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BT项目运作

2024-10-12

参与BT项目运作(精选4篇)

参与BT项目运作 篇1

1 BT的概况

BT是由BOT演变而来的,即:Build-Transfer(建设—转让)。BT的含义是指政府通过与投资者签订特许协议,引入国外资金或国内民间资金实施专属于政府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由政府按协议赎回项目及有关权利。BT模式集融资、投资、项目建设与政府特许、政府采购等行为于一体,此模式能通过政策引导与利益驱动等杠杆有效地调动国外资本和国内民间资本用于解决政府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的问题,较好地实现了资本、技术、管理、市场以及政策等资源的有效整合。项目竣工后,按照BT合同,投资方将竣工验收合格的项目移交给政府,政府按约定总价(或投资额加上合理回报)一次性或按比例分期偿还给投资方。

2 施工企业参与BT项目运作的原因

近年来,建筑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僧多粥少”的局面愈加明显,中标一个项目对施工企业来说已变得越来越困难,几乎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有时费尽力气勉强中标一个项目,中标价一般也比较低,几乎是微利,甚至已经处在亏损的边缘,如果在项目管理中稍有不慎,或许就变成了亏损项目,结果比不中标还差。为了摆脱这种不利局面,很多有实力的施工企业已经尝试把食物链向上端延伸,开始接触、参与一些集投融资、项目建设于一体的BT项目,这样,一方面,施工企业通过参与BT项目,可以保证能拿到项目,确保手中有活,不至于造成长期中不到标,员工无活可干,逐步被市场淘汰的局面;另一方面,参与BT项目,除了可以获得正常的施工利润外,一般还可以获得较好的投资收益。有实力的施工企业依靠自身资金、资信方面的优势,通过运作BT项目,可以摆脱在单一施工企业间的肉搏竞争,因此,BT项目正成为有实力有抱负的施工企业角逐的新宠。

3施工企业参与BT项目运作应注意的几点事项

BT作为一种新型投资建设形式,由于发展时间短,在操作上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成熟的运作模式可供借鉴,加之BT项目投融资金额大,建设周期长,涉及的范围广,复杂性强,操作的难度大,障碍多,潜藏着各种风险,笔者结合参与多个BT项目的经验,就施工企业参与BT项目运作应注意的几点事项分析如下。

3.1融资方案的准备要充分,对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要有预案

通常,BT项目都是政府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需投入的资金量非常大,一个项目少则一两个亿,多则几十上百个亿,如此大的资金投入量,单靠施工企业自有资金来保障项目建设的可能性非常小。因此,施工企业的自有资本都是项目投资中的少部分,大部分是通过项目再融资来推进整个项目建设,施工企业的融资方案准备是否充分以及能否顺利实施就成为项目能否如期建成的关键。如果施工企业对融资方案准备不充分,对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没有预案,而盲目地以BT方式承接政府项目,必然会产生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如2008年上半年,由于国家担心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进而引发通货膨胀,采取了紧缩银根的货币政策,造成贷款困难,很多施工企业因贷不到款,其参与的BT项目不得不中途停工,引发了一系列经济纠纷及社会矛盾,给施工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主要是项目准备时融资方案准备不够充分,对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没有预案造成的。

3.2加强政府信用度调查,警惕政府不能回购

政府信用度是施工企业参与BT项目投资建设的基础,也是投资回报能否顺利实现的保障。虽然政府都有一定财力作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保障,但由于区位条件不同,各地的财力也相差较大,加之政府财政资源的投向是多元化的,如果政府负债过多或回购资金量准备不足,必然对项目的顺利回购造成影响。相对于经济较发达地区来讲,由于这些地区政府财税资源相对充足,其项目回购保障程度也比较高;而对于欠发达地区,政府的财税资源则相对不足,对项目回购的保障程度也相应比较低。一些项目政府之所以选择BT模式,主要也是当前资金紧张,但还希望项目能够及时进行,所以就选择BT模式。但是BT项目一旦完工,政府也不一定有资金,这与政府的经营情况有关:如果在BT项目进行期间,政府按计划经营得很好,BT项目的回购可能就不成问题;相反,如果政府经营情况正好很差,与原设想的相差甚远,则BT项目很可能不能按时形成足额的回购。尽管很多BT项目都有地方政府的财政担保,但政府一旦不能完全履约,就会让施工企业很为难:若起诉政府,担心影响以后的经营;若接受政府的不完全履约行为,企业又蒙受巨大的损失。因此,施工企业在参与BT前,应加强对拟投资地区政府信用度的调查,对政府信用的预期作出判断,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政府一定时期内投资规模与政府财税承受能力的匹配性,政府财税收入的预期水平,政府回购能力等。开展政府信用度调查要历史地、连续地考察和分析政府的信用状况,并反复论证后得出是否投资的结论,尽量避免政府不能回购的BT项目。

3.3加强工程的工期、质量控制,严格全面地履行BT合同

BT项目模式下,工程能否在合同工期内按时或提前完工,不仅关系到施工企业是否能早日收回投资并盈利,也关系到政府的基础设施是否能早日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政府一方,总是希望项目早日建成发挥效益;而作为投资者一方,则受种种主客观原因的制约,如期完工总有一定难度,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在BT协议中,一般除了规定合理的建设工期外,往往还有提前完工的奖励条款和推迟完工的处罚条款以及不能完工的违约责任等,因此,一方面,施工企业在BT项目合同谈判时应对建设工期的可行性进行充分的论证,最好能有一定的时间空间;另一方面,项目开工前,应编制详细的施工计划,制定工期保证措施,施工中严格执行施工计划,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确保工期。如一家大型施工企业承接了一个地方政府拆迁安置房的BT项目,合同开工日期为2005年10月,竣工日期为2007年4月,但由于施工企业施工组织安排不合理,政府监管疏忽,实际竣工日期延至2008年4月,工期拖延了一年,这家施工企业不仅管理费开支多增加一年,而且这一年内恰逢建材涨价,材料成本又增加很多,同时还造成拆迁居民晚一年搬进新居,政府面临大额索赔。

BT项目的建设质量也是投资成败的关键因素,关系到BT项目建成后能否顺利移交以及施工企业的投资能否顺利回收。如果BT项目建成后质量满足合同要求,能顺利移交给政府并投入使用,施工企业就应该按照合同得到BT项目的投资额及相应的回报;相反如果BT项目建成后质量存在问题,不能满足合同要求,政府就有可能拒绝接收,这样施工企业损失就大了。

施工企业应严格全面地履行BT合同,加强工程的工期、质量控制,确保BT项目能在合同工期内按照合同质量要求建成,然后顺利移交给政府。相对于普通工程项目的建设资金是甲方出的,BT项目的施工企业尤其应加强工程的工期、质量控制,因为建设资金是自己垫的。一旦不能按照BT合同顺利建成并移交给政府,BT项目就不能形成回购,这样,一方面,施工企业的投资将不能回收,损失巨大;另一方面,施工企业还因没能完全履行合同,面临政府的索赔。另外,一些BT项目竣工后,有的政府本来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回购,为推脱责任,就寻找工程中施工企业是否有违约之处,一旦工程中施工企业没有全面地履约,正好给了政府不能回购的借口。

3.4加强BT项目的工程建设成本管理

由于工程建设成本在BT项目投资额中占绝对比例,因此控制好工程建设成本对于控制BT项目投资额至关重要。由于BT项目一般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施工期间的材料价格、人工工资价格变化大,因此BT项目最好签订可调价合同,让政府来承担合同建设期间价格变动的风险。同时,施工企业也应加强施工期间的成本管理,在保证工期、质量的前提下采取具体措施减少施工成本,增加利润。当然,由于BT项目涉及的范围广,需要注意的问题也非常多,本文仅是抛砖引玉,提醒广大施工企业员工们在参与BT项目时能多做总结,在BT项目运作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让BT项目真正成为施工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参考文献

[1]张树森.BT投融资建设模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236-237.

[2]郭捷.项目风险管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210-211.

[3]田振郁.工程项目管理实用手册[M].第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205-206,258-259.

[4]雷胡榜.项目管理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7,33(23):203-204.

参与BT项目运作 篇2

BT投资指一个项目的运作,通过项目管理公司总承包后,由承包方垫资进行建设,建设验收完毕再移交给项目业主。BT是BOT的一种历史演变,即Build-Transfer(建设—转让),政府通过特许协议,引入国外资金或民间资金进行专属于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竣工验收合格后,该项目设施按协议由政府赎回。

宿迁市地处江苏苏北腹地,是经济发达省份江苏省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下,宿迁市已进入城市化加速期。人民群众对居住环境、交通出行等要求不断提高。宿迁市运用BT方式,已对市政道路、生活污水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进行了有益探索,建成了楚街、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等一系列工程,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一定成绩。BT项目由于融资能力强、财政负担轻、政府风险小等优点,深受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青睐。同时BT项目具有市场竞争小、投资回报高等特点,成为民间资本的逐利目标。BT项目缺陷在于建设费用过大,质量和造价控制难度大,BT模式推行时间不长,经验不多,普遍存在双方权利义务不清,监督管理薄弱等问题。如果运用不当,对政府和企业均可能造成损失。规范BT项目运作,降低政府风险,减轻财政负担,充分发挥项目的综合效益,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尤显重要。

因此,实施BT模式必须坚持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科学规划,精心测算,分清缓急,统筹兼顾,精心组织,严格管理,有计划有步骤推进。

1 科学规划,精心测算梯度推进

经济欠发达地区需要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很多,不可能也没必要全部采用BT方式运作。政府要按照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急需的、能极大改善投资环境的项目优先安排。一方面,要测算项目的动态总投资、投资环境的优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招商引资企业落户可能等。另一方面,要立足当前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的增长情况,回购项目的本息。要科学规划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建立合理的项目储备库。根据财政偿还能力,对规划项目进行动态管理,梯度推进,确保规划项目的科学合理。

2 扎实开展前期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是实施BT模式的核心。任何一个项目,按照自身运动的客观规律,从项目立项,直到竣工投产,收回投资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亦即项目周期。一个项目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工程项目策划和决策阶段,工程项目准备阶段,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其前两个阶段就是项目的前期工作。工程项目策划和决策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工程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及决策。主要目标是通过投资机会的选择、可行性研究、项目评估和业主决策,对工程项目投资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为什么要投资、何时投资、如何实施等重大问题进行科学论证和多方案比较。投资决策是投资者最为重视的,因为它对工程项目的长远经济效益和战略方向起着决定性作用。可见其前期工作的重要性。项目前期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败。前期工作做得扎实,既可节约投资,又能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3 积极稳妥试点,积累经验完善运作

BT项目运用是新生事物,成熟经验少,也无标准的合同文本参照。而BT项目运用要经过项目选择、项目准备、招标、谈判、签署BT有关合同、建设、移交等诸多阶段,过程长,涉及范围广,复杂性强。BT项目企业作为建设单位,在较多环节中较易实施人为暗箱操作,造成政府监管难度大。采用BT模式,应量力而行,慎重选择试点项目。既要注意保证项目保质保量建成移交,又要确保政府与融资方合理适当的后期资金回报,充分预防BT企业的不合理暴利。政府宜通过招标方式选择融资人,其建设管理能力、履约信誉、融资能力应满足项目需要。在积累管理经验、完善操作模式后,再逐渐扩大应用范围,避免盲目心态,积极稳妥实施。

4 细化双方职责,强化全方位全过程监管

按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基本程序,围绕资金→设计→施工→验收→回购这一主线全过程规范BT双方的权利义务。针对BT项目有可能存在的问题,从项目启动到回购完成,在合同中对每个步骤都详细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实施的步骤、完成日期、出图的数量、施工完成的部位、验收检验方法等等。全过程全方面进行合同覆盖,避免后期众多矛盾。由于政府运用BT项目主要是缓解政府建设资金难题,合同中应着重明确项目企业资金到位时间、金额,专户存储,专账管理。确保建设资金及时足额,从源头上保证BT项目规范高效。项目企业要严格执行政府投资项目的有关规定,完成合同约定的建设内容。涉及项目规模、功能、标准的设计变更,必须经项目业主同意,重大设计变更应履行审批程序。项目企业不得将合同内容全部或部分进行转包,不得让施工、设备材料供应商垫资建设。通过全过程、全方位监管,保证BT项目建设的质量、造价、工期,以期达成最优的社会效益。

5 加强工程质量监督,保证项目合理使用寿命

由于BT项目建成后要移交政府,项目要长时间运行并发挥作用。工程质量如何,关系到项目运行养护成本,关系到项目的使用寿命,决定项目的成败。项目企业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在设计、工程建设内容、建设标准、施工进度等方面可能会打折扣,建设质量得不到应有保证。在BT项目企业确定后,政府应与项目企业签订施工合同,该合同是BT项目的核心协议,应严谨全面、细致有效。政府应根据具体工程类别,在设计、施工、物质采购、设备供应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分析,要明确具体的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在建设中,政府应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资质、信誉,优选施工队伍。为强化质量管理,对于BT项目,政府应专门成立项目质量管理部门,直接负责监督项目企业、施工单位和监理的质量行为,把好设计文件审查关,把好原材料进场关,抓好质量检验,落实检验方法,加强对分部工程和隐蔽工程的验收,把质量控制贯穿于项目全过程。

6 完善移交管理,确保项目运行效益

项目完工后,政府要与项目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对移交条件逐项检查、审核、认定。政府应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施工验收监督方案,加强竣工验收程序监督检查,强化工程见证取样检测和设备安装工程的系统功能检测,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符合移交条件,双方应签订移交备忘录。政府要根据项目运行的合理寿命,预留适当的质量保证金。项目达不到移交条件的,由项目企业组织整改,直至满足要求。回购期不得在工程质量保修期内结束。

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资金需求量大,政府加快发展要求强烈,而欠发达地区懂法律会管理的人才相对少,给BT项目的管理带来难度。在BT项目运作中要强化政府监管,合理设置合同条款,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加强双方沟通协调,注重积累成熟经验,更好地让BT模式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摘要: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资本短缺问题和基础设施建设特点,结合BT投资的定义及宿迁市运用BT方式进行城市建设的经验,阐述了如何有效利用BT模式进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以期更好地发挥其综合效益和积极作用。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BT模式,基础设施,效益

参考文献

关于参与城轨BT项目的投资分析 篇3

一、城轨BT项目投资分析方法

城轨BT项目周期长, 投资大, 对于城轨BT项目的投融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一般投资项目评价分析的方法主要有现金流量折算法, 包括净现值法和内含报酬率法。此外还包括一些辅助方法, 包括回收期法、会计报酬率法。以上分析方法是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对投资本身进行分析, 城轨BT项目具有其自身特点, 这些分析方法并没有考虑投资公司与BT项目公司的关联交易, 城轨BT项目公司对其投资公司业务分包是必然的, 也是投资公司愿意组成联合体参与城轨BT项目成功阻止其他投资公司介入的杀手锏。所以我们在评价城轨BT项目投资时, 应该结合关联交易产生的收益一并分析。

本文在净现值法的基础上增加关联交易产生的净流量现值来评价项目的可行性, 进而评价其收益能力。

n项目期限

Ik项目公司第k年的现金流入量

Pk投资公司第k年关联交易的现金净流入量

Qk项目公司第k年的现金流出量

L投资公司股权比例

二、A市城轨BT项目投资分析

A市人民政府特许批准, A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采用BT融资建设模式建设, A市人民政府将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的建设权 (施工+采购总承包) 交由甲工程公司 (70%) 和乙装备公司 (30%) 组成联合体实施, 项目计划自2 015年施工。BT建设项目总价款100亿元, 其中工程费用69亿元,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9亿元, 乙装备公司可提供的车辆、通信、信号等购置费22亿元。工程费用按每季度实际完成合格工程量, 以《工程费用工程量清单明细表》为依据进行验工计价,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根据工程费验工计价占用总工程费用权重按比例分配计算;设备购置以《设备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表》为依据, 按四阶段相应的支付比例及时间并入当期验工计价, 四阶段分别为:第一阶段, 采购合同签订生效后, 计设备金额的10%;第二阶段, 货到后计设备金额的60%;第三阶段, 竣工初验合格后计设备金额的25%, 第四阶段, 质量缺陷责任期满后计5%;资金占用费依据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设备购置款验工计价金额和银行贷款同期利率 (按单利) 上浮30%。项目回款及投资支出概算如下表:

1. 资金占用费测算

资金占用费于每次回款时根据前期未结工程验工计价金额, 财务市场利率6%上浮30%计算, 此项目中, 设备采购按照设备验工计价原则支付资金, 所以验工计价资金占用个=建设投资+设备投资-回购款。资金占用费自2017年起开始计算, 每次资金占用费均包括前期未结算费用和本期新增费用, 资金占用费测算225732万元。

2. 项目公司现金流测算

此BT项目建设周期较长, 项目投资资金不需要一步到位, 可根据实际需要分期投入, 同时在在实施过程中, 业主即开始支付回购款, BT项目公司可以充分利用回购款和展期支付投资款, 控制资本金和市场融资金额, 理想状态下, 建设期期末现金为零, 项目移交后, 所有的质量保证同时转移给分包商, 项目公司逐步减少资本金, 直至项目全部完成。据此测算项目公司净现金流96524万元, 现值指数为1.04。

3. 综合现金指数

根据综合现金指数公式, 我们对甲乙公司综合现值指数进行测算, 甲公司BT项目投资综合现值为1.08。乙公司BT项目投资综合现值为1.11。

三、结论

城轨BT项目投资周期较长, 投资金额较大, 具有一定的投资风险, 同时具有其关联交易特性, 我们不能仅就BT项目公司的财经指标进行决策分析, 在考虑承接BT项目本身盈利能力的同时, 也要考虑承接城轨BT项目为投资公司创造的营业收益, 尤其在与其他项目投资进行评估决策时, 采取综合现值指数来分析更加准确。

参考文献

[1]洪向东.浅谈交通工程BT项目投资财务分析——以沪蓉高速武汉至荆门一期土建工程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10, (4) :107-110.

[2]张丽.BT项目的投资控制研究[D].东南大学, 2006.

参与BT项目运作 篇4

旧城是指历史形成的,城市建成区中某些经济衰退、房屋年久失修、市政基础设施落后、居住质量较差的地区[1]。旧城改造是为解决旧城中长久以来形成的拥挤、破旧、经济衰败、市政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而进行的一系列改造性活动。它不仅限于物质实体环境的改造,也包括附着在物质环境中的社会、经济、文化等非物质环境的改造。在旧城改造中,非经营性项目是指没有收费机制,完全公益性的项目,其中包括公共绿化、公共道路、公共照明、城市管线、体育、文化和娱乐设施等。这些项目的服务对象是大众居民,没有稳定的收费运营机制,属于市场失灵部分,在传统意义上大多由政府进行投资。

近年来,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政府财政投资日趋紧张,旧城改造面临资金发展瓶颈。截至2010年6月末,根据审计署前期对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的审计,其中有7个省、10个市和14个县债务率超过100%,最高的达364.77%。与政府有限的投资能力相比,我国民间资本资金总量大、发展潜力广。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山西、温州、鄂尔多斯、陕北四地的民间资本量已分别达到约1万亿元、5 200亿元、2 200亿元和6 000亿元[2]。在此背景下,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非经营性旧城改造项目,利用民间资本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提高项目的管理水平,已成为国内外研究和关注的热点。

2 民间资本以BT模式参与非经营性旧城改造项目的理论基础

2.1 BT模式的内涵

BT(Build-Transfer),即建设-转让模式,它是指以政府与项目公司签订的特许经营协议为基础,在合同期限内,由投资者组建的项目公司安排项目融资、建设、管理等工作,并承担项目风险(B);项目建设完成后,项目公司将项目所有权移交给政府,由政府负责项目后续运营与维护,并依照特许经营协议向项目公司支付工程回购款(T)的一种项目建设模式。

2.2 BT模式的类型

根据BT模式在实际运作中的主要特征,BT模式可分为施工二次招标型、直接施工型、施工同体型和带资承包型4类。

1)二次招标型。二次招标型是指通过两次招标来分别选定投资者和施工方的BT模式。第一次招标,由政府选择投资人(联合体);第二次招标,由投资人(联合体)组建的项目公司选择施工、监理等单位。二次招标型BT模式对投资人无特殊资质要求,只要求其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即可。此外,二次招标型BT模式按照项目融资模式进行融资,具有限制风险的作用。

2)直接施工型。相对于二次招标型的两次招标过程,直接施工型BT模式通过一次招标选定项目投资人,项目施工任务由投资人中的某一方或某几方联合承担。直接施工型对同时身兼投资人和施工方的建筑企业要求较高,且项目监管难度较大。

3)施工同体型。与二次招标型、直接施工型BT模式组建项目公司的形式不同,施工同体型BT模式中,政府通过法定程序选取同时直接承担投资、建设管理和施工任务的投资人(联合体),由投资人成立项目管理公司对项目进行管理,不成立项目公司。带资承包型BT模式是目前国家明令禁止的模式[3]。

2.3 民间资本以BT模式参与非经营性旧城改造项目的优势

和传统投资建设方式相对比,采用BT模式进行项目建设对政府、投资方、银行等相关参与方都有诸多益处。对政府而言,以BT模式进行非经营性旧城改造建设能够解决政府财政能力有限与公共基础设施需求量持续加大的矛盾,利用社会的力量解决社会问题,使政府处在"有利可图,无险可担"的有利地位。对BT投资方而言,在BT项目中,政府往往会以税收、土地开发权等为回购担保,民间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有保障;此外,以BT模式参与旧城改造项目建设,能够改善投资方与政府、居民之间的关系,扩大企业的知名度,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创造良好的平台。对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旧城改造项目规模大,资金需求多,并且往往有政府税收、土地使用权等作为担保,是金融机构扩大市场占有率、获取资金使用收益的绝佳机会。

2.4 民间资本以BT模式参与非经营性旧城改造项目的不足

在现行的BT模式中,参与旧城改造项目投资和项目建设的大多还是国有企业和实力较强的私营建筑企业。而像居民、小型企业、市场投资者等众多的民间资本,却并未得到真正地参与到旧城改造中来。这部分民间资本资金总量大,发展潜力广,合理利用它们不仅能增强项目资金实力,同时能促进旧城改造拆迁、安置等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民间资本以BT模式参与旧城改造项目必须在现有BT模式框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更大范围地吸引民间资本的参与。

3 民间资本参与非经营性旧城改造项目BT模式框架

3.1 BT模式类型

民间资本参与旧城改造,相关参与方包括政府、旧城居民、开发商、监理单位、供应商、金融机构等。在这些参与主体中,旧城居民、供应商和金融机构等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却没有参与项目建设的资质和能力,故不适合采用直接施工型BT模式。开发单位虽然拥有相应的资质和建设能力,但开发单位和其他民间投资者间缺少必要的相互监督和协调机制。若采用施工同体型BT模式,直接由开发单位进行项目建设,容易让其他民间投资者对项目的质量、资金等产生怀疑,不利于项目的开展。

综合BT模式特征、旧城改造参与主体和民间资本等因素,民间资本参与非经营性旧城改造项目采用二次招标型BT模式比较合适。采用二次招标型BT模式,在首次招标中,只对投资者的资金实力有要求,对投资者的建设和运营能力要求较低,可以最大程度地吸引民间投资者的参与;通过第二次招标,利用市场竞争机制,选取合适的项目实施者,可提高项目的建设质量、降低项目成本。

3.2 BT模式资金结构

民间资本以BT模式参与非经营性旧城改造项目的资金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主要包括:

1)政府以回购款为保证,以特许经营协议为基础,承诺在特许经营期内由民间资本负责项目的融资、施工和管理。项目建设完成后,政府按照约定的回购价款,对项目进行回购。政府在筹集回购款时,可采取“以地换房”政策,收取项目沿线预控土地或符合规划的等值建设用地,以该地块的开发转让收益为资金来源,分期支付工程回购款。

2)在政府提供的特许经营协议和回购价款担保的基础上,建筑企业、旧城居民以及社会其他投资者以股份制形式参与旧城改造投资,组建旧城改造项目公司。项目公司在特许经营期内行使代业主职能,负责二次招标,选择合适的施工、监理、供应单位,并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

3)二次招标中中标的设计、施工、监理、咨询等单位,在其资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实物或资金形式继续向项目公司追加投资。项目公司在筹集到足够的建设资金后,停止接受追加投资。

4)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项目资产为担保,以政府特许经营协议和回购价款为保证,对项目公司放贷,在项目移交后收回本金和利息。

5)项目建设完成后,项目公司按照特许经营协议将项目移交给政府,政府定期支付回购价款。旧城居民、建筑企业、社会投资者、中标的施工、设计单位等以股份制协议和建设合同为依据,收回投资成本并获得投资回报。

3.3 BT模式运作流程

民间资本以施工二次型BT模式参与非经营性旧城改造项目。首先,由政府公开招标选择项目投资者,项目投资者以股份制形式向项目公司注资,并按注资比例分享项目收益;其次,由项目公司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选择施工、监理等单位,并委托项目管理单位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在第二次招标过程中,参与项目投资的相关单位,在同等条件下,拥有优先中标权,以激励民间投资者的参与。项目建设完成后,移交给政府,并由政府按回购合同定期支付工程回购款。其运作流程如图2所示。

4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政府信用

在BT项目中,政府回购款是民间投资者收回项目投资并获取投资回报的唯一途径。因此,民间投资者在参与非经营性旧城改造项目时,首要考虑的就是政府信用问题。在以往的项目建设中,就有很多因政府信用风险而夭折的案例,如长春汇津污水处理厂项目、广东廉江自来水厂项目、江苏某污水处理厂项目、湖南某电厂项目等[4]。政府信用问题是民间投资者参与非经营性旧城改造项目的最大障碍。

解决政府信用问题有两条可行途径:一是政府担保,二是保险。政府担保能够从源头上降低政府违约的概率,减少政府违约事件的产生;在具体形式上,可采用信誉担保、税收担保、项目收益担保等多种形式。保险是政府担保的补充,是民间投资者利益的最后保障。通过购买保险,可以减轻民间投资者的风险损失,最大程度上保障民间投资者的利益,当风险发生时,民间投资者不至于血本无归。

4.2 政府监管

除了政府信用外,政府监管也是民间资本参与非经营性旧城改造项目应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民间投资者参与非经营性旧城改造项目的根本目的是获取项目投资收益。项目的质量、工期、后期运营效果等并非他们关注的重点。因此,项目质量、工期、成本等只有依靠强有力的政府监管才能得到保证。

政府在对民间资本参与非经营性旧城改造项目进行监管时,可采用三级监管模式。第一级监管———政府部门监管。由政府成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对项目的质量、工期、成本等进行监督和管理,以法律为基础,规范相关参与方的行为。第二级监管———监理、项目管理等第三方监管。监理、项目管理等咨询企业直接与项目接触,且与项目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是政府监管的良好补充。第三级监管———民众监管。在旧城范围内,设置旧城居民监管委员会,由委员会对项目的质量、成本、安全等问题进行监管,并向有关政府部门反映。

4.3 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

在有了政府信用和政府监管为前提后,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无疑成为相关参与方关注的重点。旧城改造实质上是一次利益的重新分配和风险的重新分担过程[5]。政府期望通过参与旧城改造,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私营企业期望通过参与旧城改造,改善企业与政府、居民间的关系,赚取旧城改造的开发收益;居民期望通过参与旧城改造,合理利用拆迁补偿款和闲置资金,保障其合理权益;金融机构则希望通过参与旧城改造投资,分享旧城改造的开发收益……。

众多的民间投资者,承担风险的能力差异较大,利益趋向各不相同,因而合理的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成为影响参与方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民间资本参与非经营性旧城改造的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可采用“所担风险与收益相称”的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风险高收益”已成为民间投资者心照不宣的秘密,采用“风险与收益相称原则”进行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能够较好地取得民间投资者的理解。在具体计算方法上,可灵活采用效用模型、shapley值法等对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的比例进行计算。

5 结论

民间资本以BT模式参与非经营性旧城改造项目是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加速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依据民间资本和旧城改造的特征,民间资本以二次招标型BT模式参与旧城改造比较适合。但在具体参与过程中,要通过政府担保、购买保险等手段,降低政府信用风险;实施三级监管模式,加强对民间投资者和旧城改造项目的监管,确保民间投资者的利益和项目各项目标的实现;制定合理的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调动相关参与方的积极性,避免利益纠纷的产生。

摘要:民间资本以BT模式参与非经营性旧城改造项目,是解决旧城改造资金紧张、提高项目建设效率的重要举措。文章以BT模式为研究对象,对民间资本以BT模式参与非经营性旧城改造的理论基础、资金结构、运作流程等内容进行了分析;从政府信用、政府监管、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等角度对BT模式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民间资本,旧城改造,BT模式

参考文献

[1]杨媚.社会资本视角下的旧城改造策略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1.

[2]中国网.效仿"温州模式"多地筹建民间借贷中心[DB/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20806/103312767440.shtml,2012-8-6.

[3]张玉魁,刘卫功.BT项目实施模式分析[J].市政技术,2007,6(4):327-330.

[4]亓霞,柯永建,等.基于案例的中国PPP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5):107-113.

上一篇:数据路由下一篇:中小纺织企业市场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