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通思维(精选6篇)
变通思维 篇1
什么叫变通?查阅字典可以得到它的含义:(1)根据情况而变动;(2)不拘泥成规.成规就是一种定势.思维定势是指一个人用同一种思维方法解决若干问题以后,往往会习惯性地用同样的思维方法解决以后的问题.在数学解题中的表现就是记类型、记方法、套公式,这种思维定势在解决简单的数学题中效果很好,不用细想即能解决,但在一些稍具灵活性的题中,则会使思维受到限制,因而难以想到解题的方法,必须加以克服.下面就从四个方面来具体谈谈数学解题中的变通思维训练.
一、善于观察
观察是认识事物最基本的途径,它是了解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任何一道数学题,都包含一定的数学条件和关系,要想解决它,就必须依据题目的具体特征,对数学题目中的符号与图形进行深入的、细致的、透彻的观察,然后认真思考,透过表面现象看其本质.这样才能确定解题思路,从而找到比常规解法更简便的解题方法.
例1求和:Sn=1·3+3·9+5·27+…+(2n-1)·3n.
分析:直接相加求解显然不易计算,但仔细观察数列构成可发现,数列中的每一项由两个因数组成,前一个因数成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后一个因数成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从而得出可以用“错位相减法”求得Sn.
答案是Sn=(n-1).3n+1+3.
例2若关于x的方程有唯一解,则实数k满足()
(A)
(B)k<-2或k>2
(C)-2
(D)k<-2或k>2或
分析:本题若直接两边平方,利用一元二次方程在x∈[-1,1]内有唯一解,则计算相当繁杂.若能作出函数与y=kx+2的图象,如图1,观察两个图象的交点个数,不用计算就可选择得答案(D),大大提高解题的速度.
二、善于特殊化
特殊与一般是对立统一的.一般化是一种常规性的思维方法,而特殊化是一种常用的数学猜想法,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因此,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用常规性的一般方法进行分析难以下手,不妨将其向特殊方向转化,把数学问题中包含的数量、形状、位置关系等加以简单化、具体化、单一化、边缘化,进而探求问题的结果或探索问题的解决途径,看一看在特殊情况下问题呈现什么性质或规律,从而得到启发去解决一般问题.
例3已知二次函数f(x)=x2+2(k-2)x+k,若在区间[0,1]内至少存在一个实数c,使f(c)>0,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A)(1,4)(B)(1,+∞)
(C)(0,+∞)(D)(0,1)
分析:在四个选择项中1是个特殊值,它只在答案项(C)中,注意到这一特殊现象,只需把k=1代入题设检验就可出来答案是(C).
例4 (2010年广州二模理)已知函数f(x)=xsinx,若,且f(x1)
(A)x1>x2 (B)x1
(C)x1+x2<0 (D)
分析:本题直接用函数的单调性来解,需要构造函数f(|x|)=|x||sinx|,此法巧妙但难以想到.仔细观察自变量的范围[]包含有很多特殊角,选择几个特殊角-,,加以考察、推理或计算,即可作出确的判断.选(D).
例5证明:不论m取何值,方程y=(m2+2m+2)x-3m2-6m-1所表示的曲线恒过一定点.
分析:本题是与定值、定点、定直线有关的问题.在此类问题中,结论在一般情况下是正确的,则它在特殊情况下也必然正确,因此,解决这类问题可用特殊化方法,将问题引向极端,舍去不确定的因素,先求出定值、定点、定直线,使解题方向明确.本题可分别取m=0,m=-1,得两条曲线,可验证其交点(3,5)满足原方程,即为所求定点.
三、善于联想
联想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相关事物的心理过程.数学联想是探索数学解题途径的向导,是将数学题设向结论转化的桥梁.在数学的具体解题过程中,通过对题设中的条件、图形特征以及求解目标观察分析,联想有关的数学定义、定理、法则,或联想数学各分支中不同的数学知识与方法,可将问题打开缺口,最终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例6已知a,b,c,d∈R,且a2+b2=1,c2+d2=1,求证:|ac+bd|≤1.
分析:联想到三角公式或者单位向量.
方法1 (三角换元法)令a=sinα,b=cosα,c=sinβ,d=cosβ,代入即可.
方法2 (向量法)依题可设单位向量α=(a,b),β=(c,d),利用α·β=|α||β|cos<α,β>.
例7已知x∈R,a为常数,且,问y=f(x)是不是周期函数,若是,求出周期;若不是说明理由.
分析:由周期函数联想到具有周期性的基本初等函数.由
例8已知双曲线点,A(3,1),P是该双曲线右支上任意一点,求|PF|+|PA|的最小值.
分析:本题是解析几何中的最值问题.此时若能适时联想到左右两焦点与双曲线上任一点间的关系(即定义),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如图2,将A点与双曲线的左焦点Q连结交双曲线右支上一点P,则|PA|+|PF|=|PA|+|PQ|-2a.而|PA|+|PQ|最小为.故答案为.
四、善于转化
客观事物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事物之间互相转化.转化思想就是要求我们换一个角度去看,换一种方式去想,换一种语言去讲,换一种观点去处理,以使问题朝着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方向上不断变更.转化是解数学题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思维方法.那么怎样转化呢?概括地讲,就是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把抽象问题转化成具体问题,把未知问题转化成已知问题.
例9 (2010深圳二模理)已知函数f(x)=x2-aln(2x+1)(a>0)在x∈(,1]范围内是减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
分析:本题依照条件学生容易转化为导函数f'(x)<0在x∈(,1]时恒成立的问题,之后用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与区间的关系来解决,需要较强的数形结合的思想,且计算相对复杂.若能将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继续转化为函数的最值问题,则变得更加简单,更容易理解.
解:因为f(x)在x∈(,1]上是减函数,
所以在x∈(,1]恒成立,又因为当x∈(,1]时,2x+1>0,
所以转化为不等式2x2+x-a≤0,即a≥2x2+x在x∈(,1]时恒成立.只需求出2x2+x在x∈(,1]范围内的最大值即可.
答案:a≥3.
例10 (2010年中山模拟理)定义在R上的函数若关于x的方程f2(x)+af(x)+b=3有3个不同实数解x1、x2、x3,且x1
(A)(B)a+b=2
(C)x1+x3>2x2 (D)x1+x3=4
分析:观察本题,又是分段函数,又是抽象方程,分母中还含有绝对值符号,感觉无从下手.实际上,只要有换元的思想,令t=f(x),可将抽象方程转化为具体的一元二次方程t2+at+b-3=0,然后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否含有1.可按①两解均不为1,②两解中恰有一解为1;③两解均为1,分类讨论,知③合题意,得x1=1,x2=2,x3=3,选(C).
.例11已知不等式2x-1>.m(x2-1)对于满足|m|≤2的一切实数m均成立,求x的取值范围.
分析:通过观察可发现:本题有两个未知元,一个是x,另一个是m.思维障碍通常是一种思维定势,学生容易习惯性地把它当作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以m作为参数应用二次函数性质进行分类讨论,求解,使得问题变得相当复杂.然而,若变换一个角度以m为主元,x作为参数时,只需考虑一次型函数f(m)=(x2-1)m-(2x-1)的值在m∈[-2,2]内恒为负值时,求相应x的范围即可.此解法“反客为主”,茅塞顿开.
可由
得
“解需有法,解无定法.大法必依,小法必活.”大法必须“牢牢依靠”,小法要会“灵活运用”.一般来说,数学问题千变万化,要想既快又准的解题,就必须要破除思维定势,变通思维.在解题时,不仅要先观察具体特征,联想有关知识,而且要善于将其转化成我们比较熟悉的、简单的问题来解.因此,在数学解题中,有必要加强思维变通性的训练.
变通思维 篇2
古语道:“不变不通,不变难通,小变小通,大变大通。”这些是成功经验。
变通的意义就在于:一是变通才能够快速高效写好文章;二是变通才能够创新出奇;三是变通才能因势索取、因时取宜;二、变通才能够成就个性、完美自己。
变通思维 篇3
一、变通性思维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丰富多彩的,但丰富多彩的生活能否成为写作素材,关键是看能否领悟到其中蕴涵的思想,能否挖掘出新颖而深刻的主题。而认识水平直接取决于其思维水平。变通性思维就是着眼于同一问题的不同层面,变换思维角度或思维路径,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从而取得不同的认识,这种思维方式对于学生开阔视角,多角度提炼主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变通性思维在作文教学中的训练方法
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必须注重变通性思维训练,而且作文训练也是变通性思维训练的载体,因此必须将作文训练与变通性思维训练加以整合。
(一)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训练变通性思维
1.训练学生运用变通性思维方式认识周围的事物
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需要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善于思考。那么教师在这方面的引导也是必不可少的。每当班级、学校乃至于社会上发生了引人关注的焦点事件,笔者就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并鼓励他们作为写作素材积累起来。通过引导,学生们逐步养成了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并形成了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的思维品质,也写出了很多立意新颖、主题鲜明的小文章。例如,有一次县城的一个十字路口发生了一次交通事故,一名中年男子骑自行车过马路被呼啸而来的汽车撞死。笔者到教室上课的时候发现同学们正在谈论这件事情,笔者就调整了教学内容,以“车祸带给我们的思考”为题,组织学生议论。一开始大家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两点上:一是在对骑车人表示惋惜的同时,指责他不遵守交通规则,从而提炼出“违规酿恶果”的主题;二是谴责汽车司机超速行驶、应急处置不当,从中提炼出“放纵自己就会危及他人”的主题。笔者告诉学生,除了肇事双方以外,还可以考虑其它方面的因素。之后,同学们提出了交叉路口没有设置减速慢行的提示,也没有安装红绿灯,导致交通秩序混乱,从中提炼出“道路基础设施是交通安全的基本保障”的主题;也有的同学提出:交通管理部门疏于管理是导致交通秩序混乱的因素之一,从中挖掘出“行政不作为就是对人民不负责任”的主题。
2.训练学生运用变通性思维方式分析作文材料
看图作文和给材料作文是中学生作文常见的训练形式,这类作文呈现给学生的材料是统一的,但要求学生能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中挖掘出不同的主题来,这种形式的作文更适宜于变通性思维的训练。笔者在一次作文训练中,给学生出示了下面一段材料,让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续写作文。
春雨潇潇,路灯朦胧。我独自站在候车亭下避雨。
“哐啷”一声,一个穿运动鞋的小青年,把丢弃在路旁的一个大玻璃罐当作足球带着,这一脚使大了劲,玻璃罐滚到候车亭前,裂成了好几瓣,流出了一摊黑糊糊的东西。
“玩也不看地方,玩出这损人的事。”我心里暗暗责备他。他大概也没想到这样的后果,吃惊地看看自己的“杰作”,低着头走了。
雨大了,一辆自行车急驰而来,后轮轧上碎玻璃,“扑哧”,全瘪了。从车上跳下了一位穿红雨衣的姑娘,嘴里嘟囔着“大家都沾点光吧”,顺脚朝玻璃罐底一踢,玻璃更碎更散了。“红雨衣”抬头发现我在摇头,可能也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妥,赶紧用鞋把大块的玻璃片归拢到一旁,然后才推着自行车匆匆离开。
雨小了。一对撑伞的男女走过来,高跟鞋偏偏踩到拢到一旁的碎玻璃上,脚一滑,漂亮的鞋子沾上了黑糊糊的东西:“唉,真缺德,中国人的公德心呀!”
“当心牢骚太多长白头发。”那男的一边为她擦鞋子一边笑着说。
伞下的一对低声说着话渐渐远去,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还在谈论着刚才的话题。
但是,“高跟鞋”的那句话却仿佛刺了我一下。君子动口不如动手……
同学们基本上都是承接着原文续写的,有的写“我”冒着雨把碎玻璃拣起来扔到路边的垃圾厢,有的写雨停后“我”回家取来工具把碎玻璃和那一摊黑糊糊的东西清扫得干干净净,其主题就是“勿以善小而不为”。笔者启发学生再从其他几个人的角度想一想,结果同学们的思路大开,有的写在“我”冒雨清理碎玻璃的时候,过路的人也一起帮忙;有的写“我”回家拿来工具时发现“低着头走了”的“穿运动鞋的小青年”正在清扫;有的写“我”返回来的时候发现“可能也意识到自己做得不妥” 的“红雨衣”已经把垃圾清理干净……其主题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没有丢”。
(二)在引导学生欣赏范文佳作的过程中训练变通性思维
佳作欣赏也是作文训练的一个有效途径,包括欣赏课本中的范文、教师的下水文和学生的优秀作文。欣赏佳作的目的是学习作者选材、立意、构思、表达的方法技巧,而不是让学生模仿作文,所以,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会欣赏的同时,还启发学生运用变通性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挖掘主题。例如,在一次佳作欣赏课上,笔者让一名学生朗读了他的作文《经不起风雨的一棵大柳树》,写的是自己村子里有一棵古老的大柳树,貌似枝叶繁茂,心却空了,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夏日里被刮折了,该文以物喻人,从中挖掘出了“人的内心必须充实,如果内心空虚了,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了”的主题,可谓立意深刻,不失为一篇佳作。在欣赏这篇作文的同时,笔者又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从其它角度来思考。这个时候,同学们的思维都十分活跃,有的人着眼于自然环境这个角度,认为是恶劣的环境摧残了这棵古树,从而挖掘出“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保护生命”的主题;有的学生着眼于文物保护的角度,认为这棵古树属于文物,应该加以保护,而村子里没有对其采取任何保护措施,这种不珍惜文物的意识和行为是导致古树被吹折的主要原因,并由此联想到那些文物贩子为了牟取暴利,肆意盗窃、贩卖文物,致使大量文物被破坏和流失的现象,从中提炼出“珍惜文物就是珍惜历史”的主题。
(三)在引导学生评改作文的过程中训练变通性思维
评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讲评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修改,修改的过程就是学生提高的过程。在评改作文的过程中,笔者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变通性思维,来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作文的主题。在一次讲评课上,笔者用投影出示了一篇学生作文,题目是《勤劳俭朴的父亲》,写的是他的父亲为了让自己能到县城中学读书,常年辛勤耕作,生活十分俭朴,表现了传统农民的优良品质,也表达出了自己的感恩之意。这篇作文属于班里中等水平的作文,主题鲜明,内容贴切,语言流畅,在学生大加赞赏之后,笔者启发学生从其它角度进行思考。一开始同学们只是窃窃议论,不好意思说出来,后来笔者说:“我们只是针对这个素材挖掘作文的主题,并不是评论人。”然后笔者首先鼓励写这篇作文的同学发言。他欣然地站起来说:“如果换个角度思考,我认为我的父亲是一个保守的农民,固守着那一片贫瘠的土地,辛勤劳作,却始终摆脱不了贫困。我从中得到的启示就是:农民也应该走出大山,走出农村,融入到市场经济的广阔天地,改变贫困的面貌。”他说出了同学们不好意思说出来的话,大家都会心的笑了。课后,这位同学又主动交给笔者一篇新的作文。
总之,作文教学是进行变通性思维训练的有效载体,将二者整合起来,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姚崇的变通智慧 篇4
善变求通
变通, 是姚崇的经验和风格。在他看来, 解决政治问题不能拘泥, 不必循旧, 必须力求变化, 才能走向通达。后人曾评价说:“姚崇资性明达, 善应事机, 委曲通变以成国家之务。”
姚崇善于因势利导, 借机行事。武则天时期, 冤狱盛行, 罪名大都是谋反。武则天纳闷, 为什么叛乱者如此之多?时任礼部尚书的姚崇, 借机揭露周兴等人凭诬陷邀功的罪恶。此时的武则天已大权在握, 用不着以杀立威, 而姚崇显然看穿了这一点, 顺势加了把火, 推进了冤狱昭雪的进程。
中宗时, 韦皇后及安乐公主拉帮结派, 采取“斜封官”方式, 避开主管部门, 大肆卖官, 致使冗员泛滥, 政出多门。姚崇出任宰相后, 顺势而为, 多方纠偏。先是进忠良, 退不肖, 然后精简冗员, 取消“斜封官”, 罢免数千官员。他和另一位宰相宋璟“协心革中宗弊政, 赏罚尽公, 请托不行, 纲纪修举, 当时翕然以为复有贞观、永徽之风”。
姚崇的变通智慧, 源于丰厚的知识、务实的风格和达观的气度。他头脑清醒, 思维敏捷, 好学不倦, 写文章行云流水, 援笔立成;做事情简捷干练, 效率超群。最初在兵部任职时, 边境发生战乱, 他分析战局, 梳理战况, 把一场复杂的军事斗争搞得透彻简明, “太后甚奇之”。他三度为相, 同时又兼兵部尚书, 边境所有的军事部署、器械钱粮, 都装在脑袋里, 如同字典, 随时备查。皇帝遇事, 总是先听他的意见, “同僚唯喏而已”。某次, 因儿子病故, 他请假数日, 政务堆积如山。另一宰相不善处置, 心内惶恐, 姚崇假满归来, 三下两下, 便悉数处理完毕。
睿宗刚上台, 就迫不及待地把被贬为刺史的姚崇从外调回, 位居百官之首;玄宗更是排除干扰, 支持他在相位锐意变通。
弹性武器
与政敌共事其实很难, 如果战斗, 生死难料;如果妥协, 反倒成了同伙。姚崇的办法仍然是变通, 不轻易出手, 不单个作战, 有限度地抗衡, 以求削弱对手, 保护好自己。在他那里, 变通已成了另类武器, 充满弹性。
武后时期, 张易之兄弟得宠, 许多人忙着巴结, 也有官员与之势不两立。姚崇走的是中间路线, 灵活相处, 表面上凑合, 有时也强硬。某次, 张易之有事要办, 求到姚崇门下, 他没帮忙, 任其好说歹说也不给面子。
不久后, 司刑少卿桓彦范等五大臣联手, 决定向张氏兄弟下手。姚崇喜欢借助外力, 积极参与谋划。事成后, 武则天让位, 中宗掌权, 功臣们兴高采烈, 个个升官晋爵。姚崇虽有功, 却为武则天退位而双泪横流, 有人看不惯, 将他贬为刺史。
传统认为, 此次被贬, 是姚崇预先看到了危险, 以流泪的方式, 求得自保。此说并非没有道理, 以当时的局势论, 虽然二张死了, 武则天退了, 但武三思还在, 存在着强力反弹的可能。事实也正是这样, 不久后, 五位功臣遭武三思陷害, 唯有姚崇提前退场, 免掉一劫。
睿宗登基之后, 太平公主得势。公主是武则天的女儿, 也是皇帝的亲妹, 立过大功, 懂点儿政治。凭借这些资本, 她插手朝政, 有时甚至撇开皇帝, 遇事自己拍板。她的亲信遍及各个角落, 七位在职宰相, 五位专听她的吆喝。姚崇知道自己搞不过人家, 便还是沿用老办法, 不正面交手, 而是有限度地弱化公主特权。他曾建议皇帝, 让公主去外地享受荣华富贵。事儿虽没办成, 姚崇也没伤筋动骨, 只是去了外地就任刺史。
变通权术
权术是官员的武器, 也是处置矛盾冲突的常用手段。姚崇善变, 自然懂点儿权术。他的权术灵活多样, 因人而异, 大都比较克制。
姚崇和张说有积怨, 张说当宰相时, 姚崇在同州做刺史。玄宗继位后, 提出用姚崇为相, 张说不高兴, 百般阻挠。皇帝坚持用了姚崇。张说心虚, 为了安全, 和岐王拉上了关系。张说没料到, 此举给姚崇提供了口实。姚崇对皇帝说:“岐王是您的爱弟, 张说是辅臣, 两人搞在一起, 可能对朝廷不利。”话说得含混, 意思却明白。玄宗一点就透, 马上把张说贬为相州刺史。
用同样的方法, 姚崇让刘幽求也吃了苦头。刘幽求任过宰相, 后改任太子少保。新岗位清闲, 没权没势, 他很郁闷, 人前背后发过牢骚。有人举报说刘幽求心怀不满, 有“怨望语”, 皇帝要求有关部门严查速办。这时, 姚崇说话了:“离开相位做了闲官, 有点儿想法是人之常情, 何况人家还立过大功, 千万不能处罚太重!”这段话, 明着是为刘幽求说情, 实际上却肯定了这人有不满情绪。结果, 刘幽求被贬外地, 郁郁而死。
有时, 姚崇做得更妙, 本来错在自己, 他却能变来变去, 变得主动, 让别人受罚。魏知古原是小官, 经姚崇推荐提携, 当了宰相。因工作分工问题, 两人有了矛盾。彼时, 魏知古在东都洛阳主持吏部工作, 恰好姚崇的两个儿子也在东都当官。俩小子仗着父亲对魏知古有恩, 不知深浅, 一味请托卖官儿。魏知古不动声色, 如实向皇帝汇报, 指望一举摘掉姚崇。
作文贵在变通 篇5
一、一料多用
2006年德国世界杯已降下了帷幕,小组赛上澳大利亚-日本的比赛令人记忆犹新:“澳洲袋鼠”最后时刻爆发,9分钟连入3球击溃日本。这一素材可从多角度入手,适当变通,巧妙立意。
1、看谁笑到最后。上半场日本队1:0领先,下半场希丁克连续换上了3名替补,他的豪赌在最后的几分钟受到了奇效。84分钟,卡希尔在门前7米处右脚扫射入网,1比1!第89分钟,卡希尔在门前22米处抽射击中左门柱内侧反弹入网,澳大利亚2比1反超!补时阶段阿洛伊西突破驹野游一防守,在门前10米处左脚推射打进右下角,3比1!替补让澳洲人笑到最后。
2、天道酬勤。本场比赛卡希尔不在首发名单中。下半场,希丁克见局势不妙,换上3名进攻球员,其中就有卡希尔。体力充沛感觉敏锐的卡希尔满场飞奔,84分钟卡希尔门前射门扳平比分。如果说这个进球是碰巧,那么他5分钟后的远射破门颇见功力。天道酬勤,正是这两个进球,彻底打垮了日本人。
3、不思进取酿苦果。在一球领先的情况下,济科保守了。眼看胜利就要到手,场上风云突变,澳大利亚人连进3球实现了大逆转。赛后,沮丧的济科也不得不承认日本队下半场踢得有些保守,这种畏手畏脚、想赢怕输的情绪使球队陷入了被动,吞下了不思进取的苦果。
4、运气+努力=成功。澳大利亚战胜日本后,希丁克接受了记者采访:你可以想着发挥你的运气,因为你可以预先计划,你可以去执行这个计划,如果你不是着急比分,而是去看正常比赛如何发展的话,你就能进球。在没有计划的情况下完全靠运气了,但是我们是有这样一个计划的,并且我们的球员很好地去把它实施了,所以这就是运气的努力了。实际上,我们获胜理所当然。
二、多料一用
2006年江苏高考作文是命题作文——《人与路》,我们可以联想到平时看过的或做过的相似的作文,找出可以转化的素材,移植过来,稍加变通,为我所用。如高考模拟题:话题作文“人生的小门”,“小门”可以理解为人生的曲折、弯路;平时作文:话题作文“足迹”,“足迹”可以理解为走过的人生之路;高考作文:话题作文“心灵的选择”,“选择”可以理解为在人生的转折关头人走过的心里历程……这样,选材的范围就很广了。无论是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可以从我们的素材库中找到相应的材料,作文也就不难了。
三、操作方略
作文的关键:在作文的那一个小时或者说在作文开始的10—15分钟,如何操作?以江苏高考作文卷《人与路》为例加以说明。
1、发散思维。由“路”联想到各种各样的路,乡间小道、柏油路、水泥路、高速公路等;进而联想到孔子周游列国“知其不可而为之”、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们的人生之路;深入一步联想到改革之路、创新之路等等。
2、选择素材。在过去做过或看过的作文中搜寻与“人与路”有相似之处的优秀作文及其素材。如《<小重山>后的选择》中的岳飞;《题乌江亭》中的楚霸王;《靈动与沉稳》中的马沉稳;《青春从40岁开始》中的妈妈等等均可以作为素材。平时作文如“人生的小门”、“素质的增和减”、《足迹》等中的事例均可作参考。
3、稍作变通。因为每篇佳作的话题或命题有所不同,中心也各不相同,对其中的素材要适当变换叙述角度,使之与所作之文的话题和中心保持一致。
作文贵在变通,只要掌握了变通之法,就能够化难为易,真可谓一变天地宽。
变通农民致富的 篇6
而且,在青田和温州籍的移民中,开店搞批发做生意当老板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省份的华人,按一个东北朋友的话戏说:“现如今,在这个地盘,奇了怪了,咱北方的工人阶级差不多都是在给南方的贫下中农打工!”此外,不少华人协会中那些头头脑脑操着一口旁人难以听懂的“方言”,还让人误以为回到了当年村里开生产队,乡亲们正在热闹地召开宗族大会呢。
不久前,笔者无意中还看到中央四台播送的华人新闻中,一条有关青田的新闻令人十分惊诧。报道说,仅2006年这一年中,移居海外的20多万青田华侨向这个偏僻的山区老家汇入了美金10多亿元,青田县中国银行的一位副行长自豪地说,这相当于每天给青田汇入300万的美金。做梦都难以想象,青田,这个中国地图上一时找不到标志的小县城居然是全国外汇最集中的地方之一。更有趣的是,记得曾经去过一家中国饭店吃饭,那里一位做跑堂的老外居然一口青田话说得比普通话还流畅。
为何浙江的农民和移民可以成功?不用说,除了勤俭勤劳这两大基因,团结互助精神也是他们走向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比如乡亲们之间创业时的互相借钱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是没有什么生产资料,靠一点地靠出卖苦力来活命的弱势群体。记得一位浙江省的领导还曾说过:“一些浙江的农民,连火车都没有坐过,如今都乘上空客飞到了世界各地做生意去了,一些连电饭煲都不会用的山村农妇,一下飞机都去开中国饭店了”。是的,从大批华侨移民赤手空拳拖家带口大胆闯荡世界捞世界的足迹中,可以明显看到当代中国农民创业的综合轨迹。
为了抗争自己的贫穷命运,他们首先迅速摒弃了“等靠要”的心态。回顾中国沿海省份的农民发家史,就可以看到在实行包产到户后农民很快添饱了肚子,但他们并没有满足,他们接着发起了农村工业化运动。他们虽然没有强大的资本做后盾,但吃苦耐劳精神始终是他们最大的资本。
君不见,中国农民是从手工业和饲养业干起,不断蚕食城市产业的。从当年邓小平南巡讲话那时起,中国农民开始摆脱了经济的压迫和束缚,拥有了相对自由的经济权力,结果工业化运动如虎添翼,企业迅速扩张,一个个农村变成了几十万上百万人的城市,从手工工厂发展到现代化工厂,并把廉价产品推向全世界,建立跨国企业,成为中国出口创汇的主要产业基地,比如那个声名远播全球的义乌商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可以说,中国农民用廉价和智慧征服大陆市场和世界市场的过程完全是出人意料的,不单是中国的知识分子们,连农民们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有多么强大。廉价产品几乎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世界和世界人民的生活。廉价产品的大量出口,使西方经济学的鼓吹者们不知所措,以至于美国欧洲这些步入后工业化社会的国家如白痴一般,傻傻地看着本国制造业绝地逃亡,贸易逆差飞速扩大,却没有什么政策措施可以对付这种突如其来的冲击。
这就是中国农民的力量,中国农民有生以来第一次向世界发起的进攻。近半个世纪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第一次遭受到中国农民经济的狙击。这不但是一件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快事,也是世界改朝换代的前夜。
真的,中国传统智慧的最大特点是变通。变通就是在条件约束下变不可能为可能,变有限为无限,变短暂为持续,变小成为大成。变通就是思维不受任何模式约束,不为规则制约而放弃,不因教条禁忌而不为,在迅速致富的前提下,灵活运用一切资源,甚至使用“拿来主义”。
据说,中国古代智慧的最高成就莫过于《周易》,而《周易》几乎就是关于变通的哲学。中国历史上变通的例子不胜枚举,优秀的历史名人都是变通高手。今天,改革开放是变通,“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变通,“重返非洲,挺进南美”也是变通。用高压锅做土汽车的部件是变通,进口散件组装汽车冒充国产也是变通。通过任用亲属和奖励手段而不使用严格的管理制度来实现高效率,甚至大量制造假冒伪劣产品,也是大陆农村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变通办法。
说实话,运用无数脑筋想出各种变通办法来压低成本,是当代中国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秘诀。眼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到处造房子,造汽车,造市场,造机场,造大船,按照模仿、超量、创新的路子,当今中国农民的财富故事层出不穷,连华人新移民在海外也大搞批发市场,从东欧到南欧北欧比比皆是。其实,这并不是什么教授或西方MBA传授的结果,而是农民们固有的传统智慧升华的现代版而已。
记得当年笔者在大陆采访过像鲁冠球这样的农民企业家,他们中的有许多见解至今看来也是颇具眼光的。比如,他们早就认为,即使美国或者欧洲关起门来不进口中国的廉价产品,第三世界国家市场仍然是敞开的,他们的石油和矿产资源会继续支持中国经济大循环向上攀升。只要这个循环不被战争等因素破坏而中止,中国的一般制造业就可以不断扩张,中国可以挑战西方工业巨人的拳头产品就会越来越多,国内的就业压力就会越来越轻,内需也就会越来越大,中国经济和市场的吸纳能力就越来越强,中国经济及周边一体化区域经济体最终就会成为一个强大的独立经济体。
事实上,历史上,中华民族的智慧并不只存在教授学者和政治领袖们的大脑中。中华民族的智慧也不能简单地用教育水平、大学生研究生比例来衡量。对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和运用的水平,只能反映一个民族部分人群的智慧水平或创新水平,而不能代表整个民族。占中国人口大部分的中国农民拥有与中华文化息息相通的传统智慧。
大批的中国农民把这种现代生产方式低成本和高效率的配置发挥到了极致,使扩大生产规模或调整产品品种花样非常容易和迅速,从而可以大批量生产出世界最便宜的产品。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来,中国农民靠劳动密集型和低成本制造的办法赢得了市场的喝彩,这无疑给中国解决资源不足、人口过多、就业压力等问题创造了最有效的途径。
当然,话说回来,农民有其固有的弱点,比如脾气大、说话像吵架、不守纪律、好胜心强、喜欢扎堆、不太与其他种族融合、小打小闹、法制观念薄弱、死要面子,不愿意认错等等都是老外眼里的中国人比较糟糕的形象。此外,农民喜欢明君清官,但并不太关心政治,即使他们受益于政治。事实上,历史上农民的悲剧大多是不关心政治的结果。
但是,不得不承认,当今中国成功的企业家们,不管他们原来的身份是什么,其实,翻开他们的成功史,都能发现他们明显具有和中国传统农民一样的吃苦耐劳的品质、灵活变通的智慧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即使是MBA出身的企业家或者以掌握先进技术为标榜的海归专家,如今要想在中国取得成功,必须经历再回炉的过程,适应或重新学习中国农民发家致富的三大法宝。
穷则思变变则通,和气生财财无限。
记得,一位青田华侨老板说过:“我不相信顾客是上帝这样的话,我只是把每一个客人都当作是自己的娘舅,生意就自然兴旺起来了。”
可以说,农民生意作大了,华人他乡致富站稳了,就是实力的地盘,谁也不敢小视他们。
说农民没有创新能力也好,指责华人窝里斗也罢,真的,从目前海外数千万华侨的活跃身影和中国农民致富的创造力中,笔者断言,中国的和平崛起离不开中国农民,而中国的崛起就是中国农民的崛起,在中国,谁要是辜负了拥戴他的农民弟兄,历史的教训是深刻也是无情的……
【变通思维】推荐阅读:
变通思维07-09
小学数学变通性思维能力之培养05-26
翻译变通05-12
变通06-25
变通原则10-25
变通的初中作文09-15
高中议论文变通成就自我07-26
初中作文学会变通议论文11-26
学会变通800字精选议论文08-08
坚守我的的追求,变通我的方法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