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例

2024-07-31

教学课例(精选12篇)

教学课例 篇1

一.教材情况和授课背景

《窗》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自读课文, 是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著名小说, 文章构思精巧, 人物鲜明, 是短篇小说的典范。故事情节比较简单, 人物形象也好分析。文中讲述了两个病人在病房里发生的与窗户有关的故事。靠窗病人心地善良、道德高尚, 不靠窗病人灵魂丑陋、思想卑劣。两人之间正好形成了鲜明地对比。本文亮点很多, 讲多少, 讲到什么程度, 我曾一度犹豫不决。因为如果面面俱到, 时间有限, 很难完成。最后, 我将本文的重点设定为:解读人物形象, 感知人物性格;体会文章精巧的构思和对比手法。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 也积累了一定的小说阅读方法和技巧, 加上小说本身具有的趣味性、可读性, 不必老师多做指导, 学生对故事情节, 人物性格已能做出一定分析。本课又是小说单元的最后一课, 且篇幅短小, 情节集中曲折, 耐人寻味,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 在学习前面几篇的过程中已提前阅读了该课文, 也有许多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学活动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解读“独特”在什么地方, 透过这种“独特”的解读, 去感受学生的思维过程, 进行有效指导, 而不是牵强地附和。

三.教学设计思路

经过反复的思考, 学习及相关老师的建议, 我有了初步的设计。本文篇幅短小, 故事情节明白易懂, 课前布置学生初读小说, 提出自己的疑问, 并以书面形式呈交。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归类整理, 制定学案。课堂上学生自读为主, 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 教师引导, 学生自主探究其人物形象、写作特色、及其深刻内涵。在此过程中我尝试大胆起用学生做老师, 请学习基础相对好一些的同学带领大家分析讨论, 以激发全体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四.学案整理如下

(一) 学习目标

1、梳理小说情节, 体会作者精巧的构思, 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和出人意料的结尾。

2、分析解读人物, 体会小说所揭示的人性的美与丑。

3、初步学会欣赏小小说

(二) 检查预习

1、注音 (略)

2、解释 (略)

3、牛刀小试

(1) 小说有哪三要素?

(2) 本文描写了哪几个主要人物?

(3)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三) 思考质疑

1、靠窗病人为不靠窗病人描述窗外虚构的美景时, 自身的身体状况如何?他为什么要这样去做? (范子豪、张浩鑫等)

2、不靠窗的病人为什么纹丝不动, 见死不救?他一开始就有这种想法吗? (郭峻、王研敏等)

3、为什么不靠窗的病人最后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张忱、周宜林、毕纯清等)

4、小说的主旨是什么?要表现什么? (何宛蓉、李子捷等)

(四) 作业自助餐, 你可以挑选自己最拿手的一两项选做。

1、摘录文中的成语, 用其中五个编写一段话。

2、“他看到的只是一堵光秃秃的一堵墙”, 小说就此戛然而止了, 这位病人以后会怎样呢?大家畅想一下, 当他看到一堵光秃秃的墙以后, 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3、写读书笔记400字。

课外推荐阅读:《最后一片藤叶》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导入新课。然后完成学案一、二, 检查预习。

第二环节在有一定的铺垫下, 先由老师范读第一段, 再指名轮流朗读课文, 全程配以舒缓的轻音乐, 让学生充分融入课文情节中。

第三个环节自主学习是我本节课的重点。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学生阅读作品———批注、讨论;交流感悟———理解作品情节及人物性格;教师点拨———解读小说主题及写作特点。首先, 参看学案, 回顾小说主要内容。其次, 有了以上的铺垫, 我带着学生进一步深入课文。参看学案上思考质疑提出的四个问题, 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解决前三个问题。在此过程中, 我也不断巡视了解各小组讨论的情况, 五分钟后, 让一名同学带着大家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教学实录 (节选) :

田闻欣同学 (以下简写为“田”) :靠窗病人为不靠窗病人描述窗外虚构的美景时, 自身的身体状况如何?

生1:不好。

田:从哪儿看出来?

生1:第一段“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第二段“两位病人都需要静养治疗”。

生2:但靠窗病人比不靠窗的病人情况好, 因为他每天可以分别在上午和下午坐起身来一个小时。

田:他坐起身来做了些什么呢?

生2:看窗外的美景, 然后讲给不靠窗的病人听。

田: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生:让病友得到快乐、享受。

田:对, 靠近窗的病人是一个愿意和别人分享的人。那么, 不靠窗的病人后来为什么纹丝不动, 见死不救?他一开始就有这种想法吗?

生:因为他心想“他凭什么要占据窗口那张床位呢?”。

田:也就是他的嫉妒心造成的。他一开始就有这种想法吗?

生:没有, 他一开始是听得津津有味, 后来才变了, 变得越来越残忍、冷酷。

田:还有同学要说吗?

生:我觉得这篇小说就是要让我们看到两个人鲜明的对比, 一个人愿为他人着想, 内心美好, 个人却自私冷酷, 麻木不仁。

田:很好。那么, 为什么不靠窗的病人最后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这说明了什么?

生:因为那些景色是靠窗病人编造出来的, 根本不存在。

生:对, 都是为不靠窗的病人着想, 得到享受。

田:这更让我们对那位不靠窗的病人敬佩, 并且感到震撼。

师:非常感谢田同学带领大家学习课文, 也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 请全班同学给自己及他人鼓励的掌声。

如果我们假设是作者故意安排了这样的结局, 让不靠窗的病人看不到期盼已久的美景, 你认为作者的用意何在?

在这样的引导下, 我完成了我学案中的第四个问题。

第四个环节, 请同学找出文中运用的成语, 并分析起作用。用这一环节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中语言的魅力。

最后, 小结。有两个活动, 第一, 学习了本文你有些什么感想, 请和同学交流。可以使用“读完《窗》, 我……”的句式, 另外“我觉得”、“我感到”、“我想”……都可以。第二, 教师总结, 点明主旨“嫉妒心使人灵魂变得卑劣, 追求变得阴暗, 而卑劣丑恶得灵魂必定不会找到亦美亦善的境界。本节课在良好的氛围中结束。

第五个环节, 作业自助餐, 你可以挑选自己最拿手的一两项选做。

六.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课堂总体安排还比较合理,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积累字词、了解情节、分析人物、把握主旨, 拓展思维, 课堂小结。基础知识教学比较扎实, 通过让学生预习注音、教师纠正、学生齐读的方式积累了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后对故事情节的梳理环节, 锻炼了学生的概括和表达能力。分析人物时,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先自主学习, 后合作探究, 老师相机点拨, 学习效果好, 并且师生共同小结, 形成了知识的系统, 使学生记忆深刻。

2、学案设计合理, 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一定不能取代学生的学, 只有学生具有了学的主动权, 发言权, 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 我认为这一点做得比较好。我的学案是先由学生课前预习, 初读课文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疑问, 并以书面形式呈交, 再由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归类整理, 制定出的。因而都是学生不理解的或感兴趣的话题, 我甚至把提出问题的学生名字打在了问题后, 充分鼓励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劲头。同时, 教师在学案的整体设计上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选取学生提问多的, 且对文章突破有重要意义的, 既要注重了层次的推进, 又要强化重点的突破。

3、大胆创新, 鼓励学生当老师。由于本科内容是本单元最后一篇, 学生对小说的写作特点, 写作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 也被其塑造的一个个典型人物所吸引。因而, 在教学过程中, 我把分析人物的环节放给了学生, 请学生代表当老师, 抓住学案中的主要问题, 带领其他同学进行分析。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以新颖的方式充分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在研读分析中, 我发现, 这一尝试值得一试, 学生们已能清楚地认识到两个病人的美与丑, 然后再水到渠成地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文章对比手法的运用, 并能自然引出本文的主旨, 有效地强化了重点。

不足之处:

1、时间安排欠合理, 前半部分有点冗长, 而后半部分却又有点紧张。所以, 对教材的挖掘还不够深入、透彻。本来, 准备好好分析分析文中成语的使用, 但由于时间不够, 挖掘欠细、欠深, 使师生上完课后缺少一种痛快淋漓的感觉。最后, 课堂练习也没来得及完成, 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2、学案的设计使用还在摸索阶段, 其中也还有些不合理的地方, 如问题的设计是否多了点, 应该再精炼明确些。

3、朗读课文和梳理情节占用时间太多, 是否可删掉一个, 这也是评课老师们提出的问题。

教学课例 篇2

上允镇中心完小 刘国莉

【背景】:

我在2016年6月13至14日聆听了澜沧县教育发展中心开展了网络研修与小学语文送教下乡培训整合成果展示课。这次展示课有低中高段的识字教学,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了多元化的识字方法、解释字词义的方法。四位教师的课各有千秋,现在我将对中段罗正美老师的识字教学课来进行分析。

【描述】:

开课伊始,教师配着优美的钢琴曲及乡下人家优美的风景图,再伴着自己的谈话导入课题。接着板书课题并让学生齐读课题后,出示阅读要求,又让学生用自主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圈出生字,自学生字。学生阅读完毕,教师出示生字。

师:看你们读得那么认真,现在老师就来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会读生字了。(出示生字词)

屋檐 棚架 装饰 瞧见 率领 觅食 捣衣 归巢 和谐 辛苦 鸡冠花 大丽菊 催眠曲耸着尾巴 搬到门前 生:自荐读、男女生读„„

师:相信你们会读生字词了,也会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了词语,但是有一个字,老师不理解,你们能帮帮老师吗?

生:行

师:出示“捣”字及捣衣的图片,让学生说字义,学习生字,组词 生:根据图片解释词义,学习生字。(捣衣,就是乡下妇女用木棒敲打着洗衣服。)师:这个是什么结构?部首是什么,跟什么有关?“岛”字是这个字的什么?

生:左右结构,提手旁,说明这个字与手有关,“岛”字的读音就是这个字的读音。

师:像这样一部分与字义有关,一部分是这个字的读音,这样的字就是什么字?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答案)形声字。

师:是啊!字的一部分表示与字义有关的叫义符,表示字音的部分教声符,像这样的字就是形声字。(引导学生明确形声字)

接着教师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说出什么在乡下人家的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学生浏览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有机随文学习“棚、冠、率”这三个字。

师:你们到乡下人家,首先看到了什么?瓜架上都有哪些瓜?瓜藤爬上了什么地方?

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看到了瓜架,瓜架上接着南瓜„„,瓜藤爬上了棚架。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播放出瓜架上接着不同瓜的图片、瓜藤攀上棚架的图片及生字“棚”字,让学生学习生字“棚”之后,分析“棚’的结果,再次让学生明确形声字。

生:“棚”也是形声字,并说出原因。

师:本课生字中像这样的形声字还有没有,找找看。

生:“搬、眠”也是形声字,提手旁、木字旁表示字义,叫形旁(义符),“般、民”表示声旁,叫声旁(声符)

师:你吗觉得乡下人家屋前景色怎么样? 生:很美„„

师:请你们美美的读这一段,并指出“结”是多音字。师:接下来我们去到哪里?看到了什么? 生:齐声回答到了“门前”,看到了各种鲜花。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出示芍药、凤仙花、鸡冠花、大丽菊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并指出鸡冠花的“冠”字是本课的生字,让学生学习“冠”字,组词,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字义。

生:学习生字“冠”字,联系生活中的公鸡鸡冠理解字义。

师:听学生的理解后出示放大鸡冠花图,让学生观察发现,并进一步的说出字义。之后按季节的变化依次出现花开的图片理解词语“依时令开放”。

师:看到乡下人家门前那么美的鲜花,你们心情怎样? 生:回答自己的心情,并带上自己的心情读这一段。师:走过门前就到了乡下人家的屋后,屋后你看到了什么? 生:雄鸡、母鸡、小鸡„„

师:这些鸡在干什么?从回答中引出生字“率”,学习“率”字,组词。出示“率”字的演变过程,讲解。

生:观看“率”字的演变观察,听教师讲解。师:你们用什么方法记住它。

生:学习“率”字,用不同的方法识记。

师:倾听评价,说出老师的记忆方法。(编顺口溜:一点一横长,撇折撇折点,左右各两点,下面一个大十来支撑。)

师:说说要如何才能把“率”字写得变美。播放电脑中“率“字的笔顺,并在田字格中范写。生:说出田字格的格式,观看电脑中“率“字的笔顺书空,观看教师范写,自己在田字格中练习写。

师:展示评价学生的作业,总结、布置作业。【评析】:

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起点,是启蒙的开端,也是一切认知能力的基础。然而,陈旧的教学方式把识字写字视为单纯的语文知识的传授和简单的重复训练,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成为“知识容器”。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教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吃力。学生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和探究精神,更缺少主动识字写字的意识和能力。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喜欢自主学习汉字,有强烈的识字写字愿望,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为提高阅读和写作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针对识字写字教学存在的机械识记,高耗低效的现象及识字写字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积极探索多元职能理论指导下的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的识字写字教学。

上面教学情境中描述的识字写字过程就很好的体现了多元化的识字方法。其主要体现出以下几方面: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学起来就不再感到吃力,而是一种享受了。课例中,首先,教师注重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丰富的识字写字的兴趣,让学生乐学。在学习生字词时,教师凭借色彩明亮的多媒体课件,充满激情的语言及音乐的渲染下,拉近了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赋予字词生命力,唤起了学生主动识字写字 的兴趣情感。学生在这种兴趣情感的支配下,自主地识字,释义,并能感受到了获取知识后成功的喜悦。

其次,体现出多元化的识字方法。

多种识字法结合起来识字。课例中的教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后,利用集中识字的方法来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而小学生的认知能力非常有限,对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及美景无法体会时,教师又将图文结合,建立字形符号与事物表象的联系。通过媒体展示画面,再现情境,使学生对文字所描绘的美景有感性的认识,对字词义有所理解;(如:学习“捣”结合乡村妇女用木棍敲打洗衣服的图,学生一看就一目了然,理解了字义,学习了“捣”字。教师并引导发现”捣“字是形声字,“提手旁”表字义与手有关,“岛”字是“捣”字的读音,像这样的字就是形声字。形声字中表示字义的叫做形旁,也叫义符,表示字音的部分叫做声旁,叫做声符。平时学习识字是可以用形声字的方法来学习部分字。)在学习“棚、冠”两个字采用随文识字;出示瓜藤棚架的图片,及鸡冠花的图片时,大大的激起了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因为多数孩子生活在农村,这些图片他们在平时生活中常见,顿时就激起了学习的兴趣。教师用图文结合来学习理解生字词,很快就被学生弄懂了。在学习“率”字时,教师能结合字源的演变过程及字的构造方法,让学生先观察发现,再进行强调。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了字与图的联系,这样学生就能更好、更深刻地理解字词意思了。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同时深深体会到中国汉字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每一个字像一首诗,更是一幅画。

再次,教师在识字过程中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随文识字使学生认识生字就容易得多,省力得多,也便于引发兴趣,调动积极性。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教学字、词,还便于学生发挥迁移作用,使学生 活学活用。识字教学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体现了一个重大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汉字有一字多音、一字多义的现象,只有把它放在具体语境中,才有它确切的含义和读音。在学习鸡冠花的“冠”字时,老师出示了“冠”的两种意思,让其结合语境选择文中鸡冠花的“冠”的意思,同时还让学生用另一种意思组词,这样学生就了解了在不同语境中“冠”有着不同的意思;学习“率”字时,老师还不忘穿插“率”的字形演变过程,让学生深深体会到中国汉字魅力。并通过“率”字在语境中的意思,选择了率领中的“率”字的读音。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将字的形音义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4、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注重教给识字方法,逐步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悉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使之逐步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如:本节课中一个创新点,教师依据形声字的特点,学习“捣”字,进而引导得出“棚”字也是形声字,然后再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其它形声字,找出这些形声字的形旁,理解不同的形旁的字所代表的不同含义,加深对形声字的理解。

5、识写结合,注重指导书写姿势。

教学生字时,学生必须要求学生会读,而且还要让学生会写,教师在指导学生写“率”字时,先让学生观察“率”字的笔画顺序,再让学生书空后,最后观察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并让学生在说说如何写好“率”字。学生交流后,说出自己编的顺口溜:一点一横长,撇折撇折的,先中间后两边,下面一个大十来支撑。这样的顺口溜既教给了学生识记“率”字方法,又教给了书写的顺序,真可谓是一举两得啊!要写出规范的汉字,必须先让学生有正确的写字姿 势。在让学生练习书写时,教师也能强调书写的姿势,这就有利于学生写出更规范的生字了。

《解决问题》的教学课例 篇3

知识目标:学会分析问题中数量之间的关系,会正确地解决问题。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会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课前小研究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按要求先独立完成,再小组讨论)

例11: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量是220.5千克,平均每头奶牛一天产多少千克?

(认真分析题目,你能用几种办法解决?想一想,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通过对例题的分析讨论,你认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实施过程:

一、学生独立完成前置性作业

二、探究新知

(一)导入新课:数学源于生活,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到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去解决问题。针对这个课题老师给同学们留了课前小研究,你们愿意把自己研究出来的成果分享给组内的伙伴们吗?(生:愿意)

(二)组内交流成果。(达成共识,保留意见)

(三)小组展讲,全班交流成果,探究新知。

1.展讲小组的分工:①组长组织本组汇报程序,“有请一号发言人某某汇报本组的成果”;②一号发言人负责汇报本组的成果;③二号三号发言人做补充及指正本组在汇报时出现的错误。

2.汇报的内容:

发言人:下面由我代表我们组发言,题中有两个已知条件,分别是“张燕家养了3头牛”和“产奶量是220.5千克”,问题是“平均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我们组的解题思路是:先求每头牛产奶多少千克,列式;220.5÷3=73.5(千克);再求每头牛一天产奶多少千克,列式:73.5÷7=10.5(千克)。我的汇报完毕,谁想发言。

3.针对汇报小组的发言开始进行多元化的交流。

生1:我认为题中有三个已知条件,“一周也就是7天”也是一个已知条件。

师:非常准确,这是一个隐藏条件(教师立即给予了肯定)。

生2:我认为展讲小组的解题思路叙述有问题,第一步求的应该是“每头牛7天产奶量是多少千克?”而 不是“每头牛的产奶量是多少千克?”

师:你的见解非常好,老师很欣赏你的倾听及思考问题的能力。

生3:我觉得如果列成综合算式能减少解题的时间。

生4:我们组有一个疑问,“用220.5÷(3×7)来解决这个问题对吗?”

课前我看过学生做的课前小研究,的确有几个孩子用了这种方法,但我不知道他们理解到什么程度,我没有想到真有能解释这种方法是正确的孩子。

针对生4的发言展开了交流。

生5:这种做法是错的,因为这种做法中3×7没有意义。

生6:我不同意某某的观点,我认为这种做法是对的,它有一定的意义。“3×7”可以表示一头牛21天的产奶量,“220.5÷21”表示“每头牛一天的产奶量”。

师:我同意你的观点,这种做法确实有意义,就是难理解,3×7既可以表示“一头牛21天的产奶量”,也可以表示“一天21头牛的产奶量”。

生7:我还有一种不同的解法,先求“一天3头牛的产奶量是多少千克”,再求“一头牛一天的产奶量是多少千克”,列式:220.5÷7÷3=10.5(千克)。

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各显神通、积极发言,探讨出了本题一共有三种解法,重点研究了每种做法的解题思路。事实证明你们非常优秀,掌声送给刚才发言的同学。

(四)进行本节课小研究二:“你认为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这个问题课前是不要求学生研究的,研究这个问题需要一定的基础,所以放在探讨完例题后进行。)

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教师有选择性地进行板书。第一步:读懂题,弄清题中的已未知条件。第二步:分析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第三步:列式解答。

三、巩固训练:书中做一做

四、课后反思

1.生本教育的思想就是: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本节课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 教师放弃讲解,而是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多元化的交流方式自己解决。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帮助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学生能解决的一定要激发学生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抛给学生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只把孩子引领到路上来,再让学生自己解决。“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2.本节课中,主体是学生,不是老师。在课堂上,学生们获得释放和自主。课堂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的知识,他们特别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强。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孩子们很放松,他们得到了释放,在课堂上很放得开,对学习更加有兴趣了。

3.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生本课上的孩子们都是自信的、快乐的。在课堂上,当学生从自己研究和探索中发现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我为他们感到非常高兴。

《我心归去》教学课例 篇4

一.助读资料

1.韩少功, 生于1953年, 湖南长沙人, 中国现代作家。

1985年3月在《作家》上发表《文学的根》一文, 提倡文学应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 在文艺界引起了广泛讨论, 6月发表中篇小说《爸爸爸》, 亦引起一定反响。2000年, 他的作品集《山上的声音》被法国读者网上评为“2000年法国十大文学好书”。2002年4月, 他获得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兰西文艺骑士奖章”。他的小说, 多取材于知识青年生活和农村生活, 以思想蕴涵的丰富性与深刻性独树一帜。

2.《我心归去》是韩少功访问法国归来后写成的总题为“访法散记”的一组散文中的一篇。作者随团到法国进行了为期月余的考察, 在短暂而漫长的一个月里, 作者体验到的是未曾有过的空虚, 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归国后把这些感受记录了下来, 创作了一篇《我心归去》。“我心归去”的“归去”指回到祖国, 回到家乡。作者旅居法国, 心系家乡, 表达出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二.基础积累

(一) 字音辨识

1.单音字

别 () 逃 () 奇 ()

念 () 静 () 贫 ()

消 () 场 () 熠闪光 ()

2.多音字

钥 () 钥匙 烙 () 炮烙

() 锁钥 () 烙印

奔 () 奔波 泊 () 湖粕

() 投奔 () 停泊

(二) 字形辨认

liáo () 倒 山pō ()

liáo () 原 如丸走bǎn

liáo () 亮 guī () 依

悲chuàng () 歌yáo ()

cāng () 海 琼yáo ()

cāng () 茫 yáo () 役

(三) 词语辨析

1.贫瘠·贫困

辨析:“贫瘠”指__。

“贫困”指__。

例句:中山大学的爱心助学协会曾获评“2007年广东省高校十佳学生社团”荣誉称号, 这个协会特别关注__地区的教育状况, 制订了“让__的土地上再少一张愁苦的脸儿”的目标。

2.眷顾·眷念

辨析:“眷顾”指__。

“眷念”指__。

例句:感谢上苍对我的__, 更感谢现代医学的神奇, 手术后经过一个月的疗养, 我又走上了令我无限__的讲台, 和学生们朝夕相处。

(四) 成语积累

1.概莫能外:__

2.熠熠闪光:__

3.萍飘四方:__

课中篇·探究交流平台

探究活动主题1:体悟散文的情感与内涵

1.作者是如何描写法国居所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

2.在第八段中作者表达了对故乡的诸多失望之情。你认为该如何理解这种情感?

__

探究活动主题2:富有哲理的语言风格

1.试分析文中“但我相信所有的雄浑的男声独唱都应该是献给故乡的。就像我相信所有的中国二胡都只能演奏悲怆, 即便是赛马曲与赶集调, 那也是带泪的笑”这两句话的含意。

__

2.你认为该如何理解“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这句话?

__

3.第九段中作者说“它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 这是作者对“故乡”这一文化概念所进行的哲理思考之一。请你分析一下, 为什么“故乡”与“出生地”不是一回事?

__

探究活动主题3:散文的艺术手法

1.“你对吊灯作第六或六十次研究, 这时候你就可以知道, 你差不多开始发疯了。”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

课后篇·总结提升平台

【课堂小结】

1.总结全文

学完本文, 请尝试用图表的形式将本文的主要内容展示一下。

__

2.能力提升

理解作者对“故乡”这一文化概念的思考。

文章的后几节作者对“故乡”这一概念作了哪些深层次的哲理思考?请找出相关语句, 谈谈你的理解?

__

3.介绍“夸张”之修辞

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 运用丰富的想象力, 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 作艺术上的渲染, 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夸张。也叫夸饰或铺张。

夸张的作用主要是: (1) 深刻、生动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2) 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 烘托气氛, 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引起读者的联想, 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夸张手法的考查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句的含意及作用。解答时, 应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 弄清夸张的对象及作者运用夸张的目的、意图, 然后联系主旨, 总结出其作用或内涵。

【学习感悟】: (学生自由表达。)

《风筝》教学课例 篇5

一、生成背景:

《风筝》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而本文又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鲁迅的资料,了解其生平、作品及风格,以便课上交流。

这篇课文思想深刻,主题的理解是多向的,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主题,有一定的难度。课堂上准备运用激情引趣,以情感角度切入,让学生进入文本,充分解读,在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获得审美的重塑与提高。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字词,感受作者别具特色的语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主旨,进行探究性学习,获得思想启迪。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主旨。理解本文含蓄深沉的立意。

(三)教学方法:

1、讲读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风筝带给你们以无尽的梦想和快乐,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尽情享受这份放飞风筝的自由和快乐呢?让我们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作者简介/背景介绍)

2、预习检查(多音字、形近字、部分词语释义)。

3、听读课文,感知内容:(放录音)

(1)、课文回忆的是一件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

(2)、听读全文,我们能感受到全篇都笼罩着一种怎样的感情?

4、质疑探究:

(1)、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2)、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

(3)、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4)、事隔几十年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5)、最后,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5、多角度阅读,探究文章主旨: 通过学习课文,你感悟最深的是什么呢?

6、拓展与体验

课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你是如何看待这句话的?

三、教学反思:

1、本节课上得成功的关键在于:能把《新课程》崭新的的理念在上课前一节课先和学生讲清楚,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告诉学生:老师和他们是平等的对话关系,讲台并非是老师专有的阵地,老师会常常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也神采飞扬地站在这里施展自己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让每棵种子都感受到春天的阳光。

2、本课中学生好的思维方法。课堂上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有时会超越教师的设想,这是教学相长的好机会。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从中汲取营养,用于再教学时启迪学生的思维。

3、本节课存在的不足。

类比推理教学课例(数学)分析 篇6

【关键词】高中数学 类比推理 课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097-02

“先行组织者”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在1960年提出的一个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概念,“先行组织者”就是为同化当前知识与原有的认知结构而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的材料,它在教学中起到相当重要的桥梁作用。2003年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应用于数学教学中,适合学生认知结构的特点,有助于教师设计教学内容、安排教学顺序,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记忆保持、迁移运用。这一种教学策略,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高效课堂。本课例是将“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应用于課堂教学的实践,现将具体的教学过程呈现如下。

【学习目标】

1.了解类比推理的数学方法含义,以及这种思维方法的过程和特点;

2.运用类比方法进行简单推理,做出数学猜想;

3.培养学生的数学归纳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探索意识;

4.培养学生严谨、创新的数学思维习惯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类比推理的含义以及数学中类比思维的过程、特点,能利用类比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

难点:运用“观察—类比—猜想—证明”探求数学结论。

【课堂片段实录】

任务1:问题导思

阅读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1-2),P25—27,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下列知识点的填空。

1.鲁班由带齿的草发明锯;人们从蜻蜓的飞行过程发现直升飞机的飞行原理,仿照鱼类外形及沉浮原理发明潜水艇,在教学中由指数函数性质探索发现对数函数的性质。以上都是类比思维,即类比推理。

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________和其中一类对象的某些________,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简称类比)。简言之,类比推理是________的推理。

2.初中在平面几何中学习的勾股定理:如图 1 所示,在Rt△ABC 中,a,b,c 为角 A,B,C 所对的边,则用勾股定理表示为________。

任务 2:合作探究

例1 观察下列等式:

大家观察这组式子,他们有什么不同之处?从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由此,你能归纳出 Rt△ABC 中三个内角的一个性质吗?这个性质是不是与勾股定理有几分相似呢?你进而能证明所得到的结论吗?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两个式子为“先行组织者”,引入课题,通过探索和发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探索的教与学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讨论、相互合作等方式,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学生小组讨论、展示。

A 组的观点是:由诱导公式得,从而得到在 Rt△ABC 中有;

B 组的观点是:因为,进而得到在 Rt△ABC 中有。

教师:上面得到的结论与勾股定理在形式上是否相似?你能运用勾股定理来证明这个结论吗?

【设计意图】从归纳推理过渡到类比推理。

进入小组讨论。

C 组展示做法:由平面内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得,从而得到。

教师小结:大家能从勾股定理出发,用归纳、类比的方法找到相关的性质。其实与勾股定理类似的还有许多数学性质,例如设 a 边上的高为 ha ,b 边上的高为 hb ,c 边上的高为 hc , 是否成立?

小组讨论后,用特例说明,令 a=3,b=4,c=5,则 ha=4,hb=3,,故结论 明显不成立。

D 小组认为:通过实验,等式可能成立,大家可以尝试利用勾股定理作出说明。

于是,又进入讨论环节,最终给出了这个性质的证明。

【设计意图】教师将“先行组织者”设计为勾股定理,设问采用渐进分化策略,降低思维难度,让学生体会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进而让学生知道归纳推理能够起到提供研究方向的作用,给出探索的路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例如小组讨论的形式),体验归纳推理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了解归纳推理的含义,明确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

【平行训练】

(1)如图 2 左图所示,设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 x 和 y,则其对角线 l 的长为:l = ________。

(2)如图 2 右图所示,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 x,y,z,则其体对角线 l 的长为:l =________ 。

【设计意图】基础训练,检查教学效果。练习题由浅入深,螺旋上升,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讨论得到答案(1);(2)。

由平行练习得到启发,我们可以将勾股定理从平面几何图形拓展到立体几何图形。

例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 1-2,P26 例 4 改编)如图 3 ,在正方形中用直线截得一个 Rt△ABC,同样在正方体中用平面截得一个三个侧面两两垂直的四面体。类比平面内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试给出空间中四面体性质的猜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分析和归纳,完成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飞跃。思维提示:直角三角形中,∠C=90°,3 条边的长度为 a,b,c,其中 2 条直角边 a,b 和 1 条斜边 c →在 3 个侧面两两垂直的四面体中,∠ADB=∠ADC=∠BDC=90°,4 个面的面积 ,, 和 ,其中 3 个“直角面”,, 和 1 个“斜面”→ 拓展:三角形到四面体的类比。

E 小组用類比的思想方法得到猜想:

教师:这个结论正确吗?请同学们证明。

通过学习讨论,学生展示了这个性质的证明方法。

【课后评析】

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课程基本理念倡导自主学习、探索学习,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返璞归真,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背景、过程和本质,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产生的背景和逐步形成的过程,体会其中的思想,体验寻找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方法”。数学既是演绎的科学,也是归纳的科学,因此,数学已形成一整套结论的体系,而且结论的发现过程也成为我们教学的主要内容。归纳推理是“推理与证明”一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探索、发现和猜测部分数学结论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实际生活中用途很大。类比推理这节课是以新课标为依据,结合学校科研课题“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先行组织者策略的实践与探索”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似曾相识的问题,如果把似曾相识的问题进行对比和比较,或许会发现许多意外的结果和方法。这种“把类似进行比较、联想,由一个数学对象已知的特殊性质迁移到另一个数学对象上去,从而获得另一个数学对象的性质”的思维方法就是类比法。本节课通过归纳的方法引出问题,用类比的方法去发现新的数学性质,再用演绎的方法去证明。所提供的问题情境,需要探索性思维和整体性思维。通过学生的观察和类比,寻找论证方法,给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发展智慧的机会。

教学设计是以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勾股定理作为“先行组织者”,用类比的方法去同化和迁移,学习类似的新的数学知识。例如,在同一平面内的类比,通过勾股定理的形式“”,类比得到内角的关系“”以及三边上高的关系“”。又如,从平面到空间的类比,利用长方形的对角线的长“”,推广到长方体对角线的长“”;由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性质“”,拓展到四面体四个面的性质“”。每一次类比或推广,都是通过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观念去同化和发现新知。

在课堂教学中突出思维过程,在例题的配置方面,以探索性问题为主;在逻辑思维方面,注意解决问题的方向,充分体现数学猜想和类比推理在数学思维中的应用。在教学中运用了小组讨论的方法,彰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在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活动空间,尽可能多地依靠学生自己去发现解题思路和动手作答。这是将“先行组织者”理论运用于课堂教学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蜀相》教学课例评析 篇7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在老师发给学生们的课文导学辅助材料中,载有该诗的白话译文、创作背景、赏析文等内容。后来才发现,这些内容都是从“百度”网页上完全复制过来的。细读之后,发现其中有些信息未必准确。

一、关于首联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赏析讲义云:“寻”字之妙在于它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刻画出诗人那追慕先贤的急切、执著感情和虔诚造谒的悠悠我思。

《蜀相》一诗,前人仇兆鳌注断为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天,杜甫“初至成都时作”。此时杜甫结束了四年因“安史之乱”引发的颠沛流离生活,在朋友严武的资助下定居在成都浣花溪畔。他在这里安居交游,赋诗题画,近4年中写下240多首诗篇,精彩之作层出不穷,如《春夜喜雨》《过客相寻》《江畔独步寻花》等诗,暂时纾缓了仕途失意的消沉。

笔者认为,讲义的部分文字过于注重挖掘,力求塑造诗人“高大全”、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形象。其实暂时避开了战火,过上了安定优游的日子,杜甫的诸多诗文勾勒了他的惬意生活状况:“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特别是诗人所作《江畔独步寻花》组诗七首,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诗人独自漫步锦江畔,欣赏花枝繁茂、蝶舞莺歌,胜日寻芳,表达了诗人久经乱离后得以和平宁静生活的喜悦心情。全诗动静相应、不着声色,却生动自如、别有风味,与战火乱离势同霄壤。

讲义提到,“何处寻”,不疑而问,加强语势,并非到哪里去寻找的意思。那么《江畔独步寻花》组诗标题中的“寻”,该如何领会才是所谓“正解”呢?“寻”字还可以理解为武侯祠的位置幽曲,对于初到成都路线不熟的诗人而言,颇有些生疏感。也许不过是诗人解决衣食温饱之后暇日里的四处游览胜迹之举,“何处寻”以叙述追寻古圣先贤踪迹之义来表达诗人登临凭吊之情,非要把一介平民诗人生硬主观地拔高膜拜为不食人间烟火、时时刻刻胸怀“追慕先贤的急切、执著感情和虔诚造谒的悠悠我思”,“造势”斧凿的思维定式使然。

讲义指出,成都郊外的武侯祠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柏树生命长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象征意义,展现出柏树那伟岸、葱郁、苍劲、朴质的形象特征,使人联想到诸葛亮的精神,不禁肃然起敬。“森森”,这里指祠堂周围柏树繁密茂盛、修长高耸、浓荫幽暗,是否一定给人“象征意义”、“联想诸葛亮的精神”?恐怕不免牵强之嫌。据《儒林公议》《太平寰宇记》等书记载,武侯祠前有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笔者试理解为,自诸葛亮病逝武功县五丈原,至五百余载后的诗人今日访谒祠堂,浪花淘尽英雄、风流余韵湮没、时代隔膜久远、徒叹物是人非的况味可能是不可忽略的。

二、关于颔联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讲义中的“白话译文”部分把这一联解释为: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啭鸣唱。前句中“自春色”解为“自然的春色”,后句中“空好音”解为“隔枝空对婉啭鸣唱”,似都有探讨的余地。

笔者认为,“自”、“空”在诗句中都充当了副词角色,而非如“白话译文”部分所说的“自然的”、“隔枝空对”。这个“自”字,在句中作“依旧、仍然”解。这个“空”字,在句中有“徒然、白白地”之意。诗作第二联试理解为:掩映台阶的碧草葱葱空自展现着一派勃勃盎然的春色美景,枝繁叶茂之间的黄鹂徒劳地啼鸣传递出宛转清音。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描述“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成都的春天当来得更早。武侯祠外“柏森森”,阶前碧草萋萋生机,叶间娇莺恰恰百转。这里特别强调,有不少读者认为颔联“草自春色”“、鸟空好音”,丞相祠庙如此寂寥冷清,悄然而无人迹,意在描写武侯祠堂环境的荒凉。笔者不能苟同,草木葱茏、鸟语花香,恰恰是一派充满活力的芳春气象。如果一定要说“荒凉”,充其量也只是字里行间寄寓着诗人心底里的几分感物思人的情怀。

“碧草”意在渲染“春色”之怡目,“黄鹂”意在强调“好音”之悦耳。景色不可谓不幽美,清音不可谓不迷人。然而,这一派大好春光,在诗人眼里心中都是无足轻重。英雄长逝,遗迹荒落,草木无情、禽鸟无知。武侯的丰功伟业、人事代谢,诗人的颠沛流离、百般心事,草木禽鸟并不关心,自纵其势、自得其乐。一“自”一“空”,既是“碧草”、“黄鹂”本真的自顾常态、质性自然,又是诗人物我两隔、胸臆寥落的真实写照。自然恒久,世事多变、人生不永,欢愉与沉郁之间,不失几分机心禅意。空旷的天地之间,无人欣赏,没有知音,无人懂得珍惜眼前美景,也就徒增些许悲戚。一“自”一“空”,让所有撩人的春色趋于黯淡,使所有的花香鸟语归于寂寥。正如杜甫在《阁夜》诗中所说:“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自”和“空”两个字是颔联之眼,两相对举,前后呼应。且运用巧妙,使这一联的含义更加丰富,表达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深沉怅惋。“自春色”、“空好音”,庭草自春,新莺空啭,景语含情、情语寓景,情景交融,衬托人事已非,流露出诗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和扼腕叹息。可谓“情融乎内而深且长,景耀于外而远且大”(见谢榛《四溟诗话》),以此景中含情的描写,过渡到后句诗人对诸葛亮的评论与哀悼,引起下文。前后紧密呼应,铺垫自然,蓄势而发,感情真挚强烈,从而使得全诗更加伤情。

“自”和“空”一仄一平对称,以乐景写哀情,由景转换到心境,隐含了诗人将自己的落拓境遇与诸葛亮的辉煌功业对比而倍感失落,诉说着自己一片忠心无路请缨报国的愤慨。

三、关于颈联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白话译文”解为: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笔者认为此解并不够通畅准确。

“三顾”指刘备多次亲往隆中茅庐诚邀诸葛亮出山的典故,诸葛亮《出师表》中提及:“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频烦”,有解释为“再三劳烦”,也有解释为“屡屡、几次”,似都不确,因与“三顾”重复。且从律诗联句工整对仗的规则要求来看,“开济”意为“开国、辅佐”,“频烦”与之相对,也应作动词为宜。“频”,危急,《玉篇·页部》:“频,急也。”《诗·大雅·桑柔》:“於乎有哀,国步斯频。”毛传:“步行频急也。”“烦”,劳苦、疲劳,《广雅·释诂一》:“烦,劳也。”《左传·僖公三十年》:“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晋书·庾亮传》:“频烦省闼。”唐张籍《寄韩愈》:“临溪一盥濯,清去肢体烦。”

由此,“频烦”一词可以回归正解:诸葛亮与刘备君臣屡屡研究分析政治军事局势,在危难中殚精竭虑支拄国事,计议筹划统一天下的策略。辅先主刘备开创蜀汉基业,佐后主刘禅撑持危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一点,诸葛亮《出师表》中有提及:“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病笃,谓亮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初,亮自表后主曰:‘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这就是“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的拳拳“老臣心”。周汝昌先生评:“一方面是知人善任,终始不渝;一方面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方面付托之重,一方面图报之诚。”清光绪辛丑(1901年),叙州知府文焕书匾额“丞相祠堂”及门联“明知炎德已衰感三顾君恩出抚危局,毕竟大名大(按,“大”疑为“不”之误) 朽怀两川相泽来拜荒祠”,颂赞诸葛亮至死不渝的报国苦衷、呕心沥血的耿耿忠贞感召后人。

四、关于尾联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壮志未酬、赍志以殁的悲剧性结局,以及类似人物史事,增强了对后世众生的感染力。

“许身一何愚,自比稷与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诗人杜甫毕生持有崇高志向,却又始终未获展布,“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这个悲剧人物也曾发出“复汉留长策,中原仗老臣”(《谒先主庙》)“、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咏怀古迹五首》其五)的感喟浩叹。不否认杜甫匡辅君主靖世安民的政治理想,更不能够回避他仕途坎坷、请缨无路、报国无门的垂暮自怜、钦迟悲慨。

“长使英雄泪满襟”,“英雄”自然不仅指凭吊者诗人自己,也包含了千古以来无数具有同等爱国深情、为国为民的大智大勇仁人志士。第四联长歌当哭沉挚悲壮,密意低回、震撼人心,对于后世读者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强烈的移情作用,激起多少失意英雄的心事慷慨共鸣和扼腕痛惜之叹!唐代诗人刘禹锡说:“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工于诗者能之。”清邵子湘评此诗:“自始至终,一生功业心事,只用四语括尽,是如椽之笔。”此言得之。

五、综述

《桃花源记》教学课例 篇8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指导

一.教学设计与策略

1.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及依据

课标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的要求, 因此, 本着这样的思想, 本课以翻译课文、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为训练重点, 课文内容与情感分析择其要而讲。课堂上积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文言文自学能力, 并在合作、交流、讨论等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最终学会独立阅读。

2.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课前半部分采用“自主-合作-发现-交流-巩固强化”的教学策略, 以期达到积累文言词汇和独立翻译课文的能力。后半部分采用“学生生成问题, 教师追问”的形式水到渠成的完成文章内容分析与对主旨的把握。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因此,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与合作学习结合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重点进行学法指导。通过此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真正将课堂变成学生需要的课堂, 而不是教师假想的学生需要的课堂。

3.教学目标: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②学会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能准确地翻译课文, 并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③把握文章的结构, 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④了解晋代社会的黑暗, 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努力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4.教学内容: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 本课重点研读课文2至5段, 掌握重要词语, 能流畅地翻译课文;并整理文章的结构, 理解作者借文章表达的感情;最后熟读成诵。

5.教学重点:掌握方法, 准确译文;积累文言词语;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实录

1.激趣入课

屏幕显示谜面如下:

“四个小房结构巧, 拳头大小似红桃, 日日夜夜供血忙, 时时刻刻咚咚跳”———打一器官

“日日开箱子, 夜夜关箱子, 箱里一面小镜子, 镜里一个小影子”———打一器官

“右有, 左无;后有, 前无;哭有, 笑无;高有, 矮无”———打一器官

教师逐个出示谜面, 学生抢答。 (心、眼、口)

师:这三个器官在我们学习中非常重要, 朱熹就曾告诉我们“读书有三到, 即心到、眼到、口到”。中国还有一句俗语“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所以希望大家在课堂上——— (引导学生看屏幕)

生:齐读“心到、眼到、口到、手到”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兴趣, 同时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学习方法的指导】

2.复习提问

师:今天, 我们继续走进陶渊明的梦想家园, 学习《桃花源记》 (板书标题) “源”怎么写? (生描述) , 由本文衍生出一个成语是—— (生齐答“世外桃源”) (师板书) 。本文作者是谁? (生答) 朝代 (生答) 名 (生答) 字 (生答) 世称 (生答) 自号 (生答)

师:上一节课, 我们熟读了课文, 分析了第一段,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余下的段落。

师:学习文言文, 我们应重点把握哪些方面?

生:读准字音和节奏, 熟练地背诵

生:解词, 翻译句子

生: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师:你们总结得非常到位, 老师也这样认为。

3.读文知意

(1) 朗读课文2至5段

师:读是一切的基础。关于朗读, 朱熹给我们一点建议, 谁为大家服务读一下?

生:读 (朱熹的话:“须要读得字字响亮, 不可误一字, 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 不可倒一字, 不可牵强暗记。”)

师:下面让我们放声自由朗读课文2至5段

生:自由读

(2) 以自主合作式学习2、3段

师:先独立解词、翻译, 有疑惑的小组交流研讨, 时间5分钟。

生活动、师巡视

师: (在屏幕上打出文言文翻译方法) 当大家有翻译不通的时候, 不妨参考一下翻译方法。 (文言文翻译方法:保留、加字、替换、补充、调序、删除)

师:经过大家的合作交流, 还有不理解的词, 不会翻译的句子吗?

生:“设酒杀鸡作食”中“设”如何理解, “作食”是“作为食物”还是“做饭”

师:问题表述非常清楚。

师:谁能帮助解答一下?

生:这里的“设”可以用现代汉语的“摆”替换, “摆了酒杀鸡做饭”。鸡杀了就是要吃的, 所以没有必要说“作为食物”, 而且承前面的意思也应该是“做饭”。

师:解释得非常透彻。你们小组理解了吗?

生:点头

师:还有不理解的词句吗?

生:没有。

师:借助团队的力量我们完成了这样艰巨的任务, 看来集体的力量真大。

师:我有几个重点词想特别强化一下, 熟练掌握这些词对我们学习文言文非常有帮助。下面对照学案, 快速解词。

生:组长提问, 组员齐答。组员遇到不熟悉的词, 同组人帮他弄会。

师:下面让我们在翻译句子中再次检测词句的掌握情况。

生:翻译学案的六句话。

师:适当强调翻译方法。

(3) 以发现交流式学习4、5段

师:经过合作我们高效地完成了2、3段的翻译工作, 4、5段我们换个学习方式。看屏幕:

找出翻译有错误的地方并改正 (四处)

原文:既出, 得其船, 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

译文:立即出来, 找到他的船, 便顺着向前的路 (划回去) , 处处做标记。

及郡下, 诣太守, 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到了郡城, 到太守那儿说了这番经历, 太守立即派人跟随渔人前往, 寻向所志, 遂迷, 不复得路。

(渔人) 寻找以前所做标记, 终于还是迷路了, 没有再找到 (去桃花源的) 路。

南阳刘子骥, 高尚士也, 闻之, 欣然规往。

南阳的刘子骥, 品德高尚, 听说这件事, 高兴地计划前往。

未果, 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没有实现, 不久病逝了。后来就没有问路的人了。

师:我们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发现一处错误举起一根手指, 发现两处举两根。

生: (看屏幕, 参照书下注释, 思考判断。)

师:根据学生举手指情况叫停。组织学生交流发现的错误并改正。

生:交流

师:你们举起了四根手指, 老师要为你们举起一根手指, (竖起大拇指) 你们是最棒的!

师:看学案, 采用刚才的方式, 识记解词。

生:组长组织识记重点词。

4.主题探究

(1) 理清文章结构

师:我们已通译一遍文章, 下面请用简洁的语言, 概括每一段内容。

生:概括、完善

师:板书 (发现进入访问辞别再寻)

师:我可否在这些词之间画箭头?

生:可以。

师:我们用一句话概括, 这叫做渔人的 (生补充) 行踪。本文即以什么为线索?

生:渔人的行踪。

(2) 理解作者的情感

师:在记叙的过程中, 作者详写了什么内容?

师:详写了这些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世界。你觉得这个社会美在哪?结合文中语句回答。

生:这里没有战乱, 人们生活幸福, 从“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可以看出。

生:这里人们热情好客, 民风淳朴, 从“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皆出酒食”可以看出。

师:在学生回答时摘重要词语板书。

师:这就是陶渊明心中的“世外桃源” (完善板书)

这个理想社会在当时是真实的吗?

生:不是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从“寻向所至, 遂迷, 不复得路”可以看出, 他已经作了详细的标记, 但还是没有找到去的路。这就暗示读者这个社会是作者虚构的。

师:作者为什么虚构这个社会?

生: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生:其实, 这也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摆脱战乱剥削, 追求安定生活的愿望。

师:陶渊明勾勒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我想我们心目中也有自己的理想生活, 让我们共同为之努力。

5.作业及寄语

师:回顾文言文学习重点, 我们还有哪一项任务没有完成?

生:背诵。

师:熟能生其巧, 精能通其妙, 课后作业, 背诵全文。最后以两句诗作为本课结语:胸藏文墨怀若谷, 腹有诗书气自华。希望大家以书为伴!

三.课后反思

1.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1) 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时间真正去读、去思考、去交换意见。

(2) 把问题的提出权及处理权交给学生。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后, 教师给予学生时间再提出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 并找其他小组的同学给予解答, 教师不做出直接的解释。鼓励学生质疑, 并勇敢地面对问题, 解决问题。

2.对文章主旨的把握环节简洁不拖沓, 问题的生成环环相扣, 水到渠成, 很自然地突破了文章的难点, 提高了本课的效率。

3.潜移默化地进行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

4.恰当运用鼓励性、引导性的评价语。如“问题表述非常清楚”、“借助团队的力量我们完成了这样艰巨的任务, 看来集体的力量真大”, 恰当的评价语言, 既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认可, 同时指明好在哪, 今后要怎样做。

但作为施教者, 我觉得本课在以下两方面还应多下一点工夫:

1.预习。学生预习的情况直接影响着课堂学习效果。预习做得好与不好也直接决定着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教师要把指导学生预习做为一项重要教学任务, 落实好, 完成好。

《信息的编程加工》教学课例 篇9

基于以上认识, 笔者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水平, 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构建, 并按程序设计的一般过程, 增加了“需求分析”和“选择开发环境”, 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基于程序设计的自动化信息加工的一般步骤:需求分析、算法设计、选择开发环境、编程实现;知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算法设计;了解计算机信息加工的内在机制以及编程加工的主要过程。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验一个完整的程序设计过程, 懂得运用编程加工信息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程序设计的独特魅力, 激发学生学习编程的兴趣;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体验编程加工信息的主要过程。

难点:理解用算法描述实际问题, 理解人的思维在计算机中发挥的作用, 了解计算机信息加工的内在机制。

三、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取火柴的小游戏 (如下图) , 请几个学生上来玩游戏, 其他学生观察并思考取胜的策略。

师:有没有思考过游戏本质到底是什么?是否想自己做一个类似的游戏?

师生讨论得出, 游戏其实就是专业人员设计好的用来供用户娱乐的程序, 是对信息的编程加工。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 自然引出课题。通过提议自己设计游戏,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积极性。

(二) 师生互动学习新知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做出这个游戏, 需要经历哪些步骤?

1.需求分析:确定要解决的问题, 简单说, 即要计算机“做什么”。

说明:这一步学生很难回答出来, 教师可以通过类比第二章进行信息获取时首先需要做“定位信息需求”来引导学生思考。

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后, 师:只要我们把问题原封不动地交给计算机, 它就能自动得出结果吗?

从而引出结论:计算机并不能代替人做所有的事情, 它只能按照人们事先给定的步骤工作。因此, 当我们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后, 先要一步一步设计好怎么做, 也就是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 然后通过编写程序, 将人们解决问题的过程用计算机语言表述为指令, 从而赋予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归纳并引出后几个步骤, 避免生硬说教, 使知识的讲解过渡自然、衔接紧密。

2.算法设计:针对某一特定问题设计的一组 (有限个) 求解步骤或方法。

教师讲解算法的概念, 并强调它不仅是指计算的方法, 而且还包含从何处着手、解题步骤以及结果处理等全过程。

再通过一个极为生活化的事例加以说明和诠释:邮寄一封信可分为写信、写信封、贴邮票、投信等步骤, 每步分别通过不同的方法实现。

最后启发学生思考, 应该怎样设计算法以实现本游戏, 并口头描述出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怎样用算法描述实际问题, 理解人的思维在计算机中发挥的作用, 初步突破教学难点。

3.选择开发环境:教师通过类比“要表达某种意思, 可以通过不同的语言来实现”, 让学生明白:可以选用不同的编程语言 (环境) , 来把人们设计的算法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代码。由于V B操作简单、上手容易, 故选用V B来实现。

设计意图:避免学生建立“编程=VB”的片面观念。并理解计算机语言只是工具, 算法才是程序设计的灵魂。

4.编程实现:把人们设计的算法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代码, 并调试实现。对V B来说, 主要包含界面设计、代码编写和调试运行。

教师让学生思考:该游戏的界面需要设计哪些部分?接着打开课前准备好的游戏半成品, 先简要介绍V B的工作界面, 对V B独特之处进行有选择的说明:如界面设计窗口、代码窗口、运行、结束按钮等, 方便学生能快速进行操作。再演示制作游戏界面的“我”先取按钮, 并添加对应的代码 (直接复制准备好的代码) 。布置必做任务:制作“计算机”先取按钮 (不添加代码) 。

设计意图:教师操作演示, 一方面为学生组装体验做出示范;另一方面为让学生明白计算机只是按程序所规定的内容和步骤来解决实际问题, 本身并没有思维。计算机程序是一组操作指令或语句序列。这其实就是编程加工信息的内在机制, 学生理解了这点, 再通过后面的亲身体验感悟, 进一步加深理解, 突破教学的难点。

(三) 亲身实践体验成功

学生根据教师刚制作的游戏半成品、提供的游戏源代码和制作过程视频, 组装“计算机”先取按钮对应的代码, 调试运行整个游戏 (可做修改) , 体会里面的算法策略, 尝试借助于注释, 了解每段代码所完成的工作或含义;生成.e x e文件, 并提交。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组装, 体验编程加工的主要过程, 突出重点, 并加深对编程加工内在机制的理解。必做任务要求每人提交一份作业, 防止个别学生滥竽充数。

(四) 拓展探究提高创新

学生的层次不一, 对于还未完成必做任务的学生, 教师及小组给予指导帮助;对于学有余力的小组和学生, 教师应创设挑战情境, 并鼓励他们完成拓展任务。

拓展任务1:能不能在现有的程序上做些修改, 让你的小程序更完善、更有新意?比如在界面上添加一个“退出”按钮, 在游戏运行过程中, 点击它就可以直接退出 (提示:退出的核心代码只有一条, 即:end) 。

拓展任务2:如果游戏规则变成:每次计算机或人最多都可以取3根火柴, 其他条件都不变, 在现有游戏的基础上应该做哪些修改?

(五) 交流评价归纳总结

对于每个任务, 分别鼓励1~2个完成较好的小组展示其作品, 教师适时点评。

师生互动, 回顾编程加工的主要过程, 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对学生的实践探究和小组合作做出整体点评, 并结合教学目标和各班学生具体情况给出针对性建议。

评价标准:用五星进行量化评价。星数越多, 期末总评时加分越多 (评价表略) 。

细节教学例谈 篇10

如教学《翠鸟》一课时, 于永正老师先幽默地向学生进行了自我介绍, 然后板书课题:“翠鸟”———

师:咦?这个“翠”字怎么写啊?提笔忘字了, 谁能提醒一下于永正老师?“翠”字怎么写呢?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生:“翠”上面是个“羽毛”的“羽”字。

生:不带钩的。

师:噢, 明白了, 谢谢大家的提醒, “羽毛”的“羽”字下面不带钩的。

请小朋友抬起头来, 看于永正老师写, 并且一边提起手来跟着于永正老师把课题写一写。

师:既然已经预习了, 问一个问题:“翠鸟”的“翠”是什么颜色啊?拿起书, 默读第一自然段, 看看从哪儿可以看出“翠”是什么颜色。

生:是绿色的。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请你读读句子。

生: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 橄榄是绿色的, 所以“翠”就是绿色的。

师:噢, 有理, 那还能从哪儿看出来呢?

生: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师:既然“翠”是绿色的, 那为什么不叫“绿鸟”, 而要叫“翠鸟”呢?

生:因为叫绿鸟声音不好听, 叫翠鸟好听。

师:叫翠鸟声音就好听, 叫绿鸟声音就不好听?这可不一定。

生:因为翠鸟外形美, 音节动人。

师:是啊, 同学们在读课文时, 一定注意过有个词叫青山绿水, 那颜色就可以叫重峦叠翠。有一种竹子, 叫翠竹。为什么要用上这个“翠”字呢?听了有什么感觉呢?

生:“翠”就是很亮。

师:这个“翠”字不仅表示绿色, 颜色亮一点, 而且还表示很可爱, 好听。这就是汉字的一个特点, 它不光表明一种意思, 还是一种心情的表达。叫翠鸟多可爱啊, 让我们把课题再读一遍。

生齐读课题。

上课伊始, 于永正老师就掀起了一个小波涛。以“翠”字为突破口, 像剥“笋壳”一样, 一层一层“剥”下去, 将教学活动逐步引向深入, 课堂便精彩起来。通过书写“翠”字这一细节, 让学生一步步地掌握“翠”字的写法、读音, 并对照课文内容理解“翠”的具体意义, 他把这一细节放得很大, 开挖得很深, 既煞费苦心、苦心孤诣, 又匠心独运、巧设“机关”。———这样的开头, 难道不更让学生难忘、愈加心领神会?

又如: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 于永正老师把学生提出预习时不懂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其中有一个词是“饱经风霜”, 原文是:“他听见脚步声, 抬起头来, 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其它词语都处理了, 唯独把“饱经风霜”这个词给漏了。“呀, ”课文学完了, 于永正老师突然惊讶地说, “‘饱经风霜’这个词怎么忘了讲呢?”不光是学生, 连听课的老师的眼光都在说:“是呀, 怎么忘了呢?”没想到于永正老师这样安排:“不过, 我们已经把课文读熟了, 对课文中的这位冒严寒、顶酷暑, 一年到头在马路上奔波的车夫已经十分了解了, 他的饱经风霜的脸会是一张怎样的脸呢?如果他才三十几岁, 如果他才四十几岁, ……请你们展开想象, 把他的脸刻画出来。”原来如此!不到五分钟, 就有学生写好了, 一个学生这样写:“这位车夫才三十多岁, 可是看上去却像五十多岁的人, 他面色蜡黄, 颧骨很高, 两只眼睛深深地凹了下去, 眼里布满了血丝, 眼角爬满了鱼尾纹。嘴唇发白, 裂开了几道血口子。灰白的头发乱蓬蓬的, 连眉毛似乎都是灰白色的。”这位学生写得好, 读得也好, 听课的老师不禁为他缓慢低沉的朗读动容。

《画平行线》教学课例谈 篇11

[课例一]

在学校开放课堂理念的指导下,课前我给学生布置了提前“预习”的作业,第一节课在四(五)班上课,(按照前一天晚上备课的设想)共分为四大块进行。

一、复习平行线的定义(课题已提前板书好)

二、辨认7组直线的位置关系,找出哪些是平行线

三、学画平行线

1.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画法

师:请各位同学把你通过预习自己找到的画平行线的方法,先在小组内交流。

(小组交流,师巡视,发现同学们的方法有几种)

2.小组汇报

第一组:大家看,我用我的这把直尺就能画出平行线,先沿着尺子的上沿画出一条直线,再沿着下沿画出一条直线,这就是平行线了。

第二组:老师,我不同意他的画法,如果要画得再宽一点或再窄一点,怎么办?

第三组:(迫不及待走上讲台)我的方法行,我用量一量的方法就能画出宽窄不同的,大家看:

个别学生提出:要画一个再宽点儿的行吗?

王洲:怎么不行?你要多宽,我量多宽,先点两个点儿,再通过这两点画出一条直线就行了。

师:那好,咱们就用王洲的这种画法自己试着画两个(生试画)。

第四组:老师,我还有方法,昨天预习时我和妈妈也交流了,要用两把尺子画,大家看(上台)

师:可以吗?

生1:可以,但我觉得麻烦。

生2:还不能晃动,晃动一下就歪了,画出来的就不平行了。

师:那,看来这种画法固定好这把尺子很关键了,(师边操作)我们来回移动着,能画多少条平行线?(无数条)你用这种方法再来试一试吧。(生正准备画已下课)

接下来我还想让学生用第四组的方法画

(1)像这些① ■ ② ■ ③■不同方向直线的平行线。

(2)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固定距离的平行线。

(4)发现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

四、用画平行线及垂直线的方法画长方形、正方形(这些都没进行,已下课)

上完这节课我很郁闷,这节课低效在哪?整节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讨论也很积极,参与面也很广,而且借助学生的预习,通过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寻找出画平行线的不同方法。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也充分得以体现,可为什么最基本的用两块三角板利用平移原理画平行线的方法,没来得及细处理已下课,甚至过直线外一点画平行线都未进行,高效体现在哪了?真正会画平行线的又有多少人?带着这些疑问与困惑,课间我抽了两组(13个同学)做后测,发现:

第二节,我听了同组刘老师的课。

[课例二]

一、复习

1.昨天学习了画垂线,今天我们学习画平行线。

2.什么叫平行线?(学生交流)

二、引入

1.师:生活中有很多平行线的例子,能举个例子吗?(生答:黑板、窗户、天花板等)

2.师:走到窗前,用手推拉窗户,并引导学生观察此时窗户在做什么运动?

生:平移。

师:在平移的过程中,为什么窗户不会向上提、向下掉,或旋转?

生:有框、定着、有轨道、固定的(学生纷纷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师:有轨道固定,那,我们能不能把生活中的这种现象运用到画平行线中呢?

三、画平行线

1.抛出问题

师先画出这样一条直线:■

生:老师画歪了。

师:没关系,谁会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呢?(其实,此处老师不如给他个水平的,弄清道理后,自然方向倾斜的学生也就会画了)

2.小组讨论

3.学生汇报

生1:

生2:不同意,这样很容易拉歪,看你,拉歪了吧!

生1:贴紧了就不歪了。

师:这种方法行不行呢?

生3:我觉得不行,容易歪。

生4:也行,但必须得固定住了,有点儿麻烦。

师:大家看,如拿这个三角板的这条直角边,先和这条直线重合,另一条直角边贴紧轨道,大家看,平行线画好了。

师:如果,我再继续往下拉动,想想,能画出多少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生:无数条。

师:会画了吧。先重合一条边,你自己试画一个吧。

(我看了坐在我周围的同学,还是不会放尺子)

4.过直线外一点画平行线

师:■. 怎么画? (生自己试画)

(我在教室里转了一下,发现很多孩子根本不会放尺子,仍用一个三角板在上移或下拉的随手画。又发现,有用两个尺子或三角板的,仍不会正确使用它们画出平行线)

5.师:打开书P67,学习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其实,部分孩子仍不会画平行线)

此时,下课铃响了。

听完这节课,我觉得刘老师课收得很紧,仅想体现书上的方法,但又欠缺做图步骤的具体指导,部分学生操作起来仍无从下手。引课很好,但一节课下来,三分之二的孩子仍不会利用两块三角板画平行线,还是用一块三角板随手往上推或往下移。开课时推拉窗的原理并没有充分利用好,学生对平行线的画法仍停留在经验型观察并没有形成数学操作技能。

结合两节课的优缺点,课间我稍做了短暂的调整,想清了如何以推拉窗的原理为抓手让学生学会画平行线的方法。第三节课,我在另一个平行班上了一节同样的课。

[课例三]

一、复习平行线的定义,并明确本节课的内容:画平行线

二、观察教室中平行的例子(最后以推拉窗为例)进行交流

学生发现:(1)推拉窗在轨道内做平行移动。

(2)轨道起到了很关键的固定作用。

三、动手画平行线

1.师出示:■ 怎样画这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先出示竖的,和推拉窗相似,很直观,学生容易接受)

我们把这个三角板平移(边演示)

生1:不行,容易歪。

师:平移的过程中,怎样就不歪了呢?

生2:弄个轨道。

师:弄个轨道?(走到推拉窗前,做推拉运动,启发学生)

生3:轨道就把它固定了。

生4:同意,这样就画不歪了。

师:好,咱就弄个轨道(随意摆成如右图)。

生5:不行,看,又拉歪了……

生6:用一个点贴轨道,怎么行?用直角那条边……

生7:不是这样放……

……(很多孩子都兴奋了起来,不住地指挥我要怎样摆放轨道)

师:轨道到底怎样放,才能起到固定作用呢?这样,你们自己先尝试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好吗?

(巡视了一圈,看到孩子们又摆、又说,贴紧了……固定好……画……看平行了吧……这没贴紧……这些声音充满了这个教室)

2.接下来,又通过画不同方向直线的平行线,孩子们不但悟出了怎样固定轨道画出无数条平行线,还提炼出了通俗易懂的三步画图法:

①线边重合 ②贴放轨道 ③平移画线

这种画图方法,优点在于:①起轨道作用的那把尺子,既可以是三角板、直尺、也可以用量角器上的那条直边。②用于与已知直线重合的那块三角板中的三条边,任何一条边都可以用做与已知直线重合。③当一号三角板与已知直线重合后,起轨道作用的二号三角板只要和一号三角板中其余两边的任意一边贴紧,都能有效起到轨道的作用。

3.当我建议孩子们自己画出几组平行线时,教室里则充满了线边重合、贴放轨道、平移画线……这些自信的声音。

上完这一节课后,我窃喜于孩子们创出的①线边重合;②贴放轨道;③平移画线的画平行线方法,方便易学。随堂我就把全班45名同学做了及时的后测,结果如下。

经诊断访谈及再测未通过的5名同学,发现出错原因如下。

结合这三节课画平行线的方法,我在想,同样一节内容,呈现出了三种不同的效果,原因何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强调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读懂学生,读懂教材,读懂课堂。所以,教学中当我们引导学生从经验型的观察中找准模型后,还要抓住问题的关键点,使学生的思维从实际操作过渡到表象操作,从而才能最终形成抽象的操作技能。

小班化语文协作教学课例研究 篇12

一、对“小班化语文协作教学”的理解

协作教学是教师之间, 教师与其他相关人员 (研究人员, 试验人员, 教辅人员, 其他专业人员) 就某个特定施教目标组成团队或搭档进行协同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 他们相互协调, 相互学习, 互为补充, 共同提高, 共同完善。小学语文小班化协作教学就是在小班化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教师的团队协作, 团队教师共同分析学生情况, 共同制定教学目标, 共同选择教学方式, 共同监控学生学习进度, 共同评价教学效果, 实现教学资源的优质互补, 更好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语文素养的形成。

二、小班化小学语文协作教学方式的探索

按协作时间来分, 小班化小学语文协作教学可以分成以下几种形式:

课前协作———主要指同一年级组的协作备课, 共同研读教材, 共同研究学情, 共同设计教学环节, 共同制作课件等。这种协作方式目前应用较为广泛, 它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

课后协作———主要指课后研讨, 即共同出席教研活动, 共同评价课堂教学效果, 共同解决集体备课中出现的问题, 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这种形式的协作能激起教师团队的智慧碰撞。

课中协作———海外较为常见, 那就是两位教师同上一堂课, 一位是主教, 一位是助教。助教协作主教开展教学, 指导小组合作等, 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综合上述三种形式的优势, 下面我们以教师协作的空间不同, 选择班内协作和走班协作两种方式进行呈现。

(一) 班内协作———共享教师资源

班内协作是指两位语文教师同在一个班同上一堂课, 一位老师任“主教”, 由他开展课堂教学, 另一位教师则辅助其更好地开展教学, 我们称其为“助教”。通过“主教”和“助教”的和谐协作, 实现“三个提高”:提高小班学生的受关注度, 提高小班化学生的个别辅导机会, 提高小组合作的质量。从而, 实现提高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下面以一年级下册《识字3》为例。

1.案例呈现:

2.优势分析: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 主教与助教在课堂教学中分工合作, 各司其职, 省时、高效。当学生在小组合作、个体作业时, 两位老师同时开展个别指导, 这大大扩大对孩子的关注面, 每个孩子获得的面授机会也大大增加。其次, 这种协作让分层教学成为了可能。事先完成作业的学生到“助教”那儿领取更高层次的“趣味作业”, “主教”则继续辅导那些需要辅导的学生。这样, 就最大程度地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优生吃不饱, 学困生吃不了”的不足。

(二) 走班协作———尊重学生差异

“走班”协作是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出发点, 打破班级界限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重新分班, 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进行同质分班, 两位老师各教一个班开展分层教学。这种协作要将两个班的语文课安排在同一课次, 且两个班的教学进度要保持一致。最重要的是, 课前得对这两个班的学生进行课前的知识测试和学情分析。下面以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为例。

首先根据课前预测和学情分析, 将102和103班的学生进行同质分班:A班和B班。A班由周老师执教, B则由李老师执教。执教内容是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中的“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

1.案例呈现:

2.优势分析:

布卢姆曾指出:“个别学生要达到掌握的水平可能需要类型质量不同的教学, 其结果可以使不同的学生学到同样的教学内容, 达到同样的目标。”走班协作意在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实现教学的最优化。适合低段的识字课和语文园地及复习整理课。因为这些课的教学板块相对独立, 改进了以前采用“一刀切, 齐步走”的方法进行复习, 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小班化小学语文班内协作与走班协作为小班化语文教学洞开了另一扇窗, 透过这扇窗, 我们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在小班化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拔节成长。孩子们在享受语文学习的同时, 老师也在享受语文教学。小班化小学语文协作教学让“关注每一个”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张松涛.小班化教学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操作[J].教育探索, 2002, (9) .

[2].陶青.小班化教学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 2008.

上一篇:品德课堂回归生活例谈下一篇:高效课堂教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