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制度的主题

2024-08-15

大学制度的主题(共12篇)

大学制度的主题 篇1

人们普遍认为, 北欧 (包括丹麦、芬兰、挪威、瑞典以及冰岛) 拥有最好的社会福利和民主制度, 在这个优秀的制度下, 人们过着健康和富足的生活。

无论政府是共和制还是君主制, 北欧国家在教育、医疗、农业、商业、金融、能源、军事、媒体和通信方面都创建了最合适、灵活和创新的制度。公共设计是其福利和民主制度的典型代表, 在高度发达的科技条件下, 北欧的工业设计无论在普通工作和日常使用方面都生产出最好的产品, 使当地日常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北欧的建筑设计体现出强烈的人本主义和功能主义, 通过一系列的建筑大师和设计师之手, 创建了最生态的城市和建筑, 成为人类社会的典范, 同时也让北欧成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方海)

当然推动福利制度的制定以及实施一定是政府层面。

本次沙龙的题目“福利民主制度下的北欧公共设计”, 似乎离我们很近, 又好像很远。就“福利社会”而言, 可分为三个层次理解:首先是国家政府层面;第二是社会团体 (如各种基金) ;第三是个人层面 (如志愿者) 。当然推动福利制度的制定以及实施一定是政府层面。

高福利意味着高税收, 政府通过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在公共设计的相关方面做一些福利设施、公共建筑以及和设计相关的活动。今天的沙龙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探索:首先用这些税收怎么运作一个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甚至公共场所中的标识设计, 也就是以怎样的模式推动这个项目的建设;第二, 确定项目以后, 以怎样的模式来选拔建筑师和建筑设计事务所, 这个对于中国也会有借鉴意义;第三, 在设计的过程中如何建立市民参加的机制;第四, 具体落实到设计中, 在建筑功能和空间上如何体现公共建筑的特色;最后, 在建筑运营当中如何方便民众使用, 更多地体现社会性。

希望通过今天的讨论能够全方位地展现出北欧公共设计的特色。

生活中非常小的细节, 但它确实体现出国家的文明程度, 也体现出福利和民主制度的贯彻。

近十年来, 我们公司和多家北欧事务所进行了合作, 所以对北欧的设计多多少少有了一些了解, 加上近几年4次去北欧考察, 有一些体会及心得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体会, 建筑师参观建筑时都需要拍照, 但在很多国家, 很多场所是不允许拍摄的, 而在芬兰, 在几乎任何只要推得开门的场所, 都可以拍照, 无论学校、公共机构、教堂还是商业建筑。这虽是一个很小的细节, 但充分表现出芬兰的包容性和开放度。当然它的福利制度的贯彻, 也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个体会, 去年我在芬兰参观的时候曾看到一本几百页的售楼书 (也可称为住宅使用手册) , 回国后我就和万科朋友探讨这件情, 我问万科作为中国住宅产业的老大能不能也制作一本房屋使用手册, 哪怕只做到它几分之一的厚度。万科回答这件事做不到, 理由是如果做这样一本房屋使用手册, 在国内会引发很多房屋纠纷, 因为使用手册中的承诺是法律承诺的一部分, 它要在交房中体现, 而目前中国整个产业的发展从设计、施工到部品供应的产业链现状不足以支撑我们做这么全面和细致的承诺。因此从售楼书这个表象, 也反映出来中国与高福利制度国家的巨大差距。

第三个体会, 在芬兰我听到一个说法, “一个国家先进的程度, 会体现在从家去机场提起行李的次数”。据说在芬兰, 从家出发拖着行李去机场, 直到登机是不用提行李的, 无障碍设计被考虑得非常周全。

这三点虽然都是生活中非常小的细节, 但它确实体现出国家的文明程度, 也体现出福利和民主制度的贯彻。

一个政策是否能够科学地制定和实施, 完全取决于政府是否有这个意愿。

今天的论题涉及城市与公共设计, 其根本在于公共服务系统的建设。我在芬兰学习生活的八年中, 对这个北欧国家完善的公共设施设计印象最深刻的是1997年春去伦敦前从家里乘公交到赫尔辛基机场的一路换乘不断, 根本不需要担心随身拖带的特大行李箱的抬放, 但在伦敦却是截然不同的情形。

我在赫尔辛基设计大学读书的时候, 去过很多图书馆。只要有当地注册的身份就可以办一张借书卡, 在这个国家的任何图书馆都可以免费借阅。所有的公共建筑对公众都是免费开放, 人们也可以进任何一所大学的课堂去听课, 也可以自由进入议会大厦听议员讨论议案。这个国家每个社区都建有很好的社区图书馆、体育馆和公园。政府的经费对体育的投入只花在公共体育设施上, 所以会看到很多人都在锻炼、打球。政府要做的其实就是建设该有的设施, 提供一个有效运行的服务系统。

我们都去过的赫尔辛基最大的当代艺术博物馆 (Kiasma) 在建设前, 议会讨论了很多年。对于政府来讲, 如何花纳税人的钱是要反复讨论和论证的。这个馆最后建好了, 仍有很多反对的声音, 比如建筑里面的空间设计不太好, 展示艺术作品时不是特别理想, 建筑师只考虑个人的设计语言。

今天所要讲的公共设计, 我认为完全是政府行为, 因为个人主观是无法实施公共建设的。所以, 首先政府要有服务的意识, 公共设计在中国实现起来不太容易, 因为它涉及到很多根本性的问题。一个政策是否能够科学地制定和实施, 完全取决于政府是否有这个意愿。我并不是说所有的事都需要自上而下, 有时也可以自下而上地渗透, 但公共服务系统建设只能是政府的行为。城市中的所有公共设施都应该按人口数量建设, 可以计算一下中国以目前的人口数量, 该建设多少图书馆、医院、美术馆博物馆、公园、体育场所、养老院或幼儿园等。比对一下政府每年的预算表, 会更了解政府是否有意愿做服务于民的事。政府如何分配预算开支, 直接与公共服务的建设相关。而且如何去设计建设这些公共设施也是很专业的事, 公共设计涵盖的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事, 其实还是对人关怀的价值观问题。

芬兰社会对艺术的这种包容性, 不仅在于鼓励你的成功, 更重要的是包容你的错误。

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个我在芬兰参与的合作设计项目, 只是介绍会更多着眼于我对芬兰建筑业的设计机制以及整个设计市场的环境、背景等方面的感受。

我们院与芬兰JKMM事务所合作在赫尔辛基设计一个1.8万m2的新区管委会的总部, 对当地来说这是很大的一个项目, 包括Foster、MDRDV、BRT、Helin等在内的七家单位参与投标, 我们院与JKMM合作的方案获得评标的第一名。这次合作让我真实接触到了芬兰建筑设计的操作流程, 今天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的感受。

第一点是设计支持。长久以来, 芬兰在欧洲国家中做得最好的就是文化政策。不仅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对设计产业支持巨大, 还有超过300家的基金会为相关的艺术项目 (例如装置艺术、玻璃艺术等) 提供资金支持及交流平台。通过申请的艺术交流项目, 我们在当地的国际艺术家聚集地Kappeli—由一个热电厂所改造的新区—获得了工作室, 每天只需支付8欧元就得到了一个70 m2的工作室, 而且里面生活起居以及工作的设备一应俱全, 而当时在赫尔辛基市区, 40欧才能租到一个9 m2的小旅社, 价格的差异体现出芬兰社会对艺术产业的包容和支持。那里聚居着很多的艺术家, 他们来自韩国、日本、冰岛、赞比亚等国家。很多人已经在这里呆了三五年, 专注于一个非常小的, 也许在常人看来没有任何商业价值的艺术领域, 但他们不停地在研究, 做了非常多的作品, 我觉得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芬兰社会对艺术的这种包容性, 不仅在于鼓励你的成功, 更重要的是包容你的错误。在这方面, 芬兰做得很好。

第二点是设计计划。我们当时拿到设计计划书时非常震惊, 任务书就像刚才薄总提到的那种很厚的楼书, 内容非常详尽, 包括了设计流程、设计要求等。但这只是设计计划书中的一部分而已, 除此之外, 还有包含各方面辅助信息的文件, 同样非常详尽, 每个房间要不要设咖啡间、打印室, 或者这个房间要和哪间房间联通, 或者是否需要贴吸声材料等, 都有非常详细的说明, 让建筑师对房间功能的定位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都非常清晰。另外还提供有周边建成建筑的全套电子图纸, 因为芬兰的业主方认为, 如果新建筑设计不尊重周围已经建成的建筑风貌或者环境, 那么它是没有价值的。设计计划书的文件中也有对绿色建筑的要求。在中国, 绿色设计还停留在一个粗放式的概念阶段, 只是按照基本项和优选项去评分。而在芬兰, 要求每个方案都配有能源使用的计算书, 以利于控制后期运营的成本, 还需按要求提供一份建筑材料的碳足迹计算表, 每种材料如钢材、木材、混凝土的碳足迹有不同的取值, 每个方案的计算总量不能超过任务书的限值, 而北欧建筑多采用木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与木材的计算值较低利于总体材料碳足迹量平衡存在一定关系。计划书中除包含绿色设计的量化评判标准外, 还提供了一份差不多10页的讲述整个地区近现代发展史的材料, 包括战争、地方名人、历史事件, 使设计师对整个区域的文脉有详尽的了解。这样一本信息含量丰富的设计计划书对于设计的准确性很有意义, 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投标结束后中标方案设计推翻重来的窘境。

第三点是设计过程。设计周期大概3个月, 整体氛围非常轻松。最初我们根据功能任务书, 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探讨多种的设计可能性, 一起做了4个方案。到中期评议, 所有图纸在一张条桌上摆开, 大家一起评价。决策过程中没有“吸取这个方案优点, 吸取那个方案优点, 再结合一下”这样的套话, 他们只找一个可以深入的方向。在深化成果的过程中, 整体的设计节奏相对较慢, 但非常重视推敲的过程, 需要重点表达的设计节点会反复修改, 次要环节往往一笔带过, 文本图纸重点非常突出, 也利于评审专家有的放矢。

第四点是设计成果。社会的进步来源于分工, 设计的进步同样也来源于分工。没有一个建筑师能完全控制所有的设计内容, 需要与他人合作。在芬兰,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不同专业公司间合作的价值趋同。参与方案设计的合作团队来自不同的公司, 但是他们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最大化地将建筑的特性表现出来, 使最终方案和建筑师最初的概念保持一致, 十分注重设计的一致性。这就是他们分项团队的优势, 也是设计分工所带来的进步。在这过程中, 建筑师只是对理念提出一个感性的概念或者方向, 而具体在数据量化方面, 是由专业公司去做。

以上是我在芬兰参与整个设计过程的一些片段的感想, 未必客观但相对真实, 而且我自己感觉收获很多。最后我想用华东院总师的“学习, 不断地学习, 这样我们才能进步, 原来我们一无所有”这句话来结束我的发言, 也与各位共勉, 谢谢大家。

钱强:北欧设计公司有很多值得中国同行学习之处, 例如项目流程的操作、建筑师的选拔, 以及公共建筑的市民参与。近几年中国的《南方都市报》发起了“走向公民建筑”的评选, 开始注意到这一点。北欧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所以也想请丹麦的schmidt hammer lassen建筑事务所负责人谈谈你们的体会。

在北欧, 公共建筑从形式到运营都是对外开放的。一些私人的建筑同样可以对外开放, 做到真正的开放。

I just wanted to respond to a couple of things presented by our colleague from ECADI.There are three things that I think are very common back home in Denmark, which are very uncommon here in China and these form part of the challenge of working in China.

The first one is dialog, dialog with the client.We find it very difficult to ever get that here in China.We try to demand it, but often the client is not interested in it, they don't want the dialog;they just want the building and they want it very quickly.So we need to convince clients more here to have that dialog.

The second one is an informed client, a client who knows what they want.So even if they are not informed we as architects have to help them become informed.At the moment this is also quite difficult to find in China.The perfect example is that you showed the project brief with all these pages.Obviously we are used to this back in Europe.But very recently we got given a brief by a client and the brief was only 3 pages!We asked them, surely you cannot have told me everything you need in 3 pages?So I think, part of being an informed client is having an opinion and a detailed brief.So we try to help and advise clients here but it is also very challenging and that comes down to my third comment about time.

The third one, time, is an important thing.Because you say you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try things, to innovative, to do different things, but if you have no time you cannot do this, you are forced to use a solution you have done before.So in China you see all the buildings repeated and repeated and the cities all look the same.It is not because the architects are not necessarily good designers, it is because they have no time!They have no time to try, they have no time to experiment, no time to innovate!

I have some slides I can show.One of the discussions that we have quite often is about public buildings and public buildings are mostly open in Europe.So one of the things I thought would be interesting to show is some of our buildings which are private and how we have integrated this idea of democratic openness into what is essentially a private building.So to begin talking about democratic architecture we can talk a bit about the origin of this thought.In the period after the Second World War (1939-1949) , Denmark experienced a housing shortage and therefore then a construction boom, and the government and architects came together and had a shared vision of creating and developing cities that were for all to enjoy.Luckily there was an agreement and architects included this whole idea of having equal opportunity for everybody in the buildings that they were designing.

What I'm going to try to show you is a building we have designed in Denmark and then show you a building we are working on in China, and talk about how we try to incorporate democratic architecture and ideas about openness into these projects that we design, and how these ideas can be taken from Denmark to China.So maybe some of you know this building.This is the extension to the Royal Library in Copenhagen.Copenhagen is a city by the water.So a lot of people think this is a river.But this is actually the�resund Strait connecting the Baltic Sea to the Atlantic Ocean, it is one of the busiest shipping routes in the world.This is the site for the project next to the old library building and very close to the Danish parliament.So the waterfront itself used to be an area of the city without any cultural buildings, it was all industry area.Ships would come up and down the straight, dock, load and unload cargo.This is the old library here and this is the site that was given by the government as the extension to the library.What they originally wanted to do was to take the road and continue it down the water front and clear a space for the library extension behind it.Our proposal was to say, leave the road where it is behind the building and let us put the library by the water.This was in the 1990s, so this was one of the first public buildings proposed to be next to the water.This was the old library, which is actually very closed and thus not very democratic, almost elitist.Also, the entrance is away from the water on the back.We wanted to try to change this in the new extension.We introduced a number of public functions on the ground floor like a café, a book shop, a restaurant, and a theatre.So now people go there not necessarily to go to the library but also to meet, to eat, get a cup of coffee, to see a music performance and other activities.

Also, bringing the building to the waters edge also changes the cultural nature of the city, and now there for example is an annual swimming competition in the habour water that runs past the library.I think Shanghai should be like this and have an annual swimming contest in the Huangpu river.But the fact is, when we finished the library in Copenhagen, the water in the habour was still dirty, but because we put a public building and push it next to the water and other similar waterfront developments in Copenhagen, the government realized that the public now enjoy the water and are making it a part of their life and it forces them to clean it.

Now let's come to China and I will show you a project where we are very lucky to be working alongside UDG.We were approach by an art dealer in the U.K.who said that they had leased a plot of land in Shanghai for 20 years and they wanted to bring their art collection to China but also try to create a cultural district.They asked many famous architects to come up with a solution, great respected architects like Zaha Hadid, Fosters, Sou Fujimoto, and when we won the project we asked the client, why did you pick us?They answered, we of course like your proposal but also you were the only architect who challenged us and asked us questions all the time.All the other architects did a scheme and said, this is our proposal.And we asked many questions:what do you want as a client?One of the existing buildings on this plot was an old concrete coal storage structure.The client said that we have to keep it.We came up with this idea that an old coal storage building which has been there for so long time is something we want to change it into something beautiful.So it is like turning coal into a diamond.One of the things we are doing with this building is like what we did in the Black Diamond in Copenhagen:even though this building in Shanghai is a private art gallery, we are convincing the client to make the bottom ground floor completely public and bring people into the building so they can look up and enjoy the building and see the art exhibitions on the other floors.

Let's come back to Denmark.This is a project very close to the Black Diamond called The Crystal.This is the perfect example of taking a private building and making it democratic.The client owns other buildings in the area and these are all perimeter block buildings with a closed off central court yard.So originally the client asked us to do the same:make a new building with a private court yard.The client for this project is a bank.We wanted to remind them that they should not take this land a make a private building, because the only reason that the bank can buy this site is that they have all the people's money saved in the bank, so when they build this building the public should also get something out of it.So after a lot of dialog and many discussions with the client we proposed a building which leaves a lot of public space free.This way we can create a public plaza for the city.Now this is a bank but also a public plaza where kids can go to play.If we had followed the original idea from the client, this would all be private space.To follow this democratic architectural idea, we also lifted the building up so that the people can actually walk underneath it and look up into the atrium of the building.Back to Shanghai.Here we are doing a project with ECADI for a series of buildings right next to the Chinese pavilion on the previous EXPO site.We all know that the EXPO was this event that promoted sustainability.So the buildings we are working on now are really about creating the new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the EXPO area.The idea is to create a public open park, like a green valley, around and through all these buildings.We then put all the commercial functions underneath the park.This way we create a public space around private buildings.

We work on a project in Ningbo, where we are turning a government building into a public park.We are working on a performing arts centre in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were we are trying to persuade the government to push the building into the water.A lot of this has to do with what we refer to as the third space.Your first space is your home, your second space is your work, but what do you do in between home and work?A library is a good example of a building that is good at creating that third space.One of the things we are also often working with, and we have example right now with a project in Denmark and a project in Canada, is involving the public in the design through huge open consultation processes.So we invited the public for these projects and anybody could come.Before we had even drawn anything we asked them what they want, then we go away and work and we come back and ask them again, and we continue this process-back and forth, back and forth-until we present a scheme that is essentially designed together with the public.The Urban Mediaspace in Denmark, and the new Central Library for the coastal city of Halifax in Nova Scotia, Canada are perfect examples of this.

刚才听刘工的介绍, 有几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在欧洲很平常的事情, 在中国却不可能实现。所以我想讲三点:

第一个是对话。在北欧是设计方、业主、政府多方交流, 来确定一个方案。在中国很难和业主进行对话来了解他们需要什么。业主都有非常紧的项目进度要求, 无法将很多的信息通过对话形式与建筑师沟通, 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难的事情。

第二点, 在中国, 业主对于项目的具体需求并不是很完善, 通常需要建筑师做很多的方案来帮助他分析什么是他需要的, 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 就像写一个没有命题的文章一样。在北欧, 业主在项目设计开始前会给出一个很全面、翔实的设计任务书, 在中国, 任务书往往只是3页纸的简短说明。我们只能通过会反复提问来明确客户需求细化任务书, 客户会在设计过程中一边探讨一边发展任务书, “这个是可行的, 那个是不行的”。但是这也衍生出一个新的问题—时间进度。

第三个是时间, 在中国, 时间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项目通常需要在非常短的时间周期内完成。比欧洲短很多, 建筑师只能在非常有限的时间来想、来创新和设计, 这也导致今天很多的建筑都是相似的甚至是雷同的, 包括城市的规划也是差不多的。对于中国建筑师来说, 他们真正缺少的是去创新、去想、去做新的东西的环境。

下面我想结合公司的一些建筑项目来谈谈“公共性”。在北欧, 公共建筑从形式到运营都是对外开放的。一些私人的建筑同样可以对外开放, 做到真正的开放。

先讲一下关于民主建筑的历史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丹麦很多建筑都被损毁, 人们居住的房屋很有限。当时政府就出台了一个政策, 推动建造一些很民主、平等的建筑, 让大家都能用得到, 让大家去合作去发展建筑, 到现在还是在发展这种想法。

我将丹麦的项目与中国的项目对比着来分析一下我们是怎么将民主态度带到中国来的。哥本哈根是一个滨水城市, 丹麦皇家图书馆的主要设计出发点就是将海港区域的建筑进行改造。很多人都会误认为丹麦皇家图书馆旁边的水系是哥本哈根的一个河道, 其实是�resund海的一个运道, 连接波罗的海和亚特兰大海的通道, 是非常繁忙的一条运道。这里曾经是工业化区域, 是做贸易的地方, 很多船会停到这里来卸货。地块周围的著名建筑有一个老图书馆、国会大楼以及证交所。改造基地紧邻城市干道, 原有想法是将道路推到岸边, 围合成为一个建造场地。我们向政府提议保留原有道路, 穿越建筑内部, 让建筑沿着水岸来走。这个项目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末, 当时哥本哈根在水边几乎没有公共建筑, 这是第一次尝试将公共建筑推向水边。老图书馆比较封闭, 入口设在一个小花园内, 没有面对河堤。加建图书馆非常开敞, 虽然它是供学者研究的图书馆库, 并不是一个公共开放的区域, 但我们仍然想通过设计将建筑开放出来。图书馆底层设计有很多公共设施, 很多人到这里来并不是来借书或者来看书, 而是来这里约见朋友, 进行的活动不一定和书有关。

Rasmus Duong-Grunnet:我们上学的时候, 喜欢约几个朋友到那里去喝咖啡。这里不仅仅是图书馆, 也成为丹麦人喜欢的聚会场所。

陈泳:我房东的女儿就在这个图书馆里举行的婚礼。

Chris Hardie:把楼盖到水岸边的确将整个水岸边的生活带动起来。很多不一样的活动会在水岸边发生, 例如每年的游泳比赛。我们也提议在黄浦江边做一个这样的建筑, 也可以在这里面举行游泳比赛。但黄浦江太脏了, 不合适做游泳场地。其实丹麦以前的这个海也不是太干净, 因为它是一个工业地段。当公共建筑建在水边, 政府就意识到水体质量的重要性, 开始慢慢解决这个问题, 引进设备改善水质。如果我们把建筑建在黄埔江边, 政府是否也会关注黄埔江水的质量?

我们在上海的河岸边找到了一个公共建筑的项目, 也很有幸地和UDG联创国际在合作。业主是一个英国客户—私人画廊收藏家。他向上海市政府租了这块地, 签了20年的契约, 希望将这里建一个私人美术馆, 作为一个展示雕塑和收藏品的公共空间。业主也和一些知名的建筑师, 比如诺曼·福斯特、扎哈·哈迪德、藤本壮介等有过沟通邀请他们做过方案。但最后选了我们的方案。我们向业主方了解选择我们方案的原因, 他们说我们是一直问问题的, 一直在交流沟通的。其他建筑师都是拿了任务书就走了, 一个月后带着一个方案回来, 却不管方案到底适不适合。我们一直保持沟通, 问了很多问题, 让业主注意到一些问题需要考虑。基地原来是一个老煤仓, 政府要求保留老建筑。结合老煤仓的历史, 方案表达出煤炭经过时间推移变成一颗钻石的概念。与我们在丹麦的工作一样, 我们和业主解释, 希望将一层公共空间对公众开放出来, 放很多大件的艺术品在那里, 公众不花钱就能看到这些它们。

回到丹麦项目, 我们在皇家图书馆边上又建了另外一座建筑—水晶大楼。这是将私人银行建筑公开化、公共化的范例。业主在这一地区还拥有其他一些建筑, 围合地块形成封闭的中央庭院。因此提出延续一种思路, 中间留一个私人的花园。我们和业主方一直在解释, 这样做就把空间私有化了, 你们的钱是募集来的, 所以这块地一定要公共化。我们进行了很多次的沟通, 最后出了一个这样的方案—把建筑主体放在地块一角, 其余地块全部对公众以广场形式开放, 这样我们能营造出公共开放的空间。私人银行前有很多的孩子在广场玩耍, 这才真正成为公共的建筑。还有一个很公共的做法—建筑只有三个角是落地的, 其他都提升起来, 人们可以从建筑下面穿过去, 从建筑下面能看到整个中庭。

再看上海的项目, 这是我们和华东院在中国馆正前方地块的合作项目, 紧邻中国馆。上海世博会是将一个工业地带转换成一个短期的展示空间, 我们又将它提升到更长远的视野。这个项目叫“绿谷”, 我们以绿化的形式将自然的东西带到建筑周边去, 把人流吸引过去, 将一个私有化的建筑公共化。商业部分放到半地下空间, 形成下沉式的广场。

我们在宁波还有一个项目, 在政府楼的前面。我们以一个大景观的形式将建筑呈现出来, 给公众一个真正可完全使用的公共建筑。我们在上海徐汇滨江的一个剧院项目中, 和业主、政府讨论是否将建筑推过防汛墙推到黄浦江岸边, 让建筑和市民都能做到真正的亲水。

钱强:建筑的开放性的确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种体现。去年我去北欧考察, 也看了一些图书馆, 图书馆的功能和社区的功能在发生着变化。原来图书馆是比较安静的、相对私密的, 现在很多已经成为社区的活动中心, 小孩子在里面可以躺在地下看书, 非常自由。傍晚人会越来越多, 约会的, 会友的, 喝咖啡的。一座建筑的确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

Chris Hardie:这个对我们来说, 就是“第三空间”。家和工作两点一线, 图书馆这类公共建筑去填补了“第三空间”。刚才提到如何让市民来参与到建筑设计中来。我们在加拿大有一个图书馆的项目, 它有一个公示的环节。项目前期会出一个简单的方案, 让市民来看, 征集意见给我们。我们来做, 然后再公示、再提意见, 我们再修改。有很多轮的反复, 保证以后出来的方案是市民需要的建筑。

社会学家们认为公共性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 人们在公共场所常常会把自己最好的方面展现出来, 越是私密的地方犯罪率越高, 越是公共性强的场所安全性也会越好, 这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欧洲城市的公共空间建设。

我觉得公共性不是一个传统。早在中世纪, 西方封建领主和教会也一度垄断了城市公共生活, 公共性更应看作是当代社会文化转型的产物。社会学家们认为公共性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 人们在公共场所常常会把自己最好的方面展现出来, 越是私密的地方犯罪率越高, 越是公共性强的场所安全性也会越好, 这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欧洲城市的公共空间建设。在北欧, 特别是在哥本哈根, 由于气候寒冷, 其传统的建筑也是很封闭的, 人们很重视家庭生活, 户外活动相对较少。因此, 当扬·盖尔 (北欧倡导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的重要人物) 提出发展公共空间的初期, 很多市民曾怀疑过是否会有成效;另外, 那时期和我们现在的城市状态非常相似, 汽车的快速发展将城市中越来越多的公共空间挤占掉, 步行道没有了, 大家开始关注人性化的公共空间, 促进了城市公共步行网络的建设, 被汽车侵占的城市又逐渐恢复了人情味。

而我们目前的城市公共空间是被小汽车交通切割所剩下的, 是一个个孤立的岛, 并没有发展成为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步行网络体系。另外, 现在的公共空间建设还存在一个问题, 就是商品化。国内的公共空间建设大多和商业消费有关, 是被商品化的, 属于商业策划的领域。而在欧洲, 公共空间是市民休闲的场所, 可以和消费没有任何关系。并且, 在商业步行街中也不是到处都是商业店面, 如在哥本哈根的著名商业步行街“走街”的核心段, 也是所谓经济价值最高的地方, 恰恰利用老教堂周边的宗教文化氛围形成较为清静的休息场所, 增加了城市活动的多义性。对于我们国家来说, 这个传统是缺失的, 城市的公共性正被世俗的商品化所侵蚀。

北欧国家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区位, 冬天的日照时间很短, 人们都比较关注家庭生活, 因此他们有很多产品设计都与日常生活有关, 如家居、厨具、瓷器和首饰等, 既注重实用又具有艺术感, 形成了以人性化为核心的北欧设计传统。这种理念渗透到建筑设计领域, 则是首先考虑人在这个环境中怎么样的活动;然后设想这些活动需要什么样的公共空间;最后再做周边的建筑去支撑活动。这里涉及到设计的三个层面, 第一是人的活动, 其次是空间, 最后才是建筑。

城市不是一个靠大规划就能解决问题的, 很多的发展恰恰是由小的组成部分自下而上、慢慢生长出来的。也就是说, 建筑师作为城市的建造匠, 对于中微观城市空间的营造所起的作用往往比规划师更大, 因为规划师的工作是宏观的、大范围的, 而建筑师主要是从小的环境开始做, 对于市民心理感知的影响更直接, 对城市空间品质的营造更具影响力。如果城市中一个个街区、一片片地块都变成具有城市性的公共空间, 那么整个城市的生活和空间形态就会好些, 这样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因此, 城市如何从点—每个场所去考虑公共性, 如何从城市日常生活的运行去考虑公共性, 我觉得这是需要所有建筑师朋友一起去思考的一个事情, 而不是仅仅自己独立去做个精品建筑。但是, 遗憾的是很多建筑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建筑理论界也没有去推动这方面的思考和讨论。总之, 在目前城市化发展过程中, 如何塑造出人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间, 如何真正地将城市公共性体现出来, 我觉得建筑师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义务。

哥本哈根还给了我一个启发就是:新的公共空间建设越来越多地和城市交通空间结合, 例如地铁站。哥本哈根建设中最著名的是“指状”规划, 目前正致力于发展新的地铁线路。为了吸引市民使用绿色交通模式, 他们将站点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进行建设, 很好地将市民的日常生活与交通出行结合起来。但是, 中国很多地铁站建设工程都是被市政设计院所垄断, 其设计人员限于自身专业知识往往没有建筑的理念、没有空间的概念, 更缺少对人行为活动的考虑, 其产品只能是最基本的交通工程和结构技术的合成物, 很难有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深入思考, 这是非常根本性的问题。为了和北欧的地铁站建设进行比较, 我回国后和我的研究生们对上海新建的地铁站进行了调研, 结果发现大多数站点都建在了城市干道边, 这是规划建设中简单考虑短期经济成本和施工便利的结果, 与地铁连接最密切的市民步行活动却被周边干道割裂了。而北欧的地铁站大多设在步行可达性好的社区中心区域, 出站之后就是适宜步行的社区公共空间和商业服务设施, 最外围才是车道。地铁站是城市步行人流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却放在车流最繁忙的干道边, 人为地加剧了人车矛盾, 最终牺牲的是市民的步行便捷性和安全性, 这些都是缺乏对人的基本行为活动的理解造成的。

北欧公共设施的使用都是免费或低价的, 维护运营的费用主要来自于政府的财政开支及一些企业和个人的捐助等, 几乎所有的设施都有良好的可达性, 体现了其公共性。

在高税收的基础上, 北欧实行广泛福利民主制度。以此为背景, 政府与多家企业、社会机构投资建设了很多公共服务设施, 大到市政公园、广场、博物馆、文化中心、图书馆等, 小到街头的雕塑、城市家具等。可以说, 这些无处不在的公共设施也正是北欧的福利制度的一个表现。相比之下, 中国很多城市尽管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 各种高级住宅、酒店、商场、办公楼应有尽有, 但恰恰缺少的就是这些为公众服务的设施。

北欧公共设施数量繁多, 遍布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些设施对所有人, 包括外来的游客、移民完全开放, 充分体现北欧国家的平等理念, 与中国的一些设施或者建筑有意无意对外来务工人员的限制相比, 其对公平的坚持令人崇敬。北欧公共设施的使用都是免费或低价的, 维护运营的费用主要来自于政府的财政开支及一些企业和个人的捐助等, 几乎所有的设施都有良好的可达性, 体现了其公共性。

芬兰堡 (Suomenlinna) 与斯德哥尔摩市政厅 (Stockholm Stadshuset) 很好地体现了北欧公共设施的各方面特点。芬兰堡位于赫尔辛基港口外的一个岛群上, 作为一个防御性的堡垒从中期建到18世纪末期, 现在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岛上的建筑被改建成6座博物馆、一个青年旅馆及一些艺术工作室、教堂、餐馆等。芬兰堡作为赫尔辛基的一个著名景点, 每年都能吸引大量的游客前往, 但是旅游部门并未将之作为创收来源, 不仅没有收门票, 甚至没有在岛上建设高级的酒店和餐饮设施, 而是以低价的青年旅馆及普通餐厅来达成为更多的普通游客服务的目的。为了保持文化遗产的原貌, 岛上设施都是利用旧建筑改造而来, 普遍的手法是保持外墙原状, 只进行清洗与加固, 而内部则顺应各种功能的需要, 基本拆除后进行新建。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是一个建于1911年的建筑, 位于市中心的一个湖边。尽管已经使用了100多年, 当地议会至今仍然在这里办公开会。市政厅以砖砌筑, 门窗较小, 体现了北欧寒冷的气候特点。与建筑形式的相对封闭相比, 其使用体现了开放的一面, 首先, 市政厅的门前广场并不封闭, 也没有警卫站岗, 市民与游客可以自由地在市政厅及周边逗留游玩;其次, 市政厅的内部在没有举行会议或接待的时候, 允许人们入内参观, 以显示出议会的工作处于市民监督之下。

从建筑形式上来讲, 芬兰建筑谦逊、平和一些, 阿尔托的思想很多;丹麦建筑受伍重的思想影响很重, 例如BIG、3XN事务所, 对于标致性的追求, 对于建筑形式感的推崇都与芬兰不太一样。

丹麦和芬兰的建筑师或事务所在设计操作和流程上或者理念上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吗?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 表面上差得很大。从建筑形式上来讲, 芬兰建筑谦逊、平和一些, 阿尔托的思想很多;丹麦建筑受伍重的思想影响很重, 例如BIG、3XN事务所, 对于标致性的追求, 对于建筑形式感的推崇都与芬兰不太一样。各位是怎么看的?

刘海洋:我有一个非常深刻的体验, 在芬兰过马路大家都很谦让, 但是在丹麦就不同了, 有一次我们没等绿灯就埋着头在走, 丹麦司机疯狂地按喇叭, 非常急。我认为丹麦是北欧四国里效率化非常清晰的一个国家, 芬兰是非常生活化的。

芬兰新区很强调生活化, 但是人气不是很旺, 丹麦的新区离老城区很远, 人气也不是很旺, 我很好奇他们的发展策略。

陈永群:这与人口密度是有关系的。斯德哥尔摩和赫尔辛基有很大的差别, 斯德哥尔摩的人口密度肯定比赫尔辛基大, 所以更有都市化的感觉, 而赫尔辛基还是像乡村的感觉, 最热闹的地方也看不到多少人。人口密度和它的历史、自然环境有关系。

陈泳:丹麦有可能是四个国家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我了解到哥本哈根在1989年就提出建设北欧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 它是希望寻找日常居家生活与国际化发展之间的平衡点, 其规划目标与理念都影响着城市形态的演变。例如, 斯德哥尔摩很少有标致性的现代建筑, 它将旧建筑保护与绿化水网建设相结合, 生态环境好;而哥本哈根的新建筑都充满创意, 强调新旧共生, 面向积极向上的现代生活。丹麦国家本身不大 (上海共2 000多万人口, 而丹麦全国才500多万) , 在全球化过程中有被“边缘化”的担忧。因此, 与中国相似的是, 它也致力于通过国际化来推动自身经济发展, 特别提倡多元文化的包容, 以满足各种人群的需求。但是有差异的是, 中国的“国际化城市”更体现在外部形态上, 但走在里面你会发现它缺少“根”, 缺少对地方文化的关注, 缺少对日常生活的思考, 这其实是“人性化”问题。而丹麦人比较注重居家文化, 以人为本, 也就是说, 是在“人性化”的基础上建设“国际化”。

其实, 国家与城市不管大小, 都不能忘记“基础”, 这应该是民主的和人性化的。我感觉这两方面可以平衡, 即国际化发展与地方性保护的平衡, 丹麦在这方面是值得学习的。丹麦的设计特点是时尚和人情化, 其设计理念是通过艺术化的方式去解决一些现实的生活问题。中国目前国际地位提升, 也有“宇宙计划”的宏伟设想, 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比如一个门把手、城市的下水道等, 做得远远不够, 这不是有没有能力的问题, 而是发展观念的问题, 现在过于喜欢考虑“大”的问题, 但对地方性文化、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需求缺乏应有的关注。这体现在目前城市建设中, 就是政治化和商品化特征比较明显, 但是缺少第三类, 就是对老百姓生活的关注, 公众对城市建设没有话语权。

其实, 国内开发商也是非常纠结的, 一会儿要想着挣钱, 一会儿要想着形象问题, 一会儿还要想着做做表面文章, 所以他们的思考方式也是综合的, 你无法知道他们到底是服务谁。这是中国的特色, 因为好多事情他们也没想清楚。

北欧设计师有着更高的职业道德标准、更开放的与外界对话的态度。

我曾获得过《城市建筑》杂志举办的UA国际竞赛的一等奖, 所以, 参与这次活动让我觉得和《城市建筑》蛮有渊源。

去北欧考察是我第一次很正式地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进行建筑方面的考察, 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 它挑战了我对于空间和设计的基本认识。

一是感觉时间的密度特别大。我在那的三周感觉像是三个月, 信息量非常大。北欧的城市和建筑在许多方面都与我以往的经验不同, 甚至有所冲突, 让我重新思考和总结自己的设计想法。北欧的设计会呈现出一种谦逊的平民性和一种乐观的态度, 之所以这么说, 可能是因为我在中国接触了太多宏大的或批判性的建筑想法。

二是让我意识到了空间营造的责任问题。设计师做设计到底是对谁负责?我觉得在中国可能就是对付你设计费的人 (开发商或者政府) 负责, 但我觉得他们的目的是很简单和直接的, 不会有太多层面的诉求—说白了只是为了金钱或者权力。在这种情况下, 一般设计师设计的方式可能就是用规范回应任务书。这是很技术化的态度, 让人看不到设计师营造城市空间的责任, 我觉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设计师找不到更好地能和人对接的接口, 就只能这样了。但在北欧, 我看到很多城市或建筑的活力, 能感觉到设计师是为用户着想, 人们处于其中会被规范和技术之外的东西启发和感动。可以感觉到他们是在用建筑的方式与整个城市以及城市用户进行对话。两相比较, 北欧设计师有着更高的职业道德标准、更开放的与外界对话的态度。

当然, 我在之前受到北欧一些设计大师 (比如伍重、阿尔瓦·阿尔托) 的影响, 但我觉得当代北欧建筑设计与他们的设计脉络完全不一样, 主要体现在对于现代主义的反思, 比如去掉一些现代主义的批判痕迹和对现实的过度抽象和简化, 重视个人、重视社区, 在针对每个个体的具体理解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我花了很长时间吸收和理解在北欧接收的信息, 因为其中有些内容是源于当地的文化环境。后来我又去了美国学习, 我的体会是:美国和中国一样, 都是大国, 虽然美国会强调个人, 但还是基于一种很强大的集体的意识。一个人是什么阶层, 那么他的收入范围、开的车、去的超市都有相应标准。这种对事情的理解还是有点抽象和过度简化, 有时候会导致设计的过分简单和宏观。

在哈佛学习时, 美国老师带的studio, 想的永远都是世界性的问题, 比如“重新设计世界”, 但是欧洲老师带的都是很简单的题目, 比如在老建筑旁边盖个图书馆, 反而强调怎么建设、用户是谁、怎么应对城市空间, 都是非常细致的、具体的、有血有肉的思考内容。其实我觉得中国和美国有些相似的地方—比较强调集权, 公共性更多地体现在一个集体的强大上面。中国会有巨大的供群众集会的广场, 但是在其中集会的人可能只有一个意识形态, 是被复制了几万次的人, 没有个体的差异, 这种公共性很难有生命力。北欧则更强调个体, 更强调体验, 使用公共空间的人自发地就会带给这个空间很多可能性。

黄昊壮:我们谈到公共设计, 差异在于两个国家或者两个地区的生活方式或者习惯、态度。欧洲人来了上海会到静安寺的公共场所参加一些活动。我去德国留学的时候, 还是愿意在自己的小空间里看看书、自己玩。就公共设计来说, 中国人对于公共活动的意识以及需求似乎是相对较少的。中国很多的公共建筑集中于商业建筑这个类型, 似乎仅满足聚会、交流的功能就可以。

北欧国家的养老设施高度重视对人的关怀。

建筑受到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的共同影响。现代建筑起源于西方, 与中国传统建筑存在差异。实际上, 中国一直在学习现代建筑。全球化让现代建筑趋于大同, 但受市场及经济的作用, 大趋同之下, 各国的建筑也保持着自身的特点。

如今北欧建筑也在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前一段时间, 我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的教授一起研究“养老建筑”的课题, 对此深有体会。北欧福利化程度很高, 因为它步入老龄化社会已经100年, 老龄程度使该地区国家无法再像美国、中国一样发展。北欧国家的养老设施高度重视对人的关怀, 大多设计有玻璃中庭, 里面可以开展许多活动, 例如餐饮、娱乐、会客等。相较之下, 中国养老建筑就差很多。但这其实也取决于经济的驱动。

比如, 我去非洲, 那里也是高度民主化。在那里拜访建设部的领导就像看医生一样, 预约后可以直接见到部长本人。但非洲缺少经济的驱动, 社区混乱, 学校像草房一样。

如果没有经济、文化的前驱性, 建筑的发展也缺少根基。

大多业主都会关注建筑对于城市的影响或者对于企业品牌形象的影响, 较少重视内在的使用体验。

我们是一家北欧的家具企业, 主做公共家具和办公家具, 为学校、文化展览中心、体育馆、医院、酒店、办公楼等提供相关服务。我们在项目中遇到最大的问题是, 大多业主都会关注建筑对于城市的影响或者对于企业品牌形象的影响, 较少重视内在的使用体验。我们感受到中国的大部分建筑通常在初期预算很高, 但是后期留给室内装饰的部分非常有限, 或是室内固定装修预算较高, 留给设备、家具的较少。经常出现很漂亮的外观, 但是内部所使用的产品没有经过设计或没有选用好的设计产品。

我们公司有一个成功的案例, 就是方海教授在深圳家具设计院做的一个项目。它的整个建筑是北欧的风格, 室内是约里奥·库卡波罗的北欧风格家具, 包括所有的横梁、灯具、地面都采用库大师的风格, 用户从内到外的感受非常统一, 整体效果非常漂亮也非常实用。

其实好的室内环境, 不一定需要金碧辉煌的装修, 而是在设备、家具、灯饰等的选择上需要精心考虑, 墙面和地面其实都不需要做过多的修饰, 要更多考虑一些能提高室内工作效率、工作心情、提高用户体验的设计。

经过这么多年, 我们也深深能够感受到, 中国的一些用户在改变观念, 慢慢地接受设计师的建议, 让设计真正成为风格、潮流的引导者, 同时让员工、客户或公众能感受到设计所带来的力量。

阿旺特期待和更多的设计师合作, 为客户打造完美的建筑空间, 让使用者更加愉悦。

时间:2013年6月14日 (周五) 14:00~17:00

地点:联创国际设计集团公司

主办:《城市建筑》杂志社

协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联创国际设计集团公司

大学制度的主题 篇2

制度

良庄镇第二中学 为贯彻上级有关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的文件精神,根据泰安市教育局“学规范,强师德,树形象”师德主题教育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我校为进一步强化教师热爱教育,严谨治学,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经学校研究,制定本制度,望教师们遵照执行,确保此项工作顺利进行。

一、学习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区中小学校师德建设工作考核办法》等等。

二、教育形式

1、自我检查,自我剖析。

全体教职工要紧密联系各自的实际,对照《全区中小学校师德建设工作考核办法》的要求,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基本要求,全面总结自己近几年来思想、工作和作风等方面的情况,认真查找个人在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检查自己在常规教学、工作纪律、师表形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自己存在问题的思想根源进行深刻的个人反思。

2、认真开展谈心沟通活动。

学校中层以上领导之间,校长与班子成员之间,教职员工和教职员工之间需积极开展与人为善,坦诚相见的谈心活动。谈心活动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通过谈心活动,继续征求和听取意见,及时沟通思想,增进团结,找准问题,形成共识。

3、认真召开学生座谈会,向学生发放师德师风问卷调查表。

学校积极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并印发《学校师德师风建设问卷调查表》。通过召开座谈会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学校及每一位教师和班主任在师德师风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做梳理汇总。对反映出来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有关教师和班主任,督促其认真整改。

4、重视民主生活会,做好“三满意”“五比五看”评议工作。为使这项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有充足的时间保证,结合我校的实际,本着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原则,召开自查评议会,逐人剖析和评议,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达到纠正错误、增强团结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学校还需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对职工反映出来的学校存在的问题认真梳理汇总和认真的研究,并制定措施,落实整改责任人,限期整改。

5、认真查找问题,拾差补缺。

我校要求每位教师结合自己以前从教的实际情况,找出不足和差距。通过学习反思,找出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在教师队伍中唱响了一切为了学生的主旋律,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提高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6、撰写师德师风教育个人反思材料,不断提高认识水平。

每个教职员工在深入学习、提高认识、深入查找问题、自我反思、反思评议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全体教职工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全面总结近几年来在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方面的情况,重点检查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自身实际,针对师德方面存在问题,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深刻反思,认真剖析存在问题的思想根源,撰写自我评价材料。

大学制度的主题 篇3

关键词:大学英语 主题 研讨 教学模式 微观模式 宏观模式

一、引言

2007年,教育部颁布了最新《大学英语教学要求》,认为教学模式的转变关键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思想和实践,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转变,也是向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的终身教育的转变。”大学英语“主题-研讨式”教学模式的建构以此为宗旨,通过搭建一个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平台,构建一个培养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二、理论基础

大学英语“主题-研讨式”教学模式是以合作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理论依据,把主题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融合而成的一种教学模式。

合作学习理论的教学观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合作学习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者互动为主要组织形式,强调问题决绝的互动过程,通过提问、回答、探索、讨论、争论等交流方式共同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主题——研讨式”教学模式中,课堂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学习。在讨论活动中每一个学生都有自由表达见解的机会;学生在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小组内学生通过相互交往、相互争论与合作、互相帮助,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在小组共同学习,共享课程或教学单元材料的过程当中,使自己个人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同时,应注意的是一方面主题设定应围绕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教师应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进行适当地引导。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在小组讨论中相互交流看法,相互启发、相互学习,提高意义建构的有效性。

三、“主题-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框架

对教学模式的理解国内外专家各有不同。美国的乔伊斯和威尔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式。国内对教学模式的定义大致有四种:理论说、结构说、程序说和方法说。本文把教学模式理解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一整套方法论体系。它实质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主题-研讨式”教学模式就是对多年的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的概括。它集微观模式和宏观模式为一体,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宏观教学模式包括课前(快速阅读,材料收集)、课中(微观教学模式)、课后(小组作业、二课活动)三个部分。其中微观教学模式——即以课堂教学是最重要的部分,宏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补充和延伸,使微观教学模式能够更有效的发挥作用。微观模式有两种:第一种:主题讨论。教学步骤:呈现主题、设定方向、讨论、展示交流。教学方法包括小组讨论、辩论、角色扮演、视频讨论、头脑风暴等。适用范围:1.适用于课文学习之前的背景知识导入,有利于学生了解有关的文化、历史、情感、篇章结构、词汇等方面的背景知识,发散思维、激发热情、形成不同观点或达成一致意见。这一环节把阅读教学和听说教学结合起来。2.适用于课文学习之后,用来对文章所呈现的主题或主要观点的深入理解和探讨,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思辨能力。这一环节把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结合起来。第二种:篇章分析。教学步骤:呈现主题、预设内容、浏览文章、解释差别、升华主题。教学方法包括小组讨论、辩论、对比等。适用范围:对文章主题、结构的分析与理解。

三、教学课例

课例一:Fighting with the Forces of Nature (U1, B4)。课前学生预习课文,发现文章理解的困难部分,并以小组为单位,协商提出、收集并整理理解文章所需要的背景知识。完成以Forces of Nature为主题的四篇快速阅读理解。课中微观教学模式:教学第一步:教师呈现主题 Fighting with the Forces of Nature。教学第二步:师生协商设定问题:Q1.Man and nature, which is more powerful? Q2.Climate of Russia, Germany, and France

研讨问题的设定通常是有老师和学生一起来完成的,学生通过课前快速阅读和课文预习来确定自己需要收集和准备哪方的资料以备在研讨环节使用。通过问题设定环节,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哪些内容已经掌握,哪些内容还不熟悉需要补充。在这个单元中,通过问题设定,教师发现大部分同学都准备了介绍Napoleon 和Hitler 的材料,包括他们的生平和与俄罗斯或苏联战争的历史材料。然而,这个主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自然的力量。所以,要想更好的理解这篇文章所表述的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就不得不了解俄罗斯或苏联、法国和德国的气候情况。尤其是俄罗斯或苏联的气候状况,因为战争就发生在那里,那里的自然显示出了伟大的力量,帮助俄罗斯或苏联人民战胜了敌人。这一点对文章的理解非常的重要,并且也是学生没有准备到的知识。所以,这个部分成了整个文化导入部分的一个重点。

教学第三步:学生按小组进行讨论。对于第一个问题来说,在小组内部势必存在不同的观点,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时刻监控学生小组讨论的进展情况,随时参与学生的小组讨论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引导。对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教师可引导他们如何进行有理有据的说理和辩驳技巧等。

教学第四步:展示交流。对第一个问题讨论之后,学生自然的选择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man can conquer nature,另一种是:forces of nature are irresistible。并且都举出了自己的例子来证明自己坚信的观点。一场有有关人和自然谁更强大的辩论赛顺势举行。

课例二:A Life Full of Riches (U2, B2)

教学第一步:呈现主题:A Life Full of Riches

教学第二步:小组讨论,预设内容。根据所呈现的主题,同学们在小组讨论之后认为在这样一个题目之下,文章应该有这样一些内容或这样一个结构:众多的财富就意味着:1. much money;2. lots of friends;3. living in love;4. rich schedule;and so on.

教学第三步:浏览文章,发现文章结构和预设内容的差异。文章并没有像大家设想的那样列举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说明自己有多么富有。恰恰相反,作者首先(Part one)提出了一个问题:I am rich or not? 然后,作者开始分析自己的情况(Part two)financially poor, but mentally rich。 并且列举了虽然自己收入很低,却拥有其他的东西(Part three),比如:1.health;2.vigorous, spirited;3.“can do” attitude;4. creativity;5. helping people。从financially poor到not feel poor,再到affluent,最后到wealthiest的用词变化,作者在对自己境况的分析过程中,逐渐的肯定了自己虽然经济收入低,但是却非常富有的观念。文章末尾,作者提醒世人要being thankful for。

教学第四步:小组讨论并解释内容预设和文章结构的差别。在差别解释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理解了true riches,并且能达成一致意见,金钱并不是幸福人生重要的指标,心灵的满足,对他人的帮助才是幸福人生的真谛。

四、结语

“主题-研讨式”教学模式教学步骤清晰可操作,教学使用范围明确。不同于传统以教师和以课本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主题-研讨式”教学模式以现代学习理论和语言学习理论为基础,以单元主题为中心,以研讨的方式展开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围绕主题展开的教学使学生基础语言知识的学习成为有机系统,对同一主题思想内涵的把握更加深入,逻辑思维能力有所提高。这不仅对基础语言知识的学习有益,而且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有很大帮助。不仅能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而且符合现在以研讨课为代表的教学模式改革的新趋势。

参考文献:

[1] Bruce Joyce, Marsha Well, Emily Calhoun. Model of Teaching (Seventh Edition) [M]. 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11.

[2] Mary Alice Gunter. Instruction: A Models Approach[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3] 谭运进. 研讨式教学模式研究[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01:108-111.

[4] 吴会芳,沈惠娟. 主题式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4,01:98-99+36.

[5] 吴晓珍,季佩英,范烨. 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3.

大学制度的主题 篇4

一、校本研修制度化,落实研修内容

1. 网络学习常态化

为拓宽教师的阅读视界,我校语文组在校园网上开辟了“语文”这一专门网页,设置了八个板块。其中,“论文发表与获奖”和“教学反思与随笔”板块,为本校语文教师提供了展示自己教学经验的平台;“教师学习与参考”板块由组内教师提供自己平时在网络上阅读到的与语文教学有关的文章,经教研组组长审核后进行发布。这一做法,激发了教师的阅读热情,教师对教学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和更清晰的思路。

2. 书刊学习制度化

为增进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促进教师的反思学习与成长,切实建立起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途径,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我们建立了书刊学习的管理制度。学习内容来源于学校图书室的书籍和教师阅览室的专业杂志和报纸。

二、校本研修主题化,强化研修力度

我们提倡教研活动专题化,形成“问题库”,问题转化成“系列专题”(专题尽可能小);一个活动研讨一个专题,解决一个问题。作为教研组建设和日常活动开展的主要方式,教研活动主要聚焦在解决日常教学中教师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上,以及切实能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课型探究上,做到校本研修主题化。

1. 教学研究,关注研究课的引领

研究课,以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实性为宗旨,以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标,以引领学科教师合理地安排教材、处理教材,扎实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成长为出发点。

2. 课例研究,注重教师间的互补

课例研究是教研组的主要活动。教研组的校本研修为教师的交流搭建了平台。教师工作的个体性很强,即使是集体办公,也不能改变这一特点。长此以往,教师们容易自我封闭,难以进取,所以,我们充分利用教研组课例研究这一平台,为教师们提供交流的机会,让教师们在交流中提高认识,在交流中丰富思想,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为了将课例研究落到实处,在公开课教学之后,我们请执教教师就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说课。各位听课教师结合研讨主题充分发表意见。同时,每位教师就研讨主题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进行交流。做到一人上课,多人有收获。

三、校本研修课题化,提高研修实效

如果没有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教龄的增长,我们最终只能成为一名经验型教师。如果以研究带动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不断发现问题、呈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一教学研究的途径,我们才有可能成为一名研究型教师。虽然这个转变过程是非常漫长的,甚至最后不一定成功,但至少我们应该向这个方向努力,以研究为路径,用课题研究带动教学实践,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综合实践主题论证制度 篇5

1、课时安排、落实制度

我校综合实践活课时安排是弹性课时制,即将每周3课时的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根据需要灵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将3节综合实践活动分成“1+2”的形式,“1”为教师指导课,每周一节,单独列入课表,为每周二的下午第二节课,由教师进行活动培训,传授活动内容与方法,围绕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阶段总结,“2”为个人实践活动课,放在每周的周末,由学生个人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由活动。可以根据需要将2节综合活动大课与信息技术课打通,也可将其与其它学科如自然、班队、社会、科学等打通,统一安排使用这样的安排灵活性大,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

在课时的落实上,学校领导小组不定时地进行检查和听评课活动,保证了新的活动理念的运用,提高了每节活动课的课堂质量。

2、教师选聘、培训制度

理念是教育改革的阳光,有了阳光,才能有教育的春天,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同样要求教师有坚实的理论、先进的理念作基础。因此,我们把教师竞聘工作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力求通过竞聘,择优录取优秀教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教师条件:必须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在50周岁以下,有长期的教学经验,积极参加新课改,勇于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并付诸于实践。

选题方面:要求能带领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课题,小中见大,选出贴近学生生活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生感兴趣的、科学的、可操作的课题。

竞聘演说:符合上述两个条件后,由校课题组过关筛选后统一安排竞聘演说。参加演说的教师要把课题的来源、实施过程、实施措施、实施预想困难、实施达到的目标阐述清楚,对自己竞选的课题有一个全面的、综合的诠释、理解与评价。

竞聘答辩:演说完毕后竞聘教师要接受专家及课题组的提问,有针对性地回答提问者的问题,要求能掌握课题的基本知识,围绕课题全面论证,既富有新课改的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又有自己的观点和创新。

学校课题组及专家组将根据教师竞聘的情况,为每位教师进行综合打分,优胜劣汰,选出优秀者担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

在培训方面,本学年我们重点抓了教师指导方面的培训,多次组织教师学习有关专家的最新教育理念,并在学习后要求教师结合学习所得与教学实际,每人写出指导手记,集体交流讨论,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听评课制度:

本学期我们主要重视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教学,力求通过听评课活动,使综合实践的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应付、呆板、满堂哄的现象,做到科学、务实、创新,既促进教师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又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学有所得,真正地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创新。

具体做法是:学期初由学校课题组组织一次全面的听评课活动,对每一堂课的优缺点进行详细的评价与指导,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为保证实践课的质量奠定基础。学期中不定时地对活动课进行抽查,检验活动课的质量是否有明显提高,期末根据学校指定的课题,进行一次优质课评选活动,检测活动课的授课质量,评选出优质课进行推广,促使每个教师的授课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还对三次听评课中不合格的教师限期充实与提高,将听评课活动扎实地落实到了实处。听评课制度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吹进了课堂,使综合实践课的课堂也充满了新课改的气息,不但敦促教师不断地改革创新,而且调动了他们上好活动课的积极性,使每一节活动课都科学扎实,保质保量。

4、阶段性总结制度:

为了不断地在活动中反思提高,我们还建立了阶段性总结制度。具体包括:

阶段性案例:活动进行一个阶段后,教师们根据活动情况及时撰写活动案例,记录活动中的收获、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今后的改进措施等,对这一阶段的活动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

阶段性反思:不断反思才能不断提高。教师要根据每一阶段的活动情况,对照新的教育理念和活动中的实际情况,经常进行反思,并形成书面报告。对典型问题校课题组要组织统一学习、讨论、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时进行总结与推广。

教学实录:我们不但要求每位教师讲好优质课,而且要求他们要整理好课堂实录,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与反思,在整理的过程中不断反思、提高,也为今后的活动课教学留下第一手教学资料。

指导手记:为了进一步强化教师指导工作,抓好教师指导这个薄弱环节,我们要求每位教师要有指导手记,记录个人指导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点滴收获、经验教训等,边活动边总结边提高。

5、评价制度:

本学年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制度纳入教科研的管理,实行动态化评价和管理,即对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过程督导和评价,包括开题、活动实施、结题、课时落实、听评课等各个方面,力求通过科学的评价,全面促进活动质量,把活动的开展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论证制度2 重点研究和探讨活动实施过程中的教师有效指导策略,具体措施:

1、指导教师在平日的活动中,以校本课程的实施为契机,加强对课题研究过程中方法指导。众所周知,我校的校本课程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基础之上开发的,课程中的很多环节都渗透着方法的指导,因此,指导教师及时边指导边总结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情况,逐步形成有形的指导案例;

2、指导教师根据结合这一阶段的特点,撰写教师指导方案,并注重各种教育现象的观察,写成活动方法指导教师手记。

3、对教师指导案例和教师手记进行深层次的加工与提炼,形成活动论文。

4、将案例、手记、论文编辑成册,作为教师指导过程中有力的后盾与助手。注重对这些成果的积累与推广,以利对今后的工作形成借鉴。

5、在联谊活动中进行课堂交流与材料交流,与兄弟学校共同探索,共同提高。

通过不断的探索,我们在教师的指导问题方面有了一定的收获:

四、建立网络资源库,实现师生互动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世界的平台,也为我们的实践活动开辟了新的活动舞台。在活动中,我们鼓励学生充分运用网络技术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我们学校也充分地、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让网络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为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为了让教师更好地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师生之间实现互动,本学期我们充分利用网络,建立了网络资源库。要求教师和学生将整理和收集到的课题资料上传网络资源库。资源库主要由三大活动版块组成:童眼看乳山、童心系家园、童言话古今。围绕三大活动版块二十四个课题,师生可以就开题报告、活动方案、活动方法、活动收获、活动感想、活动简讯、活动资料、活动论文、活动课教案、课题知识问答、阶段工作总结、结题报告、活动案例等多个方面进行投稿、展开讨论,互相交流,共同学习与促进。目前,网络已成为师生们新的活动乐园。大家投稿踊跃,总数已达到200多篇。其中学生们的积极性尤其高涨,他们既搜集、掌握了有关的课题知识,又学习了新的网络操作知识,一举两得,也深受家长们的好评。这些资料,都是师生们的第一手资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五、以方法的获得为主要途径,为其他学科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习方法、探究方法及实践能力的获得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更好学习好其他学科课程,同时,学生在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得到拓展和加深。如有的数学教师在教学面积时组织学生调查地板砖的价格,查阅有关装修知识,让学生进行了房间、校园、舞台的设计;音乐学科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世界著名音乐家、民曲的调查,进行学生作词作曲的尝试、中国打击乐器的调查等;美术学科教师让学生进行了世界著名画家的生平、名作、轶事的调查,以及以个人和小组为单位出版学科小报、网上收集信息等;社会学科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旅游信息收集、旅游知识竞赛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渠道获取信息,研究作品写作背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事实证明,有效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为学科课程顺利高效开展提供技术和方法的保证。

以上是我校本学年在综合实践活动方面的一些尝试,我们感觉我们的工作还是很粗浅的,尤其是在教师指导的探索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困惑和误区,敬请各位领导指正。在今后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会不断追求、超越,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执著耕耘,一起携手迎接新课改的灿烂明天!

主题论证制度

一、综合实践活动师资配备制度

1、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遵循“个体自主开发与团体共同研究相结合”的指导方针。

2、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相对固定。原则上以班级为单位,由学校指派一名教师为该班指导者,组织学生开展活动。

3、学生全班外出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另行再安排一位教师协同组织管理。

4、按照《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行稿)3~6年级每班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弹性课时制(每班每周3课时)。负责活动的每一位指导教师按学校现行规定上课,每周两课时。

5、学校建立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小组。组长由分管校长担任,具体管理由教科室负责。实行项目组组长负责制。

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教研制度

1、成立项目研究组。项目研究组由各组长负责,组织组员可以对已经形成的方案作进一步的探究,也可以另行开发一个新的课题。项目研究组双周召开一次指导教师会议。由组长召集,主要讨论课程进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法,保证活动的有效实施。

2、实行每月研究制度。每个月由1-2个项目研究组承担一次主题研究活动,推选1-2位教师,执教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课,并进行评课和阶段汇报。

3、定期举行沙龙研讨活动。这一活动由教科室负责,要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或现象精心设计,形式丰富,对研究起到推进作用。

4、鼓励教师自主创新。有一定能力与经验的教师可以自主开发新的课题研究,研究中不仅要提供详实可行的案例,还要有具体的研究过程资料以及后续研究方向。

三、综合实践活动日常管理制度

1、开学初,各组拟订学期研究计划。每学期开学的第一、二周,教科室要组织教师参加课题研究意向活动,成立项目研究组,各组研究计划要发布在校园网,经审核后开展活动。建议每个学期每位学生只开展1-2个主题研究活动。

2、定期检查组内教师研究情况。各项目组组长要定期检查教师的研究再设计和反思,学生资料包建设情况等等。

3、建立推门听课制。分管领导要组织相关人员随时听推门课,了解各组的研究动态,相关情况要予以公布。

4、教师要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研究活动,完成一定研究任务。每学期每位教师或项目研究组至少要有一份完整的案例研究,一篇有质量的论文或研究反思。

5、加强校园网的学习、交流作用。教科室定期发布学习文章供教师学习参考,各指导教师要将研究的方案、反思、论文和班级研究特色活动资料定期上传校园网。教科室将组织专人定期检查,及时公布。

6、积极开展各类评选活动。研究过程中教科室还将组织教师参加优秀指导教师、优秀资料包、优秀案例、优秀项目研究组等评选。在适当的时机,将推选优秀的指导教师参加市区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评选。

四、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奖励制度

1、课内课外教师开展活动的工作量较大,对于积极参与研究活动的教师,每学期由学校负责发放一定的活动经费。

2、以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以及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能力和效果为标准,对指导教师进行个人或团体的奖励。

3、凡在校级以上(包括校级)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案例、论文撰写、展示课、资料包等评比中获奖或发表的教师,学校给予相应的奖励。

五、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制度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的撰写要求做到纲目清楚,内容详实,便于实施。参加项目研究组的教师呈现的方案要体现课后的调整,要突出后续的研究方向。

2、研究过程扎实,能体现出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创新的能力,学生资料包的完成有特色。

3、一个主题的研究结束后要形成完整的案例。案例中有详细的活动方案或计划,研究的步骤,包括学生的资料卡、调查表、问卷、采访记录、照片、日记、研究小报告等。

4、学期结束在家长、学生问卷调查中,满意率达到90%。

六、综合实践活动安全制度

1、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指导者要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2、实行外出申报制度。指导教师至少要提前三——五天向教科室提出书面申请,由教科室负责上呈校行政,由校行政审批同意后方可外出。

3、外出活动精心规划

(1)对校外活动的空间范围、活动情境进行合理的规划。(2)提高校外活动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校外活动时间。(3)学生的校外活动应该在指导教师参与的情况下展开,学生的校外活动尽可能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进行。

4、争取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参与。

大学制度的主题 篇6

【关键词】主题教学 英语教学 全新教学模式

我国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呼声由来已久,然而实际行动付出的并不多,且效果也并不明显,所以就现阶段我国英语教学的课堂模式改革,是大势所趋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主题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学生中的反响很好,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主题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应用后,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都有着不同的进步;可见主题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有着很积极的一面。

主体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主要重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表现或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同时要注重课上与课下的有效结合,因为大学的课余时间相对较多,也有丰富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所以提出有关英语学习的任务,交由学生课余时间去做,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最好能将英语学习融入进生活中,这样学习效果会有更加明显的提高。

一、主题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作用

主题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应用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然而即便是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要讲求方式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模式做适当调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课前对课堂内容的有效预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度和参与度,通过一些环节的预热,让学生参与其中,对课堂知识点进行阐述,建立小组制,三两人为一组,练习与课题相关的某一经典对话,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印象,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无限度的放大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口语水平的锻炼和提高。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小组之间的小团队精神,在学习上注意互相帮助,包括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交际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二、主题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主题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中,综合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交际能力,在实际教学应用中也要注意对学生当下兴趣的结合,与学生做沟通,了解他们的兴趣所在,根据实际情况,在课堂上对课时重点进行重复提及,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要保证学习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在主题教学模式下,统筹多方面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英语学习能力。

1.主题的循环呈现。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注意对课时主题的循环呈现,适当的增设学前和学后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课堂知识,使当节课的相关词语贯穿始终,加深学生对主题的认识,激发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2.结合时下热点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在课堂开始之前,最好能先浏览相关的网站或杂志内容,了解时下的热点话题,根据相关的、实时的话题进行课堂内容的安排和设计,将学习与当下热点相互结合,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学习的兴趣有所提升,对整体的效果质量也会有所影响。

3.保证学习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在英语教学的课堂上,对主题学习的相关材料要有充足的适量和足够高的质量,因为每节课的课时有限,所以老师要负责整个教学、学习的节奏把控,过快过慢都不行,学生为了提高英语的学习效果,一定要多阅读英语书籍材料,老师可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推荐相应的书籍进行阅读,前提是保证该层次的学生能看得懂,并且该书籍是优质的,学生看完后能力有所提升的;阅读后可以请学生做自由分享,或以其他方式来查看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结语

主题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能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学习任务,但客观上来讲,这些学习任务基本上都与时下的热点新闻、影视相关,同时也适当结合学生自身的个性和特点来进行分配和制定,所以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教导引导的作用,正确的课堂与学习节奏的引导,能为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带来很多好处,而学生在主题教学模式下要主动积极地配合教学模式的实施,在某一个兴趣点上探索研究,培养自身的自学能力;主题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提高学习成绩,适当的注重给学生提供学习实践机会,有助于改善现有的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并且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整体来说主题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个可以在各个层次的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吕晓娟.主题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05:189-191.

[2]蔡放.主题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0,24:204+219.

大学制度的主题 篇7

(一)生态文明的提出

无论我们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使之可持续发展以满足当代人及后代人的需要,我们人类都不可能永远存在,我们且不说地球的寿命到底有多少,暂定地球长寿,但历史证明任何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物种都有灭绝的一天,从而出现适应环境的新物种,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不要被自己创造出的魔鬼而毁灭[1]。对人类历史,人们众说纷纭。考古学认为,人类起源至今已有300多万年,但美国学者根据基因测定的结果排序推算,人类起源到现在只有14万年。我们就按多的算也只有300多万年,而恐龙却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狂妄自大的人类认为自己无往不胜,一直要控制自然[1],如果一直按这样的思路发展下去,其结果就是我们人类还不如恐龙在地球的存在时间长,相对于整个历史长河来说,人类将真的成为璀璨却短暂的过往。

正像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所说,“所有的污染都是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诞生的,污染是人类生活必然的副产品”[1],“要想让所有化学致癌物在现在或将来能够全部从现代化世界上消失,这可能是不现实的。但是,相当大比例的化学致癌物绝不是生活的必需品”[1],“我们大家在生活中都经常提心吊胆怕某些原因可能恶化我们的环境,从而使人变成一种被淘汰的生物而与恐龙为伍”。“这种高污染的现状在二十年前已经开始并决定了。对于人而言,这是十足的悲哀。关键在于,杀死自己的杀手不是天外来客,而是人类自己”[1]。

罗马俱乐部的创始人贝切利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人类创造了技术圈,入侵生物圈,进行过多的榨取,从而破坏了人类自己明天的生活基础。因此,如果我们想自救的话,只有进行文化价值观念的革命[6]。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我们提出生态文明。正如学者指出的“当今世界正处在世纪之交的巨大变革时期。它主要表现为‘三重转变’,即人类文明形式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世界经济形态由资源经济和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的转变,社会发展道路由非持续发展向可持续发展的转变。”[7]在我国,2007年生态文明写入十七大报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二)生态大学的提出

人类社会发展经历传统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模式到今天的生态发展模式,大学也相应地经历传统大学、绿色大学到现在提出的生态大学。也就是说,虽然大学教育的生态化道路极富挑战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今天我们从生态的角度研究大学教育,是完全符合现代大学教育发展的历史规律的。

“1998年l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首次高等教育大会,大会认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首先要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的公民,他们能够融合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通过学习适应当前和未来社会所需课程,获得适当的职业资格,包括高水准的知识与能力……”[8]

“自工业革命以来,大学就不断地超越自己,逐渐形成了与工业文明相一致的大学教育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特征是以现代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为基础,过分强调人类利用科学技术改造和征服大自然的能力,最终的结果是导致了人类与自然的对抗,对抗的结果是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这样,现代大学教育就历史地、逻辑地和生态危机的生成、发展联系在一起。生态危机所造成的生态家园的失落,不可避免地成为21世纪大学教育发展的重要背景”[9]。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欧美一些知名大学先后启动一些行动计划。如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绿色大学”、加州大学的“校园环境规划”、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环境议程”、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校园绿色行动”等。在中国,环境保护于1978年首次被写入宪法,此后一直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被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清华大学在1998年首次提出,把清华大学建成“绿色大学”的全新的办学理念,旨在围绕本体自然的教育这一核心,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落实到大学的各项活动中,提出建设“绿色大学”的内涵、目标与主要内容,也有学者提出了“绿色大学”评价的指标体系。

2005年,浙江农林大学提出建设全国首座生态大学,随后关于生态大学的研究如火如荼地在全国开展起来。很多人认为生态大学就是绿色大学,但实质上这是错误的认识,正像学者所说,绿色大学“由于视角的局限,这些计划和行动,多是在论述高等教育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强调大学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用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较少用生态化理念指导高等教育”[10]。其实,关于教育生态学在国外由来已久,国外学者虽然对教育生态学研究对象认识不一致,但是“他们都强调生态学的基本精神:综合、联系、平衡”[11]。目前很多学者一提到生态大学,就提出要以生态中心主义作为大学的基本价值取向,实际上这是混淆了两个概念,即生态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对,它提出环境伦理学的中心问题应该是生态系统或生物共同体本身或它的亚系统,而不是它所包括的个体成员。生态中心主义者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把环境的利益与人类个体的权利和利益相协调。而生态主义是指在生态学原则中包括开放性、动态性、多样性和竞争性等原则的指导下,把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一员,食物链的一环。生态大学应该以生态主义为基本价值取向。

二、生态文明、生态大学与环境法教育

保障生态文明需要实现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一是生态伦理道德体系的建立,二是对生态环境的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完善。对第一个方面,我们亟须生态教育相关立法,而对第二个方面,有赖于环境法教育来实现,高素质的环境法人才是保证。“在一千多年中,大学不仅仅是知识的坚守人与传承者,曾经改变了它所在的社会,甚至成为变革中的巨大力量”[12]。而作为生态大学,首当其冲要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在强调大学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的基础上,用生态化理念指导高等教育。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具有四个特征:开放性、动态性、多样性和竞争性。开放性代表的是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整个系统与外部之间要不断地进行能量、物质交换;生态系统时时都要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这是生命体本身的特征所决定的;多样性是指系统内要物种多样并存;而竞争性是指各物种优胜劣汰的过程,通过竞争达到系统的和谐平稳[13]。

正像浙江农林大学周国模校长所说生态大学同样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多样性和竞争性的特征;应包括生态校园、生态教育和生态文化。生态伦理道德的建立是生态大学中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而培养高素质的环境法人才是生态教育的目标之一。由于目前我国尚没有生态教育法,大学中的生态教育之任务只能暂时由环境法课程来承担,但也仅仅是承担了部分生态教育的功能。

教育模式既包括宏观的培养模式,也包括微观的教学模式。现在环境法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承载生态大学建设,迎接生态文明之重托。虽然2007年环境法课程纳入大学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但我国环境法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环境法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1. 当前环境法培养模式忽视学科特点,激励性不够。

环境法是交叉学科,不同于传统法学,目前我国的环境资源保护法包括两大块内容:一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育法,二是环境污染防治法。这些内容都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资源、环境等知识和环境伦理学的相关知识。但目前我国没有环境教育立法,目前的环境法课又无力担负起如此重任,导致很少有学生以生态环境的忧患为己任,追求自己的学历、发展的居多。而目前我国的环境法培养模式,无论本科还是研究生都没有体现环境法这一交叉学科的特点。同时,我国的环境法一直未能挣脱传统法学的桎梏,一直没有一个正确的观念作为指导,而“生态文明”观无疑为环境法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我们的学术界,正如钱学森指出:“加州理工学院给这些学者、教授们,也给年轻的学生、研究生们提供了充分的学术权力和民主氛围。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术观点都可以充分发表。学生们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可以向权威们挑战。我曾讲过我在加州理工学院当研究生时和一些权威辩论的情况,其实这在加州理工学院是很平常的事。……今天我们有哪一所大学能做到这样?大家见面都是客客气气,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这怎么能够培养创新人才?更不用说大师级人才了。”[14]而在环境法教育过程中,此种情况更甚。由于环境法的非直接经济利益的性质,如若没有一个很好的培养模式来保障环境法人才的培养,我们生态大学的建设将是不完整的,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将是不可能的。

2. 当前环境法培养模式中的培养对象狭窄,不受重视。

早在1999年11月,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成立和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来自全国各高校的近百名代表联合签名,呈请国家教委将环境法学课程作为全国法律院、系学生的必修课和全国高校学生的共同课予以规定,直到2007年环境法才作为16门法学核心课之一,但很多学校仍规定14门核心课,并未开设环境法课程,开设此课的大部分学校的开课时间都安排在大学第四学年,除了想考环境法研究生的学生之外,其他学生如考公务员的、考司法考试的、找工作的、考其他专业研究生的,甚至出国的,都不考此门课程,基本没人安心听课。而真正想考环境法研究生的学生比例很少,有的学生实在没有其他办法才读环境法研究生,但却艳羡着其他专业的研究生。而所谓作为高校学生共同课则没有任何回应,各种考试也很少涉及环境法,足见政府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远不如传统的法学学科,这也违反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二)环境法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 环境法教学资金不足,教学手段单一、枯燥:理论不足,实践不够。

2. 拘泥于教材,案例陈旧、生硬、不鲜活,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 考试方式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应降低考试在期末成绩中的比例。

三、完善环境法教育模式的建议

(一)完善环境法培养模式的建议

1. 建立符合环境法学科特点并体现生态大学主题特色的环境法教育模式。尽快开展终身环境教育,从娃娃抓起,普及环保基本知识,促进环境道德观的建立。环境法研究生应该有其他相关专业背景,实行宽进严出的符合生态学原理的培养模式。现阶段,在没有环境教育的情况下,由环境法课程暂时承担环境教育的部分任务,使环境法课的学生具备基本的环境科学等相关知识。同时,应以生态大学为依托,提供给学生充分的学术权力和民主氛围,这正是生态学原理中“开放性、动态性、多样性和竞争性”的体现。

2.2007年,虽然环境法课程已经纳入法学专业的核心课,但是很多学校没有开设此课。“当前全球正处于人口最多,人均资源最少,可运用的科学技术对环境破坏能力最强的世纪之初。我们的地球家园如今已是千疮百孔,满目疮痍,人类已被大自然推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15]。人类正经历着自然的惩罚,没有环境法学,人类将入万劫不复之深渊,所以环境法学虽乃后起之秀,却厚积薄发,可谓学中重要的学科之一。

幸福学研究认为,人的本性是不满足。这是由人的内在价值决定的,发展就一定会面临环境问题,学习环境法课程,掌握环境法基本知识,比我们掌握英语还要重要,“希望教育主管部门,根据调查了解到的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课程设置一般情况,找出我们与人家相比共同的科目及内容都有哪些。我们不妨称之为‘世界共同课’。对这些与世界各国教育内容相通的课程,予以重点保护,规定严格的考试测评标准,不许学校或教师随意破坏。”[16]而环境法就是这样一门应该作为世界共同课的课程,对建设生态大学,实现生态文明具有决定性作用。相对应的,各种考试也应加大环境相关知识及环境法的考核。

(二)完善环境法教学模式的建议

1. 加大环境法的教学投入。设立专门机构,通过学校、政府组织、社会、国际等各方面筹集资金作为环境法教学之用。环境法课不应以讲授为主,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调研、演讲、辩论、实地考察等,还可引进诊所式教育入日常教学。同时,环境教育目前无法可依,环境法课应暂时承担起部分生态教育的责任,这就要求环境法课以生态环境知识———生态环境伦理———生态环境法知识为路径,并对这三部分实行不同专业教师的分段教学。

2. 应以正发生的实际案例为教学切入点,引发学生的共鸣。可不订教材,每次准备鲜活的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展开讨论,每次课设定不同的主题,以案例入手讲理论,并可设定特定环节由学生主讲。

3. 要改革考试制度,不以一考定终身,期末考试占最多30%的比例,其他如调研、演讲、辩论等占一定的比例。分组的情况,一般每组3人,小组人员成绩相同,如若代表小组做主题汇报的可视表现情况考虑是否加分。

摘要:保障生态文明实现最重要的两方面内容有生态伦理道德的建立和二是生态环境的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完善。这两方面分别是生态大学建设中生态文化和生态教育建设的应有目标。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环境法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生态大学,生态文明,环境法教育

参考文献

[1][2][3][4][5][美]蕾切尔.卡逊;吕瑞兰, 李长生译.寂静的春天导读[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 2010:32, 91, 30, 79, 69.

[6]陈泉生.法学方法论的生态化[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4.

[7]刘思华.加强可持续发展经济研究, 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新疆农垦经济, 1999, (5) .

[8]王晓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的主要内容[J].世界教育信息, 2000, (5) .

[9]张忠迪.论大学教育生态化[J].教育评论, 2009, (1) .

[10]刘贵华.新世纪大学教育的“生态化”路向[J].未来与发展, 2001, (2) .

[11]范国睿.美英教育生态学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5, (2) .

[12]孙宁华.论大学对生态文化建设的引领[J].中国高等教育, 2009, (20) .

[13]周国模.普及生态理念、建设生态大学[EB/OL].http://www.huaue.com/xzft/2009102094716.htm.

[14]涂元季, 顾吉环, 李明.钱学森的最后一次系统谈话: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news/2009/11-05/1947844.shtml.

[15]陈泉生.环境法学基本理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608.

大学制度的主题 篇8

一、大学生道德教育中道德情感的主要内容

道德情感可分为正向和负向道德情感。正向道德情感主要包括同理心、敬畏感、责任感、美感。负向道德情感主要包括负疚、羞耻, 焦虑等。同理心和敬畏感是正向道德情感中最重要的内容。

同理心又叫做换位思考、共情、移情, 就是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感情映射, 这是道德情感的核心成分, 也是人类能相互理解的情感前提。无论是在个体道德品质, 道德人格的塑造层面, 还是在社会参与的实践层面上, 同理心如大厦石基一般是人能被塑造, 能进行社会交往的起始。孔夫子说“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因此, 人能设身处地地不对他人施以伤害。基督教黄金法则“你愿意别人怎样对待你, 你就要怎样对待别人”使人能感同身受的从己做起。即便是不同的文化渊源, 在道德情感交互的起始的认知上都落脚于同理心。而现实生活中, 更无处不体现着同理心的积极应用, 从个体的情感交互, 群体的情感共鸣, 到不同文化的相互理解, 都需要人类以同理心或者移情为中介去实现。

敬畏感指为了实现主体的价值追求而自律、自省的一种道德情感。敬畏的维度包括自身与他人, 自身与社会、自身与自然、自身与自身四个维度。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敬畏感的具体指向各式各样, 从自然万象到虚幻的上帝, 从戒律刑法到生命价值, 随时代变化而变, 但根植其中的内涵却没有变化, 它推动个体追寻高尚的价值, 并不断地进行对自我的反省。在现代社会敬畏感的缺失是当代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大学生学术科研造假、对师生关系缺乏尊重、同学相互伤害等等, 种种不和谐现象都体现出敬畏感的缺失。生命无垠, 探索无止, 人类离全知和万能不只万丈, 只有谦逊、谨慎、敬爱才能推动人类的进一步发展。

二、同理心与敬畏感的特点

同理心和敬畏感之所以在道德情感中具有重中之重的地位, 源自于各自所具有的特点。

(一) 同理心的特点

第一、同理心以自觉为基础, 一个人要首先能坦诚面对自己的情感, 才能准确阅读和理解他人的感受。在同理心的应用中要求人能够以平和宁静的心态去对待他人和处理问题。愈是平静的情绪, 越有广阔的思维幅度, 更能接受和感知他人的情感状况, 同理心的敏感度也越高, 情感也更稳定。科学实验证明, 同理心敏感的人在人际交往受欢迎程度上也更高。

第二、同理心源起于能将自己与他人的情感进行分离。因此强调他人的情感状况和遭遇更有利于同理心的巩固和发展, 这也同时显示出同理心与同情的差别, 同情没有感同身受之意。正如英国诗人约翰·但恩所说“莫问钟声为谁而响, 不是别人, 正是为你”, 一语道出相互关怀源自人溺己溺的同理心。显现出同理心的利他主义。

第三、道德判断需要同理心做杆秤, 道德判断是个体根据所处的道德情境下同理心的状况而产生的。“路见不平, 拔刀相助”就是因为移情而生的愤怒。相反, “围观效应”则产生于同理心钝化时的道德判断。情感上遭忽略会使同理心钝化, 无法做情感联想的人, 就无法为他人设身处地的设想想, 去同情别人, 或者谴责自己。

(二) 敬畏感的特点

第一、敬畏感来源于人的内省。敬畏感起源于人对于所处社会的法律制度, 道德规范的, 自然万物的态度, 缺乏敬畏感, 就意味着在他的心目中对于崇高没有向往, 他的价值追求停留在世俗欲望层面。处于这种精神状态的人, 他的是非对错观念, 好坏善恶判断已经脱轨, 道德及制度对其已经没有约束力。而人能对价值进行判断的前提在于其拥有完整的内省的能力。

第二、敬畏感中理性和感性并存。敬畏感产生于既源于理性认知也源于情感, 一方面人从蒙昧时代进化, 进而衍生出各类文明,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从祭祀天地鬼神的原初信仰, 发展到掌握科技改造世界, 也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世界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无论是对自然的索取和改造, 还是社会建构与发展规划, 都必须有理性而客观地现实生存态度方能在使人类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 人同时也是一个感性的存在, 在意识到自己身处一种必然和普遍联系之中, 发端于不可见的内心的情感使得人类为自己立法, 衍生适宜生存和发展的道德规范。因此, 在理性和感性的碰撞交融中, 人类族群得以繁盛, 人类社会也走进文明时代。

第三、敬畏感带有文化差异。敬畏感因人群所生存的文化背景不同也会产生不同, 有较大的文化区分度。不论是从纵向的时间发展上看, 还是横向的不同国家和地区比较, 不同的时代背景有不同的敬畏对象, 比如原始社会时期的图腾崇拜, 各类神与兽, 各种祭祀方式以及期待。各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到现代社会, 在道德律法的逐渐发展过程中, 敬畏的对象, 体验态度和体验方式更是各有不同, 这在一定意义上反应的是各自不同的生存智慧。但敬畏感也具有其普世价值, 真正的敬畏感能够引导人积极向上, 防止人性的堕落, 实现超越, 不管对于何人而言, 都能促其人格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徐建军, 刘玉梅.道德焦虑:一种不可或缺的道德情感[J].道德与文明, 2009 (2)

[2]曾钊新, 李建华.道德心理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2

[3]施承孙, 钱铭怡.羞耻和内疚的差异[J].心理学动态, 19999 (1)

[4]李春杰, 西方人格理论及其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借鉴意义[J].2012. (10)

[5]王福玲, 作为道德情感的敬重:康德的理解[J].2012 (4)

大学制度的主题 篇9

1 主题推进式教育模式的意义

主题推进式教育是依据大学生不同阶段的思想特点和具体需求, 分阶段、分主题、分渠道, 把握大学生入党前、入党时和入党后的全过程, 循序渐进地开展教育活动。

从理论价值上来说, 有利于把握大学生党员的特点, 针对性地开展党员教育活动,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学生党员队伍建设, 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有利于提高党员自身素质, 激发党组织和大学生党员争当先进、争创优秀的内在动力;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党员教育的互动性和开放性, 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理念的创新。

从实际意义来看, 有利于贯通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各个环节, 各个阶段, 实现教育过程的延续性和统一性;有利于关注党员教育的薄弱环节, 消除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空白点, 解决“重入党前教育, 轻入党后教育”等问题;有利于教育内容联系学生发展, 推动大学生党员今后人生道路发展。

2 主题推进式教育的基本框架

2.1“启蒙式”主题教育———树立理想主义信念, 思想上靠近党

刚进入大学校园的学生, 容易产生迷茫意识, 找不到前进方向, 在他们中开展全面的理想主义信念教育十分必要。笔者所在的学校推行主题推进式教育, 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 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面是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与政策》课主渠道作用, 依托特色鲜明、吸引力强、激励作用明显的主题教育活动, 对新生开展理论启发、组织启发和活动启发, 引导和帮助广大新生了解党的基本知识和入党程序,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使其尽快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点是充分发挥榜样党员作用, 开展大学生党员设岗定责活动, 建立了大学生党员联系班级、楼栋、寝室、社团、特情学生、单项活动等“六个联系责任体系”。在高年级学生党员的宣传和模范作用影响下, 进一步加强新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坚信马克思主义信仰。通过“启蒙式”主题教育, 新生入校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的人数明显增加。

2.2“培育式”主题教育———端正入党动机, 思想上真正入党

入党积极分子作为发展对象进行有计划培养的人员, 其对党的认识和理论知识的把握直接影响到党员发展的质量。通过调研发现, 被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学生对党的基本知识和入党程序有了初步了解, 但是在动机、认识、行动三方面上还需要进一步培育引导。因此, 这一阶段的主题式教育着重帮助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 教育引导入党积极分子严格自我要求, 学习党的知识, 积极创造条件早日加入党组织, 并下决心在入党后时时处处体现先进性, 争做合格党员、优秀党员。针对这一情况, 笔者所在电子学院, 除了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学校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 还开展了“大学生党员形象化描述”特色教育活动, 即对入党积极分子中存在或可能存在的“荣耀型”“也要型”“报恩型”“靠山型”“法码型”等错误动机进行剖析, 通过对大学生党员形象进行形象化描述, 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向六方面看齐, 即在思想政治方面要有成熟感;在课业学习方面要当排头兵;在公差劳动方面要带头干;在利益分配方面要主动让;在遵纪守法方面要做表率;在群众公论方面要得民心。

2.3“锻炼式”主题教育———提高党性修养, 从行动上入党

实行预备期, 目的在于对新党员进行严格的党的组织生活和实际工作锻炼, 使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能够真正从党的理论、党性修养、组织生活等方面得到锻炼, 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这一阶段的党员教育侧重的就是党性修养主题锻炼教育, 榜样激励和“四个一”实践活动是教育的载体。榜样激励活动主要是指在正式党员中挑选出党性修养好, 学习成绩优秀, 实践能力强的优秀学生进行“亮牌示范”, 他们的事迹材料张贴在宿舍区和教学楼的醒目位置, 时刻激励着预备党员, 让预备党员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争取早日转正。“四个一”实践活动是要求预备党员开展组织生活锻炼, 即在支部宣讲一次时政要闻, 在班级组织一次党的先进理论学习活动, 联系一个新生班级开展党的基础知识启蒙教育活动, 参加一次“党员奉献日”服务活动。

2.4“先锋式”主题教育———催化综合能力, 行动中发挥模范

一名党员必须是经过组织的严格考察, 按照组织发展的程序, 在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 他们是普通学生中的精英分子, 因此, 大学生党员不仅要提高自身修养, 更应该以实际行动去带动、影响、服务身边的人, 发挥先锋示范引领作用。这一阶段的主题教育是围绕搭建综合素质拓展平台, 催化学生党员综合能力, 引导学生党员对普通学生开展全面帮扶。第一是以学习目标牵引学风建设为载体催化党员学习能力的提高, 开展帮扶学困生活动;第二以“文明大学生教育”和“感恩教育”为载体催化党员道德水平修养的提高, 开展帮扶德困生活动;第三以大学生行为规范知识竞赛为载体催化党员遵纪守法意识提高, 开展帮扶违纪生活动;第四是以“阳光心灵”活动为载体催化党员心理素质的提高开展帮扶特情生活动;第五是以青年志愿者活动为载体催化党员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开展帮扶社会弱势群体活动。

2.5“旗帜式”主题教育———提高道德修养, 就业中身先示范

毕业生党员阶段的教育是大学期间的最后一个教育阶段, 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环节。第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通过党性党纪教育使毕业生党员能够牢记党员的身份, 严格遵守党的纪律, 毕业后能够自觉履行党员的义务, 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教育与监督;第二要加强职业道德素质与社会公德教育, 提高其党性修养, 使大学生党员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第三要加强就业指导教育, 帮助其端正心态, 敢于竞争, 不怕挫折, 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过程中的挑战与挫折。

3 主题推进式教育实践的效果

3.1 大学生党员先进意识明显加强

全程教育模式的探索是通过对大学生党员的全程跟踪教育, 使大学生全面、具体地了解了党员的行为规范与标准, 切实提高了自身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团队意识, 使大学生党员从思想上登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通过对大学生党员教育的主题式教育的实践, 使广大学生党员不仅从理论上对党加深了认识, 更从实践上亲身体会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实现了大学生党员从理论学习到行为实践的锻炼与转化。

3.2 大学生党员先锋作用明显凸现

大学生党员主题式教育模式的探索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党员成为高校党建工作和学风建设的主体, 学生党员在思想觉悟、道德修养、大学生活适应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升学深造能力、职场就业能力等方面得到普遍提高。

摘要:大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中思想觉悟和政治水平较高的先进分子, 也是未来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中坚力量, 本文立足于大学生党员的全程教育, 以主题推进式教育模式为探讨、实践, 依据大学生不同阶段的思想特点和具体需求, 分阶段、分主题、分渠道, 把握大学生入党前、入党时和入党后的全过程, 循序渐进地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大学制度的主题 篇10

主题教学 (Theme-base Teaching) 是目前外语教育界经常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Haines (1989) 对主题英语教学的定义是“围绕主题的综合能力的表现, 而不是具体的各项语言技能的训练”。这种模式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自发性的研究与调查, 所有的学习活动都环绕在一个主要的议题上反复思考, 并作深入的调查和研讨。运用一种有组织有顺序的策略来发展课程, 强调以活动课程为主, 并重视教师与学生共同搜集与主题有关的学习资源, 用以建构主题学习的一种过程。

英语主题教学强调以意义和内容为中心, 促进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 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行为, 该模式的教学思想为: (一) 以学生为中心, 重视培养其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充分考虑学生的要求, 吸纳学生的建议, 把学生是否积极参与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 (二) 课内要与课外内容的有机结合, 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式、探究式学习能力; (三) 所学材料能体现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 为教学目的的服务 (应惠兰等, 1998) 。这种教学模式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教学重点放在强化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一、主题教学模式的流程

(一) 材料的选用

《新视野大学英语》是很适合当今大学的教材, 它采用主题式编写体例, 每单元从一基本主题出发, 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主题进行阐述, 并辅以相应的写作练习。课后阅读主要来自《21世纪报》、《疯狂英语》等适合大学生阅读的报纸和杂志, 由师生共同选取与课内主题相关的文章, 文章需要有信息性、趣味性、时代感和文化内涵, 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培养人文素质和文化意识。

(二) 热身活动

通过热身活动, 可以激发学生对本单元所涉及话题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在准备活动中, 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文字、图片、听力材料或视频材料, 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学生可以据此来编故事、复述或发表看法。活动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内容也是学生较熟悉的, 因此学生大都会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愿意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练习大都通过小组讨论或双人对话来完成, 降低学生对于讲英语的焦虑感, 非常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

(三) 以阅读为中心的语言活动

这一块主要分为2个内两部分容:课上阅读和课下阅读。课上阅读主要是对文章进行精读。首先是对词汇表的学习。学生可在课前通过配套光盘进行自学, 光盘对每一个单词和短语的含义和用法都有详细解释, 并附有例句。接下来是读前的准备主要是回答所阅读文章相关的两三个问题。这两个部分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已积累了一些词汇, 对本单元主题有了一定的体会, 并能够较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和思考, 并结合自身的经验和体会, 有助于学生理解将要阅读的文章。然后是阅读文章, 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十几分钟内读完, 掌握文章的主要意思与结构。教师提供适当的解释说明供学生参考, 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文章的细节和难点。之后, 学生独立完成阅读理解练习和词汇结构练习。阅读文章主要由学生自学完成,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利于学生掌握并使用所学知识。教师此时起着解难者的作用, 帮助学生解决自学过程中的难题。课下阅读通常是选择2~3篇与主题内容相关的文章, 要求学生课下阅读并完成练习。

(四) 巩固与提高

写作也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在完成阅读任务后对主题进行后续讨论, 继而写作成文, 促进学生命题写作能力的提高。我们之前所有的课堂活动也都是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 使学生接触到该主题的不同层次的丰富的语言现象和语料, 掌握与主题有关的词汇、短语、结构、文体等, 鼓励学生以听、读促进写作, 以写作促进总体英语水平的提高。例如Love without Limitations围绕主题Love展开。本课的作文要求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选题:1) My views on love;2) Campus love;3) The essence of true love等, 学生再自拟题目, 体裁不限, 可以是记叙文, 也可以是议论文, 或夹叙夹议。写作和语言技能的其他各个方面构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 主题教学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

(五) 多样化课外活动

为了突破课堂教学时空限制, 在英语教育中需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学完How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后, 让学生根据文章中所提出的面试要点, 自由组织团队进行模拟面试;在学完Face to Face with Guns后,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把课文内容改变成短剧上演, 为配合教材内容学习, 我们还组织英美经典影片欣赏, 英语演讲等课外活动。课外活动面向全体学生, 注意发展个性, 培养合作精神,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 兴趣的激发

选择主题首先要考虑是否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以及其是否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主题单元内各篇文章难易要适度并彼此统一。在确定主题前, 最好要先浏览最新的英文报纸杂志和各大英语网站, 特别关注那些被广泛报道的热点话题, 然后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 以及所搜集到的材料的数量和难度, 确定最终的主题。

(二) 主题的循环呈现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设计多样的读前和读后活动, 使主题相关的词和短语能反复的呈现, 加深学生的记忆;所呈现的材料在难度方面要有一定的梯度性, 加深学生对主题的认识, 激发其主动思索。

(三) 保证材料的数量和质量

由于课时有限, 因此老师要掌握好上课节奏, 控制好时间。学生课后要阅读大量的材料, 为保证效果, 老师一定要以各种形式, 如进行单词测验, 课上提问, 课下答疑, 做口头展示, 写阅读报告, 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结论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主题模式, 赋予了学生更多的学习任务,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 使课堂充满活力, 提高了学习的趣味性;学生可在某一领域中自主进行探索和研究, 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大量材料的输入, 帮助学生有序的进行加工整理, 注重输出能力的实践。因此, 我们认为, 该模式有助于改善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可在各种层次的英语学习中采用。

参考文献

[1]应惠兰.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J].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 (4)

[2]张巍然.《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的变革[J].北京:中国远程教育.2009 (7)

大学制度的主题 篇11

【关键词】解读;好人难寻;暴力

美国南方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是一个对好故事天生敏感的作家。她的文学地位在美国南方作家中排在福克纳之后。福克纳是个大气的作家,他遵循自己的信条并且把握住命运的一般原则,宏观地把他的密西西比建筑在连绵的空间感和在劫难逃的南方历史观之上。而奥康纳只是一位被红斑狼疮折磨得病恹恹,离群索居闲着无事而在自己家的奶牛场里养了一大群孔雀的小女人。从生存状况来看,长期给肺结核折磨的卡夫卡跟奥康纳倒有几分相似。不过,阻挠卡夫卡成为更伟大的作家是因为他没有为我们的困境指出一条自救的道路,他既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上帝;而对奥康纳而言,阻挠她的仅仅是她的红颜薄命,纯粹是个时间问题。在39岁生命终结时奥康纳已确信握住上帝之手是让她返回天堂的唯一途径,这是她比卡夫卡高明之处。

弗兰纳里·奥康纳的故事看似轻松、幽默,实则触目惊心,发人深省。非常规的故事,血腥的暴力,阴郁的宗教,典型的南方场景,还有那一群群性格怪癖,行为乖张的人们赋予奥康纳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奥康纳总是集中探讨当代人的精神危机并展现人性中最为复杂和迷乱的一面。但她的探讨并非一边讲故事,一边发议论,而是将客观世界以极致的形式展现出来以唤起读者的警醒。作者的主观痕迹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被抹去,以留给读者更多的空间。她采用哥特艺术手法,展现了一个自然而神秘的,可见又不可见的,平俗也奇异的世界,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思考、总结,发现其中的意义

《好人难寻》是写实的风格,笔法幽默明朗,到后来遽变成悲剧。人物的形象被贴上各种动物的标签,兔子耳朵一样的头巾,印有鹦鹉的衬衫,猪长相的老板和一只吃虱子的猴子。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老太太,老太太就是爱嘟哝。她这个家庭就是儿子、儿媳、一个孙子和一个孙女。在一个假日,一家人要出去玩。老太婆开始嘟哝起来。她说不要上左治亚,不要去那边。等到出发之前,这个嘟哝着不去的老太婆,第一个冲进车子里坐好,还把自己打扮得非常入时。这个老太婆一路上絮絮叨叨讨人嫌。她的儿子嫌她,她的孙子孙女嫌她。后来车子翻了,人都出来了,她的小孙女从车子里钻了出来之后说,哎呀,真可惜,一个人都没死啊。看到这里故事一直是一个喜剧。后来不合时宜的人出现了,老太婆认出了他,仅仅因为老太婆认出了他,他们先后将老奶奶的儿子和孙子,儿媳(她怀里还有个婴儿)和孙女带到树林里枪杀。只留下老奶奶和不合时宜的人还在说话,老奶奶已几近崩溃,他们还在谈“耶稣有没让叫人起死回生过”。接下来写的是老奶奶的死。老奶奶看到不合时宜的人脸歪扭着,她伸出双手,抚摸他的肩膀。不合时宜的人猛地闪开,好像让毒蛇咬了一口,朝她胸口砰砰砰连开三枪……“她要是一辈子每分钟都有人没完没了地冲她开枪射击”,不合时宜的人说,“她也许会成为一个好女人的。”挺有趣,同伙說。“住嘴,”不合时宜的人说,“人生根本没有真正的乐趣。”小说完了。

《好人难寻》里最精彩的部分是让这个老太太先去面临恐惧,让老太太先去体味亲人被杀的这种感受,用这个去惩罚她的饶舌,惩罚她的絮叨。一个人因为饶舌,因为讨人嫌就该被杀掉?这个女人的心就是先天藏着的一份邪恶。她必定是非常厌恶这个老太婆,非常讨厌这个饶舌的老太婆。但是真的她讨人嫌她就得被人取掉生命吗?这种对暴力的非凡想象力在奥康纳其他小说里继续得到铺张,她的信条来源自艾略特论波德莱尔的那篇大作。“只要我们是人,我们所做的不是好事就是坏事,两者必居其一:只要我们做好事或做坏事,我们就是人;以悖理来说,做坏事比无所事事要好,我们至少存在着。可以这么说,人值得骄傲的是他有拯救灵魂的能力。”在这个信条的支持下,奥康纳把她的暴力发挥到我们承受的最大限度,几乎每篇小说都要死掉一个好人,而行恶的人性命得以苟存。暴力的传统也是荒谬的历史。在奥康纳笔下暴力的产生不需要理由,它本身就是现实中的一部分,就好像加缪对你说,因为荒谬,所以你荒谬。虽然到最后你仍然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但是这样也并不妨碍我们的理解。

通过对《好人难寻》一文暴力主题的分析,不难发现奥康纳触及了人性最深层、最敏感的部分,暴力本身就是现实中的一部分。奥康纳认为通过畸形人物以暴力解决,目的是以毒攻毒。她认为美国的南方人盲目乐观、胸无大志、见解肤浅、缺乏信仰,这是她所最不能容忍的。奥康纳用暴力是为唤醒人们的怜悯心(即逃犯轼杀六个无辜者)。她说:“暴力可以为善亦可造恶,据之者以天堂为界(即善恶的二元对立)。”小说中逃犯采取的暴力的方法是希望能找到生活的真谛,结果恰恰相反,反而认定人生并无真快乐的荒凉结论。

大学制度的主题 篇12

在当前全球化与信息化的时代, 跨文化交流不断增加, 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公司企业在招聘时已不再局限于对文凭、证书的审查, 各种方式的交谈、 面试已成为必不可少的甚至最重要的考察环节。 与此同时, 高校的大学英语课堂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成效并不尽如人意, 大多数课堂口语活动局限于语言形式的操练, 而非语用能力的培养, 这样的教学并不能达到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语言的目的。

美国学者卢卡斯认为, 演讲是一门说话的艺术, 是交流的重要手段。 因为演讲与言语交际学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演讲能力被看成是交际的必要能力[1]。 从教学的角度来说, 演讲是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推理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2]。 因此, 探索和实施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的课堂演讲形式, 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2.大学英语课堂主题演讲模式的改进

2.1传统演讲模式存在的问题

演讲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 在大学英语课堂实行演讲活动时经常会遇到以下问题:第一, 学生演讲者将演讲当成任务完成, 并未充分准备;第二, 学生听众因背景知识匮乏而不能很好地理解演讲内容;第三, 演讲者与听众之间没有交流互动, 没有针对演讲的反馈。 面对这些不尽如人意的教学情况, 有研究者发表评议:“课堂练习所取得的成果令人失望, 无法让学生达到在真实情景中进行流利而有效交流的目的。 ”[3]那么, 我们有没有可能对演讲模式进行改进呢?

2.2改进主题演讲模式的具体策略

布朗指出, 在练习口语时, 说话人需要个别发言, 而且在理想情况下, 需要有人聆听并做出反馈[4]。 潘宁顿认为, 运用多人组活动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动机, 提升他们做选择的能力, 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创造性及现实感, 还可以向学习者提供反馈信息, 但信息来源不是教师而是学生同伴[5]。 吉布森也强调过反馈的重要性, 表示说话人能从别人的反馈中学到很多东西, 既有演讲的正面因素, 又有负面的[6]。

除了国外学者的研究, 近年来国内不少资深外语教师也对英语课堂的演讲做了不少研究工作, 如颜静兰与贾卉[7]、任文[8]等从理论上探讨了演讲活动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上所起到的作用;张东玉[9]、唐艳玲与毕会英[10]等实证检验了在英语课堂实施主题演讲所取得的成效, 为演讲模式的改进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笔者提出了几条可用于改进主题演讲模式的策略。

(1) 将演讲主题与课堂教学主题结合: 当前使用的 《 新编大学英语》教材中的单元主题具有时代性, 贴合现实生活, 很适合作为演讲主题。 教师可根据教学进度, 为学生指定一个范围, 演讲内容则由学生自定。 演讲者可从教材上寻找相关材料, 听者通过倾听演讲, 也对该主题有了更多认识, 因此此学学生对单元内容更熟悉, 课堂学习效率也能得到提高。

(2) 增加师生问答互动环节:教师提问, 并将学生回回摇摇答答摇摇摇表现计入平时成绩, 敦促学生在演讲前对该主题进行更多的思考, 并对可能的提问进行预测以早做准备, 现场问答更需演讲者发挥辨析、推理、判断等批判性思维能力, 也提升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3) 增加学生之间的问答互动环节: 教师选定2名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常任提问者”, 定期轮换, 他们的存在能够有效避免无学生发问的冷场现象, 其他学生则自由提问, 活跃的提问者可获得课堂表现的加分。 这一措施可敦促担任听众的学生认真听讲, 并对演讲内容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 以及提出质疑, 从而使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3.实证研究设计

上面从理论角度研究了改进大学英语课堂演讲模式的方法, 但是是否真的有效? 为了检验这一构想的有效性, 笔者选取浙江树人大学2014级新生的两个班级作为实验对象, 前提是在第一学期的期末考试中, 这两个班级的平均分接近或基本相等。 实验步骤如下:

(1) 从第二学期开始, 对照组教学照常, 实验组实施互动式主题演讲活动。 演讲主题由教师根据当前课堂教学主题定下范围, 具体演讲内容由学生自定。 演讲时间为每次上课的前5分钟, 按照学号顺序, 每次由3名学生分工合作, 限3分钟内完成演讲。 演讲结束后, 先由教师提问, 再由2名“常任提问者”提问, 若其他学生还有问题也可提出, 每名演讲者必须至少回答一个问题。 教师根据该生的演讲和回答表现打分, 分数将被记入平时成绩的“课堂表现”栏, 参与提问的学生视表现酌情加分。

(2) 在学期结束前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 收集学生反馈, 统计并分析问卷调查结果。

(3) 统计并对比第二学期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期末考试成绩。

4.结果与讨论

4.1学生对 “互动式”主题演讲活动的反馈

下表整理了实验组学生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表1学生对主题演讲活动效果的反馈:

表2 学生对“演讲主题与教学单元主题结合, 可以使你对教学内容更熟悉”的反馈:

从统计数据看, 同意主题演讲活动可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加强英语会话自信心的学生达到100%, 认为该活动可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和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也高达99%。此外, 99%的学生肯定了演讲主题与教学单元主题结合在加深教学内容理解上起到的积极作用。总的说来, 互动式主题演讲活动获得了学生的认可。

4.2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变化

下表统计了实行互动式主题演讲活动前后的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期末考试卷面平均分:

从卷面平均分的变化看, 两个班级的成绩都较实验前有所提高, 但是实验组的成绩提高更多, 显示演讲活动对于提高学生听课效率, 加强对教学单元主题的理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结语

以上教学实验基于理论研究进行设计和展开, 目标是观察改进的大学英语课堂演讲活动能否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以及加强学习英语的自信。 实验结果表明, 学生认为自身的各方面能力在演讲活动中获得提高, 对该活动持肯定态度, 而且期末考试成绩较实验前有所进步。 通过这一研究和实践, 提示教师为学生创造更真实的语言环境, 以“指导者”而非“控制者”的身份, 引导学生树立一种用英语交流的意识, 相信会取得比过去更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 本文的实验只是个案, 必然存在某些缺陷, 还需假以时日用更多的实践研究证实互动式主题演讲在真实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摘要:本文基于演讲这一大学英语课堂上常见的口语活动, 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主题为基础的互动式演讲模式的有效性, 旨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增强学生参与英语会话的自信心, 提高教师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 引导学生树立起用英语交流的意识。

关键词:互动式主题演讲,大学英语课堂,有效性

参考文献

[1]Lucas, Stephen E.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New York:Mc Graw Hill, 2004:172.

[2]杨学才.演讲与大学英语教学[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S1) :54-56.

[3]Ellis, R.Instructe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M].Oxford:Basil Blackwell, 1990:29-30.

[4]Brown, Gillian and Yule, George.Teaching the Spoken Language:An Approach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nversational English[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25.

[5]Pennington, M.New Ways of Teaching Grammar[M].Alexandria, VA:TESOL, 1995:135-154.

[6]Gibson, Connie.英语演讲实训指南[M].北京:外语敎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135.

[7]颜静兰, 贾卉.英语演讲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教育探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1) :117-119.

[8]任文.英语演讲课与能力素质培养[J].中国外语, 2007 (6) :66-70.

[9]张冬玉.英语演讲与语言能力的培养:一项综合英语课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J].外语教学, 2007 (3) :56-59.

上一篇:提高高考数学成绩下一篇:意义学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