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p53腺病毒

2024-10-13

重组人p53腺病毒(共3篇)

重组人p53腺病毒 篇1

目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正逐渐上升, 成为心血管疾病之后第二大致死原因, 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产生严重威胁。恶性胸腔积液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MPE) 是恶性肿瘤胸膜转移或原发于胸膜的恶性肿瘤所导致的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往往发病迅速、积液多, 患者多出现恶心、腹胀、呼吸困难等症状, 若不及时治疗, 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甚至死亡[1]。重组人腺病毒p53注射液 (今又生) , 是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得到的一种活病毒, 由腺病毒载体和p53抑癌基因组成, 通过病毒载体转染方式将p53基因转染给人肿瘤细胞, 使外源性的野生型p53基因在人肿瘤细胞内表达, 特异性地引起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 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目前在恶性肿瘤胸腔积液治疗中应用较广[2,3]。由于患者对于此类药物了解程度有限, 对于疾病恐慌以及药物本身的不了解, 容易产生依从性较差问题, 影响治疗效果[4]。故有效的护理, 对于疾病治疗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由此出发,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重组人腺病毒p53注射液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护理体会,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1月经组织病理、免疫组化等方式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40例, 其中肺癌28例 (腺癌18例, 鳞癌10例) , 乳腺癌9例, 恶性间皮瘤2例, 原发部位不明的胸膜转移腺癌1例, 男24例, 女16例, 年龄39~78岁, 平均 (53.2±6.3) 岁。

1.2 治疗方法

B超定位后, 选择适宜穿刺点行中心静脉置管术, 排出胸腔积液, 用100 ml生理盐水溶解重组人腺病毒p53 (深圳市赛百诺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S20040004, 1×10 (12) VP/支) , 经引流管注入胸腔, 每周1次, 疗程2~4周, 1个月后复查B超, 决定是否拔管。

1.3 护理方法

1.3.1 术前护理

入组的患者中, 大多数为癌症晚期, 往往因病情重、经济负担大、对治疗过程及后续副作用不了解等多种原因, 产生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 大多数心情忧郁、焦虑[5]。故护理人员操作前告知患者治疗过程、注意事项以及放弃治疗可能导致的后果等问题, 告知城镇医保报销额度, 减轻患者对医疗费用的担心, 多与患者沟通,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耐心解答患者对于疾病及治疗过程的疑问和可能存在副作用问题, 减轻其心理压力, 树立治疗信心;密切监测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 准备好抢救物品、药品等, 做好抢救准备;由于重组人腺病毒p53需-20℃保存, 使用前需室温融化, 禁止反复冻溶, 加入生理盐水配置过程, 轻轻摇匀, 防治气泡产生;操作前, 医护人员均需合理消毒, 带好口罩、帽子和手套, 防治手术的二次感染。

1.3.2术中护理

提前准备手术所需器械, 在护士的帮助下患者取坐位, 前倾身体, 靠着椅背, 上肢环抱, 背部暴露在外, 配合手术医生完成正确的定位, 行穿刺, 置管进行引流, 注意在穿刺时需了解患者是否出现不适感、呼吸困难及头晕等。首次引流体积应该在1000 ml以内, 避免纵隔发生摆动, 需充分、及时的记录患者用药之后的临床表现。

1.3.3 术后护理

(1) 胸腔注药护理:患者胸腔完成注药后, 负责医生及护士应该让其了解勤换体位的正确方法、目的和意义, 尽量得到患者的积极配合。协助患者依左侧、右侧、半卧位、卧位等按顺序变换体位, 嘱患者变换体位时动作轻、柔、慢, 每种体位持续5~10 min, 共6~8次, 保证胸膜腔和利药液完全接触, 获得最优的疗效。 (2) 发热护理:本组6例患者手术后3~5 h内发生, 体温升高, 为38℃~38.6℃, 表现为心跳加快、呼吸加速、发冷、脸色苍白、口渴及出汗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重组人腺病毒p53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寒战、一过性发热, 注射处发生疼痛, 未出现额外的不良事件。护理方法包括:定时测量体温 (4 h/次) , 恰当的补给电解质及水 (≥2500~3000 ml/d) ;记录患者每天的尿量。皮肤护理措施包括:患者体温>38.5℃的时候, 遵医嘱服用退热药并与物理降温相结合;汗湿衣物需及时换掉, 避免受凉。 (3) 引流管护理:置管后, 使引流管24 h处于夹闭状态, 有利于完全的吸收药液, 为了避免发生感染、脱管, 需重视正确的护理导管, 勤换敷贴 (3 d/次) , 对穿刺点相邻皮肤采取常规消毒处理, 记录穿刺点四周是否出现肿、红及痛等症状。了解引流管的通畅状态, 告知患者适量的活动时要避免导管发生脱落。 (4) 消化道反应的护理:本组患者同时应用顺铂, 患者可能伴有轻微的食欲下降、恶心及呕吐等消化道不良症状, 应该和患者解释发生这种反应的原因, 嘱其尽量选择清淡饮食, 遵医嘱应用格拉司琼等止吐药, 上述症状可以得到显著的缓解。

1.4 疗效评定标准

严格按照WHO的相关标准对结果进行判定, NC (无效) :胸腔积液下降水平≤1/2;PR (部分缓解) :胸腔积液下降水平>1/2, 并持续超过4周;CR (完全缓解) :未观察到任何胸腔积液, 并持续超过4周;有效率= (CR例数+PR例数) /总例数×100%。

2 结果

本组40例患者完全缓解17例, 部分缓解19例, 无效4例。总缓解率为90.0%, 无效率10.0%。

3 讨论

恶性浆膜腔积液指的是由于恶性肿瘤导致的浆膜腔液逐渐增多, 不断聚积导致腹腔、心包和胸腔积液。如果积液量超过一定水平患者可表现为食欲下降、恶心、腹胀、呼吸异常、尿量降低、胸闷及心悸等症状, 严重的甚至出现死亡, 因此应该给予及时的临床处理, 积极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疗效和术后生活品质[6]。一般来说, 处理浆膜腔积液的措施为, 通过反复的穿刺胸 (心包、腹) 腔将多余的液体放出, 并且与腔内化疗相配合。需要注意的是:化疗药通常会给患者带来很多不良效应, 使其耐受程度较低。继手术、放化疗治疗方式后, 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基因治疗, 其靶基因的载体通常由腺病毒充当, 对肿瘤细胞发挥杀伤作用的机制主要包括高水平的靶基因促进细胞发生凋亡、进行免疫调节、使血管生成受到抑制等。p53基因属于肿瘤抑制基因的范畴, 而重组人腺病毒p53注射液 (r Ad-p53) 这类活病毒经过基因工程给予改造过, 主要包括两部分结构, 分别是腺病毒载体和人p53抑癌基因, 由腺病毒载体可以使肿瘤细胞被感染, 有利于肿瘤细胞中进入野生型的p53基因, 活化的p53蛋白能够发挥抗肿瘤效应, 介导肿瘤细胞凋亡, 活化免疫功能, 使ANA的修复过程受到抑制, 使肿瘤细胞不再对放化疗药物产生过强的耐药性;还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术后的不良症状, 提高其食欲, 改善疼痛, 最终有利于其延长生命等, 并且这个治疗方式不会破坏正常细胞[7]。

目前的研究表明, 和单独放疗相比, 通过局部注射今又生并与放疗联合应用能够有效的治疗头颈部肿瘤, 与肝动脉介人方法联合应用能够有效的改善肝癌症状, 但是还没有充分的临床证据表明今又生与化疗方法结合是否能够有效缓解恶性胸腔积液。本组患者操作过程顺利, 除部分患者出现了Ⅰ度、Ⅱ度一过性的发热, 并未出现其他严重的不良症状, 提示要注重患者术后发热的观察与护理。由于当前还没有成熟的技术和方案治疗肿瘤疾病, 使用基因治疗方法仍处于摸索阶段, 笔者还需加强患者的随访, 对手术后患者的有效护理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朱言亮, 孟云.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 2011, 26 (1) :87-88.

[2]SG S, JA R, R K, et al.Induction of p53-regulated Genes and Tumor Regression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after Intratumoral Delivery of Adenoviral p53 (INGN 201) and Radiation Therapy[J].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2003, 9 (1) :93-101.

[3]Riley T, Sontag E, Chen P, et al.Analysis Transcriptional control of human p53-regulated genes[J].Nature Reviews Molecular Cell Biology, 2008, 9 (5) :402-412.

[4]罗倩茹.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 2010, 5 (17) :82-83.

[5]毕秀玲, 周雪梅.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舒适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 11 (6) :105-106.

[6]鞠烨.能谱CT综合分析对良恶性浆膜腔积液的鉴别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3, 24 (8) :564-568.

[7]汪海岩, 赵利红, 张敬川, 等.r Ad-p53联合化疗及局部热疗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J].中国肿瘤, 2012, 21 (9) :717-720.

重组人p53腺病毒 篇2

乙肝病毒X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目的 为了探讨HBx基因与肝癌发生的.关系,构建HBx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 应用pAdEasyTM腺病毒载体系统,首先从质粒pCDNA3.l-HBx中酶切得到HBx基因,插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中,得到pAdTrack-CMV-HBx,将其PmeⅠ酶切线性化后,转到含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的BJ5183感受态细菌中,通过同源重组得到重组腺病毒质粒载体pAd-HBx,经PacⅠ酶切线性化后转染人胚肾293细胞,产生重组腺病毒颗粒Ad-HBx.结果 PCR和酶切鉴定证明重组腺病毒Ad-HBx构建成功,在转染的293细胞中可以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GFP.结论 成功构建了携带HBx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 者:史震 李向阳 周峰 李金龙 尤红娟 汤仁仙 SHI Zhen LI Xiangyang ZHOU Feng LI Jinlong YOU Hongjuan TANG Renxian  作者单位:徐州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学教研室,江苏,徐州,221002 刊 名:徐州医学院学报  ISTIC英文刊名: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XUZHOU 年,卷(期):2010 30(3) 分类号:Q782 R512.6+2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HBx基因   腺病毒载体  

重组人p53腺病毒 篇3

自2007年12月始, 本院采用传统PLC介入药物联合重组人5型腺病毒治疗PLC 512例, 取得一定疗效,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入选标准 入选标准: 年龄18~70岁;Karnofsky评分60~100;预计生存期大于6个月;肿瘤体积不超过肝脏体积的2/3 (即肿瘤在肝脏的占据率 <70%) ;肝门静脉主干没有完全阻塞;PLC患者肝脏功能尚好 (Child-B级以内) , 且无严重的凝血机制障碍、黄疸以及腹水;患者未合并有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的器质性病变;白细胞计数 >3.5×109/L;因各种原因不能实施手术切除的PLC。

1.2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14年7月, 选择在本院肝胆胰外科接收治疗的临床确诊为中晚期PLC患者512例。其中男310例, 女202例;年龄25~69岁, 平均 (51.2±4.5) 岁。经影像学检查诊断肿瘤类型如下:208例为结节性PLC, 175例为肝右叶巨块型PLC, 129例为弥漫型PLC;肝功能分级:A级306例, B级206例。入选的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且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按照序贯法将51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256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诊断类型及Child分级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1) , 具有可比性。

1.3方法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设备下用5FRH导管行改良式Seldinger股动脉穿刺插管行腹腔动脉或肝动脉造影, 了解肿瘤大小、血供特点;透视引导下超选至肿瘤供血动脉, 成功后再次行血管造影, 更细致地观察病灶的情况。由导管灌注化疗药物及栓塞剂。化疗药物为表阿霉素 (30~50mg) 、氟尿嘧啶 (800~1100mg) 、顺铂 (70~85mg) ;肝动脉栓塞采用超液化碘油 (10~20ml) 与化疗药物充分混合乳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 (5支) 。

1.4观察指标1观察组和对照组中所有患者在术前和术后检查三大常规、凝血功能、生化、AFP等;2术前和术后1个月左右查腹部增强CT, 按RECIST标准评价肿瘤近期疗效, 分为完全缓解 (CR) 、部分缓解 (PR) 、稳定 (SD) 和进展 (PD) , 以CR+PR为总有效率[2];3观察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1.5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经过积极的治疗,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2 AFP阳性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FP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2.3凝血功能治疗前后重组人5型腺病毒治疗组凝血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4。

2.4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5。

3讨论

PLC是我国居民中常见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逐年增长, 由于就诊时多为晚期而失去手术机会。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 是非开腹手术治疗PLC的首选方法。导管选择性插入肝动脉栓塞肿瘤供血使其缺血坏死, 灌注化疗药物使瘤区药物浓度明显增高;化疗药物和碘油混合成乳剂注入肿瘤供血动脉和新生血管, 一方面阻断了肿瘤的血液供应, 另一方面化疗药物可在肿瘤局部缓慢释放, 持续性地杀死癌细胞, 致使肝肿瘤缺血性坏死和诱导肝肿瘤细胞凋亡。自1976年Goldstain首先报道经肝动脉栓塞术治疗恶性肝脏肿瘤后, 该技术已在全球范围推广并取得明显进展, 目前主要适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PLC。文献[3,4,5]中报道了1061例不能手术切除的PLC采用TACE治疗后1~5年生存率分别为51%、28%、13%、8%、6%。

众所周知, PLC属于多基因性疾病, 表现为原癌基因的活化和抑癌基因的失活。其中以抑癌基因P53功能的失活研究最多。人类P53蛋白编码1个393个氨基酸的核磷蛋白, 它可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地与许多病毒性蛋白如腺病毒的E1B编码的55×103蛋白结合, 作为转录因子来影响它们的活性[6]。P53蛋白属于与DNA损伤起反应的肿瘤抑制基因, 该蛋白活化后启动细胞内2条信号通路, 来阻止细胞周期进展, 让DNA进行修复或启动凋亡通路[7]。当P53缺失或突变时, 这2个保护性通路将失去功能, 细胞易于发生DNA损伤和细胞生长的调控异常。由此可见, P53是肿瘤治疗的靶标之一。过去人们采用腺病毒或逆转移病毒为载体, 将野生型P53基因转染给癌细胞, 尽管在临床前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可是临床研究结果不能令人满意。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基因治疗时目的基因不能有效地在靶细胞内足量表达有关。采用选择性复制溶瘤病毒可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采用溶瘤腺病毒ONYX-015瘤内注射, 单独或联合化疗治疗一些晚期肿瘤如头颈部肿瘤、卵巢癌、结肠癌、胰腺癌等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8]。

重组人5型腺病毒 (H101) 是基因工程改造后的缺失Elb55ku蛋白的腺病毒。Elb55ku蛋白可通过结合细胞内的P53使其功能受到阻滞, 由于这一缺失突变, H101不能阻滞p53的功能。H101感染突变型P53的肿瘤细胞后, 由于P53蛋白功能缺失, 可以在肿瘤细胞内复制并发挥溶瘤作用, 细胞死亡后, 释放的病毒感染周围肿瘤细胞, 进一步杀灭肿瘤。该药物进行了特定基因片段的敲除, 不会对正常细胞造成影响, 因而在发挥抗肿瘤作用时的特异性较强[9]。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被批准用于治疗肿瘤的溶瘤病毒, 其安全性已在一些临床试验中被证实[10,11,12,13]。目前国内尚未见采用重组人5型腺病毒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PLC的报道。本研究采用重组人5型腺病毒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PLC, 期望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 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评价此治疗方法的安全性。结果发现重组人5型腺病毒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PLC的总有效率和AFP转阴率均较单纯采用TACE治疗的对照组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实了重组人5型腺病毒联合TACE对中晚期肝癌的确切疗效。与Lu等[14]报道结果相一致。

现在临床上对一些不能切除的PLC通过TACE治疗, 可以达到二次手术的目的。本研究采用重组人5型腺病毒联合TACE治疗组中, 有7例病人介入治疗后肿瘤明显缩小, 肿瘤周边形成炎性包膜, 使边界变得清楚, 行二期切除, 取得良好的疗效。

本实验在两组患者凝血功能、肝功白细胞减少及其他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发热等方面, 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在应用重组人5型腺病毒治疗组, 出现6例介入后高热现象, 体温达40℃以上, 给予酒精擦浴、冰敷等对症处理, 均能缓解。所有入组病例中, 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证明了重组人5型腺病毒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PLC是一安全的治疗方法,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上一篇:防止施工下一篇:个人所得税免征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