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涂阳患者

2024-08-29

肺结核涂阳患者(通用9篇)

肺结核涂阳患者 篇1

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病。合理运用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病的治疗起决定性作用。由于抗结核治疗疗程长,影响其疗效因素较多(自身疾病认识不足、不规范服药、合并症、耐药性等),尤其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传染性最大。因此,医护人员要对患者、家庭成员、督导员进行家庭护理指导,实施科学的家庭护理措施,提高涂阳肺结核的治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肇庆市结核病防治所自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涂阳肺结核患者120例,其中初治涂阳77例,复治涂阳43例。男性82例,女性38例,最小年龄15岁,最大年龄80岁。

1.2 方法

120例涂阳肺结核患者出院后均在家中施行标准短程化疗(6~8个月),医护人员对患者、家庭成员、督导员进行家庭护理指导,并在主管护师全程督导下实施科学的家庭护理措施。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支持

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具有治疗时间长,药物见效慢,药物不良反应多等特点。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都会对患者乃至整个家庭产生不良影响,家人要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对患者不能嫌弃,要给患者以心理上支持,告诉他(她)患了肺结核并不可怕,只要积极配合医师治疗,遵守医嘱服药,正规完成规定的全疗程,定期查痰(2、5、6个月或8月个末),注意休息和加强营养,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90%以上是可以治愈的。如果治治停停,很容易产生耐药性,肺结核就很难治好,并容易形成慢性排菌患者,对家人和周围人群造成传染。隔离只是暂时的,只要接受正规药物化疗后,待痰菌检查2次阴性,病灶吸收,即可解除隔离[1]。让患者得到心理上的安抚,精神上给予支持,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安心休息,积极配合治疗,最后达到真正治愈。

2.2 消毒与隔离

肺结核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染的,涂阳肺结核患者为重要的传染源,其次是通过被结核菌污染的食物或食具而引起肠道感染,因此要做好肺结核患者的消毒与隔离。 (1) 患者避免接触小儿,到公共场所要戴口罩,咳嗽、打喷嚏和高声讲话时不能直向旁人,同时要用手或手帕掩住口鼻,手帕应煮沸消毒; (2)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把痰吐在纸上和擦拭口鼻分泌物的纸张一起烧掉,或将痰吐在加有5%~12%的甲酚皂溶液的痰杯、痰盂里浸泡消毒2h以上再弃去; (3) 患者所用食具应煮沸消毒(60℃需10~30min, 100℃时1~5min)或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2h后单独存放使用; (4) 患者独居一室,房间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干燥清洁,避免有害气体及冷空气刺激。有条件者对室内空气用0.2%~0.4%的过氧乙酸、11.2%乳酸每天消毒1~2次,或购置紫外线灯进行房间照射10~20min。患者所用卧具、书籍在阳光下暴晒6h。

2.3 休息与活动

肺结核患者进展期卧床休息,尤其是有发热、咯血和肺代偿功能不全者;没有明显中毒症状的可进行一般活动,但需限制活动量,保证充分休息时间;好转期过渡到稳定期,应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根据体力进行适当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健美操等,以增强体质。不宜过度劳累,减少复发。出汗多的患者,注意保持皮肤的清洁,防止褥疮的发生。天气变化时,预防感冒,以免加重病情。活动期暂不结婚、接吻、怀孕或喂奶,夫妻分居。

2.4 营养护理

肺结核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丰富的营养对疾病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应鼓励患者多吃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可食肉、蛋、奶、新鲜水果、蔬菜等,注意色香味,刺激患者食欲。食欲差者,嘱患者保持口腔内清洁舒适,食物多样,荤素搭配,做到色、香、味俱全,营养全面。避免生冷、油腻、辛辣、刺激及过甜、过咸的食物,戒烟、酒。对药物引起恶心、呕吐者,嘱其饭后服药,以减轻胃肠道反应,以防诱发咯血。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不少于1.5~2L,保证机体代谢的需要和体内毒素的排泄[2]。

2.5 咯血的护理

咯血是肺结核的常见并发症,尽快通知急救中心或社区医疗人员,就地进行抢救,同时护理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守护并安慰患者,给予关心和耐心解释,保持镇静,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 (2) 患者应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取患侧卧位,以减少患侧活动度,防止病灶向健侧扩散,同时有利于健侧肺的通气功能。尽量避免搬动患者,以减少肺的活动度。保持病室安静,避免不必要的交谈。 (3) 告诉患者咯血时不能屏气,以免诱发喉头痉挛,血液引流不畅形成血块,导致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嘱患者轻轻将气管内存留的积血咯出。密切观察有无窒息的发生,如有窒息征象,如出现胸闷、气憋、烦躁、唇甲发绀、呼吸困难,应立即取头低脚高体位,轻拍背部,以利血块排出,并尽快就地挖出或吸出口鼻咽喉部血块,待急救中心或社区医疗人员到来实施抢救,同时待病情平稳后再进行搬动或转送。 (4) 咯血停止后饮食给予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食物,每次进食应温凉且不宜过多,同时注意保持大便通畅。 (5) 患者随时保持口腔清洁、舒适,防止口腔异味刺激而引起再度咯血。

2.6 咳嗽、咳痰的护理

剧咳、痰黏稠不易咳出者,帮助其翻身拍背,并鼓励患者多饮温开水。胸痛患者咳嗽时,用手轻抚患侧胸部以减轻疼痛。服用止咳祛痰糖浆或用雪梨一个,蜜糖50g炖熟服,止咳、排痰效果较好。

2.7 用药护理

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其原则是早期、规律、全程、联合和适量用药,治疗时间较长,一般为6~8个月,治愈的关键在于规定时间内规律服药,完成全程化疗,避免遗漏与中断。注意如下事项: (1) 有计划、有目的的向患者介绍有关治疗的知识或自行查阅,使其认识到只有坚持合理、全程治疗,才可康复; (2) 在解释药物不良反应时重视强调药物的治疗效果,让患者了解及时发现并处理,大部分不良反应均可消失,以鼓励患者坚持全程用药,防止治疗失败而产生耐药结核菌,从而增加治疗的难度和经济负担; (3) 督导患者按时服药,嘱患者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与医师及时沟通,不要自行停药,反复向患者强调规律、全程、合理用药的重要性,使患者树立治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4) 定期到医院复查胸片、痰、血和肝肾功能,向医师详细汇报服药后的反应,以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家庭成员要做好督促工作。

2.8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家庭成员中如出现低热,消瘦,咳嗽,咳痰≥3周,胸痛,乏力,气短等可疑症状时,应警惕肺结核,要主动到结防机构做相关检查。一旦确诊应及时在医师指导下,坚持正规全程化疗,千万不可延误时机,成为家庭中的传染源。

3 结果

治疗的120例(初治涂阳77例,复治涂阳43例)痰涂片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共治愈111例(治愈率92.5%),其中初治涂阳治愈73例(治愈率94.8%),复治涂阳治愈38例(治愈率88.4%),均高出85%的项目目标。失败5例(占4.17%),死亡4例(占3.33%)。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和药物毒副反应,抗结核治疗效果满意。

4 讨论

在实施家庭护理中,对抗结核治疗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督导员进行家庭护理指导,护士向患者充分履行告知义务,帮助患者有效利用社会支持系统,使患者充分认识到用药的必要性,建立信心,主动配合治疗,避免了有些患者由于用药依从性差,对抗结核药物认识不足,不重视监测及随访,而影响治疗效果或擅自停药[3];同时进行结核病护理相关知识及急救的措施的指导,使患者能获得科学、合理的护理。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场所,人出生时首先接触的就是家庭,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所组成的系统是护理服务的对象。当个体之间产生冲突、护理观点上出现分歧或家庭成员之间存在误解时需要护理干预,护理目标是达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理解与支持。本研究认为通过有效的家庭护理配合科学、规律的临床治疗,能有效的控制了传染源,提高了治愈率,减少了并发症及耐药菌株的产生,使结核病的控制取得更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汪宁.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培训指南[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5-20.

[2]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74.

[3]杨丽萍.肺结核病人服用抗结核病药物的教育指导[J].中国医药导报, 2007, 4 (7) :69-70.

青年涂阳肺结核临床特征分析 篇2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034

近年来,肺结核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中青年是肺结核高发的群体。为更好控制肺结核的传播,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青年涂阳肺结核13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青年患者以咳嗽、胸痛、发热、纳差、消瘦、盗汗为主,病程短。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积极查痰及胸部X线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35例患者,年龄16~45岁,平均37.5岁,男91例,女44例。其中118例为从未使用过抗结核药物治疗,或因结核病应用抗结核药物化疗<1个月的痰涂片阳性者为初治涂阳组;17例为接受过抗结核药物治疗≥1个月的痰涂片阳性者为复治涂阳组。

临床表现:咳嗽81例(60.0%),咯血39例(28.7%),发热46例(34.1%),胸痛43例(31.9%),消瘦52例(38.5%),纳差49例(36.3%),盗汗73例(54.1%)。

X线表现及合并症:1个肺野19例(14.1%),2个肺野54例(40.0%),3个肺野36例(26.7%),≥4个肺野26例(19.2%),空洞31例(23.0%),糖尿病9例(6.7%),胸腔积液11例,结核性脑膜炎1例,肠结核及喉结核各1例,气胸3例,淋巴结核3例,慢性乙肝5例。

治疗及转归:以免费板式组2HRZE/4HR方案为主,对不能耐受或有肝炎不能应用免费项目的,应用2AHR(L)Z(E)/4HR(L)(A为丁胺卡那,H为异烟肼,R为利福平,L为利福喷丁,Z为吡嗪酰胺;E为乙胺丁醇)。复治组以2AHR(L)VZ(E)/7HR(L)为主,或根据既往用药情况合理制定治疗方案。其中,青年复治及初治中PHA(植物血凝素)皮试阴性加用免疫支持治疗,如胸腺肽、微卡等。局部治疗以异烟肼0.1g+丁胺卡那0.2g高频雾化吸入,1~2次/日,对有空洞的患者加用纤支镜介入治疗。对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给予降糖治疗(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

觀察项目:①细菌学:治疗前厚涂片法痰检,连续3次以后每月痰涂片检测2次,观察阴转情况。②胸片(CT):治疗前和2个月末、4个月末、6个月末各复查1次。③抗痨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乙肝二对半、尿及大小便常规。正常情况下,每个月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异常时随时复查和处理。随时记录患者的不适及异常体征。

病灶改变情况(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吸收(显收)为病灶吸收>1/2,吸收为病灶<1/2,不变为病灶无变化,恶化为病灶扩大或播散。空洞变化,闭合为空洞消失,缩小为直径>1/2;不变为直径变化不足1/2,增大为直径>1/2。

结果

青年涂阳肺结核痰菌阴转情况:青年涂阳肺结核初治痰菌阴转率在2个月末、4个月末阶段分别为71.2%、82.2%,明显高于复治的52.9%,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随着合理治疗的继续,阴转率不断提高,复治痰菌阴转率在6个月末、9个月末阶段,分别为88.2%、100%;初治痰菌阴转率为97.5%、100%,说明青年患者结核治疗效果良好。

青年涂阳肺结核胸片变化情况:初治病灶的明显吸收在2个月末、4个月末、6个月末,分别为43.2%、71.2%、82.2%,均优于复治涂阳肺结核的35.3%、58.8%、82.4%(P<0.05)。

讨论

我国结核病患患者数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印度。我国现有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51万,涂阳肺结核患者150万,菌阳肺结核患者196万。其中15~59岁人群中的活动性、涂阳和菌阳肺结核病例占各类患者的53%、61.6%和56.5%,农村的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涂阳患病率和菌阳患病率均高于城市、城镇[1]。

本研究显示,青年结核的特点为症状以咳嗽、发热、胸痛、纳差为主,病程短。患病以初治为主,排菌者多,以集体住宿为多发人群,饮食居住条件差,劳动强度大。胸片上示病灶广泛,青年组4个及以上肺野者占19.2%。按正规合理治疗,效果较好。

青年人外出务工劳动和生活场所密集,工作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很长,生活条件和环境很差,人员密集度大,一旦发现患有肺结核随时有失去工作的可能,故常隐瞒病情,或重新找工作或回家乡,造成另一个环境的污染,患者未能按时督导化疗,影响治疗效果。学生担心被老师和同学们歧视,担心被休学导致学习下降,因此流动的青年人肺结核加强有效管理十分必要,135例青年人中仅有9例(6.7%)合并糖尿病,但糖尿病是终生性疾病,需要终身控制饮食、口服降糖药或应用胰岛素,给他们生活学习和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

多年来由于单一生物模式的局限性,更多关注的是患者器官功能的改善,而很少注意患者的身心反应及生活质量和变化。青年涂阳肺结核患者,在治疗初期,担心结核病传染家人,尽量采用一线抗结核药物,扩大免费固定剂量复合剂(FDC)代替板式组合药,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依从性[3]。这些措施,更有利于结核病传染源的控制,实现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国防痨杂志,2002,24(2):65-108.

2 阮芳.肺结核与糖尿病52例[J].临床肺科杂志,2003,8(6):564-565.

3 颜鸿飞,刘谨,耿风英,等.化学药物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观察[J].中国防痨杂志,2002,24(3):137-139.

肺结核涂阳患者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正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科关于结核病患者的登记本及控制工作报表, 本研究中人口资料均由正阳县统计局提供。

1.2 方法:

所有资料处理均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的相关要求处理, 即统计患者的发现、登记及治疗转归情况并行相关性数据分析[2]。

1.3 化疗方法:

采用卫生部门推荐的相关化疗方案, 即强化期和继续期间歇短程化疗, 所有患者均于每月逢双日时用药一次。针对初治和复治两种不同涂阳肺结核患者行不同的化疗方案, 初治涂阳肺结核:强化期内采用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治疗, 疗程为2个月, 用药30次;继续期间采用利福平及异烟肼治疗, 疗程均为4个月, 共用药60次。即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全疗程共90次, 治疗过程中若患者到第2个月末检查痰菌仍为阳性, 则患者强化期疗程需延长为3个月, 其继续期的化疗方案不做改变[3]。

复治涂阳肺结核:强化期内采用链霉素、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治疗, 疗程为2个月, 用药30次;继续期用乙胺丁醇、利福平及异烟肼治疗, 疗程为6个月, 期间用药90次。即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全疗程共120次, 治疗过程中若患者到第2个月末检查痰菌仍为阳性, 则患者强化期疗程需延长为3个月, 其继续期化疗方案不做改变。

2 结果

2.1 肺结核患者发现情况

2.1.1 肺结核患者发生例数情况:

调查期间本县共登记537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检查出264例为涂阳肺结核患者, 212例为涂阴肺结核患者, 61例患者未检查痰液。其中涂阳肺结核患者占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比例为49.16%, 且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占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比例为88.64% (234/264) 。

2.1.2 肺结核患者发现方式:

调查期间264例涂阳肺结核患者因病症主动到医院就诊119例 (45.07%) , 由门诊部门转诊至正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科的患者为77例 (29.17%) , 由乡镇卫生院医师因病症情况推荐的患者为64例 (24.24%) , 3例 (1.14%) 患者通过健康体检发现, 通过其他痰菌筛查途径发现1例 (0.38%) 。

2.2 初治涂阳患者的治疗转归情况:

234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经化疗治愈224例 (95.73%) , 未完成疗程2例 (0.85%) , 死亡8例 (3.42%) ;其中3例因肺结核病死亡, 5例为非肺结核病死亡。

3 讨论

临床治疗过程中常由于多数患者对结核病的疾病情况不了解, 出现延误病情的情况, 所以本县采取健康讲座及板报宣传等多种途径向居民传播结核病的防控措施。调查期间本县共登记537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检查出264例为涂阳肺结核患者, 占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比例为49.16%。提示本县在加强宣传疾病知识的过程中让多数患者能够更好的认识疾病, 主动接受疾病登记并进行治疗。根据统计资料发现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234例占涂阳肺结核总患者的88.64%, 说明患者能够较早发现疾病并接受治疗, 提高治疗有效性, 为治疗争取更多有效时间。且痰涂片相关检查是进行肺结核诊断及鉴别的重要手段方式, 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有效诊断率的同时, 提高患者的治疗方案及疗效考核水平[4]。

同时本县调查期间264例涂阳肺结核患者因病症主动到医院就诊119例, 由门诊部门转诊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科的患者为77例, 由乡镇卫生院医师因病症情况推荐的患者为64例, 3例患者通过健康体检发现, 通过其他痰菌筛查途径发现1例。提示居民及相关疾病控制单位对结核病的危害有了一定的认识, 能够主动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结核病的控制工作, 加快疾病患者就医速度。根据患者的诊治情况发现, 234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经化疗治愈224例, 未完成疗程2例, 死亡8例。提示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救治率不断提高, 相关医务人员在诊治患者工作中能够合理用药。

综上所述, 控制涂阳肺结核的主要途径在于发现和治疗,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能够有效提高疾病的发现率, 同时加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医务人员的专业治疗水平能够提高患者治愈率。

摘要:目的 分析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方式及化疗效果, 为探究肺结核防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正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科结核病患者登记的病历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调查期间共发现537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涂阳肺结核患者264例, 占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比例为49.16%;且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占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比例为88.64%;主要发现方式为因病症主动到医院就诊、由门诊部门转诊至专科结核病防治机构、由乡镇卫生院医师因病症情况推荐等;其中初治涂阳患者治愈率高达95.73%。结论 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现方式多样, 其中以主动就医和因症推荐为主, 且初治涂阳患者治愈率相对较高, 需加强早期肺结核患者检测及治疗手段。

关键词:肺结核,发现方式,化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邓毅彬.2002-2009年新疆精河县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现方式与化疗管理效果分析[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2, 27 (3) :58-61.

[2]王春蒲.2006-2010年山西省肺结核患者发现与转归情况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4, 14 (1) :40-41.

[3]张倩.2006-2010年新疆阜康市肺结核患者的发现和治疗管理分析[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3, 28 (3) :26-27.

肺结核涂阳患者 篇4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有患病率高、耐药率高、死亡率高和病程较长的特点,世界卫生组织把结核病列为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我县近年来通过健全三级防痨网,全面覆盖现代控制结核病技术策略,对涂阳肺结核病人实施不住院全程督导化疗,取得一定的成效。现将2002-2007年间涂阳肺结核病例的发现与短程化疗效果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资料来源于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科初诊病人登记本、肺结核病人登记本、肺结核病人病案记录和项目月报表,季报表等。

1.2 病人分类: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的标准执行。

1.3 化疗方案: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化疗方案:强化期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2个月,逢双日服药一次,用药30次。继续期用异烟肼、利福平4个月,用药60次,全疗程90次,若病人治疗到第2个月末痰菌检查仍为阳性,则延长一个月的强化期治疗,继续期化疗方案不变。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化疗方案:强化期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2个月,逢双日服药一次,用药30次。继续期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6个月,用药90次,全疗程120次,若病人治疗到第2个月末痰菌检查仍为阳性,则延长一个月的强化期治疗,继续期化疗方案不变。

1.4 管理措施:对所发现的涂阳肺结核病人提供免费抗结核药品采用医务人员直接面视下短程化疗,并有完整记录,同时按规定在治疗期间至少三次痰结核菌检查(2、5、6月末)。

1.5 疗效判断:初治涂阳病人在治疗第2、5、6月末,复治涂阳病人在第2、5、8月末分别送痰检一次,每次2个痰标本。若第2个月末痰检阳性,则在第3个月末增加1次痰检,若2个标本涂片均为阴性,则为阴转。完成疗程第5、6个月末闼菌阴性为治愈,若第5个月末痰涂片仍阳性者,则为治疗失败。

2 结果

2.1 病人发现和登记:全县2002-2007年共免费检查可疑症状者2390例,可疑症状者就诊率逐年上升,由2002年的2.3‰上升到2007年的5.1‰。初诊查痰803例,发现涂阳病人登记率301例,痰涂片阳性检出率37.4%,六年间共免费治疗301例涂阳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涂阳病人登记率为48.1/10万。(见表1)

2.2 2002-2007年全县共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301例,病人来源中因症主动就诊者占35.5%,转诊及因症推荐者占64.5%。病人来源中转诊及推荐的涂阳肺结核病人占总涂阳肺结核病人的比例在逐年提高,由2002年的53%上升到2007年的80%(表2)。

2.3 治疗效果: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对301例涂阳病人实行常规抗结核药物的免费治疗,并落实治疗全程督导治疗管理。涂阳病人的治愈率分别为87.5%,达到了国家项目规划要求的治愈率为85%的标准 (表3)。 

3 讨论

3.1 有效地发现和积极治疗肺结核病人,是结核病控制的最有效措施。2002-2007年我县共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301例,涂阳病人登记率48.1/10万,初诊病人查痰率、涂阳病人检出率及相应比例等各项指标均达到了相关要求,转诊与追踪工作质量不断提高,病人系统管理率、涂阳病人治疗覆盖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并积极全面落实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DOTS), 以发现和治疗传染源-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为主的综合性现代结核病控制技术,采用全程督导短程化疗,服药次数90/120次,疗程短,痰菌阴转速度快,疗效高,患者易于接受,在301例病人接受治疗过程中,个别病人出现轻度不适症状,通过药物调整,可继续用药,保证了服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便于病人坚持全程规则、合理用药,病人乐于配合,也减轻了基层防治机构管理负担,更有效地提高了治愈率,但必须在严格的全面督导管理下进行,才能取得满意的远期效果。

肺结核涂阳患者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初治涂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住院患者96例, 作为观察组:其中男55例, 女41例;平均年龄50岁。观察组按照1999年亚洲-太平洋地区2型糖尿病政策组制定的目标, 分为3个亚组:空腹血糖在4.4~6.1mmol/L, 非空腹血糖在4.4~8.0m mol/L, Hb A1c<6.3%为控制理想 (1组) ;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 非空腹血糖超过10.0mmol/L, HbA1c>8.0%为控制差 (3组) ;介于二者之间为控制尚可 (2组) 。96例中1组34例 (35.4%) , 2组50例 (52.1%) , 3组12例 (12.5%) 。抽取同时期单一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例8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例排除职业性尘肺、肺心病等疾病以及肝肾功能损害。

1.2 诊断标准

肺结核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关于《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的标准。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 和1999WHO建议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全部采用联合2HREZ/4H R抗结核方案。合并糖尿病患者另加控制饮食和降血糖等治疗。

1.4 疗效判定标准及统计学方法

痰细胞学:连续3次痰菌阴性及培养阴性为转阴。依据X线胸片进行疗效评价。显著吸收:病灶小于原病灶直径1/2;吸收:病灶大于等于原病灶直径1/2;不变:病灶无变化。统计学方法采用SP SS 1 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入院时两组临床表现比较 (表1)

由表1可见, 观察组的结核中毒症状、咯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胸部影像学表现比较 (表2)

观察组发生空洞的56例中多发空洞41例 (73.2%) , 单发空洞15例 (26.8%) ;厚壁空洞23例 (41.1%) , 薄壁空洞13例 (23.2%) , 呈虫噬状无壁空洞20例 (35.7%) ;绝大多数空洞病例周围有卫星灶。对照组发生空洞的30例中单发空洞21例 (70.0%) , 多发空洞9例 (30.0%) ;薄壁空洞23例 (76.7%) , 厚壁空洞4例 (13.3%) , 呈虫噬状无壁空洞3例 (10.0%) ;绝大多数空洞病例周围无卫星灶。

由表2可见, 观察组病灶位于肺结核好发部位的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但病灶大于2个肺野、发生空洞的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各组治疗后痰菌阴转情况 (表3)

注:1为1组与对照组比较, 2为2组与对照组比较, 3为3组与对照组比较

由表3可见, 治疗2个月、6个月时痰菌阴转率对照组最高, 后依次为1组、2组、3组;1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3 各组治疗6个月后病灶吸收情况 (表4)

由表4可见, 病灶的吸收情况对照组最好, 后依次为1组、2组、3组。1、2、3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4.51、1 1.12、14.8 8, P<0.05) 。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异常且有遗传倾向的疾病, 近年来, 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 糖尿病肺结核患者也逐年增加[1]。流行病学的研究已经证实, 糖尿病患者是发生结核病的高危人群。J eon等[2]从Pu b Me d及EM BASE报道的大量文献资料进行Meta分析显示, 不论种族类别、地域及结核病流行情况如何, 糖尿病患者肺结核患病率较非糖尿病人群增加了3倍左右, 而在结核病高流行区及年轻糖尿病患者中上述患病率更高。

本文资料显示, 糖尿病合并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发热、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明显, 咯血、痰菌阳性率高;在肺部形成以破坏为主的干酪渗出病变, 进展快, 易液化形成空洞, 且以多发空洞、后壁空洞为主, 有时呈虫噬状无壁空洞, 周围有卫星灶;支气管播散病灶多, 范围广泛;病灶以非典型部位常见。这与文献报道一致[3,4]。由此提示, 在临床工作中当糖尿病患者有肺部影像学病变, 即使是两下肺野病变时, 要警惕肺结核的发生, 以防漏诊。

血糖控制理想的病例多数在强化期痰菌转阴, 与未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效果相近;血糖控制尚可或控制差的病例强化期仅有过半病例痰菌阴转, 效果不如未合并糖尿病的肺结核患者。血糖控制理想的糖尿病肺结核患者, 短程化疗结束时肺结核病灶效果好于血糖控制尚可和差的病例。这也说明, 血糖控制尚可或差的患者抗结核治疗更加困难, 需要延长疗程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5]。

笔者建议, 对于糖尿病肺结核患者, 血糖和影像学都应列为常规检查项目, 这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及时治疗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控制结核病疫情也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元, 陈文彬.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482-1486.

[2]Jeon CY, Murray MB.Diabetes mellitus increases the risk of active tuberculosis:a systematic review of13 observational studies[J].Plos Med, 2008, 5 (7) :e152.

[3]陶学芳.糖尿病合并肺结核35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 2007, 36 (5) :466-468.

[4]罗道宝, 刘岩, 杨芳玲, 等.32例合并糖尿病肺结核的X线表现[J].中国防痨杂志, 2007, 29 (5) :445-446.

肺结核涂阳患者 篇6

1 资料与方法undefined

1.1 资料来源 2000—2009年北京丰台区结核病防治所登记卡并与病历进行核实。

1.2 方法 以每年1月1日—12月31日涂片阳性病例为分析对象,内容包括治愈、完成治疗、失败、死亡、拒治、丢失、迁出。

2 结果undefined

2000—2009年,丰台区登记涂阳肺结核病例分别为117、147、122、122、136、91、95、70、122、130,合计1 152例,其中本市641例,占55.6%;外地511例,占44.4%。2000—2009年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涂阳肺结核患者人数及其转归情况见表1。

2.1 治愈情况 治愈845例,治愈率为73.4%。其中本市529例,占62.6%;外地316例,占37.4%。

2.2 完成疗程 完成疗程85例,完成疗程率为7.4%。其中本市49例,占57.6%;外地36例,占42.4%。

2.3 治疗失败 治疗失败4例,均为复治患者,其中2例确诊为耐多药结核病(MDR-TB),失败率为0.3%。其中本市和外地各2例。

2.4 死亡情况 死亡20例,病死率为1.7%。其中本市18例,占90.0%;外地2例,占10.0%。

2.5 迁出情况 迁出143例,迁出率12.4%。其中本市6例,占4.2%;外地137例,占95.8%。

2.6 拒绝治疗情况 拒绝治疗22例,拒绝治疗率为1.9%。其中本市20例,占90.9%;外地2例,占9.1%。

2.7 丢失情况 丢失33例,丢失率为2.9%。其中本市17例,占51.5%;外地16例,占48.5%。

3 讨论undefined

肺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已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2]。我国是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2位[3]。据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我国现有活动性结核病患者451万人,其中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150万人[4]。《北京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03-2010年)》工作指标:到2005年,传染性肺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达到90%;到2010年达到95%以上。本资料结果显示,2000—2009年北京丰台区本市病例治愈率和外地病例治愈率均低于工作指标要求,表明北京丰台区结核病控制工作的重点是提高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

3.1 健全的结防机构是结核病控制的保证 10年中我区涂阳患者治愈率、丢失率、拒治率等转归指标与结核病防治机构的建设和管理相关。本资料结果显示,2000—2005年常住人口肺结核病患者的治愈率均在85%以上,2005年已达93.3%,但是2006年和2007年下降明显,因为这两年丢失和拒治的比例明显增加,2008年治愈率回升至81.0%。原因与结核病治疗地点反复搬迁,使得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受到影响有一定关系, 2007年10月后,工作地点相对固定后,工作迅速恢复,治愈率得以上升。

3.2 人员不足是治愈率低的主要原因 基层人力资源建设对结核病防治工作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医生对待患者的态度,是否有足够的耐心进行督导治疗及宣传教育,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5]。长期以来,我区仅有2名临床医生,仅适应于门诊日常工作,无力对患者进行管理与“追访”。本资料结果显示,2000—2009年我区流动人口迁出的比例逐年下降,治愈率稳步上升,但是总体治愈率未见上升,因为常住人口中丢失和拒治的比例明显增多,在丢失和拒治的患者中有近50%的患者“自认为好了”。肺结核病患者获得结核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以医务人员宣教为主,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医生就患者关心的问题,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进行宣教,由于临床医生数量的不足,患者的就医时间相对缩短,宣传的力度下降,导致部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够,不能完成规定的疗程,使治愈率下降。

3.3 流动人口比例高是治愈率低重要因素 流动人口由于结核病疫情高、病情重、经济条件差和流动性大等不利因素,其结核病疫情已对城市结核病控制构成严重威胁,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工作已经成为中国结核病防治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6]。本组1 152例涂阳肺结核患者中流动人口511例(44.4%),丰台区地处城乡接合部,流动人口相对较多,他们的特点是流动性大,多无固定的工作和住处,经济状况差,然而肺结核的治疗周期长,很多人在治疗期间由于生活、工作、社会等原因迁出而中断治疗,也是造成治愈率低的重要因素。

3.4 执行直接督导短程化疗(DOTS)策略还存在问题 因丰台区面积相对较大,患者居住分散,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加之我所人员不足,不能完全实现患者直接面视下服药,目前在丰台区结核病的服药是嘱托给家庭或朋友给予监督的,所以对患者服药的监督力度不够,甚至有些病人因交通等问题不能按时取药和检查,这样造成了治愈率不能提高。因此,推行高质量的DOTS技术是控制肺结核传染源的主要措施。为了提高肺结核患者督导的质量,拓展和延伸肺结核患者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使结核病控制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综合医院在治疗上的优势,建立区结核病防治所、综合医院结核病防治点和社区服务中心三级结防网络的建设,是当前基层结核病控制工作当务之急。

综上所述,加强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能力建设,保证结防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是推行高质量DOTS的重要保障,是结核病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结核病防治工作也应该实行关口前移,深入到基层社区站或家庭医生,这样才有可能使结核病预防控制工作落实到实处。

摘要:目的 探讨北京市丰台区涂阳肺结核病例的转归情况,评价控制肺结核传染源的效果。方法 对1 152例涂阳肺结核病例资料进行队列分析。结果 2000—2009年该区1 152例涂阳肺结核平均治愈率为73.4%,未达到《北京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03—2010年)》的指标。结论 机构健全,人员充足是结核病控制保证;推行高质量的直接督导短程化疗(DOTS)技术是控制肺结核传染源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结核,肺,预防和控制

参考文献

[1]屠德华.结核病的预防[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5(3):139-142.

[2]WHO.Global tuberculosis control:surveillance,planning,financing[M].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7:9-10.

[3]白丽琼.我国结核病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1(11):11-13.

[4]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办公室.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国防痨杂志,2002,24(2):65-108.

[5]姚霞.苏南农村地区医防合作开展结核病控制工作效果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9,31(3):135-139.

肺结核涂阳患者 篇7

关键词:复治涂阳,肺结核,治疗

有效控制结核病的传染和蔓延, 其中切断传染源、及时治疗涂阳病人是关键。复治涂阳肺结核是指曾因患结核病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1个月及以上, 现在痰涂片仍为阳性的患者, 包括结核复发、初治失败、返回和其他复治四种情况[1]。复治涂阳病例在结核病登记管理病例中所占比例并不大, 但一旦处理不当, 就有可能成为耐药甚至耐多药结核的主要来源[2], 减少复治病例的出现和提高复治患者的治愈率是结核病防治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全面提高麟游县结防工作的水平, 有针对性地加强复治难治结核病例的防控力度, 本文对我县2001~2011年复治涂阳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和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1~2011年间麟游县结防机构登记治疗管理的复治涂阳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入选标准:曾接受过结核病控制项目初治化疗方案治疗;初治涂阳治疗第五个月或完成初治化疗方案时, 痰涂片仍为阳性 (初治失败) ;过去有明确的结核病史, 完成既定的初治化疗方案疗程后, 医生认为已治愈, 但目前痰涂片为阳性 (细菌学复发) 。

1.2 研究方法

1.2.1 治疗方案

所有复治涂阳病例均采用国家标准复治化疗方案进行治疗, 即2H3R3Z3E3S3/6H3R3E3[3], 药物均由我国指定药厂统一供应。

1.2.2 治愈标准

连续4次痰涂片阴性, 其中1次为完成治疗疗程时。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胸片显示无活动性结核病变。

1.2.3 管理方法

病例均实施强化督导管理, 每月末留清晨痰和夜间痰, 痰标本行萋尼氏抗酸染色镜检和X线检查。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07完成数据录入, 使用SPSS18.0完成卡方检验以及率、构成比、均数和标准差的计算。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001~2011年麟游县共发现肺结核患者643例, 涂阳病例311例, 涂阳检出率为48.38%。复治涂阳患者共33例, 其中男19例, 女14例;平均年龄 (52.93±8.52) 岁, 其中60岁以上者18例;病程9个月~13年。

2.2 疗效分析及转归

复治涂阳患者中, 复发者27例 (81.82%) , 初治失败者4例 (12.12%) , 其他 (含返回) 复治者2例 (6.06%) 。经国家标准复治化疗方案治疗后, 27人治愈, 治愈率为81.82%, 29人完成复治疗程 (87.88%) 。死亡2人, 死亡原因为合并肺癌和糖尿病, 见附表。

2.3 复治原因

19例患者未完成初治疗程, 其中因药物副作用不能完成者11例 (胃肠道反应3例, 肝功能损害5例, 胃肠道反应合并肝功能损害者3例) ;自觉疾病已痊愈而自行停药者4例;因路途遥远或经济困难放弃治疗者4例。间断用药者11例, 无规律用药者3例。

3 讨论

本文研究表明, 造成复治涂阳病例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其中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和药物过敏史是导致患者无法坚持初治化疗疗程的重要原因;患者不按化疗方案规律服药, 自觉症状消失、病情好转变擅自停药;由于经济问题和就医不便而放弃或延误治疗。此外, 部分临床医生缺乏结核病的鉴别诊断知识, 将其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或肺炎, 从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也是导致复发涂阳病例出现的一个隐性原因。

目前结核病化疗管理仍存在一定的管理缺陷, 不能完成初治疗程、间断或无规律用药或为造成结核病复治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 利用各种宣传日为契机, 加大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加强临床医生结核病诊治技能的培训和再教育, 加强初治病人的管理和耐药监测是需要全面推进的重要工作内容。各级政府需采取有力措施, 对结核病患者实行“归口管理”, 提高患者治疗和规律服药的依从性, 减少复治病例的出现。同时需大力推行全程督导的化疗管理, 以期提高患者治疗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李鹏鹏, 张宏兰, 孙凯成.352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 2012, 17 (4) :669-670.

肺结核涂阳患者 篇8

1 一般资料

患者, 男, 36岁, 因“潮热、盗汗、咳嗽2+月, 胸痛1 d”入院。院前2+个月始出现反复午后低热、盗汗, 偶干咳。未予重视, 未经治疗。入院前1 d, 不明原因出现右胸痛, 咳嗽及深呼吸明显, 于2009年10月16日入院。入院查体无特殊阳性发现。入院后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无异常。痰抗酸杆菌3次均 (+) , 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 (TB-PPD) 试验 (++) , 胸部CT:右上叶尖段增殖病灶, 少许渗出病灶, 其间见直径约2 cm厚壁空洞伴液平。入院诊断:继发性肺结核, 右上空洞, 涂 (+) 初治。予2HREZ/7HRE抗结核治疗。患者仍偶午后低热、盗汗、胸痛、疲乏, 偶干咳。抗结核第30天复查胸部CT:左上叶前段、舌段, 右上叶尖段、前段、后段, 右中叶内侧段渗出、增殖病灶, 右上叶尖段厚壁空洞。痰抗酸杆菌 (+) 。考虑为结核化疗初期类赫氏反应, 不排除耐药结核。留痰作结核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在原抗结核方案基础上加用链霉素0.75 g肌注, 每日1次×2月。左氧氟沙星0.4 g静滴, 每日1次×15 d。胸腺五肽1 mg+0.9%氯化钠100 ml静滴, 每日1次×15 d。其间仍偶午后低热、盗汗、疲乏, 偶胸痛。直至抗结核2个月后才逐渐消失。抗结核第56天复查胸部, 双肺病灶范围同前, 渗出病灶减少。痰抗酸杆菌 (-) 。抗结核第80天痰培养结果 (抗结核第34天标本) 示:查见结核分枝杆菌, 对一、二线抗结核药均低浓度敏感。抗结核第90天胸部CT:右上叶尖段增殖病灶, 其间见直径约2 cm厚壁空洞。 (左肺及右上叶前段、右中叶病灶完全吸收) 。痰抗酸杆菌 (-) 。抗结核第270天胸部CT:右肺上叶尖段见一直径约2 cm稍高密度结节, 周围少许纤维条索病灶, 局部胸膜轻微增厚。抗结核12个月 (方案1HREZ2HRESZ/9HRE) 后停药, 患者无任何不适, 未复查胸部CT。

2 讨论

赫氏 (Herxh eime) 反应是驱毒治疗中病灶暂时恶化的反应, 部分结核患者在强有力抗结核治疗过程中亦可发生类似“赫氏反应”的现象, 而称为“类赫氏反应”, 在初治菌阳患者多见, 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在0.1%~3.4%之间。类赫氏反应发生机制目前尚未明了, 多数学者认为与变态反应有关[1,2]。类赫氏反应的诊断标准[3]: (1) 初始化疗3个月以内, 症状改善, 痰菌减少或转阴。又出现以下之一者可以诊断类赫氏反应:肺内的病灶周围炎;肺、纵膈淋巴结周围炎, 淋巴结穿刺物中结核菌阴性;胸膜、心包炎症反应渗出, 积液中结核菌阴性。 (2) 原发热, 经初期 (3个月内) 化疗消退又复发, 并可除外流感样综合征、感冒、感染者。 (3) 继用原方案1~2个月后症状及矛盾现象消失, 并可排除肺炎、肺癌及真正恶化者。另外, 也可从以下两方面加以鉴别: (1) 病灶“恶化”与临床表现矛盾, 及病灶“恶化”, 但症状好转、减轻或消失, 胸水减少, 痰菌减少或阴转; (2) 经激素治疗“恶化”灶很快缩小, 渗出液吸收, 发热消退。因此, 在结核病化疗中, 尤其在强化期遇此情况, 可短期试用激素, 作为临床鉴别诊断之参考。然而, 在临床工作中“类赫氏反应”表现常常与结核症状难于区别, 痰菌也需要1~2个月才能阴转, 故在早期“类赫氏反应”与结核病真正恶化往往难于鉴别。本例患者在强化抗结核后除胸痛改善外, 潮热、盗汗、咳嗽等症状均无明显变化, 痰菌在短期内未阴转, 影像学检查病灶增多。临床医生虽虑及“类赫氏反应”, 但也未能排除真正恶化, 由于担心有致结核进一步扩散风险, 故对试用激素顾虑重重。因此, 文中所见进一步加强抗结核也就可以理解, 但这也使患者治疗成本及抗结核毒副作用风险大大增加。

实际上, 治疗不当所致的活动性耐药是导致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 按照结核病现代化疗原则, 严格执行DOTS策略合理化疗, 结核病治愈率可达90%以上。据卫生部统计, 到2005年底DOTS策略下新涂阳结核病治愈率达91.1%[4]。由此可见, 只要是遵循上述抗结核化疗原则, 方案合理, 强化管理, 化疗早期真正恶化的情况并不多。这就需要临床医生根据治疗情况、患者情况仔细区分。没必要立即加强抗结核或轻易换用二线抗结核方案。只需继续原合理方案治疗, 并动态观察, 反复复查痰菌, 有条件者作结核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对出现胸腔积液、结核性脑膜炎、心包炎、关节炎以及结核中毒症状较重者可短期加用激素治疗以减轻免疫反应, 对积液量多者可反复抽胸水。

关键词:肺结核,初治,类赫氏反应

参考文献

[1]张敦熔.现代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442.

[2]严碧涯, 端木宏谨.结核病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1141.

[3]彭卫生, 王英年, 肖成志.新编结核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3:473-490.

肺结核涂阳患者 篇9

关键词:胸腺肽,抗结核药物,复治涂阳肺结核

肺结核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在我国其发病率约为367/10 万人, 复治涂阳肺结核约占全部涂阳肺结核的1/3[1], 治疗难度较大。本研究就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2 年1 月至2013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86 例复治涂阳肺结核患者, 所有患者均依据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1998 年制定距本治疗的诊断标准[2]确诊, 半年内未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调节剂, 且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 排除心、肝、肾严重功能障碍、精神类疾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对胸腺肽过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43 例。研究组患者中, 男25 例, 女18 例, 年龄39~65 岁, 平均 (49±9) 岁, 病程14 个月至12 年, 平均 (6.4±1.2) 年;肺结核类型:浸润型29 例, 慢性纤维空洞型14 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26 例, 女17 例, 年龄38~62 岁, 平均 (48±9) 岁, 病程13 个月至10 年, 平均 (6.3±1.1) 年;肺结核类型:浸润型30 例, 慢性纤维空洞型13 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肺结核类型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 治疗方案为3 HRZE/6 HRE。H:异烟肼 (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1206101) , 0.3g/次, 1次/d;R:利福平 (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1203111) , 0.45g/次, 1次/d;Z:吡嗪酰胺 (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1200025) , 0.5g/次, 2次/d;E:乙胺丁醇 (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1204129) , 1.0g/次, 1次/d。同时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 (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 批号:1219235) 0.2 g/次, 2次/d。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皮下注射胸腺肽 (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 批号:1208274) 1.6 mg/次, 2次/周。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4周。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病灶完全吸收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

1.4 疗效判定标准治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消失, 肺部无活动性病变, 病灶完全吸收, 痰菌转阴持续3 个月以上;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 肺部病灶吸收达50%以上, 痰菌转阴持续3 个月以上;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 肺部病灶吸收达20%~49%, 痰菌转阴持续1 个月以上;无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无明显减轻或加重, 肺部病灶吸收低于20%或增加, 痰菌转阴时间未达1 个月[3]。总有效率 (%) = (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χ2=4.96, *P<0.05

2.2 病灶完全吸收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患者的病灶完全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T淋巴细胞亚群比较治疗前, 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的CD3+、CD4+、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CD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见表3。

3 讨论

耐药性情况是结核杆菌最为重要的生物学特征[4], 在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耐药性时有发生, 导致初治失败, 而演变为复治肺结核。合理、规则、全程应用抗结核药物, 仍是对复治涂阳肺结核治疗的关键环节。但复治涂阳肺结核由于存在耐药性现象, 治疗难度大, 单纯给予抗结核药物疗效并不理想。左氧氟沙星具有抑制结核杆菌脱氧核糖核酸 (DNA) 旋转酶的功能, 可有效阻断结核菌DNA的转录、合成、复制, 其与抗结核药物合用可形成协同增强效应。

结核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 在常规抗结核药物应用过程中, 提高患者自身免疫能力, 可有效促进治疗效果和降低复发率[5], 故提高患者自身免疫能力已成为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的重要内容。目前, 临床常用的免疫制剂主要为免疫增强剂、免疫调节剂、免疫添加剂。胸腺肽是一种生物活性较强的多肽类物质, 可以调节T淋巴细胞的生长发育, 加速其成熟;并能激活T淋巴细胞,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病灶完全吸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治疗后CD3+、CD4+、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CD8+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胸腺肽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临床疗效明显, 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且不良反应少。

参考文献

[1]朱金山.利福布汀联合胸腺肽α1治疗复治肺结核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 33 (34) :43-44.

[2]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中国结核病分类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8, 21 (12) :716-717.

[3]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领导小组.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2, 25 (1) :3-7.

[4]曹咏红, 曹子中, 李勇.耐多药结核病诊断与治疗新进展[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 33 (12) :70-71.

上一篇: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下一篇:麻醉外科手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