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024-08-20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通用12篇)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篇1

摘要:提高教学质量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而抓好学校教学质量监测工作, 就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有力抓手。

关键词:质量监测,教学质量,目标

质量监测是指动态、定量、定期和多次进行检查和验证产品或服务质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的活动。所谓教学质量监测, 是指根据预定的标准, 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结果等各个环节进行监督、监测和调控, 对出现的偏差及时进行纠正, 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 以确保教学的质和量都能达到预期目标, 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活动或行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 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出名师, 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重庆市教委主任周旭《在全市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工作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大力推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全面提高全市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而且,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 直接影响到一所学校的发展。教学质量高, 容易形成良性循环;教学质量低, 则容易形成恶性循环。科学、规范、有序的教学管理是确保教学质量提高的必要条件。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是教学管理中的必要手段,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基本原则

1. 目标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测的目的是保证完成教学任务, 实现教学目标。其任务就是发现偏离于计划目标的误差, 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发生的偏差, 从而确保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 教学质量监测不是对教学人员的监测, 而是对教学行为及教学管理行为的监测。

2. 全员性原则。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教学质量离不开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 人人都是质量监测系统中的一分子, 学校教务处等职能部门和教师是教学质量监测与管理的基础和保证。

3. 系统性原则。

教学质量好坏取决于教师、学生、教学设施等条件, 同时取决于学校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管理理念, 是一个系统中所有子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 必须从教师、学生和管理理念等方面地教学质量监测与管理。

4. 全程性原则。

教学质量主要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形成的, 教学质量监测应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测。做到事先监测准备过程, 事中监测实施过程, 事后监测整改过程。

二、教学质量监测的目标

教学质量监测与管理包括教学决策与执行、教学监督与管理、教学评价与分析、信息交流与反馈、教学纠偏与考核等监测与管理程序。构建教学质量监测与管理体系, 重点是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教学质量监测与管理程序和相应的奖惩制度。通过教学质量的动态管理, 促进学校合理、高效地利用各种资源, 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三、校长对教学质量要实行全面监测

校长对教学质量监测的内容主要有:对教学环境质量的监测, 对教学质量管理过程的监测, 对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测, 对学生学习质量的监测等。一是校长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条件。学校校长要坚持每天参与行政值日, 有教育管理思想的校长会坚持经常提醒老师:要不断学习提高;办公时间多钻研教材, 多批阅作业, 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上课要搞好组织教学, 落实有效教学和有效训练, ……。有了好的教风, 好的学风, 当然就有了好的校风, 校风好了, 教学质量自然会提高。二是培养中层干部队伍, 对教学质量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监测。校长主要负责对中层领导的管理过程进行督促和指导。每次的行政会议, 教学工作应成为会议的必要议题。校长先要总结前一段时间各部门围绕教学中心工作的工作情况, 查缺补漏。然后, 校长再把当前一段时间教学工作的要点列出清单, 以便各部门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教, 及早安排, 按时落实。对各部门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大家共商对策, 对难以解决的问题, 校长会给予指导, 出谋划策。

四、教学质量监测与管理的形式

1. 教务处对教学质量要落实全程监测。

教务处具体负责教学常规工作的实施和管理, 并对教学质量按教学常规实行全程监测。要对教学常规工作实行全程监测, 首先必须做到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一是落实教学计划。教务处要依据预设的教学进度对教师的实际教学进度进行检查监测, 确保每位教师按期完成教学任务。二是严格课表管理。为了维护课表的严肃性, 教务处应规定未经教务处同意, 教师不得私自调课, 否则, 对课表中该次课的教师予以旷课处理。三是落实有效训练。教务处检查学生作业时, 先检查教师作业, 既保证了作业质量, 又减轻了学生作业负担。提倡教师分层布置作业, 让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发展。对于教师备课和学生作业情况, 要做到有制度、有检查、有记载、有谈话、有通报、有处罚。四是严格考试评价。考试是对教学质量较客观而又有效的主要监测手段, 教务处严把考试关, 以考风促学风, 以考风促教风。学校在安排安排和组织期末考试时要做到“八严”:制度严、组织严、管卷严、监考严、考风严、收卷严、阅卷严、分析严。这样做既维护了考试的公平与公正, 又便于教务处实施监测, 科任教师及时发现问题, 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2. 教科处要健全教研制度。

学校要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 以制度推进教学研究, 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教研有效机制和模式, 增强教师问题意识、反思意识、研究意识、互助意识、专业意识, 创新教研形式, 提升教研水平。各教研 (或备课组) 要依据“校本教研制度”制定好学期校本教研活动计划, 做到重心下移、目的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力求实效。学校应引导教师积极参加网上教研活动;积极承担和鼓励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协作体活动。要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 认真开展集体备课, 每两周至少一次教研组活动和一次备课组活动。每次活动要有来自教学实践中的主题, 有中心发言人、有完整的活动记录, 做到人员到位、时间保证。鼓励教师即时交流探讨教学问题, 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育随笔、教育日志、教后记等。

校本教研活动形式立足以“真实的课例”为载体, 以“理论指导实践”为原则, 以“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为目的, 通过研课、磨课、说课进行学科课堂教学研究, 努力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要切实提高校本教研实效, 做到活动不走过场、形式不搞花样、内容不脱离教学实际、研讨不流于形式、学习不空谈理论, 力戒形式主义、急功近利等不良倾向。学校对教研活动的监测理念应该是:数量不可少, 质量更要高。

3. 班主任、科任教师对班级教学质量实施有效监测。

班主任要对班级教学质量实施有效监测。一是时时监测。学校要提倡班主任在早、中、晚三段时间多进教室, 维护班级秩序和学习环境, 监测班级的学习状况和质量状况。二是做好学科协调。班主任对各科检测成绩都要进行横向、纵向的分析。如果学生或学科出现了弱势学科, 班主任应对学生近期的学习状况进行干预、监测, 与科任教师共同商量对策, 保证班级各学科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均衡提高。三是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培优辅差是“因材施教”的一种方法, 教师应重视和加强培优辅差工作。任课教师要拟定辅导措施, 想方设法增强班级的学习氛围, 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有了这样的负责精神和温馨氛围, 班级教学质量提高指日可待。

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测是一个探索无止境的话题, 学校要力求做到全面细致, 注重过程, 讲求实效, 全员参与, 齐抓共管, 监测无盲区。充分发挥领导、师生在监测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强化教学全过程的管理, 使教学过程成为不断反馈、调节、改进的动态过程, 推动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郑金洲著《教育碎思》,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10月第一版.

[2]何光峰, 国外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及其特点分析[J], 教学与管理, 2005年22期.

[3]王生, 坚持科学发展提高教育质量[A],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 (中国名校卷) [C], 2009年.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篇2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讨论发言稿

黎美英

质量是生存之本。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体现和永恒的追求,是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现在就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浅谈我的看法:

一、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者要与时俱进适时转变领导者的角色

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和核心。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是简单的把教学大纲换成课程标准,把一个版本的教材换成多个版本教材的形式变化,而是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育模式到评价体系的一次全方位、深层次改革,是建国以来最有影响力、最全面的一次教育改革,是基础教育领域内的一场革命。这场从教育思想层面、教育方法层面、教育技术层面的革命性变革,对直接指导实施和组织推进课程改革的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做一个适应时代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新型管理者,就要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实现好角色转变,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从经验型管理者向学习型管理者转变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和动力是思想的更新。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思想上,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没有教育思想,没有对教育、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掌握,也就不可能有科学的、不断创新的教育管理活动。作为教育行政管理者,要引领师生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学习是更新理念的基本途径,管理者首先要成为学习者。教育局长、学校校长要带头学习新程理念,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正确领导这场课程改革,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要学好《决定》和《纲要》,弄清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动因,理解新课程的目标,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的改革方向等等。要透彻解读《课程标准》,了解学科改革动向,为宏观管理提供依据。要系统深入学习国内外与新课程有关的教育理论知识,比如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新兴的建构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思想,以及我国孔子、朱熹、韩愈、叶圣陶、陶行知等的教育思想,用新思想新理念武装头脑。要对照理论,反思自己的管理实践,提炼适合本校的新课程实施策略,有效推动课程改革。要善于在学习中反思,在学习中研究,在学习中转变,在学习中创新,不断总结、不断探索。实践证明,简单地“克隆”一个洋思或照搬一个安丘,都是十分幼稚的、也是不科学的,只有在学习中把别人的办学思想与本校的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走出一条改革创新之路。要通过学习,构建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思想体系和理论体系,提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一系列办学主张,为促进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奠定思想基础。

(二)、从行政型管理者向研究型管理者转变

在以研究性、探究性为基本特征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各级教育管理者一定要在学习新知识、树立新观念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教育形势、管理对象、课程教材和管理方式,创新工作思路和管理方法,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努力提高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从教师到校长、从校长到局长,就是由于一直没有脱离教育教学第一线,专心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才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才让盘锦走向全国。庆阳二中通过调查研究,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一系列加强管理的制度和评价考核机制,才使学校在短期

内发生了显著变化。作为教育管理者,必须强化研究意识,完善规章制度,落实激励措施。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与时俱进的“研究者”。研究新课改的重点有两个:一是研究课堂教学;二是研究“学校新文化”建设。新课改的关键和主阵地在课堂,教育管理者的“用武之地”也在课堂。要管理和指导新课程改革,必须把管理的触角伸到课堂,把管理的重心下移到课堂。要经常深入学校、深入课堂,通过听课、与教师学生座谈,宏观上了解课程改革实施情况,了解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点上解剖麻雀,面上典型引路,保证课改工作顺利推进。另一方面,要组织教研人员积极深入课堂进行“诊断”,反馈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改正意见和建议。要对大班额情况下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和实践活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如何评价,以及课程改革后高考的要求和方式会有什么变化等问题,超前进行研究,及时总结得失,确保改革持续、健康、深入开展。要积极参与或主持实验课题研究、成为“以校为本”教研活动的专业引领者。校级领导必须担任新课程教学,善于听、善于思、善于写、善于说、善于评。要打破行政界限、强调学科无缝链接,建立基础性、综合性、拓展性和校本特色相结合的新课程培训体系。大力推行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建立完善学习、研究、实验以及学术交流的长效机制,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要消除差生概念,关注每一个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能不断成长进步。良好的办学环境,独特的学校文化,是推动新课程改革深入进行的决定因素。肖川指出,教育首先是一种文化行为。要坚持站在教育创新的制高点上,积极构建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文化,精心组织好以绿色校园创建活动为主线的学校文化环境建设,让每一寸土地和空间都透出浓浓的书卷气,为孩子们陶冶情操、获取新知、开阔视野、放眼世界创设理想平台和窗口。

(三)、从管理型教学管理者向服务型教学管理者转变

新课改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指导思想,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校的一切管理和教学活动都要紧紧围绕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去安排,做调整。一句话,要实施好新课程,管理者首先要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思想,在服务中体现和履行管理职责。新课程自由度大,追求内容的生成性,对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专业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管理者必须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服务校长、服务教师、服务学生。同时还要服务社会、服务家长,实践“教育就是服务”的精神。要结合区域教育发展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意见。要把自己对课改理论的学习加工整理,举办不同层次的报告会或宣讲会,引导广大教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始终用先进的理念引领和推动课程改革健康发展。要改变对学校实行全过程、全方位控制的传统方法,通过及时组织学习教育新思想、新技术,迅速传递课改新理念、新信息,为基层学校和教师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革新教法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服务。要坚决摒弃哪种一刀切,齐步走的形而上学的做法,允许学校、教师自主创新,允许各种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同时存在,切忌以一种管理模式取代另一种管理模式,以一种教育现象取代或否定其他教育现象,为广大中小学校及教师创造和提供竞相发展,各显其能、各展其才的宽松、和谐的制度环境。要把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技术支持和学术服务作为中心任务,从培训内容、培训基地建设、培训经费保障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明确对象和任务,力争使教师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专业化,为教师成长成才搭建平台。

(四)、从长官型教学管理者向合作型教学管理者转变

合作体现着一种思想观念、一种工作态度、一种精神风貌、一种干群关系,每位现代教育管理者都必须具有这种合作的意识。一是要与高校和科研单位合作。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常常是外部管理多,制度约束的多,而以教育思想引领课堂内部专业化的研究、提升和指导少。引进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人力资源和研究成果,才能实现行政单位与科研团队的优势互补。二是要与有关党政部门、社会团体合作。新课程倡导教育教学的开放性和实践性,要实现新课标规定的一系列教育教学目标,单靠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是无法全部完成的。管理者要把

视线向校外延伸,加强与人大、政协、计划、财政、环保、卫生、团委、妇联、体育等部门的联系与协作,为新课程争取必要的政策和经费,为开展教学实践活动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形成全社会、各部门都能支持配合课改工作的新局面。同时,校际之间也要加强交流与协作,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三是教育行政部门内部之间相互合作。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直接代表政府组织和实施课程改革。在改革过程中,由于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很多。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者,不仅要走出去,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更要组织本市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之间广泛开展交流研讨,深化合作办学,尽量把切合本地实际的典型经验总结推广开来,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同时,教育局各科室之间既要按照各自分工,为新课改提供服务和支持,更要加强协作,共同研究制定有利于课改顺利进行的政策措施,开发课程资源,形成工作合力,推动课改实验扎实开展。四是校长、教师与学生的合作。合作是新课程教学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内涵。一切管理和教学成果最终都要通过学生的个性发展来体现。在管理和教学过程中,校长和教师要蹲下与学生对话,与学生建立相互平等、彼此尊重、和谐融洽的教学关系,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质量。另外,还要与家长合作,合理利用家庭教育资源。要与社会人员合作,吸纳社区教育资源,共同走进新课程,建设新课程。

(五)、从粗放型管理向激励型管理转变

新课程改革核心是充分调动学校、教师、学生各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改变以住只依照制定的相关文件例行公事,得过且过,敷衍塞责,走过场,搞形式的粗放型管理,同时对于课改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有创造性地提出管理策略。

管理最终都体现在评价上。以前那种学年或学期初定计划、提目标,年终或期末算总帐的粗放型管理必须向重过程、重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激励型转变。《纲要》指出,要 “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和甄别、选择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明确将评价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并提出了评价改革的方向,这是新世纪对教育评价提出的新要求。教育管理者要自觉变“判别者”角色为“激励者”角色,最大限度地促进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努力把评价引导到“注重发展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强调质性评价、强调多元评价、强调激励评价”的正确轨道上来。对学校的评价,要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新理念,不仅要看学校的硬件建设、制度建设,看升学率,还要看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专业发展,更要看学校的长远发展潜力。要依托评价帮助学校、教师、学生找准教和学的方向,优化教和学的过程,提高教和学的质量,促进学校、师生共同持续进步。对教师的评价,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的制度,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改进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要努力下移评价重心,把面向“过去”、面向“结果”的评价转变为面向“未来”、面向“发展”的评价,由单一的书面考查成绩评价转化为多样化的教和学的评价。要坚持定性、定量相结合,让师生个性特长最大限度地得到张扬。对学生的评价,要切实改变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方法,要从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角度,改革学生评价体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要把学生的身体、心理、思维、创造等智力因素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和知识水平同步发展,共同提高。

教育管理是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和谐发展的助推器和内动力。促进教育管理者尽快转变角色,更加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是新课程背景下面临的紧迫任务。广大教育管理者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能真正完成角色转变,更好地肩负起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神圣职责,不断提升教育管理新境界,开创教育改革新局面。

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教育教学技能,适应新课改

新课程对教师的工作赋予了新的要求和内涵,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因此,教师的任务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应该是“启智,陶情,冶性,锤志的健体”。在新课程改革中作为实施主体的教师,在保持原有的职业素养的同时,还必须重新定位教育观念,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改革,完善自我,倡导终身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一定的科研能力,不仅应做知识信息的传授者,而且应当在学科领域的带头人,以崭新的姿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去。教师素养是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也是新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

(一)、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倡导互动式教学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而转变传统教育观念,首先应当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引导,教师普遍观点认为,教学的关键在于知识的传授与训练,教学过程就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为主的过程,且技能的训练是重中之中。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提法被广大中小学教师奉为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加以贯彻与实施。也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也确实培养出不少的高分生,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试教育的弊端也逐步的暴露出来。人们逐渐感觉到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除了能考出些高分,却不能将理论付诸于实践。而当今社会需要的是能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我们必须改革我们的基础教育。要彻底改变这种现状,首先应当改革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倡导互动式的教学,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不应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控制者,而只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与引导者。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就设计好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教学程序,在新课程中是行不通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是传授知识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启迪、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善于把书本知识与自身体验结合起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传统填鸭、灌输式教学,倡导互动式教学。《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教学互动质量和水平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为只有在师生的交互活动过程中,我们的教师才能清楚了解到学生们学习状况,学习进度,掌握情况,以及根据学生不同的掌握情况对自己以后的教学活动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更好的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避免吃不饱、跟不上的情况发生。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教师要创造出积极向上的班级气氛,创造适宜于学生个体的学习环境,设计教学活动,表达出自己的教育理念。

社会在迅速的发展,知识在不断的更新,教师就不可能再套用原来程序、规划式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全面把握教学过程中不确定性----教学目标结果的不确定性: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多元取向;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不用统一的规格、不用统一的评价标准,进行个别化教育;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极大的余地,得分点减少和淡化,得分点不再起支配作用,教师要费很多时间查找资料、补充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性,将更为灵活地选择与使用教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差异,要充分考虑到这些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高学生积极性,培养独立、创新精神,同时开放课堂,将课堂与学生个体实际生活联系,从实际生活中获得知识的感悟,同时又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树立民主、开放的教育理念,聆听同学心声

新课程改革要求对教师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树立民主、开放的教育理念,广泛的听取

同学的意见,聆听同学的心声。一直以来,我们的教师都把师生关系定位在一个一上一下不平等关系的基础上的,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性。教师在内心上不接受不同意见产生,一方面,他们害怕自己的权威与地位受到威胁,另一方面则认为这样的行为会扰乱教学秩序,而使原定的教学程序和任务难以完成。“我们有问题的同学先保留意见,等下课以后再个别讨论。”这句话是我们在课堂上经常听到的。然而,同学们提问大都是即兴的,在当时的环境与气氛下,思维也是最敏捷的,且很多问题带有共性,到了下课也很难再进入到课堂那样的氛围中去,问题也就不了了之。因此,我们教师应当学会尊重不同的意见,要在内心去接受,学会聆听,哪怕学生提的问题不正确,借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学生们的思想,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同学们的意见中不断的修改自己的教学计划。另外,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的开展一些讨论,而不只是简单的按照原定的程序进行。学生们的思维永远无法预定知道的,学生的理解程度、教学环境也都是教学过程中无法控制的。因此,我们唯有树立民主、开放的教育理念,允许有不同意见产生。

(三)、运用多种媒体手段,调用多种感观引导学生学习

现代通讯、网络、视频等技术的高度发达,对我们的教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调用多种感观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教师抱怨,“为什么同样的一个问题,需要强调一次又次,讲授一遍又一遍,而学生却是错了一次又一次。”老师弄不懂,学生也不明白。殊不知,长期的教师口授,以及黑板加粉笔,早就引起学生们对这些单一刺激的疲劳,纯粹的填鸭、灌输让学生是左耳进右耳出,课上完了,上课内容也就随着老师而忘到了一边。而学习是一个多种感观共同参与的一个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长时间单一方面的刺激,必将使学生对这些刺激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麻木,也就会出现学生似乎在认真的听讲、做笔记,却根本在大脑中没留下什么印象的现象了。因此,我们可以借助当今发达的多媒体技术,充分调动多种感观来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强化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习枯燥的一贯认为,从而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但同时也提高了对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教师应当具备基本的多媒体操作能力,一定的计算机能力,否则不能正确操作多媒体设备反而会影响到教学无法正常的进行,起到相反的效果。同时,我们的教师还应当具有一定的媒体选择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媒体用得越多越好,我们还应当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环境,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

(四)、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改革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提升综合素质,倡导终身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改革。而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的强调竞争,使得有些同学把比自己强的同学视为眼上钉,前进道路上的障碍。一本好的参考书,课堂笔记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借给别人的,比自己差的怕追上自己,比自己强的怕自己追不上,于时同学之间勾心斗角的事常有发生,造成不和谐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环境下,使得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得不到健康的发展。要倡导高效、开放的学习方式,同时使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得到健康的发展,我们就必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改革,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明确的指出,新课程下的学习方式的着力点应当是合作式学习,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终久是有限的,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性学习,让他们在学习中尝到众人智慧的力量,共同进步的喜悦。培养团队协助意识,集体精神,这正是我们长期应试教育下广大学生缺少的东西,唯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在不断获取新知识的同时,思想不断的进步,视野更加开阔。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人生,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学习成绩好与坏,不仅与学生智力有关,更重要的还是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关。

(一)、初中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具体表现

1.注意力很难集中

初中生处在青春期发育阶段,思想浮动较大,加之缺乏正确引导,容易导致思想不集中,以至于教学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了学习成绩;日积月累,逐渐与专心学习的同学在学习成绩上拉开了差距。尤其是一些留守少年儿童,缺少家长监管,他们常常会边写作业边看电视,很难静下心来专心地学习功课。

2.学习生活很无序

这类学生的物品摆放乱七八糟,学习用具与其他东西混在一起。经常出现写作业时找不到作业本,上语文课抓出一本数学书,该交作业了才想起它还在家里,各种资料东放一张,西放一张,因而找东西的时间比学习的时间还长。

3.做事拖拉,有头无尾,缺乏计划

正准备读书,突然想起有事还没有做,于是放下书本就走;学校举行学科竞赛,突然心血来潮要学习,买了好几本学习资料,结果没有看几页就扔在了一边,以后再也不提。因此,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却毫无收获。

还有些同学在看到同桌的同学在做数学作业,自己也拿出数学书;听到后面的同学讨论一道物理题,自己也翻开物理书,猛然抬头看到黑板上写着:“明天交作文”,又开始琢磨该写点什么——于是,三心二意,没明确目标的推动,也没有单位时间里较高的学习效率。

4.抄袭作业成为习惯

有些同学从偶尔的抄袭作弊慢慢发展为经常的抄袭作弊,这种抄袭作弊习惯所产生的惯性作用又会渗透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他们逐步形成虚伪、不诚实、害怕困难等性格。学习变成了一种取悦别人的行为,虚假的成绩成了自我安慰的精神鸦片。

5.学习畏难情绪严重,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学生对学习有恐惧心理,怕吃苦,遇到困难则临阵退缩。随着困难积累,形成不想学或无法学的状况。

(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1.培养自觉性,形成坚强的意志力

教师和家长都要注重对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而要使孩子能有意识地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必须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必须让他们明确坚强的意志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条件。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由小积大,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严格要求,反复强化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对他们严格要求。给他们制定一些严格的学习规范与制度,必要时可让家长监督执行,做到持之以恒,最终实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目标。

3.整体培养,相互促进

对初中生来说,要养成的良好习惯颇多,诸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最重要的是生活习惯,因为一旦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为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卫生习惯打下基础,也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结合起来。

4.消除恶习,破旧立新

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必须要求学生自觉地抵制不良习惯,并用良好的习惯代替它,这就是“破旧立新”的意思。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认识坏习惯的危害性,下决心改掉它;其次要落实具体措施;最后还要做到不搞“下不为例”。关于这一点,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明确指出:“每一回破例,就像你辛辛苦苦绕起来的一团线掉下地一样,一回滑手所放松的

线,比你许多回才能绕上去的还要多。”

(三)、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途径

1、抓课前,引导学生课前要抓好预习,明确哪些自己可以弄懂,哪些似懂非懂,哪些完全不明白。上课时就能带着问题听课,效率更高。

2、抓上课,课中听讲要领悟学法,上课时一定要专心致志,带着自己的问题跟上老师的思路,听清老师是怎样一步步分析这些问题的。如果还不明白,课间或课后要及时问同学或老师,不要留下知识上的思维障碍。

3、课后,要科学地复习所学过的知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过的知识,最初几天遗忘的速度最快,所以当天学习的知识一定要当天复习。

4、课后作业的完成和错题整理。做业是为了巩固和消化课堂上学的基本知识,不要只用一种方法,要寻求别的解题方法。做完作业要自己检查是否正确,自我检查的重要性不亚于做作业,养成这个习惯将会受益无穷,这样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还要把错题及错误原因都记下来,以后复习时翻看一遍,因为这正是当时学习的症结所在。

5、及时总结,构建知识的网络体系。学完一个单元知识之后,要总结一下学了哪些基本内容、基本定理、定律,本单元知识有哪些主要特点,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等等。并引导学生自己绘制出单元知识网络。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辛的育人工程,每个老师都不能掉以轻心,要本着对学生负责,为学生奉献的精神,给予充分的重视。

四、学校、社会和家庭: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与人的各种活动共始终,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不仅受社会生产力、政治、文化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因此,在对人的培养上,学校、社会和家庭不能说谁更重要,只能说三者相辅相成,三者的的作用各不相同,只有建立学校、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才能使三者相互补充、相互完善,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一、家庭、学校、社会在人的教育中的作用

(一)家庭在教育中的作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品格的基础,父母思想意识、言谈举止、人生观、价值观甚至待人接物的方式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独特的,是学校所不能代替的。家庭教育在对孩子的道德素质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家长的思想观念,生活理念、道德修养直接影响着孩子道德素质的形成,现在,特别是农村,有的家长只养不教,溺爱,娇惯,有的是简单、粗暴、棍棒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形成了孤僻、娇纵、冷漠的性格,因而出现了轻者撒谎,重者道德低下的状况。

(二)学校在教育中的作用

人的发展虽然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是最基本、最普遍和最有效的途径还是学校教育,这是因为:

(1)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才的机构,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教书育人而展开的,学校教育目的比较明确,与社会主导性的要求是一致的,并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总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人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学校培养人才是有计划、有组织的比较全面的教书育人。

(3)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学校在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中对复杂多样的教育影响进行选择、整理、加工,避害趋利,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尽可能为年轻人一代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小环境,学校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有选择地确定培养目标,同时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教育手段等是丰富多彩的,而且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4)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学校是培养人的最专门场所,尽管培养人才不是学校的“专利”,但是培养人是学校的根本职能。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无论大学、中学,还是小学学校教育都设有比较系统和完整的专门课程。课程是专门为学习者的学习而组织的教育内容,有一系列的要求和规范,是家庭、社会无法取代的。不仅如此,而且,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进行的,教师是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职业教育者,以培养人为本职。教师们经过专门训练,具有专门的学科知识及相关知识,具有起码的职业道德,懂得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可以传道、授业、解惑,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取知识。

(三)社会在教育中的作用

教育不仅受家庭、学校的影响,但社会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人的发展尽管先天环境和后天环境中的自然环境对人的发展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还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人类世代创造的产物,它是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基础,对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二、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一)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与配合形式

1、教师和家长互访,互访主要包括:①教师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条件,家庭主要成员的职业、文化水平、有何特长,以及学生在家庭中成长的基本过程,学生在家庭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等。而家长要了解学校、班级的环境和学习条件,了解学校老师对孩子所提的各种基本要求以及学校要求家长为孩子提供哪些学习和活动的条件等。②互相通报在学校、家庭近来发生的重要情况,以及孩子在家庭、学校中的主要活动、表现和进步状况。③共同协商今后教育孩子的步骤和方法,做到互相协调和配合,防止不一致现象的发生。

2、书面或电话联系

书面联系是学校或班主任用书面形式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的一种常用方式。书面联系主要是每学期结束时,将学生手册或成绩单送交家长,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和学习成绩,并请家长签署意见。电话联系一般是日常学生在校或有特殊情况需及时征求家长意见、通报情况而采用的一种联系方式。

3、召开家长会

家长会是学校领导、班主任及各科任老师对集体进行教育工作联系的一种有效方式。召开家长会可以使学校和老师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与绝大数家长取得联系,且联系面广、效率高。因此召开家长会是目前学校与家长保持联系的主要方式之一。家长会一般在学期期中召开。其主要内容是向学生家长通报本学期学校教育工作基本情况、班级基本情况、小孩在校表现和家长协商如何配合进行教育学生的要求。召开家长会,我认为事先要作充分准备,目的明确,内容充实,时间紧凑,要讲究教育实效。

4、成立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是将学生家长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参与学校教育工作。一般有学校家长委员会和班级家长委员会两种形式。入选主要由家长相互推荐,并与学校方面共同协商产生。家长委员会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参与性很强,既表现出家长对学校工作和教育学生的责任感和高度热情,也有利于争取社会各方面共同支持学校工作。

5、举办家长学校

举办家长学校也是近十年来出现的社会、家庭和学校配合的重要形式。举办家长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有一些是从社会聘请的)和教学条件,向家长们普及家庭教育的知识,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促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办好家长学校是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和搞好家庭教育的现实而提出来的。家长应把家长学校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讲究实效,力争办好。

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大力实施课程改革(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教学文摘 → 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大力实施课程改革(网友来稿)2004-03-01

湖北省秭归县茅坪初中

吴云

以“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念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国稳步推进,根据安排,我县中小学也将于今年秋季学期从起始年级正式进入新课改。一场影响我县基础教育的变革正悄然而至,新旧教育观念将在这场变革中发生激烈的碰撞与交锋,经过“洗脑”与嬗变的教育管理者与广大教师将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在全新的教学管理与实践中,不断摒弃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校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完成质的转变。

教育观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一定要抓教育观念的问题,要能够回答:我们究竟应该树立哪些新的教育观念,转变哪些旧的教育观念。在教育模式、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革的今天,我们在转变教育观念方面应当如何去做?下面,我就这些问题做一简要的论述:

一、正确认识转变教育观念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性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及管理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一切教学改革的尝试都是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结果。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没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指导教育教学,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所以转变教育观念是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先导和动力,是影响和支配教育改革及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与决定性因素。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高考诗歌鉴赏 王大绩讲高考作文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林斌讲英语完形填空 林斌讲英语阅读理解

李俊和讲高中英语写作

1、从社会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教育观念的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我们知道,教育改革分三个层面:一是物质及制度层面上的改革,即兴办教育事业的物质条件、装备的现代化和教育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二是内容及手段层面的改革,指学校的课程体系、教材、教法的改革等;三是观念层面的改革。教育改革的三个层面具有不同的功效、地位,三者缺一不可,其中,教育观念的改革是深层次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也就是说,观念的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没有从观念上由传统到现代的转换,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改革。内容及手段层面的改革则处于教育改革的中间层面,其变化是由观念的变化所引起的新理论所促成的。物质及制度层面的改革处于教育现代化的表层,它只是教育改革的保障机制。因此可以说,教育改革首先是一种作为精神及心理状态的教育观念的变化,教育观念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2、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来看,转变教育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先导。个体教育实践是受教育观念的支配与影响的,尤其是教育观念客观存在,对教育行为的影响往往是潜在的和不自觉的,因此,必须根除一些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先导。

3、从观念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来看,虽然教育观念要受社会经济水平和社会实践的制约,但教育观念和社会实践的发展并不完全是同步的,他们都有自身的产生发展规律,必须防止机械唯物主义的看法。先进科学的教育观念往往会超前于教育实践,以它独特的导向性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因此我们工作既要立于现实,超越现实,又要在思想观念上有超前性。这样才有利于教育的发展。

4、从新旧课程本质区别来看,新教育观念代替旧教育观念是教育思想的嬗变,不可能朝令夕成。由教育部下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新、旧课程目标从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六个方面做了分析说明。旧的课程目标在课程功能上注重知识传授,课程结构上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课程内容上“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实施上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而新的课程目标在课程功能上“强调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课程内容“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实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程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革教学实践的功能”,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教育目标的不同决定着教育观念的差异。例如旧课程认为课程是知识。因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是中心,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旧课程观认为课

程就教材,教材又是知识的载体,因而教材是中心,而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学习共同体”。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材中学到的多。旧课程观认为课程与教学是相互分离的,教师只有教材意识,只知道教材、教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而新课程观则认为课程与教学是整合的。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要实现新、旧教育观念的替换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5、从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来看,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的关键在教师。教育观念对教育的先导作用、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归根结底是要靠教师通过教学来实现,无论是教育内容的改革,还是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与态度,而在这里最重要的是教师观念的更新。因为任何教育行为都与教育观念密切相关,都是教育观念的直接反映,在教师的教育活动中起着制约作用。阿瑟·阔伯斯在研究教师的教育观念时说:“影响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也许莫过于教师他自己相信什么。”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活动。只有教师具有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才能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以优异的素质去主动适应并深入开展蓬蓬勃勃的课程改革,才能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所以,转变教育观念最为重要的工作便是转变广大教师的教学思想,使之用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来从事教学实践活动。

二、正确把握转变教育观念的条件与途径

教育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方方面面的参与、支持与配合,需要经过理论学习、实践探索、不断修正才能最终得以确立。

转变教育观念,我们首先要明确,哪些观念是束缚教育改革发展、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旧的教育理念。结合当前我县教学现状,愚以为,以下观念的更新和转变显得十分重要、十分紧迫:

一是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这次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是人的发展。所以,基于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功能取向不应该主要在选拔与甄别,为高一级学校生产“半成品”,而应该主要为了促进人的发展,提高生命价值,在保证基础文化科学知识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创造各种条件,挖掘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发展个性、培养特长,提高综合素质和培养其终身发展的能力,为其未来的成功打基础。《纲要》也指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二是真正体现“教育为社会服务,学生为学校着想”的办学理念。学校教育要充分认识到个体的差异性、未来人才的多样性。不能选择可以接受教育的学生,而应选择学生可以接受的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是基础教育课程的最基本理念。

三是转变教师职能。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应该是单纯地教书、按规定完成某一册书的教授任务,而应该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导演,使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听众,而是主动的参与者、探究者。N.戈培尔,J.波特在《教师的角色转换》一文中对教师角色转换的趋势做

了以下说明。他们认为,新时代的教师应从以下八个方面有所变化: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更多地履行多样化的职能,更多地承担组织教学的任务。二是教师应从一味地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向重视组织学生学习并最大限度地开发社区内部的新的知识资源。三是教师应注重学习的个性化,改进师生关系。四是实现教师间更为广泛的合作,改进教师与教师的关系。五是教师更应广泛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六是教师应更密切在与家长和其他社区成员合作,更经常地参与社区生活。七是教师应削弱加之于孩子们身上——特别是大龄孩子及家长身上的传统权威。八是教师更应广泛地参加校内服务和课外活动。

四是评价标准应发生变化。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不能单纯看统考成绩,评价一节好课不应该看教师程序设计多么严密、讲解多么精彩,而应该看通过教师的组织和调控,学生的思维是否得到充分的调动,学习能力是否得到充分培养、智力是否得到充分发展。同样评价一个学生的优劣也不能单纯地看考试分数的高低,而应该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面、发展性的评价。

五是要抓好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方联动。不能在学校运用新观念教学搞素质教育,在家庭和社会教育进行应试教育。要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能扼杀学生的意愿和兴趣,要让新教育观念深入到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中去。我们有些家长,常常把自己的意志和理想强加于孩子,逼他们去上各种特长班、奥校,以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把孩子从小就抛到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是十分有害的。这样做,大多数情况违反了孩子的意愿和兴趣,导致两代人之间的代沟。目前,工作岗位对人才的界定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只看重文凭不重能力的情况也存在,对个性、品质、能力和人才的创新思维关注不够。这都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转变教育观念,有外部条件也有自身条件,我们要积极创设外部条件,努力改善自身条件,明确:

一、在观念转变的过程中,领导的观念转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因为从根本上来讲,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及教育现代化是一种“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类型,传统教育观念和传统的教育机制在现实中的影响,对教育改革的障碍很大。改革的进程是一个充满矛盾斗争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主管教育的领导的思想有多远,我们的认识到了哪一步,我们的工作就会做到哪一步。如果主管教育的领导的观念没有转变,或者对转变教育观念认识不够,这无疑会体现他对教育的各种主张认识和各个管理环节,现代教育观念就很难冲破传统教育藩篱和枷锁,真正走进广大教师的头脑中。

二、在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中,要有教育制度和运行机制以及社会制度和社会运行机制的支持与保障。尽管教育观念对教育实践有极大的作用,可以有一定的超前性,但是如果没有制度的保障,往往会使传统教育观念的势力在现实的影响特别大,新的教育观念不能顺利地进入教育实践。因此,教育改革与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认识到教育观念的作用的同时,也要认识到社会制度、教育制度等方面对教育的影响。比如,我们要在教育的宣传、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建立新的教育制度和运行机制,为观念的最终转变创造条件。

三、学习教育理论,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科研是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知识理论水平是形成教育观念的重要条件,教师通过学习和研究,一方面对所研究的具体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同时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素养,转变传统落后的观念,从

而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打下良好的理论和观念的基础,这是许多成功学校和成功教师的经验之谈。目前来讲,我们要认真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各学科课程标准等有关文件和理论,要向省内外课改实验区学习,要对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科研的教师给予充分的支持与奖励,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探索、改革氛围。

三、客观分析旧教育观念对当前改革的负面影响

旧的教育观念在教学管理及教学过程中根深蒂固,传统积习对学校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这为推行新课改设置了重重障碍。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已提出近20年,然而不容回避的是,时至今日,如何确实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日常教学与管理中,仍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以“重负低效、物式灌注、单向传输、主体缺失、重知轻能、重接受轻探究、重智能轻情商、重统一性轻个性”为特征的传统教学在学校教育仍有极大的市场,既便是在已经推行课程改革的实验区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一、教师权威放不下,未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当今的中小学,教师仍是知识的传播者,是高高在上的权威,靠一张嘴、一本书和一支粉笔打天下。他们把自己手里的教学参考书捧为圣经,以不惜损害学生的学习主动权为代价,谋求自己在知识上的绝对权威。这在课堂教学中表现得最为突出。笔者曾代表县教研室担任县“三课达标”语文评委,在听课时,感触颇深。总结起来,教师的师道权威在课堂上有如下的表现:

其一、教师全程主宰教学过程。新教育理念认为,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然而,我们所见的却是以“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说、学生听,教师讲、学生写,教师布置任务或作业、学生按时按质完成”为特征的常规课、优质课、示范课。整节课,教学进程由老师全程操纵、学生被动配合,教师事先设计、师生“表演”完成。即便是偶尔有学生讨论活动,也是以“老师事先设计好问题,学生经过讨论形成一致意见”为基本特征,只求同不存异,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问题的解决不注重技能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开掘。这种教学将课堂变成了以“听”为主要形式的场所,成为了扼杀学生智力的屠宰场。

其二、教师长时间占据讲台。讲台本应是学生与教师发表各自意见的舞台,在学校却成了教师个人传经颂道的讲坛。笔者曾任县语文评委期间,于2001年秋到2002年秋先后听60余位语文教师上课;做为主管学校教学工作的领导,我于2003年春校级公开课活动时,先后听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8个学科20位教师上的公开课。在这两次大型活动中,我对教师在上课时占据讲台的时间做了一个统计,其结果令我大吃一惊。80余位教师,离开讲台走进学生中间去进行教学活动的仅20位,在这20位教师中能做到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少之又少,在一节常规课上,一位教师安排学生听录音的时间用去了39分钟!在校级公开课活动中,有一位教师整节课没有走下讲台,有12位教师在讲台上讲课时间超过30分钟,仅有8位教师在教学程序中设计有讨论、交流,而这种交流与新课程所要求的探究性学习相差甚远。在这两次活动中,仅有2位教师参与学生讨论。

教师不愿走下讲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中去,有很多的原因,但愚认为其根本原因是教师不愿放下师道尊严。这种由权威的传统的师道尊严构筑的墙将教师与学生分置两边,使教学成为了一种单边活动。在这种单边活动中的学生也不愿与教师交流,进而形成了“鸦雀无声”或“一个声音高叫着”的尴尬局面。

二、陈旧的教学观依然统治着课堂教学

旧的教育观要求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如仓库一般储存知识和积累知识,并以既定的答案为最终和惟一结论,这种教学观培养出来的学生个个变成了书本和分数的奴隶。在许多学科,最明显的一个表现例子就是“去问题教育”,把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问题了。

笔者自从事教学工作以来,任课先后几次跟班走,从初一带到初三。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初一时,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有很多学生举手回答问题,而且答案有时还很有新意。到了初二,回答问题的学生明显减少了,举手的大多是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到了初三,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请学生回答,然而下面却没有一个学生举手,迫不得已,老师只得点名了。这种现象不仅在一所学校存在,在很多学校都是如此。是不是老师提出的问题没有思考的空间呢?明显不是,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不愿回答问题的呢?后来,我问了一些学生,他们才告诉我: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原本他们是可以回答的,但若答案不与老师的相同,有时得到的仅仅是批评或同学的嘲笑,不回答、不提问不会有任何麻烦,而回答不对却有不愉快的结果;再则,老师的所有问题都是有标准答案的,提问仅仅是一个手段,渐渐地大家学会了消极听课,等待教师自问自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也就懒得回答老师的问题了。的确如此,在绝大多数中小学校,教师通过问问题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如果学生把教师的问题都回答出来了,那说明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都掌握了,没有问题了。我们在课堂上经常听到老师这样问学生:“都听懂了吗?还有问题吗?”当学生回答说没有问题了,老师也就放心了。有的老师不仅听其言,还要观其行,要抽问学生,当得到的答案是正确的,也就是都符合标准答案了,老师才会感到学生确实没有问题了,才会露出满意的微笑。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再让学生没有问题走出教室,这成为了教师教学的唯一目的。这种教学观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问题了,他们以为这就是一种成功。实际上,这种“去问题教育”严重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性。要知道,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正是这种陈旧的教学观一直规范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使之成为了束缚学生个性发展、创新思维开掘的罪魁祸首。

三、“惟师是从”专制性的师生观使学生主体性丧失

教师力求通过教学,像园丁修剪树木那样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统一标准的道旁树、没有一根杂荟的草坪。许多教师在听到学生不同意见时,常用自己的想法束缚学生,或给予伤害自尊心的批评,造成学生不敢提出和老师不同的意见,创造性思维便无从产生,最终变成一群只会听人吩咐,不会思考也不愿思考的学生。

近日,在武汉市新州区一所小学里,一位老师给班上的学生布置了一道作文,要求学生以“春天”为题写作文。一位叫王聪(化名)的《春天》与全班其他60名同学的不一样,那些同学的作文大多以“春天好”的主题,赞美春天和风细雨、花红柳绿。而王聪理解的春天是:“春天细菌繁殖旺盛;春天易流行感冒;春天雨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很烦人,像个

爱哭的小姑娘总也止不住;春天冷热不均,忽冷忽热„„”作文交到老师那里,王聪挨了批评。老师不点名对着全班同学说:“有的同学不停地在作文中写春天不好,是不听老师讲解,胡思乱想,跑了题的结果。古往今来,文人们都夸春天好,说春天不好是动错了脑筋。”

王聪的作文因为与教师的统一要求相悖,招致了老师的批评,然而,在我们看来,他作文里所反映出来的春天情景又的确如此!教师对学生自我感觉的批评可能会导致学生主体性的缺失和创新能力的泯灭,这或许是经过中国传统教育之后的科学家为什么没有一位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的重要原因。

再有一个更令人思考的例子:一次,某电视台的记者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问题来考察人的创新意识是怎样萎缩的。他们仅用一个“圆圈”来做调查。当他们拿着摄像机走进一所小学的教室里,用粉笔随手画了一个圆在黑板上,然后问学生,这是什么?小学生有的说这是一个圆,有的说,这是一个太阳,还有的说是车轮子,答案综合起来有30余种。而当他们用一个同样的圆来问大学生时,大学生们脸上露出近乎鄙夷的神情说,这样的问题还用来考我,不就是个圆吗?当他们问某单位正在开会的与会者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回答这个问题,最后,在记者们非要有一个答案的情况下,一个人站起来说,那得让我们先问问领导做研究后再答复你们。听起来好像是个笑话,但却明明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教师严格按照统一标准培养出来的人才就是这样泯灭了自己的创新意识和主体个性的。

四、分数成为束缚学生个性发展的沉重枷锁

“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师的法宝。”这个在校园、家长乃至于社会用于评价学生优劣的标准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学生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最关心的不是他们学到了多少知识、掌握了什么技能,而是这次测验得了多少分;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优劣,除了看他的课是不是注重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就是看每次学校联考后他所带的班各项分数指标在同科中的位次;考试尤其是中考、高考,仍以分数的高低为最主要的录取依据。

在由分数决定一切的形势下,其他的一切都被列为次要,长时间在题海战、分数战中挣扎的学生无法发展自己的个性,无法关注自已的爱好。也难怪笔者在几次对学生兴趣爱好的调查中,都发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看书的占到70%以上!整天只在和书本打交道的学生又能有什么爱好呢?所以有了书呆子的出现、近视率的上升、国民身体素质的下降(中小学生在室外活动用于身体锻练的时间严重不足所致)。

在这些旧教育观念的桎梏下,学生只是分数和书本的奴隶,个性很难充分舒展,思维不能健康发育,惟师是从、惟书是从已经成为普遍性的精神现象。这些不具有独立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接班人如何能适应科技突飞猛进、知识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如何能担负起21世纪富国强民之重任?

即便是在已经进入新课程一段时间的课改实验区,旧的教育观念也占有相当大的市场。2003年10月,宜昌市教研中心组成5个调研组,分赴已开始课改的夷陵区、枝城市、当阳市、兴山县开展调研活动,调研组先后走访了30余所学校、听课265节次、召开60余次座谈会、向教师与学生发放调查问卷900余份„„综合反馈的信息,调研组认为在课改实验区存在以下四个大的问题:一是实验区学校教师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根深蒂固,有些老师还认为新课改仅仅是换了教材没换观点。二是探

究性学习流于表面,深层探究不够,仅是给传统教学贴上“探究”的标签。三是课堂教学方法是“勾兑”的,如“勾兑”的酒,教与学的磨合不畅。四是教师讲得过多,走不出满堂灌的误区。

旧的教育观念在教学上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给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设置了重重关隘,能否突破这些人为的关卡,对于每位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来说,都是一场“血与火”的考验。不破不立,要想立,就得破,要在破中立,立不立得稳关键是要看立什么,如何立,所以,学习新的教育观念、用新的教育观念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对我们来说极为重要。

四、新课程有哪些新的教育观念

教育是开启安全不同未来大门的重要钥匙。什么类型 的教育必定会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教育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应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智能型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也与过去有了明显的不同。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的国际研讨会就将“高境界的理想、信念与责任感,强烈的自主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列为21世纪人才规格的突出特征,可见新世纪的人才就是全面发展的,对社会最有用的人。《纲要》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对基础教育课程应培养学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有着这样的论述:“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备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备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为了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这类人才,无论是教育行政领导还是学校教师都应树立与此相同的新的教育观念,并努力将这些新的教育观念贯彻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具体地讲,新的教育观念包括:

一、“以全人为本”的人才观

未来社会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创新人才的竞争,是全民素质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关键是大师级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世界顶尖高科技人才的竞争。同时,对大多数人来说,则更多地体现在面广点深、以博促专、一专多能上,以利于培养复合型、通用型人才,开拓型、领导型人才。为此,我们必须以新的人才观念审视我们的教育,确立新的教育培养目标。

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也应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而我们要确立人才层次性观念,培养越来越多的不同行业的创业者。教育的任务,不只是培养高科技人才,还要培养大量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还要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出贡献。一个民族,如果只有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管理者,而没有足够数量的中等技术人员、技术工人、有文化的农民和其他劳动者,其振兴恐怕也是很难的。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上了大学,成了专家、教授、学者、发明家,才称得上“人才”。这种狭隘的人才观,把基础教育引向了只重视少数尖子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歪路。

人才不是以文凭为标志的。在现实生活中,人才本来就是多种多样的。三百六十行,行行有人才。人才的多样性决定了成才道路的多样性。进学校经过深造可以成才;用心自学经过努力也能成才;在社会实践这片广阔天地里锻炼更能铸就出千百万可用之才、栋梁之才。社会实践的事实告诉我们,考分最高的学生在中学或大学毕业的若干年后,大部分并没有获得人们所期望的成就,而活跃在政界、军界、商界、企业界、艺术界的领袖绝大部分并不是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相反,他们往往是徘徊在班级第十名上下的学生。有人把这种情况称之为“第十名现象”。因而,我们要打破“唯文凭论”、“唯学历论”,专才、通才、偏才,不管哪一种才,只要他能有道德,能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能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就是人才。教育要为每个学生的成长铺平道路,要为人才在各行各业脱颖而出打下基础。

二、“以育人为本”的教育观

教育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国家兴办教育是因为“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所以,教育必须牢固确立为国家服务、为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观念,确立“育人为本”和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观念,努力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教育要确立人力资源开发的观念。教育要善于发现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创造性品质,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活跃人的思想,激发人的热情。在崇尚个性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处于同一年龄层次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知识储备、行为习惯、智力水平、身体素质、个性品质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但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能,关键在于潜能被发现、开发和利用的程度如何。在这个意义上,学生之间只存在差异,而不存在所谓的“差生”。人的潜能是多元的,有各自的优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的智能结构是多元的,至少具有语言、逻辑、数学、视觉空间、音乐、运动、交际、自省和认识自然等多种基本智能,其形成既有先天的基础,又有赖于后天的开发。全面开发学生的潜能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只是表现为不同的方式。除了“白痴天才”以外,只要教育得当,每个人的潜能都能得到相当高的发展水平。怎样使每个学生得到发展?答案是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正视差异,善待差异,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江泽民主席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地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以开发、发展学生潜能为中心的教育功能观。我们要密切注意学生智力发展的动向,试探并力求及早发现学生潜在的各种才能,不能把学生的头脑看成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要看作一座需要开采的矿藏,一束需要点燃的火把;要多给学生包括那些所谓的“差生”提供表现其特殊才能的机会,绝对不能轻易对学生作出其“一无所长”、“没有出息”之类的断语;要扬长避短,充分培养、发展学生智能的优势方面,鼓励学生在这些方面超越课标要求和教材,深入探索,敢于冒尖。我们只有热心地去关心每一位学生,热情地去帮助每一位学生,耐心地去指导每一位学生,仔细地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善意地去赞美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我们才有可能给所有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机会和空间。

三、“以拓人为本”的教学观

教育是在为人未来做准备,新课程强调教学应以挖掘人的潜能、培养人具备开拓自已潜能的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基本思路,在教学中应努力体现:

1、教与学之间是一种对话和交往的关系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地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一种简单给予、被动接受的关系,教师不再是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权威。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自由、公正、宽容、鼓励和帮助的交往关系和“伙伴”关系,双方互相接纳、互相敞开、互相理解,学生通过与教师的合作而成长,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而进行教育,从而达到共享知识、智慧、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在“对话”中,教师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应积极通过“对话”参与、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提供适宜的机会和条件,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指明方向,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和“顾问”作用。对话式的教学应让学生在自尊中求学,在自信中求知。

2、从关注教走向关注学

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应从关注教师怎样教转向关注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学生的问题、兴趣、基础是教学的出发点,学生问题的解决、兴趣的激发、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形成、基础的不断厚实是教学的归宿。课堂教学的目标一般不是事先预设的,而是由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制定、在教学活动中动态生成。学生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或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学习状况或掌握状况以及课堂中出现的种种意料之外的事件,都应成为教师的教学资源,成为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程的依据。教师的教学重要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3、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的培养

在现实的教学中,相当多的教师迷信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标准答案,学生们无论多有创意的答案,只要不符合“标准答案”,就被老师否定。在注重创新的时代,教学中要鼓励独创性和多样性,营造有利于发展学生求异思维、多向思维的氛围。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鼓励并赞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善于从学生的回答中找到闪光点;教师还要有容忍、接纳学生不同意见和答案的雅量,要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挖掘“疑点”,巧妙“布白”,设置“陷阱”使课堂变得意味无穷;教师要合理设置问题梯度,让不同程度得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问题层次上展开思考。

4、重视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养成

好课能让学生受益一生。教学不完全等同于智育,教学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取得一份知识行囊。比如语文教学,它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的文章,来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对理想不懈追求的精神。

四、“以立人为本”的质量观

质量观就是如何评价一个教师的工作质量,归根结底是如何评价所培养的学生的质量问题。在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实现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和学会生活,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能否实施“以立人为本”的教育评价至关重要。

1、评价内容的全面性

旧教育观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主要集中在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发展等认知领域,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价往往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依据,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个性、人格等的发展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授课质量不够重视。随着人们对教育评价目标和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评价的内容也日益全面,不仅要评价教师的教,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不仅评价教育活动的结果,也评价教育活动的过程;不仅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智力和能力等认知方面的发展,还要评价情感、意志、个性、人格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

2、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旧教育观对教学的评价大多采用单一的方法,或是单纯定量的方法,或是单纯定性的方法,严重影响了教育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因此,我们应把各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例如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自评与他评,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势和特长,又可以互相弥补其缺陷和不足,从而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3、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旧教育观评价活动的主体主要是学校管理人员或教育行政部门,是一种单一性的他人评价,作为评价对象的教师和学生则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任何主动选择的余地。新课程评价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评价主体由单纯的教育行政部门转变为学校管理者、同行教师、学生以及教师本人都可以对教育活动进行评价。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一方面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出发对教育活动进行更全面、更客观、更科学的评价,另一方面,由原先的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的教师和学生,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也不再处于过去单纯的被动状态,而是处于一种主动的积极参与状态,充分体现了他们在教育评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这十分有利于教师、学生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活动和学习活动进行反思,对自

己的活动进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修正,从而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4、注重教育性和发展性评价

旧课程教育观评价注重的往往是区分、甄别、选拔性功能,只看教育的结果而不问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单纯的结果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一般用于对教师的奖惩和选拔学生。新课程则更加重视教育评价的教育性和发展性功能,力图通过过程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使他们能够了解教育活动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从而促使教师和学生能够不断地改进、完善自己的教育活动和学习活动,使教育活动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五、当前形势下树立新教育观念的具体举措

我县中小学将在今年秋季学期从起始年级开设新课程,虽然本学期还未正式起用新教材,但对于全体教育工作者和广大教师来说,这段时间恰好提供一个缓冲的机会,提供了一段理论学习的时间,提供了一个借助过渡教材进行探究实现新旧教育观念更迭的机会,所以,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机遇,从培训和实践两个方面入手,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为顺利进入新课改做好理论奠基和实践准备。

一、加强培训学习,用新教育观念武装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告诉我们,行为是靠思想来支配的。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能否从根本上发生变化,关键是看其思想是否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我们的思想思想有多远,我们的认识到了哪一步,我们的工作就会做到哪一步。所以,进行课程改革,首要的便是加强培训学习,在转变教育观念上狠下功夫,取得实效。

一是要物化前期培训成绩。推进新课程的培训,其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和相关的政策措施以及学科课程标准的解读,使教师深入了解各学科改革的突破点以及对教学的实施建议等。在培训的方式上,要倡导培训者与教师的平等交流、对话,多采用“参与式培训模式”,了解他们的疑惑和困难,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深入地讨论,使他们能全身心地参与到培训中来。由县组织的大型培训已基本趋于结束,但以学校为阵地的校本培训和以学科为主的教研组内研讨活动才刚刚开始,我们要灵活借助多种培训方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

为了加强对新理论、新观念的学习,在县教育局、县教研室的主持下,我县已于去年7、8月和10月先后组织了省级骨干培训员培训、教育管理者培训、教师通识性培训和学科课程标准培训,培训面达到了100%。如果通识性培训是从表层对教师的旧观念进行剖析,那课程标准培训便是从中间层对旧观念进行挖除,但这还不够,即将开始的新教材培训则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彻底的脱胎换骨,是从思想到行动的全方位转换。新的教育观念必须依托于新的教学载体、在广大教师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中得以确立,所以能否用新的课程理念来认识新教材、运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活动对于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相当重要。在这段时间里,各学校任课教师要将参加通识性培训及学科课程标准学得的新的教育观念大胆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过渡教材的教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是要加强对外交流。为了全面了解课改实验区的进展情况,更为解决广大教师在用新

教育观念教过渡教材中出现的问题,将老师派往实验区进行参观、调研和考察学习或将实验区教师请到学校来做示范十分必要。在这一方面,县教研室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1、理论培训时有课改专家做讲座,让参训者获得最前沿的课改理念。在全县教育管理者骨干培训会上,县教育局、教研室聘请国家级课改专家郭元祥、省教研室和省继教中心的部分专家到会做讲座,让每位参训者学得了最为权威的新教育观念。

2、先后选派由各学科教研员及一线教师组成的培训者参加省级培训者培训。2003年,县教研室先后委派颜道生和我参加了数学学科、语文学科省级骨干培训,派杜平等十余位教研员及一线教师参加了省级骨干培训。省级培训结束后,由省级课改培训员组成学科课程标准培训专家组,于去年10月份对全县教师进行了分学科的课程标准培训。

3、先后多次组织城区学校及我县课改专家组成员赴课改实验区考察学习,进行专题调研。今年2月19日、25日,由县教研室组织、城区部分学校课改负责人组成考察组,先后到宜昌市点军区、兴山县就校本课程开发及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设情况做了专题考察,考察组通过听汇报、听课、到实践基地调研等多种形式,对校本课程及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发情况做了深入了解,并在2月底举行的教务主任会上就调研结果做了交流。

4、不断加强对教育管理者(学校校长、教务主任等)的提高培训,他们做到了以会代训,扎实提升。

部分学校也选派教师前往课改实验区学习,茅坪初中还于去年春季学期请枝城市语文教研员李祖贵老师来校授课,并与广大教师进行了交流。双向交流使理论培训与加深学习得以经常化,这为广大教师接受新的教育观念,并自觉进行相关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是加强课题教研。课程改革是一个改革创新的过程,依托于课题研究进行课程改革,有利于培养教师,使之具备新的教研与教学能力,所以基于课程改革的课题研究工作理应成为理论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积极探索实践,用新教育观念指导教学

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将新的教育观念运用到教学中去。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然而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又是那些我们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这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其艰难是不言而喻的。课改实验区反馈来的四大问题在我们县也大量存在,又因我县各中小学校到现在还未使用新教材,所以用新的教育观念来教过渡教材,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不要紧。紧要的是我们不能因为没有新教材或未进入新课程而将我们已学得的新的教育观念束之高阁。针对我县中小学教学的实际,愚以为,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小事做起,循序渐进地抓好新教育观念的渗透。

1、教师要适当调整自已的角色,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学做到少讲多学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前提,教学是师生双方平等对话的过程。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这一新教育观念?我们可以从“少讲多学”入手,把学习的时间尽可能地还给学生。

旧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一言堂、满堂灌,如果我们能在这方面有所改进,那便是一大进步。少讲多学中的“少讲”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少地进行给予式的讲解。5分钟能讲明白的,绝不讲6分钟,学生自己能研究明白的,教师绝不要讲,从而把课堂真正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研究,亲身感悟、体验的地方,而不要把课堂视为欣赏教师讲演、被动静听和接受结论的场所。“多学”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学生的活动多,即学生自己动脑想,动口说、读,动手写、摸、做,动情感受、领悟、体验的时间多,机会多,也就是得到的锻炼多。二是学到的知识多,信息量大。三是学生的收益多,学习质量和学习水平高,学习效益好,也就是学科更扎实更有效,相关素质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少讲”是手段,“多学”是目的。只有“少讲”才能真的“多学”;只有达到了“多学”的目的的“少讲”,才是高水平的“少讲”。讲是为学服务的,究竟讲多少为好,完全取决于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与学习习惯。只要能保证学生“多学”,教师的讲解越少越好。教师讲的少了,学生自主学习也就自然多了,动脑、动手、动口的习惯也就有了。如何才能做到呢?

第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的重点不是自己讲得怎样,而是学生学得怎样;教师讲多少、怎样讲、什么时候讲完全取决于学生学的需求,即因学定讲。

第二,讲授只是帮助学生有效学习的手段之一,绝不是全部。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引起研究、组织研讨、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提供信息、激发竞争等等,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教学教学技能必须多样化。在一节课中,究竟使用哪些教学技能,这些教学技能怎样组合,也完全取新决于学生学的需求,即因势定讲。

第三,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不再是教师讲得怎样,也不是教师动用了哪些先进的教育技术,而是学生学得怎样,是不是达到了“多学”的目的。如前所述,这里的“多学”不仅是获得的知识多,而且包括得到的锻炼多、体验多、学习的质量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益好,即“以学评教”。

如果教师能结合学科教学特点,依据具体教学内容的不同,做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少讲多学”,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必定能够从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学习、研讨,平等对话的教学过程方能实现。

2、在教学中,尽量采取“存问题教育”的教学策略

在前面我已提到过,旧的教育观念、传统课堂教学对于提问的策略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让学生没有问题走出教室”,这种教学因为扼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能力(在中、小学表现为产生问题的能力等),而将遭到摒弃。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应该采用“存问题教育”的策略。具体地讲,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种策略的实施,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引导学生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 的。

我曾听课改专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国内的高才生到美国去念大学或研究生,学习总是格外用功,上课认真记笔记,下课认真对笔记,教育前认真背笔记。考试的时候,教师讲了6点,我们的留学生绝不会写5点,保证将老师讲的内容全部还给老师。在中国这样的卷子表明教师讲的内容学生全都掌握了,自然是满分。可是在美国最多只能得个B等,通常只能得C等。而一些学生只答了1点、2点,但有创见,是他自己思考出来的,是从其他资料获取的,这样的卷子却能得A等。我们有些学生表示不理解,去询问老师:“我们6点都讲出来了,为什么只能得C等。而他们只答了1点、2点,却得A等?”老师的回答是值得回味的:“你答了6点不错,可是这6点我已经讲过了呀!我讲过了,你还说它干什么呢?我讲了6点,那是我思考的,是已有的6种可能性或解决问题的6种方法。他们只讲了1点或2点,那是他们自己的。我讲课的目的,就在于启发大家通过我讲的6点,形成你们自己的思考,得到你们自己的答案。”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教育与国外教育在问题处理上的差异。我们旧的教育观是将孩子培养成为没有问题可提的知识传声筒,这种教育观培养出来的人才创新意识和问题能力的褪化是令人担忧的。所以我认为,在新课改中,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能力相当重要,我们最直接的做法便是让课堂成为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讨论问题、产生新问题的场所,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再让学生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具体如何来做,我想,一门学科有一门学科的不同,这得因学科设问、因文设问、因时设问、因情设问。

3、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尽量采用鼓励性评语,多做表扬少批评

旧教育观在评价方面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是求同不求异,对学生学习结果评价重的是分数,而不是素养是否提高。新教育观则强调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革教学实践的功能,对学生做发展性的评价。如何做呢?

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课堂上,有很多学生在多数时间是低着头学习,能将头高扬的人很少。经过调查,我发现,将头低着学习的学生在性格上明显缺乏自信,这类学生很少得到过老师的表扬。既便是在公开课中,老师对学生的表扬、赞美也很少。这是多么严重的一件事呀!得不到老师肯定的学生是不可能用心去学习的,对于学生而言,没有什么比得到老师及同学的承认和表扬作为他学习的动力了。即便是回答得不是很好,我们也应该给他们以鼓励。

做为一位负责学校教研工作的教师,我最高兴的事便是听英语老师的公开课。因为在他们的课上,我能听到很多的“OK!”“Very good!”“Yes!”“Please!”,我惊异地发现,也只有在英语课上,那些埋着头学习的学生才昂起他们的头,因为他们知道,英语老师会在他们回答问题后说“OK!”。这也许是在许多学校,英语教学评估总比其他学科高出一截的重要原因。

给学生鼓励性的评价,是每位教师能做的事。鼓励性的评价表现形式很多,最简便的就是掌声和鼓励性的话语。我们不能吝啬掌声和笑脸,在一节课上,我们若能多次将掌声送给学生,这也是一种对新教育观念的落实呢!如何对学生做学期总结性的评语,我们不妨看下

面有两则来自某课改实验区一小学的教师评语。

评语一:你是个聪明、机灵而又调皮的女孩子。课堂上常常给老师以惊喜,你能回答出别人难以回答的问题。英语课上你出众的对话表演,形象逼真。每天午饭后,你主动整理教室,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老师喜欢你,同学喜欢你。可惜你上课爱讲话,影响了别人,也影响了自己。记住:优秀的学生是要有严格纪律的,愿意在这方面努力吗?

评语二:你是招人喜欢的孩子。最令我难忘的是运动场上你为了集体的荣誉而奋力拚搏。每天早上,你早早地来到学校,一丝不苟地擦着楼道内的窗台。你如果认真写字,还真能把字写的公整。如果在此方面下点功夫,你会写得更棒。记住:老师多么希望你的学习也象体育一样出色啊!我相信你会努力的。

评语虽短,却显露教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成功的肯定,对学生发展的激励与期望。学生能从评语中感受到情的感染、爱的激励、美的享受,这也能增强学生学会做现代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学生是多么希望能得到这样的评语呀!

如何将新教育观念贯彻到教学中去,以上的几点仅仅是抛砖引玉,做法也看似平庸,但我们若能将这几点做到位,那也就能自觉成为新教育观念的践行者了。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篇3

关键词:中职;教学质量;监测;思考

目前中职教育的规模已经走出困境,短短几年中职规模与普通高中齐平,但是中职教学的质量却令人担忧,提高中职教学质量是中职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面临的紧迫任务。怎样才能提高中职教学质量呢?

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必须注意内涵发展,加强内部管理,深化内部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就业能力,然而,将规模发展与内涵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为确保中职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建立中职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

提高中职教学质量就必须明确教学质量目标,国家对中职教育质量有明确的要求,其质量目标核心内容是把“毕业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胜任工作岗位要求,顺利实现就业”作为衡量中职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我们就应该按照这个指标,建立中职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

一、建立中职教学质量体系

影响中职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因素有:生源素质、教师队伍、专业定位、教学计划、教育管理和评价等,中职学校可以从上述几个方面来确定教学质量目标,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标

准。而从学生就业所需的综合素质来看,中职院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基本的教育质量体系。

1.基础知识方面

学生较全面掌握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获得中职毕业(结业)证书。

2.基本技能方面

学生较熟练掌握所学的基本技能,获得中(初)级技能等级证书。

3.基本素养方面

学生了解就业的相关知识,如礼仪、应聘、法律、安全、生活的常识;具备就业的基本能力,如普通话、交际能力、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等;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4.道德规范方面

学生具备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就业应具有的职业道德规范。

5.就业与升学方面

学生根据自愿升学或就业,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学校升学与就业率高。

二、建立中职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

根据中职教育质量体系,建立相适应的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价体系,才能保证中职教育质量。

1.中职教育质量的监测和评价应该在国家职业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中职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价机制体制,分工合作对中职教育质量体系的上述五个方面进行综合监测和评价。

2.对基础知识的监测和评价应该采用同普通中学一样的方

式,由各级教科所组织实施,定期按照中职教学大纲标准进行质量监测和评价。保证中职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达到毕业水准。

3.对基本技能方面的监测和评价应该由具备检测专业技能资格的人员对学生逐项考核检测,达到行业标准,方能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4.在基本素养和道德规范方面由学校学生主管部门严格考

查、考核,使其达到专业技术人才所要求的基本素养和道德规范。

三、加强中职教学质量监测的措施

加强中职教学质量监测是国家、地方和中职学校的共同责任,应当分工负责、互相协调,做好工作。做好中职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监测。

1.加强中职教学过程的监测

正常的教学秩序、完美的教学过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应当根据目前中职教学过程中的种种不良现象加强监测。

(1)现在有些学校随意缩短文化课教学时间,节约教学成本,还美其名曰:“加强实习。”其实是减少了学生学习文化基础知识的时间,其后果是学生该学习的文化基础知识没有学到手,有些中职学生成了新“文盲”;解决此问题的措施是: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规定学校开学、放假时间,加强检查,明确规定各个专业应开设的课程及其课时数,明确实习的时间长短。

(2)有些教师不认真履行职责,课堂上应付,不充分利用教学时间进行有效教学,而是用吹牛谈天消磨宝贵时间。不认真钻研教材,改进教法,而是埋怨学生基础差、无法实施教学,致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上课玩手机、打电话成了常态。解决此问题的措施是学校的教学管理人员应该加强教学常规检查,走进课堂,督促检查,对违纪师生批评教育。

(3)有些学校专业技能课无师资、无场地、无设备或虽有但不能满足教学必须。其后果是学生毕业不具备专业必需技能,难以适应工作。解决此问题的措施是:国家、地方和学校应当按照专业配备教师,建立规范场地、购置满足教学必须的设备,如若不达标,就不能招生,取消办学资格。

(4)有些学校追求办学经济效益最大化,随意延长学生实习时间,有些实习期达到一年以上,甚至有的入学缴费后几周就派出实习,实际上是为学校打工赚钱。也没有老师进行实习指导,其后果是影响了在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学业水平完全不达标,严重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和发展。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是:国家应该明确中职各专业的实习时间,禁止随意延长实习时间,中职院校应配足实习指导教师,并排到学生实习单位,进行实习指导。

2.加强对教学结果的监测

(1)有些学校的各种考试检测流于形式,课程结业、学业水平、技能测试不按教学目标、技能等级标准要求,降低标准,迎合学生,考场上作弊成为常态,其后果是想学、好学者没劲,有文凭没水平。解决此问题的措施是:国家应制定中职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地方的教学质量检测部门组织统一的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价。

(2)有些学校滥发毕业文凭,由于中职生文化课、专业课的学业水平没有国家的统一测试,都是学校自测,因而有些学校发文凭的标准是缴没缴清学杂费。其后果是学生有文凭,没有符合标准的水平。解决此问题的措施是:中职的文化基础课应该由国家制定标准,地方统一进行考试。专业技能也应如此,统一测试,学生的品德行为、职业道德经学校和实习单位考核,经过考试、检测,合格者才能发给毕业文凭。

(3)有些学校忽视学生毕业后的跟踪服务、就业指导、工作状况和发展状态,因而也不知道自己培养的人才的质量如何。解决此问题的措施是:学校应该对毕业生进行3~5年的跟踪服务,解

决学生就业或创业上的困难和问题,发现学生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上的表现情况,为学校课程改革、教法改革提供

经验。

(4)有些地方还没有对中职学校的办学资质进行评估,也没有进行规范办学的检查,或者没有对不合格的、不规范的办学行为督促整改。其后果是使中职办学声誉严重受损,威胁到中职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解决此问题的措施是:各地应该进行严格的中职办学资质的审查,不合格者坚决取消办学资格,停止招生。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定期对中职学校办学行为进行评估,对不规范办学行为限期整改,严重者限制招生,对规范办学优秀学校大力表彰奖励。

只有这样,国家、地方和学校三方对中职教育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才能使中职学生学习有目标,教师教学有目标,才有改进教学方法,增加提高教学质量的压力和动力。才能保证中职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胥洪树,西华师范大学南充初等教育学院科研处主任、高级讲师。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篇4

一、创设情境, 以境致情,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现代课堂教学可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此情此境下受到感染熏陶, 以境来达到入情的目的。一个有活力的数学课堂, 对学生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亲和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 让学生产生合作愿望, 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培养学生强烈的竞争意识。好的课堂引入, 能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主动发现、积极探索、举一反三、承上启下, 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 也培养学生的科学发现精神、逻辑推理能力和曲径探幽的意境, 从而使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最充分的开发。

例如, 在讲授“全等三角形”这一课程时, 我设计的是如下情境。

教师:有一天, 小明在打篮球时, 不小心把教室的窗户玻璃打破了一角, 形状近似一个三角形, 那么打下的玻璃与窗户上留的缺口有什么特点?掉下来的三角形玻璃与窗户缺口的形状、大小之间分别有什么关系?

学生1:窗户上留的缺口应该是一个三角形, 它与掉下来的三角形玻璃的形状、大小是相同的。

教师:我们能否帮助小明把掉下来的玻璃放回去, 且刚好填补缺口?

学生2:只要把掉下来的玻璃按相同的方向放回去就可以了。

学生3:这很简单!像拼图一样。

教师 (赞许地) :说得真形象。如果把形状、大小都相同的两个图形叠放在一起, 会有什么结果?

学生 (齐声) :重合。

教师:我们就把能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在全等形中, 三角形是最简单的一种,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全等三角形。

二、开放课堂空间,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活跃课堂氛围

多年来, 旧的教学方法一直有种习惯, 教师讲, 学生听。教师讲得眉飞色舞, 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 课堂效率不高。其实,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不仅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 而且还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创造者。因而, 要多元化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确定好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上,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一些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减少学生的束缚感, 给他们营造一个自由的良好氛围, 这样也有助于他们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如在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课的教学中, 练习完成后我让学生谈学习的体会。有个学生就说:“既然公式法是由配方法而得的, 而且适合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 再说配方法解方程很麻烦, 容易错, 那么配方法就不重要了, 可以不再用它解方程了。”其他学生马上都表示有同感, 议论起来。这是在我意料之外的, 我没有针对性地给予回答, 而是干脆让学生展开讨论, 先讨论配方法到底重不重要, 再讨论哪些方程用配方法解简单。经过积极认真的讨论, 他们认为配方法是重要的, 没有配方法就没有公式法。这一及时的讨论不仅使学生体会了配方法的价值, 又增强了解题的灵活性。

三、借助多媒体, 创设趣味教学课堂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 都是教师在起主导作用, 主要强调接受和掌握, 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在现代多媒体技术运用十分广泛的今天, 应借助多媒体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打造趣味教学课堂, 使教学达到高效率。例如教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时, 我以“五一假期旅游”为活动背景, 让学生分组研究“五一假期旅游”的行程。首先, 让学生分小组登录互联网, 查阅各旅游区和各大旅行社信息, 了解相关的费用、时间及行程等。其次, 将搜集到的资料汇集到一起, 制成统计表。然后,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 根据自己的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旅游行程及时间, 选择最佳的旅游路线, 决定乘坐何种交通工具去, 并且说明理由。最后, 由小组组长汇报, 师生评议, 评选出最佳统计表和最佳旅游线路, 并在全班发布。把教学与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起来, 同时让学生在“做”中学习学科知识, 学习信息技术, 学习做事, 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 开阔了视野, 激活了思维, 增强了想象, 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现实的探索性数学活动中。

四、精心设计问题, 创设趣味教学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 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精心设置问题的坡度, 使学生步步深入并探究出规律。如在解决某一个具体数学问题时, 教师可以分层次地设问, 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一来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二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振作精神, 使难题的解决变得容易。譬如我在讲授“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时, 逐步提出如下问题。

①过一点可以画多少个圆?为什么?

②过两点可以画多少个圆?这些圆的圆心位置有什么规律?为什么?

③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A, B, C画圆, 这样的圆要经过A, B, 圆心应在哪里?这样的圆要经过B, C, 圆心又应在哪里?同时要经过点A, B, C, 圆心应该在哪里?

④这样的圆可以画多少个?

随着这些问题的逐一提出, 学生就会边动脑, 边动手, 逐步使问题得到解决, 从而使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五、反思解题策略, 优化解题思路

数学解题总是会使用某些解题策略, 解题策略的选择与运用对于解题过程的繁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解题结束后对解题策略进行反思, 多角度思考问题, 探索是否还有其他解法, 通过对不同解题策略的比较, 及时总结解题技巧, 增强解题过程中对解题思路的调整意识和能力, 从而达到优化解题思路的目的。通过对解题策略进行反思, 能够让学生对不同的解题策略进行对比分析, 作出合情合理的选择, 优化解题思路, 从而增强学生对解题过程中监控的意识和能力。教学中恰当地使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 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本知识、熟练地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进而启迪思维, 开发智力, 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平面几何中证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的方法就有如下6种之多, 6种证法有一个共同的思路, 就是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化为平角, 强调了辅助线的作用。我们认为辅助线起了牵线搭桥的作用。适当的讲解会使学生感到奇妙的解法既在意料之外, 又在情理之中, 从而兴趣倍增, 让学生始终乐于学习。我发现灵活的教学方法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更喜欢数学课。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心得 篇5

1.学准:让学生学到正确的知识、技能方法等,达到学准,教师要教准,尤其不能出现错误的`讲解和示范。

2.学会:学会了什么,具体表现有会说、会做、会用、会学和会做人,达到五会并非一节课所谓。

3.学乐:关键提高体育的乐趣,让学生享受体育乐趣,而不是仅仅的体验乐趣。每节课让学生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学习,至关重要。

4学热:通过提高运动的练习密度和强度而学热效果。除了做到精讲多练,还好让学生少等多动或少站多练。

二、如何区分学会:

1.会说:能通过语言表达某项技术。能说出前滚翻的动作方法。

2.会做:能通过身体表现某种技术。如能独立完成前滚翻动作。

3.会用:能将所学知识,技能,方法灵活运用到生活和比赛中,

4.会学:掌握听讲观察练习的具体方法。如老师做示范时,知道观察什么,怎么观察。

5.会做人:懂得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会合作,在训练中能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在比赛中能顽强拼搏等。

三、好的优质课六项性:

1.真实性

2.完整性

3.准确性

4.新颖性

5.实效性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篇6

[关键词]教育实习 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黄翠红(1968- ),浙江湖州人,湖州师范学院教务处实践教学科科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管理。(浙江 湖州 313000)

[中图分类号]G64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9-0039-03

教育实习作为师范生的一门重要的综合实践必修课程,既是对师范生思想和业务上的多项综合训练,又是对师范生心理、思想、能力及知识等各种因素的全面检验与提高。面对当今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新形势,特别是全面贯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的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需要,师范专业教育实习也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何规范、创新教育实习管理,保证教育实习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动手能力、交流能力、表达能力等)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已成为各高师院校普遍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强化师范技能训练,为开展教育实习奠定坚实基础

1.学校必须从人才培养方案着手,采取“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加大教育专业课程。前两年为基础平台教学,开好、开足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及学科教学法等师范必修课程,加强学生的教育教学理论功底。后两年为模块方向课程,进行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同时,根据师范生就业需要,在培养方案中设置其他模块方向,供师范生选修,以培养师范生的全面素质,拓宽知识面,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2.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从师技能水平。组织“三笔字(毛笔、钢笔、粉笔)”“演讲”“说课”“课件制作”等教师基本技能的训练和竞赛。制定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实施意见和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训练大纲。从学生入校开始,实行四年一贯,全程开展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明确不同年级师范生教师能力培养标准,对各年级师范技能进行系统化培训,还可以推出学生职业技能考证制度,全面培养师范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3.创新模式,学做互动,开展“拜师学教”实践活动。“拜师学教”活动充分体现了教育专业的特点,是教师专业化培养的一种有益尝试。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教育实习基地资源,遴选基地学校的优秀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从大二开始到大三有组织、有步骤地与指导教师结成对子,明确每个指导教师带3名学生,至少每周安排半天时间进行“拜师学教”活动,分四个步骤:(1)观摩指导教师的教学生活及工作,同时担任指导教师的教学助手,从事学生辅导、作业批改等工作;(2)着重建构现场实际教学经验,包括教材分析、教学活动准备、教学活动演示、听课、评课等;(3)模拟教学,试讲一堂课,课后与指导教师共同反思;(4)教学总结与科学研究。通过“拜师学教”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可让其尽早熟悉基础教育、懂得基础教育、适应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内容、任务及目标,采用不同形式和方法,有序推进,为教育实习乃至毕业后走上教育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探索教育实习有效模式和机制,提高教育实习质量

1.改革实习模式,体现教育实习实效性。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和范围的不断扩大,教育界也正在积极探索教育实习新模式,一些学校提出了“分散实习”“顶岗实习”“混合编队式实习”等各具特色的教育实习新模式,但是大多数高校仍然沿用传统的“毕业前一次集中定点实习”模式。这种模式把教育实习从整个教师教育过程中剥离出来,成了一个与学科教育脱节的独立的环节,而教师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专业发展过程,应该在中小学校这一大环境下进行。因此,教育实习形式应该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形式之外,还可从学生入校开始,开辟教育实习与基础教育改革研究相结合、与社会调查相结合、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与学生科研相结合、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相结合、与毕业预分配相结合的新天地,从而全面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社会适应能力。

2.实行分层管理,促进管理模式多元化。教育实习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极为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是大学的内部事务,而且与地方行政部门、实习学校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作为高师院校,应该从教育实习现时状态出发,充分考虑高校、实习学校和学生的受益价值,努力探索教育实习管理的新模式,整合力量,分层管理,促进教育实习管理模式多元化。首先,应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实习学校组成的“教学团队”,构建高校与市县教育局、实习学校共同参与、紧密配合、共育合格师资的新机制,协调管理,分工负责。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教育实习的协调和监督;高校负责教育实习计划的制订、实施和实习经费的保障;实习学校主要负责教育实习的过程教学与指导,其任务在于指派优秀指导教师,加强对实习生教育实习各个环节的全面指导,和高校一起评价、考核实习生实习情况。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充分发挥好三者的作用并凝聚成合作精神的关键在于高校要有所作为。高校要从“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出发,在加强教育实习研究的同时,充分发挥高校的人力资源优势,深入中小学广泛合作,争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努力创设出富有地方特色、符合地方教育特点的有实效的教育实习模式。其次,高校内部也要建立由学校领导、职能部门、下属学院负责人组成的“教学团队”,建立教育实习与招生、就业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将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带队管理与学校招生宣传和就业工作紧密结合,按地区分派到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包干负责。教育实习实行“学院包干负责、带队教师全程指导、学校领导带队巡视”的管理模式,实行分层管理,责任到人。教务处落实实习任务和组织学校领导巡视工作,主要起协调管理的作用;各学院(系部)首先要取得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协助,由教育行政部门联系实习单位,落实实习任务;带队教师到实习学校具体落实实习生的实习年级、班级、教材、宿食等问题,带队教师在人数众多、专业背景不一的综合实习队伍里,以团队领袖的身份发挥着核心作用。经过教育实习,各市县区教育局与实习学校对高校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为学校更好地开展教育实习、招生、就业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3.改革评估督查模式,建立统一协调的教育实习管理长效机制。为了确保教育实习质量,高校常常会联合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实习学校一起对实习生的实习质量进行督查、评估。大部分高校每年或两年召开一次教育实习总结交流会,听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实习学校领导对实习生教学、高校实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但是随着招生数量和范围的不断扩大,实习基地的不断增多,分布越来越广,这种大规模的集中交流已不现实。针对这种情况,高校要适时改变教育实习评估督察模式,教育实习工作总结交流可以由“请进来”向“走出去”转变,由“集中”向“分散”转变。高校应该走出学校,由学校分管领导、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学院分管领导组成一支教育实习巡回检查队伍,到各地进行教育实习巡视,全方位了解实习情况。这种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将大规模的实习总结交流会化为分散的座谈会;第二,将远距离的沟通化为面对面的交流;第三,能够真正听到教育局和实习学校对高校教育实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第四,有利于高校和实习基地学校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双赢的关系;第五,有利于巩固学校招生、就业和教育实习“三位一体”管理模式。

三、健全系统科学的管理规章制度,实施规范管理

要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必须特别强调从严治教、规范管理。高校应该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建立一整套系统科学的规章制度,并根据形势发展不断健全与完善。

教育实习工作也是高校一项教学系统工程,必须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才能取得持久的效果。规章制度的建立,应立足于影响教育实习质量的关键因素,做到“对症下药”。一是建立健全教育实习的组织与管理制度,明确学校、学院、系部各级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责,制订科学规范的操作程序,使教育实习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顺利进行。二是建立健全教育实习经费管理与使用制度,保证一定的经费投入,为教育实习顺利开展提供物质和经济保障。三是建立和健全带队指导教师的遴选机制和激励机制,制定合理的教育实习带队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和鼓励高水平教师带队指导的政策与措施,调动教师参与教育实习带队工作的积极性。四是建立健全与教育实习有关的学籍管理规定,明确对学生的要求,促进学生端正科学态度,保证精力和时间投入。五是建立健全教育实习成绩评定制度,制定学生实习成绩档案册,明确实习成绩评定程序、评定内容和评定标准,规范、严肃实习成绩的评定工作。六是建立健全教育实习档案制度,确保教育实习总结、成绩、教育实习调查报告、教案等各环节教学资料档案完整、规范,实现对教育实习的全程监控。七是建立教育实习质量监控机制,这是保障教育实习质量的重要手段。及时开展教育实习评估检查和教育实习先进集体与个人、优秀教案与优秀调查报告的评选工作,做到以评促改、以奖扶优。

四、强化教育实习关键环节的管理,是提高教育实习质量的核心

要提高教育实习质量就要强调教育实习过程管理的全程性,强化关键环节的管理。

1.学院(系部)包干负责,落实实习任务。教务处每年根据实习人数及地区分布情况分配实习任务,划分实习管理包干地区,确定实习带队教师、实习组长和实习生详细名单。学院(系部)以实习包干地区为单位,落实教育实习任务、基地管理等,实习期间由学院和带队教师全程负责过程管理。

2.带队教师全程蹲点指导,确保实习质量。教育实习质量的保证主要由两方面因素构成,内因是学生,外因是带队教师,内因通过外因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带队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实习质量的重要保证。学院(系部)要成立实习工作领导小组,每个实习点都要配备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带队教师,进行全程蹲点和遥控监督管理,负责实习生的思想教育、督促检查实习工作、协调各种关系、处理突发事件等,保证教育实习质量。

3.学院和学校领导巡回检查,加强实习检查与监督。实习期间,组织由学校领导带队,院办、教务处、招就处、学生处、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学院分管院长参加的教育实习巡回检查团队,进行教育实习巡回检查指导工作。通过走访当地教育局、实习学校,看望实习生,召开教育局、实习学校领导参加的座谈会和实习生座谈会,全面了解实习生的实习情况,加强与当地教育局、实习学校的沟通,加大对实习生的监督力度。

五、重视总结交流,注重培养实习生反思教学能力

1.以不同形式、不同层次做好教育实习的总结工作。首先,各学院在实习组长、带队教师总结工作的基础上,召开本学院实习工作总结交流会或汇报会,总结经验,巩固成果,找出问题,并对学校及本专业实习教学工作改革和今后组织实习工作提出意见与建议。其次,学校在学院总结交流和召开带队教师、实习组长座谈会的基础上,组织召开年度教育实习工作总结及表彰会。开展教育实习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比,可以有效提高学院、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工作责任感,为提高教育实习质量提供士气保障。

2.组织开展实习优秀教案和优秀调查报告的评选活动。优秀教案和优秀调查报告是学生教育实习实践能力和创新水平的展示,学校每年组织优秀教案和优秀调查报告的评选活动,将优秀教案和优秀调查报告汇编成册,一方面供下一届实习生参考,另一方面送到实习学校,在互相交流的基础上,增加实习学校之间的竞争意识。有效地推进实习教案和调查报告质量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3.实习生返校后,学院可以组织教师对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情况进行验收。对返校后的师范生就“说课”、课件制作以及教案撰写等内容进行考核,对部分实习效果不明显,验收不过关的学生进行专题培训。确保人人参与、人人过技能关,真正达到“会备课”“会讲课”“会评课”,全面提高学生师范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汪颖.从教育实习看教育技术专业师范生从师技能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5(12).

[2]李崇爱,万成.教育专业化进程中的教育实习:理念、目标、模式[J].现代教育科学,2006,(11).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07]2号)[Z].2007-02-17.

[4]孙晨红.改革教育实习的新设想[J].教育探索,2006(4).

[5]高思.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J].中国大学教学,2007(2).

如何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篇7

一、注重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欲望

古语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和动作有兴趣, 就会精神饱满, 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锻炼中。例如, 在教学耐力跑练习时, 我采用了3分钟变换跑的教学方式。具体做法是篮球场跑“区”型, 每跑一圈变换一种跑姿。可采用左右侧向并步跑、左右交叉步跑、后退跑、高抬腿跑、后蹬跑等。这种方法由于跑姿和跑动路线不断变化, 学生始终保持着很高的兴奋性, 3分钟跑下来虽然个个都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但是没有一个人叫累。初中学生有很强的敏感性, 喜欢新技术、新知识、新战术, 所以就要求教材内容新、教学方法新、教学手段新、组织形式新、场地设计新、教学环境新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的方法新。教师需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 用新的教学思维、手段和训练方法满足学生的求新心理, 特别是在上新授课技能教学时尤为重要。

此外, 体育教师要注重提高自己动作的规范性。教师规范、到位、优美大方的示范动作, 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注意力高度集中, 学生才会跟着老师的教学思路走, 师生互动, 达到教与学统一。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注重选择恰当的讲解时机

1.教授新技术动作时, 边示范边讲解效果较好, 也可在示范后讲解, 让学生形成视觉表象的同时, 加以技术讲解, 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学生易理解、易加深认识。

2.当学生在练习中因技术概念不清, 而导致动作出现错误时, 应立即进行纠正, 对其不足之处进行讲解和强调。

3.根据学生存在的技术错误或不足, 在施以直接帮助手法的同时, 采取有针对性的语言, 进行技术刺激和强调。

4.学生刚完成练习时, 根据每个学生存在的问题, 及时采取个别及时讲解指导。

5.学生对动作有了实际感受和体会时, 对技术进行深入而细致的讲解和分析, 促使其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

三、注重激励、表扬学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的行为受动机的支配, 学生的心理一旦得到满足, 便会成为其积极向上的原动力。体育教师的言行举止要体现出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和尊重。体育教师对学生的爱, 同样能使学生认真上好体育课,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不难发现, 如果漠视学生的个性心理, 就会极大地影响体育课的教学效果。个别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对学习各种动作、技术信心不足。教师需首先了解并关心他们, 加强辅导, 创造良好的练习机会。给予更多表扬, 鼓励他们积极进取, 克服消极因素。适度的表扬能激发斗志, 给学生信心和战胜困难的勇气。表扬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表扬要选择恰当的时机。体育教师应具备掌握信息的敏感性, 表扬要适宜, 注意实效性, 及时表扬好人好事, 变表扬为动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表扬要做到准确无误。体育教师在给予学生表扬时, 要针对实际情况, 给予学生恰当的表扬。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仔细观察, 准确把握事实, 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表扬。

3.表扬要适量。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不能一味地表扬, 那样会使得表扬失去它应有的作用。表扬应把握不同的起点, 分层次地表扬一些人和事, 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学有榜样, 赶有希望。

四、注重游戏教学, 寓教于乐

各项体育技能的训练虽然具有技艺趣味性, 但反复单一活动毕竟是单调枯燥的, 易使大脑疲劳, 产生倦怠情绪, 影响教学效果。如果将技能训练融入形式多样的游戏之中, 既教游戏, 又教技能, 使学生大脑保持高度兴奋, 精神饱满地投入这场训练活动, 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青少年具有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好奇心、好胜心极强的特点。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积极因素, 多采用比赛、竞技等游戏方法,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巩固教学效果。如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练习, 采用分组投篮比赛, 看哪一组投中的最多, 方法是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4组, 按顺序每人投篮5次, 整组投投完后看哪一组投中的最多。通过投篮比赛练习, 不但提高了学习练习的积极性, 而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从而完成了学习任务。

体育游戏与其他单项体育运动不同, 往往具有一定的情节, 在此情节中反映出一定的思想内容。通过游戏能加强人与人、个人与集体、小集体与大集体的来往和联系, 有利于培养学生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和维护集体的良好品格。在游戏中, 学生为了取胜, 必须克服种种困难, 处理各种不断变化的情况, 需要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需要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因此, 无形之中使学生受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团结友爱、互助合作、敢于拼搏的思想教育。例如在拔河游戏、接棒游戏等活动中, 使他们体验到了只有在集体中才能显示个人的力量, 因而增强了集体主义的意识。

五、注重学生的安全, 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安全是放在首位的。在备课过程中, 我们要充分考虑到可能会伤害到学生的不安全的因素, 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保证学生的安全。笔者认为, 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上体育课前认真检查场地、器材。

2.提前做好安全教育, 提高思想认识。

3.带领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4.教会学生自我保护、帮助他人、保护他人的方法。

5.根据教学内容, 做好安全保护措施。

做好以上防范措施, 才能让学生消除恐惧心理, 勇敢、大胆、放心地进行活动。

轻松教学 提高质量 篇8

一、训练表达———每天课前两分钟新鲜事

表达能力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 它关系到和他人的交流是不是简明和谐, 涉及工作是不是顺利, 影响到周围人对自己的看法。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一个人的财富。语文学科就是提高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然而大多数学生不喜欢语文这门学科, 尤其是其中的作文和阅读。因为他们觉得把话说好了很难。的确, 表达好需要用词、修辞、标点多方面配合好。与其说学习语文难, 不如说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这门学科难。

其实, 要改变单调的学习也不一定就那么难, 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一片天, 如果按照求异的思想把学生每天的见闻放在一起, 那么学生可触及的资源不就多了吗?如果每天都给学生几分钟时间来广播一下自己知道的最新消息, 比一比谁说得更准确、更详细, 我相信学生不但能得到丰富社会知识, 他们的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学生也就会因此期待下一次的语文课能知道哪些新鲜事, 能展示一番自己的表达。

二、创设情境, 帮助写作

从组词到造句, 然后是写话, 最后形成作文。学生可用的方法无非是先读再仿, 然后自己写。这一切都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这也是写作的难点。比如要学生写足球赛, 但他们没玩过, 也没见过, 怎么办?那么就让学生回家看电视, 看一场球赛。学生要写比赛了, 可是还没感觉, 怎么办呢?教师可以组织一场比赛, 让学生亲身体会一下。学生要写人物了, 可以安排他们去访一访、看一看想写的人物。如此下去, 学生总不会没内容可写了。至于作文讲评, 我不赞同拿一篇例文让学生分析修改。我试过了几次, 认为这样更容易让学生不自觉地产生抄袭的念头。我认为还是启发的效果比较好, 让学生创造属于自己又让别人出乎意料的内容。

三、轮流当官, 滚动检查

好多学生都想当班干部, 觉得威风, 能说了算。可是大多教师都是按学习或一些其他理由来选定班干部, 于是很多学生都无缘于这项“美差”, 哪怕是发发作业。这样打击了一部分学生, 他们会觉得自己没有得到赏识。轮流当干部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为了体现民主, 也为了锻炼每一个学生的社交能力, 想必一些教师都已经试过了。

什么是滚动检查呢?语文学习, 情感是动力, 基础仍是关键。平时让学生积累的词、句、段, 学生当时能记得滚瓜烂熟, 一到考试的时候就有落差了。那是因为他们的印象还不够深刻。如果每天都把学过的复习一遍, 时间又不够充足。所以, 就是可以采用滚动检查的方式, 比如, 在学第二课时听写第一课, 学第三课时听写一二课, 学第四课时听写一二三课, 总之, 让学过的内容常常出现在学生脑海里, 这样记忆的效果会更好些。用这样的方法能使学生牢固地记忆书中的词语、段落和名句。

四、师和生与家长互动, 教学轻松

有很多教师干工作非常认真, 班里大小事都亲力亲为, 结果自己累得腰酸背痛不说, 还导致成绩好的学生“吃不饱”, 成绩差的学生忙得团团转。其实, 教师早该放下自身的架子,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突出学生的能动性。怎样让主动权发挥更多的效应呢?我认为, 教师还是“懒”一些好, 多动动嘴, 多用用脑, 像诸葛亮一样做一个能运筹帷幄的“掌舵人”。学生能干的就让学生干, 教师省心了, 学生锻炼了, 何乐而不为呢?比如, 我们可以让学生来当“小老师”讲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包生到个人”, 优生分担后进生的辅导任务;安排学生听写词语, 检查背诵;放手让学生搜集学习资料等。学生干得热火朝天, 效果不亚于教师包办任务。

另外, 教与学不只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事情, 更离不开家长的帮忙。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 是在校园外的另一重要导师, 所以家长如果肩负起了助教的工作, 学生学习就会顺利很多。教师平时给学生布置的学习任务要多让家长签字, 配合检查, 发挥一下一对一“教学”的优势, 也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家长面前变得更透明, 做到教育人人有责。这样学生的素质自然会得到提高。

五、加强课外阅读

“开卷有益”, 只有多读书, 才能有所收获。“书中自有颜玉, 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是现实世界外的第二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可以自由畅想,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如果学生感受到了其中的奥妙, 并爱上了它, 那么就有好多语文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学生的“盘中餐”。学校每周的一节阅读课一定要让学生利用好, 要让他们充分地阅读, 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

此外, 作为龙的传人, 我们一定要写一手漂亮的中国字。学校课程开的有限, 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在课外练练硬、软笔书法, 练技能, 练心性, 让学生扎扎实实写好方块字。

其实学语文不难, 教语文更不难, 只要教师学会变通, 一切都会变得简单有效。

摘要:学生不喜欢学语文, 在语文综合能力上得不到提高, 很多教师都担忧学生学不好语文, 从而自己也对教学产生了疑惑。其实谁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 但如果换个角度来想一想, 也许真的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吸引学生参与学习;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学习;滚动检查, 推进学习;利用人力为学习提供保障;通过阅读巩固学习。

关键词:表达,情境,检查,互动,开卷

参考文献

[1]陈旭峰.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宁夏教育, 2012 (6) .

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篇9

如何使“分层教学”的构想进入实践领域, 以提高教学质量, 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关心和正在探讨的课题。

一、依据差异, 班内学生分层次

一个班级的学生, 在各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 如有意注意的时间有长有短, 学习热情有高有低, 学习习惯有好有坏等等, 但不管如何, 我们不难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潜在的才能和聪明智慧,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金矿脉”, 依据差异, 我把一个班学生分为三层:

A层:智力因素或非智力因素相对较差, 学习吃力, 成绩不理性;

B层:智力因素好成绩忽上忽下, 但有一定的潜力;

C层:学习兴趣浓厚, 爱好广泛, 求知欲强, 学习成绩稳定。

上述分层并非固定不变, 而是随着学生情况的变化实行动态分层。在教学过程中, 依据这三个层次, 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 提出不同的要求。即使A层学生大佬基础知识, 充分发挥B层学生的潜力, 也使C层学生有扩展延伸知识的机会。

二、精心设计, 教学目标分层次

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与学习态度的差异, 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尝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避免C层学生“吃不饱”, A层学生“吃不了”的现象。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适应学生的差异, 下能保“底”, 上不封“顶”, 要是学生尝到“跳一跳能摘到果子”那样的快乐。例如在讲授“酸、碱、盐”这一章时, 对知识掌握我制定了三个目标。初级目标:了解酸、碱、盐的基本概念, 了解其用途。良好目标:能通过我的讲授和实验操作, 掌握常见的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理解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优秀目标:根据酸、碱的通性和盐的化学性质进行一些相关的化学计算、物质推断;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和某些盐的特性, 进行集中试剂的区分 (如NaNO3、AgNO3、Na2CO3三种无色试剂的区分) 。这样一来, A层的学生通过了解基本概念, 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他们因此产生尝试成功的快乐, 并且跃跃欲试, 努力完成上一级目标。B层学生则逐步掌握知识的迁延规律, 知道只有在牢牢掌握前面的知识的基础上, 才能更好地掌握后面的知识。C层学生则可培养他们创造思维的能力, 解决一些综合性强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结合学生实际水平, 根据教学大纲, 分清主次, 很专关键。

三、因人而异, 教学方法分层次

课堂教学中, 我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 采用不同的方法, 对A层学生主要激发其学习主动性, 让他们有较多的练习巩固机会。也就是要做到三多三优先:多关心、多鼓励、多巡视;优先扮演、优先面批、优先提问。对B层学生则给予适当点拨, 多采用自学指导、尝试练习, 做到加强基础, 加强比较, 触类旁通。对C层学生放手让他们学, 让他们学会自学, 做大气哦三超:超前、超纲、超标。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这样可以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是我们教学真正实现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地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潜能,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四、合乎逻辑, 教学内容分层次

教学要合乎学生认知能力发展规律的要求, 教学前制定周密计划, 一般可以分为阶段。

第一,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阶段, 这阶段面向全体学生, 但在具体要求上略有区分。要注意低起点, 以适应A层学生的知识水平, 使之感到“我能学”。

第二, 归类阶段:在几章几节内容讲完后, 我们应该引导、鼓励学生将知识进行分类, 做到知识的系统化。吧知识进行清理和组合, 使知识能纵横交错, 形成知识网, 找出知识的内在联系, 使学生能认识到整体系统知识的结果, 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第三, 综合训练阶段:为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行综合训练。辅助学生理顺各类题型的解题思路, 提高学生综合解题的能力。这也就要求我们教师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 根据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学生实际的学习状况, 根据知识点的不同要求, 将教学内容分为几个层次, 设计切实可行的方案。例如:我在教初中化学《分子与原子》这一节中, 要求学生了解宏观与微观、元素与原子、原子与离子等的关系, 知道物质的简单分类及其相互联系;要求学生能用分子、原子观点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能掌握有关分子、原子计算的基本公式并进行计算;再补充适当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循序渐进, 练习巩固分层次

在授课中不仅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分层, 还应该注意到立体和课堂巩固练习的层次性、典型性。例如:在《水》的巩固练习中, 题例“阳离子A核外有10个电子, 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相同:阴离子B的核外电子排布和氩原子相同, 核内有18个中子。则A、B两种原子形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给出后提出下列问题:①什么叫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计算公式是多少②在原子及离子中质子、电子的关系怎样?③A、B两种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什么?④怎样确定A、B两种原子的相对质量从而求出相对分子质量?其中①作为一个层次, 让A层学生回答并及时表扬, 是他们没有自卑感。②③作为一个层次, 让B层学生回答。④作为一个稍难层次, 让C层学生回答, 进行提高。这样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 还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精选精编, 作业分层次

作业是学生消化知识, 巩固知识的过程, 题太难太多, A层学生便会产生畏难情绪, 容易挫伤其积极性, 导致厌学;相反, 题太多太易, 很难调动B层学生的兴趣, 易滋生他们的惰性, 难以挖掘他们的潜力;同时也抑制了C层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每一个教学阶段中, 布置作业, 都要精心选题, 精心编排, 难度适中, 题量适度,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档次的题目。一般可分为:①简单的基本题 (少做题) , 考查“双基”, 让每一个同学都能顺利完成;②稍有难度的选做题, 考察一般能力, 让B层以上的学生完成, A层学生能基本完成大部分;③较难的思考题, 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C层学生去钻研。同时, 为防止A层学生遇难而退, 我们要及时辅导, 帮助他们补差, 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这样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使他们各有所获, 从而提高了我们的教学质量。

七、确定目标, 教学过程环环分层次

A、B、C三层学生通过分层复习, 分层教授, 分层巩固练习的教学过程优化, 最后进行分层评估, 评估时使每层学生在原有目标基础上稍有提高。其实许多学校都已经试行这种课堂教学模式, 结果老师们发现复习引新, 新授, 巩固练习, 评估四个环节中由于采用了教学过程分层, 学生的能力提高了, 所以教学质量也就提高了。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有劲, 三个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都能到位。

八、鼓励为主, 考查和评价分层次

在以往的评价中, 统一测试, 统一评分是一贯的做法。这种评价方法, 会使一部分学生遭受挫伤。为了改变这一良好现象, 我则采用了“分层考查, 分层评价”的激励机制。

(一) 分层考查

采用“A、B、C”三种水平的试卷进行平时的考查。A水平:大纲所规定的一般水平, 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 其题目相当于课本练习, 例题内容;B水平:大纲所规定的中等要求, 理解和掌握基本技能, 其题目相当于课本习题, 复习题的内容;C水平:超过大纲的要求, 为有特殊天赋的学生而设。过一阶段学生可以变更选择。当然, 也可以采用同一试卷, 但试卷上设有A档题 (必做题) 、B档题 (选做题) 、C档题 (思考题) , 让学生自己选取相应的试题解答。

(二) 分层评价

同一层次的学生评分也有“优”“良”等各个等级。对进步大的学生, 能完成他们层次的试题也打“优”。对于答题有正确的独特解法的同学加分表扬, 以增强他们学好知识的信心。对学习有进步的A层学生及时表扬, 因为一个好的评价能成为学生终身奋斗的精神力量, 从而使考查转化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手段, 同时也强化了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意识, 使我们的教学质量更少一层楼。

通过实际操作, 分层考查好评价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例如:我让学生复习“溶液”这一章后, 将A、B、C三档试卷分别让A、B、C三层学生完成。结果, A层学生大多数较好的完成A卷, 其中还有学生主动向我申请下次做B卷, 此时我也不失时机的表扬他们, 之后我就发现他们学习热情高了, 学起来更加起劲了。

开展小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篇10

一、营造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小班教学的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时机创造师生心灵交流的情境。讲课时,教师要积极融入学生之中,与学生共同探讨,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例如,在开展《假如我是导游》这一口语交际活动时,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导游评比活动,以介绍家乡美为主题,确定活动要求与任务,先是各小组内部进行初赛,胜者作为小组代表于一周后参与班级比赛。为营造真实的竞赛感觉,教师在比赛时可以和学生共同布置教室,安排其他班级的语文教师做评委,设置简单的物质奖励,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其能力得到提升。此外,鼓励学生担任“小老师”,充分发挥学生潜能。要求小组成员间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定期组织交流课,学生之间互相答疑解惑、取长补短,为他们提供交流经验的机会。

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习的参与率

合作学习的开展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促使学生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与组员共同探究、集思广益、相辅相成,最终均得到能力与个性的发展。

例如,教授《核舟记》一文时,其中一段文字对佛印、黄鲁直、苏东坡的姿态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时教师可要求学生三人为一组,分别扮演其中一个角色,表演该人物的动作,通过小组互评选出表演最形象的小组。与此同时,学生通过对课文进行研读,互相交流和讨论,不仅能收获知识,还能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另外,教师还可以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每周为学生布置自主阅读任务,小组成员在阅读课中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分享读书心得。

三、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实施教学的分层化

在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小班教学中,教师可以进一步划分原本的教学目标,使其分为降低要求、普通、提高难度三个等级,分解教学难点与重点内容,配以相关的练习或问题,并采用分层教学方法。

例如,在讲解《父母的心》时,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我分别提出复述故事情节、概括故事情节、读懂故事情节三个目标以及相应的小目标,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目标。复习文言文时,教师可要求学习较困难的学生朗读背诵课文和口头翻译内容,中等生与优等生负责纠正其不足之处。在检测词汇时,分别将优等生与中等生安排为出题者与答题者。梳理课文时,将优等生列为主要回答者。这样每个学生在课堂中均有任务,都可通过完成任务获得知识并收获快乐,从而达到全员参与的目的。

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小班教学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表达观点和抒发情感,有利于营造和谐、轻松、平等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享受学习过程,积极融入其中,提升语文素养。

重视教学反思 提高教学质量 篇11

一、新课改背景下“体育与健康”教学反思的意义

1.教学反思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课程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破旧立新,这既给“体育与健康”教学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也给教师带来了困惑与挑战。课程改革到底怎么改,没有现成答案,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和反思。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全新的理念和方法,不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就有可能误解误读,造成改革的停滞不前。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新情况、新问题的再认识、再研究的过程,是教师智慧再生成、再碰撞的过程。通过反思可以澄清认识上的误区,形成新的正确认识,从而减少课程改革中的盲目性,少走弯路,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2教学反思是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素质持续发展的过程。可以促进教师内在专业结构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机制。“专家型”教师与“教书匠式”教师的一个明显区别就在于有无反思的意识与习惯。“教师职业不被人们看做专业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教师的培养只集中在狭隘的教学行为上。而不是放在任何缜密地反思他们在做些什么上——如果他们必须获得更高的学位,或者展示对课堂事件进行深思熟虑和反思型决策的能力的话。那么,教师的专业特性就一定会提高。”对此,波斯纳曾提出一个公式,即经验十反思=成长,正是在反思—更新—发展—再反思—再更新—再发展。这样一个循环往复,不断上升的过程中,教师的信念、态度、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等才能更趋成熟。教师才得以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更高阶段过渡,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许多优秀体育教师的成长,就是在不断的教学反思中实现的。

3教学反思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就本质而言,教学反思的价值追求有两方面。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吕叔湘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学会教学是教学反思的直接目的,学会学习才是教学反思的根本目的。学会教学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体育教师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各个方面(学生、教材、课堂)进行反思,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和欠缺,进而根据学生的需要和体育学科的特点,或者调整思路,改变策略,或者设计出新的教学方案,使体育教学活动日趋科学与完善,充分体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这样就能够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改变体育教学高耗低效的现状,实现教学的合理化与科学化,从而最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二、新课改背景下“体育与健康”教学反思的内容

1.对“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的反思

所谓内容,就是指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内容是什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计划和教参,通常会对“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内容有一定的指示和规定。这容易造成一种误解,认为大纲(标准)怎么规定就可以怎么教。教材写什么就可以教什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确定体育教学内容的必要前提。“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并不是预先形成并客观呈现于师生面前的。“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内涵成分都是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体育教学内容的“预设生成”的过程。预设是准备。体育教师在走进课堂之前,都会进行精心准备,即通常所说的备课。备课是一个预设的过程,就是对教学环境、教学主体、教学材料等的了解和分析。确定教学内容,预设教学只是想让它成为教学内容但并非已经是教学内容。再好的预设,再充分的准备,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因而也就无法科学地确定教学内容。教师必须认识到课堂的复杂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当课堂上出现了“意外”时,教师应有较好的教学机智,在师生平等对话中及时地调整课前预设的教学内容,转而生成新的更符合实际的教学内容。

2.对“体育与健康”教学方法的反思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体育教师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改革“体育与健康”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有: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积极发展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教学设计更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生为本”使“体育与健康”教学的面貌焕然一新,但不可否认,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背后也隐藏着许多问题,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的倾向。

问题一,为了“新方法”而“新方法”,把旧的教学方法一概否认。例如原来的讲解、示范教学法。讲解、示范教学法本是体育教师常用、善用的教学方法,它具有传授知识技能多、掌握快、效果好、达标用时少等诸多优点。对于教师来讲,只要学生学得快,练得好,那就是好方法,可有的教师不敢用。他们对示范讲解教学法有顾虑和怀疑,认为过时了,不想使用了。他们认为每节课必须让学生动脑、动手、讨论、自主的学习。这样才是好方法。从形式上说,学生人人参与了,课堂气氛热烈了,显得很是热闹。这些教师认为只有通过学生自己探索或遭受挫折后得到的知识、技能,才是最有效的,好像这样学生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由于过于强调让学生自主学习。于是课堂教学节奏慢了,节外生枝的事多了,体育教学停留在表面上、形式上,造成了学生学习的知识深度不够、理性思维欠缺、技术能力粗糙、动作整合不流畅,课堂学习效果远不如以前。

问题二,淡化了技能教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体育与健康”课主要是通过以身体锻炼和技能学习为中心来展开。运动技能是实现预定目标的主要载体,离开了运动技能教学也就失去体育学科的存在意义。有的教师认为“技能教学就是竞技体育”。实质上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对提高学生身体活动能力更有效,是体育的生命线,也是体育课同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假如体育课没有了运动技能教学,体育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失去了体育课的本质属性。

利用合作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篇12

一、利用“合作”优势, 拓宽教学渠道

(一) 合作能使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加

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 教师总是把自己的作用发挥到极限, 学生只要带着两只耳朵认真听就是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把一些总问题放手让同座位合作讨论。这时, 学生已主动参加了学习。在合作讨论中, 学生或多或少的都会得到一些结论, 注意这些结论特别之处就在于他是在学生合作讨论中得出。如果没有完全解决问题。教师稍加点拨, 学生对方法、结论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为这其中有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 合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校里常听到一些课下来, 我的耳朵累死了。因为总是听到教师在讲。当我听到这些话的时候, 常常想:“学生在课堂学习的兴趣高不高呢?”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我们可以把课堂的三分之二的时间留给学生, 让他们在一起合作讨论。合作画图, 合作实验。你不会多来帮。我会教给大家, 有问题大家讨论解决。气氛肯定热烈, 学生也希望在下一次的学习中再有这样的机会, 这样坚持下去, 对学习的兴趣只会越来越高。

(三) 合作能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教师为了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常常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 但这其中有些效果不大。而合作法有它独到之处。比如推举平行四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然后一起讨论长方形各部分与原来平行四形各部分有什么关系。这样一来, 每个人动手操作可以节省时间, 都会在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得出结论。

二、实施“合作”教学, 师生教学相长

(一) 实施“合作”教学, 更新教师观念

如何让“合作”教学深入课堂, 主体性教育思想由理念形态转化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是前提。

1、师生互动观。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交流的规格水平影响学生主体性意识形成和合怍能力获得的重要因素。传统教学忽视儿童自主活动的权利。“教师中心论”导致课堂上师问生答, 师讲生记, 师会生从。师生关系畸型化, 课堂活动匮乏, 学生的智慧与个性压抑乃至衰减。合作教学要求教师要做到“四不”, 一是课堂上不可以说“不”, 即不要以成人的视觉审视学生, 轻易否定他们的哪怕是幼稚的发现, 而应改变角色意识, “蹲下来”与学生合作, 走近学生, 走近孩子们的心灵, 成为他们的伙伴、知音顾问和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将原先的“你”“我”关系转换成“我们”。二是课堂上不可“独唱”, 即改变教学形式, 由独自式转向对话式, 教师从“台前”退到“幕后”由“独唱”转向为“伴奏”, 做一个帮助发现真理而不是拿出现成答案的人, 使教学开放与流动。

2、差异资源观。

受性别、认知方式、生活背景、价值取向等诸多因素作用, 人群自然地产生了个别差异。应试体制下的教育是一种“类”的教育, 过分强调整齐划一, 视力点多滞留于求同性, 很大程度上磨灭了儿童多彩的个性, 其中的学习落伍者更是倍受歧视。现代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就是从标准化走向多元化。现代化的教学也必然要走出单一模式, 面向并追求多样化。发展性教学认为, “没有差生, 只有差异”, “差异是一种资源”, 要求教师做到: (1) 正视差异:承认个体差异, 帮助个体形成适合各自学生的“差异目标”。 (2) 利用差异:将个体差异视为一种交往资源, 组织学生合作, 扬长避短, 使得每个个体在自己的可达性目标上得到最优发展。例如, 学习课文时, 充分发辉学生的各自优势, 在小组内或朗读, 或分析, 或语言组织, 各任一个方面的“小老师”, 互教互学, 集团作战, 整体提高。 (3) 发展差异:利用差异并非为了消除差异, 而是在个体。达成各自基本目标的基础上, 提供机会与指导, 帮助个体继续有差异地发展, 使“优势更优, 弱势填补”。再生为更高层次的差异资源。

(二) 实施“合作”教学, 提高学生能力

现代教学以人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与最高原则。呼唤学习者主体性的张扬、积极性创造性能量的释放。合作教学不仅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 更强词充分挖掘学生潜能, 培养其自我教育能力, 从而逐步实现由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

1、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是师生、学生多边活动交往的过程。学生既要养成“自我主体”的学习态度, 又要学会主动争取教师、同学的必要帮助。课堂中较为固定的异质小组内的合作学习是培养合作能力的良好途径, 它增大了训练频率, 激活了参与热情, 能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知识共享的增值效应。我们要求学生合作学习时做到: (1) 学会倾听:尊重伙伴, 倾听发言, 把握要点; (2) 学会交流:善于发表意见, 交流观点; (3) 学会组织:能组织组内成员围绕目标共同学习, 归纳成员发言要点。在这种积极融洽的合作氛围中, 各成员既乐于接纳对方, 又快于倾吐自我, 使学习小组真正成为学习的共同体。

2、质疑能力。

上一篇:城市发展特色下一篇:功能对等与形式对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