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教学(精选12篇)
计算机专业教学 篇1
计算机作为基础课程,也是职业教育的必修课,在中职院校教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已经在我们生活方方面面得到应用,这就要求每个人都得具备一些计算机知识,这就给我们中职教育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当前中职教育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计算机能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计算机学习过程中对理论知识掌握相对较好,但是对一些实际操作掌握不太好,很多同学对玩游戏等一些娱乐的还可以,但是对一些应用性软件就不能够很好地操作,同时对一些硬件维护与修理也不是太熟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一些中职院校当前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
1 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
1.1 内容更新慢
当前,一些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材更新较慢,在课程设置方面没有突出职教的特色,很多内容不符合职教的学生,内容与学生实际出现不符现象。同时,对于教材的选择上没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随意性非常强。责任性比较强的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能够选择比较恰当的教材,能够让学生学习到真正的知识。对一些新软件在教材上不能及时跟进,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之后,还需要对一些新的软件进行学习,出现了教学与及时脱钩的现象。
1.2 条件改善难
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虽然计算机技术及硬件更新比较快,但是很多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用机比较陈旧,造成理论教学与实际严重脱节。同时由于一些教学机房维护不及时,在学生上机时出现网络瘫痪,电脑配置和教学软件不匹配,鼠标键盘不灵等一些现象,让教学不能非常顺利进行。当今社会,计算机在各个领域都非常普遍,如果不能掌握一些基本的软件操作,及硬件的维护,很难在工作中站稳脚跟。这就要求中职院校在计算机教学硬件方面给予足够的财力支持,更好的让计算机硬件顺应时代的发展,改变这种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
1.3 理实常脱节
计算机是一门理论为基础,实际操作为主的一门基础课程,只有把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好计算机作用,但是当前一些计算机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存在一定的差距,理论不能很好地为操作服务。一些中职院校教学条件有限,计算机配置偏低,保养不到位,实训开出率有限,学生上机得不到保障,操作技能得不到强化。
2 中职计算机教学改进策略
在新形势下,计算机教学应该跟上时代的要求,让学生掌握较强的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让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更好地应用,针对这些基本要求,需要计算机教学进行相应的改进。
2.1 注重启发,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兴趣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计算机,在学习计算机过程中感受到快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实践性决定了它的创造性特点,我们教师应注重方法的讲究、模式的创新,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更好的加入当前比较新的知识,让学生学会计算机的技能。能够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的方法。在讲解过程中应该注重启发诱导等一些教学方法,在学生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要急于给予纠正,先给与提示,让学生自己认识自己所出现的错误,这样学生在以后的操作中才不会出现类似的错误,才能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记忆才会牢固,成功的体验才会喜悦。
2.2 改进教法,强化实践教学
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动手的操作,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对相关知识要理解记忆,并不是死记硬背,要求学生学会操作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通过实际操作获取知识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支点。二是实施多媒体教学。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已经非常普遍,对多媒体的运用一定要恰当,不能把教材的东西直接搬到ppt上,要利用好多媒体,通过多媒体的运用,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媒体技术以数字通信技术、传播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能创造真实的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能够更好地把一些枯燥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变成一些图片或者视频,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更好地把计算机知识传授给学生,便于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三是规划合理的教学目标。对一些上机操作课程,一定要给学生制定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这样能够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不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对一些未知领域的探索,让学生更好地具备学习技能,这就要求每节课都要有一个切实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教学目标明确的情况学习。
2.3 设置任务,提高其主动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一些比较新颖时代性比较强的一些学习任务,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得到锻炼。譬如在教Word 2007时,可事先发给学生一份教学样稿 :处理一份文稿,首先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整理样稿,再有针对性地讲授样稿的处理方法与步骤,并强调实效的重要性。通多对人性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只有一个人在对某件事情产生疑惑的时候,才能够去学习新知识,再来解决问题,在讲授Excel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做一个座位表,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去学习,效果会更好。这种方法要求教师细研教材,精心设置任务情境,要让学生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学习情绪。
随着时代的进步,计算机作为一个基础性的知识,需要我们在培养计算机人才的时候,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基本素质,同时让其具备较高素质的初级计算机技能型人才,这对于中职院校来说就应该及时改进教学方法,能够更好的确保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顺利进行。
计算机专业教学 篇2
毕业实习任务书
一、毕业实习的性质和目的
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具有岗位针对性强,实践能力要求高的特点,毕业实习作为高职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与其他教学环节彼此配合,是前面几个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和提高,是对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进行的全面训练,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综合考核。它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原则,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毕业实习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深入社会,获得实际的工作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所学的技术、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同时,通过社会实习来检验学校的办学思想及人才培养方向以便及时获得社会反馈信息,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改进学校的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毕业实习任务与要求
(一)实习任务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毕业实习任务是按照目前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及计算机应用行业对毕业生的素质能力要求,针对企业日常业务的开展,将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专业理论知识融于实际应用操作中,使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专业业务开展所需的各种技能和方法,从而提高毕业生的综合业务分析能力和专业实践操作技能,以适应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行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具体实习任务明确如下:
1.通过毕业实习训练,使学生能够将在学校所学过的相关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践和动手能力。
2.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能够综合应用所学过的相关知识,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从事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应用工作的主要技能,着重训练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的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业务能力。
3.通过在工作岗位中调查研究和实际操作,为毕业论文的撰写收集必备的资料和素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基本要求
1.按照毕业实习计划安排毕业实习日程,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实习任务书规定的实习任务。2.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必须服从管理,遵守实习纪律、规定和实习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3.认真完成实习单位安排的工作,做实习日记,完成实习报告。
4.对于违反实习纪律或有关单位规章的学生,必须立即停止其实习,及时与学校联系,并报学校予以处理。
5.学生因病、因事不能参加实习,必须办理请假手续,报系领导按学校有关规定办理。否则,不予评定实习成绩。
三、毕业实习内容
(一)熟悉岗位业务,了解企业情况
实习任务: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业务范围、组织机构、人员构成、规章制度、工作纪律。
(二)信息中心岗位
实习任务:全面了解该单位的计算机信息处理的整个过程。1.计算机硬件。2.计算机软件。3.网络通信与维护。4.信息走向。包括:(1)收集信息(2)存储新信息(3)处理信息(4)传输信息
5.企业网在管理及事务处理上的应用。
6.进行小型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管理和开发工作
(三)其他的计算机应用岗位
实习任务:熟悉所有利用计算机完成的工作任务。包括: 1.办公自动化。
2.电子商务网站的规划、部署、设计思想及所从事的业务。3.软件的开发工作。
四、社会实习成绩的考核与评定
1、实习开始时,学生要与实习单位签订实习协议。
2、实习过程中,学生要记载实习内容的实习日记。
3、实习结束时,学生对实习过程要写出实习报告。
4、实习结束时,要具备实习单位开具的实习证明,包括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评价及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做出的鉴定。
5、根据以上考核材料,学校对学生的实习成绩做出评定。
6、实习协议、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实习鉴定、毕业论文必须在2006年6月前送交辅导员老师处,否则不予毕业。
其中,实习报告的格式应符合规范、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全面反映实习的具体情况。实习报告为不少于3000字打印稿。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信息技术系
2005年12月 2006届计算机计算机应用、信息管理专业
毕业论文撰写要求
按照国家高等教育的有关规定要求,高等教育院校毕业生必须撰写毕业论文,并经答辩合格后方可毕业。根据我院(系)专业教学计划,结合我系的实际情况现将2006届毕业生毕业论文撰写的有关要求规定如下:
一、选题要求
毕业论文要符合时代主题,高举的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结合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针对当前计算机应用领域发展与改革的重点、热点和难点,紧密联系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具有超前性和指导意义的对策建议或者设计出有一定价值的应用系统。
二、参考选题
原则上毕业生应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选题目,并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题目要有实际意义,具有应用的价值,可以是项目设计、实际应用感想和设想等,也可以自己选择导师协商题目。对有创意、有新思想、完全独立完成的论文将会获得较高的评价。如果自己不能独立确定题目,下列题目供参考:
1、浅析计算机XX领域中的新技术
2、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的探讨
3、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4、计算机网络在XX领域中应用的思考
5、计算机网络在XX领域中的应用及面临的问题
5、谈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新技术
6、××信息化建设之我见
7、谈谈××领域计算机应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你对本领域计算机应用展的构想。
8、电子商务时代客户信息管理
9、物业(超市/仓库/汽车美容店/旅馆等)管理系统的设计
10、XX企业网站设计中的理论与实践
11、XX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设计
12、JAVA技术的应用研究
13、网络安全技术研究
14、网络安全在XX领域中的应用
15、加密/数字签名等技术在XX中的应用
16、电子商务环境下客户关系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17、其它电子商务技术、应用、设计方面的研究
18、网络多媒体作品/广告的设计与制作
19、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 20、“网吧”对大学生生活影响的研究
21、IT专业学生文化建设之我见
22、XX网络规划与设计研究
23、信息化社会对人民生活习惯的影响研究
25、辽宁对外经贸学院校园网建设的新思考
26、对日软件设计与开发中的问题研究
27、UNIX、LINUX和Windows操作系统比较研究
28、国内外杀毒软件比较研究
29、防火墙技术的应用研究 30、动态网页技术的应用研究
31、小区信息化建设之我见
32、智能大厦建设研究
33、网络布线研究
34、各种计算机语言的比较研究
35、各种接入Internet技术的研究
36、无线局域网设计研究
37、中外(任选一个国家都可以)信息化建设研究
38、中外(任选一个国家都可以)软件人才培养研究
39、XX调查研究(任选一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如辽宁城乡网络普及状况研究)40、国内外电子商务网站比较研究
41、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计算机语言比较研究
42、信息存储技术研究
43、动漫技术研究
44、嵌入技术研究
45、Flash在XX中的应用/作品的设计与制作
46、数据技术的研究
47、基于B/S模式的XX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
48、XX系统的改进设想
49、各种压缩技术比较研究 50、黑客攻防技术研究
三、论文撰写要求
论文以4000字左右为宜,用A4纸打印。不得从网上直接下载,或机械组合。一经发现将影响学生的毕业。
(一)毕业论文内容
1、题目:应简洁、清楚,最能反映论文的中心内容,不超过20字;必要时加副标题。题目字体、字号分别为黑体、2号;副标题字体、字号为宋体加粗、3号。
2、中文摘要:应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摘要字数在200字左右。字体字号为宋体、小4号。
3、关键词:应为论文题目、摘要或正文中出现的最能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一般为3—8个。字体为宋体加粗,字号为小4号。
4、正文:论点要明确,论据要充分,论证过程严谨、逻辑性强,层次分明;结论要正确无误。论文层次序号采用:
一、(一)、1、(1)、1),可跳级使用,各层次的序号左空2格起排,后空一个字距接排标题。正文字体字号为宋体、小4号。
5、英文摘要:英文摘要字数在300—350字左右,英文摘要的题目为英文ABSTRACT。字号为小4号。
6、参考文献:置于英文摘要后面。所用引文应该核实准确并注明出处。参考文献只选择主要的、正式的期刊、文献、书籍,序号为中文引用顺序依次排列,并在引用处标明相应的序号。参考文献是指在论文撰写过程中阅读并参考过的期刊、文献、书籍。置于论文后面,所用引文应该核实准确并注明出处。参考文献只选择主要的、在正式出版物发表的列入,序号按中文引用顺序依次排列,并在应用处标明相应的序号。
其格式为: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始页-末页。
期刊[序号]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期号:始页-末页。
论文集 [序号]作者.题名[C].见:主编.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始页-末页。
7、封面:包括毕业论文的题目、学生姓名、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论文题目字体字号为黑体、小初;学生姓名、班级、指导教师的字体字号为宋体2号。论文的装订方式为:左侧上下1/3处各一个订书钉。
(二)毕业论文撰写的原则
结合社会实习,紧密联系实际,是作者经过调查研究、深入探讨的新成果。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毕业论文撰写的方法
毕业生需与指导教师共同协商选择论文题目。确定论文题目后由学生写出论文提纲,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学生才能动手写论文。论文初稿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然后交指导教师审查。指导教师通过论文的阅读,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见,要求学生进行修改,直至指导教师认为论文合格。学生要充分利用资料室、图书馆和社会实习来收集资料,并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加工、整理、补充、删减、修改形成自己的论文。
四、毕业论文各环节的时间安排及主要内容
1、论文的选题和提纲的审查
时间1周
主要内容:论文的选题应从专业角度出发,尽可能的选择现实生活中比较突出的热点问题和理论上有争议的问题。提纲的审查要看文章题目是否正确、合理;文章结构、层次是否清晰;前后问题是否有逻辑关系。
2、论文初稿的撰写
时间4周
主要内容:学生应将围绕论文题目收集的若干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加工整理,提出自己的观点,进行系统的论证,得出结论。以流畅的语言表达出来。在2006年4月30日前上缴指导教师。
3、论文的指导及修改
时间2周
主要内容:指导教师将学生交来的论文初稿进行详细的阅读、审查,发现其不完善、甚至有错误的问题,并向学生提出修改建议,由学生反复修改,最后指导教师认为合格,同意定稿,使学生获得答辩资格。实际上是不断完善毕业论文的过程。
4、论文的打印及装订
时间1周
主要内容:学生要按照要求将毕业论文用计算机打印出来,并按规定装订成册。
5、论文的答辩及成绩评定
时间1周
主要内容:由学校组成答辩委员会,组织毕业论文答辩。具体答辩程序是,首先由学生宣读论文的主要内容;然后,答辩委员会成员就论文的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由学生回答所出的问题;最后,由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的表现、论文的水平、答辩情况综合评定答辩成绩。
6、毕业论文要求在2006年6月1日以前送交辅导员老师处。毕业论文要装订成册,同时上交软盘,便于归档管理。毕业论文需要优秀成绩者,请于6月10日、11日参加答辩。参加答辩的,请提前通知系办公室。不提交毕业论文者,不予毕业。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信息技术系
2005年12月 附:实习报告样本及要求 1.封面格式
实习报 告
学生姓名:XXX
班级:XX级XX专业XX班
指导教师:XXX
2.内容格式
实习报 告
——关于XX的实习及总结
实习时间: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 实习单位:XXX公司(企业)
一、实习内容及过程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二、实习经验与不足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年XX月XX日
五、实习报告书写要求
1、封面:包括实习报告的题目、学生姓名、班级、指导教师姓名,实习报告题目字体字号为黑体、小初;学生姓名、班级、指导教师的字体字号为宋体2号。论文的装订方式为:左侧上下1/3处各一个订书钉。
2、格式:实习报告必须包括题目、实习时间、实习单位、实习内容、实习经验与不足总结等五部分。
3、实习报告题目:题目分主标题和副标题,副题鲜明、简洁、清楚,反映实习的中心内容,不超过20字。题目字体、字号分别为黑体、2号;副标题字体、字号为宋体加粗、3号。
4、实习时间:进行实习的实际时间段,字体为宋体加粗,字号为4号。
5、实习单位:进行实习的实际单位,字体为宋体加粗,字号为4号。
6、实习内容:进行实习所完成的主要任务及过程,字体为宋体,字号为4号。
7、实习经验与不足总结:参加和完成校外实习的真实体会与总结,字体为宋体,字号为4号。
8、形式:实习报告采用纸稿形式。用A4纸计算机打印,按要求设置,装订成册,字数不少于3000字。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教学探讨 篇3
【关键字】教学模式;计算机文化;计算机语言;多媒体
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IT时代也渐趋成熟,就硬件来说, 从1971年INTEL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4004到现在的四核甚至更高的处理器,短短的四十年,计算机的硬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软件的新版本更是层出不穷。软件的升级,对计算机的硬件要求也越来越高,软硬件新技术的出现不但使计算机应用中的概念、方法及内涵加深,使用方式發生变化,而且动摇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之下,高校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基础教学模式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无法做到与时俱进。针对目前的教学模式以及本人的教学经验,作如下探讨。
熟练掌握计算机,不仅是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是对未来信息化社会中每一位合格公民的基本要求。考虑到当前中学计算机教育的差异与不平衡,在大学中(特别是在低年级中)普及计算机文化是非常必要的。计算机文化也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目前,大部分学生,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仅停留在浏览英特网、游戏、娱乐方面,对于计算机的基础认识以及其价值的认识上,远远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甚至一些有条件的中小学校也开展了计算机基础的相关教育,这大大加强了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普及。另一方面,当今社会计算机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实际工作中很多工作借助电脑能更好更快的完成,或者必须依靠电脑才能完成。“实际工作中有需求,学校开设计算机课程”,如此看来,二者应该配合得很好,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不少用人单位抱怨招来的新员工什么都不懂,而毕业生们则发现工作单位要求的计算机技能自己很多都不会。二者的矛盾暴露出一个普遍问题,即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计算机方面的专业学习不足问题。经过开设统一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后,非计算机专业一般不会专门开设计算机课程,这是因为就学校方面而言,面对的学生范围,知识层次客观上存在差别,而且各专业学习方向不同,难于统一开展更进一步的计算机教学。在此之后的计算机相关知识学习,主要依赖于学生根据自身需求自主完成。目前,不少学生在这一方面做得不是很到位,才导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社会要求的不断提高,目前在教学中遇到如下突出问题:
⑴入校新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地区差异较大,南方经济发达地区一部分学生已基本达到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要求,还有一部分仍处于零起点。
⑵计算机技术书籍更新换代与目前的计算机新技术节脱节。
⑶社会信息化发展对大学生信息技术的要求不断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娱乐层次。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时候,考虑到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掌握得参差不齐的现象,我们应该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哪些呢?
(1)对全体学生做一个摸底考试,内容涉及要广泛,不只是计算机的基础应用,也有计算机的深入知识,对学生做一个普遍的了解,掌握非计算机系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计算机知识以及存在的差别。
(2)将学生分为几个批次教学,不一定将所有的学生都划为统一的班级,也不要以所在的班级为单位上课,可以以对计算机掌握水平来划分班级.对于计算机知识掌握得好的同学可以为一个班级,并且不一定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可以开设一些稍为专业一点的课程,比如Flash动画制作或者网页制作之类的社会需求相对较高的课程。而对计算机知识只是大概了解的同学可以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继而开设其他计算机课程。
(3)打破学生的一种幻觉,很多学生以为游戏玩得好就是计算机学得好,这是错误的想法,很多人会玩很多游戏,但是计算机能力很差,我们的很多学生却是存在这样的误区,包括我们的很多家长和教师在内,都以为学生天天对着电脑,很多游戏都会玩,那就是高水平,但是他们的专业素养不高,甚至最基本的计算机应用都不会,简单的说,甚至打字都用两根手指来”戳字”。
(4)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思想特点来安排课程,由浅入深,在非计算机学生心里总会把计算机课程当作辅助课程来对待,甚至觉得是没用的课程,所以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的引导学生学习,打牢基础,由简及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竞争激烈的现在社会,普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已经不能满足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应该额外补充计算机知识,特别是应用基础以外的知识,比如Flash动画制作、网络技术等课程,这样学生会以精深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目前很多学校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除了学习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两门必修课程外,各个不同的专业还都有相应的后续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对计算机的学习不断线,有利于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有的学校为了树立学生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结合大多数同学的兴趣爱好,开设了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网页设计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等公共选修课,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欢迎。许多同学在学完公共选修课后,一直坚持深入学习,部分同学还将所学的知识用于毕业设计。
浅析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 篇4
一、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
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发展迅猛的课程, 它的知识更新换代速度要比任何一门学科要快, 而它扩展、划分也相当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也在不断调整, 总想找到一种适合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来适应教学的需要。我校先后更新windows XP, office2003, 平面设计, 网页制作, 二维动画, 数据库, 计算机网络应用基础, 根据专业的变化新增添了3ds Max三维场景设计, 计算机原理, 网络搭建等教材的版本, 尽可能地跟上计算机发展的脚步。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要求我们的课程设置还是不够全面, 为了改变这种矛盾我们要加强对课程设置实际需求, 要有预知性, 要以不变应万变。由此结合我们多年从事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学来看, 课程的设置应遵循以下三原则:实用性、先进性和基础性。所谓实用性, 是指计算机课程设置要有应用价值, 要使学生学以致用, 不能学了用不上。所谓先进性, 则指学校教育必须和社会信息技术发展保持同步或尽量跟从, 缩小学生学习应用与技术进步之间的距离, 不能总滞后技术的发展需要。所谓基础性, 则着眼学生终生学习的目的, 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 不能一味求高求全。所以, 我们在设置专业课程时要以这三原则, 在设定教材前要多咨询, 多调研, 既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又要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要求, 做到有针对性, 有目标的把操作能力放在首位, 让学生能在学习中找到学的乐趣, 学的自如, 走上工作岗位就能应用, 而不至于一下难倒学生, 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不是一蹴而就, 而是要不断地了解、调研、更新, 根据具体的计算机专业发展方向有选择地去开设不同的课程。
二、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师资队伍
随着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新技术的发展, 许多教师的知识呈现滞后现象, 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 虽然能跟着教材多看几遍能教, 那也只是纸上谈兵, 理论和实践脱节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老师教的吃力, 学生听的费劲。久而久之, 学生不愿听, 听了也是不懂, 形成恶性循环, 这又如何教好学生呢?现在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选出部分中职专业课老师出去参加各高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的培训等, 给我们专业课教师充电, 以此来提高专业能力, 强化业务知识, 使理论和实践知识进一步提高。
除此之外, 学校也应把计算机专业课教师送到企业、公司等进行实践学习。学习新知识新思想, 使他们成为具有实际工作经验、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双师型教师;还可以从企业、公司等引进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工作, 以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加快学校新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学校老师也可边学边教, 以师傅带徒弟形式, 培养出真正符合教学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使我们计算机专业老师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提高业务素质与水平能力把最新的知识应用到课堂上, 使学生听的有劲, 学着有趣。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个长期性的任务, 只要坚持做, 相信我们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会有质的提高。
三、加强中职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能力的培养
众所周知,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在上初中时是被教师所冷落的对象, 因而普遍学习基础差, 对学习缺乏兴趣, 缺乏自信心, 学习自觉性较差, 自控能力较差, 有相当多的学生由此而自毁前程。由于学生的上学目标不明确, 上职校是为了混文凭、找一份工作, 因此对学习缺乏了动力。
但这些学生的情商很高, 动手能力也不错。很大部分学生对网络知识、电脑操作、技能学习方面兴趣极高;对参加课外活动、专业技能课以及技能大赛方面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他们渴望在计算机专业课中学习到相关的专业知识, 能用电脑编织出自己美好蓝图。许多学生喜欢上网, 但是并没有合理地利用网上的资源进行学习与提高自己个人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为此这就需要我们计算机老师要适时的引导他们发挥优点, 提高他们的能力和自信心。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性的差异, 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能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 并为每个学生的个性方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做到整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从而使人才的个性自由得到充分发展, 能适应多样化现实的要求。如对计算机硬件有兴趣的同学, 就多教他如何去摆弄计算机安装、维修, 也可以把机房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在老师的指导下由他来负责, 这有利于他的学习, 也更是对他的信任, 为他树立自信心有很大的帮助;如对计算机PS方面有兴趣的同学, 教会他如何去做图, 利用PS进行图像设计, 照片的整理与修复, 以及简单的广告设计等, 让他觉得学好PS能为将来走上社会有很大的帮助;对微电影有兴趣的同学让他多学习电影后期制作等等, 充分发挥他们的所能, 使他们能真正找到在中职学习计算机专业的价值所在。我校在每年的国家、省、市级的计算机技能大赛方面履获佳绩, 也正是这些所谓的“坏学生”、“差学生”为学校取得很多的荣誉, 这关键在于老师的引导和培养, 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 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四、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保证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 他们的水平是参差不齐,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也有很大的差别, 为了使他们能在中职学到更多的知识, 老师在教育教学上要下功夫, 研究不同地教育教学方法, 有目的、有层次适合不同的学生学习,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
1. 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是以学生为中心, 以任务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其方法是:教师在教学中把学习内容化分为若干个教学小任务, 让学生围绕着这几个任务去思考探究。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 循序渐进完成知识的积累, 最终完成学习内容。这种方法, 是计算机课程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 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自主探究法。
在计算机教学中, 有些基本知识较凌乱, 有些操作较繁杂, 但这些知识往往很简单, 适当地安排学生进行自学, 如对搜索引擎、QQ、Email等的学习就可以利用学生自主的学习, 让学生在自学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归纳, 最后老师再加以总结, 以画龙点睛的形式, 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内容。
3. 协作学习法。
是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 通过小组互助的形式共同完成学习的一种策略。学生在互相协作的同时将其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发现与其成员共享, 起到促进的作用。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对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互补能力。协作学习法要求教师具有新型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引导学生, 积极为学生创建协作学习环境。
4. 多媒体演示法。
在当前的教学技术中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的运用, 为学生提供着更加形象、直观、生动的文字、图形、视频和音频等媒体信息, 大大地调动学生视、听能力, 使枯燥的教学过程变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 增强了师生的互动性, 从而也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 使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学习, 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在多年的计算机教学中使我认识到,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并不等同于其它专业的学科, 它是一门多学科的专业。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要与时俱进, 紧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伐, 不断更新;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不能求高求全, 要注重以实用性为主。在教学中教师要以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要有一桶水的知识去浇灌学生, 要求新求高, 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及教师的师德修养;还要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设计出不同的教学方案, 有目的, 有层次的教学, 加强学生理论和技能的学习来适应社会需求, 为新时期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不断努力创新。
摘要:对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如何适应新形势下发展要求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课程的设置、师资队伍、技能培养、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分析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 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要不断地更新、跟进才能发展;教学方法上要有创新和变化, 多种方法交错使用, 这样对培养学生的技能才会有更好的收效。结优化课程设置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对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也为新时期的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课程设置,师资,技能,教法
参考文献
计算机专业教学 篇5
斯坦福大学相对临近硅谷,这一大优势保证了在校学生将获得较好的工具以开发出优秀的应用程序。U.S. News将斯坦福大学列为世界第二的计算机科学学院。该校为在校学生免费提供iOS应用开发课程。著名校友包括: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硅谷投资者皮特・泰尔(Peter Thiel),雅虎联合创始人杨致远和大卫・费罗(David Filo),惠普联合创始人比尔・休利特(Bill Hewlett),太阳微系统联合创始人、Kleiner Perkins Caulfield &Byers合伙人维诺德・科斯拉(Vinod Khosla)等。
在U.S. News的最佳大学排名中,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软件工程研究排在第三位。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信息系统和管理学院开设了一流的信息系统、安全和技术课程卡内基梅隆大学还在硅谷设立校区,让学生接近新技术。著名校友包括:Adobe System公司联合创始人查尔斯・格什克(Charles Geschke)。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学院排在本榜单第四位。该校的计算机科学专业为学生们提供计算机科学的各方面技术,包括算法设计和分析、复杂理论、人工智能、电脑绘图以及数据库系统。著名校友包括:计算机鼠标之父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Douglass Engelbart),英特尔联合创始人安德鲁・格鲁夫(Andrew Grove),前任谷歌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斯密特(Eric Schmidt)。
U.S. News将哈佛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专业排在榜单的第五位。哈佛大学要求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学习,还要参与研究项目。该校希望确保,其设定的课程不仅引起计算机科学专业学生的兴趣,也要引起了其他专业的学生的关注。著名校友包括:著名游戏公司艺电(EA)创始人特里普・霍金斯(Trip Hawkins),在线鞋店Zappos创始人谢家华(Tony Hsieh),C语言之父、Unix开发者之一丹尼斯・里奇(Dennis Ritchie)。
牛津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位列U.S. News排名第六位。该校注重教导学生学习技术背后的原理,而非技术本身。著名校友:万维网(WWW)发明者蒂姆・博纳斯・李爵士(Sir Tim Berners-Lee)和物理学家、畅销书《时间简史》作者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位列U.S. News榜单第七的是剑桥大学,榜单指出雇员声望是该校主要优势之一。剑桥大学科技学院旨在为学生们提供巩固现代工程实践的各种分析、设计、电脑技术,同时鼓励创新和提高问题解决技术能力。著名校友:世界首个计算系统的设计者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世界首台可编程计算机创造者莫里斯・威尔克斯(Maurice Wilkes),另外网络摄像头也是在剑桥发明的。
苏黎世理工学院在工程、科学、技术以及数学方面有着深厚的底蕴。该校的学生和教授已经获得了21项诺贝尔奖。U.S. News将苏黎世理工学院排在最佳计算机科学高校的第八位。艾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是该校最著名的校友之一。
排名U.S. News榜单第九位的新加坡国立大学是当地最古老的高校。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帮助学生以“让世界更智能化”为目的设计计算机系统。该大学的本科课程专注于培养学生成为技术专家、理论家、杰出领导以及终身学者。该校的众多毕业生在世界知名企业公司中获得了成功的职业发展,这些企业包括谷歌街景、谷歌新加坡公司、卢卡斯影业、微软亚洲以及位于华盛顿州雷德蒙德市的微软总部。
试谈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 篇6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教学;策略
信息社会的今天,计算机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标志,同时也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职业学校不少学生理论没学好,实际操作也不过硬,许多学生既不能很好地运用软件,又不能独立解决实际的计算机硬件问题。如何改进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现状,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已成职业学校的难题。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现状
1、内容更新慢
目前,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没有突出职业学校特色,课程设置与高职差不多,内容跟不上科学技术发展的节奏。有许多课程的软件比如Office、Win98、Photoshop与Flash之类,主要以软件的功能来划分为单元,大部分教者也是据此组织教学活动,讲解的重点也只是某应用软件的某一功能及相应的操作过程,练习多针对某一特定的功能和操作来设计,学习者也多以按部就班的操作为主,校方的考核也是针对一定的操作设置考标。程式化的教材与模式很难使学生对软件的运用融会贯通,在一定的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另外,教材的选择过于随便,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过于简单的教材学生学不到东西,过难的学生又接受不了;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也是同一教材;教材和软件系统不能及时的更新,常常出现教材与上机试验软件不配套的现象。
2、条件改善难
一边是计算机技术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一边是计算机专业教学设施如实验机房、多媒体教学设备等由于资金不足而不能及时配备,造成理论教学与实际严重脱轨。再加上客观条件限制,如机房网络经常瘫痪,无法实现系统教学;电脑配置太低;键盘鼠标不灵等等,无法进行深入的教学工作。而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快捷而且最方便的手段,会不会使用、维修计算机,熟练地使掌握一些常用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常规设计与制作,已经成为将来立足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风向标。学校应该在硬件设施方面给学校以财力、物力的支持,迅速改变目前各校硬件设备水平参差不齐、网络教学落后的被动局面。
3、理实脱节多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一门以理论为基础,实践操做性又很强专业基础课。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手段,应用是目的。目前,部分学校由于条件的限制,计算机配置低,保养不到位,实训开出率有限,学生上机得不到保障,操作技能得不到强化。因此,常常存在这样的情况:听得懂老师讲授的课,一旦需要实践操作就束手无策,造成理论与实践操作不能统一起来。还有一部分学生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把完成作业作为唯一的上机实践任务,作业完成后就做与课堂无关的内容,聊天、做游戏,一旦题目变换了形式就不会做了。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内容以windows XP操作系统和Microsoft offtce办公软件应用为主,包含一些计算机基础理论和网络基础的内容。教学方式大多是根据教师理论课的课堂讲述结合学生上机完成实训练习。
二、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改进策略
新课标下,《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了解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日常使用知识和技能,掌握使用计算机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真正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去。针对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还需做如下改进。
1、注重启发,培养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从学习中感受快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实践性决定了它的创造性特点,我们教师应注重方法的讲究,模式的创新,要创造性地“授之以渔”,学生举一反三的方法。讲解时,应要重在点拨,启发诱导。发现学生出现操作失误时,教师最好不要直接点出与纠正,先要提示,然后耐心引导,让学生自己纠正错误。
2、改进教法,强化实践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一是引导学生多动手操作,以此作为教学的首要目的。硬记命令并不是我们教学的初衷,要求学生学会操作才是我们最终目的,通过实际操作获取知识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支点。二是实施多媒体教学。随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广泛运用,课堂教学越来越活起来。多媒体技术以数字通信技术、传播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能创造真实的教学情境,把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统一起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又能降低学习难度,便于学生容易接受和掌握。三是规划合理的教学目标。上机操作时,学生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相对比较自由,教师不可能百分之百控制,让学生有目标地学习与操作,既能提高学习效率,也能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
3、设置任务,提高其主动性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现实的、针对性很强的学习任务,布置给学生学习,思考、探究。譬如在教Word 2003时,可事先发给学生一份教学样稿:如处理一份文稿。首先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整理样稿,再有针对性地讲授样稿的处理方法与步骤,并强调实效的重要性。一般地,当学生自己产生疑惑,有解决问题的冲动时,学生才能更好地去学习新知,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如讲解Word的表格制作时,可先将座次表、课表以及成绩统计表等样本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带者学习任务去学习,效果会更好。这种方法要求教师细研教材,精心设置任务情境。任务布置要简洁明了,极具吸引力,要让学生兴趣盎然,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学习情绪。
当然,现代社会是一个急需综合性技能人才的社会,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初、中级计算机技能型人才,需要各位方家认真分析职业学校学校计算机专业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法,确保计算机教学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王万森.计算机专业还有几分天下[J].计算机教育;2006(02).
浅析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 篇7
关键词:中职学生,计算机,兴趣,操作,教学研究
当今社会已步入信息化的时代, 计算机在这个时代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作为职业学校的一名计算机教师, 笔者感觉到自己的担子非常的重。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这门课程实践操作性非常强。计算机教学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 对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 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在本专业的学习中就显得至关重要。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计算机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现状
中职学校的学生都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机基础, 他们在小学和中学都已经学过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当今几乎家家也都有计算机, 大部分学生都会操作一些基本的计算机软件, 比如word和Excel, 但实际动手能力还是比较差。他们可以把计算机的一些组成用文字描述出来, 但是如果真正拿出实物他们就不知道是什么了。
例如, 计算机的组成包括主板、CPU、内存、硬盘等, 他们都知道这些是组成计算机的东西, 但是如果真的拿出硬盘他们就不认识了。这说明一个问题, 我们的计算机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要让学生多实践, 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可以拿出这些实物来让学生自己动手组装一台计算机, 如果计算机出现故障了学会如果判断和排除故障。
另外,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除了缺少动手能力外, 还存在一些教师在课堂上以自己为中心, 整个教学过程, 教师占主导地位, 学生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学生个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有些问题在课堂上不能解决, 这样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方法
计算机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 让他们适应社会需求。
1. 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 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夸美钮斯也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 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 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导入,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这样, 教师才能真正体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2. 实际操作的知识讲解。
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 接着讲解新知识, 这样学生会听得比较仔细、认真, 非常容易接受新知识。计算机课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方法会更好地让学生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
例如, 在讲解PHOTOSHOP中的“锐化工具”时, 教师可找出一张照片, 尽可能是学生活动时的照片。当我们在照相的时候出现了模糊状况,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PHOTOSHOP中的“锐化工具”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激发了起来, 这种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去学习的效果会好很多。
3.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加强可视化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充分运用多媒体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 能在视觉、听觉上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刺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图像和声音都十分感兴趣, 可以把我们课堂上的文字用图像和声音来展现给学生。
例如, 在讲解计算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时, 如果只用语言来给学生分析, 学生很难理解, 并且会厌烦。这时教师就可用多媒体技术把该知识做成flash动画, 把计算机拟人化, 通过计算机到医院看病的经过, 来讲解故障的诊断和维修。计算机通过其语言 (文字和声音) 和医生 (用户) 交流的过程就是故障排除的过程。出色的讲解、立体的演示、学生动手实际操作, 一个出色的故事讲完了, 我们的课程也结束了, 学生也把握了本节课的内容, 其结果是既省时又省力, 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课堂举措
我们的计算机课堂教学和其他学科是有区别的。因为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不同, 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同。我们以往的教学没有针对性, 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 使得课堂教学效率极差。
分层次教学则是把每节课的内容和时间进行划分, 课堂分为基础篇及提高篇。每节课的基础篇讲解占课堂的百分之七十, 提高篇讲解占百分之三十。基础篇是针对底子比较差的学生, 讲一些简单、使用的操作, 确保他们能听懂、会操作。提高篇针对计算机能力稍强的学生, 在对基础篇学会学好的同时, 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给他们灌输一些操作技巧、讲解一些计算机日常处理常识。
作业根据讲课内容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上机操作时, 由底子好的学生辅导底子差的学生, 结作互助小组, 使他们共同提高, 共同进步。对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 多加鼓励, 个别指导, 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指导他们把题目做完。这对全班的学生都有一个促进作用, 是非常好的方法。
总之,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会遇到很多问题, 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和考虑问题, 充分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会更好地教学。有目标有针对性的教学会让我们的课堂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01
[2] .叶立群, 《职业技术教育法》[M],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2
[3] .谭仁杰, 《做研究型教师》[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思考 篇8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目前的教学现状和问题
(一) 课程设置不重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所有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理论知识的学习。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根深蒂固, 中等职业学校的课堂教学依然是重理论讲解, 而忽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重要专业技术课的计算机专业也不例外, 在课程设置上也有这种现象的影子。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性较强, 教师在课堂上偏重理论知识的灌输, 会导致教学难度的增加, 使学生会感觉知识难懂。其实, 很多理论知识不是单纯靠教师讲解就可以使学生接受的, 一定课时的实际操作是必须的, 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既可以使学生实现理论知识的吸收, 又可以提升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而且, 重理论不重实践的课程设置不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学生专业实用技能的目标, 也不适合社会要求实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 教学模式传统, 学生的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教学目标的, 各个行业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 这都表示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特别重视锻炼自身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更应当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 目前大多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依然是传统教学方式为主, 这种教学方法侧重教师的课堂教学, 忽视学生的课堂学习过程, 使学生处于被动吸收知识的位置, 这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和提升。此外,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 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 甚至使学生丧失了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这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极其不利的。
(三) 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不足
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性较强, 要想实现较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就首先要有良好的计算机实践经验, 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有实际操作体会和心得, 在指导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时就不会受单纯理论知识的制约。不过, 目前大多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存在的普遍现象是教师队伍理论能力突出, 而实践业务能力不足。甚至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因经费不足, 对计算机教学的设施配备不足, 无法提供师生进行教学实践的硬件设施。这些原因都导致了教师缺少提升实践操作能力的机会, 使教师只能教授学生理论知识, 却不能教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
(一) 重视实践教学在课程设置中的位置
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培养实用型的专业技能人才为目标, 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课时的比例, 将理论传授为主转化为以学生实践为主,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还可以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培养目标, 为培养出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二) 创新教学模式, 完善学生的考核评价制度
中等职业学校重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和单一的评价方式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挥和发展,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 一定要改变教学模式, 完善学生考核制度。计算机专业的教师要逐渐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改善教学理念, 创新教学方法, 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为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 要引导学生在实践和实验中学习, 实现教师教学有目的、学生学习有目标。在评价方法上,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学生进行量化考核和激励性评价, 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 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对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有直接的影响。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既要能掌握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又要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 这就要求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要不断提升。因此, 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师队伍应该是实用型教师队伍, 要能适应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趋势, 不断学习和探索, 逐步提升实践教学水平。
总之, 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要适应社会需求, 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专业技能人才。计算机专业教师要在改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 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不断探索能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 为社会和企事业单位输送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荣.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思考[J].考试周刊, 2009 (42) .
[2]潘怀.浅谈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09 (9) .
[3]宋军营.职业学校计算机实践性教学之我见[J].内江科技, 2009 (8) .
关于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一些探讨 篇9
计算机学科知识更新迅速、内容包罗万象。学校不可能开设所有的课程,教师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十个学时之内介绍完所有的课程内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到底起到什么作用,对于学生整个大学学习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大学教师应该是一个学习的引导者、促动者,应该主要从下面几方面来进行教学。
一、不局限于教材与课堂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素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和基本内容。但它不能包罗所有内容,而且对于同一门课程而言,不同的书籍侧重点也不同。所以不管是教师的授课还是学生的学习都不能抱着教材不放。教师应该针对课程调研大量的参考资料,将课程内容开放化,凡是有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相关知识(包括图书资料,网络信息,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以及教师的知识等)都作为教学内容。要鼓励学生去收集、分析、处理相关信息,开阔视野,架构知识框架,以求能对课程内容进行开发和拓展。
课堂固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但如今各种信息方式发达,因此应该将学习空间开放化,要树立大课堂观,社会、互联网等都可以作为课堂。让学生与学习对象直接接触、感知、领悟、辨别、理解和探究知识。
见得多,自然识得广。学生通过自己不断地探究,知识面扩大了,获取知识的本领也就增强了。
二、加强教学引导
引导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应该把更多的空间交给学生自己去主动地思考、主动地学习。
比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摆脱一味地讲解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如何进行问题的分析、处理和解决。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而是对于一类问题,甚至所有问题的分析处理方法。比如在讲《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基础专业课时,教师在介绍完C语言的语法特点、语法规范、编译环境后,在介绍程序设计时,应该详细介绍程序的结构、算法和程序设计思想,而不是仅教给学生这个问题用C语言怎么解。这样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才能体会程序设计的编程思想,培养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才能为其他语言和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过程的合理引导,对于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注重实践
学习理论内容的目的是将其用于实践。尤其是计算机学科,实践更是它的主要目的。因此理论知识的合理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重中之重。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特点,合理地进行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括:(一)课堂上引用实际应用或者综合实例。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知识的应用也有了认识。但此时要重在引导,不宜太精太细,多留时间和想象空间给学生,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激发创新的精神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二)合理设计实验任务,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加成就感,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仍以C语言为例,为了促进学生的编程能力,可以设计短期任务与长期任务结合的上机内容。比如以“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为课程设计的长期任务,以每章学习内容为短期任务进行实践。从输入/输出语句printf和scanf开始,让学生编写主函数并在主函数中调用若干个空函数形成一个文本型菜单的雏形;学习常用数据类型后,再编写一个验证密码输入的函数;选择结构后,要求编写一个菜单选取函数;循环控制和数组后,要求建立班级课程的成绩输入输出函数;学完结构体类型后,要求使用结构体数组来存储和处理学生的信息;学习链表后,要求利用单链表动态管理学生的成绩;最后在“文件”这一章,要求利用文件操作完成学生成绩管理。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采用各个击破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提高了综合编程能力。
四、不拘泥于老套的考试形式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和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种手段。大多数高校、大多数课程采取的是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场、闭卷考试形式。学生为了取得好的成绩,确实会下不少苦功去学习。但由于考试形式单一,考卷内容多以概念的掌握、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为主,大多离不开教材规定的内容,甚至有的课程只需要临时抱佛脚就可以得到比较好的成绩,这种考试形式很难真正意义上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起不到辅助作用。学生为了追求优秀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对知识的真正掌握和应用。因此,应该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考试形式。比如编程方面的课程应该以平时的设计和最后的一个综合应用的设计和相关测试数据以及错误处理为主要考核标准;图形图像应以相应设计为主要考核标准;基础理论的可以以论文方式进行考核。这样为了达到考核要求,学生必须多方查证、自己寻找解决办法,从而锻炼了实践能力,提高了问题的分析、综合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很大的促动。
五、总结
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水平之策略 篇10
社会需求修改培养计划
步入信息化时代, 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 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却出现了生源质量和就业率下降的现象, 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专业来讲, 绝大多数工科专业的学生或多或少都学习了一些计算机专业的课程, 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除了掌握计算机知识外还掌握本专业的知识, 这就使得纯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自身的专业优势。当然也存在着一些内在的原因, 主要表现在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十分明确、服务面向和专业定位不够准确、培养计划制定不合理、专业特色不明显、课程陈旧等方面, 使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没有专业自豪感, 对所学专业存在畏难情绪。外部不利的因素短时间难以改变, 因此要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 主要应从解决内在原因着手。
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根据“注重基础、突出重点、强化能力、学以致用”的原则, 教师应该对现行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 删繁就简, 删难就易, 并增添实用性强的教学内容, 努力加强教材建设。
1.完善教材。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学生的特点, 对原有的教材进行补充。补充有以下三种方式, 一是在保留课程门类的前提下, 对教材进行删改, 删除原有教材中过深、过难、过繁或不适用的内容, 删难就易, 删繁就简。
2.整合教材。针对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重复的弊端, 对教材进行整合, 减少课程门类, 形成综合化的教材。
3.补充教材。补充若干反映当地实际的具体案例, 进一步加强教材的地方性和教育性。新编教材。根据学生的就业需求, 编写各种实用性强且容易掌握的实训指导教材, 作为学校教材的一种补充, 以丰富学校的教材种类。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最新情况, 编写相关方面的教案, 让学生及时了解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趋势。
培养兴趣完善教学方法
1.面对瞬息万变的计算机技术和起点参差不齐的学生, 在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例如, 应以操作为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以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 结合多媒体技术的个别化教学模式解决学生层次参差不齐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组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相互学习、协作完成任务的团队精神等。
2.计算机课程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层出不穷的硬件、软件和新技术不断地冲击着学校的计算机课程, 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永远也不可能跟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因此, 计算机专业课应该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计算机的习惯与意识, 注重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方法, 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把计算机当成一种学习新知识和处理问题的工具。
3.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特点, 分层次教学。学生由于种种原因, 他们在文化基础知识、思维能力诸方面有很大的差别, 在实际教学中, 应采用分层次教学法。分层次教学的总原则是, 引领优等生走向最高教学目标, 扶持中等生走向次高教学目标, 拉着差等生走向基本教学目标。
4.对于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 打破年级、班级的限制, 以选修课的形式, 分别学习不同的内容, 如“图像处理、网页制作、多媒体制作、图文混排”等。课程以提供一些具体的问题为主, 例如小专题、小制作、创设某种情境、制作班级或学校的网页等, 让学生在理解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解决这些问题掌握使用计算机的方法。
更新设备加强实践环节
1.学校的硬件和软件建设直接关系着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好与坏, 只有让教师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 改进教学方法, 让学生使用到充足的实验设备, 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建立相应学科网络教学系统, 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发挥虚拟教室、远程教学、分布式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的作用, 积极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 组织教师收集、研制和使用多媒体课件。只有硬件和软件都有好的环境才能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水平。
2.计算机专业教学从内容到方法存在着多样性、复杂性、求异性, 只有抛弃旧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 才能摸索出符合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专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根本目标的教育形式,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活动中, 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出发, 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思想, 把学生培养成掌握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人才, 造就信息时代的主人。
注重能力改变考核方式
1.计算机专业课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不应过于呆板。计算机专业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这样, 当学生面对问题时, 就能够确定解决问题需要什么样的信息, 如何来获得这些信息, 对于得到的信息能够加以评价、判断、分类、组织, 并且把它们应用到解决具体问题上。
2.计算机的考试应分为二部分。一部分理论知识考试;另一部分则为应用能力的考核, 这两部分视具体情况分占不同的比例。比如, 对于图形图像处理这门课的测试, 除了测试学生理论知识之外, 还应该给学生一个综合操作,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组图像, 分成小组完成不同的课题, 最后上交给老师, 要求附上该设计的思路、完成该设计的过程、分工合作情况、问题解决情况及心得体会等, 并且要求进行答辩。由老师组织一个评审组, 每组不仅要说明以上问题, 还要回答评审组提出的相关问题, 最后由评审组根据综合情况给出学生的考核等级。
坚定方向实现培养目标
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 要求毕业生能够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的设计、运行及维护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学生应具有的技能包括: (1) 分析、开发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能力。学生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的学习, 如软件工程,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编译原理, 数据结构等以及相应的实践环节; (2) 学生具有分析、设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能力。学生对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嵌入式方向等相关课程的学习以及相关的实践环节。
学生能够在各自的专业方向上灵活、熟练的运用所学知识, 进行工程分析、设计和开发以及运行维护。主要有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以及毕业设计和实践环节保证。
计算机结合专业教学应用的设想 篇11
关键词:素质培养 专业教学 化工过程 计算机应用
一、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
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是基础。常言道:“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如果学生没有掌握一定量相关知识和专业知识,就不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就不能对一些专业性的实际问题有正确认识,就找不到解決问题的正确方法,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例如在无机化学中,利用计算机完成化学反应式的配平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如果学生不懂得配平原理,怎能利用计算机知识去解决这一具体问题呢?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用计算机知识解决了这类问题,不但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巩固,还让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有了较深的认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设计需将教学、计算机及专业知识结合题意,通过专业课教学及毕业环节应用于实际,这对教、学两个方面要求较高。笔者通过几年的摸索、总结,认为只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节奏,着重利用和围绕基本的专业问题的处理方法、相应教学处理方法及程序实现方法,把握好各学习阶段的难度、深度,加强各环节辅导,就能很好地完成这项教学工作。
三、教学节奏
在教学节奏上把整个专业教学过程分成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针对不同专业,找出其重要的专业课程,在完成本课程任务的同时,结合本课程,就不同学科,全面深入地介绍有关知识方法及其应用。例如就“化学工程”学科,介绍教学模型方法及其应用,介绍最优化及系统分析等基本概念,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使学生掌握先进的专业研究方法。
第二步,以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选择、选拔不同专业的部分优秀学生,学习基本的数值计算方法、最优化方法、模拟方法、绘图法等,完成上述方法的相应的程序设计。通过这样的形式有助于增强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常见的教学问题的能力。
第三步,在毕业实习过程中,深入研究各专业、各毕业专题的各单元操作特性,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型。建立各单元间的模块关系,进一步增强学生利用计算机处理化工问题的实际能力。
第四步,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选择实际的化工过程,让学生结合化工实例,在计算机上进行化工过程的模拟设计,并将结果和常规设计比较。让学生自己体会采用先进方法、先进手段的优越性。
四、处理教材
掌握教学内容的深浅度是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基本保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较难处理是教材教学难度的问题。教师既要考虑有效地处理实际问题所需要的思想、方法、知识及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又要照顾学生能否较好地接受。考察化工中数据处理、数据库、单元模拟、优化设计及优化操作、系统分析等典型问题,要针对专业问题,选择基本的教学处理方法和程序设计语言(如:C语言和FOXBASE)。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通过努力学习就能掌握针对化工生产问题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像多维最优化方法有好几种,其中重点介绍的序贯单纯形方法,虽然有时速度较差,但处理通常化工优化问题很有效,而且学生较容易接受。
五、提高上机操作质量
强化上机操作的质量,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唯一途径。在教学过程中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上机时间,以帮助学生建立教学模型,选择合适的数值计算方法、编制程序,并解决程序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习先进方法的同时,通过足够时间的练习,对新方法、新手段进行消化,再组织并有所创新地通过程序解决化工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这种较高水平的操作动手能力。
总之,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设计,比常规设计选用的教学模型更准确、细致,处理方法更先进,设计结果精确。例如精馏塔的常规设计,由于缺乏平衡数据,往往将非理想物系当作理想物系,由于受计算方法和手段的限制,只能将多组分物系清晰分割成双分,将各塔板上上升蒸汽量和下降液量的不相等情况处理成恒摩尔系统、用简捷计算代替严格的逐板计算。这种近似再近似的设计结果和实际情况相差很远。而应用UNFAC模型计算所缺少的平衡数据,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设计工作。
通过几年来的教学改革,不仅能使学生接受了系统的计算机应用知识,还让学生能从系统观点来处理化工问题。可以肯定,如果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一定能完善化工系统设计和调优工作,教学水平还能够得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万德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整合与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07(9).
(作者单位:教富智,本溪市化学工业学校;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新探 篇12
高职院校学生的计算机掌握程度影响着未来的深造、就业等, 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不断进行教学改革, 使学生具备计算机基本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 胜任以后的工作。而当前很多因素已经成了制约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瓶颈, 这主要表现在:
1、教学理念落后。
有些高职院校没有树立科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 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了解新时代学生的兴奋点、积极面, 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管理方式陈旧, 疏于对教学活动的全方位管理, 在制度上缺乏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
2、课程设置不合理。
偏重于理论教育和素质教育, 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和学术性, 一味追求面面俱到, 不能及时删减过时、落后的教材, 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 没有突出知识应用和能力训练的特点。
3、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不注意授课方法, 以自我为中心, 以课程为主, 上课采用“满堂灌”进行教学, 只介绍专业内容, 不训练学习能力, 固守某种具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不能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 抹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策略
1、着力打造“一主线、五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
打破传统的三段式教学, 着力打造“一主线五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一主线”是指突出培养学生四种能力 (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五模块”是指培养过程的“课程实验—期末实训—毕业实训—顶岗实习—创新性实践活动”。五个模块是根据计算机教学特点, 循序渐进地培养四种能力, 体现工学结合。这五个模块和整个课程体系, 都是围绕主线来展开。其中的“创新性实践活动”对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必须有创意和实用的教学。
2、耐心辅导, 合作学习, 共同进步。
学生们在进行上机操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简单的, 也有复杂的。这时, 应该站在与他们平等的角度和学生共同探讨, 相互切磋。作为教师, 一定要认真对待学生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并根据其个人实际情况做出不同的解答, 有的需要演示操作过程, 有的需要直截了当的回答, 有的需要用另一个角度将学生的思考引入深处。可挑选几个成绩不错的学生和教师一起辅导, 这样学生会在相互的讨论中, 获取新的知识, 受到新的启发, 而且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也非常高。
3、课程设置要面向社会, 面向市场。
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 在社会整体的经济结构中, 第三产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支柱, 并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据调查显示, 企业需要学生所具有的素质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 基本的经营管理, 较强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同时要学有专长, 具备与本专业相应岗位的实用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 高职专业课程计划的制定, 必须研究企业需求, 研究市场对未来劳动者的需要, 提高课程计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计算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就是要培养具有熟练的软件应用技术和硬件维护技术的专门人才, 以满足社会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需求。重新调整专业课程的结构, 强化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技能性。具体为:新开设一些专业课, 以广泛吸收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加大部分专业课程的学时, 如对《计算机网络》这门课, 考虑到计算机网络迅猛普及的发展趋势, 对该课程增加一倍的学时, 在原有的基础上, 加大Internet部分的内容比重, 并且在课程中渗透Outlook、IE6、网格等与互联网有关的教学内容。对于实验性较强的课程 (如《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也可以增加课程比重。从总体上降学科数目和学时数, 增强课程特色, 提高课程效率。
4、了解学生, 因材施教, 制定阶段性方案。
近几年来, 由于高考制度的改革及高中扩招, 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习多半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差, 在基础教育阶段班集体中是经常受批评的群体。学生在进入职业学校以后承受着学生的精神压力。在学而优则仕的上千年文化积淀形成的社会舆论中, 进入职业学校是他们无奈的选择。多数学生有一种“失败者”的心态, 往往心灰意冷, 觉得前途无望, 甚至抱有“破罐子破摔”的念头, 厌学情绪非常明显。再加上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些负面影响给学生的思想带来很大的冲击, 使得原本应该是单纯的职高生却越来越让人读不懂、摸不透, 许多教师感慨:“现在学生的思想太复杂了。”那怎样使“复杂”的心能从“厌学”的阴暗面转向光明, 最重要的一点是得先了解他们。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 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素质进行教学, 不能每个学生千篇一律统一要求。“十个手指各有长短”, 当然学生们的知识背景、接受知识的能力以及学习方法也各有不同, 我们在让后进生学会的同时也要让优等生把知识学牢, 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结合其自身的特点因人而异, 并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因材施教、制定阶段性方案。
5、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于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 应当以“学生有一技之长”为主导思想, 在课程设置上, 注重社会实效, 多开设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 增强应用技能培养, 知识面不要求太广, 但是一定要突出专业特色。比如:计算机工具软件应用、微机的安装与调试等课程, 都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技能。另外, 还要积极鼓励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学习。例如, 在介绍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时, 教师可以给出学生一些资料或相关网站, 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查找、学习。这样学生除了从课堂上学习知识外, 更重要的是运用学习的技能, 从丰富的学习资源中探索和汲取更多的知识。
目前, 计算机实践课程主要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为主, 如在程序设计中, 学生上机多数是将书上的程序作业在计算机上运行一遍, 形式单调, 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 不能对课程内容作深入的理解。实践课程除了完成作业外, 应加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增加课程设计的内容, 教师在设计实践课程题目时, 应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差异和兴趣爱好的不同, 设计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课题,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摘要:如何提高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水平, 使学生能满足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 是高职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必须深思的问题。本文分析当前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探析改革计算机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改革
参考文献
[1]杨媚.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2011.3.
[2]洪滔.“高职”计算机教学方法浅谈.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