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开发

2024-09-12

文化开发(精选12篇)

文化开发 篇1

地域文化是地方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其深刻的文化蕴涵影响着当地的生活方式及经济发展, 并对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开发, 丰富地方文化的深刻内涵与表现形式, 并促进其遗产弘扬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从而推动地方文化的建设与长远发展。

一、地域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关系

地域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地域文化为特定区域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而我们通常所指的地域文化大部分为狭义, 即当地人们创造的精神文化, 包括社会制度、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及道德情操等。地域文化作为当地的精神核心, 是祖国文化在当地的本土化表现, 具有深刻的历史底蕴与鲜明的地域特色, 对当地的各项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地方文化建设是促进地域发展的重要途径, 其作为地方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与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开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

二、传承开发地域文化服务地方文化建设

(一) 地域文化深刻地方文化的内涵

不同地域文化之间和而不同,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存共荣, 在形成自身特质的同时推动当地文化的有力发展, 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文化, 地域文化能够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因此传承并开发地域文化对丰富地方内涵有着重要意义[2]。传承地域文化首先需要培养当地人对当地文化的自信, 深入理解地域文化的特质, 并掌握其深刻内涵, 从而为地方文化建设奠定理论基础;在掌握地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 需积极运用于当地文化建设中, 包括风俗习惯、文学艺术及道德情操等, 结合当地文化的发展实际进行批判性继承, 从而实现当地文化内涵的丰富。

(二) 地域文化丰富地方文化的表现形式

不同的地域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表现形式, 如赣南的采茶戏, 安徽的黄梅戏, 海南的琼剧等, 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都蕴含着地方人民的智慧, 并传达着地方文化的精神认同感, 而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开发更能有效的丰富地方文化的表现文化, 推动地方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地域文化中的社会文化现象最能体现其区域性, 其地方音乐、地方戏曲、地方歌舞及民间绘画等, 都属于地方文化的瑰宝。地域文中的风俗文化是地方生活的文化表现, 包括方言、节日习俗、婚丧礼仪及宗教信仰等, 同样属于地方文化的多彩表现[3]。

(三) 地域文化推动地方文化的遗产弘扬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某一特定区域在特定历史时期中的独特艺术成就, 其最大特点在于与当地的生产方式及地理环境密切结合, 具有深厚的历史沉淀与鲜明的文化特性, 属于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建设的最终目的在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因而弘扬当地的文化遗产是地方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进行文化建设时, 应加强对地域文化的开发, 充分发掘并弘扬地域文化遗产, 做好对地方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并对古民居、古村落、古祠堂等文化遗迹进行保护性开发, 以实现地方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 从而实现地方文化建设的持续有效发展[4]。

(四) 地域文化促进地方文化的创新改革

创新是推动民族与国家不断进步的动力, 在地方文化建设中更是占据着重要地位。地域文化是当地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优秀文化结晶, 其在社会发展中不断地通过创新性变革以实现时代发展的需求, 从而地域文化具有文化传承与文化引领的价值。地方文化的建设需加强与地域文化的对接, 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的丰富资源, 学习其不断创新的理念与锐意进取的精神, 培养自身的文化创新意识。在地方文化建设中, 应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 并依据社会与文化市场的发展规律, 优化地方文化的资源配置, 从而实现地方文化的长远发展[5]。

结束语

地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情感, 对其进行有效地继承与开发能够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多方便利, 包括地域文化作为现代文明的思想源泉, 能够丰富地方文化的内涵;其次, 地域文化绚丽多彩, 具有形式各异的形式, 能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多样的表现形式, 从而扩展了地方文化的表现渠道。同时遗产弘扬是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而地域文化作为文化遗产的丰富结合点, 能有效推动地方文化的遗产弘扬, 且地域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进取, 能有效激发地方文化的创新意识, 从而实现地方文化的实效性创新性建设。

摘要:不同地域受到区域环境、生产水平及风俗习惯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因而产生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如岭南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及齐鲁文化等, 各地域文化既相互独立又共同发展, 凭借自身的独特内涵丰富着祖国文化。传承并开发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地域文化, 是促进地方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 更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探讨分析地域文化的深刻内涵, 对传承开发地域文化从而服务地方文化的建设提出若干策略。

关键词:传承,开发,地域文化,服务,地方文化

参考文献

[1]陆丹, 黄守红.科学理解与传承地域文化——以琼学为例[N].人民日报, 2013-4-25 (007) .

[2]曹洁萍.高职院校保护和开发地域文化的对策探析[J].镇江高专学报, 2013.26 (2) :12-14.

[3]刘道湘.传承开发地域文化服务地方文化建设[J].老年教育 (老年大学) , 2013, 21 (05) :21-22.

[4]苏国伟, 王静.地方综合性大学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3 (05) :18-21.

[5]宋蓉.开发地方文献资源服务地域文化建设——以安徽省为例[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3, 11 (07) :34-36.

文化开发 篇2

一、西双版纳傣族园概况

为了响应云南省提出的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战略思想,以及在西双版纳大力发展地方民族文化的措施下,傣族园开始建设并以开门迎客。现已建成了旅游景区大门楼、迎宾广场、村寨旅游线路、江边活动区、旅游购物区、烧烤场、泼水广场、大型露天剧场等设施。傣族园首创“公司加农户”的发展模式,从建园至今已走过历程。按照公司加农户的发展思路,傣族园公司征用村民的土地租金一年一付,不买断,这使村民与公司之间保持长期的利益关系。其中公司462名员工中,70%以上是村寨的村民,近两年来,五个村寨还各有侧重地开展织锦、傣族首饰加工、制陶、榨糖等民族手工艺制作活动,开发旅游纪念品,既增加了景区的民族文化元素,又增加了游览项目。村民广泛参与的赶摆、放高升、坐傣王轿、祝酒歌宴、泼水狂欢等活动,让傣族的传统节日成为景区的重要内容。

二、西双版纳傣族园的文化移植现象

西双版纳傣族园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和发展,已极大改变了傣家人的生存生活面貌,同时傣族园的民族文化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傣家人传统的民族风貌。在这变化的过程中,文化移植现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化移植的结果是傣族园里有“欣欣向荣、红红火火”的傣族文化,同时也有很多传统的民族文化如民族舞蹈、民族音乐、民族节日、民族建筑、民族服饰、民族语言、民族风俗、民族宗教、民族手工制作等失去了原生态特色的民族元素,民族性及内涵性逐渐丧失,到处充斥着现代性的衍生态。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参见下表),目前傣族园内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特征大都是人为刻意打造出来的,在商业旅游开发后很多已经不具备传统傣族的文化元素。傣族园的文化移植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民族舞蹈

民族舞蹈是最受欢迎的旅游项目之一,是傣族园里的一道风景线。傣族园在开放初期就组织了民族舞蹈表演队,并请专业人士对其进行指导,还派人到傣族艺术培训中心及傣族传统舞蹈保存比较完整的村寨学习。在调查关于傣族民间舞蹈中,傣族园里的受访者有98%对傣族舞蹈或多或少的了解。可见,“文化移植”使得傣族园里的村民对傣族舞蹈的认知度总体较高。然而,如表1所示,村民对傣族舞蹈形式在认知上却存在较大差异。村民对于具有傣族典型特色的孔雀舞、象脚鼓舞和跳摆认知程度较高,而对其他傣族舞蹈的形式则认知度较低。

(二)民族节日

民族节日是展示少数民族文化民俗最为直观的形式,傣族的民俗文化大都也体现在大大小小的节日中。据调查如表2所示,送龙节、花街节、隆示节、叫谷魂节、对歌节节、巡田坝节是带有傣族特色的民俗节日,但对此傣族园里的大部分村民表示很少听说过,只有到傣族民族文化艺术传习中心和其他傣族文化保存完整的村寨学习过的人对上述节日有所了解。可见,傣族的文化节日在傣族园里也存在一定的文化移植,但影响力较小。

(三)民族建筑

傣家人在长期的生存生活中,与自然融为一体,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建造出了与自然天然和谐的建筑样式,其中竹楼和佛寺是傣族建筑的代表,它们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是傣族文化最显性的存在,有较强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生命力。走进傣族园,人们也可以到处看到傣族的竹楼,但这些建筑几乎是为了迎合当地的旅游开发而刻意打造的。这些建筑不仅历时短暂,而且功能单一,除了用做歌舞表演的场地,就是当作游客旅游参观时的景物,一些村民建造的竹楼大都具有现代商业性特征,最主要的功能是吸引游客住宿。而蕴含在建筑中的深层文化功能和作用则没有发挥出来。

(四)民族服饰

民族服饰是展示少数民族文化特征的另一种样式,从服饰上看就能辨识是哪一种民族以及民族的某些文化或艺术特征,傣族的服饰也具有同样的功能。据调查发现,傣族园里的村民中上了年纪的村民和参加接待或有演出活动的村民平时一般还是穿傣族服饰。但在其它时间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就显得比较随意,经常穿的还是现代服饰,如果不打听还真的辨认不出他们也是当地的傣家人,和现代的汉族没什么区别,当和这些村民谈起傣族服饰蕴存的文化,他们大多表示不知情。

(五)民族语言

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属拼音文字,是比较有特点的语言样式,听傣族人说傣语就能发现傣家人柔情似水的性格特征。在傣族园里,一部分村民也讲傣语,但很大一部分村民为了发展旅游业,在大部分时间里讲的是汉语,甚至在年轻人中已经有些不会讲傣语了,一口的普通话,偶尔讲几句欢迎和祝福的傣语,也是祖辈或到傣族民族文化艺术中心学习过的村民教的。由此可见,傣族园的语言也存在文化移植现象。

(六)民族信仰

傣族一般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一些原始宗教。在傣族园里,也有一座佛寺,但据调查发现,目前经常到佛寺里祭拜和受礼的主要是老年人,以前每家的男孩长到一定的年龄要送到佛寺学习,但现在很少有人这种做了,因为他们认为与学校相比,在佛寺里学习不到太多的东西。目前很多人对佛寺的了解已经知之甚少。在傣族园里的很多宗教标识只不过是为了吸引游客,让游客认为当地确实有传统的宗教信仰存在,其实大多是被其宗教符号欺骗而已。其他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如祭寨神、勐神(部落神)、灶神等,在傣族园里已经很少看到了。

(七)民族身份

民族身份是一个民族区别其它民族的内在特征,是民族归属感和民族凝聚力的前提。在本次调查中,傣族园的村民90%以上声称自己是傣族,但在实地走访中,在问及当地村民民族身份的时候,很多人都含糊其辞,进一步追问他们的真实民族身份时,有的说自己其实是汉族或哈尼族,有的还说是彝族,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归属哪个民族。由此可见,通过文化移植现象,当地村民在民族身份认同上也发生了改变。综上所述,西双版纳傣族园的傣族文化大都是为迎合旅游开发的需要而刻意打造的。但从上述文化元素植入的效果和程度来看,只有在外显性景物上实现了有效的文化移植,而那些深入到当地村民精神层面和日常行为中的潜在的文化,并未在文化移植的过程中而得到很好的传递,而这恰恰是民族文化中最为珍贵的。终究形成的只有文化的皮而没有文化的意,这样的文化形态是不能传播久远的。

三、文化移植现象研究

本文通过对西双版纳傣族园的实地调查,在归纳整理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民族文化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分别从文化移植的原因、途径、作用和启示等方面来分析和阐释民族文化移植现象。

(一)文化移植现象的原因

1、文化变迁是文化移植的深层原因

“文化变迁”就是指由于族群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族群文化的改变。促使文化变迁的原因,—是内部的,由社会内部的变化而引起;二是外部的,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如迁徙、与其他民族的接触、政治制度的改变等而引起。创新、传播、涵化是文化变迁的过程和途径。”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各民族之间交流的扩大,西双版纳傣族园里的五个村寨在各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民族文化的角度看,随着傣族园旅游业的发展和村民意识的变化,傣族与其他民族接触的扩大和受现代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以及在现代科技条件下网络文化的影响,傣族的传统文化也相应的发生了改变,很多具有原生态特征的傣族文化正在消失或已经消失,傣族文化面临着及其严重的发展危机。所以在这种状态下,要把傣族园打造成为最具民族特色的傣族旅游文化生态园,必须重新挖掘傣族传统的民族文化,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就是派人到傣族文化艺术中心和傣文化保存相对完整的原生态村寨学习,于是就出现了各类型的文化移植现象。

2、民族文化富含生产力是文化移植的直接原因

文化人类学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在满足人类的需要当中,创造了新的需要,这就是文化最大的创造力和人类进步的关键。”“马林诺夫斯基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是关于文化本身,认为文化与人的需要有不可分的关系。人类有机体的需要是第一个基本需要,从而形成了基本的‘文化迫力’,它强制了一切社区文化发生种种有组织的活动,就是人们所说的功能学派的‘文化需要说’。由于需要而形成迫力,这种迫力使人们靠着有组织的合作和经济的、道德的观念,而满足生理的需要,之后,又从中生发新的需要,又产生新的文化迫力。”文化人类学功能学派强调了文化与人的关系以及文化是生产力的问题。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已经在各民族地区得到了彰显,文化的软实力已经到了很好的佐证,所以在各民族地区都在大力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使其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能够带动当地进一步发展。民族文化成为了当地发展旅游业、打造民族文化产业链的宝贵财富,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因此才出现了“天天孔雀舞、天天泼水节、天天凤尾曲”的现象。

(二)文化移植的途径

实地考察各地区存在的文化移植现象,主要存在直接移植和间接移植两种途径,而这两种文化移植均是和当地政府、外来投资商和当地群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么是以当地政府为主导,直接从其他地区移入相关文化元素,政府动员和组织当地村民到民族文化艺术保存相对完整的村寨进行考察和学习,以弥补当地文化元素的不足和填补即将消失的民族文化。在具有原生态的村寨学习一段时间后,返回原住地进行民族文化艺术的移入,把在原生态村寨学习过的民族舞蹈、民族音乐、民族歌曲、民族建筑、民族习俗等原模原样的照搬。要么是以外来投资商为主导,派人到民族艺术传承中心学习而引进“外来文化”,这种方式更简便,公司直接派人到当地的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中心学习本民族相关的文化艺术,交通便利、学习时间短、成本低廉、成效显著更符合商人的原则,但这种移植方式是与原生态的民族文化“隔了两层”,显得更加的不伦不类。要么是以当地政府和群众为主导,在挖掘当地民族文化资源的同时邀请本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专家给予教学和指导。无论是哪一个参与主体,也不论是直接移植或间接移植,目的均是一致的,那就是借助民族文化资源发展商业经济利益。为了更好的打造民族文化,吸引更多的.游客,壮大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参与主体往往相互合作、利益均沾。西双版纳傣族园“公司加农户”的发展模式就是很好的例证。可以说,文化移植是当地政府、外来投资商和当地村民共同合作的结果。

(三)文化移植的作用

根据文化变迁理论,文化变迁的结果是文化的创新、传播和涵化。其中文化的创新和传播一般意义来讲就是文化移植的正面作用,而涵化则是文化变迁后使得原来的文化发生大规模变异,甚至消失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文化移植的负面作用。实地考察文化移植的结果,可以看到当地文化有欣欣向荣的一面,同时也存在鲜花即将掉落的一面。

1、文化移植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

文化移植是把文化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生态环境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文化有一定的适应性,会在移入地生存较长时间。这对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民族文化艺术的原生态特征一般保留在相对封闭交通不便对外交流不多的偏远山区,而这些边远山区村寨的村民由于受现代因素的影响都不愿意学习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和艺术。而通过文化移植把具原生态特征的民族文化艺术移入到相对平坦的坝子地区,让本民族更多的人学习,在学习和演出的活动中,宣传和扩大了民族文化的影响了,使民族文化成为了重要的旅游资源。民族文化传播的过程其实就是民族文化有效的传承。在文化移植的过程中,对于那些濒临消失的民族文化或艺术有着十分重要的传承作用。在西双版纳傣族园里,傣族很多的传统文化样式如手工制作在很多傣族地区已经消失或很少见到,而在傣族园里还以“活态”的方式继续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如傣族传统的彩绘木雕、傣族剪纸、傣族通巴、傣族竹编、傣族牛角梳、傣族织锦制作、傣族慢轮制陶、傣族纯手工棉纸等传统手工制品。这些民族手工艺的保存和现场村民的演示,使得傣族园的傣族文化更加浓烈和纯正,对傣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传承作用。可以说,文化移植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

2、文化移植是导致民族文化变异的原因之一

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无论是傣族的舞蹈、节日、建筑,还是服饰、语言等方面的文化移植现象,大都停留在对民族文化表层特征的复制上,相反,文化移植的对象很少涉及深层的文化内涵,或者说文化内涵很难通过文化移植的途径来获得。因为文化内涵属于文化系统中深层次的文化元素,是在长期的民族生产生活中、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并不能靠单纯的移入就能获得。在大规模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背景下,在很多地方出现了文化移植现象的虚假性,即出现了假、劣、伪、装等现象。民族地区为了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近年来,加大了对本地区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在很多民族聚集区的村镇建立了各级民族文化旅游区、民族生态文化村及文化古镇村。经过这些年的开发和经营,确实给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丰厚的收入,也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在这看似繁荣的开发过程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隐藏着极大的风险。很多民族地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几乎仅考虑商业利益,只顾当前的经济回报,而不考虑民族文化的长远发展。在开发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遵循生态和谐发展的规律,也没有遵循生态美的规律,导致当前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中出现了假、劣、伪、装等现象。那些通过文化移植方式构建的民族特色村寨,由于缺乏内在的文化深度和广度,会使游客感到民族特色不浓、文化环境虚假等问题,这些问题深刻的影响和制约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给传统的民族文化带来了严重的生存危机。

(四)文化移植现象的启示

文化移植可以有效传承民族文化,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可以使民族文化发生变异,出现表层性肤浅的文化,甚至出现虚假的文化。为了在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中提升文化移植的传承和促进作用,应该尽量规避其负面作用。在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一些地区由于文化移植等原因导致了本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的削弱、无力、淡化,最终导致无人问津、无人记忆,彻底的消失,好像从来没有此文化一样。所以,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文化移植必须遵循生态美的规律,尊重自然发展的规律、尊重文化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尊重民族地区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以及尊重社会各要素整体统一协调发展的规律。

四、结语

文章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文化移植现象作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重点探究了文化移植的各种表现形式以及分析和研究了文化移植现象的成因、途径、作用和启示。研究民族文化我们可以知道,民族文化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必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在新时代新经济发展的条件下,在社会开放的大格局下,每一种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不可能封闭于本民族之下,只有在有效合理地开发下,民族传统文化才会得以发展传承和更好的保护。我们一直在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就是指民族文化具有共享性和开放性。文化移植现象必将在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中、在民族文化的共享性和开放性中一直存在,在规避其负面作用的前提下,要尽量发挥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功能。

宝鸡文化产业开发浅探 篇3

关键词:宝鸡 文化产业 文化产品

中图分类号:G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2-270-0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的报告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经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为主要业务;其在满足消费者精神消费需求的同时以创意转化为价值;其在追求商业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以文化价值转化为商业价值。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具有高知识附加值、高文化附加值和高社会就业率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的意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获得经济方面的利益。积极推进宝鸡文化产业建设、促进文化的传播,提高市民综合素质;增加就业;建设适宜居住城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挥宝鸡丰富文化遗产的优势,提高文化竞争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宝鸡城市品位,对宝鸡市“四市建设”、对实现建设“平安宝鸡、诚信宝鸡、人文宝鸡”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化产业是具有根本性经济特征的产业。文化产业是在资本的架构中运作的,其工作的重心在经济利润最大化。它是通过受众最大化实现边际效益的增长,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的。文化商品的独特性在于它们不会在消费过程中被损坏,但它能很廉价地被再度仿造,这样就难以保证产品的稀缺,而稀缺与商品的价格息息相关。目前,宝鸡周边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刚刚起步,还未对宝鸡造成强大的竞争压力。如何充分发挥西部大开发的资源优势,利用所拥有的丰富民俗文化、丰富的人文、历史、自然景观等文化资源优势极力发展宝鸡文化产业,不仅是宝鸡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也是带动“四市”建设的新思路,更是加速宝鸡“一线两带”建设的关键。

宝鸡文化市场处于发育阶段,市场空间大。采用专业化路径可以尽快占领市场,形成品牌,主导市场发展。因此宝鸡文化产业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文化产品、资源的产业化经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以文化产品、资源的产业化经营为主导,通过产业联合和文化的外部效应,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形成以文化为基础的产业群,实现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发展。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拓展文化品牌,并以此带动民间艺术品业、文化娱乐业、文艺演出业、网络文化业等行业的发展,连带发展音像业、电影放映业以及文化服务等其它产业形成产业群聚,开发独具特色的陕西民间艺术品牌;文化活动品牌,以产业群聚形成城市吸引。建设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单位和文化企业为支撑的文化产业发展基本格局。

一、重点发展主导产业的潜在市场——文化旅游业

文化是旅游的内涵和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文化性竞争越来越突出。所以,旅游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又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文化产业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坚强支柱,旅游业的很大一部分就是文化产业。旅游业依赖文化来支撑,旅游景点、景区、设施、产品等只有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才可能具备持久旺盛的生命力。如云南丽江的旅游靠的就是文化产业的支撑,他们把突破口放在挖掘文化、认识文化、利用文化、生产文化和经营销售文化上,让旅客了解文化、享受文化、消费文化、传播文化,达到极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宝鸡文化市场处于发育阶段,市场规则还没有形成,宝鸡人口有限,文化消费能力有限、消费规模有限、消费层次有限,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依靠旅游业带动流动人口的增加,增加文化消费的能力,拉动文化产业的运营能力,要求采用专业化路径尽快占领市场,形成品牌,主导市场发展。宝鸡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把旅游作为文化商品化、产品化的突破口,深挖文化内涵,发挥好旅游载体的作用。把旅游资源开发与城市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结合起来,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把文化有机融入旅游产品的开发、制作、经营管理和旅游服务之中,提高旅游商品的文化含量和市场竞争力。通过发展旅游业,做到在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中发展文化产业,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组织开展好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活动,打好名节品牌,大造旅游文化发展之势。

二、重点拓展潜在市场——文化品牌

强力打造法门寺、太白山、周文化为代表的宝鸡三大旅游文化品牌。重点建设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法门寺旅游区、以独特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地热资源依托的太白山旅游区、以自然风光和姜炎文化遗迹为依托的天台山国家风景名胜区、以历史文化遗迹和峡谷探幽而著称的钓鱼台旅游区、以周文化和西岐民间饮食文化为核心的周公庙旅游区等十大旅游景区。重点拓展姜炎文化、炎帝故里、会展名城、青铜器之乡和民间工艺之乡等品牌的内涵,以旅游为主导产业,将其横向、纵向拓展为产业链条。生肖羊、马勺脸谱、木板年画、青铜器等一批艺术精品也应以旅游业为依托,将宝鸡的历史文化和旅游品牌宣传到全国各地和海内外,促进民间文化的开发和保护。

三、重点文化发展的横向合作

文化产业发展的横向合作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跨省际、跨国际的文化产业横向产业合作。要求宝鸡以会展业为城市品牌,以会展业带动产业互动。另外也要求宝鸡的文化实体增强竞争能力,广泛参与其他省、市的会展、国际性的会展,将城市品牌推向国际,带动外部人口的流入。通过横向合作交流带动文化产业的创新,提升文化产品的内涵和外延,更快地促进文化产业价值链的形成,从而提升城市文化品牌运营能力。(2)由于文化产业内涵深刻,外延广泛,发展文化产业需要一批文化项目和文化集团作为支撑。要积极推进文化资源整合,以资产为纽带,运用市场机制,推动兼并、联合、重组,实行多媒体经营和跨地区发展,发展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文化创新能力、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通过大公司之间在资金、技术、经营组织方式等方面的重新组合和集中,进行产业结构上的调整,形成旅游业、餐饮业、旅店业、娱乐业、传媒业与电信业、电脑业、出版业等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新格局,形成一批大型和超大型的跨行业、跨国界的强势文化产业集团,将新兴的文化与旅游业和体育业等更好地融合。(3)整合民俗村,不仅要有一定的民俗文化氛围,而且要依托一批大型和超大型的跨行业、跨国界的强势文化产业集团开发所开设的旅游项目、提升所出售的旅游产品附着的文化色彩,使文化消费者走进民俗村就能感受到民俗文化的气息。

四、进一步梳理现有文化资源,发掘创新能力

文化产业一般而言有四个相结合的要素:以创造力为基础的文化艺术;尖端技术;信息;知识。文化产业区别于其它产业关键点在于创造性和精神性(即创意)。“创意”一直被公认为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属性。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文化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行业。潘鲁生认为,文化产业是出售文化、信息、智慧的经济活动,它以文化为基础,以创意为手段,以市场为目标,经过创新性的脑力劳动,来创造财富的。宝鸡应对广告、建筑、美术和古董交易、手工艺、设计、时尚、电影、互动休闲软件、音乐、表演艺术、出版、软件,以及电视、广播等诸多部门进行摸底,通过人才引进增强文化产业的知识、智能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蔡尚伟,孙华.“西部文化产业特区”——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行性思路。文化研究,2004(12)

2.宝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宝鸡市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宝鸡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2006.2.15

3.陕西省文化厅办公室.陕西省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5.11.10

4.潘连生.五大因素制约陕西文化产业.华商报,2004.7.9

5.加大全面创新力度加快宝鸡大城市建设.陕西日报,2003.2.11

6.白清.刍论西部文化产业的开发.理论导刊,2004.9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 陕西宝鸡 721013)

文化开发 篇4

1 深度园林开发理念概述

目前, 深度开发已经成为了园林建设发展中的一个热点。在园林工程日渐普及的趋势下, 深度开发园林的价值和资源, 是实现园林可持续发展, 突出园林生态、观光以及社会价值的有效手段。而对于深度开发的解释, 目前我国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定论, 很多学者认为, 所谓深度开发就是从事物的表象走向深层, 挖掘出原本人们所没有注意到, 没有重视到的东西。这些内容包括历史文化、生活、生产以及民俗艺术等等, 不同的区域, 不同的民族, 园林的深度开发内容也不同。但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们的身心解放, 为了能够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深度园林开发, 可以理解为满足园林自身层次的拓展, 实现自身潜能的开发而进行的活动。基于茶文化基础上的园林深度开发, 内容又丰富一些, 比如, 茶道的体验、茶文化的认识、茶产品的深加工、茶道精神的传承等等。正是因为茶文化与园林文化都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 两者之间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因此茶文化与园林建设的结合, 必然会提升园林项目的深度开发价值, 也会对园林文化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

2 茶文化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

我国园林文化源远流长, 园林文化因为地域、历史背景、风土民情的不同, 其所展现出来的特点也不尽相同, 因此园林文化流派众多。茶文化与园林文化有很多相似之处, 它们同属于我国传统文化体系, 并且同样都具有地域性、历史性。所以说茶文化与园林文化的融合, 存在一定的必然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更加透彻, 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更高, 对于精神领域的追求更加深入, 茶文化园林的建设发展也开始不断进行着纵向的延伸。茶文化在园林项目中的最直接体现就是茶树的种植, 茶树在园林植被配置中的应用已经由来已久, 由于茶树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文化价值, 在园林绿化主体中也占据重要的位置。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分支, 在唐宋时期极为兴盛, 与茶相关的歌曲、诗词大量涌现, 文人雅士钟爱饮茶, 以茶会友, 抒发内心的伟大抱负, 因此茶文化中蕴含了极为丰富的中国文化底蕴。我国很多地区的园林建设都会借助茶文化的优势, 实现园林文化底蕴的积淀和提升。这其中茶树的运用最具代表性, 以茶文化为主题的园林工程, 茶树必然是绿化的主体, 通过清潭怪石, 奇花异草与茶树之间的相互配合, 相互协调, 达到一种文化与美景的融合。在我国很多园林建设中, 都离不开茶树的运用, 园林植物分为很多层次, 不同层次所需要的植物不同, 茶树的特性与中下层植物设计的要求非常符合, 不仅富有色彩的变化, 与其他植物相比, 茶树的抗逆性也非常具有优势, 平均寿命长, 容易造型, 不易徒长, 管理也很容易。同时茶树的用途广泛, 实用性强, 因此非常适合在园林群栽或者是造型中应用。茶文化与园林建设的结合, 在绿色植被的设计和使用上必然会应用大量茶树, 茶树的造价低, 管理便利, 不仅节约了资金投入, 也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可谓一举多得。

3 基于深度开发理念的茶文化园林开发路径

基于以上对于深度开发理念以及茶文化园林的分析, 可以看出我国茶文化园林建设的深度开发, 是充分展现我国茶文化内涵以及园林文化精髓的有效手段。将茶文化的价值更加具体地呈现给人们, 是当前园林建设者以及设计者的责任。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3.1 茶文化园林中茶俗文化的深度开发

茶文化园林的主题, 必然与茶俗不可分割, 因此在推行茶文化园林的深度开发过程中, 对茶俗文化的开发是必然的。在以茶文化为主流文化的区域, 人们都钟爱饮茶, “客来敬茶”, “以茶会友”, 这些都是茶文化园林建设的重要内容。园林中随处可见的茶树, 到了收获的季节, 不妨随手摘来, 研磨蒸煮。当游客临至, 园林工作人员亲手为人们斟上一杯浓郁的茶, 让人们欣赏美景的同时, 也能够使心灵得到慰藉和舒展。另外, 在园林中, 茶树、茶园以及一些茶文化表演, 都是茶俗文化的体现, 比如, 信阳地区的茶文化十分悠久, 也十分著名, 那么如果在该地区建设茶文化园林, 为了能够体现当地人的茶俗, 可以将敬茶的程序作为表演展现给大家, 从茶具到冲泡, 都十分讲究, 在为游客准备茶水的时候, 茶具必须要清洁, 倒茶的礼仪以及敬茶的姿势等等, 都要严格遵守茶俗文化, 一边斟茶, 一边为人们讲解当地的茶文化历史, 以及茶的各种功效。不同的地区, 在文化园林深度文化开发的时候, 也要从不同的角度入手, 将当地最为著名, 最具代表性的茶品以及饮茶风俗作为代表进行开发, 这实际上就是对区域传统文化的传承。

3.2 茶文化园林中禅茶文化的深度开发

茶文化是综合了儒家、道家与佛家三家学说的综合性文化体系。因此茶与禅之间有着不解之缘。儒家思想在我国根深蒂固, 不仅仅在茶文化中, 我国众多领域都渗透着儒家思想, 中国居民骨子里, 以和为贵, 以退为进, 谦逊诚挚的品性都是源于儒学。道家与佛家在思想上有相似之处, 茶文化中的空灵, 淡然, 道法自然的思想都可谓“禅”。茶文化领域的学者大多重视研究儒学, 对于禅文化的研究稍显薄弱, 因此深度开发禅文化, 是对于园林工程, 文化基础的一个良好积淀。说到茶文化与禅, 这与当时茶学的起源也有很大关系, 在唐朝时期, 寺院僧侣热衷饮茶, 后经茶圣陆羽将寺院茶艺传播于天下, 因此茶艺表演以及茶文化中禅味非常之浓, 充分挖掘茶文化中的禅文化, 是对文化旅游资源的一种整合和利用。可以通过表演、宣传的方式, 让大家了解茶文化中禅的内涵, 认识禅茶文化, 在园林中修建一些富有禅意的建筑和庭院、山石、雕梁上提写茶诗。人们徜徉于其间, 一边品茗, 一边欣赏茶诗, 禅意必然会悠然于心, 心灵因此会得到洗涤。最后, 园林中可以建设有专门的禅茶场, 并为游客提供禅茶, 将佛法与茶叶的空灵之气相结合, 佛法的精妙, 会使人忘却工作与生活的困恼, 回归本心。茶叶的清香会带领着人们进入更高层次的精神世界, 同时禅茶文化开发当以“灵山寺禅茶之灵、净居寺禅茶之净”作为重点, 回归茶文化本身的意境, 这样才能够为人们的心灵提供一块休憩的净土。

3.3 茶文化园林中茶艺茶道的深度开发

说到深度开发, 肯定与一般的园林建设不同, 在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利用上, 也必然达到一种更好的效果。茶文化园林在实现深度开发的过程中, 茶道、茶艺是不可缺少的方面。展现茶道、茶艺的过程中, 人们对于茶文化的“和、美、清、敬、雅”内涵也会体会得更加深刻。展现茶艺、茶道的载体很多, 以茶艺表演为例, 不同的茶叶, 其冲泡的方式与技艺都是不同的, 人们在雅致的环境中, 观赏茶艺表演, 感受表演中所展示出的文化气息, 这是展现茶的生命与灵性的最直接方式, 也将品茶提升到了文化的高度。比如, 使用玻璃杯品饮的“毛尖茶艺”, 表演者所运用的玻璃器具要晶莹剔透, 同时双手要保持清洁, 茶是圣洁之物, 表演者要抱着谦卑、尊重的形态进行展示。在表演过程中, 投茶量要严格按照标准, 很多地区的饮茶风俗中有“细茶粗喝, 粗茶细喝”的讲究。在沏茶之前, 采用“回旋注水法”洗茶, 礼毕, 分上下三次注水, 可谓“有凤来仪”, 接着表演者为客人献上香茗, 此茶艺表演, 选用民族气息浓郁的茶歌为背景音乐, 基调轻快, 富有张力, 为人们营造了极为轻松、愉快的氛围。在这样的园林中游玩、漫步和休息, 所感受、所体验的与游览普通园林的心境是全然不同的。这正是深度开发茶文化园林的目的, 也是优势所在。

总而言之, 在深度开发视角下的茶文化园林建设, 首先能够弘扬区域茶文化, 推动茶文化的复兴;其次是提升了园林工程的文化层次, 实现园林资源与茶文化的整合, 凸显了区域优势, 节约了园林建设的经济成本;最后, 深度开发茶文化园林, 是实现园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举, 也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的责任所在。

4 结束语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重要方面, 茶文化与园林文化的结合是一种必然, 对于茶叶种植地区以及茶叶生产基地来说, 建立茶叶生产、茶文化、园林文化与区域文化、经济之间的纵向联系, 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能够带动我国茶文化的复兴, 构建区域特色经济产业, 园林建设过程中, 引入深度开发的理念, 将茶产品、茶文化、茶艺表演都融入到园林文化建设中, 这不仅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推广和普及了茶文化, 同时也会带动茶业的发展与进步, 是树立当地文化特点品牌, 形成产业链条的关键。碍于篇幅有限, 本文仅从三大方面对茶文化园林的深度开发进行研究, 希望可以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摘要:茶文化园林是基于我国茶文化的基础之上, 将园林建设与茶的有机结合, 营造一种更加富有禅意、更加宁静的自然风光区域。近些年来, 茶文化园林项目逐渐兴起, 很多以茶叶种植为主要经济创收的地区, 也开始积极进行茶文化园林的深度开发。本文针对深度开发理念下的茶文化园林路径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深度开发,茶文化,园林开发

参考文献

[1]文南薰.普洱市茶文化园林发展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 (6) :3.562

如何开发历史文化资源 篇5

当我们用创意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经营资源时,应把握以下要点——

第一,仿古必须融今才能实现推陈出新。原生态存在的历史资源其蕴含的文化,需要张扬与发展,要与时俱进,才更能为现代消费者广为接受。如果新天地没有融入现代元素,就难以吸引众多的消费者。因此,在开发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中,必须适当注入现代元素,并与现代科技结合,达到推陈出新的效果。

第二,应以故事力活化和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的背后往往有许多故事,以多种形式宣传、演绎这些故事可更好地张扬其文化内涵,吸引消费者。也可以编故事,或用创意将各种原生态存在的、等待开发与利用的、有市场增值潜能的资源整合到一起,赋以新的价值,活化这些资源。

第三,创造情感资源。情感是人类的灵魂,创意给产品赋予了灵魂,消费者对一个产品和品牌从认知到最后购买的过程,是一个情感不断变化的过程,打动消费者、让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是每个企业实现资源转化的“最惊险的一跃”,这一跃中,创意推动情感常常起到关键的作用。

第四,创建知识产权,既可保护权益,也可用于运作。创意产业强调要通过知识产权创造财富和就业。一方面,由于文化创意的成果更具表现性,因而也更容易被模仿,因此它更需要有知识产权的保护;另一方面,知识产权还是商业运作的工具。

第五,必须树立“整合观”、“品牌观”和“体验观”三大观念。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项涉及范围较广的系统工程,不仅要规划先行,从长计议,统筹开发,还要树立融合开发观,在市级层面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实行多元文化和多种功能的融合,才能打造完善的产业链,创造并实现更大的市场价值。

晋中文化旅游开发探讨 篇6

【关键词】晋中;文化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10)07-0283-01

随着旅游活动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文化旅游日益成为旅游开发的重点。文化旅游在旅游业的发展体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成为推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文化旅游的开发问题不容忽视。

1 文化旅游的基本概念

1.1 文化旅游的基本概念

世界旅游组织将文化旅游定义为“人们想了解彼此的生活和思想时所发生的旅行”,指通过某些具体的载体或表达方式,提供机会让游客鉴赏、体验和感受旅游地地方文化的深厚内涵,从而丰富其旅游体验的活动。

魏小安 (1987)最早提出“文化旅游”一词,但未明确界定“文化旅游”的概念,只提到“对于旅游者来说,旅游活动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活动,但对于旅游经营者来说,旅游业则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其文化特点,是为了使以经济目标为主的综合性目标得以更顺利地实现。”

2 晋中发展文化旅游优势分析

2.1 资源优势

晋中位于山西腹地,历史悠久,是晋商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晋商兴盛数百年,对传承和发展晋中地区独特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晋商文化植根于山西尤其是晋中,使得晋中旅游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此外,晋中具有丰厚独特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晋中民俗活动形式多种多样,这些都成为晋中文化旅游的资源优势。

2.2 地理区位优势

晋中位于山西中部,境内交通便利,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太原机场距晋中市区17公里,铁路石太线、南同蒲线、太焦线在此交汇, 石太线横穿境内北部;同蒲线纵贯境内西部;太焦线纵穿榆社、太谷、榆次与同蒲线相接。境内公路四通八达,有太原至大口、大运公路、太原至旧关、阳泉至黎城、汾阳至介休等干线公路,太旧、太运高速公路,108、207国道贯通全市。随着太原市经济发展重心的南迁,晋中市将融入大太原经济圈,共同培育强势旅游品牌。晋中市将成为山西旅游网络体系的重要核心节点,具有南联北引、东西辐射的旅游集散地功能。

2.3 客源市场广阔优势

近年来, 晋中积极组织景区、景点旅行社参加国内外各种类型的旅游交易会,并连续举办了一系列旅游促销活动和节庆活动,选择到晋中旅游的国内外游客与日俱增。晋中旅游系统以2009年晋中社火节为平台,推出了一系列民俗演艺活动和春节旅游项目,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8.13万人次,同比增长19.45%;门票收入720.15万元,同比增长10.32%;综合经济收入2.22亿元,同比增长20.65%。由此可见,发展晋中文化旅游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客源基础。

3 文化旅游开发模式

3.1 开发模式的分类

许志晖等(2006)总结出文化旅游开发的六种模式:第一,整合提升型开发,即整合一个或多个区域的文化旅游资源,集中包装、提炼,再现传统文化的开发模式;第二,复原历史型开发,即对已失去的传统文化,按照历史记载,恢复历史面貌的一种开发模式;第三,原地浓缩型开发,即针对一些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的地区,建设以当地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公园;第四,直接利用开发,即直接把现实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出来成为旅游产品,并使其保持原貌的开发模式;第五,主题附会型开发,即将文化旅游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设施相结合的开发模式;第六,短期表现型开发,即针对一些特定的文化旅游资源,在较短的时间,激发短暂人流。

3.2 晋中文化旅游开发的模式选择

晋中文化旅游开发模式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以及考虑自身特色和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应充分结合晋中文化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开发模式,笔者认为晋中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3.2.1 整合提升开发模式。在考虑晋中旅游资源禀赋的前提下,整合整个晋中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以及其它地区的多种文化旅游资源,形成文化规模效应。如晋商大院分布非常集中,沿高速公路线从南到北主要的大院依次为王家大院、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太谷的三多堂博物馆、常家庄园,直线距离不超过30公里,交通可进入性非常强,因而可以平遥古城为核心,按照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的要求,打造民居古建旅游走廊。还可整合开发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这种手段适合民间美术和传统的手工艺类整合。

3.2.2 时效开发模式。晋中文化旅游开发,可利用晋中的地理区位优势,选取适当的地段及场所,如古村落、市区步行街等地,分不同时段开展特色节事活动,让旅游者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

(3)精品开发模式。可以借鉴直接利用开发模式实施晋中文化旅游的开发。结合晋中旅游发展的需要,直接对晋中的精品文化旅游资源实施开发利用, 在对文物古迹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下,推出具有晋中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4 晋中文化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4.1 突出特色,彰显晋中文化旅游独特的文化个性

要想突出晋中文化旅游的特色,必须挖掘、突出文化个性和文化品位,渲染其特色。特色是文化旅游的核心,文化是特色的基础。惟有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内涵,文化旅游才能形成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独特魅力和看点,晋中文化旅游才能充分发挥其发展的潜力。

4.2 实施文化旅游规划,对开发项目进行合理布局

文化旅游的开发应实施文化旅游区的总体和详细规划。文化旅游项目的确立应在保护文化资源的前提下,符合游客需求,文化旅游的布局規划应符合晋中文化特色。关于晋中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政府旅游部门应着手邀请相关专家、地方民间艺人等参加,调查晋中文化旅游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研究评价。此外应根据不同区域资源状况、交通状况、旅游容量和服务接待能力,设计出差异化文化旅游产品。

4.3 注重培养专业旅游人才

旅游业的竞争最终就是人才的竞争,是旅游业人员整体素质的竞争。发展晋中文化旅游,需要一批对晋中文化系列景点了如指掌,对晋中的文化、风物、民族民俗熟记于心的专业旅游人才。此外,应建立完整的教育与培训体系,加快文化旅游人才培养步伐,形成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选派旅游管理工作的业务骨干参加上级有关主管部门举办的旅游规划和旅游资源高级研修班的培训等。

げ慰嘉南:

[1] 续庆慧,邱萍.桂平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9(1)

[2] 王锋.广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J].产业经济.2007(5)

河南文化旅游开发探析 篇7

一、河南文化旅游现状

河南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地下文物、馆藏文物、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故而有“游中原者知中华”之说。为依托资源优势特别是文化旅游资源优势, 推动河南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早在2005年, 省委省政府就提出要提高认识, 加快发展, 努力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河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 推动河南省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但事实证明, 与西安、北京等文化旅游资源同样丰富的城市或地区相比, 河南省虽然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但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却不尽理想。因此, 正确认识河南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 分析河南文化旅游的开发现状, 找出文化旅游的开发对策已经成为一个势在必行的研究课题。

二、河南省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在第五届豫商大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 吴必虎指出:河南省目前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比较好的是郑、汴、洛都市圈文化旅游, 黄河文化、始祖文化、古都文化等。佛教文化的开发也有比较好的成绩, 但还处于发展阶段。另外, 古都开封、安阳殷墟、郑州黄帝故里等古遗址和古文化的开发, 红色旅游的开发, 伏牛山、南太行、桐柏山和大别山等山地文化旅游等都是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代表。[2]虽然河南省目前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是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没有真正发挥优势, 与国内外同类同级别的旅游目的地比较起来, 差距仍然较大。具体主要表现在:

1、文化旅游项目很多, 但缺少“眼球”项目的重点突破。河南省是文化旅游资源大省, 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河南省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极其优越的前提条件。但是, 目前河南省文化旅游项目却呈现出“好说的多、好看的少”, 开发项目遍地开花, 缺少“眼球”项目的重点突破等现象 (吴必虎语) 。具体体现在许多文化旅游资源可观性差, 很多项目开发中重经济轻文化、急功近利, 显得开发粗糙、没有品味, 而且低投入重复性建设多。文化资源优势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使旅游者的满意度下降, 影响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整体形象。正如河南前省委书记徐光春所说:“河南历史人物荟萃, 但河南的文化旅游看不出历史名人多, 见物不见人, 文化景点缺乏情节缺少故事, 这样也就缺少吸引力”。[3]

2、服务环境差, 品牌形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全球经济已进入品牌时代, 品牌不仅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也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更离不开品牌产品的确立, 充分发挥品牌产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使其他地区也得到发展, 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的全面发展。如山东有泰山、青岛, 广西有桂林、阳朔, 安徽有黄山, 陕西有兵马俑等成熟的旅游景点的带动, 使旅游业的发展取得较好的成绩。但长期以来河南品牌产品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 其带动作用尚未发挥, 这与河南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态势很不协调。[4]目前有些景点已经在打造品牌, 树立品牌形象, 但普遍存在“大而空”、盲目树立品牌等。而品牌形象的树立不仅在于其本身的资源价值, 更在于其配套的设施和服务。有些旅游景点的配套设施很不完备、档次很低、条件简陋, 严重影响旅游地的形象, 降低了旅游产品的质量。

3、资源特色不明显、主题形象不鲜明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旅游形象不够独特鲜明, 资源的特色以“古 (古文化) ”、“河 (黄河) ”、“拳 (少林和太极) ”、“根 (中华民族之根) ”、“花 (开封菊展、洛阳牡丹花会) ”等为整体特征。这使得河南省文化旅游缺乏鲜明的旅游主题形象, 因为这些特征并非都是河南独有的。

4、缺乏文化旅游高层次人才。河南省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 发展文化旅游的首要因素是应具备相应的专业人才, 深厚的文化底蕴需要通过旅游从业人员很好的向旅游者传播。从旅游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到与旅游者接触的一线旅游从业人员都应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旅游者每一环节的服务质量。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该方面的专业人才有所欠缺, 在一定程度上会使旅游者未能充分领会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 最终不能保证旅游者的旅游体验价值。[5]

三、河南省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1、挖掘文化旅游产品的内涵, 打造“亮点”项目, 提高旅游者的体验价值。

河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但在全国叫的响的精品景点和旅游热线尚未形成, 一些原来在全国十分著名的景点景区, 近年来呈现出资源的内涵、品味没有进一步提升, 使得原有主体产品有些老化, 竞争力不强等现象, 归其原因还在于对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资源推介过程中无“亮点”, 千篇一律。一些旅游资源富集及旅游业已相当发达的县市或地区, 不去努力发掘已开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而是盲目热衷于新区开发、新点建设、新线开辟和新项目的确立, 舍本逐末, 把真正的东西丢掉了、埋没了。从而没有形成一个鲜明的特色、一个强有力的凝聚力、一个在全国叫的响的牌子。[6]为此, 笔者认为, 应继续做好传统产品的开发和保护, 保证传统文化旅游产品的核心地位, 充分挖掘资源潜力, 以市场为导向, 塑造出有特色的旅游精品, 打造亮点项目, 提高旅游质量, 保持良好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最终提高旅游者的体验价值。

2、优化服务环境, 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如前所述, 区域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品牌产品的确立, 整个区域的全面发展更需要充分发挥品牌产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所以应该重视品牌形象的树立, 确立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针对性品牌, 精心打造出深受旅游者欢迎的品牌产品。而品牌形象的树立不仅在于其本身的资源价值, 更在于其配套的设施和服务。而目前许多旅游景区中服务设施设备存在这许多方面的不足, 尤其是在旅游旺季时由于服务设施不够完善而带来的问题就更为突出。因此, 像少林寺、龙门石窟、殷墟等知名度较高的旅游景点, 是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的“代言人”、“明信片”, 应该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对于这类景点的开发既要尽量地保持资源的原始风貌及应有的价值, 还要优化其服务环境, 做到软硬结合、协调发展。[7]

3、突出特色、树立鲜明的旅游主题形象。

特色是衡量一个地区对游客吸引力大小的重要因素, 有特色才有吸引力和竞争的优势。所以, 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灵魂, 是一个区域旅游开发的生命线, 别地没有、唯我独存的旅游资源, 往往构成这个地区的独创性吸引源, 选择与树立适度的具有高度代表性的省级旅游形象, 对河南文化旅游的大发展来说显得非常迫切。[8]河南文化旅游的主题是“中华民族发祥地”、“华夏文化发源地”, 所以, 在发展中仍应始终围绕这一主题。即以“古文化遗迹”为依托, 以“中华根文化探源”为主题, 以“古、河、拳、根、花”为特色, 做到人无我有, 人有我精。旅游交通、旅游商品供应、“拳头”产品、旅游队伍、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等方面的建设都应服务于河南文化旅游的主题。大力发展“华夏文明古都游”、“华夏拜祖朝敬之旅”, 将其作为河南文化之旅的拳头产品, 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必将带动河南旅游业的大发展, 提高旅游业的整体效益。

4、重视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吸收文化旅游高层次人才, 提高服务质量。

发展旅游业, 人才是关键, 所以, 必须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加强旅游队伍建设。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 更需要知识丰富、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 重视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吸收文化旅游高层次人才充实到文化旅游的发展队伍中是目前发展文化旅游的当务之急。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首先, 通过各种渠道提高领导层的旅游综合素质。领导干部要从自身抓起, 增强素质教育, 加强旅游专业新知识的学习, 不断给自己充电,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旅游业的需求。其次, 建立人才竞争机制。积极吸引文化旅游高层次人才来河南工作, 为河南文化旅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最后, 一线服务人员如导游, 酒店服务员等的知识能力的培养。旅游者来河南旅游, 其中接受的大部分服务是由一线服务人员提供的, 可见该部分从业人员的素质直接代表着河南旅游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因此对他们的继续教育也是非常必要的, 各层管理人员要鼓励他们参与到在岗培训当中来。同时, 可以结合培训内容定期举办各种竞赛:河南文化旅游知识竞赛、导游服务大赛等活动, 以提高文化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综上, 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以拥有丰富的古文化旅游资源而著称。为大力开发河南文化资源, 把河南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的发展优势, 各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对河南省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梳理, 全面分析认识资源的特色, 分析开发中的一些不足, 进而实现河南省由文化旅游资源大省向文化旅游强省的跨越式转变。

参考文献

[1]欧越男.天水文化旅游开发探析[D].长安大学硕士论文, 2007.

[2]吴必虎.文化+旅游+商业是河南文化旅游发展模式[N].开封日报, 2010-08-30.

[3]姬汝茂.河南文化旅游强省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J].前沿, 2009, (7) :90-93.

[4]李永文主编.河南省旅游系统结构优化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5]夏太生.谈温州市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 (10) :64-65.

[6]杨培玉, 王培英.北京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及其对策[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0, (3) :48-54.

[7]谢吉红.福州市文化旅游开发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4.

名人故里开发与文化营销 篇8

一、项羽故里文化旅游优势分析

(一) 盖世英雄之名。

项羽, 年二十四起于江东, 宰宋义于安阳, 挽狂澜于巨鹿, 经彭城、荥阳、垓下之战, 终悲情自刎于乌江。纵观项羽的一生, 虽短暂, 却精彩。其志、其勇、其谋、其武、其情、其悲留给世人无尽的思索与探寻, 发人深省。而他在中国历史上领衔主演的一段波澜壮阔的楚汉风云, 更是铸就了传承千年的项羽精神, 成为后世的一块文化瑰宝。

古往今来, 人们仰慕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 津津乐道于他与美人虞姬的忠贞爱情, 更怜其乌江自刎的悲壮结局, 情愿跨越千年的风尘亲睹盖世英雄的风采, 终究促成四海宾朋齐聚项羽故里的文化盛事, 这些为本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市场基础。

(二) 交通位置之便。

宿迁占据徐宿淮旅游圈中心位置, 北距徐州刘邦故里200公里, 南到淮安韩信、周恩来故里95公里, 都在一日车程以内。整体可以打造一个楚汉英雄或名人故里精品旅游线路, 形成一个旅游产品群。

宿迁地处江苏北部, 境内公路交通发达, 徐宿淮盐、宁宿徐、京沪高速公路及205国道穿境而过。便利的交通为项羽故里客源市场的稳定提供了基本的保证, 游客可以通过旅游大巴或自驾车等方式进入宿迁, 一览项王的风采。

另外, 即将于2015年开工, 计划2018年建成的徐 (州) 宿 (迁) 淮 (安) 盐 (城) 铁路, 将会使宿迁的交通状况进一步地得到改善。

(三) 自然环境之美。

宿迁, 这个人口近570万的苏北城市, 其经济发展虽不能与苏南同日而语, 但却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 美不胜收;且境内多原生态旅游资源, 令人情不自禁的深呼吸, 惬意自在。像洪泽湖湿地, 堪称候鸟的天堂, 区内动植物种类繁多, 四季美景各有不同;像骆马湖, 湖水清澈, 波光潋滟中的秀美湖光尤为今人流连忘返;像京杭大运河与古黄河, 沿岸风景如画, 旖旎醉人, 若两条玉带般镶嵌在西楚大地上。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了良好的旅游辐射效应, 为项羽故里增分不少。

二、项羽故里旅游市场开发现状

近年来, 宿迁市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休闲旅游, 致力于将其打造成华东地区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当地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 重新扩建项王故里景区。

历史上项王故里虽几经修复与扩建, 但限于景点规模小, 吸引力毕竟有限。2011年底, 宿迁市经过详细规划与科学论证斥资40亿元, 重新修复与扩建项王故里。新项目规划建有一街六区, 涵盖了项王功德、楚国古镇、博物馆、魁星楼、下相书院、楚湖泛舟等内容。核心景区于2012年9月建成, 并于当月正式开园迎客。景区注重深度发掘项羽英雄文化内涵, 开发项羽英雄文化旅游产品, 这极大地提高了景区的美誉度与知名度, 景区开园以来, 游人如织, 既弘扬了项羽精神, 又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景点之一。

(二) 精心设计精品旅游线路。

目前, 项王故里景区联合市内其他知名旅游景点, 初步形成涵盖项王故里、真如禅寺、雪枫公园、皂河古镇、宿迁市博物馆、湖滨公园、湖滨浴场、运河湾自然农园、宿迁动物园、克拉嗨谷、嬉戏谷动漫王国、中国水城欢乐岛等在内的一日游线路共计3条, 两日游线路共计4条。经过科学的规划与开发, 现在项王故里已成为周边地区人们文化游与休闲游的首选景点。

(三) 积极开展目标市场营销工作。

明确目标市场, 成功开展各项营销推广工作。宿迁市先后于北京、淮安、南京、苏州、徐州、常熟、枣庄、临沂等地举办多场旅游推介会, 并积极组团参加全国各地的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 策划多项节庆节事活动, 这些极大地提升了宿迁的知名度与美誉度, 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文化效益与社会效益。2013年, 宿迁旅游总收入近百亿元, 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千万人次, 均是有史以来的最高记录, 营销效果可见一斑。

三、项羽故里旅游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项羽故里在旅游营销方面成效显著, 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需逐步解决完善。

(一) 西楚特色体现不足, 文化开发流于形式。

项王故里景区本应着力体现西楚文化特色, 并将其巧妙融入到景区景点、设施设备及服务人员的服务行为当中, 以突显地域特色, 这样方能有效吸引游客。但综合来看项王故里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好, 仅限于兴建大型楚汉建筑群, 做表面文章, 开发流于形式。而且商业气息偏重, 文化味道体现不足, 如在梧桐巷传统街区中, 充斥着中国移动、江苏银行、培训学校及足道等现代商业, 其营业内容与装修风格与传统街区格格不入。再如项羽, 其英雄气盖、军事才能受到后世的敬仰;其破釜沉舟的图秦大志更是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后人, 还有他与美人虞姬凄美的爱情……, 这些仅靠瞻仰雕像、逛逛项羽故居, 是难以切身体会到的。再有, 在景区内部虽有讲解员身穿楚服为游客讲解, 但徒有其“形”, 而“神”不在。应结合西楚礼仪文化, 开展对讲解员的古典礼仪培训, 使其形神兼具。

(二) 客源地覆盖面狭窄, 营销能力略显不足。

目前, 项羽故里的客源市场以苏、皖、豫、鲁等地为主, 其市场覆盖面局限于周边区域, 在以上海为中心的中远程市场上的品牌吸引力、影响力及辐射力有限。但不可否认, 近年来宿迁市积极开展各项旅游营销工作, 取得了一些成绩, 如组织参加全国各地的旅游交易会, 于国内各城市举办旅游推介会, 策划西楚文化节等节庆活动。这些使得项羽故里———宿迁的知名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其中也不乏存在一些问题, 如营销手段与方式缺乏创新, 不能随“势”而动, 策划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促销活动;重活动的组织与策划而轻营销的评估与反馈等, 整体表现为营销能力略有不足。

(三) 旅游体验产品匮乏, 整体综合效益较低。

如今, 传统观光、欣赏类的旅游产品已成昨日黄花, 而个性化的旅游体验产品正受到大众的追捧, 其不仅会增加顾客价值, 更会增强游客的存在感, 提高游客的参与度与满意度。虽然项王故里景区现有一些楚服、楚艺、楚舞及古婚俗的表演及互动, 但拓展空间仍很大, 可进一步挖掘、设计相关旅游体验产品, 围绕顾客的参与和互动, 增加更多的顾客体验价值。

数据显示, 大多游客在宿逗留时间仅为一天, 因此项王故里的收益主要来源于门票收入, 而在旅游商品、旅游餐饮、旅游住宿等方面较低, 其潜在的经济、文化与社会效益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今后, 可进一步发挥西楚文化的资源优势, 强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 扩大宿迁旅游的辐射力, 在吸引远程游客特别是海外游客方面给予充分的重视。

四、项羽故里文化营销策略

深度挖掘西楚文化内涵, 通过差异化定位, 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 并积极通过创新文化营销手段与方式做好市场开发与营销工作将是项羽故里———宿迁跨越式发展的一条必然选择。

(一) 发掘西楚文化内涵, 彰显项羽品牌魅力。

一方名人故里应具有一方特色, 这也是天南海北的游客不辞辛苦地来到项羽故里的深刻原因所在。因此, 项羽故里应以项羽为核心, 深度挖掘其所代表的西楚文化内涵, 通过差异化定位, 彰显品牌魅力。除可开发具有西楚特色的漆器、青铜器、服饰等旅游纪念品外, 还应打造大型精品旅游项目, 如可修建项羽文化儿童主题乐园, 围绕项羽志存高远、敢于担当、胸怀坦荡、勇武盖世、见义勇为、重情重义的性格特点及与项羽相关的成语典故, 诸如取而代之、破釜沉舟、妒贤嫉能、妇人之仁、悲歌慷慨等设置相应游玩产品, 寓教于乐, 培养儿童树立正确的三观;可开设项王武馆, 大力发展宿迁保健游。项羽号称中国古代第一武将, 武艺超群, 精通十八般兵器, 尤其擅长用戟, 可以其名义开设项王武馆, 吸引号武及强身健体之人, 而且此项目对日、韩等海外市场崇尚中华武术的游客会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可围绕洋河白酒打造系列酒文化旅游产品, 如开设白酒文化展览馆、白酒酿酒工艺展示、洋河白酒之蓝色经典酒艺表演等, 展示苏北地域风情及民族特色。

(二) 伺机开拓客源市场, 借“文”营销英雄故里。

伺机开拓客源市场, 尤其是在中远程市场上, 强化项羽故里的辐射力及影响力。发挥文化优势, 策划大型营销活动, 借势宣传和扩大项羽故里的知名度。如, 以宿迁秀美的自然风景与厚重的历史人文环境为背景, 组织拍摄或邀请名导名角拍摄以项羽为主题的影视作品, 揭示其志、其勇、其谋、其武、其情、其悲, 展示其波澜壮阔的一生, 借西楚霸王之名, 揽五湖四海之客;可围绕项羽传说与典故设计、制作动漫产品及衍生品, 并融入时代元素, 借助于此种艺术形式广泛传播项羽文化。如可借2014年《中国成语大会》之余热, 拍摄《中华成语故事之项羽专辑》动漫作品, 以动漫演绎为轴, 展西楚霸王之雄风;可接力全国各地实景演艺演出的热潮, 依托洪泽湖、骆马湖与京杭大运河秀美的自然风光, 引入现代科技, 创作大型反映项羽成长的实景演艺剧目, 以演艺演出为形, 扬盖世英雄之风采;继续办好项羽国际研讨会, 并努力承办与项羽相关的、具有影响力的各种国际国内会议, 烹西楚文化之盛宴, 筑盖世英雄之品牌。

(三) 注重体验营销运用, 创造更多文化价值。

西楚霸王的雄风是仅凭单纯的参观项王故里所不能深刻体会到的, 可设计多款体验活动, 创造更多的文化价值。同时, 增强游客的参与性, 使其对霸王的认识更为立体、直观。如可设计“梦回西楚”活动, 借助于现代科技, 再现恢弘的古代战争场面, 让游客穿越千年的风尘, 体验项羽征战沙场的霸气;可开展“项里植树”活动, 项王故里有一棵项羽手植槐众所周知, 相传已有两千年历史。我们可邀请游客于每年春季在惜园 (意为英雄惜英雄) 广栽树木, 留下一片绿茵守护霸王。同时, 将游客的信息制作成牌挂在树上, 既可产生较好的宣传效果, 又可吸引游客他日再来项羽故里, 增加其文化体验价值。

所谓:尽西楚百姓之热情, 烹项羽文化之饕餮;款九州四海之游客, 享英雄美酒之甘洌;秀楚汉千年之风采, 成宿迁旅游之大业。

摘要:宿迁作为项羽的故里,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应进一步突显文化背景, 持续打造具有项羽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及项目, 通过文化营销有效推动宿迁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本文分析项羽故里文化旅游现状, 并提出营销策略。

关键词:项羽故里,文化营销,旅游开发,宿迁

参考文献

[1]喻建良.湖南名人故里旅游市场稳定与开发策略研究——基于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 2006.26.5.

[2]嗨游宿迁.宿迁精品旅游线路[EB/OL].http://suqiantour.gov.cn/51/info6266.htm.

文化开发 篇9

一、概念解析

(一) 价值体系

城市文化遗产价值体系核心是文化价值。以经济学的角度审视, 城市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以文化价值为基础, 可衍生出包括文化产业价值、建筑资产价值、用地建设价值等多种经济价值。历史街区各项价值均以文化价值为源头, 文化被看做是产业发展、环境改善、土地开发的关键要素。

城市遗产保护性开发是基于城市文化遗产价值体系之上, 以保护传承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为最高目标, 以历史文化资源合理利用为手段的一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思路。当前, 已有较为成功的案例。

(二) 案例研究

1. 爱尔兰都柏林的坦普尔街区

爱尔兰都柏林的坦普尔街区, 以文化复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经济、环境复兴。这一案例强调地方特色文化活动氛围而非发展一般的旅游设施, 发展文化相关功能, 引入更具活力的经济活动。

——组织架构

爱尔兰都柏林的坦普尔街区开发委员会 (TBDC) 拥有管理复兴基金, 收购、整修历史建筑, 落实发展计划, 实施经济鼓励的权利;“街区资产管理公司 (TBPL) ”, 拥有街区相关土地的开发权利, 负责文化开发和土地开发。

——发展计划

街区资产有限公司制定了《文化开发计划》, 以文化作为环境改善和形象提升的重要因素, 进行历史资产整合, 发展文化相关功能与经济活动。

2. 英国的“闪光城市”项目

英国“闪光城市”是城市更新和历史建筑再利用项目。以成功的历史建筑改造作为一个地区振兴的触发点, 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审美趣味、投资方式, 带动土地增值。

作为街区更新的重要内容,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更新利用需要精明的投入产出计算过程, 在“‘精明商人’与‘历史建筑的保护主人’之间寻找的平衡点”。在尊重历史建筑价值的前提下, 通过创造性的设计将其改造为居住用途, 最后进行房屋销售。

3. 丽江古城

——管理体系

丽江古城建立了“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和“丽江古城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前者执行保护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实施保护规划等工作。后者行使古城内国有资产的管理经营、用企业化运作的模式实施古城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从以上案例的研究中可以看出,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的几项关键要点, 历史资源要素利用, 保护发展机构, 保护开发模式, 复兴发展计划。下面笔者以旅顺历史文化街区为例从以上几个方面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展开探讨。

二、项目基础——旅顺历史文化街区简介及保护利用现状

(一) 项目简介

旅顺口历史悠久。明太祖朱元璋恢复辽东, 将“狮子口”定称为“旅顺口”。1897年沙皇俄国强租旅大并于1899在旧市街以西的太阳沟建设了新市街。如今街区整体空间格局清晰, 风貌完整, 遗留了大量近代历史建筑。大连市将新市街3.5平方公里的区域划定为旅顺历史文化街区, 并编制了保护规划和建设规划。

(二) 现状发展情况

1. 文化资源现状与潜力

现状——街区地域文化氛围不足;街区文化开放性不足;历史文化断层现象严重。

潜力——作为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地, 新市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具有成为多元文化载体的基础, 以文化聚集为动力, 将会吸引前卫文化、创意文化, 最终形成国际化文化品牌。

2. 产业资源现状与潜力

现状——旅游业品质低下, 不能充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街区服务业没有形成特色, 缺乏吸引力。

潜力——街区的旅游主题可突破以历史教育为主体功能的传统旅游模式, 发展多元文化主题的、高品味的休闲时尚购物、滨海度假以及国际商务为主体功能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

3. 建筑与土地资源现状与潜力

现状——历史建筑利用不当, 尚存历史建筑316栋, 缺乏维护, 基础设施不全。区域内开发处于小地块零星发展阶段, 欠缺对整体历史风貌的考虑。

潜力——由于历史文化吸引力, 作为商业功能使用的建筑必然会拥有较多的客流量。街区内的可建设地块拥有文化、环境区位优势, 用地开发价值高于普通地块。

三、项目基础——旅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开发利用探讨

(一) 开发利用目标

历史资源要素的开发利用目标可归纳为, 文化发展、功能整合与环境整治三方面操作层次。

1. 文化复兴目标

打造国际化文化品牌, 推动旅顺文化遗产名城的建设。具体分解包括:发掘历史文化、发展军港文化、引入前卫文化、培养社区文化。旅顺作为一座历史名城, 文化源远流长, 资源极其丰富, 挖掘潜力巨大。

2. 功能整合目标

打造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大连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城市总体规划对旅顺老城提出了保护宜人的生态环境, 将其建设成为国际化旅游目的地、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最佳人居居住地的要求。

3. 环境整治目标

街区环境更新, 提升街区品质;历史建筑更新, 实现建筑功能置换;基础设施更新, 与现代生活接轨, 实现街区环境整治, 塑造折中主义街区风貌典范, 完善人性化生活空间。

(二) 保护开发机构

参考相关案例, 结合旅顺历史文化街区自身特点, 建议建立两级保护发展机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委员会与历史文化街区复兴发展公司, 其组成和职能如下:

1.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委员会

组成——专职行政管理机构, 政府决策的执行单位, 包括: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综合管理机构、保护规划建设机构、监察执法机构。

职能——街区复兴管理, 执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 组织街区各项保护规划的制定并监督实施, 监督街区更新建设活动, 征稽、管理街区公共基金, 行使综合行政处罚权, 组织宣传、教育、培训、学术研究及交流。

2. 历史文化街区复兴发展公司

组成——该机构用企业化运作的模式实施街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实施街区开发与经济振兴计划, 机构类似城市开发公司。

职能——街区复兴实施, 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管理委员会的监督下拥有整合历史街区各项资产, 收购历史建筑并销售, 制定和实施文化、旅游、地产开发计划的权利。同时负责组织街整治和公共设施建设。

(三) 保护开发模式

开发利用目标是保护性开发的政策支撑, 保护开发机构是保护性开发的行为主体, 行为主体如何将政策支撑作用于行为客体即历史街, 需要通过必要的实施手段, 这种实施手段我们称为保护开发模式。

多数历史街区保护开发模式是通过对历史街区内历史建筑及土地的经营来实现的, 而成功的保护开发模式是基于历史街区不同地段的适应性分别采取差异化的开发模式。

根据旅顺历史文化街区的特点, 通过从公共到私人领域三级领域的划分, 对地块内采取三类不同的保护开发模式, 具体分类及特点如下。

1. 城市公共财政主导开发模式

针对街区公共领域 (开放性建筑、开放空间、公园绿地等, 主要集中在核心结构区、保护建筑周边) 的开发模式, 采取城市公共财政主导开发的模式进行控制。

2. 新社区自主开发模式

街区半公共领域 (医院、学校、艺术家工作室等, 主要是准保护类建筑及其周边) 的开发模式, 采取新社区居民及单位自主渐进式开发的形式进行控制。

3. 社会资本主导开发模式

对于街区内的私人领域 (现状住区、未来开发住区等) , 采取社会资本主导, 规模化的开发模式进行控制。

三级领域规定了开发行为所局限的范围。其中, 公共领域的严格限制既保证了新市街的历史文化元素的开放性和共享性, 同时也保证了新市街优美的滨海资源的公众性和开敞性。

(四) 复兴发展计划

旅顺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 因此必须确定开发时序, 建立有序的复兴发展计划。结合开发利用目标及保护开发模式, 提出开发时序。作开发时序分为三个阶段:近期资产整合、中期资产运、远期资产维护。

四、结语

文化开发 篇10

关键词:语言资源,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找到合适的载体解决文化资源自身的生存问题。语言在文化产业中的地位不应忽视, 有效地围绕语言资源进行文化产业的发展, 是一个重要的选项。它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1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现状

近年来, 以“原生态”样貌展现在民众面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市场上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市场运作方式,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需的资金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一些得到深度开发的产品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产业利益, 同时它们也极大地改变了长期以来形态单一、受众差异被忽视的文化产品系列。典型的如中医药、雕刻、刺绣等成为社会资金的投资热门。

从产业的形式看,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呈现了三个的倾向:经营主体的大型化、展示与传播方式追求高科技化和文化消费产品的快餐化。比如, 部分地区将文化节庆活动搬到新建的园区中再现。由于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 这种通过建设文化园区的方式引入了大量资金, 形成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从效果看, 这三个倾向是适应国内、国际市场需要的。通过集中资源、快速扩大文化产业规模是严峻的市场竞争必然选择, 尤其是在相对落后的领域内, 高科技手段的积极运用不仅大大增强了我国文化创新能力, 更是直接催生了新的文化产品形式。

虽然在一定的时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开发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唤醒了社会意识, 极大地改变了某些文化资源的生存状态, 但仍然处于粗放的状态, 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一是非物质文化资源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但是目前的一些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商业活动却有意识地将文化资源肢解开来。一些传统的民俗庆典歌舞活动被集中在公众统一的假期内, 迎合游客的需要而被重新塑造, 导致了关键的文化内涵的丧失。这种空壳化的经营方式如果长期得不到改变, 甚至会对文化资源造成新的伤害。比如片面追求产业化规模, 导致以家庭作坊式生产的传统手工艺产品生存状态趋于恶化。由工业化方式生产的的工艺品快速占领市场, 在短期巨大效益背后, 传统技艺却面临消失。

二是在开放过程中, 在资金投入时追求效益最大化往往选择较有影响的文化资源进行开发, 这导致文化资源开发出现了“两极化”。这种方式并没有较好地解决一些小范围内的非物质遗产的生存问题。比如江西较有影响的兴国山歌得到重视, 而另一江西省独有的艺术形式畲族山歌几乎不为人所知。尤其如新建得胜鼓、九江县“三声腔”山歌等区域内的艺术形式, 随着产业化开发的进程, 它们的生存境况更加严峻。

三是从开发的主体看, 目前的文化资源产业发展存在着较为突出的民众缺位现象, 尤其是当地的民众受益过少。一般情况下, 政府、专家与民众均无法参加到文化产业开发过程。由开发商进行的商业活动没有得到监督和有效的规划, 损害了文化资源的样貌。同时, 在开发过程中, 也没有进行利益的公平分配, 伤害了非物质遗产传承的群众基础。

这种开发模式在语言资源的开发显得更加突出。

一般所说的语言资源主要是针对语言教育而言, 包括母语和第二语言教育两大类, 一般所说的翻译、语言培训等就是此类。但语言资源的内涵远非如此。如果从经济特征来考察, 语言具有可利用、稀缺、专有和共享等特征。因此, 语言资源的开发利用并非只能由一个国家的管理层面进行宏观的设计或由其来主导开发过程。比如, 各类服务领域的语言, 如旅游、广告、地方戏曲演出等等, 需要突出的区域属性而非语言资源的全民族属性。这是由语言自身的社会属性决定的。总的来说, 语言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包含一切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形态的保护、传承与商业化活动。

2 语言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围绕以语言为核心建设文化项目, 是文化产业的一种模式。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在发展的经济项目、文化项目而具有其独特的产业属性。就当前的社会现状而言, 解决其内在的生存和发展是第一位的。目前, 最为迫切的是“非遗”产业开发必须先考虑项目的核心技艺和价值得到传承保护, 在开发过程中, 不能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 必然的思路只能是依据“非遗”项目的可生产属性进行适度的标准化和开发。其规模不应成为开发时的首要选项。

以“人”为本是所有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 文化产业更不例外。人民网在2013年06月17日发表了题为《台湾地区社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印象》一文, 介绍了台湾地区的“社区总体营造”计划和2002年启动的“新故乡社区营造计划”。这种基于基层社会进行的文化产业开发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灵活性。其最大的优势是能够整体精细地研发某一小范围的文化资源, 并将其进行产业化发展。显然, 这并不是着眼于大型化、规模化的开发方式。

这是围绕文化资源的“生存———生产———消费”基本模式而产生的开发方式, 文化资源与人的关系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从理论看, 这一方式的包容性在于形成相对完整的文化资源生存环境。从各类文化资源的生存环境看, 它依托的是社会生产生活系统, 这是它的客观生存土壤。台湾的作法正是基于系统性留存而进行的适度开发。这一开发模式的总体思路与大陆在2012年2月出台的《文化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一致。其共同性就在于,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社区和村落形态对文化艺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这是保护“活态”文化的有效方式, 用生产性保护来解决文化资源的生存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明确指出,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述, 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实践、礼仪、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等五大部分。在其中, 民间艺术形式无法脱离其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而独立存在, 它完全依附于区域文化的个性和人群而存在。民间艺术形式大多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 在历史的长河中以口耳相传作为传承机制而得以延续至今。因此民间艺术形式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一方面语言本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构成部分, 另一方面考察它与其他要素的关系, 语言的交际功能和思维工具的功能决定了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占有重要位置。相对于普通话的通用语言地位, 非物质遗产所提的“语言”更多情况下指的是区域性特征明显的方言。而在特定的区域里, 方言往往支撑着一个自成体系的文化形态, 并发挥了构成完整的语言资源、乃至文化资源的作用。我们熟知的歌曲、戏剧、神话、故事、谚语等口耳相传的传统文学艺术形式都是以方言为载体的, 社会实践、礼仪和节庆活动等也都与方言结合在一起, 甚至于在传统的手工艺中, 方言也是不可分割的。

因此, 摆脱片面追求规模化的认识, 坚持以人为本以语言文化消费和语言文化修复为突破口的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也是对语言资源开发的方式。以方言作为载体进行创造的民间曲艺、民歌等艺术形式, 也是以语言为工具的语言经济的组成部分。可见方言不仅仅需要保护, 它本身就是资源, 是可消费的。

科学地开发利用丰富的语言资源可以有效地解决身份认同的问题, 培养了基于情感的语言消费, 最终为文化艺术产品消费提供动力。从市场角度看, 弱势方言民众有强烈而迫切的语言表达需求和提供方言服务的需求, 这种情形在和强势方言发生接触时体现最为明显。语言资源的生产和消费尊重了个体的意愿和权利, 形成了消费主体的多样性。从个性角度看, 方言也具有独特的文化气息, 以方言为载体的艺术形式如一首原生态的歌曲或一出乡土戏曲, 不仅仅是对文化的怀念, 也是对长期生活方式的尊重。这些艺术形式能够满足特定群体的情感需求。当大量的以方言为载体的艺术作品能够生存并发展时, 文化产业必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样貌。

围绕语言资源开发文化产品的效益还体现在语言是“活态”的文化产品存在的重要形式。歌舞演出、节庆习俗、手工制作等都是基于语言的文化资源。构建起以语言为平台的开发模式, 有利于建构起适应所在地文化生态的生产性保护区, 从而为所在地原生态的区域文化传承发展创造条件。在社区、村落等较为基层的社会组织形式中, 文化产业的发展除带来经济效益外, 将能够带来更多的潜在收益, 例如民众对文化资源保护的自觉意识将逐步提高, 所在地的教育水平得到发展。

3 完善语言资源开发模式的措施

围绕语言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文化产业是一种建设模式。以戏曲表演为例。村落社区的戏曲表演往往同特定的节庆活动、空间场所、社会事件有关。戏曲表演过程中的戏台、表演团队、乐器、服装、表演方式等文化信息高度浓缩, 这也是“活态”的文化产品的生存样貌。在这个商业活动中, 表演者和景区经营者、生活在村落中的民众、戏曲的研究与创作者就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生产和销售团队。因此, 在机制上配套成为保障商业行为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形成健康的开发模式, 政府、专家、民众和商业开发机构四位一体, 这是前提。政府对文化资源的整合、社会文化消费的认知、相关经济政策的制订等都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专家是对语言资源进行开发、包装、深入研究并扩大影响的重要群体, 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智力保障。民众是方言的使用者, 也是语言资源构成的社会基础。他们直接参与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 这在村落的文化表演中体现最为直接。商业开发机构对整体语言资源的开发提供资本、推向市场, 并最终产生经济效益。

利益分配机制的创新是基本保障。目前的开发模式中突出的弊端是利益分配时存在的“缺位”现象。对绝大多数文化产品而言, 其依托的生产生活方式是系统性的, 而工业化的生产则割裂了文化产品与其培植的土壤间的关系。在中国, 村落社区是数千年来的民族文化基本形态, 众多类型的文化资源特征依附于它。区域特征较强的节庆活动是在景区中常见的文化商品, 但在脱离村落形态后, 只留下了商业特征, 这只会形成新的“文化沙漠”。

行业组织协调机制。政府、专家和民众是开发活动的构成要素, 但是他们都不能完全解决跨区域、跨产品类型的商业活动中产生的矛盾。这就需要相关的行业组织在具体的经营方式、利润分配、成本核算、风险分摊等环节进行协调, 实现共赢局面。

适应村落社区形式的语言资源开发, 并不排斥规模化。在文化产品的开发过程中, 大型企业仍有引领作用, 但需要在村落社区加强和生产者、销售者的连接, 合理分配利润, 形成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共生机制。围绕语言资源进行的文化产品开发, 往往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它打破了人口流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重组商业活动中的人际关系, 并减少各个共生体之间的合作阻力, 达到降低成本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言午.文化修复是城市非遗保护重点[J].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2-9-21.

[2]王辉.语言规划的资源观[J].北华大学学报, 2007 (4) .

[3]陈丽君, 胡范铸.语言资源:一种可以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J].旅游科学, 2010 (6) .

[4]陈章太.论语言资源[J].语言文字应用, 2008 (1) .

[5]李现乐.语言资源与语言经济研究[J].经济问题, 2010 (9) .

[6]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EB/OL].人民网, 2006年09月13日.

文化开发 篇11

一、依托地方特色文化挖掘地方文化旅游资源

1、 民族民间艺术异彩纷呈,民俗本土文化独具特色

(1)以农民画、壁画、泥塑、堆绣、雕刻、藏毯、镶丝、银铜器8种民间传统工艺为内容的湟中“八瓣莲花”民间艺术在我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广大的从业人员队伍,在群众中已有深远广泛的影响力。据统计,全县从业人员有2万人,产值每年达2.5亿元。自2008年县委县政府打造“八瓣莲花”民间艺术文化品牌以来,已投资资金180万元,建成“八瓣莲花”民间艺术展示中心1个,有文化产业龙头企业11家,“八瓣莲花”民间艺术已逐步成为我县特色旅游文化品牌。

(2) 以“二月二”、“四月八”“端午节”、“六月六”为主的农村传统民俗节日期间,全县部分乡镇、村自发举办民俗文化活动也较有影响,主要开展戏曲演唱、灯影戏演唱、“花儿”大赛、举办各种庙会祭祀活动、体育竞技游艺比赛等,给广大群众在农忙之余带来精神愉悦。以上活动因纯属当地民间群众世代相传且自发组织,风格纯朴、自然,故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原真性和重要的传承、保护价值。

(3)以地方民族餐饮,藏刀、牛羊角工艺品,民族刺绣和饰物,宗教用品,牛肉干、冬虫夏草、藏红花、雪莲等土特产等为主的旅游特产商品在我县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

2、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湟中地区河谷纵横交汇,早在新时期时代已有人类繁衍活动于该地区。他们从事开荒、伐木、打猎等生产活动,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了古代文明历史,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灿烂的文化遗产。卡约文化遗址是青海三大古文化遗址之一,全县有卡约文化墓地和遗址50余处,出土大量陶器、铜制品,具有重要的保护和开发价值。卡约文化的发掘,为研究和认识中国古代(尤其是青海地方史)提供了一份极为丰厚、宝贵的历史资料。依托李家山卡约文化遗址、马家窑古文化等为重点开发旅游资源潜力。

3、宗教文化内涵丰富

湟中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多宗教并存的地区,有藏、回、土、蒙古族等1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为11.8万人,占全县人口的25%。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教俱全,有信教群众13万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5座。我县多民族、多宗教、多寺观教堂和多信徒的现状,决定了宗教文化的多样性和宗教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其突现在宗教建筑、民族人文风俗等方面。佛教在湟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我县自唐代开始就有藏僧活动,尤其是自明代塔尔寺修建后,佛教在湟中得到空前发展,成为藏传佛教活动中心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塔尔寺为主的藏传佛教宗教文化旅游发展迅速。塔尔寺已成为我县最具民族宗教特色、最具地域特点、国内外很响亮的文化名片。结合塔尔寺旅游可将“跳欠”等宗教文化活动纳入游客参观项目,以加大对宗教文化的宣传力度。道教在湟中的历史也很悠久,道教圣地南朔山道观始建于明万历17年,以后几经扩建,成为著名道观,道教信徒全县有500余人,也可将道教文化融入文化旅游范围。另外,青海最大的宗教展示场馆——青海藏文化馆也是我县重要的宗教文化旅游地。

4、特色餐饮娱乐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农家乐”为主的湟中餐饮业发展速度较快,它通过营造独特的田园风光氛围,挖掘传统的民间乡土餐饮文化,吸引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休闲观光,满足都市市民回归自然、缓解精神压力的需求。在发展“农家乐”餐饮休闲旅游业的过程中,做到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强调特色品牌意识,充分利用我县自然风景区来扩大休闲旅游发展规模。

二、广泛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拓宽文化旅游市场

以湟中灯韵、曲韵、歌韵、舞韵、鼓韵、武韵、墨韵、学韵为内容的“湟中八韵”文化活动在全县广泛开展,影响力已名扬省内外。

1、灯韵 湟中县自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年举办塔尔寺灯节文化活动一直延续至今,在全省有着较大的影响。每年灯节期间,全县以县城为中心在各乡镇、村广泛开展以农村社火节目为主,曲韵、歌韵、舞韵、鼓韵、武韵、墨韵等活动异彩纷呈的群众民族民间文艺展演活动。全县267支乡村社火春节期间集中展演社火5000余场次,观众达120万人次。每年吸引省内外游客30万人次,已成为全省文化活动的品牌。全县有6个文化艺术之乡,鲁沙尔镇被文化部授予“高跷文化艺术之乡”。千户营高台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文国录、范明周、李富先3人被命名为此项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承人。塔尔寺灯节是每年群众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全县性群众文化活动,也是全县经济市场最繁荣、文化最活跃的传统节日活动,具有较大潜力的文化旅游资源。

2、曲韵 组织成立湟中县戏曲协会,全县有曲艺队237个,业余秦腔、眉户剧团及皮影戏班43个,演员1000余人,每年义务为群众演出7000余场次,观众达40多万人次。田家寨和李家山镇分别被文化部授予“秦腔文化艺术之乡”、“河湟曲艺之乡”。河湟越弦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民间艺人李德顺被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3、 歌韵 每年农历“四月八”、“六月六”等传统节日,全县举办“花儿”演唱会和“花儿”演唱大赛80余场次,观众达6万余人次,全县有知名“花儿”歌手120余名。涌现出华松兰、雷有顺、向国秀、马全等著名歌手。南佛山“花儿”会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华松兰被命名为南佛山“花儿会”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4、舞韵 民族歌蹈表演是我县民族文化活动的一大亮点。上新庄镇静房等村和群加藏族乡的藏族舞蹈、西堡镇葛家寨村“出僧官”表演、塔尔寺“跳欠”为主的宗教舞蹈已形成一定规模,参与人数达4万人次。另外,我县2011年3月成立湟中县音乐家协会、湟中县舞蹈家协会,是全县有力、权威、正规的组织,以便更好地组织歌舞演出活动。

5、 鼓韵 全县组建锣鼓队150余支,演员近1万人,每年演出500余场次。多巴镇百人女子威风锣鼓队、新墩村原始太平鼓队、黑嘴村安塞腰鼓队、国寺营村、鲁沙尔镇、上新庄镇加牙村威风锣鼓队远近闻名。多巴镇被文化部授予“锣鼓文化艺术之乡”。

6、 武韵 传统民间武术、赛马、摔跤、踢毽子、太极拳、太极剑、蹬棍等20余项传统体育项目成为全县农民健身的重要活动形式。全县有业余武术队10支,赛马队20余支,农村业余篮球队234个。海子沟乡大有山民间传统武术和共和镇新庄村却西德哇古老游戏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郭祖成及赵洪彪分别被命名为却西德哇和大有山武术项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7、 墨韵 受历史书画名家的影响,全县从事书法、美术创作活动作者众多,书画氛围浓郁。2010年8月组织成立了湟中县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摄影家协会、文学作家协会、农民画协会等。现有中国书协、美协会员4名;省、市书、美协会员34名;县书、美协会员200余名。尤其是湟中农民画以汉、藏文化为主,独具艺术风格而蜚声海内外,湟中县于1988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旦正、孟鳌奎、党明汉3人被命名为湟中农民画项目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李宝洲被命名为湟中壁画项目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8、学韵 大力开展农民文化技能培训活动,年培训农民15万人次,其中,培训民间艺人2万余人,约有1万多人从事文化产业。少儿艺术培训活跃,自2005年起全县每年培训学生4000人次,截止目前共培训学生2万人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构建学习性社会步伐加快,农民学习了解党的政策和有关法律知识的愿望更加强烈,各级学生更加勤奋好学,全县高考上线率连续四年列全省区县第一,职校生在校人数居全省第一,湟中已成为职教大县。

三、 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加大传承保护力度,从而培育文化旅游市场

我县自2005年青海省开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普查申报工作以来,湟中县科技文化体育局将非遗申报、保护工作纳入文化馆工作考核计划,文化馆将非遗项目的普查、申报、保护工作放在工作之首,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组织全馆人员在全县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普查、挖掘、保护工作,整理出我县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传统文化遗产可申报项目20余个,按计划逐年推荐申报。截至2010年,我县共申报非遗项目14个,国家级名录项目有塔尔寺酥油花、加牙藏族织毯技艺、千户营高台、湟中堆绣4项;省级名录项目有湟中农民画、却西德哇古老游戏、河湟皮影制作、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工艺、湟中壁画、湟中泥塑、南佛山“花儿会”、塔尔寺佛教音乐、陈家滩民间传统木雕、青海大有山民间传统武术10项。

为打造湟中民间艺术“八瓣莲花”文化品牌,县委县政府自2006年来共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对5家重点文化产业企业进行扶持,搭建展示平台,组织举办大型“八瓣莲花”工艺美术作品展览2次,10余次赴外地展销,8次参加全国及省非遗精品展览,组织举办“阳光工程”(农民画、壁画、木雕、皮影、镶丝)培训班,培训学员500人次。通过以上参展活动、学习培训,加大了对非遗项目的宣传、保护力度,提高了民间艺人的制作积极性,为湟中非遗的推广、普及起到积极作用,从而为挖掘我县文化旅游资源、培育文化旅游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 大力开发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品,丰富文化旅游产品

近年来,湟中县将“八瓣莲花”民间手工艺品产业发展作为一项富民产业来抓,积极探索“八瓣莲花”民间手工艺品产业市场化运作机制,不断挖掘市场潜力,促进旅游商品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互动发展。

1、加强领导,加大投资

近两年,湟中县委、县政府一直都把开发民间手工艺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发展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规划,作为民心工程来抓,切实加强领导,成立了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主管县长亲自管理,社会发展局领导专门负责,制订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将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一起部署,一起推进,做到认识、责任、人员、经费、措施、工作“六到位”,有效地促进了文化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负责“八瓣莲花”民间手工艺品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和工作方案,抓好旅游商品的研发和宣传推介,以及技艺培训等工作。近两年,县政府先后投资180万元发展“八瓣莲花”民间手工艺品,大力扶持、促进支柱文化产业发展,积极挖掘、整合文化资源,将我县有特点、有代表的民间手工艺品归为八大类,进行开发、保护、扶持,使其文化产业逐步向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从而将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2、加强宣传,扩大品牌

通过省、市、县各类报刊、电台、电视,制作专题片、开设展室大力宣传“八瓣莲花”民间手工艺品;通过举办参加省、市、县各类民间手工艺品博览会、展览会,不断提高“八瓣莲花”知名度;通过制作“八瓣莲花”民间手工艺品画册,使更多的人更详细地了解湟中;通过制作网页,使“八瓣莲花”民间手工艺品经过现代高科技手段走向省外,走向国外,走向世界。通过积极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牙藏毯织毯技艺、湟中堆绣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湟中农民画被列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一系列的宣传,使“八瓣莲花”成为宣传湟中的一张名片,成为湟中的文化品牌。

3、加强培训,壮大队伍

依托“一瓣一技能”载体,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将湟中农民画、堆绣、银铜器加工、雕刻、泥塑、藏毯、壁画、镶丝加工业作为“一瓣一技能”发展项目,纳入“一瓣一技能”培训内容,通过“阳光工程”、自主办班、职校代训等形式开设各类培训班,加强“八瓣莲花”民间手工艺品加工技艺培训,以此推动加工工艺的创新,增加产品附加值。

4、成立协会,牢固阵地

通过建立“五大基地、十个窗口”,命名“文化产业示范园”、“文化产业示范户”为“八瓣莲花”民间手工艺品搭建了一个更好的展示平台。通过成立“八瓣莲花”各协会,提高组织化程度,帮助协会建立章程和制度,规范经营管理,提高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加强营销网络建设,充分利用已有的堆绣、银铜器加工等旅游工艺产品民间经营网络,培养产业带头人,壮大产品营销队伍,积极引导零散加工销售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提高生产和流通的组织化和市场化水平,促进产业向纵深发展。

文化开发 篇12

关键词:燕赵文化,优势,河北,县域文化产业发展

县域的发展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俗话说“郡县治则天下安,郡县强则国家强”,在古代社会如此,当今社会亦是如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不断推动各区域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而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区域发展的关键,所以如何推动文化产业在县域地区的发展就成为当地政府面临的重大难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物质财富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可以明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河北省作为我国燕赵文化的发源地,在文化资源开发方面占据有利地位,将其作为一种优势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能够快速推动我省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燕赵文化的介绍

自古以来,中国作为天朝大国,幅员辽阔,各地方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从而形成了异彩纷呈的文化风格,虽然中华文化以汉文化为主体,但是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燕赵文化曾与齐楚文化,吴越文化等一起构成了耀眼的中华古代文化系统,作为七大文化区之一,为华夏文明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根据历史的记载,燕赵文化的源头可以上溯到非常遥远的时期,有些学者认为是张家口处发现的迄今为止最早的人类发源地。但是燕赵文化的萌芽应该是以磁山文化为起点,据出土的考古资料显示,在八千至一万年以前,这里就已经培植了文化因子,自此揭开了燕赵文化的历史发展序幕。一直以来以养育“慷慨悲壮”的义士而闻名的燕赵大地,包括现如今的河北地区,河南地区以及京津等地区,它们是燕赵文化的发祥地。

现在燕赵文化也被常常使用为河北省的代名词,是指在河北省经过长期发展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和被人们认可的文化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燕赵文化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燕赵文化的血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数以万计的燕赵大地上的人民用自己的生命来诠释对祖国深挚的感情。无论是“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还是精忠报国的名将赵云;无论是“先国家之急”的蔺相如,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霍元甲,他们用实际行动将燕赵文化的爱国主义精神展现的淋漓尽致。广袤的燕赵大地上,所处可见燕赵人爱国主义的遗迹,万里长城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勤劳,团结,智慧的体现,是炎黄子孙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最好历史见证,河北是长城途经最长,保留最好的代表省份,其省内的长城长达两千多公里。那雕刻在张家口市大境门上的“大好山河”正是燕赵百姓内心炽热情感的表达,而那些保留在燕赵大地上的文化遗迹,是历史的凝聚和文化的见证。第二,尊重人才的精神。爱惜人才,任人唯贤是燕赵文化的独特魅力,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称颂。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公子”之一赵国人平原君,尊重人才礼贤下士,以善于养士闻名,毛遂和公孙龙都是其门下的食客;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君主襄王,广纳贤才,知人善用,大胆任用中山国乐毅,在其帮助下成就霸业,《战国策》中还有记载《燕昭王招贤》这篇文章。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体现了燕赵文化浓厚的尊重人才精神。第三,改革创新精神。勇于创新,积极进取是燕赵文化经久不衰的关键。燕赵人广受这种精神的浸染,著名的赵国君主赵雍,为了改变被游牧民族不时骚扰的局面,勇敢实施“胡服骑射”政策,不仅增强了战士的战斗能力,开阔了战国疆土,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推进了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融合。“胡服骑射”不单单是政治措施,它代表着思想文化的变革,体现了燕赵人民勇于改革,追求创新的精神。

二、利用燕赵文化推动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

首先是利用燕赵文化重塑县域文化产业特色。丰富的燕赵文化是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可以根据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进行开发利用。同时,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要跟上工业社会的进步,特别是跟上科技的脚步,可以将文化与科技进行结合,例如文化产品复制技术的发展不但满足了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而且为县域文化产业特色的重塑提供了条件。

县域文化产业的重塑是指生产者对燕赵文化资源进行打造,使其转化为获取经济利益的文化产业,例如“云南印象”,这是一台将云南地方原创歌舞与民族歌舞结合,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充满原生态的大型歌舞集锦。生产者将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音乐与舞蹈进行精心的打造,原生态的服装道具,不加雕琢的唱腔,原始古朴的舞技,这三者的结合创造了浓郁的云南风情。对于我省的县域文化产业而言,在对燕赵文化资源进行开发时,可以根据消费需并结合现代科技,创造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提升燕赵文化的商业价值,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

其次是整合燕赵文化资源,推动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辽阔的燕赵大地,滋养了优秀的燕赵文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文化资源丰富齐全,其潜在的开发利用价值巨大。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改变单一的产业发展模式,这就需要对文化资源进行战略性的整合利用,整合得好可以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并且能够完善县域文化产业体系;整合得不好不仅浪费精力和物力,也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负累。将我省原生态的,具有市场价值的燕赵文化资源与相关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形成产业集群,提升县域文化产业的价值。例如张北县利用坝上草原的优越地理资源,举办的摇滚音乐节,将音乐,旅游与夏季避暑等结合,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创造了属于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名牌。需要注意的是在整合燕赵文化资源的时候不可以随意的改变文化的真实性,为了吸引游客虚构文化内容,这会对燕赵文化产生致命的伤害。

最后是依托燕赵文化资源,完善县域文化市场体系。为了更好地发展县域文化产业,需要进行相关的市场化运作,完善文化市场体系,而这是一项艰难复杂的任务,它需要政府中的文化部门,社会中的相关企业的协调运作。完善市场体系可以培育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加强燕赵文化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可以依托现有的燕赵文化资源实现县域文化产业体系的完善,也在推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促进燕赵文化的传播,完美的实现了燕赵文化与县域文化产业的共赢。

参考文献

[1]贾玉娥.河北省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经济论坛,2012(09):25-29.

上一篇:语言点拨下一篇:对象存储系统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