业的档案, 如在美国陆军文件代码中, 数字“25”代表信息管理类文件, 数字“600”代表人事类文件[2]等。文件创建后再按照国家档案与文件署制订的文件保管期限表进行统一鉴定, 以此判断文件保管类型和保管期限, 具体判断是保留型 (Keep) 文件还是移交型 (Transfer) 文件;是暂时性文件还是永久性文件;保存时间多长等等。

二、属地或区域管理

美军档案工作还按照属地或区域划分进行档案管理。在属地或就近地区开展档案的基础性工作和具体业务, 其目的是降低档案移交、保存和利用的成本, 提高档案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主要做法是:

1. 按区域设立联邦文件中心。

历史上, 美国联邦总务署曾把全国划分成十个档案工作区, 每区都建有一个或两个文件中心, 专为该区的联邦工作机构提供文件保存服务, 以减少跨区域保管和利用的成本。此举使得驻扎在本土的美军各部队可以按照区域划分就近移交和保存不经常使用的文件, 减少保管场地的占用、保管费用的支出和保管人员的压力。这些文件中心多数又与国家档案馆的分馆建在一起, 便于统一管理和业务交流, 并就近利用国家档案馆分馆的资源, 把需永久保存的档案直接移交和保存到其专业库房中。

2. 在美军海外基地设立文件暂存中心。

由于美军执行全球性战略任务, 其海外基地遍布世界各地, 多数都远离美国本土, 且驻扎在基地内的美军各部队调动频繁, 建制错综复杂, 带来了文件如何保管和存贮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一情况, 美军采取的有效办法是:在有条件的海外基地, 按照建设联邦文件中心的相关标准, 设立临时性文件暂存中心, 负责收集和管理基地内或邻近区域内所有美军部队的文件, 进行统一保管, 并在保管一定期限 (一般为7年) 后移交给国内的联邦文件中心。

三、文档一体管理

早在1940年, 美国档案学者布鲁克斯就提出了“文件生命周期”的理论与概念。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指导文件到档案全过程管理的基本理论, 是对文件到档案运动过程和规律的客观描述和科学抽象。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为实现文档一体管理和对文件进行前端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一理论有力地指导了美军档案工作文档一体管理的实践。美军文档一体管理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 文档一体的领导机构。

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 (NARA) 不仅是联邦政府档案工作的领导机构, 还负有为各联邦机构制订文书工作计划与标准, 并督促各机构组织实施的职责。这一职责通过《联邦文件管理法》等法规予以确认。国防部及各军种部所属的档案行政管理机构承担着各自管辖范围内文书与档案工作的指导与监督职责, 也以颁布相关条令条例的方式予以确认。

2. 文档一体的标准规范。

文档一体化的关键在于要从档案的前端———文件产生开始就制订统一的标准规范, 以保证整个文件管理过程的有效性和连续性。涉及文档一体管理的标准规范非常多, 比如文件的创建、收集、鉴定、移交、保管、利用、处置等标准, 其中美国国防部颁布的有关电子文件管理的DOD5015.2-STD标准《电子文件管理应用系统设计标准》最具代表性。该标准由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牵头开发设计, 对美军电子文件从创建到进馆的整个过程作了详尽的规定。

3. 文档一体的操作流程。

为实现文档一体管理的目的, 美军对文档一体的操作流程进行了规范。如规定了在形成机关创建文件时, 必须按照档案部门设计的文件分类编码表进行文件的命名, 并建立起相应的《文件调查统计表》 (SF3119) , 以记录文件承办和流转过程中的各种重要信息, 使文件在办结以后能够被准确判断出所蕴含的价值。此外, 还规定了负责文书工作的行动军官 (Action Office) 必须在每年年末制作本单位的公文目录表 (ORL) , 详细列出本单位一年中所有承办和处理的公文, 并将该表保存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中。对于电子文件, 规定了必须在创建后立即发送到档案管理系统 (如陆军电子档案馆AEA等) 中贮存。

四、融入信息资源管理

产生于美国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认为, 档案属于信息资源, 档案可采用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可以辅助档案开展业务工作、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扩大档案的服务和利用等。基于这一理论, 美军档案工作正逐渐融入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中。

1. 档案行政管理机构逐渐融入首席信息官管理体系。

自美军设立首席信息官职位以来, 档案工作便纳入首席信息官管理工作范畴, 早期的首席信息官对档案工作只是指导、监督, 不负责具体项目的组织实施, 没有行政管辖权。但随着美军对首席信息官制度的逐步重视, 经历了多次机构调整改革后, 现今一些档案行政管理机构也逐渐融入首席信息官行政管理体系, 如空军首席信息官办公室档案处 (SAF/XCPPA) 就隶属于该首席信息官办公室 (SAF/XC) 。这样便于推进信息资源管理政策包括档案工作政策的落实和执行。

2. 档案管理工作流程逐渐融入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美军开发了多个信息管理系统用于辅助档案管理工作, 如陆军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ARIMS) 、空军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AFRIMS) 等。这些系统功能强大, 操作便捷, 基于Web设计开发, 在档案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以陆军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ARIMS) 为例, 该系统建立了鉴定、保管、处置和销毁不同载体 (纸质、缩微、电子等) 的陆军档案文件信息的方法和过程, 同时还负责捕获和保管超过6年的长期电子文件。这种功能强大、易于操作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使得美军档案管理工作流程更加规范和畅通。

摘要:本文对美军档案工作的表现形式、档案管理的主要做法、文档一体管理以及如何融入信息资源管理作了探究, 以揭示该体制中蕴含的一些特点与规律。

关键词:美军档案,档案管理,文档一体,信息资源

参考文献

[1]吴剑梅、陈琼.比较档案学[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4.

[2]U.S.Army.DA Pam25-403, Guide to R ecordkeeping in the Army, Aug2008[EB/OL], http://www.fas.org/irp/doddir/army/pam25-403.pdf, 2010-12-20.

美军档案 篇2

美国海军拥有当今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航母 (现役12艘) , 且全为大型航母 (满载排水量均为9万吨以上) , 其它国家的航母数量都不超过3艘, 因而美国航母舰长和航空联队指挥官的选拔和培养对我海军航母指挥人员的培养最具典型意义和参考价值。以美国航母内部网站上公布的航母舰长、航空联队指挥官履历等为第一手资料, 研究航母指挥人员履历统计规律和特点, 由此分析航母指挥人员培养模式是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

对获取到的杜鲁门号、华盛顿号、卡尔文森号、林肯号、尼米兹、企业号、斯坦尼思号、小鹰号等八艘航母指挥人员履历进行研究, 从飞行时间、航母起降次数、飞过的飞机型号、院校经历、任职经历等数据的进行分析, 主要形成以下三个方面的结论。

1 航母指挥员的飞行背景和飞行经历夯实

航母舰长、航空联队指挥官以及副舰长, 都具备飞行员经历, 且只有担任过航空联队长的军官, 才有资格成为航母舰长候选人, 美国航母舰上指挥人员的选拔对飞行员履历、平均飞行时间、航母起降次数、飞过的飞机型号、是否从事过飞行教官等都具备一定得要求。通过对航母指挥员履历统计表的分析可以体会到这一点。

航母的核心作用是为战机提供海上移动平台, 因此, 航母舰长必须是飞行员出身, 才懂得发挥航母的作战功效。各国都是从飞行员中培养航母舰长。美国海军对航母舰长和副舰长的要求非常严格, 规定只有在舰上驾机起降超过800次、有3000小时以上的飞行记录、担任过飞行中队长或航母舰载机联队长职务的军官, 才有资格担任航母舰长和副舰长。除了表一所列的杜鲁门号舰长, 还有如“亚伯拉罕·林肯”号核动力航母舰长霍尔海军少将, 1982年从得克萨斯大学“海军后备军官训练队”毕业后, 被分配到海军舰载机部队, 驾驶当时航母上的主力舰载机F-14。在职业生涯中, 霍尔共飞过7种不同型号的战斗机, 有900次航母起降经历, 拥有4000小时飞行经验。他担任过“艾森豪威尔”号核动力航母的副舰长, 指挥过F/A-18C“大黄蜂”舰载机部队, 还担任过为核动力航母提供补给的“西雅图”号快速战斗支援舰的指挥官, 最终才荣任“林肯”号航母舰长。

还有像美国“里根”号核动力航母舰长克拉弗特上校, 他当过战斗机飞行员、飞行中队长、航母大副, 参加过美国军方的多次重大军事行动。他在海军战斗机飞行中队飞行达3700小时, 在航母上的起降次数超过1000次, 获得过海军金质飞行奖章, 具有哈佛大学政治科学硕士学位。克拉弗特上校于1992年被调到美军太平洋总部, 2005年11月17日, 被任命为“里根”号航母舰长。

2 舰长强调指挥协调能力

鉴于航空母舰是海上编队的核心和指挥中枢, 因此航母舰长需要具备优秀的指挥能力和很强的协调能力。这种能力一方面靠院校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在平时训练和演习中锻炼积累。

通过对美国核动力航母舰长托马斯·奥特比因海军上校的个人履历的分析, 可以基本了解美国海军选拔航母舰长的标准和条件。

托马斯以高学历的海军合格飞行员开始在海军服役, 到担任核航母舰长, 24年间除了飞行就是不停地被调动工作岗位, 变换部门和岗位达19次之多。从飞战斗机到飞侦察机, 从飞行员到飞行教官;从海军基层舰艇到领导指挥机关, 从海军部队到海军院校;从国内舰队到国外基地;从航空母舰到两栖运输舰, 从常规动力航母到核动力航母。职务和岗位变动之频繁让人眼花缭乱。

正因此, 美国航母舰长见多识广, 资历丰厚, 积累了各方面的经验, 具备多方面才干。美国煅造的航母舰长, 就是这样一个高知型、实践型、科技型、复合型的海军军官。美国航母舰长的成长之路, 或许就是美国训练、培养海军高层次指挥人才的思路和途径。

(1) 课题来源:2012年度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科研发展基金资助军事学术项目。

3 航母航空联队指挥官和航母舰长地位同等重要

航母上第二重要的职务是航空联队长, 他具体负责舰载机及人员的管理组织并指挥作战。大型航母上的舰载机多达数十架, 且往往有七八个机种, 只有通过最佳的调度,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航母的巨大威力, 否则必将贻误战机。由此可见, 航空联队长需要充分了解各种战机性能, 且必须受过复合型训练, 包括航空兵的作战使用、战术行动和计划制定, 情报获取和分析等。在美军的实践中, 这一职位的候选人大多拥有2~3个不同机种的飞行证书。

航空联队长主要职责包括航空联队的情报使用、战术行动和计划制定。美国海军现役航母配属有10个舰载机联队。出海行动时通常每艘航母上搭载一个航空联队, 每个联队通常由7个或8个飞行中队组成, 有8至9个不同机种, 舰载机总数为70余架, 它们可以分别执行反舰、反潜、防空、岸袭等各种作战任务。

4 终身教育是航母核心指挥人员能力提高的典型途径

通过对杜鲁门号舰长H er man A.Shelanski履历的分析, 可以很明确的了解到这一点, Herman A.Shelanski上校1979毕业之后, 1980—1982又有在飞行学院学习三年, 之后的1986—1988、1988—1991都有院校学习经历, 除了在学校学习取得资格证书之外, 他还有三次在飞行学院任职飞行教官的经历, 被任命为航母舰长之前, 在5所不同的学校学习工作过。

航空母舰是一个典型的复杂大系统, 适应航母编队作战的指挥员的培养也是个系统工程, 参考和借鉴外军航母各级指挥员的培养方式, 探索总结外军航母指挥员的培养模式和航母指挥特点, 是我海军航母体系建设的基础, 论文研究成果可为我海军航母人才梯队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海军装备研究院.美国新一代航母发展论文汇编 (内部资料) [G], 2006, 8.

[2]李鼎文.美航母编队作战行动和作战能力[M].北京:海潮出版社, 1995.

美军新型智能军服 篇3

美国军方开发了一种新型智能军服, 其纺织纤维中嵌有医疗传感器, 能够监测军队士兵的健康状况。该智能服装不仅能够探测伤口的位置和深度, 还能够通过GPS坐标定位受伤士兵的确切位置。

这种新型智能军服能够对士兵身上的中弹伤口进行迅速准确定位, 甚至能够探测伤者血液和汗液中的核、生物和化学侵蚀。

据报道, 这种军服甚至还能够“估测”子弹或者弹片进入的深度, 及其对周边器官的影响。传感器可探测伤者体内血液、唾液、汗液和尿液中的“生物标记”, 从而可以显示化学和生物武器、核辐射甚至是路边埋设炸弹的残余物对士兵身体造成的影响。

美军宣传工作简析 篇4

一、美军宣传工作的基本内容

美军的宣传工作注重渗透于其他日常工作中, 实现宣传工作与文体娱乐一体化。美军的宣传部门十分重视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电影、宗教、社交以及各种日常活动, 对民众进行思想宣传和价值灌输。

(1) 积极引导公众, 塑造军队形象。对于绝大多数的人而言, 他们眼中的美国大兵形象都来源于美国国防部所制作的宣传片, 或者就是好莱坞大片里正义勇敢的士兵。实际上这些视频的出现都是为了在公众心里塑造美军的良好形象。美军设有专门的部门来负责其军队形象塑造, 分别从美军内部关系、社区关系和媒体关系三个层面对美军形象进行总体设计和全面推广。美军认为, 在当今国际形势下, 单纯地依靠军事实力是不行的, 必须通过媒体塑造、人际沟通等多种方式构建美军持久的正面形象。

(2) 进行宗教宣扬, 教化官兵思想。宗教宣传教育是美军宣传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对加强官兵思想教育, 提高军队战斗有重要作用。绝大多数美军官兵都有信仰的宗教, 把所谓“上帝意志”看成是人们的“道德标准”和“精神力量的源泉”。宗教宣传主要由随军牧师来完成, 他们教育美军官兵“宗教允许以献身精神参加正义战争, 美军的存在是为了保卫自由与和平, 每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官兵都要忠诚地履行使命”。美军通过宗教宣扬凝聚了军心、鼓舞了士气。

(3) 借助社会力量, 融洽军民关系。军队生活在社会中, 军人也来自社会, 所以美军认为军队要与社会保持广泛联系, 协调军队与社会的联系有助于部队发展。美军非常善于利用社会力量做宣传工作。例如, 每年5月23日的“军人配偶节”当天, 军地双方都要开展庆祝活动, 其目的是为了宣传军人对国防建设做出的牺牲和贡献, 让民众认可军队的行为, 使军民关系进一步改善。

二、美军宣传工作的主要特点

美军的宣传工作已经开展了近百年时间, 领先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军队。在这漫长的岁月中, 美军宣传工作形成了一系列鲜明的特点, 是其取得显著效果的重要原因。

(1) 宣传队伍专业化。美军外宣工作和形象塑造都由专门的部门完成, 美国国防部有一名专门负责公共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 负责把握美军对外舆论的总调门。在2011年, 美军新打造了国防媒体局, 负责对美军内部的所有媒体资源进行管理和调度, 最大效能地发挥其塑造正面形象的能力。美军公共事务部门在塑造军事形象时分为对美国公众和对国际公众两个维度, 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将美军塑造成正义和勇敢的化身。

(2) 宣传内容政治立场鲜明。虽然美国一直在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 但实际上, 美军的宣传工作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美军将统治阶层的政治意志巧妙地宣传为宗教意志, 并将自己的军事行动称为“上帝的意志”, 强调美军是承担着上帝赋予使命的一支军队, 要求其官兵要服从命令, 听从指挥。

(3) 宣传工作影响深远。从内部来说, 美军的宣传工作能整合军队、控制军队, 让全军官兵凝聚成一个统的整体, 增强和促进军队内部的团结、提高部队的向心力, 可以实现对官兵的思想控制, 这种控制性有时甚至超越道德和法律的威力。对外部而言, 美军的宣传工作将美国大兵的高大形象深深地印刻在民众心里, 让他们能够真正地拥军、爱军, 为美军军事行动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美军宣传工作的方法途径

美军有自己独有的开展宣传工作手段, 其手段之多样化, 针对性之强远远领先于其他军队。

(1) 利用新媒体进行价值灌输。美军非常善于利用新兴媒体, 尤其是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 使得美军做宣传工作时更加如鱼得水。美军拥有一支庞大的媒体队伍, 包括了300多家广播电台、电视台, 2000多种刊物, 各军种和联合司令部也都有自己的公开网站, 这些都是美军直接向国际国内公众进行价值灌输的媒介平台。美军公共事务对新媒体的运用织就了其在互联网上层次分明、组织严密的公共事务体系, 在宣传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通过软实力建设加强宣传力度。美军高度重视文化的重要性, 他们认为加强以军事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建设对于有效实施宣传十分重要。在未来战场, 文化手段将成为美军越过阻碍的一种强大工具。通过加强软实力建设, 让国内外民众对美军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先进的武器装备, 更是在精神层面认可美军, 进一步加强宣传效果。

(3) 通过新闻发布会营造有利舆论环境。美军新闻发布会制度因其建立最早且实践最为丰富, 已经形成了制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的特点, 整个体系较为完善。通过健全的新闻发布制度, 美军可以引导媒体按照自己设置的议程来描述美军形象, 既展示了军事透明, 又表现了自信。美军的新闻发布会形式多样,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 营造有利舆论环境始终是其重要原则。

四、结语

美军的强大离不开其先进的宣传理念和一针见血的宣传手段, 可以说出色的宣传工作是美军在世界列强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法宝, 值得包括我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军队认真研究和学习。

摘要:美军作为全球公认的最强大的军队, 不仅因为它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及军事素质过硬的官兵, 美军的宣传工作对提升其国际形象, 增强官兵荣誉感、归属感, 提高军队战斗力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美军宣传工作的内容、特点和方法三个方面分析美军是如何开展宣传工作的。

关键词:美军,宣传工作,方法途径

参考文献

[1]吕正韬.美军如何塑造自己的形象[N].中国青年报, 2012-8-10.

[2]吴穹.美军反恐作战行动精神教育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2010.

[3]严兴平, 张喜燕.外军宗教教育的作用、特点及其对我军的启示[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6 (10) .

美军网络媒体价值透视 篇5

关键词:美军,网站,媒体价值

0 引言

从美国国防部网站,到四大军兵种网站,再到各基层单位网站,美军在互联网上形成了组织严密、层级分明的公共事务体系。每一层级的网站各尽其用、各司其职,成为美军公共事务活动中的重要部分,在宣传、沟通、服务、监督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网站的主要任务是发布权威信息,提供军人所需服务以及开展对外宣传。由于网站的发布范围较广,世界各国的网络用户都可以访问浏览;受众群体大,囊括了美军内部人员,普通美国公众和国外人士,因此,美军网站的影响力较大,功能性也较强。按照受众群体的不同来分,美军网站的媒体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培育战斗精神,促进内部团结

美军网站的信息发布对象首先是本国的军队内部人员,包括士兵、军官、雇员以及国防部官员等等。其首要任务是向本国的军内人士发布信息、提供内部信息服务,美军网站特色鲜明的栏目没置、内容选择以及突出的服务功能,充分体现了培育战斗精神、鼓舞官兵士气、服务军队人员、促进内部团结的目的和功能。

1.1 网站设置的价值观念专栏,发挥了议程设置的功能

在美军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方面,网站充分发挥了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通过提出一些话题,强调某些问题,影响受众对于事件及其重要性的判断,进而使每个军人形成美国利益高于一切、为民主制度服务等一系列价值观念。网站开辟的“英雄”、“我们为何服役”、“集体关系”等专栏[1],一方面有利于美军官兵形成忠于制度、忠于集体、负责精神、忘我服役的职业道德观,另一方面有助于形成包括无私、诚实、勇敢等在内的个人价值观。

1.2 网站营造的军旅文化氛围,有助于战斗精神的培育

美军军人主体意识强,讲究思维独立、个性解放,对枯燥的思想灌输往往难以接受。因此,在战斗精神上的培育上,网站就突出了文化的熏陶和塑造,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网站营造的军营文化涵盖范围较广,内容也包括方方面面。举个例子来说,Defense—Link网站在介绍中将国防部比作一个大的“企业”,每个军人都是其中的雇员,这个大公司向员工提供职业设计方面的指导,并对家属、退役老兵等都有周到考虑和妥善安排(这些在网站上都有相应栏目)。这样的文化氛围使官兵们深信政府是很好的雇主,他们在军队里会有很多晋升或改善生活的机会。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网站发布大量文章,宣传萨达姆的暴行,并向士兵灌输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最民主的国家,负有解放全人类的正义使命,同时也极力宣传美国的安全利益受到了伊拉克的威胁,其目的是掀起美国大兵的爱国热情和参战热情。此外,将“徽章、勋章、绶带”上网展示,发布反恐精英的事迹,播放前方战士的英勇画面这些都有助于战斗精神的培育。

1.3 网站提供的全面周到服务,有利于内部的团结稳定

美军网站具有强大的服务功能。其服务范围不仅包括提供新闻、报告、条令等军队日常信息,还有介绍福利保障的相关规定,介绍家庭支援政策等。这些针对军队内部人员提供的服务全面、细致、周到,有利于团结军心,也有利于维持军队稳定。以国防部网站的福利保障栏目为例,在该栏目下士兵们可以了解军方对退役、退休、伤残军人的保障制度,可以关注具体的案例。这使得士兵们对未来有了一定的打算,省去了前方服役者的“后顾之忧”。值得一提的是,网站的服务功能还颇具人性化。在“美国支持你”栏目中曾经刊载了一篇关于一名空军飞行员如何求婚的故事,不仅读来十分有情趣,也给其他士兵提供了创意。美军网站虽然整体风格严肃,但不乏此类关于婚恋、家庭、置业、理财的文章,这些服务性较强的内容反而起到了抚慰军心、激励士气的作用。

2 保障公众知情,获取国内支持

在美国,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以及保障信息自由是新闻发布制度的初衷所在。美国国防部按照1966年颁布的《信息自由法》创办了国防部网站,其功能之一就是受理公众要求提供信息的申请,向他们公开军队的部分信息,以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而其最终目的增进民众对军队的了解,改善军队在民众中的形象,争取民众和媒体对军队建设、军事行动、重大军队采购计化的支持。具体表现在:

2.1 改善军队在公众心中的形象

美军非常重视形象传播,极力塑造自身的正面形象,面向公众公开的网站更是美军进行形象传播的主要阵地。网站通常会详细介绍部队历史,展示美军的光荣传统和历史功绩。关于美军参与反恐、维和、联合演习、制裁伊拉克的报道,都塑造了美军崇尚民主自由的“救世主”形象。除了美化神化美国军队外,网站还大力宣传战斗中的英雄人物以赢得民众的好感。

2.2 争取公众对军队的理解与支持

美军网站发布的信息,有利于公民更深入地了解国家在世界军事政治关系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军事力量在国家综合实力中的重要性,军队应对新安全挑战的重大举措等,使人民更自觉地认同军队建设措施,并有效吸引了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来建设军队。颇具感召力的征兵广告信息鼓舞着年轻人为国家、荣誉、责任而战;新闻中激情洋溢的场景、照片上血气方刚的面孔、视频中生龙活虎的画面,都使公众感受到了军队的重要地位和军人的重要作用,不仅使人们自觉支持美军的行动,也吸引更多人走进军营。

2.3 形成公众对军队的监督机制

虽然接受监督并非美军创办网站的直接目的,但是面向公众的信息发布制度,确实有利于逐步形成社会和公民对军队的监督机制。军队通过与公众的沟通交流,可以在在一定程度上调整自律,进而达到舆论监督的目的。例如,国防部网站每年会公布国防部的机构财政报告、预算报告和采办报告,公众借此可以监督军队的开支情况;关于对伊政策的信息则使公众较为及时地掌握了美军在伊拉克的宏观战略和兵力调整情况。各军种和基层网站也承担着相应的公共信息公开职责,保障公众的知情权[2]。

3 塑造国际形象,赢得国际舆论

美军不仅注重塑造国内形象,赢得本国民众的支持,而且注重国际传播中的对外宣传,旨在引导控制国际社会的舆论。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军队形象,为军事行动争取国际舆论,也是美军建立国防部网站、对外发布新闻的目的之一。网站由于其开放性和可见性,在运行过程中自觉扮演了美军形象的对外展示窗口。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网站都在竭力展现美军的正义、民主、热爱自由与和平,希望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舆论支持。

正确有效的网络信息发布,可以使军方在平时和战时拥有道义上的优势,可以使国防部在危机和战时利用国际舆论,也可以使国家的综合实力得到充分的发挥。美军对外形象传播不仅体现在战时,在平时也毫不懈怠。美军认为,军队新闻发布工作的优劣,仅依靠军事行动本身的正义性并不能保证取得道义优势,还要通过新闻舆论的造势功能,让全世界公众听到、看到、并相信军事行动的正义性。同样,军队是国家的暴力手段,即使在和平时期,军队的一举一动也容易引起别国的疑虑。出色的新闻发布工作往往能起到增信释疑、塑造有利安全环境的作用。美军网站通常将新闻发布的重点放在对于军队形象有正面效应的信息上,比如国际维和、人道主义救助等海外活动。

4 结束语

如今,互联网络信息平台建设已经成为美军公共事务的重要一环和美军战略宣传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篇幅有限,仅按照受众群体的不同对美军网站的媒体价值进行了简单阐述,借此能够引起大家对美军网络媒体价研究的关注,对美军宣传工作研究有新的启发和体会。

参考文献

[1]总政治部联络部.美军宣传工作研究.

美军弹药需求研究概况 篇6

1 美军弹药需求研究的发展

在20世纪初,美军就试图将来自实战和作战模拟的弹药需求数据归纳为每种武器每天、每小时、每次战斗的弹药发数或其它对计划人员有用的量度单位。20世纪50年代,运筹学和系统分析技术诞生并很快被用于预测弹药需求量,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美军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弹药需求速率的研究。

1982年,美军在国防报告手册“部队弹药管理系统”中对弹药的初始需求进行了计算[1]。1989年,美军在题为“陆军常规弹药采办过程”的报告中,指出陆军常规弹药需求量由战争储备需求量和平时损耗两部分组成。1992年,Marti,Jed B.Kipps,James R.等指出,用户辅助军事行动计划工程和战斗弹药需求预测工程将在战前帮助弹药指挥官预测弹药需求。该工程组通过对各种可能的军事行动计划进行作战模拟,来预测弹药需求状况,并指出这种能力对军队后勤行动是至关重要的[2]。

1997年,Williams,David E.利用两种计算机模拟仿真方法,即战斗样本生成器和计划评估模型,计算弹药、油料需求以及器材的损失,其中使用了六种技术来自动确定弹药需求的状况[3]。在海湾战争中,美陆军概念分析局为沙漠盾牌行动提供了分析支持,包括战略部署、部队、人力、弹药需求分析,其中的作战方案评价模型能够帮助“沙漠风暴”作战计划的实施[4],模型输出的弹药需求直接用于“沙漠风暴”方案的形成[5]。

2005年,William Freeman Jr.在报告中分析了美国是否具备准确估计和预测战斗行动中弹药需求数量的能力[6]。指出现代高科技武器系统的发展,使得战斗行动中的弹药需求量骤然下降,传统的理论经验被“沙漠风暴”和“伊拉克自由行动”中的数据所否定。该项研究还证明1987年野战手册101-10-1/2[7]中计算的弹药需求量太高,与当前战场弹药需求量不符。最后,作者针对弹药需求预计提出了建议,军队需要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上编制一个新的弹药需求计算表。报告中还暗示武器系统作用距离、命中精度和毁伤性的提高,明显降低了现代战争中的弹药需求量。

2 美军弹药需求研究的相关指令与报告

近年来,尤其是海湾战争以后,美军大力开展战争中弹药等主要作战物资消耗量评估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相继发布了若干与弹药需求密切相关的重要指令和报告,如面向21世纪的局部战争弹药分布系统(WTADS)、美军战略和军力研究中心的战区级弹药、油料消耗量评估报告(CALAPER)、基于能力的弹药需求评估程序(DODI 4100.41)、国防部弹药需求程序(DODI 3000.4),精确弹药混合分析综合研究报告(PMMA),海军陆战队地面弹药需求研究报告(USMCGAR),陆军弹药总需求过程与优化系统(AR5-13)等,其中对弹药需求确定程序,弹药需求计算模型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与分析。

2.1 基于能力的弹药需求程序(DODI 4100.41)

随着美军的指导思想从“基于威胁”转变为“基于能力”,1995年,美军发布了名为“基于能力的弹药需求程序(CBMR)”的国防部指令DODI 4100.41[8]。CBMR详细阐述了弹药需求的确定程序:首先由国防部的官员与参谋长联席会议、部队和作战指挥员进行讨论,制定国防计划指令的弹药需求政策,包括未来两大战区中可能遇到的对美国本土及盟国的潜在任务。然后,作战部队应用仿真模型和作战想定开展作战需求分析,确定弹药需求的数量以及种类。除包括战场弹药需求外,其它弹药需求项目主要有:(1)非战争弹药需求量;(2)保障主战区战后军事力量的需求;(3)部队训练及平时弹药需求。

2.2 国防部弹药需求程序(DODI 3000.4)

当前,美军弹药需求论证的主要依据是2003年10月发布的名为“国防部弹药需求程序”的国防部指令DODI3000.4[9],它是1995年国防部指令DODI 4100.41的替代文件。它不仅明确规定了所有人员在弹药需求论证过程中的职责,而且详细规定了进行弹药需求论证的程序和方法,甚至还规定了各类数据和报表的格式。具体地讲,在当前的国防规划指南指导下,此指令明确阐述了国防部弹药需求的确定程序及其执行政策和使用范围,还详细给出了国防部负责采办、技术和后勤的副部长、国防部负责政策的副部长、国防部特种作战与低强度冲突助理部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国防情报局局长、军种部部长、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司令官和作战指挥员等应当履行的职责及分工。

2.3 精确弹药混合分析综合研究报告(PMMA)

2004年,美陆军发布了名为“精确弹药混合分析(PMMA)”的综合研究报告[10],对精确制导弹药的需求评估作了系统的分析。报告重点分析了陆军2014年的精确弹药需求,届时部队将装备未来作战系统。报告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美国陆军能够用得起精度多高的武器;另一个是陆军是否能够将其条令和战术从“压制火力”变为“精确火力”。

PMMA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需要使用精确弹药的战场使命和任务;主要影响精确弹药使用的战场因素和条件;精度需求;每种精确弹药的成本;何种精确弹药具有最高的基于效能、成本、风险和进度的投资回报;哪些精确制导弹药结合到一起能够满足需求,以及每种弹药大概需要的数量;潜在的武器装备改进。

2.4 海军陆战队地面弹药需求研究报告(USMCGAR)

2008年,美军发布了名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地面弹药需求研究”的最终研究报告[11]。此报告以国防部指令3000.4和海军陆战队指令MCO8000.7为主要依据,详细介绍了美海军陆战队弹药需求确定程序的概念性模型;指出美海军陆战队依据战争储备弹药需求(WRMR)模型来确定弹药总需求;海军陆战队产生的弹药总需求是战斗需求、当前作战与未来作战需求、战略战备作战需求、训练和测试需求的总和。

WRMR模型是专门为海军陆战队建立的,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期间弹药需求管理系统数据库的继承和发展。WRMR模型主要用于计算弹药需求量,寻找和确定作战计划因子,这些作战计划因子同时还可以为作战计划制定者提供服务。WRMR模型综合考虑了部队流、作战指挥军官提议的作战节奏、出自联合弹药效能手册的武器效能数据资料以及专家提供的各种基础数据,进而分别得到决定性胜利作战想定和迅速溃败作战想定对应的弹药需要量。计算地面弹药需求量时,通常要考虑兵力结构、武器系统、作战强度和想定持续时间等多种因素,为此需要乘以一个系数,即作战计划因子,WRMR模型中使用两类作战计划因子,一类是高强度作战期间的日弹药消耗系数;一类是剩余作战期间的日弹药消耗系数。

2.5 陆军弹药总需求过程与优化系统(AR5-13)

2009年12月,美军发布了名为“陆军弹药总需求过程与优化系统”的陆军条例AR5–13[12],在以往几次修订的基础上对国防部命令3000.4又进行了部分修订。此条例介绍了新修订的弹药管理和陆军弹药总需求与优化系统的政策、程序和相关职责,所统计的弹药包括训练、作战、新装备训练和测试弹药等。

此条例还介绍了陆军部负责计划、作战和转型的副参谋长是如何确定核准弹药的优先保障与同步保障的。具体包括:召集重要论坛,讨论并确定核准弹药的优先保障顺序和同步保障,训练弹药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以及陆军弹药管理战斗节奏等。

2.6 弹药后勤(MCWP4-11.9)

2010年10月,海军司令部发布了海军陆战队战斗出版物(Marine Corps Warfighting Publications,MCWP)4-11.9《弹药后勤》[13]。该出版物论述了海军陆战队负责地面弹药与航空弹药团体的组织结构和保障结构,介绍了负责地面与航空弹药人员的常规职责,以及支持弹药后勤、计划编制、安全发放和训练的辅助信息系统。《弹药后勤》描述了驻地或远征海军陆战队的地面弹药与航空弹药后勤行动,主要介绍了弹药管理、需求确定、供应、补给、运输、转级与报废等内容。

3 结论

综上所述,美军现已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弹药需求研究体系框架,对常规弹药和精确制导弹药的弹药需求确定程序、弹药需求量计算模型以及弹药需求论证等均进行了详尽地分析与阐述,能够较好的预测各级弹药需求量,为美军弹药保障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虽然美军的弹药保障体制与我军的存在较大差异,但其研究成果对于我军弹药需求研究工作仍然具有重大的借鉴与指导价值。

摘要:信息化条件下的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弹药保障工作至关重要,而开展弹药需求研究是实施弹药保障的前提,是实现弹药精确保障的重要基础。以美军弹药需求研究的发展情况为基础,详细介绍了近年来美军弹药需求方面的相关指令和报告,勾勒出美军弹药需求研究的总体概况。

美军软实力传播机制研究 篇7

一、美军构建软实力传播机制的基本途径

美国军队十分重视军事软实力传播建设, 并注重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进行相关投入, 其军事软实力传播的发展充分体现出适应战争需要而不断变化更新。美国军事软实力传播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途径:

(1) 着眼战争需求, 做好顶层设计。美国政府和军方着眼战争需求, 注重在战争实践中完善军事软实力传播理论创新机制, 健全传播组织结构并设定具体明确的目标。“战略传播”作为美国实现其政治和军事目标的重要手段, 被政府和军队领导人在各种场合加以强调。这意味着美军正在将传播视为思维和工作的核心要素, 即军队要将传播看作与战争本身一样重要, 形成高效率的传播力与战斗力对于赢得战争不可或缺。“战略传播”这一概念的提出, 是美国在全球反恐形势日益严峻、信息化浪潮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军事软实力传播的应时之举。

(2) 推进媒体融合, 鼓励媒介创新。2007年以来谋划成立的美国“国防媒体局”是一个融合了多种媒体技术类型的全新媒体平台, 其组成包括通讯社、广播、电视、媒体中心、印刷媒体以及信息局, 旨在通过媒介形态的融合形成传播的合力, 实现美国军方“一种声音、多个媒体”的传播理念。

(3) 法规确保权威, 管控统一声音。美军还通过新闻审查制度实现了对其军事行动不利的一切舆论统统“禁声”的目的。根据战争需要, 美军决定新闻稿件是否刊发;视己需要掌握稿件的刊发优先顺序。这些做法都强化了美军舆论传播与武力打击间的紧密配合, 使美军舆论传播如同战争的催化剂, 获得舆论优势已成为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条件。

二、美军软实力传播的主要特点

综合上述分析, 美国军事软实力传播在其战略文化的影响下, 具有强调战争牵引、注重新兴媒介传播等特征。

(1) 文化基础——“重硬轻软”。美国军事文化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传统, 高度重视对战斗力中“硬实力”的打造。二战结束以来, 美军始终将高性能武器、尖端科技装备等硬实力置于首要地位, 甚至曾经出现“唯武器论”或“技术制胜论”的思想。但朝鲜战争与越战的阴影, 尤其是“9·11”事件的惨痛教训以及阿富汗、伊拉克战后的困境, 使美军不得不思考为什么会在拥有绝对优势硬实力的情况下仍然无法取得期待的效果, 甚至难以保证本土安全。无论是奥巴马政府提出的“巧实力”, 还是美军“战略传播”等概念的推出, 这些都可视作美国面对新的国际形势以及所遭受的挫败而采取的一种策略调整, 但其“重硬轻软”的根本理念并未改变。美国出台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以及频繁在世界热点地区举行军演, 都表明其谋求自身绝对霸权、绝对安全的基本战略思路没有发生变化。

(2) 战略目标——“注定领导”。美国军事界普遍认为, 当前美国国家战略目标的核心就是保持和维护冷战结束所带来的“和平红利”, 牢固树立美国在未来世界秩序和战略格局中的绝对优势和绝对领导地位, 防止出现对美国构成威胁与挑战的对手, 更不能允许某一地区被控制在与美国为敌的国家或国家联盟手中, 世界秩序将始终由美国的社会制度与价值观来塑造。就美国军事软实力传播而言, 其实质乃是一种策略性的、手段性的概念, 其围绕的核心目的仍是谋求美国一超独霸地位, 最大限度实现美国国家利益。美军倡导的“战略传播”不能改变其霸权主义本质, 其目的在于通过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有机结合、充分运用, 保持乃至增强美国全球影响力, 以更小的代价和成本实现其战略目标。

三、美军软实力传播的启示

在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如何借鉴美军从实际出发, 有效整合各类传播机构, 充分利用各类传媒资源, 建立协调一致、运转顺畅的军事软实力传播机制, 是当前军事软实力传播亟须解决的问题。

(1) 加强受众研究, 提高“传播效益”。就军事软实力传播而言, 应该从三个层面解决“分清”的问题:一是“分清内外”。对外传播的受众, 其政治、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与我们都有很大差异, 对信息的评判标准也与我们不同。这提醒我们, 军事软实力传播要尽量采取受众习惯的话语系统及标识等。二是“分清地区”。目前, 要有效使用有限的对外传播资源, 就必须对宣传地域进行有针对性的“分区”。

(2) 增强传播主动性, 提高“快反能力”。美军战略传播概念提出后, 更加强调把对事件的全面、快速反应作为其核心要素。军事软实力传播工作要顺应时代要求, 在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上多下功夫。运用多种方式提高传播反应速度, 可以使自身在国际传播舞台上避免“失声”, 己方的政策和立场也能得到及时准确的展现。

(3) 借助文化载体, 实现“嵌入传播”。作为好莱坞最大合作商之一, 美国军方常常无偿将其重要军事基地和先进战机、武器租借给制片方使用, 目的就是利用影视剧潜移默化地宣扬其价值观, 彰显其英雄主义。近年来, 军事题材的影视剧成果丰硕, 在海内外也收获了较好的反响。但能够产生国际影响的影视作品数量偏少、辐射范围较窄, 并且多局限于历史题材, 难以形成强势传播效应。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必须将打造军事文化精品纳入国家和军队的文化战略与传播战略。

参考文献

[1]美国国防媒体局网站[DB/OL].http://www.dma.mil/dma_faqs.shtml.

[2]张喜燕.中美军事软实力内涵辨析[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11 (1) :29.

上一篇:大学预科≠学习英语下一篇:经口腔腺样体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