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E水平

2024-06-25

IgE水平(精选8篇)

IgE水平 篇1

冠心病是由于心脏冠状动脉因脂质代谢异常导致缺血、缺氧而引发的病变, 多发生于45岁以上的人群,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肥胖、痛风等容易引发冠心病。临床根据症状不同主要分为隐匿型、心绞痛型、心力衰竭型、猝死型五大类。冠状动脉的主因是脂质代谢异常, 部分血液中的脂质沉积在光滑冠状动脉内膜上形成粥样的堆积物, 从而形成白色斑块。白色斑块的增多, 血管腔变小, 血液运行受阻, 最终导致心脏缺少血液供应以及养分供应而发生病变。几年来人们对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 认为炎症参与了白色斑块的形成和破裂, 以至于促使细胞发生相应成分的活化并形成血栓。随着科技的发展, 研究者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部位发生肥大细胞表达异常增加, 肥大细胞能产生免疫球蛋白E (IgE) 。笔者对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免疫球蛋白E的相关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患者243例为初步选定研究对象, 男158例, 女85例;年龄18~67岁, 平均年龄为 (48±4.2) 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向左肩及左臂内侧放射、心悸、气促、头晕、恶心、脉搏细微。以上患者均行心电图及生化检查, 结合检查结果及患者具体临床表现, 均确诊为冠心病。由于IgE是参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湿疹发病机制的主要抗体, 故将患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患有过敏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进行排除, 最终符合标准的冠心病患者220例, 男142例, 女78例, 平均年龄为 (42±2.8) 岁。

1.2 诊断分型

通过心电图检查以及查体等综合分析, 将正常患者分为对照组 (N) , 异常者进而根据患者的病情分为心肌梗死组 (A) 、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U) 、稳定性心绞痛组 (S) 。A组患者20min以上持续疼痛, 心电图显示2个以上肢 (胸) 导联的ST升高1 (2) mm, 心肌酶升高超过正常限度的2倍。U组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 ST降低幅度大于0.1mV或T波倒置, 在3个月内胸痛性质改变且常在休息时发作, 服用常规剂量的硝酸酯类药物不能缓解病症。S组患者在3个月内的疼痛部位、性质、时间等稳定, 服用硝酸酯类药物能不同程度地缓解病情。

1.3 临床方法

经诊断分型, N组20例, A组55例, U组78例, S组67例。对四组进行基本资料询问, 包括年龄、性别、体重、冠心病的影响因素等, 具体如表1。

统计学处理发现各组在平均年龄、吸烟上无明显差别 (均P<0.05) , A组、U组、S组在高血压病、糖尿病、≥50%血管狭窄数影响因素方面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进行下一步操作。

N组在清晨空腹采血, A、U、S组在基本治疗前进行肘静脉采血, 采集的标本4h内在4℃、3 000rpm条件下离心15min以取得相应的血清标本, 立刻在-80℃下贮藏备用。采用ELISA法测定IgE浓度, 正常参考值为1~165U/ mL。

2 结果

将各组所得数据进行整理,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数据处理, 采用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 具体数据如表2。

由t检验分析所得:正常组N组分别与A组、U组、S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冠心病患者组三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 冠心病患者的IgE水平明显较正常组高, 而冠心病的类型不同, 其IgE水平也不同, 心肌梗死组 (A) 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U) , 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U) 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 (S) 。

3讨论

IgE与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D是免疫球蛋白的五类分型。IgE是肥大细胞经过生化反应产生的物质, 在人体中正常参考值范围为1~165U/mL。IgE是一种变态反应的介质。学者研究发现, 冠心病的炎症反应与IgE相关, IgE能导致组胺等介质的释放, 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血小板发生血管痉挛, 加重冠心病患者的血液供应不畅、心肌缺氧病情。

本次临床研究表明, IgE在冠心病患者的体内浓度明显高于非冠心病者, 因此, 我们可以设想将IgE作为检测冠心病的生理指标, 此观念有待进一步研究。在冠心病患者中, 不同分型的患者其IgE水平也有明显差异, 心肌梗死患者的IgE浓度大于不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高于稳定型心绞痛, 由此, 我们可以将IgE的定量检测用于衡量冠心病患者的病情。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 炎症反应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也逐渐被人们所发现, 对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有新的认识和见解, 对IgE进行相关研究, 为寻找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娟, 曹颖, 王德信.冠心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和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实用预防医学, 2011, 18 (1) :152-153.

[2]殷忠, 李兰荪, 谢学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总IgE水平的变化[J].心脏杂志, 2009, 21 (3) :390-392.

[3]顾刚强.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新医学, 2009, 40 (10) :673-674.

IgE水平 篇2

【关键词】 皮肤;过敏性疾病;过敏原;IgE

【中图分类号】R7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879-02

过敏性疾病是在过敏原作用下经免疫机理产生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临床一种常见和多发病,发病率大约占人口的20%[1],其许多症状都具有皮肤的特殊改变。皮肤科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有:特异性湿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及异位性皮炎等。由于各地工业经济发展伴随着的污染以及各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生活习惯的不同,导致目前过敏性疾病错综复杂并呈上升趋势[2]。为了解本地区皮肤过敏性疾病的变应原特点,本皮防所应用德国Mediwiss敏筛定量检测系统对102例皮肤过敏性患者进行总IgE及sIgE检测,旨在为本地区过敏性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取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期间在赣榆县皮防所门诊部就诊的皮肤过敏性疾病患者102例,包括特异性湿疹30例,荨麻疹45例,接触性皮炎20例,血管神经性水肿7例,临床诊断标准参照国家标准。年龄2~70岁,男性48例,女性54例。取患者血液3ml,分离血清4℃保存待查。

1.2 仪器和试剂 德国Mediwiss敏筛检测仪,专用配套试剂,孵育暗盒和摇床。

1.3 操作步骤 所有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4 结果判断 试剂条颜色深浅与抗体含量成正比,由专用阅读仪测量、计算机量化分析,定量结果分成0~VI级。

2 结果

2.1 102例患者sIgE阳性率63.73%(65/102),阳性患者的sIgE分布见表1

由表1可见,吸入组过敏原以户尘螨粉尘螨最高36.92%,其次是猫、狗皮屑20%;食入组过敏原以鱼虾蟹最高21.54%,其次是牛奶10.77%、鸡蛋白9.23%。其中单纯对一种过敏原呈阳性患者有16例,占比15.69%(16/102),同一患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过敏原过敏有49例,占比48.04%(49/102)。

2.2 血清总IgE的检测结果 102例皮肤过敏患者中,18例总IgE<100IU/mL為阴性(17.65%),总IgE>200IU/mL为强阳性,有61例(59.8%),总IgE100~200IU/mL为阳性,有23例(22.55%)。另外,sIgE阳性65例患者中的血清总IgE>200IU/mL有43例,总IgE100~200IU/mL18例,总IgE<100IU/mL有4例;sIgE阴性的37例患者中,总IgE100~200IU/mL有9例,总IgE<100IU/mL有28例。

3 讨论

IgE是介导速发型超敏反应的抗体,在该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3]。许多过敏性疾病症状复杂,种类多危害广且迁延难愈而让患者痛苦不堪,因此如何能简单有效的找到变应原是治疗的关键。IgE抗体存在于过敏者血清中,是机体对变应原反应的结果和客观测定指标,体外检测血清中的IgE有助于预测发展方向并指导临床做出正确的预防治疗方案,尤其是sIgE对速发型过敏反应的诊断和过敏原的确定很有价值[4]。

本组实验采用德国Mediwiss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将科研用途的免疫印迹技术用于实验室日常诊断。具有操作简单、危险性小、病人痛苦少的优点,一份标本可同时定量检测20余种sIgE和总IgE。免疫印迹技术融合生物素亲和素放大系统,其灵敏度高,特异性高,因此成为较为理想的过敏原体外检测方法[5]。

本组资料显示:总IgE阳性率82.35%(84/102),说明患者多数有过敏体质,可判断机体的易感性。国外还报道IgE抗体水平的下降能够引起变态炎性反应的大幅减弱[6]。但血清总IgE容易受环境、种族、遗传、年龄、个体免疫状态及其他疾病(比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寄生虫感染等)的影响,本实验组就检出总IgE阳性,sIgE阴性的患者有9例,总IgE正常,sIgE阳性的有4例,说明总IgE不能用来诊断或排除过敏,仅意味着机体对过敏的易感性,并助于判断对sIgE阴性的病人是否需进一步的检查。

sIgE阳性率最高的吸入组是户尘螨粉尘螨36.92%,这与曹东良等报道的一致[4]。这说明注重环境卫生,减轻大气污染是全国预防过敏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室内地毯、空调及保温保湿饰料等给尘螨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必要条件。为此,室内要勤通风,保持干燥卫生,勤晒衣服,减少尘螨的生长。数据显示对猫狗皮屑过敏的阳性率已达到20%,说明饲养宠物的家庭日益增多,有过敏体质的人尽量避免饲养,减少致病可能性。食入组阳性率高的为鱼虾蟹21.54%,其次是牛奶10.77%,这与赣榆沿海地区的饮食结构有关,患者应少吃海鲜和高蛋白,减少变应原的接触。其中同一患者对两种或两种以上过敏原呈阳性患者(48.04%)明显高于对一种过敏原阳性患者(15.69%),说明目前的过敏患者病情较复杂。

IgE水平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9月在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院心血管部住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42例冠心病患者列入试验组。按照200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冠心病处理指南的诊断标准,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组22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12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10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组20例;同时记录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血脂水平和用药史等。选择同期20例冠脉造影正常的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无非冠心病的其他心脏疾病、肿瘤、血液及免疫系统疾病,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4周内无感染、手术外伤史,无过敏反应及无寄生虫感染病史,无使用炎症抑制药物如激素类药物等。

1.2 研究方法

CHD患者入院即刻或基础治疗前抽取肘静脉血,健康对照组抽取清晨空腹血标本,置于含100 g/L枸橼酸钠抗凝剂的离心管中,离心(3000 r/min,10 min),取血清分装至EP管中,-80℃保存备用。采用ELISA法测定总IgE浓度,试剂盒购自天津德普诊断产品有限公司,操作步骤按照试剂盒说明进行,用酶标仪在450 nm波长处读数,参照波长为630 nm。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多样本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计数资料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SA组和ACS组血清中总IgE表达水平分别为(47.10±13.75)IU/ml、(51.35±13.57)IU/ml和(113.55±18.61)IU/ml。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SD两两比较分析表明,ACS组与对照组、SA组的总IgE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SA组的总IgE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的主要疾病之一。吸烟、高血压和高血脂等是重要危险因素。本研究冠心病组患者虽然有一部分经过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但是血脂(TC和LDL)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高血脂仍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炎症反应促使不稳定斑块的形成和破裂,在此基础上发生细胞成分的活化并介导血栓形成,是大多数ACS发生的主要原因。免疫球蛋白lgE是人体的一种抗体,存在于血液中。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Ig,可以引起I型超敏反应。肥大细胞可释放蛋白酶降解基质,导致斑块不稳定直至破裂,有可能因此引发急性冠状动脉事件[3]。有文献证实,粥样硬化斑块的失稳定和破裂与炎症反应和肥大细胞的活化相关,IgE升高和CAD之间有着某种潜在的联系,AMI早期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IgE高于其他CAD患者[5]。

本研究发现,ACS组患者血清中总IgE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SA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Erdogan等[4]研究结果一致,而SA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中总Ig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冠心病患者随着病情加重,血清中总IgE水平升高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在冠心病危险分层中可能具有一定临床意义。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少,仍需要在更多人群中进一步研究。

冠心病患者血清中IgE水平升高可能提示Ig参与AS过程,或者是对组织损伤的一种炎症反应。冠心病患者血清总IgE升高可能导致组胺等一系列介质的释放。比如,可以依次发生急性血管痉挛和(或)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管腔阻塞、心肌缺血,直至梗死[6]。另一方面,IgE增高的AMI患者出血时间确实延长,血小板聚集性减少,临床上并发症较少,恢复亦较顺利。AMI早期IgE明显增高者并发症少,预后良好,而IgE水平低者,易有严重并发症;死亡者IgE更是低于存活者。据报道,IgE可以保护AM I患者,防止发生猝死,基线时总IgE水平超过200 kU/L的患者,AMI时IgE增加更显著和更持久,且与初始IgE水平较低的患者相比,这些患者心跳骤停和心源性休克发病率较低[7]。在目前观察的基础上,可以推测IgE水平可能有双重作用,然而问题还没有得到充分解释,还需要更深入的探讨。

综上所述,本研究ACS组患者中IgE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其可表达水平可能反映冠心病危险分层,IgE在冠心病中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IgE表达水平的意义。方法:将按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冠心病处理指南的诊断标准并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4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22例;并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20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三组血清总IgE的水平。结果:ACS组患者血清总IgE水平为(113.55±18.61)I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7.10±13.75)IU/ml和SA组的(51.35±13.57)IU/ml(P<0.01);SA组患者IgE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冠心病病情加重,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IgE表达水平升高,其可表达水平可能反映冠心病危险分层,IgE在冠心病中的作用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冠心病,炎症,肥大细胞,IgE

参考文献

[1]丁士芳,张运,张梅.斑块稳定性与炎症反应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作用的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6,34(5):512-514.

[2]Vander W A C,Becker A E,vander L C M,et al.Site of intimal rupture or erosion of thrombosed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plaques is characterized by an inflammatory process irrespective of the dominant plaque morphology[J].Circulation,1994,89(1):36-44.

[3]Kovanen P T,Kaartinen M,Paavonen T.Infiltrates of activated mast cells at the site of coronary atheromatous erosion or rupture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J].Circulation,1995,92(5):1084-1088.

[4]Langer R D,Criqui M H,Feigelson H S,et al.IgE predicts future nonfatal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men[J].J Clin Epidemiol,1996,49(2):203-209.

[5]Erdogan O,Gul C,Altun A,et al.Increased immunoglobulin E response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Angiology,2003,54(1):73-79.

[6]TANG Y L,YANG Y Z,WANG S,et a1.Mast cell degranulator compound48-80promotes atherosclerotic plaque in apolipoprotein E knockout mice with perivaseular common carotid collar placement[J].Chin Med J,2009,122(3):319-325.

IgE水平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选择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儿科病房的肺炎患儿107例, 诊断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的诊断标准。所有患儿既往均无支气管哮喘史或特异性病史。由于血清总Ig E水平<1岁及>10岁的儿童与1~10岁组相比正常范围有较大区别, 所以本次所选病例均为1~10岁的患儿。其中男58例, 女49例。1.2方法所有患儿入院后均采血样,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 M, 滴度≥1∶80列入支原体感染组;滴度<1∶80列入非支原体感染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中直接加载标本进行总Ig E定量测定。

2 结果

107例中支原体感染组44例, 血清总Ig E水平 (187.9±84.0) U/L;非支原体感染组63例, 血清总Ig E水平 (113.3±68.8) U/L。支原体感染组明显高于非支原体感染组, 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t=5.0 3, P<0.01) 。

3 讨论

近年来, 肺炎支原体对人类的致病作用逐步受到重视, 其临床表现多样, 除了肺部表现外, 还可引起肺外多系统器官损害, 且病程长, 一些既往无支气管哮喘史或特异性病史的患儿在感染肺炎支原体后发展为支气管哮喘。李琳等[1]研究认为, 支原体肺炎与支气管哮喘有极为相似的遗传易感性, 从基因角度证实支原体肺炎有诱发支气管哮喘的可能。李志辉等[2]研究表明, 支原体感染时存在细胞因子表达异常, 同样存在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1/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2 (Th1/Th2) 失衡, Th2细胞功能亢进, 白细胞介素13 (IL-13) 分泌增多, 高水平IL-13促进B细胞分化, 提高B细胞活性, 促进B细胞合成过多的Ig E。高水平Ig E与机体处于高敏状态和Ⅰ型变态反应密切相关, 提示支原

本次结果显示, 支原体感染组总Ig E定量水平明显高于非支原体感染组, 与以上观点一致。对此, 笔者建议: (1) 对支原体感染后咳嗽持续时间长、血清总Ig E水平高者, 而单纯大环内酯类抗感染效果不好, 即使既往无支气管哮喘或特异性病史, 建议短期加用皮质激素吸入以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2) 对于既往无哮喘史或特异性病史的感染性疾病患儿, 临床检测血清总Ig E偏高者, 建议加测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 M, 防止支原体感染漏诊。 (3) 对支原体感染患儿要进行密切随访, 警惕发展为支气管哮喘。

参考文献

[1]李琳, 曹兰芳, 顾梯成, 等.肺炎支原体肺炎及支气管哮喘HLA-DRB1基因位点频率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 2003, 21 (1) :29.

IgE水平 篇5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门诊及住院哮喘患儿44例,诊断及分度符合全国哮喘防治协作组制定的标准[1]。其中男23例,女21例;年龄2~14岁,平均(5.63±2.88)岁。健康对照组20例,为门诊体检患儿,均无过敏性疾病史,2周内无感染性疾病史,未用过糖皮质激素及抗组胺药物。

1.2 研究方法

1.2.1 血铅测定

晨起空腹采静脉抗凝血0.5 m L,以微量吸液器抽取抗凝血200μL,注入聚乙烯材料的5 m L试管内,加水2 m L混匀待测。采用日立Z-70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用标准加入定量法绘制标准曲线以计算样品浓度,配制标准加入样品浓度系列为0、20、100、150和200μg/L。取待检样品20μL,按操作程序自动加样及检测,数据经计算机标准曲线的计算,重复测定样品的误差计算等程序,直接输出样品的浓度值。

1.2.2 IgE测定

晨起采空腹静脉血2 m L, 3 000r/min,离心3 min分离血清,取10μL,加入美国Access化学发光仪,定量检测血清IgE含量。

1.2.3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分类

取静脉血采用常规分类法,计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IgE、血铅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比较

哮喘儿童血清IgE、血铅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结果, 见附表。

哮喘组血清IgE水平、血铅水平、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多组间均数比较,经方差分析后分别采用t检验,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注:1) t=22.72, P<0.01;2) t=4.58, P<0.01;3) t=6.49, P<0.01

2.2 血清IgE水平变化与血铅、嗜酸性粒细胞间的相关性分析

血清IgE水平与血铅水平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呈显著正相关(r=0.4125, 0.7263, P<0.01)。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极为复杂,遗传、感染、免疫和多种因素影响哮喘的发生和发展,目前倾向于环境因素决定过敏体质个体是否发生哮喘[2]。

目前认为以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为主的多种类型细胞介导的气道慢性炎症,导致支气管收缩、黏液分泌亢进、微血管渗漏和气道高反应性。本研究显示,哮喘患儿血清IgE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哮喘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紊乱,与以往的多项研究相符[3,4]。血清总IgE水平的增高与抑制性T细胞数目的减少有关[4]。T淋巴细胞对B淋巴细胞合成IgE有调节作用[3],由于抑制性T细胞(CD8+细胞)的作用减低而造成免疫紊乱,IL-12分泌不足,使TH0不能向TH 1细胞分化;在IL-4诱导下Ⅱ型树突状细胞(DCⅡ)促进TH0细胞向TH 2发育,导致TH1/TH2细胞功能失衡。TH 2细胞促进B细胞产生大量IgE(包括抗原特异性IgE)和分泌炎症性细胞因子,刺激其他细胞如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嗜碱细胞、肥大细胞和嗜酸细胞等,产生一系列炎症介质,最终诱发速发型变态反应和慢性气道炎症。本实验还证实,哮喘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且与Ig E水平呈明显正相关,为过敏性哮喘的特征之一,其机制与过敏性哮喘患者的T淋巴细胞呈现明显的TH2样细胞因子分泌有关[3]。已有尸检证明,哮喘时浸润支气管的炎性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多种蛋白(如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等)和氧自由基是引起气道高反应的主要因素。两者可促进组胺的分泌,诱发和加重哮喘[5]。

哮喘患儿不论是内源性的还是外源性的,绝大多数有IgE升高,但高Ig E个体不一定有哮喘发作,人群中有近1/3个体Ig E水平较高,招致对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易感性,这种遗传易感性与环境中的不良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发病[6]。近年来,铅污染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受到广泛的重视。本实验观察哮喘患儿血铅明显升高,与岑赛宁等[2]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说明铅暴露可能是哮喘的重要诱发因素。另外,哮喘患儿IgE的升高与血铅呈正相关,分析其机制,可能为: (1) IgE由鼻咽、扁桃体、支气管、胃黏膜等固有层的浆细胞产生,而这些部位也是变应原侵入引起过敏的好发部位。呼吸道是铅吸收的主要途径,吸入含铅的空气后有36%的较小粒子和46%的较大粒子沉积于呼吸道[7],这些含铅颗粒可破坏支气管黏膜上皮结构引起慢性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 (2) 铅的广泛细胞毒性作用可影响机体防御系统功能,正常的免疫应答有赖于各类免疫细胞,特别是依赖于T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制约。 (3) 儿童免疫系统对铅十分敏感,铅暴露可能刺激IgE的产生。孙鹂[8]的研究也证实,血铅水平与IgE之间呈正相关,高铅组IgE增加有25%的原因是由血铅水平的改变而产生的。 (4) 哮喘和铅中毒之间互为因果。血铅的增高,可作为变应原不断刺激呼吸道,导致气道结构性改变,发展为气道重塑,更影响含铅颗粒由呼吸道排出,导致血铅进一步升高。而增高的血铅进一步影响机体正常的免疫应答反应,尤其是抑制性T淋巴细胞的功能,产生IgE。铅中毒可能是高IgE水平个体发生哮喘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 (试行) [J].中华儿科杂志, 2004, 42 (2) :100-106.[1]The Subspecialty Group of Respiratory Diseases, the Society of Pediatrics,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Conventional Management of Asthma in Children[J].Chinese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04, 42 (2) :100-106.Chinese

[2]岑赛宁, 吴清.儿童哮喘与血铅水平关系的研究[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4, 11 (7) :41-44[2]CEN SN, WU Q.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 bronchial asthma and Pb-B[J].Journal of Guangdong Minor Element Science, 2004, 11 (7) :41-44.Chinese

[3]董胜英, 布月青.哮喘急性期IgE、T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水平检测[J].山东医药, 2005, 45 (4) :33-34.[3]DONG SY, BU YQ.Detection of IgE, T-Cell Subsets and cy-tokine levels in acute stage of asthma[J].Chinese Journal of Sandong Medcine, 2005, 45 (4) :33-34Chinese

[4]杜永成, 薛建敏, 刘瑶华.缓解期哮喘患者T细胞亚群变化与血清总IgE相关关系的研究[J].山西医学院学报, 1994, 25 (2) :157-159.[4]DU YC, XUE JM, LIU YH.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ges ofT-Cell Subsets and the total serum IgE in remission in asthma patients[J].Chinese Journal of Sanxi medical college, 1994, 25 (2) :157-159.Chinese

[5]RAO R, FREDERICK JK, ENANDER I, et al.Airway function correlates with circulating eosinophil, but not mastcell,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in childhood asthma[J].Clin Exp Allergy, 1996, 26 (7) :789-793.

[6]陈小友, 唐佩文, 郦云, 等.哮喘患者IgE反应性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6, 19 (5) :282-285.[6]CHEN XY, TANG PW, LI Y, et al.Research of IgE response in patients with asthma[J].Chin J Tuberc Respir Dis, 1996, 19 (5) :282-285.Chinese

[7]秦俊法, 李增禧, 李凤芝.微量元素铅与人[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1:53-57.[7]QING JF, LI ZX, LI FZ.Minor Element Pb and Human[M].Zhenzhou:Henan Medical University Press, 2001:53-57.Chi-nese

IgE水平 篇6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E,肾病综合征,儿童患儿

在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患儿中, 根据临床试验统计发现, 患儿暂居总患儿比例的大部分, 人类的免疫球蛋白E合成主要包括T、B淋巴细胞以及各种子细胞因子在内的免疫调节[1]。集体因血清Ig E升高产生的疾病, 通常与T细胞功能紊乱有关。肾病综合征是与细胞免疫紊乱有关的一种疾病, 机体在多次复发后, 患儿对激素敏感性逐渐下降, 最终可能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 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肾病综合征复发率相当高, 研究表明儿童时期约25%~43%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呈频复发, 因此对其治疗应该高度重视。本研究发现, 从临床角度来探讨lg E水平对频复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病情变化, 及其实际临床诊断意义, 对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频复发性肾病儿童进行统计, 其中所选例数均符合全国科研协作组的诊断标准: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经一定量泼尼松治疗8周尿蛋白转阴;病程中复发 (或者反复) 次数在半年内2次或1年内3次以上者等。本试验25例频复型肾病综合征患儿中男10例, 女15例, 年龄均在16岁以下;25例非频复型肾病综合征患儿中男15例, 女10例。选择同例数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13例, 女12例, 对其进行身体检查, 保证对统计数据的有效性、准确性, 同时在每组中分布相应的医疗人员, 对每组临床资料进行专业的数据统计, 保留到患儿出院后, 将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为确保本次患儿患病的典型性, 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先天性肾病综合征、无法明确诊断者与资料不全等患者, 并排除影响判断的患儿病例。本试验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且受试者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

对所选所有儿童行血清Ig E检测, 静脉采血, 并且留取血清-20℃保存, 随后成批测定。在检测中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检测血清中的Ig E含量, 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 为保证本次临床的准确性, 临床医师备好反应微孔后, 依次在里面加入标准品与质控血清, 随后加入酶结合物及显色剂, 试验中都使用酶标仪 (DG5030型的酶联免疫检测仪) 在450 nm波长读记吸光度, 随后计算出标本浓度。

1.3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患儿检测前后相关资料进行SPSS 16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 行t检验, 计数资料则采用n表示, 并行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共对75例儿童进行血清Ig E检测, 其中正常儿童体内血清lg E的含量为10~140 IU/m L, 平均含量为 (52.22±28.19) IU/m L, 而非频复型与频复发型分别为 (150.00±188.03) IU/m L和 (215.00±188.03) IU/m L, 可见频复发型患儿指数明显偏高。

3 讨论

目前儿童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表明, 肾病综合症发病的原因为细胞免疫异常, 更多原因在后期的临床中会得到进一步的研究成果。在肾病综合征发生的过程中, 通过相关检测发现周围T淋巴细胞数量与功能出现异常的现象, 淋巴细胞亚群间的比例也会出现失调, 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分泌同时存在异常, 从而造成免疫炎症反应, 导致肾小球的损害, 患儿因此出现病征[3]。通过对肾病综合征患儿的实际诊断中, 发现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Ig E水平升高, 特别是在频复型肾病综合征患儿中, 其lg E水平增长明显, 这与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也与患儿进行激素治疗时的敏感程度有关, 在对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患儿进行医治时, 发现血清Ig E高低会随着病情变化, 出现明显的转变。

血清Ig E升高的肾病患儿对激素治疗敏感, 血清中Ig E正常的肾病患儿对激素治疗耐药或依赖, 有利于为临床分析, 以及对肾病综合征的类型评估, 提供诊断和判断疾病预后的依据。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Ig E水平伴ECP水平升高可能是其复发的重要因素, 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Ig E与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易合并过敏反应疾病, 两者可能存在类似的免疫发病机制, 当儿童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因合并过敏反应性疾病, 导致肾病复发时, 在治疗肾病同时, 应积极治疗过敏反应疾病, 从而更好指导临床治疗, 提高疗效, 减少肾病综合征复发[4]。通过临床治疗, 发现对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儿童治疗中, 血清lg E水平与该病密切相关, 但是对于其科学性与有效性, 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察, 因此为了探讨两者间是否具有普遍性, 展开了本次临床医学实验。血清Ig E水平显著增高是过敏性疾病的共同特征, 通过对本组试验的观测显示, 对照组属于正常的儿童, 将正常儿童的血清Lg E与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血清lg E进行比较, 可以看出无论是非频复发型肾病患儿, 还是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患儿的血清Ig E, 都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的值, 因此, 通过对血清lg E值的检测, 能有效的判断患儿是否患有肾病综合症, 然后进行及时的治疗, 有助于防止患儿的病情恶化, 由此, lg E水平增高与肾病综合征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关注。

在上述的数据中, 将非频复型肾病综合病患儿与频复型患儿的血清lg E值进行对比, 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区别, 频复发型肾病综合症患儿的lg E值, 随着病情发展不断增长, 由于其肾病综合症的发病持续时间较长, 在对患儿进行初期诊断中, 医师很难对患儿的肾病综合症是否属于非频复型与频复型进行判断, 因此对后期患儿的医治造成困难。故通过对患儿血清lg E的检测, 能有效地判断患儿的肾病综合症的类型, 对患儿后期的治疗提供了基础依据。在本次试验中发现Ig E的合成被数种T淋巴细胞因子调节, 血清Ig E含量的异常升高, 反映出T细胞功能出现紊乱现象。有实验表明, 儿童产生微小病变的肾病中, IL-4 m RNA表达增加, 低亲和力的Ig E受体水平有明显升高现象。通过皮质激素的治疗方法, 治疗后显著下降。在血清Ig E出现升高现象的肾脏疾病患儿中, 主要由于Ig E特异性抑制因子缺乏造成的。IL-4诱导Ig E出现合成, 但是IFN-C抑制Ig E的合成, 所以, 内源性IL-4分泌过多和IFN-C产生减少在Ig E过量分泌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Ig A肾炎病情较轻的患儿中, 血清Ig E升高, 属于肾性蛋白尿的Ig A肾炎病人中, 血清Ig E水平可作为较好的预后指示剂。血清中高Ig E提示病理改变较轻, 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另外, 有学者证实, Ig E可能参与了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狼疮性肾炎的发病。

近几年的研究表明儿童的频复发型肾病综合征与过敏疾病的关联, 过敏反应检测较常使用方法是检测血清Ig E、嗜酸粒细胞计数、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食入或吸入性过敏原筛查等。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多伴有过敏体质, 患儿容易合并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虫咬性皮炎等过敏反应性疾病。肾病合并过敏反应性疾病时会影响激素效应, 使患儿对激素治疗不敏感, 还会影响肾病的预后, 其具体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临床最常见的过敏是Ⅰ型变态反应。过敏原初次作用机体诱导机体为B淋巴细胞产生Ig E。当同一抗原再次侵入时, 便直接与分布在细胞膜表面的记忆性Ig E抗体相结合, 同时启动脱颗粒和合成新介质两大过程。生成的各种新介质随血液循环分布于全身各处, 作用于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靶器官, 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及其通透性增加, 引发平滑肌收缩, 嗜酸粒细胞增多, 腺体过度分泌, 在不同靶器官出现不同表现, 如在皮肤黏膜出现荨麻疹、湿疹等过敏症状, 在呼吸道出现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等过敏反应。

本研究证明了血清Ig E水平与频复发型肾病患儿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对患儿血清Ig E水平的检测, 能有效诊断出肾病综合征患儿的实际患病类型。

参考文献

[1]李艳艳.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与过敏状态关系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 2014.

[2]张沛, 彭洪军, 任献国.儿童频复发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血脂水平与中医分型相关性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 2014, 5:73-76.

[3]陈忠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激素治疗的关系[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4, 5 (6) :41-42.

IgE水平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 排除孕妇哺乳期妇女、其它皮肤病患者、严重肝肾心脏代谢疾患、自身免疫疾病等系统应用皮质类固醇及其它免疫抑制剂引起的皮肤病。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 试验组中男35例, 女25例, 年龄19~50 (35.8±3.7) 岁, 病程为6个月~2年, 平均1.5±0.9年;对照组患者60例, 男35例, 女25例, 年龄17~52 (33.3±5.7) 岁, 病程8个月~2年, 平均1.6±0.1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及病程等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采用消风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方法。消风散加减的药物处方:防风15 g, 当归15g, 生地15g, 蝉蜕4g, 知母12g, 苦参15g, 胡麻仁15g, 荆芥12g, 苍术15g, 牛蒡子12g, 石膏15g, 甘草6g, 木通6g。随症加减:若风热偏盛而身热、口渴者, 减苍术, 加银花15g, 连翘12g以疏风清热解毒;湿热偏盛, 胸脘痞满, 身重乏力, 舌苔黄厚而腻者, 减牛蒡子、木通, 加地肤子12g, 车前子12g, 栀子12g等以清热利湿;血分热甚, 五心烦热, 舌红或绛者, 加赤芍12g, 丹皮12g, 紫草12g以清热凉血。水煎, 早晚口服。以7d为一疗程, 共治疗1~3疗程。用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海鲜及饮酒。

针灸:对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进行针刺后, 施以补法, 曲尺、合谷、太冲进行针灸后施以泻法, 并留针30 min, 中间运针2~3次。7d为1疗程, 共1~3个疗程。

对照组:采用西药的方法。口服西替利嗪片, 10mg/次, 1次/d;赛庚啶片, 2mg/次, 1次/d;雷尼替丁片, 150mg/次, 2次/d。以7d为一疗程, 共治疗1~3疗程。用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海鲜及饮酒。

1.3 疗效判定标准[1]

治愈:患者的全身状况改善, 皮损、灼热瘙痒、怕冷发热、腹痛腹泻等自觉症状完全消失, 饮食、睡眠正常;显效:患者的全身状况明显改善, 皮损明显好转, 灼热瘙痒、怕冷发热、腹痛腹泻等自觉症状明显缓解, 对饮食、睡眠无影响;有效:患者的大部分皮损好转, 灼热瘙痒、怕冷发热、腹痛腹泻等自觉症状减轻, 对饮食、睡眠略有影响;无效:患者未达有效标准。

1.4 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 早晨空腹抽取2ml静脉血,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Ig E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 计量数据用 (±s) 表示, 计数数据进行χ2检验, 进行t检验, P<0.05表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试验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g E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有改善, 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的比较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通过治疗, 试验组没有出现不良反应, 对照组出现5例不良反应, 主要表现为嗜睡, 精神不振。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皮肤病, 对其发病的机理没有明确的说法, 而且在治疗过程中采用西药的治疗方法经常出现反复发作, 对患者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加入中医疗法, 不仅可以对此病从根本上进行调理, 并加入针灸的方法打开穴位, 对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一定的疗效。对这方面的研究报道[2,3]也说明了中医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一定的疗效。对Ig E水平的测定也是最近研究中提出的判定依据, 通过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Ig E水平的明显降低, 这也说明Ig E水平是影响慢性荨麻疹中一个重要原因, 这种皮肤病已经渗透到血液中, 必须进行中药调理的方法才可能从根本上治疗这种疾病。

本研究通过对比的方法比较了消风散加减配合针灸和西药治疗的治疗效果和Ig E水平, 消风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明显的疗效, 并能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Ig E水平,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我院于2011年3月2013年3月对收治的12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研究, 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 试验组采用消风散加减配合针灸的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的治疗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并对治疗前后Ig E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后, 试验组的治愈率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治疗前后的Ig E水平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消风散加减配合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具有明显的疗效, 并能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Ig E水平,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消风散加减,针灸,慢性荨麻疹,IgE水平

参考文献

[1]廖小七, 肖鹏.曲池穴放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 2012, 31 (1) :119.

[2]郭静, 周策.自拟消风散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31 (4) :514-517.

IgE水平 篇8

关键词:@变异型哮喘,穴位贴敷法,@冬病夏治,穴,神阙,免疫球蛋白E,嗜酸性粒细胞,人类,儿童

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是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而无喘息发作的特殊类型哮喘,慢性咳嗽是其惟一的症状。笔者采用冬病夏治传统穴位加神阙穴贴敷配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选取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在本院儿科门诊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按照就诊顺序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患儿分为2组。

其中观察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2~5岁8例,5~7岁17例,>7岁10例;病程1~6个月,平均3个月。观察组35例,男17例,女18例;年龄2~5岁9例,5~7岁17例,>7岁9例;病程1~6个月,平均3个月。2组患儿年龄、性别及病程方面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1]

参照200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1]制定。

1)咳嗽持续>4 W,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重,以干咳为主;2)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3)抗哮喘药物诊断性治疗有效;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5)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和(或)PEF每d变异率(连续监测1~2 W)≥0%;6)个人或一、二级亲属特应性疾病史,或变应原检测阳性。以上1~4项为诊断基本条件。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该病的诊断标准;2)年龄在2~14岁之间;3)依从性好,配合治疗;4)监护人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患儿,如发热、水痘、腹泻等;2)有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全身性疾病患者;3)有皮肤过敏史或对所用药物过敏者;4)贴敷局部有皮损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顺尔宁,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用法用量:2~5岁4 mg;6~14岁5 mg;均为每d1次,临睡前顿服,共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冬病夏治传统穴位配合神阙穴贴敷,贴敷Ⅰ号方:白芥子5 g、元胡7 g、甘遂4 g、细辛4 g、麝香0.1 g。贴敷Ⅱ号方:丁香1 g、砂仁1 g、苍术1g、白术1 g、黑胡椒1 g。以上药材分别粉碎后保存备用,临用前用鲜姜汁及蜂蜜调匀,做成直径约1 cm的药饼。选取肺俞、心俞、膈俞、天突、膻中为贴敷穴位[2]。将I号方药饼贴敷在以上各穴,用胶布固定。贴敷时间:2~5岁每次贴敷1 h,5~7岁每次贴敷2 h,>7岁每次贴敷3 h;Ⅱ号方药饼贴敷于神阙穴,贴敷8 h。于夏季初伏开始贴敷,每10 d1次,贴满三伏共1月为1个疗程。

2.2 疗效判定标准[3]

痊愈:咳嗽症状完全消失,或者咳嗽程度非常轻,已经达不到轻度咳嗽的标准;显效:咳嗽症状由重度转为轻度,患者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患者全身症状有明显改善,咳嗽症状明显减轻,有原来的重至中度转为中度至轻度;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咳嗽症状无减轻,甚至加重。

2.3 观察指标

2.3.1 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及血清总Ig E水平

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及血清总Ig E水平。

2.3.2 安全性检测

治疗前后对2组患儿进行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并注意观察观察组患儿皮肤安全性情况。

2.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2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2 2组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血清总Ig E水平情况比较

见表2。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2组治疗后比较△P<0.05

4 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约占儿童慢性咳嗽的24%[4],其特点是慢性、顽固性咳嗽,临床易被误诊为支气管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常常使用抗生素治疗。由于现在的环境污染及饮食生活习惯,儿童CVA在我国儿童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5]。咳嗽变异性哮喘与支气管哮喘有类似的病理学表现,气道高反应性是两者的基本特点,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其基本病变的慢性气道炎症,也是由Ig E介导的变态反应性疾病[6],据统计约30%的CVA儿童最终进展为典型哮喘[7]。嗜酸性粒细胞(EOS)是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主要效应细胞,EOS增高者患CVA的风险也随之增加[8]。因此,降低EOS及血清Ig E水平对于CVA患儿的临床治疗尤为重要。

临床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常用药物包括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支气管扩张剂以及糖皮质激素等,临床上单独用药疗效往往不理想,常需要联合用药。孟鲁司特钠为强效的特异性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有抑制气道平滑肌中的白三烯活性,预防和抑制白三烯引起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气道嗜酸粒细胞浸润和支气管痉挛[9]的作用,为临床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常用药物。单独使用孟鲁司特钠也有一定的缺点,为了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需要增加剂量,但高剂量的孟鲁司特钠又会导致患者的耐受性降低,表现出一定的不良反应[10]。中医药在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上有一定优势[11]。

中医认为本病属“久咳”、“哮证”、“喘证”的范畴,其发病与肺脾肾关系密切,小儿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肾常虚。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加之寒暖不知自调,易受邪气侵袭,因此易致肺气宣发肃降功能失调而发为喘咳。小儿脾亦虚,其饮食不知自节,常致水谷运化失职,聚湿生痰,痰阻气道郁闭于肺而致咳,且脾土为肺之母,脾气不足,每致肺气更虚,使咳喘迁延不愈,先天禀赋不足或久病不愈导致肾气亏虚,肾不纳气则动辄喘息咳嗽。

“冬病夏治”是按照“子午流注,适时开穴”的经络理论为基础开创的一种治疗方法,是中医学的一种独特的外治方法[12]。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依照“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与现代医学在缓解期进行的全身免疫调节和抗炎治疗有相通之处[13]。三伏天时,人体内阳气鼎盛,此时治疗有助于辛温、通络之药与经络腧穴共同作用,是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此时对肺俞、脾俞、肾俞等进行药物贴敷,可达到激发肺脾肾三脏经气、振奋阳气的目的,驱除伏痰留饮;药物贴敷膻中又有纳气扶阳的作用,共奏调整肺、脾、肾三脏功能,驱除伏痰,消除夙根,以减轻或控制哮喘发作[14]。方中白芥子温中通络,利气豁痰;细辛散寒祛风开窍;甘遂性味苦寒,泻水逐饮,能破癥积;元胡活血化瘀理气;配以生姜汁发表,温化寒饮。麝香芳香走窜[15],诸药合用,共奏温肺行气利水,活血化瘀,降气平喘之功。

神阙为任脉经穴,各种疾病的发生无不与脐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药物贴敷在神阙穴,既有药物的刺激作用,又有腧穴的功效,通过神阙穴,借奇经和十二经脉及其十二经别之循行,布输于五脏六腑,达于四肢百骸,以达病所,而祛疾除痼。在传统用药贴穴的基础上,加用辛温燥湿之品贴在神阙穴,由表及里,以祛生痰之源,达到根治的目的。II号方中药物皆为辛温燥湿运脾之品,丁香辛温归脾胃经,温经散寒;砂仁行气温中,化湿醒脾;苍白术温中燥湿运脾;黑胡椒温中下气消痰。诸药共凑运脾燥湿化痰之功。

【IgE水平】推荐阅读:

水平浓淡07-20

科技水平07-20

出口水平07-20

水平变化05-10

合作水平05-10

解释水平05-15

阈值水平05-18

制作水平05-19

福利水平05-22

教学水平05-29

上一篇:动态模糊滑模控制下一篇:高中英语中的翻译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