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方法例谈(通用12篇)
阅读教学方法例谈 篇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旋律, 即以课文为“例子”引导学生阅读,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会阅读, 爱阅读, 并成为终身读者, 这才是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 高度重视阅读教学, 精心设计并上好每一堂阅读教学课, 是每位教师的必然追求。
一、抓住新颖独特的课题
课题是课堂实施的眼睛。扣住新颖独特的课题, 让学生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又想知道什么, 无疑为学生课堂学习作了铺垫, 长此以往,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还能培养学生质疑探究和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案例一:《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师:齐读课题, 说说课题中的关键词是哪个。
生:发愤。
师:“发愤”这个词, 让你想起哪些问题?
生:司马迁为什么发愤写《史记》?
生: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
师:同学们真会思考!这两个问题正是课文所重点叙述的, 就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
教师通过抓住课题中的关键词, 从整体入手, 让学生思考质疑, 筛选出与课文紧密联系的具有价值的问题, 提纲挈领地引导学生阅读文本, 把握文章的脉络。
二、扣住点睛传神的字词
在教学中, 如把字词孤立地看, 大多平淡无奇, 但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 就能变得灵动起来。正所谓“字词知冷暖, 文字有温度”。
案例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出示:有一次, 为了抄一点史料, 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
师:在这句话中, 出现了三个“一”, 这是简单的三个“一”吗?
生:我从“一点史料”中读出谈迁此次所要寻找的资料并不多。
师:说得真好!谁还能从“一”字中读出别人读不出的内容呢?
生:课文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谈迁家境贫寒, 我想, 这“一百多里路”一定是谈迁靠着双脚走过来的。
师:如果我们再把这三个“一”联系起来看, 你又会发现什么呢?
生:《国榷》这篇鸿篇巨制浸透着谈迁的汗水, 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
生:为了“一点史料”, 谈迁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而4284000字的《国榷》, 谈迁走了多少路啊!他该多么辛苦啊!
生:谈迁还是一个具有顽强意志和坚定信念的人。
在上述课堂教学中, 教师紧紧扣住“一”字, 将师生的对话活动始终锁定在文本之中。但是, 学生的言语思维已跨越时空, 其言语智慧已在交流对话中得以碰撞、点燃, 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引向了纵深处。
三、找出精彩典范的句段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学生阅读要求:叙事性作品, 了解事件梗概, 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 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因此, 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典型段式, 如总分段、并列段等, 而且要关注文本中的细节描写、景物描写等等。
案例三:《大江保卫战》
师:请同学们把目光聚焦到语言文字上, 从“怎么写”的角度默看课文, 你发现了什么?
生:课文第二自然段写“大堤抢险”, 是写人民子弟兵的群体形象。
生:课文第四自然段写“铁汉本色”, 这是特写个人形象——黄晓文的事迹。
生:写一个人, 代表的却是整体, 这是以点带面的写法。
师:这样点面结合, 既有整体的鸟瞰, 又有个体的描写, 能全面具体地反映事情的真相, 生动地表现出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气概。
四、把握浑然天成的篇章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去把握, 从文体特点的角度去认识, 领悟作者是如何组织安排材料丰富文章内容的。
从叙述顺序来说, 绝大多数文章是顺序;少数是倒叙, 如《艾滋病小斗士》《诺贝尔》等。
从文章的体裁来说, 绝大多数是记叙文、说明文, 少数是诗歌 (古诗、现代诗) 、议论文。这些文体, 特别要注意记叙文的夹叙夹议与议论文中议论的比较, 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与《滴水穿石的启示》,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 发现它们的特点, 再加以应用。
从文章的结构来说, 各式各样。如《音乐之都维也纳》为总—分方式, 《秦兵马俑》中过渡段的巧妙运用, 《大江保卫战》中点面结合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师用这些新鲜、特殊的文本“例子”, 让学生每堂课学有所得, 他们的阅读兴趣就会逐渐浓厚起来, 坚持不懈, 必能悟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方法例谈 篇2
小学阅读“感悟教学”例谈
(二)讲座人:李志军
四、引导学生体验与感悟的途径
1.朗读。语文学科的一大特点是它的不少内容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而语文课是以读为本的,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一句话,在读中进行体验与感悟,并以朗读来表达所体验与感悟到的,情动于中,而声传于外。如学生分别说了让他们愤怒的句子时,就先让他读出愤怒,再叫其他同学读出愤怒,读好了再来说原因说体会。其他让学生“惊讶、感动、高兴”的句子也一样,特别是高兴的地方,几乎不用讲,只读充分就可以了。先读后讲、以读代悟实在是一种很有语文特色的教学方法。
2.读书时写批注。如教学《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课时,先与学生进行有关读书方法的谈话,引出“不动笔墨不读书”,最后谈到读书应该注意感受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心情变化及心灵感悟,并及时地在文章的段落句子旁边写下来。接着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在每一段课文的旁边写下表示自己读到此处时的心情的词语,及一些话。教师将黑板分成六块,因为这篇课文共有六个自然段。再请读完课文的学生到黑板上写下这些词语。有不同的随时上来补充。教学时,引导学生读这些词语,并根据这些词深入课文,展开学习,进行深层体验与感悟。
3.述说。每个生命都是需要表达的个体。当阅读的过程中有所马桥街小学讲座材料
感有所悟,就应该及时的说出来,说痛快,这是一种学习的快乐、表达的快乐、交流的快乐。因此,在朗读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来说,自由地说,尽情地说。如讨论“愤怒”时,让学生体验“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掰的玉米?“实在饿极了”是一种怎样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我掰一棵玉米是为了什么?只为了这件小事,那家伙竟“拿着一根粗木棍,紧紧地追来”,从这又看出那家伙怎么样?让学生用多种多样的词汇、语句来说明,如“凶狠、残暴、吝啬、毫无人性、冷酷无情”等词语,把愤怒的原因说得很透,也体验得很真切、很深刻。
4.跨越时空的对话。阅读的本质是一种对话,是学生、文本、教师三者之间的一中对话。其中,引导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是一个具有较高教学价值的教学策略,能让学生的体验与感悟有明确的对象,有具体的内容。《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一课第一段时,先读学生写在黑板上的表示心情的词语,如“敬佩、自豪、崇拜”等。接着出示钱学森的画像,让学生面对画像用一些词语来赞美钱教授,最后让学生面对画像说几句,表达对钱教授的敬佩之情。这种面对画像的对话,有身临其境之效,学生有如面对钱学森本人,感情真挚,言语恳切,足以打动人心。再如教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后,可让学生给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信。也可起来良好的效果。这样的例子很多。
5.宣泄。有人读书时读高兴起来,会抱着椅子跳舞;有人看《水浒传》看得气愤,竟要把电视机给砸了。这是一种很投入的阅读,心马桥街小学讲座材料
有块垒,不吐不快。如本课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理解了作者小时候的“馋”是因为“饿”后,问学生“如果你就是书中的小女孩,听到地主家的胖儿子叫你馋丫头,你服气吗?”学生都说不服气。于是我又问:你们想为自己辩护吗?怎样辩护?于是学生畅所欲言,“如果我象你一样有鱼有肉有饭,谁吃这些难吃的东西!”“如果你也像我一样饿了三天三夜,你会比我还馋的!”等,异常兴奋与投入。再如读了令人愤怒的地方后,我又问学生“你们想骂人吗?骂谁?”同学们都说想骂地主。于是光明正大地骂,理直气壮地骂,骂得痛快,骂得尽兴。学生的体验与感悟得到尽情表达。
阅读教学诵读指导例谈 篇3
一、营造激发学生诵读兴趣的情境
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学生学习的本领,而在于唤醒、鼓舞、激励学生学习。学生诵读课文的兴趣不会与生俱来,需要我们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之创设相应的诵读情境,以此达到唤醒、鼓舞、激励学生诵读课文浓厚兴趣的目的。
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以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与浅显易懂的语言为学生讲述了一个皇帝因为沉迷于新装而被骗的故事。学生虽然非常容易把握课文内容,但鉴于尚未丰富的生活阅历而无法深层次地体验作者寄寓于文本中的讽刺意味,所以,阅读教学时,我便在课堂上创设了与之相适应的诵读情境引导学生顺利走进课文。鉴于文中的教学难点与重点在于如何理解小男孩讲真话的内容,以及小男孩讲真话给同学们带来的启示。故此,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活动:将学生带到了学校的多媒体演播厅。要求学生:(1)自由地轻声地诵读文本,整体感知故事情节。(2)再读课文,尽量体现孩子们讲童话的韵味。(3)可爱的小男孩讲真话,启示我们:只有保持天真单纯的童心,才能做到无私无畏,才能敢于讲真话。现在,请同学们以演读的形式表现自己所受到的启发。
二、改变文本结构,变课文为诵读稿
改变文本结构,就是改变文本原有的结构形态,以此达到使文本更加便于学生诵读或者使诵读主题更加鲜明、诵读内容更加集中的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1、直接改变文本的样式,引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感受其浓浓的诗意。以周敦颐的散文《爱莲说》为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之直接变式为散文诗或者自由诗后加以诵读,以此感知与传递出蕴含于这篇课文中浓浓的意境美与节奏美:“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剪接文本的原有形式。这种方式既可以让学生感知文本的主要内容,又能够引导学生深切体味课文中语言的优美与生动。教学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时,我引导学生按照行文思路将课文依次划分为5块完整的内容,然后给每块完整的内容加上一个能够高度概括其主题的小标题,形成既相对独立又具有内在统一的课文诵读稿。课文剪辑之后,便分别形成了以“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为标题的诵读稿。如此,既培养了学生分析整合课文、高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又让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寄寓于文本中的政治理想,学生诵读起来也就不再感到乏味了。
三、多层次多视角精选诵读素材
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虽然均是文质兼美的经典名篇,但是,未必每篇均适合学生诵读。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多层次多视角地选点诵读课文:引导学生有重点的选取适合于诵读的课文或者课文中的精彩词语、重点语句、优美片段等开展诵读与品味活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完成从粗读到精读、从宏观到微观的诵读体验,从而深刻体味蕴含于课文中的语言精华。这种诵读策略适合于下列文本:(1)通篇均语言典雅、美感极强的文本。比如温庭筠的《望江南》、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冰心的《观舞记》、培根的《谈读书》等。通过反复诵读,达到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目的。(2)具有部分美段、美句、美词的文本,目的在于通过引导学生诵读后达到学用语言的目的。比如吴冠中的《桥之美》一课,语言精美,词汇丰富,美学意蕴浓厚。为了使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积累丰富语言文字,我设计了三个诵读流程:A,选一个雅段品一品,说一说“雅”在何处;B,选几个雅句读一读,说说“雅”在何处;C,选几个雅词念一念,说说“雅”在何处。如此分层训练学生的诵读能力,学生在对课文的多层次与递进式诵读品味过程中,不仅找出了课文中的雅段、雅句、雅词,而且还自然地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文字,有效提高了诵读质量。
例谈语文阅读教学 篇4
一.感读
感读是阅读教学的开始, 是学生对文章的初步的了解, 教师在感读的过程中应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抱着探索和质疑的精神去阅读文章。这里, 教师应将“指导预习”和“课堂导入”这两个工作做好。
(一) 指导预习
教师往往在课堂铃声已经响过才会布置预习作业, 指导话语往往是:“请同学们在课后预习一下《XXX》课文, 不会的生字词查查字典, 不懂的地方划下来。”这样的指导, 学生们对文章是没有兴趣的, 大部分学生只是粗略地看看文章, 查查参考书, 以防下一节课的提问, 这就浪费了学生们课下思考和查阅的宝贵时间。老师应每节课预留10分钟, 对下一篇文章做一些个性化的介绍, 提供关于作者的独特的材料, 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从而使学生有思考的动机。
以《故都的秋》为例, 我认为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们预习:关于作者的独特材料, 我会这样介绍:“中国近现代作家中有一位作家的生死至今都是个谜, 他就是郁达夫。1945年的8月29日, 也就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的两周, 郁达夫正在家里面和朋友闲聊, 突然有一个土著青年把郁达夫叫出去讲了几句话, 郁达夫随即回到客厅, 连衣服什么都没有换, 只是和朋友们匆匆的打了个招呼就走了, 从此就再也没回来。关于郁达夫的死至今都是一个谜, 大家下去查一查资料, 看看郁达夫在生前到底做过些什么事, 使得自己惨遭一死。我们下节课要学的《故都的秋》的写作时间1934年, 作者在干什么, 当时的他是什么样的心境呢, 大家能不能在文章中找到表现作者当时心境的‘蛛丝马迹’呢?”引出作者生死之谜的这段材料, 主要是为了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更是为了锻炼学生自己动手去查阅资料去学习的习惯, 所以, 在课前预习的阶段, 最重要的是交给学生探索的精神和查阅的习惯。因为, 很多学生们对语文课非常敷衍, 而阅读课应该让学生们爱上语文, 让他们看到文字背后隐藏的秘密, 探索当时的时代背景, 作者的心境, 作者在字里行间的春秋笔法等等。总之, 指导预习应该让学生勇于探索和创新。
(二) 课堂导入
在指导预习的部分, 一部分学生已经对阅读文章产生了兴趣, 在课下搜集了一些关于郁达夫的资料, 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使学生们愿意带着质疑的精神去探讨这篇文章, 我决定将这篇文章的课堂导入与学生们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我的导入将从学生们最真实的感受开始:“平时的生活中大家是不是有这样的感受, 当你看见某个场景, 脑海里不自觉地就会想起曾经的人曾经的事。”学生们一定会有相似的感受, 然后我进一步启发:“那么, 让你回忆起的这些事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呢?”有人会想起快乐的瞬间, 也有人会想起那些不愉快的曾经, 那么接下来我会说:“不管是快乐还是悲伤, 能够让我们念念不忘的过去, 往往是我们最在意的, 是我们心底里最柔软的部分, 当我们再次想到过去, 留下的也往往是最深刻的回忆。故都的秋天在郁达夫的回忆里是那样的美好, 作者当时是带着什么样的心境来写这篇文章的呢?是最孤独无助时想要回到故都找到一丝温情呢, 还是在百无聊赖时想起曾经的趣事呢?”当然是第一种情形, 这时大家应该都能够理解当时作者的写作心境了, 把学生们的个人感受带到阅读课文中, 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作家, 把作者当作一个生活中普通的和他们有着同样喜怒哀乐的“人”, 而不是书中的某一位作家, 一个高高在上的“神”。而且通过拉近距离, 学生往往可以与作者进行“对话”, 一方面, 可以更加清楚的理解课文, 另一方面, 学生也会进行反思:当自己有着同样的感情时自己是怎么把它记录下来的, 甚至, 读这些名家的经典作品, 也是对学生们人生的一个启迪, 改变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解读
解读是带领学生们进入文章, 真正“阅读”的过程。如果说感读是学生“博学之”的过程, 那么, 解读就是“审问之”的过程, 阅读课应该教会学生学会深思熟虑的思考, 而不是流于表面, 流于大众, 学生们应该带着批判的眼光去读作品, 看出字面含义以外的部分, 读懂作者。在这里, 教师应该做到两点:对话式教学和有效的仿写。
(一) 对话
在传统的课堂中, 老师依然是在唱着“独角戏”, 真正的对话应该是众多的各自独立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 而不是明知故问和附和。虽然老师也会和学生进行一定的对话, 但大多数仅限于“日常对话”。
对话的关键是提问, 要使对话富有成效, 提问是最重要的部分, 教师应成为问题的提出者和学生思维的启发者, 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对现实生活进行批判性的分析。比如“秋天, 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 总是好的, 可是啊, 北国的秋, 却特别地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我们应该注意到作者在这里用的“清”字, 在这里我们就可以这样问:“既然作者最爱的是北国的秋, 那他为什么有说别的地方的秋好, 平时大家会这样表达吗?作者在这里为什么不用轻呢?”“北国的秋为什么又来的悲凉呢?作者为什么把清和静与悲凉写在一起, 难道清和静就是悲凉吗?”然后, 让大家自由在课堂上陈述自己的想法, 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相联系, 就会和学生有一些交流, 使学生对文章有不一样的体验。
(二) 仿写
《故都的秋》这篇文章, 有很多地方是可以仿写的, 比如:“秋天, 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 总是好的, 可是啊, 北国的秋, 却特别地来得清, 来得静, 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 要从杭州赶上青岛, 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 也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秋’, 这故都的滋味”。文章第一段这两句, 读起来总会觉得很怪, 可能学生们也会有这样的感觉, 但不知道到底怪在哪, 如果进行仿写, 学生们就能更加深刻的理解这篇这样写的独特之处。再有, 文章的结尾处有这样一组排比:“比起北国的秋来, 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 稀饭之于馍馍, 鲈鱼之于大蟹, 黄犬之于骆驼。”有人说这组排比很好, 有人却说它过俗, 为了让同学们理解, 我觉得就可以用仿写的方法来教, 就拿窗外的一棵树做本体, 我们可以说窗外的大树像一架正要发射的火箭, 当然我们也可以说这课大树像是保卫校园的哨兵。其实, 想要表达的意思没有太大的差别, 但是, 因为喻体和我们距离存在远近的差别, 所以作者想要表达的感受也出现了不同。结合身边的例子进行仿写, 文章一下子就变得生动起来, 作者也不再是是那个躺在书中的人, 成了身边的一位朋友。通过对句子的反复揣摩, 同学们读出了不同的味道, 达到了与作者之间的共鸣。
三.习读
习读的过程实际上我们常说的“笃行之”, 对于教师来说, 就是帮助学生将课上讲过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的过程, 这一点是阅读最最重要的一步, 虽然说教师在这里是一个引导者的身份, 学习的关键还在于学生的自我领会, 但是, 我想, 如果教师们能给学生们引向一个正确的路子, 告诉学生们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 这将会节省学生们的学习的时间, 而且让他们的“习读”更有效率。
教师们将教学生阅读的目标应定位于引导学生们学会高级阅读技能, 即自问自答、学会写作。为了达到阅读的真正目的, 教师可以使用一些变式练习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到的知识。比如, 让学生们自己写一小段关于家乡季节的话, 而且必须用到在课堂上学习的几种写作技巧。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很自然的复习到学过的知识点, 并在此同时也锻炼自己的习作技能。
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 篇5
这里所说的“活动”,指的是学生的课堂阅读与训练活动。
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课标中各有一句话值得品味。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
让学生在大量、广泛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是课标的核心理念之一。
据此,在课堂教学方面,从理念到手法,从教案的整体设计到细节的精心安排,从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关系到课堂教学结构,都必须而且应该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组织与开展属于学生的大量语文实践活动。
这就是“学生活动充分”。
“学生活动充分”的好处有:学生在充分占有时间的前提下进行学习;集体活动的形式成为常态,有利于学生的同步发展;教师可以组织起学习语言、习得技巧、发展能力、训练思维的丰富活动;调整教学节奏,形成课堂上动静相宜、有动有静的生动形态。
设计与组织语文课堂学习实践活动要注意两个“关键”词:一是“形式”,二是“创意”。即:课堂活动的形式要丰富,要实在,要有训练的力度;课堂活动的创意要生动,要新颖,要有精致的角度。请看下面的设计实例:
分层推进式朗读活动
一般的课堂朗读就是齐声朗读、个别朗读、分角色朗读,教师指导的层面主要是让学生“出声”,很少关注对文本的反复体味,下面《三峡》的朗读设计就不一样:
读好“领起”词的短暂拖音: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至于/夏水襄陵 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虽/乘奔御风 则/素湍绿潭 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
读好四字词语的节拍: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读好特别之处的顿音:
清/荣/峻/茂;巴东三峡,猿鸣三声/泪/沾/裳。
这是一个很细节化的立意很高的朗读教学设计。它不仅仅只是有序地推进,也不仅仅只是欣赏角度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从它的第一步起就切入到作品的艺术风格之中,就将学生引入到优美动人的情景之中。
课文复述式说读活动
就是读课文加上说课文,由学生自己在说说读读中理解课文内容。说读,是让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各种要求不同的说话活动,如复述、概括、叙述、评点、想象等等。说读是一种最能让课堂叫学生动起来的教学活动。如《童趣》的“说话”教学:
朗读课文之后,教师说:
同学们,课文第一句话是“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现在请同学们抓住“忆”字来概说课文内容,抓住“小”字来分说课文内容,抓住“趣”字来详说课文内容。
这是一个高屋建瓴的细节设计,让学生抓住三个字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说”出课文内容,既思路清晰地展开了充分的课堂活动,又让学生透彻地理解了文意。
角度丰富的写读活动
就是读读写写,写写读读,有读有写,读写结合。其形式丰富多彩,如给词写话、课文集美、信息提取、句式学用、段式学用、篇式仿写、生动译写、想象扩写、片段点评、诗联欣赏、课文概述、课文作文、艺术性概括、艺术性改写等。
下面是有关《行道树》的一次写读活动设计。
写作活动目的:集锦一批美句。
将美句集为微型短文,激情诵读。
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唯一的装饰,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献出浓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我们这座城市总得有一些人迎接太阳!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在这样的活动中,同学们受到的训练是多么扎实有效。
微型话题式品读活动
微型话题,是教师研读课文之后提炼出来的引领学生自主、合作地进行课文研读的小小话题;每一个话题都是一个“抓手”,都能让学生深深地进入文本,都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再表达”。
比如,人教版课标教材《泥人张》阅读活动二的课中微型话题设计:
请同学们自选一个话题进行阐释,表达自己对作者写作技法的欣赏。
场景设置 人物出场
气氛渲染 细节描绘
对比手法 伏笔照应
悬念设置 空白艺术
由这些话题,我们可以想到课堂阅读活动的精细深刻与生动深入。
妙点揣摩式欣赏活动
就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进行妙点揣摩,进行妙要列举。有时候,这种实践活动是完全自由的,学生可以从自己喜欢的角度发表见解。有时候,这种实践活动则有着精粹的要求,在这种要求下,活动的成果会显得特别精致。
比如,《松鼠》的教学片段——品析课文第2段的语言表达之美:
描述美:松鼠跑跳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
修饰美: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
修辞美: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句式美: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情感美: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一个“美”字,贯穿于文章细部的语言欣赏过程,像一条线索串起了闪光的珍珠。
学生课堂活动的设计与进行,需要着眼于能力训练,需要教师舍得给学生时间,需要教师在与学生对话交流中提升、优化学生的看法。没有这三个“需要”,活动的质量会大打折扣。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例谈 篇6
一、阅读前——提前质疑,铺垫生词
教师在呈现故事前对学生作适当的引导,向学生介绍一下有关背景知识并提出阅读要求,扫清故事阅读中的障碍,为学生对篇幅的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准备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一种急于阅读的欲望。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绘生绘色地讲述故事、运用实物、播放录音、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阅读材料,使学生初步感知,产生要阅读的兴趣。我在教学阅读材料‘Let’s go by taxi时,发现生词supermarket ,station, library, theatre, airport, hospital, by train , by minibus, by plane, on foot,前6个是地点类,后4个是交通工具类,如果单纯地一个个教学单词,或使用相同的句型一一呈现,学生会感到厌倦,不乐意学。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故事。T: 刘涛有一个好朋友Mike, 他来自于英国,现在和父母一起住在南京,周末他准备乘火车(by train)来拜访刘涛。他非常喜欢北京京剧,刘涛于是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周末计划:7:00am 去超市(supermarket)购物 9:00am 去图书馆(library)借书 11:00am 去火车站(station)接朋友 3:00pm 带朋友去剧院(theatre)看京剧 5:00pm 设一个悬念,让学生猜想。
二、阅读中——循序渐进,逐渐感知
利用多媒体将要阅读的故事变成“电子版”故事书,配上故事的录音,实现视听并举,有了声音、图像的依托,生动的情景,孩子们感觉身临其境,自然而然融入到故事中,在不知不觉中已开始探求知识的航程。
周末到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刘涛这一天的活动吧。
1.7:00am 刘涛去超市(supermarket)购物
T:It’s 7 o’clock in the morning.(早上7:00钟)
Liu Tao will go to the supermarket. But how?
画面出示,刘涛乘公交车(by bus)去超市,
S: By bus.
T: He goes to the supermarket by bus.
学生相互告知:He goes to the supermarket by bus.
2.逼真动画模拟交通事故场景
在去超市的路上,大家看到一辆面包车超速,很快与前面的一辆客车发生追尾,只听嘣的一声,两辆车相撞,120的警报声至此响起,直到伤员被送去医院(hospital)。
两个胸前别着“都市晨报”的记者开始对话:
A: Let’s go to the hospital.
B: All right.
A: Shall we go to the hospital by taxi?
B: OK.
让有兴趣的学生模仿两位记者对话
(3、4略)
学生有目的地听看故事动画,在电脑中出现了一系列漂亮的画面,单词与句型融于或大或小的“故事”拓展之中,使得学生对单词和句型不断得以巩固和记忆,易于学生当堂消化,当堂掌握。有助于学生从总体上理解阅读内容,对全文信息作进一步的理解梳理。从旧知到新知,从听到说,循序渐进。
三、阅读后——熟练应用,能力提升
阅读的最终目的是开阔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和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整体吸收和运用,引导学生利用篇章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交际活动。如改写、续写,角色扮演,或运用所学重点词、重点句型设置场景进行说话、写话,或结合短文话题及提供的图片开展说写等活动,让学生灵活地运用所学语言,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作用。利用多媒体出示四个画面:这些画面是孩子们熟知,心里渴望去的地方,自然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出现沛县汉城公园是为了家庭有些困难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讨论。中华恐龙园(常州);东方明珠(上海); 沛县汉城公园; 海底世界(南京)。同学们,愿意邀请自己的好朋友交流、安排自己的行程吗?试试看,你说的一定非常棒的! 学生们还可以自行编一些小故事,描述他们身边发生的事或见到的物品,进而提高他们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学习目的。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在故事中学习英语,是一种效果极好的无痕迹教学。老师乐教,学生乐学。特别是学生在学习中能保持兴趣盎然,他们感觉易接受,易理解,对学习的知识记忆优新。
只要我们能根據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英语的规律,灵活地运用各种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技巧,做到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做到注重课内的学习与课外的阅读相结合,学生就会扩大知识面和提高阅读速度,就会摒弃逐词、逐句的阅读习惯,小学英语的阅读教学才能真正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静纯. 学会正确分析与创造性使用新教材[N]. 中国教育报,2008.
[2]赵峰艺. 浅论在小学进行英语“故事”教学[EB/OL],2009.
语文阅读教学流程例谈 篇7
《故宫博物院》是一篇介绍建筑物结构特点的文章, 文章按照空间顺序清晰、条理地介绍了故宫作为古代帝王居所的“规模宏大壮丽, 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的特点, 是一篇可以准确把握建筑类说明文写法特点的典型范文。在教材中, 本文放在单元的第三篇, 通过前两篇同类建筑类说明文的学习, 学生已经有了学习说明文的一定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 教师应该如何设计、组织课堂教学流程?在教学本文时, 这位教师确定的学习任务目标是:明确文章说明的对象及主要特点;了解和学习文章合理、条理的说明顺序。
具体的教学流程安排是:
1. 师生对话, 回顾前两篇文章的学习, 重温说明文有关常识。
2. 教师出示学习任务,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相关问题。
3. 师生互动分别完成三项任务: (1) 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 (2) 明确本文在介绍对象时抓住了什么特点加以介绍; (3) 分析文章说明顺序的安排。
4.重点段落突破, 深化学生对空间顺序的认识。
5.学以致用, 结合所学, 以《我们的学校》为题, 练习写作。
整体看这位教师的教学流程安排是合理的, 遵循了“学—评—用”认知规律的一般过程。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教师教学组织过于程序化, 为完成任务而完成步骤, 结果给人的总体感觉是:教学过程肢解化程度极重, 整节课是在完成一个个解答题, 学生学到的是一个个问题的解答, 而不是对一篇具有有机联系的文章的整体感悟。从这个思路再去看这位教师的教学流程, 问题和缺陷就非常明显了, 需要重新安排设计。
因此, 本节课所出示的学习任务和程序定位应改变为:
1.通读全文, 概括文章围绕博物院的什么特点?具体介绍了哪些内容?
2.结合文章介绍, 归纳文章是如何安排内容介绍顺序的。请找出体现这种顺序的语言标志, 并在此基础上, 结合文章画出故宫博物院的平面图。
3. 结合文章介绍, 你认为故宫具有“规模宏大壮丽, 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的特点吗?请说出具体的理由。
4. 结合所学, 请对文章介绍“太和殿”一节内容加以全面评析。 (内容、语言、顺序均可)
5. 结合本文所学, 以《我的学校》为题, 进行写作尝试。
看似简单的改变, 教学流程仍然是按照“学—评—用”的步骤来进行的, 但其本质却有了变化:前者是关注知识目标的学习接受;后者是关注人的思想认识的认知过程, 将知识形成融入在学生整体感受的文章中, 潜移默化间实现知识的积累。
例谈阅读教学设计 篇8
《标准》指出高中阶段的目标要求有四个级别 (六级至九级, 而其中的七级要求是高中阶段必须达到的级别要求, 以使得学生获得作为新世纪公民所应该具备的英语素养, 并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创造条件.七级语言技能中对阅读目标的描述要求是: (1) 能从一般性文章中获取和处理主要信息; (2) 能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 (3) 能通过上下文克服生词困难, 理解语篇意义; (4) 能通过文章中的线索进行推理; (5) 能根据需要从网络等资源中获取信息; (6) 能阅读适合高中生的英语报刊或杂志 (教育部, 2003) .
与此类似,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江苏卷) 说明》 (以下统一简称《说明》) 对考生的要求是读懂简易的英语文学作品、科普文章、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及各类媒体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具体能力目标要求是: (1) 理解语篇主旨要义; (2) 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 根据上下文提供的线索推测生词的词义; (4) 根据文中事实和线索作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 (5) 理解文章的宏观结构和文脉逻辑关系; (6) 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和态度; (7) 提炼文章提纲、概括主要内容、理解关键信息 (江苏教育学院, 2013) .
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不谈进入高校后对国外原汁原味的相关知识的吸收与掌握、更不谈考研的分数门槛, 单就高考就可管中窥豹.下表是2013年《说明》中就试卷整体结构、题型、分值等的安排:
就本表而言, 不谈项目栏中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就单句理解对阅读能力的要求, 整份试卷中对文章篇章结构的理解分值达60分之多, 这中间完形填空20分、阅读理解30分、任务型阅读10分, 一份试卷的一半分值由学生对文章阅读理解程度加以决定.
中学阶段, 不少老师对现行江苏《牛津高中英语》课本的教学存在相当大的误解.为了应试, 为了体现个人所谓知识“水平”, 为了满足学生记笔记的要求等等, 他们对每单元的Reading部分所采取的是词、句教学法.讲解与教授的重点是生词的运用、句子结构的剖析, 很少或根本不涉及对文章的篇章结构的理解, 以至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应有的训练、提升, 不少同学在学完一篇文章后不知文章中心思想, 存在于脑海的只是那几个考纲词汇的用法.
诚如大家所言, 《牛津高中英语》的主要部分之一是Reading.对该部分的教学如何才能达到《标准》与《说明》的要求, 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Reading的构成.Reading由七个部分组成.下面以Advance with English:Module 8 Unit 1———Appreciating Literature为例加以具体阐明:
A部分首先提出了3个问题: (1) What is classic literature? (2) Who is Charles Dickens? (3) How old is Pip when the story begins?其目的是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这三个问题主要是针对文章的主旨大意:Appreciating classic Literature和比较明显的细节内容:文中两个小标题Charles Dickens:England’s greatest writer与Great Expectations, 学生只要采取略读 (skimming) 或找读 (scanning) 就能回答这些问题.
B部分展示了Appreciating Literature这篇文章.该文章开篇就给出了classic Literature的定义, 解释了为何如今人们不 (喜欢) 阅读classic Literature.作者同时提供了有关Charles Dickens有趣的的故事事实及他最出名的作品之一Great Expectations.标题上方的引句Classics are some of the best works ever written.Read Liz’s essay about one of the classics of English literature.对文中出现的内容进行了简短的评论.
C部分设计了两种类型的练习, 第一类练习题是问答题: (1) Why don’t many people like classics? (2) What does Liz think about classic novels? (3) What is written on Charles Dickens’s tomb? (4) Who gives Pip a lot of money? (5) What kind of person is Joe? (6) What kind of person does Pip become after he moves to London? (7) Why is Pip embarrassed by Joe? (8) What does Pip learn by the end of the novel?第二类是小说构成要素 (背景、人物、主题、情节、象征) 在本文中的具体情况匹配题, 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本文及本类文章的理解.该部分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前面文章, 通过该部分练习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D部分为词汇练习, 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扫清阅读中的生词障碍, 这七个单词中有名词, 有动词, 有形容词.这一练习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猜词悟义的能力.该部分要求学生运用阅读技巧, 在阅读过程中理解词汇.
E部分运用语篇形式, 采用缺词填空的方式检测学生对本部分文章的阅读掌握情况.所给短文与原文关系密切, 它介绍1998年的一部据Great Expectations改写的电影, 除了与原文主题一样外, 其setting、characters、characteristics都作了变换.它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缺词填空, 并进而又了解了另类的Great Expectations.更好地再现主阅读文章中的主要内容.
F部分在一段简短的对话后面提出三个问题, 引导学生就主阅读文章进行讨论, 以获得对主阅读文章的深层次的理解.
最后在B部分与C部分之间的是“阅读策略”, 它以提示框的形式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运用略读 (skimming) 或找读 (scanning) 等技巧, 并就文章的语言特色、行文风格、文体等方面进行分析, 介绍阅读方法———How to read a persuasive essay, 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读文章, 培养和提高了阅读能力.
《牛津高中英语》每篇的Reading安排顺序基本相当.在教学中我们应遵循阅读教学过程设计的几个原则, 即认知发展参照原则、语言要求参照原则、支架原则、层次递进原则及关系调节原则等逐步加以展开.这些原则中的循序渐进、由易至难等无论如何是不可改变的.因此, 对每篇后的七个部分必须根据学校设施 (设备) 实际、学生实际、教师实际进行调整、调换, 重新编排, 不可照本宣科, 千篇一律.课堂教学程序的安排是否合理, 将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 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王笃勤, 2012) .
“写作本位阅读教学”设计例谈 篇9
首先明确该理念的基本概念。“写作本位阅读教学”的关键节点是“写作”, 阅读教学为写作服务。因此, 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 “写作本位阅读教学”主要考虑的是如何促使教学对学生的写作发展最有助益, 如何通过教学方法、技术手段等的运用, 将文本的奥妙转化为学生能接受的写作理念、写作技能, 从而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虽然在形式上仍旧表现为既定文本的阅读教学, 但“读”和“写”的教学目标交织在一起, 教学是为了寻求二者的耦合, 力求做到阅读与写作的双重聚焦。从这一目标出发, “写作本位”范式下的阅读教学, 在“教什么”“怎么教”的确定上, 以及教学重难点的把握上, 也往往和传统的阅读教学不同。在传统的阅读本位教学中, 教学是为了读懂文本, 其重难点主要是放在对某些重要文字、主题等的诠释上;而在写作本位阅读教学中, 为了提高学生对写作的认知, 其重难点放在对学生写作缺陷的弥补、写作素养的培养上。总之, 为写而教。
笔者发现很多教师在实践中容易将“写作本位阅读教学”与当下较为流行的“注重显性写作的读写结合阅读教学”相混淆, 以为在阅读课上让学生写一写便做到了“写作本位”。笔者致信专家, 幸得指导。先生明确答复:二者不是一回事!二者区别根本在于目标定位上的差异。读写结合仍旧是“阅读本位”, 二者的认知取向是不一样的。在“阅读本位”下, 读、写教学的主要目标往往并不对应, 写作迁就、依附于阅读, 它所考虑的学情主要是学生现有的阅读状况与文本理解水平, 涉及的写作部分常常是随意的、附加的、次要的、局部的。它是以阅读来带动写作, 在畸形、强大的阅读系统中偶尔关照一下写作, 使写作不至于“杳无音信”。而在“写作本位”下的阅读, 自始至终贯彻着阅读指向写作的原则。写作是阅读的目的和归宿, 阅读须服务于写作。它所考虑的学情主要是学生的写作观念与写作实践中的问题状况。其中的写作教学是有意的、基本的、主要的、全局的, 写作始终是主旋律。
“写作本位”的本质是“人本位”, 而语文教学之目的即为养护儿童的言语生命, 使儿童能通过言语表达展现自我本色, 凸显独特性与个体的真实存在。“写作本位阅读教学”观照下的教学要力求做到“目标指向写作, 让阅读与写作在同一点上双重聚焦”。为达成目标, 我们在教学设计时注意处理好主体“我”与客体“他”的关系, 在二者的变式交互中, 让学生更为深入体验文本的写作秘妙, 解读文本中蕴藏的写作密码。
一、“我”就是“我”——捍卫个体解读的个性
“写作本位”观提醒我们要在阅读中让每一个体保持本性独立, 读者结合个体的不同经历背景, 做好个性化、主体性的解读。经常可以看到课堂上教师费劲地引导, 排除三五个“错误”答案后, 终于找到久违的“正确回答”, 唯有此时方喜形于色。目标指向错误的教学很容易演变成对学生的迁就、强制, 甚至是压迫, 教师为了追求既定的标准答案, 想方设法让学生“团结”到教师或者教参的文本解读中来。在设计“写作本位阅读教学”中, 教师非常注重阅读个性的捍卫, 常腾出时间让学生在潜心会文后, 自由大胆地提出自己的主张, 达到人与文的思维互动。
【案例一】
例如在《月光曲》一课教学中, “写作本位”教学目标体现在“了解传说故事的情节构思”上。
师:作家创作故事, 需要构思情节。情节, 就是故事发展的线索。刚才大家已经概括出了文章大意, 现在来体验传说故事与众不同的情节就简单了。请再次速读全文, 看看文章作者都写了哪些情节。
生: (相互补充发言) 贝多芬到小镇演出, 贝多芬发现皮鞋匠兄妹, 贝多芬为盲姑娘弹奏, 皮鞋匠听月光曲时的想象, 贝多芬奔回客栈创作月光曲。
师:弄清情节发展就理清了课文脉络, 这些情节串联起来就构成了整个故事。现在请大家想想:本课文写的是一个传说, 而传说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情节中的各种巧合, 它使传说故事曲折动人, 引人入胜。在本文作者设计的情节中, 你觉得哪些地方是值得琢磨的“巧合”呢?
生:我觉得贝多芬在小镇散步, 路过茅屋就是最明显的巧合。
生:贫穷的盲姑娘热爱音乐, 特别热爱贝多芬的曲子也是巧合, 正好贝多芬路过时她在弹奏, 真巧。
生:我觉得盲姑娘的双目失明也是为了情节发展而精心安排的。我听说双目失明, 听觉就更发达, 想象力也与众不同, 所以下文才会出现大段想象。
师:你好像没有看清楚, 下文写的几乎是皮鞋匠的想象。
生:兄妹长期在一起, 心灵有感应。 (众笑)
生:我认为他说得对。贝多芬耳朵失聪, 盲姑娘失明, 有点同病相怜的味道, 这真的越看越像是一种精心安排的巧合。
师:大家说得很有意思。记住, 传说故事中的巧合对于情节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绝不是可有可无, 更不是随意安排的。让我们来做个假设, 假如没有这些巧合, 故事将怎样发展呢?
生:他不去散步就不会发现盲姑娘, 也就没有接下来的故事。
生:发现了盲姑娘不是那么热爱音乐, 也就不会有演奏, 有创作。
生:没有双目失明就不能激发贝多芬的同情心。
……
师:总之, 少了这些巧合, 故事就无法推进, 也就吸引不了读者。记住, 好情节源于精心构思。 (板书:精心构思情节) 我想今后大家动笔写作前会更加慎重思考, 全盘布局, 不会再“脚踩西瓜皮”, 随处滑行啦。
这段教学围绕着“情节巧合”让学生各抒己见, 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认识, 同时也进一步感受到作者在文本创作时的匠心独运。借用宋代理学家陆九渊提出的哲学辩证思想“六经注我, 我注六经”作出解释, “我”就是“我”, 鼓励学生拥有个性化观点, 但不代表允许学生肆意放纵, 任意发挥, 游离主题。只有达到“六经注我”后方可真正实现“我注六经”, 要真正读懂文本后, 才有资格做出解读、发挥。而此时课堂“形散神不散”, 一切的言说都映射着“写什么, 怎么写”的教学目标, 文本只是通往这一圣境的桥梁。
二、“我”就是“他”——体验作者的创作运思
这里的“他”专指作者, 在阅读过程中,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把自己当成文章的作者, 切身入境地体验作者的构思、情感以及独到的匠心创作运思等。这样的体验非常重要, 是写作本位阅读教学的特色所在。不少阅读教学忽视对“作者”这一角色的关注和解读。其实, 作者是文本创作的主体, 其在写作时就兼备“作者”与“读者”的双重身份。优秀作者的写作能始终或隐或显地指向阅读, 写作行为的背后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读者意识”。阅读文本时, 除了对文本本身作出反应, 学生还应当能揣摩出作者的写作意愿, 探究作品是怎么写出来的, 这样才能够触及文本的“写作核”。
【案例二】
下面请看《白鹅》一课中的两个教学片段。
●片段一
师: (幻灯出示:鹅的叫声, 音调严肃郑重, 似厉声呵斥。它的旧主人告诉我:养鹅等于养狗, 它也能看守门户。后来我看到果然如此:凡有生客进来, 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 它也要引吭大叫, 不亚于狗的狂吠。) 你从鹅的叫声中能感受到鹅的高傲吗?
生:我发现鹅的叫声特别体现它的高傲。就像作者说的那样, 鹅的叫声不亚于狗的狂吠。
师:很好, 作者将鹅和狗对比, 你觉得合适么?
生:合适。狗是我们熟悉的, 狗的叫声很大很凶。而且, 二者都是家畜, 可以比。
●片段二
师:这段话中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净角”大家一定不理解, 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呢?我准备一段录像给大家看看, 请大家说说你看后的感受。 (出示课件:净角出场片段和鹅的走路姿态)
生:太搞笑啦!很威武!很高傲……
师:一看就明白了吧, 其实不理解就是由于时代相隔的关系。写文章是要考虑读者的。要知道在此文刚刚问世时, 此句一出, 语惊四座, 因为那时先生的好友都是超级戏迷票友, 大家都熟悉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所以读到这段文字就仿佛看到一只高傲的白鹅一摇一摆阔步走来。咱们今天只能通过朗读让这段文字活过来啦。大家先试一试, 该怎么读。请大家推荐一个同学来试试。
生: (个别示范读)
师:和大家说说该怎么读才能读出鹅的高傲吧。
生:可以突出一些词, 比如:“傲慢”“步调急速”“局促不安”“毫不相让”“咬你一口”等。
生:读到“步调从容, 大模大样的, 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这部分可以慢一些, 悠闲一些。越慢越高傲。
生: (集体试读)
文本是写作成品, 阅读就是关注成品, 但从成品中是很难看到作者的写作运思过程的, 这就需要教师从写作的角度进行推测, 将成品还原到写作运思的过程中。这两个片段设计思路正契合了这一思想, 从文本中揭示了隐秘的写作构思, 学生就能明白写作时在措辞、构思上都要有读者意识, 要选择便于读者理解接受的方式表达。
三、“他”就是“他”——保持文本意境的原生态
这里的“他”指的是文本中涉及的人与事, 把“他”当做“他”就是强调客观地按照文章本来的面目去阅读, 不加个人偏见。阅读学认为“一切的解读都是误读”。阅读需要读者的思维参与, 就会很自然地融入个人感受, 因而阅读是一种主观主导下的行为, 误读也就此产生。“写作本位”阅读观就是试图通过教学尽量让阅读者作为观察者出现, 自外于文本, 不随意评价。这样才能最本真地接触文本, 把握文中的人或事。
在《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教学中, 教师试图引导学生客观地认识居里夫人的美, 探寻美丽背后的永恒, 触及作者的写作终极意图——意念的永恒。教学设计时, 我们着力将学生带向客观阅读。
【案例三】
师: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 概括地说说, 这份美丽是关乎于谁的, 关于什么事。 (板书:人&事)
生: (读后总结) 写的是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的事。
师:接下来请几个孩子为我们接力朗读全文, 其余孩子一边听, 一边找一找文中正面直接描写居里夫人美丽的语句, 做上记号。
生: (读文, 标注)
师:“最是人间留不住, 朱颜辞镜花辞树。”原本稍纵即逝的美能跨越百年, 必定有不同寻常之处。现在请大家个别朗读, 读出自己寻找到的“美丽”语句, 并说说你从中理解到的“特殊的美丽”。
生:我找到的是“一位年轻漂亮……全场立即肃然无声”。这种美的特殊在于庄重。虽然看上去略显疲惫, 但正是这疲惫提醒着我们居里夫人对科学事业的不懈追求和辛勤劳动, 更增添了美的分量。
生:我找到的是“玛丽·居里穿着一袭……看透未来”。这种美丽是智慧之美, 淡泊之美。
师:是的, 能看透一切, 看透未来的美确实是智慧之美, 可是何谓“淡泊之美”呢?
生:淡泊之美就是看淡名利, 不计较, 没有过多的欲求。
师:试想一下, 当你通过刻苦和努力, 拿到钢笔字比赛的优秀成绩单时, 当你用一学期的汗水换来一张“三好生”奖状时, 当你手捧竞赛奖杯时, 当你获得进步奖章、表扬卡时……你何等地珍惜, 可居里夫人却把别人做梦都希望获得的荣誉看得那么平淡。这就是淡泊名利之美, 这种境界真难得。
生:我在课外阅读时读到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奖章后, 直接把它给孩子当玩具玩。课文中也提到这点。居里夫人对别人说她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 只能玩玩而已, 绝不能看得太重, 否则将一事无成。
师:看来, 这美丽确实不简单。
生:我找到的是“玛丽的性格里……执著的追求”。作者直接点明这种美丽源于其性格、人品和追求, 是精神之美。
师:请大家把自己找到的句子再读一读。
这段教学中教师指引学生以不同形式进行多轮会文:集体通读, 数人接读, 个别朗读, 自由畅读。依托文本, 咀嚼文字后不待老师讲, 学生自能读出字里行间的真味。宋代禅语中有“看山是山”一说, 读也是如此。文本是“山”, 阅读就要先看清“山形”“山貌”“山势”“山理”和“山路”。只有看清楚, 看明白了, 才能“心中有山”“拾级而上”“渐入佳境”。可当今的教坛上流行着一股风:文章没有琢磨透就急着拓展, 本来一句意思简单的话却硬要挖掘出背后深意, 力求达古通今无所不包, 几乎能成为人生真谛。与其这样, 不如让学生扎扎实实读书, 把句子读通读懂了自然就有收获。人生的成长是靠在点滴经历与体验中积累而不是靠集中的理念填充。
四、“他”就是“我”——融入文本情景之中
为体察文本的写作精妙, 可以让阅读者进入文本, 将自己想象成为文中所描绘、塑造的一个角色, 参与文中正在发生的事件。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在其中会如何想, 如何应对, 应留存什么感受。“他”“我”合一的阅读能让学生更为深入文本, 切入文章中的“文字肌肤”, 触碰文章中的“主旨筋骨”, 与文章融为一体。这也正如叶圣陶先生说:“隔岸观火不如身临其境。”
【案例四】
在《我最好的老师》教学中, 我们从“写作本位”出发,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片段一
师: (总结之前的学习) 有了这样的经历, 这样的感受, 最后自然有了这样的评价, 请再读课题。
生: (读课题) 我最好的老师
师:你觉得, 怀特森的“好”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有个性, 鼓励学生自己探索,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有怀疑精神, 很有趣, 鼓励学生怀疑权威, 没有架子……
师:看来“好老师”确实优点多多。不过, 这只是作者自己一个人的感受, 别人可不这么认为, 请大家读最后一段。
生: (读第8自然段)
师:现在我就是那个怀疑的朋友, 你来当作者, 为怀特森先生辩护吧。
师:他哪能这样糊弄你呢?
生:不, 他这是在让我们独立思考。
生:不, 都怪我们不认真, 大脑睡大觉。不过后来我们学会怀疑, 不再受骗, 也学会思考了。
生:不, 这是一种特别的教学方法。
生:不, 他给我们的一生都带来启发, 教会我们不迷信书本, 不迷信权威。
……
●片段二
师: (擦去板书中的“我”字) 作者写的是他和自己老师的故事, 现在, 我们把“我”字除去, 请大家想一想, 如果是你自己来写“最好的老师”, 应该写些什么内容呢?
生:我要写自己和老师之间的经历。
生:我和他基本相同, 但是我更要结合经历, 多写写自己当时的感受、收获。
生:我要结合具体事件, 直接在文章中给老师适当的评价, 这些话和之前描写的经历、感受以及收获有关系。
师:写经历、谈感受、说评价, 这就是文章的结构。有了结构, 文章就有了骨架, 最后用上真实的事例、深刻的心理感受、真挚的评价, 就能写成真情流露的好作文。祝大家习作成功。
以上两个片段教学都鼓励学生进入文本, 充当文中之人。角色的变化让学生产生丰富多元的感受。接受美学的理论家姚斯曾说:“一部文学作品, 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 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 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 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 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但这一切都在期待和呼唤读者的介入。”如果学生能成为一个执著而深入的读者, 痴迷文本, 进入情境细细品读, 他就能尝出滋味, 能使文中的每一个“他”成为自己, 达到“我注六经”的通达境界。
例谈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 篇10
一、引入话题, 让学生有说的兴趣
教学片断一:
师: 同学们,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民间艺术。关于民间艺术你知道多少呢?
生: 捏泥人、皮影、年画……
师: 老师搜集了有关民间艺术的一些材料,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读了这段材料后, 你知道了什么呢?
生: 民间艺术种类很多; 许多“绝活”也是民间艺术……
师: 其实, 我们泗阳也有一种民间艺术, 她特别有名, 你知道吗? 猜猜看 ( 生: 桃雕) 。说得不错, 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有关桃雕的短片。请同学们欣赏, 看后说说收获。
师: 出示学习目标
( 1) 学习介绍艺人的方法。
( 2) 学习介绍桃雕作品蕴意的方法。
( 3) 能根据所学的方法, 会有条理的介绍桃雕有关知识。
师: 如何实现这个学习么目标呢? 今天我们以《姥姥的剪纸》一课为例, 来探讨介绍民间艺术的一些方法。
本教学片断, 教者首先从日常生活引入话题, 根据平时积累进行交流;然后, 通过阅读搜集补充材料、看视频短片说收获, 谈感受; 最后自然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这样从课外走进课内, 从外部资料到文本内容, 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注重了学生的读思说能力的培养, 同时也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二、走进文本, 让学生学会表达的方法
教学片断二:
师: 作者是如何描写姥姥高超的剪纸技艺的, 画出有关语句, 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生: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 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 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 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 人物、动物、植物、器物, 无所不能。这句话正面描写了姥姥剪纸技术高超。同时作者还抓住: “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和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与“无所不能”形成鲜明对比, 突出姥姥剪纸技术高超。
师: 这是你的读书收获。不仅读懂了内容, 还能关注了作者的表达方式。
生: 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 “你姥姥神了, 剪猫像猫, 剪虎像虎, 剪只母鸡能下蛋, 剪只公鸡能打鸣。”这句话运用了夸张手法, 写了姥姥剪纸的“神”了。
生: 这句话还运用了侧面描写, 借别人的口来赞美姥姥剪纸活了, 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
师: 你们都长着一双发现的眼睛, 关注作者的表达方式, 真好!
生: 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这两段内容运用了举事例的方法, 写了作者小时候的调皮来突出姥姥技术高超。
生: 数九隆冬剪, 三伏盛夏剪, 日光下剪, 月光下剪, 灯光下剪, 甚至摸黑剪。这句话说明了姥姥剪纸剪得多, 剪得时间长。姥姥的巧手来自勤学苦练, 来自剪刀不离手呀!
师: 通过刚才学习, 我们知道作者介绍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 运用了正面描写、对比、侧面描写、夸张、举事例等方法。写出姥姥既普通, 又不普通的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阅读文本有两个维度: 作为普通读者的阅读, 以了解内容、感知信息为主; 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 阅读的主要目的不仅是感知文本所传递的内容, 还要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了解作者怎样运用语言凸显内容、如何表情达意的, 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言语表达方式。上述这个教学片断, 学生在老师的问题启发下, 对文本言语形式进行深度思考, 从而达到教学意外的效果。从“重文本内容感悟的层面”转向“关注语言表达方式的维度”。
教学片断三:
师: 请划出作者描写印象深刻的几幅剪纸图, 细细品读, 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生: 我从“噢! 姥姥生肖属牛, 而我属兔。”“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我知道了, 是说我和姥姥在一个锅里吃饭呐! ”这几个句子知道作者把姥姥比作老牛, 把自己比作兔子。用以物喻人的方法介绍姥姥的剪纸。
师: 你真会读书, “以物喻人”概括得真好! 那么文中是怎样把姥姥的多幅作品介绍给读者的呢?
生: 课文第12 自然段, 作者用排比的形式介绍几种形态的兔子图和老牛图; 另外作者把自己童年的顽皮可爱与姥姥的勤劳用对比的方法展现给读者。
师: 姥姥剪了那么多幅的作品中, 其中给作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哪三幅呢?
生: “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顺的老牛背上。”“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 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 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分别概括为“牛驮小兔”“牛兔食草”“老牛凝望”。
师: 作者仅仅就是介绍三幅作品吗? 这三幅图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他们藏着怎样的故事? 又有怎样的情感呢?
生: “牛驮小兔”意思是讲作者在姥姥的呵护下快乐成长。“牛兔食草”比喻作者和姥姥在一个锅里吃饭。“老牛凝望远方”表达姥姥对作者的不舍、牵挂、期待……
师: 请大家再把这三幅图连起来读读, 想一想, 这些图里藏着怎样的故事? 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
生: (读文猜想) 作者童年有趣的故事。
……
师: 刚才我们从姥姥剪纸的作品里, 读懂了作者所采用的以物喻人、排比、对比等写法, 以及每一幅作品里所蕴藏的有趣故事和浓浓亲情的表达方法。让我们收获颇多!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本片断的教学, 教者让学生解读剪纸图所蕴含意思的同时, 更关注文本形式与作者语言形式的设计匠心, 自然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概括出“以物喻人、排比、对比等写法以及每一幅作品里所蕴藏着有趣故事等”这些鲜明的表达方法, 学生在深入研读过程中体悟文本设计的美妙。
三、学以致用, 让学生懂得活学活用
教学片断四:
师: 同学们, 我们一起学习了《姥姥的剪纸》一课, 知道了课文的内容, 又读懂了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收获颇多。接下来, 请同学们借鉴《姥姥的剪纸》一课的有关写法, 选择一个话题, 把我们泗阳的民间艺术—《桃雕》, 介绍给远方的客人。补充介绍一位桃雕老人———代表性传承人 ( 王守阳) 。
师: 老师提供以下话题供大家参考:
(1) 我想介绍桃雕的雕刻艺人, 可以借鉴课文 (1~3) 自然段。
(2) 我想介绍为什能成为雕刻艺人, 可以借鉴课文 (6) 自然段。
(3) 我想介绍桃雕作品包含的的意思可以借鉴课文 (7~13) 自然段。
(4) 我想介绍桃雕是怎样雕刻的, 可以寻访云渡桃雕艺人。
(5) 我想介绍桃雕的发展历程, 可以上网上搜集资料。
……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者及时提供的话题和补充材料, 搭建了一个既有内容可写又有方法可循的语言交流平台, 这样学生写起来容易很多。
四、作品展示,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片断五:
师: 同学们的作品丰富多彩: 有的介绍桃雕的形状、传说, 有的介绍桃雕的制作要领、技巧, 有的介绍桃雕的艺术价值, 有的介绍云渡桃雕艺人的精神, 有的帮桃雕写起了广告词……请同学们展示自己作品。
生1: 一把普普通通的刻刀, 一个普普通通的桃核儿, 在云渡人的手中左磨右刻, 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 人物、动物、植物、器具, 无所不能。我老早就听别人说: “云渡人的手巧, 善刻桃雕, 雕出的桃雕精致极了! 刻人像人, 刻物像物, 刻个小孩能说话, 刻朵荷花放清香 ( 陈紫萱) ! ”
生2: 说起云渡桃雕, 我要向你介绍一位年近七旬的老桃雕艺人———云守阳爷爷。云爷爷的手神了: 刻猫像猫、刻虎像虎, 刻个孩童还能和我一起玩耍呢! 等到放了暑假, 我一定要去云渡玩玩, 顺便拜访一下云守阳爷爷, 学习一下桃雕的制作, 带回一个自己亲手制作的桃雕, 让同学们开开眼 ( 黄子桥) !
生3: 云守阳, 民间艺术家, 他虽然是农民, 但是他用那双灵巧的手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崭新的艺术世界。他和蔼可亲, 每当有人高高兴兴地从他那里拿走雕刻好的桃雕, 他脸上就会流露出慈祥的微笑。正像那他雕刻好的弥勒佛, 和善可亲 ( 倪子健) 。
……
上述教学片断进行及时迁移练笔, 既弘乡土之文化, 又扬家乡之美名,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收获成功的快乐, 将自己本节课所学的语言表达方式运用于交际实践中, 不仅积累了语言, 更学会了运用, 最终实现得意得言又得法的效果。
五、教学思考
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 许多教师的教学流程是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品读感悟重点段落内容, 悟读体验作者情感, 总是围绕课文内容在转圈。《新课标》提出,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可见, 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概括来说, 就是通过文本的语言文字, 理解文本的言语内容, 掌握文本语言文字的表达方法与感悟。《姥姥的剪纸》一课, 教者就是由文本内容解读转向重语言学习运用, 为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找到了一条捷径。那么, 在平时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呢?
首先, 是多角度地解读文本。文本的解读是课堂教学的根。苏霍姆林斯基说: “为了上好一堂课, 一辈子都在备课。在文本面前, 教师的身份比较特殊。既是读者、作者, 又是学生、教师。”那么,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进行文本解读时, 不仅要与文本的作者产生思维的共鸣, 还要照顾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和阅读个性。唤醒学生生命意识, 走进文本, 从而研读文本。如《姥姥的剪纸》一课, 站在读者角度: 姥姥心地善良、勤劳能干。有着剪纸的绝活又是那样的乐于助人。姥姥对外孙无比疼爱, 同时又寄予希望。文章最后一节所描述的浓浓亲情, 令人很受感动。站在教者角度: 文章写得生动活泼, 而又蕴含作者对姥姥的喜爱与思念。文中既有对姥姥剪纸水平技艺高超正面描写, 又有通过别人的赞美来进行的侧面烘托。文中清新、流畅的语言, 正是学生进行语言积累与内化的好范例。同时, 文中对话部分极具生活情趣, 能够有利于激发学生朗读热情和培养语感。站在学生的角度: 姥姥心灵手巧, 剪纸水平高超, 常会帮助别人。为了拴住贪玩的小外孙, 还剪出了连环画一样的: “老牛小兔图”。作者长大了, 但他永远也不会忘记自己的姥姥和她的剪纸。
其次, 要关注文本表达形式。歌德说过: “内容人人看得见, 含义只有有心人得知, 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叶圣陶先生说过, 语文课, 就是老师同在课堂上, 借课本里的一篇篇课文作例子, 教会我们的孩子说话和写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学生语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判断依据是言语的表达。但事实上, 大部分老师仅仅在教课文, 关注言语内容, 忽视了言语表达形式。因此, 语文教学的重点应由“内容的分析”引向对言语表达形式的研读、品析、借鉴、运用, 从而促进学生选用正确的、恰当的, 乃至最富表达能力的言语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用“讲解课文内容的方式来教语文”, 聚焦的仅仅是“文章写什么”, 而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来说, 更为重要的是应关注“文章是如何写的”, 即文本的表达方式,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都具有独特的结构形式, 是学生学习与借鉴的重要范本。那么, 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落实呢? 在低年级段教学中应以借鉴模仿为主, 模仿是孩子一切言语实践的基础, 让低年级段的学生感受优美的言语表达, 多提供规范的言语表达范本; 在中年级段教学中应以“揣摩”和“实践”为主, 中年级课文内容丰富, 要学习文本中用词的精妙、布局的精致、表达的精当、蕴含文旨的精心, 在阅读教学中, 要从只重内容分析与理解中解脱开来, 应着力揣摩作者用词的精妙、布局的方法、文本的特点、写作的特色等; 在高年级段的阅读教学中以强调思维的创造性为主, 让学生的表达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 为学生营造和建构思维创造性的平台。
例谈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篇11
铁匠打铁诀窍有三:一是切准“火候”,趁热打铁;二是切准“打点”,锤锤到位;三是切准“力度”,大锤成型,小锤修饰。语文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应该如何切准“火候”、切准“打点”,让大锤成型的阅读教学少一点遗憾?本文试例举阅读教学中修饰与优化的三种策略。
一、图片运用,从功能上优化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老师们都很重视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图片资源普遍走进阅读教学的课堂。语文老师经常运用丰富多样的图片,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颇受学生喜欢。但我发现,绝大部分老师运用图片目的很单一,或激发兴趣或帮助理解课文内容。除此之外,再无他用。我想,我们可以把图片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从功能优化其运用。
比如:教学六上《索溪峪的“野”》一文时,我在不同的时间段用了四次“张家界”风光图片,把图片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
图片运用一:初现激趣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世界闻名的风景区游览。请看:(师播放“张家界”风光图片)。
生:“哇”“哇噻”“那儿太美了!”“我好想去啊!”……
学生那惊羡的表情,赞美的语言让我很开心,于是顺势引出:“咱们就赶紧走进张家界的索溪峪吧。”接下来,学生便带着这种兴致学习新课,感觉很好。
图片运用二:复现解文
在教学第2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索溪峪的山是野的,有一种惊险的美。我又有选择性地出示了“张家界”风光图片中的“一线天”“百丈峡”两张图片。
师:同学们,请看图,能发挥你的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些景点的风光吗?
生:(略)
师:现在,你们明白索溪峪的山有种惊险的美了吗?
此时,学生恍然大悟。这两张图片不再是图片,而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想象力,练习口语表达的凭借了。
图片运用三:再现铺垫
课文学完后,我设计了一个“辩论”环节。一个被告:索溪峪的山、水、动物、游人太野了,不能让他们随心所欲。一个法官:把不规则的山削整齐些,把弯曲的水道改直,然后修建漂亮的桥,让行人稳稳当当地过小溪。至于猴子嘛,把他们关进笼子里,就不会到处乱撒野了。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方展开辩论。在辩论开始前,我又有选择地出示导课时“惊险的山”“横栏绿水的山”“旁逸斜出的山”“弯弯曲曲的溪流”“溪流上的独木桥”“溪流里的石块”“在树间攀缘的野猴子”等图片,给他们带去视觉冲击,唤醒他们的生活体验,激发他们的思维。学生看着这些形态各异的山的图片,就会想,要是都变成人工修饰的某种形状,那会怎样呢?于是,在这样的铺垫下,学生的辩论有理有据,说得头头是道,很精彩。
图片运用四:回现延伸
师:同学们,课文学完了,我们再回顾一下“张家界”的迷人风光。请一个同学一边看图,一边当导游,给我们介绍介绍。
生:略。
这样一来,整堂课前后呼应,还激发了学生课外去了解张家界,甚至去张家界旅游的兴趣,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大语文观啊!
以上的图片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能力;还能调动他们课外去探索的欲望。这样的图片运用把图片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优化了我们的阅读教学。
二、课堂提问,从表达上优化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提问,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最重要渠道之一。歌德说:得“意”可以忘“言”。而语文课程则不行,必须要让学生既得“意”,也要得“言”。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必须从表达上优化,引导学生学会既得“意”更得“言”,这样,语文课就有语文味了。
以下是教学六下《匆匆》一文的两个提问设计:
设计一:
师:同学们,课文中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的语句有哪些?你能画出来,并写写自己的体会吗?
接着,学生自学,边读边作批注。最后,学生汇报相关的句子和体会,师借机指导。
设计二:
师:同学们,时间看不见、摸不着,朱自清是怎样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写得让你看得见的?他又是如何让我们感觉到一天的日子匆匆而过的?
接着,老师紧抓课文第2自然段一个比喻句“八千多日子如针尖上一滴水……”引导学生反复体会,感受其表达的精妙和传神。滴答,一滴水没了,24年过去了;再滴答,又一滴水没了,48年过去了;再滴答,人的一生都过去了。人生就是三滴水。最后,围绕第3自然段开展教学,以一天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活动为线索,逐一对应板书(起床、洗手、默默、遮挽、睡觉、叹息)和时间流过的词语(挪移、过去、过去、过去、跨过、飞去、闪过),并通过仿写比较,了解、感受、体会作者是如何精巧选择、恰当表达的。
对比以上两个提问设计,我们不难发现。设计一:老师关注的是文本的内容,哪些地方写出了日子的匆匆;而设计二:老师的提问指向的是文本的表达,作者是怎样写出日子的匆匆的。我们知道,学生一读《匆匆》这篇文章就会联想到“要珍惜时间,有所作为”等思想内容,但对于作者是怎么写出时间的匆匆的,才是学习的重点。显然,设计二的提问落在理解和体会“作者如何将无形无声的时间写得有形有声”,这样的课堂架构跳出了以理解内容为中心的研读模式,建立起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中心的实践活动模式,这样的提问“问”在言语形式的秘妙处。我认为,这样的课堂提问能优化我们的阅读教学。
三、随文练笔,从过程上优化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积累、运用,提高习作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时下,很多教师都认识到随文练笔很重要。但往往由于时间不够等原因,课堂上虽有练笔,却来不及点评,其练笔过程不够扎实。那怎样从过程上优化随文练笔,让学生确有所获呢?
以下是我在教学四下《父亲的菜园》一课中根据文中的一个句子“那天,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就冲进了暴雨中……”设计的一个写连续动作小练笔的步骤。
步骤一:品读,把握写法
在学生练笔前,带领学生品味这句话中“丢、抓、冲”三个动词接连使用的好处,并出示俄国著名作家阿·托尔斯泰在《语言即思维》一书中所说:“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这不用多说。因为全部生活就是运动。”让学生加深使用动词的好处。
步骤二:拓展,巩固写法
出示两个描写动作的片段让学生找动词,品味动词使用之好处。
片段一:“他踽踽独行,走了一程又一程,涉过了冷水滩,又趟过了冰凌湖……他不顾头皮破、肩骨伤、腿脚流血,边挤边走,四个钟头之后,终于闯出了峡谷,来到了珍宝关。”
片段二:“李京京咬紧了嘴唇,郑重地举起右手,眼睛一眨不眨地望着程老师。)”
步骤三:练笔,运用写法
小练笔:根据提示想象,用动作描写续写当时的情景。(只选一处来写)
(1)上课铃响了,我站在教室,门掩着,老师已经在讲课。我……
(2)他在球场投篮球。他……
(3)她看到前面有一位小朋友摔倒在地。她……
步骤四:比较,提升写法
首先,我让学生展示自己写的小练笔,生生比较。接着,我又出示老师自己写的文章让学生读,师生比较。最后,老师再次总结用连续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特点这种写法的好处,加深学生的印象。
我想,我们在设计随文练笔时如能做到以上四个步骤,那这样的练笔、这样的阅读教学也就更优化了。
当然,优化阅读教学的策略是多样的,如教学的手段、教学的环节、教学的内容等等,都可以优化,但最根本的是其优化要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于实现阅读教学的最大功效。我相信,只要我们语文老师具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同时考虑儿童的学习心理和学习的实效性,就一定能找到最优的、适合自己的阅读教学策略。
古典诗词教学拓展阅读例谈 篇12
一.立足文本, 拓展古代汉语知识
教学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古典诗词, 必须在立足于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拓展古代汉语知识。因为, 古典诗词是我国古代文人用古代汉语书写的文学作品, 学生此前虽然学习过一些古典诗词, 对古典诗词中的古代汉语文化现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但是, 毕竟功底薄弱, 储备有限;因此, 这首古典诗词中出现的诸多古代汉语文化现象必定成为学生理解、鉴赏其思想内容、作者情感等的拦路虎。所以, 教师必须先引导学生拓展这首古典诗词中似曾相识却并不相识的古代汉语基础知识。
如, 请学生说说“收”和“妻子”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 再引导学生根据文意推测“收”在文题中是“收复”之意, “妻子”在这首古典诗词中是“妻子儿女”之意。进而让学生明白:在古典诗词等古代文学作品中单音节词居多。但是, 随着时间的推移, 很多单音节词均已慢慢演变为双音节词了, 上述“收”与“妻子”等即是。
再如, 请学生说说“闻”、“涕”在现代汉语中的含义, 再引导学生根据文意推测“闻”和“涕”在文本中分别是“听说”和“眼泪”的意思。使学生明白:在古典诗词等古代文学作品中, 很多字词随着时间的迁移, 其词义与用法都发生了变化。
二.以点带面, 拓展古典诗词阅读视野
此种拓展阅读法是将大量与作者杜甫或者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文 本信息相关的古典诗词联系起来, 进行比较阅读, 以此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品鉴能力。这种拓展阅读法, 一定要找准拓展阅读的基点, 否则将无法进行有效拓展阅读。如, 我们可以以此诗作者杜甫为基点, 引导学生说说此前还学过杜甫的哪些诗歌, 诗题是什么, 内容是什么, 能否流畅地背诵出来。也可以把学生没有学过的杜甫其他诗歌, 如《望岳》等展示在白板上给学生读一读、议一议。还可以以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文本为基点, 运用多媒体展示杜甫的《春雨》, 引导学生对二者的诵读节奏、韵脚、情感基调、主要内容等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明白:前者是七言律诗, 有4个诵读节奏;后者是五言绝句, 只有3个诵读节奏。 前者的韵 脚为 : “裳”、“狂”、“乡”、“阳”, 押“ang”韵; 后者的韵脚为:“生”、“声”, 押“eng”韵。二者都是咏怀诗, 前者书写作者在喜闻长达七年的安史之乱被平息之后的喜悦心情, 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思乡情怀;后者写作者对春夜之雨的赞美之情, 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二者的感情基调均是欢快愉悦的, 应该用升扬的音调诵读这两首诗。
三.纵横勾连, 拓展积累背诵经典名句
【阅读教学方法例谈】推荐阅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例谈07-22
阅读教学的深度例谈06-26
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例谈11-28
课外阅读例谈06-25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例谈07-30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例谈10-26
古典诗词比较阅读例谈12-10
阅读情境下阅读教学05-30
阅读教学与阅读策略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