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胸痛的急诊思维(精选4篇)
急性胸痛的急诊思维 篇1
急性胸痛指突发性的胸痛, 严重突发性的疾病甚至会造成死亡。造成急性胸痛的病因有很多, 其中脑栓塞和主动脉夹层属于急诊中最需要重视及鉴别诊断的病因。因造成急性胸痛病因较多, 部分属于致死性病因, 部分属于功能性的病因。所以早期诊断和处理对于急性胸痛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 尽管急性胸痛的诊断和治疗已有很大的进展, 但是对于急性胸痛的评估, 仍然属于急诊医生的重大挑战。
1 临床特点及初步危险和病情评估
1.1 临床特点
由于急性胸痛的疼痛部位分布、疼痛特点和诱发因素差异较大, 使诊断难度增加。一般由心绞痛所引起的疼痛多发于心前区或胸骨后, 同时向左臂内侧和左肩放射;肋间神经的疼痛均沿肋间分布;胸壁病的疼痛部位多在其病变部位[1]。疼痛的部位不同, 其性质也不相同, 一般心绞痛为压榨性疼痛, 肋间神经痛属于烧灼痛。所以医生在诊治时应结合患者的疼痛部位和可能诱发的原因进行分析。此外还应注意患者的性别、年龄, 有无冠心病、高血压、肺结核等疾病, 以及是否存在家族心脏病史等。
1.2 初步危险和病情评估
由于急性胸痛给患者带来的疼痛强度极大, 且临床特点比较复杂。有学者对其进行相关研究, 提出降阶梯思维的临床急诊思维方式。要求相关的急诊医生进行疼痛病源判断, 快速决策相应的治疗方案, 其判断仅在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一般情况了解后, 结合胸片、心电图和病床旁的检测项目便于做出初步判断。根据急性胸痛的急症病情分类, 可将其分为危重性、非紧急性和紧急性。导致紧急性胸痛的可能原因包括心包炎、气胸、心肌炎和纵隔炎、严重胆囊炎等[2]。非紧急性胸痛的病因包括肿瘤、非特异性胸壁痛胸廓出口综合征等。所以医生在进行病情评估时, 应反复评估, 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做出正确的判断。
2 临床经验性的紧急处理
急性胸痛患者进行初步的病情诊断和评估后, 急诊医生应依据初步检查的结果, 进行临床经验性的处理和治疗。例如, 对于胸痛并伴呼吸窘迫、单侧的呼吸消失、休克的患者, 需对患者使用胸管或针头进行紧急的引流张力性的气胸, 并同时进行经验性的处理时, 结合实际进行综合性的考虑进行必要的支持治疗, 但不能影响和耽误患者后续病情的治疗。例如, 由于出现主动脉的夹层病变时, 会对主动脉的根部产生影响, 不仅患者会出现胸痛, 而且会造成心电图ST段的变化, 甚至会导致心肌酶相关标志物的上升[3]。针对此类患者若过早进行充分的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 会对患者的后期诊断治疗产生影响, 甚至造成病情加重。在进行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经验型的诊断时, 需要进行全面的综合考虑分析, 坚持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 属于急性胸痛患者诊断的必备素质。
3 病因及病因诊断
3.1 急性胸痛的病因
急性胸痛中胸壁疾病的病因主要有脑栓塞、主动脉夹层、急性皮炎、肌炎、肋间神经炎、急性白血病以及流行性胸痛等, 其中脑栓塞和主动脉夹层属于急诊中最需要重视及鉴别诊断的病因。心血管疾病的病因主要包括心绞痛、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与心包炎、主动脉瘤与主动脉窦瘤的破裂、肺梗死、夹层动脉瘤以及心脏神经功能症等。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自发性气胸、肺炎、胸膜炎以及肺癌等;纵膈疾病中主要有反流性食管炎、纵隔脓肿与肿瘤以及食管癌等[4]。其它疾病主要包括胆囊炎、颈椎病、脾梗死以及肝、隔下脓肿等。
3.2 急性胸痛病因的诊断
初步稳定急性胸痛的病情后, 应对其进行病因的检查, 而在检查过程中, 急性胸痛的病史以及查体是诊断与鉴别诊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全方位的询问病史、检查体格能够完成80%~90%的疾病诊断。急诊胸痛主要采取心电图以及X线胸片进行检查, 心电图主要是用来检查心肌缺血患者, 它为心肌梗死的诊断提供了便利, 能够满足“door to drug”<30min的要求。通过结合快速胸片的诊断能够为除外主动脉夹层以及泵衰竭的诊断带来便利。
随着床旁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给急诊胸痛提供了一个较为安全且快速的诊断手段, 采用该手段检测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肌钙蛋白I (Tn I) 以及肌钙蛋白T (Tn T) 4h内的敏感度为60%左右, 通常升高是在3h以后, 且5~7d均持续出现。虽然此方法检测出来的数据不作急性胸痛患者常规检查中的血气分析, 但在对与肺动脉栓塞低氧血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情况下, 正常的心电图以及血气不能将肺动脉栓塞完全排除在外, 这是由于肺动脉栓塞诊断不能只依赖于D-二聚体升高与否, 但需注意的是, D-二聚体的正常用于排除肺动脉栓塞更有价值。而采用核磁共振 (MRI) 、CT血管造影 (CTA) 以及动脉造影均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 急性胸痛属于临床常见疾病症状, 导致的病因非常多且复杂, 并且患者的胸痛部位及严重程度差异加大, 与其病变部位和病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相符。在进行急性胸痛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时, 首先应依据患者的临床典型特点, 进行初步的危险程度及病情评估, 然后依据专业医师多年的临床实践进行经验型的紧急处理, 病情基本稳定后, 进行急性胸痛病因的准确诊断。采用科学合理的急诊思维, 进行急性胸痛患者的正确急救处理, 对于患者病情的缓解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摘要:目的 对急性胸痛患者紧急救治的急诊思维进行分析。方法 依据患者的临床典型特点, 进行初步的危险程度及病情评估, 然后依据专业医师多年的临床实践进行经验型的紧急处理, 待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后, 进行急性胸痛病因的准确诊断。结果 能够快速且及时的缓解急性胸痛患者的病情, 为其临床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结论 采用科学合理的急诊思维, 进行急性胸痛患者的正确急救处理, 对于其病情的缓解、临床治疗时间的争取以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急性胸痛,急诊,思维
参考文献
[1]周凤鸣.浅谈急性胸痛的急诊处理要点[J].健康必读 (中旬刊) , 2012, 24 (8) :264.
[2]张沛森.急性胸痛89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19 (6) :346-347.
[3]阳文彬, 邓丽娟.急性高危胸痛患者的分诊与急救策略[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 31 (12) :189-190.
[4]谢健, 文丽娜.急性高危胸痛的急诊处理探讨[J].中外医疗, 2013, 26 (1) :456-457.
急性胸痛的急诊思维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急诊科2013年2月—11月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8例、女20例, 年龄18岁~77岁, 平均年龄 (45.5±2.3) 岁;包括肋骨骨折8例, 急性心肌梗死8例, 心脏神经官能症6例, 稳定型心绞痛5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4例, 心包炎3例, 肺炎3例, 支气管炎3例, 液气胸3例, 胸腔积液2例, 肋间神经痛2例, 其他1例。
1.2 护理
1.2.1高危患者 对高危患者的护理应当特别引起重视, 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护理:①患者入急诊科后应当认真观察其表情, 可以通过询问了解患者胸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 有无皮肤损害或异常隆起, 有无固定压痛点等, 要求患者绝对卧床休息, 并将所有了解到的情况及时报告临床医师。②建立静脉通道, 及时给予输入急救药物, 必要的时候可以予以静脉留置针, 若患者的血压过低或血液循环受阻, 可以行深静脉穿刺, 密切观察血液循环的变化。③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心率、心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同时给予吸氧, 改善组织缺氧状况,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2]。④若患者需要进行溶栓治疗, 在溶栓前应常规检查血常规、血小板和血型, 密切监测患者用药后是否出现出血、寒战、发热、过敏等不良反应, 一有异常情况, 应立即终止滴注, 并报告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患者清醒后可询问疼痛感有无缓解。⑤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 大多数患者及家属心理都会出现焦虑、恐惧、烦躁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当十分尊重患者, 不论患者任何身份、地位均要予以专业、耐心的护理,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使其保持最佳的状态配合医生的治疗, 以促进疾病康复。
1.2.2非高危患者 对于一般急性胸痛患者仍然要进行心理护理, 稳定患者的情绪, 消除负性心理情绪, 认真开导他们, 帮助其增加治愈疾病的信心。同时, 也需要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 结合各项检查项目的结果对疾病原因作出准确的判断, 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正确的护理措施。
2 结果
高危患者17例中有1例患者血压稳定后转到心血管科保守治疗, 1例胸腔积液患者在急诊科直接进行穿刺引流, 病情得到稳定, 其余1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无1例出现并发症;非高危患者31例全部治愈出院, 无1例出现并发症。
3 讨论
急性胸痛患者是急诊内科最常见的患病人群, 约占急诊内科患者的5%~20%。我们对收治的不同的病情患者给予了不同的护理, 首先, 患者入院后, 立即根据患者的疾病表现及临床症状, 结合既往病史对其病情进行判断评估, 对病情高危的患者进行综合、全面的护理, 对非高危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在积极配合医师完成急救的同时, 要给予所有患者心理护理以解除其思想负担、思想顾虑, 从而积极地配合治疗。护士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认真地对患者进行体检, 并予以全面客观的分析和了解, 以免误诊[3]。其次, 在各种胸痛中需要格外关注并迅速判断的是高危胸痛患者, 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和张力性气胸等, 应当及时为患者进行各项检查, 判断出患者的疾病后, 立即配合医师给予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 应当遵循一般治疗的原则, 例如在溶栓之前进行常规的检查等, 又或者气胸和胸前积液患者一旦确定病情后, 可立即在急诊室行胸腔穿刺引流气体、液体, 争分夺秒地挽救患者的生命。对于非器质性胸痛患者从患者的切身感受出发, 关心他们, 同时也要给予积极的治疗, 稳定患者的病情, 改善患者的预后。此外, 无论是对高危患者或非高危患者均当将心理护理放在首位, 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 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 才能让他们从心理上去战胜疾病, 促进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 急性胸痛患者应当根据不同病况采取相应的急诊护理措施, 这样可以降低非高危患者的经济负担, 还能够有效改善高危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效率, 为医院节约了医疗资源, 赢得医疗市场。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胸痛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 了解患者急性胸痛的病因后, 对高危和非高危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策略。结果 高危患者17例中有1例患者血压稳定后转到心血管科保守治疗, 1例胸腔积液患者在急诊科直接进行穿刺引流, 病情得到稳定, 其余1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无1例出现并发症;非高危患者31例全部治愈出院, 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急性胸痛患者应当根据患者的不同病况采取相应的急诊护理措施, 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效率。
关键词:急性胸痛,急诊科,护理,策略,效果
参考文献
[1]张育平.胸痛型为焦虑抑郁患者的护理[J].福州总医院学报, 2009, 16 (2) :145-146.
[2]程友桂, 姚东坡.胸痛患者的护理思维[J].中国医药指南, 2009, 7 (5) :124-126.
急诊内科急性胸痛64例临床分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4年7月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胸痛患者64例, 男33例, 女31例, 年龄24~72 (48.94±7.37) 岁, 胸痛发作时间10min~50h, 伴有心慌、胸闷者38例, 恶心呕吐者25例, 汗出者28例, 呼吸困难者19例, 晕厥者2例。
1.2 方法
对患者均询问病史、进行相关检查, 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归纳分析, 对引起患者急性胸痛的病情轻重缓急进行评估, 并对病因及分类、诊断与检查进行分析, 做出明确诊断, 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 快速做好治疗的安排计划。
2 结果
心源性42例 (65.6%) , 非心源性22例 (34.4%) , 见表1。
3 讨论
3.1 病因分析
引发胸痛的病因很多, 胸痛程度、发病部位及病变程度可能不完全一致。心脏、食管、支气管、肺脏、胸膜、主动脉及肋间神经及其邻近组织的病变均可出现放射或牵涉引起胸痛。临床急性胸痛的病因一般分为非心源性和心源性。心源性胸痛发病率略高于非心源性胸痛, 并且心源性胸痛起病急、病情危重, 对患者生命威胁巨大, 以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最为常见[2]。其次是心肌炎、心包炎等。非心源性胸痛发病主要以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肌肉神经系统为主, 常见的有急性胸膜炎、自发性气胸、肺部感染及肋间神经痛。
3.2 诊断及检查
由于急性胸痛病因较多, 首先要诊断是否有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肺栓塞等高危疾病, 这类疾病风险较大, 抢救有较强的时间限制。因此急诊内科医师药根据患者的病史结合疼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等信息做出正确的诊断。可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 结合心前区紧缩感、压榨感、濒死感, 可向颈部、左肩放射痛等症状, 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诊断是否是急性冠脉综合征, 力求在最短时间内作出诊断、危险分层及做出抢救处理。主动脉夹层常表现为持续性的剧烈、撕裂样疼痛[3], 并有转移或游走的特点, 可进行CT、MRI、血管造影及彩超等检查是否有主动脉夹层, 另外可用心电图及心肌酶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做出鉴别诊断。肺栓塞表现为突发的胸痛和喘憋, 要与急性冠脉综合征鉴别, 结合心电图、心肌酶、D-二聚体及心脏彩超等检查利于鉴别诊断。非心源性胸痛主要有肺脏、胸膜、肋间神经痛及上消化道疾病, 肺脏疾病常伴有咳嗽、胸闷等呼吸系统症状, 伴咳嗽, 常见于气管、支气管疾病。伴咳血, 常见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原发性肺癌等疾病。伴呼吸困难, 常见于肺炎、胸膜炎、自发性气胸等疾病;上消化道病变除了有胸痛外, 常有恶心、泛酸, 吞咽不适等伴随症状;肋间神经痛呈阵发性的灼痛或刺痛。再结合血液生化、胸部CT、心电图等检查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3.3 处理原则
急诊内科医师要对胸痛患者尽快做出诊断, 筛查高危胸痛, 做出正确指导与治疗方案。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监测血氧饱和度, 建立静脉通道, 询问相关病史, 进入绿色通道, 完善相关检查;快速根据问诊信息及检查做出初步诊断, 筛查可能存在高危胸痛的在进行抢救处理的同时进行分诊做好下一步的医疗干预;对于中低危的胸痛患者可在对症治疗的同时转至相关科室或者门诊进一步治疗。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患者胸痛症状不十分明显, 由恶心、呕吐, 呼吸困难, 出汗乏力, 晕厥等来就诊, 这类患者极易漏诊、误诊, 我们一定更要小心对待[4]。
4 结论
急性胸痛病情较急, 病情危重, 一旦误诊或漏诊, 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可导致患者死亡, 对于急性胸痛一定要做到快速做出诊断与鉴别诊断, 制定相应抢救治疗方案, 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挽救患者生命。急性胸痛的评估非常重要, 询问患者是否有相关病史及基础病;观察神志、精神、面色是否正常, 监测生命体征是否稳定;进行胸痛患者的危险分层及风险评估, 以便制定急救治疗方案。因此如何做到早期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 作为一个急诊科医师一定要做到:掌握急性胸痛的相关疾病及其临床疼痛性质和特征, 特别对于不很典型的急性胸痛更要特别重视, 始终保持对急性胸痛的警惕性;快速进行实验室及相关辅助检查, 充分利用床旁检查, 与彩超室、放射科、介入科等相关科室做好协作, 快速诊断;尽快有效判断是否有主动脉夹层、急性冠脉综合征及肺栓塞等风险较高的疾病, 以便节省时间快速诊断与抢救[5]。对于经过相关检查仍不明确诊者, 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留院观察,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防止疾病进展及猝死等情况发生[6]。
综上所述, 对于急性胸痛的患者一定要做到快速、准确的诊断, 早期识别高危患者, 排除低危患者, 减少误诊及漏诊, 做好风险评估,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处置方案, 规范救治, 降低患者病死率, 改善患者预后, 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急性胸痛,急诊内科,分析
参考文献
[1]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胸痛规范化评估与诊断共识专家组.胸痛规范化评估与诊断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4, 42 (8) :627-632.
[2] 陈文瑞, 石强, 郭立宏.急性胸痛63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刊, 2011, 38 (15) :88-89.
[3] 靳东亮, 睢德道.急性胸痛60例临床特点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 2013, 6 (11) :140.
[4] 胡庆申.胸痛患者108例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医学, 2013, 33 (1) :43-44.
[5] 张晓峰, 张懿.急诊内科急性胸痛患者217例诊治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 2012, 21 (10) :458-459.
急性胸痛的急诊思维 篇4
关键词:急诊室,急性胸痛,护理对策,护理效果
现阶段,急性胸痛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一旦发病将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一般来说,患者的胸痛部位、性质及程度都可以反映出患者的疾病特征,然而少数情况下与患者的病情是不成正比关系的[1]。一些急性胸痛患者在疾病发生后不久就会出现猝死,部分患者的急性胸痛却与自己的身体健康没有密切关系,急性胸痛的病因存在差异,预后情况也相对悬殊。进行急诊治疗的胸痛患者往往是急性胸痛,且患者的胸痛症状非常明显,疼痛剧烈,预后情况可能相对较差。因此,需要对急性胸痛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与优质护理干预。为了探讨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对策及效果,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80例,所有患者都符合急性胸痛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1~72岁,平均(46.1±2.5)岁;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0~73岁,平均(46.0±3.0)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优质心理护理
医院护理人员要对刚入急诊室的患者进行科学化的心理护理干预,首先护理人员必须尊重患者并细致观察病情,护理技术要娴熟,对患者的态度需和蔼、耐心,做到护理周到,不能害怕麻烦。其次,相关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做到理解及同情,从而争取患者的信任,使其保持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保证患者具有相对较强的治愈信心,这样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针对高危急性胸痛患者,护理人员要稳定其个人情绪,消除恐惧心理,使其配合治疗,改善预后情况。
1.2.2 病情观察护理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痛苦、淡漠、难以忍受的表情,是否出现了面色苍白以及大汗症状,明确患者胸痛的位置、性质、程度以及是否存在放射性与持续胸痛。观察患者除胸痛以外,有没有皮肤损害或者皮肤异常隆起,有没有固定性的压痛点。首先对患者应用硝酸酯类的镇痛药物或是其他类型的镇痛药物来缓解患者的胸痛,然后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率以及心律变化情况。当患者出现血压、呼吸以及心率等异常情况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告知患者的主治医师,并协助主治医师进行明确诊断,从而便于患者急性胸痛的治疗,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1.2.3高危护理干预急性胸痛患者中存在部分高危情况,主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肺栓塞、大量气胸以及胸腔积液等,随时都可能出现猝死,所以护理人员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当患者的疾病被确诊后,护理人员要立即开通患者的静脉通道,并准备好急救药物。必要情况下,要对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针对血压过低或是循环较差的患者,应立即实施深静脉穿刺处理,从而准确观察患者的循环情况。此外,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吸氧处理,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动脉血氧浓度,进而改善患者组织缺氧,便于缓解疼痛症状,稳定其情绪。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问卷,90分以上表示满意,80~90分表示基本满意,80分以下表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2)观察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出血、低血压与感染症状。(3)详细观察依从率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921,P<0.05),详见表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9.031,P<0.05),详见表2。
2.3 两组依从率对比
观察组中依从例数为38例,依从率为95.0%,对照组依从例数为30例,依从率为75.0%,两组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急性胸痛属于临床上相对常见的急诊症状,病因相对繁多,主要包括急性心包炎、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以及主动脉动脉瘤等[2]。在急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要针对不同疾病的急性胸痛,进行不同护理[3]。护理人员要观察患者在用药后有没有出现出血、寒战、发热以及皮疹症状,当患者出现严重出血现象时应该进行必要的止血治疗,实施紧急处理。询问患者的脑血管病史、消化性溃疡史、外伤史以及活动性出血史等,之后再准确应用溶栓药物。而且护理人员还应定时记录患者的心电图情况,抽血查其心肌酶以及询问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此外,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实施全方位体检,清楚了解患者的症状表现,避免出现误诊。大多数急性胸痛患者在急性发病的后期都会出现不同的胸部不适症状,护理人员要通过科学化的护理干预缓解患者因胸部不适带来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预后。
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与依从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满意度和依从率,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彭云.急诊室急性胸痛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42-43.
[2]项海青.56例急性胸痛患者的急诊室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6):187-188.
【急性胸痛的急诊思维】推荐阅读:
急性中毒的急诊救治10-11
急性脑梗死的急诊护理07-12
胸痛患者治疗分析论文07-05
胸痛中心典型病例讨论会议05-28
胸痛中心必要性可行性09-07
急性结膜炎急诊分析08-19
急性创伤的院前急救07-09
急性中毒的院前急救08-12
急性病人的心理护理08-23
急性中风的早期护理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