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审机制

2024-10-23

评审机制(精选6篇)

评审机制 篇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综合国力的增强, 财政收支水平不断创出新高。这使得政府投资项目的数量与资金迅猛增长, 而当前加强对此类项目的管理与资金的控制已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近年来反腐倡廉为党和国家更加重视, 在此类项目中, 很多“高官”因其腐败行为纷纷落马。基于此, 本文针对较易出现腐败行为的工程建设项目的环节进行了分析, 并对其成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以期对构建我国财政评审中的防腐机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财政投资评审的定义

按照财政部的相关规定, 将财政投资评审定义为:“是财政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财政部门对财政性项目的工程概算、预算和竣工结算、决算进行的评估和审查, 以及对使用科技三项费用、技改贴息、国土资源调查等财政性资金项目进行专项检查的行为”。从定义中可以看出, 财政部做出具体的规定时, 充分考虑了主体、客体与内容。主体即地方财政部门;客体则是财政性的项目, 或是专项资金项目;内容则是工程的概算、预算、结算、决算。但是, 从实际的情况来看,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纵深发展, 很多地方的财政投资评审的客体与内容都有所扩大。在实践中, 财政投资评审的概念已远超出所规定的范畴。

二、财政投资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现象

近年来, 财政投资工程领域成了腐败的重灾区, 因此本文对腐败现象的分析主要集中工程建设项目中较容易产生的环节。

1. 批地、规划环节

目前, 土地开发是“权力密集”和“资本密集”的双密集地带。也因此, 很多的腐败案件就在此产生。据相关部门的统计, 近几年已审判终结的腐败案件中, 仅涉及批地环节的就约占到了3/4以上。领导在批地环节, 往往有着绝对的权力, 造成了各类腐败交易, 使得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规划是紧接于土地的, 当土地到手后, 就寄希望于规划。开发商寄希望于能够大开“权力绿灯”, 进而谋取更多的利益。而规划往往只是领导的一句话便可“敲定”, 这种高度集权便造成了腐败行为的发生。

2. 招投标环节

通常要进行招投的工程, 数额都较大, 我国目前所采取的是综合评估法。即相关的单位事先做出工程造价的标底, 组织专家进行评估, 得分最高者即为中标人。但在此环节中, 人为的主观因素较大。有的甚至出现事先单位的一把手向专家打招乎, 暗箱操作。

3. 分包环节

由于分包环节没有严格的招投标程序, 没有具体的标准, 给一些领导干部“创造”了腐败的空间。一些工程建设项目, 因层层转包、压价, 最终到了个体建筑户手中, 技术的薄弱及材料的劣质造成了“豆腐渣”工程。

4. 材料设备采购环节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的个别领导干部, 为了收取巨额的回扣, 指定了材料供应商。而供应商也趁机抬高价格, 变相地增加了财政的投资。一些工程建设项目就是材料的不合格, 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质量。虽然当前已将一些重要材料、设备的采购交由政府相关部门把关, 但仍然无法避免暗箱操作。

三、财政投资工程领域产生腐败现象的成因

1. 委托———代理关系

目前我国政府项目的法人机制并未建立, 而授权的法人往往是项目的使用单位。这种“项目法人的缺失”造成了管理者的责任难以落实, 权利与责任不清晰。建设单位更是难以积极主动地控制投资, 进而出现了委托问题。且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诚信制度, 使之委托———代理关系下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2. 管理模式存在着弊端

目前我国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模式还存在着诸多弊端, 这就为腐败行为提供了土壤。具体表现于: (1) 存在多个管理主体, 由此造成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没有统一、规范的协调与决策机制, 没有真正完整的利益主体。 (2) 目前很多的财政投资项目由使用管理单位自建自用。这种非专业、高度分散的实施方式, 往往造成投资的控制机制。 (3) 财政投资的资金拨付后, 缺乏追踪问效机制。 (4) 目前我国对项目投资效果的绩效考评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体系, 造成对投资效果无法考量。

3. 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完善

目前对有形的建筑市场的运行与管理, 仍旧处于无法可依的局面。场外交易依旧存在。且由于在招投标过程中管理机制存在漏洞, 造成招标工作不规范, 为腐败现象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四、构建财政投资评审防腐机制的措施

1. 改革财政投资评审的组织工作

建立专家库, 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 形成专业技术人才协作网络。针对不同的项目, 依照其具体的技术特征, 由财政投资评审机构随机地选取相关的专家。并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考量, 以提高评审结果的公正、客观性, 提升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2. 重新定位财政投资评审机构

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 重新定位财政投资评审机构的职能, 提升其监督地位, 拓宽其评审的范围, 实现在公共支出项目上的投资管理职能与评价职能。

3. 建立全程监控模式

建立财政投资评审的事前、事后、事中的全程监控模式, 对各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监控。通过控制造价使工程项目中的利润率回归到正常的水平, 以此从根本上截断腐败的利润空间。同时采取对全方位的监管手法预防和化解腐败行为的诱因。

4. 加快相关法律体系的构建

财政投资评审是政府行为, 必须使之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因此, 必须对其所涉及的范畴、管理制度等构建统一的标准, 即相关的法律体系。同时, 加大财政评审过程中的执法力度, 对每一个环节严格用法律进行规范与约束, 从而将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孙志伟.浅谈财政投资评审档队伍建设[J].投资评审, 2011, (2) :20~21.

[2]北京财经研究基地.北京市财政投资评审管理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0, 52~53.

评审机制 篇2

1.成立学校贫困生资助评定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分管政教工作的副校长;

成员:政教处主任、办公室主任、教务处主任、校团委书记、校工会负责人等。

工作职责:审核各年级贫困生资助评审小组上报的拟资助学生的材料;审定应资助的学生和资助标准;将审定的资助学生的名单予以公示;材料归档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相关材料。

2.成立年级贫困生资助评审小组

组长:年级分管领导

成员:本年级各班班主任

工作职责:审核本年级各班级贫困生资助评议小组上报的拟资助学生的材料;确定拟资助的学生名额和资助标准;汇总本年级拟资助学生的材料报校贫困生资助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审定。

3.成立班级贫困生资助评议小组

组长:班主任;

副组长:班长和班团支部书记;

成员:由班级学生推举5名学生代表。

评审机制 篇3

近日,《新理财》记者就“事前”评审较以往有何不同,在项目支出中遇到哪些难题等问题,采访了投资评审中心的有关负责人。

财政的钱花在刀刃上

《新理财》:首先请您简单介绍下“事前”评审,较比以前的评审,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投资评审中心:“事前”评审,通常是指在财政资金预算下达前,财政部门对项目预算进行的评审。它主要依据国家现行的对项目投资的法律制度规定、工程建设管理有关规定、基建财务管理有关规定、工程定额及收费标准等,由财政相关部门组织人员对项目建设程序、项目的工程预算、投资预算、待摊投资预算和其他投资预算等进行检查和审核,其对于合理确定项目预算,控制项目各项支出,有效“节约”国家投资资金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事前评审和以前评审最大的不同,在于两者的作用结果不同。对于项目管理而言,一个是要达到“事前防范”的目的,而另一个则属于“秋后算账”。

和“事前”相对,我们以前所开展多是“事后”评审,“事后”评审虽然能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但也存在局限性。

对项目单位而言,“事后”评审压力较小,其常常是“花财政的钱,办自己的事”,缺乏内在的投资控制和风险约束机制,而对财政部门,由于评审是“事后”才进行的,因而对项目实施中的资金支出常常是“被动买单”。

“事前”评审正好大大弥补了这个不足,它可以从源头上对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总规模进行控制,使财政部门从“被动买单”转向对项目的“主动服务”。就是在项目开工以前、“钱花出去之前”实施财政评审,审核项目即将发生的支出合不合规、有没有漏洞,审核项目组织开工的程序是不是合理、项目工程采购价格是否适当,项目费用支出是否按规定等等。总之,就是尽可能促成项目每一项支出在实施前准确、可靠、细致,使国家财政的钱花在刀刃上,花的规范,花的合理。

《新理财》:要做好“事前”评审需要哪些方面的保障?要完善“事前”评审机制,还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投资评审中心:从几年实践看,建立“事前”评审机制需要一个过程。有效实施“事前”评审需要各方面的保障。一些地方对“事前”评审中财政内部各单位的工作程序和职责也形成了比较固定且较为高效的模式,增强了“事前”评审工作的计划性,缩小了评审衔接缝隙,拉长了评审的准备时间,对于增强评审工作实效大为有力。再次,这些地方对“事前”评审结论的效力和应用都比较重视,使“事前”评审的作用能够充分发挥。

今后,完善“事前”评审机制仍然有两点值得研究,一是介入的时点,要怎么样才适当、准确?既不能太早,在预算还没编好前就去评审,成了“审概算”,又不能太晚,项目开工一半才去审,失去了提前控制的意义,同时还要把握好评审时间,考虑效率与效果匹配的问题;二是评审结论怎么样应用好?就是财政部门和项目主管部门怎么样共同配合,既能发挥出项目主管部门作为项目计划、管理主体的积极主动性,又能满足国家财政在统一预算安排上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要求,二者共同在“事前”把项目预算作“准”、做“细”、做“实”,使项目预算实实在在、具有可操作性。

预算编制阶段即引入财政评审

《新理财》:从目前财政评审工作实践看,控制项目支出存在哪些难题?

投资评审中心:财政评审的主要工作对象就是财政投资项目。从多年评审工作实践看,控制项目支出的主要难题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从管理体制上看,我国财政投资项目的投资主体实际上不够清晰,项目的计划、管理主体是各部门,财政部门虽然对项目支出有监管权,但是更多的权限集中在项目主管部门,这使得财政部门控制项目支出并不容易。

从财政角度看,项目支出控制重点在预算。我们推行部门预算改革已有10年的历史,但是从多年来进入部门预算的项目支出预算看,许多项目预算编制都不太完善,出于多争取资金或者“谋求立项”的目的,一些项目预算明显偏高或者明显不足,财政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做多方面的深入细致的工作。

从信息均衡的角度考虑,项目资金使用方总是处于一种优势的地位,其比财政部门更加了解自身的实际需求、项目投资等具体情况,因此在预算评审中,在认定一些“该不该支出,要不要支出”的工作时,财政部门与项目主管部门博弈明显乏力,特别是对于一些高要求、高标准支出的项目,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财政要做到有理有据、有条不紊地挤干项目预算申报水分是极为困难的。

我们现在努力推动评审,就是要尽力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通过努力树立服务意识、坚持评审质量为上、深入贯彻“不唯增,不唯减,只唯实”的理念,客观评审项目资金支出的需求,真实反映项目预算申报中的问题,使财政预算管理部门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和掌握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而实现科学决策,有效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是从监管方法上看,现在财政对项目支出的监管并不轻松,一方面财政项目支出标准没有统一规范,各种不同类型的项目支出预算定额、定量的标准并不一样,各部门有自己的一贯做法,财政部门也没有统一的分类的项目预算支出标准,因而在评审项目支出的合理性、合规性的时候,经常面临各种质疑和争议。很多情况,不同项目支出之间缺乏比较,比如一个杯子到底是2块还是2块5,因为牌子不一样价格不同,是不是在不同的项目中都要用同一个2元的牌子?另外购买成本是不是也不一样,在办公室采购就2元、在项目工地采购就2块5?

总之,如果没有大家一致认可的权威的标准,而仅仅是单纯控制,就会使得控制的公平性和规范性都不强;另一方面受到专业的限制以及项目规模的影响,大量专业的工程支出、专业经费审核,需要财政人员投入大量精力去完成,同时项目预算安排时间集中、时限短,都给财政部门控制项目支出带来了难题。

《新理财》:针对控制项目支出的难题,哪些地方做的好,值得推广?

投资评审中心:目前,北京、河北、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很多地方的做法都不错,成效比较显著。实际上对财政部门而言,所谓控制项目支出,主要是通过控制项目预算,而控制项目预算,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建立刚才提到的“事前评审”机制,其核心是要在预算编制阶段即引入财政评审。在项目总预算比较可靠的情况下,再分年度下达预算。

评审机制 篇4

关键词: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同行评审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共同体的学术交流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基于互联网的科技论文网络发表模式, 给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及时发表科研成果和创新思想的平台, 已日趋成为学术交流的重要渠道和主流趋势。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早已顺应数字化、网络化发展的趋势, 出现了纯网络期刊、开放存取期刊、在线论文发表网站等, 例如生物医学期刊出版中心 (Bio Med Central) 在其网站上提供的143种纯网络期刊, 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 (the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PLos) 提供的PLos Biology和PLos Medicine期刊。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于2003年创建的“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这是我国第一个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平台, 可以在网络上实现投稿、评审、编辑、修改、发表和阅读乃至读者意见反馈等在内的全过程。

与传统期刊论文发表模式相比, 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具有周期短、信息容量大、更新速度快、阅读检索方便等优势。但与此同时, 也带来了两个遏制其发展的问题: 一是网络论文的质量问题, 由于网络论文平台强调发表的快捷性, 发表前的审阅制度较为宽松, 使得网络论文的质量控制还不够理想, 导致科学共同体对网络论文的认同度较低; 二是网络论文的质量辨识度问题, 由于网络论文平台强调发表的自由度, 容易产生一些缺乏学术内涵的垃圾论文, 使得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在无序、海量的网络论文平台中有可能无法被识别出来或得到应有的名誉, 作者难以得到相应的知识收益, 也给网络公众选择优质知识资源带来了困惑和难度, 这直接影响了网络论文平台的声誉和学术影响力。

在学术工作中, “质”是至高无上的。提高论文的发表质量, 学术界公认的做法就是进行同行评议, 即由同行所形成的专家共同体作为科学的“仲裁人”, 对拟发表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学术价值进行评价的一种机制。物理学家和人文主义者齐曼 (Ziman) 指出同行评议是“由编辑和评议人所给予的科学可靠性证明的过程”[1]。1998年Steven Harnad在Nature上指出:“期刊文献应该从纸质印刷和相关的制造加工花费中解放出来, 但不能脱离同行评议加工过程, 同行评议是一个无形的手, 能够维持期刊文章的质量”[2]。由于网络的快捷和交互的特性, 英美国家开始尝试新的同行评议模式。Benos DJ等讨论了同行评议的优缺点, 希望读者能理解同行评议的复杂性, 并自己充当同行评议人的角色, 建议网络平台应建立国际化的在线培训程序, 从而认证合格的评阅人[3]。Kathleen Fitzpatrick认为, 网络环境下同行评议系统应从传统“看门人”角色转向对各种创新思想的回应和讨论上, 这一模式强调作者和读者之间公开的、直接的交流, 以促进学术思想的持续交锋和修正[4]。英国BMC网站发展了一种“开放同行评议制度”, 它是对传统同行评议制度的改进, 即在作者、评议专家及读者之间开展出版前交流, 并把各自意见公开化, 力求评议过程快速透明。国内学者别雪君分析了中英美三国网络发表科技论文的学术评审制度的共性与差异性, 建议我国应建立评审专家动态管理库、创新同行评审制度、规范质量评价标准、健全在线评审系统等[5]。赵蓉英研究了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科研管理和评价机制, 从政府管理、学术界管理、网络管理和用户管理四方面提出了网络发表科技论文的科研管理机制[6]。叶继红提出了一种同行评议和公众评议相结合的模式, 并指出该模式的实施还需得到技术、学术、制度以及用户等方面的支持[7]。

但是, 现有的研究均未能很好地解决网络平台的特性、网络发表论文的定位、网络公众参与度和论文质量、同行评审之间的矛盾, 而这正是制约网络论文平台发展的瓶颈问题。这迫切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网络论文的开放评审机制, 提高网络论文的学术质量、实现优质科技信息资源的快速共享。

1 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开放评审机制

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平台与传统的纸质学术期刊有所不同, 其定位于科技成果的快速共享、促进自由的学术交流。所以, 要在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独特的全程性、快速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特点的基础上[8], 对网络论文进行开放评审。这要寻求两个平衡点: 一是在为提高论文质量而采取严格的评审程序和网络论文的发表周期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二是在评审程序与网络平台的互动学术交流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引入“预发表”和“撤出”机制。网络论文先在预发表区公开, 然后进行评审,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网络论文平台的快速性特点, 缩短论文发表的流程, 在最短的时间内, 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公开出来。传统的纸质期刊论文的发表周期长, 据统计, 我国科技期刊论文的发表周期平均为14.1个月, 国际上SCI收录期刊论文发表的平均周期为8.7个月[9]。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 一篇原本很有价值的论文会因其发表周期滞后而贬值, 使得科研成果的学术交流与传播受到严重制约。“预发表”将评审主体的权力后移, 给每个人平等、自由发表论文的机会, 为普通科研人员、特别是一些初出茅庐的学者以更大的发表机会, 使其学术观点和学术主张能够得到公开阐述的机会。“预发表”不仅可以提高信息传播的即时性, 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确保了作者的首发权和媒体接近权, 对于繁荣学术是大有裨益的。同时, 利用网络论文平台的信息全程性特点, 引入“撤出”机制, 对一些已发表但存在质量问题或学术道德问题的论文, 采取作者主动撤销、或网络平台根据同行评议意见和公众评议意见来决定撤销该论文的方式, 这也是一种事后的质量控制方式, 从而克服传统纸质期刊由于传播媒介的限制只能采取事前质量控制模式的缺陷, 提升网络平台的学术质量和学术风气。

采用“多元评审主体”。采取同行评议和网络公众评议相结合的多元评审主体的模式。网络公众是指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平台所面对的公众, 一般为学术界的同行学者、研究者、读者和用户。传统的同行评议, 由于资源的有限性, 只能通过一人或几个同行专家进行评议审稿, 由于同行专家存在知识差异、信息不对等, 容易造成对论文水平定性认知上的偏差, 导致评议结论具有较大的随机性、不公正性;而且可能发生评议专家权利滥用, 将论文中的创新思想据为己有, 或对论文作者存在个人偏见。将公众引入网络论文的评审过程中, 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开放性特征, 不仅增加公众与作者之间的交流互动, 而且对同行专家的评议结论进行验证, 从而限制了同行评议专家的权利滥用, 鼓励不同学术观点开展讨论, 有利于学术界的百家争鸣, 促进学术共同体之间的相互交流、争论、监督甚至批判的机制。

建立评审环节的“三纬互动”。传统的同行评议, 因为同行专家的学术水平、公正态度甚至职业道德都会对科技论文价值的认定产生巨大的影响, 而这一影响对于论文作者来说只能被动接受。在网络论文的评审中, 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交互性特点, 让作者由被动接受评审转变为主动接受评审;同时通过引入网络公众评议, 把传统上作者与同行专家之间的两纬互动转变为作者与同行专家、公众之间的三纬互动。首先, 将同行评议和网络公众评议的意见在网上完全公开发布, 让评议意见透明化。例如, Nature网站于2006年6月开辟了一个试验性的“开放同行评议”专栏。BMC医学领域的所有期刊将评审的过程公开化和透明化, 强调作者和评审人员之间的互相交流。美国《心理学》 (Psycoloquy) 杂志, 曾尝试过将同行评议意见以及作者对这些意见的回应同时公布在网上[10]。这种透明化做法的好处是让同行评议专家之外的学术同行来对论文的学术水平进行“公断”。其次, 在作者、同行专家和公众之间进行充分的、交互式的交流与讨论。公众不仅能阅读论文, 还可以在适当的位置添加评注;作者可以针对评议意见进行反驳和辩解;公众和作者还可以就共同关心的问题相互讨论, 专家和公众可以直接向作者提出建议, 作者可以及时修改文章内容, 并将讨论内容文字附在文章结尾并公布出来。这种“三纬互动”, 将成为评价论文质量、提高作者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 吸引更多学者大胆提出自己的思想和观念, 让各种新的闪光学术思想不断碰撞, 引发学术争鸣的新局面。

设定论文“学术品质”等级。传统期刊仅对论文进行符合性的筛选, 但是网络平台的海量信息特性, 决定了应采取技术措施有利于高水平的、优秀的网络论文更容易被读者看到, 这就需要对论文的“学术品质”进行标识。网络论文的“学术品质”等级, 由同行专家和网络公众评议以及作者自评来确定。首先, 作者在预发表论文时, 根据学科方向, 参考相关文献, 从自身的角度对论文进行自评, 并标识出论文“学术品质”的自评等级。其次, 在同行评议时, 同行专家根据论文的选题新颖性、内容科学性和创新性等做出评价, 并确定该论文“学术品质”的初始等级建议, 使得公众在评议之前就可以大致了解该论文的优点和不足。最后, 进一步由网络公众对论文进行评议, 既可以对之前同行专家的评议进行验证, 还可以对同行专家的评议行为进行约束, 再根据公众评议结果对论文“学术品质”进行动态升/降级调整。通过对论文“学术品质”的标识, 可以扩大高水平论文的影响力, 提高高水平论文的利用效率, 有利于公众获取优质的知识资源。

2 构建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开放评审模式

具体来说, 将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平台分为三个区: “投稿区”、 “预发表区”、 “评议与发表区”。“投稿区”负责接收作者提交的稿件。 “预发表区”负责发布经过编辑人员形式审查且符合基本投稿要求的论文。 “评议与发表区”用于发表经过同行评议的论文, 对发表区内的论文进行 “学术品质”标识, 比如将 “学术品质”分为五个等级, 其中第五等级为最高级别。

在同行评议时, 由同行专家对论文的科学性、前沿性和独创性等方面进行定性评价, 并对论文给予定级打分, 确定论文的初始 “学术品质” 等级。同时, 作者根据同行专家的定性评价意见进行论文的修改, 并在发表区正式发表。

然后, 论文在网上接受公众评议。公众对网络论文进行浏览、阅读、下载, 对论文的 “学术品质”等级进行投票, 对论文内容进行评注。网站根据公众的定级打分、用户注释/评论、访问量 ( 包括点击数、阅读数、下载数) 、引用率、网页链接量等, 综合计算和分析得到公众评价等级, 进而对网络论文的 “学术品质”等级进行动态升/降的调整。

论文“学术品质”的等级测算依据来源于三方面:作者的自评等级、同行专家的初始等级建议、公众的网络投票等级结果。其中, 由于作者的自评等级带有较大的主观性, 主要是供给同行专家和网络公众参考的作用, 所以应在最后的等级测算中占较小的比重, 如10%。由于同行专家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若同行专家在评议过程中不带有个人的主观性和偏见性, 其评议结果还是具有相当的专业水准, 所以, 同行专家的初始等级建议应在最后的等级测算中占较大的比重, 如60%。网络公众的评议, 即可以对之前的作者自评、专家评议进行有效的较准, 也可以充分发挥科学共同体的自治行为, 其评议在最后的等级测算中可占30%。在实际测算时, 还需考虑到作者的自评等级、同行专家的初始等级建议、公众的网络投票等级结果这三者之间的差异性, 并设定一个计算公式以正确反映差异性的大小及影响。

3对同行评议专家和公众评议参与者的声誉激励和约束机制

在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开放评审模式中, 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是同行评议专家和公众评议参与者, 他们的动机和行为将直接影响到整个评审过程的客观性、公正性, 准确性, 所以需要建立一套针对各方的激励机制。因为同行评议专家和公众评议参与者都是科学共同体中的一员, 声誉就是他们的学术生命, 正如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说, “一个人的净价值是他在同行中获得尊敬的总和”; 库朗特研究所数学家弗里茨说, “我活着是为了能从我的数学家朋友那里得到一些吝啬的钦佩”。所以, 对同行评议专家和公众评议参与者可以采取声誉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吸引读者和专家的自觉参与。

公众评议是在网络条件下对传统同行评议制度的改进和完善, 但它不能完全替代同行评议。因为在网络上进行自由评议的公众参与者身份各异、水平不一, 有可能导致各种意见和信息鱼龙混杂。所以, 网络论文的评审工作, 首先要充分发挥同行评议专家的作用, 让其在论文评审中发挥定级基准作用。首先, 要建立基于互联网的评审专家动态管理库, 定期对评审专家实施绩效考评, 对评审专家在线审稿情况及作者反馈意见做及时登记管理, 制定评审奖惩制度。其次, 制定明确的评审专家更新规则, 根据评审专家的变动情况及时做更新, 将名单公布在网站上, 供所有读者浏览。再次, 引入国外同行评审, 要提高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声誉和同行认可度, 就要在评价体系和机制上逐渐与国际接轨, 采用国际上行之有效的机制, 并邀请国际同行参与我国的评审, 这样可以进一步过滤掉低水平的粗制滥造和学术不端, 得到学术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学术界的尊重。评审专家的绩效考评依据来源于三点:一是专家评价意见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将同行评议专家对论文的评价与公众参与者的评价进行差异性计算分析, 如果每次差异性很大, 则应该对该位同行专家的专业水准进行核查;二是建立作者对专家的反评定机制, 即由论文作者对同行评议专家的专业性、客观性进行反评定。根据专家的绩效考评结果建立评审专家积分制度, 对专家队伍进行动态排名、遴选、淘汰, 形成科学共同体的学术自治组织, 通过制度对评价专家的评阅行为进行更为有力的约束, 健全评价专家的评价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不断优化同行评议专家库。这对学术发展进步和预防少数学术权威形成优势积累的“马太效应”, 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在网络论文的开放评审中, 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评议动机的客观性, 直接影响科技论文网络平台的健康发展。根据弗洛姆 (Vroom V H) 的“期望理论”, 激励程度受到目标效价和期望值的影响, 对于网络公众而言, 其目标效价和期望值主要表现为从网络平台获取优质的知识资源以及自由的信息交流。所以, 要运用目标的功能, 把公众的心理和行为状态导向到与网络论文平台整体目标相一致的方向, 共同致力于提高网络论文平台的声誉和影响力。所有的公众评议参与者, 都要在网站注册, 获得相应的用户代码, 然后才能进行相关的论文下载、评议等。其一, 建立公众评议参与者的积分制度, 公众评议参与者的每次有效评价, 都可为其积累分值;其二, 公众评议参与者对论文提出的有效评价意见, 若被作者采纳并进行论文的相应修改, 则要求在作者的修改段落中进行相关的注释致谢, 以此鼓励公众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其三, 定期评选优选的公众评议参与者, 予以公开表扬并纳入网络平台的专家库成员。此外, 还可以邀请优秀的科学家实名参与公众评议, 以提高公众评议的影响力。通过网络公众用户的高度参与, 网络科技论文的传播模式由传统出版活动中以出版者和作者为主导的学术传播模式转变为以作者和网络公众用户为主导的传播模式, 使得高水平的科技论文得以高效率的传播和利用。

4 网络平台的功能不断升级是开放评审制度实施的技术支撑

要进一步加强网络平台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功能的升级建设, 才能保障开放评审制度的顺利实施。比如, 网络平台的实时信息传递功能, 让作者能够同步收到同行专家、公众的意见, 反之亦然, 能够让同行专家和公众同步得到作者的反馈信息。网络平台的界面便利性功能, 让作者发表了文章后, 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做成网页新闻, 方便作者以邮件或网页链连方式推荐给他的同事、同行。网络平台的论文引用、链接的检索与分析功能, 能够迅速地获取其他平台对本平台的发表论文的引用或链接信息, 并能够分析引用方和链接源, 及时反馈给作者。通过网络平台功能的升级, 才能吸引更多的作者、公众参与到网络平台的交流中, 提升网络平台的学术影响力。

总之, 在信息化时代, 科技论文网络发表是学术交流的重要渠道。如何提升网络论文平台的声誉和学术影响力, 这迫切需要我们构建一个针对网络论文的开放、交流、互动的多元评审体系, 从而真正提高网络论文的质量, 实现优质科技信息资源的快速共享。

参考文献

[1]ZIMAN J.Real Science:What It Is and What It Mean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2]HARNAD S.The invisible hand of peer review[J].Nature, 1998, 5:99

[3]BENOS D J, BASHARI E, CHAVES J M, et al.The ups and downs of peer review[J].Adv Physiol Educ, 2007, 31:145–152

[4]Kathleen Fitzpatrick.On the Future of Academic Publishing, Peer Review, and Tenure Requirements[EB/OL]. (2006-01-06) [2013-04-16].http://www.thevalve.org/go/valve/article/on_the_future_of_academic_publishing_peer_review_and_tenure_requirements_or

[5]别雪君, 张利勤.中外网络发表科技论文评审制度比较[J].中国高校科技, 2011, 10:55-57

[6]赵蓉英, 罗艳玲.科技论文网络发表的科研管理与评价机制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5 (3) :76-82

[7]叶继红.学术论文网络发表的质量控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 2009, 27 (10) :1468-1472

[8]李贺, 周金娉, 李春好.我国网络发表科技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2, 35 (2) :77-81

[9]李子臣, 王文静.我国知识贫困的现状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2 (2) :54-63

评审机制 篇5

一、双盲评审的内涵与意义

双盲评审是将隐去研究生及其导师相关信息的论文送往其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同行专家进行评阅,同时在返回的评阅意见中,将专家的相关信息隐去,在学位论文评阅中做到研究生及其导师和评阅专家互不知晓,从而排除了论文评审过程中“人情”因素的干扰。双盲评审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种重要监控方式,有以下两个优点。

(一)有利于克服人情评审和关系评审

研究生的个人素质从根本上决定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由于扩招,生源质量逐渐下降,导致研究生自身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知识起点不同;再加上近年来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化,部分研究生忙于找工作、考博、考公务员,不愿承担导师的科研任务,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做科研,不愿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撰写论文。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决定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是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引导者,把关者,但是部分导师忙于自己的科研和教学任务,在研究生指导过程中过于注重期刊论文的发表,不愿投入过多的精力指导和修改学位论文。双盲评审制度可克服论文评审中的人情因素和“打招呼”现象,强化对学位论文的考核,增加了研究生和导师的“论文危机”意识,督促研究生和导师在研究生培养和学位论文撰写过程中提高重视程度,从而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二)有利于评阅人给出客观的评价

评审专家通常对该学科专业和领域有深入研究,掌握同行的研究动态,具有较广阔的研究视野,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鉴别能力,但中国是人情社会,在非匿名情况下,对优秀的论文给出肯定意见较容易,但对学术水平差的论文给出否定意见较难。在双盲评审中,评审专家可以直抒己见,对研究生和导师来说,这种意见更加可贵,有利于学位论文的后续修改和完善,对研究生导师的后续工作也有益处。此外,由于日常的学术交流和可能已经存在的学术合作,评审专家与研究生导师之间可能有相互的接触,评审专家对研究生导师已经有一些或为正面、或为负面的印象。双盲评审可以克服评审专家先入为主的印象,有利于对学位论文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双盲评审存在的普遍问题

(一)送审院校单一化

论文送审院校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双盲评审制度实施的效果,决定了盲审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自双盲评审制度推施以来,各高校逐步建立了本校的送审院校库,但是普遍来说送审院校比较单一,每年往往在固定的几个兄弟院校之间相互送审,而且同省院校居多。这样,在论文送审过程中虽然隐去了研究生和导师的相关信息,但是仍难以做到真正的双盲:(1)同省院校同行之间交流较频繁,从专业领域和方向不难猜出导师,很难克服人情因素,有些评审专家本着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以免伤及自己友人的学生;(2)从导师的角度上来讲,每年在固定的几个院校之间评审,导师也抓住了送审规律,可能存在打招呼的情况。因此,这样的盲审结果很难排除人情因素的影响。

(二)评阅标准单一化

2009年起,教育部对研究生教育结构类型进行重大改革,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专业型模式转变[3]。显然,在论文双盲评阅中,适应于以往学术型研究生的论文评阅标准不再适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专业型研究生论文;同样,在职研究生和同等学力无论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上与全日制研究生都不同,因此在论文的评阅标准上要求也不同,但是在双盲评审中,往往会发现各种类型的研究生论文运用同一论文评阅标准,很难体现论文双盲评审结果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三)评阅专家和学位论文研究方向之间存在误差

现行的双盲评审制度,往往是各院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将论文送到相关院校的研究生管理部门,由对方的研究生管理部门将论文送到各个相应的学院,由学院主管研究生的教师选择相应的评阅专家,而不是导师选择相应的论文,因此在评阅专家的选择上可能会出现偏差,尤其是涉及交叉学科的论文,评阅专家和学位论文研究方向之间有一定的误差,做不到同行评审,从而降低了盲审结果的可靠性。

(四)评阅专家工作量大,评审质量受考验

自双盲评审制度实施以来,需要评审的论文逐年增加,而大多数研究生培养单位论文答辩时间都集中在同一时间段,这样导致了评审专家手里堆积大量需评审的论文,增加了评审专家的工作量;从送审单位角度来讲,为了保证研究生能按时答辩,送审单位往往要求在一个月之内将盲审结果返回,有些甚至更短。因此在短时期内,评审专家要评阅出大量的论文,这样导致了评审质量受到影响,从而致使盲审制度的成效大打折扣。

三、扬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双盲评审的实践

为了切实、有效地推行双盲评审制度,扬州大学根据自身特点,于2011年制定了《扬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暂行办法》,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扬州大学在双盲评审制度上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抽检方式合理

扬州大学论文抽检分学校抽检和学院抽检两类:学校抽检由研究生院组织,抽中论文由研究生院统一送校外专家进行双盲评审;学院抽检由学院组织并送审。为提高和保证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对博士论文学校全部抽检;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由学校全部抽检且每篇论文送审3份;其余硕士学位论文首先由学校按学术型每年不低于15%、专业型不低于8%的比例随机抽检,学校抽检过后由学院按一定比例随机抽检或全部送审。对于上一年度出现质量问题的导师所指导的学位论文,进行跟踪抽检,以提高导师对研究生论文的重视度。对新增列学位点学校实行定向抽检,对新增列学位点第一届毕业生定向抽检比例不低于50%,第二届毕业生抽检率不低于30%,以促进学科专业的培养水平。

(二)评分标准详尽

为体现论文评审结果的公正性、合理性,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学校针对不同的研究生类型,制定了不同类型的论文评阅书,并建立了严格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在论文评审过程中,要求论文评审专家从论文选题、文献综述、论文成果及创新性、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论文写作等多项评价指标,严格按照论文评阅书中制定的评分标准,逐项评审打分,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学位论文评价标准,从而保证论文评阅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三)合理选择送审院校

扬州大学属于综合型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所以在论文送审专家的选择上充分考虑了学科专业的相似性和研究领域的相关性;在送审学校的选择上,我们根据最新公布的学科专业排名,选择学科专业水平稍微高于或与扬州大学处于同一水平的相关院校,并且送审院校由省内院校逐步拓展到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广东、广西、浙江、北京、上海等众多省外院校,这样既保证论文盲审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正性,也有利于促进学校学科专业与国内其他院校的交流。

(四)评阅意见的人性化处理

在学位论文双盲评审的具体实践中,常会出现研究生和导师不认同双盲评审结果,认为专家评审存在偏差。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学位论文与评审专家研究方向有偏差,或评审专家因在论文评审阶段工作量大而力不从心,或评审专家来自各个学校,他们主观上的论文评价标准往往不一致。针对这种研究生和导师不认同双盲评审结果的情况,学校允许研究生按规定程序提出复审。为保证复审的科学性,研究生须在盲审结果返回一周之内向学院学位分委会提出复审申请,学院学位分委会再组织相关专家对学位论文和盲审意见进行评议,如不认同其盲审结果,则同意该研究生向研究生院提出复审。复审制度有利于保证学校双盲评审的公正性和规范性,保护了研究生和导师的权益。

四、优化双盲评审机制的策略

(一)强化评审专家的责任意识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评审专家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博导的头衔和教授的职称,而是专家对学位论文涉及的领域熟悉程度、评审专家的学术能力和评审专家的责任心[4]。双盲评审中不公开评审专家的姓名,也往往不追究评审结果的责任后果,评审专家的责任缺乏制约,可能会引发评审专家的盲目评审,有些专家甚至让学生代为评审,从而影响评阅结果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为强化评审专家的责任意识,保证论文评审的客观性、公正性和严肃性,提高评阅结果的可信度和可辩性,在每次盲审时,请求专家签订“公正评审承诺书”,这样可以促使专家自觉遵守学术道德,维护自身声誉,提高论文评审中的责任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二)重视评阅结果,形成激励机制

对于盲审评阅结果,导师和学生往往受答辩时间的限制从而选择性接受。对于盲审没有通过的论文,导师和学生会认真阅读盲审专家的评审意见,依据评阅意见修改论文;而对于盲审专家认为已达到要求,同意答辩的论文,导师和学生往往不再重视评阅专家的其他意见和建议。因此,学校或学院为促进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不断提高,可拟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一是进行正强化:对于综合分高于90分的,学校或学院可通报表扬导师和学生,并且给予导师和学生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对于综合分在75—90分的,导师和学生须根据评阅专家的修改意见修改论文,在答辩环节回答针对评审专家意见做出的修改内容;对于综合分在60—75分的,学院要通知导师和学生根据评阅专家的修改意见认真修改论文,并组织学院专家对修改后论文进行复查。二是负强化,对于盲审没有通过的论文,学校或学院应通报导师和学生,并在校园网上公布论文题目,责令其认真修改论文,待论文达到要求后,学院先组织专家评阅,学院评审合格后送学校再次进行双盲评审,校盲审合格后方可进行答辩;同时,学校对其导师指导的研究生进行连续三年的跟踪抽检。

(三)建立盲审专家库

论文评审专家作为论文评阅的主体,对双盲评审的成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建立合理的盲审专家库更有利于获得客观和准确的评审意见。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根据本校的学科专业、研究领域建立专家库,委托相关单位聘请具有相同专业背景或研究领域的专家入本单位评审专家库。编制评审专家自动选择系统,系统可根据论文的研究方向自动选择与之匹配的专家,避免由于研究方向的偏差而影响评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评阅专家的多次评阅意见进行连续性分析,对于评语无实质性内容,或者评阅结果存在明显错误,可通过核实取消其论文评阅资格,通过不断筛选、优化、更新和扩充专家库,遴选出一批优秀的论文评阅专家,提高双盲评审成效,促进学位论文质量。

(四)优化学位论文网上评阅

随着双盲评审制度的推施,近几年来,各高校都在探索学位论文网上评阅[5]。大多数高校网上评阅的操作思路是送审单位将论文上传网络,将论文相关信息和下载相关论文的网址和密码发送相关单位的研究生管理部门,由对方研究生管理部门分配相关学院专家进行评阅并上传评阅结果。这种网上评阅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缩短论文评阅周期,但是并没有避免传统双盲评审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弊端。优化学位论文网上评阅前提是要建立全面、合理,信息完善的论文评阅专家库。研究生管理部门对上传的论文进行格式审查,然后利用系统对论文是否存在抄袭、剽窃等行为进行相似性检查,再根据论文的研究方向自动匹配与之对应的评阅专家,最终确定论文评阅专家。研究生管理单位通过系统将论文下传至评阅专家所在学校的研究生管理单位,由对方研究生管理单位通知评阅专家登录系统评阅论文,并在规定的时间按要求填写评阅意见并上传。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不仅是衡量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因此,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双盲评审制度对提高学位论文质量起到了非常有效的质量监控和督促作用,因此,各研究生管理单位应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双盲评审制度。但是,我们也不能低估明审的作用,明审专家大都熟悉导师和论文所涉及的研究领域,更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评审论文,从而更容易提出准确的评审意见。因此,论文评审中要做到盲审和明审合理、有效地结合,最终实现提高学位论文质量,进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目的。

摘要: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学习阶段的成果总结,也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双盲评审是对学位论文进行质量监控的有效方式,也是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有效手段。文章从研究生学位论文双盲评审的内涵与意义出发,分析了现行双盲评审制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扬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双盲评审的实践,提出了优化研究生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机制的策略。

关键词:双盲评审,学位论文,研究生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在线[EB/OL].2014-8-20.http://kaoyan.eol.cn/html/ky/taiwan/zs2014.shtml.

[2]肖巍.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公正性问题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2).

[3]教育部关于做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EB/OL].2014-9-08.http//www.moe.gov.cn/pub 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710/201002/82629.htm.

[4]张玲.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实施效果的调查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7).

评审机制 篇6

由于讲课竞赛的评价主体由多位评委组成,各个评委对选手的评价和排名并不完全一致,有时甚至大相径庭,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既可能与评委的客观评价能力有关,也可能与评委的主观评判公正性有关[1]。但是组织竞赛的单位在邀请评委时都是凭借主观判断,没有实质性的客观评判条件,一般选择的条件是评委本身是教学能手,对课堂教学有一定的了解,基本不会考虑评委的打分能力。所以竞赛评委的评价质量直接影响到赛事的成败,面对一组数据,统计员只是把有限的评委评分加加减减,定量地评定青年教师的讲课成绩,然后按分数排名选出获奖者。赛后,教师只能知道自己是否“中奖”,对于评委打分和评分统计方法一无所知。竞赛的结果只能说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一定的了解,但不一定很客观。评审机制存在漏洞,因此,在竞赛组织过程中对评委的评价行为本身进行元评价,考量其评价质量,进而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控,是一个非常必要的研究课题。

从广义上讲,教师讲课竞赛评委评价行为的规范性及其评价质量的高低可以从多个侧面进行考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评委评分的严厉程度

对评委的评分进行描述性统计,获取5位评委的标准差和全距,标准差越小,表示评委间的评分差距越小,数据较集中,从全距(最高分—最低分)可进一步看出,评委的全距越大评分跨度越大,区分度越高。如评委4的标准差最大为6.71317,他的全距为23,说明该评委能清楚地区分选手的讲课能力等级,高分与低分相差大,评分相对其他评委比较严厉。而评委5的标准差最小,只有3.32666,是5位评委中最低的,全距10也是最小的,表1中的原始数据打分最不严厉,也可以看出他的评分分数普遍偏高,最高分是98,最低分为88,最高分和最低分都是5位评委中最高的和最低的,打分最不严厉。

二、评委的一致性程度

评委的打分一致性是竞赛组织者考虑的一件事情,希望评委们的打分都能一致,好的都是高分,而不好的都是低分。每个人都存在感性的一面,评委在打分时,虽然有表格限定,每个项目有最高分和最低分的限制,但在每位评委心中都有一把单位距离不同的“理性尺子”,难以统一定量,有时还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第一印象、自身的教学观点等,所以每位评委对同一选手的讲课评分或起评分不能一致。虽然多位评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甚至评委足够多时误差可以相互抵消,并且理想的状态是评委们的评分能够一致,由于现实因素,不可能有大量高水平评委同时一起打分。

注:**表示显著水平为0.01, *表示显著水平为0.05

注:**表示显著水平为0.01, *表示显著水平为0.05

采用经典测量理论,可以根据5位评委对10位选手讲课的打分,使用SPSS16.0软件计算,求其两两之间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越高,表明他们的评分一致性程度越高。从表3可以看出,只有评委5不能与其他4位评委的打分一致,不仅没有形成显著相关,而且形成负相关,意味着评委5与其他评委的意见相反,其他评委认为讲课不好的,得分低的,评委5会认为好,得分高;而其他评委认为好的相应地他打低分。其余4位任何两者之间至少是显著相关(p<0.05), p值越小,说明显著性水平越高,在这里显现为评委的评分一致性越高。从表4也可看出,评委1、评委2、评委3和评委4的表现非常出色,如果选用评委评分的算术平均分作为每一位选手的最终得分,他们各自的评分与选手讲课最终得分的斯皮尔曼相关系数都是显著相关(p<0.01),在这里可以看出评委5的评分能力存在问题,因为只有评委5与选手的最终得分不能一致,形成负相关为-.137,明显不能与其他评委形成一致观点。

三、评委的筛选

在教育系统中,讲课竞赛聘请的评委都是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参考的只能是这些评委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但他们的评价讲课能力却没有等级评价或有一个公认、一致的标准。

在任何一项竞赛中,组织者都希望评委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准则执行,希望评委都能正确地评价每一位选手,打上“公平、公正”的分数。所以在实际操作中邀请评委时,除了要考虑其教学能力、对教学的认识和对课程的了解,还要考虑其评价能力的高低,排除不合格的评委,才能让竞赛更公平、更公正。

如果把5位评委对10位选手的讲课打分分别排序,然后统计每位评委打分排序为1—5位时的次数。为了使展示时一目了然,采用直方图表示(如图1—5),横坐标表示排序的位数(第1、2、3、4、5位),纵坐标表示评委的10个评分中在该位数的次数。理想的状态是评委的分数都集中在第3位,即中位数(如图6),从图中可以发现,评委5的评分分布最不合理,直方图耸立在数轴两边,中间如低谷,正好与理想状态相反,直接看出评委5的评分水平最差。而评委2在图中的分布靠近中位数,水平比较好,评委1和评委4的直方图很难看出水平高低。

这是表面观测,为了进一步鉴别评委的水平,采用“向中位数靠近程度”的量化方法。以评委1为例,根据图1, 10个选手分数被排在第1位到第5位的次数如下。

1, 3, 2, 3, 1。

被排在第1位的评分次数是1,第1位与第3位(中间位数)的位次之差是1-3=-2;类似地,被排在第2位的分数次数是3,第2位与第3位的位次之差是2-3=-1,依此类推,并把这些差数与相应的次数列出:-2 (1),-1 (3), 0 (2), 1 (3), 2 (1)。以P代表偏离中位数的程度,计算方式如下。

根据图2-5记录的数据,以类似的算法求出其余四位评委的偏离值。

由此看出,P值越小越好,偏离中位数程度越小,水平越好。P=0说明是位顶尖高手,毫无偏心;P=1说明是位百分之百偏心的评委,或是水平极差。根据计算结果,5位评委的水平比较为P2

四、统计方法的比较

从实用性考虑,往往采用算术平均分统计,也就是每位评委的评分重要性是一样的。但在很多统计方法中会采用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即去掉极端数据。比较两种方法,发现各位选手的讲课最终得分非常相关,相关系数是0.983,具体可见表5,只有第7名和第8名有变化,其他排名都一致,说明未去极端值和去掉极端值的评分方法几乎不影响选手的最终排名。

在统计结果前先筛选符合条件的数据,剔除“老好人”、打分随意的不合格评委的分数后再进行统计,发现评委筛选和未筛选结果有明显差别,具体见表6。前三甲中,第二名和第三名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在任何竞赛中前三甲是最受关注的,也是竞争最激烈的,所以前三甲的结果是最重要的,第八名和第九名也发生位置变化。

高校培养人才,教学是关键。学校举办教师讲课竞赛的目的是促进教学,使教师间进行教学交流,但组织者往往过于看重结果而忽视过程,重视对竞赛教师的评价而忽略对评委评价能力的评价。再看整个高校的评审机制,缺乏客观有效规范的操作模式,为了完善评审机制,应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在评委选择上要邀请评分跨度大的评委,避免“老好人”、过分严厉或者评分不符合一般规律的评委,他们的评分或者不能说明问题,或者影响竞赛者的真实成绩。

其次,在统计结果的过程中,要先对所有评委的评分进行分析,类似于对评委进行评分能力考核,发现有问题的评委要剔除后再统计。这些评委也要被打入“黑名单”,以免以后的竞赛浪费资源。

第三,有条件的话可以在评审前对评委评分进行培训,按照规范化操作,如监考等工作都会对监考教师进行考前培训。培训中举例说明每一个评分等级的细则,用实例辅助说明,让评委对打分有一个参照。

上述所讲的评委的严厉程度、一致性程度都能从某一方面说明评委是否为合格的评委。通过上述方法,希望对评委有个客观的评价,并能使竞赛的组织者更好地办好竞赛,选好评委,采用合理的统计方法,客观合理地评价每位参赛者。高校在办学过程中,为了加强管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会发现涉及学生、教师、课程、专业、项目等各类评审评选,本文以“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的一组评审数据为例,希望借此为评委的选择及结果的统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上一篇:人员聚集场所下一篇:民航导航设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