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研究

2024-09-21

意识研究(共12篇)

意识研究 篇1

学校体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基地,也是帮助大学生养成强健体魄的重要场所,因此,可以说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健身意识和锻炼意识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体育教育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教学当中去,完成体育教学的任务,能够愉快健康的生活下去,以旺盛的精力为社会做贡献。笔者通过长期的实践研究,认为必须培养高校大学生的健身意识与锻炼意识,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够实现全面发展。

1 培养大学生健身意识与锻炼意识的重要性

做好体育教学工作是国家对高校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和锻炼意识同国家国防建设的需要相一致,正因如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

首先,培养大学生的健身意识与锻炼意识,同我国国防建设的需要相一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是祖国发展的希望,因此,大学生必须具备强健的体魄,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祖国的进一步发展。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容乐观,甚至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体质虚弱、肥胖等亚健康状况普遍存在于我国高校大学生当中。[1]解决上述问题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树立健身意识与锻炼意识,坚持锻炼,强健体魄。大学生在毕业后,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那么健康的身体和强健的体魄就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培养大学生的健身意识与锻炼意识,有利于大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兴趣、爱好。高校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大学生树立健身意识和锻炼意识以及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大学生爱上体育。在长期的锻炼中,大学生也会逐渐爱上体育运动,也会拥有自己所擅长的体育项目,甚至大学生会因此与体育运动结缘,走上专业的体育竞技之路,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最后,培养大学生的健身意识与锻炼意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强悍的心理素质。[2]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如果能够坚持体育锻炼,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方面是大学生的身体能够得到进一步的锻炼,身体素质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能够得到极大的锻炼。与此同时,独立自主的体育意识,对于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形成也具备一定的促进作用。

2 大学生健身意识与锻炼意识的现状

在中学时期,由于学习压力比较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往往没有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日复一日的沉浸在题海当中,导致了对体育锻炼的忽视。绝大多数中学生欠缺必要的体育知识,没有掌握熟练的体育技能,没有树立科学的体育健身观念,体质偏差。进入大学以后,学习压力较少,丰富的体育活动带动了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但是,绝大多数大学生依旧不具备良好的健身习惯,亚健康现状普遍存在大学生群体当中。通常情况下,大一、大二两个年级会开设一些课时并不是很多的体育课,学生在这一阶段,受到毕业、分数的压迫,往往并不是特别情愿的参与体育锻炼,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效果并不明显。大学生到了大三、大四两个阶段,由于不再开设体育课程,很多学生的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快速下降,甚至很多大学生为了忙于升学、考试而放弃了体育锻炼。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有将近一半以上的大学生承认其参与体育课程的最主要原因是迫于分数的压力,自己并不喜欢体育锻炼。

3 如何培养大学生健身意识和锻炼意识

(1)转变学生的体育健身意识和锻炼意识。

现阶段,我国高校大学生对体育健身和体育锻炼存在严重的认识偏差,在他们的意识当中,所谓的健康就是没有病,体育锻炼其实就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把有限的生命应用到体育锻炼上就是一种浪费,因此,绝大多数大学生都放弃了体育锻炼。还有部分大学生认为,体育课程就是其他专业课程的调剂,上累了专业课,可以上一上体育课,放松的玩一玩就可以了,体育课不同那么用心的对待,只要考过了就行。这些对体育课程的认识是错误的、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体育是一门科学,如果大学生能够科学的、正确的进行体育锻炼,那么就能够良好的刺激中枢神经和内分泌系统,能够促进大学生体内的血液循环,能够使大学生的记忆得到进一步加强,有利于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3]不仅如此,如果大学生能够长期的坚持体育锻炼,还能够提高自身的抵抗力,能够有效的降低感冒率。正因如此,当代大学生应当树立科学的锻炼意识和健身意识,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将学习与锻炼有机的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着重注意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大学生的健身意识和锻炼意识。

体育课是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应当予以体育课程高度的重视。然而,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教师只专注与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忽视了学生体育健身意识和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也忽视了个性的发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着重注意两个方面的教学工作,一方面是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另一方面是体育科学知识的传授,只有传授给学生体育教学知识,学生才能够在毕业后长期坚持体育锻炼。与之相对应的,学生在日常的上课过程中,一方面要掌握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也要掌握实际操作知识,例如:体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技术、知识和技能,只有这样做,学生在毕业后才能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自己进行体育锻炼。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之前还应当做到合理的安排体育教学的内容,既要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又要不断地向学生强调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向学生传授体育科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健身意识和锻炼意识。

(3)从美育入手,切实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与锻炼意识。

所谓美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和树立正确审美观。人的精神风貌和风度修养以及气质都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姿态动作体现出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锻炼学生身体各部位的变化,使学生的形体逐步向健美和协调的方向发展,进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爱上体育,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健身意识和锻炼意识的目的。现如今,很多高校大学还是在追求心灵美、情操美的同时也在逐步的最求身体的健美。

(4)通过媒介宣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与锻炼意识。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信息时代,大众媒体已经进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可以通过大众媒体观赏异国之外的体育运动项目,能够欣赏更多的高、难、惊、险的运动技能,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会充分的调动起来。高校大学生也不例外,由于受学时的限制,大学生很难在体育课程中全部掌握体育知识,所以学生在学校期间,可以通过听广播、看报纸、看视频等形式获取相关的体育知识,能够了解体育的发展趋势。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情况的宣传,并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相关的体育活动,积极的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体育运动开展。

(5)加大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条件。

近些年来,我国各高校加大招生力度,大学生人数越来愈多,但是,体育健身设施却没有增加,也是就是所体育设备的数量与大学生人数的数量明显不成正比,与国家明确规定的标准有很大的差距。[4]体育器材不仅数量不足,种类也很贫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调动自身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因此,高校应当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大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为学生提供体育锻炼的条件,满足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需求。

(6)开展体育竞赛,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和锻炼意识。

体育运动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以优胜为主要目的。体育运动的内容是体育项目,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根据体育要求,进行相关体育运动的比赛。因此,可以说体育运动一方面推动了群众型体育活动的而开展。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体育运动的技术水平,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激烈的体育竞赛,以此来不断的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和锻炼意识。

4 结语

总之,体育健身意识和锻炼意识对大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各高校的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的培养大学生的健身意识和锻炼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玫.我国高校领导干部体育健身现状的调查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4.

[2]曹素芳.高职学生体育健身意识及行为的调查研究[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91-95.

[3]靳晴.东北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3):133-134.

[4]胡海鹰.体育健身与科学锻炼[J].贵州体育科技,2005(2):15,16-18.

意识研究 篇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违法维权的事件,有时候是当事人不懂得法律,误

入歧途,触犯了法律,有时候是当事人不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让我们为之惋惜!为了解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现状,现做以下调查,耽误

您几分钟时间,请您认真做出选择。

1.您现在所在的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2.平时您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了解法律知识:

A自己平时阅读一些法律书籍B通过电视报纸等途径了解一些

法律知识

C通过学校设置的法律基础课学习D平时不怎么关注,感觉用不到

3.您觉得了解法律基本知识对我们有意义吗?(多选)

A有意义,但是我基本不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B意义不大,可以用法律维护权利的地方太少

C没有,法律离我很远。我们还没有进入社会,以后再了解也不迟

D有意义,法律帮我解决实际问题

4.你知道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

A 3月15日B 11月1日

C 12月1日D 12月4日

5.您觉得下列哪几部法律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最大?(选三个)

A民法B刑法C婚姻法D合同法E婚姻法F劳动法G保险法

6.刑法规定应负刑事责任的最低法定年龄是:

A14岁B 16 岁C18,因为18岁就成年了D不清楚

7.当您做暑假工作或者做兼职时,您会主动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吗?(多选题)

A会的,合同能防止公司违约,以维护自身合法权利B合同是用人单位单方面拟定的,签不签无所谓

C这取决与用人单位是否有书面合同,如果他们要求口头签订合同,我也会同意D合同签不签影响不大,只要我工作了,他们敢不给我报酬,我就打官司

8.若某人借您钱到期不还,您觉得您有权利把那个人关起来,或者强行拿他的其他私有财产做抵押吗?

A有,只有这样才能维护我的权利

B没有,任何人都不能禁止别人的人身自由,而且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这样做也是情理之中,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D要看有没有借款合同,有合同应该走法律渠道。没有合同,那我只能这样做

9.当您权利受到侵害时,您首先想到的是()

A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B自己解决,上访或者打官司太费时间

C找自己的亲属,以暴制暴D感觉很委屈,但无能为力

10.你认为对法律的执行哪些监督是有效的A.报刊,杂志B.电视,广播

C.互联网D.党委,政府,人大

11.当日常生活中您的名誉受损了,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保护自己?

A无所谓,清者自清B说说就行,激怒了人则会被群殴

C根据法的程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D通过暴力解决

12.您觉得通过法律途径您的权利有多大可能得到维护?

A 30% ,法律根本不会注意弱势群体的权利B 40%,官官相护,有钱能使鬼磨

C90%,法律越来越公正了D许多问题根本不能用法律解决

13.您如果很需要买手机,碰巧碰到有人拦着你向你卖一部非常便宜,但可能来路不明的二手手机,您会买吗?

A会,手机便宜实惠,反正不是我偷的B不买,否则等于隐藏赃物,会受处罚

C手机可能是偷的,还是别贪小便宜了D不买,并打电话向警方反应

14.你在公交车上遇到骚扰时,你会如何去做?

A出声制止,维护自己的权益B用适当的方法让他得到惩罚 C瞪他一眼,然后换个地方或下车D默默离开,不敢出声

15.你认为大学开设的法律基础教育课要如何上,才能取得提高同学们法律素养的效果?

A尽可能介绍能解决社会生活的法律法规B从案例中说明相关法律理论

C按照教学大纲粗略将一下就行D这门课与日常学习生活无关

16.您认为我国法律有效执行的主要原因是(A法律本身没有足够多的权威B执行机关执行不严

C一些领导与干部不守法D多数对法律尊重不够

E其他

17.您认为当我们维权时,有时法律的公正性没有实现的主要原因是? A法律本身没有足够多的权威

B我国权利机关和司法机关相互制约,司法机关的工作没有自主性C一些司法机关收受贿赂导致办案不公

D当法律没有实现公平时,大多数人没有再上诉,选择忍气吞声

18.您觉得现阶段我国应该从哪些方面让遵纪守法和维权意识深入人心?(多选)

A多组织法律讲座,普遍法律知识B 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惩治力度C让法律深入农村基层,使普通民众学习法律,并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D多建设一些维权渠道,让维权更简便

19.您觉得现阶段我国应该从哪些方面让遵纪守法和维权意识深入人心?(多选)

A多组织法律讲座,普遍法律知识

B 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惩治力度

C让法律深入农村基层,使普通民众学习法律,并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D多建设一些维权渠道,让维权更简便

20您认为对法律的执行哪些监督是最有效的?(单选题)

A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舆论监督

B法律在执行过程时更加透明,让公众参与进来

C加大人民群众监督

D设立一个专门的监督和调查机关,监督执法部门的执法

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研究 篇3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数学教学 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1 导论

自建国以来,我国初中数学教育几乎完全集中在书本知识的传授上,为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必须吃透教材,还必须知道用什么方法将知识介绍给学生,教师由此积累数学教学实践经验。如果一个数学教师打算使学生更好的学习这门课程,并在教育总结构下充分适当的发挥作用,那么他就必须回答诸如为什么教、教什么、教谁、怎样教以及效果如何等问题。虽然过去我们的数学教学经验总结以惊人速度增加,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中间环节上相对薄弱,经验描述与紧迫的时代需求不相吻合,追求理想的假设与常态学校生活差距太大,人们不得不对数学教育重新审视和反思。

2 我国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问题和成因

2.1 认识上的问题

长期以来,受“教师权威”、“书本至上”影响,课堂上学生独立“问”的意识被长期压制,致使问题意识日趋淡漠。目前我国仍主要采用凯洛夫的“组织教学、复习旧课、教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教学五环节,形成了较稳定的教学模式。近十年来,随着教育的发展,涌现出不少新教学模式,但大多数教师的思想认识和教学观念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2.2 利益的驱动

目前对中国的教育起主导作用的是升学。选拔的主要渠道是考试。在我国现阶段,升学可以说是改变个人社会地位的最好途径之一,这成了学生、家长的主要追求,这又和学校、教师的利益目标不谋而合。一个学校、一个班级,靠高分、上名牌学校的多,可以给学校、教师带来多方面的利益。在以升学为目标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初中数学按照升学需要的“考试大纲”组织教学,统一进度,统一要求,加快进度,加大难度,采取题海战术。学生成了机械练习的机器,久而久之,没有提出问题的兴趣,也没有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精力。老师在这种利益驱动下,也不愿意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3 政策导向的偏离

这里主要指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对学校和教师是否培养了足够数量高分者作为奖惩标准。调查表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把一个学校学生的及格率、平均分、升学率作为考核该校行政领导的依据。基于以上压力,学校领导又把这个压力转移到任课老师身上,尤其是毕业班老师。这些考核奖惩办法,甚至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认同。在这种政策导向下,校长教师全力以赴,为之奋斗,有谁愿意花费大量精力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问题的精神呢?在实际的调查中,一些教师对那些勇于质疑的学生,不是积极引导和鼓励,而是不闻不问,采取“冷处理”的办法。甚至有的老师认为这样的学生是“钻牛角尖”,是调皮捣蛋,和自己过不去,采取压制和打击的方法,严重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3 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对策

3.1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有赖于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熟练程度,还包括现代社会所必需的进行数学式的思维和工作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数学问题的提出、理解和评价数学论证、选择表达数学情景的方式等。数学素养的核心过程是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通过提出、形成和解决数学问题而进行分析、推理和交流的能力。使学生创造性地、积极地处理数学问题,从而形成更高层次的认知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性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充分重视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不仅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提高理解水平,而且这本身也是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途径。

3.2 正确处理学习主体与客体间的关系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建构活动)的主体,其他则是客体或载体。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认知活动中的参与功能。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他们找到那把“通得过”的“钥匙”,而不能脱离实际追求形式上完美的、唯一的、配得最好的那把“钥匙”,那既不可能也没必要。知识的传授是一个与学生的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相符合及学习者自身建构和师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均应充分表现出能动性,这一能动性应统一在形式多样(动手、动脑、动嘴)的数学活动中。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活动中,要注重让学生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创造才能。

参考文献

[1] 蔡攻. 我所理解的数学建构教育观[J].数学教育学报,2009(2).

[2] 郑毓信.认知科学、建构主义与数学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3] 田中,张奠宙.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研究探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意识研究 篇4

首先, 增强了问题意识。国际论坛始于2001年, 这十年刚好是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的时期, 面临大量的新矛盾、新问题。国际论坛正是抓住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面临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如中国高等教育特色发展问题、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教育质量提升问题、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问题、和谐文化建设问题、高等教育改革问题, 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 推动了人们对高等教育的深入思考和研究;这些问题的解决, 推进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其次, 增强了国际意识。通过国际论坛, 一方面将中国高等教育问题放到国际背景下进行分析;另一方面邀请国际上知名高等教育专家学者共同分析中国高等教育问题。这样, 对问题的分析, 视野更开阔, 研究更深入、透彻。在这一过程中, 增强了我国学者的国际意识。

第三, 增强了地方意识。我国高等学校除少数由国家部委领导外, 绝大多数的管理权在省、市。市场经济是区域经济, 高等教育要为社会、为地方服务, 同时, 高等教育研究要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十个省、市联合举办, 这些省市的领导, 有的是省长、有的是市长, 他们亲自参与高等教育的研究, 充分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 这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还是第一次。

笔者多次参加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从中受到了很多的启示。以2010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为例,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教育理念创新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一方面笔者在论坛上做了题为“适应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求的高等学校教育理念创新”的发言;另一方面, 在研讨中受到了启示, 如高等教育理念创新要考虑知识社会的形成, 我国战略发展中“主体功能区”的建立等社会环境变化;日本学者从国际上看我国的素质教育, 提出要从哲学层面进一步思考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 并探索如何形成自己的课程模式, 以适应国际化的诉求;探索高峰体验课程、批判性思维课程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等等。这些观点、见地都十分深刻, 我多次给我的研究生介绍这些启示, 让他们分享这些体会。

愿今后国际论坛更加重视问题意识、国际意识、地方意识, 祝国际论坛越办越好!

对“特色、个性、人才强国战略论坛”的追忆

李延保

(中山大学教授)

自2001年以来,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每年举办一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围绕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确定一个主题, 吸引国内外高校领导和理论研究专家进行高水平研讨。这使中国高校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真正走到一起, 共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大事, 研究对策, 从实践上升到理性, 用理论诠释现实;共同分析时代背景, 凝练核心理念, 探讨实践途径。

2004年, 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召开的第四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其主题是“特色、个性与人才强国战略”。论坛吸引了一批国内外著名大学的校长和教育研究专家学者。远清会长、启迪副部长出席了论坛并讲话。论坛结合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和“以人为本”的人才强国战略思想核心, 分析了中国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和改革途径。其中, “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发挥个性、服务社会”成为大家的共识。

近年来, 中国的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都取得了新的快速发展和成绩,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已提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进一步描绘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蓝图。

“多样化、多元化”、“分类指导、分级管理”成为这一历史阶段指导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 大学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办学特色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 也是体现学校被社会认同的核心竞争力。中国要建成高等教育的强国, 不仅要有一批世界一流和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 更要有大批被世界同类高校认同的具有特色的各个层面上的一流大学。

中国大学必须培养各类人才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方位的需求, 在人才结构层面上, 既要培养能参与“上天入地”的高端科技人才, 也要有解决攻克技术难题的一线专门人才;既要发现能从事原创性基础研究人才, 更要培养大批适应我国先进创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交叉复合型人才。中国的大学不仅要填补中国人力资源发展需求的所有空白, 也要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 每所大学都应当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培养具有特质的人才。

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研究报告 篇5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责任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家庭、集体、祖国、社会负责的认识、情感、信念。

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是指学校通过一系列的有效手段,促使小学生对自己、他人、家庭、集体、祖国、社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信念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自觉行为。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一、研究现状

从我们目前检索的材料看,在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与研究方面,国内外的一些教育研究机构,仅把它当作心理学、教育学或思想品德的一个分支来研究的,提出问题多,解决问题少。2002年北京一所小学的少先队组织曾开展类似的研究,其研究的目的、目标、内容、方法都与本课题有很大差别,且至今未见研究成果的问世,因此本课题的研究至少在本地区处前沿。

二、研究价值

1993年联合国在中国召开的“21世纪挑战与教育改革”的会议上指出,新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挑战既不是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青少年道德问题,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乏责任感的人,是不能真正地关心他人,无法与人真诚合作,也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 责任心是健全人格的基础,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今天的小学生最终是要走上社会的,如果他们缺乏对自己、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对自然的积极的情感信念,没有承担责任,履行义务的积极行为,那么我们目前的一切教育只能算是对受教育者的谋生教育,是一种偏离教育方针的畸形教育。

我国当代小学生活在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的社会大环境中,尽情地享受着社会飞速发展带来的成果,生活环境优越,个人利益至上的意识强,缺乏承担责任的愿望、能力和勇气,这正是我们这个课题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目标:

1、科学地确立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目标体系;

2、探索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方法与途径;

3、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活动及效果的评价方式。研究内容(子课题设计):

1、小学生责任意识达成目标研究;

小学生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不同,其责任意识的培养内容和目标也应不同,研究各年龄段或学段达成目标的内容和理论依据。

2、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策略研究。

实行素质教育和落实新的课程标准,为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开辟了更广泛的空间,研究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标过程中开展责任意识培养的切合点和意义,探究其互为依存、相互促进的原理。

3、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方法与途径的研究。(1)学科教学中责任意识培养方法研究

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不是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的说教,学校和教师首先要树立责任意识,研究解决小学生意识培养在各学科教学中的有机渗透,拓展培养空间。

(2)小学生意识培养活动设计研究

按照“知——情——意——行”教育原理,研究活动教育法的形式、内容及开展方法。

4、“三结合”教育的一致性、连续性研究。

根据教育影响的一致性、连续性原则,探讨“三结合”教育在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中的内容、方法。

5、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评价方式研究。

研究科学的评价方式,使之不但能促进小学生积极负责的意识形成,而且能促进学校和教师开展此项工作的力度和效果。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思路:

根据学生年龄结构和认知水平,以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为教材,以社会广泛提倡的社会公德和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为依据,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以天兴亡为己任”为目标,激活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机制,理顺各方面的教育,突出主体性,坚持实践性,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层次递进、螺旋上升。在研究过程中始终遵循。

1、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的个性体验,在学生的“认知——行为——习惯”上把握导向,逐步化他律为自律。

2、开放性原则。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课堂。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融入社会,激发负责意识的形成。

3、实践性原则。道德教育的基本特性是实践性,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颂扬真善美,体验个体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体现自己的存在价值。

4、教育影响系统性、一致性原则。在研究过程中,把家庭、家庭、社会教育结合起来,把家庭和社会中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研究过程:

准备阶段:(2009.10-2010.1)

1、查阅文献,组建研究小组。

2、学生状况分析(研究对象前测)。

3、培训课题研究教师。

4、制订培养目标。

研究阶段:(2010.9-2011.12)

1、修订课题《研究方案》,修订《培养目标》。

2、制订每学期的《研究计划》。

3、按计划开展教育研究。

4、定期召开研究总结会、研讨会。

5、研究对象后测。总结阶段(2011.12-2012.4)

1、整理各种研究材料,进行统计、分析。

2、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3、形成各种研究成果。课题研究的方法:

1、以教育行动法为主,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研究阶段,采用观察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

2、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强化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如:活动教育法、课程渗透法、日常行为训练法、创设情境法、榜样激励法、名言激励法、故事情景训练法、社会实践法。

3、教育经验总结法、分析法。

(五)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1、小学生责任意识属于德育范畴,根据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它既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也是促进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2、“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重要手段”,小而言之,是个人发展的需要,大而言之,是培养合格接班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

3、责任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培养的,它无论作为道德品质,还是行为习惯,都是可以通过外在手段加以建立和培养的。

4、小学生责任意识培养,不是小学教育现有内容的节外生枝,而是素质教育的延伸,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小学生的责任意识的培养,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形成一定能够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

5、小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应该有具体的目标、方法和标准,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有规律可循,通过研究,应该可以找到它的教育规律。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小学生责任意识现状调查 调查报告 2010.1 子课题的研究报告 论文 2010.6 学生跟踪调查资料 2010.9 社会实践活动记录与分析 2010.6 相关活动影像资料 影像资料 2011.6 课题结题报告 论文 2011.6 研究论文汇编 2011.6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组成员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能力,课题主持人担任过县级课题主持工作,参与了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特别是思想品德教学研究领域取得过丰硕的研究成果。

2、教学研究的硬件设施齐备,可以通过宽带联网,获取研究资料快捷。

3、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扎实,已占有了相当的研究资料。

潜意识广告的类型研究 篇6

摘要:潜意识广告作为一种广告类型,虽然没有传统广告那样历史悠久,但是自从潜意识广告开始提出到逐渐被专家学者们认可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后,其自身也在不断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潜意识广告类型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其中一些比较成功的广告案例做了介绍。

关键词:潜意识广告类型比较分析

0引言

潜意识广告的基本定义就是潜意识广告的刺激落在消费者的意识感知阈限之外,只能被潜意识所接收,通过对潜意识的刺激引发消费者的某些响应行为或认知①。潜意识广告顾名思义是由“潜意识”和“广告”两个部分组成,潜意识作为广告的修饰语将广告定性。想要深入了解潜意识广告并且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那么就要先了解什么是潜意识以及与潜意识相关的内容。提到潜意识就不得不提到“弗洛伊德”,弗洛伊德一生著作颇多,有《梦的解析》、《性学三论》、《图腾与禁忌》、《精神分析引论》等。弗洛伊德不是第一个发现潜意识的存在的人,但是他却是第一个深入系统的研究潜意识的专家学者。对潜意识广告的类型进行研究,首先就要了解潜意识广告所包含的内容,其次就是要了解潜意识广告的优势与不足,再根据前面的研究基础对潜意识广告的类型与传统广告的类型进行比较分析。

1快速切换类型

这种方式通常称为“快照”。它主要是以很快的速度闪现在受众面前,播放的时间通常只有几毫秒,多数受众无法对其进行有意识的加工。快照是电影、音乐和广告中常用的手法,比较受年轻人欢迎。例如维克利的研究实验和共和党在对民主党进行攻击的电视广告片中运用的都是这种快速切换。而且这种方法在运用起来比较隐蔽,受众在一般情况下很难发觉,在维克利之后也有很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过再研究,虽然维克利后来承认自己研究的结果称不上有任何意义,但是这种快速切换的方式已经被专家学者们归纳进入潜意识广告的类型之一。这种类型的广告,以其瞬间的视觉冲击,可以给观看者带来一定程度的震撼,并且这种在不固定时间段出现的快速切换类型广告,使得受众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期待感。

2背景反转类型

又称和谐幻像。图片分为背景和对象两部分,人们一般只关注对象部分,但是对于背景而言,一般不会被留意。2002年Dior的香水poison毒药借鉴了Charles的画运用了背景反转所进行创作的广告。Dior的poison毒药香水咋一看是个骷髅头,而人对骷髅头天生就有一种恐惧感,因此在大脑中会对这个这幅广告进行独特处理,进而如果在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美女坐在梳妆台前,从而又会对这幅广告莞尔一笑,从而深深记住Dior的这幅香水广告。而这幅广告就是运用的潜意识背景反转,从而将宣传信息渗透进入消费者的潜意识中。使用这种类型的广告,必须要注意所宣传产品特性和广告使用特点的契合度,尤其是对背景反转的效果处理,尽可能提高其宣传的效果感染力。

3植入或置入类型

一些影视剧、游戏或节目中常常有意识的置入一些关于商品的品牌Logo、产品的特殊信息等,并且让它在画面中的位置很突出,使受众在观赏过程中接受商品信息,表面上受众对那些信息视而不见、听而不觉,但实际上受众已经将产品的信息置于知觉中。

在最近热播剧《匆匆那年》中,片头植入了金立超薄手机,但就广告质量和植入效果看,非常优秀,在电视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信只要是看过这部电视剧的人,都会想起片头植入的那段手机广告。说到植入式广告不得不提到电影《天下无贼》,该电影中植入的广告信息不胜枚举,植入的品牌数高达13个,其中中国移动的品牌出现的片段次数高达12次。在当时受众还没有完全明晰植入式广告的内涵,只知道在电视剧或电影中看到某种品牌时,会很惊喜道:“咦,某某也用这个品牌哎!”从而下次在商场或超市中碰见该品牌时,会很不自觉的就告诉同伴:“我在某某电影中或电视剧中看到谁谁用该品牌。”从而产生购买该品牌的冲动或行为。而这就是商家花费大量的金钱和人力在各种影视剧中进行植入的原因,因为人的潜意识里一定程度上对新潮抑或流行的事物崇拜和追求的心理,所以很多人认为明星或一些公共媒体上出现的商品或品牌是当下比较流行和时尚的。因此在《天下无贼》之后,就兴起了电影植入广告的风潮,像电影《杜拉拉升职记》等,甚至在2010年虎年的央视春晚中也有大量植入广告,像赵本山的压轴小品《捐助》中的国窖1573,而正是这次植入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4双关类型

在事件性的广告里运用双关事件提升品牌或产品的知名度,把相关的两个事物联系起来,重复的进行刺激,使得产品和原本无关的事物逐渐联系起来。在潜意识广告中,运用双关使我们文化中广为人知的禁忌在潜意识的水平下进行加工,从而夹杂广告的宣传信息传递出来。而在潜意识广告中运用的双关常与“性”和“事件”相关。

4.1双关与性。性元素在广告中的表达通常因为艺术效果和道德底线的要求,在表达时需要隐晦但同时又能让人会心一笑领悟其中的深意,从而在潜意识中留下痕迹进而产生效果。百事可乐做的一则“双关与性”的宣传广告,简单的看这幅广告似乎没什么不妥,一个金发美女边打着电话手里边拿着插着吸管的百事可乐,但是如若仔细一看就会发现,这瓶百事可乐里的吸管正是对着画面中金发美女的胸部,而这正好给人一种错觉,仿佛这瓶百事可乐的吸管吸的似乎不是百事可乐,而是其它什么东西,这看似无心、实则是商家的有意行为,让人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联想,从而向受众传达与百事相关的信息。因为性在人的潜意识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对于普通受众来说,性的话题是非常隐蔽的,是不可以在公共场合予以表露和表达的。所以百事的这则广告的妙处就在于其既没有谈及性又让受众在隐晦中觉察到此则广告的乐趣,容易产生共鸣。

4.2双关与事件。利用一些比较敏感的或当红的事件与广告相结合,运用双关的效果,进行信息传达。

邦迪抓住了“韩朝峰会”的这个历史性时机,很好地迎合韩朝两国人民对和平的渴望。有效地传达了“邦迪没有愈合不了的伤口”这个品牌理念。这是一次很切合实际的广告创新,之后邦迪创口贴又借用关注时事、国际热点问题等将品牌理念深入人心,使得消费者在潜意识中认为所有的伤口邦迪都可以愈合,因此在选购创口贴时,倾向于邦迪。

5综合感官类型

使用声光学处理或隐含在不被感知的背景信息的弱光或低音进行综合感官刺激,这个原理和影视中常用的背景光声来操纵受众的情感是一个道理的。

在麦当劳或肯德基就餐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店里播放的音乐永远都是那种快节奏的,因为节奏比较快的音乐会给人一种仓促感,会使店里的就餐人员快速就餐,从而提高店内的翻台率,相反在一些咖啡店播放的都是比较悠扬高雅的音乐。

潜意识音乐广告做的比较成功的就是步步高音乐手机。

步步高音乐手机的代言人是宋慧乔,里面的经典音乐就是《darling》,当人们一听到这首音乐时就想起步步高手机,而这首音乐的简单顺口早已深深烙在人们的脑海中,也就是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已经把该音乐与步步高等同起来,即使你在一个与步步高手机没有任何关系的场合播放该音乐,那么人们也会认为此举是步步高音乐手机所为,甚至会认为是不是步步高音乐手机在此搞活动呢?

而这正是潜意识广告的高明之处,在不知不觉中为产品“绑架”受众的记忆,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深刻的记住了某些品牌。同样我们在公共场合只要听到马林巴琴的手机铃声响起,大家就会立刻认定该手机一定是苹果手机,很多人也为了彰显自己用的就是苹果手机,就不会更换铃声。马林巴琴的铃声成了苹果的代名词之一。这种用独特唯一的“标签”模式,植入的广告,其宣传效果也会非常好。

6结束语

现代社会,在市场上产品竞争非常激烈,而作为营销重要技巧手段的广告,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随着网络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的日渐广泛,广告的设计形式、传播途径也在不断创新和变化。潜意识广告类型的研究分析,对于潜意识广告类型进行整合以及其在整合过程中的发展都非常重要和关键,也是将潜意识广告类型在实际运用中进行推广的手段方式,对潜意识广告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注释:

①MBA智库百科网址http://www.mbalib.com。

参考文献:

[1]林升梁.潜意识广告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8.

[2]黄合水.广告心理学[M].3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6.

意识研究 篇7

一、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的关系

根据许多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的意见, 语言和言语是不同的两个概念。语言是交际工具, 是社会化的一种规范的信息系统, 而言语是使用语言工具进行交际的过程, 是个人心理现象。语言和言语之间最本质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两者掌握的途径不同。语言可以通过直觉 (例如儿童掌握本族语) 或理论学习来掌握, 而言语只能通过相应的实践来逐渐掌握, 听、说、读、写等每一种言语技能都是在大量接触现实的言语条件下反复实践练习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

知识是以经验或理论的形式存在于人脑中的对客观现实认识的结果, 反映客观事物的属性与关系。知识的特点是可以理解和记忆。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 包括心智活动方式。技能的特点是可以模仿和练习。以驾驶汽车为例, 懂得交通规则、了解汽车上各个部件和开关的作用非常重要, 但仅仅掌握这些知识还不能驾驶汽车, 还必须通过经久的练习才能掌握驾驶技能。由此可见, 知识与技能有密切联系, 但不能等同。对培养技能来说, 知识只能起促进作用, 不能以掌握知识代替技能, 言语技能只有通过听、说、读、写的实际训练才能获得。

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内容, 言语技能包括听、说、读、写等四种。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 (新课标) 明确指出, 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发展言语技能的重要基础;言语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 又是学习的手段。由此可知, 英语教学过程中单纯强调掌握语言知识和单纯强调重复操练各种言语技能, 同样是不适当的。

二、课例分析

现以选自陈琳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英语》 (基础模块) 学生用书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一则对话 (略) 为例, 对教师的语言知识教学意识和技能训练意识进行简单的分析。该对话的题材为校园生活, 包含六个新单词和短语, 语法项目为一般现在时。

教学设计一:

1. Teach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2.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dialogue after the teacher.

3. Introduce and explain the usage and structure of 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used in the dialogue.

4. Ask the students to translate the dialogue into Chinese.

5. Ask the students to read the dialogue in pairs.

6. Check a few pairs’reading.Correct any wrong pronunciation when it occurs.

7. Have the students do some written exercises (omit-ted) based on the dialogu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教学设计二:

1.The teacher prepares a gapped dialogue with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missing.

2.Introduce the topic 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dialogue.

3.Have the students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nd fill in the miss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

4.Check the missing parts and teach th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5.Have the students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nd repeat.

6.Ask the students to listen again and decide whether the statements (omitted) are true or false.

7.Answer the questions (omitted) based on the dialogue.

8. Read the dialogue in pairs.The teacher walks around to correct any wrong pronunciation or offer help if necessary.

9. Get a few pairs to role-play the dialogue.

10. Pair work:Talk about your school life.

分析:

教学设计一重视语音、词汇与语法的教学, 教学活动以朗读、讲解、翻译、笔头练习为主, 偏重于语言知识的讲解与传授, 忽视技能训练, 属于典型的传统教学模式。说明教师具有较强的语言知识教学意识, 但缺乏言语技能训练意识。

教学设计二中, 教学活动以听、说为主, 突出技能训练, 学生有较多的语言练习和实践机会, 体现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原则和交际性原则, 说明教师有较强的言语技能训练意识。同时也重视词汇教学与语音教学, 显示教师也有一定的语言知识教学意识。但对功能意念、语法等方面的教学有所忽略。

三、如何正确处理语言知识教学与言语技能训练的关系

笔者认为, 处理英语语言知识教学与言语技能训练两者的关系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单纯讲解与传授语言知识, 防止教学活动学术化

外语教学最忌烦琐的讲解或满堂灌。对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进行过多的讲解不仅收效甚微, 还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而这种能力必须通过语言实践才能培养起来。因此, 英语教学应立足于语言实践活动, 坚持交际性原则。

(1) 英语要作为交际工具来教。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学科, 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因此, 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注意把英语作为交际工具来教, 而不是单纯传授英语知识。

(2) 精讲多练, 融语言知识教学于听、说、读、写活动之中。听、说、读、写既是语言教学的内容和目的, 也是语言学习的基本途径和手段。对于相对简单的教学内容, 直接通过听、说、读、写练习就能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则不需要讲授语言知识和语法规则。而随着学生学习的语言项目增多和语言现象变复杂, 就有需要和可能讲授语言知识, 但对语言知识必须精练地讲解, 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实践活动, 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听、说、读、写的训练。

(3) 尽量避免孤立地教学语言知识。无论是语音、词汇还是语法, 如果脱离了材料和语境进行孤立的教学, 学习者要么容易遗忘, 要么难以理解, 从而难以形成明确的概念和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因此, 语言知识最好结合语言材料进行教学, 并创造必要的语境进行练习和运用。

(4) 教学过程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避免满堂灌的最好办法就是鼓励学生进行探索性、发现性的学习。教师可采用提示、注意、观察、发现、猜测、分析、归纳、对比等多种方式进行语言知识的教学, 让学生积极参与、投入其中, 以学生为中心, 使学生真正成为语言学习的主体, 把发现规律、总结规则的过程也变成听说读写的训练过程。

2. 正确认识语言知识对于技能训练的监控和指导作用, 防止过于强调技能训练而过分弱化语言知识教学的倾向

语言学家根据儿童轻而易举习得母语的现象提出了“习得”理论。简单地说, 习得就是无意中获得, 亦即在自然的交际情境中通过使用语言发展语言能力。习得理论的出现对于改进和提高我国的英语教学起到了无可置疑的作用。不少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习得的环境, 提供大量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 使英语学习中的“聋哑”现象大为改观。

然而, 我们的教学毕竟不是在英语国家进行, 没有所学语言的客观环境, 可理解的语言输入毕竟有限, 单凭课堂教学, 学习者难以完全正确习得语言规则。甚至提倡自然法的克拉申 (Stephen D.Krashen) 在强调习得语言的同时, 也还是认为自觉学习语言规则能够产生监控作用, 能对习得系统的输出进行检验和改正。通俗地说, 语言知识的教学是“会不会”与“对不对”的训练, 而言语技能的训练是即席反应训练, 亦即熟练度的训练。教授知识是为了指导实践, 两者结合起来有助于理解、记忆、对比和监控, 有利于加速言语技能的内化过程。因此, 教师要正确认识语言知识对于技能训练的监控和指导作用, 防止过于强调盲目模仿、死记硬背、机械操练而过分弱化语言知识教学的倾向。

3. 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犯错现象, 把握好纠错时机

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出现错误在所难免。心理学上的不同学派, 对待学习中错误的态度从来就是不同的。行为主义者强调有错必改;认知论者却不主张对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多加纠正。因此英语教学中出现了两种现象:要么见错就纠, 强调语言训练的精确性;要么对错误无限宽容, 强调对学生的尊重。两者都有道理, 但对不同的错误还是应该区别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语言基础知识教学阶段强调的是语言的准确性 (accuracy) , 包括基本的发音技能、词汇的基本用法和基本的句法结构等。这一阶段应该重视纠正错误, 发现错误立即纠正。因为错误的习惯一旦形成, 要改正就比较困难。而且, 这样的纠正并不影响学生的思维过程。虽然在情绪上会有一些影响, 但只要学习者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他会理解教师的纠错对他改正错误有利而表示欢迎。相反, 在技能训练阶段, 尤其是在训练学习者连贯说话、强调语言表达的流畅性 (fluency) 的时候, 对待学习者的错误就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 即使语言中有些错误也不宜打断予以纠正, 必要时可在事后指出。这样是为了避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影响学生的思维过程, 同时也更好地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鼓励学生积极开口, 主动参与。因此, 教师对学生在不同性质的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错误要加以分析判断, 正确把握纠错时机, 逐步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综上所述, 英语教师要有明确的语言知识教学意识和言语技能训练意识, 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讲”和“练”的矛盾, 才能搞清楚“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 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从而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

摘要:掌握外语并非掌握关于外语的知识, 而是要在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的同时, 熟练掌握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各种技能。要正确处理语言知识教学与言语技能训练的关系, 教师首先要具有明确的语言知识教学意识和言语技能训练意识。

关键词:英语教师,语言知识教学,言语技能训练,意识,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兴.外语学习与教学[M].西安出版社, 2011.

[2]杭宝桐.中学英语教学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3]黄剑平.辅以语料库的新认知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农民环境意识问题研究 篇8

一、农民环境意识现状及影响因素

当今世界, 文化软实力已逐步成为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繁荣的重要标准, 而环境意识水平的高低同样也是文化繁荣的一个衡量标准。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中, 由于受到农村环境条件影响, 农民的环境意识在社会各类人群中仍是处于最低一层的。而且, 就目前我国农村环境发展状况来看, 农民的环境意识还是一种自我保护型的。更多的人只是关心自家小范围的环境卫生, 忽视公共场所环境卫生, 更别谈对重大环境问题的关注了。而农民作为农村环境行为的主体, 其环境意识水平低下的影响因素却是多方面的, 既有历史与现实的原因, 也有主观与客观的因素。

第一, 农民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在农村建设的过程中, 农民虽然有一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知识, 但是整体水平比较低。一方面, 小农意识和短视思想严重影响并制约着农民的环保意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 农民环境知识的贫乏, 环境行为能力低下, 这不但影响到农民群众学习环境文化的积极性, 也影响到农村环境的治理。

第二, 传统生活观念制约。在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 仍有很多落后的生活习俗扎根在他们的日常的生产生活中, 影响着农民意识水平的提高。在居住环境方面, 人畜一院, 生活垃圾露天堆放、随地吐痰等不良生活习惯, 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在生活消费方面, 受封建社会的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的影响, 人们的消费品仍是以自己传统的生产方式为主, 不断从自然中索取资源, 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2]。除此之外, 一些农民在婚葬活动中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使用过后不经处理随意丢弃。这些做法都既不利于卫生条件的改善, 也影响整体的环境治理, 更会阻碍农民环境意识的改善。

第三, 农村科技水平落后。一方面, 农业生产工具依旧单一, 对现有的科学技术无法完全掌握, 致使很大一部分农业科技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 我国大部分乡镇企业不重视绿色产品的创新研发, 想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大的利益, 导致乡镇企业成了发达国家转移污染生产的主要场所。这些都在一定程度是加速了对我国农村环境的破坏, 影响了农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意识水平的提高[3]。

第四, 环保政策滞后。目前, 我国现有的环境政策特别是控制环境污染政策大多都是在工业和城市污染的基础上建立的, 部分环境政策偏离了农村, 缺乏系统性和普适性。在新中国成立的之初, 更多的是关注经济发展和政治建设, 而忽略了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致使农村的环境问题越发突出。另一方面, 由于城乡结构的影响, 使得农村居民为了自身生存不惜冒险破坏生态环境, 产生大量的环境问题。反过来, 环境的恶化又致使农民无法摆脱低下的生活水平, 造成了农村环境的恶性循环和人们环境意识水平的低下。

第五, 公务人员环境意识水平低下, 执行不力。由于我国的环保政策的贯彻实施基本上依靠的都是国家, 而国家政策的执行者———政府官员和职员在这中间作用也非同小可[4]。因此, 执法人员自身的环保意识会对他们的执行力度产生很大的影响, 同时也会影响到农民环境意识水平的高低。所以执法人员的环境伦理意识在利益和公正问题面前慢慢降低和磨损会影响到农村居民环境伦理意识的提高。另外, 部分执法人员虽有较高的环境意识, 但也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宣传层次上, 并未转移到政策偏好上来。

二、培养农民环境意识的对策

第一, 加强环境意识教育, 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素养。

首先, 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 以基础教育为主, 完善农民环保知识结构。加强农民环保意识的培养, 以环境知识的基础教育为主, 使农民群众有效地认识到环境资源在我们世世代代生活中的重要性, 并能运用现有生产知识, 积极地参与环境建设。同时继续加强环境法治意识教育, 特别要以真实可见的警示教育片为题材, 唤醒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培养农民遵法守法的自觉性。

其次, 在宣传方式上, 将宏观宣传与微观宣传有效结合。宏观上, 除了一些常用宣传方式以外, 可以采用更直观的形式来宣传环境知识与理念, 如我们可以在农民闲暇的时候组织各种有关环保的活动让他们亲自参与。从微观层面讲, 我们需要尽可能的以贴近农民的日常生活的主题为教材, 使农民不但可以从简单的日常生活生产中亲身体验, 掌握环境技能, 并且可以让农民从环境保护的监督者走向环境保护的实践者。

最后, 教育形式上, 将学校教育与农村环境宣传教育试点结合。一方面, 我们可以在学教育中注入更多的有关环境专题和绿色生活的教育内容, 从小抓起, 让孩子首先来接触到环境文化, 从小培养其环境意识。另一方面, 要更多的在农村开展环保宣传教育, 使农民更直观更方便的获取环保知识, 把农村宣传试点与学校专项教育相结合, 实现了从孩子到成人的全民教育, 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进而普及环境知识和环保理念。

第二, 改善农民不合理的生活观念, 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首先, 规划房屋建设, 改善居住环境。教育广大农民在居住的院落内尽量减少搭建饲养牲畜的舍棚, 将人与牲畜的生活环境彻底分开, 降低人们得病概率。同时, 室内装修要以环保健康为主, 保证居住环境的健康舒适。

其次, 引导绿色消费, 健康饮食。在我国农村, 由于历史文化的影响, 人们的待客之道就是“宁可吃不完, 也要菜满桌”, 这成了农村人热情好客的方式。这种方式在满足人们内心需求的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环境资源。因此, 我们必须改变这种陋习, 餐具、饭菜的数量都应按照人员的多少而定, 这样长久坚持, 不但使得人们改掉那种不健康的生活习俗, 也会使得一些健康的生活消费方式深入到人们的思想中去, 形成稳定的环保意识, 也会为我国的农村环境的美化带来更长久的保障。

第三,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加大执法力度, 完善法律法规建设

首先, 加大扶持力度, 提供技术指导, 改善农村环境。这就要做到:1) 扩大资金投入覆盖面, 加大政策扶植力度。与城市相比, 国家对农村环境治理的支持度相对较低。因此, 要改善农村 (下转第198页) 落后的生产生活环境, 政府就要加大对农村环境建设的财政资助, 突出农村环境建设的紧迫性可重要性;2) 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 发展可持续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 各种具有高污染性的化肥用于农业生产, 再加上落后的农业技术, 加剧了农村环境问题。改善这一现状, 国家就应该加大转变传统农业生产的力度, 按期组织技术人员下乡指导农业生产, 积极培养一批以务农为生的真正的技术性人才, 在农村积极有效地推广适合农民需要的农业技术, 实行科学引导, 使农民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培养环保意识。

其次, 加强有关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建设。这就要做到:1) 加强国际交流, 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我国将“环境保护”列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同时作了明确规定, 但是我们更因该明白,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的制定不仅是根据本国实际而定, 而且从开始就借鉴了日本的环境保护的经验。因此, 在当今社会, 更应该加强国家交流合作, 侧重农村环境发展现状, 完善农村环境立法。2) 明确部门职责, 加强执法。一方面, 设立严格明了的监管机制, 强化监管, 在目前我国法律监管体系中, 监管主要是以行政机关和权力机关为主, 而社会性的组织以及民众个体的监督是不被重视的[5]。因此为了保证农村环境保护的顺利进行, 就要做到:上下级政府间的相互监督、政府与社会团体、公众之间的相互监督等, 尤其要对部分促使农村经济发展项目, 要进行民意调查, 使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环境监督管理中来, 形成一定的评价机制。政府也有责任对民众的建议进行筛选, 确保能够真正做到监管的完善性, 除此之外, 还要保证政府内部公职人员之间的监督[5]。环保公职人员必须明确自身职责, 在环保工作中做到职责明确, 权责明确。另一方面, 加强执法。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a.培养合格的执法队伍。对环境执法人员进行长期或短期的训练培养, 不断提高他们的执法水平, 政治素养, 以期能够避免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 保证他们的纯洁性。而且在日常的环境执法中, 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变不合理的执法理念, 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 以此来强化他们自身的法制意识, 提高他们的执法能力[5]。b.适当加大处罚力度。环境执法中也包含着对违法者的处罚问题。在农村, 适当的经济处罚往往会使农民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因此, 按照法律规定, 根据实际违法的情节, 给予相应的处罚会对新农建设也是有利而无害的。

总之, 培养并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是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只有全社会各方面齐心协力, 通力合作, 将其定为长期的工作任务, 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大多数农民群众的环境意识, 从而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 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张新峰.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杨旭东, 郑竺凌, 单明, 等.新农村房屋节能技术新农村人居环境与村庄规划丛[M].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 2006.

[3]侯彦青.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甘肃农业, 2006.

[4]马娜.我国地方政府环境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 2010.

意识形态研究综述 篇9

关键词:意识形态理论,国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热点

一、国外研究现状

自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问世后,国外学者对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空前的鼎盛时期。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根据马克思思想中的不同内容来分析马克思意识形态的观念。麦克里兰认为,在这段时间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三个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首先,第二国际把马克思主义直接等同于经济决定论。而这便会更加突出意识形态与虚假意识之间的相等关系。其次是列宁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这两种意识形态形式之分,并称前者是统治的意识形态,后者是科学的意识形态。再者是“由于革命运动在西方未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在诸如葛兰西和阿尔都塞等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者当中,意识形态是比迄今可以想见的更为强大而独立的力量的印象逐渐增强,并因此给予了它更多的注意和重视。”也就是说,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破产后,诸如卢卡奇、葛兰西等一些思想家不光总结了革命失利的经验教训,并且开始把研究的重点变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

从上述对国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现状的分析来看,国外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对意识形态与政治、科学技术以及文化关系的研究。

首先是对意识形态与政治关系的研究。在20 世纪20 年代,西欧工业革命相继破产,卢卡奇、葛兰西等人便把目光转向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积极论证了意识形态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他们立足于无产阶级的革命需要,发展研究了意识形态革命理论,认为忽视意识形态领导权是革命失败的深层原因。在葛兰西看来,无产阶级要想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就必须重视意识形态的作用。而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眼中,意识形态同样富有浓厚的政治内涵,但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不同的是,他们对意识形态概念的使用基于否定意义上的。他们认为一切意识形态都是统治阶级编造出来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身的阶级利益,也就是说意识形态对维护统治有着重要作用。然而自20 世纪50 年代以来,以学者雷蒙·阿隆、爱德华·希尔斯、李普赛特和贝尔等为代表的“意识形态终结”论逐渐形成。终结论者认为一个没有利益冲突的世界即将到来,因而无需再有对政治方面的要求。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特里·伊格尔顿认为,意识形态是利益斗争和权力斗争的产物。所以意识形态的问题都关乎到利益与权力问题,即在意识形态中的斗争虽说并不全是权力的斗争,但并非与权力斗争无关。

其次是对意识形态与科学关系的研究。在这个问题上一般有两个观点:一是予以否定的回答。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意识形态体现为多种具体的形式,例如哲学、宗教、艺术等,但并没有包括科学技术。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技术是被排除在意识形态概念之外的。实证主义学派认为应当把意识形态和科学放在两个互相对立的位置上,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也明确区分了二者之间的区别。可以说,除法兰克福学派之外,大多数学者都把意识形态和科学技术的对立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二是予以肯定的回答。比如列宁将意识形态分别划分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并称后者是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体,是科学的意识形态。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认为,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技术以自身为基础和核心,已经具有相应的意识形态功能。哈贝马斯将马尔库塞的这一观点进一步发展,他曾提到,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不但是一种生产力,同时也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

第三方面是对意识形态与文化关系的研究。这一研究主要是在法兰克福学派批判大众文化的过程中产生的。他们从文化角度对意识形态进行批判,主要是针对资本主义文化生产,认为其意图控制大众的意识。在他们看来,大众文化受到了商品社会的操作,因而它的实质是一种意识形态操纵。这一特点之所以难以被发现,是因为它有所谓的“民主”的掩盖。继法兰克福学派后,詹明信与伊格尔顿也认真研究了意识形态与文化的关系。詹明信从文化视角对意识形态进行初步研究,提出了“认知测绘”理论。他认为,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是借助思想体系来联系的。与詹明信一样,伊格尔顿也将意识形态研究置于文化的视阈中,进一步揭示了文化所蕴涵的意识形态本质。

二、国内研究热点

国内有部分学者持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主要是意识形态批判的观点。他们认为马克思原本谈及意识形态概念时,就是从批判的角度出发的,而继他之后的意识形态理论与之相比,则缺少了其中的批判性,逐渐演变成一般的文化建设理论。学者姚大志认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性可以从其实际运用途径和方法中看出。学者周宏将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概括为对资产阶级政治意识形态、资产阶级经济学以及资产阶级文化理念的批判。学者张秀琴则指出,马克思意识形态的批判主要集中于在哲学领域、经济学领域和资本主义政治社会领域的批判。

由此可见,国内学者对意识形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关于意识形态概念的问题,二是关于意识形态功能的问题。

马克思对意识形态问题的相关阐述主要是在其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进行的,他从来没有完整明确的定义过意识形态概念,也没有系统论述过意识形态问题。因此,国内学者有相对较大的空间来界说意识形态的概念。总的来说,国内学者对意识形态的界定主要分为几类:“理论学说”、“价值体系”、“行为准则”、“知识体系”等。而关于马克思究竟在何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概念的问题,国内学者们对此有一番激烈的争论。学者俞吾金认为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是持否定观点的。在俞吾金看来,意识形态就是一种表现、情感和观念的统一,代表了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学者季广茂同样认为马克思将意识形态看作是一个贬义词,他赋予其实质性的贬义色彩。与此同时,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同时在肯定意义和否定意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概念。一种是否定的、贬义的用法,即如前所述;另一种是中性的用法,认为马克思将意识形态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范畴来使用。学者宋惠昌就认为,意识形态是社会意识形式中的一种特殊的存在。

而关于意识形态功能的研究,国内外并无专著专门论述,而只是在相关著作和论文中零散的出现。然而意识形态对社会现实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学者们立足于不同的视角对意识形态的功能进行了概括。国防大学姜汉彬教授从意识形态也是综合国力的角度,概括了包括理论指导力、法纪整合力、理想凝聚力、舆论导向力、道德教化力、艺术熏陶力在内的六种社会功能。宋惠昌认为,意识形态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治“合法性”功能;二是“社会水泥”功能;三是“思想旗帜”功能;四是“价值导向”功能。毛寿龙将意识形态功能分为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两个方面。从积极方面来说,意识形态可以维护统治集团的团结与稳定,对政治集团的搭便车行为起到一种约束的作用,从而调节政治利益集团间的关系。而从消极方面来说,陈旧的意识形态会压制创新,破坏进步集团的合法性。学者郑永廷则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预测、整合以及调控功能做了重点分析。预测功能主要包括因果预测和趋势预测两种途径。而整合功能则是通过文化层面的分层整合、制度层面的规范整合、制约层面的强制整合方式来实现的。调控功能是通过观念、制度及权力的调控来实现。

中国城市女性环境意识研究 篇10

一项关于环境关心的性别差异研究表明:“如果剔除环境知识的作用, 所有自变量对环境关心的解释力度 (R平方 ) 将不到10%。”(洪大用、肖晨阳, 2007)这10% 的内容中环境意识占多大的比例呢?根据已有的研究,认为女性的环境友好行为多于男性,那么中国城市女性的环境意识处于什么层次呢? 这就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一、理论假设与数据变量

本文的基本假设是:女性的环境意识与环境行为显著相关;女性的环境意识与受教育、年龄、婚姻、收入、单位性质等情况有关。

基于社会化和劳动分工的性别差异这两种理论假设,女性在社会化过程中被期待为家庭的主要照顾者,较之男性承担着更多的家务劳动,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多的机会进行环境友好行为。那么女性的环境意识就通过她们的环境友好行为有了展示的机会。同时, 人们的环境意识大多是通过教育、媒体宣传等方式建立起来的。女性的关注点与男性是不同的,男性更注重经济、政治等宏观问题,女性则倾向于消费、生活等微观问题;婚姻对于女性的影响要大于男性;在现代社会中,女性的教育水平、收入状况等也与男性有普遍差异。这些情况都对女性的环境意识产生影响。基于这种分析,本文的具体操作化假设为:

假设1a: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与环境意识成正相关;也就是说,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环境意识就越强;

假设1b:已婚女性较之未婚女性环境意识要更强;

假设1c:女性的年龄与环境意识成正相关;年纪越大的女性其环境意识越强;

假设1d:女性的收入与环境意识成正相关。

本文的数据采用200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城市部分关于环境问题的数据。在全国实施问卷调查的抽样城市中,最后完成样本5078人,其中有效样本5073人,有效回收率约为99%。本文着重对于城市女性居民的环境意识进行研究,所以选取了总样本中性别为女性的样本,共3059人。

女性的“环境意识得分”为本文的研究变量。另外,环境意识能够对环境友好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本文也将对女性的环境友好行为做描述性分析。

本研究的预测变量包括教育程度,这是一个定类变量,分为文盲、小学及私塾、初中、高中(包括中专及技校)、大专以上。婚姻情况分为已婚和未婚,离婚后未婚、离婚后已婚、丧偶未再婚、丧偶后再婚,本研究把这几种情况综合为已婚和未婚两种。年龄和收入是连续变量。

二、分析和发现

对问卷中10项环境友好行为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垃圾分类投放”、“与自己的亲戚朋友讨论环保问题”、“主动关注媒体中报道的环境问题和环保信息”这三项环境友好行为,女性居民回答“偶尔”、“经常”的比例明显高出平均水平。“采购日常用品时自己带购物袋”、“对塑料袋反复利用”这两项环境友好行为也较之平均水平略高。而“为环保捐款”、“积极参加政府和单位组织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参加民间环保团体举办的环保活动”这三项环境友好行为中女性回答“偶尔”、“经常”的比例与平均水平基本持平, “自费养护树林和绿地”、“参加要求解决环境问题的投诉和上诉”这两项环境友好行为中回答“偶尔”、“经常”的比例略低于平均水平。

这说明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做出的环境友好行为要高于在公共领域做出的环境友好行为。这主要与女性的生活经历相关,因为女性采购、投放垃圾等活动要明显多余男性,这使得女性有比男性多的机会做出此类环境友好行为;而在公共领域內,男性处于主导地位,在公共领域內的环保行为多与单位、收入相挂钩, 因而“为环保捐款”、“积极参加政府和单位组织的环境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参加民间环保团体举办的环保活动”这三项环境友好行为中女性回答“偶尔”、“经常”的比例与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女性的收入水平平均低于男性,因此,在涉及到金钱花费的环境友好行为上,女性的参与比例则要低于平均水平。

可见,女性的环境友好行为并非完全高于平均水平。通过对环境意识与环境友好行为的简单交互分类分析,二者具有显著性关系,并且其解释力均高于0.5。下面,笔者尝试以三个模型来解释教育、年龄、婚姻、收入、单位类型对于女性环境意识的影响。

把环境意识得分与教育、年龄、月收入、单位性质、婚姻状况分别进行线性回归分析,获得了五个模型:

注:1.*表示 p<.05; ** 表示 p<.01括号数字为 t 值;N=3059; 2.“婚姻”变量以未婚为参照。

对这五个模型进行F检验发现,教育、年龄、月收入对于环境意识的影响均具有显著性,但单位类型及婚姻状况对于环境意识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剔除这两个变量。在剔除单位类型和婚姻状况这两个变量后,剩余三个变量影响力由高到低排列为:教育、年龄、月收入。通过R2检验,发现纳入教育程度这一变量能够解释3.9% 的差异;纳入年龄这一变量能够多解释4.7% 的差异;纳入月收入这一变量则能够多解释4.8% 的差异;婚姻状况本身对于环境意识不具有显著性,但在与其他变量一起参与回归时,婚姻状况这一变量使其解释力达到4.9%。所以,婚姻状况可能与年龄等变量有相关性。通过F检验和t检验, 在“剔除环境知识的作用,对环境关心影响不到10% 的所有自变量”中有4.9% 来自于环境意识。对于环境意识这4.9% 的解释力贡献最大的是教育程度这一变量。婚姻状况、教育、年龄和收入这四个变量间也具有相关性。

根据模型分析,假设1a得到部分验证。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与环境意识成正相关;但是否是“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环境意识就越强”还需进一步检验。但总的来说,教育对于环境意识的影响是尤为重要的。美国著名环境社会学家汉尼根指出,成功地建构某种环境问题必须注意:(1)某种环境问题必须有科学权威的支持和证实;(2)拥有科学普及者是重要的,如果没有他们的普及, 某些问题只能是深奥难懂的研究专题;(3)某一潜在的环境必须以非常醒目的符号和形象词汇加以修饰,以引起注意。(Hannigan 1995)在这里,教育担当起普及科学知识的任务,起到了把科学知识普及化的作用,使得深奥的问题能够为大众所接受。所以,接受过教育的人获取环境知识、了解环境问题的机会就较之未接受教育的人要多,其环境意识也就在这样的教育中慢慢培养起来。在教育中,环境知识和环境问题多以简单的名称或者图画出现,更容易深入人心,容易被人们接受。人们一旦接触过这些“符号”或“形象词汇”,在以后的生活经历中,再次使用它们的机会就会增加。另外,对于接受过基础教育的人来说,即使他的环境意识并不强, 但仍然具备一定的关于环境问题的知识和信息,虽然并不是十分丰富、甚至不完全正确,但这类人潜在的环境意识更容易唤起。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某些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词汇或者事件时, 他们会给予较之未接受过基础教育的人更高关注,也就更容易建立起环境意识,从而做出更多的环境友好行为。

假设1b被否定。假设1b为:已婚女性较之未婚女性环境意识要更强;但模型显示:未婚女性要比已婚女性的环境意识强。这可能受到了年龄和教育等变量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已婚女性较之未婚女性在生活领域具有更多机会做出环境行为,但在公共领域內,已婚女性与未婚女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是否工作、收入如何等方面。因此,按照模型未婚女性且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才具有较强的环境意识。

假设1c:女性的年龄与环境意识成正相关;年纪越大的女性其环境意识越强。这一假设看似与假设b矛盾,而实际上这与变量间的相互关系有关。一般情况下,女性年龄越大生活经验越丰富,对于环境意识的培养时间就越长;另一方面,有工作的女性中年龄与收入是成正比的,收入又与教育相关, 因此,当教育程度越高女性环境意识越强时,年龄与环境意识也是成正比的。

假设1d得到验证,即收入越高的女性其环保意识越强。结合与环境行为的相关分析,收入高低对于环境意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公共领域。因为公共领域的环境意识主要体现在金钱的支出上,比如“为环保事业捐款”、“自费养护树林和绿地”等,在这些方面,收入高的女性必然会比收入低的女性有更高的环境意识。

三、结 论

第一,教育程度是环境意识最重要的影响变量,同时,年龄、月收入、婚姻三个变量对环境意识也有显著作用。四个变量间还具有相互作用。所以,提高女性受教育程度是提高环境意识的主要途径。

第二,女性在生活领域的环境行为要多于在公共领域的环境行为,这不仅仅是由于女性的生活经历,还说明女性的环境意识是不完备的。在生活领域中, 诸如“垃圾分类投放”、“采购日常用品时自己带购物袋”、“对塑料包装袋进行重复利用”等环境行为往往与节约家庭开支联系起来,女性的环境意识首先起于对节约家庭开支的重视;而在公共领域中的环境行为并不高于总体平均水平说明,女性对公共领域的环境意识较弱, 这部分环境意识是应该给予重视的。所以,环境意识虽然与教育有较大相关性,但在女性居民中,能够促进环境意识形成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经济利益。因此,提高女性的环境意识除了在提高教育程度这一途径外,还应该有其它如经济利益等刺激因素,促使女性环境意识的提高。

小学阶段数学符号意识研究综述 篇11

关键词:数学思考;符号意识;内涵理解;培养策略

一、研究背景

“符号”一词起源于希腊,英文译名为“symbol”。著名数学家罗素【英】说:“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数学符号是一种特定的、精炼的、专用的数学语言,是数学抽象思维的产物,又是人们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进行表示、推理、计算的工具,数学思维活动以此为载体。狭义上的数学符号,以人们约定俗成的方式存在,如规定加法用“+”表示,减法用“-”表示。广义上的数学符号,是指表示数量之间的规律及其关系的所有符号,可以用来描述数学对象,如数学用语、公式、图表、数字等。经历了数千年历史的积淀与完善,数学符号展现着独特的魅力,成为通用的科学语言。它不同于汉语、英语、德语等一般的语言,它突破文化和地域的界限,成为一种国际化的规范语言。它是人类智慧的产物,促进数学的发展与进步。

学生对数学符号的把握对其数学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自从2001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符号感”作为核心概念提出以来,对于数学“符号感”的研究就成为一个比较活跃的领域。在之后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数学符号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符号感”一词更名为“符号意识”。因此,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成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孩子自从学习算术开始,就与符号有了接触,上了小学之后,对数学符号的接触就更多。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并理解数学符号的意义,能运用数学符号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事实上,一些发达国家及地区很早就认识到符号意识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如《美国学校数学教育的原则和标准》明确提出了发展学生符号意识的要求。还有我国的特别行政区——香港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要发展并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鉴于此,国内外很多学者和一线教师在数学符号意识的内涵理解、对其在教与学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培养策略等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与探索。本文对关于数学符号意识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分析与总结,为后续研究做准备。

二、关于符号意识内涵理解的研究

对于符号意识,目前还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义。国外的很多学者从数学符号的特征和表现形式进行描述,更倾向于认为其是一种能力的体现。Fey(1990)对符号感的阐述比较系统,他认为符号感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它总是和数感、函数感和图像感等相互联系,但他认为符号意识也是一种能力。Kinzel认为符号感就是“在具体情境中,能创造出准确的代表数量关系的代数表达式,是符号解释和符号操作的结合体,是一种能力”。Nurit Zehavi认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符号感通常和数感、图表感、函数感等联系紧密并交织出现”,因此要给它下定义,非常困难。Abraham Arcavi 认为符号意识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思维活动,是对符号的一种直觉,一种理解以及运用。他试图详细具体地罗列符号感的表现特征,并对其进行分类,但仍然认为其完善度不够。

在我国,“符号意识”是数学课标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早在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首次将“符号感”作为一个核心概念提出,认为符号感是“人对符号的意义、作用的理解以及主动地使用符号的一种习惯和意识”。之后学者们都是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理解。如史炳星等对符号感的理解与其一致,他们强调学习数学符号重要的一步是用字母表示数,认为理解用字母表示数对于发展学生的数学符号意识是有帮助的。也有学者认为符号感就是一种对符号的直接感受和感悟。如王兄从表象图式的角度来理解符号感,认为其是指对符号的感受和领悟能力。有些学者认为符号感的提法不够恰当,对此存在争议。何小亚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刍议》一文中认为是翻译的误差,主张符号感的提法值得商榷。郑毓信的观点与其一致,认为符号意识不是简单地对符号的某种感觉、感悟能力达到的水平,更是一种心理活动和数学意识。这种符号意识与数感及数学模型联系紧密,是对数学语言的一种综合运用,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对符号的直观感觉,即符号感的问题。经过10年的课程改革,《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在经验总结中不断反思,最终将“符号感”一词改为“符号意识”。之后,关于符号意识的理解基本都以此为参照,与其表现一致,很少再有争议。

纵观以上国内外学者们对符号意识内涵的理解,他们都认为符号意识是一种自觉主动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符号的态度和能力。他们对此各抒己见,但更倾向于是对数学符号的特征及表现形式的描述,而并非其真正内涵。因此,符号意识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值得我们进一步地思考。

三、关于符号意识教与学的经验性研究

这些年来,一线的数学教师、研究人员及学者,对数学符号意识的教与学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与分析总结,同时借鉴吸收了一些教育学、心理学中关于知识获得的认识,两者结合,提升成为数学符号意识教学的依据,为学生“怎样学”,教师“如何教”,提供了指导。但没有说为何要这样做,其本质是认识论的、经验式的。这些在实践中得到的规律,对数学符号意识的教学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一)关于学生对数学符号学习的研究

鲁迅的“生命意识”研究综述 篇12

诗人兼美学家宗白华曾经说, 整个世界可以分为两种:有事实之世界;有人格之世界。文学家关照人格世界, 记述生命的历程。文学艺术就应该表现出创作主体的人格精神。“艺术为生命的表现, 艺术家用以表现其生命, 而给与欣赏家以生命的印象。……艺术品之表现, 作家之生命的表现, 为一种生命的表现, 作家之生命的表现。”[1]190的确, 新鲜活泼、如火如荼的生命本体、沉痛而美丽的现实人生, 是文学甚至是一切艺术的本体和灵魂。一切艺术品包括文学作品既表现着也必然映射着创作者的生命意识、生命精神。“艺术是自然中最高级创造, 最精神化的创造。就实际讲来, 艺术本就是人类——艺术家——精神生命底向外的发展, 贯注到自然的物质中, 使他精神化, 理想化。”[2]

生命意识是每一个现存的生命个体为了适应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依据先天的基因, 加上后天的教化而形成的对生命 (包括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人生、世事的自觉认识和价值判断, 一般包括生存意识、死亡意识、安全意识、人生理想、人生信念等等, 它们相互贯通、相互支撑。生命意识也可以分为人的本体生命意识、现实生命意识和文化生命意识等几个层面。生命意识不同于生命哲学。生命哲学是一门讲述生命和生命体系发生、发展过程的哲学。它是在叔本华生存意志论、尼采权力意志论、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斯宾塞的生命进化学说和法居约的生命道德学说的影响下形成的, 广泛传播于西方各国, 并贯穿20世纪的哲学流派。生命哲学不仅用生命的发生和发展来解释宇宙, 甚至解释知识或经验基础的唯心主义学说或思潮。生命意识不把世界严格区分为物质为一元, 精神为一元;“生命意识”从来没有在“客观世界”里存在过, 它只能在个体生命中存在。每个个体生命的生命意识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生命意识中会有确定的始终如一的基质, 但不会是凝固静止、一成不变的。个体生命的生命意识伴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个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命价值观的变化, 也必然会变化、调整、修正, 而且关注的层面也会有不同。

自然鲁迅的文学作品既是鲁迅生命意识的映射, 也或显畅或曲折隐晦的表现着鲁迅的生命意识。新时期以来, 对于鲁迅的生命意识的研究始于1992年朱德发、刘开明发表在《山东社会科学》的《生命意识的艺术显现——论鲁迅本体的深层结构》一文。论文率先指出“鲁迅本体中更为活跃的本我——生命意识既是联系其意识结构各个层次的中介”[3], 又是自我、超我的渊源, 因而是揭示鲁迅深层结构的钥匙。作者认为作为一个人类奥秘的文学家、思想家的鲁迅, 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 各种本能需求——性爱的渴求、生的意志、死的痛苦、自我发展的欲望等等, 这一切都源自鲁迅强烈的生命意识。由灵与肉、生与死、爱与恨、创造与毁灭等矛盾所构成的生命意识是“鲁迅”这部复调交响曲的主旋律, 是鲁迅本体的深层结构。正是这生命之树开放的奇葩, 使“鲁迅”焕发出迷人的艺术魅力和无穷的创造精神。因此, 他们认为生命意识是研究鲁迅本体深层结构的契合点。同年七月, 张立在其发表在《鲁迅研究月刊》上的《魔鬼的美——从鲁迅的出版活动看鲁迅的生命意识》论文中主要从鲁迅三方面的出版活动探讨了鲁迅的生命意识:鲁迅创办、编辑、出版《莽原》、《乌合》、《三闲》等期刊、丛书或者文集时, 在浅层的喜剧形式下暗含着一种更深意义的命运悲剧, 除却通过出版向读者传达出了社会革命的信息, 还向读者传达出了他自己的痛苦心声——他对于生命的深深的悲剧意识;鲁迅翻译和出版厨川白村、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 向读者传达他对人生意义的形上感受, 对于死亡的悲剧性理解, 他更多的是通过对社会不幸的抗议来寻找人的价值, 赋予人以孤独地个性、苍凉的色彩以及悲剧性的命运, 并对人与己的双重人格鞭责、拷问;鲁迅在装帧设计上所表现出来的审美趣味, 他出版的木刻作品, 怪诞、粗犷, 具有英雄主义的悲壮和魔鬼般的魅力, 映射着一代怪杰所具有的个性和心态。自此至2009年6月25日, 研究者不同角度、侧面, 或者通过对鲁迅不同作品文本分析、解读, 对鲁迅的生命意识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下面分类综述。

首先是对“鲁迅生命意识”的研究。这类研究, 不以鲁迅具体作品的文本分析为主。1994年, 李彪的《鲁迅独特的生命意识》从鲁迅对生命的认识、体验和实现生命意义两个角度论述鲁迅独特的生命意识:鲁迅认为生命是进化的, 生与死是相连的, 有生必有死, 死是必然的;生命的意义在于做一个真正的人, 有益于人民的人、做一个有贡献的人, 像过客那样绝望的反抗。最后, 作者指出鲁迅的生命意识里, 猛勇、刚强、希望、乐观;孤独、寂寞、悲观、沉郁;希望与绝望、乐观与悲观, “实有”与“虚无”交织在一起。2002年韩国学者洪昔杓发表《鲁迅的“生命意识”研究》, 作者通过对鲁迅思想中与生命哲学的思维有深刻关联的主要概念语“死亡和“腐朽”、“坟”、“无所有”和“无”的分析, 探讨鲁迅的生命意识。在结束语中论者得出结论:鲁迅的生命意识是以“某一物种的生命的延续是以个体生命的有限性 (死亡) 为前提来实现”这样一种生物学的进化论为基础的。所以鲁迅将生命的终点设定为“死亡”或“坟”。

王学谦对于鲁迅生命意识的研究方面用力较多, 颇有创见。他有三篇论文从不同角度研究、阐述了这个问题。其中2003年的《自由意志及其陷阱——对鲁迅生命意识的双向分析》和2004年的《反传统:自由意志的高峰体验——论鲁迅反传统的生命意识》都是从“自由意志”这一重要特质探讨鲁迅的生命意识。前者集中对“自由意志”进行了双向解析和评论, 认为一方面, 这种自由意志是鲁迅一生求索、反抗、战斗的精神动力, 铸就了他作为战斗型文学家、思想家的风采。另一方面, 这种自由意志也潜藏着负面因素, 从而造成了鲁迅专断、霸道有余而宽容、理解不足的性格局限和越位攻击的局限性。后者重在论述“反传统”是鲁迅自由意志的高峰体验, 指出鲁迅反传统的关键在于发现“仁义道德”“吃人”。“吃人”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单纯的理性判断, 而是一个充满着自我生命体验的意象, 是少年鲁迅“吃人情结”的升华, 它既揭示了人的存在悲剧, 又高扬着“反抗绝望”的自由意志。2007年王学谦发表《道家文化:鲁迅生命意识的传统资源》, 此文追溯和分析了“自由意志”的传统渊源, 认为其中渗透着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的精神底蕴, 鲁迅强旺的自由意志承续着中国道家文化“疏狂”的酒神精神。同时论文明确定义“自由意志”“是一种执著于生命主体的内在力量, 是一种昂扬激越的个体生命意志和激情, 它极力将自我与他者区别开来, 有一种主体克服客体障碍实现自我生命意志的强烈冲动, 因而对于与外部世界具有一种强烈的攻击性, 其典型形态是‘疏狂’——以一种放荡不羁的自由意志抗拒外部世界既定体制和价值原则”。[4]马晖在其2005年发表的《鲁迅独特的生命态度及生命意识》一文中注意到鲁迅对生命、存在、死亡的沉思, 使其作品也更多地表达了对自我个体存在意义与生命价值实现的关注与推崇, 进而传达出人在对自我存在的悲剧性自觉后所昂扬而起的一种自为生存的悲剧精神。

目前, 将鲁迅的生命意识与中外其他作家、作品的生命意识进行比较研究的论文已有三篇。关于鲁迅生命意识的比较研究始于人文学者、作家余杰。2005年11月, 他发表了《肺病患者的生命意识——鲁迅与加缪比较研究》, 文章从同是肺病患者的角度对鲁迅与加缪的生命历程、精神世界、文化取向和创作特点几方面对两位作家进行比较研究, 认为鲁迅和加缪都有漫长而痛苦的肺病体验, 并且因此使得两位作家都处在被隔离的状态中, 成为各个时代和国族的局外人。但鲁迅和加缪都没有屈服, 他们从各自的文化传统中汲取精神资源, 并对其进行具有现代性的改造:鲁迅从《隋唐演义》中获取了肩住闸门的悲剧英雄的意象, 而加缪则从古希腊神话中获取了推石头上山的西西弗的故事, 从而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余杰认为鲁迅对自己的命运和价值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识到自己对黑暗无能为力而自愿接受牺牲, 认为“肩住闸门”的价值在于行动本身而非其导致何种结果。同年12月, 马晖从对生命主体意识的独特体验——悲剧角度分析、论述了萧红、路翎对鲁迅生命悲剧意识的继承和掘进。全文分三部分具体论述, 得出了如下结论:萧红、路翎在对人的本真样态的抒写, 对倔强、坚韧的生命意识, 对人生理想生命形式的不倦追求等方面最具鲁迅的风骨。韩燕于2006年发表的《无名大众的生命意识形态透析——解读鲁迅与朗格塞的“无名人物小说”》一文, 重在将鲁迅的《示众》与朗格塞的《旅游旺季到来之前》两篇具有相似的艺术表现手法的短篇小说进行比较研究, 指出两文都省略了人物的名字, 都着力于人物身体的象征性行动和象征性氛围的营造。论文在篇末得出“无名大众的意识形态从无名性到无所不在的‘观看’, 再进一步从‘观看’获得的身体愉悦, 不断呈现了叙述者对大众‘看客’心理的批判”的结论, 但对此论文没有做具体详细的论证, 也没有说明“无名大众的生命意识形态”的涵义和具体内容。

摘要:新时期以来学界对于鲁迅生命意识的研究始于1992年, 本文主要梳理“鲁迅的生命意识”已有相关研究成果, 分单独论析“鲁迅生命意识”和“鲁迅生命意识”的比较研究两大方面进行文献综述。

关键词:鲁迅,生命意识,综述

参考文献

[1]宗白华.宗白华全集 (第1卷) [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4.

[2]王智忠.《书谱》的生命美学意蕴及现实意义[J].美术大观:2009 (12) .

[3]朱德发, 刘开明.生命意识的艺术显现——论鲁迅本体的深层结构[J].山东社会科学:1992 (04期) .

上一篇:腹腔镜药物下一篇:关于体育的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