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建设

2024-10-19

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建设(精选12篇)

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建设 篇1

一、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对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在第二十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强调, 高校是教育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园地, 也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青年的重要思想阵地。高校党的建设要紧紧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 为建设能够培养高质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当代大学生成长在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时期, 市场机制引入了选择的活力, 也带来了竞争的压力;国际化、开放型的社会发展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有了多元的选择;网络信息化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多种因素交互作用下,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应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通过党建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充分互动, 加强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培养和造就适应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加强学生基层党建工作,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

1. 与时俱进, 创新学生党建工作理念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作为高校育人对象的大学生群体, 在意识领域不断发生改变。这些“80后”“90后”学生是积极求知的一代, 他们关心国家和社会, 通过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接收大量信息;他们也是个性张扬的一代, 注重个人能力的提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高校党务工作者要根据当代学生特点和社会关注热点, 不断加强和创新常规工作,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增强党组织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创新工作, 理念先行。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要做到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是必要条件。思想解放与否, 对高校学生党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重大。多年来, 各高校都在实践中建立了党建工作的常规模式, 总结出了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有效的经验。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和时代要求在不断变化, 我们应根据这个趋势创新工作理念, 不仅从教育形式、途径方面创新, 更要从制度层面着手, 将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教育相结合, 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渗透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

2. 善用网络, 提高党建工作影响力

在信息时代, 网络是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互联网已经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应根据党员年龄特点, 积极探索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形式。在科技不断进步、信息化速度不断加快的今天, 要善于利用信息网络的制高点, 学习它、利用它并且发展它。首先, 建立健全党员和积极分子信息管理系统, 利用网络平台, 实现党建工作的资源共享。其次, 完善党建工作网, 通过党建工作网进行网上投票、网上公示等工作, 提高学生党支部活动的灵活性与便捷性。再次, 指导学生党支部充分利用网络的有利条件, 加强党建活动宣传和理论教育, 以建立网上学生党支部交流园地、网络党校、网络党支部论坛、党员QQ群等形式, 引导学生党员在网络上进行讨论、学习和交流, 吸引和教育更多的入党积极分子和普通学生。

3. 严把关口, 完善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

目前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存在发展标准不统一、把关不严以及后期学生党员监督机制缺位等问题。所以, 不仅要注重发展前选拔, 更要注重发展后的培养教育。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是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环节, 尤其在学生党员逐年增多的趋势下, 如果没有严格的考察和发展制度, 党员质量就难以保证。目前在部分高校中, 入党积极分子的产生程序不尽合理, 甚至存在班主任或辅导员“一言堂”的情况, 严重影响了党员发展的公信力和党组织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在发展积极分子环节把好关、开好头。一方面, 要利用好共青团推荐优秀团员入党制度, 做好入党申请人的筛查工作;另一方面, 规范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标准和程序。首先, 在低年级大学生中开展有效的入党启蒙教育, 让学生明确入党动机, 了解发展条件及程序。其次, 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小组和党支部作用, 严格规范入党积极分子选择标准和程序。在这个过程中, 要求学生党支部根据规定在一年的考察时间里, 对积极分子进行有效的培养和管理。一要做好监督工作, 定期检查《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中的考察情况;二要搭建入党积极分子考察锻炼平台, 号召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到志愿服务等组织活动中, 为其提供锻炼平台的同时考察其政治觉悟、学业成绩等;三要加强思想引导, 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定期学习汇报, 督促其在思想上向党组织靠拢。

对于每一名党员的发展, 都要严把质量关。既要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也要重视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成绩、参加支部活动情况等客观表现, 切实将大学生中的先进代表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对有问题的学生要做到暂缓发展, 坚决不以“名额分配”“全班级同学投票”等形式进行发展党员工作。这样才能让学生党员在大学生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才能使党建工作在大学生中起到思想引领的作用, 才有利于建立立场坚定、方向明确、战斗力强的基层学生党组织。

4. 以人为本, 推动建立学习型党组织

建立学习型党组织, 就是要营造人人学习、时时学习的氛围,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 实现以学习带动组织建设。首先, 要着眼于学生发展的需要,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育方法和内容上, 贴近学生生活与学习实际, 体现人性教育和人文关怀, 了解他们的需求, 促进他们的发展。其次, 对学生党员进行量化考核, 举行评优表彰活动, 学习先进典型, 交流经验, 推动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再次, 要重视实践教育。通过实践和理论学习, 规范其行为方式, 提高其思想境界, 使大学生能正确处理个人与学校、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现每个学生自由充分的成长和发展。

以往“填鸭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在失去吸引力, 原因之一是缺乏实践的理论灌输不利于将教育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观念。以学校与社区共建的政策为契机,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在指导思想、思维方式、实际行动上实现新的转变, 真正以科学的理念、和谐的方法, 从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来谋划、改进学生党建工作。组织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社区, 注重向社会学习、向群众学习, 使他们真正了解社会现象, 增进对群众的感情, 学会与群众打交道、交朋友, 提高实践学习和调研探索工作的实际本领。要通过策划、组织实践活动来实现知识教育向实践教育转变, 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自我、探索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要带领学生党员学习新理论、解决新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人、教育人, 引导青年学生健康成长。

高校基层学生党组织具有榜样模范作用和导向作用。要通过建设基层学生党组织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 使党的基层组织的作用和青年大学生的作用形成合力, 使高校学生党组织和学生党员在党的建设中作出贡献, 得到发展的同时, 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在校园内营造积极向上的思想氛围, 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从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陈振民.公共管理学——一种不同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房华强, 郁顺华.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10, (6) .

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建设 篇2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税务工作的生命线,如何发挥好这一政治优势,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人民,为顺利开展各项国税工作提供强大的保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笔者认为,我们要正确把握新时期、新形势下税务干部的思想动态,找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突破口,有的放矢,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优势,努力将思想政治工作转化为推进国税工作顺利开展的动力。

一、当前基层国税干部思想现状及问题表现

调查显示,当前基层国税干部队伍的思想主流是好的,能够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国税工作的需要,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税收改革的不断推进,当前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个别干部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出现了偏移,思想上存在六种倾向:一是存在拈轻怕重的思想。图清闲怕劳累,不愿意承担较重的、额外的或责任大的工作任务。二是存在追名逐利的思想。拜金主义、攀比思想严重,大局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工作作风漂浮,不深入、不扎实。三是存在不思进取的思想。缺乏动力,对工作不求过得硬,但求过得去。四是存在小进则满的思想。取得一点成绩就自我陶醉、沾沾自喜,滋生了骄傲情绪,缺乏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进取意识。五是存在得过且过的思想。这种思想“40、50”人员居多,认为年龄偏大,个人发展空间小,“船靠码头车到站”,没有奔头,于是就“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其言行对年轻同志产生了不良影响。六是存在“怀才不遇”的思想。自认为一身本事被埋没,带着情绪干工作,怨天尤人,牢骚满腹。

二、思想及问题成因

队伍中个别人员存在上述思想及问题,究其原因,从客观上分析,当前正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转型期,税收改革的重要推进期,特别是随着信息化的强势推进,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全面拓展,社会价值取向更趋多元化、个性化、复杂化,税收工作要求的提高与虚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淡化的矛盾日益突出。从主观上分析,传统“说教式”、“家长式”、“压制式”和“查处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难以适应新时期国税干部个性化、多元化的教育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方法不活,实效性不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凝聚、激励、约束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再有就是由于历史原因领导层关心群众疾苦、解决实际问题不够,弱化了政务公开工作,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没有真正做到公平、公正,造成干群之间存在误解和矛盾,而沟通解释工作又不很及时到位,影响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已经危及到干部队伍的和谐稳定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有的放矢,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并非一招一式所能完成,需要领导带头,一把手亲自抓,需要不断地把握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找出思想政治工作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将思想政治工作做细做活。结合当前国税干部的思想动态,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将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力争取得实效。

(一)以人为本,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归根到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不断地提高人的素质,充分调动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开展好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的保证。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真正地做到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应有的效果。

首先,尊重人,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在平等意识、自主意识、价值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必须满足干部职工尊重自我的要求。日前,许多税务干部尊重自我的需求很明显,因此,我们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人的作用,尊重他们的思想、人格、个性以及创造性,分配工作时不强加于人,做到量才适用,合理分工,工作方法讲究多样化,不能简单粗暴。只有这样才能使干部职工产生归属感,认同感,从而勤奋努力地去学习、去工作。

其次,理解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人之初性本善”。人性中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只有把握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内容,在理解教育对象的同时,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克服人性中消极的一面,弘杨积极的一面,才能达到培育人的目的。多数税务干部在税收工作的第一线,终日埋头于各自的工作岗位,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他们渴望理解,需要理解。作为部门的领导,要以身作则,深入一线,与一线干部职工抱成一团,打成一片,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刻,多一点谆谆善诱,少一点空洞学教。要设身处地,掌握下属的心理动态,多说些理解的话语,有了理解的“过滤器”和“催化剂”,才会滤去干部职工思想中的消极因素,从而加快思想的认同和行为优化的步伐。

再次,关心人,用真诚感化人,激励人。有句俗话:“人心都是肉长的”。在工作中,凡涉及到原则性的问题我们要有“铁石心肠”,但生活中,作为部门领导,对待下属要多一些关爱,时刻地将干部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常暄寒问暖,主动地帮助干部职工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实实在在的困难。哪怕是一声关爱,一件不起眼但发自内心真诚的关心之举,都能够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实践证明,只有在关心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工作原则,才能产生激励人的效应;只有真心实意地关心人,才能使枯燥的工作具有浓郁的人情味,并以此感染人、激励人,使干部职工愉快满意地接受任务,踏踏实实、心安理得地去干好工作。

(二)强化理性教育,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活的灵魂,强化理想信念、人生价值取向和“三德”教育,发挥其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坚实理想信念,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素质,解决干部职工思想上遇到的各种困惑、迷茫和了解。

一是突出政治性。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导向,必须把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方针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方向和主要内容,通过政治学习日,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不断增强税务干部职工的政治觉悟,树立大局意识,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是引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要不断地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教育,深入开展“四心五珍惜”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活动,通过典型引路和反面警示,引导干部职工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集体主义观念、大局观念,把个人的前途和荣誉与部门的前途和荣誉结合,建立在整体发展进步中实现自己的价值的取向,从而不计个人得失,无私奉献。

(三)健全机制,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作用。

充满生机活力的事业始终是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工作机制紧密地联系一起的,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健全各项工作机制相结合,才能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第一,完善用人机制。“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部门的思想政治做得如何,关键要靠部门的领导。用好的机制选拔靠得住有本事的人,关系到事业的成败。近年来,我们在全县国税系统引进竞争机制,通过述职演说、群众测评、任前公示等办法选拔干部,落实了广大干部选择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真正将那些群众威信高、信得过的有本领的同志选拔到领导岗位,营造了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氛围,干部的积极性被前所未有地解放了,怀才不遇的人少了,埋头苦干、自我提高的人多了,这给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强心针,增添了活力。

第二,建立正确的评价机制。一是作为部门领导,对单位人员要适才使用,做到才有所用,人尽其才。同时,要正确评价人。“人无完人”,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人,及时真诚地指出干部职工身上存在的缺点,帮助其不断改进,引导其不断进步。二是部门领导要正确地看待

基层机关单位思想政治建设浅谈 篇3

关键词:基层;机关单位;思想政治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事业单位中占有重要位置,对提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有一定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助于工作人员提高相应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将为人民服务作为工作重点,不仅对机关单位发展有一定意义,还对经济以及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最终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上升,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定的优势。因此,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一定要提高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

一、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现阶段,我国正在经历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以及社会生活方式都在逐渐进行变化,这种变化促使人的行为方式以及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改变,同时对人的价值观念以及思想都进行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这种大环境下,基层机关的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与需求,虽然在进行不断的改革与深化,但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其发展,下面我们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

(一)“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依然存在

在实际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存在相关领导对该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这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有严重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充分的认识,提高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实际对工作进行布置时,不只是单纯的注重经济发展以及生产管理,还有将思想政治工作提升到一定的高度。造成这种现象出现的愿意有很多种,领导重视程度不高,群众认识程度不够是其中主要因素,因此,在实际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用着重对这一现象进行解决。

(二)思想政治工作浮在面上

基层工作繁多,应付性被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是根源。上级单位组织的活动,基层单位都要参加,而且上级单位还要督导、检查、验收,要过程、要步骤、要经验、要总结。基层人员少、任务重,加之认识上的偏颇,难以扎扎实实的开展,难以得到群众的认可,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效果差,致使思想政治工作停留在“面”上。

(三)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不强

方法相对落后,缺乏应有的渗透力和说服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使一些干部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方面陷入了误区,有的只是照搬照套上级文件,不区分对象和层次,规定动作多,自选动作少,不能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四)基层机关单位忽视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虽然国家大力提倡基层机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并且这些基层机关单位也在单位内部大力宣扬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但一般都是说的多,做得少,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的情况是非常少的。许多基层机关单位经常强调经济建设与生产管理的重要性,而针对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强调内容是非常有限的,根本没有充分认识到这项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这样就会从根本上阻碍了基层机关单位未来的发展道路,不利于基层机关单位能够更好地为大众百姓进行服务工作,影响自身在人民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

二、对策与方法

(一)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提高基层单位领导的思想认识

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激励机制,对于新形势下的基层机关实现勤政、廉政、高效的目标,是很重要的。二是发挥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在参与党的活动中的表率作用。三是发挥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在廉政建设上的榜样作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大多是领导干部,应在“立行”和“立言”上多下功夫,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使基层的党员和领导干部成为表率。身教重于言教,示之以行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重要。

(二)改进工作方式,讲求方法策略,合理安排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要渗透到经济工作、部门中心工作中去,要有血有肉,有针对性,有说服力;克服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善于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去做好经济工作的部门业务工作,用部门工作的成果巩固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思想政治工作与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部门工作的有机结合;思想政治工作要把基层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在实际工作中反映出来,把中心工作促上去。基层干部职工需要的是能够联系本单位实际和思想情况的,经过深加工和再处理的“含金量”高的信息与政策。

(三)加强政工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工人员的素质

1.保持队伍稳定。应配备足够、得力的政工领导。要切实关心政工人员的生活,落实政工人员的政治、经济待遇,确保政工队伍的稳定。

2.拓宽知识面。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政工人员的理论素养,不断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尽快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三是要切实提高政工干部队员的专业水平。基层政工干部要及时掌握新的科学理论,紧跟时代展,学会运用新手段、新方法、学会操作新仪器、新设备。思想政治工作要具体化,注意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要密切联系实际而不能空谈,不着边际,更不能流于形势和教条。在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形势政策教育时,要从与群众能够达成共识的问题入手,从群众的切身感受出发,发动群众参与,增强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从而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自觉的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四)加强基层工作人员的自身建设,提高整体的素质水平

基层工作人员作为基层机关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工作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单位整体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好坏。因此,提高基层单位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是非常迫切的。首先,提高团队的合作能力,保证团队的高度稳定性;其次,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最后,拓宽基层工作人员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建设认知力。

三、结语

基层机关单位作为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对我国社会事业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基层单位要想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就必须充分重视单位内部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做好了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才能保证基础机关单位能够更好地发展下去,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松涛,刘飙.基层机关单位思想政治建设浅谈[J].才智, 2010(17).

浅谈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设 篇4

一、当前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形势

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创建于革命战争年代,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完整的框架和体系, 留下了深刻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 同时也带来了基层群众的思想变化。

第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给群众思想带来的变化。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社会经济成分、就业形式、分配方式和利益关系出现多样化趋势, 思想文化领域也呈现多样化的状态, 群众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也呈现多样化, 群众的思想认识、人生追求和生活态度也相应呈现不同特征。

第二、市场经济趋利原则给群众思想带来的变化。市场经济的趋利原则, 导致大家努力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不断强化个人利益、小团体利益、眼前利益, 而淡化国家利益, 集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这种思想容易让人滑向极端个人主义, 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陷阱, 造成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扭曲, 体现在事业观、权力观、金钱观、利益观、幸福观等的倾斜。

第三、改革开放暴露出的矛盾和问题给群众思5想带来的变化。改革就是利益的调整, 这种调整造成贫富差距拉大, 部分农民和下岗失业人员、贫困居民对此深感不满。开放带来了西方政治观念、精神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一部分人因此对政府不满, 失去信心, 推崇西方的政治和文化。

第四、腐败和社会丑恶现象给群众思想造成的变化。少数党政干部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 顶不住诱惑、经不起考验, 逐步走上腐败之路, 给社会情绪和群众思想带来了冲击和影响。在滋生腐败的同时, 社会上还存在的暴力犯罪、诚信缺失、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丑恶现象也影响了群众对社会正气的信念, 降低了对党和政府的信心。

这四种因素对群众思想造成的影响就是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要做到教育和引导好群众, 首先要知情、要分析, 知己知彼, 才能百战不败。

二、当前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由于群众思想发生了变化, 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遇到了巨大冲击和挑战, 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作用、成效在下降, 体制和机制、手段和方法陈旧老化, 工作体系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概括为“四不适应, 一个被动滞后”。

第一, 体制机制不适应。当前, 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仍延续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 依赖镇村两级以及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做群众思想工作, 实际这种模式的思想工作只能做到在财政发工资的人。企业改制后党团组织弱化, 无法再开展对企业职工的思想工作;在农村分田到户后, 各种各的田, 各赚各的钱, 人不管我, 我不管你, 村组也难以开展思想工作。

第二, 方法手段的不适应。基层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无非是开会, 发书、送公开信、挂横幅、出宣传栏、黑板报, 但开会听的人有多少, 书、信、宣传栏、黑板报看的人有多少, 正面宣传效果有多大?而群众最关心最上口的都是媒体的负面报道。

第三, 工作队伍不适应。当前, 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是在社区和行政村。社区抓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靠社区党支部, 然而社区党支部都是退休党员组成, 年龄大、文化低, 而且是不拿工资、尽义务, 社区支部的工作条件是“三无”, 无牌子、无地点、无经费。

第四, 考核机制不适应。现在各级盛行的考核方式都是以指标为主体的量化考核, 然而思想政治工作考核如何量化?不可能建立一个思想水平提高多少个百分点的指标。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考核机制不活, 考核手段不强, 考核办法不多, 实际效果难考核的现象。所以, 极易造成思想工作的形式主义。

第五, 思想政治工作被动滞后。我们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存在“平时不烧香, 临时包佛脚”的现象, 常常是在征地拆迁的时候, 在群众上访的时候, 在出现了矛盾问题的时候。而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有了积怨或者是有利益要求, 到这个时候再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常常难以奏效。

三、做好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诸多问题, 亟待进行战略性调整, 应对新形势、新情况, 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创新和改进, 特别要在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功夫, 要研究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谁来做、向谁做、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

第一、加强领导, 建立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一是建立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二是建立完善的领导管理体制。三是建立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网络。

第二、加强针对性, 提高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明确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 针对不同类型群体, 有的放矢开展工作。

第三、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径。针对群众的思想观念复杂多样的现状, 思想政治工作也需要从实际出发, 采取多形式、多途径、多种手段进行。

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建设 篇5

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当前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正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一定要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健全长效机制,以优良作风服务于民取信于民,凝聚起克难攻坚的强大力量。

一、以史鉴今,警惕“四风”之弊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对于不良风气坚决纠正坚决抵制,以优良的作风取信于民服务于民。优良作风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赢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重要法宝。建党92年的实践证明,党的执政地位的取得,是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的结果。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前苏联共产党亡党亡国的教训,就是在于他们作风出了问题,严重脱离群众,没有依靠群众、失去群众信任的结果。在新形势下,抓作风建设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关系到党的兴旺发达,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党的基层组织处于工作的第一线,最贴近群众。基层就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政策的贯彻,国家机关对农村、社会的有效管理,农村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有序运转,都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有效领导和管理。深处基层的党员干部更要对作风建设有清醒认识,不能因深处基层权小位低而放松警惕,八项规定实施以来,截至今年3月31日,共处理违纪人员42666人,其中,乡科级干部40405人,占到总数的 94.7%以上。开公车接送亲戚朋友、逢年过节发放福利等现象,曾一直被很多人认为是理所当然,即使在整治‘四风’利剑高悬的背景下,仍然有人心存侥幸、置若罔闻、以身试法。八项规定管的多是一些“小事”,小事虽‘小’,但涉及的面广、量大,也最容易反弹。小事虽“小”,但如果不及时处理任由其发展,则可能演变成大的危害。

二、望闻问切,把脉“四风”之根

(一)自我剖析,看精神信仰上是否缺钙。一个人作风好坏,关键在于思想营养。营养不良就会面黄肌瘦、精神萎靡。精神缺钙,迟早患上思想软骨病,如不及时充电补钙,挺身站立都成困难,何谈作风形象,任其发展必将滑坡堕落。很多基层党员干部在讨论和征求意见时都认为,党员干部的精神信仰在主流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不同差距。如过度追求经济发展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有的基层党员面对是非沉默不能坚持原则,有的在外出不向组织报告或不主动联系,有的不维护党员形象不严格约束自己甚至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百姓。归根结底是学习不够,忽视了对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在学习上,以日常事务繁忙、年龄偏大为由,不能静下心来学;统一要求时突击学,自学流于形式,不能主动地学;无计划无选择,不求甚解,不能系统地学;书目多却束之高阁,遇事不明了时现学现卖,不能持之以恒地学。学习不深入,容易导致思想滑坡,精神信仰缺失,宗旨观念淡薄。学习不静心,不反思总结,疲于应付日常事务,陷入为做事而做事的困惑,不利于工作提高。学习不持久,工作能力原地踏步,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工作需要。

(二)群众把脉,看服务能力上是否贫血。在走访调研中,群众反映最多的是,现在政策好了,物质条件好了,但干群关系反而疏远了,为民服务的意识弱化了。有的同志认为只要把项目落实好了,发展搞起来了,是否与群众打成一片无所谓,是否把党建工作一抓到底无所谓。有的干部满足于当撞钟和尚,得过且过混日子。对上级政策吃不透,对下民情了解不充分,对己差距认识不深刻。特别是身处最基层的年轻党员干部,群众工作能力不足的危险尤为突出,“本领恐慌”已成为干部的软肋。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捉襟见肘。有的年轻干部对惠农政策一知半解,不会作群众工作不愿做群众工作害怕做群众工作。

(三)干群会诊,看作风问题上是否有垢。通过组织基层干部群众讨论座谈,对存在的作风问题进行了反思: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在一定程度上对“四风”问题认识不足,认为基层无职、无钱、无权,干部工作十分辛苦,不存在“四风”问题,搞形式、摆架子、图享受只是少数高层领导干部身上才可能出现,不能真正结合自身实际来看问题、找差距。部分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化,思想上随大流,作风上跟大势。不能经常性的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批评他人好人主义,以优点代缺点,以共性问题代个性问题。自我批评如蜻蜓点水,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只靠一张表,不能结交穷朋友听真心话。对作风上存在的细小问题缺乏警惕,认为不是原则性问题就可以忽视。

三、因病处方,根治“四风”之疾

(一)知行合一,要学习更要实践。学习观念与时俱进。通过宣传教育、自我反思、制度激励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重新认识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变“要我学”为 “我要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把学习转变为一种自觉行动,把学习上升为政治责任,把学习作为战胜“本领恐慌”的有力武器。学习方式宜灵活多样。机关党员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农村党员以会代训、开展远程教育,流动党员送教上门、快递送学,实现学习教育不掉队,精神传达全覆盖;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发挥集中学习的资源优势,激发个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系统性;专家授课与内部交流相结合,开设机关年轻干部讲坛,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学习内容要有机互补。理论读本与新型媒体学习相结合,在书籍中提高理论素养,在网络学习中获取最新时政资讯,提高学习的实效性;人文著作与法律法规相结合,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树立法治理念,提高思维的缜密性;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拜基层群众为师,紧密结合业务工作,提高学习的针对性。思想作风扭转了,精神状态好转了,实践能力也要进一步增强,要把对党的忠诚对理论的感悟运用到为人民服务的永恒实践中。特别是要加强对年轻党员干部的教育培养,使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如通过开设年轻干部讲坛、组织开展调研活动,提升干部的理论素养。大胆启用年轻干部担任联村领导、流动支部第一书记等职务,提高实际工作能力。通过老干部传帮带,学会与群众打交道,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本领。真正做到“进群众家坐得住,群众反映意见听得进,群众语言说得来,群众有难题解得开”。

(二)惩防并举,要整风更要防风。党内存在的不良作风既是党性不纯的表现,也是社会复杂性的折射。改进作风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因此改进作风必须标本兼治,惩防并举。不良风气出现了要制止,不良风气形成气候了就要整风。所谓整风,就是集中一段时间集中解决作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党历史上多次开展大范围的整风活动,对自身内部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严肃了党风党纪,赢得了人民的信任。但光靠集中整风只能在一段时期内树立正气。要想将作风建设贯穿始终,还必须防风。对不正之风能见微知著,及早防范,将其消除在萌芽状态。从某种程度讲,事前预防比事后整治显得更为重要。对作风上的苗头性问题倾向性问题不能视而不见,应当尽早抓从小事抓,加强经常性的思想教育,时时念念紧箍咒,常常敲敲警醒钟,划好警戒线,设置高压线,筑牢防火墙,修好防波堤。党和人民培养一个干部不容易,抓好作风建设的防线,既是从严治党的根本需要,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负责的体现。

(三)远近结合,要实效更要长效。反“四风”要注重实效。要克服思想认识不到位、查摆问题不深入、谈问题提建议怕得罪人、开民主生活会走过场的“新形式主义”。改进作风还要注重长效。随着八项规定的严格落实,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取得了新的重要成果,呈现出新的气象。但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不良现象仍会影响着党员队伍,党员队伍内部认识水平良莠不齐,很多作风问题以新的形式浮现,这些都注定了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的任务,作风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推进作风建设长效化、常态化,关键是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并狠抓落实。要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进一步完善选人用人制度,进一步完善干部联系群众制度、进一步规范干部生活保障制度。基层组织要结合实际将制度细化硬化,始终坚持领导带头率先垂范,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始终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基础,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汇报人:xiexiebang

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建设 篇6

关键词: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建设行业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长期坚持且行之有效的光荣传统,在城乡建设事业发展进程中,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当前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新形势下,做好基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大力倡导社会主义价值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设行业基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现状分析

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全面铺开,建设行业基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呈现出许多新特征,主要表现在:

(1)基层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和对象的多样化趋势明显,职工队伍的文化层次和知识水平不断提高,独立思考判断能力显著增强,思想多元化特点越来越突出。

(2)随着利益分配制度的改革,职工思想上产生了许多新问题,例如体制改革内部机构调整重组和分配制度改革带来的心理失衡,住房、收入分配、勞动人事等制度带来的思想矛盾,竞争上岗、劳动重组带来的危机意识等。

(3)社会大众媒体发展迅速,信息渠道增多,电视、广播、书刊、互联网等多媒体方式并存,导致职工的生活空间不断拓展,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很容易受到文化市场和互联网中一些不健康思潮和文化糟粕的冲击。

二、建设行业基层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面对上述问题,仅仅使用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已无法得到妥善解决,必须转变观念,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创新性、经常性和针对性,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突出创新性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

(1)内容要创新。着重采取“以法引思”的形式,重点做好源头工作,通过开展法制教育、反腐倡廉教育,努力提高职工的法纪意识,增强法纪观念,使职工自觉遵纪守法、依法办事,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展开,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形式要创新。随着生产效率的日益提高,职工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教职工如何“干好”,还要踏进休闲空间教导其如何“玩好”。也就是说,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是全过程、全方位的,不能只拘泥于一时,在八小时内突出教育疏导作用,在八小时外则主要发挥文化引导作用。

(3)载体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具有严肃性,还应增强生动性,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灵活性强等优势,让职工接受电视、互联网等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其形式直观、感染力强的新载体作用。

2.坚持经常性以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

(1)要为基层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环境。领导班子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树立两手抓的共识,形成抓城乡建设这个中心的合力,把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发展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把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立足点统一到如何调动和保护职工的积极性上来。

(2)要坚持开展思想工作形势分析。明确长远和当前主要工作目标,以确定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一是宣传鼓动类,总结表彰好人好事,达到调动职工积极性的目的;二是防范类,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确定教育内容;三是解决问题类,采取普遍教育和个别谈心相结合的方法,实施教育和疏导;四是调研类,深入实际了解关心职工的生活。

(3)政工干部要树立良好的带头形象。政工干部在建设行业各基层单位都处于中枢部门,是沟通上下、联系左右的纽带,同时又是企业党建和文化建设的实施者。首先要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二是甘于奉献,耐得住磨练,时刻保持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精神;三是要严于律己,当得起表率,发挥“身教”作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3.注重针对性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力

(1)针对任务定内容,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当前城乡建设和安全稳定任务十分繁重,一是联系本单位有效发展的实际,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及时宣传先进,提倡奉献和奋斗精神,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形成人心向上的好风气;二是联系安全生产的实际,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干部职工主动查找、整改事故隐患,牢记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三是联系维护稳定的实际,使党员干部能够严格落实稳定工作责任制,及时掌握职工思想动态,理顺情绪,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2)针对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前预测组织教育。依据思想形势分析提出问题,对在完成生产任务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容易出现的问题作为政治教育的内容,用以保障基层单位的思想建设健康发展。在平时工作中,及时对职工进行劳动纪律、职业道德的教育,启发职工遵章守纪的意识,用以加强企业的职业道德建设和纪律性。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尤其是青年职工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水平。对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下移到基层,以灵活的思想教育工作方法,时刻把握职工的思想脉搏。

(3)针对不同人员的情况,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在加强整体素质建设的同时,也必须做好具体人的工作,一是细心观察分层次,根据职工年龄、性别、知识结构等不同方面,采取不同方法。例如,当工程技术人员情绪不高、青年职工不说不笑时,要通过拉家长谈心等了解掌握情况,解决职工思想和实际问题;二是处理好主动做与被动做的关系,对于主动上门谈思想要求解决问题的职工,应热情接待耐心倾听,针对不同情况给予疏导、批评或鼓励,对于不能马上解决和答复的,要研究后认真做好善后工作;四是要力戒形式主义,克服“空对空”,既要讲大道理,又要结合实际,既要上大课,又要促膝谈心,把讲道理和为职工办事有机地结合起来。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基层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加快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要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的同时,致力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真正了解职工“所思”、“所盼”、“所想”,积极解决职工的实际问题,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再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生万.论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学理论.2013(2)

[2]刘守玉.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认识[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3(5)

作者简介:

冯轶雯,女,杭州市钱江新城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办公室高级文宣主管,政工师。

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之我见 篇7

1 面临的新挑战

1.1 思想工作向业务倾斜

当前, 随着油田形势的快速发展, 基层的政工干部相应要求具备技术干部的素质, 使得部分干部牵扯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致使思想政治工作在某种程度上显得不够强。

1.2 全面适应形势发展的素质不高

有些基层政工的同志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 存在着“武风”严重, “文风”不足的现象, 有些人缺少基本方法和技巧, 缺乏耐心和细心, 工作时工作方法比较单一, 效果不明显, 进而出现折扣。

1.3 定位和职能作用发挥差

在工作时, 有的政工干部只是根据上级的要求来办事, 缺乏正确的定位和创新, 担心得罪人, 特别是刚刚毕业时间不长的基层干部, 经验不足、放不开手脚, 对队伍建设中暴露的问题做“老好人”, 让日常工作浮于表面和形式。

2 从事政工工作必备的素质

2.1 对政治素质而言

首先, 要树立崇高的理想, 对政治执着、对理想信念执着, 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上级机关保持高度一致, 同时要始终保持在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 对党的创新理论需要不懈追求, 并对社会主义的革命事业满怀矢志不渝。其次, 要具备政治预见性, 多学习, 多思考, 培育战略视野, 通过不断掌握新知识、新理论, 在实际工作中能把握主动权。再者, 要具有敏锐性, 时时刻刻要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 提升自己应对突发问题及事件的处置能力。

2.2 对政工人员素质创新来讲

首先, 要不断地强化创新意识, 跟上时代步伐, 勇于更新观念, 通过创造性地学习, 优化个人的知识结构, 使自己的素质不断得到提升。其次, 要具有清新的活力, 通过创新自己的思维, 在方式上以新制胜。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日常工作, 切实地做到尊重理解、关心帮助、引导培养人。再者, 要紧跟时代的节奏, 向同行学习, 善于同行们的手段和经验, 推动自己的工作创新, 并在自己的工作中大胆试用, 确保能够在学习中求进步, 在创新中求发展。

2.3 对从事政工人员心理素质的要求

首先, 要不断的历练自己的人生态度, 不管自己身在顺境或逆境之中, 成功或失败之时, 都要乐于吃苦在前、勇于奉献, 心胸要豁达、开朗, 工作上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不能因食废噎, 前功尽弃。其次, 要强化自身的品德修养, 正如古语所说:“静坐常思自己过”, 不断增强自身素质, 实现内心的调节转化, 对人诚信、仁爱、宽容, 做工作时要寓情于理, 深入浅出, 以美好的心灵赢得别人的尊重, 用优秀的人格树起个人的魅力。再者, 要管控好个人的情绪调控能力, 增强自己应对挫折和危机的能力, 淡泊名利, 宠辱不惊, 从而为成功人生、成功事业助力。

3 方法及对策

(1) 提高素质从思想教育入手。首先, 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能力, 适应市场经济的改革与效益观念、竞争意识。其次, 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目标和理想, 经得起新形势下的各种考验。再者, 心中有党, 心中有民, 心中有戒, 同时要负起讲责任与奉献, 忠实地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第四是督促基层从事政工的基层干部时时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各种腐朽思想。

(2) 增强业务素质从业务培训入手。对基层政工干部来说, 要不断拓展知识, 开拓视野, 不仅要向书本学习, 而且要向实践学习, 通过自身素质的增强, 能够把握职工的思想动向, 更好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同时要深入职工中, 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 有针对性做好职工的思想工作, 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健全机制从强化职责入手。首先, 要结合各单位的工作实际和需要, 建立工作目标管理方法, 并把该工作方法纳入统一管理规划之中;其次, 引入竞争激励机制, 通过评比检查让人感到有动力;再者是加强群众监督, 开展定期汇报和民主评议, 通过不断的强化对干部监督, 促进政工干部能发挥应排头兵作用。

(4) 永葆清廉形象, 树立自身良好形象, 以良好的涵养和较强的自制力, 应付外界的各种刺激, 始终以人格的魅力来凝聚和感染人周遍的人, 进而能达到以正服人的效果。

4 结束语

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建设 篇8

一、企业党建和思想工作的必要性

在我党自成立后的漫长历史时期里, 贴近民间、接触群众、面对现实实际的基层组织发挥了极为重要且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企业, 作为一种人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社会进步的象征, 尤其是在建国后, 基层组织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日益重要, 直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1]。

虽然在这个漫长的阶段中, 企业对于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积累了许多有效经验, 也提出了许多科学、创新的新型方法和理论, 也为党的整体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 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 物质资料得到了极大地发展, 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因此对于企业中的基层组织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此, 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力度和效果是一个必要的措施。

时代的发展对企业基层党组织提出了新的挑战, 企业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不断面临着多种价值观和文化的强烈冲击, 为了能够真正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就必须对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加以创新性改革, 以其适用这个信息爆炸、发展迅速的时代。

此外, 不仅是企业,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和重要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 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这是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目标任务的再丰富再发展。联系实际、立足实践, 从探索解决企业改革与发展稳定、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重大问题, 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加快构建与市场化、国际化相适应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以更强的责任感、更有效的作为、更务实的行动做好服务工作, 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是对企业基层组织的建设、是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革新, 是党在新形势下提出的中心任务。

二、当前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现状

在分析了大的形式之后, 我们可以看出, 发展企业党组织、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全国企业中的党组织纷纷在这种新形势、新要求下加强自我建设、提高工作水平、开展了学习和实践活动, 取得了极为良好的效果, 也从根本上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从而对我国经济的快速提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1. 高素质人才的缺乏阻碍了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目前, 我国企业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大多是一些长期从事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党员, 虽然他们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高的实践能力, 但是相对而言年龄偏大, 文化水平较低, 导致其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这对于基层党组织实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十分不利的, 产生了“社会天天变, 方法从不变”的现状, 使得企业基层组织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其获得的效果也自然较低。另外, 还有许多从事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并不是全职, 而是别的岗位的“兼职”, 缺乏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 无法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 这就使得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下降, 从业人员不能适应要求的必然后果就是导致了基层组织党建和思想工作质量的下降, 对于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十分不利[2]。

2. 企业对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认识程度不够

有些企业领导者和企业组织在工作中生硬的照搬上级的指示, 不能或不想按照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工作策略进行调整, 使得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十分单一, 不仅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 而且会由于枯燥无味使得员工产生抵触情绪, 甚至会导致许多表现良好的青年员工对于党组织产生抵触心理, 这对于党的工作和企业的发展会产生非常严重的不良影响。

3. 企业对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正确认识

由于社会和人们价值观的变革, 使得有些企业的领导者产生“盈利就是硬道理, 生产经营才是硬实力”的观念, 这种观念非常容易导致对生产经营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片面化处理。目前, 许多企业都是以可以量化的指标作为考核手段, 比如盈利、生产效率等, 而对于党建和思想政治这种无法直接量化为“盈利”的工作则片面的认为是“务虚的”、“没用的”、“无法创造效益的”, 将其当做了一种累赘和负担, 不仅缺乏相应的整体工作部署, 而且没有完善的监督落实机制, 更没有一支政治水平过硬、业务水平拔尖的政工队伍。其次, 企业领导者一旦对于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 那么必然导致企业基层组织缺乏相应的威信, 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使得基层组织越来越被忽视, 而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日趋边缘化, 不仅不能有效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 而且会在工人和群众的心中产生极为不良的负面影响。

4. 基层组织自身工作不足

由于各种错误的认识和不重视, 使得企业内基层组织自身动力不足, 尤其是个别工作人员对于执行和落实各种政策手段的积极性不高, 许多正常的党内生活和教育活动如“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员活动制度、党内学习制度日益成为形式, 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意义。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企业内基层组织的建设, 而且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产生了阻碍, 并且极大地损害了党组织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使得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日益困难。

三、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内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

通过上文可以看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企业工作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现实中的问题, 而要改变这一现状, 增强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 保障企业的正常、健康、快速发展, 就必须从各源头入手加以改变。下面, 笔者根据现实实际, 对于企业内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议:

1. 应当与企业自身的现实情况相结合

基层组织进行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并不是凭空而来的, 必须依据实际去采取各项措施, 这也是我党“实事求是”精神的客观要求。所以, 基层组织在工作中, 不仅应有效的完成本职工作, 而且要立足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现实的社会发展现实, 对理论体系进行客观、科学、有效的创新, 以满足工作中不断出现的需求和新问题, 并最终探索出一条符合企业自身情况、和实践紧密结合的道路。

2. 企业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重要推动力

就本质而言, 企业的党建思想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都是针对于员工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进行教育和引导, 两者的根本目的相同, 互相之间可以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互相促进, 实现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因此, 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是一项针对企业精神的升华, 而且还是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内容, 是一项打下基础、扩展空间的核心工作[3]。

3. 促进员工主动参与党建思想政治工作

企业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目标是企业的全体员工, 所以, 若想工作能够取得应有的效果, 就必须使全体员工能够积极参加, 否则企业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便会沦落为一句空话。因此, 企业应当注重对员工的政治思想教育, 加强并深化其认识, 采取各种手段促进员工的积极参与, 形成企业全体参与的良好局面。

四、结语

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企业能够长期、健康发展的保证, 也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 所以, 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必须强化认识、深化意识, 采取各种手段, 科学、有效地将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 并以实现员工积极性增加为目标, 促进企业的快速、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农朝思.企业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 2011, 7 (5) :19-20.

[2]张仲习.对企业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D].新西部 (下旬.理论版) , 2011.

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建设 篇9

关键词:组织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可行性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对于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巩固党的领导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以组织文化建设为载体, 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已成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我国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相对来说,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静态和封闭的, 价值观念一元化, 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较为单一, 思想政治教育者拥有教育资源优势,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对有利;而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环境是动态和开放的, 价值观念多元化, 学生思想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学生拥有广泛的信息来源渠道,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明显的教育信息优势,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对不利。根据权变理论, 外部环境的变迁和教育受众特质的变化必然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方式方法和具体途径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 结合新形势下的社会环境和大学生的特点, 拓展新的教育途径, 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持久性有着重要意义。

组织文化的概念是由美国的一些管理学家通过比较日、美两国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提出后逐渐将其迁移到教育管理之中的。高校优秀的组织文化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反之, 失败的组织文化将会对人才素质的培养产生不良影响。

二、组织文化的理论概述

(一) 组织文化

20世纪80年代, 西方学者在探究影响企业竞争力因素的过程中, 注意到了组织文化的重要价值并开展了相关研究。关于组织文化的定义有很多, 目前普遍可以分为如下两类。

1.三元说

组织文化由三个层次的内容组成:第一层次为文化的外显部分。以高校为例, 它指高校组织中的教室、操场、实验设备等外显的、物质形态的东西。第二层次为制度文化。它指组织的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制度形态的东西。第三层次为核心层, 称为精神文化。它指组织的价值观念、信念、理想等精神形态的东西。

2.二元说

组织文化是由组织中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组成的。物质文化又称外显文化, 指的是有形的、可见的事物, 如高校的办公楼、教室、操场、实验设备等。精神文化又称为隐形文化或软文化, 指的是组织文化范畴中无形的事物, 如高校中学生的共同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学校传统、学术气氛等。

综上所述,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其内、外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制度规范和外部形象的总和, 它反映和代表了组织成员的整体精神、共同的价值标准、合乎时代的道德品质和追求发展的文化素质, 是增强组织内聚力、向心力与持久力, 保证组织行为的合理性, 推动组织成长和发展的意识形态的总和。

(二) 大学组织文化

大学是以传递和创新人类文明为使命的社会组织, 因此大学文化同样属于组织文化的范畴。大学组织文化是指以大学师生员工为主体, 以办学实践为客体, 通过组织内部的教育、教学、科研、生产、生活等实践活动所创造出来的文化的总和。它是一所大学群体成员共同创造的、体现时代特征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其活动结果, 反映了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价值观, 渗透于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 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及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 是凝聚和激励学校群体成员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校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三、以组织文化建设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高校组织文化建设的共性

1. 对象相同

组织文化的核心是共同价值观的塑造, 以对组织成员行为的规范和引导为目标, 以构建组织中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精神面貌等为手段, 其组织者、参与者都是“人”。同样,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是直接以“人”为对象的, 它帮助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素质, 其工作的核心同样是构建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伦理道德等。这二者在研究和作用对象上的一致性, 为其互补结合、互相促进奠定了基础。

2. 目标一致

组织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培育组织成员共同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心理预期, 以此凝聚组织成员, 提高效率, 实现目标;其核心内容是组织成员共享价值观的塑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实施素质教育, 使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心理、审美等素质在一定时期内达到预期效果, 形成社会认可的共享价值观。因此, 在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形成共享价值观为目的及提高和规范人的纪律性、团队精神与思维方式等方面, 二者目标一致。

3. 成果相互渗透

组织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都综合地体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可以直接演化成组织文化建设的成果, 如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其效果体现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就业和发展空间的拓展等方面, 最终转化为高校组织文化的物质形态。同时, 组织文化建设的成果也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保障和有利条件, 有些组织文化建设的成果直接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果, 如通过组织文化建设使组织成员形成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念等。

4. 教育功能相近

组织文化的功能可分为导向、凝聚、激励、规范和协调等, 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可分为认知导向、人格塑造、心理调节、约束规范、熏陶感染等。通过比较不难看出, 二者在教育功能上有着很强的交叉和重合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对组织文化教育功能的细分和深化。

(二) 思想政治工作与组织文化的互补性

1.作用方向的互补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一般是从个体到群体进行的, 通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改变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 由点及面, 最终实现学生群体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反之, 组织文化作用的过程则是从群体到个体进行的, 通过原有群体 (组织本身) 对已有的组织愿景和价值观念的倡导和遵守, 自上而下, 从而影响和改变个体 (组织成员) 的精神面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2.工作方式的互补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侧重于理性说教和灌输, 组织文化建设侧重于文化氛围熏陶下的主动转变。换句话说,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 学生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反之, 组织文化建设活动中的组织成员在整个组织文化和氛围的影响下, 是主动理解、接受和提高的过程, 主观能动性较强, 组织成员处于主动的地位。

3.作用过程的互补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侧重于教师对学生的说服教育, 整个教育过程是单向的, 学生是信息的接受者, 无法对学校和教师提供的教育内容进行改变。反之, 组织文化建设侧重于信息的双向交流和彼此相容, 组织成员既受到组织的影响, 又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与提高反过来影响和促进组织文化的发展, 这是一个双向互补的过程。

参考文献

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建设 篇10

一、新形势下基层组织队伍面临的问题

1、基础组织队伍建设停滞。

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一个地方的未来的发展, 但如今有些基础组织部门却并没有重视干部队伍的思想组织建设, 导致一些干部的思想建设出现滞后化, 跟不上形式的发展需求。究其原因, 一些基层组织队伍的思想建设落后, 其一由于一些基础的领导人没有真正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长远作用, 使其荒废。其二是投入不足。大部分地方政府部门都存在思想政治工作经费不足的情况, 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宣传。其三是人才短缺。有的地方政府单位, 专职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为数稀少。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2、应景式现象。

搞好基础组织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 政工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总的来说, 绝大多数政工干部是合格的, 值得肯定的。但是, 也有一些政工干部心态没有端正。主要是缺乏必要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了可有可无的位置。另外就是心态消极, 这主要是主导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方政府部门的政治工作的研究和认识还不够。另外, 地方政府的政工干部缺乏横向与纵向联系, 缺乏与其他单位和其他部门的必要交流, 从而也限制了基础组织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的拓宽和创新。

二、加强基层组织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的措施

1、从实际出发, 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是与人沟通的桥梁, 只有把握人的思想变化的特点和规律, 有效的开展不同干部的工作, 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要对基层组织干部队伍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结合实际情况, 因人而异, 倾听基础干部的心声, 了解基础干部的所思、所想, 把解决干部关心的问题同实际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我们必须切实了解基础干部的想法和利益要求, 掌握基础干部情绪, 研究基础干部思想观念的变化。要把做基础干部的思想工作与解决基层干部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既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 在实际工作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 通过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基础干部提高精神境界, 增强对党的忠诚。

2、努力探索新的方式方法和机制

在地方基层建设的实践探索中, 基础干部积累了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 这是他们的宝贵的财富, 要紧密结合新形势加以发展和创新。同时要清楚的看到,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要求做到生动形象, 切合实际, 切忌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切忌生搬硬套, 要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 扩大覆盖面, 增强影响力, 还要发挥多媒体及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要把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要重视发挥基础化的教育功能;要注重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教育示范作用。

3、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的素质

思想政治工作是工作中的必要环节, 所有的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都要做。但是, 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 不可忽视的工作, 因此, 必须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强、业务能力精、纪律严明、作风正直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理论性的, 政治性、时效性、实践性都很强, 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要坚定不移的做好这项工作。具体来说, 就是要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要努力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主动关心群众, 坚决维护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要遵纪守法, 保持廉洁公正, 倡导艰苦奋斗, 坚决同腐败现象做斗争;学生要刻苦学习, 工作人员爱岗敬业, 不断增加知识和积累经验, 具备做好本职工作的专业能力。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 除基础干部队伍要做好之外, 其他各级领导干部也要重视和掌握它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三、结语

党的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处在党各项工作的最前方, 是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直接落实者和推动者。基础干部建设的成果, 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在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 我们更要注重党的基层织干部队伍建设, 尤其是思想建设, 因为这是党政工作的根本。因此, 加强基层干部队伍的思想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这让他们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自身在基础建设中地位和作用, 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现阶段我国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 党的基层组织干部队伍的建设需要更加不断的开展下去, 让基础干部组织队伍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参考文献

[1]樊立东:《基础组织干部素质刍议》, 石河子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

[2]钱凯等:《浅谈新时期高校人事干部队伍的建设》, 科技信息, 2008年9月。

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建设 篇11

一、我们要充分认清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的极端重要性

基层党组织是党不可缺少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党的细胞。党只有通过基层组织,才能把分散的、单个的党员组织起来,才能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形成团结统一的力量和整体的战斗力。基层党组织建设搞不好,党的领导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进一步统一基层广大党员思想,适应全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客观要求。但也有一些同志在领会具体精神以及如何贯彻落实上,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但这些模糊认识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根本要求、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目标要求很不适应,必须进一步把广大党员的思想统一到“三个代表”的要求上来,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要求。这样,才能确保基层党组织建设跟上党的整体建设的时代步伐。

二、基层党员更要深入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

第一,基层党员是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第二,要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增强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特别是我们在面临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时,如果我们思想僵化,固步自封,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那就谈不上保持先进性。所以对每一个同志来讲,就是要坚持实践标准,尊重实际,尊重规律,把我们的思想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真正自觉地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一致。

第三,要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觉悟和本领,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好事。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同志、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都特别强调,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胡锦涛同志反复强调,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当前,我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应该要特别注重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上的实际问题,以自己的模范行动,想方设法带领困难群众解困致富。同时,生产生活困难的党员也要顾全大局,积极进取,学习新本领,实现再就业,努力在新的岗位上建功立业。

第四,要具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的宽广胸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面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形成了新的利益关系、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复杂多变的状况,共产党员要以宽广的胸怀,正确处理同志间、不同阶层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和认识差异。有不同认识、不同做法,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都应该相互谅解和理解,努力防止和克服各种破坏团结的现象。

第五,加强道德修养和自律意识,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在当今多样、多元、多变的社会生活面前,共产党员作为社会的一员,必然面临着各种消极影响和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只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慎独意识和自律精神,自重、自醒、自警、自励,模范地遵纪守法,把党纪国法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才能抵御各种腐朽思想作风、生活作风的侵蚀,经受住严峻考验,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三、基层党组织着力解决当前自身建设中存在的与“三个代表”要求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

这些年,各级在抓基层建设中,把党组织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普遍增强,但与“三个代表”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必须进一步强化组织功能,解决好基层党组织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

必须强化思想政治领导功能,着力解决部分党员先锋队意识和政治意识淡化的问题。党员的先锋队意识和政治意识是“三个代表”的本质要求。因此,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必须切实强化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领导功能,针对基层党员队伍的现状和社会上的热点难点问题,一定要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策指示统一党员思想,切实把握正确思想导向,帮助广大党员在重大问题上分清是非、划清界限,在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异常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自觉讲政治顾大局。

必须强化集体领导功能,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在基层建设中核心领导地位不够突出的问题。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切实强化集体领导功能,在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上下功夫。首先,要帮助基层党组织把集体领导上升到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根本领导制度的高度来认识。其次,要帮助基层党组织牢固确立程序就是原则的观念,自觉按有关程序进行集体领导。再次,要帮助基层党组织把党委、支部决议的正确贯彻执行作为集体领导能否实现的重大问题来对待。只有集体领导功能增强了,核心领导地位突出了,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才有可靠的保证。

必须强化党管干部、党管党员的功能,着力解决原则性战斗性不强,解决自身问题能力弱的问题。按党的原则、法规和上级的指示、要求,对党员和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作风等进行严格的管理,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功能。

四、基层党组织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

基层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决定和影响着党委、支部集体领导的能力和水平,关系到基层建设乃至国家建设的质量。因此,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在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能力素质上下功夫。

一是既要激发内在动力,又要强化外在压力,努力形成理论学习的激励约束机制。二是既要强调学习过程,又要强调学习效果,努力依靠制度的落实提高学习质量。三是既要强调提高理论素质,又要强调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在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上见成效。做到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统一。

五、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自觉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与职工接触最多,能否成为广大职工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关乎机关党组织的整体形象。因此,必须坚持从基层抓起,从每个党员做起,不断密切党群关系,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但是,在新形势下,一些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有所淡化。有的党员干部贪图安逸,厌烦基层的艰苦生活和环境,淡漠了奉献意识,降低了工作标准。这些都是与我们党的宗旨背道而驰,格格不入的。因此,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就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就要把基层组织建设同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同党的中心工作,更自觉、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推进基层党校思想库建设的思考 篇12

关键词:党校,思想库,建设

2012年7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校校长会议上提出,“积极推进思想库建设”,“突出思想库特色”(1)。这就要求各级党校能够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和中央、省、市各级领导对党校工作的新要求,在坚持教学是中心的同时,积极深化科研领域改革,探索党校思想库建设的规律,从而不断提高为政府提供决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本文针对当前党校思想库建设的状况,就如何推进基层党校思想库建设作些探讨。

一、基层党校思想库建设的内涵及意义

所谓思想库,也称“智库”“智囊团”,是指由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组成,为政府、企业等组织及其决策者处理经济、社会、军事、外交等公共事务和应对突发事件出谋划策,提供处理事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案、战略策略、理论思想等智力产品的公共研究机构。当前,随着国内国际社会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化,思想库也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标志。当前,随着我国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重大变化,基层党校思想库建设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基层党校思想库建设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1. 有利于促进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中国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经过六十年发展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现在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发展难题。在发展过程中,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关系,地区发展,城乡关系,政府和市场、企业的角色定位以及体制建设方面的问题,都需要政府做及时回应。党校思想库,作为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的重要服务机构,与其他思想库相比具有重大优势。基层党校具有一批业务素质较高、专业门类较全的科研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科研与调研经验,对当地问题比较熟悉,基层党校与基层干部群众打交道的条件比较充分,收集和获取相关信息的条件比较便利,这有助于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建设性和前瞻性的决策参考,确保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2. 有利于提升党校整体实力,促进党校长远发展

我国基层党校的主要工作即教学、科研和咨政。其中,教学是根本,科研是手段,咨政是目的。党校思想库存在的根本价值是能够为市委市政府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决策参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党校的整体实力取决于该校思想库的竞争能力。当前,基层党校思想库建设对政府决策的参考价值还没有充分发挥,思想库成果不多、咨政意识不高、咨政机制不完善,党校对自身的功能和定位、优势与特点认识不足,党校思想库的竞争能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加强党校思想库建设,切实发挥党校思想库的咨政职能,在客观上要求党校从重教学、轻科研与咨政的传统模式中解脱出来,加强对基层发展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的研究,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调整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党校思想库竞争力,促进党校长远发展。

3. 有利于提高党校科研人员的整体素质

科研人员是党校思想库的核心部分,也是衡量党校思想库质量与水平的关键因素。要推进党校思想库建设,关键是要提高党校科研人员的整体素质。当前,社会经济形势正变得日益尖锐化和复杂化,这给基层党校科研人员的调查研究带来新的挑战。面对日益复杂的科研课题,在客观上要求党校科研人员能够积极自觉深入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科学的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积极学习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的基本知识,积极走进基层参与社会实践,搞好社会调查、掌握社会生活的第一手材料,这样才有可能在自己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准确地把握事物发展的大势,才能为市委市政府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决策建议。

二、基层党校思想库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基层党校思想库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推进理论创新水平、提高党校教学科研水平,更好地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服务,更有力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然而,当前基层各级党校思想库建设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进行改革。

1. 思想库成果不多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规定,党校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基层党校科研工作的重点是围绕教学和应用来开展工作。从目前来看,市县党校干训、科研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对政府的决策提供参考的作用还发挥不大,已经产生的科研成果不多,缺乏精品力作,难以形成知名度和权威性。很多教研工作者社会实践经验还不足,立足市情“接地气”的工作能力还不强,理论与实际联系不紧密,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学习培训需要贴得不紧。出现“不看文件的人给整天有机会看文件的人讲文件精神,没有具体工作经验的人给当领导的人讲管理艺术”的现象。

2. 咨政意识不高

当前,党校教研人员普遍重视教学轻视科研,咨政意识不高。我国党校教学科研布局主要可以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基层党校大多偏向教学,以教学为中心,对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缺乏了解,也对科研与咨政的功能契合认识不清,导致存在教而少研、研而不咨的现象。同时,由于体制内同构观念和安逸给养等条件,容易使部分科研人员形成思维定势,再加上大部分科研人员对基层情况缺少调研,存在经验型研究的倾向,主动寻找问题少,前瞻性和建设性意见少的情况。同时,咨政成果还没有纳入现有的职称评定指标体系中,由于提交决策参考的应用型研究成果不容易被发表,这导致职称评聘仍然是党校科研人员的主要科研动力。

3. 师资力量薄弱

党校教师既是科研工作的助理,又是培训党员工作的主导,还是发挥咨政职能的重要力量。

要加强党校思想库建设,关键是要加强科研咨政力量的建设。当前,党校科研力量还很薄弱,党校教学队伍面临着青黄不接的问题(2)。很大一批教师是上世纪90年代之前走上岗位的,与信息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相比,很多党校教师年龄老化、知识退化、思想僵化。很多党校教师大多没有主政经历,接触主要领导的机会又不多,很多重要会议没有资格参加。同时,由于受到经费制约,下基层调研困难,教师视野和信息来源也比较狭窄,不利于党校的可持续发展。

4. 教研咨一体化程度不高

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科学研究是党校教育的基础,咨政是党校工作的最终目的,只有教学、科研和咨政实现三位一体,党校工作才能真正取得实效。党校思想库作用能否正确发挥,与教师的科研质量密切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越透,课堂上讲得越深,对策就能更准确。然而当前,党校教师既有繁重的教学任务,又有硬性的科研考核,时间、精力顾此失彼,存在着重教学轻科研的做法,科研重数量、科研方法单兵突进,再加上咨政渠道和咨政意识不足,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咨政能力,导致教研咨一体化程度不高。

笔者以为,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

(1)党校咨政机制不完善(3)。随着国内外经济和政治形势的发展,思想库为政府提供科学决策的只能越来越突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政府是否采纳“思想库”的政策建议,决定了“思想库”的影响力大小。然而当前,党校科研成果管理机制,科研人事制度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同时,相关的咨政制度建设、考评体系、咨政项目库设立、咨政渠道畅通和成果转化等方面都还处于摸索阶段(4),党校“思想库”成果因缺乏必要的载体和渠道,进入不了决策程序,科研成果也得不到转化和应用。

(2)对党校思想库建设规律缺乏研究。基层党校思想库主要是要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决策咨询。咨政是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谋略,是“思想”和“库”的有机统一,这就要求思想库既要有“思想”可参考,又要有“问题”可咨询,还要有“对策”可比选,它应该具有前瞻性、时效性、层次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既可以是课题、科研论文,又可以是调研报告、问题研究、工作研究、经验总结、对策建议等,既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集体的。目前基层党校、行政院校对思想库建设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对党校思想库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也缺乏明确的认识。

三、推进基层党校思想库建设的措施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5)。基层党校思想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思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会。必须高度重视、积极探索有效的建设路径:

1. 积极建立开放的咨政工作机制

党校应该积极为教研人员牵线搭桥,加强与党委政府部门沟通对接。具体来说,首先,应建设和完善成立市情研究室,创办《市情参考》等刊物,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报送,加深他们对党校科研工作的认识,以促进教师、学员科研成果转化为决策能力,促进课题成果转化为决策咨询。其次,党校要定期到市委政研室、市发改委等市直部门走访,向市政府相关部门报送调研报告,积极参加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各项政策咨询活动。其三,党校应积极争取与相关职能部门合作的机会,拓展科研平台。应积极争取承担与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城管局等部门的多项委托调研课题,增强科研成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这样既能得到相关职能部门的关注,又能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的双赢。如党校理论研究中心可以与市发改委办公室研究廉租房社区的治理等问题,为市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2. 推进教研咨一体化,解决教学科研“两张皮”现象

当前,由于我国基层党校中教学、科研考核自成体系、相对独立,缺少有效对接,使教学科研顾此失彼的矛盾难以有效解决。教研人员既要承担繁重的教学任务,又要应对硬性的科研考核,容易出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状况。为此,市委党校应该大力推进教研咨一体化进程,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基础、以咨政为目标,通过“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达到“成果进课堂、进决策”的目标。具体来说,其一要注重教学平台的打造,突出教研人员在教学中的主体意识和学校的把关作用,定期组织专家对教研人员申报的授课专题进行会诊,确保紧贴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断提高针对性与实效性;创新教学评估方式,使评估主体更趋多元,评估标准更加客观。其二要注重打造完善的科研平台,着力构建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四级课题申报机制,并通过成立项目组、增加配套经费等措施,调动教研人员申报、参与课题的积极性。其三,要重点打造完善的咨政平台,积极组织和创办《市请参考》等内刊,作为教研人员和学员建言献策的载体;每年设置一批校内课题,引导教研人员加强对福州市市情和发展问题的研究;加大激励力度,单设咨政奖项,对于优秀咨政成果给予奖励。

3. 是加强教研人才队伍建设

高水准的教研人员队伍,是出精品、创品牌、提高科研咨政水平的关键所在。要切实加强教研人才队伍建设,市委党校应该大力倡导教学立校、科研强校、人才兴校战略,着力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不断加大优势学科的培育力度,明确界定教研机构以及每个教研人员的专业主攻目标,初步建立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学科群。为适应教研咨一体化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教研人员的科研素质和能力,市委党校应该坚持“送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策略,加大对教研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6)。首先,要做好在职培训工作。定期选派教研人员到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全国知名高等院校进行培训。其次,要做好学习进修工作,学校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教研人员接受继续教育及专业训练,推荐攻读在职博士,安排进行短期访学。其三要加强境外培训工作,选派优秀教研人员到国外以及香港等地进行培训,以拓宽科研眼光,提升咨政视野。其四要加强技能培训工作。市委党校可在每学期开学前举办师资培训班,实施技能培训,更新教学观念;定期开展“青年教师每月一讲”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诊断和方法引导。其五应该安排好挂职锻炼工作,积极创造多种途径,尽可能安排教师到市直有关部门和区市挂职,进一步丰富实践经验。其六,要做好新进教师指导工作,对新进年轻教研人员,要保证有一名副高职称以上的老师予以指导,为其教学科研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

四、提高党校科研的针对性和前瞻性

党校智慧库的重要作用是为地区建设提供参考和做出决策。而要建设真正能发挥实效的党校思想库,就要求党校科研人员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力所能及的科研工作任务和目标,把科研工作的重心放在为党校教学服务、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党校科研人员应该增强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坚持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要下大力气进行社会调研,深入开展对国情、省情、市情和县市区情以及乡镇村情的研究,要继续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大力进行前瞻性、对策性、应用性研究,要选好课题,集中精兵强将联合攻关,要拿出有较高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精品力作,通过深入研究现代化建设实践提出的、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实现良好的沟通与互动,使研究实际、服务实践中发挥作用、实现价值、繁荣发展,真正承担起党委、政府决策思想库的重要使命。

五、加强资政调研工作,提高决策咨询的前瞻性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也是做好决策咨询研究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手段。教研人员应该充分重视调研工作,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认真制定调研计划,全方位多角度收集调研材料,深入分析论证,摸清问题的来龙去脉,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建议。只有这样,才能把课题做深、做透,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同时,基层党校还应该积极建立各种社会调研基地。可以依托与市委、市政府各职能部门、各县市区的紧密联合和合作交流,在本市或外地建立各种社会调研基地,教研人员应该定期到基地去调研和考察。针对从社会调研基地掌握的现实问题,教研人员应该重视并进行研究和解决,以切实提高资政研究的前沿性、前瞻性和现实性、可操作性。

六、优化科研环境

要创办党委、政府公开发行机关刊物,作为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各部门及县市区工作研究交流平台,同时作为地市党校校刊,编辑部设在地市党校科研处,要加强与省委党校科研处、省社科院等上级领导部门的联系,接受业务指导;加强与周边地市党校科研部门经常性联系,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共同承担一些彼此关切的科研课题。要不断加大对科研工作经费倾斜扶持力度,逐步提升立项课题、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和日常科研经费保障水平。要加快党校硬件设施的引进更新,运用现代化设施和高质量服务来装备党校科研力量,切实优化党校科研环境。

党校思想库的“党性”原则决定了党校的思想库建设要充分利用党校的优势,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中心任务开展科学研究。同时,针对基层党校思想库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进一步深化科研领域改革,突出服务大局特色,努力推动科研成果更多地转化为对党和政府的政策建议,切实发挥党校决策咨询、资政服务的作用。

注释

11 刘红运.党的建设科学化与中国特色智库建设[J].实事求是,2011(02).

22 张伯里.党校如何发挥好科研机构和思想库作用[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02).

33 赛明明.当代中国主要思想库及其政策咨询功能研究[J].南方论刊,2011(03).

44 韦灵玫.发挥党校思想库作用若干问题的思考[J].桂海论丛,2010(01).

55 孙蔚.中国智库的现状及其参与决策研究[J].中州学刊,2011(02).

上一篇:教务体系下一篇:应用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