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干扰素α2b(精选9篇)
重组人干扰素α2b 篇1
生殖器疱疹 (G H) 是由单纯疱疹病毒 (H S V) 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 临床表现为外生殖器或肛门部位群集或散在的小水疱、脓疱、糜烂、溃疡等, 容易复发。我院于2007年5月至2008年4月间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 b凝胶治疗G H,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所有患者均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确诊, 均无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损害或糖尿病;女性患者无妊娠或哺乳;无重组人干扰素α-2b和喷昔洛韦过敏史;局部无合并其他细菌或真菌感染;治疗前2周内均未系统或局部使用抗病毒药和免疫调节药。皮疹部位:男性主要发生在龟头、冠状沟、包皮, 女性主要发生于阴唇、阴道口及肛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5 8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 2例, 男22例, 女10例, 平均年龄31岁, 平均病程2.8周;对照组26例, 男18例, 女8例, 平均年龄31.7岁, 平均病程2.9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大体相似。1.2治疗方法治疗组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 (尤靖安, 合肥兆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1.0×105 U/g, 每支5g) , 对照组用1%喷昔洛韦乳膏 (可由, 上海复星朝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每支10g) 。用法:局部洗净后, 涂药于患处, 每次涂药后按摩患处2~3分钟以帮助药物吸收。每日4次, 连续用药1周, 未痊愈者再用药1周。治疗期间忌食辛辣食物及饮酒, 禁止性生活。
1.3 观察内容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后第3、5、7、10、14天来门诊复诊, 观察有无新水疱发生、自觉症状消失时间、开始结痂时间、完全脱痂时间、有无不良反应, 并作记录。
1.4 疗效判断标准痊愈:完全脱痂。显效:开始结痂。
2 结果
2.1 疗效分析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7d时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01, P>0.05) , 治疗14d时两组病例均全部治愈;但治疗7d时, 两组缓解局部疼痛的作用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χ2=14.32, P<0.01) , 开始结痂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57, P<0.05) 。详见表1。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3例, 对照组有2例出现用药后局部轻度瘙痒、疼痛和灼热感, 症状均较轻, 无需处理, 未影响治疗。
3 讨论
近年来, 国内GH的发病率有增高趋势, 目前的抗病毒药物并不能彻底治愈, 而且研究表明HSV感染者存在免疫异常, 因此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是控制GH的关键。喷昔洛韦为核苷类抗病毒药, 它在病毒感染细胞内可竞争性抑制单纯疱疹病毒多聚酶[1], 从而迅速减轻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发的皮肤症状。
重组人干扰素α-2 b具有广谱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以及调节免疫等作用。它通过与细胞表面的特异性膜受体结合而诱导细胞产生多种抗病毒蛋白, 进而切断病毒mRNA和抑制病毒蛋白的翻译, 从而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2]。重组人干扰素α-2 b凝胶涂于患病部位, 直接作用于疱疹病毒及周围组织, 抗病毒活性强。新型药物透皮剂可使药物与患处皮疹充分接触予以吸收, 局部的药物浓度高, 作用时间长, 减少病毒DNA的复制及由病毒引起的细胞损伤, 少量吸收入血的重组人干扰素可增加T细胞和B细胞的免疫功能, 明显增进抗体的作用。我们的观察结果表明, 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生殖器疱疹, 与对照组相比, 疗效相当, 而在缓解局部疼痛、开始结痂时间、缩短痊愈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因其使用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安全性好, 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瑶华, 李端.中国常用药品集[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195.
[2]张小央.重组人α-2b干扰素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5, 19 (2) :92.
重组人干扰素α2b 篇2
赛若金(注射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是一广谱抗病毒剂,是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制造的干扰素,它是人体受到病毒或异物入侵时为了自卫而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它并不是直接杀伤肝炎病毒,而主要是作用于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AVP),从而抑制肝炎病毒复制,同时可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巨噬细胞的功能,起到免疫调节作用,增强抗肝炎病毒能力。那么,赛若金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为了研究赛若金在慢性病毒性肝病治疗中的合理应用及赛若金对慢性病毒性肝病的疗效比较。对21例HBV-DNA、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病患者,7例HBV-DNA、HBeAg阳性无症状携带者及8例HCV-RNA阳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赛若金3~6U,每日1次肌注,15~30d后隔日1次肌注,治疗3~6个月。结果:21例慢性乙肝病毒性肝病患者疗程HBV-DNA阴转率3个月时为33.3%,6个月时为47.6%;HBeAg阴转率3个月时为38.1%,6个月时为57.1%。7例乙肝病毒携带者HBV-DNA阴转率3个月时为28.6%,6个月时为42.9%。8例慢性丙肝患者HCV-RNA阴转率3个月时为12.5%,6个月时为25.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应用赛若金治疗组大多数患者ALT与AST水平恢复较快。结论:赛若金抑制病毒作用与疗程密切相关,抗病毒治疗疗效肯定。
那么赛若金注意事项有哪些呢?使用赛若金时需要注意:1、过敏体质,特别是对多种抗生素有过敏者,赛若金应慎用。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给予相应治疗。2、使用前应仔细检查瓶子,如瓶或瓶塞有裂缝、破损不可使用。在加入灭菌注射用水后稍加震摇,制品应溶解良好,如有不能溶解的块状或絮状物,不可使用。3、赛若金溶解后应一次用完,不得分次使用。
重组人干扰素α2b 篇3
[关键词] 干扰素;小剂量;流行性腮腺炎;利巴韦林;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R5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17-0108-03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腮腺区肿痛和(或)发热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主要受累器官为腮腺,也可侵犯其他腺体组织及神经系统等,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和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
流行性腮腺炎是自限性疾病,但其广泛的多系统损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2月应用干扰素α-1b皮下或肌肉注射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伊犁州新华医院感染科治疗的流行性腮腺炎患者148例,均符合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标准[1]。年龄1~48岁,平均12.6岁;1~14 岁年龄组患者占93.8%(138/148)。排除已有并发症发生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2 d内就诊,均有发热及单侧或双侧腮腺肿大;体温最高39.8℃。有明确接触史者103例,占69.6%。148例患者行B超检查均提示腮腺肿大,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者115例,占77.7%。血淀粉酶升高114例,占77.0%;尿淀粉酶升高108例,占73.0%。血白细胞计数正常89例,占60.1%。白细胞计数>10×109/L者10例,占6.8%。白细胞计数<4×109/L者26例,占17.6%。病例资料完整。
1.2 分组情况
1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5例,男38例,女37例;对照组73例,男37例,女36例。两组年龄、病程长短及病情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 100万U肌注,一日1次,治疗3d联合利巴韦林注射剂静脉输液(10~15)mg/(kg·d),一日2次至症状消失。对照组予利巴韦林注射剂静脉输液,(10~15)mg/(kg·d),一日2次至症状消失。
两组其余治疗相同,有持续发热者给予药物或物理降温处理;合并脑膜炎给予降低颅内压治疗,合并睾丸炎者给予戊酸雌二醇片1~2 mg,tid po。心肌炎者给予1,6-二磷酸果糖及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维生素C1.5 g+三磷酸腺苷注射剂20~40 mg+辅酶A 100 U静脉输液,一日2次营养心肌治疗,每3天复查心肌酶谱及心电图1次。同时注意口腔护理,进流质、半流质无刺激饮食。治疗组应用干扰素3 d,每日检查血白细胞及血小板1次。并监测体温。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3 d内体温降至正常,腮腺肿大消退,无并发症发生;有效:3 d后体温降至正常,腮腺肿大有所消退;无效:3 d后体温无明显降低,腮腺肿痛无好转或加重,加用其他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有并发症发生。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Wilcoxon 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显效44例,有效3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48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9.5%;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Wilcoxon 秩和检验,χ2=17.1490,P<0.01)。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退热时间及腮腺消肿时间比较
治疗组75例,仅1例发生睾丸炎并发症,发生率1.3%;对照组73例,并发症18例,发生率24.7%;其中睾丸炎6例,脑膜炎2例,行脑电图检查,均提示异常脑电图,心肌炎及心肌炎倾向(心肌酶谱异常升高)10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7.9852,P<0.01)。
治疗组退热时间(28.5±10.4)h,腮腺及颌下淋巴腺肿消退时间(51.5±10.8)h;对照组退热时间(110.5±11.6)h,腮腺及颌下淋巴腺肿消退时间(110.5±11.8)h。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退热时间及腮腺消肿时间比较(x±s,h)
3 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有散发病例。90%病例发生于1~15岁的少年儿童;但近年来成人病例有增多趋势。有症状的脑膜炎发生在15%的病例,一般在腮腺炎发病后4~5 d出现。腮腺炎合并胰腺炎的发病率低于10%。腮腺炎病毒属于副黏病毒,对腺体组织和神经组织具有亲和力。通过呼吸道传染进入体内,在呼吸道上皮表面繁殖、再通过血液传播到许多组织,并在这些组织引起局部炎性反应和免疫反应,直接侵犯腮腺引起非化脓性炎性反应,临床上以不同程度的发热、腮腺弥漫性肿胀、疼痛为主要表现,并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和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1-3]。干扰素具有广谱的抗病毒功能,对DNA及RNA病毒均有作用,并有免疫调节功能。干扰素作用机制:①干扰素能作用于细胞膜受体,诱导细胞产生多种有抗病毒活性的蛋白质,使得病毒的mRNA宿主细胞的核蛋白结合受到抑制,妨碍病毒蛋白、病毒核酸以及复制病毒所需酶的合成,使病毒繁殖受到抑制;②干扰素是正常人体体液中存在的一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低分子蛋白质,是强有力的生理抗病毒制剂,除具有抗病毒作用外,还对免疫活性细胞具有调节功能,可使T细胞、B细胞功能明显增强,并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有效地遏制病毒侵袭和感染的发生。③干扰素注入人体后,又刺激免疫活性细胞大量产生干扰素,起始动作用[4-6]。鉴于干扰素具有上述抗病毒及增强免疫功能作用,本研究表明72 h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58.7%和13.7%,(χ2=32.2799,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和79.5%(χ2=17.1490,P<0.01),说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显效率明显高于传统治疗方法;观察同时显示就减少流行性腮腺炎引起的脑膜炎、睾丸炎、胰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发生、缓解临床症状及缩短病程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方法,治疗组并发症发生1例,发生率1.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18例,发生率24.7%(P<0.05);表明早期应用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能有效抑制腮腺炎病毒复制,缩短病毒血症期,并能阻止病毒侵入各组织器官而引起的局部炎性反应和免疫反应[7],同时外源性干扰素又刺激肌体免疫活性细胞大量产生干扰素,提高机体自身免疫能力,进一步增强清除病毒的作用。我们还观察到患者发病时间越短,及时应用干扰素对缩短病程及缓解临床症状效果越显著。治疗组退热时间(28.5±10.4)h,腮腺及颌下淋巴腺肿消退时间(51.5±10.8)h;对照组退热时间(110.5±11.6)h,腮腺及颌下淋巴腺肿消退时间(110.5±11.8)h。经t检验,P均<0.05。本研究观察发现治疗组发生的1例睾丸炎患者于起病后第4天发生,对照组发生的18例并发症患者于起病后3~5 d发生,发生时间与资料显示基本一致,但对照组18例发生并发症患者中,有18例患者并发症发生是在发病后4~7 d,其中8例患者的并发症是在发热已消退、腮腺肿胀明显消退时出现,故对于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发病后1周内一定要仔细观察和询问患者临床症状情况,不能因为腮腺炎症状减轻或缓解而掉以轻心,以免忽略早期并发症症状,不能早期及时发现并发症,影响和耽误治疗。干扰素使用后的主要副作用有:①发热、寒战、全身酸痛、头痛等流感样症状;②抑制骨髓,导致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低;③食欲不振、味觉异常、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但本研究中75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使用小剂量干扰素治疗后,通过对外周血白细胞及血小板监测、体温监测,未发现使用小剂量干扰素后高热患者体温进一步升高,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明显降低及出现消化系统反应等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临床用药安全。
综上,本研究认为小剂量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疗效显著,抗病毒作用明确,早期应用疗效更明显,是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理想药物。
[参考文献]
[1] 杨绍基,任红. 传染病学[M].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9-82.
[2] 王黎黎. 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07,2(10):73-74.
[3] 陈胜利,黄珍平,黄德发. 流行性腮腺炎爆发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 当代医学,2009,15(2):158-159.
[4] 杨新影. 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96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192.
[5] 张宏斌,王雪平. 干扰素治疗流行性腮腺炎98例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9,1(2):182-183.
[6] 杨峥,郑瑞丹,饶日春,等. 大剂量干扰素-迪恩安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 传染病信息,2007,14(3):133.
[7] 于晓凌,王军. 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流行性腮腺炎临床观察[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综合版),2006,29(6):59.
重组人干扰素α2b 篇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 男17例, 女8例;年龄40~68岁, 平均51岁。其中左侧肾癌20例 (80.0%) , 右侧肾癌5例 (20.0%) , 术后病理报告均为肾透明细胞癌。
1.2 治疗方法
术后7~10天开始, 第一周予隔日皮下注射甘乐能300万U, 第二周予隔日皮下注射600万U, 第三周再予隔日皮下注射900万U, 之后继续隔日皮下注射900万U, 持续12周。治疗期间每周查血常规1次, 每月查肝功能1次, 当白细胞计数<3×109/L或肝功能异常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时停药。若患者不能耐受每次900万U, 则减量至每次6 0 0万U或3 0 0万U。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确诊为肾癌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应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责任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讲清治疗的适应证及应用甘乐能的疗效、不良反应, 让他们对治疗有恰当的估计, 关心体贴患者, 帮其解除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并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2.2 体温升高的观察与护理
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应用甘乐能免疫治疗后常伴有高热和流感样症状。体温升高一般在用药后1.5~2.0h开始, 部分患者伴有寒战、肌肉痛、关节痛, 达37.5~40.1℃。体温<38.5℃时, 不需要特殊处理, 嘱患者适当卧床休息、多饮开水即可, 若体温≥38.5℃, 应给予适当的物理降温, 必要时应用吲哚美辛栓剂, 12h后体温会下降至正常。同时, 应加强基础护理, 勤更换衣服、被褥, 防止受凉, 给予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饮食, 补充机体能量。
2.3 造血系统毒性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应用甘乐能后常伴有造血系统的改变, 如骨髓抑制、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用药时应严格遵守专科医嘱, 规, 每月复查肝、肾功能, 每3个月复查胸部正位片、腹部B超, 每半年左右复查上腹部CT, 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期间的相关不良反应[2]。
2.4 消化系统毒性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应用甘乐能后常伴有胃肠道反应, 本组有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 其中3例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 2例腹泻, 无消化道出血、穿孔发生。用药时应严密观察呕吐物及大便颜色、性状, 及时补充液体, 给予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饮食, 避免生冷硬粗糙食物。症状轻者可不予处理, 重者给予止吐、止泻药物, 一般用药36~48h后不良反应消失。
3 结果
随访1.7年, 25例患者均健在。16例 (64.0%) 出现发热、寒战、乏力、肌肉痛、关节痛和流感样症状, 其中12例体温超过38.5℃, 应用吲哚美辛栓剂50~100mg塞肛症状缓解;4例 (16.0%) 出现白细胞减少, 口服升白细胞药物后恢复正常;5例 (20.0%) 出现胃肠道反应, 无需特殊治疗。无一例发生严重毒副作用。
4 讨论
肾肿瘤对化疗、放疗均不敏感, 肾癌根治性术后应用甘乐能免疫治疗是近年来常用的方法, 可有效预防其复发。干扰素作为一种生物制剂, 具有抗病毒、抗增殖与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其中α-干扰素具有最强的抗肿瘤活性[3]。护士应掌握甘乐能的副作用及临床表现, 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的预见性护理。同时,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延长生存时间, 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曲嘉林, 张万峰, 王贵平, 等.白细胞介素2在肾癌免疫治疗中应用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 30 (16) :1987.[1]曲嘉林, 张万峰, 王贵平, 等.白细胞介素2在肾癌免疫治疗中应用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 30 (16) :1987.
[2]肖成武, 王林辉, 杨庆, 等.国人肾癌根治术后应用α-干扰素辅助治疗的不良反应[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0 (5) :598.[2]肖成武, 王林辉, 杨庆, 等.国人肾癌根治术后应用α-干扰素辅助治疗的不良反应[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0 (5) :598.
重组人干扰素α2b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妇科2012 年10 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148例作为观察对象, 年龄为19~51 岁, 平均年龄为 (33.6±9.7) 岁, 孕次0~4 次, 产次1~3 次, 流产0~3 次。入选的标准为:①经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鳞状上皮呈空泡样变;②经二代杂交捕获技术认定患者为高危型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③通过阴道镜检查发现宫颈转化区内呈现毛玻璃现象。经检测所有患者均符合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年龄、孕次、产次、流产此等方面相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从月经干净的第3天起, 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从阴道塞入, 每晚一颗, 1个疗程为7 d, 一共使用3个疗程, 每2个疗程之间相隔3 d。
1.3 HP-HPV阳性判断标准HPV病毒载量与二代杂交捕获技术 (HC2) 判读的相对发光单位 (RLU) 成正比, 根据受检标本相对发光单位/标准阳性对照 (CO) 比值判定结果, RLU/CO≥1.0, HP-HPV为阳性, 说明标本中HPV病毒≥1.0pg/ml;RLU/CO<1.0, 结果为阴性。
1.4 统计学分析统计相关数据,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 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 组间差距用t检验, P>0.05 则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则表示比较有显著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结束1 个月后对照组HC2 平均值为 (198.17±32.57) ;观察组HC2 平均值为 (204.83±30.91) , 对比两组患者结果无显著差异, (t=4.694, P>0.05) 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3 个月后对照组HC2 平均值为 (191.15±27.53) , 较治疗前下降4.1%;观察组HC2平均值为 (120.39±24.27) , 较治疗前下降37.63%, 对比两组患者结果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t=7.315, P<0.05) ;治疗结束6 个月后对照组HC2 平均值为 (178.43±20.36) , 与第1 个月相比下降10.31%;观察组HC2 平均值为 (60.71±11.32) , 与第1 个月相比下降70.25%, 对比两组患者结果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t=7.315, P<0.05) 。
3 讨论
宫颈癌是妇科疾病当中一种较常见的肿瘤, 它的发病率极高, 在女性恶性肿瘤排名中, 仅排在乳腺癌之后[3]。女性要想有效预防子宫颈癌症, 必须得采取早诊断早治疗的措施。高危型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是引发患者宫颈癌病变的一个及其重要的因素, 因此, 女性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对高危型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防范意识, 一旦预感自身可能存在这种疾病, 就应马上去医院进行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检测, 然后进行相关的治疗。由此可见, 早检测、治疗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措施。
干扰素是英国著名科学家艾萨克在20 世纪中期研究流感病毒的过程中而发现的, 属于一种细胞因子。它的主要作用有抗病毒、抗肿瘤、抑制细胞分裂以及调节免疫力等, 它的本质为一种蛋白质。干扰素的使用可以使病变的部位以及邻近的细胞产生抗病毒的蛋白质, 可以有效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4]。干扰素还可以通过免疫调节的作用, 提高杀伤细胞对病毒的杀伤力, 起到直接抑制肿瘤的增殖的作用[5]。而现今在干扰素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重组人干扰素 α-2b阴道泡腾胶囊完全可以用来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本文通过对重组人干扰素 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 发现使用重组人干扰素 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后的第3 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的HC2 较治疗前下降了37.63%, 治疗后第6 个月与第1 个月相比HC2 下降70.25%;采用一般治疗方式的常规组患者第3 个月后较第1 个月下降4.1%, 第6 个月较第1 个月下降10.31%, 对比两组患者结果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t=7.315, P<0.05) 。由此可见, 重组人干扰素 α-2b阴道泡腾胶囊的治疗效果要大大高于常规药物的治疗效果。将重组人干扰素 α-2b阴道泡腾胶囊置于患者体内后, 这种药物会快速融化, 均匀的分布在宫颈内, 产生的抗病毒效果极好, 相对普通药物来说, 这种药物可以减少服用的周期和疗程。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 至今还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的患者。
综上所述, 重组人干扰素 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操作程序简单, 疗效极好,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148例作为观察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7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进行治疗, 疗程结束1、3、6个月后, 对两组患者进行检测, 对比宫颈人乳头瘤病毒的负荷量。结果 疗程结束第6个月后, 观察组患者的HC2较第1个月下降了70.25%, 对照组患者的HC2较第1个月下降了10.31%, 对比两组患者结果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t=7.315, P<0.05) 。结论 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 疗效显著, 无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宫颈人乳头瘤病毒,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胡爱勤, 王金华.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5 (4) :259-260, 263.
[2]韩淑琴, 刘俊霞, 耿英桥等.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联合LEEP术治疗宫颈高危HPV感染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药, 2014 (10) :1511-1512.
[3]刘菁.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联合氯喹那多-普罗雌烯阴道片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 2013, 34 (3) :420-421.
[4]韩淑琴, 刘俊霞, 李晓兵等.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联合甘露聚糖肽治疗女性尖锐湿疣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 2014 (13) :1952-1953.
重组人干扰素α2b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8 4例均符合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1], 男52例, 女32例。年龄均≤7岁。全部病例就诊时均有发热、口腔疼痛、拒食, 4例病儿出现热性惊厥。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42例,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情等大体相似。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 100U/d, 肌内注射, 每天1次, 连续5d;更昔洛韦5mg/ (kg·d) , 连续静脉滴注5d。对照组给聚肌胞10mg/d, 肌内注射, 每天1次, 连续5d;利巴韦林 (病毒唑) 15mg/ (kg·d) , 连续静脉滴注5 d。两组均给予退热等治疗, 有细菌感染者应用抗生素, 常规护理。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体温恢复正常, 皮疹消退, 无新皮疹出现, 患儿无其他并发症。好转:体温基本稳定, 皮疹消退, 但仍有散在皮疹出现, 无其他并发症。无效:仍发热, 皮疹不消退或加重, 出现其他并发症。并发症:指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脑炎或心肌炎的症状及体征。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χ2=9.419, P<0.01
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体上, 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 详见表1。
2.2 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比较
治疗组患儿热退、疱疹结痂及消退、开始进食时间、并发症出现例数均少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柯萨奇病毒A16及肠道病毒 (EV71) 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以发生在手掌、足跖、口腔内水疱为特征, 好发于儿童。近年来, 手足口病发病有增多及病死率升高的趋势, 主要的感染对象为婴幼儿, 传染性强, 可在短期内造成流行, 易并发心肌炎、脑炎, 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重组人干扰素α-2b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抗病毒制剂, 对多种病毒感染性疾病有明显疗效, 其治疗机制是通过在细胞内阻断病毒mRNA的翻译, 抑制病毒核糖核酸合成来阻止病毒复制, 同时也能通过增强自然杀伤淋巴细胞毒素的活性而加强宿主免疫力。足量应用干扰素能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力, 达到抑制病毒、促进机体康复的目的[2]。
更昔洛韦具有广谱的强效抗病毒作用, 是治疗疱疹性疾病的良药, 对肠道病毒作用机制可能为在宿主细胞内被该病毒诱导的多种激酶磷酸化为更昔洛韦三磷酸, 从而竞争抑制病毒DNA合成, 阻止DNA链延伸, 抑制病毒复制。由于更昔洛韦三磷酸在感染白细胞水平较正常宿主中的水平高10倍以上, 且代谢全部由肾小球滤过, 血浆清除率2倍于肌酐清除率, 一般无肾毒性[3]。本组资料表明, 干扰素α-2b联合更昔洛韦对小儿手足口病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且未见明显的副作用, 适于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彭海珍, 刘新华.更昔洛韦联合双黄连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J].临床医学, 2008, 28 (1) :85.
[2]胡恭, 胡国华.α-2b干扰素联合小儿清热宁治疗手足口病[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15 (11) :1475-1476.
重组人干扰素α2b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选自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本院收治的148例扁平疣患者的临床资料, 均符合扁平疣诊断标准[2]。将患者按照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74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42∶32, 年龄21~49岁, 平均年龄 (23.6±7.2) 岁;研究组患者男女比例35∶39, 年龄19~4岁, 平均年龄 (23.6±7.2) 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肌内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 (湖南斯奇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S20020019, 规格1毫升/支) 1 m L, 1 次/ 天;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 每日清洁患处后涂抹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 (安徽安科生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S20020103, 规格10万IU/粒) 。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
1.3 观察判定标准:采用尼莫地平测分法计算皮损积分。痊愈:疣体完全消退或残留轻度色素沉着, 没有新发皮损;显效:皮损消退>70%;有效:皮损消退30%~70%;无效:皮损消退<30%, 或无变化或加重。有效率= (痊愈+显效) /总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研究数据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用t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百分比 (%) 表示, 用χ2进行组间比较, 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统计学的意义。
2 结果
2 . 1 两组疗效比较:研究组治疗有效率7 2 . 9 8 % 明显高于对照组52.70%, 比较差异具统计学的意义 (P <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研究组患者出现10例局部硬结及疼痛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13.51%, 对照组出现7例, 发生率为9.46%, 两组程度均较轻且经热敷后好转, 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扁平疣是患者经感染人乳头瘤病毒 (HPV) 引起皮肤黏膜的鳞状上皮细胞增加繁殖的常见皮肤病。HPV是一种DNA球形病毒, 经感染后在皮肤表面形成一种新生物, 多表现在手部或面部, 会有不适症状且影响患者美观。为探究有效治疗方案, 本研究将选定的148例扁平疣患者, 其中74例予以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治疗, 分析该方案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72.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70%, 表明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重组人干扰α-2b治疗效果优于单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有研究发现在患者免疫力低下或者免疫系统紊乱的时候, T细胞对病毒监视、应答及杀伤作用会减弱甚至丧失, 该阶段HPV会侵入上皮细胞造成细胞迅速分裂, 使颗粒层角质增厚形成赘生物[3]。而卡介菌多糖核酸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免疫制剂, 通过被特异性抗原刺激后会分化释放相关系列的细胞因子, 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 发挥细胞的免疫功能, 增强NK细胞和吞噬细胞的活性, 增强机体的抗病毒能力, 从而对皮损组织起免疫作用[4]。研究组另外使用的重组人干扰素α-2b具有抗病毒作用, 本品是通过和细胞膜的表面受体结合, 使诱导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抗病毒蛋白可以抑制病毒DNA的复制, 从而起到抗病毒的作用。另外重组人干扰素α-2还可以增强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活性, 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5]。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联合使用时, 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同时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的治疗方案产生的不良发应情况基本相同, 且程度均较轻, 对肝、肾功能无损害, 表明两种治疗方案均具安全性。关于患者治疗后的远期疗效维持效果, 需要延长研究时间进一步研究探讨。
综上所述, 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乳膏治疗扁平疣效果确切, 且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怡.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重组人干扰素a-2b乳膏治疗面部扁平疣的临床观察[J].四川解剖学杂志, 2012, 20 (1) :25-26.
[2]陈海谊.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重组人干扰素a-2b治疗扁平疣38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 2014, 25 (17) :2613.
[3]谭静.卡介菌多糖核酸与干扰素a-2b在扁平疣治疗中的效果比较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26) :51.
[4]王文光.重组人干扰素a-2b喷雾剂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穴位内注射治疗颜面部多发性扁平疣疗效观察[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12, 16 (6) :583.
重组人干扰素α2b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门诊就诊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3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全部行白带常规检查, 排除念珠菌、滴虫性宫颈炎, 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诊断为慢性宫颈炎。均定期随访3个月。2组年龄、病程、病变程度和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按文献[1]的诊断标准:按糜烂面积, 分为Ⅰ、Ⅱ、Ⅲ度;按病理分型分为单纯、颗粒、乳突型3型。本组患者宫颈糜烂程度与分型结果见表1。
1.3 方法
2组患者清洁月经干净3~7d后采用LEEP刀行宫颈锥切术治疗, 常规碘伏消毒阴道壁及宫颈, 于阴道镜下确定病灶范围, 选用切割输出功率60W, 电凝时输出功率40~45W。电刀从宫颈12点处向下由浅入深, 由外向内切除宫颈上皮移行带和其下方的宫颈组织。术中根据糜烂面积选用不同直径的环行电极, 切除范围应超过正常组织3mm, 病灶切除深度10~15mm, 创面基底部电凝止血, 术毕用碘伏纱布填塞压迫伤口, 24~48h后取出, 切除的组织作病理检查。术后口服抗生素3d, 禁性生活及盆浴12周。术后1周及次月月经干净后, 观察组给予安达芬栓1枚放置阴道深部, 每天1次, 10枚为1个疗程;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术后4周、8周各复查1次, 主要观察临床症状改善 (包括白带量、腰骶部或下腹部坠胀痛) 、阴道分泌物和宫颈愈合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2]
(1) 治愈:阴道分泌物正常, 子宫颈光滑, 糜烂面消失, 无接触性出血, 宫颈肥大者较术前缩小>1/3; (2) 显效:糜烂面基本消失, 但宫颈口处可见红色肉芽组织, 直径<1cm; (3) 无效:术后病情无好转。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率疗效
观察组治愈率为95.38%高于对照组的76.9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2.2 症状改善情况
治疗组术后8周症状改善60例 (92.31%) , 对照组42例 (64.62%) , 2组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2.3 术后阴道分泌物情况
2组术后3~5d开始有少许水样分泌物, 10d左右阴道少量出血 (脱痂期) , 一般无需止血药物。治疗组4例患者 (6.15%) 、观察组3例患者 (4.62%) 出血似月经量,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阴道血性分泌物一般持续1~3周。治疗组术后8周阴道流液明显减少58例 (89.23%) , 观察组阴道流液明显减少40例 (61.54%) ,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3讨论
慢性宫颈炎是有性生活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 60%~80%的生育年龄妇女曾患过此病。过去常认为与物理化学刺激、细菌、病毒感染有关, 近年来发现与单纯疱疹病毒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关系密切。临床表现为白带增多、黏稠, 偶尔也可能出现脓性、血性白带、腰酸腰痛及下腹部坠胀感、接触性出血、异味等, 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不很理想。可采用物理方法治疗, 如冷冻, 激光、微波、电灼、电熨等, 这些方法虽有一定疗效, 但复发率高, 术后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 且无法保留标本。LEEP刀技术是利用金属丝电极尖端产生的超高频电波产生高热, 使组织瞬间变性、脱落以准确地切除病变组织的一种新型治疗慢性宫颈炎方法。通过选取切割和电凝混合的输出电流强度, 在切割同时达到止血的目的[3]。LEEP刀在阴道镜放大条件下直视进行, 能准确地切除病变组织, 不影响组织及其切口边缘的组织特性, 切除的组织完全可用于病理学检查, 具有无需麻醉、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出血时间短、治愈率高、不损伤宫颈机能和对妊娠分娩无影响等优点。
安达芬栓主要成分为重组人干扰素, 在体温作用下30min内完全溶解成油状混合物, 并分布到整个生殖道表面, 干扰素会使病变及正常组织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在被感染细胞内阻断病毒的复制, 而正常细胞则呈现抗病毒状态, 避免被病毒再感染;干扰素通过黏膜吸收到体内, 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促进自然杀伤细胞对病毒的杀伤作用, 并增强机体对依赖细胞毒作用的活力;干扰素可抑制感染细胞的增殖, 并诱导其调亡, 使糜烂面柱状上皮细胞调亡脱落, 逐渐为新生的鳞状上皮所替代, 可达到彻底治愈宫颈糜烂的目的。其无耐药性, 使用方便, 无明显不良反应, 是近年药物治疗宫颈糜烂较满意的药物[4]。
我院在LEEP术后使用安达芬栓治疗慢性宫颈炎可明显改善症状, 促进愈合, 能使阴道分泌物减少及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本结果显示, 观察组治愈率为95.38%高于对照组的76.9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总之, LEEP术后联合安达芬栓治疗慢性宫颈炎不仅可提高手术的一次治愈率, 同时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 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65.
[2]阎立爽, 陈艳鸿, 阎金凤.宫颈电圈切除术 (LEEP) 治疗慢性宫颈炎368例疗效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6, 7 (1) :44-46.
[3]吴淑华.LEEP刀治疗慢性宫颈炎586例疗效观察[J].职业卫生与伤病, 2010, 25 (3) :172-173.
重组人干扰素α2b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6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复发病例。利用随机数字表, 患者按照进入试验顺序给分发随机数字, 双数进入治疗组, 单数进入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0例, 男36例, 女14例, 年龄14~48岁, 平均年龄为 (19.5±1.1) 岁, 病程1~9年, 平均 (4.6±3.5) 年, 皮损最少2个, 最多20个, 平均 (10.2±4.3) 个, 皮损直径0.3~1.0cm;对照组46例, 男32例, 女14例, 年龄11~51岁, 平均年龄 (20.6±1.8) 岁, 病程1~10年, 平均 (5.6±3.5) 年, 皮损最少1个, 最多18个, 平均 (9.6±5.3) 个, 皮损直径0.2~1.0cm。所有患者均具有复发性寻常疣的典型临床表现, 所有病例均为使用过多种方法治疗无效或复发的, 近4周内未接受过任何治疗, 两组半年内均未应用免疫调节剂, 瘢痕体质、妊娠、哺乳期妇女及不能按时复诊者均排除。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疣体数量及免疫学指标经统计学检验, 两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具体资料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干扰素凝胶α-2b (商品名:尤靖安, 兆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产品批号20090411, 20091020, 20100513) 外涂患处, 每日4次, 4周为一个疗程。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给予口服甘露聚糖肽胶囊 (商品名:多抗, 成都利尔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产品批号201090816, 20100204, 20100417) , 每次10mg, 每日3次, 4周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2个疗程, 至疣体完全消失为止, 并随访6个月, 记录两组患者随访期内复发例数及复发率情况。
注:*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 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1.3 疗效判定标准
(1) 疗效标准:痊愈:皮损消退;显效:皮损消退70%~90%;有效:皮损消退30%~60%;无效:皮损消退<30%, 有效率为痊愈+显效的比率。 (2) 复发标准:痊愈:治疗后6个月内无复发;好转:治疗后6个月内复发, 但皮损数目减少, 面积减小;无效:治疗后6个月内复发, 且皮损数目及面积无变化, 甚至增多。复发率为好转+无效的比率。
1.4 免疫学检测
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停药时的免疫学指标。血清免疫球蛋白:采用超微量快速免疫比浊法, 应用美国Genzyme公司的抗人Ig G试剂盒、抗人Ig A试剂盒及抗人Ig M试剂盒测定Ig G、Ig A、Ig M;T淋巴细胞亚群: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应用美国Genzyme公司的抗CD-Mc Ab、兔抗鼠Ig G荧光抗体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 CD4+、CD8+及CD4+/CD8+数量;白细胞介素-2:采用多抗体夹心SLISA法, 应用美国Genzyme公司的IL-2试剂盒测定白细胞介素2的含量。
1.5 统计学方法
分析过程采用SPSS10.0软件数据包, 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并行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2%和92%, 分别相应高于对照组的53.33%和73.33%。两组治疗的痊愈率与有效率比较, 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45、P=0.032) , 提示甘露聚糖肽联合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复发性寻常疣, 疗效更佳。
注:*两组比较, P<0.05
2.2 复发情况
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在治疗后, 第一个月内复发率最高, 以后逐月下降, 2个月后, 对照组无一例复发。经统计学处理, 治疗后两组复发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13) 。
2.3 免疫学指标
治疗组治疗后, 患者免疫指标均得到改善, CD4+、CD4+/CD8+、Ig G及IL-2均显著性升高 (P<0.05) , CD8+明显下降 (P<0.05) , 与对照组相比, 两组患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患者Ig A与Ig M有升高趋势, 但与治疗后相比, 无显著性差异。
2.4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患者对该两种药物均耐受性好。
3 讨论
顾群[4]、刘金耀[5]等人研究发现, 疣病患者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均低于正常人。甘露聚糖肽是我国首创的新型免疫增强剂, 其通过激活甘露糖及凝集素受体 (MR与MBL) 来激活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提高CD4+、降低CD8+, 改善CD4+/CD8+倒置, 并诱导胸腺淋巴细胞产生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细胞活性因子, 抑制病毒DNA和RNA的合成, 促进骨髓造血功能, 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6,7]。干扰素α-2b凝胶局部外用具有抑制细胞增殖, 增强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对靶细胞的吞噬和杀伤作用[8~10]。本观察显示两药合用既系统又局部提高机体免疫力, 抑制病毒复制, 使复发难治的寻常疣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 降低了复发率。口服及外用简单方便, 患者易于接受, 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健, 茅伟安, 茅婧怡, 等.寻常疣的治疗进展[J].世界临床药物, 2013;34 (6) :369~373
[2] 曹冰青, 史建军.两种寻常疣治疗方法的复发率比较[J].山东医药, 2006;46 (25) :77~78
[3] 翁孟武.免疫皮肤病基础与治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361
[4] 顾群, 孙脊峰, 余春艳, 等.尖锐湿疣和寻常疣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1;17 (40) :397
[5] 刘金耀, 王玉坤, 王克玉, 等.液氮冷冻治疗多发性寻常疣及免疫学观察[J].中华皮肤科杂志, 1994;27 (1) :28~29
[6] 张朕华, 谢炜, 吉蕊, 等.甘露聚糖肽对恶性实体肿瘤支持治疗的临床循证研究[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2;32 (1) :35~40
[7] 刘焱, 蒋雪芹, 吴桂刚.甘露聚糖肽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3;5:569~570
[8] 张衍.药线点灸联合干扰素治疗多发性寻常疣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16 (2) :61~62
[9] 梁义, 黄艳丽.干扰素α-2b治疗寻常疣120例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 2006;13 (10) :1739~1740
【重组人干扰素α2b】推荐阅读:
重组α-2b干扰素05-23
重组人干扰素α2a栓10-31
重组猪α干扰素05-31
重组干扰素α-1b06-08
重组人干扰素注射液论文12-11
干扰素α-2b栓11-11
干扰素α-2b喷雾剂06-28
基因重组干扰素11-13
鸡α干扰素07-12
长效α-干扰素07-30