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教育发展

2024-05-20

计算机专业教育发展(共12篇)

计算机专业教育发展 篇1

摘要:创业教育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阐述了创业教育的内涵,分析了当前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计算机专业为例给出了专业教育融合创业教育途径。

关键词:创业教育,专业教育,高职教育

0 引言

当前社会正在向后工业化的知识经济时代迈进,而知识经济发展最根本的资源是人才,动力是创新。因此,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具备创新能力、创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传统的“知识型”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创新创业型人才成为促进产业转型与升级,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企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1 创业教育内涵

创业教育始于19世纪70年代的西方国家。1989年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首次提出创业教育的理念,并认为该教育应与学术性性教育、职业性教育同等地位,成为青年应拥有的第三本“教育护照”。1991年,该组织在东京专门召开了创业教育国际会议,认为创业教育从广义上来说,培养的是最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也非常重要,因为用人机构都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社交、技术和管理技能。1998年,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发表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宣言提出了必须将培养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问题;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使他们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职业的创造者;毕业生将愈来愈不仅仅是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1999年,在韩国汉城召开了第二届国际职业教育大会上强调,在培养学生能力时“强调培养创业能力、创造性、集体合作和交流的能力。”[1]面向21世纪的挑战,培养创业能力应成为改革教育与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能力无论对工资就业者还是自主就业者都很重要,应通过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来培养。通过上述几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会可以看出创业教育是世界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

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关于“创业教育”的概念解说目前在学术界和业界有很多说法,还没有一个被普遍认同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创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能够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领域内进行行为创新,开辟或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并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机遇的探索性行为的教育活动[2]。有的学者认为,创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在接受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综合素质与开创个性得到培养和强化,现代创业意识与能力得到开发和提高的教育[3]。有的学者认为,创业教育就是教育学生不是消极地等待单位招聘就业,而是在没有就业机会的情况下勇于自己创业[4]。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创业教育是以创新教育为基础,着力培养学生创业人格及创业技能的教育。

总的来说,创业教育的对象具有广泛性,不同阶段的对象应有不同的定位。对于高职阶段的创业教育其核心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品格、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的培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开发和提高,目的是实现毕业生能够成功走向社会,培养其形成更强的独立生存与发展的本领以及更强的社会适应力。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延伸和深入。

2 我国高职创业教育现状

2010年5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下面简称《意见》),根据《意见》精神,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专业教育为基础,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意见》颁布后,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进入了全面推进阶段,各种形式的创业培训班,创业论坛,创业竞赛和实践活动层出不穷,部分高职院校还建立了创业实践基地、开设了创业课程。

对照《意见》要求,目前我国高职在创业教育工作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

2.1 对于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高职院校对创业教育在新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意义还缺乏明确的认识,没有将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只是单纯的开设一些讲座或以“企业主速成”为目的的短期创业培训,创业教育流于形式,缺乏实效。

2.2 对于创业教育认识深度不够

许多院校将创业教育仅仅看成是就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认为创业教育目的就是扩缓解就业压力,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因此,创业教育只是纳入就业指导课程中,作为一个补充项目,教育内容也只停留在技巧、心理、政策、形势分析等方面的指导,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教育还未引起重视。

2.3 实施创业教育广度不够

目前,绝大多是高职院校开展的创业教育还达不到“全覆盖,分层次”。有少部分院校的创业教育还只是停留在以共青团组织以及学生管理部门为主体开设的创业讲座、创业计划大赛和社团等第二课堂活动,活动参与的人数少,受众面低。

2.4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度不够

创业教育应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大多的创新创业是在一定的专业领域内开展的,需要专业的支撑,因此创业教育离不开专业教育,同时创业教育又能起到强化、促进专业教育的作用。所以说,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目前,许多高校开展的创业教育过程中,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严重脱节,创业实践活动主要由共青团及学生管理开展,创业教育相关课程的教学主要有思想政治教师或就业指导教师担任,创业教育未能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现象严重。

总的来说,我国关于创业教育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创业教育的理念、内涵、目标、创业教育的模式和体系构建,取得了一些成效。如何进一步深入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性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问题。笔者认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是进一步推进创业教育,促进专业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3 创业教育与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融合途径

由于各高职院校定位不同,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并服务于本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的需要,因此,创业教育不存在通用大纲,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也要针对具体专业具体情况来运作。笔者根据多年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及近几年指导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经验认为,要达到创业教育与计算机专业教育较好地融合,应从以下几个途径开展。

3.1 教育理念融合

计算机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其迅猛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在这个行业中需要大量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开拓精神综合素质高的计算机人才。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创业教育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力和创造力。因此,在计算机专业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要正确认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关系,革新传统的、单层次的专业教育理念,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树立将计算机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为一体的教育理念,将创业教育渗透到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2 人才培养目标融合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标准,是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依据和出发点。创业教育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开创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开创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在某一专业领域从事实际工作的高技能专门性人才。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的人才。将创业教育的目标融入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引导在专业教育中开展创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此,可以在现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加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等相关描述,体现出创业教育的目标。

3.3 课程体系融合

要系统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基本的创业能力,就必须把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到专业教育计划中,把创业教育课程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并保证教学时间,给予一定的学分。笔者借鉴国内外高校创业课程设置方法和围绕创业教育培养目标,认为计算机专业在创业教育课程可分两种类型,一般性课程和专业技术领域内课程。

一般性创业课程可以开设《大学生创业基础》、《创业人士系列讲座》等课程,主要讲授创业基本知识,创业营销、创业组织与管理、商业计划书撰写、风险预测、团队组织与管理、介绍税收法规、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成功人士创业经历等。借鉴英国利兹城市大学“创业教育课程开设越早越好”的经验[5],这类课程可设在第一、二学期。由于高职学制较短,课程内容务必精炼务实,学时不易太多,课程中的案例以计算机行业案例为主,达到了解创业基本常识、激发学生创业意识和对专业的学习兴趣的目的。

专业技术领域内课程主要是结合计算机专业知识,开设实践性、操作性强的课程,如《网络创业与实训》、《网络工程项目管理》、《网站策划与运营》等。这类课程主要通过模拟演练的方式,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书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使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品质得到提升。这类课程最好安排在主干专业课程后,也可与主干专业课同期开设,一般设在第三、四、五学期。

目前与计算机专业结合紧密的课程凤毛麟角,学校应该制定相关激励政策,鼓励创业教师和专业教师联合开发创业课程,使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专业教育。

3.4 教学内容融合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关键是教学内容的融合。一方面,创业教育课程尽量以专业为背景,大量的案例、项目要来源于计算机领域。另一方面,专业课程教学中直接植入创业的某些元素,激发学生创业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开创性思维、锻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计算机系统配置》课程中,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电脑城的小老板和顾客,顾客提出购机需求,老板为顾客推荐电脑产品。为了完成这一角色扮演,学生事先需要做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各电脑零部件的报价和性能,相关税收法规和人力资源成本等,然后才能给出合理报价,并说服对方购买产品。学生在这体验中得到了综合性的锻炼。

再例如,笔者在第一学期教授专业基础课时,每次课等都会利用5分钟时间让学生介绍有关计算机界有影响的人物(学生事先准备)。腾讯的马化腾、盛大网络的陈天桥、阿里巴巴的马云、乔布斯、比尔盖茨等成功的创业人士和企业家都被学生介绍的热点。一学期下来,学生在无形中对计算机行业有了一定的了解,了解了众多创业人士的创业史,意识到创新对于创业的重要性,同时他们也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通过上述两个例子可以说明在专业课程中渗入创业教育内容无论是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还是综合能力的提高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体现了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3.5 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建设

为了给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我系成立的学生创业服务部,服务部配有两名指导教师,下设电脑维护维修部、网站开发部、多媒体制作部以及网络工程部、文印部。面向全校师生和周围社区提供计算机硬件软件安装与维护、网站设计与开发、摄影摄像、视频编辑、平面设计、小型局域网搭建、文档排版打印与PPT制作等服务。学生通过自行组建团队竞聘进入创业服务部。通过创业服务部的实践,学生不仅能将所学专业的知识技能学以致用,同时在服务的宣传与推广、团队的管理、成本控制、与客户交流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的锻炼。

针对在专业上有特长的学生,我系成立的特长生工作室,制定了相应的特长生工作室入室标准、管理制度、奖励措施以及考核标准,为特长生提供软硬件支持、技术指导,鼓励学生进行产品开发,项目开发以及各项创新活动。进入特长生工作室的06级学生张斌杰开发了电子相册、智能钥匙等产品,在无线电杂志上先后发表了3篇文章,07级学生龚骏获的创新项目上海市第六届“上汽杯”科技创新活动二等奖,10级学生高吉才的Android创新项目Google资助。事实证明特长生工作室是一个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育创新项目的有效途径。

3.6 创业教育教学团队建设

创业教育的开展归根到底需要教师来实施。目前,各高职院校特别是非经管类院校优秀的创业教育师资非常匮乏。创业教育师资团队已经成为制约创业教育发展的瓶颈。在创业教育教学团队建设方面,应从校内教师和校外教师两方面着手,以校内师资为主,校外师资为辅,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在校内选拔有创业意识强或有创业经历的经管类、思政类和计算机专业的专业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创业教育培训,如专业教师主要培养创新能力,可将专业教师送到创新性企业锻炼,参加创新领域的培训,经管类教师和思政类教师要为他们创造创业实践的条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创业实践。校外师资则可以聘请IT行业创业成功人士和本校毕业的优秀的创业者来校开设专题讲座或指导学生模拟演练。只有打造优秀的创业教育教师团队才能将创业教育落到实处,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收益。

4 结束语

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使得开展创业教育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必须充分认识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树立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的教育理念,将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教育的各个方面,发挥专业优势才,使创业教育取得更大成效。

参考文献

[1]刘来泉.把创业教育切实纳入我国职业教育中[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6).

[2]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3]曹威麟等.中国高校的创业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2(3).

[4]顾明远.高等学校要向学生进行创业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

[5]周广西.寓创业教育于本科专业教育中——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卡迪夫大学和利兹城市大学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J].河南教育,2010(3).

计算机专业教育发展 篇2

(1)专业与自学

周恩来同志曾经说过:“学习是学生们的天职。”为此,入学四年来,我一直都很重视自己的专业学习。在学好理论的同时,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尽可能不浪费任何一堂上机课程。为了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在第三个学期,我自己购买了电脑,以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经过一番努力,我对计算机科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取得了多门课程“优秀”或者“良好”的成绩,并获得奖学金。现在,我已能够熟练运用《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vfp6.0》、《authorware5.0》等应用软件,独立组建小型局域网。此外,我还在internet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个人主页,在“湖南高校网页设计师联盟”网站里担任栏目斑竹。现在,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中国it界的神奇,并立志向网络技术方面发展。

为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我先后参加了第32、33次全国自学统一考试,报考湘潭大学文秘专业,通过四门,获得单科合格证书。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我在二级优秀的基础上报考了大学英语三级(专科)考试,并顺利通过。现在我正在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准备,已能够正常地用英语与朋友们进行书信交流,轻松读懂英语材料。在英语听力方面,自XX年以来,我一直坚持收听湖南电台新闻频道的英语讲座,促使听力、口语水平都有所提高。

存在的不足:偏科现象严重。对自己不感兴趣的科目,我很少在上面花时间,导致某些单科成绩偏差。

(2)爱好与特长

我的爱好非常广泛,尤其是对于文学和写作。来校的第一个学期,在学校团委的指导下,我建立了奔马文学社。被推举为首届社长。第二个学期自行出版了社刊《草原》,发行数一千份,在校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加入了到校记者站,成为一名光荣的校园记者。在进行校园采访和发布新闻的同时,我开始自学《新闻采访和写作》等课程,有了很大的收获。由于成绩突出,我被聘为《湖南水校报》责任编辑,同时被哈尔滨《中专天地》杂志社聘为特约记者,湖南电台经济频道校园特派联络员。作品也开始在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到现在累计达40余件。其中在“榕树下”网站上发表作品19篇。目前我已在网上申请了个人文集。

(3)思想与能力

“学问未必全在书本上。”学好书本上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在我的思维中,学历与能力并重。所以,我很注重在全方位锻炼自己。入学四年来,我先后担任了共青团湖南省水利水电学校委员会东院团总支宣传委员,湖南女大、中南工大、有色职专、湖南水校四校广播联站副站长、校团委委员、计算机学生会宣传部长、班级团支部书记等学生干部职务。在任职期间,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对待同学,尽力帮助。做到公廉明,积极发挥桥梁作用。每周星期二下午的政治学习,班会,大都是由我主持。此外,我曾多次组织同学们进行课外公益活动。如在三月份开展的学雷峰倡议活动,打扫七里庙、黄土岭居委会街道卫生等。这些活动的实施,使我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办事经验,从而大大提高了我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交际能力和处事应变能力。

在这些过程中,我的思想发生了大的改变,这一点是不言而喻的。我开始学会正确地评估自己,学会一分为二看待问题,学会定义自己的人生目标。我参加了学校团委举行的第四期团干培训班,在班上我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怎样才能当好一个班干部?)获得了学员们的认可。我参加了学校业余党校第四期培训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的章程。我参加了校团委举办的首届学生干部培训营。团委举行了全校性质的整风运动,在这项活动中,我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接受了来自同学们对我的教育。

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我阅读了许多名人传记,从伟人的经历中获取养分,更进一步地充实自己。我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提高了自己鉴赏水平。我又学习了为人处世伦理哲学,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所有这些,使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人生追求的意义。

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发展浅议 篇3

【关键词】师资市场调查走出去实践经验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133-02

计算机专业是绝大部分职业学校必开的一个专业,对计算机专业感兴趣的孩子也有很多。但很多孩子在真正进入课堂学习后,却很快失去了兴趣,甚至要求转专业或退学!很多家长也说,在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学不到东西,毕业之后不好找工作。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不再受学生的喜爱,不再受用人单位的亲睐呢?作为一名工作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一线的教师,经过多年的观察与思考,有一些浅见与同行们分享。

一、教师分析

笔者多次外出参观学习,碰到职教同行,大家都感慨:师资太匮乏了!当然这种匮乏指的不是数量上的欠缺,而是质量上的不达标!目前来职业学校教书的都是大学毕业生,他们从小接受普通教育的熏陶,思维习惯和教学模式中都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普通教育的烙印。更重要的是他们还缺乏所教专业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经验,而这种经验却是我们在教学中极需要传递给学生的,因为他们必须依靠这些来适应和胜任自己将来的工作。比如在用3D MAX构建室外建筑模型时,我们应该采用什么的材质、打什么样的灯光才能体现出最炫的效果,让客户满意而又节省时间和资源?這些类似的问题如果没有工作实践,仅靠看几本教科书是很难回答的。

另外,计算机是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我们的学生在毕业之后就会面对各种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的现实情况。那么我们的教师能把这些新东西消化吸收进而教给学生吗?我们的学生能适应各种变化吗?很多教师自己都无法与时倶进,所教的学生自然也无法适应了。

二、学生分析

无须讳言,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不太令人满意,因为只有那些上不了普高而家长又不希望孩子过早进入社会的才会被送进职业学校!他们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可想而知!计算机专业更糟糕,很多孩子选择这个专业的目的只是能方便他们上网、打游戏!据笔者多年的观察,这些孩子普遍具有以下特点:

㈠基础差

经过普高的千挑万选,这些剩下的孩子的基础普遍较差,而且英语和数学更加糟糕!而在计算机的学习中,特别是进阶到更高层级时,英语是必不可少的,数学更是我们进行编程的基础!这就导致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往往会碰到发展的瓶颈,使我们很难培养出高质量的技术人才。

㈡学习习惯差

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之所以差,究其原因还是没有养成良好、正确的学习习惯,最终导致他们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最后只好完全放弃!

㈢学习兴趣、信心不足

因为成绩不好,很多孩子一直是被老师和家长打击的对象!时间长了,他们自己在潜意识里也认为,自己是没有能力搞好学习的!自然也不用谈学习兴趣了。

三、应对措施

要改变目前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窘境,其根本还得从学校、教师和教法上下功夫。解决了这几方面的问题,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㈠多做市场调查

时代进步了,随着计算机走进千家万户,计算机似乎已经从阳春白雪变成了下里巴人,好像每个人都能来两下子!这样对于初级计算机人才的需求自然急促减少。所以老师们在进行课程选择时,要多做市场调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当超前,据此来进行课程安排,防止孩子们经过几年的学习后,学得一身屠龙之技,却无用武之地!同时还可以跟有需求的单位进行合作,根据他们的要求,采用定单式甚至是委托培养式的教学,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设课程,这样学生毕业后就可以直接工作了。

㈡引进外援

目前,职业学校最缺的就是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所以做为职业学校应该在引进外援方面多下功夫。对于计算机专业而言,有两个做法:一是聘请校外成熟的技术人才做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二是聘请高级技术人才定期来学校讲课。通过这两种方式可以弥补职校教师在经验上的不足,在知识面上的局限。这样学生们在学校里不仅可以学到专业知识,又能学到宝贵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够解决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㈢让老师们走出去

因为体制问题,我们的计算机教师普遍缺乏活力,缺乏进行自我学习和提高的动力。但我们的教学任务还要依赖这些老师来完成。因此安排教师们走出校门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的走出去可以分两种形式来进行:一种是外出学习。除正常培训外,可以以补助学费的形式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专业的培训班进行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第二种是派教师直接上生产一线顶岗实习。我们可以跟相关的公司进行联系,让教师直接进入生产线,熟悉公司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等,亲自体验我们的孩子在毕业后面临的工作环境。这样我们的教师在培养学生时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了。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让教师意识到与实际工作要求的差距,从而激发教师的上进心。

㈣细化学生管理

在对学生的管理方面,要着力提高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多一些理解和鼓励,少一些粗暴和打击,不放弃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坚持学下去。同时在学习中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因为兴趣和特长的不同,我们还可以为每一个孩子提出合理的建议,给他们一个适合他们的发展方向,让他们能较快地在这个方向取得成绩,获得成功,然后以点带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建立他们的学习信心。

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曾经辉煌过,虽然目前已风光不再,只要我们勤动脑、勤动手,找对路子、用对方法,通过我们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计算机专业必将重新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计算机专业教育发展 篇4

1 高职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现状

1.1 专业定位不够准确

目前社会上计算机人才缺口涉及到网络安全、网络管理和维护、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以及网络制作等等专业领域, 那么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定位上主要为网络管理员、网络开发运营工程师, 网络架构的工程师等等。然而从目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状况来看, 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 主要体现在所培养的学生步入社会后, 与相关企业所要求的人才标准存在着很大的差距。面对目前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 企业为新入职的员工提供专业培训机会显然是在浪费时间, 而且提高了成本。从学生的角度而言,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步入到工作岗位中, 对于网络架构更显能力不足, 比如网络架构的需求分析和设备选型, 网络架构的整体设计以及服务器搭建, 特别是经验性较强的故障排除往往不会受到教学的重视。

1.2 专业课程设置有明显的滞后性

科技进步推进网络技术不断升级, 计算机学科教学就会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 加之学校与社会之间没有建立起资源流通的渠道, 就会使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落伍于时代。企业的产品和技术都在根据市场的需要不断更新, 否则就要面临着淘汰, 而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进入企业之后却无法在短时间内融入到企业的工作环境当中。让学生更为关注社会信息, 并了解网络新技术趋向, 特别是当时较为流行的计算机软件, 教师都要有所了解, 并及时地向学生介绍, 以培养学生的在专业技术领域中的持续发展能力。

2 构建计算机技术专业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对于计算机基础专业学生的培养更为注重职业化, 因此毕业离校步入工作岗位后, 普遍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但是由于高职院校虽然展开了实践教学, 但是依然依附于理论教学的基础上, 因此而导致学生创新能力不足。

2.1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要开展实践教学, 就要对于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以合理配置, 根据社会人才需求质量制定教学规划。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 即专业基本能力训练, 应用技能训练和职业综合能力训练。每一个层次都有各自的重点教学目标, 各层次相互之间要具有相互衔接性和渗透性, 但是更为倾向于专业的应用性和实用性特点。比如:在《网站设计》的课程教学中, 可以将网站设计研究项目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培养学生在技术运用当中学习原理性知识, 同时还能够获得项目经验。

2.2 建立实训基地

建立实训基地, 就要建立起实践条件体系, 包括校内实验室以及校外实训基地, 配备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2.2.1 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验室的建立是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建立起来的, 为校内建设的企业环境。包括生产流程和管理规范, 都模仿了大型网络行业, 以使学生可以体验未来的职业环境, 提高职业适应性。学校积极地联合国内大型网络知名企业, 诸如中兴、华为、Cisco、神州数码等等, 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比如:高职院校可以与华为合作, 开办“3Com”华为认证培训, 学生经过培训并成绩合格, 可以而获得由华为认证的网络工程师。

2.2.2 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是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的。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起合作关系, 学校作为培训基地和研究基地, 可以定向地为企业培养专业性技能人才, 同时将企业研发工作转入的学校当中, 节约了新项目研究开发成本。学校则通过建立合作关系更为深入地了解计算机网络市场, 以调整教学结构和教学内容。以神州数码、华为、H 3 C为代表的设备制造商, 以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为代表的运营商, 以及服务外包商等等和网络企业用户等等, 都可以成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对于行业市场的调查以及社会人才应用需求的了解, 可以对于企业的岗位进行分析并整理行业职业标准, 包括产业技术服务标准, 产业作业的规范以及业务管理流程等等, 都可以作为调整或更新专业教学方案的参考项, 以通过更快地获取自强与优质资源提升专业教学水平。

2.3 建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根据实践教学内容, 可以将网络技术专业划分为三类实践教学形式, 即实验课、实训课和实践活动课。实验课所涉及的是验证性试验, 通过开展试验活动, 如网络配线和短线、联通测试等等加深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实训课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性专业应用技能。诸如网站建设或者服务器的配置等等都需要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实践活动课更为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 让学生接触社会实践, 鼓励学生创业。通过展开各种职业技能活动, 鼓励学生探索专业新领域, 并积极参与技术创新活动。

3 结论

综上所述, 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在于,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更为倾向于职业化和社会化, 对于学生的教育目标定位于学生的职业生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社会上具有非常广泛的就业面, 几乎各行各业都要涉及到计算机网络技术。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离校后, 就要面临着就业的压力, 因此在人才的培养上, 要从社会工作岗位的角度对于学生进行定向培养。

摘要: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倾向于职业化人才培养。采用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方式, 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展开教学, 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职业会适应性, 而且还提高了专业技能培训效果。本论文针对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发展进行分析。

关键词: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职业化

参考文献

[1]阎宏艳.高职院校网络技术专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J].教育与职业, 2010 (9) :129-130.

[2]别文群.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J].电脑与电信, 2013 (10) :30-32, 37.

计算机专业未来发展前景介绍 篇5

本科专业目录中计算机是个大类,计算机专业类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等七八个专业。其中,最核心、最基础的专业就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也是各院校计算机系招生的主要专业,也有很多院校按计算机大类招生。

二、大学课程

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有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等。

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理类课程、电器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以理学相关学科为专业基础的,因此学生需要具备数学分析的思想和方法。而计算机跟人们常见的冰箱、电视等电器一样,属于电器设备,所以还要学习电路分析等电器类基础课程。

三、知名院校推荐

目前,全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类专业,分布于不同层次,既有综合型重点高校,也有普通院校,还有一些高职院校。该专业在各个高校培养特色和优势研究方向上都有很大不同。有的侧重于软件,有的侧重于硬件,有的侧重于计算机网络,有的在信息安全方面颇具特色,方向的选择可能直接影响未来的就业。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A+:4所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A:7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A-:12所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部分知名院校计算机专业介绍

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总体实力雄踞全国前列,本科招生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学生进校后,在第一学年不进行专业分流,不同专业的学生除了完成一些必修课程外,还有很大余地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各种课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为基础,形成了新一代互联网下的协同工作环境、新一代互联网络体系结构、并行与网络计算技术、虚拟现实与多媒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有优势有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北航的计算机专业,一、二年级重点加强核心基础教育,三、四年级实施宽口径专业教育,强化对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北京邮电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计算机与通信相结合为特色,着力培养有深厚通信背景的计算机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侧重于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及软硬件的开发与应用。

西北工业大学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是国家重点学科,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方向很强。

四、就业方向及前景

应用广泛、就业岗位多

计算机类专业应用性广、交叉面多,覆盖社会各行各业,这就决定了就业领域非常广泛。

在IT类企业中,该类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有管理类:如项目经理、软件架构师、硬件架构师等;研发类: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系统开发员等;测试类:软件测试工程师、硬件测试工程师、系统测试工程师等;服务销售类:市场营销、售前服务、售后服务、市场推广等。

近年来,软件开发中心、数据中心等单位吸引了很多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企、事业数据系统的开发与维护、数据统计与管理等工作。

在政府、科研单位及其他非IT类企业中,软硬件的配备、网络安全、系统维护、网站开发等工作也离不开计算机专业的人才。

师范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可以到小学、中学等单位担任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工作。

近年来,计算机同艺术类专业结合,产生了不少新专业,如电脑美术设计、网页设计、影视动画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数字媒体等。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在设计部门、广告公司、装潢公司、网络公司、软件公司、动画公司、企事业广告部等从事美术设计策划与制作、电脑绘画、动画制作、网页设计等工作。

各专业就业方向,大致有以下几种:

软件方向,软件就业方向有软件开发,软件架构师,软件测试,应用软件(包括手机程序)的调试、运行、测试、维护及质量管理等技术岗位的工作,JAVA软件开发,软件公司中Java软件工程师、网络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等相关职位。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研究生和软件工程硕士。

金山办公软件人力资源总监张倩格老师这样说:把软件行业更加精细化、深入化,延展到人民生活的每个角落。“未来,我国计算机软件行业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人才需求量还是很大的。”

网络工程方向,就业前景良好,学生毕业后可以到国内外大型电信服务商、大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工作,也可以到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工程领域的设计、维护、教育培训等工作。

网络与信息安全方向宽口径专业,主干学科为信息安全和网络工程。学生毕业后可为政府、国防、军队、电信、电力、金融、铁路等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安全领域进行管理和服务的高级专业工程技术人才。并可继续攻读信息安全、通信、信息处理、计算机软件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WEB应用程序设计方向,毕业后能够从事网站应用程序开发、网站维护、网页制作、软件生产企业编码、软件测试、系统支持、软件销售、数据库管理与应用、非IT企事业单位信息化。

可视化程序设计方向,毕业后能够从事软件企业桌面应用开发、软件生产企业编码、软件测试、系统支持、软件销售、数据库管理与应用开发等工作。

数据库管理方向,毕业后能够从事企、事业单位数据库管理、软件开发、专业数据库应用设计与开发、数据库的应用与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软件销售等工作。

五、本科毕业生就业薪资

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薪资

在备受关注的薪资方面,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就业率较高的10个大学本科专业中,计算机、金融专业毕业生的薪资水平最高。这两个专业的本科生,不仅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较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5452元,金融学:4621元),毕业三年后月的收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8665元,金融学:7704元)依然位列上述十大专业的前两位。

是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专业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较高的前十个专业中,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满意度为75%。

毕业三年后的平均月薪高达8665元

届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其毕业三年后的平均月薪已达到8665元。

而针对软件行业,张倩格老师介绍,软件行业根据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职位,本科应届生薪酬也有所区别。就研发相关岗位,不考虑百度、阿里、腾讯,行业的平均年薪(工资加奖金)大概12万。具体到金山公司,本科应届生经过筛选进入到企业,年薪(工资加奖金)可以到20万,随着工作经验和岗位级别的提升,年薪也相应提高。

六、报考建议

什么样的考生适合报考计算机专业

从近年录取情况看,不同层次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分数差别很大,一般情况下,各省二批、三批院校的该专业录取分数则相对较低,且二本以下的院校计划投放量大、招生人数多,是该专业招生的“主力军”。

在二本以下分数段(含二本)的考生,一定要注意扬长避短。

一是要扬兴趣爱好之长,避学科劣势之短。

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压力较大,想要学好这个专业,需要较强的数理基础和外语基础。在报考该专业时,考生要考虑清楚是否真正喜欢这个专业,不要盲目选择。

二是在此分数段中分数较高的考生,一定要发挥分数和学科的优势,选择专业方向和兴趣爱好相符合的院校;低分段的考生选择余地相对较小,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参考历年录取分数综合选择。千万不要把计算机专业当成是理科生的“万金油”。

计算机专业教育发展 篇6

关键词:成人教育 大专 计算机 课程设置改革

1. 成人教育函授大专层次计算机专业的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目前,成人教育函授大专层次的学生基础较差,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原理及程序设计类的课程普遍感到很吃力,而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也很难派上用场(主要因为他们学进去的很少很浅,而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也很多),因而有的学生根本就不学。这让我们感觉到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开设无所适从,很难把教材、教师、学生和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3 社会市场对成人教育函授大专层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知识技能的要求

2006年上半年,我们学校就业部门对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地区总共100家计算机方向知名企业进行了专业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企业对函授大专层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知识技能需求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本行业的专业基础知识。(2)能进行单位内部局域网的操作维护。(3)会为公司或产品在互联网上进行营销宣传。(4)擅长单机维护、调试、软件安装的。(5)胜任信息管理、经营分析工作。(6)熟练运用电脑进行设计工作等。

4 成人教育函授大专层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策略

由于计算机专业所涉及到的内容很广,而成人教育函授大专层次学校学生在校时间普遍只有2年,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的安排课程呢?众所周知,由于成人教育函授大专层次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不是很高,学习内驱力弱,认知水平和理解分析能力不强等都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现实。一方面学校为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程设置确实要照顾到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才有动力,所开设的课程不能太“难”;另一方面也很重要,就是我们培养的学生要在社会上受欢迎,必须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所以,课程设置最重要的依据是市场。课程设置除了要考虑学生的基础和兴趣外,还要考虑实用。我们必须考虑市场需要什么,就开相应课程,以就业为导向,采用“宽基础、重技能”的培养模式。对具体每一个学生而言,首先要要求他们 “基础好”,其次要“有特长”。这样的话,他们既可以凭借其扎实基础知识在小企业充当多面手,也可以凭特长在大企业找到用武之地。

(1)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方面

首先,专业基础方面要培养学生掌握办公自动化管理、操作、计算机系统维护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主要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含计算机基础、中英文录入、文字排版、电子表格、演示文稿、internet应用等知识模块)、微机组装与维护、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技术、常用工具软件等。

(2)计算机专业知识技能方面

除此之外,专业教学目标可确定为以下几个培养方向,由学生自主选择其一来主修:

a)网页制作

主要培养从事网页设计的专业性人才,培养具有空间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专业网页设计师,培养能从事网页设计的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有Dream weaver网页设计、Flash动画设计、Fireworks、图形处理Photoshop、Html语言、JavaScript语言等。

b)网络管理方向

主要培养负责维护公司计算机硬件;根据需求设计网络方案,搭建与配备计算机网络;与网络设备供应商配合进行维护和监控公司局域网,保证其正常运行等方面的专业型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有微机组装与维护、internet实用技术、网络技术基础、网络运营管理、路由器交换机配置、局域网组网方案设计、网络工程及布线技术、网络安全等。

c)多媒体技术方向

主要培养从事影视后期制作、多媒体制作、音视系统开发和应用、网络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运营等工作的专业型人才。专业课程涵盖平面图形图像处理、摄像技术、多媒体音视频处理技术、平面动画制作技术、三维动画制作技术、影视编辑技术、影视特技与后期合成等知识模块。

d)广告设计方向

主要培养能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网络广告设计的人才。主要专业课程有色彩与素描、构成艺术、平面设计(Photoshop)、网站艺术、多媒体程序设计、flash动画基础、premiere、数码摄影基础、版式设计、动态网页设计、flash高级应用、3ds max、人机交互设计、flash互动设计等。

5 成人教育函授大专层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方案

基于上述策略,我们针对我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制订了以下专业课程设置方案,并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备案,在我校从2006级成人教育函授大专层次计算机专业新生起予以试行。

第一学期: 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上册和下册一部分);主要内容: 计算机基础知识、中英文录入、Word文字处理排版、Excel电子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电子邮件E-mail和Internet应用等。新授课时(含普通上机):55时; 课程设计课时15时.

第二学期: 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下册剩余部分)和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微机组装与维护、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常用工具软件和考证培训等;主要内容: Access数据库和一些其他课程内容以及组织考证(如信息产业部的信息化工程师岗位技能认证),并培训好,保证其通过率。新授课时(含普通上机): 50时; 课程设计课时20时.

第三学期: 课程: 网页制作方向, 网络管理方向, 多媒体技术方向, 广告设计方向;主要内容: 分四个方向开设专业课程,选择教材时是应注意尽量选用实例型的。教学时多采用任务驱动法,课程考核也应该以实际操作为主,可让学生们(分组)自主进行小型作品开发、课程设计等。本学期继续组织过级考证工作(专业方向考证和通用技能证补考)。新授课时(含普通上机): 各95时; 课程设计课时各45时.

第四学期: 课程: 网页制作方向, 网络管理方向, 多媒体技术方向, 广告设计方向;主要内容: 完成第三学期没有完成的课程,继续组织学生参加各行业技能认证考试,外加毕业作品设计,到企业顶岗实习,及时走访,获得反馈信息。并依据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实时调整我们后续年级整个(1-4学期)的教学。新授课时(含普通上机): 各55时; 课程设计课时各85时.

6 成人教育函授大专层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改革实验

我们在2006年暑假制定了以上方案,从2006级新生开始,我们依据上述课程设置在本校计算机专业进行试验。在2006年下期期末,我们通过学校就业部门利用跟踪回访的机会从2004级(拟毕业)学生中随机抽取了50名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样,在2008年下期期末我们又通过学校的就业部门从2006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00名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两次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与对比:2004级: 学到了知识技能占28%;没学到知技能占72%;已(能)找到满意工作占32%;没(不能)找到满意工作占68%.2006级: 学到了知识技能占53%;没学到知技能占47%;已(能)找到满意工作占56%;没(不能)找到满意工作占44%.可以看出:认为自己学到了知识技能的比例明显上升了;认为自己没学到东西也找不到工作的比例也显著下降了。

另一方面,各用人单位通过就业部门反馈意见也表明,我们06级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相比04级和以前的总体来说专业知识更扎实,操作技能水平更高;相比同类学校的毕业生也具有很明显的优势。索尼老总坦言:“你们现在的毕业生我们很喜欢,主要是他们会的东西多,招过来就能做,能做好;不会做的上手也很快,会做还会学。”所以很多名优企业都加强了在我校招人意向。应该说,本实验是成功的,达到了预期效果。现已获得学校领导批准,将把本实验继续进行下去,并总结经验,准备向其他专业推广,促进我校教学的新一轮改革。

参考文献

[1] 高铁栓.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2):84-85

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教育研究 篇7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适应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需要, 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有一定理论基础, 富有适应能力、竞争能力、自学和创新精神的计算机技术专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快, 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实践教学的主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 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 能够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要求, 学习者可根据自身需要自由选择学习方式, 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这就需要在专业建设上深入研究。

2 高职计算机专业发展的研究

2.1 高职计算机专业发展优势

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 计算机专业知识更新特别快。作为教师不仅仅要求自己精通业务, 还应捕捉专业发展的前沿信息, 以便提高自己的学术理论水平, 及时地吸收那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新知识。掌握一定的多媒体教学手段, 有利于自己对知识的传播手段有所选择和有效地利用。计算机专业更注重能力的培养, 并且知识要与国际接轨。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 在校生通过实习、实训等环节, 可掌握当前岗位实用技能, 到企业后可迅速上手。计算机专业更注重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自学能力。要用新知识启发学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学院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共同研究用人规划和培养计划, 通过签订委培协议书或以企业正式文件的形式予以落实,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2 充分共享教学资源

21世纪, 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 信息产业更以其飞快的速度发展着, 并且推动着各行各业的进步。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不断深入, 我国各个高校都积累了很多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 成为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 但是, 资源对社会开放共享的程度不够深入。近日, 教育部提出, 要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 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于是, 如何共享及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备受各方关注。在此基础上网络多媒体教学成为教育领域新兴的一个重要教育模式, 它是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的结合产物, 是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进行传播的一种方式。一些条件成熟的高职院校正在加速校园网建设、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使优秀教学资源充分共享, 以此促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 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2.3 利用网络资源

随着社会的进步, 网络技术的发展, 网络已成为高校师生获取信息, 丰富知识, 学习交流的重要渠道, 在推动教育改革, 促进思想交流, 丰富师生生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很多学生在家可以方便的上网, 然而网络上的很多资源学生却没有掌握并利用。学生应充分利用网络, 与不同地区的爱好者共同学习相关计算机专业知识, 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免费的视频教程来学习计算机专业方面的课程。有很多计算机视频教程都是精品课程, 这样弥补学校中没有获得的知识完全可以利用网络来获得。利用网络技术, 结合相关专业特点,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弘扬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计算机专业, 可以开展电脑网络知识大赛、电脑软件展示大赛、电脑技能大赛、个人主页大赛、电脑美术设计大赛等, 通过大赛, 使科技活动在信息领域得以不断地深化和拓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4 构建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

构建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宗旨:在管理模式上, 要让图书馆人性化, 以用户为中心;在服务模式上, 要以用户需求为主导, 形成互动、共享、协同的创新社区;在技术上, 要形成开放、交互、集成的应用平台;在内容建设上, 要整合资源、聚合内容、知识组织和关联, 鼓励用户贡献内容。图书馆对IC信息资源的建设涉及从印刷型到数字型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导航, 建立内容丰富、自由存取、方便快捷、结构合理的信息资源体系。

总结

通过对高职教育发展进行研究, 结合高职教育特点, 分析了高职教育的优势, 如专业知识更新快、突出以能力为本位、开放式探索、知识多元化发展、办学效益高、就业率高。提出了如何更好的发展高职教育的几点建议, 包括充分共享教学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构建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围绕市场设置专业、不断加强实践和创新能力。

摘要:对高职教育的特点、高职教育发展优势进行分析, 对如何更好的发展高职教育进行了研究, 其中包括充分共享教学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构建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等。

关键词:网络教学资源库,信息共享空间,计算机专业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臧运蕾苏超, 大学生痴迷网络的问题研究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 2008, 8:71-73.

[2]徐保山, 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J].学习与探索, 2008, 7:111-112.

[3]陈玲, 杨童, 浅析网络在构建大学和谐校园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8, 164-165.

[4]付佳佳.基于图书馆2.0构建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共享空间[J].现代情报, 2008, 6:61-63.

计算机专业教育发展 篇8

在国家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民办高等学校的教师教学水平和过去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和一些高水平的优秀大学相比较,我国民办高等院校的教师教育水平确实还存在一些客观的差距。因此民办高等院校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思想,与时俱进,改变教育观念。

计算机专业学科发展变化日新月异,这就要求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一定要不断的研究新的教学内容,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在不断的创新中与时俱进。在此基础之上,民办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师还要根据民办高等院校学生的特点,研究具有民办高等院校特色的教学方法,在发展中探索研究,提高教学的质量。

1 面向民办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改革分析

1.1 民办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等院校在教育发展和改革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计算机专业本身也存在着很多的共性和个性的问题,目前影响民办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改革和发展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等院校课程设置不够灵活,发展缓慢,无法与用人单位所要求的标准接轨,对于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发展缺少前瞻能力,对于一些新兴的学科相关内容缺乏掌控的能力,即便开设了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2) 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民办院校的教学内容比较落后,教学方法相对陈旧,不能做到吸引学生,学生没有兴趣也就导致教师无法深入研究,从而也就降低了教师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3) 学生考核方式上存在的问题

应试教育造成教师的教育目的主要是为了考试。以考试成绩来区分学生优劣,也是阻碍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原因。特别是计算机这样的学科,在动手操作能力上的要求很高,如果只是注重应试,势必造成学生缺乏实际的应用能力,甚至于影响到学生将来的就业。

(4) 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进入大学后,脱离原有学习模式后过度放松,尤其是民办高等院校的学生,因此民办高等院校的教师在针对这样特殊的群体时,更应该加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研究。

(5) 硬件条件问题

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所投入的培养资金不足,目前很多民办高校没有专门用于教师进行教育改革的专用资金,这也是限制教师进行改革的原因。针对计算机专业而言,还存在着软硬件设备更新资金匮乏的问题,这些都是限制教学发展的客观原因。

1.2 民办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改革方法

目前对于民办高等院校教育改革研究的方法较多,但是大多是面向综合性的教学本身,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科的研究并不多,每个学科在教育方法上都有共性和自身的特性,因此在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科本身的特点上来进行深入的研究。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点 :

(1) 从学生和教师的自身意识出发

从意识出发,这点要从学生刚刚升入大学的时候就开始重点培养,要让学生了解计算机专业学科的特点,明确学习的任务和目的,知道自己所选的专业需要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毕业之后能够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以及需要具备哪些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之上,培养教师的创新型教学的能力。

教师的意识就是要不断的与时俱进,计算机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比其他专业的教师更加突出,具体原因表现在,首先计算机专业发展很迅速,很多学科的教材两到三年就需要更新一次,每次更新都需要教师重新备课,重新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和相关的知识点,这需要计算机专业的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同时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还需要不断的学习新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计算机专业特点是每年都不断的有新的学科加入,也不断的有一些学科被淘汰,所以对于计算机专业老师的要求就更加严格,需要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不断的创新中,加强教学改革的力度。

(2) 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出发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除了原有的教学手段外,可以结合自身教学团队的特点引入多个自主创新课题组,对相同教育改革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群策群力。

计算机专业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优势特点,制作适合民办院校学生学习程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课件可以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完美融合,使课堂教学形式发生巨大的变化,内容丰富,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手,使枯燥的教学变得有趣,教学效果更加直观。尤其是针对计算机专业的一部分学科,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讲解能够更加的形象生动,比如利用动画来讲解局域网的组建,算法的演示等。

(3) 从计算机学科自身特点出发

计算机学科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实践,不能只学习理论知识,要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要加强实践课程的比重,创建自主创新实践体系,多设立综合设计性实践教学环节,最好为开放性题目,增大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空间。

学校要根据自身的能力,尽量多创建相关课程的实训教学基地,建设开放式的实践教学环境,给学生创建更多的加强动手能力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不与社会需求脱轨。

建立网络平台,扩展教学空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计算机依靠自身学科特点,可以更好的突破现代课堂教学讲授的限制,老师可以自主开发网络教学平台,利用网络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学生根据需要通过网络学习有关的内容,根据自身能力建立网络教学资源网站,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2 结语

浅谈中职计算机专业现状与发展 篇9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专业,现状,发展

21世纪将是高度信息化的世纪, 信息产业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信息产业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化, 物联网的逐步应用, 信息产业已经逐步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 计算机专业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然而近几年, 社会上开办的有关计算机技能培训的学校鱼龙混杂, 忽略了师资匮乏、教学设备欠缺的现状, 学生素质提高方面成效不显著, 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而另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就业, 反映了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所以,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应如何建设与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去探讨。

1 中职计算机专业现状

1.1 办学定位不准培养目标不明确

上世纪90年代中期, 当时正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我国的普及应用阶段, 市场处于供小于求的状态, 只要懂得基本计算机操作就算是专业人才, 就业前景很好, 办计算机专业门槛也相对较低, 计算机作为热门专业也就在各中职学校竞相发展起来。然而二十年后的今天, 随着计算机专业招生规模的快速增长和社会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普遍提高, 凭借一些浅显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已经很难在社会上立足。部分学校又走了另一个极端, 过于追求新知识新技术, 这又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 导致学生上课听不懂甚至连基本操作都没记住, 更谈不上学会前沿知识, 难以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毕业生。

1.2 有经验的师资匮乏

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社会上大量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开办了计算机专业, 然而由于师资匮乏“僧多肉少”, 便有其他行业教师改行转为计算机教学, 由此教师构成较为复杂, 专业性的教师较为匮乏。此外, 教师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 教学经验缺乏, 尚未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计算机发转迅速, 专业教师也忙于应付教学任务, 没时间、没机会参与企业实践, 不能及时学习计算机最新技术, 导致教学内容陈旧, 计算机知识落后不能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

1.3 教学手段单一

中职学校教师大多已经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手段教学用具简单, 师生面对教案、教材, 简单的工具, 外加粉笔便可以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师生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交流, 虽然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但是传统教学存在很多弊端, 缺乏生动、形象的直观画面。学生主要以听和记为主, 缺乏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课堂上本应“以生为主”, 结果却是“以师为主”, 学生的主体地位被严重忽视了, 不仅影响课堂效率, 更不利于学生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

1.4 教学设施陈旧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科技时代, 计算机技术快速的更新换代, 而中职院校的软硬件设施难以跟随时代的步伐。教学内容局限性较大, 学生在获取最新知识方面途径受阻, 缺乏实践, 动手能力较差。长此以往, 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只能滞后, 进而影响社会整体发展。

2 中职计算机专业应如何发展

中等职业学校应确立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方向,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以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作为计算机教育、管理工作者, 我们应树立社会需求意识, 开发、创新教学课程, 充分利用先进硬件设施针对性培养企业所需人才,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合理定位培养目标按社会需求培养学生

就目前我国的中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现状而言, 培养从事计算机研究的科学家几乎是天方夜谭。但是凭借学生的领悟能力, 简单的设计、管理、维护和应用是没有问题的, 因此培养目标可面向社会基层岗位, 培养具备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

社会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 计算机专业的岗位技能具有较强的行业相关性, 专业人才既不是来自工厂的流水线, 也不是批量生产的车间, 所以培养该专业人才不能按照工厂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方式, 而应对他们进行多层次、多元化的职业岗位培养。

2.2 提高计算机教师的专业素质, 打造一流的师资队伍

常言道“严师出高徒”, 师生之间一定程度上存在决定性关系。教师的专业能力影响教学质量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 教师在教学中地位极其重要。专业教师需要加大培养力度, 首先自身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 能够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引导学生解决难度较大的实际问题。计算机技能较为灵活, 专业课程较为复杂, 完全掌握该专业所有内容难度是相当大的, 所以专业教师没有必要面面俱到, 可根据自身特长决定其发展方向, 如此对于教师自身、学生个人以及学校专业都是有益无害的。

近年来, 国家定期举办省级、国家级中职教师培训班, 强调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 中职学校教师应把握这些机会。专业教师为求自己的知识结构不落伍, 需要自我不断“充电”, 学习新技术、新知识, 了解市场需求变动, 丰富实践经验。此外, 可结合校外专业性技术人员组成一支培训队伍, 多方交流, 优势互补。

2.3 更新教育观念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教学的需要, 无法满足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教师除了是知识的传授者, 在教学中还起到了答疑、引导、组织的重要作用。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我能动性, 边被动为主动, 教师教学中不仅要担当组织领导的作用, 还应担当学生的咨询师、指导者。然而, 计算机专业人员要不断接受来自外界的挑战, 计算机技术复杂、多变, 存在随机性、不可预知性等特点, 该专业的学生应做好心理准备应对如此挑战。当中职学生走向社会, 不再有教师亲自指导、解答, 完全靠自己在学校掌握的技能解决各种新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避免落后的填鸭式教学, 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深入实践、深入学习、深入探索, 养成良性的学习习惯。像“四阶段教学法”、“引导课文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等都值得我们探讨和学习, 寻找合适的教学模式不拘一格的应用到计算机教学中。

2.4 及时更新计算机教学设备

保障计算机教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先进的教学设备, 也是学生提高实践能力的必要设备。中职教育重在学生技能的培养, 因此, 教学和实践中所需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及时更新是十分必要的。教师的亲身示范、学生的勤于练习, 才能使之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 从而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生产, 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 篇10

关键词:人才培养,改革,发展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成为了一大课题。同样的,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则成为了21世纪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及难点。如何让大学生的能力培养更侧重在素质教育、创新能力这方面,能够有一个宽松的教学机制,让每个人的人才个性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是高校教育改革与研究的重点课题。

首先面临这个挑战的是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专业在短短的十年间经历从大热到如今毁誉参半的局面。以前大家讲起IT人才,都是一脸崇拜的表情。短短几年间,如今的工程师却成为大家眼中的“IT民工”。我们花费了三年甚至四年时间培养出来的软件编程人员,却被人家笑称编程能力不如印度的高中生。有相当一部分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都找不到工作。但事实上,计算机人才真的过剩了吗?

1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IT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就2008年的金融风暴下,很多其他行业的中小型企业都面临倒闭。但是比如汇丰软件研发、百度等这样的公司就依然需要进行大量的IT技术人才的招聘。有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IT人才每年的需求是100万,但是仅仅是软件方面的人才缺口每年就达到42万。事实说明其实计算机专业人才并不是过剩,而应该是供不应求才对。但为什么每年毕业时,仍有那么多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没找到工作或者被迫改行呢?

1.1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面临的尴尬

归根到底,是在于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与企业所要求的人才模式出现了偏差。高校的计算机人才是遵循旧的培养模式下培养出来的,而企业则要求高校的毕业生一出来就能够担当大任,能够马上适应岗位的需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日新月异,更新换代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打个比方,学生在学校每一门功课都学习得非常好,包括C语言编程,单片机原理等等专业类课程。可是到了企业,他可能要求学生要用JAVA,或者是C#进行编程。他就不愿意花心思来培训这个哪怕是比较优秀的毕业生。他可能更愿意去招聘一个已经从事过JAVA或C#编程的有工作经验的人,因为有工作经验的人可以马上就担任起某个项目的主要开发人员了。而对于新出来的毕业生,他或者领悟能力更好,也非常适合这个岗位,但是企业没给这个机会他来锻炼,来成长。那么很有可能毕业生会产生一种自我的否定,从而再面对这类的岗位时,他会失去应聘的信心。可实际的情况是,从C语言编程到用JAVA或者其他更新的编程语言之间的转换,它们两者的本质是相同的,编程思路是一致的,所改动的只是每种语言自己本身的语句特色而已。这样的局面,就给高等教育出了个难题,如何针对自己的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能更贴近市场的需求呢?

1.2 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所面临的难题

目前,我们国内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都是根据国家教学大纲来制定,应该说在某种程度上带有计划经济的影子。每个大学或学院要创办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就应当结合学生能力层次的不同,地区经济的差异性,输送人才的目标来制定属于自己的教学大纲,由计算机领域的资深研究人士(如教授、学科带头人、具有相关企业经验丰富的高管等)制定授课的内容。如果教学大纲定死了,就不容易创办出属于自己的特色。而在课程设置上,则必须紧密结合市场的经济需求,克服脱离实际的现象,同时还要避免因迎合市场而盲目追求最新的理论。实际上,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学好自己专业课的同时,还不得不面临非常多的其它的课程的压力。如大学英语,思想政治理论课等课程的压力。这样,我们在考虑分配课程学时的时候,还必须考虑其它课程。这也造成一个局面,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自己的专业课上分配的时间与精力甚至有时候还不如其它辅助课程。

1.3 计算机教学面临的难题

在目前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师资力量缺乏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计算机专业要求实践能力很强,要求能把理论知识转换为作品的能力很高。而作为一个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即要求其能深入浅出,把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又要能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并有相对应的作品,还要能够对学生的实验进行逐一纠错。计算机专业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除了要准备好教案,还要准备相关的作品,演示后再对作品进行解释。而且很多专业技术都是更新得非常快,你可能面临一个局面,就是每一个学期都在备大量的新课。可是在高校而言,计算机类教师的课酬并不高。相比较所投入的劳动而言,课酬的收入是微薄的。这就严重挫伤了教师在教学方面投入的积极性。而很多教师同时面临着科研的压力,特别是越往上走,科研的压力越大。很多的副教授、教授坦言,如果不是身负着教学任务,他们是很不情愿上课的。当最重要的教学已经成为一种任务的时候,试问如何能够为计算机专业带来质的飞跃呢?

2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

2.1 应立足社会需求,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树立立足社会需求的意识,及时地了解市场变化与企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拟定与企业和市场相关的课程与实训计划。教育是跟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的,在人才培养中,计算机专业是技术应用的专业,需要和企业开展紧密的合作。高校首先应该为学生提供一种更开放和更宽阔的视野来帮助他们培养兴趣,使得他们对未来、对他们将来投身的事业充满热情。和企业的合作,可以使很多学生获得很多思想的启迪。企业需要优秀人才,需要与高校紧密的合作,说明教育不应该是孤立的。应加强校企合作,使得高校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衔接人才培养和企业之间的需求。具体的校企合作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到企业中学习就算了,而是我们应瞄准企业需求的重大背景来设置人才培养方案。高校一般具备一些场地或设备的资源,应利用这些资源,由企业投入经费,利用这些经费组织学生来从事研究。同时鼓励学生能够从实验室走出去,去企业亲身体验他们的成果是不是满足了企业需求。

2.2 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

近年来,教育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明确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思路是“以项目为导向,工学结合”。而在学习领域的改革实质是,坚持要让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按完成生产任务为标准。它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做事的能力,非再现知识能力。由于教育在核心问题上发生的变化,也就引起了教学内容的一系列变化。

从本质上来进行理解,我们对学习领域概念的理解成一个模型:“企业的生产活动———功能分析的模块———教学内容的单元”。所谓学习领域的作用是要解决将生产任务转变为学习课程的问题。因此,进行课程开发必须以职业分析为基础,通过特定的开发流程,才能实现职业分析的结果向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职业能力向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最佳转换。

高校应该注重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及时调整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应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适当突出计算机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流程。通过课程的开发与改革,贯彻让“学生具有一技之长“的主导思想,注重学生在实际操作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注重社会实效性。

2.3 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

通过建立教学评价体系,强化教学反馈。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第一线,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不容忽视与懈怠。教务处应建立教学督导体系,做好检查记录,并就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任课教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改革平时的考核制度。在计算机专业课程,闭卷考试更是无法体现学生的实际水平。应结合专业特色,改善考试制度。如可以平时通过布置团队合作作业,上交作品,上机操作,写文档报告等方式来达到考核的目的。而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以纸跟笔测验为本位”。

适当开展知识技能大赛。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技能大赛,来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学生通过参加这样的知识技能大赛,可以加强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加强沟通能力,增强动手能力,丰富学科知识。对于平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3 小结

在信息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应着眼于未来,创造出“双赢”的局面。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可以更好为企业服务,企业也能很快挑选到满意的人才。要做好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我们必须立足于“重视基础”。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最核心的是数学和编程基础,注重培养数学思维和编程的能力。无论如何改革,都不应该偏离人才本质的培养。

总体说来,计算机课程的课程设置理念是“重视理论基础、加强工程实践、细化专业引导”,如何加强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是计算机专业改革的根本目的。全面贯彻“工学结合”的指导思想,深入校企合作,加大课程改革的力度,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赵致琢,刘椿年,许满武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与教学改革研究进展通报[J].计算机科学.

[2]李晓明,陈平,张铭等.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J].计算机教育.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计算机专业教育发展 篇11

【关键词】目标定位; 校企合 ;订单 ;行动导向

当前,高校的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具有大专、本科学历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不断增加,由于整个就业形势严峻,相当一部分的大学生降低就业门槛,与中职生来“拼抢”岗位。大部分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不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合适的工作岗位,专业对口率约为10%左右。

我校专业培养。根据行业所需的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必须形成:汉字快速录入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图形图像处理能力、计算机硬件安装与维护能力、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能力等专业能力。

就目前的市场需求来看,我校计算机方面的人才培养方向应该定位在专业的办公自动化操作员、数字录入数字处理;图形图象处理;小型网络的管理维护人员、动态网页和动画的制作维护人员这三个方向。

一、在办公自动化

以计算机基础知识 、基础理论 、office软件、打印机、复印机、绘图仪等的使用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针对企业中的办公室文秘人员岗位为培养方向。在对数字录入数字处理过程中要采取激励机制,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种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激励可以最充分地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能充分挖掘人的潜在能力,使其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最终使目标得以实现。所谓竞赛法,是指在实训课教学中,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进行操作技能比赛,既达到提高训练效率之目的,又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还可增加计算机速记员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速录技巧和相关专业知识。对于这种需求,这类学生具备较高的竞争性。针对这些学生开设速录课程:可以是专门的速录软件,也可以是市场上一些主流的输入法。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二、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学习内容

例如:网络的安装和维护,网页的制作等,目标是培养企业网络管理维护人员、网页设计人员。网络人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行业属于排名靠前的,每年需要大量的各种层次的网络人才,中职学校毕业生主要从事网络行业的基础工作,大部分是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建、维护和管理等业务工作。企业上网需求量猛增,是现有媒体的网站和商业、专业性质网站对专业人才的渴求更是迫不及待。网站今后的更大发展需要更加专业的人才来开拓。网络技术持续稳定发展,网络设备的生产、检修、网络建设、网站设计等相关行业对应用型技术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社会对网络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要求人才的素质不断提高,以适应网络技术的发展。随着网络的蓬勃发展,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将越来越多。可根据教学需要适当聘请企、事业单位具有实践经验和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如:聘请网络工程师进行网络管理、网络综合布线、网站建设项目的课题指导,等等。

三、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

要求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例如:《影视制作与剪辑》《Photoshop图片处理》《网络三剑客》《3DSMAX》《MAYA》《ILLUSTRATOR》等等软件的学习。

这三个方向都要加强教材建设,整合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也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更是落实课程改革思想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要编制校本教材以适应当前需求。通过课程开发,建立职教课程体系改进和更新的机制,使课程开发成为职教发展的发动机。要关注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根据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况组织课程,形成围绕工作需求的新型教学与训练项目;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学与训练项目开发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要加强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是决定中职毕业生质量的关键因素,但是目前我校中职教师都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相对较低。要多组织教师到企业进行相关的开发或管理工作,让教师掌握实用的技术技能。采用岗位培训、挂职顶岗等方式,这样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社会实践工作经验,更加生动、深入、透彻地讲授计算机专业知识。通过各种培训,提高教师水平。受各方面的条件限制,并不是所有教师都有足够外出培训的机会。一方面,学校可以请专家或企业优秀技术人员给教师做讲座或短期培训,这样不仅为学校节省了开支而且受益面更广。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开展校本培训,以学校为教育基地,让教师充当主角,以培养具有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为目标,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发展。鼓励教师平时加强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教师一定要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不被社会淘汰。学校应鼓励教师多订阅专业报刊、杂志,图书馆、阅览室为教师提供阅读场所和资料,每年提供一定经费让教师购买图书。同时,可以制定表彰奖励制度,设立奖项,提高教师学习的积极性。

实行产教结合,推行订单培养模式等新型的校企合作机制。行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行业企业。职业教育应该成为企业眼中的教育,反映企业的需求,应当成立董事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注重其在人力资源需求分析、行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程建设方面发挥的作用。在“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实施中,探索和建立根据企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的机制。多联系IT企业,和企业签订协议,按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建立一种良性的合作关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种“订单式”培养可以保证部分学生的就业,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

以学生为主体,尽快提升职业能力。在现代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学习体验是根本的,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课程设计者、学习过程中的教练、指导者、导师和顾问。借鉴“行动导向”模式,为学生提供在“做”中“学”的机会;让学生经历“确定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计划—进行质量控制与检测—评估反馈”整个工作过程。

希望走在课程改革与校企合作机制的前列。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方向,同时和企业建立互惠的合作机制,学校为企业提供优秀的技术人才,而企业则负责为学校提供实践的平台,率先开创学校与企业无缝接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关悦娜.《浅谈如何加强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广东教育》.职教版2012年第4期

计算机专业教育发展 篇12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软件教育,创新,方法

一、精心设计软件创新教育过程

要实施创新教育, 首先要对整个教育过程进行精心设计, 安排好每个教育环节, 在每个环节中体现创新教育。就在计算机软件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教材等方面进行改革, 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要改革课程设置, 优化教学计划。计算机软件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理论够用, 注重能力, 引导创新”为原则。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 不强求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 以专业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围绕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NET和J2EE两大技术平台为主线, 数据库平台以Microsoft SQL Server和Oracle为基石, 注重实践环节, 开设整周实训课, 训练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要多开选修课, 鼓励学生多选选修课, 增加有利于创新素质教育的课程, 如电子商务基础、政务信息化概论、网络概论、图像制作与处理等。设立创新学分, 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 如参加各种软件设计比赛、去软件公司实习等, 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应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为学生长远地接受继续教育, 适应软件技术发展的需要, 提供必要的基础。

其次, 在教学方法上要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软件专业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软件的基本知识和技术, 还要能用软件知识和技术进行创新设计, 设计出自己独特的软件产品。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尽快摆脱“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方法, 在宏观上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发学生智力和能力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方法, 采取以重自主、重实践、重创新、重环境为特点的教学模式, 微观上采用分阶段、分模块、多循环的项目驱动方法。具体来讲, 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教学的起点, 教师先以具体的实例为切入点, 通过演示和分析, 介绍软件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然后要求学生对实例进行修改, 增加和拓展一些功能, 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激发学习兴趣;第二阶段是创新阶段, 由教师先布置阶段性项目, 在项目驱动下, 学生通过自学, 自己收集资料, 深入钻研, 独立创新完成阶段性项目。教师在设计项目时, 要考虑知识点的循环, 即后面的项目要利用到前面项目的知识, 在每个项目中, 知识也要步步深入, 层层递进, 达到复习巩固知识的目的。最后在课程结束时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综合性的软件项目, 在项目设计过程中, 学生可以综合应用所学知识, 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设计出独特的软件作品, 然后在全班答辩, 相互交流作品, 切磋技术。在这个阶段, 教师主要起指点和引导作用, 所有工作由学生去发挥、去创造, 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教师要鼓励学生敢想敢创, 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此外, 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如多媒体、录像和Flash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还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 建立各种交互平台, 进行网上教学, 如借助教师网站、Email、BBS、在线学习考试系统、E-learning系统等, 把学习和创新过程从课堂延伸到课后。

再有, 在考核方式上也要以有利于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原则推进改革, 要改革传统的考核内容和形式, 改变学生“一次考试定乾坤”的现状, 要实施过程性考核, 学生成绩的评定要考虑平时表现和创新因素, 并逐步加大这方面的比例。考试形式除了一张试卷外, 还可以是课堂机试 (电脑上现场编程) 、软件项目设计、软件公司实习报告、论文、实训 (实验) 报告等多种形式, 要通过这些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实践活动来评定学生,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多样化形式, 如教师评分、同学互评、自我评价等, 使评价也成为学习的一种新形式。

通过革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 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实践者, 大大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运用能力。

最后, 教材也是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教材是学生领会教学思想, 学习知识的载体。计算机软件发展迅速, 一般每三年左右知识就要更新, 因此, 软件教材的选取一定要注意内容的先进性, 其次看内容的组织和结构, 最后要看有没有丰富的程序设计实例和富有启发性、拓展性的实训项目和习题。这样的教材能把学生引入程序设计殿堂, 使他们能运用知识进行创新程序设计。面向21世纪高职高专教材和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中有一部分这样的优秀教材, 另外, 除教材外, 最好在教学时还补充一些著名IT厂商认证培训的内容, 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资格能力。

二、建设有创新意识的教师队伍

(一) 确立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即分阶段有层次地构建师资队伍梯队, 重点放在培养专业带头人、教学骨干队伍上, 要在不断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上, 培养几个软件名师和一些软件骨干, 形成一支既懂专业理论, 又懂实际应用, 结构合理, 应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二) 制定政策, 通过各种形式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 重点放在培养“双师型”教师上, 学校要出资鼓励现有教师通过国内外进修、在职硕士、博士培养等途径提高专业理论水平, 追踪专业新发展, 也可以积极与企业合作, 派遣教师去企业锻炼, 或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工作, 拓宽教师视野, 增强教师对自己所教课程在实际中应用的认识, 提高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 从企业聘请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作兼职教师或出台优惠政策引进大软件公司的主要技术人员作为在编教师。

(四) 进行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 采用激励机制, 鼓励教师研究教学改革, 进行创新教学, 想方设法在教学中启迪、诱导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塑造学生的创新风格。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实践

创新思维基于实践始于问题, 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除了要求他们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外, 还要努力让他们更多地接触实践、接触问题、接触最新的技术。因此, 高职院校软件专业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 不但课内要有实践机会, 还可以有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 如综合性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外兴趣小组、软件企业实习、学校的创新工程项目以及参与教师科研活动等, 另外, 通过举办各种比赛, 增加实践机会, 如各种软件技能比赛 (数据库设计比赛、网页设计大赛、程序设计比赛等) , 也可以让学生参加社会举办的各种计算机比赛, 这将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此外, 走校企联合培养之路, 与软件公司合作, 派遣学生去企业锻炼, 参与项目开发, 培养实际的创新思维, 这是最佳的实践活动, 一方面可完成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同时也让企业了解学生, 为学生就业创造机会;另一方面可为企业创造一定的产品价值, 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通过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激活学生每一个创新细胞, 挖掘其创新思维潜能, 发展创新能力。

四、加强创新基地建设, 营造创新教育氛围

实施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活动, 需要一定的硬件支持, 要建立多样化的创新实践基地。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内资源, 如软件技术实训室、数据库技术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图书馆、校园网等, 要保证这些设施长期对学生开放;另一方面加强校外基地的建设, 设法利用社会资源, 与软件公司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使企业乐于为学生提供实习场地和设备, 让学生能在真正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锻炼。要积极营造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 利用各种学术活动 (如聘请国内外计算机专家来讲学, 软件征文等) 、校园文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校、系要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 要采取措施为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如投入资金购置先进的计算机设备, 为一些创新项目以立项的方式给予资助, 为创新活动中突出表现者提供奖励等, 也可在奖学金评定、优秀学生选拔等方面, 体现对创新的要求, 加大激励作用和政策导向。

总之, 软件专业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要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 在全体教师的努力下, 通过教学改革, 营造创新气氛, 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只有依靠创新教育, 不断培养创造性人才, 才能使我国的软件技术水平尤其是系统软件方面强占国际竞争制高点, 创造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软件, 为中华民族争光。

参考文献

[1]韩振宇.高职院校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J].农业与技术, 2004, 23 (6) 30-33.

[2]赵居礼, 王艳芳.高职高专院校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思路[J].教育与职业, 2002, (15) 12-16.

[3]马永涛.浅议高职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计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 6 (11) 50-53.

上一篇:高血压早期的症状下一篇:毒死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