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语言发展刍议

2024-06-13

媒体语言发展刍议(通用4篇)

媒体语言发展刍议 篇1

一、新媒体的概念及现状

(一)新媒体的含义

许多外国学者和媒介机构认为:“新媒体”和广播、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体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区别。“所谓新媒体已经不再可能是任何一种特殊意义上的媒体形式,它在实质意义上已经演变成为一组数字信息,一种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信息流,或者说是一种融合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特点的信息呈现方式。”[1]国内研究者普遍认为,新媒体的概念仍只是对传统媒体概念的补充与延伸,而不应该逃离传统媒体概念。如清华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认为:它包括在线的网络媒体和离线的其他数字媒体的形式,并且随着时间的演变,新媒体具体所指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上海交通大学的蒋宏、徐剑教授则认为,新媒体就是指:20世纪后期,在世界科学技术发生巨大进步的背景下,在社会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使传播信息大大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的,与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型媒体。

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对于其界定也是众说纷纭,综合而言,根据新媒体凸显出的特征,我们基本可以概括为: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等媒介,利用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为人们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

(二)新媒体的发展现状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使新媒体的传播形式也日趋更新,数字化、个性化、专业化、即时化、交互性等新媒体主要特征越来越集中于互联网、手机、数字电视等载体,QQ、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软件逐渐成为大学生的“宠儿”,课堂上更是“爱不释手”。随着新兴媒体的广泛运用及普及,党和国家也积极重视起新兴媒体的重要作用,学者们对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研究也更加宽泛、更具深度。

我国目前新媒体技术已日臻成熟,新媒体传播所需要的各种硬件、软件也比较完善,各种终端产品层出不穷,一些通讯技术及载体甚至已经走在世界领先位置。此外,国家高度重视新媒体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网络监管,对不良舆论进行严厉打击。近年来,利用网络舆论造势,传播色情、暴力等不良内容严重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由此可见,新媒体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正确利用新媒体并将其正面功能不断扩大需要我们孜孜不倦地去挖掘。

二、新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艺术的影响

新媒体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社会上各个层次的人群,尤其在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等诸多方面产生重要影响。新媒体的崛起,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借助新媒体平台提供的平台,思政教师可以将教学语言艺术最大限度的发挥与展示。

(一)增强教学语言艺术魅力

长期以来,高校思政课往往采用的是“灌输式”教育,授课教师的“背书式”教学既内容乏味又形式单一,使课堂上的学生被动接受课程内容,因而越来越多的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的教育方式产生排斥和抵抗心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总是差强人意,这也加快了全国高校思政课改革信心和步伐。而新媒体的出现,为思政课堂注入活力,使原本单一的讲授式教学变得生动、多彩、多样。授课教师不必课下“死”备课,可以借助网络、网站等多种渠道和途径去发掘新鲜资料和数据,讲授专业知识理论的同时,穿插着“网红”语言,既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关系,同时使思政课堂的教学语言更具独特魅力。

此外,新媒体时代下孕育而生的网络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一部分,具有鲜明的即时性与交互趣味性,这种特质是传统教学语言所望尘莫及的。网络语言的即时性主要依托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人们足不出户便可“纵观天下事”,这本身就是一种快捷的魅力。而现如今的大学生身处校园的“温室”,除了学习能力外,他们更加缺少辨析“天下事”的能力。如果能将一些网络正面新闻内容与传统思政课的理论知识的教学语言互相融合,便会达到事半功倍的“吸睛”效果。加之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体语言较强的交互趣味性,简简单单的一个词或者一个字符,一个表情都蕴含着大量的信息内容。如典型的“囧”字,起初是一个网络聊天符号,表示“尴尬”“倒霉”等含义,正是因为它具有一定的交互趣味性,才一度被人们广泛使用。将这种网络符号用语偶尔穿插运用到思政课堂的教学语言中,会缩小师生之间的代际,让学生认为思政课原来如此有趣,在快乐中接受思想洗涤与理论学习。

(二)丰富教学语言艺术内容

传统思政课的教学语言内容多围绕教材、理论、时事、政策开展,语言内容不灵活,缺乏一定的艺术性。对于文科生来说,大学的思政课教学内容或多或少与高中的文科知识相重复,导致一部分学生轻视大学的思政课;对于较少接触文科知识的理工科生来说,晦涩难懂的“文字”如同天书,较深刻的理论知识还需课下花费大量时间记忆背诵。如何在不改变教材知识体系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们还津津乐道地喜爱听讲?这就需要思政教师花费时间在教学语言内容上下一番功夫。

新媒体时代恰恰为高校思政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提供契机,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新媒体平台展现自己的教学内容。同时,思政教师的教学语言可以吸纳互联网热词,如近几年流行的“给力”“小鲜肉”“小伙伴”等词汇,简单易懂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亲切性,使枯燥的理论知识鲜活起来。如何使教学语言内容伸缩有度、有的放矢?这本身就是一门讲课艺术。将一些新兴词汇用语合适地安排在教学语言中,能够使骨感的专业知识术语丰满起来。

(三)开拓教学语言艺术环境

“网络逐渐不是一桩事物,而愈来愈是一种环境,它将占满全部空间,大家在它里面做各种事,而不是把它放在箱子里像个应用软件。”[2]新媒体趋势营造的大环境为高校思政课堂教育环境的改变提供可能,其中包括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物质环境有教学楼、教学设施等客观存在的硬件环境,精神环境则包括人际关系、校园文化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和多元化,使大学生群体通过数据、语音、图像等综合的多媒体形式获得了多样化、个性化。大学生作为年轻朝气的一代群体,对于新鲜事物的探索与求知具有渴望心理,而新媒体时代为大学生提供的校园环境正满足了他们内心的愿景。

在新媒体教学环境下,会产生视觉、听觉甚至是触觉上的多种感官上的共鸣,思政教师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授课,无形中增添了教学“时代感”,体现出现代化教学。课下方面,新媒体还为高校大学生提交作业、发表意见、提供建议等搭建网络平台,如高校期末的网上匿名评课。大学生在课下借助网上浏览的信息,可以提前查阅、收集资料并与教师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探讨问题,提高思政课堂活跃度,教师也能直接从学校贴吧等网络渠道了解学生动向和对课堂教学的感受,以此来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

(四)创新教学语言艺术形式

新媒体综合了电视、广播、报刊等多种信息传播媒体的特点,可以检索成千上万的学习资料,这些资料以语言文字、视频、音频、flash动画多种形式呈现。传统教学形式多是“三尺讲台”之上,教师“埋头苦讲”,忽略学生的听课感受,与学生缺少语言、眼神上的互动交流。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打破传统单一授课模式,多种网络媒体与教师传统讲授交互进行,亦或是教师借助网络媒体传播,在课堂上可以实时与学生们讨论互动。目前,“微课”教学、“微博”教学等教学模式逐渐兴起,传统的“大课”也正向微课堂转变,这也进一步要求教师在教学语言上具有简练、连贯、幽默、唯美等艺术特点,使教学语言形式转变为创新性和艺术性提供可能。

三、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艺术在新媒体时代的运用与发展

(一)正确引导网络文化融入思政课堂

传统大学思政课堂教学话语体系,教师常以“照本宣科”的方式讲授内容,空话、套话居多。这需要多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风”,多讲一些平易近人的真话、实话、家常话,多用成语、俗语、谚语。仔细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风”不难发现,他在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知识的同时,每次讲话都会加入一些“大白话”,偶尔还加入一些网络用语,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同样,在新媒体时代运用一些具有正能量的“网红”语言、“微语言”,增强思政课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消除学生对思政教师的“刻板”印象。“用接地气的课堂话语把习近平的思维方式、真挚情感、爱民情怀充分融入课堂教学中,逐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入耳、入心、入脑,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学习到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3]借此,我们应取网络之精华,去网络之糟粕,将正确的、大众的、流行的网络媒体用语搬用到思政课堂是值得尝试的。

(二)积极构建网络平台导入思政课堂

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结合新媒体的特征和优势,积极主动地开展一些适合媒体教学的公众微信平台、公众微博,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媒体教学形式去传播政治理念,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一些理论知识由课堂口语讲授设计成“微视频”或者以图表、动漫的形式,再通过新媒体平台推送给关注的学生,使学生无论何时、何地、何人都能“欣赏”到思政课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延伸时空范围,最大程度地拓展听课人群,让课上的思政教学语言随意转化为课下,这也一定程度上缓解课堂教师完不成教学任务而带来的拖堂、跳课等学生反感的诟病。“新媒体之所以那么受欢迎,是因为新媒体传播是带着思想的传播,受众已经学会从单纯的被动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接受和参与。”[4]构建课堂网络平台需要动员学生们发挥主人翁的精神,尤其是引导和帮助他们将思政课的理论知识用什么样的话语方式表达出来,以此来鼓励他们主动地学习思政课内容,将思政课教学语言由学生的“被动听”转变为学生去“主动学”。

目前,网络时代催生的新的商业模式“互联网+”商业模式已经得到国家大力支持,并提升到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层次。相信互联网等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正迅速席卷各个领域。借新媒体时代“东风”,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艺术,对擢升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具有非凡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学俭,刘强.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人民出版社,2012.

[2]屈春芳,徐丽丽.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4).

[3]杨波.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06).

[4]季海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3.

中国媒体融合发展刍议 篇2

媒体融合, 或称媒介融合。融合的想法早在1978年就被麻省理工大学的尼古拉·尼葛洛庞蒂提出。上世纪80年代, 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浦尔教授又将媒体融合定义为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之后, 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齐森又将其定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其实简单来说, 媒体融合就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基础之上, 媒体形态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变化。其核心思想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壁垒的打破, 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 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1]

2. 媒体融合的原因

目前生活中的媒体融合现象让人目不暇接, 我们只有研其本质, 探其动因, 才能正确认识媒体融合的形态, 以及它所带来的冲击与影响, 并把握好媒体的发展动向。

2.1 受众的召唤

人类历史进程中, 每一个进步都是源于人类自身的某种需要的。受众的需求也一直是支持媒体发展每一个创新和进步的最主要的内动力。

相对于传统媒体, 融合后的媒体能够提供给受众集合式的消费。这种消费趋势是随着网络媒体的非地域、信息的海量和超文本链接等特质而被激发出来的。受众变得更喜欢能提供各种形式信息的融合的媒体。正是这种需求建立了媒体融合的可行性和价值。

2.2 技术的推动

麦克卢汉的“技术决定论”强调了媒介技术的重要性。报纸、广播、电视的诞生也说明了技术力量一直是媒体发展的根本动力。

信息处理技术的产生使得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信息的共享成为可能, 同时计算机还能对保存的信息进行处理、编辑。这意味着不同的媒体信息可以被合并、存储并处理。数字化的推进使得互联网、电信网以及广电网逐渐走向三网融合。其融合的形式多样, 信息的传输手段和传输时间也都大有提升。

2.3 政法的支持

媒体融合的实际运作还要涉及到相关法律政策是否支持。目前大多国家都在相关法律中解除了限制。例如我国在1998年就提出了三网融合, 还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倡“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建设, 推进三网融合。”

2.4 竞争的需要

媒体融合也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得以生存的必要策略。目前我国企业面对的对手多是同行, 所持技术也差不多, 靠的是产品的独特性。但当保护政策束缚去除, 且技术力量成熟之后, 行业外的企业也可能进入这个行业中与原有企业竞争。故为了生存和发展, 传统的媒体企业要寻找新的产品和特性, 而媒体融合就是很好的途径。

3. 我国媒体融合进程

3.1 现状———现有融合形式仍较低级

我国出现最早, 目前也是最多的融合形式还是媒体技术融合。它是新闻传播领域一切融合的基础, 其融合方式较多样。媒体组织结构性融合在我国相对产生得也比较早, 正在从早期数量上和规模上相加的物理效应步入多元的“融合”时代。文广集团与电信联手打造百视通就是讲究“协同作战”的融合媒体最好例证。此外, 媒体战略性融合, 即不同所有制下多种媒体结成伙伴关系的策略性合作在我国也有不少例子, 比如“千龙网”、“东方网”的诞生。而众多网络电视、新闻网站的诞生也表示我国的叙事形式融合也有相当的历史了。就拿2008年北京奥运会来说, 受众能很及时上网获得最新的消息和相关照片、视频。

但遗憾的是, 我国目前还没有采访技能融合和媒体所有权融合。前者要求新闻从业人员能掌握除采访之外如摄影、摄像、录音, 及相关计算机处理等一系列技术, 以便在第一时间发出有关于新闻事件的各种信息。国外已有学者将这样的“全能”记者称为“背囊记者”[2]。而后者是当今传媒集团融合的最高级, 在国外最著名的案列就要数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的合并了, 虽然这一对新旧媒体的融合不能算成功, 但它们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具有历史性意义。

3.2 问题———仍然缺乏相关监督机制

新媒体普及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小众”内容产品的制作和传播。受众能成为传者原本是好事, 但由于版权、法制意识不强, 国内的网络电视中出现了为数不少的不健康作品。大致可归为两类:一是有些网友利用数字文件容易编辑的特点, 将一些已有视频进行再创作, 内容通常充满讽刺、恶趣味。比如《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作者就擅自改变了电影《无极》和央视的《法治在线》中的人物关系。二是不能通过广电总局审批的不健康内容, 由于平日里在电视上看不到, 有些网民就蠢蠢欲动, 利用网络便捷以及开放的特点, 上传一些诸如《色戒》、《苹果》之类的电影被删片段。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新媒体的纯净度。2008年1月31日, 由广电总局与国家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正式颁布实施。内容基本可以概括为:实行许可证管理制度, 明确服务主体的国有身份, 保护广播电视节目的网络运营, 禁止个人参与时政类节目网络传播。但此规定也引起了一些异议, 有人认为应立足于技术本质和社会影响来制定规则。

总之, 目前媒介融合在中国的发展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但罗马也并非一日所建, 前有国家相关政策保驾护航, 后有受众需求和科技力量的不断发展推动, 再加上媒体本身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求生求胜, 以及相应的法律监督政策的出台, 相信我国的媒体融合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王岚岚, 淡凤.聚焦媒介融合和公共新闻——密苏里新闻学院副院长Brian Brooks教授系列讲座[J].国际新闻界, 2006, 5:73

刍议全媒体时代城市新闻广播发展 篇3

1 全媒体时代为广播发展带来挑战

1.1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信息技术

的作用下加速融合:目前,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都在不断地创新信息传输途径,在保持原有媒体品牌的同时,注入更多时代因素,以符合受众的多元价值取向和审美需求,传统媒体包括报纸、广播以及电视等,都不同程度地融合信息技术,呈现新的内容、新的姿态,在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的同时,还加速了传播速度,在信息量不断加大的同时,还提高了信息质量。可见,充分利用新兴媒体,使单一的媒体传播通过多种方式传播信息,实现传者与受者的互动,使信息的接收者不再是被动的接收,是大势所趋。

1.2 新媒体时代,媒体内容的传播

方式发生了变化:微博和微信成为了目前人们获取信息和网络交流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微博,多年以来都被人们所利用,获得信息的同时,还会发表自己的感言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念和看法。相比较于微博,微信的使用频率更高。智能手机上网普及率越来越高,使人们随时随地都能获取资讯,以及以发布信息或者将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转播给他人。在信息传播渠道日益丰富的今天,传统媒体受到冲击,使传统广播的听众,有了更多的选择方式。

2 全媒体时代,城市新闻广播要明确自身定位

2.1 城市广播要立足为本地城市居

民服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的品质也有所提升。与日常生活相伴的广播已不再是单一的传播节目,而是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实施全方位互动式传播。城市新闻广播要注重本地新闻,并从本地视角加以评论,将新闻信息定位在本地区,此外,为了打破对信息传播的狭隘认知局限,也需要适当地传播国内及国际信息,让人们能够更广泛地了解国内国外要闻,以扩展视野。在播报原则上,要根据时间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力选择有影响力的信息。

2.2 新闻资讯在固定的时段滚动播

出:一般而言,每天不同时段都有不同的广播收听高峰和收听率。新闻广播应根据不停的收听需求,传播不同的广播资讯。一些传统的新闻节目都有固定的时段,比如许多电台新闻广播都设有《整点快报》栏目,每天每个整点都滚动播出新闻节目,也有一些新闻广播有《新闻进行时》栏目,每5分钟左右的时间播出一些最新的新闻资讯等。不但确保了新闻信息播出的时效性,也保证了广播新闻的质量和便捷性。

3 突出广播的服务性,着力打造精品栏目

3.1 突出城市新闻广播的服务性特点:

新闻具有服务性,要以服务地方政治经济民生为重点。新闻,就是正在发生的事件。广播媒体要打造服务至上的品牌,新闻内容要关注舆论引导,信息传播要做到准确无误。比如,某地区突发地震,新闻广播要以最快的速度将有关地震的信息准确无误地播报出去,一方面要保证不对民众造成恐慌,另一方面还要引导人们如何防震抗震救灾,还要及时发布正面信息,以避免出现因地震而引发的各种猜想和混乱,从而使受众群体接受到更多的正面信息,让其能够感受到媒体的服务,并获得心灵的安慰。

3.2 根据城市发展特点打造城市新闻广播品牌栏目:

时代的不同,对于新闻资讯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广播电台对于新闻作品的质量标准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随着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人们更为注重信息的时效性,要获得更多的受众量,就需要以快捷的传播完成信息收集、编辑工作,并在第一时间播出,提高社会的关注度。面对社会的复杂化,新闻事件层出不穷,就需要用新的视角来挖掘新闻,受众群体对于各种新闻的关注度与个人的关注倾向有着必然的联系,而节目或主持人的观点往往会对新闻内容有一定影响,要引导公众将目光投向所播报的新闻。那么城市新闻广播在栏目设计上,要给予主持人以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主持人与受众之间形成互动效应,不但可以让新闻节目更为丰满,而且还能够通过丰富的话题内容,吸引更多的听众关注品牌栏目。

3.3 运用优质资源,实施全媒体时代广播的整体运作:

各种新媒体技术促使传统广播与新媒体的不断融合,打破了传媒的原有生态。城市广播媒体由单一媒体向全媒体转变,因此,传统的广播节目需要全方位整合节目制作的思想,经营模式等等,以适应新形势下所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有专家认为,目前传媒界的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行业的细分与整合,全媒体的迅速发展,文化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面对这一发展机遇,城市新闻广播就需要抓住机遇,实施产业化发展,以适应全媒体融合的不断提速,新闻广播产业联盟的不断壮大。比如,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台要充分运用网络媒体,开启新的广播传播形式,实施网络广播,手机广播、开通微博和微信,实现广播、移动终端与数字化网络的融合。另外,还要开通多元化广播平台,比如平台化网络广播电台,虚拟互动场所以及综合性试听平台,将互动交流作为服务的一个品牌战略,真实的新闻资讯以这种形式传播给受众群体,将新闻传播打造成为潜移默化的渗入,赢得受众对于新闻广播品牌价值的认同。

4 结论

综上所述,城市新闻广播是以服务为宗旨,在品牌的塑造上,需要赢得受众的认同。处于全媒体时代,城市新闻广播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用真诚的服务吸引受众,以推动广播事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申启武,李旦.全媒体时代的广播发展战略——“第三届全国广播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广播改革二十五周年高端论坛”综述[J].现代传播,2012(2).

[2]E.M.罗杰斯.传播学史[M].上海译文出散社,2007.

[3]吴冬梅.全媒体时代城市新闻广播发展探析[J].中国广播,2012(11).

[4]应响洲,赵明.全媒体时代武汉广播发展思想[J].财会研究2012(7).

媒体语言发展刍议 篇4

随着近几年新媒体快速兴起, 传播模式趋向多元化, 这给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同时也让传统电视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挤压与挑战。

1. 新媒体促使电视民生新闻改变形态

新媒体的出现为传统媒体带来了冲击, 促使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形态面临又一次改革。目前许多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运用新媒体的技术和形式, 在节目制作中体现了新的传播形态。比如在节目编辑上就体现了互联网特色, 在形式上运用搜索、首页新闻、视频等形式来实现新闻编辑的网络化表达, 模拟网络BBS留言版的形式, 以帮忙、找工作等内容增强媒体和观众的亲和力, 同时也在观众之间架起沟通互助的桥梁, 使得传统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呈现了新媒体的传播形态。

2. 新媒体拓宽电视民生新闻传播平台

新媒体在丰富电视民生新闻的信息源的同时, 也扩展了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平台。目前, 各大电视台都建立起自己的门户网站和微博微信客户端。通过电视和网络、手机终端等相结合, 打破了线性传播的模式, 受众随时随地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手机观看电视节目。电视台的自办节目都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在线点播, 不仅让错过播出时间的观众能收看到电视节目, 也拓宽了新的传播方式。

二、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现状

1. 节目內容同质化

目前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此起彼伏, 导致民生新闻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相同的题材, 相同的事件, 相同的报道形式, 都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尤其是在新媒体迅速发展之后, 这些事件可能已经在微博、微信、网站上传播过, 受众对事件已有大概的了解。此时,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报道上再没有创新, 或者采编手法单一, 都难以吸引受众。

2. 节目内容本土化

节目内容本土化, 有利于集中有限资源报道本地区事物, 但由于民生新闻一贯遵循“三贴近”的原则, 讲述的是老百姓身边的小事民情, 大量运用原生态画面, 拍摄镜头、后期制作编辑都是短平快的形式, 相对随意, 报道内容也以家长里短等琐碎化的事件为主。这种报道老百姓日常生活琐碎, 忽视新闻背后的新闻, 只做小民生新闻, 不做大民生新闻, 终究难以吸引受众的眼球。而本土化新闻事件又十分有限, 采取叙事、同期采访、事件呈现的报道形式, 长久以来会丧失一部分收视人群。

3. 节目内容娱乐化

节目为了追求栏目收视率, 迎合一部分人的低级趣味, 采取一些娱乐手法处理新闻, 比如对新闻事件的叙述采取神秘化, 复杂化的表述, 刻意煽情;或者用特技的手法对画面进行渲染, 有的还利用演员重新演绎新闻事件, 甚至不惜误导观众, 对事件受害者不合时宜地调侃和评论, 违背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三、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新途径

民生新闻不仅要着眼于大局, 还要注重贴近群众, 贴近实际。做好民生新闻, 就要提高民生新闻的品位, 既要体现主流媒体的话语, 又要找到百姓寻求的契合点, 不断拓展报道领域。针对电视民生新闻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增强电视民生新闻创新的必要性, 使其走出烦琐、低级、庸俗、简单的误区, 能够让它真正成为老白姓的民生大餐, 就必须找准创新的道路。

1. 拓展传播合作渠道实现资源共享

新媒体是对传统媒体的补充和完善, 两者就像并驾齐驱的两辆马车, 相得益彰, 相辅相成, 相互融合就能形成完整、有机的架构。改变以往单向传播模式, 向双向传播方式发展, 调动受众的积极性。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冲击与挑战, 国内的电视媒体、节目也纷纷开设官网、官方微博, 与新媒体合作, 实行媒介融合的策略。而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更需积极利用新媒体所带来的优势, 利用新媒体受众广泛和传播迅速、传播范围广的特点, 以新媒体为介质, 获取更多的信息来源, 扩展自己的传播平台, 提升自身节目的知名度, 让更多地域的受众能了解民生新闻的特色, 提高栏目的社会影响力。目前众多民生节目都开设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账号, 在这些新媒体上发布节目预告、听取观众意见等, 借助新媒体的平台, 很好地推广了电视节目。

2. 注重主题策划加强深度报道

民生新闻的定位比较狭窄, 小新闻、软新闻偏多, 有力度的好新闻、大新闻较少。新媒体时代, 应该从老百姓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生活, 转向更多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国家宏观政策的新闻上来。加强重大民生新闻的主题策划, 选择具有广泛普遍意义的、同质同类型的典型事例作为新闻选题。把握受众的信息需求, 通过纵深拓展深度报道, 挖掘深层次的信息。针对老百姓关注的、重大的新线索进行深度报道, 吸引受众对事件发展的普遍关注, 栏目收视率也因此有所提高。

3. 加强与观众互动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民生新闻关注的是老百姓身边的事, 市民也会主动参与到对公共事务的关注中, 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可以借助新媒体, 开展多种交互手段和受众进行互动, 使受众参与到节目中来, 既改变了节目形式也提升了节目质量。从而达到媒体舆论的公信力和引导力, 努力把健康全面、积极向上的新闻资讯展现给观众, 发挥好媒体的社会传播力。

摘要:民生新闻的最大特点就是新闻和内容贴近生活, 选题平民化, 以平民视角, 从广大普通群众的生活实际出发, 以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生活的一种新闻形式。随着民生新闻发展, 其弊端和问题也日益凸显。

上一篇:课程教学管理下一篇:英文广告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