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管理

2024-10-26

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管理(共12篇)

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管理 篇1

语文课堂是融入环保教育的主阵地, 课堂上进行环境教育并不需要占太多时间, 一节课只需渗透几分钟, 以至两三句话, 日积月累就能收到滴水穿石之功效。

一、巧用插图, 唤起环保意识

插图是刺激学生多种感官的有利资源, 教师应活用插图, 引导学生用“心”去观察、去联想。如利用《九寨沟》的插图进行多媒体教学, 引导学生观察高耸入云的雪峰、色彩斑斓的大小湖泊、古木参天的原始森林、高低错落的平湖瀑布。当学生初步形成印象之后, 美丽的插图会唤起学生的愉悦之情, 这种审美体验, 慢慢地沉淀为有益的营养, 继而使学生产生保护美丽大自然的愿望。此时,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在地球上, 除了九寨沟的美景外, 还有广袤的草原、浩瀚的森林, 还有沟壑纵横的田野、熙熙攘攘的城镇、马达轰鸣的工厂和矿山……学生会由衷地感叹:古老、慈爱的地球, 像母亲一样养育了千万种生命, 她宽容、忍耐, 为人类无私地奉献了一切。既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 我们应该从小做起, 从自己身边事做起, 爱护环境, 美化环境, 做一名环境保护的小卫士。

二、移情感悟, 激发环保责任

在语文教学中, 除了可以对学生进行正面环境教育外, 还可通过对比, 使学生产生环保危机感, 增强环保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而自觉地维护生态环境。如在教学《特殊的葬礼》时, 打破教材的顺序, 引导学生将大瀑布的昨天和今天放在一起交流。在谈瀑布“雄伟壮观”时, 随着学生的介绍, 大家一起欣赏昔日雄伟的大瀑布。在此设计角色体验:“如果你就是一名游客, 看着眼前的美景, 你会怎样赞美它?”在谈瀑布“逐渐枯竭”时, 观看图片, 然后又一次进行角色体验:“如果你就是一位慕名而来的游客, 看到这样的瀑布, 会说什么呢?”通过文本内容的对比、图片的对比、音乐的对比, 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感觉落差, 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瀑布消失的那种惋惜之情, 而且认识到这都是人类一手造成的。最后以“如果我们人类再不反思再不收手, 消失的仅仅是一条大瀑布吗?”以这样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牵引学生进入拓展环节的学习。

三、分析朗读, 增强环保愿望

在语文教学中, 要凭借重点语句的分析、朗读, 把学生引入优美的景色之中, 激活学生的想象, 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转化为具体、鲜明、生动的画面, 显现在学生的脑海里, 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从而受到形象的感染, 激起情感的共鸣, 不知不觉地在自己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热爱大自然的种子。如学习《五彩池》《沙漠中的绿洲》《美丽的丹顶鹤》《白鹭》《大自然的语言》等课文时, 通过分析、朗读课文中的重点语句, 特别是有表情地朗读, 让学生与文章产生共鸣, 陶冶学生思想情操, 能收到良好的环保教育效果。所以在教学时, 要指导学生欣赏描写美丽大自然的优美语句, 并用赞美和喜爱的语气读出自己对大自然、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同时唤起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 进而增强他们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美好愿望。

四、利用契机, 渗透环保教育

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 在指导学生写作训练的过程中, 有机地将环保教育渗透于作文教学中, 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师要求每个学生准备环保记事本, 让学生随时记下自己为保护环境所做的事, 哪怕是随手关灯、关水龙头、节约用纸、分类倾倒垃圾、种植一棵树等日常生活小事。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 从自己家里做起, 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 并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一种可贵的环保意识, 进而逐渐培养和形成更为可贵的环保习惯。另外, 每当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或游览一个地方之后, 教师应要求学生把与环保有关的内容记下来。并且在活动之前,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环境方面, 这样做常常能起到比较明显的效果。如在放寒暑假或组织春游、秋游时向学生布置任务:每到一个地方, 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随手写下来, 通过对祖国河山的真实描写, 反映你眼中的生活环境, 抒发你心中的真情实感。

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管理 篇2

工 作 总 结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21世纪,学校教育已不再满足于对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学生也不能仅仅具备读写计算能力,风云变幻的世界要求他们具备社会生存能力,更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而语文教学在完成学校德育工作任务方面有着独天德厚的先决条件。因此,教师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应凭借学科特点,挖掘教材内容,通过多种途径进行法制教育和德育渗透,传授知识技能,也可渗透法制教育内容,让学生从小就有法制观念,知道用法律保护自己,养成懂法守法的习惯,从而健康成长,做个“四好少年”,成为“四有”接-班人。

一、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适时有度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必须将语文教学内容与法律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语文教材中蕴含的法制教育因素,而要恰当地把握分寸,适时渗透,潜移默化。如:教“赡养”一词时,教师要与“抚养”联系起来,指出“抚养”是指父母或长辈养育后代,而“赡养”则指成年子女对父母或长辈的养老行为。在学生理解词义后,教者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等法律文件中规定,父母有扶养教育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也有赡养老人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你有要求父母教育扶养的权利,但也相应的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从而明白享受权利就要尽义务的道理。再如,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时,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到母亲挣钱扶养作者兄妹的艰难,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同时也感悟出作者对母亲那份崇敬和爱戴,那份孝心,那种愧疚——“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进而升华到“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教育学生懂得孝敬父母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法律规定的义务。这样的语文教学,使学生在接受祖国语言文字熏陶时,也受到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

二、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要因课而异。

㈠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有关环境保护、赞美大自然的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指导学生在读书中享受自然美,也应让他们明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

㈡在口语交际中渗透法制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学校即生活,生活即学校”。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对世界观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也应适时渗透法制教育,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道德评判,做个知荣辱耻的人,同时也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如口语交际“学会鼓励”中有这么一段话:张为民买了一套航模材料,回家拆开包装盒,发现有几个零件损坏,他想去退换却没有勇气。在教学时老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买了东西,我们就是消费者,与商家就有了合同关系,就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商家对于售出的商品应该保证质量,这种伪劣商品完全应该找他退换,这是你的权利。商家如果不肯退换,你可以通过“3.15”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甚至可以到法院起诉他。通过讨论交流,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还提高了学习法律的积极性。

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管理 篇3

【关键词】教育思想 ;素质教育;语言教学;创新精神;自主学习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不只是培养学生当前的应试能力,而是为满足学生将来的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培养学生最根本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

从我国当前教育的整体状况来看,实施素质教育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应试教育”依然非常严重,究其原因,一是来自社会的升学压力,使学校不敢不抓“应试”,二是学校本身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还很模糊,特别是在学科教学中如何体现实施素质教育这个问题,还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下面,我结合本人所教的学科的特点,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实施素质教育方向这个问题作一些肤浅的探讨。

一、树立现代教育思想,由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

现代教育思想是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和人的发展需要的教育指导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总称。树立现代教育思想的关键,是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我们知道,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打基础的教育。它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它以素质为中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以发展为动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心理,它以全体为对象,按“四有”标准培养合格的中国公民,它以未来为目标,把学生引向会学习、会生活,会做人的方向。转变教育思想,可以说是说者容易,做者难。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如此,这就要求我们,认认真真地学习,扎扎实实地实践,实实在在地总结。

二、加大语言教学力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长期以来,一直困扰语文教学的,就是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进入社会以后,适应不了现代生活的交际需要。造成此等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我认为是语言教学上力度不够。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重点是听、说、读、写、思等语文素质的培养。①听。不但能听懂别人的讲话,还能把讲话内容记下来。可以采取教师讲学生记,学生讲学生记的方式去训练学生的听话能力。②说。能用标准的普通话流畅地把要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在教学时,可以通过提问回答、对话、复述课文的内容等形式去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③读。能用标准的普通话朗读、背诵课文,并要注意粗读、精读、熟读等读书方法的恰当运用,朗读时还要注意节奏的急缓、声音的高低、感情的色彩等。④写。即动笔写东西。当今社会对写的要求很高,我们可以通过造句、归纳段意、概括中心、写一段话、作一篇文章等方式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⑤思。即思考能力。包括想象、联想、概括、归纳、分析等能力,可以通过提问、启发、训练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语文学科作为社会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相比,有其明显的学科特点,同一语文材料,可以有多种理解,同一主题的意思,可以有多种的表达方式。这说明,语文教学活动,是一种既继承又创新的活动。因此,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扶”着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摸索,教师只在必要时作适当的引导,这样便于学生灵活探索,以求培养创新精神。教师可以在教学时,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质疑,提高自己善于获得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着手发现,认清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新思想和新方法,引导学生对学习的知识再次发现。

学生需要体验成就感,他们总希望自己的知识技能得到表现,得到认可。为了鼓励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成果从个性发展,心理品质等方面做出评价。在这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富有创新的作品给予肯定,评价,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创新都给予尊重,教师肯定的评价,对增强学生的创新信心,促进学生创新意识,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接受学科知识的同时,注重掌握学习的方法。但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根据考试大纲,考什么教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一点学习的主动权,这种教法,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语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这要求教师必须摆正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不能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学习方法,寻找学习规律,掌握学习方法。

语文学科素质教育实践的三点体会 篇4

一、讲究“教法”, 更注重“学法”

古人曰:“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 仅供一饭之需, 授人以渔, 掌握了技能, 则使人终身受益。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 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因此, 教师要把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始终, 把课堂教学作为学法指导和训练的主要阵地。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首先, 我们对全校学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 (从初一到初三共有2 015名学生) 。通过调查分析, 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基础知识薄弱, 基本功不扎实, 在学习上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阅读习惯。

2.学生的阅读面狭窄, 不会阅读, 阅读速度慢, 阅读方法、阅读技巧贫乏。3.阅读理解能力不强。这些问题是我们学校普遍存在的薄弱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 根据不同年级的教学实际情况, 由低到高制订了系统的教学计划及具体实施方案。

第一阶段:基本技能训练阶段, 主要针对初一学生, 以系统训练为主。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教师指导学法。主要目标是教会学生会读、会写, 使学生具有初步表达能力。

阅读训练的具体做法是:阅读速度训练, 计时快速阅读课文, 然后不看原文, 回答文后的问题。根据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判分, 最后计算出阅读速度、理解率和阅读效率。

计算公式:

阅读速度=文章字数÷速度用时;

理解率=卷面得分×100%;阅读效率=阅读速度×理解率。

第一遍跳读, 每分钟1 500字, 完成两步任务:记梗概、了解主要人物或观点。

第二遍速读, 每分钟1 000字完成三、四步任务:复述内容、理清结构。

第三遍细读, 每分钟200字完成五至七步任务:理解字词句, 圈点摘要、归纳中心。

第四遍精读, 完成第八步任务:阅读、欣赏综合分析。

第二阶段:能力提高阶段, 这是针对初二、初三学生加强综合能力培养。这个阶段在第一阶段良性循环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实践。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撰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 、模拟社会实践 (新闻发布会、法庭辩论会) 等。这个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阐述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文学鉴赏评价等综合能力。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注重知识传授, 更注重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提高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 在教学中,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激发创新欲望。

从心理学上讲, 欲望就是需要, 是驱动人行动的内动力。要使学生主动地探求、创造, 要使学生相信自身的创新力, 就要让学生善于从小的成功中总结经验, 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打开想象的大门、持之以恒、保持虚心。

另外要注意及时引入最新资料和最新信息, 刺激创新欲望, 强化创新意识。如开展课前五分钟讲故事, 讲自己的见闻, 讲成语故事, 有表情地朗诵自己喜欢的散文片段或诗歌、名人名言等等。

2. 教给创新方法。

学生进入“我要创新”的境界之后, 就应当了解“怎么创新”即创新方法了。实践告诉我们:最能帮助学生在心理上与“创新”形成“近距离”的有效途径是引导学生体会、分析“身边”与“天边”同龄人的、老师的、校友的创新实例, 用质疑法、超脱创造法等。如为了教给学生超脱创造法, 我先把武汉市初中生王江的作文《假如我是武汉市市长》的实例教给学生, 让他们讨论、分析。通过讨论、分析, 学生懂得了:有时超脱自己的身份、环境、生活的时空去想象, 去思考, 是培养和阐发创造性见解的有效方法。

3. 创造创新机会。

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在于创新实践。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给学生创造创新的机会, 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中, 引导学生阐发自己的看法。譬如, 在作文训练中, 可以特地编拟能诱发创新思维的训练题。如《假如我是……》、《二十年后再相会》、《北京申奥, 有我一份》、《我最喜欢的游戏》等。面对这样的训练, 学生都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即使平素“循规蹈矩”的学生也仿佛忽地发现“自我”, 从而表现出独特的思想、新颖的见解乃至创造性思维。

三、掌握学生心理和思维发展规律, 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初中学生的思维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特别是初一的学生, 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还离不开具体的感性材料。初二以后的学生, 虽然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 但很大程度上仍属于经验型。因此, 他们的行为具有模仿性, 兴趣广泛, 在学习中对老师有相当的依赖性, 缺乏自制的能力, 不能持之以恒。因此, 在指导课外阅读时, 以文艺作品来说, 应多选些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名篇, 并利用机械记忆较强的特点, 及早积累语言词汇。小说阅读应以现、当代作品为主, 一般先短篇后长篇。对于故事性强, 适合学生接受的古典和外国名著, 要有计划、由浅入深地指导阅读。我们推荐初一读长篇小说《花季雨季》、方方的《十八岁》、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初二读《西游记》、《水浒传》、《国旗手》;初三读《三国演义》、《红楼梦》、《烦恼人生》。同时, 还指导学生订一些课外读物, 如《中学生天地》、《少年博览》、《奥秘》、《世界博览》等, 另外, 经常组织同学们在学校电教室看一些中外著名的电影及与课本配套的教学片, 如《祝福》、《巴黎圣母院》等, 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 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鉴赏等综合能力。

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 我在实施语文素质教育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我指导的学生官文奇参加沙田镇举办的禁毒演讲比赛获一等奖;陈川同学参加东莞市现场作文比赛获二等奖;多名同学在《少年博览》、《广东第二课堂》、《中学生作文报》发表了习作。今年初三中考, 语文考出历年最好成绩, 总评分超出市平均2分。

语文学科教育思维训练研究 篇5

语文学科教育思维训练研究

文章对思维训练在语文学科教学中重要作用及实施此种训练的方法、原则诸多方面作出简要说明,在此基础上勾勒出作者近理论学习与教改实践的`成果结晶--思维训练式(智慧涵育型)语文教学新模式,一种实现素质教育的见实效的模式.

作 者:黄华献 作者单位: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思维科学研究所上海分所,上海,33刊 名:淮南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NAN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0024(1)分类号:B80关键词:语文学科 思维训练 模式

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管理 篇6

关键词:语文;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思维;传统教学方法;误区

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必须走出传统的误区,才能促进整体教育的实施。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承担着素质教育的重任,因此必须打破僵化传统的教学模式,走出封闭束缚的思维误区,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制订科学规范的评价机制。

传统的应试教育对基础教育的贡献不容否定,但同时也带来许多弊端,不利于教育的发展。纵观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是目的,应试教育是手段,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服务,素质教育为应试教育指明方向,但是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素质教育往往徘徊在应试教育的传统误区。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应如何走出传统误区,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一、走出僵化、封闭的传统教学模式的误区

传统的教学模式封闭僵化,严重削弱了语文学科的特性。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的是厌学、弃学的灾难。其实语文学科是一门集工具性、人文性、社会性多种属性于一体的基础学科。其人文性更是语文学科固有的特性,它蕴含在语文教材中,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训练中。与理科相比其思想性更为强烈,与政治相比其思想性虽不系统却更为宽泛,文学性更为突出。如哲学原理、自然事理、社会伦理、人生理想等皆属思想性的范围。“文以载道”很好地概括了语文人文性的表现特征。而应试教育下的传统教学模式却大大削弱了语文学科的人文内容,不能不说这是一大遗憾。

语文学科同时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传统教学模式只是靠单纯的知识积累并不能发挥语文学科的功效。语文教育需要实践,需要与社会结合。以读写为例,教材中所选文章,皆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教学这些课文必须具备相应的社会经验,没有较多的生活表象和感性认识,是很难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及表述方式的。作文更离不开社会生活,文章更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理解,是作者知识、能力、思想、素质的综合反映。如果一味地把学生束缚在教室里、课本里,使学生与世隔绝,不了解社会生活,成为一个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这无论如何是提高不了学生素质的,更谈不上实施素质教育。

二、走出求同、单向的传统思维误区

传统的应试教育实际上是让学生和教师的思维去服从几个设计题目者的思维。学生的思维是整齐划一地进行的求同思维和千篇一律的单向思维训练。一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不能相似,只能准确无误。这是在束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文课不同于理科课程,许多问题有多种表述,如果有统一的答案必定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呆板僵化、知识狭隘、才思枯竭,扼杀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随着考试试题的模式化、标准化,阅卷的客观化、机械化、公平化,竞争的白热化,语文素质教育已不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而是适应考试的要求,表现出急功近利的考试只要多拿分而达到目的的现象,这必将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扼杀在摇篮中。因此我们必须走出传统教育思维的误区,走出求同单向的“唯考试”思维误区,努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应通过每一课的学习、每一次作文的训练以及每一次语文活动的开展,引导鼓励学生发表正确、新颖而独到的见解、构思、创意,从而实现语文学科素质教育思维模式的转变,走出传统思维的误区。

三、走出单调呆板的传统教学方法误区

素质教育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其中自学能力占有显著的位置。传统教学方法中的语文教师只习惯于滔滔不绝地讲解而对指导学生显得无能为力。其实课文只是学生学习的范例,传授这些例子的知识结构不是教育的主要目的,培养学生的主要能力才是教育的首要任务。素质教育下的语文课堂应以自学为主,教师为提高自学能力,可把课堂适当分为五個阶段:提示设问阶段、阅读思考阶段、讨论切磋阶段、归纳总结阶段、提高升华阶段。走出传统教法的误区应遵循“三变”原则:变全盘授予为拈精摘要;变滔滔讲解为以讲导学;变默默聆听为探讨求索。这种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个阶段和环节中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像导演一样引导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参与合作。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创新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另外语文教学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外活动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有较大的伸缩性,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形式来开展。

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管理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促进人的素质发展, 提高人的素质发展质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动。其核心是要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灵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发展及自我创新能力。

一、转变教育模式, 践行素质教育理念

实施素质教育一定要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 切实内化小学语文道德课堂教学。具有交际性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 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发展学生的智力,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语文教学通过语文知识情感经验的传递去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最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以达到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敢于大胆尝试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践行“把时间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新课改的核心理念。

1.“把时间还给学生”即给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思考学习。

语文课堂教学中, 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读书、识字、交流、写作 (包括写字、造句、口头表达) 等活动中,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趣味;而学生懂的, 教师则坚决不讲;把握教学的节奏与容量, 使教学时间安排得科学合理, 保证学生在课堂里, 在教师点拨下, 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思考, 认认真真读书, 实实在在地训练, 学会动手操作等, 扎扎实实地掌握好语文知识,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道德是非观。

2.“以学生为中心”即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

新课标指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就是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转变师生的角色地位, 教师在课堂上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平等民主的氛围, 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 在个别学习和合作学习中, 学生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得以展现。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主动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去想, 让学生自觉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 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着力激趣引导, 教学方法优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学习一旦产生兴趣, 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趣味导学、情境教学尤为重要。

1. 情境设疑, 绽放冰山一角。

良好激趣的教学情境, 可以紧紧地吸引学生步入奇妙的语文殿堂, 使学生产生一种对崇高、悠扬而心旷神怡的美好境界的向往。如果希望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 一个好的开头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如我在教学《有的人》时, 激趣导入:人都有生有死。对待生和死, 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态度。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有的人的死轻于鸿毛, 有的人活得崇高、伟大, 有的人活得无耻、卑鄙。你们对生和死如何理解?学生对这个问题较为陌生, 肯定激不起学习的情趣, 课堂会出现沉寂, 我于是立即转为:你们认为什么样的人会被别人永记不忘, 联系生活实际, 说说什么样的生活才有价值、有意义。一石激起千层浪, 课堂一下子活跃了。“新颖快乐”的教学情境既能提起学生的兴趣, 又能激发和满足学生的求新、求异的思维需求, 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

2. 方法激学, 养成良好习惯。

好的效果一定有科学合理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 方法的灵活多样更加至关重要, 其方法是:着力于疏导变“难学”为“易学”。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当教师指出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时, 学生往往思维受阻或出现偏差。此时教师应指点迷津。拨开疑云, 在学生“山重水复”时利用疏导的方式使他们获得“柳暗花明”的境界。在化难为易中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有的人》教学中, 我先引导学生分析第一节小诗, 随后学生依据第一节的学习方式自学第二节小诗, 同桌互相提问, 交流解答。在理解“野草”意象时, 我先出示有关鲁迅野草的相关资料, 然后让学生联系现实中野草的精神, 引导学生探究像野草一样的鲁迅的品质;着手于引导变“学会”为“会学”突出培养学生的自学、合作、探究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进行以上引导之外, 还应着手对学生的学法和认知策路进行指导, 使学生获取新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心智技能得到协调发展, 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能力。

三、赏识多样, 放大学生优点

赏识可以理解为欣赏和认识, 包括肯定, 信任、鼓励和赞扬等。赏识就像一抹阳光, 可以驱散孩子心灵中的阴霾与胆怯, 教师的适时赏识, 会让学生找到勇气、自信、自尊。后进生更需要被赏识。后进生如昙花虽然被人们关注不多, 但后进生也会努力绽放芳香, 以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其他学生, 他们也需要被关注和鼓励。平时夸一句“你真行”“好样的”“我为你而骄傲”“你的书写有进步了!”……这些言语对于老师来说是举手之劳, 而对于那些一直受冷落的后进生和其他需要鼓励的学生, 也许是一次转变。

四、平等相处, 人格影响人格

教师应该和学生处于民主平等的地位, 不应以权威、学者自居, 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应越俎代庖, 轻视学生的能力。优等生需要鞭策, 戒骄戒躁, 提升能力;中等生需要鼓励, 改变方法习惯, 锐意进取;后进生更需要关爱, 发现亮点, 树立信心。教师要背起爱的行囊把关爱的阳光, 播撒到学生征途的每个角落, 让爱撒满路。只有在彼此尊重、亲切和谐的交流中才能碰撞出教与学的智慧火花, 教学相长, 幸福相随。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

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管理 篇8

关键词:语文,思想品德,教育

现代德育理念提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就是德育工作者”, 教师是与学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作为语文教师, 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 培养语文能力, 还要发挥优秀课文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功能, 让学生在学习、欣赏课文中更加珍爱生命, 正视人生的困难与挫折, 关爱他人, 孝敬父母, 使学生在这些作品中接受熏陶, 提高品德修养。

《生命, 生命》这篇课文讲述了三个具体事例: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从中作者感悟出深刻的道理: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 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 但是, 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 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 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不论未来的命运如何, 我都愿意为它奋斗, 勇敢地活下去。而本文恰是作者内心的真实独白。杏林子12岁时染上了类风湿关节炎, 后来病情恶化, 她忍着病痛写下了四十多部剧本和许多散文, 因此她比常人更加强烈地呼喊“生命, 生命”。无独有偶, 学生又列举出了许多珍爱生命的人的例子:张海迪、海伦·凯勒、贝多芬、奥斯特洛夫斯基……他们克服了常人所难以想象的病痛的折磨, 让生命绽放出夺目的光彩。联想自己的实际, 扪心自问:我们是身体强壮的新世纪一代青少年, 我们要更加珍爱生命, 勤奋学习, 刻苦训练, 向优秀青年看齐, 向世界冠军看齐, 让生命活得更精彩, 让青春更绚烂。

经济的发展让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 经受一点点困难挫折就一蹶不振, 更承受不了生活中所遭受的灾难和厄运。《落难的王子》这则寓言讲的是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苦难的道理:苦难是人生的必上之课, 我们切不可怀有侥幸心理, 认为苦难只会落到别人头上, 而应该对自己的遭遇有足够的精神准备, 一旦遭遇苦难, 我们就要勇敢面对, 正视挫折与厄运, 笑看人生。还要向学生明确两点:人生不是寓言, 而是真实的存在;厄运能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但不是使人变得坚强的唯一道路, 在学习、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承受挫折的能力。感悟文中所阐述的道理之后, 学生们各抒己见, 还举出了一些名言警句, 比如:“不经历风雨, 怎能见彩虹”“灾祸是一个人的真正试金石”“烈火试真金, 逆境试强者”“最好是通过别人的厄运而不是通过自己的厄运学得聪明”等, 引导学生要正视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挫折, 笑看人生, 做生活的强者。

开学初需要填写家庭基本情况, 其中有一栏要填写父母的年龄, 令人吃惊的是, 班上竟有一半以上的人不知道父母多大年龄、生日是哪天。我们中国是有着优良传统美德的国家, 孝敬父母是“德”之首。因此, 我就把《散步》这篇课文提前学习了。《散步》主要写了祖孙三代一家四口去散步, 孙子和奶奶出现了分歧:奶奶年老, 想走大路, 大路平坦;孙子年幼, 想走小路, 小路崎岖。最后奶奶顺从了孙子, “我”肩负起了高大的父亲和健壮的儿子的责任, 背起了母亲, 妻子领着孩子, 愉快而又满足地结束了这次散步。浓浓的亲情在互敬互让中让学生感动, 让学生羡慕。课文学习结束后, 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进行分析和交流, 回忆曾经错失或忽略的亲情, 并制订了孝敬父母的实施方案:有的说帮妈妈洗衣服, 有的说给爸爸刮胡子, 有的说给奶奶洗脚, 还有的同学说等自己生日了要送妈妈一朵康乃馨, 感谢她赋予自己生命……孝敬父母, 关爱亲人, 爱小家才能爱大家, 是这节课最大的收获。

除此之外, 课本中的文言文、古诗词精品, 是我国几千年历史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 历史上的道德伦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孟子的“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孔子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自省”等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来的教育作用, 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篇9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人文性的实质是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直接体现在学生人文精神的生成过程中。关于人文精神, 历来有不同论述。于漪老师认为:人文精神的内涵应包括知、情、意等方面, 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又有人说:“人文精神最集中的特点就是对人心理的滋养作用。”还有人认为:“人文精神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思想内核, 也是对人类的现状、将来的关注与责任。”语文教材的基本内容是文学作品。翻开新教材, 我们不难发现诸如《人生的境界》《游褒禅山记》《滕王阁序》等文学作品都洋溢着浓厚的人文精神。而文学即人学, 是人对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理性思索的产物。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表现在一切从人出发, 以人为本, 充分尊重、关怀、张扬人的个性, 使学习者得到共鸣或震撼。例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都给学生以生命的启迪。

语文是交流思想的工具, 这个工具不用便罢, 只要一用, 就必然要流露使用者的倾向或感情。“文章不是无情物”, 说话、写文章都是在借助语言这个工具表达思想感情, 语言文字这个工具的运用不能脱离思想而独立存在。语文学科就是训练学生使用这个工具的, 不管教材按什么样的体例编写, 典范的作品都应该是语文教材的主体。指导学生阅读这些作品, 着眼点固然应该放在让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上, 但根据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原理, 谁也不可能脱离文章的思想内容理解文章的语言形式, 因为形式的好坏, 归根结底要看它是否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内容。所以, 语文学科也就必然具有思想性。

语文学科具有情感性。情感是人对客观对象和现象是否适合人的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体验。美国《情感论》作者诺尔·曼丹森说:“没有情感, 日常生活将是一种毫无生气、缺乏内在价值、缺乏道德意义、空虚乏味的生活。情感过程是个人与社会的交叉点, 因为一切个人都必须通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和体验到的情感加入到他们自己的社会……一个真正意义的人, 必须是一个有情感的人。”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情感性, 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 不论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 无不渗透着人们的心理感受和情绪体验。诗歌中的韵律美、意境美, 故事中的人性美、人情美, 写景文章中的自然美, 都给学生以心灵的陶冶。要切实把握教材中情感因素,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语文教学过程, 需要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参与, 语文教学中情感交流具有三维性, 即教师的情、学生的情和文本中作者所流露的情。三者融为一体, 融入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 并研究探索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这些都尤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这三者以情感为基础, 都和情相联系, 或是一种情感现象, 或是一种情感内容, 或是一种情感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情感因素。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 把握文中的情感。语文教材多为名家名作, 艺术的语言、艺术的思维都激荡着强烈的情感活动, 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 凝聚着人类丰富的情感体验。换句话说, 作者写作的时候往往都是饱含感情的, 而读的人只有触及到情感的深处, 才能和作者产生共鸣, 才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再造作品的艺术情境。教师备课时, 除深入钻研教材, 弄清文章的来龙去脉外, 还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所见所闻, 仔细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把作者的情思变成自己的情思。对所教课文正如于漪老师所说:“读, 如出我口;讲, 如出我心。”要把课文讲深刻, 讲生动, 就必须把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在文中倾注的思想感情发掘出来。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撒播阳光在别人心中, 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只有储备充足的感情, 课堂上才能情动而辞发, 做到教情、学情、文情三情合一。教师要从“情”字入手, 准确、生动、细腻地挖掘教材本身的情感因素, 利用教材调动学生, 把学生的感情迁移到教材中, 又把文章中的“情”移到学生心中, 达到情感共鸣。

语文学科具有审美性。这是由语文教学的内容决定的。“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 在语文教材中约有70%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 这些名著具有独特的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内容。”语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用发现美的眼光去体验作品的语言美、艺术美、自然美和人性美, 从而唤醒他们的审美意识, 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如《荷塘月色》, 它是一幅淡淡的、柔柔的、清清的画。学习这篇文章, 就要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去发现美, 体验美, 从而体会这美的背后所蕴含着的理性思考,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及能力。

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丰富、广博。它所涉及的内容可以说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包含语言文学知识、艺术知识、历史地理知识、一般科学知识等等。其中语言文学知识还包括现代汉语知识、古代汉语知识, 现当代文学知识、古代文学知识;艺术知识可涉及到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等, 如高中第一册课文《米洛斯的维纳斯》就涉及到美术知识;在历史地理知识方面, 语文学科可以说贯穿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悠久历史, 覆盖了人类生活的广阔空间, 学习不同历史时期及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课文, 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入一定的历史背景, 而要按时间顺序排列不同历史时期作家的顺序就要求教师、学生能理清历史发展的轨迹, 如诗歌的发展、小说的发展都与一定的社会紧密相连;再如, 要把一些游记性课文讲得更精彩、生动就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地理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语文教学内容自然也就更多地涉及到了科学知识。如课文中的大量的科普作品、带有科学性的说明文等。教学中要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领悟能力, 尤其是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强调学生思维的开阔性, 要求思维探索的多样性, 语文学科的教学尤其适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选入教材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 其语言优美, 形象丰满, 哲理深邃, 妙趣横生, 可带给学生无限的遐想, 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通过对发散思维, 求异思维的培养来强化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学科渗透艺术教育的点滴体验 篇10

1. 绘画展示课文内容

冀教版教材第四册的《春日晨景》是一首优美的小诗, 这首小诗向我们展现了一幅春季热闹、和谐的彩色图景——红绿交映, 动静相宜。课堂上我引领学生从一组组春天的美丽图片进入课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 进入到学生认为最美的画面中去, 例如“两岸轻烟杨柳绿, 一园细雨杏花红”, “新荷浮水层层碧, 小草漫坡片片青”。先是对文本的简单理解, 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再通过多种方式的读来体会文章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最后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展开想象, 完成一幅《春日晨景》图。学生兴趣盎然, 在他们的笔下, 一棵棵杨柳千姿百态, 一园园杏花各不相同。有的同学在山坡的小草上加上了放风筝的孩子, 有的同学在新出的荷叶上点上了可爱的蜻蜓……在这节课中, 学生始终积极活跃, 既感受了春天的优美, 又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2. 肢体语言在教学中的妙用

《爬山虎的脚》是一篇常识性课文, 如果用单一的抓重点句、重点词谈体会, 再来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方式教学, 容易引起学生语言感知上的疲劳, 学生便会缺乏兴趣, 导致注意力分散。我经过再三思索, 决定对重点段采用动手演一演的方式, 让每个孩子都参与进去。课文第四自然段, 讲述的是爬山虎怎样爬墙的, 如果单单让学生找到几个表示动作的词 (触、巴、拉、贴) 来说一说是怎样爬的, 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我让学生都把两只手伸出来, 把自己的胳膊当作爬上虎的一根茎, 手当作爬山虎的细丝, 手指肚当作细丝的小圆点。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演练一下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接着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演示, 把黑板当作一面墙, 先把手指肚触着墙, 胳膊弯曲, 手指伸直向上拉, 胳膊伸直, 整个身体就贴近黑板, 就这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经过同学们的演示讲解, 学生由原来误认为爬山虎像人一样双脚一前一后的走路, 逐渐明白了爬山虎到底是怎样一脚一脚爬墙的。由此可见, 恰到好处地运用肢体演示, 能降低学生理解课文重点内容的难度, 学生也比较喜欢这种形式, 的确做到了在乐中学, 学中得。

3. 音乐创设课堂气氛, 渲染情景

在教《二泉映月》一课时, 为了渲染气氛, 我首先用录音机放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 让学生听音乐。起初学生没听出什么味道。为了提高大家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对这篇课文内容的理解, 我趁机补充了这首曲子的写作背景和阿炳的身世, 并让学生读了课文中描写曲子的第五自然段, 然后再从头放音乐, 大部分学生有所感悟, 慢慢听了进去。在学习课文的时候, 我引导学生边读课文边回味, 把课文所描绘的画面与音乐所展现的意境有机地结合, 理解起来就深刻得多了。

4. 情景剧表演,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在教学《鸟的天堂》这一课时, 有一个学生比较难理解的问题——树重要还是鸟重要?针对这一问题我巧妙地安排了一次课文情景剧表演, 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课文讲到最后, 我抛出了问题——你认为在《鸟的天堂》一文中, 树重要还是鸟重要?学生众说纷纭, 我趁机让学生自由组合, 说鸟重要的分为一组, 说树重要的分为一组, 并让他们做准备表演一下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他们边表演边辩论, 从而悟出了“树、鸟、人和谐相处”的道理。

5. 摄影、录像适当插播, 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教学《桂林山水》时, 我让学生课前搜集桂林山水的图片、资料。课上, 有些去过桂林的学生拿来了拍下的照片, 有些学生拿来了拍下的DV, 这些学生像小导游似的绘声绘色地讲起了桂林的美景, 没去过的学生也仿佛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为课堂增色不少。

6. 美观的书写, 渗透艺术教育

小学语文, 尤其是低年级教学, 学习生字是一个重要环节。美观大方的板书, 能使学生在学字中受到书法艺术的熏陶, 感受美的教育, 为孩子们养成严谨做事、端正做人的良好习惯打下基础。我在教学中总是以严谨认真的态度, 工整地书写每一个生字, 力求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 培养学生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管理 篇11

对语文学科综合素质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理解应为大语文教学,也即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从社会生活中学习语言,培养语文能力。狭义的理解应包含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个性心理素质教育、知识技能素质教育和审美鉴赏素质教育四个方面。本文仅就狭义理解的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看法和理解,请初中语文教学同仁批评指正。

一、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课标》指出:“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人文性”就包含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文以载道”,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只注重“文”,而忽略了“道”,就违背了语文教育的规律。根据《课标》编写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有很多关于爱国主义的课文,如《黄河颂》《最后一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土地的誓言》《藤野先生》等。因而,我们一定要寓思想道德教育于语文教学中,使学生从语文教学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特级教师陈志聪说:“语文课必须而且完全可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语文课的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爱江山多娇的祖国,爱人才辈出的祖国,爱语言优美的祖国,爱具有优秀民族特点的祖国。”可见,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不仅可以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而且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个性心理素质教育

《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素质教育的根本特征在于健全人的个性,而个性心理素质是指个人的心理面貌,也即个人的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语文中的个性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指在听话、说话、阅读、写作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意志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习惯和性格。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学生培养成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才。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和修订在这方面表现明显,如七年级上册新增加的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魏巍的《我的老师》、海伦·凯勒的《再塑生命的人》等课文,“人文性”非常突出,体现了编写者的目的和意图,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

三、知识技能素质教育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教学中,我们如果只注重“人文性”而忽视了“工具性”,同样是违背语文教育规律的。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显而易见的,它能够“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主要体现为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基本技能。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句、段、篇等知识,对这些基础知识我们要加强识记和训练。有的老师可能会认为这些基础知识是细枝末叶,不值一提。这种认识是大错特错的。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很难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修养。语文基本技能包括听、说、读、写等能力,这是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实际运用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更高要求。北京师范大学张鸿苓教授说:“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四、审美鉴赏素质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般来说,没有审美教育,就不会有任何教育。”《课标》要求初中生“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根据《课标》的要求,选入了很多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这方面的文学作品;另外,教材还在后面附有“课外古诗词背诵”,每册10首,初中三年共60首;《课标》要求初中三年“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这些文学作品都有很强的形象性和审美性,我们要利用这些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审美鉴赏素质教育,如诗歌中的意境美,小说中人物的形象美,散文的语言美等。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挖掘语文学科“综合素养”教育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个性心理素质教育、知识技能素质教育、审美鉴赏素质教育,实现《课标》提出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的目标。

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管理 篇12

一、小学语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

小学语文教学要立足于发展。要发展儿童的什么? 叶圣陶提出“须认定国文是发展儿童的心灵的学科”这一观念, 认为教授国文宜为学童特设情境, 引起儿童的需要而拥有学习动机, 而后教授国文。 教授国文应以开发学童心灵为目的, 这样才能使之学习国文有如游泳于趣味之海, 遨游于快乐的心灵世界。

1.如何发展儿童的心灵学科

小学语文与美育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教材文中有图, 图中有文, 图文并茂, 可以说是学科之间最密切的关系。 新课标指出,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此美术学科教育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 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 语文教学中渗透美术教育, 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 人类社会的丰富性, 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 认识美术的特征。

2.语文教育必须基于情感

现代科技发达,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以说是更方便沟通了, 语文教学中应基于感情, 而不是专讲课文内, 课内外结合师生情感激发是关键, 学习语文不就是语言表达吗? 没有情感的教授, 何来表达? 表达出的恐怕不过是言语而非真正的情感表达。这对学生的整个人生教育来说无意义。 教是为了不教, 授予情感激发, 学生不学自通, 这才是教学意义所在。

二、语文与美术融合教学的意义

1.语文教育美术教学的相得益彰

就教育教学而言, 不论哪一个学科的教学, 它们都应当是同一种广博文化背景下的一部分, 永远不应当是孤立存在的有限的封闭的系统。 语文与美术有天然的广泛联系, 更应该紧密结合起来, 使它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语文教学要用“美”吸引学生, 其宗旨是在教学中实施美育, 没有美育的教学, 是不完全的教育。 “大语文”观念告诉我们, 生活处处有语文。 新闻、广告、标语、乡村俚语及生活中的一景一物一事, 处处可以当做作文教学中审美的源泉。 让学生真实地感受自然之美, 社会之美, 艺术之美。

2.国文运用于绘画活动激发情感

在我校美术课外兴趣活动中要求学生按照节日主题画出有新意的手抄报。 节日主题中, 教师给出图文参考提示, 引起学生的兴趣, 启发学生创作。 美术活动显示, 学生美术天赋是不可估量的, 图文给了学生很大启示, 手抄报不限创作形式也给他们很大发挥空间。 手抄报除了有大量文字设计外, 还有拼贴、剪彩等, 内容丰富, 还有大量精美图片相配, 关键是这些都是孩子们亲手制作、亲笔创作的, 充满童趣, 形式多样。

3.基于情感教育是教师一生的追求

纵观各学各类的教学家、思想家, 他们的思想、教育理念丰富多样, 是教师很好的教育法, 是值得我们研读学习的榜样。 殊不知能真正将其中一两点运用于自己的教学的很少? 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情感。

情感是教师教育教学的核心, 这颗心决定了这位教师的教育。 有多少教育情感也是能体现出来的。 或许我还年轻, 研读的名家作品还不够多, 对其了解感悟也不是很透彻, 但在简单研读后, 叶圣陶的书中, 没有太多个人情感专著充实书中的理论或依据, 但怎么能有这么多教育实践、教育心得? 最初我的梦是教师的梦。 其实能配得上老师这一称谓的恐怕只有老师的情感是能判定的。 一位无心教学的老师怎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要是有, 恐怕大抵也是这学生的秉承天赋。

古人重视并懂得礼义廉耻, 常说“孔融让梨”等故事, 这些真的能在当今的教育中取得想要的教学效果吗? 答案是不确定的, 但教师充满情感的教学对学生教育是必然有效的。 或许同为老师的我们也要反驳说, 一直在兢兢业业地教书教育, 何来没情感之说。 我就要说, 我们真的把教育情感用到地方了吗? 还是只是在单纯地热爱教学? 把情感用于教学、用于学生、用于教本、联系生活联系实际解读课本并学习知识, 学以致用, 让学生拥有个性思想、自主的学习理念。 很多时候学校的教学限制, 班级制的局限, 我们很难平衡教学过程, 对于有的孩子说:“老师我能画不是今天题目中的吗? ”我一定会说:“可以。 ”你可以尽情抒发情感在画面上, 我将用一切所能来引导并给予你启示。 这正应了“教是为了不教”把情感用到教育实处, 教育才显得活灵活现, 不是刻板的, 不是拘束的。

三、国文对美育的启示

1.美育注重情感的启发教育尤为重要

学生通过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能提高审美能力、发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形成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全面发展。 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效果如何, 不仅受美术学科冷暖特征的影响, 而且与师生在教学时的感情投入程度有关。 如何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值得探讨的课题。

情感教育不是靠理性灌输, 而是靠心灵感受, 我们在进行美术教学时, 可以利用情感的感染功能、调节功能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现在提倡的民主教育就是尊重学生的精神权利, 给学生心理自由、师生平等和谐共同发展的教育, 师生之间应建立人道的、民主的、平等的关系, 让学生在平等、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鼓励, 得到指导和建议。 然而, 在与学生情感沟通过程中, 我们要注意策略, 应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 因人而异, 让学生也能动情。 正如叶圣陶所说:教师并非教书, 而是教育学生。

2.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对美育的启示

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 激发学生语言的组织及情感的表达, 这对美育是妙不可言的情景交融, 美育离不开语言环境的渲染, 使得美育有血有肉, 有场景感, 有更深意义。

往往品德与美育不相离。 美育往往伴随品德。 良好品德的培养依然离不开国文, 但归根结底的教育都是出于情感, 情感可以说是教育的关键, 是师生沟通的桥梁, 是最应当维护的甚至用以生命激发的。

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的研究已涵盖了很多方面, 而对其语文教学思想中所渗透出来的美育思想研究, 却凤毛麟角, 但仍然是可感知到的。 在对其美育初探中, 总结出以下叶圣陶对美育的教育理念及方法。 (1) 加强美读:体悟文情, 传情达意; (2) 培养想象:化符号为旨趣, 恃观象而体味; (3) 训练语感:揣摩语言的语境意义, 不作文字的特征分析。 叶圣陶主张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 这是语文学习的新领域, 有机结合美育对当前语文教学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都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上一篇:诗歌教学引导五法下一篇:内科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