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定位

2024-09-18

角色定位(共12篇)

角色定位 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 老师已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 因此, 传统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控制者”角色越来越不能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 现代教师除了当好“组织者”等的角色外, 还必须当好“导师”、“参与者”、“促进者”、和“研究者”的角色。

一.组织者:

组织者是老师最难和最重要的角色, 课堂活动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组织。老师在布置学生完成课堂任务之前应该先向学生发出准确清晰的指令, 使学生明确他们的具体任务使什么, 他们将做什么。在此过程中, 教师要把握学习过程, 而非“操纵”。帮助学生获取知识、技能以及发展所需的策略, 帮助他们自主学习。学生被要求自己控制学习, 并尽可能地不在教师的直接帮助下完成任务。

《牛津英语》9A中的Audrey Hepburn是一篇人物传记, 作为一篇记叙文, 内容比较容易理解, 学生对这一人物本来就比较感兴趣, 但如果采用传统“老三调”, 老师一讲到底, 越俎代庖, 学生肯定昏昏欲睡。斯宾塞认为:“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 自己去推论, 给他们讲的尽量少些, 而引导他们去做的应尽量多些。”因此, 笔者为Hepburn一文设计了这样的任务:教师首先让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 然后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整理有关Hepburn的生平事迹, 并以组为单位, 制作成多媒体Hepburn小传。然后各小组推选出一名代表, 向全班汇报成果。在这一任务实施的过程中, 教师组织好课前、课堂、课下三个阶段的具体任务, 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各项活动, 并且在交流的过程中, 实行民主的开放式教学, 允许学生出错、出分歧, 甚至允许学生“异想天开”, 自由发言, 这样一来, 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做, 兴致盎然,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实践证明, 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的“传授知识、被动接受”的格局, 使得课堂的教与学两方面都具有了创造性。

二.导师或教练:

“导师或教练”是指学生在自学或独立完成他们所选定的任务时, 老师对他们进行指导或提出建议。这种角色在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方面特别重要, 因为教师的指出错误和改进的建议是他们顺利完成任务的关键。

《牛津英语》每个单元的Main Task模块其实就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通过对前几个模块的复习, 为写作做好知识的铺垫, 引导学生列出写作提纲, 然后鼓励学生分别列出自己的观点, 并充实写作的内容。完成之后, 四人或二人一小组交换批改, 教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文在全班展示。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要特别注意, 不能只挑文章中的语法错误, 还要对文章的结构、立意, 语句的流畅等方面综合评价。此外, 分批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面批收效也十分明显。但教师应该注意的是, 帮助学生修改错误时, 更要强调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因为适当强化学生写作中的优点, 会让学生对自己更有信心, 并能不断放大自己的优点。最后, 教师要选择学生中的优秀作文以“成果展示”的方式在班级或班级外的墙壁上进行展示, 以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因为成就感是最好的内源性动机。

三.参与者:

“参与者”要求老师把自己当成学生中的一员, 参与他们的各种活动。在学生进行活动时, 老师不能只站在讲台上观望, 而应该积极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 因为它既可以增进课堂气氛, 为学生提供和英语水平比他们好的人说英语的机会, 又可以增进师生感情。同时, 老师在参与的过程中,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难题, 还可以向学生学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好点子, 营造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氛围。既有利于自己今后的教学, 又使师生互相学习, 教学相长。

《牛津英语》7A Unit 3 Study Skills内容是教学生制作学习卡片。教师不妨在卡片的一面写上I like swimming.的句子, 然后在另一面画一张有关这个句子的图画。卡片制作好后, 再和学生一起运用自己及学生制作的卡片共同看图说话。这样不仅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句型, 而且在互动中增进师生的情感。实践证明, 在“做中学”的引领下, 通过这种方式掌握的句型, 学生记得扎实长久。

四.评价者:

评价者工作的主要部分就是评估学生的学习, 从而知道他们的学习好坏及进展如何, 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以适应学生。这不仅是教学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迫切渴望。教学中有两种评估方式:纠正错误和组织反馈。

纠正错误要注意选取适当的时间并注意艺术性, 切不可逢错必纠, 或为了纠正错误而打断学生的讲话, 因为那样只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不敢开口讲英语。老师可以“重复学生的话”来纠正错误, 这样既保全了学生的面子, 又使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学到正确的句子。另外, 老师应对每一个学生的任何努力都及时进行当众表扬和肯定, 以保持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组织反馈是在学生们完成了一项任务之后, 老师应肯定优点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采用英语学习成长记录档案夹, 每教完一个单元后, 叫学生按照单元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检查和填写相应的单元学习情况总结。老师认真阅读每一个学生的总结并对学生的单元学习和总结给出相应的评语和建议, 及时鼓励学生和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通过这种档案夹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五.促进者:

“促进者”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角色, 对课堂的控制权基本上移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主学习, 老师“引导”、“鼓励”和“促进”学生学习。这个角色是所以角色中最难当的, 因为它要求教师既精通学科知识又熟知教学法。要当好促进者, 教师必须严格把握好“放手”和“控制”的度。特别重要的时在放手时, 使学生同样能感觉到老师的“控制’。这就要求老师平时对学生严格要求。更为重要的是, 老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和能说服激励学生的能力。同时老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 言传身教, 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品德教育。

9A Unit 3的“Teenage Problems”教学, 笔者采用“电子版头脑风暴法”的教学方法, 在校园网站上设定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主题与指导语“What is your teenage problem?”、“Efficientway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让学生根据设定的主题与指导语, 进行“个人头脑风暴”, 发表自己的想法, 也可以看看别人已上传的想法, 当然还可以对别人的想法进行联系和改进后, 再呈上自己的观点。一方面, 由于网络的“隐藏身份”与非直接面对面特点, 有利于学生畅所欲言, 产生独创性的想法。另一方面, 不同的观点能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思路, 形成良性循环, 有利于产生“百花齐放”的效果。这种方法不仅能够使教师宏观控制英语教学, 而且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研究者:

“研究者”是教师不断研究学法和教法, 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应尽可能地参加课程进修, 教学研讨会和听课, 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为自己的教学找到新的方法。同时, 通过听课, 学习别人课堂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然后自己尝试和创新教学法和教学活动, 找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最佳教学法。那些不断丰富自己知识和不断改进教学的教师必然会在教学上获得丰厚的回报。

新教育形式下的教师角色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发挥, 有利于英语课堂上师生的变化性活动, 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意识的训练、培养和加强。因此, 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善于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扩大知识面, 积极并创造性地探索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角色定位 篇2

比尔翁肯曾提出一个有趣的管理理论―――“背上的猴子”,来比喻责任和事务在管理者和下属之间的转移,

“猴子”就是分配给下属的工作,原本在下属的背上,但你在听下属汇报、替下属拿主意出方案的时候,“猴子”便移转到你背上。于是你接下了下属的角色,而下属却变成了监督者,他不时地跑来问你:“那件事办得怎样了?”

当你一旦接收下属所该看养的“猴子”,他们就会以为是你自己要这些“猴子”的,因此,你收的愈多,他们给的就愈多。于是你饱受堆积如山、永远处理不完的问题困扰,甚至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猴子”。

中国企业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高层做中层的事,中层做基层的事,管理者忙得不可开交,而基层人员却无事可做,于是就开始对企业发展“指点江山”,对管理者工作“评头论足”。

所以当你忙得晕头转向的时候,请停下来反思一下,你是不是养了一堆别人的猴子;当你因为员工的失误或者不力而气急败坏的时候,请克制住自己上阵的冲动;当你听到下属的抱怨和推卸的时候,你要坚定地表明态度,督促其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如果你能让员工去抚养他们自己的“猴子”,你就能培养起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中国企业家》

案例

在大多数人眼里,领导和管理者就是“管人”,更多的是拥有监督和拍板的权利,以至于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管理和监督下属上,最终流失了自己。ManagerA就持这样的观点,从被提拔为M级别的那一天,他的工作时光就像下面的一幕―――

A君的工作时光

早上9点到公司,阅读邮件,回复邮件;11点,审阅下属A上周递交的终端客户活动合作方案;下午1点开始准备2点的会议,搜集资料,整理方案;下午2点,与同级别及自己的领导开会;下午3点,与下属A沟通修改建议;下午4点,找个安静的会议室,集中精力审阅下属B提交的调查报告;下午5点,读下属C发送的竞争对手信息和宏观市场信息报告;下午5点半,看下属D的宣传设计方案。下午6点差十分,读下属E、F在北京、广州当地的业务推广方案……

加班到晚上8点,手头的事务还没处理完,带回家继续。如果是周五,就选择周六周日在家加班。满脑子都是如何完善合作方案,如何避免数据错误,如何让推广方案更完美。

下属的“督促和检查”

尽管ManagerA把60%甚至80%以上的时间分配在竭尽全力完成这些工作上,但还是摆脱不了下面的尴尬:

下属A递交的网站更新方案,没时间看,压着;下属B递交的项目推广方案,在看,还没时间思考提供修改建议;下属C递交的调研问卷还没详细阅读,不能给予及时回复……业务部门一个新的需求下来,他还要思考解决方案。在一周五个工作日中,ManagerA要处理的事情太多,根本无法一个个地应付,他忙得不可开交,恨不得分身有术,而下属在旁边等候他的决策,却无所事事,还不时地抓住下班或周末前最后的机会提醒他尽快“做出Confirm”。

听到这些催促,ManagerA开始强迫自己,给下属允诺时间,下班前给下属A反馈建议,明天给C更改建议……就这样,在任务的审阅和审批中,Man-agerA自愿变成自己下属的下属―――从下属那里接过责任,并向下属承诺报告工作进展,甚至在下班的时候,会不自觉地问下属,“我还欠什么东西没有给到你吗?”

Manager A拖延的时间越长,他的下属就会因中间流程太长、没有得到及时反馈而感到沮丧,而ManagerA也会因影响了工作的进度,而感到越加愧疚。可以想象,一份项目计划书从发到M anagerA的邮箱,到最终的商讨,要持续好几个星期最终才会被批阅,将会引起下属什么样的抱怨。负责该项目的下属,不得不催促自己的上司,以在预期的时间内推进项目的完成。在这种情况下,究竟是谁检查谁的工作?

“管人”的牢笼

在停滞不前的项目前等待时,下属心里会犯嘀咕:“确认的流程总是那么漫长,总是卡在他这儿影响项目的最终进度!”,“一个永远无法及时做出决断的人竟能在公司占据管理位置,真是让人想不通!”,“Manager A根本不信任我们,任何事情都不授权给我们,不放手让我们去做,总是让我们一味地去Follow他的建议。”

最糟糕的是,ManagerA把自己封闭在下属的任务圈里,无法针对上级领导下达的命令采取“下一步行动”―――因为他把时间几乎都用在满足自己的领导欲上了,而忽略了上司要求做的事情。

ManagerA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完全被“管人”给牵制住了。同时,他也感觉自己越来越累,工作越来越琐碎:大到帮助下属写项目方案,小到帮助下属校对调查报告,下属做过的每一项任务、每一个细节他都要一一过目,一一确认。他在尽心尽力把下属要走的路都给铺好,让下属沿着路走就是了。

但这种“爱”,不但没有得到下属的感激,反而换来了下属对他管理能力的质疑:“他适合做我们的经理吗?”“在他的管理下,感觉自己的舞台越来越小,自己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受牵制,整个部门就他一个人在独舞,大家都在欣赏他的表演,

与此同时,ManagerA也在质疑自己的管理方式,试图逃出这个“管人”的牢笼。

点评

A君:如何逃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命运?

在当今职场上,像A君这样的经理人确实不在少数。说起来他们的优点不少―――既有事业心,又有责任感,对自己从来不会降低要求,也不能容忍自己输给同行。然而,就像A君一样,他们终日忙碌,却离理想的目标越来越远,殚精竭虑,却常常费力不讨好―――在公司让下属不开心,回到家里又发现后院起火。如此下去,恐怕A君们最有可能的结果、同时也是对他们最恰如其分的盖棺定论莫过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就像那部农村题材电视剧唱的“再也不能这样活,再也不能那样过”!能够想象,A君们在倍感困扰和苦闷之时一定会发出类似的感叹和呼唤。然而,A君们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很多时候,他们自己也很迷惑。

套用托尔斯泰那句名言:成功的经理都有相似之处,而不成功的经理则各有不同。就A君的情形而言,恐怕导致他工作上事倍功半、劳而无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对管理者角色认识的偏差和日常领导风格过于单一。

管理者角色:究竟什么是“领导”

首先,A君对自己的角色认知和理解存在一定的片面和局限性,这也导致了他工作中行为上的偏差。事实上,不仅A君,很多刚刚被提拔并承担管理角色的初级经理都不能准确把握新的角色要求,简单地认为当经理就要“管人”,而管人就意味着大权在握,下属事无巨细都要请示汇报,而经理人则事必躬亲,把好每一个关口。控制和监督固然是经理人的职责,并且这种貌似合理的“传统智慧”也曾在历史上一度盛行,但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社会分工的细化,面对日益专业化的“知识工人”,经理们已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事事都比下属懂得多,其经理人的价值已经不在于成为每一个领域的行家里手,而是更多体现在如何有效设定合理的组织和团队成员的目标;与各方有效沟通并建立协作体系;创建良好的组织气氛;激励、辅导、支持下属共同完成既定的挑战性目标。要做到这些,仅靠对下属的控制和监督是做不到的。

领导风格“指令+领跑”能长久吗

其次,在日常领导行为上,A君的主要特点是发布指令和亲力亲为。或许他认为这样做能确保高质量地完成工作,继而获得下属的认同和拥戴,殊不知这样不但耗用了自己太多时间而无暇顾及其他重要工作,同时下属也并不买账,特别是那些有能力和善于自我激励的员工――― 因为他们会觉得自己被束缚了手脚,不能相对独立地开展自己胜任的工作,结果是其工作积极性被挫伤。

管理者们日常的管理行为虽然多种多样甚至千变万化,但大体可以概括为六种模式:指令型、愿景型、民主型、亲和型、领跑型和辅导性。这些领导风格对组织绩效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也是区分杰出领导者和平庸之辈的重要因素。领导风格本身并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关键在于经理人是否能够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灵活、综合运用,从而在自己领导的组织中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令下属乐于在工作中付出额外努力并最终提升组织绩效。

对照这六种领导风格,A君恐怕只是在指令型和领跑型上有集中的体现,而这两种管理风格只能体现出短期有效性,长期运用则会对组织气氛带来负面影响,继而影响组织绩效。研究表明,注重在工作中向下属适时展现令人兴奋和向往的发展愿景并更多采用参与、授权和辅导的管理方式,能有效提升下属的能力素质和敬业度并提升组织绩效。

对A君而言,若想扭转当前的不利局面,就要在正确理解管理角色要求的基础上学习综合运用多种领导风格。这既是当务之急,也是必由之路。

缺失时间管理:猪八戒踩西瓜皮,滑到哪是哪

一个部门管理者,如何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时间管理?如果还沿用过去独立贡献者的工作方式,则会让自己陷入到事务性的工作中而不能上升到新高度。

分析ManagerA一天的工作清单不难发现:他没有对自己的工作分出轻重缓急,也没有事前的行动计划。看不出他这一天想达成的目标是什么,始终处于“猪八戒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被动局面。

要事第一。这需要管理者学会制定工作计划:事前就清楚每天需要做的事情,再进行优先排序,同时从最重要紧急的事情做起。从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和紧急性两个纬度,可将工作内容划分为四个象限: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既不重要也不紧急。对所有需要做的工作事前进行归类,将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Man-agerA则是“鼻子眉毛一把抓”,最终因时间不够、精力有限而不了了之。

中基层管理者在组织内部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然而从ManagerA应该扮演的角色来看他工作的一天,20%分给了上司和同级人员,80%分给了下属。这之间的时间分配严重失衡,导致了他承上角色的丢失。ManagerA需要重新对工作的时间安排和内容进行权衡,及时有效地从下属的事情中抽身出来,把时间用于增进上司沟通和组织分派的任务上。加强与上司的双向交流与沟通,真正理解高层的战略思维,然后以此为目标把握做事的方向。以更宽阔的视野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带来增值空间。

父母角色,如何定位 篇3

众说现象

现实压力的“无奈产物”

刘玉萍(职员妈妈):自从宝贝女儿出生的那天起,我无数次地憧憬过美丽童年的画面,可真正地担负起育女的责任,方才感到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小小年纪便参加了各类早教班、辅导班,生性好强的我唯恐女儿输在起跑线上,便带领着女儿转战于各个培训机构。从女儿几个月到如今五岁半,女儿参加的培训班足足有三十多个,我更是含辛茹苦地“陪学”“陪练”。从文化知识到才艺表演,样样不敢疏忽怠慢。一路走来,我这个“虎妈”倍感身心疲惫,但也着实无奈,生怕女儿不够出色。庆幸的是,在我的辛苦栽培下,女儿还算是同龄伙伴中的“佼佼者”,也算给我焦灼的心灵带来了一丝慰藉。

家庭格局的“固化模式”

王春英(教师妈妈):中国家庭的传统模式,一贯是“男主外,女主内”,在我的家里也不例外。老公在一家企业上班,经常有出差任务,而我是一名教师,培养儿子的沉重担子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我的头上。从儿子的衣食起居,到才艺培养,事无巨细,极其繁琐。我免不了时常唠叨,有时甚至控制不住情绪大发雷霆。久而久之儿子便非常“怕”我了,还说不喜欢和妈妈在一起。至于老公呢,与儿子接触的时间少,每次出差回来还总忘不了给儿子带礼物,带领儿子做各种小游戏,甚是博得儿子的喜欢,便落了“慈爱老爸”的美名。哎,我从内心真为自己打抱不平,说不定让老公长期陪伴儿子,他也会成为粗暴的“虎爸”呢。

降服孩子的“被迫之计”

刘明磊(职员爸爸):我和爱人都是80后,对待女儿的教育非常上心。最初我俩一致商定对女儿进行轻松教育,不给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让孩子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下快乐成长。可是,随着女儿的年龄增长,这招根本不奏效,我们夫妻统统“唱白脸”,女儿总是一副小公主的样子,受不得一点委屈,日常的习惯更是有很多欠缺。女儿的表现超过了爱人的承受底线,一气之下她对女儿疯狂“发飙”了,没想到这下女儿竟然比以往听话了好多。而我呢,由于爱女心切,继续做着温和的“猫爸”。尤其女儿遭到妈妈的批评指责之后,我则是左哄右哄,生怕孩子受到更多的伤害。

专家支招

“标准一致”是根本

张瑞敏(家庭教育指导师):随着女性家庭地位的提升,以及女人本身强势的性格特点,“虎妈猫爸”的家庭模式日益增多。妈妈一方威严无比唱“白脸”,爸爸一方温顺无比唱“红脸”,致使孩子陷入其中,见风使舵,耍起了一些“小聪明”。比如有的幼儿在妈妈面前从来不玩手机和电脑,但在爸爸面前就旁若无人地玩个没完没了;还有些孩子在妈妈的监督下学习涂鸦十分认真,可一旦妈妈离开身边,立刻大变样,不画或者乱画,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看来,无论父母担当怎样的家庭角色,如果对待孩子的教育标准不一致,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既不利于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这会让孩子染上表里不一的坏习气。其实,无论家长扮演“虎妈”还是“猫爸”,本身的角色是没有对错之分的,可一旦过度限制或过度纵容,都会给孩子的成长留下不可抹灭的阴影。

“慈母严父”需推崇

吴文君(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曾经对几十个家庭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发现“虎妈猫爸”的家庭比例占到了七成。如今,确实有部分母亲对孩子过分呵护和管教,从而剥夺了孩子与父亲互动交流的机会,致使今日的爸爸们走向“边缘化”。其实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分工是“慈母严父”。就社会发展的历史来讲,“慈母严父”更符合人类社会长期发展形成的规律。父亲呈现的是男性的力量,陽刚、雄性、粗犷,有界限和规则意识,给孩子带去保护、支持和安全感;母亲呈现的则是爱,感性、柔软,给孩子带去心灵的细致和温暖。看来,“慈母严父”的家教方式需要并值得推崇,让更多的父母认真审视自我角色,还原父爱如山的伟岸,还原母爱如水的温柔,给孩子带来更深刻的体验和感受。

“爸爸归来”急呼吁

曾义(心理咨询师):近两年时间,随着《爸爸去哪》、《爸爸回来了》综艺节目的热播,爸爸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日趋得到重视。但在实际生活中,“父亲的缺席”仍然成为不争的事实。无论“虎妈”如何强悍能干,都无法弥补父亲的教育力量。据观察了解,妈妈一手培养起来的孩子,情绪容易冲动,遇事很不淡定,还时常瞧不起身边的男性,暴露出了不小的弊端。的确,教育不是一个人的战斗,是夫妻双方合作完成的共同事业,妈妈们也要学会适当地“示弱”,让爸爸们牵起孩子的手,看世界、走天下,或许会有更加欣喜的收获,同时保障了家庭教育的平衡法则。

找准角色定位 篇4

前置学习研究阶段

教师仅是设计者。设计者的意思就是, 要把功夫花在课前, 前置学习研究的设计要做到简单、低入、根本、开放。具体来说, “简单”就是重视基础, 重视最基本的技能;“低入”就是门槛要低, 让学生在学习时找到成就感, 千万不能要求太高, 一下子挖得很深, 学生没法学;“根本”是核心, 即重要的、有价值的知识或问题, 抓住知识主线, 找准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科学习注重学生的探究, 文科学习注重学生的大量阅读;“开放”就是老师不要过多地预设, 形成开放空间, 容纳学生最多样的活动, 让他们去发挥, 让学生在个性化的发展路径中展现才能。

学生是研究者。教师的设计符合要求, 学生就可以根据这些设计开展研究性自学。每个学生自学的深浅和效果是不同的, 教师不要过多干预, 这种超前性和差异性正是课堂开展合作学习的宝贵资源, 使每个学生都具备了下一步集体学习时的资本, 这正是落实“先做后学, 先学后教”的生本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

研究者角色的核心品质是独立思考。我们设计前置学习的时候, 有时会从一个根本的问题或例子出发, 有时也会从课本出发, 即使从课本出发的时候, 也要让学生认识到, 书上写的只是编书人的想法, 还需要学生们自己独立思考。无论如何, 前置学习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要自己解决, 当然肯定会有人不能完成前置学习, 个人认为有70%的人能很好地完成前置学习任务就可以了, 这也是设计前置学习难度的一个标准, 完成不了的学生, 他只要有过独立思考的过程就起到了作用。

例如:学习《基本不等式》这节的设计, 学生会追溯到 (a-b) 2≥0, 这就抓到了问题之“根”:任何数的平方都是非负数!然后让学生再围绕“根”, 结合教材和参考资料自学后举例子进行定理的基本运用, 例题自己做, 难题自己想, 从而达到“培根”, “壮根”的目的。学生通过自学后就会给出各种证明的方法, 如:作差法、分析法、综合法等, 还有的学生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 运用几何方法证明, 不但证明了基本不等式, 还证出了重要不等式, 这就抓住了问题的根本,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小组共同探究阶段

学生是合作者。小组共同探究学习主要表现为小组讨论 (对学) 。针对前置作业中的问题, 学生能自己订正的就先自己订正, 对于学生不会订正的错题和自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充分的小组讨论, 小组长要严防假讨论, 克服浮躁, 讲究实效, 保证全员积极参与。对一般的问题先由小组内讨论解决, 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做好记录, 准备全班交流。小组讨论一定要透彻, 小组讨论大约10分钟完成, 做到小组中有一人会的问题, 其余5人就应该会。个人感觉, 通过小组共同探究阶段的学习, 能让90%的学生都学透。传统教学就像一列普通列车, 只有一个车头, 火车跑得快, 全靠车头 (教师) 带。而生本课堂就像一列气势十足的动车组, 每个学习小组就是一节带“分动力机”的“车厢”, 队队有活力, 生生有动力, 大家齐飞奔!

老师是巡视员。巡视员的责任更多的是观察、倾听, 通过观察和倾听把握学情和讨论进程, 并据此调整课前预设的教学方案, 剔除无效教学内容, 减少不必要的教学环节。这个阶段教师一定要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小组, 让小伙伴们自己去解决相互间的问题。

学生上台展示阶段

学生是展示的主角或主演, 教师是导演或组织者。班级展示即由学生主持人对学生自学、对学中没有解决的10%的问题进行全班交流 (群学) 。学生上台展示, 引出问题。这个阶段应该是一台好戏, 开戏就要让学生们“交上火”。通常在我的课堂上, 投影屏幕下会并排放着好几根教棒, 教棒在不断地交接, 座位上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带着自己的先学研究, 直奔讲台, 拿起教棒, 用多媒体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做法。学生群学能集思广益, 深化认知, 理论上讲每个学生应该把所有问题都彻底弄懂弄通, 是这个阶段的目标。从我的经验来讲, 教师要把握好学生展示、讨论的内容, 使其在以下四个方向上展开:

知识梳理:重新梳理知识往往会是一个单调的重复过程, 而我却把它导演成了一出有价值的生生互动的大戏。我通常采用PK式展示法, 让一个小组提出有一定质量和难度的问题PK另一小组, 为了难倒对方, 或者不被对方难倒, 小组各成员就必须把双基知识弄懂弄透。这样学生学习兴趣会更浓、效果会更好。

例如:在上复习课的时候, 老师们常有这样的困惑, 对于基础知识点, 不梳理不放心, 梳理时间又不够, 现在采用生本的办法, 以例题带知识点, 让学生PK, 不仅效果好, 而且节省时间。

错误分享:对于学生的错误, 让学生自己上台展示, 讲给大家听, 讲清错因在哪里, 通过小组讨论后自己知道了应该怎样解决, 希望其他同学能引以为鉴, 把学生的错误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

质疑解惑:对于学生在自学、对学中还不能解决的疑难困惑, 学生可直接上台质疑, 要讲解题目的分析过程, 把自己的思维表述出来。有不同解法或仍有疑问者可接着上台展示, 每到这时, 学生总是抢着质疑、争着解惑, 课堂此起彼伏, 学生跑上跑下, 特别精彩的发言会得到热烈的掌声和真诚的表扬。学生在自信和愉悦中好学、乐学, 不会的学生有求知欲, 会的学生有表现欲。当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时, 教学便充满活力。课堂因互动而精彩, 老师想到的想不到的学生都会想到!

及时评研:理论上说, 经过前三个环节后, 每个学生、每个问题都已弄懂弄清, 为了保证实效, 需进入第四环节一一及时评研。任抽一人代表小组上台展示, 某同学讲对了他会像英雄一样凯旋;讲错了, 他的整个小组要共同接受考核, 强化团队合作意识。

金牌店长的角色定位 篇5

店长作为店铺的主角,首先要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会明确自己的工作 范围和职责。

店长就是管理者——什么是管理?

管理——就是安排他人把您想做的事情按质按量地、圆满地完成。代表者

店长将代表公司,把企业文化传给店里的同事.代表公司与顾客进行沟通,处理客户所遇到的问题.代表公司和所在地的商场进行沟通和协调,让店铺在商场运作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同时,店长也代表所销售的品牌,品牌的文化和资讯都要通过你去传递给终端消费者.

经营者

店长需要把自己当作一个店铺的老板去负责店铺的经营,完成公司下达的各

项营业目标。例如,公司有一些库存的隐患,店长应该主动寻求促销推广的方法,帮助公司更好的消化它们。

同时,还应该了解其他竞争品牌的销售情况、货品优势和推广活动,把这些资

讯及时反馈给公司,一起商量并及时推出应对措施。这样才能在各品牌都进行推广活动时,保持自家生意的良好业绩。

管理者

店长要负责他所在店铺的日常运作管理,包括员工的排班等等,你应该根据

各个员工的长处来安排工作和工作流程,要及时督促员工执行公司错售的策略,如新到货品及时出样,库存管理等。对于店铺盘点以及销售的报表,店和店之间出现的交叉货,要有一个合理的安排,检查店铺的货品是否有缺色、断码并及时进行补充。

另外,还有货品的展示、陈列和维护.根据公司对货品展示方面的要求,店长

要用标准化的陈列手法及时安排每次新到货品出样;根据销售状况进行及时判断并督促店员做好货品的防盗工作;对店铺卫生,包括灯光、试衣间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等做好管理;最后还要学会很好的处理顾客的投诉.如在一个下雨的天气里,外面的温度已经让人感到了些许凉意,店长是继续让裙子和短袖这样的样衣挂在店里的橱窗,还是展示出让人感觉更温暖的服装呢?也许有的店长会说,这个时候,秋季的服装还没有上货呢。但有聪明的店长会把仓库里春天的服装挂了一些出来,觉也

受到了欢迎,在当天取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

引导者

店长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合作团队,来帮助宜已完成业绩,要把自己当作老

板一样,对店员非常爱护,在要求别人的时候,自己也一定要做到,这样才能很好的领导别人.如果店长自己的工作态度散漫,且光说不练的话,下属对其的信赖感也会大大降低。

成功店长70%靠BQ,30%靠 IQ1、是否了解周围人群的性格、喜好、特点

2、是否能影响或感染他人

3、是否拥有自我意识:了解自己,方能将潜能发挥到最大

4、情绪拉制与管理:控制自己方能控制命运

在您成功的道路上,您最大的敌人实际上并不缺少机会,也并不是

资历的浅薄。成功的最大敌人就是缺乏对自己情绪的控制。

5、自我激励,永不放弃

6、顾全大局不要只为自己个人的利益而去做事

教导者

如果想让员工在公司有长久的发展,则必须要让员工有一个良好的成长,这

就要求店长还应是一个优秀的教练,能够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及时的教给员工,帮

助员工在销售等各方面不断进步,员工才有可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一

个成功的店长必然是一个不断的学习各项业务知识,做到事事领先,拥有丰富的管

理经验和专业知识并愿意与员工分享的优秀教练。

培养积极心态

有些人与生俱来就会运用积极心态和黄金定律,使其成为成功的原动力;

而另一些人则必须经过学习才会使用这种动力。

执行者

做一个极其个人权威的店长

1、权力不是老板给的,而是店长自己争取的。

有的店长常常抱怨老板不给自己管理权限,大事小事一手抓,所以其

工作难以开展,其实权限不是老板给的,而是自己争取的。一般来讲,店长刚

上任的时候,老板都会给与最基本的权限,随着工作的开展,其权限便可能会

发生变化,而变化的原因都是因为店长自身。

比如店长在生意非常繁忙的时候,批准了一位员工一个不太重要的事

假,那么老板就可能会收回店长批准请假的权限;屡次在合适的时侯对滞销款

进行合理的促销建议,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而且在后期加以总结和回报,那

么老板就有可能给予直接的降价促创的权限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店长权限的范围可以看出其工作的主动性、对事

物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敢于承担责任的胆识等。所以,如果店长想获得管

理的权限并让员工认为店长的话能做主,就必须靠自己的行动主动去争取。

2、领先的专业技能是树立个人权威的基础

在很多时候导购不服从店长的管理是因为店长的专业技能不强,甚至还不

及导购。店长从事店铺一定的决策性工作和管理工作。同时拿着比店铺员工高的薪水,所以在老板和其他员工眼里,对店长的要求本身就要更高一些。如果

店长的陈列不及导购,叫导购调整卖场的陈列时就会显得很无力;如果店长的销售能力强于导购,与导购说销售技巧,就很难让人接受;如果店长的协调能

力不强时,就很难让人信服......因此,店长必须具备强于店铺里其他员工的专业技能,特别是综合能力方面,否则就很难服众。

3、个人魅力是树立个人权威的最坚实的利器

作为店长该如何形成自己的个人魅力呢?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做到事事领先

②宽大的脚

③敢于承担责任

④真诚的关心员工

⑤不断的激励员工

⑥调和员工之间的矛盾

校长的角色定位 篇6

【关键词】普通高中;内涵发展;校长;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5-0070-02

【作者简介】陈伟国,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中学(江苏淮安,223002)副校长,高级教师,淮安市学科带头人。

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说得小些,他关系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国家与学术之兴衰”。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校长作为学校办学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发展乃至国家及学术发展的重要作用。薄弱高中主要体现在“三差两低”,即校舍、设备比较差,师资队伍素质比较差,学校生源和社会声誉比较差;教育教学质量比较低,学校整体管理水平比较低。[1]认识和把握校长在薄弱普通高中内涵发展中的角色,对于薄弱普通高中校长明确办学行为、确保学校内涵发展,进而促进薄弱普通高中卓越发展意义重大。薄弱普通高中校长的角色定位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命与使命同行,做精神家园的缔造者

教育在发展,学校管理也在不断改革。而要提高学校管理效能,就必须坚持正确的办学思想。明确而集中的办学思想,是学校价值观的体现,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方向和核心价值。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对于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校长在理解学校办学目标、把握学校根本价值取向等方面要发挥着主导、示范和凝聚的作用,这对于硬件不硬的薄弱普通高中尤其重要。从这一点来说,校长的首要任务是出思想,明思路,做精神家园的缔造者。

李镇西说:“今天的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认为,应该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是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充满着民主精神,散发着科学芬芳,闪烁着个性光芒的教育!”我十分认同这个观点,很多杰出校长也都是这样,他们把生命教育融入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在工作中,确立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等治校理念,统一“创省市名校,办群众满意、上级放心、师生发展的优质教育”的发展愿景,把培养完整的人作为自己神圣的使命,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工作至高无上的追求,把自己的理想变成每一天的努力,把日常的繁杂工作与追求理想融为一体,不会因为困难、挫折、寂寞、不理解,甚至担心影响自己的名利而动摇信念。他们往往既重视和谐的师生关系,又注意学生的劳逸结合,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自己的工作、学习时光。他们博爱、自爱、真爱,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从而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生活中有困难一起担当,有快乐一起分享,学习工作中能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校园处处充满人文关怀,尊师爱生、人际和谐蔚然成风。

二、人本和精细齐驱,做改革发展的设计师

目前,在行政管理色彩浓厚的普通高中,简单命令式的粗放式管理大行其道,因此,要实现内涵发展。必须夯实科学、民主、人文的学校管理制度,实现由粗放管理到精细管理的转变。校长一方面要坚定“人本”管理理念,依法治校,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管理机制,注重民主决策,坚持校务公开制度、民主监督制度,并在精神、情感和个人发展上,对每一个师生予以关怀,致力于建立自我激励、自主建设、自律约束的师生自主发展机制。另一方面也要注重管理的精细化。英国哲学家洛克说过:“教育上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如配错了药一样,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他们的影响是终生洗刷不掉的。”由此可见教育无小事,校长要引导管理层注重、关注教育教学中的所有细节,努力做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尤其是薄弱普通高中与名校相比,在教育资源、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如何激发学校内在发展潜力?制定并实施主动发展战略,是薄弱普通高中走出困境的必然选择,这就决定了校长要高瞻远瞩,担当起学校发展规划总设计师的职责,内挖潜力,外树形象,实现学校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办学效益的最大化。

三、立德与修业兼容,做师生成长的领跑人

薄弱普通高中受教师自身条件的限制及生源参差不齐的影响,在内涵发展过程中,校长要想打开局面,往往需要靠个人高尚品德及人格魅力,吸引人、团结人,最大限度调动师生正能量,让全体教师从校长的身上看到自身的形象和事业的希望。“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自身素质是学校内涵发展中一个关键因素,其高尚的情操、丰厚的文化底蕴、执着的工作态度,对教师的理解和宽容,无不影响着学校;其对教育全身心的投入和无私的奉献,对教育敏锐的洞悉和准确的把握,对教育的追求和探索,无不影响着师生。由于内涵发展的长期性与管理者所期望的短期成效之间的矛盾,薄弱普通高中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十分普遍。“分数、升学率、文凭,只是教育的一小部分功能,对人的终身发展而言,身体健康、人格健全、个性发展等等,无疑更为重要”。让普通高中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需要校长以满足师生的发展成长为己任,重建学校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校长同时还是一名博采众长、素质优良、业务精通的好教师,一名使学校名师辈出、学生幸福成长的好导师。西方有句谚语:一群由狮子率领的绵羊一定能战胜一群由绵羊率领的狮子,由此可见团队中领军人物的作用。因此校长立德与修业兼容,扮演“强者”狮子、师生成长领跑人的角色,把全体师生凝聚成一个不断研究、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团队,在带领团队共同实践、共同创造的动态过程中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为此,校长要秉承“让学生一生幸福成长”的学生观,以“阅读、审美、康健、人际、数理、科技”等能力培养为突破口,在践行创新型、有特色的育人目标方面,做大量有益的尝试,首先帮助学生制定自我成长发展计划,教师据此举办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各类活动,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长处;其次构建素质养成、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开设综合课、阅读课及实践课,开展体育、艺术、读书及科技節等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面向学有所长学生,推出了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综合课,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在校长的积极引领下,学校帮助学生成就“成人、成才、成功”的幸福人生,才能培养出一批批品学兼优、具有创新品质的学生。

四、探索与创新并举,做品牌立校的奠基石

薄弱普通高中要从被动、依赖与盲从中解放出来,就必须大胆改革,让学校的变革与发展的主体由同质办学走向特色与个性办学,这就要求校长改变凭经验办事的思想,客观地认识学校发展的现状,善于捕捉各种机遇,凝聚各方面的力量,立足校情,积极探索,主动创新,大胆变革。“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薄弱普通高中内涵发展迫切需要校长要有创新力。这种创新力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思想要有新观点、学校管理要有新办法,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激发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校长不具备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的个性就不能得到张扬,办学特色就不能充分体现,教育品牌就不能大力彰显。因为创新能够保证发展有新思路,改革有新突破,工作有新举措。

总之,教育正处在一个百花齐放的新时期,而人民期望的是公平、优质的教育。如何推进薄弱普通高中内涵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就要求校长必须要有一种追求,要有一种把学校打造成师生精神家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毫无疑问,校长只有准确定位,扮演好灵魂导师、创新勇士、改革楷模、人格典范的角色,才能使学校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理想创造有利的条件,为教师的价值追求提供广阔的舞台,正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动力所在,也应该是校长不懈的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关于教师的角色定位 篇7

小张是一个调皮好动的男孩。 一次课间, 因跑得太快摔倒了, 额角擦破了皮。我立刻将他带到附近小诊所进行了简单的包扎, 又让医生开了一些口服消炎药, 然后便带着孩子回教室上课了。不料, 下午刚到学校, 小张妈妈就拉着孩子气势汹汹地找我讨说法:“ 孩子受了那么大的伤, 随便包扎一下就算了, 老师太不负责了!必须将孩子带到‘ 正规的大医院’做全面检查!”我执意认为自己在处理这件事上没有任何过错。 一则, 孩子摔倒完全是他自己造成的, 与他人无关, 给他包扎已经仁至义尽了;二则, 孩子并无大碍, 一点皮外伤至于这样大动干戈吗?于是我们各执一词, 越吵越凶。 事情最终在校方的调节下而告终。 可我却觉得自己受了奇耻大辱, 坚决不肯再接受这个我一直很喜欢的男孩。 上课铃一响, 我立刻将他从我的“ 地盘”驱逐出去。 当这个亲眼目睹了我和其母“ 大战” 全过程的男孩搬着板凳离开我班教室时, 眼里噙满了委屈和伤心的泪水, 而我的内心却闪过一丝胜利者的喜悦。孩子大概当时也认为母亲做得不对, 后来每次在校内相遇, 他都想方设法躲着我, 眼里满是惊慌和不安。

其实, 事后我也在反思, 我当时处理得真就“ 完美”吗? 如果我在孩子摔倒后立刻和他家人沟通, 在征得家人同意后再进行处理, 或者在处理后向他家人解释一下并道个歉, 是不是就没有后来的争吵了, 孩子幼小的心灵也不至于受到如此大的伤害。当时孩子的伤情固然没有大碍, 而我却忽略了家人的感受。可时至今日, 我仍没有勇气向他家人道歉, 我们的师生关系也就从那时起永远地画上了句号。

( 安徽省霍邱县戚士菊 刘爱燕)

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未成年人, 这就注定教师在从业过程里既要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又要关注自己的言行, 避免给学生带来精神上或者身体上的伤害。尽管《 教师法》 当中明确规定不得体罚学生, 但是, 对于保护孩子们在精神上不受到伤害等方面, 我们的教育法规仍亟待完善。

教师的角色并不是单纯地讲授书本知识, 或者讲讲做人的道理。在学校教育阶段, 还应该有更重要的内容, 它需要我们教师对学生进行长期而有系统的训练:一个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另一个是学生社会功能的提高。 但很多教师, 或者说是我们中国目前的教育理念中仍然低估了这两个重要内容。

我必须强调, 如上所述的学习能力并不是记住标准答案。 相反, 它特指批判式思维 ( Critical Thinking) , 是以逻辑方法作为基础, 结合人们日常思维的实际和心理倾向发展出的一系列技术, 包括积极地把通过现象观察、个人经历、反思以及沟通交流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概念化处理, 运用娴熟的推理技术进行加工, 然后归纳整合得出结论。 这个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 而是要经过系统的训练。正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体系中批判式思维能力的缺失, 所以导致人们普遍容易偏激, 固执地认为自己的想法必然是对的, 只要遇到不同意见就怒火中烧。如此例子在网络贴吧或者微博上可以得到最好的诠释:如果有人抛出一个观点, 下面跟的帖子往往不是摆论据支持论点, 而是直接开骂。

社会功能 ( Social Skills) 或者人际关系能力 ( Interpersonal Skills) 是指能够使一个人有效地与别人互动, 有效地倾听与理解他人意见、态度与举止, 并以坚定自信的沟通方式清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这也是领导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反观我们的教育, 从根本上脱离健康的轨道。 比如“ 公而忘私”“ 舍己为人”等, 假如高喊这些口号的人完全发自内心, 并且身体力行, 那么他们就是彻底地连自己都忘记了的人。 试问, 一个连自己的健康与快乐都完全抛开的人, 他生存下去的动力是什么? 是为了让别人活得更好? 那么他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心理上的满足吗? 这种完全于自己利益而不顾, 全心全意满足公众利益的行为是心理学意义上的“ 讨好”, 活得已经不真实了。 从心理学上看, 这样的人是不健康的。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喊出的口号与行为不一致, 行动上有相反的价值体系支撑, 那这样的人就是伪君子。

正是由于批评思维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在我国教育体系中长期缺位, 导致人们首先容易认死理。 这个死理就是:我的想法一定是对的, 如果你的想法与我不一致, 那你就是跟我过不去。在生活中, 一旦有人与当事人意见不一致, 其内心的怒火一下子就会窜上头顶, 接着便熊熊燃烧。 根据心理学常识, 当人处在极端愤怒的情绪下, 就会丧失有效倾听的能力, 当然我们这些没有在学校接受过系统社会能力训练的人通常不愤怒的时候也不擅长倾听。 那么, 双方在愤怒之后的相互交流都是态度糟糕, 言辞激烈。 愤怒的时候更多的是攻击对方或者为自己辩解, 不会发生有效倾听, 也难以做到自信清晰地表达意见, 这时双方的沟通通常都是失败的。

案例中, 老师在学生意外跌倒之后能够立即带学生在附近诊所进行外伤急诊处置, 而且取回消炎药等, 这一系列的处理措施都显示出班主任对学生有足够的关爱。但是, 班主任忽视了教师的社会角色, 即教师与家长关系的建设者之一。 在意外创伤或者突发病症发生之后, 教师必须联络家长, 征询家长处置意见, 是否可以让家里人接孩子去医院治疗。 与此同时, 校方应根据当时情况做一下紧急处理, 如案例中的去诊所处置伤口。 如此, 就会避免更大的矛盾产生。

但是, 为什么老师好心帮助孩子还会让家长愤怒呢? 因为每个家长对孩子情况的心理承受阈限不一样,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 我曾建议一位小学生周末两天均六点半起床到小区对面的植物园晨练。 当时孩子妈妈就急了:“ 老师, 孩子本来早上就不愿起床上学, 周末再不让他多睡几小时, 孩子身体会吃不消的。 我有一次周末八点多去那个公园散步还晕倒了呢! ” 这个时候我要急吗? 我要直接告诉她孩子这么没有节制地睡才会导致孩子身体吃不消吗?我让孩子周末依然保持正常作息时间就是为调解其生物钟, 让他养成早起的习惯。 如果按照我的行为修正方案, 孩子平日早上赖床不起的问题不治自愈, 省去许多苦口婆心的大道理, 而且, 早上在公园玩玩滑板车, 捉捉迷藏可以振奋孩子精神, 对身心健康都有好处。遇到这种情况, 首先接纳家长的担心, 如:家长是担心周末时间的晨练会给身体带来负担, 是吗?这样一来, 家长的焦躁情绪因为得到老师的倾听与接纳 ( 不等于认同) , 她只有一个回答:是啊!这个时候她就不跟你对立了, 然后, 你再以孩子妈妈最关心的焦点做解释, 比如, 担心孩子睡眠不足, 是吗? 可以安排孩子午饭后睡一个小时。 担心孩子早上醒不来, 那晨练会让孩子晚上可以按时入睡, 并且提高睡眠质量。 看似浅显的道理, 当我们用家长最关注的视角去解除她的烦忧后, 双方的沟通就比较有效, 孩子成为最终受益者。

至于案例中的班主任老师与小张妈妈经历一场无效沟通后, 心中的愤怒一下子全部转移到孩子身上, 心理学上成为移情 ( transference) 。 即把刚才从小张妈妈那里受委屈产生的愤怒一下子转嫁到孩子身上, 老师从情感上失去了把小张当成独立个体的能力, 而认为刚刚受到那么多的冤枉与责骂都是小张带来的。这种现象并不鲜见, 只是, 教师面对的是尚未成年的孩子, 如果在工作中让感情指挥行为, 那么, 对孩子心理造成的创伤是难以愈合的。尤其小张的妈妈脾气暴躁, 沟通能力差, 孩子难得被倾听, 再遇上同样沟通能力弱的班主任, 孩子通常无法得到两方中任何一方成年人的引导, 这个事件将在孩子心灵上造成很大的伤害。

新手教师的角色定位 篇8

一、教育行业中的奉献者

当前很多师范专业的毕业生, 做教师之后, 只是把教师当成一个谋生的行当, 或者是一个跳向更高处的台阶, 并没有把教师当成一项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职业中。很多新手教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刚开始热血沸腾, 朝气蓬勃, 想通过教师这一职业获得人生价值, 然而一段时间之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就开始激情殆尽, 在教学中敷衍, 甚至会一蹶不振。而因为教师行业的特殊性, 教师的懈怠会对学生造成最直接也是最深刻的影响, 这样的影响往往是不可弥补的。因此新手教师自己必须有准确的定位, 热爱教师职业, 要有把全身心奉献到教育事业中的决心与信念。那样新手教师才会奉献自己的青春给三尺讲台, 挥洒自己的汗水在粉尘之间, 才会在几十年如一日的教师生涯中时刻保持激情, 时刻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对待学生。

二、学生的严谨朋友

新手教师应该扮演的角色是亦师亦友, 做到让学生感到亲切的同时又赢得学生的尊敬。新手教师在交流中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和适时的批评, 要在实践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尺度。在扮演着教师角色的同时, 也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 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 帮助他们解决学习或者生活中的困扰, 新手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的良好氛围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在学习与生活方面的健康成长。与学生成为朋友, 教师同样要对学生的错误和成长中的问题提出严格的要求。对学生错误的姑息和助长, 只会失去一个教师的权利和威严。而另一方面, 由于新手教师还没有对自己的教师角色完全定位, 且新手教师与学生的年龄差较小, 往往会在极力“取悦”学生的同时模糊自己的教师角色, 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从而完全失去教师应有的角色定位。而一部分学生就会抓住新手教师这一特点, 在学习上懈怠、对自我要求放松, 新手教师的定位模糊最终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

三、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交织而成的三维目标体系, 不单单是知识上的要求, 更多的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和形成。所以, 新手教师不能只注重知识的重点、考点, 继续以往课堂上“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 而是要实现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创新设计, 从实际生活中引入课题。提出问题, 引发学生的学习思考兴趣, 环环相扣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知识。新手教师要把课堂的重点放在引导上, 鼓励学生们开阔思维, 大胆创新,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实验或多媒体演示, 让学生达到自己探索新知的目的。而一部分新手教师过于心急, 为了达到课堂效果把课堂设计得花哨而浮夸, 或者找学生当“托儿”, 这样都失去了引导本身的目的。

四、教育创新的执行者

知识需要以创新的形式继续传递下去, 这就需要新手教师在新课程的大目标下从“教书匠”转化成“教育家”, 站在更高的角度上审视教育问题。新手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接受的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 创造性地使用网络资源和新媒体, 完全抛弃以往教师“权威者”包揽一切的做法, 放下教师的“架子”, 积极地鼓励学生去不断地探索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创造价值, 一成不变只是对知识的延续。新手教师要扮演的角色是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意识,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并积极鼓励学生勇于探究、勇于创新。

合理定位角色,课堂走向精彩 篇9

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语文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树立正确的角色意识,以多重身份、多重角色的新形象身体力行地体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教师应是平等对话者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土壤,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催生学生健康成长的阳光雨露。只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为此,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具有诚挚的态度与爱心,与学生平等相处的心态,而且要尊重学生,宽容学生,使学生觉得师生是朋友、伙伴。同时,教师作为平等的对话者,在课堂上要维护学生的说话权,并倾听学生的心声,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参与学生的讨论与交流,使学生以轻松的心态、自主的思维,亲历认知过程,让学生因能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而对学习充满自信。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尽管教师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但绝对不能取代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以一种对话者的身份出现。因为从阅读角度说,阅读既是体验和思考别人已经体验过的经验和思考的问题,也是在认识自我和认识世界,是一种心灵的探索。

二、教师应是合格组织者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重教学过程,即教师把重点放在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注重揭示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能力得到发展。

教学中,教师要把真正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灵活安排每一个学习环节,组织课堂步骤,通过不断调整教学过程,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在教《香菱学诗》一文时,安排学生默读课文后提出不懂的问题,在短暂冷场的情况下,我巧妙地将学生分成“宝玉”队和“黛玉”队,一队提问一队答,学生的兴趣已被唤起,不知不觉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学生的兴趣显然高昂一些,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相互之间找到了自己满意的答案。

课堂教学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教师要担当好课堂教学组织者这一角色,而不能越俎代庖。只要教师善于选择,精心设计组织,就会让它发挥“投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这种教学一方面给学生带来了无穷的快乐,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表达愿望和交流习惯。

三、教师应是积极促进者

毋庸置疑,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主阵地,也是最主要的职责。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通过课堂教学逐一落实和实现,新课程改革的成果最终也要由课堂教学来检验和反映出来。因此,教师的责任是要通过课堂教学的具体途径来实践和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的促进者,教师要善于设计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和积极性,促进教学中的师生、生生交往,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达成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目标。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教学促进者的形象。

教师不应把知识直接教给学生,而应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整体感知课文后,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采访、团结合作或自读、自练、自悟等方式解决问题。如在学了《范进中举》、《孔乙己》之后,我布置给学生一道研究性问题:造成孔乙己和范进悲剧的根源是什么?你如何看待古代的科举考试和现在的升学考试?课堂上先让学生自学、讨论、提出问题,然后带着自己的问题采访同学,“小记者”问得透彻,问得彬彬有礼,接受采访的同学也回答得相当精彩,有理有据。尽管有点雕饰的痕迹,但的确是个很好的尝试。

学生在自主学习达标的过程中,教师要一步步地把学生“逼”向学习的难点和重点,不断引发思维碰撞,还要鼓励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帮助学生优化自己的学习过程。要给予学生心理支持,做一个积极的促进者,如开展积极的人性评价,让学生感受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从而使学生思维活跃,热情高涨。

四、教师应是扎实探究者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的“探究”,我觉得不仅对学生应大力提倡,教师还应积极尝试作为探究者的身份出现。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这种崭新理念于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这不仅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热点,更是语文教学改革中的难点。教师如果只是凭借以往的经验与认识,不以探究者的身份出现,对此加以探索、研究,在教学时就很容易出现偏差。

在组织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渠道,在观察、实践中积极探究。如在教学实践活动“走上辩论台”这个专题中,我首先给学生两周的时间,要求他们对周围的上网同学的心态和日常表现进行调查,要求写调查报告;其次,我在这个单元的课程结束后,安排了两个课时的辩论赛,让他们通过辩论的形式表述对待这个问题的看法;最后,要求他们写一篇小论文:《“上网”之我见》。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激发。教师若不加以探究,就无法因地制宜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难以对语文学习资源开发利用,甚至过于依赖课文,没有充分认识到语文综合性学习设置的开放性、引导性、示例性和可选择性等特点。若加以探究,达到真正符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意义,就应涵盖回味、反思,感悟生命,展现自我,理解包容,调适角色,得体推荐等内容。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参与实践、与人交往的能力,还培养了分工合作的意识,更重要的是从这项调查活动中可对自身的学习状况有更清醒的认识,便于反思、小结,从而促进自身学业的进步。

师爱下的学生角色定位 篇10

所谓情感的桥梁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时,以爱作基点,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的艺术手段打动学生的心灵。只有这样,才能赋予教育活动以永久的魅力,也正符合当今时代教学改革的大潮。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充满感情,有爱心,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不能吝啬自己的情感。还要关心学生的举止,使其把教师的期望变成力求实现理想的自我期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起学生进取的自信心、自制力。怎样才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

一、牢记新课程理念,要保持对学生的尊重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发展的人,是独特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应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尽管他们还没有长大成熟,有的甚至可能还不懂得尊重自己的人格,但即使这样,学生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他们需要教师承认他们存在的价值。他们离开父母之爱来到学校,渴望继续得到关爱。这就要求教师要了解、理解和谅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情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初一时,他们作为新生来到一个新环境,对一切充满好奇,特别是一些从小学成绩就不太好的学生,他们可能在不经意间就违反了课堂纪律,可能还不太适应一下子增加的这么多科目,可能对思想品德教材还一无所知,难免会忙乱慌张。对他们的行为教师不能武断地对待,也不能草率地下结论。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用教师的笑脸,以一个教师应有的智慧因势利导,做到既是学生的严师,又是他们的朋友。只有当教师以平等的身份,真挚的感情与学生相处时,学生才能敞开自己的心扉,全身心地投入教师爱的怀抱。

教师的爱和尊重能唤起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教师要抓住教育契机,如果教师对学生没有爱,那么当你的教育工作刚刚开始时就意味着已经结束了。

二、优化课堂结构,要能始终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诚心诚意地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真诚地给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是一名优秀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始终应该采取的根本策略。教师与学生相处时间最久的地方就是课堂,课堂是使学生体验成功感的第一场所。只有优化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才能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使学生受益,学生在课堂上才能真正享受到成功的感觉,而这一切实现的关键在于教师观念的更新。要让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要让课堂为学生提供一种家的感觉,要让学生感到温暖和理解,感到关心和帮助。这样他们才能舒展,才能自由成长,才能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只要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就应该给学生一路绿灯。如,可以举手发言,也可不举手发言;可以按教师的指定发言,也可以抢答;可以顺应教师和教材的意思,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向教师发难,向教材挑战。教师只有真正解除陈规陋习对学生的五花大绑,从思想上真正把学生的学当作学生自己的事情,不再苛求学生,并对学生持一定的宽容态度,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家的感觉,才能促使其心灵的释放,智慧的喷涌,才能在不断体验到的成功的感觉中得到发展。特别是现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要求学生不机械地死记硬背,而是更加注重其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考查,特别是行为能力方面。我们希望学生回答出的并不是规定的死答案,而是能针对现象问题谈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只要他们能试着全面考虑问题,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就应该给予肯定。

让学生感受成功的机会不仅在于课堂教学,更应渗透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如合理的布置任务,对学生的见解提出中肯的建议,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起到激励的作用。教师只有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创造开放的课堂环境,才能以充实和丰富的教学形象赢得尊重。

三、因材施教,要给学生独特的爱

学生对教师常怀有戒备心理,但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则是通向他们心灵的捷径。教师要投其所好,给予学生特别的爱,这也正是教育的突破口。如在讲“关爱集体”一课时,因为关爱集体的三点表现不容易理解,比较抽象,我便引用了初二时开过的一次运动会为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回忆当时的场景,谈及当时运动员为了班级荣誉而挥洒汗水,非运动员有的喊加油,有的为同学端饮料,为了本班荣誉和利益以自己所能的方式表达对同学的关爱,默默地付出。特别是班里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可他们在体育方面很出色,他们为了班级荣誉付出了很多,我也适时地对他们的付出给予肯定。并让他们起立,大家以掌声鼓励,让他们也真切地懂得自己存在的价值,增强自信心,这种自信也可能转化为对学习的自信,从容面对学习中的困难。

另外,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把我对他们的肯定告诉他们,把我的希望和深深的爱传递给他们。学生的状况也在作业中及时反馈给教师,这样一来,师生之间便架设了情感之桥,更有利于教学。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教师的爱在触及学生的敏感区域时,便会激发起其情感上的共鸣,这就需要教师理解学生,在满足学生心理需要的同时,引导他们走出误区。

做好人生的“角色定位” 篇11

可历史的重任他已推卸不了,虽不能为而勉强为之,他这样描写自己的心情:“一匹赢弱的马拖着几千斤的辎重车,走上了险峻的山坡,一步一步地往上爬,要往后退是不可能的,再往前去实在是不能胜任了。”瞿秋白在人世间度过了36个春秋,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他留下了多本文集,如果他选择的是学者、文学之路呢?也许更适合他。

达尔文的父母希望儿子成为神父,而他使父母失望了,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写下了不朽的名著《进化论》.结果名垂千古。若他听从父母之命呢?

卓别林在给爱因斯坦写信时说:“你的理论很少有人看得懂,你真伟大!”爱因斯坦复函道:“你的表演人人都懂.你真伟大!”如果他们颠倒一下坐到对方的位置上.估计谁也不会称赞对方.世界上也就会少了两位天才的物理学家和表演艺术家。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人生的路有千万条,关键是要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自己适合做什么.不宜干什么.应心中有数.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如果不知己所短.以短当长,不但不能获得成功,反而会贻误事业。古时的赵括、马谡自幼熟读兵书,确有“纸上谈兵”之长.如果去当智囊参谋,可能是上乘的人选,但若自告奋勇去领兵打仗,冲锋陷阵,就只能酿成“长平惨败”、“街亭失守”的惨剧。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赵佶,一个是擅长填词的高手,一个是工于书画的名家,但让他们当皇帝治国平天下.却是祸国殃民,自取其辱。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估价,既不能好高骛远,志大才疏,也不可妄自菲薄,白輕自贱。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真实价值所在,做好人生的“角色定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专长,是成就人生事业的关键所在。这样.既对个人的成长有利,也于社会的发展有益。

论备课组长的角色定位 篇12

一、从纵向看, 要率领备课组融入教研组的“教”与“研”

团结协作是教研组发展的需要, 也是组内教师个人发展的内在需要。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团队的关系, 这是组内每位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一个教研组有多位教师, 备课组长是教研组的中流砥柱, 教研组长必须充分发挥备课组长的作用。只有备课组长积极投入, 率领备课组教师积极融入教研组活动, 教研组才真正有生命力。

例如组内有教师要参加省、市、区级或校级的优质课评比活动。组内其他教师都应尽心尽力、毫无保留、无私帮助, 本着重在参与、发挥实力、为校争光的宗旨, 全组积极投入。而在这个“磨课”的过程中, 备课组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校社会政治教研组为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开展了“磨课”型研讨模式的研究, 主要靠的就是发挥各备课组长的作用。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是“选拔”:组内成立评委组 (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 , 按省、市、区教研部门或学校的要求, 组内选定一个课题, 符合条件的所有青年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参加备课、上课。依据课堂效果由评委组选定参赛选手。

第二步是“酝酿”:选手准备教学资料, 按要求自选适合自己的内容, 先在备课组内阐述选课理由和自己的优势, 具体由备课组长先把关, 再交予教研组讨论。

第三步是“磨课”:这是核心环节, 这个过程是一个考验组长管理能力的过程, 也是考验全组协作程度和教学水平的过程, 更是考验上课的青年教师教学耐力与智慧, 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的过程。全组不间断地听课、评课, 还邀请专家、学校分管领导进行指导。更多的是谈问题和不足, 提思路和建议。在这个过程中, 与青年教师交流讨论最多的还是备课组长。青年教师们在这样“磨人”的过程中不断成熟, 课也就“磨”出来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 “磨课”就是“磨人”。

第四步是“助阵”:青年教师参加比赛, 都会有紧张感, 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过度紧张就会出现课堂上乱了阵脚、操作失误等现象。这就需要组内骨干教师尤其是备课组组长的引导、加油, 缓解其心理压力。

在组长们的努力下, 我们社会政治教研组青年教师很快站稳讲台, 参加各级各类课堂教学评比, 成绩突出:组内共10名教师, 30岁以下的有6人, 除1人2009年刚参加工作外, 其余5人均在近几年的社会、思品优质课比赛中获区一等奖及以上奖项, 其中2人代表衢州市参加省级比赛, 1人获省一等奖。

二、从横向看, 要协调备课组接受年级组的管理与安排

年级组长主要负责年级教师和学生的管理。一般来说, 年级组长的德育管理素质和能力相对较强。但如何管理好本年级的各备课组, 提高本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质量, 促进本年级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 的确是一个挑战!这就要求年级组长必须提升自身的教学管理素质和能力。

备课组长是备课组建设的直接责任人, 是本学科在本年级教学业务的组织和落实、教学研究活动、教学质量的检查和评估的主要负责人和重要执行者、落实者。作为备课组长, 应明确职责, 协调备课组各位教师自觉接受年级组长的管理与安排。同时, 学校教管处要主动接近、了解年级组长, 积极帮助、支持。保证避免个别备课组无法得到年级组有效管理现象的出现。

例如在九年级最后一学期的复习迎考中, 教师的压力大, 对学生的影响也就大。往往一看到自习课, 教师就往教室里钻, 给学生讲评试卷或典型例题。这当然是好事, 说明教师的责任心强。但如果每位任课老师都想去占用学生的自习时间, 试问学生有时间真正“自习”吗?这就需要年级组长的协调与管理, 分学科、分时间、有计划地安排, 同时要保证学生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这种时候, 年级组长需要商量的对象自然就是备课组长了。如果某一学科的备课组长不负责任, 不听安排 (当然有想法可以提) , 不考虑大局, 那么势必会影响整个年级学生的复习效果!

三、从内部看, 要引领备课组潜心钻研, 结合年级特点打造学科新天地

如果备课组长不认真履行职责, 备课组工作就很难做到管理到位, 比如单纯地认为备课组活动就是统一教学进度和教学程序, 其他关键环节可以放任自流;或者实行自由型集体备课, 不定主题, 信马由缰, 想到什么说什么。这样, 相应地就会出现诸多问题。

一个优秀的备课组长应当是业务骨干、工作积极分子、和谐团队的领头人。要使备课组活动切实有效, 备课组长要加强自身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调控能力和对集体备课的评价能力, 结合本年级学生特征和教材内容, 引领备课组打造年级学科特色。

比如从命题角度看, 因各年级课程特色不同, 所以命题要求也各有不同。我校命题工作一般由备课组负责。由备课组长安排, 可以轮流命题, 也可以由备课组长指定教师命题, 备课组长负责统稿, 给出具体建议。年轻教师每学期至少命题1次, 通过编写单元练习或独立作业, 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教学过程的认识。为此我们社会政治教研组发动各备课组长力量, 结合年级特色, 制订了各年级的结构样卷, 规定题型、题量、社会政治学科比例、难度系数等等。如九年级的命题要紧扣考试说明, 难度符合学业考试要求, 不出偏题怪题, 激发学生积极性。在各备课组长的引领下, 青年教师得到了充分的指导, 组内教师命题能力不断提高。

备课组长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重心下移的一支重要力量。备课组长队伍的建设, 理应成为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我们应把每个年级内各个学科中专业扎实、业务较好、工作积极、能够团结同事的教师, 选拔、调整、推荐到备课组长岗位上来。同时有准备、有组织、有步骤、有针对地开展一系列的备课组长岗位培训, 有效地达到提升岗位意识, 强化岗位职责, 明确工作规范、提高工作能力的目的。

上一篇:家族式医药企业下一篇:密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