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制图师专业

2024-05-08

技术制图师专业(精选5篇)

技术制图师专业 篇1

德国实行“双元制”职业教育, 在国家认可的职业考试中, 通常采取考教分离的形式。IHK德国工商业联合会 (Industrie-und Handelskammer, 简称IHK) 负责包括物流、旅游、金融、制造业、信息产业、交通业等多个领域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2010年7月, 我院开始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合作开发IHK技术制图师办学项目, 主要面向企业及研究院所培养工程师助理。根据德国IHK技术制图师的能力培养要求, 获得该职业资格的学生应具备从事未来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以及满足其职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文、社会、自我等方面的职业素质, 具体包括手工绘图、计算机绘图、读图、技术沟通、查阅技术资料、制作技术文档、打印图纸等能力, 以及具有科学思维和一定的数学计算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自我行为控制能力、环境保护意识以及就业意识等。IHK技术制图师项目强调以学生为本, 既重视学生就业需求, 也关注学生职业发展, 注重对学生全面的培养和教育。为满足IHK技术制图师项目教学实施的需要, 提高学生实践动手技能, 增强学生获取IHK职业资格证书的竞争力, 深入探讨、研究及开发IHK教学实训项目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项目载体选择

项目教学已在国内实行多年, 教学项目本身是一个设想或计划,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划、实现设想、解决问题或制作出产品。选择和开发合适的项目是实施项目教学的基础。同时, 由于德国IHK技术制图师职业资格认证具有严谨的考评指标, 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因此, 在选择项目载体及开发实训项目时尤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一) 符合德国职业教育模式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 学生在职业学校和企业两个场所完成职业培训, 且职业学院和企业的培训都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项目教学是IHK技术制图师培训中有效的教学方法。另外, 德国职业教育不论是在学校学习理论还是在企业进行实践, 都习惯于采用一个教学载体贯穿一个阶段学习的模式, 仅在课堂上和实践中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以一个典型载体作为项目教学的开发基础可以提高学生对载体内容的认识和掌握。

(二) 弥补教学环节的弱项

从目前职业学校教学实际分析, 不论是实训课程还是理论课程, 由于教师、教学任务分配等原因, 课与课之间、课与实训之间的教学实际并不连贯, 从而也导致很多教学载体基本都是独立存在的。另外, 我院课题组就德国IHK技术制图师的《职业培训规则》和《框架教学计划》进行了详细分析, 从中获得该职业要求的学习目标和能力目标, 又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 对比IHK考试大纲, 发现诸如“焊接”、“三维造型”、“机械原理”等知识点和技能是IHK技术制图师考核的重点内容, 现有的教学内容难以满足考试要求, 所以, 我们将选择目标锁定在具备这三项内容的载体上。

(三) 满足学生职业的全面发展

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学生难以仅靠当前的知识和技能来面对日后发展的需要。项目教学法相较于企业的项目更加重视人的发展。在选择项目载体时考虑了在项目实施中融入学生综合能力训练的教学组织方法和手段, 考虑了在学习、掌握具体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成本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责任意识等, 通过小组讨论、自我展示讲解、小组决策及汇报、自我收集资料等方法增强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收集及整理资料能力、思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

(四) 具有工程背景的功能性载体

实施项目教学要以企业实际工作活动为背景, 以完成工作任务、实现典型产品设计生产为目标, 强调将学生从传统的单纯学习理论知识转换到运用理论知识从事设计实践, 在与具体工作任务结合的过程中构建清晰实用的专业理论和知识体系。遵循“工作过程导向”可弥补学生专业知识应用能力的不足,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完善职业理论与技能体系。为此, 该项目要选用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工程背景的实物载体。

通过与企业工程师及德国IHK专家的讨论交流, 最终选定了模拟车间用天车的装配体 (移动装置) 作为实训载体来设计整个实训环节, 如图1所示。

在这个载体中, 非标准件有12个, 标准件有5种共10个。标准件中有同类螺栓3种, 同类垫圈3种, 同类螺母2种, 特殊垫圈和螺母各有1种。零件加工有车削、切割、弯曲成型等形式;部件组装有焊接、螺纹固定等形式;涉及工种有钳工、车工、焊接工、检验员等。这种组合符合德国职业教育中期学习阶段的难度要求, 适用于作为IHK技术制图师培训的实训载体。

IHK技术制图师专业实训项目开发

(一) 载体知识、能力解析

课题组依据IHK技术制图师职业的《职业培训规则》和《框架教学计划》两大教学参考文件, 结合我院教学特色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对载体知识点进行了解构, 并对比课程内容, 获得了载体知识、能力目标解析表 (见表1) 。

(二) 实训内容设计

课题组与北京容安特机电工程有限公司合作, 共同研讨了教学载体的可行性分析和教学知识点梳理。另外, 课题组完成了产品的三维造型建模和图纸输出, 对教学载体总装图进行了矫正和修订。接着又参考IHK考试形式设计了一套实训题, 在1021231IHK班进行了该套题的练习, 获取了第一手资料。

通过对第一套实训题的实施, 并结合与德国专家的交流, 课题组根据教学载体和IHK技术制图师专业的学习特点最终确定了六个实训项目, 分别是“零件测绘”, “钣金展开图”, “焊接件绘图”, “制图、材料及加工知识综合应用”, “CAD绘图”和“三维造型与图纸输出”。

这六个实训内容难度从低至高, 内容从手绘草图到绘制正规图纸, 最后到使用计算机绘图、建模并出图, 知识点从单一技能的训练到综合考核, 均属于螺旋上升的实训方式, 涉及多个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根据实训内容的不同, 这六个实训项目每个项目下又分别设计了若干子项目, 进行能力递进式训练, 每个子项目的实训内容和课时分配, 如表2所示。

(三) 考核方案设计

分数是衡量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指标。本实训项目成果主要包括图纸、理论分析题、三维模型等, 在设计评分标准时, 课题组参考了IHK技术制图师的考核经验, 根据不同实训项目的具体内容进行考核点解析, 给每个考核点都赋予了分值, 制定了详细的考评表, 以此细化项目考核标准。考核时, 教师在图纸、理论题的卷面上将错误处进行标记, 或者标注简要的扣分说明, 所扣分值列到考评表的对应项中, 从而确保扣分原则明确、有据可查。另外, IHK技术制图师项目的培训及考核也重视学生在知识能力以外的一些核心能力, 如合作能力、安全意识、管理能力、时间观念、计划性等。针对这种需求, 课题组设计了考核学生职业素质的考评点: (1) “守时性”, 包含能否按时提交作业, 能否按时出勤等; (2) “5S”, 包含能否保证图纸的整洁, 能否保持周围环境的整洁, 能否保证设备正常使用等; (3) “安全性”, 包含绘图用具或钳工用具摆放合理和安全操作, 电脑安全操作和信息传递安全设置等。此外, 还有一些具有职业特点的技能, 如图册的装钉、打印机的使用、电子文件的安全传递和工具书的应用等。测绘项目中部件拆装子项目的评分内容比例关系, 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 职业能力与知识能力分值的比例关系基本上是1∶3, 符合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实训项目1———零件测绘子项目2.1的考评表 (见表3) 。在考评表中, 学生可先进行自我评价, 作为学生自我学习效果的一个考量, 实训成绩以教师评价为准。

通过邀请德国专家参与以及与生产企业合作, 使得该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兼具国际化和本地化特征, 既有助于学生顺利通过认证, 又可更好地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并且, 该项目的实现始终保持一定的开放性,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验证和完善。根据IHK技术制图师职业培养要求开发设计的实训项目既提升了实践技能训练, 又加强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配套设计的详细考核方案为项目教学按计划实施提供了有效保障, 具备类似条件的职业院校或培训机构可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俊霞.学习领域——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IHK (德国工商行会) 毕业认证考试与三者之间的关系[J].中国建设教育, 2008 (3) :46-48.

[2]赵俊梅, 席庆荣.项目教学法在德语课程中的实践与思考——以机电一体化专业IHK项目为例[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 :92-95.

[3]戴士弘.论课程项目[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3 (4) :1-10.

技术制图师专业 篇2

七年工作过程中,在单位领导的精心培育和教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应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相互印证,对业务知识精益求精,严格要求自己,使得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工作以来,无论是思想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收获。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认识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自己能够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证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政治上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提高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同党的旗帜保持高度一致。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本人遵守法律法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坚定不移地执行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积极参加党的先进性教育培训,与时俱进。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对待各项工作,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时刻牢记党员的责任和义务,严格要求自己,起到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通过不断的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我觉得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各项能力,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就是为建设美丽家乡,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二、学习经历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理论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更应该还原回到生活,工作中要将理论与实际的工作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在工作中不断地改变自我,对自己提出更严格的要求。不断研习规范,翻阅以前工程资料,在工地现场进行学习、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自身工作能力的同时,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也在工作中逐渐的成长,先后参加了公司屡次施工现场验收。对上级和领导安排分配的工作任务我都能保质保量高水平的完成。

三、工作主要经历及取得成绩

工作之初,从基础做起,不断向老工程师请教,不断积累工作经验。开始时候,每天看以往工程资料,跟老前辈去现场,从负责简单工程做起,逐步到负责公司高层住宅的勘察施工工作。至今,已顺利完成十几个岩土勘察施工项目,获得领导的一致好评。

四、体会心得

在近1年的工作实践中,尽管我的思想素质、政治水平、专业知识、工作能力有了提高,但我清楚地认识到,学习永无止境,自己还有很多不足。我的工作虽说不上搞科研,但也绝对来不得半点马虎,在工作中要有端正的态度、严谨科学作风。在专业知识上,看一些方面的书籍或网站,学习各种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学习和掌握一些先进的专业技术知识。

技术制图师专业 篇3

关键词: 教育技术专业 教育实习    问卷调查    实习基地

一、教育实习的重要性

教育实习是高师师范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学校培养合格教师的重要途径,也是师范生从学生角色转变成正式教师角色的重要环节,这一重要环节既是学生教学生涯的起点又是他们专业成长的关键。如果将师范院校比喻成教师培养的工厂,教育教学活动就是一道道生产工序,教育实习就是工厂成品出厂前的检验工序,对培养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帮助形成教师的个性品质、巩固从事教学工作的专业思想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在学校学到的大都是书本上的、分散的、间接的知识,要让这些知识被理解,变成直接知识进而形成一个知识群或适合教学要求的合理知识结构,就必须反复不断地进行实践应用。教育界普遍认为教师教育是一种实践性知识教育,教师应该着重教学实际工作中的“摸爬滚打”和“师徒相授”。

教育实习的内涵界定:教育实习指师范院校根据培养目标和任务,在实习指导老师的统一带领和指导下,到实习学校从事教学活动,担任班主任工作,参加教学研究活动和教育行政工作,等等。

二、我校教育技术专业教育实习的基本状况

我校教育技术专业主要是面向基础教育学校培养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为加强准教师和基础教育的双向沟通和联系,培养学生的从教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我校教育技术专业的教育实习工作安排如下:整个教育实习包含两部分,一是一到两周的参观或见习安排在大学一年级进行;二是集中教育实习,安排在大专第六学期,时间是八周,一般安排在毕业前夕进行,主要内容包括参观、试教、班主任工作、学校管理工作等。

三、我校教育实习质量的影响因素调查

本次调查,我们着重关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四大基本问题,即实习生的基本状况,教育实习基本过程,实习生主体和教育实习指导老师。

调查方法上,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和座谈访问法相结合。我们设置了《教育技术专业教育实习现状调查问卷》。

从实习生和带队指导老师的角度,问卷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调查:(1)教育实习开展之前的准备工作;(2)教育实习当中遇到的各种问题;(3)实习情景对教育实习的影响;(4)学生对教育实习的认识在实习前后的对比;(5)实习生的教学能力和实习学校期望度的差异问题;(6)实习生参加完教育实习后的收获状况;(7)实习生对教育实习的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和实习形式的期待;(8)师生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认知和理解。

我们利用电话访谈和实地座谈的方法,与实习带队指导老师、参加教育实习的学生、实习单位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了解他们对教育实习的意见和建议,了解教育实习各个参与方对于实习的期望。

按照实习指导要求,实习指导老师每周两次随堂听课,了解实际小学信息技术课课堂情况,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的软件和硬件状况、教师上课的情感、态度、知识和技能等。

四、调查结果分析和建议

调查结果表明,我校在教育实习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存在以下问题。

1.教育实习准备阶段存在的问题

教育实习准备阶段的工作容易被忽略,准备不足。调查结果表明,参加教育实习的师生都认为在正式进入实习学校之前有必要开展实习指导方面的课程,为学生接下来的实习做好各方面准备,包括知识准备、技能准备、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所以学校在开展实习工作之前,要为学生做好必要的教育和督促工作,让学生了解小学信息教育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调查发现,大多数同学认为在教育实习当中,自己的信息教育技术实践技能、电教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网站的建设和维护能力较弱。同时,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以实践教学为主,实习生在课堂管理、师生沟通、课堂语言能力和课堂板书方面有很多欠缺。

实习准备工作要提前一个学期开始,从思想准备、物质准备、知识准备和技能准备四个方面开始指导性课程。首先,从思想上端正学生的态度,既不过度紧张又不掉以轻心,信心满满地参与到教育实习当中,让学生明白自己是第一次站上讲台,在教材、学生、教学情况都不熟悉的情况下,必须认真地下一番工夫做准备工作。接下来,在物质准备方面,主要指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习岗位要求,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物质模拟条件,从相关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前沿理论和技能重点、微格教室到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媒体的使用方法。知识准备指学生既要熟悉掌握信息教育技术专业的知识,又要了解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教法方面的知识。信息技术专业知识解决的是在工作岗位上教什么的问题,而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教法则是解决如何教和怎么教的问题。技术准备方面,强调师范生的板书能力(包括三笔一画,即钢笔、毛笔、粉笔和简笔画)、语言能力(包括普通话水平和语言组织的逻辑能力)和讲解技能(指教师运用语言和各种教学设备引导学生形成概念、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2.教育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实习时间上的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普遍认为,我校教学实践安排(大一第一学期见习一周,大三第六学期实习八周)较为合理。但有同学表示,一次实习不能满足需要,诸多曝露在实习当中的问题没有机会经过二次修改后的检验,所以为了保证良好实习效果建议实施二次实习。第一次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中段为期四到八周,那时大部分信息教育技术课程和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已经修完,基本满足小学信息教育教育岗位的需求,而且经过两年半的大学学习生活,学生心理日趋成熟,可以基本胜任小学教师的工作。

(2)实习内容上的问题

就实习内容而言,教育技术专业的实习偏重技术方面且内容纷繁复杂,包括信息技术课程的讲授、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学校机房的管理、学校多媒体设备的维护、学校网站的建设和维护、班级管理工作等。有的实习学校怕影响正常教学秩序,主要安排实习生担任技术方面的工作,如从事课件制作、视频编辑、建设网站、制作网页,但讲授信息技术课程的机会不多。

在实习内容上,学生要熟练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和应用,加强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和整合,了解和掌握多功能网络教室的工作原理及正常使用和维护,掌握实际的组网技术和校园网的维护管理。

(3)指导教师上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99%的实习生认为指导教师在学生实习态度思想、教育技术专业技能、讲课技能、生活方面有积极影响,是影响教育实习质量的重要因素。

对担任教育实习指导工作的指导老师,校方应该精心挑选。他们不但是信息教育技术方面的行家,而且要了解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了解其教学模式和教改动态,同时热爱学生和实习指导工作,善于沟通交流。

(4)实习生自己存在的问题

调查中,我们发现有50%的实习生认为指导老师对实习效果的帮助最大,近30%的学生认为实习学校在实习当中的积极配合有助于实习工作完成,18%的学生认为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会大大增强实习效果。同时,80%的学生认为教育实习中最难的三个问题分别是:如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纪律难管,以及理论知识讲解。

实习前的准备工作要认真完成,包括要有端正的实习态度、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的职业技能。同时,实习生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建立实习网站为自身实习提供实习动态、实习资源、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平台。

3.教育实习结束存在的问题

实习生在教育实习结束后,通常会有实习质量总结和评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8%的实习生对实习结束后的评价整改表示满意。实习评价的打分流于形式,一般都会给学生打优秀;实习生回到学校后,实习总结也是没有实质性的反馈交流,他们的体会和困惑没有真正的交流平台。

建立完善全程性教育实习评价体系,帮助实习生从实习条件、过程、结果三个维度,明确实习目标,让其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各项实习任务。

4.教育实习组织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教育实习多采用集中实习和分散实习相结合的方式。但实际上,联系合适的学校安置一个年级的教育技术专业实习生是非常困难的事。同时存在指导工作只是象征性巡视,實习完成后实习报告没有及时反馈。

从学校层面和系层面要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和安排实习工作事宜,跟踪了解实习生和指导老师的情况。同时,注意实习基地建设,力求做到合作共赢。

五、结语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中理论和实践的纽带,是促进师范生职业化的重要环节。本调查从实习前的准备、实习过程中和实习结束后三个时间段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教育实习质量的影响因素着手,期望能够优化实习工作,培养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嘉卫.影响高师院校教育实习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研究[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2]汪琼,熊澄宇.论教育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发展[J].现代教育技术,2002,(4).

[3]徐方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职前教育实习模式的探索与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8.

[4]刘力为.吉林省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专业教育实习问题的调查与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7.

技术制图师专业 篇4

一、高师音乐教育的现状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与专业音乐院校在培养目标方面的主要区则在子它的师范性恃点。专业音乐院校是以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为目标, 而高师音乐教育是以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为目标, 前者要求学生对音乐的某一个领域、技巧能力能灵活自如的掌握, 以“精深”为追求目标, 而后者则要求学生具备深厚、全面的音乐素养, 不以某一技能技巧的“专”为目的, 而是要求学生全面正确发展。针对音乐教育这一特性,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 (教师教育) 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提出了培养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毕业生, 设置了大量的必修和选修课, 包括了一些美育、教育和文史哲、文理渗透类课程, 期望实现其师范性的培养目标。随着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推进, 学科的交叉也日益盛行, 如音乐学科内部间的交叉, 包括具体技术学科间的交叉 (如声乐演唱技术与表演、钢琴演奏技术与表演、器乐演奏技术与表演) , 基础性学科间的交叉 (如音乐基础理论、作曲基础理论) , 音乐理论学科间的交叉 (如音乐史学、音乐美学、民族音乐学、音乐社会学等) 以及以上各种学科之间的交叉 (如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欣赏、音乐风格、音乐流派、音乐的美与审美) 。音乐学科与外部学科之间的交叉, 包括音乐在其生成过程中同所涉及和接触到的一些相关学科的交叉 (如自然科学、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社会学、哲学、历史学、文学、经济学、宗教学、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 。然而, 无论是这些跨学科、横向渗透类的课程, 还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科理论课与技术课的交叉, 或是专业技术课单领域内容的纵向拓展等, 都无法真正实现学生专业技术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目前, 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现状仍然是知识学科的综合, 而远未实现专业技术能力的综合, 这一问题急待解决。

二、高师音乐专业技术综合能力的界定

一般认为, 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的键盘、声乐都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 并达到简单相加的效果, 对综合能力的理解也停留在固有的单一领域模式, 如把声乐与基础理论课、音乐文献、合唱指挥等相关学科简单相加或把钢琴演奏与即兴伴奏、键盘和声等相关课程机械整合。而高师音乐专业技术综合能力, 则是把两门核心技术课 (声乐演唱和钢琴演奏) , 及其它相关学科综合起来, 实现从单领域内部简单相加到多元技术能力之间的有机相乘。声乐和钢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钢琴演奏本身就是演奏者内心的歌唱, 借助琴键表达出来, 而声乐和钢琴伴奏的结合是音乐的另一种形式的升华, 两者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只有两者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体会到音乐的意义与内涵;而两者的相互了解与掌握才能够表现出音乐的美妙动人。这样的技术综合也符合基础音乐教育关于音乐审美和创新的要求。因为感受音乐的美是基础音乐教育的最基本的要求, 只有教师深刻体会作品的内涵, 熟练把握两种技术, 才能够呈现出音乐的美, 并引导学生正确的去审美。

三、高师音乐专业技术综合能力培养的措施

如何能够有效地加强高师音乐专业技术综合能力的培养, 这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革新:

1. 通过适时调整课程结构, 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是面向具有一定声乐演唱和钢琴演奏以及相关理论基础的高年级学生, 开设弹唱课。“弹唱课是一门新兴的课程, 能够有效地加强音乐专业技术综合能力的培养。其目标是掌握正确的钢琴伴奏方法;掌握科学的声乐演唱技巧;解决弹与唱的协调问题;培养即兴弹唱、歌曲创作与改编、创作钢琴伴奏的能力。”圈c学生通过这些作品的弹唱, 熟练掌握弹奏技巧和正确的发声方法, 建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 把握好乐曲的音准、音色、节奏、力度, 准确表达乐曲的风格与内涵。培养学生建立健康的审美观念, 分析和处理一般声乐作品的能力, 具备流畅、自然弹唱声乐作品的技巧。

二是面向具有较高钢琴演奏基础的高年级学生, 开设钢琴伴奏艺术指导课。“钢琴伴奏艺术指导课是跨学科的交叉学科, 既与钢琴演奏密不可分, 又与声乐演唱直接相关, 还与音乐学、语言文学甚至音乐生理学、音乐声学等直接相关, 是一门需要多层次、多修养的综合素质的艺术。”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社会人文科学知识、音乐历史、音乐美学知识、文学、语言知识。在演奏技巧上除了具备较高的钢琴演奏技巧外, 着重培养快速识谱、移谱、读歌词、创造性演奏的能力。在声乐技巧上, 要能够指导歌者用正确的声音状态、甜美的音色、准确的语言、力度和节奏、以及良好的台风去演唱。

三是面向具有较高声乐演唱基础的高年级学生, 开设声乐演唱艺术指导课。学生必须具备相当的表演能力, 较高的声乐艺术演唱技巧, 在能够担任钢琴伴奏的同时, 还应能够正确指导钢琴伴奏, 做到歌词、声乐、钢琴伴奏三位一体。培养学生掌握大量的、不同版本、不同声部、不同形式的曲目, 掌握两种以上的语言, 能够即兴演奏、即兴演唱。

2. 通过理论教学与审美实践结合, 提高学生的审美分析能力

声乐教学需要声乐理论, 但只有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 也才能提高声乐的实践。在教学中一方面注意把理论与学生的演唱实践结合, 使学生的演唱以理论为依据。另一方面注意把理论与作品结合.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的聆听、表现、鉴赏, 分析和理解, 把他们从枯燥的乐理、试唱中解脱出来, 在音乐美的愉悦和享受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我们在学习新课时, 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歌曲进行全面地、系统地分析, 通过分析使学生了解到了歌曲的时代背景, 加深了对歌曲的了解, 同时在演唱中也能够较好把握歌曲的风格和表现力。如:歌曲《梅娘曲》通过分析, 使学生了解了曲作者聂耳是我们著名作曲家以及他的生平和代表作品, 了解到《梅娘曲》这首歌是当时的舞台剧《回春之曲》中的唱段, 剧中描写了爱国华侨青年从南洋回到祖国参加“一二八”抗日战争的故事, 使学生对这样一首比较生疏的歌曲有了深刻地了解, 从而掌握了歌曲的思想内涵。提高了学生对声乐作品的审美判断能力和审美评价能力, 树立学生崇高的审美追求和正确的审美论。

3. 通过学生分析和处理作品, 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音乐被创造出来并用于被人感知的事物, 其复杂的双向活动都富有创造性.教学中从对作品的分析、感知到对作品的理解和处理, 既是学生熟悉并掌握作品及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又是学生再创造的过程, 因此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 让学生分析作品的历史背景, 内涵及创作意图, 谈个人的看法, 并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评判作品;另一方面鼓励学生演唱时赋予自己的演唱以创造性的处理, 表现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并让学生之间展开讨论, 从不同的艺术审美角度处理作品,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艺术创造力。如在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演唱中, 首先通过预习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 内涵和创作意图。最后让学生们用各自独特的风格演唱作品, 有的学生运用了民族唱法, 有的运用美声, 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唤起学生的思维。教师不把作品引入到再现型的艺术欣赏的思维方式中去, 不把作品内容解释得过于具体化, 而是启发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在广阔的思维空间尽情驰骋。

以上的探索和设想,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一定要结合实际开展。首先, 学生的专业各不相同, 水平参差不齐, 所以专业技术综合课上, 以“弹”为主, 还是以“唱”为主, 一定要有针对性, 有所侧重, 具体对待。其次, 开设专业技术综合课, 需要大量具备一定专业技术综合水平的复合型教师, 现有的师资需要补充、培训和提高。

摘要:随着高师教育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并与实际的教学目标相背离。。教材较单一, 缺乏个性, 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不是十分清晰。只重视声乐教学在某些方面的结果往往也是以演唱为数不多的那么几首歌曲的能力来断定, 而忽视了声乐教学的全过程对学生全面的综合能力及适应能力的培养。这些不合理因数影响了高校声乐教学的整体水平, 制约了声乐教学改革实质性的进展。

关键词:专业技术,综合能力,声乐演唱,钢琴演奏

参考文献

[1]孙雅鹤:钢琴弹唱课之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J].黄钟, 2003, (增刊)

[2]刘丽娟:论钢琴艺术指导课的价值取向[J].乐府新声, 2004 (2)

[3]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技术制图师专业 篇5

陈倍技,1958年4月出生,汉族,江苏太仓人,大学本科(农学士),民建会员,太仓市人大第十三届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委员。1993年2月20日经苏州市林牧园艺技术中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获畜牧师资格。1982年7月大学毕业后在猪场从事技术工作长达15年,先后担任猪场技术员、生产科长、副场长、场长等职务。1997年调太仓市畜牧兽医站任副站长。94年获共青团苏州市委员会授“苏州市青年科技标兵”、99年获苏州市委知工办授“苏州市优秀专业技术拨尖人才”、97年入选江苏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列为第三层次第一轮和第二轮“省333工程”培养对象。98年《太湖猪杂交利用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获江苏省农业科技奖励基金管理委员会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第12名完成人),99年《猪优良品种及配套集约化增产技术》获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第5名完成人)。本人自1993年2月被聘任畜牧师以来,紧紧围绕畜牧兽医工作重点,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思想,坚持学习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参加人大、民建以及统战口子和局系统组织的各项政治时事学习,不断加强自身职业修养,[找文章到☆文秘写作网-范文每日更新,资源应有尽有!文秘写作网站注:去掉中间符号在百度搜索第一个网站]始终坚持以全心全意为农服务的宗旨,认真学习和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种畜禽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和《畜牧法》以及有关畜牧兽医法规,通过不断学习,思想理论素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尽心尽责,工作业务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积累了较多的工作经验,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技能。在工作中,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发挥敢于探索、大胆创新的开拓精神,坚韧不拨、求真务实的进取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创业精神,促进了自身建设,增强了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自觉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随着畜牧兽医事业的迅速发展,不断吸收应用国内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了解和掌握畜牧兽医科技的新动向,及时向面上生产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并与有关科技人员和养殖业主共同探讨最佳生产方式,促进科学饲养,同时开展畜禽养殖环保达标治理,在学术方面,能够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吸取他人之长。丰富个人知识,同时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先后自学了《药学》、《药理学》、《中药学》等医学专著及文献,做读书笔记数十万字。坚持订阅《中国畜牧杂志》、《中国兽医学杂志》、《畜牧与兽医》等学术期刊,及时了解和掌握畜牧兽医科技的新进展、新动向,积极探索新理论,研究新方法。为了掌握面上情况,经常与基层兽医站站长及统计员及时交流工作信息,指导本站统计员准确做好畜牧统计报表的上报工作。积极参加禽流感等重大疫病的防治工作,(本篇文章来源于←大←秘←书←网-百度直接输入“大秘书”第一个网站便是)认真投入我市“垃圾猪”专项整治活动。精心编写畜牧生产调研报告和《畜牧兽医信息》,其中《沪上百万鸭子挥师北上对太仓环境和疾控的影响》一文受到社会各界的共鸣,还被《太仓日报》改编采用,起到了良好的宣传和舆论导向作用。通过广泛学习,拓展了思路,及时掌握国内外畜牧科技的最新动态,并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知识来指导养猪业主,同时在生产上加以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很注重工作经验的积累,有了心得体会就及时记下来与同行同事交流,论文《专业户猪场及其生产模式设计》发表于《畜牧与兽医》杂志1993年第6期、《仔猪断奶前后的养育技术》发表于《畜牧与兽医》杂志2004年第3期和本人执笔的《虹吸式粪沟冲水器制作》论文发表于《畜牧兽医》杂志2005年第十一期。从而使工作和理论有了系统性的提高。2005年3月下旬我参加了太仓人事局组织的高级职称计算机培训和考试,获苏州市人事局人事考试办发《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化素质》培培训考核结业证书。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大力支持热情关怀下,经过本人的积极努力,2004、2005年连续二年的考核均被考评为优秀等级并获太仓市人事局嘉奖。

上一篇:梅毒妊娠下一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