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写作

2024-08-31

二次写作(共6篇)

二次写作 篇1

初中写作教材的“二次开发”, 主要是指初中语文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 依据课程标准对初中写作教材内容进行优化, 创造性地开发, 以及个性化使用现有的各类教学资源, 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初中生的学习需求。它既以教材为依托, 又超越教材, 是当前形势下推进初中作文教学改革的积极实践与探索, 是初中作文素质教育努力的方向。

初中写作教材的“二次开发”是基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展开的。其具体构想分为两部分, 一是大作文系列, 二是小作文系列及其他。大作文系列安排了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 共四册, 每册七次大作文练习。其中, 九年级上册安排七次大作文, 作巩固复习用;九年级下册留作教师自主安排, 主要是对中考的适应性训练。小作文部分两周四次。其中, 包含一次应用文练习, 一次读书笔记, 其余两次配合大作文做片段练习。以下是“二次开发”理念的具体构想。

一、优化、整合教材资源, 构建写作训练网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了教学要达到的阶段性目标, 并不强调知识要点的先后顺序;只要能达到规定的目标, 先学什么, 后学什么, 没有严格的要求。这就给作文教材的“二次开发”提供了创作的空间和设计的弹性。基于2011版新课程标准要求, 对三个年级六册书中的写作教材做出如下调整。

1. 或删或留

删去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训练“简单地说明小制作”和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写简单的说明文”。因为根据新课标要求, 只需会“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 做到明白清楚”。而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和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是事理说明, 相对抽象, 没有一篇文章能成为说明简单小制作的范文, 所以决定删去。九年级上册因复习巩固的需要, 删去第三、四、五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内的作文训练题。此外其余大部分内容均保留了下来。应用文序列全部保留, 其中一些日常生活中不常见的如介绍信、契约等作为了解内容, 不要求掌握。修改专题序列较为完整, 全部保留。

2. 或调或补

整合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的“有感而发”和第二单元的“说真话、抒真情”, 将两次训练合二为一, 作为七年级上册第一次作文的训练内容。原本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小说, 综观全套教材, 没有“事件波澜、情节曲折”的专题, 而小说单元在这方面正是典范, 所以就增设了“写出事件的波澜, 引人入胜”这一专项训练。而原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合理安排文章结构”的内容较为丰富, 可分三次训练。

另外, 八年级第四单元原本安排的是“写人记事突出中心”, 可初中进行写作训练都快两年了, 这时才谈关于中心的问题为时太晚, 所以把这一内容调整至七年级。原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调整至七年级下册, 这是小学作文的要求, 也是写复杂记叙文的基础, 所以笔者将其放在“记事写人线索清楚”之前, 作为巩固复习。

九年级下册并没有安排写作专题, 而是留给教师做中考适应性训练。因此其他五册书, 可每学期安排7次大作文, 每次两周。这两周内安排4次小作文, 其中含应用文一次, 读书笔记一次。如果没有应用文, 那么读书笔记安排2次。由此三年下来, 共35次大作、140次小作训练, 修改专题贯穿始终, 课标有关作文的能力点全面覆盖, 构建了基于苏教版的初中写作训练网。

二、重视重点引导的写法, 注重实践性

就苏教版写作教材中缺少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这一问题, 在“二次开发”写作训练点的, 重视重点引导的写法, 并与课内的知识短文之间形成互为补充的关系。一方面, 结合课文实例、引入本校学生优秀作文库中的实例, 以及近几年来的中考高分、满分作文来讲解, 让学生形成感性、直观的认识。另一方面, 将写作指导贯穿于作文的始终, 从写作前到写作中再到成文后, 使学生明晰操作步骤。教师可以是直接提醒, 也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这样就避免了学生无从下手的尴尬局面。

在写作教材“二次开发”的实施阶段, 拟将上述具体构想用导学案的形式一一编写出来。导学式高效课堂是我校的校本特色, 目前除语文的作文外, 其余各科都已全面铺开。虽然在实施中还有诸多困难, 但“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我校鼓励教师分工合作编写每一次大作文训练的导学案, 在使用之前再进行个人的二次备课, 结合本班学生写作情况作个性化的调整。在作文批改后, 分析目标达成情况和存在问题, 结合优秀作文、可升格文等形成个性化的讲评学案, 做到有的放矢。写作学案使用过程中, 不断进行反馈并修改完善, 将预设与生成相结合。写作教材经过这样的“二次开发”, 既符合学生的需要, 也更利于教师的操作。

三、坚持两结合, 创设写作情境

所谓两结合是指结合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结合教材这一方面不再赘述, 这是对苏教版读写结合理念的传承。每一次写作训练前均设“参考例文”栏目, 大部分内容都来自语文教科书, 这些课文是根据写作训练的要求进行审慎选择的。

结合学生生活方面, 主要是指结合学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德育活动众多, 三年一个循环, 学生亲身参与其中, 感受深切, 这是属于他们自己的独特体验与感受。最真实的校园生活是写作的源头之一, 不能忽视。因此, 在35次大作文训练中安排6次以学校德育活动为材料进行作文训练。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次作文, 正值学习“长征之歌”这一单元, 长征途中战士们表现出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顽强意志涤荡心胸, 又恰逢初二年级举办“唱红歌迎国庆”的活动, 每个班都在积极准备之中, 每个学生肯定都有自己的感受, 所以命题《当我们唱响红歌的时候》, 学生必然会由眼前之景打开思路, 有话可说。所以, 要善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情境进行作文教学。

节日文化是另一道风景。传统佳节和众多国际节日, 富含浓郁的文化氛围。35次大作文中有5次是联系节日拟题的。如三八妇女节, 我为家中女性长辈做一件事并成文;在父亲节时, 我给父亲写封信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5月18日的国际博物馆日。南通是文博之乡, 拥有环濠河博物馆群, 以南通博物苑为首, 有蓝印花布博物馆、沈绣纪念馆、珠算博物馆、风筝博物馆等, 都对市民免费开放, 不仅可以参观, 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所以教师就结合节日文化、结合地方文化特色设置了《某博物馆导游》的写作训练, 使得原本枯燥的说明文写作多了一些趣味, 多了一分情感。

地方文化特色融入写作训练的有4篇, 如南通的“凡人善举”是全国闻名的。这些人、这些事就在我们身边, 是鲜活的素材, 训练中不仅仅要学会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更要注意情感价值观的熏陶。

学校的德育活动、节日文化和地方文化基本上覆盖了学生生活,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情境进行教学, 创设活动情境进行作文教学, 引入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

四、前后关联, 真正实现写作能力的螺旋上升

在苏教版写作教材的“二次开发”中, 应注意三个年级各有侧重。七年级文体训练方面侧重于写记叙文和简单说明文, 培养学生观察 (景物、人物、事物) 的能力, 立意、围绕中心选材、想象的能力, 倡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叙事由一件事的记叙向复杂记叙文逐渐过渡。

八年级在文体训练方面侧重于记叙文和简单议论文, 侧重于学生谋篇布局能力的培养, 包括详略、文章结构、情节曲折等。八年级学生心智相对成熟些, 所以要求在强调真实的基础上富有激情, 选材方面力求选择有价值的材料, 立意力求深刻、学会联想, 与七年级相比要求更高。

九年级作文部分糅和在“综合学习与探究”中, 也因此受综合学习内容的限制, 编排不太理想, 能力的螺旋上升很牵强, 因此应重做安排。九年级上册安排七次作文巩固复习情景交融、议论论点突出和有理有据、人物描写立体丰满、场面描写、点面结合、说真话、抒真情、托物言志等写作技巧, 这些能力点相对来说难度稍大, 需要在反复练习中提升。而九年级下册不回避中考现实, 留作中考的适应性训练。

另外, 七年级两学期分别安排了两次自由作文, 初步设想是一次自由作文, 一次根据写作的现实情况, 机动安排。如果某一次训练普遍不到位, 教师可再创设情境, 拟题再训练。而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实践, 相对规范些, 所以只保留了一次自由作文。

总体来说, 课标要求的各项训练重点均得到了有效落实, 单篇大作前有2次小作文作铺垫, 35次大作文前后关联, 环环相扣, 修改系列贯穿始终, 鼓励学生坚持做读书笔记, 积累写作素材与锤炼语言, 注重情境创设, 让写作成为学生交流和自我表达的需要, 在反复练习中真正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螺旋上升。

初中写作教材“二次开发”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 仅有教材的完善是不够的, 作文评价、教师课程的执行力以及学生思维力、创造力的培养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而且配套改革必须跟上。任重而道远, 需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提升。

摘要:教材是课程标准的物化形态, 它连接着课程、学生与教师, 是重要的媒介。然而教材所追求的普适性和真实教学情境的独特性之间的矛盾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本文以此为切入点, 通过对初中写作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具体构想, 使得写作教材更适应现实情境, 从而填补两者之间的空缺。

关键词:写作教材,二次开发,构想策略

二次写作 篇2

V

1.贵州省卫生厅与贵州省财政厅的工作关系属

A.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B.业务指导关系 C.平行关系 D.不相隶属关系

满分:2 分

2.以下行文应用“通报”行文的是

A.××公司任免公司办公室主任

B.××机关告知有关单位准备参加××会议

C.××省政府拟发文对乱占耕地行为进行公开批评和禁止 D.××市教育局下文要求各中小学严格执行有关招生政策

满分:2 分

3.在行文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公告和通告可以不写主送机关 B.政府向同级人大提请审议事项用“提案” C.公文用纸是A型和16开型

D.联合行文应标注重要机关的发文字号

满分:2 分

4.以下公文的文种和发文形式均正确的是

A.××购书中心精品图书展销公告(登报公布)

B.××市国家税务局关于在本市开展对加油机安装税控装置的请示报告(主送:上级机关)C.××市消防大队关于举办第三期消防业务培训演习的通告(主送:该市××商厦)D.××医院关于处分××重大医疗事故责任人的决定(在该院内部发文)

满分:2 分

5.公文主旨要求中集中是指

A.结构单纯 B.内容单一 C.材料切题 D.观点显露

满分:2 分

6.某律师事务所向社会公布本所迁址办公事宜应使用的正式公文文种是

A.启事 B.启示 C.公告 D.通告

满分:2 分

7.成都市法制局拟行文请求该市财政局增拨普法教育经费,应使用

A.请示 B.函 C.报告 D.申请书

满分:2 分

8.××市政府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撤消下级某机关不适当的决定时应使用

A.议案 B.决定 C.意见 D.提案

满分:2 分

9.《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的制发者是

A.中共中央 B.国务院办公厅

C.中共中央办公厅 D.国务院

满分:2 分

10.某市人事局拟行文同意该市法制局关于录用×××等五人委国家公务员的请求应使用

A.批复 B.复函 C.报告 D.答复

满分:2 分

11.以下应使用平行文的是

A.××大学布置在2001级新生中实行学分制的工作

B.贵州省委组织部发文给北京大学询问该校贵州籍应届毕业生有关情况 C.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一项地方政府规章

D.昆明市政府向云南省政府发文要求实行农电管理体制改革

满分:2 分

12.下列公文标题中,正确的是

A.建丰市劳动局关于成立该市劳动就业服务中心的请示(收文者:建丰市人民政府)B.×商场“2006年元旦酬宾销售活动”的公告 C.新风实业公司2007年员工岗位培训规划 D.××公司关于搞好“五一”期间安全工作的通知及措施

满分:2 分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会议纪要的格式属于特定公文格式 B.所有公文都要标注主题词 C.签发是公文生效唯一的法定程序 D.会议批准文件的成文日期即指正式印发日期

满分:2 分

14.以下公文文种不具有答复功能的是

A.报告 B.函 C.批复 D.通知

满分:2 分

15.某市政府办公厅经市政府同意批准该市医药局上报的一份意见并发给有关地区和部门执行时应用 A.批转性通知 B.印发性通知 C.告知性通知 D.转发性通知

满分:2 分

16.以下可以用作法规又可用作规章的文种是

A.办法 B.通报 C.命令 D.条例

满分:2 分

17.某乡政府拟新建希望小学,需请求上级拨款,行文应该使用的标题是

A.关于新建希望小学的请示 B.关于拨款新建希望小学的请示

C.××乡人民政府关于拨款新建希望小学的请示 D.××乡人民政府请求拨款新建希望小学的请示

满分:2 分

18.以下关于行文关系的认识错误的是

A.具有不相隶属关系的机关是同级机关 B.同一系统的同级机关具有平行关系 C.不同系统的社会组织具有不相隶属关系

D.同一系统的上下级机关之间的行文应该使用上行文或下行文

满分:2 分

19.当某设计院将本院《人才流动管理办法》下发所属各单位执行时应用

A.转发性通知 B.批转性通知 C.印发性通知 D.告知性通知

满分:2 分

20.以下不属于会议纪要的主要特点是

A.记录的全面性 B.表述的纪要性 C.作用的限定性 D.内容的纪实性

满分:2 分

21.公文的基本特点和基本性质是

A.客观的真实性 B.明确的工具性 C.直接的实用性 D.特定的程式性

满分:2 分

22.以下稿本称谓不属于公文草稿的是

A.讨论稿

B.定稿 C.送审稿 D.代拟稿

满分:2 分

23.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A.会议纪要应如实将各方争论意见逐一反映 B.一般公文的成文日期是其领导签发日期 C.公文中应该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D.一份公文的主题词由类别词-类属词-文种构成满分:2 分

24.××印务公司将所在市文化局的一份发文印发所属下级公司执行时应用

A.转发性通知 B.印发性通知 C.批转性通知 D.告知性通知

满分:2 分

25.以下行文不应用“通知”行文的是

A.××大学任免校长办公室主任事项 B.××机关告知有关单位参加××会议

C.××省政府行文批评处理××厅挪用、滥用民政事业经费的问题 D.××市物价局行文要求各公园严格执行物价政策

满分:2 分

26.公文写作的基本特点是

A.写作活动的群体性 B.写作模式的规范性 C.写作工具的现代性

D.写作主体的服从性和被动性

满分:2 分

27.经过发文机关领导人签发后的公文属于

A.讨论稿 B.定稿 C.送审稿 D.修改稿

满分:2 分

28.发文机关的级别高于主送机关时,应使用

A.上行文 B.特行文

C.下行文或平行文 D.平行文

满分:2 分

29.某设计院任免本院一批科室负责人应使用的文种是

A.通报 B.通知 C.决定 D.意见

满分:2 分

30.某省人民医院的一份“请示”被其直接上级机关该省卫生厅驳回的原因可能是

A.越级行文 B.不相隶属

C.请示事项涉及相关部门职权未协商一致 D.一文一事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以下可以联合行文的是

A.中共四川省委和四川省人民政府

B.××省教育厅、省人事厅和××集团公司 C.贵州省卫生厅、贵阳市卫生局 D.××县工会、县妇联和县团委 E.××市技术监督局和××建材公司

满分:4 分

2.下列事项中可用“报告”行文的有

A.某县政府向上级政府反映本地遭受特大泥石流灾害的紧急情况 B.某市财政局向上级汇报对市级机关预算外收入资金进行检查的情况 C.某县民政局行文向上级汇报对扶贫救灾物质分配处置情况 D.某市劳动局行文答复市人大对下岗职工再就业状况的质询 E.某省公安厅行文请求上级机关拨款购置巡警用车

满分:4 分

3.下列符合抄送文件有关规定的是

A.向下级的重要行文应抄送所有的上级机关 B.请示在上报同时不得抄送下级机关

C.因特殊情况越级行文一般应抄送越过的机关 D.不要任意扩大抄送范围

E.公文内容涉及有关机关的职权范围应向该机关抄送

满分:4 分

4.以下可以用于上行文的法定公文文种是

A.请示 B.报告 C.申请报告 D.请示报告 E.意见

满分:4 分

5.对公文主旨的要求是

A.正确 B.鲜明 C.形象 D.集中 E.生动

满分:4 分

6.以下符合联合行文规范和格式规定的是

A.只标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B.B行文机关应是同系统同级机关 C.应当履行会签手续 D.党政机关不应联合行文 E.行文机关应是同级机关

满分:4 分

7.下列公务文书标题正确的是

A.××关于同意某局重建办公楼的通知 B.××公司2001——2005年战略发展规划

C.××县人事局关于请拨公务员考试经费的函(收文者:该县财政局)

D.××中学学生德育教育处罚条例 E.××县组织农民工劳务输出工作总结

满分:4 分

8.下列公文标题中,正确的有

A.教育部关于妥善处理高等学校学生退学后有关问题的批复 B.××市医院关于专家门诊部挂牌的公告

C.××市公安局通告2007年“××迎新年环城跑”线路实行临时交通管制 D.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划拨跨省招生计划的函(收文者:甘肃省教育厅)E.××市河道管理条例(××省会城市的人大常委会公布)

满分:4 分

9.下列通知结语正确的有

A.特此通知。B.此通知

C.希认真贯彻执行。D.请准时出席。

E.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满分:4 分

10.选择公文文种的主要依据是

A.作者的权限

B.发文机关与主送机关之间的工作关系 C.国家关于公文处理的有关规定 D.行文目的和要求 E.国家的政策法令

二次写作 篇3

一、二次作文使作文教学得到优化

在传统的的作文教学中, 我们一直是沿用“选题—命题—写作—批改—讲评”五个环节。在作文教学中, 讲评完就结束一次作文。而学生也把听作文讲评当作是一道可有可无的程序, 只关心分数和评语, 所以常常会抱怨老师评语太粗略, 长期下来, 学生的问题没有得到有针对性的改正, 写作的积极性受到挫伤。正像一个人走错了路, 向别人打听, 这时别人告诉他正确的走法, 但是他却不去走, 那就一点作用也没有。因此, 这种作文教学模式成为了鸡肋工程。而近几年的江苏高考阅卷由于实行网上阅卷, 使作文分数越来越客观, 越来越符合学生作文真实水平, 这就使学生的作文分差拉大, 整体作文均分停留在46分左右。这样一种严峻的现实就迫使我们改革作文教学, 切实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从而使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得先机。而二次作文这一形式使作文教学模式得到了根本的改变。成熟的写作是在不断的自我修改完善中提高的。二次作文正是给学生提供了自我完善、提升写作水平的机会, 使学生对如何写好作文的认识不断深入。

二、二次作文的深化步骤使学生能力不断提升

二次作文的环节为:讲评优劣—范文示例—病文升格—自我修改—二次作文—批改总结。这个过程的核心是“听—议—改”三个步骤, 这三步骤是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关键。

“听”是指仔细听老师讲评, 对照自己的作文找出对应的优缺点, 在听的过程中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 并仔细标画, 同时对自己的长处用特定符号标记, 如波浪线、五角星等。听完讲评后听范文示例, 在听的过程尽量记录别人文章用得好的词、句子, 用心记下别人好的文章的结构和修辞。“议”主要是分组讨论教师给出的病文示例, 先自主修改看到的病文片断, 可以从语言、结构等方面升格, 然后在组内交流写作中自己的优点, 并组合成一篇最优秀的升格文章, 然后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全班内展示, 同时让其他同学讨论, 学生可以结合展示的文章谈, 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修改谈,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写作兴趣, 使学生在修改中提高自己对写作的认识, 为自己修改打下厚实的基础。“改”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 改又分为自我修改和二次作文两个步骤, 在听和议的基础上, 学生对作文的意图和本次作文的优缺点都已经深刻认识, 先选择自己问题比较突出的一处在原文进行修改, 目的是使它成为文章的亮点, 然后再进行有目的的二次作文。在这一环节中我还设定了56分这一合格线, 即达到56分 (含) 的同学可以写另一篇作文, 这一带有奖励提高性质的做法使作文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得到更多的训练, 也成为学生写好一次作文的动力, 毕竟二次作文的最终目的是学生一次写作成功。通过“改”这一环节使学生作文质量有较大提高, 正如传统古语中所说的那样好的作文是改出来的。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也在不断训练中被调动起来。

三、二次作文的保障是教师的二次批改总结

二次作文是写作教学规律的内在体现, 同时它锻炼并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意志, 在落实教师的指导的同时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 并最终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从而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写作畏难情绪, 为他们写作能力的最终提高提供了一条正确而迅速的途径。

二次写作 篇4

语文作文写作指导

一、原题重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错觉

(印度)泰戈尔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哎,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品读这首小诗,你有哪些联想或感悟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试题分析

据推测,2014年湖北省语文高考作文命题将延续近两年湖北高考作文和2014届武汉市高三9月第一轮调考作文的方向,即仍是材料作文。同时,作文的材料偏向于思辨性和哲理性,即像2012年湖北高考作文如何看待科技发展“利与弊”、2013年湖北高考作文如何看待“方与圆”和2014届武汉市高三9月第一轮调考作文如何看待“风与墙”、2014届武汉市高三二月调考作文如何认识人生中“最大的幸运与最大的不幸”那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本次全市高三“二统”作文题的材料,就是从“此岸”与“彼岸”各自歆羡对方的“欢乐”与“幸福”来引发人们的联想或感悟,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从有无提示材料来看,本次作文属于供材料作文;从材料性质来看,本次作文应该是要求写有一定思辨性、哲理性的文章。

学习写作思辨性、哲理性的文章在教材必修4《善于思辨,学习辨证分析》里有专门训练,师生应该都不陌生。选择考察学生这方面写作能力,既是新课改“以教材为本”的精神体现,更是高考选拔人才的人文标准的体现。

1.材料解读

泰戈尔在小诗《错觉》中,巧妙刻画了河的此岸和彼岸“忽视自身拥有而互相歆羡对方不已”的生动形象,借此反映和讽刺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盲目艳羡别人而无端自卑自怨”的心理现象。从题目“错觉”可以看出,诗人无意彻底否定或批判谁,只是把这种现象客观地表现出来,引发读者的深层次思考,启迪世人客观冷静地对待自己与他人所拥有的优势,不必自添烦恼;进而树立自尊自信,给自己快乐和幸福感。

从诗歌里,我们也完全可以读出这么一层含义:幸福快乐的感觉来自于自己的平和心态,别人未必如你想象的那样幸福美好。我们有个俗语“这山望着那山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克服心理错觉,是让我们成熟起来的一门必修课。

2.文体选择

作文说明中提到“自定文体”,表明没有固定的文体限制。结合自己的审题立意,依据“最好表达”的原则,充分展示自己的精彩,这应该是应考的窍门。

无论写议论文,还是写记叙文,或是其他文体,都要注意文体特征,切忌写成“四不像”的文章。

3.立论角度与主题方向

在教材必修3《多思善辩,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这个作文专题里,有关于立论角度的训练,学生应该不陌生。读懂了题前材料(这首诗),立论或确定主题方向就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错觉的危害与对方的美。由于盲目歆羡对方(对手),增加了自己心理负担,减少了自己的快乐幸福感,这不是竞争与危机意识,而是缺乏自信的自卑表现。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国家,都要预防和克服这种盲目心态。而如果对方真的有值得向往和学习借鉴的地方,我们当然不能妄自尊大,而应该甘当小学生了。

快乐幸福感。我们最大程度的幸福感不是盲目无知和自我陶醉,也不是夜郎自大,不思进取,而是冷静客观地对待自己生活(或者其他拥有)所建立起来的幸福感(满意度)自信。/ 3

盲目歆羡对方而让自己减少甚至丧失快乐幸福感是一种人性的悲哀。正确把握盲目自满与充分自信的区分,才能让我们的生活趋向更加精彩和幸福,才能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的富强,才能使我们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自信与自知。自信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是无处不在的,自信的重大意义也是深入人心的。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鲜活事例,完全可以具体诠释“应有的自信于学习、事业乃至人生的重要意义”;援引古今中外高度自信觉悟者的典型事例也能雄辩地说明自信于人生或国家的不可或缺。总书记在访问俄国是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鞋子好不好,只有穿鞋的人知道。”这就是对于我们国家制度和治国方略的高度自知和自信。

克服心理错觉。当今中国社会是个国际化进程中的急剧变化的社会,特别是社会透明度和言论自由度的提高,对国民接收信息、甄别信息、处理信息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克服盲目相信、盲目跟风、盲目崇拜、妄自菲薄等诸多心理错觉和行为偏差刻不容缓!

三、写作提示

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面对这类有一定思辨性的材料,首先想到的大多是写议论文,所以,议论文肯定是此次考场作文的主角。

如何写好议论文?首先应该有一个完整的整体构思:中心论点是什么?从哪些角度展开论述?选用哪些论据?如何使用论据?有人说先打个腹稿,其实,在实际操作中,草拟一个“构思提纲”更好,那样可以有效控制因为紧张而产生的行文随意性。然后才是考虑和进行开头、结尾、语言把控的问题。根据历次作文判卷情况看,学生考试作文模式化倾向明显,比如论据的高度类似,结构的大致一样,语言表达上的所谓文采等等:这样的文章难以企望高分。作文确实有一定的套路,但是千万不能写成了“国标舞”;文采是学生语言修养的重点内容,但是一定不能追求没有严密逻辑思想的语言外壳;论证过程是议论文的核心,学生必须要弄清楚议论文中的“论证”不同于数理逻辑中的线性“证明”。根据已经进入高考倒计时的实际情况,议论文备考重点应该突破审题和论据表述这两个瓶颈,只要老师做出“四两拨千斤”的示范性修改,大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增分效果。

本次作文选写记叙文也是很好写的,就是把审题得到的“思想主题”融合在具体的完整叙事中。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事实:有的人遇事就发长篇大论,直抒己见;有的人任何时候都是让事实去说话,以行代言。所以,善于观察思考的学生完全可以用记叙文的形式去完成议论文的说理任务。我们读过的小说、寓言故事,哪个不是大道理的载体,哪个不让我们读后击节称赞啊!当然,写好记叙文,要牢牢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整体构思上“提纲”不可少,如文章中心、记叙要素、结构技巧、语言运用等,严防动笔后信马由缰而不可收拾;二是“自我警示”要有:如篇幅范围、人事真实性、情感事理的自然性等,努力写出“农家乐式”的清新文章;三是追求境界,力求突破自我,直指高分(相对和绝对)目标。近年来高考记叙文屡被鼓励,好的文章也被公布,选择写记叙文不是时髦问题,应该是明智之举。

四、教学建议

作文备考不能有临时抱佛脚的侥幸行为,写下水作文、搞作文精细指导应该成为我们语文老师的教学技能和习惯。“春江水暖鸭先知”,不下水就不知。现在命题专家们的笔头功夫深,一线老师们往往会讲不会写,教师不能深味运笔的酸甜苦辣咸,你的指导就更对不住学生的“症”。有过高考阅卷经历的老师与没有这个经历的老师相比,指导的方向、方法、重点会大有不同;常动笔的老师与不动笔的老师相比,指导的侧重点和效果也会大不相同:其道理是一样的。

在已经倒计时的情况下,作文备考可以这么做:

1.坚持“小手术”原则。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到现在作文都已经形成了写作习惯(尽管差异很大),如果我们把自己认为好的作文方法技巧统统告诉他们,往往会让他们无所适从,甚至出现邯郸学步的现象。在这个情况下,我们“将计就计”地指导学生通过“小手术”来提升作文的“精度”,效果会更好。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作文修改“结对子”,通过互相修改、互相参照、互相提醒来促进提高。

2.找准通病集中治,个体顽症单独疗。每次考后,老师可以做一次问卷调查,及时摸准学生的作文“通病”,并及时给予方法讲解与问题纠正。对于重点对象,老师要花精力做个体指导,这个时期的个体帮扶,绝对能够起死回生或锦上添花。

3.细琢磨考试趋向,少误导学生思想。“注意考试动向”是备考期间领导老师们的一句口头禅,但是对于作文来说,所谓“动向预报”基本上是“多余预报”,因为,基本功好的学生,什么“动向”的作文都能通吃;对于基本功一般和不好的学生,总是讲“动向”更会让他“迷失方向”。这么多年来,作文考试的“趋势”是一致的:在检验和引领学生认识、思考、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而且越来越摆脱“假大空”的说教(道理与个人联系密切了许多),作文自由度、包容度更大了。所以,坚持巩固基础,绝对是上策,切不可给学生误导。

4.万物土中生,文根在课文。新课改教材阅读容量很大,学生接触名家名篇的机会增多,传统名篇才是作文的最好范本。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向优秀的千字文学写作的方法,向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找素材,从自我的体会中感悟道理,宣泄情感。《满井游记》是一篇游记,但是又不仅仅是一篇游记吧?如果我们注意尝试探究,运用它的叙事模式、写景模式、说理模式和平实的语言风格来写作,记叙文写作就成了可以放心的事情。如此例证,在我们的教材里比比皆是,这哪里是那些“作文选”可以比肩的啊!

总之,高考是件严肃的问题,备考必须慎重对待。作为语文半壁江山的作文历来广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甚至诟病),似乎人人都可以去见仁见智一番,每次考后都会引发一次舆论地震。我们语文老师面对这种喧嚣,要有自己职业的专业的现实的思考,再刁钻再困难,我们也要去应对。一线老师应该有自己的教学探索与追求,更应该有自己的教学感悟与坚持,任何没有自己实践做基础的“新思潮”我们都有慎重对待,预防学生邯郸学步,主要是预防老师的无所适从。

前些时,安陆一中李老师在我们“高中语文教师群”里发言:“抓紧语言文字不放松,‘披文以入情’,引导学生玩味文字语言,学习范本的语言表达方式,永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高一高二时,让学生认认真真读书,扎扎实实积累,老老实实写作,可谓功德无量也!„„倡导‘工笔’式教学,规避‘写意’式上课!”

二次写作 篇5

何为“二次作文”? 顾名思义, “二次作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二次乃至多次的写作。这是二次作文的基本含义, 体现了“二次作文”基本的操作方式。其实, “二次作文”不是简单的写作数量累加, 而有着丰富的内涵, 是以学生的自省修改为主要手段, 通过对生活材料的选择加工, 教师针对性、持续性、有序地训练, 激发写作热情, 改善写作品质, 提升写作能力, 成就生命精彩。它既是一种体验化的实施策略, 也是写作者的精神实体成长的本身, 更是一种对生命状态的把握。因此, 管窥“二次作文”的深层境界, 它直指写作主体本身的精神世界, 是一种立足写作基础的生命活动, 洋溢着浓浓的写作文化。

写作文化是人类文化在写作活动中的具体表征, 它通过文章所反映出来的作者的写作活动行为 (角度选择、立意、结构方式、节奏安排、视点运用、标题制作、文面表现等) 中所透露出来的某一时代的新社会心理状态 (生存态度、价值观念、时空情绪、行为准则、思维方式等) 的总和。可见, 写作行为重要的制约、控制因素是写作文化。写作文化是把写作知识、写作技法转化为写作能力的中介和杠杆, 是具体运用写作知识、技法的内在动力和依据, 是一种心灵空间、心灵节奏以及思维方式。它是一种关于写作技巧的技巧, 是写作行为的“大技巧”。二次作文作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有效的行为, 是内蕴在写作文化中, 它关注儿童写作的基本技巧, 关心儿童表达的心灵需求, 关照儿童成长的精神内涵, 是写作文化的一种价值表象和行进策略。

站在一定高度俯视二次作文教学, 教师不仅仅关注儿童写作的数量, 更是本着孩子写作素养的循序提高, 为孩子的言语生命成长负责, 让每一位孩子热爱写作, 有言说的欲望, 能恰当地运用表达方式表现丰富的心灵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 每一个孩子的人生, 就是一个不断表达精彩的过程, 是一个个“写作的人生”。

一、二次作文关注儿童 的生活, 激荡写作的热情

写作是什么? 从某种意义上说, 写作就是记录生活, 是学生用文字表达生活、表达情感。离开了生活这个源泉, 写作也就失去了生命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导演徐静蕾说 :“每个人都可以是作家, 鸡毛蒜皮的事情也可以是天大的事情、津津乐道的事情。不要跟我说鸡毛蒜皮的是小事, 这个世界没有小事, 所有的事情都是大事……”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世界, 意味着能写出独特的语言, 表达出个性的情感。作为语文教师, 就是要帮助学生发现他独特的“写作世界”, 帮助他们发现他的写作敏感点、兴奋点, 鼓励学生挖掘自己独特的“写作金矿”。

二次作文不是对学生作文数量的机械累加, 不是对学生写作信心和生活理想的无情打击, 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对写作内容的斟酌, 是对学生写作热情的调动, 从而使学生寻找到写作的源泉, 产生写作的动力。教师可以激励学生说 :“当你感到快乐、痛苦、委屈、忧伤时, 能拿起笔来记录下你的心情, 你也就走进了写作的世界。”二次作文, 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写作生活和情感状态, 引导学生用言语不断的发现和表达生活, 寻求生活中的精彩, 让学生产生不断言语的动力和兴趣, 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状态。

二次作文作为写作教学的一种形式和策略, 把学生的生活纳入价值的视线, 引导学生拓展写作的思维, 关注生活的空间, 把写作作为生活表达的一种合理的、有价值的方式, 把二次作文作为言语生活的一种再锻造、再体验。二次作文关注的是人的本身价值, 给予更多的成功和自信, 是更为人性的。在二次作文教学中, 正是有了教师针对性的作后讲评, 学生的言语得到放大, 生活得到拓展, 使学生能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表达的奇妙, 在二次写作中, 学生能改进言语方式、体验生活美好, 感受二次写作的无穷魅力。

生活, 永远是写作的源泉。二次作文也是如此, 它更能渗透生活, 表现生活, 让生活与写作成为学生心灵成长的航船, 不断地驶向生命的深处。那么, 作为写作主体的学生, 精神和言语都得到了提升, 这正是写作目标的回归。

二、二次作文关注儿童 的言语, 形成写作的“大技 巧”

写作, 作为言语的表达形式, 其核心就是言语存在, 离开了言语形式, 写作就缺少了魅力。因此, 二次作文应关心孩子们的生活世界, 更应关注言语的表达, 关爱言语的品质, 最终提升孩子的写作水平。

叶圣陶老先生提倡教师在掌握了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之后, 对学生进行大量、长期地训练, 直到学生对语言运用熟能生巧, 掌握言语的相关技巧。言语表达形式蕴含着丰富的写作知识和技法。在作文教学中, 特别在二次作文的作后讲评时, 以学生的语言为基础, 给予分析, 渗透一些写作的知识和技法, 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学生掌握了这些表达技巧, 有助于在二次写作乃至多次写作中能灵活运用, 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二次作文教学一旦离开了作后指导的技法渗透, 就失去了二次写作的意义, 二次作文就成为漫无目的的重复写作, 那又何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作为写作主体的学生, 掌握了写作知识、写作技法之后, 未必能写出精彩的作文, 这只是为学生提供了写好作文的基础。二次作文教学中, 学生学到了写作的知识和技法, 有了再次写作运用的平台。在教师的点拨和引导下, 学生的构思更加成熟, 技法的渗透更加灵活。有了第一次的经验, 有了教师的针对性指导, 写出的作文自然会更加好些。经过长期的训练, 学生写作的水平会逐步提高。当然, 教师还可以通过评价杠杆, 使学生感受写作的成功, 获得写作的自信。

二次作文教学中, 在研读了学生作文之后, 不仅要发现学生言语中的优缺点, 教授写作知识, 更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拓展学生的写作思维, 促使学生把写作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 这才是二次作文教学的核心价值所在。

三、二次作文关注儿童 的文心, 孕育写作的灵性

特级教师管建刚认为 :文心重于文字。作文教学过早、过分注重文字技巧的训练, 其恶果是训练掉了文字的激情与梦想, 这就是过早、过分注重文字技巧的代价。文心技巧关注学生的“发表意识”、“读者意识”、“真话意 识”、“作品意识”等, 通过调动蕴藏在内心深处的写作意识和动力, 培养学生写作的天性, 呵护学生写作的灵气。在写作初期, 一旦学生的文心受到创伤, 那将断送学生写作的人生。

潘新和教授说 :“只要创造适宜成长的环境, 顺应并促成学生言语潜能和个性的最大发展, 所有的孩子都应该、都应当可以成长为言语天才。”二次作文教学的整个过程始终把保护学生的写作灵性放在首位, 本着写作是学生终身言语创造活动的宗旨, 努力激发写作兴趣, 使学生始终保持一个言说表现的心灵。二次作文教学的整体理念是“淡化作前指导, 加强作后讲评, 实现二次成功”。淡化了作前指导, 学生就少了很多的束缚, 思维不会被桎梏, 创作的空间显得尤为广阔, 鼓励学生感受生活, 用自己的言语方式变现自己的言语生活。更何况, 不了解学情的指导, 都是贻害写作生命的表现。

当然, 淡化作前指导并非否定教师的作用, 而是为了强化作后的指导。教师研读学生作文, 发现学生的言语特点和个性, 保护言语中展现出来的灵性,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欲望, 让言语表达成为一种生活。让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写作, 喜欢伤感的孩子成为小诗人, 喜欢创造的孩子成为小说家, 喜欢感性的孩子成为散文家……每个孩子找到自己喜欢的写作方向, 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呀! 二次作文使得教师的指导变得有方向感, 能直指学生的言语心灵, 发现写作中的问题, 给予合理的指引, 使之回归到自己的航道上来, 并一直行驶下去。

二次作文应本着学生言语才能发展的高度, 摒弃机械的、过多的语言训练, 关注学生言语心灵, 激发语言的内在动力。通过教师的点评, 使学生的言语朝更高水平迅速发展 ;通过二次写作, 使得每一位学生获得言语的成就感……二次作文, 使学生的言语灵性得到养护, 学生写作的天赋得到张扬。

四、二次作文关注儿童 的自改, 镌刻写作的生命

写作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精神现象, 涉及人的创造活动和精神生活的全部复杂性和深刻性, 它最终的指向必定是人的发展。法国作家萨特说 :“我生活的唯一目的是写作。”智利作家聂鲁达说 :“对我来说, 写作就像呼吸一样, 不呼吸我就活不成, 同样, 不写作我也活不下去。”写作就是人的存在, 从某种意义上说, 人的存在就是写作。在言语实践活动中, 教师要引领学生提升对言说意义的认识, 超越狭隘的功利境界, 强化丰富性动机和发展性需要, 培育自我实现人格, 充沛他们的情感和心灵, 促使学生成为一个自由自觉自为的人, 指引他们逐步向着存在性言语表现目标前进。

二次作文教学的关键是引领学生自主修改, 锻造写作品质, 体验写作成功。叶圣陶先生也认为 :改与作关系密切, “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二次作文教学, 是基于写作的规律, 养成学生修饰的意识, 让学生以作品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作文, 经过不断地、多角度地修改, 直到自己满意才上交作文。二次作文是学生作文的“涅槃”, 是实现感知世界、自我表述的价值。

当然, 二次作文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但不能仅仅着眼于一篇作文的提升, 而应对儿童的整个生命渲染, 为学生的一生负责。站在这个角度, 俯视二次作文, 应致力于学生整体写作品质的改善, 真正意义上使学生走进写作的乐园, 享受到写作的乐趣, 这必须使学生掌握修改的知识和方法, 改善自主修饰的质量。学生不是天生就具有修饰的知识, 需要教师的传授和指导。学生具备了修改的知识和能力, 就会在写作中不断运思自己的语言, 努力使自己的作文独具个性, 逐步具有作品的意识。学生一旦有了作品的意识, 将促使学生的自我修饰走向深处, 在语言的不断锤炼中, 学生的言语灵性得到激荡和刺激, 二次作文的功效将扩大, 学生的言语个性得到凸显。

潘新和教授说 :“为生命美丽而作。”写作关切生命本体的内在需求, 关切人的心理和精神遭际和处境, 关切人的言语潜能、欲望、个性、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 写作就是对生命的一种表达。因此, 在写作教学中的一切要件中, 最重要的是使学生喜欢上写作。二次作文依从学生的言语生命指令, 顺应他们内心潜伏着的言说的欲求, 让学生对生命表达的声音更加洪亮、更加精彩, 从此, 写作成为生命记忆的一部分。

二次作文, 为儿童的写作带来了一场革命, 对于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应该站在儿童言语发展的角度, 本着给学生一个精彩的言语人生的高度, 发掘二次作文丰富的内涵, 实施多种策略, 从而真正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提高写作的品质, 实现每一个儿童都是“写作的天才”的愿景。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 表现与存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9.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

[3]管建刚.我的作文教学主张[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0.

二次写作 篇6

关于教材的“二次开发”最系统的论述是华东师范大学俞红珍的博士论文《论教材的“二次开发”———以英语学科为例》。论文中对教材“二次开发”进行基本的学理分析后, 围绕教材“二次开发”模型探讨, 进行情景分析和教材分析, 并对如何实施教材“二次开发”进行重点、系统的阐述;最后还对学生如何参与教材“二次开发”作了介绍。而2009年第12期《全球教育展望》上刊载了邱德乐的《论教材的“三次开发”》, 首次提出了教材“三次开发”的概念。针对教材开发者的不同界定了三次开发。“教材的“一次开发”是指学科课程专家对教科书的设计、编订和制作。教材的“二次开发”是指教师依据自己的教育理念、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 对教材进行重新理解、组织、加工、输出的过程。教材的“三次开发”是指学生对教材的开发和理解, 是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经验、知识基础和对时代、社会的感受, 对教材的知识、信息和教师的解释所进行的接受、理解、调整、改造乃至批判的活动。”两篇文章比较后发现俞红珍的教材“二次开发”既指教师, 也有学生参与, 学生将对教材一次、二次开发的认识、感受、甚至是批判反馈给教师, 供教师进行调整、完善。所以两个概念并不矛盾。而本论文取教师和学生共同作为“二次开发”的主体这一说法。

近几年教育硕士论文中有2篇开始研究教材写作序列, 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福建师范大学林慕英的硕士论文《新课程人教版初中语文作文序列训练初探》在对人教版教材研究的基础上, 总结了“观察———写实”序列训练方法、“阅读———积累———模仿”序列训练方法、“放飞想象”的训练方法、“创新思维”训练方法、“片段作文”的训练方法、“集体作文”的训练方法、“快速作文”的训练方法, 共七种训练方法;东北师范大学金亦珍的硕士论文《论校本初中作文教学课例序列研制》三个年级写作训练各有侧重, 七年级:对话的基础阶段———观察与再现, 八年级:对话的提升阶段———思考与表达, 九年级:对话的完善阶段———提炼与感染, 在此基础上提出四大策略, 利用已有生活情境进行作文教学, 开展丰富活动进行作文教学, 创设生活情境进行作文教学, 利用范文打开思维进行作文教学。以上的已有作文序列研究对写作教材“二次开发”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支持与借鉴。

初中写作教材“二次开发”的具体构想分两部分, 一是大作系列, 二是小作系列及其它。大作系列安排了七上、七下、八上、八下四册, 每册七次大作练习, 九上安排七次大作, 作巩固复习用, 九下留作教师自主安排, 主要是对中考的适应性训练。小作部分两周四次, 其中包含一次应用文练习, 一次读书笔记, 其余两次小作配合大作做片段练习。现对其举例说明。

一、大作序列

七年上:大作训练

1. 有感而发:说真话、抒真情 (原七上1、2单元)

【参考例文】《繁星》、《为你打开一扇门》、《十三岁的际遇》

【写作训练点】

阐述作文就是“有感而发”, 就是“说真话、抒真情”。

怎样才是“说真话、抒真情”作重点引导。

途径一是观察生活, 注意取材来自自己真实的生活———事真。

途径二是心理怎么想, 笔下就怎么写———情真 (理真)

途径三是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读得多, 可以增长知识、丰富情感、提高修养———有助于写出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拟题】同学们怀揣着憧憬与希望, 来到了一初中, 对你们来说是一所全新学校, 在新的班级里我们结识了新老师新同学。在8月下旬的入学教育中, 队列训练时挥汗如雨, 我们学会了坚持, 懂得了集体荣誉的来之不易, 累并快乐着;9月1日开学典礼暨表彰大会上师长的谆谆教诲犹在耳畔, 榜样的力量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写一篇文章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题目自拟。

2. 写人记事突出中心 (原八下4单元)

【参考例文】《幼时记趣》、《往事依依》

【写作训练点】

(1) 结合例文让学生辨明三个问题:一篇文章有无中心?一篇文章一般是否只有一个中心?中心是否明确?

(2) 中心明确具体要求:思想要正确, 力求新颖、力求深刻。

(3) 重点引导学生写人记事怎样去突出中心。

动笔之前, 细观察, 多体验, 深思熟虑, 确定中心。

动笔之时, 先列写作提纲。提纲由两部分构成:一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语言完整, 用词要准确。二是文章的段落要点。三是详略的考虑。

文章写成, 要根据表现中心的需要认真推敲修改, 凡是与中心意思无关的内容, 一概删去。

【拟题】 (1) 暑假卫______事 (填一个字, 把题目补充完整)

(2) 9月的生活是丰富多彩。9月是我校弘扬民族精神月, 在学校有尊师重教的庆祝教师节系列活动, 有属于初一同学的“沐浴经典, 快乐成长”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在家中, 与家人一起欢庆中秋佳节……

选择感触最深的一件事或一个场景, 以“那一次, 我______”为_, 写一篇记叙文, 题目自拟。

七年下:大作训练

1.观察二 (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学会描写) (原七下1单元)

【参考例文】《童年的朋友》、《一面》、《我的老师》

【写作训练点】

(1) 进一步认识观察是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 培养观察兴趣。

(2) 如何观察人物特点做重点引导。

选择最熟悉的人, 平时多注意, 多观察。

观察要精细, 人物细处、传神处, 或是语言、或是动作、或是外貌等, 尝试口头描述。

对观察到的印象还要进行认真比较, 反复思考, 要能表现人物的思想精神。

(3) 学会描写 (有别于叙述) 。

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及细节描写, 以上是对人物的正面描写, 也可侧面描写。叙述可简括介绍, 也可具体叙述。要让人物自己登台表演, 切忌作者大包大揽, 叙述多, 自己下评语、判断。

【拟题】写一个自己最熟悉的人, 题目自拟。要求列写作提纲。

2.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原八上1单元)

【参考例文】《月迹》、《柳叶儿》

【写作训练点】

(说明:这个训练点应该是小学作文的要求, 这也是写复杂记叙文的基础, 所以作为巩固复习。)

(1) 结合例文让学生找出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补充记叙文六要素相关知识。

(2) 要想把一件事写清楚, 关键是动笔之前要想清楚, 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编列提纲。

(3) 写时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有理地进行记叙文。补充记叙的顺序 (一般分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两种。时间顺序又分顺叙、倒叙、插叙) 。

【拟题】写这篇作文时正值三八妇女节前后, 提前布置为家里的妈妈或其他女性长辈做一件事, 以此庆祝节日。自拟题目, 写成一篇记叙文。

3. 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原七下2单元)

【参考例文】《我们家的男子汉》、《柳叶儿》、《社戏》

【写作训练点】

(1) 结合例文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线索, 线索的作用。

(2) 设置线索的方法:可以以人或人的某种感情为线索, 如《我们家的男子汉》;可以以物为线索, 如《柳叶儿》;可以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如《社戏》。

(3) 线索安排时注意点:

线索必须和所写的内容紧密相关, 必须有利于记叙情节的展开, 必须有助于表达的中心意思。

安排上注意首尾呼应, 上下一贯, 结构严谨。

【拟题】

清明节按传统习俗, 祭奠亡灵, 寄托哀思;除此以外, 三月清明, 春回大地, 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也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以“清明时节”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作文。

八年上:大作训练

1.有感而发 (2) :激情为文文更美

【参考例文】《七律长征》、《老山界》、《草》

【写作训练点】

(1) 复习巩固有感而发 (1) 作文训练要求。

(2) 在强调情感真实的基础上, 行文要富有激情, 以情动人。

(3) 选择几件精彩的事或几个片段场景描述, 学会在记叙中抒发情感, 使得情注于事、情融于景。

【拟题】

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 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本单元的课文, 有的是诗歌, 讴歌长征和红军战士的钢铁意志;有的是回忆录, 真实地记叙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 有的是小说和剧本, 再现了长征途中的动人情景, 让我们为之震撼。近期, 为迎接国庆, 每个班级都在积极筹备红歌赛, 请以“当我唱响红歌的时候”为题, 写一篇作文。

2.详略得当 (原八上2单元)

【参考例文】《枣核》、《始终眷恋着祖国》、《最后一课》

【写作训练点】

(1) 结合例文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详写与略写, 以及详写与略写的互为补充关系。

(2) 如何确定详写与略写做重点引导。

依文体、文题定详略。以记叙文为例, 记事文重情节, 略抒情与议论;写人为主的文章, 重事迹、言行, 略景物描写;写景状物文章, 对景物当用墨如泼, 抒情文字简单勾勒。

注重点面结合。详写经常用来表现“点”的情况, 反映事物的深度;略写则往往概括“面”的情况, 反映事物的广度。

详略服从于表现主题的需要。忌掌握的材料多, 就多写、滥写, 掌握的材料少, 就少写或不写。忌是喜好的、熟悉的就多写, 反之则少写, 或不写。忌景物描写的滥用、滥写。

【拟题】每年9月底10月初全体初二学生去如东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开展为期四天社会实践活动。短短的四天时间, 同学们在基地老师和班主任的带领下, 笑在一起, 乐在一起。在泥泞中跋涉, 在海草间嬉戏, 放风筝, 捉蟛蜞, 一起烧烤, 一起钓鱼, 一起抖空竹, 攀登珠峰, 雷区取水, 成功翻越生死墙, 贝壳工艺、纸藤花艺、小小木工……空旷的南黄海滩涂留下了我们的欢歌笑语, 体验着别样的生活。请以“别样的生活”为题, 写一篇作文。

3.合理安排文章结构 (1) (开头、结尾) (原八上3单元)

【参考例文】已学初中课文、学校优秀作文库精选15———20篇作文发至班级博客, 供学生阅读, 归纳。

【写作训练点】

(1) 开头和结尾作用:开头起引领作用, 既可使文章顺利展开, 又能吸引读者阅读下文;结尾帮助读者理解题旨, 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无论哪种开头都应从整体构思出发, 短小精悍, 力求给人予美感, 力求新颖独特。结尾应简洁有力, 对主题的表现、情感的表达、形式的完美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3) 开头的常见类型:

开门见山、落笔入题式;

名言、诗词开篇、相机引用式;

特写镜头开篇, 悬念引人入胜式;

写景开篇, 烘托渲染气氛式;

巧用题记, 新人耳目式……

(4) 结尾的常见类型:

自然收束, 水到渠成。

首尾呼应, 凸显主旨。

巧妙发问, 引人深思。

景物烘托, 情景合一。

画龙点睛, 卒章显志。

戛然而止, 回味无穷……

【拟题】

本单元课文围绕“至爱亲情”展开, 一个背影, 融注了深深的父爱;甜甜的泥土, 蕴含着和爱的春晖;人琴俱亡, 展现了手足情深;优厚的条件, 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愫……家庭是生命的起点、人生的慰藉和社会的细胞。请以“陪伴”为题, 写一篇作文。

八年下:大作训练

1.运用联想, 丰富写作内容 (原八下1单元)

【参考例文】《海燕》、《白杨礼赞》、《石榴》、《紫藤萝瀑布》

【写作训练点】

(1) 什么是联想。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

(2) 如何运用联想, 丰富写作内容作重点引导。

首先“物”要精心选择;然后不仅要描写外在特征, 写出个性, 而且要挖掘其内在精神。在这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联想, 目的是或抒情 (寄情于物) , 或阐明道理。

联想和想像通常结合使用, 简单陈旧的联想也不能为文章增色, 联想力求创新。

(3) 语言上追求流畅、优美。

【拟题】从生活中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事物, 展开联想, 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咏物抒怀的作文。既要具体描绘事物的形象, 又要寄寓自己的感情, 题目自拟。

2.写简单议论文 (原八下2单元)

【参考例文】《纪念白求恩》、《敬业与乐业》、《多一些宽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写作训练点】

(1) 论点必须要正确、鲜明。

如何确定中心论点?首先要弄清题目的类型。议论文有不同的命题方式:有的是给题目, 有的则给材料, 给题目的叫命题作文。命题作文的题目大致有三类: (1) 题目就是中心论点 (2) 题目规定议论文的范围 (3) 题目交代一个议论的话题。然后认真审题, 弄清题目与论点的关系, 根据题目的不同类型来确定中心论点。

(2) 论据要正确、典型、新鲜。

论据有两种:一是事实论据, 二是理论论据, 无论使用哪种论据, 都必须为论证中心论点服务。

首先要选好论据。审慎地中以选择, 力求观点和材料的高度统一。所选论据还要正确无误、典型、新鲜。

其次要用好论据。紧扣中心论点, 对所用的事例论据进行分析, 对所用的理论论据进行阐述。防止出现的是有“例”无“证”, 以“例”代“证”, 写成的议论文是观点与例子的简单叠加的现象。

(3) 说理要透彻。

选好论据后如何说理做重点引导。

(1) 例后评价法, 即对所举事例围绕论点进行评论; (2) 正反对比法, 即举一例再举相反例子, 以形成正反对照, 然后再加一两句分析的方法; (3) 反向假设法, 即举例后再向相反方向作假设的方法……

【拟题】就班级中出现的某一现象 (如老师在与不在班级纪律两重天, 小部分同学做值日时逃之夭夭, 部分男生对学习无所求, 但比谁的游戏级别更高现象……) , 发表你的看法。题目自拟。

3.写简单议论文 (2) :合理安排论证结构

【参考例文】《纪念白求恩》、《敬业与乐业》、《多一些宽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写作训练点】

(1) 议论文一般是由提出问题 (引论) 、分析问题 (本论) 、解决问题 (结论) 这三部分构成的。

(2) 论证的过程根据需要, 可以并列从不同角度来论证, 即并列式结构;也可以逐层深入地进行论述, 即递进式;也可采用总分式、对照式等。

(3) 学会分解, 形成分论点。【拟题】联系当时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命题。

二、小作及其它

上一篇:职业能力下的酒店管理下一篇:租船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