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导入的主要方法

2024-10-13

新课导入的主要方法(共10篇)

新课导入的主要方法 篇1

教学过程中新课导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恰如其分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 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恰如其分的导入, 通常使用哪些导入方法呢?本人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有以下几种主要形式。

一、直接导入

即一上讲台就开门见山, 教师的开场白是直接点题, 用准确精练的语言, 主动提出一堂课的教学内容, 给学生一个整体入微的感觉。如初中第一册《短文两篇》, 因学生刚从小学进入初中, 师生之间不太熟悉。相互交流的语言还很贫乏, 不可能一下子就采用生动活泼的导入法, 就可以采用直截了当的开门见山法:今天我们开始学习初中阶段的第一篇文章《短文两篇》。《金黄的大斗笠》描绘了一幅风雨童趣图, 画中充满生活的欢乐, 纯真的童心;《散步》则选取生活的一角, 通过几个细节, 写了三代人之间的深沉的爱。两篇文章都是写家庭生活的温馨、和睦、关爱。下面, 我们就开始学习这两篇短文。

二、温故知新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 交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 这是最高的教学教巧之所在。”教师提示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新知识, 从而引出新课, 从已知的领域转入未知的领域, 新旧联系, 温故知新, 既能巩固旧知, 克服遗忘, 又能让学生自信百倍, 去学习新知。如在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一课时, 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想一想, 诗人杨万里是怎样描绘莲花的呢?” (生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同样宋代周敦颐更是对莲花情有独钟的, 那么他是怎样来描绘莲花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爱莲说》。” (板书标题) 这一导语自然流畅, 既引导学生复习了旧知识, 又很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 激发了学生知新之趣,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在教学《回忆我的母亲》之前, 也采用这样的导入设计:请学生回顾一下哪篇文章写父亲, 体裁、作者、语言风格及主要内容怎样?《背景》是一纪实散文, 作者朱自清, 他用平实质朴、又饱含深情的语言写出了父亲对自己的关爱及自己对父亲的感激、思念之情。今天, 我们要学一篇各方面都比较类似的文章, 那就是朱德同志写的《回忆我的母亲》, 只是人物由父亲变成母亲, 体裁变成了回忆录, 语言风格与《背景》有异曲同工之妙, 文章内容是歌颂母亲的优秀品质, 表达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这段导语先温习以前所学关于春的诗句之后顺势引入新课。回忆旧知识, 无形之中, 学生就感受到浓浓的父子深情, 而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更对他们有了诱惑力。这样导入, 学生必会迫不及待的去赏读。

三、故事诱导

故事对于学生来说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 以此法导入, 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入境极快。《捕蛇者说》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作品, 在教学中我利用《礼记.檀弓下》的故事开始。同学们, 有这样一个故事, 孔子从泰山下经过, 看到一个妇女哭得很伤心, 派弟子子路前去探问究竟, 那妇人说从前她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 而后丈夫又被老虎咬死, 现在儿子也被老虎咬死了。问她为什么不离开这里, 她说这里没有繁重的赋税、苛刻的法令。孔子于是对学生说你们记住, 残酷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厉害。听了这个故事, 也许会有同学觉得难以想象。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开始也是不大相信这样的事, 可是当他亲身经历了一件事后, 他不但相信了, 而且感慨万千, 写下了著名的散文《捕蛇者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这篇散文。这是一篇文言文课文, 学起来比较枯燥, 学生不容易接受, 用一个故事导入就变得生动有趣, 唤起学生求知欲。

四、设疑思考

设疑思考是指在导语中有意提出疑问, 制造悬念,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解愿望, 积极地思考问题。这种技巧运用于新课的导入之中, 以悬念作为挑逗学生好奇心的触发点, 也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欲望, 而一经造成这种欲望, 就非要扒根究底, 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利用悬念激人好奇, 催人思索, 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于漪老师在教鲁迅的《孔乙己》是这样导入的:“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 几乎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是读过《孔乙己》这个短篇小说的人, 无不被鲁迅先生所塑造的那个受到社会凉薄的苦人儿的现象所感到。鲁迅自己也这样说:‘我最喜欢的作品就是《孔乙己》’。为什么鲁迅创作了许多小说, 而最喜欢《孔乙己》呢?鲁迅究竟用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 来塑造孔乙己这样一个现象呢?我们学习课文以后, 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答案。过去有人说, 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 莎士比亚的悲剧性格的悲剧, 而且人生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 鲁迅的《孔乙己》写的是孔乙己一生的悲剧。读悲剧时人们的心情往往很难过, 洒下同情的眼泪。但读《孔乙己》时, 你的眼泪流不出来, 心里阵阵绞痛, 眼泪往肚子流。那么《孔乙己》究竟是命运悲剧、性格悲剧, 还是社会悲剧呢?读课文以后我们就可以找到正确的回答”。这样既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孔乙己是怎样一个人, 巧布疑阵, 而且还明确告诉学生答案就在文中, 让学生对课文有兴趣, 对解疑有信心, 学习主动性自然会很大程度的提高。“有疑则思, 进而解疑”这个过程会让学生充分体验“梦里寻她千百度”的执著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久而久之会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总之, 导入是课堂上要走好的关键的一步, 是气氛的调和剂, 是整堂课情绪感染的开始, 当然, 导入的方法还不止以上提到的这些, 但是大家仍可以从中领略到导入艺术的丰富多彩。这些导入方法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彼此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在设计导入的过程中往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让导入使得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高中物理新课的导入方法 篇2

关键词:物理;新课;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吸引学生的最好时机就是在课堂的开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恰当地导入新课,既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又能扣住学生的心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学生智力,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必须把握好“导入”这一教学环节,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物理课中常见的导入方法。

一、实验导入法

实验,直观、形象、生动,可让学生动手去试一试,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利用小实验的演示来导入新课,是个好方法。只要小实验选取得当、演示巧妙,就可以使学生感到惊奇,产生疑问,从而激起学生的思维,这符合亚里士多德说的“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例如,在讲“曲线运动”时,可用白色粉笔分别做竖直下抛和平抛的小实验而导入新课。当学生发现一个做直线运动而另一个做曲线运动时,就会提问:“粉笔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轨迹呢?”这样就自然地导入了曲线运动的讲解。

小实验演示,容易做,成功率高。许多教学内容都可有多个小实验可做,应该选用那些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極便于导入新课的小实验。

二、故事导入法

有的故事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学生都爱听。在故事的情节与新知识联系紧密的情况下,可用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如《机械运动》的引入,可以讲一则这样的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高空2000米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一只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时可以问学生,这名法国飞行员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本领呢?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能顺利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

故事导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有助于启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很受学生欢迎。

三、联系生活导入法

生活是物理的源头。由于我们所学习的物理知识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科学现象,所以,新课的导入可以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现象开始。如讲惯性时,可以举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紧急制动时,总要向前滑行一段距离这一现象来导入。这种利用生活中所熟悉的现象导入新课,不仅能唤醒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回忆,使他们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而且有助于理解所讨论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四、质疑导入法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有了疑问才会去学习、思考。例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学生已知由于重力的作用,手中的铅球在放手后会竖直下落,又看到从同一高度下落的篮球与铅球快慢不同(教师演示)。教师可问:“为什么铅球和篮球下落的速度快慢不同”?学生必然回答:“铅球比篮球重。”教师可进一步追问:“那么,将铅球和篮球绑在一起下落,又会怎么样呢?”此时部分同学会说,它们下落快慢介于铅球与篮球单独下落之间;而另一部分同学则说,它们下落的快慢比铅球与篮球任何一个单独下落都要快,原因是重量更大。教师再进一步追问:“到底怎么样?”此时,几乎全体学生都将语塞,不知所措,同时进入了积极的思维状态。教师当即因势利导地指出:之所以发生矛盾,问题就在于“物体越重下落越快”这个前提是错误的。接着开始讲新课,学生没有不认真听讲的。

质疑导入,可以活跃思维,激发兴趣,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五、多媒体导入法

现在,多媒体的出现,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全新的观念,多媒体课件正在走进课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导入新课。如在讲“摩擦”这一内容时,把人走路时与地面摩擦、车辆与地面摩擦、传送带与货物之间的摩擦先制成课件,在上课前播放,然后导入新课。这种导入能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

六、温故知新导入法

在教学中,有的内容是相关的,我们在上课时,可先复习以前学过的知识,再导入新课。这不仅巩固了旧知识,也有利于学习新课。例如,在讲授“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一节时,先提问:(1)你对洛伦兹力了解有哪些?(2)物体什么情况下做匀速圆周运动?(3)你还记得匀速圆周运动有哪些公式?(4)若一个电子从垂直匀速磁场射入,请你预测电子的径迹。从而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探究的主题。

总之,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以上几种外,有时还用到:求异联想导入法、定量计算导入法、物理学史导入法等等。教学是一门艺术,人们常说:“教无定法。”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生硬地去运用某一种导入方法,而应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各种新课导入法,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开发学生智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第二高级中学)

新课导入的实用方法 篇3

一、图片导入

图片导入是所有导入方式中最受教师们喜爱的一种。彩色直观的图片不仅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而且能提供多方面的背景材料, 帮助学生学习词汇, 理解课文。

在教外研社广东省专用教材七下U1“Whose bad is this?”的对话前,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更迅速地熟记本课新单词, 我准备了和词汇相符的卡通图片, 把“bag, eraser, crayon, football, watch, wallet, gloves”图文展示, 并利用brainstorm的方式让学生快速地掌握新词汇的读音和中文意思, 效果非常明显。在教外研社广东省专用教材七下U6“The London Eye is on your right”的课文前, 为了让学生对这一世界著名旅游胜地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 我下载了图片和资料, 制成课件, 展示给学生, 从宏伟的议会大厦到高贵的白金汉宫, 从著名的伦敦眼到闻名的国家美术馆, 从古老的伦敦塔到令人向往的伦敦桥, 富有特征及代表性的图片, 并配以文字说明, 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虽然没有去过London, 却似亲身游览一样。图片的引导, 使学生对课文里的游记增加了兴趣

二、音乐导入

音乐导入也是教师们常用的一种导入方式。在教外研社广东省专用教材七下U7“My past life”的对话前, 我有意识地结合课文主题让学生听了歌曲《Yesterday》。歌曲名字点题, 歌曲旋律些许忧伤, 歌曲内容简单易懂, 学生们跟着哼哼唧唧, 播放第二遍就已经朗朗上口。这样既提起来学生们的学习兴致, 又培养了学生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可谓一箭双雕。

三、实物导入

教学中老师们不难发现学生们特别喜欢上有道具的课。他们对教学用具, 实物特别感兴趣, 而且通过自己动手学到的东西不容易忘记。因此, 如果能用实物引导的就尽量地使用实物。在教外研社广东省专用教材七下U5“Shopping”的对话时,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练习运用购物时的主要句型, 我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物品模拟商场, 有孩子的衣服, 水果, 娃娃还有学习用品。当学生们看到孩子的衣服还有可爱的娃娃时, 顿时沸腾了。他们惊叹的同时已经提起了想要扮演“shop keeper”和“customer”的欲望。那么为了能够站到台上表演, 学生们在学习购物用语的时候, 他们会特别专心, 在练习对话的时候, 他们也会特别用心。我想, 在这样的状态下, 距离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已经不远了。

四、故事导入

在目前的初中教材里, 出现了许多引人入胜的童话故事以及人物传记。如果教师利用这些著名的故事, 找到相关的动画, 让学生们在视频中了解相关的故事情节, 可谓事半功倍。在教外研社广东省专用教材八上U10“Lao She Teahouse”的时候, 我节选了这样一段故事:

Lao She wrote Teahouse in 1957.The play shows the audience life in China between 1898 and 1945.It takes place in a teahouse in old Beijing and it tells us the story of Wang Lifa and his customers.It takes us to see the teahouse as the center of the neighbourhood.Finally, it says goodbye to old Beijing and its people.

The story starts in 1898 during the Qing Dynasty.It continues in1916, and finally, it brings the audience to the end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in 1945.After the war, Wang loses the teahouse and he dies.

通过故事的引入, 学生们对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主要事件有了大致的了解, 对之后的课文学习帮助非常大。

五、话题导入

从具体的时间出发, 适时提出与所学课文内容有关, 而学生又感兴趣的话题, 在看似闲聊的中导入课堂教学。在上外研社广东省专用教材八上U4“Travel”时, 因为授课时间就在国庆节之前, 一上课, 我就问:“Do you like holiday?”学生们一听holidays, 就情绪高涨起来, 都大声回答:“Yes, we like holidays very much.”接下来的问题:Which holiday is coming?Where are you going?都成了顺理成章的话题, 学生们讨论热烈, 轻松进入主题。在教外研社广东省专用教材七下U5“Online shopping”的时候, “Where can we go shopping?”“In the market.At the shop.”“We also can do shopping on the Internet.”“What do you think of online shopping?”这时候学生们跃跃欲试, 但是会要求说很多东西不会英文表达, 可不可以用中文, 我当下就同意了, 并且在他们表达完中文之后我会用简单易懂的英文来翻译, 并写在黑板上, 让学生们在听觉和视觉上都对网购的优点和缺点有所了解。这一堂课的引入也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六、情景导入

情景导入法能给学生直观的引导效果, 但是如果不身临其境, 学生们也不能了解到底要发生故事情节, 学生们的好奇心会让故事发展得顺利。在教外研社广东省专用教材八下U8“What’s the matter?”时, 我事先安排了学生上课时捂着肚子进入教室, 他的同桌迎上去询问“What’s the matter?”“I have a pain here.”同桌拿着听诊器给他检查后说:“You have a stomerache.”接下来就是医生给病人的一系列建议:You should have the medicine three times a day.You should drink more water.You should have a rest.在这样的表演活动中, 学生轻松地学习了许多短语和句型。

总之, 课堂教学时一门艺术, 新课的导入也需要艺术。只要我们肯动脑经, 只要教师能从学生特点出发, 不断专研, 肯定能发现更好的新课的导入方法, 使课堂充满生气, 也使得师生在轻松, 愉快, 和谐的气氛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新课导入方法例谈 篇4

[关键词]小学数学 新课导入 小先生 新闻 榜样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5-045

新课导入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细研现有的文献研究成果,不难发现,新课导入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极为关键的。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在新课导入方面有几点心得,现具体阐述如下:

一、新闻实事导入法

新闻实事导入法即利用新闻实事实现新课导入的方法。这种导入方法操作起来简单,只要能找到与新课教学主题相关的新闻即可。学生也是处于社会的自然人,他们也会关注社会动态,关注新闻实事。因此,以新闻实事作为新课的切入点,可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

例如,执教“1亿有多大”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相信经常看新闻的同学对马云和王健林都非常熟悉。据相关新闻报道,我国首富王健林的净资产总额为297亿美元,排名全球第21位。马云全球排名第23位,净资产总额为279亿美元。”听到我说的新闻内容,学生唏嘘不已。看着学生愕然的表情,我继续说道:“日常生活中你们可能经常听到“亿”这个单位,但你们真的知道1亿究竟有多大吗?”此时学生纷纷摇头,我趁机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1亿有多大,学习之后,我们就可以清晰地建立起1亿的表象了。”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利用一则关于中国富豪净资产的新闻报道成功引起了学生的有意注意,顺利导入新课。这样的新课导入方式的成功之处在于它找准了学生的兴趣点,能充分引起学生的关注。

二、“小先生”导入法

“小先生”导入法指的是让学生负责新课导入阶段教学的策略。这种导入方法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会更加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提高课堂导入的质量。

例如,执教“年、月、日”时,我请班上一位学生充当“小先生”,尝试导入新课。“小先生”是这样进行新课导入的:“同学们,你们都记得自己的生日吗?”问题提出后,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我是2005年7月1日出生的。”“我是2005年8月8日出生的。”“我是2005年9月10日出生的,这一天正好是教师节。”……听到学生的回答,“小先生”说道:“看来大家对自己的生日都记得非常清楚,但是你们知道年、月、日的具体含义吗?你们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吗?”面对这两个问题,学生瞬间安静了下来。看到这种情况,“小先生”顺势说道:“哈哈,其实我也不知道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正是‘年、月、日,就让我们跟随老师的步伐,一起去了解它们的含义与联系吧!”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创新性地将新课导入交给学生,且没有进行任何干预。“小先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结合出生年月日,顺利实现了新课导入。这样的导入方式虽然较为稚嫩,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学生接受起来更为容易,为深入学习新课创造了成功的开始,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榜样激励导入法

榜样激励导入法即通过以某一人或物为榜样,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而实现新课导入的方法。众所周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可以激励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新课学习当中,不断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执教“口算乘法”时,得知六年级某班这节课是自习,我灵机一动,到该班邀请了一名乘法口算能力较强的学生到课堂上来向班上学生展示他的风采。课堂伊始,我说道:“同学们,我今天给大家请来了一位高年级的大哥哥,他口算非常棒,大家想不想见识一下?”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我对这位高年级学生进行提问:“12×13、25×12、56×13分别等于多少?”他马上回答:“分别等于156、300、728。”我不由称赞:“全部回答正确!你真棒!”听到这位大哥哥准确、快速的回答,学生都傻了眼,这时我趁机说道:“大家想不想像这位大哥哥一样口算得又快又准呢?”“想!”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很好,只要你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跟着老师一起认真学习,你们的乘法口算水平一定会不断提升,甚至超越这位大哥哥!”我循循善诱道。

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以高年级学生为榜样,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完美地实现了新课的导入。在榜样的激励下,学生充满斗志,目标明确,意志坚定,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的艺术。导入新课的方式多种多样,只要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到新课学习上,我们均可称之为有效的新课导入方法。教师要不断钻研,掌握有效的导入方式,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浅谈导入新课的方法 篇5

恰如其分的导入, 是一堂课的良好开端, 是教学成功的基本保证。好的导入, 要具有趣味性, 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有启发性, 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起到开场不凡, 引人入胜的作用。在教学中, 我就经常根据不同的课文, 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谜语导入法

谜语, 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块瑰宝, 也是少年儿童比较感兴趣的一种文化游戏。运用谜语法导入新课, 妙趣横生, 融洽了课堂气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题目是以事物名称拟定的课文, 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小山羊》一课就可以这样导入:“老师说一个谜语, 看谁猜得又对又快。‘年纪不大, 胡子一把, 喜吃青草, 爱叫妈妈’。”同学们很快就猜出是山羊。老师接着说:“对, 同学们真聪明, 谜底就是山羊。今天, 我们一起来学习《小山羊》。”

二、音乐导入法

音乐, 是崇高的艺术, 可以陶冶人们的心灵, 同样也可以启发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想象, 成为导入新课的一种方法。例如:学习《不平常的蛋糕》时, 可让学生静听《生日歌》, 再进行启发谈话:“听到这熟悉的歌曲, 你想到了什么?”同学们都谈到过生日吃蛋糕的情境。“但是, 宋妈妈过生日时却舍不得吃蛋糕, 而是给幼儿园的小朋友送来了不平常的蛋糕。”这样, 很自然地就使学生对宋奶奶产生了一种崇敬心情, 为他们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思想感情,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简笔画导入法

叶圣陶曾说, 图画可以拓展儿童的想象, 涵养儿童的美德。让人赏心悦目的画面有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简笔画简单易行, 作为一种导入新课的方法, 可以启发学生想象, 使他们明确文章的主旨。如《海底世界》一课, 教师简单几笔, 勾画出蓝色的大海:“这是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大海!”“对, 是大海。今天, 让我们一起走入神秘的海底世界。”如此一来, 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 为接受新课做了充分的准备。而且, 这幅简笔画, 不仅是导入新课的工具, 还是设计新颖板书的基础, 可谓一举两得。

四、表演导入法

这种方法, 比较适合低年级的学生。在选择导入方法时, 不但要考虑教材内容的主旨, 还应该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表演导入法, 可以由教师表演, 吸引学生的注意, 也可以由学生参与表演, 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小猴子下山》就可以这样设计:

(一) 老师表演:

伴随着小猴子叽叽的叫声, 老师表演小猴子搔脸, 搭凉棚远眺等典型动作。接着问:“这是什么动物?”学生回答后再说:“小猴子一蹦一跳跑下山来, 做了些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学生在老师的带动下, 进入到课文所讲述的情景中, 开始了新课的学习。

(二) 学生表演:

教师事先组织学生认真地排练表达相应内容的节目, 上课时, 让学生先表演小猴子下山扔了玉米摘桃子, 扔了桃子摘西瓜, 扔了西瓜追小兔, 最后一无所有的故事情节。然后, 再和学生一起学习课文是怎样用语言文字来描述这些情节的。这样,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学生通过表演和自主学习, 很简单、直观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演示实验导入法

演示实验法不是只用于自然教学, 也可恰当地用于语文教学。有些课文内容与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紧密相连, 为了使学生能够简单明了地理解课文, 了解其中的关系, 我们可采用演示实验法来帮助学生学习。

在学习《乌鸦喝水》一课时, 我们先做这样一个演示实验:一个装有水的瓶子, 在水平线处用红彩色笔做上标记。教师再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到瓶子里, 让学生讨论观察到的现象。然后, 教师接着说:“如果乌鸦也碰到这种情况, 它能想办法喝到水吗?它是怎样喝到水的?让我们共同学习《乌鸦喝水》。”

六、数字式导入法

语文教学囊括多门学科知识。在说明文的教学中, 我们可以运用数字来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兴趣, 这样会使枯燥乏味的说明文变得生动有趣。《太阳》一课, 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导入方法:先板书这样一些数据:3000000000里、3500年、20多年、1300000个地球、6000度、18000000度, 让学生看着这些数据发挥想象、畅所欲言, 教师稍作总结后说:“这样一些数字都用来写什么?写了它什么特点?让我们进一步学习课文《太阳》, 看看作者是怎样用具体的数字、形象的比喻和事物的比较来写太阳的。”如此, 那一大串令人头痛的数据, 也就不那么复杂了, 并在开篇为学生解决了学习课文的拦路虎。

生物学科新课的导入方法 篇6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使用最普遍、最广泛的一种发问形式, 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新教材各章节的设置和安排都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科学性, 只要认真研究教材, 通过提问同样可以导入新课。如在讲到“组织和器官”时, 我先提问学生:“构成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接着问:“微小的细胞是怎样构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植物体的呢?”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片刻后, 我告诉学生:由细胞构成植物体, 先要形成组织, 进而形成器官, 再由器官构成植物体。那么, 细胞又是怎样构成组织和器官的呢?进而转入新课。

二、利用“动动脑”导入新课

新教材中, 每节课的后面, 都设有与过去教材中的复习题类似的“动动脑”这个栏目, 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一些紧扣教材, 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问题, 只要学生积极思维, 一般均能口头答出来。尽管这是课后的习题, 但有的题目也可在上新课前提出来作为创设问题的情境, 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从而为这节课的成功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如讲到“茎的结构”时, 我先让学生自己学本节课文后“动动脑”中的第一题“在暴风雨中, 有时大树会被连根拔起, 而树干却很难被折断, 这是什么原因?”学生比较熟悉这种现象, 但要明确回答出来, 必须在学完“茎的结构”之后, 学生思索一会后, 不少人回答:“这是因为树干粗大而坚硬”。我接着说:“树干的茎为是平铺直叙地讲, 而是在黑板上展示一幅

什么坚硬, 而小草的茎又为什么柔软呢?”“蛇岛的春天”彩图等, 然后再用生动的语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得从“茎的结构”中去

找, 由此导入新课。

三、利用插图导入新课

新教材中, 从总体设计到具体内容的安排都体现了新颖活泼、图文并茂的特色, 教材中包括封面封底的彩图, 以及正文的黑白插图若干幅, 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这些图的作用。若用形象化、模式化、简明化的图形导入新课, 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 学习也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例如, 在讲到“花的结构”这部分时, 因时令已进入深秋, 鲜花少, 不宜运用实物教学, 而这部分的知识又很重要, 怎么办?我选择了课本封面的“金茶花”图导入新课。一上课, 我对着这幅图问:你们知道这两朵花的结构吗?学生每节生物课都接触到这幅图, 却很少有人思考它, 而现在又提出这个问题, 学生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我乘势指出: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学习“花的结构”方面的知识。

四、利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情感

具体生动的情境, 能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引起他们激动、愉快的情绪。学生一进入情境, 就会与画面, 老师的语言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学起来必然有兴趣。教师利用图画、音乐、幻灯、电视、录音等手段作为导言, 为学生再现教材提供情境, 激发他们的情感和兴趣。如在讲“生存斗争”一节时, 不言加以描述:“这是蛇岛的春天, 满山春色, 鸟语花香, 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但是, 你们没想到吧?在这百花盛开的密林里却存在着残酷的斗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地分析这里的动植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揭示出蛇岛上存在的斗争现象。或者放一段动物世界录像作为导言,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利用类比导入新课

自然界中的生物都生活在生态系统中, 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同一类群中的生物往往有许多相同点和不同之处, 通过类比, 重现“由此及彼”或“由彼及此”的联想, 就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在讲授植物类群中的蕨类植物时, 就可以采用与苔藓植物类比的方法进行, 苔藓有茎叶的分化, 但没有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 蕨类植物的茎叶有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 苔藓植物没有真根而蕨类植物有真根等。这样通过联想类比使学生获取新知识, 比平铺直叙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浅谈数学新课的导入方法 篇7

一温故知新的导入方法

在教学中, 当新旧知识联系较紧密时, 用回忆知识自然地导入新课, 就是通过温故知新的导入方法来导入新课。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 在复习巩固旧知识的同时, 容易引导学生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 有利于帮助学生联系知识, 启发他们积极的思维活动。例如, 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时, 可复习、提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以及定义中需要注意的两个知识点, 即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 系数不能为0, 学生们会很自然地、正确地说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学起来轻松容易。

二设置疑难问题的导入方法

设置疑难问题的导入方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 一上课就给学生提出一些疑问,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引发他们积极思考。如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方”时, 可引入一则小故事:从前有一个聪明的乞丐, 有一次他讨了一块面包, 他想, 如果我第一天吃这块面包的一半, 第二天再吃剩下的一半……依次每天都吃前一天剩余面包的一半, 这样下去, 我就永远不用再去讨饭了, 你能知道第十天, 他将吃到多少面包吗?他的想法对吗?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学生们纷纷地展开讨论, 故事内容浅而有趣, 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诱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三类比的导入方法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 有些课题内容与前面所学知识类似时, 可运用类比法提出新课的内容, 促使知识的迁移, 比旧出新, 自然过渡。有针对性地选择两个知识点进行类比, 可将“已知”和“未知”自然地连接起来。

例如, 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的教学导入中, 可提出问题类比猜想: (1) 什么是相似三角形? (2) 你能说出三角形全等有哪些判定方法吗?这些结论是如何得到的呢? (3) 类比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你认为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需要哪些条件?

四联系生活, 灵活运用导入法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 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 教师就应注意课堂中实际生活的渗透, 巧妙地设置情境, 启发学生从生活实际中发现某些规律, 从而导入新课, 这种方法可使学生在发现的喜悦中提高学习兴趣, 同时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如在讲“黄金分割”时, 可这样导入:学校举行升国旗仪式, 当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时, 我们会肃然起敬, 五角星这个图案为什么如此之美呢?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奥秘?今天就让我们来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五采用强调问题的导入方法

采用强调问题的导入方法是根据初中生对有意义的事物感兴趣的特点, 一上课就提本课或本章重要的知识点。例如, 在“圆”的教学中, 开始时就指出:我们学过的三角形是平面几何的重点, 而圆是平面几何的又一重点知识, 它在中考试题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将来学习深造的最基础的知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的知识。

思想品德新课教学导入的方法 篇8

一、故事导入法

讲一个鲜为人知、充满悬念而又扣人心弦、富于哲理的故事导入新课, 会令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之中。如在学习《学会谦让、分享、助人》时, 给学生讲述“六尺巷”的故事: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 张英收到家信, 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 与邻居发生纠纷, 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 打赢这场官司。张英看完信后坦然一笑, 挥笔写了一封信, 并附诗一首:“千里修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看罢来信, 深深领会到张英和睦礼让、豁达明理的胸襟, 立即让出三尺地。邻居看张家礼让三尺, 也随即退后三尺。两家不仅化解了纠纷, 还为过路的行人留下了一条六尺宽的通行巷道, 大大方便了百姓。学生通过听故事也更好地理解了谦让是一种美德, 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态度。

二、多媒体导入法

多媒体借助声光电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将课堂教学由抽象变为形象, 由枯燥变为生动, 富于感染力, 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讲《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 以《少年, 少年, 祖国的春天》音乐为背景音乐, 图片依次展示: (1) 家庭保护:当地震来临之际, 她以双膝跪地, 双手伏地, 以支撑身体成为弓形, 保护着她三四个月大的孩子, 在生命的弥留之际, 她用手机留下了最后的遗言:亲爱的宝贝, 如果你能活着, 请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2) 社会保护:汶川地震发生后, 年过花甲的温总理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和灾区人民心血相连, 全面指挥灾区的救援工作, 为挽救生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 学校保护:地震来临之际, 天崩地裂之时, 我们的老师没有独自逃生, 而是连续几次返回教室抢救学生, 让我们正真感受到了什么是大爱无疆……从而导入,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一把大伞一直在支持和保护我们, 那就是法律保护伞。今天这节课, 我们就一起走进法律保护伞, 来感受他的独特魅力。

三、情景导入法

如果教师希望学生懂得文明礼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道理, 诸如“什么是文明?它的意义和要求是什么”等, 如果直白式提问显然太过乏味, 且过于理论化, 激趣效果当然不佳。但如果创设一个情境:“公交车上, 两个青年旁若无人地边吃东西边乱丢杂物, 乘客无人理会。此时, 一名中学女生勇敢地上前劝阻, 结果竟遭那两个青年打骂。就此请谈谈你的感悟。”一个身边发生的真实事例悄然拨动了学生的心弦, 触动了学生的学习需求, 而且, 事例中正反面内容的显现对学生分析思辨层次的拓宽意义更大。

四、问题导入法

提问也是学生的敏感地带, 能回答出问题, 老师的肯定和赞扬能让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没有回答出问题, 学生又会感到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很没“面子”。因此, 适当用问题引入新课, 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但这种方法不易运用过多, 太多的运用或习惯定式地运用, 学生会习以为常, 失去兴趣和动力。在教学中, 我经常采用两种方式提问。一是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如在讲《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一课时, 先复习上节学过的内容, “人生价值的内容是什么?”, 在评价了学生的回答后, 很自然地过渡到,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哪些条件呢?”导出新课。既复习了旧知识, 又引出新知识。另一种就是利用教材引言, 提出问题, 直接指向新知识。

五、时政导入法

思想品德教学本身带有鲜明的时政性, 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都必须渗透时政教育。在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学生都对时事政治充满浓厚的兴趣, 用时政引入新课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讲《法律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一课时, 我就引人了当时的热点-震惊全国的“三聚氰胺”问题奶粉, 并指出“问题奶粉”不仅侵犯了广大消费者对知名乳制品的信任权, 同时, 也严重侵犯了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权, 当事人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同时出示学习课题。

总之, 好的导入方法, 总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学生在瞬间就呈现出生命活力, 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闫建德.浅谈初中思想政治课导入的几种方法[J].教师.综合, 2010, (2) .

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的原则与方法 篇9

一数学新课导入原则

1.新课导入要符合科学性。导语的设计要从教学内容出发,有的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是教学内容的必要补充,还有的虽然从内容上看关系不大,但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教学内容的讲授和学习也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一切,都应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出发。那些违背科学性的导入,尽管非常生动、非常精彩,也不足取。

2.新课导入要体现启发性。如果设计的导语不能启迪学生思维,学生是很难进入角色的。以“多位数的读法与写法”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学时教师可在黑板上写一个很大的数,比如8 970 000、1 900 000 000。然后教师指出:“这种数的位数很多,怎样读好这种数和写准这种数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3.新课导入要增加互动性。具有互动性的导入,才有学生的积极参与,而不是等待问题的出现。教學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儿童好奇心强,如果在上课伊始,注意设计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就能牢牢抓住儿童的注意力。

4.新课导入要加强针对性。新课导入必须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教材、不同条件、不同环境、不同时间,选择不同的方法。切记不能只图表面的热闹,追求形式花样,甚至故弄玄虚、画蛇添足,更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削弱其他教学环节。

二数学新课导入方法

1.故事导入。这是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好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丰富联想,变好奇为兴趣,引起学生的心理需求,很自然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因此,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构思相关的故事。如学习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时导入:

师:从前,在美丽的湖边,住着一老一少两个渔夫。有一年,他们从4月1号起开始打鱼,并定了一条规矩。老渔夫说:“我连续打3天鱼要休息一天。”年轻渔夫说:“我连续打5天鱼要休息一天。”有一位城里的朋友想趁他们一起休息的日子去看望他们,他可以选哪些日子去呢?同学们会帮他把这些日子找出来吗?

学生尝试:有的一边想一边在纸上写,有的直接在日历纸上找,过了一段时间,小组开始议论起来。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得讲究一些方法。建议同桌两位同学可以通过分工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一位找老渔夫的休息日,另一位找年轻渔民夫的休息日,然后把两人的结果合起来观察,就比较容易了。

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小组交流,完成了学习任务。

老渔夫的休息日:4、8、12、16、20、24、28。

年轻渔夫的休息日:6、12、18、24、30。

他们共同的休息日:12、24。

其中最早的一天:12。

以上故事为下面学习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提供了素材,积累了经验。

故事导入宜短忌长,故事本身要能说明问题,教师有时还需要启发引导,才不会使学生的注意局限于故事本身。

2.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导入就是教师恰当、巧妙地利用音乐、幻灯、录音、录像等电教手段,把形 、情、境、理融于一体来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的情境。从而用一种别具一格、饶有趣味的方式来达到引入新课的目的。如教学三年级“秒的认识”可这样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过节吗?有一个咱们中国最传统、重要的节日,你们都会得到压岁钱,这是什么节日?(春节)

师:(放映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课件)新年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开始倒计时了,一起来。(师生一起倒计时)

师:过年真好!我们又一次听到了新年的钟声。谁知道,刚才咱们倒数的5、4、3、2、1是用的什么时间单位?(秒)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是时、分。要计量很短的时间,就要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揭示课题:秒的认识)

3.以旧引新。由迁移规律可知,当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紧密时,教师就可以把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抽出来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为引进新知搭桥铺路,形成正迁移。例如,教学“百分数应用题”之前,可先复习分数和百分数的转化及分数应用题。如一桶汽油倒出 2/5刚好12升,这桶汽油共有多少?然后将题中2/5改为40%,让学生计算,巧妙地把百分数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联系起来,这样导入新课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作者单位: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小学)

新课导入的主要方法 篇10

一、生动实例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常有这种现象, 大多数学生只能感觉到却不知道其原因, 一旦对它剖析、解释并上升到理论高度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理论联系实际、学有所用等) , 就会引起学生极其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在导入新课时, 可多列举一些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和现象, 这样既能使学生感到亲切、实用, 又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我在讲“惯性及其应用”时, 向学生提出:“钢笔不出墨水, 往下一甩为什么墨水就出来了?”“衣服上有尘土, 为什么只凭拍打、抖动就能将灰尘除去?”“汽车刹车时, 为什么还要跑一段才能停下来?”……列举这些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例, 就会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这时教师便可因势利导地进入新课教学。

二、直观演示导入

教师在授课之前先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图表、幻灯、投影、电视等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从观察中提出问题, 使学生从解决问题入手, 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新课题的学习。由于多媒体教学的运用, 这种导入方法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讲“磁感线”时可用模型来导入;讲“单摆”时可用实物来导入;讲“变压器”可用幻灯片来导入等等。在演示教具过程中, 引导学生把演示物与所学对象的形状、特点、结构及性质等结合起来, 为他们进一步思维加工奠定基础, 使学生逐步理解抽象的概念。

三、巧设实验导入

初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而且, 初中生感性思维强, 对实验反应强烈。根据学生已知的现象或知识经验设计情境, 明确学习任务, 导入新课。

例如, 讲授《大气压》时, 可在一广口瓶中装入一些水, 瓶口用一个双孔瓶塞塞住, 两孔内各插一支玻璃管, 将广口瓶倒过来 (口向下) , 用手指堵住其中一个玻璃管的口, 水不会从另一个玻璃管中流下来。若将手指松开, 其中一个玻璃管向瓶里进空气, 而另一个玻璃管向下流水。如果将其中一个玻璃管插到一个盛满水的杯中, 则会看到有趣的喷泉现象, 即一根玻璃管向下流水, 而插入水杯中的玻璃管向瓶内上水, 在瓶内形成喷泉, 瓶中水量不会变化。学生看到这些现象情绪激动, 兴趣盎然。

实验导入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 容易引起学生注意。但要防止由于实验器材过多, 过程较复杂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对教师呈现的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不能深入思考, 只是看热闹的现象。

四、故事导入

故事导入是以生活中所熟悉的事例或报纸上的新闻、历史故事、科学史的事例设置学习情境的一种方法。引人入胜的故事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故事导入可以帮助学生将有趣的情境与有用的知识联系起来, 产生了问题情境, 很好地引入新课。

其实, 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 但不管是哪种导入方法, 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明确导入的目的。无论采用哪种导入方式都应该使设置的问题情境指向教学目标。通过导入教学活动, 使学生初步明确将学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怎么学?学习情境的设置应在分析新知识的逻辑意义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 建立两者的实质性联系。 (2) 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导入活动引用的材料要尽可能直观, 引人注目, 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 要新颖有趣。 (3) 导入的方法要多样, 要有变化。教师在活动中要富有感情, 能感染学生, 激发学习激情。

上一篇:诗意的教师生活下一篇:幼儿自我评价能力培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