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

2024-09-20

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精选12篇)

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 篇1

摘要:本文对当前高校计算机网络双语课程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学实例提出提高双语教学质量、改善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方式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教学方法

双语教学改革是现代化发展和信息技术应用的需求和必然趋势,而计算机网络课程受到自身网络技术发展快、专业知识更新迅速快的特点影响,在课程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具有必然性和迫切性。

1 计算机网络双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为双语教学实践的重要学科,受到了各大高校的热烈追捧,但在实践教学中由于缺乏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和未能结合本校实际建立起系统、完善、全面的双语教学人才培养体系,导致双语教学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应用率较低,教学效果与预期存在巨大差距。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双语课程教学缺乏兴趣,一方面是由于学生整体英语应用能力较差,在以前的英语学习中重视应试而非应用,导致学生的英语实践技能较低,无法很好地适应双语教学;另一方面是受限于学生的英文理解能力,对于选用的原版英文教材难以适应,容易导致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对知识点理解产生偏差和误区,从而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计算机网络课程在实践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多为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在对知识展示时也多以板书和PPT课件为主,缺乏多元化的知识表现形式,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计算机网络双语课程教学方法的革新策略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型学科,要确保其教学质量的提高,就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在进行教学方式革新时要着重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灵活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起终身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宏伟目标。

2.1 教学方法革新案例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在近十年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双语教学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建立起了系统完善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双语教学人才培养体系,有效解决了当前各高校普遍存在的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计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不灵活等问题,极大提高了双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实现了对学生个性化、创造性、创新性能力的培养,为进一步推广双语教学的实践应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转变教学理念。要提高计算机网络双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法应用现状,首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在坚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明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思想理念促使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和积极探索者。其次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最后,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我校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和创造平台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切实改变了过去讲细、讲透、“以讲为主”的教学方法。

(2)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我校采用了讨论式、推演式、课内外结合式、理论联系实践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索和发现。

讨论式教学: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知识点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比如在讲授多路访问相关协议时,首先划分小组让学生间相互交流讨论,创设情境来启发学生将协议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相比较,并尝试自己归纳总结出协议的基本步骤、思路以及特点。另外,对于实践性强的内容可以安排专题让学生自学,在实践前可以安排实践能力较为优秀的学生或小组事先完成实践任务,比如网络设备互连及基本配置时,可以事先安排一组学生在课前完成实践内容,在上课时让学生来进行课程讲授及演练操作过程,事后全班对此进行讨论、分析和评价。

推演式教学:针对较复杂,具有一定层次性且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由理想模式到实用模式的逐步分析来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比如在讲授网络可靠性原理时,通过推演式教学使学生理解可靠性原理,并初步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思想。

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大多数内容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原则。比如在讲授回退N帧协议、流控机制、分组排队等内容时,在讲解协议原理的同时使用可视化模拟软件来实现协议运行的动态演示,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增强了教学效果。

(3)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多媒体教学技术和设备在高校的普及,为了学生拥有更多自主选择学习的权利,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我校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两个方法来实现教学手段的丰富。

多媒体课件制作:所有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重难点都制作了演示文件,通过融入多媒体(含动画)让知识点变得更加生动、直观、形象。比如在学习多路访问相关协议时做了演示文件,将原来抽象、复杂的协议用生动的图像和动画表现出来,使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教学质量整体的提高。

建立网络学习平台:通过建立起校内网络课程学习交流平台,教师在教学前将制定好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资料、教学录像等内容全部传到网络课程学习平台上,学生登录到平台去下载资料和在线学习。此外,教师通过网络化的教学方式(建立QQ学习群,微信群),做到及时向学生分享最新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并及时提醒学生在线学习、准备学习资料、完成线上检测、在线提交项目任务等,让学生可以在课外自主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2 理论联系实践:推进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项目教学法是基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实践教学法,其通过选取、模拟、参与工程项目来创设实践情境,通过小组协作学习、教师指导的学习方式来展开学习,让学生在实践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完成项目实践来实现自我知识体系的构建,是适应计算机网络双语课程教学需求的有效教学方法。因此要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实践应用,可以通过理论联系实践、推进实施项目教学法来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其具体实施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选择: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由于项目教学法具备实践性、自主性、发展性、综合性、开放性的特点,在项目制定或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五个特点因素,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兴趣爱好等选择合适的项目,通过制定阶段性项目和长期项目相结合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专业知识的能力,并确保项目的主题与实际生活相符合,让项目教学更具备针对性和实用性。

(2)项目实践:保证教学的开放性。要确保项目实践的开放性、可行性和实用性,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学习需求来精心设计项目;创造实践可行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掌握项目设计的层次性,要确保每个阶段的项目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认知构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学生的学习需要。比如在制作网页时可以给出一个开放式的专题让学生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网页内容来进行设计,在设计时首先划分好小组;教师给出项目任务——制作一个类似网易的网站,给出科技、军事、时尚、女性、历史、财经、旅游、汽车、房产、新闻、娱乐、体育等网页专题,每个小组选择两个专题来进行网页制作(每个专题不少于十张显示网页),并确立起短期项目计划(每个小组完成网页制作)和长期项目计划(专题网页制作汇总并制作首页,以及后期运行、管理维护等)。整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巡查来督促学生完成任务,并及时对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进行讲解、提出建议,从而引导学生围绕项目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的知识应用能力,确保整个项目过程的开放性,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的认知过程,有效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3)实践延伸:设计留白激发学生创造潜能。在项目设计时教师应当适当留白,通过故意制造漏洞来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去发现、去探索、去解决,让学生明白教师的考虑并不总是全面的,教师也像学生一样需要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去积累、去提升、去完成新的知识体系构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较为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带动他们一起去完成项目创造,激发学生的创造、创新潜能。

3 结束语

当前计算机网络双语课程教学方法应用的主要问题是方法和手段较为单一,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教学手段,通过实施项目教学法等方式来丰富双语教学方式,从而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应用实践。

参考文献

[1]潘恒,刘果,何鹏.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方法初探[J].计算机教育,2010(18):87-90.

[2]王毓.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1.34(3):140-144.

[3]王琦进,齐晓霞,刘家保.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计算机网络“双语教学”的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3(1):246-248.

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 篇2

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为双语教学实践的重要学科,受到了各大高校的热烈追捧,但在实践教学中由于缺乏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和未能结合本校实际建立起系统、完善、全面的双语教学人才培养体系,导致双语教学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应用率较低,教学效果与预期存在巨大差距。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学生对于计算机网络双语课程教学缺乏兴趣,一方面是由于学生整体英语应用能力较差,在以前的英语学习中重视应试而非应用,导致学生的英语实践技能较低,无法很好地适应双语教学;另一方面是受限于学生的英文理解能力,对于选用的原版英文教材难以适应,容易导致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对知识点理解产生偏差和误区,从而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计算机网络课程在实践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多为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在对知识展示时也多以板书和PPT课件为主,缺乏多元化的知识表现形式,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 篇3

【关键词】网络;互联网;故障诊断

一、常见计算机网络故障分类

网络故障诊断应该实现三方面的目的: 确定网络的故障点,恢复网络的正常运行; 发现网络规划和配置中欠佳之处,改善和优化网络的性能; 观察网络的运行状况,及时预测网络通信质量。

网络故障通常有以下几种可能:物理层中物理设备相互连接失败或者硬件及线路本身的问题;数据链路层的网络设备的接口配置问题;网络层网络协议配置或操作错误;传输层的设备性能或通信拥塞问题;上三层CISCO IOS或网络应用程序错误。诊断网络故障的过程应该沿着OSI七层模型从物理层开始向上进行。首先检查物理层,然后检查数据链路层,以此类推,设法确定通信失败的故障点,直到系统通信正常为止。

网络诊断可以使用包括局域网或广域网分析仪在内的多种工具:路由器诊断命令;网络管理工具和其它故障诊断工具。CISCO提供的工具足以胜任排除绝大多数网络故障。查看路由表,是解决网络故障开始的好地方。ICMP的ping、trace命令和Cisco的show命令、debug命令是获取故障诊断有用信息的网络工具。

二、常见计算机网络故障的判断

1.计算机网络故障的分类。

虽然有各式各样的网络故障,但所有的故障总体可分为物理故障与逻辑故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硬件故障与软件故障。

硬件故障有网卡、网线、集线器(Hub)、交换机、路由器等。

软件故障中最常见的情况就是网络协议问题或因为网络设备的配置原因而导致的網络异常或故障。

计算机网络故障判断步骤

①首先要检查网卡是否正常。

②连接计算机与其他网络设备的跳线、网线是否畅通。网络连线的故障通常包括网络线内部断裂、双绞线、RJ-45水晶头接触不良。可用测线器检测。

③两边的RJ-45头是否插好。

④信息插座是否有故障。

2.计算机网络故障的表现症状。

(1)连通性故障

①电脑无法登录到服务器; ②电脑无法通过局域网接入Internet;③电脑在“网上邻居”中只能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其他电脑,从而无法使用其他电脑上的共享资源和共享打印机;④电脑无法在网络内实现访问其他电脑上的资源;⑤网络中的部分电脑运行速度异常的缓慢。

(2)故障原因

①网卡未安装,或未安装正确,或与其他设备有冲突;②网卡硬件故障;③网络协议未安装,或设置不正确;网线、跳线或信息插座故障;

三、网络诊断的各种工具

1.软件工具ping 。

ping无疑是网络中最频繁的小工具,它主要用于确定网络的连通性问题。Ping是Windows操作系统集成的TCP/IP应用程序之一,可以在“开始-运行”中直接执行。

(1)命令格式

ping主机名 或者 ping 主机名 -t

ping IP地址 或者 ping IP地址 -t

(2)ping命令的应用

ping本地计算机名(即执行操作的计算机),可以检查该计算机是否安装了网卡;是否正确安装TCP/IP协议;正确配置了IP地址和子网掩码或主机名。

(3)使用Ping命令后出现的常见错误

Unknown host(不知名主机),这种出错信息的意思是,该远程主机的名字不能被命名服务器转换成IP地址。故障原因可能是命名服务器有故障,或者其名字不正确,或者网络管理员的系统与远程主机之间的通信线路故障。

2.诊断的硬件工具。

把网线的两端分别插到测试仪上,打开测试仪的电源,其中有8个灯,如果都亮则该网线是通的。如果没有网络测试仪用三用表测试网线的通断,只是需要两个人用两块表测试。

四、常见计算机网络故障的解决方法

1.网络故障分层诊断技术。

(1)物理层的故障主要表现在设备的物理连接方式是否恰当;连接电缆是否正确;MODEM、CSU/DSU等设备的配置及操作是否正确。确定路由器端口物理连接是否完好的最佳方法是使用show interface命令,检查每个端口的状态,解释屏幕输出信息,查看端口状态、协议建立状态和EIA状态。

(2)查找和排除数据链路层的故障,需要查看路由器的配置,检查连接端口的共享同一数据链路层的封装情况。每对接口要和与其通信的其他设备有相同的封装。通过查看路由器的配置检查其封装,或者使用show命令查看相应接口的封装情况。

2.硬件诊断。

(1)串口故障排除

串口出现连通性问题时,为了排除串口故障,一般是从show interface serial命令开始,分析它的屏幕输出报告内容,找出问题之所在。串口报告的开始提供了该接口状态和线路协议状态。接口和线路协议的可能组合有以下几种:(1)串口运行、线路协议运行,这是完全的工作条件。该串口和线路协议已经初始化,并正在交换协议的存活信息。(2)串口运行、线路协议关闭,这个显示说明路由器与提供载波检测信号的设备连接,表明载波信号出现在本地和远程的调制解调器之间,但没有正确交换连接两端的协议存活信息。可能的故障发生在路由器配置问题、调制解调器操作问题、租用线路干扰或远程路由器故障,数字式调制解调器的时钟问题,通过链路连接的两个串口不在同一子网上,都会出现这个报告。(3)串口和线路协议都关闭,可能是电信部门的线路故障、电缆故障或者是调制解调器故障。(4)串口管理性关闭和线路协议关闭,这种情况是在接口配置中输入了shutdown命令。通过输入no shutdown命令,打开管理性关闭。

接口和线路协议都运行的状况下,虽然串口链路的基本通信建立起来了,但仍然可能由于信息包丢失和信息包错误时会出现许多潜在的故障问题。正常通信时接口输入或输出信息包不应该丢失,或者丢失的量非常小,而且不会增加。如果信息包丢失有规律性增加,表明通过该接口传输的通信量超过接口所能处理的通信量。解决的办法是增加线路容量。查找其他原因发生的信息包丢失,查看show interface serial命令的输出报告中的输入输出保持队列的状态。当发现保持队列中信息包数量达到了信息的最大允许值,可以增加保持队列设置的大小。

(2)以太接口故障排除

以太接口的典型故障问题是:带宽的过分利用;碰撞冲突次数频繁;使用不兼容的幀类型。使用show interface ethernet命令可以查看该接口的吞吐量、碰橦冲突、信息包丢失、和幀类型的有关内容等。

五、结语语

网络发生故障是不可避免的。网络建成运行后,网络故障诊断是网络管理的重要技术工作。网络管理员要不断地提高故障诊断水平,搞好网络的运行管理和故障诊断工作。

参考文献:

[1] 周炎涛《计算机网络实用教程(第2版)》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2]李艇 《网络安全与认证》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

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 篇4

实验指导书的编写, 无需太详细, 如果面面俱到, 会造成学生过度依赖实验指导书, 机械的模仿操作步骤, 没有思考的空间, 因此实验指导书的编写要做到言简意赅, 逻辑清晰, 重点突出。

2. 实验预习准备

做实验之前, 学生要完成实验的预习工作, 一方面可以明确实验的原理和目的, 另一方面可以大致了解实验的步骤, 在做实验的时候不至于手忙脚乱, 漫无目的。对于学生的预习效果的考查, 可以通过课堂随机抽查提问的方法来了解, 不一定要检查书写的实验预习报告。

3. 实验学生的管理

在实验管理上, 要求按照学号顺序安排实验座位, 学生和实验所用的电脑固定, 这样不仅方便考勤, 也有利于实验设备的维护。

4. 实验教学的方法

首先, 教师介绍网络设备和拓扑结构, 学生通过设备的型号, 上网下载说明书进行了解, 增强了学生的对网络设备的感性认识。在实验过程中, 每个实验组都会遇到的各式各样的问题。遇到问题, 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老师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罗列出来, 接着一个个验证和排除, 最终达到解决的目的。或者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讨论解决, 还可以通过上网去查找答案。如果解决不了, 教师再进行解答。对于共同的问题, 可以集中进行讲解, 否则, 进行单独答疑。学生把各自的问题记录下来, 作为实验报告内容的一部分, 可以有效避免实验报告千篇一律和抄袭。计算机网络实验侧重于协议数据包的获取和解析, 因而需要借助于课本, 查阅数据包的格式的具体细节, 通过实践把理论知识联系起来。

5. 实验考核的方法

实验考核可以采用分组随机抽查, 随机抽查一个组的学生, 以组为单位进行答辩, 其它组的学生可以旁听和补充, 教师适当的进行点评, 不仅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 还可以引导其它学生的共同进步。检查计算机网络实验的效果, 不仅要注重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还需要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 从而做到举一反三。

6. 实验总结

在每次实验课结束前5分钟, 教师可以针对实际教学情况和具体的教学要求, 总结完成情况, 也可以针对下节课的内容提出一些注意事项和准备工作的安排。

摘要:如何通过实验教学方法改革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网络原理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罗旋.Java语言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软件导刊.2012..9

计算机网络教学论文 篇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

引言

对于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说,我国目前正是人才紧缺的时候。对于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变的越来越高。但是目前的教学基本都是以理论为主。对于学生的实践还是抓的不够。这也就导致学生毕业以后无法跟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去竞争,技术更是无法跟上企业的需求。只有改变目前的教学方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才能满足目前的人才需求。对于教学而言,只有不断的探索并实践出一个新教学方向,才能提高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就业率。

1.教学改革目标

现在的教材很多内容基本上都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这种情况也导致了教学方案无法赶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教学当中教师要更多的吸取现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方向,并应用到教学当中,摒弃掉以前落伍的教学方式。围绕专业技术为核心,以企业人才需求为根本,作为教学改革目标。其主体肯定是围绕着学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做到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死板的教材理论知识结合到实践项目中。将教材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方向相结合,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才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能让学生将教材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完全的领悟和掌握。不仅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水平,并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的就业率也将水涨船高。

2.教学方式的改革

对于教学的改革,我们要全方位的抓起。从我们的教学目标开始,针对以后就业方向上的不同,制定出一系列的方案教程。不能只让学生了解掌握了基础教材上的知识就算是过关了。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要提高。这也就直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授学生时必须直接挑选并组织出针对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内容。并且不能一味的纸上谈兵,让学生针对性的练习和操作。教学必须是要结合专业技术和实验案例的。对一些针对性的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让学生掌握不同案例的不同知识点。在案例的选择中我们可以选择我们身边经常能看的到的。就比如学校的机房和网吧等的网络做为实例,让他们了解计算机网络的链接情况。这些实例其实收集起来都很简单,教师可以多在网络上收集一些针对性的实例,为学生定制一些实验内容,让他们自己多加动脑动手去完成。引导他们多思考,激发他们学习热情。针对现在企业的需求,根据现在科学的发展来设计实验项目。教师直接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在网络上了解网络产品及其应用。让他们对网络的理解更加深刻。分组进行实践。例如,在局域网的实验中就可以直接让学生去自己规划。利用给他们提供的路由器、交换机和防火墙自己去组建网络。自己动手组建网络,能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一旦让学生自己掌握了一件事物的新奇,他们的思路也会慢慢的打开,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能力也会不断提升。分组进行讨论和对比实例,不仅能巩固对网络的理解,并且还会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局域网组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网络的设计有了自己的思路,在调试的过程中也会慢慢学会独立排除故障的能力。让每个学生各抒己见,探讨对每个实例的不同想法。最后做完实验后让他们详细的写出项目报告。教师可以经常抽查一些学生,让他们自己独立完成一些实例。若是出现故障还能小组进行讨论,排除发生的故障,总结其原因。这种突击检查不仅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实验的要点,也能让教师适时的发现学生在实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让学生改进他的实验,以后也就不会出现类似的问题。在这里重点说一下小组之间讨论的这种教学方式。在以前基本上是老师在说,学生在听。即使学生有什么疑问,有的时候基本上都略过了。现在的教学都是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特长,让他们有自主思考的能力。做一个项目的时候教师可以直接将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让学生在项目中实现出来。在这期间,学生要是有什么疑问,教师可以直接让所有的学生或者小组进行集体分析,分享彼此的想法进行讨论并解答问题。若对一些有问题争论,教师可以进行引导,最后让学生自己得到相应的解决方法。在项目的完成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进行演示和讲解。这就能让学生在各项目中学到很多知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思考,创新和动手能力等。做完每个项目后学生提交项目报告的同时让学生讲解和演示每个项目,学会让他们抓住每个项目的重点。最后老师进行讲评。教师在进行讲评时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生动并具体的讲评。例如,在项目当中哪些重点曾在行业资格认证题库中出现过,那些在企业工程项目中出现过等等。从一个项目中拓展出多个项目,让学生不断的思考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综合素养。要阶段性的对学生进行检测。可以在操作项目中进行检测,也可以在项目后,或者期中期末考试时对理论和操作技能进行检测。检测可以是选择题、判断题或者陈述等题型。这样阶段性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检测,能让师生更多的互动,也能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3.针对企业需求进行培养

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要跟上企业的需求,就必须跟企业进行合作。教学当中就必须针对企业主要需要的应用技术来培养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以项目的形式编排课程。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与企业合作的好处就是明确了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针对企业的需求,结合专业的技能,教学必须将全部案例中的知识统一结合起来。这里说的知识当中包括案例中的一些难点和与其他案例的共通点。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能力上符合企业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4.总结

计算机网络诊断方法 篇6

[关键词]路由器 网络 故障诊断

[中图分类号]F22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091-01

一、前言

网络管理与故障诊断已经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现在正逐渐发展至完善。实现故障诊断的科学化、规范化已经成为影响网络持续、高速、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所以网络故障诊断在当今已显得尤为重要。

二、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是由计算机集合加通信设施组成的系统,即利用各种通信手段,把地理上分散的计算机连在一起,达到相互通信而且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等资源的系统。计算机网络按其计算机分布范围通常被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局域网覆盖地理范围较小,一般在数米到数十公里之间。广域网覆盖地理范围较大,如校园、城市之间、乃至全球。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导致网络之间各种形式的连接。采用统一协议实现不同网络的互连,使互联网络很容易得到扩展。

三、常见计算机网络故障解决方法

虽然网络故障各式各样,但所有的故障可分为物理故障与逻辑故障,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硬件故障与软件故障。硬件故障主要包括网卡、网线、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故障,软件故障主要是因为网络设备的配置或者网络协议的问题引起的故障。

(一)一般故障分析方法

1 确认连通性故障,当出现一种网络应用故障时,如无法接入网络,首先尝试使用其他网络应用,如查找网络中的其他电脑,或使用局域网中的Web浏览等。如果其他网络应用可正常使用,如虽然无法接入网络,却能够在“网上邻居”中找到其他电脑,或可ping到其他电脑,即可排除连通性故障原因。如果其他网络应用均无法实现,继续下面操作。

2 看LED灯判断网卡的故障。首先查看网卡的指示灯是否正常。正常情况下,在不传送数据时,网卡的指示灯闪烁较慢,传送数据时,闪烁较快。无论是不亮,还是长亮不灭,都表明有故障存在。如果网卡的指示灯不正常,需关掉电脑更换网卡。对于Hub的指示灯,凡是插有网线的端口,指示灯都亮。由于是Hub,所以,指示灯的作用只能指示该端口是否连接有终端设备,不能显示通信状态。

3 用ping命令排除网卡故障,使用ping命令,ping本地的IP地址,检查网卡和IP网络协议是否安装完好。如果能ping通,说明该电脑的网卡和网络协议设置都没有问题。问题出在电脑与网络的连接上。因此,应当检查网线和交换机及交换机的接口状态,如果无法ping通,只能说明TCP/IP协议有问题。这时可以在电脑的“控制面板”的“系统”中,查看网卡是否已经安装或是否出错。如果在系统中的硬件列表中没有发现网络适配器,或网络适配器前方有一个黄色的“!”,说明网卡未安装正确。需将未知设备或带有黄色的“!”网络适配器删除,刷新后,重新安装网卡。并为该网卡正确安装和配置网络协议,然后进行应用测试。如果网卡无法正确安装,说明网卡可能损坏,必须换一块网卡重试。如果网卡安装正确则原因是协议未安装。

4 如果确定网卡和协议都正确的情况下,还是网络不通,可初步断定是交换机和双绞线的问题。为了进一步进行确认,可再换一台电脑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判断。如果其他电脑与本机连接正常,则故障一定是先前的那台电脑和交换机的接口上。

5 如果确定交换机有故障,应首先检查交换机的指示灯是否正常,如果先前那台电脑与交换机连接的接口灯不亮说明该交换机的接口有故障(交换机的指示灯表明插有网线的端口,指示灯亮,指示灯不能显示通信状态)。

(二)配置故障分析方法

1 首先检查发生故障电脑的相关配置。如果发现错误,修改后,再测试相应的网络服务能否实现。如果没有发现错误,或相应的网络服务不能实现,执行下述步骤。

2 测试系统内的其他电脑是否有类似的故障,如果有同样的故障,说明问题出在网络设备上,如Hub。反之,检查被访问电脑对该访问电脑所提供的服务作认真的检查。

(三)RJ45接头故障分析方法

RJ45接头容易出故障,例如,双绞线的头没顶到RJ45接头顶端,绞线未按照标准脚位压人接头,甚至接头规格不符或者是内部的绞线断了。镀金层厚度对接头品质的影响也是相当可观的,例如镀得太薄,那么网线经过三五次插拔之后,也许就把它磨掉了,接着被氧化,当然也容易发生断线。

(四)网卡故障分析方法

一般可以通过ping命令来检验网卡是否正常工作。

1 使用ping命令ping127.0.0.1,127.0.0.1是本地循环地址。如果该地址无法ping通,则表明本机TCP/IP协议不能正常工作;如果ping通了该地址,证明TCP/IP协议正常,则进入下一个步骤继续诊断。

2 使用ipconfig命令查看本机IP地址,ping该地址,如果ping通,表明网络适配器工作正常,则需要进入下一个步骤继续检查;反之则是网络适配器出现故障。

3 ping本地网关地址,ping不通则表明网络线路出现故障,通则再ping路由器在目标计算机所在同段的端口IP地址,不通则是路由出现故障。

4 ping外网网址,可以ping网络名,比如:ping www.baidu.com,正常情况下会出现该网址所指向的IP地址,这表明本机的DNS设置正确而且DNS服务器工作正常,反之就可能是其中之一出现了故障。

四、结束语

网络发生故障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如何提高处置能力、提升处置效率、增强诊断水平才是每一个网络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网络建成运行后,网络故障诊断是网络管理的重要技术工作。搞好网络的运行管理和故障诊断工作,提高故障诊断水平需要做到:认真研究相关网络理论;清楚网络拓扑,包括线缆连接、系统参数设置及软件使用;了解网络正常运行状况、注意收集网络正常运行时的各种状态和报告输出参数;熟悉常用的诊断工具,准确的描述故障现象。

参考文献

[1]周炎涛,计算机网络实用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 篇7

一、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师的素质

教师素质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成败。要提高计算机网络的课堂教学质量, 就要求教师有渊博的知识、良好的道德素养、能力素养和心理素养。微电子技术和光技术的高速发展推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 也使得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越来越明显, 电子商务、网上购物、无线城市等新生事物已经改变了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 我们正处在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 计算机网络技术现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学科。作为计算机网络教师, 首先要不断自我学习, 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既要有深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知识, 也要掌握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 尤其要全面掌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所教内容;其次, 要不断提高自身处理教材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管理能力等各种能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和理解其中的重要知识, 领略计算机网络知识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再次, 计算机网络教师要提高道德素养, 做到爱生敬业。当前, 计算机网络教师既要承担科研任务, 也要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 而且做好科研工作容易使教师在短时间内取得名利双收的效果, 但教学工作却难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因此, 计算机网络教师要注意警醒自己, 不能忘记自己身上担负的教书育人的责任, 正确处理科研和教学的关系, 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好教学工作。

二、在课堂教学中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角色上的互相转换, 是课堂教学中一些基本教学方法在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运用、相互促进。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可以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促进教学工作的健康顺利发展。在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中, 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 以教材为中心, 沿袭传统的授课方法:板书+讲解。学生只是课堂教学的“听客”, 知识点的记录者。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培养与锻炼, 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形势下强调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是学习的主体, 这必然要求教师不能作为计算机网络教学活动的专制者, 而是要转变思想, 转换观念, 和学生共同、平等地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进程, 创新教学方法。其实计算机的许多课程可以以演示+操作+讲解+练习+提高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计算机网络教学,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就能与教师一起共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提出解决方案, 总结计算机网络学习的规律。这样才能让教师与学生在思考中相互启发, 相互完善, 相互配合, 在讨论中相互沟通, 相互补充, 相互提高。从而实现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自我完善。学生也在这种参与教学中体会到计算机网络知识学习的乐趣, 这样一来, 在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 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次, 要善于提问。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形式, 教师掌握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对于促进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针对所讲授的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提出问题, 力求问题设计新颖巧妙, 既能激发学生兴趣, 引人深思, 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也要难度适当, 能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回答出来, 避免出现冷场局面。此外, 还可以鼓励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锻炼学生的提问能力, 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总之, 要尽可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善于提问, 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 在教师的帮助下建立互相沟通多向交流的平台, 让每个人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形成全方位、立体式学习模式, 以良好的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目标就是学生是否记住了课堂教学中的知识点, 是否会背诵知识点, 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点, 而是否会将学过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方面则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目标发生了根本变化。教师不再将课堂教学的焦点集中在学生是否记住课堂教学的内容, 而是以学科知识为载体, 培养出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学生为教学目标, 切实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能力,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这种新的课堂教学理念才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也应当是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目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将教师“教的课堂”逐渐转变为学生“学的课堂”, 使教师“教知识”转变为教授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 从而达到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的目的, 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了机会。激发学生计算机网络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意识。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使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学习的兴趣, 才能为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学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条件, 要求学生在对计算机的操作过程中去熟悉软件、运用软件。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把握住计算机网络教学的这个特点, 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享受课堂教学的趣味中掌握知识, 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介绍计算机网络的短片。短片中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播放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范围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样, 教师就可以首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到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 同时也吸引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学习兴趣。随后可将学生带到计算机机房, 让他们实际感受一下计算机网络这种真实的氛围, 同时将目前社会对计算机网络的需求, 企业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人员的要求引入课堂讲授环节, 并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在课题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加以辅导, 从而激发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学习的兴趣。

提高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工作, 需要广大计算机网络教师进行持续不断地探索, 需要在改革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 以便更有效率地上好每一堂计算机网络课,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努力培养出更多的具有良好科学素养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衍妮.谈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17) :124.

[2]赵桂香, 孙继明, 董卓.探究大学课堂上师生如何有效沟通[J].中国外资, 2011, (IO) :274.

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 篇8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现状,发展对策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觉得枯燥乏味并能获得实践技能的训练, 网络实验、实习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但是, 目前众多高校普遍存在“理论强、实践弱”的现象, 学生对网络知识的掌握始终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而计算机网络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网络实验成为重中之重, 因为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网络原理, 从而使其具备规划、实施、管理中小型企业网络的能力, 也只有这样的学生在人才竞争中才更具实力。

1《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现状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一般都在第二年的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开设, 但全国的高校不尽其然, 开设的时间和学时也不一样, 教学的思想和设计也相差比较大, 存在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

1.1《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的软件件设施不全

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出现这样的情况, 《计算机网络》实验课作为《计算机网络》的辅助部分开设了, 但是没有什么实验材料, 相应也就设计不出好的实验项目, 实验项目也只是些零散的, 设计性不强的实验。

1.2 学生的能力性不强

大部分学生实验课的学习能力性不是很足, 局域网或因特网等广义上的网络没有形成优势, 他们的认识还是局限于个人PC机或小型网吧。

1.3《计算机网络》实验课时比较少

《计算机网络》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课时的分配一般为三分之二是理论课, 三分之一是实验课, 实验课的开设也是放在理论课之后, 实验仍然放在配角上, 仍然没有突出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强的特点。

2《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不同的网络的比较, 能够正确选择不同的产品和协议, 能够细致的配置网络中的各种参数, 能够安全的使用和管理计算机网络。根据课程的工程性、实践性、技术性比较强的特点, 还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实际组网技能, 要求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加强这方面的练习与锻炼。

2.1 实验平台搭建

计算机网络实验的硬件和软件配置是实践教学的关键。一个小组的实验设备包括交换机, 路由器, 无线网卡, 无线AP接入点, PC电脑, 打印服务器等。

2.2 实验的开设

2.2.1 网络中心路由和交换的实验

核心路由器采用DI-1750路由器, DI-1750是一款模块化的路由器, 支持十多种网络/语音接口卡, 应用组合种类丰富, 实现了数据/语音/传真集成;拥有2个扩展插槽, 接口丰富、灵活, 配置维护简单, 报文处理能力强, 并在集中监控, 集中管理等网络方案应用中得到体现;支持多种路由协议, 保证各种路由协议之间路由信息的重分配;支持多种队列算法, 保障关键业务对带宽的需求;提供多种管理的手段, 管理和维护灵活, 便于网络的管理和维护。利用此路由器可以开展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配置等实验。

2.2.2 网络二层交换的实验

在实验环境中, 我们配置了多台可网管的低端交换机, 如DES-3226, 这些交换机除了可用来做交换机的配置实验, 还可用于连接学生的实验用机, 而实践教学中的大部分实验都可在学生的实验用机上完成, 如划分VLAN的实验, 生成树实验, 端口聚合实验等。

2.2.3 无线局域网WLAN的实验

无线组网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 在该实验室中, 还提供了无线组网方案。采用了无线网卡DWL-120+ (USB接口) , 无线接入点DWI-900AP+。通过该实验, 学生们掌握了在有线组网不可实现的情况下, 可以采用无线组网技术。

2.2.4 网络管理和安全的实验

网络管理软件是维护网络系统稳定运行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实验环境中, 我们安装了D-LINK公司的D-Vision NMS, 既可以用于网络的日常管理和监控, 也可以用于网管软件的实践教学。

2.3 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长期以来, 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 都是教师先讲授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等内容, 然后学生像操作员似的照着一步一步去做, 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我们可以采用“启发式”方法。例如, 在做网络实验前, 只给出一个实验的目标和原理, 或者只给出一个目标, 教师只在必要时加以点拨、引导, 剩下的实现过程就由学生独立完成。这样, 学生才会开动脑筋思考解决的方法, 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现能动性, 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3 结束语

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改革,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不仅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的架构设计, 还应掌握系统的各个环节的内容, 比如:系统安全、系统优化、系统管理和系统应用等。今后,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网络综合应用能力, 培养适应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还有待于我们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吕立坚, 赵明, 李静滨.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的改革与实践[J].高教论坛, 2006 (3) :138-139.

《计算机网络》教学探讨 篇9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大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技能成为许多用人单位招聘的基本条件,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相关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必需掌握的技能[1]。很多高校已经在信息类专业中开设了计算机网络课程,但实际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探讨信息类专业计算机网络教学显得非常重要。

目前,很多学生觉得通过网络三级考试没有问题,但学生学习完后仍然觉得动手能力欠缺,不能很好的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主要的问题表现在:

(1)教学内容缺乏先进性

《计算机网络》作为信息类专业重要的专业课,涉及的专业知识面宽。它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各自的迅速发展中进一步融合,新技术逐步成熟并不断涌现,新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和深入[2]。很多新技术、新应用领域并不能及时地作为教材内容出现,这就要求对原来的教学内容应进行及时更新和补充。

(2)教学方式不合理

目前通常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方式仍采用“理论和实验”的教学模式。与以前相比,实验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空前的重视。然而,多数实验是孤立的和部分的,内容缺乏连续性,实验环境与真正的应用环境相差较大。这些都极大的限制学生实际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3)教学和考证脱节

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认证,国家网络工程师水平考试无疑是权威的。但目前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缺乏与水平考试大纲的衔接。为了通过国家认证的水平考试,学生不得不利用业余时间自修更多的课程。这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符合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的。

1 计算机网络课程指导思想的变化

高等教育普遍存在两个主要问题:工程科学化和狭义技术化。为此,MIT院长乔尔·莫西斯提出著名《大工程观与工程集成教育》的长期规划。2006年6月,教育部战略研究重大专项“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中国工程教育改革”第三次研讨会在徐州召开,此次会议纪要提出:要使课程设置从单一的“工程专业课程”传授转变为“大工程观、大系统观”为指导的课程架构体系。

为了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6月中国教育部推出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具有大工程观的卓越工程师。

大工程观教育是高等工科院校重视工程教育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技术水平和人文素质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创新教育模式,是在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开辟的一条新路。为适应专业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发展对信息类人才的需要,作为信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其他工科的必修课程,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指导思想适应当前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的变化,教学改革的思想应遵循大工程观的能力、思维和职业道德合一的原则,突出较强的网络工程能力,树立积极的创新精神和培养良好的个人品质。

2 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的构思

为适应专业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发展对信息类人才的需要,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都要做相应的调整与改革。高校信息类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可分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侧重于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的讲授,实践教学侧重于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需要从多个方面改进课堂教学的效果,需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学习网站等等,教学方法也应该多样化,如引入分层次的教学模式等。实践教学包括实验验证性教学和综合应用能力教学两个方面[3]。由于计算机网络课程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所以实践教学更加应当增强,既要保证通过实践验证所学基本理论,又要结合当前计算机网络新技术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3 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的基本措施

3.1 教学目标的调整

信息类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调整为,要求学生在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概念与理论的基础上,具有基本的网络工程实践能力、专业综合应用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能力[4]。创新需要以扎实的基本理论功底为基础,同时需要有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两者相辅相成。

组织学生参与国家网络工程师水平考试,做到教学与考证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衔接国家网络工程师水平考试大纲和要求,组织和调整相应教学,提高国家网络工程师水平考试的通过率。

3.2 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突出先进性和实用性。要紧跟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淘汰过时的教学内容。例如,随着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无线局域网不仅能够满足移动和特殊应用领域网络的要求,还能覆盖有线网络难于涉及的范围[4]。因此在讲解局域网技术时,对令牌总线网和令牌环网的掌握或熟悉的程度由“掌握”到“了解”,而对无线局域网技术的掌握或熟悉的程度由“了解”到“掌握”。又如,接入网是通信网络(包括电信网络与IP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入网技术,特别是IP接入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与普遍应用是当前通信网络发展与建设的重点,在全球广受重视。所以在讲解局域网技术过程中应该穿插接入网与接入技术。再如,“对等(P2P,Peer to Peer)”技术是一种网络新技术,依赖网络中参与者的计算能力和带宽,而不是把依赖都聚集在较少的几台服务器上。在讲解网络应用模型时,除了讲解客户/服务器(C/S)外,还应该补充讲解P2P模式。

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分成几个阶段,对于每个阶段,设计出一些应用所学课程内容可以实际实现的应用性问题,让学生独立分析解决,教师做必要的辅导。例如,对于应用层协议可以通过设计一个基于Socket实现简单的客户-服务器程序的技术方法,增强学生对通信协议内容的理解与应用。

3.3 教学手段方法的改革

(1)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各种有利工具和手段,优化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设备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传播媒体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给学生,使得教学方法直观、易懂、易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大量采用相关图片,让学生来认识我们网络中的常见设备等;另外还可以采用其动态性,做出相关动画来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工作原理如多路复用等;当然还可以利用其交互性,利用一些模拟软件演示网络的构建,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等相关知识。

(2)组建课程兴趣小组,采用教师引导为辅,学生学习为主的研究型教学方法。可以将学生按照自己学习兴趣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有固定的学生人数,由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协作,由小组推举一位成员将学习讨论结果简要阐述,最终能够通过讨论加深对重点、难点和疑点的理解。这样既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又培养学生专业创新意识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建该门课程学习网站。为了更好地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知识,笔者制作了该门课程的学习网站,该学习网站即将挂到数理信息学院网站的学习栏目。该学习网站系统总体结构如图一所示:

3.4 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根据大工程观的高等教育思想,针对学院教学的特点,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应用型人才,理论知识“必须、够用、实用”。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这不但是我们教学的需要,也是企业的需要。目前关于计算机网络的实验教材如春笋般涌现,实验内容也较为全面。但这些实验内容孤立和不连贯,不利于学生充分理解理论和灵活地把握网络应用要素,故不能有效地提高计算机网络的教学效果[5]。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自编了实验讲义,如组建布线和测试项目、局域网项目、对等网项目、服务器项目等。此外,考虑到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实验内容须不断更新,应紧跟目前市场上主流网络技术的发展,以保证所教内容的时代性。对于一些已经淘汰的技术与产品在实验中应取消,特别是对于一些具有发展前景的技术与应用应尽可能的在实验中加以安排,所以我们增加了博客、网络即时通信、无线局域网、高速局域网技术、IPV6技术、VPN实验等。

在实验项目中,不但给出实验相关的原理,步骤,还给出了每次操作的应用环境,以及在实验过程容易出现错误的分析和相关的思考题。通过实验项目,学生能够完整地和有机地掌握网络应用技术中的每个环节和知识的连贯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 结束语

遵照大工程观的高等教育思想,本文结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以及其自身的发展,并且通过多年来的网络课程教学的经历,对信息类专业网络技术课程的建设,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设想,并提出了一些改革的措施,以期获得更好的课程教学效果,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培养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信息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唐天兵,严毅,宋玲.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初探[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0(增刊):84-85.

[2]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4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3]吕立照,赵明,李静滨.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的改革与实践[J].高教论坛,2006,(3):138-140.

[4]吴功宜.计算机网络(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 篇10

1 计算机教学目前的发展状况

目前, 计算机网络教学作为我国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中最基本的教学课程之一, 甚至在一些发达地区, 小学教学中也采用了计算机教学系统, 这说明教育界已经意识到计算机教学系统的重要性和先进性。但是在实践中, 一些使用计算机教学系统的学校却并没有把这种先进教学系统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具体表现为:一些学校虽然使用了计算机教学系统, 但是仍然采用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仍然以教师的讲授为核心, 忽视了对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 这样的做法违背了计算机教学系统的特质, 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在计算机教学上, 其教学目标更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亲自动手的实际操作能力、技术的应用能力、面对外界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生活中面对相应的困难而必要的社会活动能力。另外, 目前我国计算机教学实践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实验相对独立, 理论联系不足, 不能根据将来学生就业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计算机能力训练, 这些问题都将制约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的普及, 需要我们在实践中逐步改进。

2 计算机教学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 是知识爆炸的时代, 教育事业是国家的基本, 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所以, 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 在教学中使用计算机网络势在必行。实践证明,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 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有着明显的优势。

2.1 教学方式方便灵活

使用计算机网络教学, 教师和学生之间, 都可以通过网络中的同步连接和人机交互来取得沟通, 这样就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以授课为中心的基础模式。师生在教学活动上的互动性、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朋友之间的沟通性, 都可以通过网络中的同步连接和人机交互来取得沟通。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知指导者, 是一次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教师机械地布置任务的方法。而教学的内容不仅仅是具体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教会学生掌握如何获得知识的能力, 逐步通过独立自主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 而这是现代社会要求教育应该传授给学生的基本技能。从学生学习主动性来看, 计算机网络教学直观性强, 能够使学生们感到新鲜有趣, 让学生从受教育之初就会产生学习主动性, 这是传统的教育模式很难达到的效果。

2.2 能够实现多样的教学目标

因材施教一直是教育界想要达到的理想的教育模式, 但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很难达到这个目标。我国人口众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 受教育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平均到个人身上的教育资源就显得很薄弱, 这就导致教师很难根据个别学生的特点进行单独的指导, 而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 教师跟学生虽然也是一对多的关系, 但是这种一对多关系通过网络的及时性和兼容性可以转变为一对一, 即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实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问题可以随时向教师询问, 教师通过网络可以及时地回答多个学生的不同问题, 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标。

3 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多种模式

3.1 合理的进行分组模式

在计算机网络教学实践中,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课程目标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组别, 每个组可以预设一个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在学生完成教学目标后可以放到整个网络中进行讨论。在学生出现疑难问题时, 让学生借助计算机网络来寻求帮助进行解答, 教师可以同步借助计算机网络的监控来安排划分小组进行讨论, 或者直接接受学生提出的咨询。这种分组完成目标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们千篇一律完成相同作业的模式, 让课堂学习更生动,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和创造性, 复核素质教育的规律。

3.2 计算机教学中的示范模式

示范模式是指在计算机教学系统中, 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 会向学生把本次的教育目标事先演示一遍, 通过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来加深学生事先教育目标的成功率。这种教学模式缺点在于学生仍然是被动的接受知识, 本质上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差别, 这是计算机教学模式在发展中必然经历的初级阶段, 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 这种初级的教学模式将会逐渐被淘汰掉。

3.3 计算机网络教学中的个别辅导模式

这是计算机教学模式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特征, 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计算机网络个别辅导教学模式是根据实际的教学的需要, 来采用现代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方式进行特别教学, 讲演相结合, 将问题的原理、概念、法则等叙述清楚。因为计算机教学系统的延展性和兼容性, 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能够在系统中寻找到复核自己的学习内容,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给予指导。

4 不断总结计算机网路教学的成功经验

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在我国应用的时间还很短, 在实践中难免出现各种问题, 我们要探索和寻求最有效的办法应对不足之处来加以改进。为了更好地为计算机网络教育的普及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要时刻总结计算机教学的成功经验, 并把这种成功的经验通过多种途径在教育界中传播, 让更多的教师掌握正确的计算机教学方法, 随着不断的实践积累, 我国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一定会越来越完善。

结束语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越来越快的发展, 教育事业应该受到越来越重要的重视。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 计算机网络在这个时代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 教育事业要与时俱进, 就要大力发展计算机网络教学, 发挥新式教学模式灵活多样、因材施教的优势, 逐步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 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利民, 王明斐.关于高校《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的探讨[J].甘肃科技, 2010 (8) .

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探索 篇11

关键词:理论课程;实践课程;网络实验

Teaching Reforming on Computer Network Experiment Courses

Wang Chunxia

(Shangqiu Normal College,Computer Technology Department,Shangqiu476000,China)

Abstract:Computer network experiment courses teaching sh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eaching curriculum to achieve the multi-levels and multi-angles in order to satisfy different students’needs.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xplor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curriculu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cessaries and the building of theoretical,practical and environmental courses.

Keywords:Theoretical courses;Practical courses;Network experiment

计算机网络课程既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又是一门理论性强并有一定实践性的专业必修课。而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是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一部分核心内容,建立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实现网络课程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结合,从而满足当今社会对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的多层次要求。

一、实验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在传统教学中,大部分院校都呈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大多高校在实施网络实验教学时,仍是以让学生看演示、看教学片或者参观已经建好的网络环境等方式来帮助学生了解、消化专业实验的内容,而把实验或实践的重点放在Windows网络的基础应用上。而这些内容,随着网络的发展与网络知识的普及,已经被一部分学生掌握,没有必要单独设课,而更深入的实现网络规划、网络建设、协议分析、网络应用等内容,则由于课程安排不合理或实验设备的短缺而没有纳入实际的教学当中。针对目前大多高校包括我们学校在内所进行网络实验课程讲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架构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体系,进行实验课程的改革,建设网络实验环境,重新架构适合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网络课程体系,研究出一套适应社会网络人才需求教学方案。

网络实验教学中从多层次角度考虑,实现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新体系,把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分为课堂讲授、基础应用、开发应用和综合应用等多个层次,形成集知识和能力培养为一体的复合型网络教育模式,为培养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的网络服务型人才做好准备。因此,对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实验理论课程建设

实现网络理论课程相对应的网络实验课程,建立高校网络实验课程的必要性,具备完备的实验课程教材和实验课程的环境,实验课程教材和理论课程教材相适应,同样实验环境的模拟环境,也要必备。学校根据自己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的投资,建设自己的实验室。

(一)改革实验内容

改革实验内容,是实验课程建设的目标,根据培养的人才不同,将实验课程分为科研型和应用型两类人才。教学中也按照培养的目的分为原理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两种情况。针对原理性实验,主要帮助学生对抽象的网络理论概念,比如: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等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更深层次的研究,为网络理论的高级应用和管理奠定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对应用性实验,着重培养学生在组建网络、网络管理、网络维护等实际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网络实际中的问题。

(二)实践理论课程体系建设

社会需求网络人才的目标越明确,对于网络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分工就越具体,通常将两类实践课分为科研实践,着重对网络协议深入研究,详细给出分析的原理,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更扎实,为进一步的科研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对实践应用性人才,着重对动手能力的培养,培养动手方面的操作,提供更详细的步骤,让学生动手方面更熟练。

(三)实验理论课程的环境

网络实验理论课程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于传统意义上教学模式是黑板、多媒体方式,该方式适合以前网络设备比较少的情况,学生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下,直观的接受网络实践课程的理解和“动手”能力意义上的学习。这种方式丧失了学生做实验的乐趣,只有亲自动手的解决方案,才是学生真正意义上动手能力的培养。为了使学生更能很好的学习实验理论课程的,采取实验机房教学模式,是对网络实践性强的学科,更易于学生直观的接受,学生更能掌握网络的理论知识,并且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实验实践课程建设

网络实践课程的建设按照两类不同的实验或者不同类型的网络人才进行分类,架构不同的网络实验室,开设不同的实验课程。网络实验一般分为原理性实验又称为“验证性实验”,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让学生理解原理,掌握网络实现的原理。学生根据网络原理知识,进行验证,分析原理实现的过程。原理性的实验主要涉及到网络各层实现功能需要的网络协议,复杂性的原理主要涉及高层次,比如:比如:网络协议分析和协议的配置,针对具体的协议:IP、TCP、路由器使用的协议RIP、OSPF等。

应用性实验需要实验设备,学生根据实验的目的,自己动手亲自实践,并根据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一般按照小组分组自主来进行实验。通过应用性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应用性实验一般是基于Windows Server 2003的网络实验:包括Windows Server 2003下TCP/IP配置实验、Windows Server 2003下网络命令应用实验、Windows Server 2003下客户程序应用实验等;网络安全方面的实验,主要针对在Windows 2003防火墙方面进行的实验;局域网组网技术,指熟练各种组网的硬件设备;综合布线实验等。这些适合专业层次要求比较低的学生来学习的内容。另外一类应用性实验是路由器实验、交换机实验、网络管理实验等,主要实现高层次硬件设备的配置及该网络设备需要添加的协议,对学生层次要求比较高,适合以后从事网络工程的学生来学习。

四、实验环境建设

计算机网络实验环境分为软、硬件环境建设,软、硬件环境也是根据网络实验课程的性质来划分的,一般的硬件环境主要针对应用性实验,比如交换机或路由器的配置、网络架构等,让学生进行网络组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一般是分小组进行实验,小组实验室主要包括:一个实验台;每个实验台配备基本的网络设备:一台服务器, 若干台计算机, 双绞线若干米,RJ-45头若干个,线钳一把,测线仪一部,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一到两台, 软件包一个(包括Windows 2000 server系统盘、网络管理软件、教学光盘等相关软件),网络实验指导书一本。硬件环境的建设,要根据学校的投资情况进行建设,不同的网络设备,在一些网络建构和设置上有不同的差别,这需要老师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实现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更好应用。现在市场上有不同品牌的网络产品,比如:CISCO、华为等,可增加路由器、交换机,需要,教师根据情况给学生加以介绍。

而软件环境是根据网络理论课程,进行验证性的网络实验原理,有教师提供网络原理实验的软件,比如:wireshark,一个免费的软件,能够深入的了解协议、分析协议的重要软件,针对IP、ARP、ICMP、HTTP等协议进行分析的软件原理,从而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网络的理论知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专门的软件模拟真实的实验环境,实现交换机或路由器的配置,构造不同的网络结构,实现虚拟环境下的网络的配置。通过软件环境可以方便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学生或老师也可根据网络理论原理,自己动手编程实现验证的网络理论知识,学生在实验时, 只要开启软件就很容易完成实验项目。这样可以提供两方面的综合能力。

五、网络实验课程体系建设

网络课程体系以计算机网络理论课程作为基础,对应网络实践课程体系。一般可以分为理论实验课程和实践实验课程。理论实验课程针对原理性实验和一些应用性实验课程进行实验过程的讲解,最好在多媒体上讲授,然后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下面给出一些网络理论实验课程,比如:网络体系结构数据流在各层的传递,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等各层的协议、网络流量分析、网络应用开发、协议应用、IPv6协议等。实践实验课主要包括服务器的应用、路由器的配置、网络测试工具的使用、局域网的组建等。

除了上好实验课程,还要考虑网络技术的更新和实验内容的调整,针对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实验指导书》可以做到随时更新,既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又要方便学生预习和自学。因此,为了更加突出《实验指导书》的指导性作用,高校应该组织教师根据本学校实验的安排设置情况编写自己的《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改革,使学生系统学习并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技术,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学会网络全程的日常操作、维护和管理,具有独立构建中小型局域网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在网络设计方面达到网络设计师水平、网络工程方面达到网络工程师水平,为日后从事网络设计和网络工程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进入高等院校从事网络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结论

通过本论文的学习,将使得网络专业的学生,有计划、更系统地完成网络实践教学环节,更深刻体会网络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更好掌握由网络基础到局域网架构、广域网架构及网络协议支持等网络工程全方面知识的灌输,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改革网络实验课程体系,整合新思想、体现网络发展的观点。针对现在处在网络化的时代,网络课程的学习的重在实践,提出了网络实验课程从网络环境到网络授课种种情况的考虑,每个学校根据自己培养学生的目标进行选择,也可根据学校情况建构实践环境,使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从原来量的提高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李赫男,陈松乔.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体系的设计[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4:32-34

[2]全成斌,杨士强,赵有健.计算机工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8,4:100-102

作者简介:王春霞(1975-),女,河南沈丘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教学方法 篇12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一体化教学,教学改革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教学在理论课、实践课中交替进行, 将原来的课程同与之相配套的实训课题组合成教学模块, 一门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由若干个模块组成。

《计算机网络》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科目, 历来是专业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枯燥的理念教学不仅失去了高职高专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特色, 还让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种—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际操作的紧密结合, 使教学时间和教学设备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 教学过程具有更强的实效性, 使学生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一、传统教学模式与“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利弊分析

l、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1) 以教师为主体

传统教学方式又称”讲解一接受式”教学方式, 教师总是教, 学生总是被教;教师总是讲授, 学生总是顺从听讲。教师在教学中永远居于主导和中心地位, 教学活动主要围绕教师展开, 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的任务是接受知识, 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不利于能力的培养。自然培养出来的学生也达不到社会对人才的是日益变化的要求。

(2) 重理论, 轻实践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 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的学习, 对实践技能的培养确有所忽视。特别是对于有些专业技能课程, 实践能力才是教学成果的最终体现。因此, 我们更应注重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手段显然已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例如, 只有理论课没有实践课, 或者理论课与实验课相分离, 造成学生在课堂上昕懂了, 却不会动手操作。长此以往学生的兴趣也会越来越低, 教学就越来越困难。因为他们总感觉什么也没学到, 什么都不会。当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比如我们学校以前就是因为硬件条件没有跟上, 老师想让学生做实验也没法做, 只能老师讲, 这次购进了中软吉大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实验系统》才让《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得以实现。

2、“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1)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行“一体化”教学, 学生可以边学边练, 使学生的学习更直观, 也更容易吸收。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专业课, 整堂课从头到尾讲授听得见、摸不着、看不见的理论, 少数抽象思维能力较强的同学尚可接受。而大多数同学听起来昏昏欲睡.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采用多媒体和机房教学, 则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等, 将学习内容溶入到这些元素当中并进行有机的整合, 从而改变传统学习内容比较单一的特性, 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

(2) 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体化教学是“动恼”与“动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自古以来实践出真知, 所以, 只有更多地给学生自己做的机会, 他们才能更好地消化理解。同时, 在教学手段、教学容量、课堂效率等方面, 都有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此不再一一阐述。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

目前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大部分专业课程都安排在机房或多媒体教室上课, 通过先进的、开放的教学管理, 提高了教学质量及实验教学的效率, 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效果非常明显。下面结合《计算机网络》来简单介绍是如何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们是这样做的:

1、模块化

首先, 根据教学目标, 考虑社会实际应用现状, 将这门课程的内容分解成相对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7个模块, 从网络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 通过一个个教学模块完教学目标。

2、简化教学内容

在明确了项目以后, 每堂课就以所学模块所涉及的知识点为中心。不讲过多理论, 做到理论知识为实践服务, 重点介绍实用技术, 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大胆去除与实验完成用不着的知识点, 简化知识体系, 不担心没把知识全部教给学生。例如在讲DNS服务的时候, 对DNS服务器的架设不讲, 只讲域名解析的原理, 鼓励有兴趣的同学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 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讲每个项目时, 先介绍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点, 然后自己示范一次, 学生也可以边看边做, 最后再出一个相关实验题, 由学生自己动手独立完成, 且不要求一定要按照我的步骤来进行,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有些项目学生还可以组成不同的小组来完成,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实际动手能力。

三.“一体化”教学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

当然, 在教改过程中, 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主要体现在:

1、教学环境

目前教学的硬件环境比较齐全, 但软件环境还有待改善, 虽然中软吉大的实验教学系统里带有一些管理系统, 如上机作业管理系统等, 但还远远不够, 需要进一步完善。

2、教师认识不足

部分教师对这种教学模式不太习惯, 找不到合适的教学方法, 甚至还停留在传统教学的思维中。有的老师虽然在机房上课, 但还是自己在那讲学生在那听根本没有发挥机房的作用。要想在机房课中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除了要严抓课堂纪律外, 更主要的是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激发动手操作的欲望, 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

3、教师水平有待提高

一体化教学加大和突出实际操作技能, 一切教学均围绕着实际操作。因此就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体化”教学需要教师既有扎实的理论和教学经验, 又有生产实践经验和熟练的动手操作技能;既要了解本专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 又要具有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开展有效教学及教研能力。

4、课堂纪律有待进一步改善

教育学家多伊尔说过:”课堂教学有两大任务:一是促进学习, 二是维持秩序。”课堂纪律是上好每堂课的基础, 但由于学生的座位离得很近, 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相互讨论问题进行合作, 但另一方面也就难免会出现说话现象。同时, 迟到、早退、吃零食现象时有发生。随意玩其它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如在上机时玩手机等, 还有的随意走动, 影响课堂纪律, 也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 教师难以控制课堂秩序。这是机房管理的一大难点, 也是最普遍的、急待解决的现象。

实践证明, “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改革方向和思路是正确的, 改革所取得的成效也正在逐渐显现出来, 改革方案将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我们力争将在发掘计算机学科的共同点、求同存异、师生共同参与之中, 将教学改革推向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实践》, 电子工业出版社, 杨英鹏

[2]《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系统实验教程》, 吉林中软吉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蒋一川等

[3]《“教学做”一体化高职教学模式的构建》, 辽宁高职学报, 徐岩

上一篇:都市休闲下一篇:组方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