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课程改革

2024-08-04

制图课程改革(精选12篇)

制图课程改革 篇1

摘要:阐述了武汉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对机械制图与化工制图课程进行整合的缘由,介绍了各部分内容的选取与整合。指出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机械制图,化工制图,课程整合

1 整合的缘由

众所周知,《机械制图》是工科专业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几乎所有的工科专业都开设有《机械制图》,教学内容基本一致,而且一般釆用大学时。武汉科技大学在课程整合之前,为非机械专业所开设的《机械制图》学时数为82。但这种一刀切式的课程设置并不合理,因为不同专业对机械制图知识的要求相差很大。例如,与机械相近的专业,对绘制机械零件图有较高的要求,对于生物工程或化工工艺专业绘制机械零件图就不是重点内容了,而是对化工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管道布置图和化工设备图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有的学校已为化工及相近专业开设了学时较少的《化工制图》[1,2],有的学校则为与机械相隔较远的专业开设学时较少的《工程制图》[3,4]。

为了增加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加大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综合素质,压缩一些主要课程的学时,并不断增加一些新的课程已成共识,因此《机械制图》就成了武汉科技大学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压缩对象。考虑到《机械制图》中的很多内容对生物工程专业来说并不十分重要,而学习《化工制图》则对绘制和识读生物工程领域的工程图样大有帮助,就决定将《机械制图》与《化工制图》整合成一门课程,取名为《化工CAD绘图与识图》。

2 内容选取与整合

整合后的《化工CAD绘图与识图》是生物工程类专业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基础课,包括机Autocad绘图、机械制图和化工制图三大部分。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绘制和识读化工及相关领域工程图样的能力,掌握Autocad绘图的常用命令和方法,强化利用Autocad绘制机械零件图和化工设备图的能力。

该课程只有36学时,其中理论课只有22学时,上机操作为14学时。为了避免理论教学和上机操作在内容上发生脱节,把Autocad绘图安排在第一章。

第一章 AutoCAD绘图软件及其应用。讲授的内容有:概述;AutoCAD绘图基础;基本图形的绘制和精确定位点;基本编辑命令;AutoCAD绘图步骤;AutoCAD文字注写、尺寸标注;AutoCAD区域填充;AutoCAD图块操作;AutoCAD标注技术要求;零件图的绘制;装配图的绘制。

根据生物工程专业的特点,以满足化工制图所需绘图知识为原则,对机械制图部分进行了大幅删减,留下的内容再组合成为本课程的第二章。

第二章 机械制图基础。讲授的内容有:投影方法的基本概念;投影面体系的建立和视图的形成;基本立体的投影;基本视图;向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

化工制图部分共安排四章内容。

第三章 工艺流程图。讲授的内容有:概述;工艺方案流程图;物料流程图;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图幅和附注;施工流程图的识读。

第四章 设备布置图。讲授的内容有:设备布置图概述;设备布置图的视图表达;设备布置图的标注;设备布置图的绘制;设备布置图的识读。

第五章 管道布置图。讲授的内容有:概述;管道布置图的视图;管道布置图的标注;管道布置图的绘制方法;化工管道图识读。

第六章 化工设备图。讲授的内容有:概述;化工设备图的表达方法;化工设备图中焊缝的表示;化工设备的标准化零部件;化工设备图的识读。

整合后的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

3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整合后的《化工CAD制图与识图》总学时数为36,整合前《机械制图》的学时数82,通过课程整合,为其它课程腾出了大量宝贵的学时。通过这样整合,该课程的知识面更广了,但教学时数却少了一半多。该课程已在生物工程2007级、2008级和2009级开设三届,并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当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暴露出的问题主要有:机械制图那部分内容压缩幅度大,课堂上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没有开设课程设计,学生在机械制图和化工制图方面缺乏系统锻炼。

通过精心取舍教学内容,并采取精讲多炼的教学模式,可以基本解决第一个问题,当然最好的解决办法是给该课程适当增加一点学时。

通过在上机练习时多做一些综合性绘图作业,可以基本解决第二个问题。

4 结 语

将机械制图与化工制图课程整合,可以腾出大量宝贵的学时,为增设新课程和强化专业主干课程提供了空间。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整合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王永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化工制图》教学效果的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10,22(5):123-125.

[2]曾鸣,孙永军,雷泽,等.《化工制图与C A D》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9):61.

[3]丁乔,仵亚红,李茂盛.工程制图与CAD绘图课程融合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机械管理开发,2011(2):185-186.

[4]贾晓凤,王晓睿.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工程制图》课程改革研究[J].广州化工,2010,38(7):231-232.

制图课程改革 篇2

机械制图是职业院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担当着培养学生基本工程素质的重要任务,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教学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绘图、读图能力,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影响到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和课程设计。本学期我承担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工程制图》(56学时)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案、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成绩

1、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要想上好课,先做好老师。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各学科、各专业互相渗透的趋势日渐增强。作为一个老师,必须时刻关注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学习新技术,研究新问题,防止知识老化。此外,热爱自己的职业,愿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付出最大的努力,也是搞好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2、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讨论式教学。我在教学中注重精选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彻底摈弃对教材进行琐碎诠释的教学方式。对教材中的一些容易忽视、容易混淆的内容,将其转化为问题,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开展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的结论。

3、合理调节教学中的比例关系,做到精讲多练我在教学中突出实践课教学,增加练习课的比例,重点训练学生提高制图的速度和质量。鼓励学生在大量的制图练习中探求和总结作图技巧,在实际作图时加以恰当运用;并帮助学生总结经验,将其中的一些具有规律性的方法向所有同学推广,求得制图水平的整体提高。

4、加强直观性教学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空间想象能力不足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运用实物、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化抽象的投影关系为直观的视觉印象,降低问题难度。此外,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机加工车间参观,使学生有机会了解机械生产的各个环节,达到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加深对课堂知识的了解的目的。

5、对学生严格要求,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图样作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在生产实际和技术交流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制图,才不会影响图样的通用性。尽管学生在入学前已经学过了制图,对投影关系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他们对图纸图线的要求不够明确,符号文字数字等书写欠规范,图画马虎。我在教学中注意强调国家标准的重要性,而且自己也以身作则,在板书图画时认真严格,指导学生作业时,重视图面质量,杜绝不规范制图。

6、将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如将投影变换、截交线相贯线的求解等模型演示效果欠佳的投影几何学问题用三维动画,在教室中的大屏幕电视上播讲,使学生能在任意角度观察到所求问题的投影变化,降低了相应知识点的学习难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

7、深入学生实际,了解学情。作为教师一定要加倍地关心和帮助他们,为他们出谋划策,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如采用个别辅导,区别对待后进生的作业,时刻鼓励他们,使他们增强自信心,逐步提高作图水平。

二、存在的问题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都集中在学生作业上,由于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真正掌握该课程的知识点需要学生自己通过大量解题实践来进行,学生只有不断地自觉训练,才能提高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该课程。从该课程学生完成的作业来看,各章作业出现较多的问题归纳如下:

1、第一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

学生作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有:①线型的画法不规范。包括图框、标题栏、各种图线的规定画法;② 尺寸标注不规范、不正确。对国标规定的一些注法掌握不够好。

2、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学生作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有:① 线型的画法不规范。如投影连线、作图辅助线应画成细实线;投影要画成粗实线、看不见的轮廓线画作虚线等; ② 部分学生对点的投影特性理解不透彻; ③ 部分学生重影点的可见性判断、直线与平面以及平面与平面相交的可见性判断掌握不够好。

3、第三章 基本体

学生作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有:① 线型的画法不规范或不画。主要表现在对称轴线画法不规范或不画;② 部分学生对立体投影的可见性判断方法掌握不好。

4、第四章 轴测图

学生在这一章节的作业掌握较好。但是部分学生对正等轴测图的画法和斜二测图的画法的掌握还存在一些问题。

5、第五章 立体表面的交线

学生作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有:① 线型的画法不规范或不画;② 部分学生空间想象力不够好,造成投影图线的漏画。

6、第六章 组合体

学生作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① 线型的画法不规范或不画。主要表现在对称轴线画法不规范或不画; ② 部分学生空间想象力不够好,造成投影图线的漏画。

7、第七章 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学生作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① 波浪线的画法不正确。正确的波浪线画法不应该超出断裂机件的轮廓线,应画在机件的实体上,不可画在机件的中空处; ② 剖面线画法不正确; ③混淆剖面图与剖视图。

8、第八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

学生作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混淆外螺纹的规定画法和内螺纹的规定画法。

9、第九章 零件图

学生作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① 部分学生分析视图表达方法不够全面;② 部分学生读图方法不够全面; ③ 对零件图的尺寸标注要点掌握不好。

10、第十章 装配图 学生作业主要存在的问题有:① 部分学生对画装配图的一般规定和装配图的特殊表达方法掌握不好; ② 装配图标注的尺寸不全面。

11、第十一章 展开图 焊接图

因展开图、焊接图进行简介,作业量也不多,学生在这一章节的作业掌握较好。综合学生的作业情况,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与学生都要重视作业训练。只有老师重视,学生就会重视,主要表现:① 在教师在第一节课就要反复强调学习该课程一定要自觉完成作业的重要性;② 课后相应地布置作业进行训练并要求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按时交作业;③认真批改作业,对于出现问题较多的内容要在堂上集中分析和答疑。作业批改后,要求学生要总结和改正;④ 课程习题课辅导课时安排要与理论教学同步。这样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促进学生更好完成作业。最后,学生要采用预习——听课——看书——作业——总结和改错等程序学习该课程。

机电水利系机械教研室:吾斯曼·萨吾提

浅谈《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 篇3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1.引言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能在一线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术型人才。机械制图是高校工科学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工程图是工程界的语言,因此该课程主要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作图能力、作图时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和创新思维的空间想象力,使得学生毕业后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够读懂工程图,还必须能够绘制工程图。机械制图是学生后续学习专业课和做课程设计所必备的基础知识,也是所有制图的基础。为了使学生更能适应以后的工作,灵活的运用自己的知识,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进行改正,提升教学课程的整体水平,将来更好地培養出更多的能够服务于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2.机械制图课程存在的问题

通常机械制图的课程安排在大一学习,学生没有进入企业参观和到学校实验室实习,基本没有机械方面的常识,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机械制图课的学时较少但包含的理论知识较强,课后需要大量的时间做习题,导致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感到枯燥无味,学习积极性不高,很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学生由高中老师保姆型的管理到大学自主管理的转变需要

3.机械制图教学内容的改革

计算机制图的改革。传统的作图方法主要是手工作图,而今天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脑和作图软件的发展,使得作图效率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学生也具备良好的计算机基础,学校的软件和硬件设备也较好,因此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加深对计算机作图的教学,在学生正确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选择一种比较通用的计算机作图软件(AutoCAD软件),利用上机教学,把基本的绘图和编辑命令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画零件图形,并布置一定的课后作业,及时督促学生完成,直至学生能熟练运用计算机来绘制机械图。

为了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三维造型软件。通过上机学习,使得学生掌握基本的建模方法,提高对组合体的识读,并且通过课后大量典型机械零件模型实例的建模指导练习,培养学生三维建模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

4.教学方式和手段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安排实习工厂和实验室观摩,在课程中间安排学生到相关的企业实践教学基地下厂实习,期间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合作把企业成熟项目的某一部分转化为教学案例和练习项目,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在课程最后可以请企业工程师走进“教学课堂”,将企业最新技术及前沿发展带到学校使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对接,与校内教师的教学形成互补,使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行业企业最新的技术和热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使用多媒体动画等辅助教学手段。使得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有机结合,如PPT与板书挂图结合、三维动画与实物模型结合等。充分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更应保留某些不可替代的传统教学模式,如徒手绘图能力的培养。徒手绘图由于具有快速、灵活、高效、受条件限制少等特点,在生产一线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也是学生进入企业后必备的一项技能,同时也是计算机绘图的基础和前期底稿。因此,机械制图教学中应加大徒手绘图的教学比重,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制图的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

5.考核方式的改革

平时机械制图课程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主要是最后的期末考试成绩,现在考核方法引入“过程评价”,将考核放在平时,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增加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例如学生课程出勤、课堂与实习表现占10%,实习报告占20%,计算机制图作业占20%,手工绘图作业占20%,期末考核占30%,最终得到学期总评成绩,增加对学生的过程管理。

6.结束语

在当前高等教育不断改革背景下,对机械制图教学进行反思并探索改革显得尤为重要。这次教学改革主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变革。目前机械制图不断压缩的课时量与社会对毕业生工程素质要求之间的矛盾、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与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和热情之间的矛盾等使得课程的教改之路任重而道远。高校制图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和总结教学经验,努力使培养的学生在综合素质和能力上得到更大程度的锻炼和提高,最终毕业后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通过本次的机械制图课程改革,对大多数的学生对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了使得更多院校的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应当坚持课程教育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郭永凤.《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文化与探索,2016,6.

[2]何恩义,王静.机械制图课程微课的功能分析[J].科技资讯,2016,1.

[3]孙鹏涛.机械制图多媒体动画教学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13.

作者简介:

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探讨 篇4

机械制图是高职高专学院机械类及近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它是工程界的技术语言,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它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

1 面临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高等职业教育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重实践轻理论”是各个高职院校的共同特点。高职院校实行三年制学习,学生在校时间为两年半,在校期间一半以上的时间用来实践,理论课程的学时相对较少。机械制图是一门理论加实践的课程,课程分配的学时少,教学内容多、杂而抽象,其内容是《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的融合。另外,学生基础知识和理解力都比较薄弱,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也不强,对于制图中抽象的、纯理论的知识难于理解。而且,我院机械类各专业使用的是同一种教材,所用学时亦相同,教学无针对性,给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也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尽快从事本职工作。

传统教学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单一的多媒体教学也不能激起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兴趣,现有教学内容不能很好的与企业所需知识能力相衔接,闭门造车情况严重。机械制图是一门传统的课程,知识变更不多,但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应与时俱进。

为了适应高职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适应市场需求,机械制图课程改革迫在眉睫。

2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

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机械制图》的课程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制定《机械制图》课程标准。本院机械类各专业的《机械制图》的课程教学目标大同小异,其最终目标都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以及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然各专业工作中所接触的图纸又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模具专业所接触的零件图是分布有多个孔的板类零件,数控专业和机制专业接触的零件大多是回转类和箱体类的零件,还有少量的叉架类零件。为了使学生尽快地深入该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教师在制定《机械制图》课程标准时,应联系相关专业课的教师共同讨论,制定出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能为本专业后续课程奠定基础的较细致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制定的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机械制图的课程教学目标。

3 解决办法

3.1 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

3.1.1 确定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点

高职院校的机械类专业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能力,但更偏重于识图。识图的重点在于由视图读懂零件的结构、由视图读懂装配体的工作原理及装配体中重要零件的形状结构,而这些所依托的能力和知识是空间思维能力与机件的表达方法。制图教学中,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贯穿教学始终,但重点章节是投影法、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组合体这几部分。因此我们将投影法、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组合体、机件的表达方法、零件图、装配图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

3.1.2 更新教学内容

3.1.2. 1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分阶段引入solidworks软件知识

机械制图课程内容本身较抽象、枯燥,而学生的基础知识也较薄弱,面对如此抽象而枯燥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很难激发出来。目前高职院的机械制图教材都比较传统,部分教材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了二维autocad软件知识,该软件的引入只是让学生学习如何用软件进行绘图,对于学习机械制图知识的帮助较少。如果在传统的机械制图教材中融入形象、逼真的三维制图软件知识,例如solidworks软件,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将会极大地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机械制图教学中,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既是教师教学难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在讲解基本体、截断体、组合体的每个阶段逐步加入solidworks知识,让学生在掌握制图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摆放形体并理解其投影、认识截断体的截断方式和组合体的组合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机件表达方法”这章也应加入solidworks知识,这主要是针对剖视图部分。剖视图是学生学习的又一重难点。若将机件剖开,在哪个位置剖开,采用哪种剖切面,剖切后视图怎么画都是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教师在讲解完剖视的基本知识后可引导学生自己去做,学生对同一机件通过不同的剖切进行观察和对比,最终理解如何剖切,如何画图。solidworks软件功能强大,在机械制图教学中需要把握“适度、够用”的原则,教师只需向学生传授制图中需要用到的知识即可,以免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学生的学习负担,否则不利于制图教学。

3.1.2. 2 与学生专业接轨并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

高职院的《机械制图》课程开设在学生进校的第一学年,是学生入校以来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无论是模具专业、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还是数控技术专业,学生所使用的教材都是同一本,零件图和装配图这两章的图样内容在具体专业上无针对性。为了使学生在今后更快的融入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在进行“读零件图”和“读装配图”这部分内容教学上应与具体专业对应。例如:模具专业应主要阅读各类与模具相关的板盖类零件图、以及与各种冷冲模和塑料膜相关的装配图。这样,学生在接触《冷冲模》和《塑料模》等专业课程中的图样时就不会觉得陌生,教师在图样的讲解上也相对容易些。此外,为了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快的适应本职工作,学校和企业应该共同开发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尤其在零件图和装配图这两章,教师可以直接引入企业生产一线的图纸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行业、企业标准,以达到学生出校门与进厂门的无缝衔接。

3.1.3 部分内容以自学、项目化教学为主《机械制图》课程中的

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标准件与常用件这两章大多属于国家标准规定的,记忆性的内容,掌握的关键是理解性的记忆与强化练习相结合。如果学生疏于记忆,懒于动手,那么教师过多过细地讲解只会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因此,针对这部分知识教师应以自学加项目化教学的形式进行。老师简单讲解后,给定学生若干个项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会查表、学会根据国家标准画图,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

3.2 改进课程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高考生源的减少,普通本科录取人数的增多,高职院的录取分数在逐年下降,高职生的生源素质随之逐年降低。现阶段,高职院入校新生的文化基础知识薄弱,意志品质不够坚强,入校后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中依赖心理严重,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学习方法单一,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是借助黑板、挂图、模型进行,随着信息化的普及,现代化教学引入了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减轻了教师的上课负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但无论是传统教学,还是现代化教学,教学中基本上采用的是“传授式”的教学模式,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局面,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中都没能很好的发挥出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提高机械制图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学习的特点找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教学点。

《机械制图》课程内容本身是抽象而枯燥的,如何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有趣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机械制图》课程的第一学期教学内容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为主,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利用一切资源带动学生融入《机械制图》课程学习中来。例如,在讲解“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这一节,教师通过模型向学生展示并讲解完成后,让学生思考教室中的哪几面墙可作为V面、H面、W面,哪些线可看作ox轴、oy轴、oz轴。如此一来,即便没有模型,学生也能清楚地认识三投影面体系中的各个要素。再比如,讲解“截断体”一节,教师以三棱椎截断体为例,通过模型或三维立体图分析截面的位置、截断面的形状及投影特点,截断体三视图的画法。当学生理解老师所讲的例题后,教师给学生分配任务,让学生自行分析四棱锥截断体、五棱锥截断体等。学生可以通过徒手绘制轴测图进行分析,也可利用soliworks软件进行分析。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让其自行选择习题进行分析。此时,教师只需从旁观察指导即可。在实施教学各个环节中,教师要能够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有趣而快乐的事情。

机械制图教学的每个阶段,教师都要不断的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自主学习成为一种学习习惯。如此,机械制图的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较传统的课程,教师只有不断注入新的内容,配以合理的、现代的教学方法,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才能更好的为后续专业课程服务,才能使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时实现出学校与入企业的零距离。

参考文献

[1]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征求意见稿2010年9月13日).

[2]刘力.机械制图[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2).

[3]胡建生.机械制图(多学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9,(1).

中职制图课程教案 篇5

(第1—22节)

项目内容:双峰县飞达设计工作室承接了一批手工测绘图样业务,请问你作为本工作室的设计人员,如何准备作图工具?应参照哪些制图标准规定?应具备什么样的几何绘图能力?是否了平面图形的绘制的方法、要求和步骤?

【教学目的】

1、介绍国家标准中技术制图的基本规定和要求

2、掌握几何平面图的基本绘图方法及技巧

【教学重点】

1、制图标准基本规定及应用

2、几何平面图形的绘图方法和步骤

3、几何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事项及方法

【教学难点】

1、各种图线的具体应用

2、几何平面图形的绘图技巧和尺寸的合理标注

【教学方法与方式】 讲授法、实操法、模型仿真法 【授课课时】 22节 【教学过程】本项目分为4个任务来进行讲解

任务1:绘图工具的了解(第1节)

一、学习本课程的作用

讲解图样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图样作为一种信息工具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内容,如反映机件形状的图形、机件大小的尺寸、加工或安装所需技术要求等。

二、导入新课

完成本项目所需绘图工具有哪些?

三、具体教学

1、图板

参照书本P4,描述绘图板的结构、要求、作用以及使用方式。

2、丁字尺

参照书本P4,说明丁字尺的结构,主要讲解: 如何利用丁字尺紧靠绘图板导边平动来绘水平平行线; 如何利用三角板与丁字尺来绘重直平行线。

3、三角板

描述如何利用三角板画30°、45°、60°等倾斜平行线。

4、圆规

①圆规如何正确装夹?

②如何利用圆规正确画圆和圆弧? ③如何利用圆规进行量取长度?

5、铅笔

①铅笔的常见型号:6H„„H、HB、B„„6B,说明如何去区分它们? ②铅笔外表上有相应标记,在削铅笔时,应削无标记的那一端,以及如何去控制笔尖的开头和粗细?

6、小刀和橡皮等

①用小刀削铅笔或其它使用时,注意方式和安全; ②如何利用橡皮擦拭,擦拭到什么情形为好?

技能训练:

指导学生正确、文明、安全使用绘图工具。

四、小结

绘图工具有哪些?如何正确、文明使用。

五、作业

练习绘图工具的使用。

六、课后分析

任务2:制图标准规定的掌握(第2—8节)

一、回顾知识

手工制图工具的种类及用法,如何有效绘画水平平行线、垂直平行线和常规角度线?

二、导入新课

利用绘图如何有效绘出标准化的图形?就需要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制图标准事项及要求,那么需掌握哪些规定和具备些绘图能力呢?

三、具体教学

本任务着重讲解图框与标题栏的绘制、图线的用法、尺寸的标注方法。分为3个具体内容:

内容一:图幅与标题栏(第2—3节)

1、图幅与边幅(1)图纸幅面

参照书本P7,常见幅面有基本幅面和加长幅面两类。

基本幅面有:A0、A1„„A4,相临图幅间成对折关系,其中A2图幅为420×594,由此可推算出其它图幅的尺寸。

加长幅面:仅加长长边,A0加长1/8;A1-A2加长1/4;A3-A4加长1/2。(2)图纸边幅(具体参照书本P8)

①装订:a=25mm,c=10mm(A0-A2)或5mm(A3-A4); ②不装订:e=20mm(A0-A1)或10mm(A2-A4)。简要介绍一下A、B、K等型号图纸的图幅尺寸关系。

2、标题栏与明细栏

介绍两种标题栏,即企业用和学校用,主要讲解简易标题栏的画法,通过技能练习,让每个同学都能熟练掌握。介绍图纸纵向和横向怎样去区分?

技能训练:

指导学生画标标准装订的图框和标题栏。内容二:绘图基本要求和要素(第4—5节)

1、比例

图样中要素的线性尺寸与机件实际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①比例规范化,根据计算数值去选取标准化比例;

②画图时采用1:1或优先的比例画图,以便直观识图和绘图,在CAD中必须采用1:1的原比例画图;

③图样不论放大或缩小,图样上标注的尺寸均为机件的实际大小,而与采用的比例无关;

④绘制同一机件的视图应采用相同的比例,并在标题栏中注明。举例说明3种比例和比例的标注方法。

2、字体

汉字应用长仿宋体书写,数字和字母应书写为直体或斜体,不管何种字体,整张图纸须统一。汉字一般使用宋体、仿宋体、黑体等。

讲解何为字号,宽高比一般为0.7—0.8。

3、图线

常用图线类型有粗实线、细实线、虚线、细点划线、波浪线、双折线、双点划线、粗点画线,细线为粗线宽度的1/3。

机械行业:粗线线宽一般为0.3-0.5mm; 建筑行业:粗线线宽一般为0.7mm。着重解释虚线和细点划线画图时的注意事项:

①虚线成为实线的延长线时,在虚、实线的连接处,虚线应留出空隙;②虚线、细点划线与其它图线相交时,都应在线段处相交,不应在空隙处相交;③细点画线的首尾两端应是线段而不是短划,应超出轮廓线2 mm~5 mm,④较小图形上可用细实线来代替。

技能训练:

①指导学生按1:

1、1:2两种比例画长100、宽60的矩形,体验一下; ②指导学生书写规范的长仿体宋汉字,感受一下; 内容三:尺寸标注

(第6—8节)

图样标注尺寸要求:正确、完整、清晰、合理。

1、基本规则

①图样标注尺寸为该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

②图样标注尺寸为机件实际尺寸,跟比例无关,单位为毫米,可省略,如为其它单位,则须标明单位;

③机件尺寸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不遗漏、不重复。

2、基本规定

尺寸四要素:尺寸界限、尺寸线、尺寸数字和终端(箭头),建筑行业中用粗短斜线。

①尺寸界线

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一般应与尺寸线垂直,超出尺寸线 2 mm左右;

②尺寸线

尺寸线不能用其它图线代替,不得与其它图线重合或画在其延长线上,并应尽量避免尺寸线之间及尺寸线与尺寸界线相交;

③尺寸线终端

一般用实心箭头,当尺寸线太短,允许将箭头画在尺寸线外边,同时标注连续的小尺寸时可用圆点代替箭头。

④尺寸数字

尺寸数字写在尺寸线的上方、中断处或引出标注,须独立、清晰、统一。

3、常见尺寸的标注方法 ①线性尺寸标注

尺寸数字按文字的书写方向,一般应写在尺寸线的上方,特殊情况见图1-1。

图1-1 线性尺寸标注示例

②角度尺寸的标注

尺寸数字应水平书写,一般注写在尺寸线的中断处,也可写在尺寸线的上方或外侧,角度较小时用指引线引出标注,须注出单位,具体见1-2所示。

图1-2 角度尺寸标注 图1-3 直径半径标注

③圆和圆弧尺寸的标注

可将轮廓线作为尺寸界线,尺寸线或延长线要通过圆心。

整圆或大半个圆弧标注直径,符号为“Ф”;小于和等于半圆的圆弧标注半径,符号为“R”。具体见图1-3所示。球形尺寸标注时只需在相应要素前加S即可。

④对称图形与过渡处尺寸标注 具体标注方式见图1-4所示。

图1-4 对称和光滑尺寸标注

说明:正方形边长尺寸“□”、薄板厚度尺寸“δ”或t来标记。技能训练:

指导学生根据练习册习题所示图形正确标注各类尺寸。

四、小结

1、标准图框和标题栏的画法

2、标准规定要素及要求事项

3、尺寸标注方法

五、作业

见制图习题集

六、课后分析

任务3:常用几何图形的画法(第9—18节)

一、回顾知识

标准图框和标题栏的绘制,制图标准要素有哪些?如何正确标注尺寸?

二、导入新课

利用绘图工具和基本几何图形去进行线段和圆的等分,如何正确画出圆弧连接线段?合理表示斜度和锥度,如何利用四心圆法画椭圆?

三、具体教学

本任务着重讲解线段和圆的等分,圆弧连接方法及斜度、锥度的表示。分为4个具体内容:

内容一:线段和圆的等分(第9—11节)

1、线段等分

已知线段AB,如何将线段AB进行六等分?画图并写出作图步骤。

图1-5 线段等分

操作步骤:(见图1-5)

(1)过端点A作斜线AC,与线段AB成锐角;

(2)以A点为起点,沿着直线AC依次量取6等长段,得点1、2„„6;(3)连接B6,且分别过1、2„„5点作B6的平行线交AB于点1′、„„。说明:

①此方法为辅助线平行法;

②等分精度取决于量取方法和平行线的画法。

2、圆等分

通过圆的正六边形、五角星和正九边形的画法来予以说明。(1)已知正六边形的内接圆直径为φ100,求作此正六边形。操作步骤:(见图1-6)

①作相互垂直的对称轴线;

②分别以点A、B为圆心,R50长为半径画圆弧交圆于点3、4、1、2; ③顺次连接点

1、B、2、3、A、4、1即可。

图1-6 正六边形 图1-7 正五边形与五角星

(2)已知正五边形的内接圆直径为φ100,求作此正五边形和五角星。操作步骤:(见图1-7)

①作相互垂直的对称轴线和φ100圆,并作线段OC的中垂线; ②以点M为圆心,MD长为半径画圆弧交直线AC于点N;

③以点D为圆心,DN长为半径画圆弧交圆于点1、4,分别以点1、4为圆心,DN长为半径画圆弧交圆于点2、3;

④顺次连接点D、1、2、3、4、D即得正五边形,顺次连接点D、2、4、1、3、D即得五角星。

说明:

①正五边形的精度取决于M、N点的精确度;

(3)已知正九边形的内接圆直径为φ100,求作此正九边形。

图1-8 正九边形

操作步骤:(见图1-8)

①作相互垂直的对称轴线和φ100圆,并线段OC的中垂线; ②以点D为圆心,DB长为半径画圆弧交直线AC于点P;

③利用线段等分法对直径线段BD进行九等分,得到点D、1′、„„B; ④分别连接P2′、„„等偶数点,延长交圆于点E、F、G、H,并作该些点 10

关于直线BD的对称点,即得M、K、J、I;

⑤顺次连接点D、E、F、G、H、I、J、K、M、D即得正九边形。说明:

①正九边形的精度取决于直径线段BD的等分和对称点精确度; ②其它任意正多边形的画法可参照上述画法进行;

③如只需简单描述正多边形,则可利用书本P21表1-7的参数进行推演。技能训练:

指导学生画其它正多边形。内容二:圆弧连接的画法(第12—14节)

1、直线与直线间的圆弧连接

已知两相交直线段AB、AC,求作其半径为R30的圆弧连接。

图1-9 两直线间圆弧连接

操作步骤:(见图1-9)

①作两任意角度的相交直线段AB、AC,并作距离为30的两平行线交于点O; ②过O点分别作直线段AB、AC的垂直线,得交点1、2; ③以点O为圆心,1、2点为端点,R30长为半径画圆弧。说明:

①此图的关键是理解切点的作用和位置;

②准备求取AB、AC的两平行线,平行距离为连接圆弧的半径值。

2、圆(或圆弧)与圆(或圆弧)间的圆弧连接

已知R35、R25的两圆,两圆心距离为80,求作其半径为R30的圆弧连接。

图1-10 两圆间圆弧连接

操作步骤:(见图1-10)

①作半径为R35、R25,且距离为80的两圆;

②分别以点O1、O2为圆心,R65、R55长为半径画弧,得交点O; ③分别连接OO1、OO2,与圆交于点1、2;

④以点O为圆心,1、2点为端点,R30长为半径画圆弧。说明:

①此图的关键是理解内外切时圆心距离与圆半径的关系。

3、直线与圆(或圆弧)间的圆弧连接

已知直线AB和R30的圆,求作其半径为R30的圆弧连接。

图1-11 两圆间圆弧连接

操作步骤:(见图1-11)

①作半径为R30的圆和直线段AB;

②以点O1为圆心,R60长为半径画弧,作平行于AB且距离为30的平行线,得交点O;

③连接OO1交圆于点1,过O点作AB的垂直线得交点2; ④以点O为圆心,1、2点为端点,R30长为半径画圆弧。技能训练:

指导学生画练习册上相应图形。内容三:椭圆的画法

(第15—16节)

椭圆的绘制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同心圆法、四心圆法,仅讲解四心圆法。已知椭圆的长轴长为100,短轴长为60,求作椭圆。

图1-12 椭圆的四心圆画法

操作步骤:(见图1-12)

(1)画出相互垂直且平分的长轴AC和短轴BD;(2)连接AD,并在AD上取DM=OA-OD;

(3)作直线段AM的中垂线,交直线AC、BD于点O1、O2,并作O1、O2点关于短轴和长轴的对称点O3、O4;

(4)分别以O1、O3点为圆心,O1A长为半径,在相应区域内画圆弧;(5)分别以O2、O4点为圆心,O2D长为半径,在相应区域内画圆弧。说明:

①四心圆法是利用四段圆弧组成闭环来表达椭圆,关键是确定四个圆心; ②椭圆的曲线精度取决于四圆心的精确度; ③四段圆弧相接处,须光滑过渡。技能训练:

指导学生画倾斜30°、60°等椭圆。内容四:斜度和锥度的描述

(第17—18节)

以图示方式引出问题,从而讲解斜度和锥度怎么计算、判断,以及如何根据斜度或锥度值用图示来表达?

1、斜度描述

判断图1-13中的直线段BC、MN哪一条更倾斜,说明理由。

图1-13 斜度比较 图1-14 斜度表达

(1)斜度计算:(见图1-13)①斜度1=tanα=AC/AB=50/100=1:2 ②斜度2=tanβ=(EN-FM)/EF=(50-17)/100=1:3(2)斜度画法:(见图1-14)

已知斜度为1:6,请用图示表达出来。①自A点在AC上任取一段,得点D;

②自A点在AB上以AD长度取6等分,得点1、2、3、4、5、6; ③连接

6、D两点即得1:6的斜度;

④根据要求平行移动6D直线到任意位置,斜度不变。(3)斜度标注:(见图1-

13、14)

标注时,斜度符号的方向须与实际倾斜方向一致。

2、锥度描述

判断图1-15中的哪个锥大,说明理由。

图1-15 锥度比较 图1-16 锥度表达

(1)锥度计算:(见图1-15)

①锥度1=2tanα/2=AC/AB=40/100=1:2.5 ②锥度2=2tanβ/2=(EN-FM)/EF=(55-22)/100=1:3(2)锥度画法:(见图1-16)

已知斜度为1:3,请用图示表达出来。

①自H点在AC上任取两段,得点D,即HD=DA; ②自H点在HB上以AD长度取3等分,得点2、4、6; ③连接D、6、A三点即得1:3的斜度;

④根据要求平行对称移动6D、6A直线到任意位置,锥度不变。(3)锥度标注:(见图1-

15、16)

标注时,锥度符号的方向须与实际倾斜方向一致。

四、小结

1、直线段和圆的等分

2、三种状态圆弧连接的画法

3、椭圆的四心圆法

4、斜度与锥度

五、作业

见制图习题集

六、课后分析

任务4:平面图形的绘图方法和步骤(第19—22节)

一、回顾知识

1、直线段和圆的等分方法,以及正多边形的画法;

2、三种状态的圆弧连接和椭圆的画法;

3、斜度和锥度的计算、画法和标注。

二、导入新课

利用圆弧连接方式如何把直线段、圆(圆弧)等图形要素完整组合起来,这是平面的绘图方式。

三、具体教学

本任务根据尺寸分析图形,解析如何去画平面图形。分为2个具体内容: 内容一:看图分析尺寸(第19节)

已知线段基准线A连接线段中间线段基准线B 图1-17 手柄

1、尺寸分析

参照图1-17中各尺寸的作用来分析:(1)基准

上述图中有两个基准,即长度方向、高度方向各有一个基准,即用来指明尺寸标注的起点位置。

一般常用来作为基准的有:对称中心线、主要轮廓线和重要圆的中心线等。(2)定形尺寸

确定圆柱体大小的φ20和15;确定圆孔大小的φ5;确定圆弧半径的R15、R10、R50、R12。指用来确定图形几何形状大小的尺寸,一般有直线段的长度、倾斜线的角度、圆或圆弧的直径和半径等。

(3)定位尺寸

确定φ5孔水平位置的尺寸8;确定φ50圆弧位置的φ30;确定R10圆弧位置的尺寸75等。指用来确定几何部分与基准之间的位置尺寸关系。

2、线段分析

定形尺寸+两方向齐全的定位尺寸=已知线段→能单独存在 中间线段=定形尺寸+一个方向的定位尺寸 连接线段=定形尺寸

3、画图步骤

画基准线、定位线→画已知线段→画中间线段→画连接线段(先主体后次要、先下后上、先左后右的顺序)内容二:画平面图形(第20-22节)

已知拨叉手柄见图1-19,引导学生看图,分析尺寸,并以技能训练方式画出图形。操作步骤:

(1)画图框线和标题栏

参照装订方式来确定图幅和边幅,标题栏按学生用样式来完成。(2)画主要基准线、轴线,见图1-18

图1-18 拨叉手柄画图过程1 用细点划线画基准线AC、AD,倾斜轴线AE、垂直轴线B、C。具体尺寸为:AB=40,BC=35,AD=50,〈DAE=45°。(3)画主要轮廓线

画R34的圆A,R18的半圆弧C,R14的圆D,R64的圆弧A;分别过点1、2作与轴线AC平行的直线段1G、2F,其中1、2点为切点。

(4)画圆弧连接并修改

画直线段1G与R34圆A的圆弧连接,半径为R10,画直线段与R64圆弧A 16 的圆弧连接,半径为R10;画R34圆A与R14圆D的圆弧连接,半径为R8,擦去多余部分,如图1-18右图所示。

(5)画内部图形

画φ40的圆A;画R9的半圆弧C、B,画两直线段46、57;画R7的半圆弧D、E;画R57的圆弧KM,R43的圆弧LN。见图1-19左图。

(6)画上部小手柄

画R4的圆P;利用R30对称性尺寸和圆内切求取R30圆弧的圆心位置;作R4的圆弧连接。见图1-19中图。

(7)标注尺寸

参见图1-19右图,依次标注尺寸。

图1-19 拨叉手柄画图过程2(8)整理图形

根据画图顺序,对粗实细处加粗,不需要的辅助线擦去。

四、小结

1、平面图形的看图和尺寸分析,2、平面图形的画图步骤和要求。

五、作业

见制图习题集

六、课后分析

项目二:三面投影图的讲解和练习

(第23—42节)

项目内容:湖南省农友机械集团根据发展的需要,现从本公司一线员工中抽调一批人去充实研发、技术、质检等部门,请问你作为公司的培训师该如何去培训他们的基本识图能力?如何讲解三视图的形成?方位关系?点、线、面的投影关系?

【教学目的】

1、理解正投影法及其投影特性

2、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及点、线、面的投影规律

【教学重点】

1、正投影法及其投影特性

2、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3、点、线、面的投影规律

【教学难点】

1、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2、点、线、面的三面投影图的画法

【教学方法与方式】 讲授法、实操法、模型仿真法 【授课课时】 20节 【教学过程】本项目分为3个任务来进行讲解

任务1:投影法与三视图(第23-26节)

一、回顾知识

平面图形的绘图顺序:已知线段、中间线段、连接线段;尺寸标注事项:尺寸基准、定形尺寸、定位尺寸;绘图方法和技巧。

二、导入新课

在工程技术中,人们常用到各种图样,如机械图样、建筑图样等。这些图样都是按照不同的投影方法绘制出来的,而机械图样是用正投影法绘制的。

三、具体教学

分两个内容,即投影法的基本知识和三视图形成来讲解。内容一:投影法的基本知识(第23节)

从现实生活中列举投影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思考投影是如何形成的,需要哪些条件,从而讲解投影要素。

投影中心、投影线、投影面、投影体。

1、中心投影法

投影时投影线汇交于投影中心的投影法称为中心投影法,如图2-1所示。特点:不能真实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不适用于绘制机械图样;有立体感,工程上常用这种方法绘制建筑物的透视图。

图2-1 投影原理与中心投影法 图2-2 正投影法与斜投影法

2、平行投影法

投影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法称为平行投影法。特点:能真实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作图简单,广泛用于绘制机械图样。

投影线与投影面相倾斜的平行投影法即为斜投影法,见图2-2所示; 投影线与投影面相垂直的平行投影法即为正投影法,见图2-2所示。基本特性:

根据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来分析正投影的基本特性:真实性、积聚性、类似性,三种特性对投影图的影响。

技能训练: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正投影法。

内容二: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的认识(第24-26节)

一个视图是无法清晰表达特体,往往采用三视关联视图来表达,那三个视图是如何形成的呢?

1、三面投影体系与三视图的形成(1)三面投影体系

说明三面投影体系的来源,由哪三个投影面所组成?如图2-3所示。讲解:正平面V、水平面H、侧平面W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三投影轴间的关系,为下述讲解投影间连接所需辅助线服务。

图2-3 三面投影体系与空间三视图

三投影面间的关系:V面三投影轴间的关系:OX轴

H面,V面W面,H面W面;

OZ轴。

OY轴,OX轴OZ轴,OY轴以O点作为参考点,OX轴描述长度,表示左右方位; OY轴描述宽度,表示前后方位;OZ轴描述高度,表示上下方位。

(2)三视图的形成

将物体分别分别向V面、H面、W面进行投影得到三个视图即为: 主视图:从前往后在正立投影面(V面)上投影所得到的视图; 俯视图:从上往下在水平投影面(H面)上投影所得到的视图; 主视图:从前往后在侧立投影面(W面)上投影所得到的视图。(3)三面投影体系展开

V面不动,H面绕OX轴向下旋转90°,W面绕OZ轴向右旋转90°,就得到实用的三视图,如图2-4所示。

图2-4 三视图的形成与展开

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从图2-5可看出,一个视图只能反映两个方向的尺寸,主视图反映长度和高度,俯视图反映长度和宽度,左视图反映宽度和高度,即:

主、俯视图长对正;

主、左视图高平齐;

俯、左视图宽相等。

3、三视图的方位关系

物体有长、宽、高三方向尺寸,有上下、左右、前后六方位关系,如图2-6所示,即:

主视图反映上下、左右;俯视图反映前后、左右;左视图反映上下、前后。

图2-5 三视图投影规律 图2-6 三视图方位关系

提示: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反映了三视图的重要特性,也是画图和读图的依据。无论是整个物体还是物体的局部,其三面投影都必须符合这一规律。

4、三视图的作图方法和步骤 ① 确定主视投射方向;

② 分析总体尺寸,画出定位基准线,确定布局; ③ 画主视图;

④ 利用“三等”关系作投影辅助线,画俯、左视图; ⑤ 拭去辅助线,修订图线等。技能训练:

理解三面投影,画出如图2-7所示三视图。

图2-7 三视图实例

四、小结

1、概念:投影法、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斜投影、正投影;

2、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

3、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4、三视图与物体方位的对应关系。

五、作业

见模块测试题

六、课后分析

任务2:点、线、面的投影(第27—38节)

一、复习旧课

简要复习有关投影法的几个基本概念。重点复习三视图的形成、投影规律和方位关系。

二、导入新课

任何物体都是由点、线、面等基本几何元素构成的,只有学习和掌握了这些几何元素的投影规律和特征,才能透彻理解机械图样所表示物体的具体结构和形状特征。

三、具体教学

内容一:点的投影(第27—30节)

1、点的投影及其标记

图2-8 点的三面投影

当投影面和投影方向确定时,空间一点的投影就确定了。如图2-8所示,已知空间有一点A,过点A分别向H面、V面和W面作垂线,得到三个垂足a、a′、a″,便是点A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其标记为:

空间点用A表示、水平面投影用a表示、正面投影用a′表示、侧面投影用a″表示。

2、点的三面投影规律

分析图2-8可知,点的三个投影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而且这个关系不因空间点的位置改变而改变,因此可以把它概括为普遍性的投影规律:

①点的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OX轴,即a′a⊥OX; ②点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的连线垂直OZ轴,即a′a″⊥OZ;

③点的水平投影a和到OX轴的距离等于侧面投影a″ 到OZ轴的距离,即a a x = a″a z。

根据上述投影规律,若已知点的任何两个投影,就可求出它的第三个投影。以练习册上的习题为例来说明并佐证。

3、点的三面投影与直角坐标

三投影面体系可以看成是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因此可用直角坐标确定点的空间位置。投影面H、V、W作为坐标面,三条投影轴OX、OY、OZ作为坐标轴,三轴的交点O作为坐标原点。

图2-9 点的三面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

从图2-9来分析,用坐标来表示空间点位置比较简单,可理解为: 点A到W面的距离 = Oa x = a′a z = a aYH = x坐标; 点A到V面的距离 = OaYH = a a x = a″az = y坐标; 点A到H面的距离 = Oa z = a′ a x = a″aYW = z坐标 说明:有坐标为0时就会出现特殊点,即;

投影面上的点,一个坐标为0;投影轴上的点,两个坐标为0;原点上的空间点,三个坐标为0。

4、两点的相对位置

根据点的距离与坐标的关系分析知:

①距W面远者在左(x坐标大);近者在左(x坐标小); ②距V面远者在前(y坐标大);近者在后(y坐标小); ③距H面远者在左(z坐标大);近者在左(z坐标小)。

分析:已知A(15,10,20)、B(15,20,20),看看两点在V面上的投影有何关联?

问题抢答:

①点A由原位置向上或下移动,哪个坐标改变?A点到哪投影面距离改变? ②点B由原位置向前或后移动,哪个坐标改变?B点到哪投影面距离改变? ③点C由原位置向左或右移动,哪个坐标改变?C点到哪投影面距离改变? ④空间两点出现坐标相等时会产生什么现象? 技能训练:

已知空间点A(20,15,18)、B(15,20,0)、C(0,0,15),求作其三面投影,并分析直角坐标与投影位置的关系。

内容二:直线的投影(第31—34节)

1、直线的投影图

空间直线的投影可由直线上的两点(通常取线段两个端点)的同面投影来确定。如图2-10所示的直线AB,求作它的三面投影图时,可分别作出A、B两端点的投影(a、a′、a″)、(b、b′、b″),然后将其同面投影连接起来即得直线AB的三面投影图(a b、a′ b′、a″b″)。

图2-10 直线的投影

2、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根据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位置可分为投影面倾斜线、投影面平行线、投影面垂直线三类。前一类直线称为一般位置直线,后两类直线称为特殊位置直线。

(1)投影面平行线

平行于一个投影面且同时倾斜于另外两个投影面的直线称为投影面平行线。平行于V面的称为正平线;平行于H面的称为水平线;平行于W面的称为侧平线。其投影特性为:两平一斜。如图2-11所示。

α、β、γ分别表示直线对H面、V面、W投影面的倾角。强调:①斜线反映实长;②直线的倾角α、γ。

提问:如何去辨认投影面的平行线?

图2-11 投影面平行线 图2-12 示例1 示例1:如图2-12所示,已知空间点A,试作线段AB,长度为15,并使其平行V面,与H面倾角α=30°(只需一解)。

(2)投影面垂直线

垂直于一个投影面直线称为投影面垂直线。垂直于V面的称为正垂线;垂直于H面的称为铅垂线;垂直于W面的称为侧垂线。其投影特性为:两平一斜。

强调:①两个投影反映实长;②一个投影积聚为一点。提问:如何去辨认投影面的垂直线?如图2-14所示。

示例2:如图2-13所示,已知正垂线AB的点A的投影,直线AB长度为10毫米,试作直线AB的三面投影(只需一解)。

图2-13 投影面垂直线 图2-14 示例2(3)一般位置直线

与三个投影面都处于倾斜位置的直线称为一般位置直线。其特征: 强调:①三个投影与投影轴都倾斜;②任何投影都小于空间线段的实长。提问:如何去辨认投影面的一般位置线?

疑难:如何求取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和投影面夹角?

①直角三角形作图法、②换面法

3、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①若空间两直线平行,则它们的各同面投影必定互相平行;

②若空间两直线相交,则它们的各同面投影必定相交,且交点符合点的投影规律;

③若空间两直线交叉,则它们的各组同面投影必不同时平行,或者它们的各同面投影虽然相交,但其交点不符合点的投影规律;

④空间垂直相交的两直线,若其中一直线平行于某投影面,则在该投影面的投影仍为直角。反之,若相交两直线在某投影面上的投影为直角,且其中有一直线平行于该投影面时,则该两直线在空间必互相垂直。这就是直角投影定理

图2-15 交叉直线投影 2-16 垂直线投影

提问:如何去辩认异面直线? 技能训练:

根据练习册上习题,引导学生去辩认直线的位置关系和空间状态。内容三:平面的投影(第35—38节)

空间平面相对于一个投影面的位置有平行、垂直、倾斜三种位置,对应有真实性、积聚性和类似性三种投影特性。

1、投影面投影特性分析(1)投影面平行面

平行于一个投影面且同时垂直于另外两个投影面的平面称为投影面平行面,根据平行的投影面可分为:正平面、水平面、侧平面。

其投影特性:两线一面。

强调:①两个投影积聚为直线;②一个投影反映实形;③投影与投影轴间的关系。

提问:如何去判定投影面平行面?(2)投影面垂直面

垂直于一个投影面且同时倾斜于另外两个投影面的平面称为投影面垂直面,根据垂直的投影面可分为:正垂面、铅垂面、侧垂面。

α、β、γ分别表示平面对H面、V面、W面的倾角。其投影特性:两面一线。

强调:①两个投影均为类似形;②一个投影积聚为直线;③α、β、γ的具体表示。

提问:如何去判定投影面垂直面?见图2-17所示。

示例4:如图2-18所示,四边形ABCD垂直于V面,已知H面的投影abcd及B点的V面投影b′,与H面的倾角α= 45°,求作该平面的V面和W面投影。

图2-17 投影面垂直面 2-18 示例3(3)一般位置平面

与三个投影面都处于倾斜位置的平面称为一般位置平面。提问:如何去判定投影面一般位置面?

四、小结

1、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三面投影规律

2、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

3、直线的投影特性及规律

4、平面的投影特性及规律。

五、作业

见模块测试题

六、课后分析

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篇6

关键词:中职教育教学;机械制图;教学改革

虽然我国的中职教育起步较晚,然而却具有较快的发展速

度。然而由于不重视文化成绩以及理论基础薄弱的学生是我国中职教育的对象,而且大多数是采用的传统教学方法,所以存在学生难学以及教师难教的现象,使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质量受到了严重制约。因此,必须要改革目前中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现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当中,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根据,有效的结合“CAD”与“机械制图”,将课程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打破,对创新以及使用的原则予以强调,使学生的学习负担不断地减轻,最终提高教学效果的。

一、机械制图课程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作为一门图解空间、阅读机械图样和图形绘制的几何技术基础课程,机械制图将图形作为研究的基础,主要是研究平面互换以及图形三维的内容。作为研究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方法和原理的一门学科,中职机械制图具有比较强的实践性和系统理论性。机械制图课程在中职教育中的开设,是为了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符合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所以,机械制图课程对中职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机械制图课程可以为学生学习以后的专业打扎实基础;其次,机械制图还可以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出来,有利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

二、目前机械制图课程在中职学校的教学现状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尤其是课程体系在中职教育中的改革取得了长足

的进步,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采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然而并没有改变整个教学过程,这是由于各职业学校的学生情况、当地经济以及教学水平的不同而引起的,最终导致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提高。

目前的中职机械制图教学在总体上质量不高,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1)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因为中职需要的文化成绩并不是很高,而且这些学生很多都是没有进入普通高中的,他们在初中时期由于不重视学习或者能力不足,造成他们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的理解能力较差;(2)学生普遍具有自我约束能力以及自学能力较差的特点。学生在课堂上很难主动地去学习,而且很难将老师教授的知识点消化掉;(3)因为制图课程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质,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性思维,这对很多学生来说具有较大的难度。

三、机械制图课程在中职教学中的改革研究

由于机械制图在中职教学中涉及机械制图的知识,所以,学生要学习各种各样的图样。学生的整个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都能够在学生对制图知识的数量程度和掌握情况中反映出来。所以,要想进行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改革,必须不断地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基础知识予以强化,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出来。

1.对学生理论基础知识的强化

基础知识在专业课程中是十分重要的,要想以后能够更好更快的学习,必须要牢牢地掌握基础知识。教师在进行机械制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将基础作为重点,设计的教学方法必须要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基本概念在制图课程的基础教学阶段必须要牢牢掌握。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用图形和总结提炼的方式使抽象的概念变得简单化。教师要将各种教学手段运用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多练习,从而使他们对定义以及基础图形的掌握更为牢固,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思、多想空间图形,从而能够实现想、画以及看的结合,使学生对理论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断加强。

2.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

中职学校要加强专业课课程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要予以突出。机械制图在中职教学中要强调实践训练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统一,在进行实际能力的培养时要明确目标,也就是把学生培养成工程师。教师在设置教学内容时,重点应该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设计知识点时应该以课程结构为根据,将画图和看图作为教学目标,融合CAD以及机械制图的内容,从而促进新的课程体系的形成。教师可以将CAD软件作为绘图平台,让学生们多学多练,从而实现对学生试图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可以采用计算机直接进行绘图操作,将课程的专业性和实践性突出。教師对学生专业实习实训教学的强化,是对技能型人才进行培养的必由之路。

3.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将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起来,使学生真正变为教学活动的主题,创造出高度自由的创造与想象空间,从而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与培养。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将有效的激励机制建立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而且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可以慢慢地培养出来,逐渐形成求异思维。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鼓励学生主动地思考问题并发现问题,学生在不断地思考中可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将新思路、新方法提出来,教师对学生的创造性必须要予以充分的肯定,最终促使他们不断地在学习上勇于创新。

本文针对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要想在机械制图课程改革中取得长足的进步,需要依靠广大一线中职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不断地研究与探索。长此以往,我们有理由相信,中职机械制图教学在未来必然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云君,李红兵,杜建华.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0(12).

[2]易建东,张一凡,周静.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

[3]谈华,熊春燕.基于三维CAD平台的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0(12).

[4]苏秀婷,马娟.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1(4).

[5]欧阳文鑫,冯长武.机械制图课程改革与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7).

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篇7

一、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1. 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在进行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时, 首先必须改革其教学内容。以往的制图课程教学内容分布并不合理, 难以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 更加无法掌握重难点知识, 而导致学生日后在进行相关领域工作时, 无法有效地完成建筑制图工作。因此, 改革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 首先必须合理优化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的实际专业特征, 由教研室教研组多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经过缜密的思考与研究, 再进行合理的筛选, 将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整, 并进行有必要的删减, 突出重难点知识, 同时确保基础知识的完善性与准确性。改革后的教学内容必须重点突出制图课程的高度专业化及实用性。其中, 建筑制图课程教学内容以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理论、专业制图为主, 尤其是专业制图部分, 是整个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制图基本知识部分主要涉及的是绘图的基础及绘图规程与规定标准;投影理论不是本课程的基础知识, 重点讲解三面投影。

2. 加大投影教学课程的学时比例

在以往的课程学时组成中, 教师往往过于重视第三部分, 即专业制图部分的讲解, 但却忽视了前面两部分知识的讲解, 在前面两部分教学内容中花的学时较少, 导致学生对制图课程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 在学专业制图时较为吃力, 无法准确理解教师的制图课程讲解要点。因此, 教师必须加大投影教学课程学时比例, 并适当减少画法几何知识内容, 将教学重点放在工程图的投影原理、视图投影的规律。在分配学时时, 减少画法几何部分所占学时, 增加三面投影的学时。

二、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1. 适当增加计算机辅助制图教学

建筑制图课程的教学手段从过去传统的黑板与粉笔模式的授课方法, 发展到如今现代化的计算机、实操演练的多媒体教学, 教学手段有了很大的改革和创新。在课堂上教学时, 通过投影仪演示多媒体课件, 将课堂教学转入多媒体教室,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计算机教学, 运用图像、文字、音频、动画相结合的特点, 能把教学时比较系统的知识, 通过形象视频、音频将知识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全面、完善的进行知识讲解, 同时也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进行计算机辅助制图教学时, 教师应当合理控制, 避免由于过多的加入计算机教学辅助, 而起到反作用, 甚至影响了教学效果。另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选择教学软件用计算机做现场演示, 授课时边演示边讲解, 还可提出问题和要求, 让学生动手操作, 然后共同讨论,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中来, 体会其中的乐趣, 以便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基础技能。

2. 丰富课堂教学手法

(1) 加强课堂互动, 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我们都知道, 兴趣往往是最好的教师。如果学生对建筑制图课程缺乏兴趣, 无法集中精神上课, 那么课堂教学改革也只能是空谈。因此, 在改革教学内容的同时, 教师应当重视课堂互动的重要性, 通过改善课堂教学氛围, 调动学生对建筑制图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使其真正产生兴趣与爱好而投入到制图课程的学习之中。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适当创设情境, 包括合理的教学情境、问题情境等, 使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 激发学生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 以问答的教学形式, 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适当引导学生, 可以让学生以讨论、自由组成小组的形式进行问题探究, 针对老师的点拨, 再进行归纳、总结, 共同解决问题, 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的互动性。

(2) 自主学习法。在课堂中, 教学可以结合自主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当前的计算机时代, 科技信息发展迅速, 知识更新速度快。教师应当充分调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其独立学习性;应该选择简单的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 循序渐进, 再逐步加大自学的难度。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还能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 甚至主动解决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更准确地掌握实操技能, 提高教学质量。

(3) 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实训课程项目,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项目的实施过程, 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这种教学方式能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在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 通过具体案例的演示, 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参与等活动, 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去完成任务,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教学法能够使学生之间加深交流, 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情境, 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和想象力。

(4) 加强实践教学。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 如果只是采用传统的理论教学一定起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实践教学。例如在识图施工图能力的教学中, 可以联系实际, 让学生实际研究正在施工的学校大楼, 在施工大楼的建设中感受到更多的实践, 可以先将学生安排到施工现场, 身临其境后学生就能够切实感受到施工现场的实际氛围, 感受到图纸表达真实情境。另外, 可以通过竞赛方式提高学生实操技能。通过采用分组竞赛方式,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 在进行讨论和自主学习时, 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学习任务。同时, 每次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为各小组打分并给予表扬,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小组竞赛法, 让每个小组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并进行分组评价以及自我鉴定。通过这种教学法, 学生不但可以更熟练地掌握新知识, 还提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改革制图课程的考核模式

现在教学的考核方法是采用一次考试定成绩, 这种考核的方法会出现一定的偶然性。考试内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为大多数学生所不愿接受。改革考核方法势在必行。首先, 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其次, 采取阶段性考试, 避免一次定成绩。再次, 是注重效果, 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在拉开成绩档次的基础上, 适当控制不及格比例。另外, 对于卷面考核, 也不一定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 可以采取开卷的形式, 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对于卷面考试方式的改革, 目前还在准备阶段, 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结语

综上所言, 随着我国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而建筑制图课程是建筑专业学生学习建筑领域知识的基础重点课程, 只有不断改革课程教学活动, 以便合理、有效的开展制图课程, 才能真正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促使建筑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知识及制图水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提高。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系统化的任务, 它需要我们在教学道路上不断摸索、总结、并完善, 真正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赵书峰.高职《建筑识图与构造》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8) :202—203.

[2]郑贵超, 赵双庆.建筑构造与识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8) :132—133.

[3]李芳.《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教育前沿 (理论版) , 2009 (12) :22.

服装结构制图课程教学的改革 篇8

一、中职服装专业萎缩的原因

中职服装专业萎缩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应届初中毕业生减少, 使得几乎所有的初中生都能上普高, 直接导致职业学校生源减少;二是家长期望值过高, 不愿意孩子从事服装行业;三是服装专业就业岗位单一, 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力不足;四是服装就业门槛很低, 普通机工培训几天就可以上岗, 家长认为读职高不如直接去工厂上班更“划算”。外部的客观情况我们无力改变, 但我们可以尝试改变自我, 应对这一情况。

二、应对中职服装专业萎缩现状的几点建议

1. 课程设置合理化。

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 明确专业核心课程。首先要优化课程设置, 对教学计划进行动态管理和修订。即到服装企业实地考察职业岗位的要求, 以社会发展、工厂需求为依据, 不断调整教学计划, 保证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先进性, 为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提供依据。随着服装行业的不断发展, 工作岗位需求及人才素质技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对我县二十多家服装企业 (公司) 的调查, 可以看出, 岗位人才需求已从原来的服装制作工为主导岗位转向服装打板师、服装生产管理人员、服装销售人员等岗位多元化格局。根据现状, 应加强选修专业课程学习, 根据学生兴趣及能力可以分化出不同的就业方向, 并适当改变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实践课之间比例。

2. 夯实基础, 掌握基本款。

结构制图专业课学习与学生的文化基础成绩没有密切相关的因果关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 放慢课堂节奏, 从最基础的画法开始学。比如, 如果不能熟练记忆衬衫各部位的线条名称的话, 学生就会分辨不清袖笼弧线、袖山弧线、袖笼深、袖山深等基本概念, 老师讲袖片制图顺序, 对他们来说无异于听天书了, 甚至会闹出笑话。教师需要反复讲解、演示, 让他们弥补知识不足处, 掌握基本款制图知识。

3. 以教材为基础, 适当补充原型、立裁知识。

服装是为人体服务的, 结构设计是要做出合乎人体体型的服装, 这就要求学生要了解人体构造及其体型特点, 心中有“人”。女装结构中重要的知识点是省道的转移处理, 首先要观察人体的曲线, 标出省道的位置, 对比结构制图中的数据, 让学生知道尺寸位置的来源, 对位置有空间的概念, 让数据“活”起来。通过补充原型知识, 可以直观地了解省的转移方法, 让书本知识转化为技能。通过立裁知识的补充可以将平面图形转为立体图形, 展开后再将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 经过动手实践, 利于理解知识点。如讲解袖窿省转为领省、直刀式公主线时, 可通过拷贝纸直观展示, 便于理解省的转移方法, 当遇到特殊开刀时也能理解其原理, 并能做出想要的开刀缝。

4. 改变教学手段, 开展多元化教学。

学生在掌握基本款制图方法后, 会对市场上的流行款式有了解的需求,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信息量大的优点来展示各种款式, 通过对图片的直观感受, 让学生了解市场流行款的处理方法, 补充教材的不足。比如在结束了两用衫基本款式的讲解之后, 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走在时尚前沿的各式各样的服装款式。通过CAD教学, 用工具翻折出领子在衣片上的穿着效果, 及时修改, 达到想要的造型。并可以让学生进行某一款的制板、裁剪、制作, 在成品上找出板型的不足, 并进行板样修改, 从而切实提高制板能力。这种多元化整合教学, 摆脱了原本服装结构制图课程照本宣读的尴尬局面, 让服装结构设计课程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服装专业的课堂教学中, 为服装制图课程注入新的活力。

5. 加强实训, 提高动手能力。

制图知识的积累来自于反复练习, 练习量达到一定值后, 学生就会形成一种技能, 能看到款式的根本变化, 能在结构制图课程学习中融会贯通了。学生在一年级看到的图全是线条, 特别是省的转移中形成错综复杂的线条, 他们会觉得“晕”。但二年级时, 辅助线在他们眼里自然被弱化了, 结构图变得特别明显, 这就是练习训练带来的进步。但在这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及时批改和师生交流。交流能够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能有效地提高动手能力。

6. 尊重个体, 因材施教。

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 通过对每个学生能力态度的了解, 可将全体学生分为几个层次,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作出不同的要求。

针对接受能力较弱, 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 以能看懂、临摹为要求, 让他们扎实学好每一种款式, 以大量的练习为主, 并能学以致用。

针对基础较扎实, 学习有动力、有需求的学生, 教师可在教学中适量增加工业化制板能力训练, 并综合运用款式设计与立体裁剪、工艺制作等课程的组合训练, 让学生熟练掌握人体结构与服装的关系, 能举一反三, 有独立制板的能力。

7. 教法灵活,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法, 提倡主动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法, 学生在练习中找出不足, 主动获取知识。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用答疑的方式来授课, 还可以针对学生作业、作品的不足来讲解。在练习、总结、再练习、再总结的过程中, 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8. 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学习生活中。

各行各业都有自身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要求, 开展好职业道德教育, 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 对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 做好本职工作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专业课教学活动中, 要将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其中, 使学生逐渐形成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及正确的职业态度。

服装结构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是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只有更新教育观念, 调整好教学环节, 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 才能取得教学最大的收获, 才能改变中职服装专业式微的现状。

摘要:最近几年来, 中职服装专业萎缩现象比较严重, 甚至一些学校已没办法开设服装专业。本文分析了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并根据笔者多年的服装专业教学经历, 提出了服装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方法。

关键词:服装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骆振楣.服装结构制图 (第四版)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李凤云.服装制作工艺[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范树林.服装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J].服装科技, 2000 (8) .

[4]孙宝元, 宋小华, 洪彬彬.基于职业资格标准的中职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二) [J].中等职业教育, 2009 (8) .

制图课程改革 篇9

一、教学现状及问题

在目前的高职教育中, 《工程制图及CAD》课程教学大致分为三种情况, 一是传统教学, 只讲工程制图;二是多媒体教学, 工程制图课程与CAD课程分开教学;三是多媒体教学与CAD教学结合。

(一) 传统教学

在工程制图的“粉笔+黑板+模型+挂图”传统教学中, 主要教学的内容有:1) 制图的基本知识。绘图的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图纸幅面及规格;线型及画法, 工程字;几何制图方法。2) 投影基本知识。投影方法分类、特性;正投影图中三视图的体系的建立及形成投影的对应关系;基本形体的投影图。3) 点和直线的投影。4) 平面图。5) 曲面图。6) 立体的投影与直线、平面与主体相交。7) 两立体相交。8) 轴测投影图。9) 视图、剖面图、断面图。10) 房屋建筑室内设计制图。

在传统的教学内容中, 我们可以看出《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内容是非常多的, 如果课程安排不合理, 就会导致增加教学内容, 占用课时太多。而传统教学的内容过于陈旧, 无法将课程学习与专业的改革、专业的人才培养脱节。自九十年代以来, 本课程的课时不断的被压缩, 同时加入了新的CAD制图教学内容, 教师的教学任务变得繁重。面对高职教育的改革, 科技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在传统的教学基础上, 出现了众多的媒体, 给教学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二) 多媒体教学

在当今的媒体中, 教学媒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是指黑板、教科书、挂图等传统教学媒体和电视、电影、录像、投影仪、计算机等现代教学媒体;广义的教学媒体还包括讲授、参观、实验和讨论在内, 甚至包含讲授时教师的手、眼、身、形、情等。多媒体教学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于一体, 具有生动、形象、新颖等特点, 在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工程制图教学中根据工程制图课程特点和媒体的功能, 恰当、合理地采用了CAI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 它在平常课堂教学中, 主要采用语言表达、图文板书、电子教案、教具演示、动画模拟、部件测绘等媒体进行教学, 改变了主要依靠教材、粉笔、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 丰富了教学手段, 同时使枯燥的课堂变得更加直观具体, 生动形象, 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促进了学生图样绘制和图样阅读能力。比如在教学的内容中三面正投影图的形成, 点、直线投影, 组合体剖视的形成及画法等, 我们就采用CAI播放相关动画来进行教学, 这不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增加学习兴趣, 重要的是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训练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 CAD教学

计算机辅助绘图 (Auto CAD) 是铁道及城轨工程类专业进行工程设计不可缺少的软件系统, 其工作界面简单、易学, 利用它可以大大的提高绘图的速度和精确度, 提高工作的效率。所以对于高职中铁道及城市轨道工程类专业来说既要掌握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 也需要学习Auto CAD的基本功能, 从而能够利用Auto CAD绘制出合格工程图样。

在《工程制图及CAD》课程中, 我们将原来独立的CAD制图课程和工程制图课程合二为一, 以工程制图为基础, CAD制图为辅助, 将CAD制图的教学穿插于工程制图的教学中。这样既避免了课时的有限, 又可以让学生在具备一定的手工训练后, 同时不忘CAD绘图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在学习完制图的基本知识后, 开始教学生学习CAD的一些基本绘图命令, 为学生的手绘和CAD绘图同时打好基础, 同时在工程制图的大作业中, 我们加入了用CAD来绘制形体的二维图及三面投影图。

在利用CAD教学过程中, 一般绘图教学步骤为:

1) 建立图层, 包括图层名称、线宽、颜色、线型, 如果没有需要的线型, 单击“加载”按钮, 可以先加载你所需要的线型, 建立图中需要的所有图层。2) 确定表达方案, 开始画图, 选择要画线型的图层, 一般是先画中心线, 确定基准, 然后依次画完不同线型的图形, 必要时用修剪等的按钮来完成图形。3) 剖面线的添加。部分图形需要绘制剖面时, 应先首先选择剖面类型, 角度, 比例, 然后选择剖面绘制。4) 尺寸标注, 先设置尺寸的标注样式, 标注时包括基本尺寸及基本公差, 形位公差, 粗糙度, 剖面符号。5) 编写技术要求。注意设置文字样式, 以及文字的排版。6) 添加图框及标题栏, 明细表等。

二、改革的思考及内容

在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中, 讲究的是培养出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在教学中, 学生不喜欢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 喜欢动手操作, 不爱思考。所以在《工程制图及CAD》课程的教学改革中, 我们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合理利用多媒体、CAD及传统教学的结合, 选择实用的、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 难度适中为好。避免产生畏难或者骄傲情绪, 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改革后, 《工程制图及CAD》课程的教学中, 更加注重工程制图和CAD制图的完美结合, 教学步骤为:1) 准备工作 (绘图工具、仪器、图幅、图纸、绘图软件等) , 在CAD绘图中, 还应设置具体的工作情境;2) 布图、比例的大小;3) 绘制底稿;4) 修改图形;5) 尺寸标注、定稿、打印出图;6) 点评作品和公开展示;7) 绘制中具体问题的解决与知识点的回顾。

三、总结

通过教学的改革, 注重了学生的操作训练, 更满足了目前以计算机绘图为主的社会需求。教学中, 学生不但掌握了CAD来基本绘制和编辑图样, 同时还提高了学生学习工程制图的兴趣, 看图、识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对他们进入社会工作时, 就业的空间更加宽广, 前途更加光明。同时, 使课程更进一步适应现代化发展与高职教育的需求。

摘要:《工程制图及CAD》课程是一门工程类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程。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读图能力和计算机绘图能力, 满足其重操作少理论的高职教育教学要求, 针对工程类专业《工程制图及CAD》课程中多媒体教学、CAD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合理结合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研究。

关键词:高职教育,CAD教学,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郭全花, 卢春萍, 底素卫.制图课中全面开展计算机绘图的实践与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03.

[2]严丽丽, 曾维鹏, 陈鹤年.CAD软件辅助工程制图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 2009.

浅谈高职《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 篇10

一、改革教学目标, 注重能力的培养

考虑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学时、高职生源质量等因素。职业能力培养的目的, 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实用型职业技术专门人才所必需的机械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初步形成运用制图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

二、改革教学内容, 满足能力培养的需要

1、精选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结合学生专业特点, 从培养应用能力的需要出发, 把教学任务重点放在图形表达上, 让学生掌握好画图与读图的方法和尺寸标注的方法。正投影规律、基本体三视图、截交线、相贯线、组合体的画图等是机械制图的基础, 应该系统讲解, 全面掌握, 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构思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机件表达方法是机械制图的主要内容之一, 它是贯彻国家标准中的图样画法的规定, 教师在授课时多举例多提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 引导学生正确应用这些表达方法解决各种不同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

2、组合课程内容, 注重计算机绘图技术融合, 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需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已得到快速发展, 计算机绘图已是企业需要的一种技能。工矿企业很多技术图样都需要在计算机上完成, 因此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是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增加计算机绘图内容, 应重点放在CAD软件的二维绘图系统学习, 学会用正投影法来绘制机械图样, 能够绘制一般的零件图、装配图。加上轴测图的画法和一些简单的三维造型设计,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3、加强徒手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训练, 培养学生岗位能力。

高职学生就业岗位主要是面向生产、工程第一线, 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零件、机器设备的测绘, 其中很重要的一步工作就是徒手绘制零、部件的草图, 学生必须要有徒手绘图的能力。而且计算机绘图技术的日益普及, 依据草图直接运用计算机技术绘制图样, 而无须通过尺规仪器绘图, 计算机绘图技术替代尺规仪器绘图是必然趋势。因此, 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徒手绘图能力和利用计算机熟练绘制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能力, 以达到一般企业对制图人才的要求。

三、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提高教学质量

1、打破“满堂灌”教学方法,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 以教师为主导的新教学方式。

采用讲练结合和讨论式、自主式的教学方法, 注重学生思路的引导和启发,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上课根据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式, 对于难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采用边讲边练, 精讲多练和课堂讨论的教学方式, 对于多解问题、方案选择采用思路引导或课堂讨论的教学方式, 对于非重点、难点及描述性内容采用老师指点学生自学的教学方式,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教学质量。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提高教学质量。

把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 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降低机械制图课的学习难度,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授课的主要形式, 计算机、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和绘图软件的灵活使用, 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帮助学习, 提高教学效率。同时, 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 把抽象问题具体化, 复杂问题简单化, 有助于学生抽象思维, 构造空间模型, 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从而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在老师的指导下, 利用网络教学有助于学生自我学习, 如在网上建立三维立体电子模型库、机械制图电子习题库可由学生自己阅览学习, 也可将教学课件直接放在网上供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3、结合生产实际进行一定的现场教学, 注重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

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与生产实际紧密联系, 使学生能尽快将所学知识和生产实际相结合, 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特别是标准件、常用件和零件上的一些工艺结构在课堂上不易讲清楚, 在现场讲解可一目了然。也可利用课外时间带领学生到工厂去参观, 对学生进行生产认识教育, 使学生不仅会画图还要知道它真正的零部件是什么。

技校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改革 篇11

[关键词]工程制图 教学计划 教学方法

一、修订教学计划

机械专业教师在第一学期应安排画法几何及制图基础的内容,与此同时,插入一部分计算机绘图的内容,即简单的绘图命令和图形的编辑。教师应研制出一些实用型的CAI课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还可以完全实现学生自主地学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掌握学习进程。基础差的学生,可以根据计算机的三维动画的立体图,建立空间概念,加深理解,加深记忆,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己有了一定的画图和看图能力后,如果教师把螺纹和齿轮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再通过观看“零部件测绘”的录像,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零部件测绘的方法、步骤、尺寸的标注,表面粗糙度和公差与配合的含义,那么学生对一般机械图样基本上都能看懂,为今后的金工实习和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将“零部件测绘”的内容由第二学期调至第五学期,安排在机械课程设计之前,这样,教师在讲完制图课后,对后面的“零部件测绘”的作业提出一定的要求,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在进行零部件测绘的同时,再引入计算机的高级绘图功能。增加几种学生用教学模型,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测绘一种部件,要求每个同学绘制所有零件草图,但由于时间限制,不可能将所有零件图都在计算机上完成,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最后要求用计算机绘制装配图。其它各专业要求比机械专业稍低,可将“零部件测绘”的内容放在金工实习后。这种改革措施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

二、调整教学内容体系

面向21世纪的工程图学的教育应在人才培养的创新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构形设计能力、工程应用能力等方面起着坚实作用,因此,图学课程内容与体系的改革应具有全局性、整体性,局部性的、零散性的教改不利于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不利于人才的培养。鉴于高等工科院校设置工程制图课的目的是以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为出发点,以实际应用为方向,又考虑到课时少难以面面俱到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以必须和够用为尺度对传统教学内容进行筛减和调整。同时按照国家教委于1995年修订的“工程制图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将“培养计算机绘图的初步能力”作为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决定将计算机绘图纳入工程制图课程体系。本课程包括制图基础、正投影法原理、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四部分内容。具体的教学内容改革措施如下。

1.删减部分画法几何的内容。画法几何主要研究正投影理论,作为机械制图的理论基础为机械制图中用图形表达机件和有关图解法提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长期以来特别强调画法几何的重要性,占用了较多的教学时间。这一部分又恰恰是教师难教、学生难懂的内容。然而,学校的教育只是给学生打下基础,培养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工作能力,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应注重实用,精选和更新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内容和知识,删减不必要的繁琐部分。实践证明,抽象的画法几何理论中有些内容没有太大的价值,工作中大量的制图任务并不需要太深的画法几何知识。因此,在讲授画法几何部分内容时应把重点放在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上。几何作图知识由于在中学已学过,可少讲,以适应理论教学课时的减少。点、线、面是构成物体的基本要素,讲授其投影特征和投影作图,淡化线线、线面、面面等之间相对位置的教学。删去理论性强,图解难度大,空间想像能力要求高的空间定位及度量问题。

2.加强徒手与计算机绘图。传统的制图教学方法是教会学生尺规仪器绘图为主,徒手绘图为辅。现代的制图教学不但要教会学生尺规绘图、徒手绘图,而且要能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绘图,其中徒手绘图可以训练学生对投影关系、投影规律的掌握,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快速表达设计思想、记录创意成果。如:传统测绘是边测量边绘图;现代测绘则要加强计算机技能的培训,要求学生把机器、实物测量后熟练地用计算机绘制出来,但学生不可能把工厂中的机器、实物搬到计算机房中去,而是预先徒手绘制出机器的二维或三维图形,把测量好的尺寸标注上去,最后用计算机把二维图形绘制出来。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徒手计算机绘图能力的培养,淡化尺规仪器绘图。

三、改革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对教材重组、语言艺术与表达、板图板书的设计与安排,以至备课时对教学内容的反复推敲、精心组织,均反映了教师严谨治学的态度。我们也倡导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实践与运用。教学组织过程中,通过调动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介入学生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对于一些较为疑难和易于疏忽的地方,采用共同讨论、共同纠正、共同完成的方式,讲解习题不过分强调一堂课中得数量,对习题的解答不急于讲解答案,提出思路让学生先行思考,然后通过一些非正确的结果进行点评,再给出结果,加深理解,同时对于立不同类型的习题,注意解题条件的变化的讨沦。在讲解形体构思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之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参考文献

制图课程改革 篇12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网络教学模式

0 引言

《机械制图》是机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性课程, 对于图纸的绘制和有关图纸的分析是机电类专业学生所要具备的重要技能。为适应现代化机电行业的实际需要, 做到与时俱进, 也根据近些年《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 倡导改革迫在眉捷。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目前, 计算机技术在机械行业的广泛运用, 使得机械设计制造的过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机械业对相关人才的要求也不再是单一狭窄的, 而是多方面科学的、宽广的。因此, 必须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一定量的课程整改。

1.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做到专业课程之间的整合

1) 《机械制图》作为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石, 它存在的重要性是无可厚非的。因此, 首先要将设计、制造、公差配合、金属工艺等等学科的内容进行有机合理地融合, 将融合渗透的理念融入到其中, 把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地体现出来, 从而实现一个学习与应用的整合, 锻炼学生对机械技术系统架构有个整体的理解。

2) 还要根据社会机电类行业对学习的需求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人才定向培养, 为后续的学习研发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 也根据生产需要, 对教材调整修改, 多增加机电专业学生对机电设备图纸的分析能力训练等。

1.2 课程对应于专业体系的调整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对自己所学的东西知识点进行一个学以致用化, 而在传统的机械专业的课程设置中, 《机械制图》《互换性和技术测量》《Auto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都是独立开设的, 缺乏一个整体性, 不利于知识点的整合学习。而《机械制图》又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基础性课程, 在学习的时候需要一个整体系统的辅助, 以免在多个课程进行学习时导致知识点的混乱。

1.3 对知识内容进行删减或增强

为了符合实际需要, 根据教学大纲必须对内容做出相应的删减或者增强。也为了满足教学的内容需要, 对图纸的分析以及图纸设计的需要, 适当删减图学和画法几何的有些内容是有必要的。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及对投影面的倾角, 空间两直线、两面和轴测图的教学课。虽然这些内容对学生投影原理的理解, 增强空间思维力有所帮助, 但是它过分的偏向于知识理论学习, 对后面有关视图的理解帮助有限, 并且在学生的理解方面也不易掌握, 从而导致部分同学对该学科产生一种排斥心理。而在实际操作中熟练地把握住点、线、面的投影规律, 对于很多视图进行分析是没问题的[3]。增强学生徒手绘制机械图制的要求, 强化学生的徒手绘制草图能力, 同时也加强学生的测量绘制和对图分析能力培养, 加强对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理解, 达到手工制图和技术制图手到擒来的效果。

1.4 引入网络教学模式, 体现现代制图工具和方法

学习的重点不是学而是用, 学以致用适应整个社会的发展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而网络教学模式的引入可以更好地及时地发现问题, 并对问题进行一个系统的解决 (见图1) 。

2 教学方式的改革

2.1 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一个适当的丰富, 明确教学的目的, 做到教学的整体性、多维性, 把“立体感”灌输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

2.2 实践教学特殊技能训练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及探索欲望, 对典型的案例制图养成一个由观察、分析、操作、解决的好习惯, 在老师辅助作用下, 充分地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以及一个综合能力的发展。

2.3 导师实践教学方法

2.3.1 调整培养目标, 侧重能力培养

职业能力的培养是使学生具有机械制图的高素质, 成为实用型职业技术专门人才的必要途径, 所以在导师教学过程中应该侧重于制图知识的运用, 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出发点, 为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提升打下基础。要求学生, 能够熟练的掌握正投影法的理论和方法;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掌握绘图和解读图纸的办法, 计算机绘图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制图能力。

2.3.2 把握学习的要点进行因材施教原则

在教学的过程导师必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以及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精选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并且还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下对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不同模式的辅导, 以达到教不遗留学不厌学的良好效果。

4 结语

把握学习重点, 明确了解社会对机械制图方面人才的需要, 通过教学改革引进计算机技术等在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的过程中摸索出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 为社会输送更多机电类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虹, 辜文娟, 蒋丽珍.中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职教论坛, 2012 (35) :17-18.

[2]谭梅.高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 2012 (23) :29-31.

上一篇:创新调查框架论文下一篇:移动网络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