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灯文化

2024-09-20

龙灯文化(精选4篇)

龙灯文化 篇1

鼓社文化组织, 是苗族村落当中的群众文化团体, 在绥宁广大“熟苗”区内, 鼓社文化组织也是苗族社会结构的重要支柱之一, 是以一定的宗教文化模式把群众集合起来。在绥宁, 象湘西、黔东南苗族聚居区的那种鼓社活动已极为少见了, 代之而起的是“歌会”、“龙灯会”、“庙会”等各种形式, 它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深远的影响, 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绥宁地处湖南省西南边陲, 素有“古苗疆”之称。舞龙灯是绥宁苗族一项群众性的祭祀、娱乐活动。各村寨都有舞龙灯组织——龙灯会。每年秋收以后, 龙灯会为首的人员便开始筹备舞龙灯的组织工作。龙灯会自有公产——龙灯田。进入改革开放后, 如果活动经费不够, 还要每家每户捐钱捐物。

一、绥宁苗族龙灯的共同特点

绥宁苗族地区的龙灯非常不同于汉族地区的火龙、草龙等等, 绥宁苗族的龙灯,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灯”。所谓“灯”就是用竹篾扎起来的灯笼形状, 里面点上蜡烛。可以说是由众多灯笼串组成的“龙”。其次, 龙灯只有晚上才开始走村串户。这也是最有别于其他地区只在白天舞的火龙、草龙的地方。再次, 就是所有龙灯活动, 绝不能以获利为目的。如果收灯时, 物款有盈余, 必须留给下一年使用。

绥宁苗族的龙灯分“吊灯”、“滚灯”和“布灯”三种, 也称为“吊龙”、“滚龙”和“老龙”。其共同点都是, 龙的周身都是用细竹篾编织而成。吊灯、滚灯用白影纸粘糊, 布灯用白纱布包裹。龙身上都绘制出龙的鳞甲。龙身中空, 下方留一小孔, 用于插蜡烛和换蜡烛。晚上出灯时, 一般有鲤鱼灯、蚌壳灯等等随龙灯前后起舞。龙灯前后都有锣鼓队。在龙灯最前面的是大锣鼓队, 其编制一般是大钹两对, 班锣一面, 鼓一面, 大锣数面。走在龙灯队伍最后的是小锣鼓队, 其编制一般是小钹两对, 小班锣一面, 小鼓一面。锣鼓齐鸣, 一路浩浩荡荡。在漆黑的夜晚, 远远望去, 真像蛟龙腾海。龙灯快到某个村寨, 每家每户早已备好香案、爆竹、红包等等迎接龙灯。这些赏钱和物品便是龙灯会的主要活动经费来源之一。出灯的日期, 都要择佳日而定, 但最迟不能迟于正月出四。正月十五收灯。

二、绥宁苗族龙灯的各自特点

一般吊灯由一公一母两条龙灯组成。吊灯的具体构造是由一小节一小节小灯笼所组成, 每小节长约五十公分, 径围约六十公分大小, 糊上很薄的白影纸, 背脊上画上龙翅、鳞甲, 贴上剪纸花, 里面点上蜡烛, 通明透亮。每小节之间用麻绳和花环连起来, 与撑杆连在一起。六小节为一撑。舞龙时一人一撑。一条吊灯至少要有五撑以上构成, 多的十五撑以上。舞龙灯时, 一人舞龙头, 其余每人各举一撑, 跟着龙头舞动。夜晚观看, 灯光透过“龙皮”闪烁, 高低起伏, 犹如活龙腾空, 蔚为壮观。

滚灯和布灯均由一条龙灯组成。滚灯一般为九节, 节与节之间用绳索串连。每节长约六十公分, 径围约八十公分左右。所以, 滚灯的长度一般不及吊灯长。滚灯能举起舞动的高度也远远不及吊灯的高度, 所以滚灯不能象吊灯那样能盘起三层楼高的宝塔状。所以滚灯的视觉效果较吊灯也逊色些。

布灯, 也常称做“老龙”。相比吊灯和滚灯, 其工艺是最简单的。整条龙灯一般由十几节组成, 龙头和龙脖子不和龙身相连。每节大概长约三尺, 径围约九十公分左右, 都是用白纱布包裹而成, 不做太多的装饰。节与节之间用白纱布相连接。相传, 这种龙在所有龙灯中, 地位最高。所以在绥宁, 尽管这种布灯龙外形较简陋, 可是无论是其他哪种龙灯与布灯龙相遇, 都要低头低身子从布灯龙身边走过。否则, 可能爆发群体性冲突。舞这种布灯龙的灯会, 也是有一定讲究的, 相传一般都是由历史上曾经德高望重的家族旺门才可以舞这种龙灯。所以, 当地百姓也最崇敬这种龙灯。

不论是吊灯、滚灯, 还是布灯, 都有引龙的红宝或者绿宝, 还有牌灯 (书写龙灯会各村寨名称的灯) 、鲤鱼灯、蚌壳灯等等, 跟随龙灯的前后。这些一般都是由一个人来舞的。

三、舞龙灯的活动范围与方式

舞龙灯的范围一般都在自己的“灯乡”内进行。所谓灯乡, 就是龙灯经常游访的村寨, 这些村寨一般都是互相十分友好的。龙灯一般从正月初四夜出灯, 到正月十五送灯, 历时十夜。其中除去出灯、送灯两夜只在灯会内部村寨活动外, 其余晚上都要外出走村串寨。龙灯进入一个寨子, 只能“逆水”由低处往高处挨家挨户舞龙灯, 称为“打上水龙”, 说这样才能带来一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绝对不能由高处往低处走, 称为“打下水龙”, 这是绝对忌讳的。

龙灯走村串户, 分接灯、串户、落马、请酒、谢酒、安龙神六个程序。

龙灯每到一村寨, 户户必以鞭炮迎接。这时, 如果场地允许, 则“二龙抢宝”、“双龙戏珠”、“蛟龙出海”等各种玩法大显身手。然后户主朝龙头叩首作揖, 给龙头披红挂彩、打红包, 并将供在茶几上的茶叶喂到龙口里。如家有婴儿, 便抱着婴儿往龙口里钻三圈, 以求龙神保佑平安健康。这样将全村寨各户串完后, 便到停龙灯的地方休息, 称为“落马”或“停灯”。落马后, 客方唱落马歌, 对深更半夜来打扰表示歉意。

唱完落马歌后, 便开始请酒, 古时一般每席两碗肉、两碗萝卜菜, 两碗面条和粉丝、一壶酒、十六个糍粑。如今档次高了, 舞龙灯的人吃喝也不能随意贪杯。边喝边唱谢酒歌, 主家也要唱答谢歌——这些歌统称为“龙灯歌”。如双方水平相当, 你一曲他一曲几番轮回, 一唱就是几个小时。最后是“安龙神”。 (传说龙灯进屋后, 主家的地脉龙神都得让位给客龙安坐。龙灯离开主家宅场时, 必须重新安龙神。) 安完龙神, 主方以鞭炮送出村口, 双方才作揖而别。

附:龙灯歌《安龙神》, 客人唱。

接你歌来接你声, 接你贵言领你情;

高亲诗文似流水, 滔滔不绝好迷人。

……

敬请高亲多原谅, 我把龙神安一轮,

一安东方甲乙木, 甲乙寅卯木龙神;

木龙坐在震宫里, 青帝龙神管乾坤;

青龙九气作了主, 久久生发满府门。

……

天地神灵都安到, 我请龙王快起身。

打锣之人锣在手, 抬灯之人要齐心,

来时龙头先进屋, 去时龙尾先出门,

左行三圈龙赠宝, 右行三圈赐金银,

小叫三声龙不动, 大喊三声龙起身。

龙灯歌上下两句为一段落, 每唱完一个落句, 众人都要齐和:“啊咿吙……”。每唱完小一段落, 都要间以小锣钹演奏一段。

四、会灯

会灯是舞龙灯的高潮。它以集镇为中心, 将附近的龙灯定时集中相会, 称为“会灯”。寨市、长铺子、东山、联丰等苗侗族乡都有会灯的习惯。

会灯的时间, 一般是正月十二、十三或十四晚上。参加会灯的灯会, 要把龙灯修补美化。从傍晚起, 整个集镇群“龙”汇集, 灯火辉煌, 鞭炮声不绝, 真可谓“今夜无人入睡”!

按当地习俗, 龙灯会面时, 除布灯外, 龙灯与龙灯之间, 都不能互相比高矮。要举龙头互相作揖, 然后双方互换蜡烛, 再作揖而别。否则便会发生纠纷。滚灯和吊灯如与布灯会面, 则要低于布灯而行。

五、收灯

收灯的日期永远定在元宵节当晚。收灯同样也只在本灯会进行, 每家每户同样要准备香烛、炮火等祭品。只是这时不用再披红挂彩。龙灯于当晚要送至下一年度主持龙灯会的“灯头”家里。并对本年度灯会的收支做总决算, 吃过宵夜, 方算结束。

近年来, 绥宁各龙灯会也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大有难以为继之趋势。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当地越来越多的青年外出务工, 和他们对传统信仰的缺失、对传统习俗的漠视和无知, 直接导致了龙灯会陷入了无新人后继的危险境地。

绥宁苗族舞龙灯传统习俗浓郁, 能够充分体现出当地的风土人情, 是传统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龙灯会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 挖掘和保护龙灯会, 对于凝聚民心、丰富民众娱乐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其研究开发, 是发展绥宁深度旅游、“弘扬生态文明, 构建绿色湖南”的践行。对绥宁苗、侗族村落文化的调查研究, 更可为湖南省旅游局倡导的将“新宁、绥宁、城步、通道四个县联袂发展深度旅游带”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钟孝慈.邵阳文化[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1.

[2]王汉雄.神奇的绿洲[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1.

[3]李廷贵.苗族历史与文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4]绥宁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绥宁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 1997.

龙灯文化 篇2

造句:

1、这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大的龙灯。

2、你们是龙灯瑞迪的新鲜血液,这也是2008年的改革成果。

3、当然各个地方都有当地的文娱活动,比如狮子舞、龙灯舞等。

4、清苑县戎官营的绣球龙灯,就是这样代代相传下来。

5、这在诸如武术、龙舟、龙灯、风筝、秋千等传统体育项目中,都有着典型的表现。

6、锣鼓不住地响着,龙灯开始舞动了。

7、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舞龙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样式,主要有龙灯、布龙等。

8、这种油捻燃烧力很持久,龙灯舞动时五光十色,始终不会熄灭。

9、耍龙灯和舞狮子是春节期间的传统项目。

10、五舅他们得到了满足,玩龙灯的人得到了赏钱。

11、隆重的首尔图片画廊。喇嘛教徒喜悦地舞蹈在每年的荷花龙灯节的开幕式游行。

12、与此同时,春节还会举办比如狮舞,龙灯舞,庙会的一系列活动。

13、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

14、我代表龙灯瑞迪董事会全体董事,感谢你们在过去一年的优秀表现,祝你们度过一个开心、健康、祥和的新年!

绣球龙灯的艺术魅力 篇3

“绣球龙灯”由龙头、龙体、龙尾三部分组成。共12节 (闰年13节) 。每节代表一个月, 两条龙共24节, 象征农历一年24节气。各节之间断开, 每节由两个绣球状的圆球构成, 球内有蜡烛点燃后, 灯芯向上永不息灭。表演时各节随龙头舞动, 引龙人持彩球 (龙珠) 戏逗红、绿两条龙作舞。其表演形式分“踩街”和“撂场”两种。表演内容有“二龙出水”、“龙马献图”、“跃龙门”、“龙门阵”、“大过桥”、“月亮门”、“抄连环”、“二龙逗宝珠”、“金龙盘玉柱”、“二龙戏水”、“摆字”、“吐字”等。《绣球龙灯》既有巨龙腾飞之势, 又突出了灯的特色, 两者并存, 钢柔相济, 极具观赏性。《绣球龙灯》之所以能够完整的保存下来, 能在广大人民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并深受广大观众欢迎, 其根本原因是它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绣球龙灯”外形

绣球龙灯由龙头、龙体、龙尾三部分组成, 龙头采用了龟首, 鹰爪、虾眼, 鹿角、马耳、马齿、牛鼻、欧阳须。加之张闭有度上下扇动的大嘴, 显示了龙的威严, 且有万物归为一统之势。龙体为多个断开的龙节组成的蛇身状, 可自由翻转舞动, 每个龙节由内外两层的圆球巧妙构成。外层似鱼鳞清晰华丽, 内层突出了灯的特色, 夜晚表演时, 龙体晶莹剔透, 无论怎样舞动, 内层圆球同烛光保持朝上, 永不息灭, 增加了《绣球龙灯》的神秘色彩。这是绣球龙灯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不可忽视的引龙人

前人有诗云:“艳说年丰五谷登, 龙幡九节彩云蒸, 瞥如声涌惊涛沸, 火树千条抢滚灯 (龙珠) 。”“龙珠”引龙人手持的引龙道具, 二龙翻滚, 蜿蜒盘旋, 这一切都是在引龙人的指挥下进行的, 引龙人是贯穿整个绣球龙灯表演的重要角色, 舞龙当中要求引龙人不但有敏锐清晰的引导思路, 而且要做出翻、转、腾、挪等高难度动作。在表演中与两条龙相互配合, 互相影响, 变为现实, 其核心是对人类需求的发现、分析归纳、筛选, 并以具体的材料、形态、色彩、功能的产品去满足人们的条件需求, 它的结果应当像人的性格与爱好一样, 是以丰富多彩的各种形态造型去引导与迎合现代人的生活欲望, 而设计就是将人们的需求及潜在需求进行理解并将其用材料物化, 同时这种物化又必须合情合理, 我们的设计观念及对合理设计的判断应当有相对科学的观念。应当根据目的需求, 针对具体的人或人群, 在现实的环境条件下, 选择人可接受的技术、形态与方式, 在艺术与科学性并生的原则下进行物品中的构思与形态设计、用各种各样的物品、各种各样的材料, 各种各样的具体形态、各种各样的宜人色彩、各种各样的功能方式去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生活需求。设计师就是将现代设计观念贯彻到每一件物品的设计之中, 创造性地开发、设计出新颖、实用、美观、精良、简洁的人造物。这些合情合理的充满激情的物品经过设计的物品最终构成了人类的生活环境与希望。

四、结论

鉴于上述观点, 我从内函化讨论了设计体系在材料和设计美学之间的广泛“联系”的观点, “设计”是一种人类行为, “工艺制作”是一种文化活动, 而市场建立了广泛的工业化体系。在此基础上, 人类通过设计来建立一种人的开放体系。我们借助宁波的服装产业基础, 讨论和以建设我们“行动——活动——联系”的设计学体系建构问题研究。

市场化是解决设计国际化、本土化的有力支撑, 设计文化工业化、商业化体系中, 具有美学功能最为广阔的研究视野。在这个方面, 研究发现, 浙江学者周震豪先生的专著和一些列研究, 呈现了分散的研究态势, 浙江服装产业也呈现了各自品牌战略的分散体系。尽管如此, 在我国这个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上, 浙江关于设计美学功能以及产业体系、文化底蕴上, 还是使得我们研究的。本文的价值就在于此。

是绣球龙灯表演的核心人物。

三、形式多样的表演

绣球龙灯其表演形式分“踩街”和“撂场”两种。踩街表演的内容有:“二龙出水”、“龙打滚”、“抄连环”、“大过桥”等。表演形式突出了龙的威严, 要求舞者步伐整齐, 台步优美, 衔接紧凑, 动作敏捷, 配合默契, 一气呵成。绣球龙灯在“撂场”表演时有“金龙盘玉柱”、“单盘”、“双盘”、“二龙戏宝珠”等, 还可做“口中吐字” (条幅) , “口中喷雾”、“喷火”等。绣球龙灯还可根据需要摆出不同的字体和图形, 如:“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万众一心”、“和谐”、“开放”、“公元、年、月、日”等;图形有“五星”、“五环”、“三角”、“圆圈”等。这样的表现形式, 应合了主办方的主题, 丰富了表演内容, 博得了广大观众的青睐。具有上述特征的绣球龙灯, 在中国民间艺术表演中占有一席之地, 是整个中华《舞龙》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戎官营村的绣球龙灯是中国民间舞蹈百花园中的一束奇葩, 是遗存、抢救、保护、发掘、扶植的重要对象。

四、艺术价值

绣球龙灯是表演艺术, 是植根于民间沃土, 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人们利用龙的形态, 将“绣球”与“灯”完美的结合, 将整条龙的“动”, 与分段龙节的“静”相结合。使得这项民间艺术形式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五、实用价值

在建设和谐发展的小康社会进程中, 文化建设的发展尤为重要。而民间艺术又是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青年男女在劳动之余组织到一起练练“舞龙”, 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给大家带来了欢乐, 减少了封建迷信活动, 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在文化部门及各级领导的关怀下, 绣球龙灯提高了演出技艺, 扩大了演出市场, 促进了民间技艺的交流, 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近年来“绣球龙灯”先后参加了河北省首届民间艺术节、河北省民间艺术展演、庆澳门回归天安门广场演出、北京第十四届龙潭杯花会大赛、八达岭长城和平文化交流促进会、重庆铜梁龙灯艺术节和中央电视台的录播。其精彩的表演多次受到各级领导、行家及观众的一致好评, 并多次荣获大奖。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绣球龙灯”这条活跃在冀中平原上的巨龙, 将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定会飞的更高更远。

参考文献

[1]袁熙肠.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盖尔哈特·马蒂亚斯.1990-2005年的中国设计教育.中国设计在线

[3]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问题与对策.教育研究.1999 (3) .[4]潘鲁生.关于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装饰.2003 (4) .

[5]迈克·波特:《国家竞争优势》, 李明轩, 邱如美译, 华夏出版社, 2002年1月, P.41-45

[6]曹勇:産学間の知識フローにおける技術移転機関の機能試論──日本型TLOのライセンス活動の実地調査から、研究年報「経済学」 (東北大学) 2002.10, p249-269

[7]王毅等:产学研合作中粘滞知识的成因与转移机制研究, 《科研管理》2001年第6期, P.114-121.

注释

1. 周震豪, 《服饰美学功能论》, ISBN 962-8467-27-1/G·366, 2003年9月第一版。

全国高协组织教育发展中心, 教材研究与编写委员会审定, 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 (香港) 。南京师大《文教资料》2006年4月, 《高职美育:文化创新与技术生成》。

2. 参见周震豪《基于“行动—活动—联系”模型的高职危机评价研究》课题报告。

作者简介

看龙灯作文 篇4

前年我和嫂嫂们去看龙灯,那是我记忆最深的一次,就是我们吃完晚饭就去龙灯,可好玩了,到处都是人,热闹非凡,我们挤呀挤,终于挤到前边儿来了,哇,好好看哦,烟花直冲上天,洒在黑色的天空上,红一块儿,绿一块儿,龙灯在烟花的旁边啊啊,在人们最开心的时候,我们根本没有想到有什么危险,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吧,危险即将要降临了!

这时,烟花越来越大了,沉不住了,忽然倒了,这时我们连忙跑,可是,警察叔叔却离危险越来越近,警察叔叔连忙把衣服搭在倒在地上的人,有人打了120和和119的工作人员马上就来到了现场,119把烟花灭了,120把倒在地上的人拉进医院,啊。

这个新年让我同时也让人们永生难忘!

上一篇:应用技能培养下一篇:微生态学研究的医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