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信贷现状研究

2024-07-06

汽车信贷现状研究(共6篇)

汽车信贷现状研究 篇1

目前全球每年新旧汽车销售收入约13000亿美元,其中30%(3850亿)是现金销售,约70%(9150亿)是融资性销售。在9150亿美元的融资性销售中,贷款占78%(7150亿),融资租赁占22%(2000亿);北美占46%(4200亿),西欧占28%(2550亿),世界其他地区占26%(2400亿),年增长率大约在2%-3%左右。而目前中国贷款购车的比例只占汽车总销量的15%左右。这一数据大大低于全世界70%的平均水平。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已经开始走入寻常百姓家。据国家权威部门预测,2003-2005年,中国的轿车需求量将保持在20%-25%的年增长速度。到2010年,中国估计将有50%的汽车以贷款形式销售。然而,汽车信贷市场的迅速扩大并没有足够和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的保证,信贷风险也以倍增的趋势上扬着。本文论述了我国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分析风险防范的相关概念,发掘风险管理和防范方面做得成功和不足的地方,为完善我国汽车信贷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一、影响我国汽车信贷市场发展的风险及原因分析

汽车消费信贷风险所面临的外部风险有政策性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这其中,最重要的是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借款人违约的风险,因为各种主观原因,贷款买车人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或贷款而违约。内部风险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操作风险,尤其是操作风险。金融界关于操作风险主要包括:失误和错误,如交易记录错误、清算失误、系统故障;舞弊,如内部舞弊、外部舞弊、虚假交易等。汽车信贷操作风险指的是由于汽车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程序存在着不周全的考虑,给不规范操作以可乘之机,从而导致预期之外的损失。

我国汽车信贷的风险有发展和扩大的趋势,关于操作风险的分类,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操作风险具体分为七个大类,包括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客户、产品及业务操作,就业政策和公共场所安全性,执行、交接及流程管理,业务中断和系统损失,以及实体资产损坏。汽车金融公司,发放个人贷款的业务与银行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也认可这一定义。

二、控制我国汽车信贷市场风险的措施分析

风险控制是指管理者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消灭或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时造成的损失。通常而言,业界认可的风险控制有四种最基本的方法,依次为: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

风险回避实质是消极的办法,指金融企业发觉业务有风险之后,不做筛选,直接放弃业务,同时也放弃了业务可能带来的收益。采取这样风险回避措施的金融企业通常没有消除风险的能力。

损失控制是比较常见的方式,指金融企业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和减少风险发生所能产生的损失。风险转移的主要形式是合同和保险。对于汽车消费信贷而言,主要的风险转移对象是经销商和保险公司。

风险保留是指金融企业在可能的损失发生前做出各种资金安排以确保损失出现后能及时获得资金以补偿损失,这也是一种被动但是非常常用的方式。我国目前通用的贷款五级分类制度(银监会从2004年起推行)就是其中一种。它根据内在风险程度将商业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这种分类方法是金融机构主要依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即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其中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而公司财务部门则根据五级分类来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使得风险在发生之前公司己经做好了财务上的应对。

三、控制我国汽车信贷市场风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就目前我国汽车市场的需求来说,主要表现为现实需求不足。根据国际上公认的规律,当车价为人均GDP值的2-3倍时,汽车就会大量进入家庭。2003年我国人均GDP1090美元,在全国已经有一部分地区的相当一部分家庭具备了购车的经济能力。然而,中国目前汽车的保有量每百人仅拥有4.5辆汽车,还包括大卡车。日本是每百人拥有50辆,美国是每百人拥有75辆,巴西、阿根延等发展中国家每百人也拥有20辆。可见,目前国人的汽车消费能力并非不存在,但多方面的不确定因素而抑制了需求,从而抑制了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尽快使断裂的供给与需求相互衔接起来,其重要举措之一是发展汽车信贷市场。然而发展汽车信贷市场的同时就必须控制汽车信贷市场的风险,不能让迅速发展的中国汽车信贷市场由于没做好风险的控制而变的混乱不堪。

四、结论与展望

越来越多的汽车集团通过独资或者合资的形式在中国境内开展了汽车消费信贷的业务。对于所有的汽车信贷公司而言,控制和防范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是一个共同面临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汽车消费信贷的概述,分析了汽车消费信贷的风险和风险防范。虽然现阶段对于汽车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研究尚没有成规模,但是本文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借鉴国内外金融行业其它公司对于信贷风险的防范经验,加上自己的研究,对建立适合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一系列风险防范措施进行了探索。文章从可能危及汽车消费信贷的潜在风险入手,分析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对我国汽车信贷市场风险的研究,将为控制我过汽车信贷市场走向良性循环提供借鉴,并有利于促进我国汽车信贷市场的发展及完善。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汽车产业和汽车信贷业的扶植力度,国务院推出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集中体现了国家对于汽车业和汽车信贷的支持。一系列有利政策的出台,预示着汽车消费信贷的光明前景。随着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汽车信贷业务的不断发展纵深,相信关于汽车消费信贷风险的深层次问题,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美]美安东尼·桑德斯.信用风险度量[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张翔.汽车金融信贷业务模式分析[J].汽车工业研究.2008,8

[3]、汤劲夫.汽车信贷相关问题思考[J].湖北农村金融研究.2009,1

[4]、王傲.我国汽车消费信贷现状与发展对策[J].大众商务(投资版).2009,3

汽车信贷现状研究 篇2

关键词:武山县;妇女小额贷款;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6-0000-01

妇女小额信贷是小额信贷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小额信贷不仅可以帮助贫困妇女改善家庭经济收入,同时也可以帮助妇女平衡消费,具有一定应对风险与危机的能力,它还可以提高妇女的自信心和创收与管理能力。本文以甘肃省武山县为例,分析了武山县目前妇女小额信贷的情况,通过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找出不足之处,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妇女小额信贷的推广提供有益借鉴。

一、我国小额信贷的总体现状

我国关于小额信贷的实践和研究从1993年开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首先将与国际接轨的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的小额信贷引入中国,并成立了“扶贫经济合作社”开始,直到2006年尤努斯在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湖北等六个省(区)进行乡村银行试点,我国的小额信贷经历了如下发展过程:(1)自1993年至1996年10月,我国主要依靠国际捐助和软贷款,基本上没有政府资金的介入;人们重点探索的是孟加拉“乡村银行”(Grameen Bank)式小额信贷项目在中国的可行性;以半官或民间机构进行运作,并注重项目运作的规范化。在部分贫困地区先后开展的小规模的小额信贷试验,在这些实验项目中,开展时间较早、规模较大、规范较好的主要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扶贫社”项目、UNDP的四川和云南项目、世行四川阆中和陕西安康项目、陕西商洛地区政府“扶贫社”项目等。(2)自1996年10月至2000年,在这一阶段中政府从资金,人力和组织方面积极推动,并借助小额信贷这一金融工具来實现扶贫攻坚的目标。与此同时,人们在实施第一大类型的项目时也更注意与国际规范的接轨。(3)自2000年至今,农信社作为农村正规金融机构逐步介入和快速扩展小额信贷实验,并以可能成为主力军的身份出现在小额信贷舞台。

二、武山县妇女小额信贷发展情况

甘肃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省份,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仅占到全国的1%左右。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截止2011年11月,甘肃已成为全国第一个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发放额突破100亿元大关的省份,达到102.63亿元,位居全国第一,扶持26.68万城乡妇女创业就业,惠及160万群众,增收致富截至2011年4月底,甘肃省已累计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78.55亿元,扶持19.95万城乡妇女创业就业,其中农村妇女受惠71.72亿元,占91.3%;已落实中央财政贴息2026万元,2010年向农村妇女发放的55.29亿元贷款贴息1.82亿元已经财政部驻甘专员处审核通过并上报财政部;2009年贷出的5亿元目前到期1.3亿元,已全部按期足额还款。其发展之快、效益之好令人惊叹。

三、武山县妇女小额信贷产生的影响

(一)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妇女小额信贷的开展激发了妇女创业的热情,增加了妇女接触社会的机会,为妇女走向社会提供了新的渠道。

(二)对农村妇女具有积极影响作用

妇女小额信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妇女资金不足的困难,调动了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树立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同时妇女素质在项目实施中也得到明显提升。

(三)推动了产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随着妇女小额信贷的进一步实施,通过对重点产业与项目的大力扶持,整合项目,充分利用有效资源,促使当地产业形成规模经济,产生规模效应,从而对当地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跨越式发展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全面推动经济发展。

(四)活跃了银行资金,促进了当地农村金融市场发展

妇女小额信贷项目的实施不仅解决了妇女之所忧,政府之难,为妇女创业发展增加了新的经济活力,而且通过政府的一部分贴息资金,鼓励当地金融机构投入更多的贷款资金,通过信贷业务的开展,有效带动了当地金融市场的完善与发展。

四、对策建议

(一)认真研究,适度延长贷款期限,加大贷款额度

建议根据妇女贷款的用途,将妇女小额信贷的还款与贴息期限延长农户的贷款期限(投放周期可为3-5年),扩大贷款规模,真正为综合素质较高、懂政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村妇女提供政策、技术、信息、资金等全方位的扶持,充分发挥她们的特长,带动更多的妇女共同致富,确保项目资金的效益最大化。

(二)加大创业技能等与小额信贷相关培训的力度,降低信贷风险

在创业初要加强经济、管理、技能等方面的学习,劳动服务部门和各乡镇农业技术部门可加大对贷款农户的培训力度,让她们熟知管理、风险等理念,当地妇联可组织贷款人到本地或外地创业大户学习先进经验,为已贷款和有贷款意愿的妇女提供“充电”机会,增加创业的成功率,激发带动农户的学习热情,保障妇女小额信贷的高质有序进行。

(三)采取有效措施,尽力促进贷款的公平性

对确有创业技能和创业愿望,但是缺少资金的妇女加大贷款力度的支持,扶持创业,实现创业。对有创业愿望的妇女,但没有创业项目的妇女,以提供信息、培训技术、创新意识引导妇女创业。

(四)进一步完善风险防范机制

首先,做好农户的信用评级工作;其次,加强项目审核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严把项目选择这个重要关口,不仅对特色产业与重点产业进行扶持,也要对创新性、有技术的非重点产业与项目进行帮扶,从而达到优化产业结构,丰富产业种类、协调地区产业发展、增强经济活力的总目标;第三,加强对农户风险防范教育,确保贷款投入项目能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杜晓山.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尝试[J].中国农村经济,2004(08).

[2]何少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制度?绩效?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2(11).

[3]周淑玲.改善农户小额信贷的思考[J].农村金融,2001(11).

汽车信贷现状研究 篇3

我国汽车消费贷款市场容量不停扩大,特别是经过2008年金融危机后,汽车金融贷款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中2015年,我国汽车金融消费贷款总额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达到6.7千亿人民币,较15年前约翻了超过30番。同时车辆消费贷款的市场整体占有率也得到了迅速提升,由2006年到2015年,9年间从2%的比例提升到了27%的比例,呈现不可抵挡之势,我国汽车金融公司信贷市场潜力巨大、发展的空间广阔。

但根据2015年收集到的数据显示,汽车金融信贷存在三成以上都有还贷方面的违约行为,约占到一成车辆贷款无法追回,许多车险企业出现亏损经营问题,有的甚至迫使业务停办。这已经成为汽车消费信贷所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随着汽车金融的迅猛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特别是在个人借贷中,骗保险、逃贷款等现象屡见不鲜。根据统计数据,仅北京一个市区,个人消费存在贷款违规的数量就超过了3000人,无法追回的金额超过5亿人民币。其中,部分违规属于恶意操作,同一时间在不同的金融机构申请了数笔贷款来购买汽车,随后销户开车逃跑,导致贷款无法追回。种种问题导致金融机构必须采取应对措施,以降低损耗。其中,大多数银行都对贷款的条件做出了调整,如提高第一笔贷款的准入条件、缩短贷款期限、多个机构一起建立黑名单等。特别是招商等银行,在一些受损严重的网点已经停止了对购买汽车的贷款服务。然而,仅仅采用这项方法,治标不治本。

一、构建我国汽车金融公司信贷风险影响因素度量模型

1. 信贷风险度量模型的选择

目前对汽车金融公司信贷风险的研究数据大多来自各大公司内部的交易信息。国内外也有一些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比如Liran Einav(2013)等对构建了自动化信用评价体系,汪晨(2016)建立了汽车金融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一般采用的是回归模型对指标因素进行分析[2]。Logistic回归分析与多元回归分析的最大差异在于依变项性质的不同,由于依变项的性质不同,使得二者在参数估计与假设上也有所差异。进行复回归分析时,回归模式通常必须符合常态性的假定;但Logistic回归分析的假定:是观察值样本在依变项上的机率分配呈S型分布,此分布情形又称Logistic分配(Hosmer&Lemeshow,2000)。此外,在参数估计方面,复回归通常过古典最小平方法(ordinary least square),让残值极小化,以得到自变项参数之最佳估计值;而Logistic回归分析则是透过最大概率估计(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MLE),使依变项观察次数之机率极大化,进而得到自变项参数之最佳估计值。与最小平方法相比,最大概似估计法可以用于线性模型,也可以用于更复杂的非线性设计,由于Logistic回归模型设计的方法[3]。因此,本研究将以Logistic回归分析,对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信用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从信用风险的角度来对汽车金融公司的信贷风险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

2. 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

本研究主要分析我国汽车金融公司信贷风险的关键影响因素。针对研究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整理,参考国内外学者设置的个人信用指标体系,建立本研究的Logistic回归模型。

(1)研究数据来源和研究对象。本研究的数据来自于某汽车金融公司的交易数据,从中随机选取了2008年~2014年共350个交易记录作为样本。该企业认为,在还款日后的一个月内还没有还款或还款金额达不到要求,均为违约。在随机抽的350个交易中,履约量为230、违约量为120。所有记录均包含借款人的基本信息以及还款的情况,有些提取时还未还清贷款,暂时按照已还现状进行分析。

(2)指标变量的设置与量化。国内汽车金融机构主要以购买汽车消费贷款为主,主要从事该方面服务的金融机构有我国商业银行、国内品牌车辆的财务企业、汽车自我品牌的金融机构及其他非银行类的金融体系等。汽车贷款一般金额较少,因此大多是等额还款,贷款期限也较短,目前大多数金融企业都不要求客户提供抵押。本文参考国内外学者设置的个人信用指标体系,选取客户个人信息指标:学历、工作、婚姻、工资、年龄;贷款指标:贷款总额、还款期限、履约情况作为分析指标[4]。其中,最后1项履约情况为因变量,其余7项为自变量。其中,对于履约情况、学历等变量,无法定量分析,因此采用等效赋值法,具体设计如表1所示。

二、实证研究与分析

1. 有效变量的筛选

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首先要对数据进行初选,确定哪些数据与因变量显著,不显著的要剔除。对提取的350份数据进行建模,使用SPSS对350组数据进行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如下:

a.步骤1上输入的变量:学历,工作,婚姻,工资,年龄,贷款总额,还款期限。

由表2可看出,工作、婚姻、贷款总额与履约之间不显著,因此在下面分析中剔除这三项指标。

2. 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

多元回归分析是二元线性回归的自然延伸,在简单线性回归,量度的是一个自变数或预测变数(predictor variable)对另一个依变数或基准变数(criterion variable)的影响,通过自变数的值预测出依变数的值,我们需要计算得出回归方程度的系数和常数。简单回归是一个变数对另一个变数的影响,多元回归分析则是二或多个变数对特定依变数的影响。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简单或多元回归分析,是利用方程式的斜率-截距(slope-intercept)形态。计算二变数间的简单关系时,可能需要回归线或最佳适合线的截距和斜率。这条线是由上述的回归线得到,y-截距由常数值决定,而斜率是由自变数的系数来决定。因此简单回归方程式常媒介导入多元回归分析[5]。

在剔除工作、婚姻、贷款总额后,将剩余四项与履约情况建立回归模型,计算结果如下:

a.步骤1上輸入的变量:学历,工资,年龄,还款期限。

由表3可以看出,剔除上述3项后,剩余四项均与履约情况显著相关。其回归模型为:

学历-3.389工资-2.427年龄+1.478还款期限

3. 结论与对策分析

通过回归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汽车金融公司信贷风险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为:客户的学历情况、工资、年龄、还款期限四项,而与客户的工作类型、结婚与否、贷款总额关系不大。

风险是不可避免只能尽量降低的,特别是对于我国现状来说,汽车金融企业在交易中面临的风险还处于较高的水平,因此除了建设完善信用体系以降低企业风险的措施外,还可以从影响信贷风险因素的角度提高对高风险客户的识别。为此,从提高对客户学历、工资、年龄、还款期限四项的审查,通过建立一个监控预警机制,对放款的对象的经济变动进行监控,并与当地的派出所合作,防止消费者毁约,提高汽车金融公司的信贷安全。

摘要:从2006年到2015年,我国汽车金融公司信贷市场由9%飞跃到27%,可见汽车金融业发展迅猛。但由于种种原因,汽车借贷违约问题日益严峻,已经成为了行业发展的瓶颈。为此,本文从汽车金融公司信贷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通过SPSS对提取的350份交易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分析影响客户违约情况的主要因素,以此为我国汽车金融公司的借贷风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汽车金融公司,信贷风险,回归分析,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叶昊.浅议汽车金融服务中市场主体的合作[J].科技、经济、市场,2015,(11):46~46.

[2]汪晨.中国互联网汽车金融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6.

[3]刘佳音.我国汽车金融信贷风险分析[J].中国商贸,2016,(3):68~70.

[4]魏春宇,焦栋.浅析我国汽车金融公司信贷风险控制的现状及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4,(23):350~351.

汽车信贷现状研究 篇4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消费信贷,风险,对策

一、引言

2 0 1 0年1月1 2日, 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这一规划的是到目前为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唯一的正式以“产业转移”来命名的区域发展规划。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成员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和六安市的舒城县、金安区, 共5 9个县 (市、区) , 辐射安徽全省, 对接长江三角区, 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但由于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时间不长, 区域内还处于基础设施和一些专项规划的初步建设阶段, 金融支持目前还比较薄弱, 对产业转移的支持作用有限, 特别是该区域的消费信贷业务发展对提高改地区的金融支持,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消费信贷是金融机构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贷, 其主要用于消费者购买耐用消费品、房屋及各种劳务等。为了抵御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后续影响,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继续把扩大内需、开拓消费市场作为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 并把发展消费信贷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 这就使消费信贷市场蓬勃发展的趋势不容质疑。这一趋势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也能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 但由于这一区域的消费信贷业务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不足, 我们必须要认识问题、分析问题, 进而解决问题, 抢抓机遇, 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现状

1. 借款人信用风险。

借款人信用风险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借款人失去还款能力, 到期无法按时偿还所借款项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 因为借款人个人信用有问题, 虽然有偿债能力, 但主观上故意拖延还款或者不还款给银行带来的风险。产生借款人信用风险的原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 商业银行无法准确调查借款人的资信状况, 从而增加了消费信贷业务中的违约风险;第二, 银行内部管理还存在着一定问题, 缺乏消费信贷管理经验, 未完全实现消费信贷申请人资料全部上传银行系统联机网络, 导致贷款申请人资料无法实现在各银行间的共享, 这样就给借款人重复申请贷款提供了可乘之机, 同时给商业银行对贷款申请人的真实信用评估带来障碍;第三, 消费信贷的贷后监督体制不健全。消费信贷的发放是一个贯穿始终的过程, 并非贷款发放掉就完事了, 不仅要有贷前检查, 贷中审核, 还要建立起严格的贷后监督制度, 要时时跟踪贷款, 对贷款申请人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 随时关注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如果贷款监督检查放松就会导致一旦发现风险无法及时补救, 无形中加大了消费信贷的潜在风险。

2. 法律风险。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目前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这点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中尤为明显。目前, 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属于商业银行法的调整范畴, 但商业银行法的法律条款中大部分都是针对法人的, 很少有具体针对自然人的, 特别是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中借款人出现违约的状况惩罚条款并未具体化, 这就弱化了商业银行在开办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中的法律保障, 使得出现问题后走法律程序带来重重障碍。由于商业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客户多, 贷款金额少且笔数多, 在法律法规缺位的情况下, 一旦发生违约风险, 无形中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维权成本, 导致商业银行在个人消费信贷业务中的风险控制困难加大。

3. 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 由于利益的驱动以及商业银行内部监管的不严密, 银行内部一些工作人员会利用职务的便利发放虚假贷款、超权限发放贷款、放松对贷款申请人的资信审查来为自己谋取利益;另一方面, 来自外部欺诈风险, 由于商业银行一些内部员工业务素质不够, 工作缺乏责任心、有章不循, 违章操作, 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进行诈骗犯罪, 如用虚假票据对商业银行进行诈骗、伪造复制银行卡套取客户资金对银行进行诈骗等。

三、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个人消费信贷风险防范对策

1. 建立和完善个人征信体系。

商业银行要想顺利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就必须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 掌握完备的客户资料信息, 以便准确的做出放款决策, 使自身风险降到最低。在网络化的今天, 某一家商业银行仅凭自身的顾客信息资料已无法完成对贷款申请人的资信评价, 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来完成此项工作, 目前这一业务由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央行—中国人民银行来负责, 但是人行的数据信息主要来源于客户和银行的交易数据, 考察标准太过单一, 无法全面衡量贷款申请人的资信状况, 因而应该在人行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扩充, 可以和企事业单位、税务、公安等部门合作, 综合收集贷款申请人的工作、信用、纳税情况、犯罪记录的信息, 然后对其信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2. 建立健全消费信贷法律制度。

要想建立健全个人消费信贷相关法律制度, 首要任务就是尽快制定和颁布符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情的《个人消费信贷法》, 以法律的形式规范消费信贷活动中各个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特别对个人和商业银行在消费信贷业务中的权利责任进行明晰划分, 对相关问题进行说明和规范。其次, 修订相关法律法规, 加大对借款人在消费信贷活动中违约行为的惩处力度, 以提高其违法的机会成本, 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开创一个绿色的法律环境, 为安徽经济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3. 加强内控监管。

操作风险在实务过程中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但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内控监管将风险尽可能降低。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 充分发挥商业银行内部监管部门的作用, 加强贷前、贷中和贷后的全程监管, 并实行包干到人的制度, 做到“谁审批、谁主管、谁负责”, 强化监管;第二, 加强对员工的培训, 提高其业务素质, 减少商业银行的外部欺诈风险。

参考文献

[1]张雁.消费信贷[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2]李景敏.银行外部欺诈风险特点及相应措施[J].河北金融, 2008 (5)

[3]刘龙海, 王惠.金融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9.

[4]林洁.商业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中的风险和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 2010 (11)

汽车信贷现状研究 篇5

关键词:“信贷工厂”模式,淡马锡,“流程银行”

一、“信贷工厂”模式理论阐述

“信贷工厂”模式指的是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按照专业化的标准流程来进行, 从主动寻找中小企业客户到接触客户, 从授信的审批, 贷款的发放, 贷款的日常监控及风险控制, 到贷款的回收等整个授信流程均采用工厂流水线的标准化批量生产方式进行。

标准化的“流水线”授信方式舍弃了以精细风险管理为主要特色的大企业金融业务的信贷管理体制, 贷款的各个环节和业务不再需要到单独的各个职能部门报批通过, 所有业务均集中在部门流水线的各个环节上, 精简业务流程, 批量“生产”贷款, 各环节都有专门人员负责, “概率问责机制”代替传统问责机制, 从多角度调查企业信用状况, 通过产业链交叉印证贷款企业的资信状况, 多维度控制风险。

“信贷工厂”模式立足于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以实现银行、企业双方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通过模式创新精简业务流程, 降低中小企业进入门槛和简化中小企业授信审批流程, 通过“流程银行”提升业务运作效率, 差别化的风险管理政策和专人负责机制, 满足了银行控制风险的需要, 更为重要的是有效满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该模式在充分探讨中小企业特点的基础上, 创造性的改造了银行的传统授信体制和授信流程, 创造“流程银行”, 为有效解决存在于世界范围内的中小企业融资瓶颈提供了一种途径。

二、“信贷工厂”模式特性

第一, 标准化产品设计;第二, 主动寻求客户;第三, 简化审批手续, 提高审批效率;第四, “流程化”银行、标准化审批程序、流水线作业;第五, 批量作业, 实现规模成本和规模收益;第六, 专人专责, 单线审批;第七, 多维度资信调查;第八, 有效风险控制, 概率问责;第九, 端对端技术体系和成熟评估体系提供支撑。

“信贷工厂”模式通过提高效率, 发挥出了小企业信贷规模成本和规模收益, 通过成熟的评估体系, 鉴别出具有潜力的中小企业客户, 按照设计好的标准化信贷产品对中小企业授信融资, 标准化信贷产品按照流程化、标准化的方式对中小企业客户和业务进行批量化处理, 由于信贷产品简化了审批程序因此在最大程度上提高了银行的审批效率, 大大缩短了授信时间。

三、“信贷工厂”模式国外研究现状

新加坡中小企业的发展得益于政府的鼓励、引导和扶持。鉴于中小企业在新加坡经济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作为全世界先进模式的积极探索者, 首先开发研制了一种批量化生产中小企业融资的贷款发放模式, 寻求对中小企业贷款收益和风险不对称的契合点, 使商业银行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降低中小企业的银行进入门槛, 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和便捷的资金融通方式。这种方式统称为“信贷工厂”模式。

“信贷工厂” (Credit factory) 模式是由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 (Temasek Holding) 研发的一种标准化的、以工厂流水线形式进行的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发放方式。该方式能够以最高的效率和最快的速度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融通, 由于是工厂化的流水线作业形式, 实现了中小企业贷款融资的批量化生产。

新加坡淡马锡“信贷工厂”模式立足于模式创新、产品创新和机制创新, 完善信贷审批构架, 通过成熟的技术评估体系, 提高风险控制水平, 提升贷前资料审查效率和创新贷款抵押担保机制, 实行信贷经理专人专项, 批量生产中小企业贷款, 信贷审批的各个流程在同一“流水线”项下产生规模生产效益, 连同政府协同效应, 共同提高了中小企业批量贷款融资效率。

基于“信贷工厂”模式的创新机制和创新效应, 新加坡在实际运用中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中小企业有效贷款融资显著提高, 在整体金融资源未有增量的前提下, 有效资源在以更便利和高效的方式流向了急需金融资源的中小企业, 实现了社会整体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提高了社会效益。淡马锡控股公司的子公司富登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Fullerton Financial Holding) 通过旗下的子公司不断实践和完善这种方式, 实现了在新加坡的成功运用。新加坡淡马锡“信贷工厂”模式在新加坡的成功运用, 为世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找到了一种新的解决方式。为了在更广的范围内验证该种模式的适用性, 淡马锡投资有限公司通过其在世界范围内的持有的金融机构将该种模式输出, 这种模式在马来西亚、印尼、印度都有成功的运作经验。正是基于此, 淡马锡作为我国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民生银行的战略投资者, 将这种模式借鉴给我国部分银行, 开始了我国银行“信贷工厂”模式的实践。

四、“信贷工厂”模式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信贷工厂”模式的最早研究始于国内部分银行的研究和尝试, 其战略投资者淡马锡对该种模式进行了最早的尝试。淡马锡持有中国银行4.13%的股份, 持有中国建设银行5.65%的股份, 同时入股中国民生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通过其战略投资者引进并在国内实践了该种模式。2005年, 杭州银行引进澳洲联邦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 并在该银行的帮助下引进了该模式, 研发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标准化操作方式。

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开始在国内实践“信贷工厂”模式, 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试点城市并不断扩大试点范围。中国建设银行在全国范围内首先于镇江开展试验田, 之后在江苏苏州等地陆续开展实践, 随着在江苏的成功实践, 建行继续在全国其它地方开展实验, 随着成功经验的不断积累, 建行会在全国推广这种模式。2009年第一季度末, 建设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83个“信贷工厂”模式试验中心, 并在2009年底建成了150个将该模式试验中心。中国银行是国内实践“信贷工厂”模式最早的银行之一, 中国银行在上海、福建泉州试点, 2009年第一季度末已将该模式推广到江苏、深圳等16家一级分行, 截至到2009年底, 共在中国西部地区开设40多个“信贷工厂”。民生银行开展了以“商贷通”为主打特色的、面向中小企业、工商户和个体户为主体的金融产品, 在上海开展实验的基础上, 计划将这种金融产品在全国推广。杭州银行和杭州联合银行是国内实践“信贷工厂”模式的中小银行。作为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的战略投资者——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富登金融控股投资有限公司旗下公司富登担保有限公司在我国四川省设立分公司, 全面在四川实验“信贷工厂”模式支持下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

国内对“信贷工厂”模式的研究正是基于上述银行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展的模式实践, 在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应我国国情和实际的“信贷工厂”模式的规则, 不断完善我国“信贷工厂”模式理论。国内研究在国外研究和国内实践的基础上进行, 通过不断优化“信贷工厂”模式的理论来完善相关配套技术, 随着该种模式在国内推广范围的扩大, 国内相关的理论必定会趋于成熟, 这为我国“信贷工厂”模式的深入开展和实践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潘华富, 蒋海燕.“信贷工厂”模式探讨.浙江金融, 2009, (5) :34-35.

汽车信贷现状研究 篇6

一、青海藏区小额信贷的主要模式

青海藏区包括海南、海北、黄南、果洛、玉树5个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占全国除西藏以外10个藏族自治州的60%。藏区面积69.9万平方公里, 占全省面积的96.5%。藏区辖33个县、243个乡镇、1, 722个行政村, 人口约118万人, 占全省总人口的22%, 占全国藏区总人口的25%。青海藏区金融业基础薄弱, 金融组织体系不健全, 金融服务功能弱化。小额信贷主要有三种业务模式:非正规小额信贷机构、银行类小额信贷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贷款等。

(一) 非正规小额信贷机构。

非正规小额信贷机构包括农村扶贫社、农村互助储金社、民间借贷、国际组织、国内非政府组织等。青海省自2007年以来, 先后在全省8个州、16个县的206个贫困村开展试点, 主要以财政扶贫为引导, 村民自愿按一定比例缴纳互助资金为依托, 社会捐赠资金为补充。如2010年以来, 海北州在58个村开展村级互助资金试点项目, 累计投入互助资金总额达到1, 370万元, 入会农牧户共计1, 385户, 为贫困户发展家庭增收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 银行类小额信贷机构。

银行类小额信贷机构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分支机构、邮政储蓄银行等。农村信用社是青海藏区小额信贷的主力机构, 主要采取农户联保小额贷款产品, 2~4户农牧民只要组成一个联保小组, 经过银行审查, 每户就可拿到3, 000元到5万元不等的小额贷款。目前, 青海藏区共有15家农村信用联社, 3家农村商业银行, 1家农村合作银行, 农业银行分支机构6家。

(三) 小额贷款公司。

自2009年6月4家小贷公司挂牌成立以来, 青海省小贷公司发展迅速, 截至2013年末, 青海省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2家, 其中海南州一家, 海西州2家, 注册资本总额40.97亿元。2013年, 全省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总额中, 小微企业和“三农”贷款占比达56%, 较好地满足了信贷薄弱领域的融资需求。如, 2012年7月海南州成立的宏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截至2012年12月, 为81户农户累计发放贷款1, 076万元, 占发放额的42.26%。

二、青海藏区小额信贷发展障碍分析

小额信贷在促进农牧民增收、促进藏区经济增长提供了资金保障, 但青海藏区小额信贷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部其他省区, 存在着如供给量不足、利率高、期限短、信用环境差等问题, 严重阻碍了青海藏区经济的发展。

(一) 小额信贷资金供给不足影响了小额信贷的覆盖面。

根据2013年青海藏区人口统计表, 除海西州外, 各州农牧民人口所占比例均在70%以上, 青海藏区农牧民人口所占比重较大, 而人均纯收入较低, 特别是黄南、玉树、果洛三州人均纯收入低于5, 000元, 对小额信贷的需求较大。目前, 青海藏区小额信贷的供给主体主要是农村信用社与财政扶贫互助资金, 农业银行与邮政储蓄银行的分支机构只到县一级, 无法满足广大牧民的资金需求。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青海藏区的储蓄资源大量流向城市, 大部分低收入农牧户无法获得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

(二) 小额信贷产品缺乏创新制约了小额信贷向纵深发展。

通过对果洛州玛沁县、玛多县、海南州星海县、共和县、贵德县、黄南州泽库县等农村信用社的调查显示, 青海藏区提供小额信贷的机构主要以农信社为主, 贷款的主要期限为1年, 贷款主要包括小额信用贷款与小额担保贷款。被调查的农牧户普遍认为贷款周期期限太短, 而牛养育肥需2至3年, 在未取得收益之前, 马上面临还款, 为如期还贷、免遭罚息之苦, 一些农牧民只有通过民间借贷获取资金还贷或将未育肥的牛羊变现还贷, 降低了经济效益。

(三) 小额信贷利率定价机制存在诸多弊端。

目前, 青海藏区产业扶贫资金的借款费率一般参照当地农村信用社的利率 (8%~10%) , 由取得借款资格的村民集体讨论决定, 将借款费率限定于某一水平, 忽视了市场资金价格的变动。只贷不存的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年利率平均高出正规金融机构20%。农村信用社的小额信贷年利率在基准利率的0.9~2.3倍间, 一般采取“基准利率+浮动幅度”的定价方式一浮到顶。整个利率定价机制虽然简单易操作, 但灵活性不强, 加上农村担保抵押物的缺失, 也致使农村小额贷款的风险成本居高不下。

(四) 小额信贷机构与农牧民信息不对称制约了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青海藏区农牧民小额信贷的问卷调查显示, 当问及“您认为欠款不还的现象如何”时, 69.7%的人认为“在道义上是不对的, 但拿这种人没办法”, 22.4%的人认为“应当受到惩罚”, 7.9%的人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青海藏区信用环境较差, 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 藏区小额信贷发展缺乏安全保障, 制约了小额信贷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究其原因, 一是青海藏区70%以上为农牧户, 取得的贷款额度有限, 贷款缺乏抵押物, 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差。二是部分农牧民信用意识淡薄, 对贷款不还的法律意识认识不到位。

三、优化青海藏区小额信贷发展的策略

(一) 不断优化青海藏区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

推动青海藏区小额信贷发展, 必须通过金融创新, 实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多元化。第一, 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的支农作用, 鼓励金融机构吸收的存款回流到青海藏区。第二, 调动国有商业银行参与“三农”建设的积极性, 对其在农牧区的业务制定优惠政策, 规定一定比例新增存款用于支持农村经济。第三, 对农牧区民间融资活动加以正确疏导, 以满足农牧区经济发展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二) 优化青海藏区信用环境。

信用体系的完善可以解决小额信贷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架起资金供需两方的桥梁。第一, 应加强信用立法, 打造信用法律环境。第二应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针对农牧民建立专门的信用评级标准, 强化失信惩戒机制。第三, 要加强贫困户的自身造血功能, 增加对农牧民的培训, 培养其信用意识。第四, 加强对农牧民征信系统的建设, 建立动态管理信用档案。

(三) 加强创新, 不断优化青海藏区金融服务质量。

小额信贷机构应加强内部控制与创新, 开发多元化小额信贷产品, 支持藏区经济发展;放开利率上限, 实现利率自由浮动, 采取合理灵活的利率政策, 设置有差别的贷款额度, 设立科学灵活的期限结构。要强化小额信贷机构内部管理, 完善内部财务制度和贷款审批手续,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内部良性运作。要建立健全小额信贷风险控制机制和应急预案, 特别加强贷后管理, 完善信贷监控体系和征信能力建设。

(四) 加大青海藏区金融担保体系的建设力度。

为进一步缓解青海藏区农牧民“贷款难”问题, 可建立省级担保公司———地市担保公司———县级担保公司一体化的完善的担保体系。省级担保公司可向州、县级担保公司提供再担保, 县级担保公司要积极做好对农牧户贷款的担保工作, 同时, 将担保体系建设与全省“三农”保险服务体系衔接, 以“三农”保险理赔资金作为对担保公司的再保险, 分散担保公司风险。并加大创新力度, 在基础较好的地区试点成立小额信贷保险公司, 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主体经营的小额信贷保险体系。

摘要:本文通过对青海藏区农户、牧民的整体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实际调查, 对青海藏区小额信贷的运用状况及发展障碍进行了全面分析与阐述, 并提出促进青海藏区小额信贷发展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青海藏区,小额信贷,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俞花.青海藏区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思考[J].北方经贸, 2010

[2]黄绍红.关于互助资金试点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扶贫, 2011

[3]崔晓媛.青海农村发展互助资金的调查思考[J].西部金融, 2010

[4]于瑞华.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经营发展情况调查[J].青海金融, 2013

[5]韩英.建立具有高原特色的金融服务体系[J].中国农村金融, 2013

[6]宋慧.青海农牧区小额信贷现状与发展对策[J].青海社会科学, 2010

[7]马占贤.乐都县小额信贷业务发展情况调查[J].青海金融, 2011

上一篇:激光-感应复合熔覆下一篇:培训活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