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

2024-07-12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共12篇)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 篇1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2013全国青少年乒乓球大区集训的主要工作和队员发展培养关键要素进行了调查统计和研究分析, 为乒乓球竞技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有力的借鉴。结果显示集训培养要素中主要针对技战术训练、体能训练、业务学习、文化学习、队内对赛进行, 使多种打法并存, 训练的周期性安排与模块化训练高度结合, 比赛中坚持强强对抗原则, 使运动员技战术综合运用、心理平衡、把控能力和意志品质得到提升。

关键词:乒乓球,青少年,集训,培养

前言

中国乒乓球队一直以来坚持科学的“三从一大”原则, 采用三级训练模式进行后备人才培养, 保证科学的后备人才梯队建设, 坚持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战术磨合, 配套进行科学的理论体系建设。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训练中保持竞技能力全面发展, 将体能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和智能训练协同发展, 本着“练为赛, 不为看”的宗旨, 全面强化青少年的综合竞技能力水平, 从竞技体育运动训练系统、社会文化环境、个人发展的需要等多角度、多方进行后备人才培养, 明确多方面的矛盾、统一关系。不同训练阶段有着不同的训练目的和任务, 坚持特长突出与技术全面相结合, 以赛代练, 系统训练与针对性训练相结合等原则是贯穿整个职业生涯效科学训练的落脚点。现代运动训练理论认为, 运动训练是以培养竞技运动能力水平为目的, 同时坚持以人为本, 让运动员在运动生涯上走得更远、更高的同时, 保证非运动生涯的连续性, 即在运动员退役以后能够平稳地过渡到非运动员生活, 这样就要求运动员有一个良好的文化知识背景和对社会的正确认识。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2013年全国大区青少年乒乓球男子二队集训进行培养要素调查分析, 旨在对后备人才培养现状的科学性进行分析, 了解项目推广纵深发展的动态以及培养要素对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竞技能力的时效性。针对不同队员的技战术特点, 补缺增优, 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相结合, 技战术能力和专项体能素质综合提高, 强化竞争激励机制。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本文以2013年全国乒乓球大区青少年集训培养要素为研究对象,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等方法, 对2013全国青少年乒乓球大区集训的主要工作和队员发展培养关键要素进行了调查统计和研究分析, 以此建立大区集训模式。

2 结果与分析

2.1 训练周期与运动负荷

本次集训历时36天, 共完成34节技术训练任务, 整体运动负荷较大, 训练采用周期训练与板块化相结合。所谓板块化训练即将一些对专项成绩具有关键影响和运动员相对薄弱的素质以“板块” (Block) 的形式集中插入训练当中, 在总负荷不变的情况下, 增加该素质的训练负荷, 通过对它的集中训练和优先的发展, 实现专项成绩的突破。小周期板块训练中运动负荷安排节奏感较强, 有效促进机体能力、精神状态恢复和提高, 预防伤病发生。运动周期与运动负荷如图1所示, 在周期安排上以三个阶段的大运动量负荷、三个阶段的中等负荷以及两次调整的小运动量负荷形式, 着力发展运动员综合能力的提高, 特别在专项整体能力、基础体能和专项体能的提高方面, 加大了运动员负荷量, 使队员在整个集训期间通过不同负荷的周期性安排、较强的应激性训练刺激达到提高综合实力水平的目的。

2.2 比赛周期与比赛负荷

小周期板块训练的节奏安排符合比赛的节奏安排与乒乓球运动发展趋势吻合, 有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技战术水平。为更好的提高队员赛练结合的效果, 尤其提高比赛中技战术水平发挥的稳定性, 本次集训中适当加大了比赛训练的比例, 期间共进行了三个阶段、共24节、1500余场次的比赛安排, 比赛安排与负荷如图2所示, 整体呈现出阶段性训练、阶段性比赛检验的特点。在集训前期, 教练组根据队员水平和年龄的不同, 将全体队员分为四组, 每组进行了17轮的循环赛, 呈现出较大的比赛负荷;集训中期进行了国家队队员之间、国家队与地方省市队队员之间的对抗赛和小组循环赛, 主要目的是检验训练效果, 加强后期训练的针对性;为强化竞争激励机制在集训后期进行国家队与地方队的竞争交流比赛, 根据队员训练水平, 将全体队员分为三组进行循环比赛, 最后, 国家队积分后六名的选手和省市队积分前八名的队员还进行交流比赛, 比赛负荷呈现出持续时间较长的大负荷刺激, 既检验了队员集训期间的训练成果, 也极大的调动了队员竞技状态的提升, 较好的达到了锻炼队伍的效果。

2.3 集训内容安排及分析

整个集训期间, 内容安排分为五项内容, 技战术训练、体能训练、文化学习、业务学习、内部比赛。其中以技战术训练和内部比赛为主, 辅以体能训练, 同时加强文化课与业务学习。从表1可以看出, 整体内容比例符合现代乒乓球运动发展, 在技战术训练中巩固已有技能, 查漏补缺, 同时在比赛中检验训练效果, 发现问题, 并反馈到日常训练中, 为训练的终极目标--运动成绩服务;体能训练为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储备身体基础;业务学习促进运动员加深对乒乓球项目内在规律的认识;文化学习则是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 提高运动员文化知识积累, 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体系, 为以后的人生奠定文化基础。

2.3.1 技战术训练

技战术训练突出意识的培养, 发挥先导性的积极作用, 以“基本能力的增强与综合能力的提高相结合, 当前技术热点与技术发展趋势相结合, 青少年训练特点与成人训练特点相结合, 能力提高的训练模式与比赛实际运用相结合”为原则。技战术训练中主要分为基本技战术训练和个人计划, 分别占技战术训练的81.07%、18.93%。基本技战术训练主要是全方位提高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 发球增强队员发球全台落点意识, 接发球加强稳定性, 训练中步法跑动积极合理, 准确到位, 手法和步法的配合协调紧凑, 增强跑动中技术实现的稳定性, 着力提高攻与防、防转攻的综合能力, 加强正手和中路的突破。个人计划主要是针对运动员的优势技术和短板技术进行训练, 使弥补自身劣势与加强自身优势并行, 针对个体化差异进行针对性训练。

2.3.2 体能训练

乒乓球体能训练, 是提高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避免运动伤病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赢得比赛的重要保障。本次集训体能训练安排了全面的身体素质训练, 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 其各项比重如表2所示:

注:表中比重1是本次集训期间各项身体素质训练比重;比重2是张瑛秋于2006年研究得出的各项身体素质训练比重。

通过表2可以看出, 力量训练素质在整体体能训练中的比重大大增加, 速度素质的训练比重减小幅度较大, 其他三项素质训练比重略微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参加本次集训的队员整体身体素质较差, 且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趋于接近, 力量素质成为影响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 故而力量素质训练在本次集训体能训练中增加比重较大, 速度素质训练比重的压缩是由于力量素质训练比重的增大导致。

2.3.3 比赛组织

乒乓球比赛以有氧供能为基础, 磷酸原供能为主, 且一切训练都是以比赛为核心的, 本次大区集训比赛安排的比重占整体集训内容的28.82%, 仅次于比重最大的技战术训练, 体现出了现代训练学中以赛代练的训练方法, 在训练周期内安排不同针对性的比赛不仅可以体现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和检验运动员的训练效果, 同时也可以发现运动员存在的问题。在集训前期, 依据运动员年龄和水平的差异, 将全体队员分为四组进行组内循环比赛, 旨在发现问题, 了解队员的水平;集训中期进行了国家队队员之间、国家队与地方省市队队员之间的对抗赛和小组循环赛, 旨在检验训练效果, 发现问题;集训后期教根据队员训练水平, 将全体队员分为三组进行循环比赛, 最后, 国家队积分后六名的选手和省市队积分前八名的队员还进行了交流比赛, 在检验整体集训效果的同时, 发现队员之间的差距。由此可见在比赛安排上, 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目的安排不同的比赛方式, 体现出了训练赛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2.3.4 文化学习与业务学习

文化学习将全体队员按照年龄大小分为两个班级进行, 定期安排每周上午两次、晚上两次, 充分利用成都乒校和周边重点中小学的优质教育资源。业务学习主要是不定期的选取晚上时间给队员分析训练比赛情况, 并集中讲解专业理论知识。文化学习重在帮助运动员提高知识文化水平, 掌握多学科知识, 提高对事物的认识。本次文化学习占整体集训内容的17.32%, 比重排在技战术训练和比赛之后, 这也说明现代竞技乒乓球训练中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 更加注重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业务学习主要包括专项理论和视频分析, 占总体比重的12.73%, 其主要目的是使运动员了解运动训练学基本原理和乒乓球专项竞技能力等专业知识, 以便在个人运动发展的道路上更好的把握乒乓球项目特征, 掌握基本的运动训练规律, 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训练质量、培养队员自我训练管理能力提供有力的理论知识支撑。

2结论

1.以“技战术训练、体能训练、业务学习、文化学习、队内对赛”为大区集训模式的模块, 建立起针对乒乓球项目后备力量竞技水平摸底、竞技能力综合提高、人才素质全面发展的大区集训模式。不同模块学训的方式方法选择上要针对集训队员的具体情况而定, 全面发展, 又区别对待, 定期检验学训效果, 及时发现问题, 并调整学习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2.训练采取周期性安排与模块化训练相结合的方式, 着重培养运动员训练意识和训练重点落实这两方面, 比赛方面强化竞争机制, 不同阶段选用不同的比赛方法, 严格执行骨龄检测, 一旦超龄严肃处理。

参考文献

[1]孙班军, 张庆春, 等.运动项目综合竞技能力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体系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 (6) :1-4.

[2]刘凤岩, 张晓蓬.对中国乒乓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 2003. (1) , 49-52.

[3]李少丹.“周期”训练理论与“板块”训练理论的冲突--训练理论变迁的哲学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 (5) :679.

[4]刘红, 等.中国乒乓球女二队小周期板块训练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3, (4) :86-89.

[5]万鹏.乒乓球项目体能训练的技术特点及要素[J].湖北体育科技, 2009, (7) :484.

[6]张瑛秋, 等.中国优秀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水平综合评价[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12) :1708.

[7]赵崇山.现代乒乓球比赛时间特征、供能特点与专项体能训练分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5) :96-98.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 篇2

一、竞赛日期和地点

2018年9月底至10月(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二、参加单位 各市、县(区)。

三、竞赛组别与项目

甲组: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子单打、女子单打。乙组:男子团体、女子团体、男子单打、女子单打。

四、参加办法

(一)各单位可报领队1人、教练员2人,每组男、女运动员各4人,参赛运动员不足8人的单位只报领队、教练员各1人。

(二)参赛年龄

甲组:2000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出生。乙组:2003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三)不能以小打大。

(四)运动员资格:已完成二代身份证和指纹信息录入的运动员。

(五)资格审查:运动员参加比赛时,必须出示自治区体育局印制的运动员证和二代身份证,并现场进行二代身份证和指纹信息录入审核。

五、竞赛办法

(一)比赛采用中国乒乓球协会审定的最新《乒乓球竞赛规则》。报名人/队数不足4人/队(含)的项目不比赛。

(二)依据2017年自治区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成绩确定团体赛种子队和单项比赛的种子选手。

(三)男、女团体,男、女单打,均采用第一阶段分组循环赛,第二阶段淘汰附加赛。

(四)团体比赛采用斯韦思林杯团体比赛方式。每场比赛采用5场3胜制,比赛顺序为:A—X、B—Y、C—Z、A—Y、B—X。每场比赛5局3胜制,每局比赛11分制。

(五)比赛用球使用许绍发(40+)金三星白色乒乓球,由大会提供。

(六)不能使用长胶进行比赛。

(七)比赛服装要求各队必备两套(深浅颜色不同)比赛服(T恤、短裤),领队、教练员临场指导要着队服入场。

六、录取名次

(一)各单项均录取前8名,团体前三名颁发奖牌和证书,四至八名颁发证书;个人颁发证书。报名人数不足8人/队(含),减2录取。

(二)体育道德风尚奖参照《2018年全区青少年锦标赛体育道德风尚奖评选办法》。

七、报到

(一)运动员报到时,须缴验由自治区体育局印制的《运动员证》和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

(二)凡参赛运动员,须经县级或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检查

身体健康(包括心电图、脑电图等),参赛单位必须为运动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自愿签署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承诺书、参赛安全管理承诺书。

(三)裁判长赛前3天报到,裁判员赛前2天报到,运动队赛前1天报到(具体地点另行通知)。

(四)报到时,各单位须交纳运动员参赛保证金,每人100元,赛后退回(凡有违反体育道德或有行为不当者,将取消所有后续项目包括团体在内的比赛资格,保证金不退)。

八、裁判员和仲裁委员会

(一)裁判长和裁判员由自治区体育局选调。

(二)仲裁委员会人员组成和职责范围按《仲裁委员会条例》执行。

(三)对比赛结果有异议者,其领队或教练须在成绩公告后30分钟内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同时交纳申诉费500元。如申诉成功,退回申诉费50%;如申诉被驳回,不退申诉费。

九、赛风赛纪

(一)运动员资格违反规定者,个人项目取消参赛资格和比赛成绩,团体项目取消全队参赛资格和比赛成绩,已完成的比赛结果不再改变,其被取消的名次依次递补。同时,还将在全区进行通报,并取消运动员下一年参赛资格。

(二)兴奋剂检查和处罚按照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奥委会反兴奋剂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执行。破自治区纪录和获得前三名的运动员(代表队)须接受兴奋剂抽查。

十、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 篇3

摘 要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针对广州市青少年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广东省乒乓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的参考。

关键词 乒乓球 后备人才 发展 对策

一、前言

乒乓球是我国竞技体育典型的传统优势项目之一,加强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培养,是保证乒乓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乒乓球运动是广东省的传统体育项目,在第二十五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获得男子单打冠军,也是荣获中国第一个世界冠军的容国团就是广东省中山市人。除了容国团之外,广东省还为国家输送了梁丽珍、林志刚、江嘉良、李静、高礼泽和梁柱恩等优秀的体育人才。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国家队已鲜有广东本土选手身影的了,马琳、张超、刘诗雯也都是外省引进的球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与研究,广东省乒乓球队伍的实力以及后备人才的培养有待提高。

广州市作为广东省的省会城市,近年来广州市青少年乒乓球竞技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充分展示了广州市乒乓球项目在全省的绝对领先地位。然而,经调查研究,发现了不少问题。因此,本文旨在对广州市青少年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广东省乒乓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的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主要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广州市青少年乒乓球运动教练员、专家、家长和相关的管理人员。

(二)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笔者阅读了有关乒乓球等方面的书籍,并根据需要通过中国期刊网收集到相关文章,将其中30余篇作为参考文献。

2.访谈法

采用开放式访谈方法,通过访问广东省乒羽中心主任、前世界冠军乔红,广东省乒乓球队领队陈文勇,广州市体育职业技术学校赵爽教练,广州体育学院乒乓球队教练郑海波老师和梁超明老师等二十多位青少年乒乓球专家教练,了解有关青少年训练情况和运动队构建基本情况,对培养后备人才的问题和训练模式进行了自由交谈与讨论。

3.逻辑推理法

对数据和论据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推理等方法,提出建设性的观点、结论和相应的对策。

三、广州市青少年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据以对广州市体校、各区体校和乒乓球项目传统学校的教练员、运动员、家长以及管理人员进行的走访和调查,结果表明广州市青少年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出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广州市生源不足,缺乏优秀运动员苗子;2.目前广州市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左右手握拍比例差距较大,横拍握法的运动员较多;弧快打法比例最大,快弧次之,而快攻打法只有弧快打法的一半,削攻打法匮乏;增城区参赛人数和取得成绩都处于领先地位,越秀区、天河区、花都次之;市、区体校训练时间充足,大多数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乒乓球运动员没有固定的训练时间;大部分运动员认为自己的文化成绩一般;3.教练员在知识的补充和更新上不够,教练员的选材方式最主要是依靠经验,不够科学合理。4.管理方面,体育和教育两个系统“双轨”管理。在对教练员的管理中存在过分注重球队的比赛成绩现象;对运动员的管理,重点体校普通体校和乒乓球传统项目学校在培养目标定位上存在很大差别,致使在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侧重点不一样。广州市体校少年乒乓球教练员的配备是比较合理,而有小部分乒乓球传统学校的乒乓球教练员配备稍微欠缺;5.广州市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父母送孩子参加乒乓球训练的动机大部分是为了增强体质,锻炼视力和升学加分,其次是为了培养体育运动兴趣,让孩子快乐成长和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想让孩子成为专业运动员的仅有很少一部分。6.生源不足、运动员出路不畅,资金投入不足是影响广州市青少年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

在此基础上,笔者又设计了关于广州市青少年乒乓球训练发展对策的问卷,对专家和相关人员进行了访问和调查。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来提高和发展广州市青少年乒乓球训练,为广州市青少年乒乓球后背人才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好生源不足和缺乏优秀运动员苗子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解决运动员出路和生存就业问题,相关部门在制定培养目标的时候就要把运动员退役和毕业后的安置和就业方向放在首位。其次,在鼓励学生重视和加强文化课学习的同时,要做好乒乓球文化在校园传播发展的宣传工作,加强大众媒体的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的社会环境,使家长放心让孩子打乒乓球。要将乒乓球世界冠军同时也荣获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的邓亚萍和体教结合的优秀典范华裔男篮新锐、哈佛大学学生林书豪这样的英雄人物向运动员及家长进行宣传,让家长改变学体育就不能学好文化成绩的误区,这样才能让家长支持孩子参加乒乓球运动,也只有有了家长的大力支持,乒乓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才有可持续发展。再次,要调动教练员的积极性,加强培养本地乒乓球后备人才的力度。

(二)密切关注青少年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发展,逐步完善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体制。把促进运动技术和文化成绩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加大体教结合力,并健全责权机制。管理部门和教练员则应该努力使训练时间与学习时间保持最优化,最大程度的降低学训矛盾。另外,运动员的参赛资格可以与文化成绩挂钩,只有达到相应标准才能参加比赛,实践证明,这是促进运动员文化学习的有效手段。

(三)改革完善竞赛体制,充分发挥竞赛杠杆作用。建议和鼓励社会各界赞助和支持中小学生的乒乓球比赛,为乒乓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多交流的机会;比赛的形式,要按年龄分不同的组别,专业组和非专业组要分开,在普及乒乓球运动的基础上提高乒乓球运动竞技水平,选拔优秀运动员苗子;另外,建议有关部门,结合乒乓球运动专项特点,在今后的省级少年乒乓球比赛中安排一定的体能测试内容,并计入比赛总成绩,引导青少年训练向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掌握基本技术,练好基本功的方向发展。

(四)适当加大对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制定和完善后备人才培养的各项规章制度,使乒乓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加大科学选材力度,为了抓好科学选材这一重要环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各级体育局要逐步建立健全科学选材机构,配备必需的专职(或兼职)人员,仪器设备及科研经费。2.建立选材测试制度和办法,建立学生技术、素质、体检、骨龄等资料档案,形成科学选材网络。3.根据广东省实际,尽快制定各项目,各年龄层次的选材标准,为基层科学选材提供依据。广州市各乒乓球训练单位在后备人才培养上要积极贯彻百花齐放、以我为主的方针,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不同类型的打法[1]。

(五)借鉴干部上党校的培训制度,使各级教练员的培训经历成为任教的必要条件。同时要充分调动体育院校的积极性,发挥其优势,形成完善的培训体系,有计划、分阶段、分层级、分批次对体校教练员进行培训,确保各级各类教练员在不同层级里都接受过培训或轮训,切实提高教练员的科学训练水平[2]。

参考文献:

[1] 李圣旺,王建国.广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13).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 篇4

在当今乒坛日趋激烈的竞争中, 一方面是运动技战术的竞争, 一方面则是专项素质的竞争。随着现代乒乓球运动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乒乓球运动对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尤其采用无机胶水后, 世界各国的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更好地培养后备人才, 作为乒乓球五大致胜因素之首的力量因素, 在当前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培养与训练中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20世纪90年代, 专项基础身体素质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的概念开始引入我国乒乓球运动。通过对身体素质训练内容的专项程度划分, 在日常乒乓球训练中, 我国逐步形成了符合乒乓球运动需要的、有序且具有针对性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体系。通过实验研究和日常训练实践发现, 在进行一般体能训练的基础上, 紧密地结合球员不同打法类型、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训练水平进行有区别的专项体能素质的训练, 是乒乓球运动员增强体力、提高素质、锻炼意志、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的必要保证, 也是解决和掌握先进的、高难度技术和战术的辅助手段。

在不同的赛制和规则下, 乒乓球项目对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要求也不尽相同。通过对11分赛制下乒乓球运动员体能特征的研究, 我国学者发现乒乓球运动员应重点发展专项速度和灵敏素质, 其次, 要发展专项力量素质, 最后, 要相应地发展专项耐力。同时相关学者还指出, 随着一系列新规则的出现给乒乓球比赛带来的新变化, 以及对乒乓球运动员体能方面的影响, 在现如今的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中, 应继续加大力量训练在体能训练中的比例。

尽管目前教练员、运动员和相关学者已渐渐认识到专项力量素质对提升乒乓球运动训练效果的重要性, 但是从前期的研究来看, 目前关于青少年乒乓球训练的研究还多是集中在技战术方面和训练理论方面的研究, 而乒乓球专项力量训练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研究的主要内容也主要集中在基本力量素质训练, 针对性不强, 在实际训练中缺乏实践性。

当前青少年乒乓球专项力量训练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前青少年乒乓球专项力量训练的现状, 研究者以西安市乒乓球男队为研究对象, 对相关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了深入访谈。通过访谈后发现, 当前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青少年运动员自身的基础身体素质条件不足, 整体协调性、灵敏性、专项力量较差, 而且个体差异参差不齐。

第二, 教练员和运动员对专项力量训练重视程度不够, 思想意识淡薄, 从教练员到运动员都仍没有明确的区分开基本力量素质训练和专项力量素质训练的区别。

第三, 目前乒乓球队训练方法陈旧, 依旧不能针对专项力量素质实际训练需求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训练方法, 且训练内容变化较小, 难以激起青少年运动员的兴趣。

对于青少年乒乓球专项力量素质训练的讨论

1.乒乓球专项力量素质训练的特点

乒乓球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项目, 具有球小、速度快、旋转性强、变化多等特点。从技术动作角度分析, 主要是依靠移动步法和手臂挥动完成, 从战术角度来分析, 主要是利用时间、空间因素调动对方。为适应各种复杂的变化, 练习时必须从一个动作、一种技战术转换到另一个动作、另一个技战术, 这些项目特征, 要求练习者具备优良的灵敏素质、速度素质、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才能更加灵活地应对对方的来球变化。所以, 乒乓球项目对运动员的专项素质要求较高。

2.专项力量素质训练的创新方法探究

鉴于乒乓球专项力量素质训练对于提升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综合实力的重要意义, 同时为了更好地解决当前专项力量素质训练方式僵化、内容陈旧的问题, 研究通过深入访谈以及查阅乒乓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相关学术文献, 对创新专项力量素质训练方式方法提出了以下几点探究性方案:

⑴上肢击球力量的练习

方法1:负重徒手练习

可以用哑铃、铁质球拍、在运动员手臂上绑沙袋等方式, 使其在负重的情况下进行乒乓球专项技术动作的徒手练习, 以增加运动员的手臂力量。

方法2:负重多球练习

在运动员的手臂上绑沙袋, 然后让运动员进行多球步法练习, 注意沙袋的重量与用动员的实际情况相吻合。

方法3:发力扣杀机会球练习

为运动员送弹起高度为50厘米左右的机会球, 让运动员发力扣杀、拉冲等, 以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

⑵下肢力量的练习

方法1:负重徒手练习

可以用哑铃、杠铃、在运动员腿部绑沙袋、让运动员穿沙背心等方式, 使其在负重的情况下进行乒乓球专项步法练习或专业技术动作的徒手练习 (应要求身体移动) , 以增加运动员腿部力量。

方法2:负重腿部练习

在运动员腿上绑沙袋, 然后让运动员进行多球练习, 注意沙袋的重量一定要与运动员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方法3:移动速度练习

用多球为运动员送有规律或无规律的不同落点的球, 运动员在移动中击球, 以提高运动员下肢的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

方法4:步法极限练习

两张球台步法极限练习, 这种方法是在运动员练习一侧增加放置一张球台, 另一侧由一人发多球通过左右位置的交替变化来调动运动员进行大幅度的极限步法移动。

3.专项力量素质训练时阻力大小的选择

⑴明确负重标准、重复次数与占极限用力重量百分比的换算关系。

⑵了解不同的重复次数和占极限用力重量的百分比所起的主要作用。

⑶一般应在本人极限重量的35%—40%以上, 低于20%对发展力量完全无效, 力量不提高反而下降。

⑷采用极限和次极限负重是提高绝对力量的有效方法。但是, 这种练习不是在任何时间、地点及条件下都是绝对有效的。

⑸限制负荷重量可避免伤害事故, 而且力量训练的效果在最初阶段几乎不取决于阻力的大小, 只要阻力超过本人极限重量的35%—40%, 力量就会得到提高。

⑹采用大重量的负荷, 可促使营养过程活动加剧, 增大肌肉生理横截面积, 使力量增长。但采用大重量负荷时, 必须重复到极限次数。因为肌肉重复练习到极限次数的最后几次时, 参加工作的运动单位达到最多, 从而使参加工作的所有运动单位都得到锻炼。

⑺发展爆发力训练的负荷强度可依需要而定。负荷重量大、强度高、重复次数就少, 负荷重量小、强度小、重复次数加多。应用极限或接近极限的速度来完成每一次的重复练习。一般以1-5次为宜, 组数不宜过多, 以不减少每组重复次数, 不降低每次练习速度为原则。

结论

第一, 随着现代乒乓球运动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专项力量素质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专项力量素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决定、影响和制约乒乓球运动水平的基本要素。

第二, 尽管目前乒乓球教练员及运动员已认识到专项力量素质对提升乒乓球运动训练效果的重要性, 但是当前乒乓球专项力量训练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青少年运动员自身的基础身体素质条件不足, 整体协调性、灵敏性、专项力量较差, 且个体差异参差不齐;教练员和运动员对专项力量训练重视程度不够, 思想意识淡薄, 从教练员到运动员都仍没有明确地区分开基本力量素质训练和专项力量素质训练的区别;乒乓球队训练方法陈旧, 不能针对专项力量素质实际训练需求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训练方法。

第三, 鉴于乒乓球专项力量素质训练对于提升青少年运动员综合实力的重要意义, 同时为了更好地解决当前专项力量素质训练方式僵化、内容陈旧的问题, 研究对创新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训练方式方法提出了几点探究性方案, 并对专项力量素质训练时阻力大小的选择提供了一些建议。

摘要:随着乒乓球运动的不断发展, 专项力量素质已逐渐成为了决定、影响和制约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水平的基本要素。本研究通过对西安乒乓球队的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深入访谈, 总结了当前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创新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专项力量素质教学训练方式方法的探究性方案, 希望能借此提升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专项力量素质教学训练水平, 为更好地培养后备乒乓球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专项力量教学训练,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王人成、杨年峰等:《人体下肢摆动相冗余肌力分析》, 《清华大学学报》1999年第39卷第11期。

[2]黄谦、张晓丽:《中国运动员社会网络及社会支持的理论探析》,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第1-5页。

[3]阶秋喜:《引体向上、俯卧撑、俯卧直角撑与乒乓球运动员的专项身体训练》, 《体育教学与训练》1987年第2期。

[4]兰彤:《中国竞技乒乓球后备人才多维度可持续发展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第132-134页。

[5]黄谦、张晓丽:《中国专业运动员个体中心网络结构特征研究》,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31卷第1期, 第1-5页。

[6]吴焕群:《中国乒乓球训练原理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第27卷第2期, 第145-154页。

[7]张晓蓬:《中国乒乓球队战术训练水平定量诊断方法及实践效用》, 博士研究生论文, 北京体育大学, 2004。

[8]吴焕群、张晓蓬:《乒坛竞技科学诊断》, 中国乒乓球协会科研委员会, 1996。

[9]田麦久等:《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8。

乒乓球运动员 篇5

王励勤:奥运冠军,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右手横握球拍,两面弧圈结合快攻打法,技术全面。共14次获得世界冠军,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夺得男双冠军,2001年大阪世乒赛上获男单和男双冠军。2005年在上海第48届世乒赛上再次夺得男单冠军和混双冠军;2007年世乒赛王励勤再度卫冕了这两项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与队友夺得乒乓球男子团体冠军。

6岁开始打球,13岁进上海队,15岁入选国家二队,1996年进国家队。王 励勤是右手横拍球员,他性格内向,在场上单兵作战能力强。王励勤擅长两面弧圈结合快攻打法,弧圈球技术属世界超一流水平,技术全面,没有明显弱点,唯一不足是反手相持时没有太多的旋转,是当今优秀运动员的典型代表。他打球的时候第1局经常没有发挥好,第2局开始才发挥到他本来的水平。属于慢热型选手,在场上那种永不放弃,一分一分去拼的精神值得年轻队员去学习。正是由于这种每一分都不放弃的精神才使得王励勤经常能够上演大翻盘的好戏,尤其是2007年第49届的萨格勒布世乒赛,在对阵马琳的决赛中上演了大翻盘,堪称史上最经典的大翻盘。、刘国梁,奥运冠军,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主教练,河南新乡人,原中国乒乓球队著名运动员。6岁开始学打球,1989年入选国青队;1991年破格入选国家乒乓球队。中国第一位世乒赛、世界杯和奥运会男单“大满贯”得主,多次获得单打冠军并和孔令辉一起获得双打冠军。刘国梁是首位在正式比赛中采取直拍横打技术并取得成功的乒乓球手。2003年,刘国梁正式退役,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学习,随后担任中国乒乓球男队主教练。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刘国梁带领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蝉联男子单人、团体冠军。2013年,正式担任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刘国梁的技术特点是右手直握球拍,两面近台快攻。出色的发球结合革新的直拍横打以及反面发球技术,使直拍型打法获得新生。根据刘国梁这种打法,他所使用的球拍,对击球速度有很高的要求。他的球拍配备的是瑞典斯帝卡(STIGA)7层最新型“攻击型”CL—CR系列底板,正手STIGACLIPPA正胶套胶。蔡振华戏言刘国梁救活了正胶打法

王皓,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1990年开始专业训练乒乓球;1996年进入八一队,;1998年底入选国家二队,1999年亚洲少年锦标赛男单冠军;2000年初升入一队。2004年雅典奥运会不敌柳承敏,获得男单亚军。2007年世界杯男单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单亚军。2008年世界杯男单冠军,2010年世界杯男单冠军。2011年8月27日,入驻国际乒联名人堂。2011年,王皓第四次接近世界杯男单冠军,惜败队友张继科。2012年亚洲乒乓球锦标赛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亚军。王皓携手张继科、马龙在乒乓球男子团体赛中获得冠军。王皓是马琳之后中国新一代直拍选手,其直拍横打技术日臻成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攻防体系。直拍反手的“拧、拉、撕、弹、冲”五大技术均已炉火纯青,在与任何一位横拍选手比赛时反手都能占有明显的优势;正手杀伤力大,中远台对拉能力强。概括的说就是正手不弱,反手超强。王皓整体技术全面,特长突出,但这并不意味着王皓的技术没有弱点。王皓的正手位短球和正手第一板下旋球抢攻相对较弱,并且王皓在比赛中过分依赖大强大的两面攻实力,往往缺少变化,直线少斜线多,发球单一,都是勾手发个逆旋球,正手位摆短时常摆高,挑打基本全是斜线。总体感觉是打法先进,实力雄厚,但打球灵气不足,每次碰上马琳尤其是在大赛中都被对方给兜死。“直拍横打”技术由刘国梁首先使用并初具规模,王皓则是将这一技术继承并发扬的又一探路者,给中国传统直拍打法带来革新。王皓的“直板横打”技术运用娴熟,反手拉球攻球犹如横拍选手,正反手技术均衡;他在反手位完全抛弃推挡,而以横打去进攻,其反手与横板选手相比毫不逊色。王皓的直拍横打技术有一个拧腕的动作,因此出球有一定的侧旋,使对手极不适应。王皓的打法与横拍选手相比更具杀伤力,更具威胁性。

王皓开创了直板反手没有推挡而仅有横打的先河,并成为此风格的第一位世界冠军。凭借其从小练就的横打“童子功”,较为成功地、全面地解决了直板反手位的问题,不仅能够进攻下旋,而且能够进攻上旋,不仅能够主动进攻,也具备了一定的防守(反带反撕反剃)能力,不仅近台能够上手,中远台在与欧洲选手的对抗中也不落下风。刚出道时有些过于倚重其反手特长,正手拉球的连续性受到一定影响,但近一两年中改善显著。处理台内球时以拧挑为主,以便衔接下一板的两面上手,且其正反手转换速度较快。发球以正手半高抛为主,逆旋转发球运用较多,背面发球作为辅助。

马龙是中国乒乓球队队员,打法先进,球感极佳,借力打力,其中远台攻防技术非常突出,是一位具有欧洲中远台和亚洲近台打法结合的球手。他是2008年后冒起最快的中国球手,是中国近年集中培训的未来领军人物。2012年伦敦奥运会,马龙、王皓、张继科在乒乓球男子团体赛中获得冠军。

王楠,乒乓球运动员。7岁开始打球,1989年进入辽宁省队,1993年入选国家队,2000年悉尼奥运会单打冠军,双打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单打亚军,团体冠军。王楠获得的世界冠军已达到24个。之后退役,2008年9月27日与商界人才郭斌举办婚礼。2009年进入团中央工作。2010年9月23日上午,育有一子。左手横握球拍,弧圈球结合快攻 邓亚萍,河南郑州人,前中国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1983年入河南省队,1988年被选入国家队,1997年退役后进修个人学业;其运动生涯中,获得过18个世界冠军,连续2届4次奥运会冠军,邓亚萍是第一个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球手,曾获得4枚奥运金牌,被誉为“乒乓皇后”,是乒坛里名副其实的“小个子巨人”。邓亚萍与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忘年之交的故事曾被传为佳话!2001年北京申奥团成员之一,北京申奥形象大使;2009年4月16日,就任共青团北京市委副书记。2010年9月26日,邓亚萍任人民日报社副秘书长兼人民搜索网络股份公司总经理。速度快,打法凶狠

张怡宁,奥运冠军,原中国女子乒乓球队运动员,5岁开始打球,1991年进入省队,1993年进入国家队,已经取代王楠成为中国女子乒乓球的领军人物。2004年雅典奥运会首夺女子双打(与王楠)冠军,并夺得女单冠军。2005年夺得第48届世乒赛女单冠军,实现世锦赛、奥运会和世界杯的大满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她再次同队友一道夺取女子团体冠军,并成功卫冕女单冠军。2011年3月底,张怡宁首次承认退役,自此,中国乒乓球的张怡宁时代正式结束。她右手横握球拍,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相持阶段处理球能力极强。

郭跃,奥运冠军,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主力队员,6岁开始打球,1996年进入省体校,2000年入选国家队,左手横握球拍弧圈结合快攻打法,技术具有男性化特征,前三板快且狠。2004年第47届世乒赛女团冠军成员,成为中国乒乓球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冠军。2012年亚洲乒乓球锦标赛女团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李晓霞携手丁宁、郭跃在乒乓球女子团体赛中获得冠军打法:左手横握球拍弧圈结合快攻 技术特点:具有男性化特征,前三板快且狠男性化技术日渐成熟,技术全面动作简练,掌握着最先进最有威胁的秘密武器。整场比赛,郭跃利用发球变化制约住了林菱,抢攻意识,靠聪明的头脑打球。另外,郭跃属于激情型选手,一旦打开,再强的对手都难以和她抗衡。

:“郭跃在技术上需要调整,郭跃的技术特点是前三板比较出色,主要依靠的是速度和变化,但是经过这差不多一年的比赛,郭跃的打法已经逐渐被其他选手适应,输球就再正常不过了,郭跃接下来 必须在自己的技术中加入新东西。” 技术特点:各有特色,不分伯仲

李晓霞,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主力队员,隶属于山东队,1988年出生,7岁开始打球,自小从辽宁前往山东,是一名右手横握球拍、弧圈球结合快攻型选手。李晓霞人高马大,技术全面,将欧洲速度、力量弧圈球和中国的快速、多变结合得相当好,具有男性化特征。1998年入选山东体工队,2000年进入国家二队,2001年进入国家一队。2008年世界杯女单冠军,收获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第一个单打世界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获得女子单打冠军。2012年伦敦奥运会,李晓霞携手丁宁、郭跃在乒乓球女子团体赛中获得冠军。

浅谈乒乓球运动员心里素质训练 篇6

关键词:乒乓球 心理素质 关键因素

乒乓球是一项门槛低、大众化程度很高的运动项目,特别是在我国,乒乓球被称为“国球”,普及程度堪称球类运动之最。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乒乓球运动员在身体素质、技战术方面的差别越来越小,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心理素质训练对于提高乒乓球运动员比赛成绩的重要性,并对心理素质训练高度重视,并取得显著的成绩,对我国乒乓球理论研究和提高运动员实战成绩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一、增强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意义

良好的心里素质是确保乒乓球运动员正常发挥自身水平的基础。乒乓球比赛节奏快、技巧多、变化复杂,比赛中领先和落后交替频繁,对运动员心理波动的影响较大,不良的心理波动可能会对乒乓球运动员自身水平的正常发挥造成很大的影响。一名具有良好心理素质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在困境或突发状况中,会冷静分析比赛状况,积极稳妥处理,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在比赛中占据主导地位,取得良好的成绩。比如,在今年伦敦奥运会的男单半决赛中,中国队王皓在首局中因搏杀较多,多次失误,首局败给中华台北队庄智渊,之后王皓迅速调整策略,以防守为主,在接下来的几场比赛中发挥稳定,最终战胜对手进入决赛。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乒乓球运动员面对人生转折的重要支撑。对于运动员这一群体来说,高强度的训练和激烈的比赛比赛竞争都是很大挑战,年龄、身体状况等很多原因都可能结束其职业生涯。特别是乒乓球运动,门槛低,普及程度高,竞争更加激烈,对很多乒乓球运动员来说,一幅球拍、一颗决心就是所有的成本。大多数的乒乓球运动员在其职业生涯中并不能创造突出的成绩。一旦面临退役,则将面临一个全新人生转折,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没有积极进取的心态,没有顽强拼搏的精神,很难在新的人生道路上再创辉煌。因此,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对于运动员漫长的人生之路也是重要的精神支撑。

二、心理素质训练的原则

在进行心理训练时,要把握一些科学的训练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写对运动员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才能够对运动员乒乓球水平的进步和比赛成绩的提高发挥更好的作用。

(一)以运动员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

每个运动员都有各自的性格特征,在乒乓球技能和心理承受能力方面也各不相同,在进行心理训练时不能“一刀切”,对他们采取同样的训练方式,否则,可能适得其反,非但达不到好的效果,还会对乒乓球运动员有消极影响。要秉持以运动员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每个运动永远不同的特点,采取有着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教练要善于发现运动员身上的优点和不足,鼓励他们立足优点,发展特长,在传统的技战术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打球方式和扣球技巧,同时,也要帮组他们努力克服不足,完善乒乓技能和心理素质,不给对手留下任何可乘之机。

(二)训练和比赛相结合的原则

在多数的乒乓球训练中,都采用的训练为主、比赛为辅的模式。运动员参加实际比赛的机会较少,导致运动员面临比赛时心理压力较大,不稳定因素增加。其实,训练的目的是参加比赛,比赛也是一种基本的训练手段。要将训练和比赛结合起来,多组织参加各种比赛,在比赛中发现不足,吸取教训,积累经验,锻炼心智。

(三)自我调节原则

人的心理无形无声,是最难以捉摸的。因此,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質的训练和心理波动的调节不能完全依赖教练,还要靠运动员个人积极把握,留意培养自己积极乐观,坚强不屈的品质。运动员要在平时的训练或比赛中感受自己的心理波动,认真分析原因,主动和教练结合,采取针对性的办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三、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的方法

(一) 加强基本体能和技能训练

良好的体能和技能功底是提高心理素质的基础。在平时的训练中,要脚踏实地,勤学苦练,把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技巧都训练到高度熟练、炉火纯青的程度,使标准动作成为生理上的条件反射,在比赛中无论出于何种境况,都能使动作标准、精确、不走样。在这些基本功训练的过程中,也能使运动员逐步树立不屈不挠、拼搏勇敢的信念,培养克服困难,迎难之上的勇气。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就能够树立基本的信心,面对对手也能够泰然自若,信心百倍。这是提高心理素质的基础。

(二)戒骄戒躁,控制自我情绪

乒乓球比赛中情况复杂多变,极易引起运动员情绪的波动,对运动员稳定自我情绪,保持平和心态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有的运动员脾气暴躁,容易发火,很容易在比赛情况有变的时候产生急躁情绪,在关键时刻乱了阵脚,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训练运动员的自我控制能力方法有很多。比如,教练员可以帮助他们分析急躁的原因,告诉他们急躁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可以给他们讲一些重大比赛中相关的教训和经验案例,让他们牢记于心,想急躁的时候就想一下这些教训,暗示自己冷静;还可以采取在训练是故意加入一个干扰因素的方法,锻炼他们专注比赛、排除外界干扰的能力。

(三)知己知彼,树立赛前自信

赛前是很多运动员最容易产生心理波动的时期,因此,赛前阶段,教练员要密切关注运动员情绪的波动和变化,适时进行开导和教育,使其保持平和稳定的心态。在赛前要认真了解对手的基本情况,常用的打球技巧,总结应对方法,既可以对对手有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又易于帮助运动员建立信心。一般来说,对于实力较强的对手,要帮运动员分析其弱点,已建立自信,对于相对实力较弱的选手,要多分析其优势,保持谨慎心理,避免麻痹大意。

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长期性、复杂性,需要将其渗透到运动员日常训练和比赛中,潜移默化的影响运动员的心理,逐步形成能应对激烈比赛中一切突发状况和形势的稳定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比赛成绩,为我国乒乓球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小玲.现行乒乓球赛制和运动员的心理训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

[2]陶爱荣.影响乒乓球运动员竞赛心理的因素[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 篇7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吉林省6名年龄在14~17周岁之间的二级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作为受试者,进行技术测试分析。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在中国知网和文献网等数据平台查阅收集关于乒乓球反手弧圈球运动学研究的资料,整理出20篇作为该论文的参考文献。

1.2.2实验法

在吉林省乒乓球训练学校,通过4台摄像机在不同角度记录6名吉林省二级青少年男运动员拉反手弧圈球的动作(4台摄像机围绕球台的4个角度进行拍摄,每两个摄像机的距离相同,呈正方形形状)。通过实验室的SIMI分析系统进行精确分析。

1.2.3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统计学软件对所获得数据进行处理,为理论分析提供依据。

2结果与分析

将动作划分为4个部分进行分析,分别是引拍阶段(A点之前)、 击球阶段(A点与B点之间)、随挥阶段(B点与C点之间)、还原阶段(C点之后)。

在乒乓球反手拉弧圈球技术中,运动员非执拍手一侧的肩、 肘、腕关节角度的变化不明显,故只对执拍手同侧的肩、肘、腕关节运动学参数予以分析。在数据观测中,发现肩关节的角度变化、角速度变化不明显,没有显著性意义,故在此不做进一步分析。

2 . 1肘腕关节角度变化情况

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肘、腕关节角度变化呈现相同的趋势, 在击球阶段角度变化幅度最大。

2 . 2肘腕关节角速度变化情况

从图3、图4中可以看出肘、腕关节角速度变化亦呈现相同的趋势,在击球阶段角度变化幅度最大,共同呈现出双峰曲线,峰值亦均出现在击球阶段快要结束的时刻。

2 . 3肩肘腕关节的速度变化

从图5可以看出,肩肘腕关节速度变化呈现出相同的趋势,在同一时刻肩关节速度最小,肘关节速度次之,腕关节速度最大,表明动量依次传递,逐步积累。

对肩肘腕关节最大速度的出现时刻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上肢各关节最大速度出现的顺序没有定式,这种结果并不符合鞭打动作的原理,该结论与以往相关此问题的研究结论之间存在差异。为了进一步证实该结论,对该研究中每名运动员单次动作进行分析, 发现有的运动员动作分析结果符合鞭打动作原理,有的运动员动作分析结果不符合鞭打动作原理,说明个体与个体之间差异较大。

在乒乓球运动中,不是所有动作技术都是追求球拍速度达到最大击球速度为目的的。运动生物力学原理说明,在一些并不需要克服大阻力产生极大运动速度的动作中,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关节活动的顺序可以有多种分配方式,而乒乓球运动员的反手弧圈球技术在实战中为打法和战术服务,亦逐渐分化出较强的个体差异,体现在关节活动的顺序为多重分配方式,故乒乓球反手弧圈球技术并不是典型的上肢鞭打动作。

3结语

(1)反手弧圈球技术肘、腕关节角度变化呈现相同的趋势,在击球阶段角度变化幅度最大。

(2)反手弧圈球技术肘、腕关节角速度变化亦呈现相同的趋势, 在击球阶段角度变化幅度最大,共同呈现出双峰曲线,峰值亦均出现在击球阶段快要结束的时刻。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 篇8

1 新规则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的影响

1.1 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基本打法确定阶段的影响

由于增加了球的体积,使球在空中运行的阻力加大,球的速度旋转相对减弱,击球质量相对下降。加之比赛偶然性增大,造成强手不强,弱手不弱,使实力差距缩小。再者打破了原有战术组合的定式,发球不再占有很大优势,因此对战术运用的精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的五大制胜因素“快、准、狠、变、转”已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青少年运动员的素质能力要更显突出。这一阶段训练中,根据青少年的反应速度,判断能力,步法起动速度,快攻摆臂速度,打球爆发的强与弱等因素。确定他们的基本打法。技战术的打法一旦确定以后,在制定训练内容时,根据11分制规则的特点,在练习中侧重点要因人而宜,以至形成得分的主要手段,在这个阶段里,要训练出有比较明显突出的战术特点,并在比赛中敢于运用的技术,就要积极的鼓励他们进一步提高和发挥,以逐渐形成11分制打法的思维定式和特点技术确定阶段。

1.2 重视发球和接发球技术的影响

由于发球威胁的减小,围绕发球组织的战术也逐渐分散。11分制比赛中每轮发球只有2个,配套战术使用的空间缩小,迂回的余地减弱。相反,接发球的质量明显提高,台内发力抢拉和弹击的技术运用普遍,球的来回增多,相持动作的战术运用显著增加。因此,青少年运动员在基本打法确定以后首先从发球上要进行严格训练,必须发出更高质量的球来保证前3板成功率。这是因为无遮挡发球强调发球动作的公开化。训练时必须对青少年运动员在发球的旋转、落点、速度上提出新的要求。同时除了正手发球技术训练外,要重点加强和改进反手发球,下蹲发球和高抛发球的训练,尤其是要抓好反手发球的技术练习,以适应无遮挡发球规则的需要。要研究在每轮只有2个发球条件下的发球配套的战术组合,达到制造机会,抢先上手的目的,除强调提高发球的质量外,应更加注重把发球的练习与发球后的发力抢攻的各种进攻性技术练习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以力量为主要特征的前3板优势。同时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对接发球抢攻的抗衡能力。会发球还要会接发球,要在抓好正手拉抢的同时,重视反手的拉抢和快挑,弹击等各种进攻性技术的练习。

1.3 对反手技术训练均衡技战术的发展影响

对中国青少年运动员来讲,从启蒙训练开始,就一直强化正手技术的使用,因此反手技术向来是我们的软肋。客观地说,正反手技术很难达到均衡,但是反手技术过于薄弱必然会影响整个技术体系的完整性。也许十年前我们还可以利用正手的“一招鲜”走遍天下,然而今天,类似“偏门”的技术打法必然会被淘汰。由于弧圈球技术的发展,无论在技术动作、战术意图、击球方式、跑动范围上都是有了很多变化,现在的乒乓球技战术表现出的是全方位立体化的结构,这就需要每位青少年运动员必须提高正反手技术的综合能力。

新的乒乓球规则的实行。人们习惯去压正手,使得运动员不得不想办法加强反手的进攻能力,特别是直拍横打技术优势影响,反手具备于相当正手相近的进攻能力已成为当今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发展反手的进攻能力已成为当今教练对青少年运动员训练手段必不可少的技术发展要求。以往反手传统的打法是用反手回击反手角度质量较差的球,而这样传统的打法的确适应了新规则下球旋转速度减弱而创造的多种机会,特别是11分制中压左等右战术,主要是针对对方较弱或准备不足时采用此战术。为了加大相持技术的提高,过去由于强调前3板,对近台尤其是对发球抢攻练习安排的比重较大。新乒规则后应及时调整。要在继续抓好前3板质量的基础上,注意由近及远的台内,近台、远台的反手进攻,这样才能丰富相持阶段的技术。消除新规则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相持能力提高的影响。

1.4 继续重视正手技术发展与提高的影响

乒乓球新赛制加剧了比赛的激励程度,使得发球抢攻和接发球抢攻的意识增强,很显然正手进攻的使用率也就相应提高。过去的压左打右、正手全台进攻、拉斜杀直或拉直杀斜等技术更加使用频繁,因此,运动员在生理和心理准备上要更早进入临战状态,从第一分开始就要猛打,一分一分地拼,必须有搏杀的勇气和技术的同步发展。从目前世界乒乓球运动发展的趋势分析,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力量主导下,使速度和旋转结合得更为紧密,形成新的具有更大威力的正手强攻优势;二是主流打法(横直板)的正反手两面的进攻技术均衡发展,趋于一致都体现出凶狠,快速的特点,进攻层面增多,更显灵活多变,积极主动。在基础训练阶段,要调整“以前3板为基础,以侧身攻为核心”的传统训练模式,把抢先上手,先发制人的正、反手进攻性技术与中、远台相持中的大力搏杀和以力量为主要特征的“前3板”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作为提高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主要训练内容。

1.5 重视发球抢攻和接发球组合技术的同步提高

发球抢攻目的在于占据主动,以此给对方造成压力,从而创造出得分的机会。高水平选手的攻防能力和相持能力很强,因此要想在前三板直接得分并不容易。但无论双方实力如何,一旦出现绝佳的进攻机会,就要力争一招制敌。要想有高质量的发球抢攻,就必须有更高质量的发球来造成对方接发球质量下降,提高发球抢攻的命中率和得分率,因为11分制这个极具特色的赛制中,一局比赛分数少,若不提高发球抢攻的质量,就很容易被对方抓住机会得分。此外青少年运动员的发球抢攻必须保证第一得直接得分时,决不打下一板。第二板抢攻时决不能勉强而为之,给对手留下反击的机会。第三注意抢攻时要在旋转、落点上不断变化,让对手防不胜防。

接发球难度虽有所降低,但并不意味着接发球的质量就会有所提高。接发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技战术水平的正常发挥。在11分制中的2分轮换发球前3板的争夺更加激烈,都想在比赛中占得先机获得主动权,因此凶狠和搏杀性的比例增大。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应建立积极主动的接发球意识,在判断准了对方的来球旋转及力量后,大胆地采用接发球抢攻战术,来破坏对方的发球。当然这其中包括了过渡性技术,如通过撕、撇和摆短挑打侧拧等快速多变的接发球技巧过渡,达到控制对方,为自己创造进攻机会的目的。

2 在乒乓球新赛制下的青少年运动员技战术的合理运用

2.1 相持对抗中的技战术合理运用

11分制比赛中,双方运动员都会拼尽全力争得每一分球,特别是在实力相当的队员之间,比分交替上升,双方一时都不能打破僵局,在比分上谁也不能取得优势的机会,比分出现相持阶段,双方运动员承受的压力是同等的。此时意志力的作用就会体现的淋漓尽致,意志坚定的、取胜信念强烈的就能夺下比赛的最终胜利。乒乓球新赛制发展至今也有近十年时间,在比赛中其激励程度、扣人心弦的高度对抗性和赏心悦目,高潮迭起的观赏性不容置疑。但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由于身体素质与成年人的差别在比赛中出现的回合中,双方回击球次数明显减少,攻守失衡、精彩性减弱的态势令人担忧。因此,青少年运动员平时的基础训练就要想尽办法寻找增强相持对抗能力的训练手段,同时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和顽强拼搏斗志。如创设对抗性强的比赛环境,实施对抗强化手段。加强在发球机上训练的密度及持续时间的有氧训练,无疑对青少年运动员基础训练的实效性和实战能力形成良好的实战心态有着十分重要作用。过去,由于强调“前3板”,对近台尤其是对发球抢攻练习安排的比重较大。新赛制实施后的训练应及时调整,要在抓好“前3板”质量的基础上,注意由近及远的台内、近台、中台、远台进攻性和防守技术的组合练习,使进攻与防守的技术和控制与反控制的技能趋于平衡。加强近、中、远台的步法的灵活性。中远台对攻、对拉(包括正、反手)和大力扣杀的练习要成为相持技术练习的主要内容加以强化。要针对大球的特点和打相持阶段的抢攻战术,区分不同的战术层面,充实和丰富战术内容,形成近能快攻、远能搏杀、能近能远、能左能右、以速度上手、以实力制胜的打法特点。

2.2 在比分领先或落后时技战术的合理运用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比分领先时,占有极大的心理优势,在战术方面一般不会主动变化,但落后方往往会搏杀和拼抢,根据对方多发不转、上旋、或弱下旋的特点,接发球时应主动抢攻,还有落后方会更多的采用侧身进攻,这时就要主动变线调动对方。比分落后时首先在精神上要展现出决不放弃,坚定的信念和自信心,同时果断地改变战术,多变化回球时的落点旋转,决不轻易失分。这是因为新赛制在比赛实践中证明,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反映出的这种竞技特征。当对方比分拉开一定差距时,如果双方都抠得细、紧,那么落后方就很难追上;如果领先方算得稍微不够细,则比分很容易被追平,甚至赶超,使比赛结果出现戏剧性变化。2010年亚运会上王皓对马龙争夺冠亚军决赛,王皓局势以大比分3:0领先的情况下被马龙反超4:3逆转王皓而获得亚运会男单冠军,使王皓失去了三连冠的机会。还有2009年亚洲青少年锦标赛上,阎安(中国)对金民石(韩国)也是3:0领先金民石,由于阎安思想放松,反被金民石以4:3逆转阎安而获得亚洲青少年锦标赛男单冠军,中国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输球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这反映了各国青少年球员都掌握了现代乒乓球战术,实力相若,因此不管是领先或落后的情况下,在处理每一分球时都要加倍小心,来不得半点疏忽。由于11分赛制的特点:使运动员开始就要小心翼翼。运动员无论前3板的争夺,还是在相持战术的发挥上,都要有扎实的技战术基本功和心理技战术素质,才能确保在高强度的对抗中稳定发挥出自己的技战术水平。

2.3 继续提高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比赛中心理素质的合理运用

心理素质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施加影响的过程。它具体的含义是通过对人体的感官采用针对性强的方法和手段,对人体的高级神经系统施加影响。使之更好地适应训练与比赛的需要。从而达到调节青少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的目的,以保证青少年运动员更好地完成复杂的训练和比赛任务的一种训练方法。而11分赛制具有很大的机遇性和偶然性,任何顶尖的运动员思想稍有松懈,情绪稍有波动,或进入状态稍晚,都有可能在和实力相当或弱的交锋中败下阵来。比赛中青少年运动员神经类型来讲一般兴奋性传导速度快、激情容易悖发,但神经传导的兴奋性也容易扩散、不持久、消退快。即要能充分发挥青少年运动员生理特征的优势,又要在训练比赛中预防不良生理现象的发生。才能发挥出青少年运动员技战术水平。例如,青少年运动员进入比赛时出现一些心理状态,即适应、爆发、回落过程,就要把握好这个过程,调整好状态,才能遇强不服输,遇弱不放松,每一场比赛都采用拼搏的心理去打好每一局的比赛,运动员在心理上的对抗主要有意识对抗、思维对抗、情感对抗和意志对抗。而这些心理状态是保证技、战术在紧张激励的比赛中正常发挥水平的基本前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识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在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尤其显得特别重要,他关系到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是否正常成长发展的关键。当然意识和心理素质最终必将依托相应的技、战术得以体现与发展。技术的不足,必然会导致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自信心下降,技术不足,打法有缺陷,容易被对方心理战术意思所击倒,引起情绪上的变化和心理上的波动更明显。即是有特点的打法也会被对方技高一筹的战术思维所压倒。新的赛制告诉我们这样一种战术意识为“四快一大”,即“进入状态快、发接转换快、比分变化快、竞赛节奏快、精力消耗大。所以,结合技术训练进行意识上培养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才能真正做到事半功倍厚积薄发的效果。

3 结束语

现代乒乓球11分制独有的比赛特点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发挥的影响很大,所以基层教练必须重视对青少年运动员技战术方面针对性的训练。新的赛制竞赛实施也有近十年时间,实践充分证明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前三板上争夺更激烈、更积极、谁在前三板上占上风,主动权就在谁的手上。在重视正手的进攻能力的同时加强反手的进攻能力,是当前青少年运动员比赛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技术部分,抓好上述技术素质的提高,意识和心理素质的训练提高尤其显得特别重要,只有技术,没有顽强的意志品质也容易输球,只有技术与心理素质同步发展,才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我国的乒乓球运动员要继续保持世界领先优势,长盛不衰,只有勇于探索,大胆革新,力争主动,杨长避短,才能形成我国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训练理论新的体系和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赛场上保持夺冠率,这些都必须把抓好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基础技战术训练作为重要研究来积极的加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郭亦农等.乒乓球比赛11分制的特点与对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3):20-23.

[2]袁华.乒乓球运动11分赛制竞赛特征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9):38-56.

[3]楼丽文.学生乒乓球选手如何打好11分制比赛[J].湖北体育科技,2006,2(25):243-244.

[4]张晖、张健.新规则、新赛制下对乒乓球前三板技战术训练上的思考[J].体育师友,2003,(4).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 篇9

1.1 训练中的懒散行为表现

青少年乒乓球球训练中的懒散性主要表现为徒手动作练习慢, 动作变形, 无法做到标准姿势且练习过程中每组练习间歇时间长, 有球练习时该发力时不发力, 脚步动作缓慢, 重心不移动, 击球时动作拖拉, 击球点不准确, 回球质量下降, 经常出现球拍无法碰到球的现象等。俗话说的好, 勤能补拙, 只要你勤快, 不辞劳苦, 你比别人笨一点也没关系, 还可以把一件事情做好, 甚至比别人做得更好。一旦懒惰, 再聪明的头脑, 再优越的条件, 事情总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乒乓球训练也一样, 尤其是这种对肢体运动要求比较高的体育运动训练, 训练的对象一旦懒惰散慢, 训练的效果就无从谈起。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 虽然体质和体力方面算不上各年龄阶段中的最好, 但是他富有阳光、朝气、积极向上精神。假如在乒乓球训练中出现这些精神欠缺的情况, 懒散行为便暴露无疑。这不但使学生不能很好地进行乒乓球训练, 严重影响训练氛围, 而且也将对青少年个人的习惯行为产生不利的影响, 青少年身体得不到锻炼, 身体素质将得不到提高, 训练效果更无从谈起。

1.2 训练中的躲避行为表现

躲避行为在青少年乒乓球训练中主要是青少年在不想训练和害怕、恐惧训练的思想支配下而产生的一系列逃避进行乒乓球技术训练的行为。它不仅与训练的密度、负荷, 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密不可分, 同时也与训练的季节、气候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青少年乒乓球训练中学员躲避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一种是出现在哪些自身根本不想参加乒乓球训练而家长强逼进行训练的青少年身上, 主要体现是经常借生病或借其他的名义逃避训练。比如, 未训练之前就跟教练说自己这里不舒服, 那里不舒服。训练期间, 一会要去喝水, 一会儿要去擦汗, 一会儿要去卫生间, 事情接二连三, 总是做不完。从而导致训练时间和训练的连续性得不到保证, 刚学会的转身即忘, 严重影响训练效果。对于这种学员, 她们就是以训练混时间, 以应付的心态对待训练。另一种就是想认真训练但又害怕训练的情况, 比如教练安排的训练的内容有一定难度或练习强度比较大时, 其中不能吃苦或自尊心比较强的青少年, 就可能借故见习。一部分是从小养尊处优, 吃点苦头就退缩的那种;另一部分是对于动作比较难的, 感觉自己打得没别人好, 甚至不会打, 不好意思或不愿意再进行训练。还有一种逃避行为就躲避老师的眼光, 为了不让教练注意到自己技术练习的情况, 故意逃到队伍的最后面或是最角落的地方、背对教练练习等等, 这类学员主要是担心教练的批评或受罚。

1.3 注意力转移行为表现

由于乒乓球训练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个教练带多个学员进行训练, 在有球的技术练习过程中, 教练往往只能关注正在球台上进行训练的学员的技术学习, 其它排队在后的学员只能凭自觉进行观看或徒手动作学习, 所以对学员的自觉自律品格要求比较高。假如学员自律能力比较差, 学员训练的注意力就容易出现转移。但由于训练的对象都是青少年, 学员都处于青少年时期, 活泼好动, 好奇心也比较强, 尤其在多数同伴一起训练的情况下, 注意力往往都难以集中, 经常出现注意力转移现象。有些是学员在不愿意训练的心理作用下自身故意转移训练注意力的表现。比如, 在训练的过程中, 当教练在指导其它学员进行练习的过程中, 故意跟另外训练的同伴们聊天、打闹、追赶等。有些则是学员训练注意力在无知的、情不自禁的情况下被转移。比如看到或听到一些新奇、好玩的事物, 注意力便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转移到了其它的事物上面, 训练便抛至脑后, 从而使得训练效果大打折扣。

1.4 训练中的叛逆行为表现

青少年本身就处于人生中的特殊叛逆时期, 不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 叛逆行为随处可见。在乒乓球训练中, 加之各种因素的影响下, 叛逆行为就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学员的眼中, 乒乓球训练可训可不训, 因为不是学校的课程学习, 不存在考试压力, 也不存在排名, 只是锻炼身体, 至于技术水平高低无所谓, 又不想当什么运动员, 教练员又不是学校的老师, 可敬可不敬, 因而叛逆行为层出不穷, 形式也各种各样。这些叛逆的行为主要表现为故意做出一些违纪行为, 漠视训练行为要求, 淡化技术学习意识, 不尊敬教练等等。比如训练中不听教练的讲解, 还带着其它的同学一起讲话、起哄, 甚至打架斗殴, 影响其他同学的训练学习。技术学习上叛逆性主要体现在技术学习的不配合, 漠视教练的训练安排。比如教练叫练习, 就是不练习, 各行其是, 而且还摆着一副“就是不按你的来, 你能把我怎么着”的神情, 要么就是教练安排多球练习、学生进行单球练习等。这些都给教练员的训练带来一定的阻力。

2 建议及对策

2.1 加强学生对乒乓球健身意义的理解

青少年学生只有对乒乓球运动健身意义了解的基础上, 觉得能给他们带来益处, 他们才会愿意学, 乐意地进行训练。要想得到青少年们的热爱, 主动去学、去训练, 就要让学生从思想上对乒乓球有一个认可的态度。因此在训练中, 我们就要不断加强学生对乒乓球运动好处的理解, 同时也能让学生亲身体会得到这些益处的存在。比如让学生了解到打乒乓球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血液循环, 并能大大的改善心肌供血功能, 能使我们的头脑变得更加的聪明。让他们知道打乒乓球不仅有助于增强视力, 而且有助于发展我们的灵敏性和协调性, 使我们的体质得到增强[1], 有助于培养我们机智、顽强、不怕吃苦、积极乐观的优良品质。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也可以交到很多很多的好朋友, 以后技术提高了, 还有可能有机会跟世界冠军切磋学习。另外, 当心情不好、受到委屈的时候可以在打球中得到宣泄。只有这样, 青少年学生在乒乓球训练中才会学得起劲儿, 练起来有劲儿。

2.2 进行必要的冠军感染教育

由于青少年学生年龄还比较小, 很容易受到周围事物的感染, 崇拜模拟心理比较强[2], 一旦他们认定的事情, 他们就要不顾一切的后果去实行。因此, 在训练中教练可以配合进行一些必要的冠军感染教育, 以达到爱屋及乌的效果。如通过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观看冠军的比赛视频、技术动作示范视频等;通过宣传册或黑板报的形式展示和介绍一些大家所熟知的乒乓球冠军成长经历、事例, 让学员知道他们是怎样从点滴做起, 以怎样的精神和优良品质一步一步成为世界冠军的等等, 一方面激发学生训练的欲望和热情;另一方面使他们在不自觉中爱上乒乓球、自觉练习乒乓球。

2.3 训练中注意注入新鲜、新奇、活力因素, 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

青少年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做事没有长期坚持性、容易倦怠等特点, 而乒乓球训练中技术的学习都是通过几十次、几百次, 甚至上千万次同一动作的重复练习才能掌握。所以, 在训练中, 教练就要注意加强注入新鲜、新奇、活力因素来克服和缓解学员的这些不利于训练的意志品质上的缺陷, 使学员在训练时间内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比如, 可以采用做一些颠球比赛、捡球比赛、乒乓球操球性练习游戏, 带动训练的激情, 激发学生训练的兴趣, 使学生在乐中有所学、有所得。也可以采用一些新奇、刺激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3], 比如将一些基本技术融合为游戏化练习, 设置情景练习, 使他们不仅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而且能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来。只有这样, 学员的技术水平才会有所提高, 训练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

2.4 训练过程中注意多运用赏识教育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时期, 行为主义色彩浓厚, 有强烈的个人意识, 喜欢表现自己的能力, 不愿接受训斥和絮叨式的教育, 希望得到家长和教练的肯定和尊重, 乒乓球训练中适当的表扬可以使其获得成就感、上进心。因而, 在训练中应注意多运用鼓励、表扬、幽默性的语言引导学生。比如训练指导时, 教练可以拍拍学生的肩膀表示鼓励、肯定、赞赏, 也可以发出提醒、警告、停止的信号, 或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来唤起学生打乒乓球兴趣, 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关注, 这样不仅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训练氛围, 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训练乒乓球的自信心。

2.5 教练员应不断提高乒乓球技术水平和人格魅力

教练员乒乓球基本技术动作的示范、仪表、风度、语言、行为都将给学员带来直接的视觉冲击, 对于模仿能力和模仿欲望比较强的青少年学生来说, 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教练技术动作优美, 技术水平高超, 风度翩翩, 举止文雅, 学员内心就会信服、仰慕、喜欢就会产生“为达到教练水平而努力”的驱动力, 接着才会付诸训练的行动。因此, 教练员应特别注意加强自身的人格魅力, 不断提高自己的乒乓球技术水平, 以身作则, 争取给学员树立好的榜样形象, 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乒乓球训练中消极行为的产生。

摘要:通过对青少年乒乓球训练中产生的消极行为表现进行分析, 从学员对乒乓球健身意义的理解, 冠军感染教育, 学员训练兴趣的激发、赏识教育、教练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对如何避免青少年乒乓球训练中消极行为的产生提出建议, 旨在促进青少年在乒乓球训练中的积极性, 提高乒乓球训练的效率。

关键词:青少年,乒乓球,训练,消极行为,对策

参考文献

[1]张瑛秋.现代乒乓球训练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 2008.

[2]李百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科普出版社, 2002.

[3]樊新.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方法与措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3) :124-125.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 篇10

目标设置理论(Goal-setting theory)最早是由美国马里兰大学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Ediwin A.Locke提出的一种目标理论。这一目标理论是在组织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认为任何行为都需要由完成任务的动机来驱动,而目标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能够将人的需要转变为动机,让人的行为在动机的驱动下朝着一定的方向努力,并通过将自己行为结果与既定目标之间的对照,及时的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调整和修正,从而促进目标的实现。由于目标设置理论在发展之初主要是用来解释个体在工作情境中的成就行为的,所以,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工业和组织心理学的领域。但是,在目标设置理论被提出之后,Ediwin A.Locke等人经过一系列的实践和研究发现,目标设置理论在体育运动领域作用比在组织管理领域的作用更为显著,因此,在随后的发展中目标设置理论就逐渐成为了体育运动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如今,随着目标设置理论的不断完善,目标设置理论在体育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可和重视。然而,综观现阶段目标设置理论的实践和研究现状却可以发现,虽然目标设置理论已经在多项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与训练中得到了应用,但是其在乒乓球训练中的应用实践和应用研究还是较为少见的。鉴于此,本文就针对目标设置理论在青少年乒乓球训练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借此为青少年乒乓球训练活动的科学化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本研究开展的过程中,选取了泰州市体育学校20名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研究。这20名乒乓球运动员的年龄介于10-1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12岁;受训年限4-6年。

1.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开展的过程中,根据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和研究侧重点,利用国家图书馆和泰州学院图书馆、资料室以及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检索收集了大量关于目标设置理论和乒乓球教学训练理论的资料,从而为本研究的开展奠定了必备的理论基础。

(2)专家访谈法。

在研究开展的过程中,为了确保研究思路的科学性和实验方案的可行性,针对研究思路、实验方案以及研究中的重难点问题进行了访谈。在访谈的过程中,访谈的专家主要是来自于江苏省现任一线教练员和资深乒乓球训练专家,访谈的方法主要采用的是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和邮件访谈三种。

(3)对比实验法。

1实验时间

2016年7月25日起,2016年8月24日止,共计1个月。

2实验地点

泰州市体育学校乒乓球馆。

3实验指标

在对比实验开展的过程中,主要选择了接发球准确率、单项技术成绩以及运动员的自我监控能力等三项实验指标。

其中,接发球准确率,测的是在20个/min、23个/min、26个/min三种频率下,运动员的接发球的成功个数,在测试的过程中每人每个频率测两次,取两次的平均值;

单项技术成绩测试的是一分钟反手推挡、一分钟正手对攻、一分钟左推右攻的达标成绩和技评成绩,在测试的过程中,同样每人每项测试两次,取两次的平均值;技评的标准按照训练大纲统一制定。

运动员的自我监控能力是通过“运动员动作学习自我监控能力量表”来进行测量的,本研究所采用的“运动员动作学习自我监控能力量表”是在董奇等人编制的“学生学习自我监控量表”的基础上修正和完善而来,共包括了计划性、准备性、意识性、方法性以及执行性、反馈性、补救性和总结性等8个维度。

4实验流程

第一,实验分组:将所选取的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实验组共有运动员10人,对照组,同样也有运动员10人。

第二,实验前测:测试两组运动员的发球准确率、反手推挡技术,并让两组运动员同时填写“运动员动作学习自我监控能力量表”,测试两组运动员的自我监控能力水平。

第三,给予实验刺激:对照组运动员仍然采用传统的训练方法组织开展乒乓球运动训练;实验组运动员则按照目标设置理论,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对运动员进行目标设置,并据此来组织开展乒乓球训练活动。在目标设置时,要注意如下几点问题,一是,所设置的目标要因人而异,要符合运动员的现有的运动基础;二是,所设置的目标要具体、明确,容易观察和测量;三是,所设置的目标要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既是运动员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同时又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四是,在进行目标设置时,要注意遵循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的基本原则,采用“阶梯型”的目标设置方式。

5实验控制

为了避免无关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提高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采用了如下实验控制措施:第一,两组运动员训练的场地设施条件保持一致;第二,两组运动员的训练活动均由同一名教练员负责开展;第三,两组学生的技术测试和评定工作均由同一组人员来负责。

(4)数理统计法。

在针对研究中获取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时,选用的是社会统计学软件SPSS17.0。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SPSS17.0中的独立T检验,对实验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员的接发球准确率、单项技术成绩以及运动员的自我监控能力的差异性进行了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实验结果

(1)目标设置训练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准确率的影响。

在实验结束之后,针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运动员的接发球准确率测试结果进行了统计,并利用SPSS17.0进行了独立T检验,最终的结果见下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在对比实验开始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员在20个/min、23个/min、26个/min三种频率下的接发球成功率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在对比实验开始之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员的接发球成功率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从而确保了实验结束之后,两组学生接发球成功率之间的可比性和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在对比实验结束之后,虽然两组运动员的接发球成功率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但是,由表1中的统计数据可知,实验组运动员接发球成功率的上升幅度要明显的大于对照组运动员接发球成功率的上升幅度,而且原本在实验前两组运动员的接发球成功率是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的,但是,在实验结束之后,无论是在20个/min的频率下,还是在23个/min的频率下,抑或是在26个/min的频率下,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员接发球成功率均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目标设置理论在乒乓球训练中的应用对乒乓球运动员接发球成功率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目标设置训练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单项技术成绩的影响。

实验结束之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运动的一分钟反手推挡、一分钟正手对攻、一分钟左推右攻达标成绩和技评成绩进行了统计,并同样利用SPSS17.0进行了独立T检验,具体的结果,见下表2和表3所示:

由表2可知,在对比实验开始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员的一分钟反手推挡、一分钟正手对攻、一分钟左推右攻达标测试成绩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在对比实验结束之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员的一分钟反手推挡、一分钟正手对攻、一分钟左推右攻达标测试成绩却均出现了显著性(P<0.05),而且对两组运动员实验前后以上三项技术的达标测试成绩进行组内对比还可以发现,实验组运动员以上三项技术达标测试成绩的提升幅度均要明显的大于对照组运动员达标测试成绩的提升幅度。

表3中统计的是实验前后两组运动员一分钟反手推挡、一分钟正手对攻、一分钟左推右攻的技评成绩。同样的在对比实验开始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以上三项技术的技评成绩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在对比实验结束之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员的以上三项技术的技评成绩却均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对实验前后两组运动员的技评成绩进行组内比较,同样也可以发现,实验组运动员技评成绩的提升幅度要明显大于对照组运动员技评成绩的提升幅度。

因此,综合表2和表3可知,目标设置理论在青少年乒乓球训练中的应用,对运动员单项技术的掌握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目标设置训练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的影响。

由4可知,在对比实验开始之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自我监控能力8个维度的测试结果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在对比实验结束之后,实验组和对照组自我监控能力8个维度的测试结果均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在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8个维度的测试结果进行实验前后的组内比较时,还发现,实验组运动员在计划性、方法性、反馈性以及补救性和总结性等几个维度上出现了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这说明,目标设置理论在青少年乒乓球训练中的应用对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这一促进作用在计划性、方法性、反馈性以及补救性和总结性等几个维度上表现的尤为明显。

2.2、分析与讨论

通过上文所述的实验结果可知,目标设置理论在乒乓球训练中的应用有助于乒乓球运动员发球成功率的提升,有助于乒乓球运动员反手推挡、正手对攻、左推右攻等单项技术的掌握,有助于乒乓球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的提升。而据分析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的实验结果,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在以目标设置理论为指导组织开展乒乓球训练活动时,科学、清晰、明确的目标,能够让运动员对所要开展的训练活动由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并能够据此来合理的安排和调整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的行为更加科学更加合理。也就是说,在采用目标设置理论组织开展乒乓球训练活动时,目标是运动员训练活动中自身行为的重要指导力量,对于训练成效和训练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在以目标设置理论为指导,组织开展乒乓球训练活动时,符合运动员自身实际情况,因人而异的,且具有可行性和一定的挑战性的目标,能够更好的激发运动员的训练动机,让运动员将训练的过程中更加努力;

第三,在以目标设置理论为指导组织开展乒乓球训练活动时,“阶梯型”的目标设置方式不但能够提高运动员在当前训练活动中的努力程度,而且还能够通过长期目标将这种努力延长到整个训练计划之中,从而有效的促进了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提升。

第四,乒乓球训练中运动员的自我监控实际上指的就是为了取得理想的训练成绩,运用各种方法和策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觉的计划、监察、检查以及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在以目标设置理论为指导组织开展乒乓球训练活动时,在遵循目标设置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在教练员和运动员共同参与目标制定过程的前提下,清晰、合理的训练目标的设置,能够让运动员及时、清楚的掌握自身的训练情况,并通过自身训练的情况与既定目标之间的对比,随时的对自己的训练情况进行监控,从而更好的确保了自我监控的进行,有效的提高了运动员在训练活动中的自我监控能力。

第五,目标设置理论在乒乓球训练中的应用,有助于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提高,而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提高会进一步提高运动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而自我效能感的建立,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目标设置理论在乒乓球训练中的应用对于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目标设置理论在青少年乒乓球训练中的应用,在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发球成功率的提升,反手推挡、正手对攻、左推右攻等单项技术的掌握以及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2、建议

应注意根据训练的实际需求,合理的应用目标设置理论来指导青少年乒乓球运动训练工作的开展。且在采用目标设置理论指导青少年乒乓球训练活动的开展时,不但要确保目标设置的科学合理和清晰明确,而且还要注意让运动员参与到目标设置的过程之中,以提高运动员对所设置目标的接受度和认可度,确保其积极作用的充分发挥。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针对目标设置理论在青少年乒乓球训练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目标设置理论在青少年乒乓球训练中的应用,在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发球成功率的提升,反手推挡、正手对攻、左推右攻等单项技术的掌握以及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目标设置理论,乒乓球训练,青少年

参考文献

[1]郭德俊主编.动机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张力为,毛志雄主编.运动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蔡瑞金.大学生体育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对目标定向影响的实验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10.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 篇11

关键词:第30届奥运会 乒乓球 张继科 技、战术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1-0058-03

前言

2011年世乒赛、世界杯的比赛中张继科夺得了冠军,2012年的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上再一次战胜对手,赢得奥运会冠军。众多国内外乒乓球专家和教练员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张继科的技、战术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快攻结合弧圈类打法,技战术全面,攻守平衡,特长突出,而且强调在比赛中力争主动的作用。张继科是这类打法的优秀运动员,主要表现为旋转强、速度快、力量大,反手接发球拧拉技术娴熟等特点,但是在比赛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动作幅度大,导致还原速度慢,心理素质还需提高等。本文通过研究张继科在30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的技、战术,为其日后运动训练和比赛提供科学指导,同时为中国保持“国球”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提供理论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第30届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男子单打决赛中张继科的技、战术。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Internet在中国知网查阅了与乒乓球技、战术分析相关的文献、期刊共50余篇。

1.2.2信息技术法

(1)资料获取:采用硕鼠Commence0.4.7.2软件从http://2012.cntv.cn/下载第30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的视频。(2)资料处理:用狸窝视频转换器将资料mp4格式转换成mpg格式,剪辑成五段视频,并用豪杰超级解霸V8的慢动作播放功能对张继科的比赛视频重复播放,对张继科技、战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3)图片处理:采用Office For Windows Excel电子表格软件对输入数据进行制作。

1.2.3乒乓球技战术三段指标评估法

采用目前我国乒乓界使用最为普遍的分段指标评估法,将所得数据与模式值评估指标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由抽象的定性分析转变成准确的定量分析。(见表1)

得分率=段得分/(段得分+段失分)×100%

使用率=(段得分+段失分)/(全局得分+全局失分)×100%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张继科三段技、战术分析

(1)发抢段。由表2可知,张继科在发抢段的得分率为64.55%,处于良好水平,使用率为34.40%,处于优秀水平。通过录像观察,张继科的发球是以正手低抛逆侧下旋球为主,配合发左侧下旋球。发球落点以直线短球为主,配合使用斜线小三角区,以破坏对方的抢攻。发球后的抢攻多以反手位拉斜线、正手拉斜线为主,配合使用正手拉直线。发抢段是乒乓球选手在获得发球后争取比赛主动和得分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充分说明张继科的发球质量很高,在发球上积极主动,利用旋转和落点的变化,为自己直接得分或者为自己的下一板积极抢攻得分创造机会。(2)接抢段。表2可知,张继科在接抢段的得分率为58.04%,使用率为33.72%,都处于优秀水平之上。通过录像观察,张继科接发球主要是通过移动步法把球直接拧拉起来,质量高、稳定性好,并结合摆、搓调动、控制对方,为自己直接得分或迫使对方回球质量不高,为自己接发球的抢攻得分创造机会。这表明张继科接发球抢攻积极主动,这一阶段的出色发挥给张继科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接发球采用反手拧拉技术,变被动为主动,率先抢得上手机会,为自己抢攻得分创造了条件。(3)相持段。表2可知,张继科在相持段的得分率为60.5%,但使用率为30.55%。依据模式值评估指标,得分率高于优秀,使用率处于不及格的位置。通过录像观察,张继科在正手位主要是拉斜线为进攻手段,同时防守也占很大比重。在反手位主要是反手拉斜线和侧身拉直线为主,配合正手位拉直线、侧身拉斜线和拉中路为主要进攻手段。张继科在相持对拉过程中线路比较单一,动作幅度大、还原速度慢,往往被对方变线反拉被动造成回球失误。

2.2张继科胜负局技、战术对比分析

张继科在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的五局比赛中,胜四局负一局的分段技、战术运用统计情况。(见表3)

由表3可知,在发抢段,张继科胜局的使用率比负局低出8%,而得分率却高出25.13%,说明张继科胜局的发抢段抢攻积极主动,得分较高;负局由于求胜心切,为了扳平比分,造成无谓失误或抢攻的质量不高被对手反攻。在接抢段,张继科胜局的使用率比负局低出将近8%,而得分率也高出17%,判断张继科在胜局和负局中都比较积极主动,得分率也较高,但有时抢攻过于盲目,造成失误增多。在相持段,胜局和负局的得分率都处于优秀水平,但两者的使用率相差25.46%。

图1可见,一方面,在胜局中发抢段、接抢段的得分率都高于负局,而相持段的得分率却低于负局;另一方面,在胜局中发抢段、接抢段的使用率与负局的相差不大,都处于优秀水平,而相持段的使用率却高于负局。由此判断,张继科的发抢段、接抢段技、战术得分率高,使用效果好,为比赛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而相持段相对薄弱,失分较多。相持段在乒乓球运动发展的过程中都占有绝对的重要性,是乒乓球进攻和防守技术相结合的充分体现。张继科在相持段应该更加注重发挥自身的力量、旋转优势来提高相持段的得分率和使用率,并且更加注意动作的幅度,集中精神,就能够减少在相持段的失误。

2.3张继科开局、中局、尾局的技、战术分析

11分制的实施,使运动员的技战术组合,以及对比赛节奏的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11分制也使得每一分对比赛的胜负起到的作用变得更加关键目。从横向上比较,由表4可知,张继科开局的技、战术运用得不错,发抢段的得分率高达85.17%,发球质量高,抢攻积极主动,充分发挥了前三扳的优势;接抢段的得分率和使用率评估都很高,对张继科赢下比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相持段开局的得分率较低,表明张继科相持段的发挥不是很稳定。张继科中局阶段的技、战术运用最好,发抢段、接抢段和相持段的得分率评估都较好,与开局相比,相持段的得分率明显提高,稳定性好。张继科尾局的技、战术运用略差一些,特别是发抢段、相持段的得分率评估都比较低。从录像上观察,张继科在尾局过于想取得比赛的胜利,发抢段、相持段的回球质量下降,动作幅度过大等造成自己失误或被对手抢攻。

从纵向上比较,从发抢段开局、中局、尾局的得分率和使用率情况,表明张继科非常重视在开局取得领先,从录像观察中可以看出张继科进入状态很积极,主动争取抢攻机会。从接抢段的得分率和使用率可以发现,张继科在接抢段的技、战术运用得最好,充分体现了快攻结合弧圈类打法的技、战术特点。从相抢段开局、中局、尾局的得分率和使用率情况可知,张继科应该结合自身的力量大、制造旋转能力强等优势来控制和调动对手,创造进攻机会或迫使对手失误,提高成功率。

3 结论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 篇12

关键词:因材施教,乒乓球,青少年,教学

1、引言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 优化教育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而因材施教则是其中一种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乒乓球运动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 其特有的训练效果和特点, 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研究证明, 经常参加乒乓球运动可以提高人的灵敏性和反应速度, 增强人体的协调性, 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心理素质, 对开发青少年智力, 形成良好意志品质有着促进作用。由于中小学的主要教育对象是青少年, 身体正处于快速生长与发育期, 体内的新陈代谢、身体的各组织、器官结构与功能的发育都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

2、因材施教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全面素质教育的推行, 因材施教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手段, 而不是传统的、一般化的教学方式。它对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是根本性的、普遍性的, 是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对我国教育方式科学化、合理化、活泼化、发展化起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3、因材施教在乒乓球教学中的运用

3.1、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

青少年乒乓球教学过程中, 虽然他们年龄相近, 当前学习环境相似, 但是他们收到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和学前教育的不同因素影响, 使得他们的体质发展、身体素质和心理成熟度不尽相同。在青少年教学时, 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 通过观察、谈话、讨论、测量、比赛等方法全面的了解学生。

3.2、个别差异, 个性发展

青少年年龄基本介于16-18周岁之间, 如果不考虑到年龄因素, 制定适当的运动负荷, 会造成运动量过小或过大。运动量过小导致学生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又没有达到预期运动效果, 运动量过大, 超过了学生的负荷承担能力, 轻则引起关节损伤, 重则影响心肺功能的发展, 对于学生对乒乓球运动甚至其他体育运动都会产生心理和身理上的负面影响。

3.3、扬长补短

因材施教的要求不仅是扬长避短, 更要扬长补短。由于个体的差异, 每个人都存在一些不足的方面。对于比较粗心的学生, 在乒乓球教学过程中细化动作技术;对于细心的学生, 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对于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 采取检查性提问, 随时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等。

3.4、分层教学, 启发诱导

分层教学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体能、技能等因素进行分组, 小组成员自定学习目标, 在学习中互相帮助, 互相评价等。从而更好的理解动作结构内在的联系有效提高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对教师来说, 组织好分层教学, 不仅需要分层备课, 而且要学生分层练习, 甚至需要教师做到分层提问。乒乓球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 提倡因势利导, 才能更好的、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技术动作掌握和运用。根据教学要求, 教材重点、难点和技术原理提出问题, 促使学生进行探讨, 达到提高学生自我思考能力, 激发学习兴趣。

3.5、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完善的硬件设施

作为教学的主导, 教师自身的素质对实施因材施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如今我国体育教师学历已经基本达标, 但学历达标不代表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 教育观念落后, 知识老化、不全面, 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之甚少,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以及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的教学风格, 都制约了在教学中应用因材施教的原则。

热爱学生, 爱岗敬业, 高尚的教学情操是教师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 也是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恐惧, 焦虑, 不理解的有效手段。这样, 学生在学期过程中才会乐于接受教师的知道, 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 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 健康向上的成长。

4、结论与建议

4.1、因材施教原则在乒乓球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完成教学任务, 促进学生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长足而深远的影响。在青少年乒乓球教学过程中, 作为教师应该把握好青少年的身心特点, 区分对待, 设置不同的训练计划以符合青少年自身的乒乓球发展为目标。

4.2、作为教师应该高度重视青少年乒乓球教学过程, 不断完

善自己的专业技能, 广泛学习旁支学科, 接触新的技术动作, 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4.3、有关教育部门应当认真贯彻国家政策, 完善教学硬件设施, 为因材施教原则的实施提供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晔, 孙忠梅.因材施教与高校教学管理创新问题探讨[J].教育探索.2009.11.[1]陈晔, 孙忠梅.因材施教与高校教学管理创新问题探讨[J].教育探索.2009.11.

[2]邓焰峰.乒乓球教学方法的归纳与应用[M].法治与社会.2009.7.[2]邓焰峰.乒乓球教学方法的归纳与应用[M].法治与社会.2009.7.

[3]张瑞林.乒乓球运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张瑞林.乒乓球运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上一篇:自主交互学习下一篇:有限电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